功能与意义范文

2024-05-15

功能与意义范文(精选12篇)

功能与意义 第1篇

1 传统乡村制度网络的治理形态

所谓“治理形态”是指公共的或民间的组织和个人管理社会事务方式的概括与抽象。传统乡村治理建构在民间组织、乡里制度、政治儒学和科举制度之上, 其中民间组织是依托的母体, 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的制度网络。

1.1 以血缘为纽带的民间组织

由于缺乏现代组织, 传统乡村人群的集聚只能通过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的宗族组织进行。同时, 由于传统乡村土地私有、买卖自由, 村庄的界线相当模糊, 对乡村的控制只能通过宗族组织进行。 (从翰香, 1995)

宗族组织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与规范, 如实行外婚制, 拥有祭祀祖先的祠堂、族产、族谱、族规、族训和宗法伦理等。

作为传统乡村的主要组织形式, 宗族构成了国家建构制度网络的基石。从宗族制度考察传统农民, 可以说, 经济上, 农民以满足一家一户需要为其生存方式;政治上, 他们却始终生活在管理有序的组织之中。

1.2 联结农户与政府的“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建构在宗族组织基础上, 是行政借助于自治、以社会管理和资源汲取为目的的组织形式。乡里制度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战争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大量需求, 齐国创建了“五家为轨, 轨有长;十轨为里, 里有司;四里为连, 连有长;十连为乡, 乡有良人”的乡村管理制度;同时配套建立了以户为单位的战时打仗、平时耕作、军民合一的“什伍制度”和用于管理人口的“编户齐民”制度。乡里制度的实行, 不仅将乡村社会编织了起来, 而且将民间分散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之后, 秦国进一步将“什伍制”改变为“什伍连坐制”。什伍连坐制“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府层面推行郡县制, 同时在社会层面完善乡里制度, 形成自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自治与行政有机衔接的金字塔式官民体系。

乡里制度中的“里正”在春秋战国时为朝廷命官, 但从秦朝起退出, 以后职官进一步上收至县, 县以下为乡村自治。职官的变化凸显了利用民间组织资源进行治理的理念。

1.3 凝聚民间道德信仰的政治儒学

儒学源于宗法伦理, 原为维护宗族内部秩序, 孔子将其改造后用以服务于国家统治秩序。儒学的政治内容主要有天道观、大一统思想和纲常伦理, 归结起来实为“家国一统论”:即小家一统于大家 (家族) , 家族一统于国家, 国家一统于皇帝, 而皇帝的权力由上天授予。

儒学的发展有两个层面, 一是理论层面或称心性儒学。在理论层面, 儒学自孔子创立、经孟子和荀子的发展, 形成先秦儒学的完整形态, 但在秦朝遭到了“焚书坑儒”的冷遇, 秦以后儒学被供奉为国学, 受到至高无上的礼遇和不断地丰富发展。二是制度层面或曰政治儒学的推进。其前期是孔子的创制, 以后既有统治者的参与, 如颁布《圣训六谕》、《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等民众教化大纲以及民间宣讲制度的滥觞;又有儒学家们的推进, 如《吕氏乡约》、《蓝田乡约》、《南赣乡约》等乡村公约的制定等。政治儒学的推进, 加剧了民间道德信仰的凝聚与整合。

1.4 倡导教育, 汲取乡村人才的科举制度

科举作为传统社会的选官制度建立在立足于乡村和回归乡村的有序循环上。科举制的创立经历了“世袭制”、“朋党举荐”等的演变。先秦时期为官录用是贵族世袭制。国君中“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 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 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 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 皆世官也”。 (夏曾佑, 1955) 进入春秋战国, 世袭制被养士、军功选士等招贤纳士之风打破。秦统一中国后, 强调“推择为吏”、“考试取吏”、“通法入仕”和“征士”等以个人才干和能力设职授官。之后, 两汉时期发展了“察举制”和“征辟制”, 然而“察举”和“征辟”的共同要害是朋党荐举、结党营私。为克服选官制度上的积弊, 魏晋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然而随着荐举权被世家大族把持, 评议中的才能和道德标准被抛弃, 官场上依然是朋党举荐, 形成“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门第格局。

为破除朋党举荐、世家把持的门第局面,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不以世家、门第、年龄、民族和考试次数为限, 所依据的是学问和功绩, 从制度上开创了以公开考试选拔乡村人才和民间重视教育的选官机制。

依托宗族制度建构的乡里制度、政治儒学和科举制度形成了网络式的多维治理形态:宗族制度好比经线, 乡里制度犹如纬线, 政治儒学就像缕缕细丝, 科举制度恰似穿梭来回的梭子, 编织着乡村, 整合着乡村, 使传统社会在自我运行的同时维护并推动着国家的新陈代谢。

2 传统乡村制度网络的治理功能

传统乡村的治理形态体现了行政借助于自治进而实现乡村自我管理和服务于国家的多重功效, 在稳定社会、调动资源和巩固统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 推进守望相助和亲情凝聚

在乡村治理上, 宗族组织发挥了主导作用:政治上祭祀祖宗、治安防范、调解和消除族人纠纷与矛盾;经济上生产、赈济、催征税赋、济贫恤孤;文化教育上发挥劝勉、兴学、义塾等守望相助和亲情凝聚的功能。而国家借助于宗族组织以极少的制度成本有效地实现了对整个乡村社会的管理, 实现了行政权对民间自主性的有效调动和利用。

2.2 实现乡村有序管理和资源汲取

国家通过“乡里制度”实现了乡村的有序管理和对乡村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有效调动。乡里制度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深入村落农户。二是对民间社会施加管理。三是提升国家汲取资源的能力。

2.3 引导民间信仰和道德规范

政治儒学作为社会化的规范和理念不仅要求普通乡村民众遵从, 更重视对儒生和乡绅的教导与作用。如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求他们遵从统治秩序, 在伦理道德上做出表率, 关心家乡建设、成为家乡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

2.4 促进文化教育、人才流动和乡村繁荣

在民间人才选拔和乡村建设上, 科举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然而最重要的是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和民间对功名利益的追求以及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融为一体, 达至社会协同发展和长治久安。

首先, 科举促使乡村精英纵向流动, 国家不断从中汲取优秀人才充实统治力量。

其次, 引导民间的价值观。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学, 因此只有掌握儒学知识和理论并以之指导考试, 才能获取功名并融入上流社会, 这就使乡村社会重视儒学、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第三, 促进乡村的繁荣和发展。

制度网络将传统乡村有机地凝聚起来:民间组织凝聚了乡村生生不息的自助与互助的资源, 乡里制度凝聚了乡村的人力与物力, 政治儒学凝聚了民间的意识形态与道德规范, 科举制度凝聚了民间对功名利益和教育文化的追求。

3 新农村建设治理形态的探讨

今天, 传统乡村的制度网络早已随同皇权政治的终结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成为历史。人们正在为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寻找种种方案。然而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借鉴“依托乡村、治理乡村”的理念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1 新农村建设建立在民间现代组织基础之上

传统乡村治理建立在宗族组织基础之上, 今天在现代化进程中亟需建立现代农村组织。然而, 当下乡村治理却不甚重视现代组织的建设。农村不仅缺乏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 而且现行村民自治组织也是处于组织功能萎缩状态:除了完成政府下达的税收和计划生育等任务, 缺乏率领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乡的作用。而乡村现代组织缺乏和组织功能萎缩带来的是, 8亿多农民“散沙般”各自在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在奔波于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面对基层政府。然而乡村现代组织缺乏使农民无以脱贫致富, 村民自治举步维艰, 乡村公共领域难以发育, 农村现代化难以实现。

现代农村组织不同于传统农村宗族组织, 是由契约关系、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形成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业缘组织。它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与作用。

3.2 新农村建设应建构多维治理形态

传统乡村通过建构组织的、观念的、人才与教育的多维治理形态, 形成社会、政治、道德和文化等交互作用的制度网络以此进行综合治理。今天, 农村由于缺乏现代组织、缺乏贴近生活的道德、信仰的引导, 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始终向城市流动、农村教育始终为城市服务, 而人才和教育的薄弱又始终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同时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普遍存在。而这些方面的薄弱与落后交互作用, 使农村现代化缺乏相宜的环境和土壤。

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要促使农民的观念转变。通过发展农村现代组织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 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体系化生产。农户在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逐渐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形成主动参与经济、参与竞争、参与管理的民主理念, 进而淡化“小农意识”;同时促使农户之间、村与村之间形成产业的纽带和利益上的联系与依从, 从而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农村现代组织的建设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农民集体观念增强, 分工合作的品质不断积累以及观念的更新和重塑。

其次, 重视公民道德信仰的培育和建树。道德信仰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有了它可以使人“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不躁不媚地进行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 然而, 由宗法伦理演绎而就的儒学无力担当这一重任, 需要公民伦理、公民道德信仰给予改造和重新建构。

再次, 改变农村人才长期流失和农村教育长期为城市服务的局面。多年来, 农村向城市输送了无以计数的大学生, 这些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基本上留在了城市, 以致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调整国家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和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改变农村教育为城市服务的局面, 努力确立教育反哺农村, 服务农村的理念。中国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进程中, 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无以计数的资源。没有农村的贡献, 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崛起和发展。然而, 当城市已进入“小康社会”而农村依旧贫困和落后之际, 城市反哺农村、为农村提供教育和服务就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

3.3 新农村建设亟需注重整体效益

传统乡村治理不仅是国家对其资源的汲取, 同时也是国家对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仰的多维建设, 是国家与乡村二者利益的整合。今天乡村治理存在着偏重于完成国家任务而忽视农村自身发展, 以致部分农村既缺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又缺乏管理效益、团队凝聚和民主参与的综合贫困的矛盾。

对此,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国家和农村双方的整体效益, 避免国家需求与农村发展之间失衡:既要关注国家对农村资源的提取, 同时又要重视农村自身建设, 重视管理效率、团队凝聚和民主参与的统一。因为只有农村发展并使其资源充分而持续涌流, 才有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4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国策的根本转变

所谓“国策”是指国家立国之指导思想。传统国策以“农”为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和传统立国理念的转变。在现代化进程的早期是社会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今天, 现代化建设百年后的中国, 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 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之际, 重新检讨国策就成为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3][日]富永健.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4]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5][汉]司马迁.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 (七) 》[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6][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8]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北京:三联书店, 1955.

[9]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0]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1]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中) [J].社会学研究, 1999 (3) .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 第2篇

摘 要: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真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的功能;政治参与的意义;

一、 政治参与的概念及目的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公民团体)为实现其政治权利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行为”,也可以指“公民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或过程”。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政治参与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存在着多种政治参与类型,但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地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第四,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者本人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为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目的: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是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也是政治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争取政策为民众接受,疏通政府贯彻政治决策的渠道,在社会与政治中建立起信任感,因而支持和影响了政府行为,改善了政治的品质。

二、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

如何解释人们社会属性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西方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等。(2)由于在现有体制中有着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从而刺激了这一阶层的人们对政治更强烈的兴趣,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强。(3)政治组织是现代政治活动的基本形式,政党、利益集团、志愿者协会等是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对于在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来说,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这些组织。(4)而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诸多优越条件,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相当低,这就使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漠不关心。

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从根本上说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转化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那些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性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才能够成功地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行使其权力。政治权力的分配是以财产的分配状况为基础的。

三、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而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也成为学者们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在现代政治系统中,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来说,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学习功能。如果说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公民政治,那么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则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而且,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民众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和妥协精神,后者正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

其次,平等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所谓合法性,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成员对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它是政治系统赖以存续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政治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吸收各种社会利益诉求、民众意愿,然后做出政治选择,从而使政策输出以民意为基础。一个参与渠道畅通、能够以系统内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和意愿为依归的政治系统必然增强民众对该系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其统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而对一个长期压制公民参政要求的政治系统来说,其政府政策必然无法反映民众意愿,因此该系统的合法性也会遭到削弱。

功能与意义 第3篇

关键词:民间曲艺;末伦;壮族;社会意义;传统功能

末伦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具有丰富的句式结构、巧妙的押韵规律、精彩的语言运用及灵活的节奏旋律,主要流传在以靖西县为中心的广西西南边境地区,产生于明清时期,是一种民族个性鲜明、文化层次分明的壮族活态文化,也是一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瑰宝,末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社会功能。“人类社会生活及为其服务的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1],末伦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壮族传统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系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教育和模塑社会个体的“引导牌”

“‘社会化是指人及其活动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2]末伦的“引导牌”功能是指末伦在壮族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当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末伦叹唱从其产生之日起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其所生长、流传的壮族地区都倍受民众推崇,是一种重要的习俗文化。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R·F·Benedict)曾这样描述风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3]社会生活先于个人而存在,人是文化的产物,末伦作为壮乡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其在壮族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首先,末伦有助于壮族儿童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壮语由古越语发展而来,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尽管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壮族人民进行压迫剥削,实行民族歧视和语言同化政策,但壮语并没有被消灭,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壮族人民世世代代讲壮语,直至今日,广大壮族人民仍然是以壮语为主要的交际工具”,[4]传统的末伦都是用当地壮语演唱的,唱词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精彩生动、形象逼真。如在《送夫出征》中,作者就将“蛇断头骨”、“鱼晒沙滩”、“火烧山林”等喻体来形容亡国之痛,我们都知道,蛇被斩断了头骨根本就无法爬行,鱼离开了水若能生存便是奇迹,鸟雀在熊熊燃烧的山林烈火中逃生难比登天。从客观上讲,谁都知道亡国奴是苦不堪言的,但“苦”也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作品洋洋洒洒的几个比喻就将这一概念升华到了一个相当深刻的境界。在《叹夫吸烟吸毒》中,作品在对烟鬼丈夫的丑相描述上就大胆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躺在床上吐白圈,浑身乏力似烂泥,神态七分像鬼魅……睡在泥箕似卷虾,身子比蟑螂单薄,四肢枯瘦似竹签。你瞧他那死尸脸,干枯胜过水瓜渣。他若站立更难看,四两扁头低过肩;走路迈脚直打抖,风吹立马倒路边……”,生动唱词将吸烟吸毒夫的丑陋形象刻画到了让人扼腕痛惜的地步。末伦过去在民间相当流行,这些对年幼的壮族儿童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他们从祖辈、父辈以及周围人的末伦念唱中习得本民族的语言精粹,领悟本民族的语言魅力,提高自身驾御本民族语言的能力,从而掌握壮族地区交际的主要工具。

另外,末伦还可以帮助成年后的壮族民众了解本民族的交际礼仪、感受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分清是非善恶、发扬民族精神、摈弃陋俗恶习,使其一步步地融入社会。如《妹送情鞋哥送巾》就生动而真实地告诉了人们情投意合的壮乡男女在恋爱交往时的传统礼仪。过去在末伦流传地有一个特殊的交往礼仪,即当地的壮族男女在求爱的过程中或是在彼此恋爱关系已经确立之后,男方往往会给女方赠送头巾,女方则以布鞋相回赠,以此作为爱情的信物。末伦作品《妹送情鞋哥送巾》就是对这一礼仪习俗的反映。该作品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末伦,男子的唱词为“……妹做情鞋送给哥,让哥脸上添光彩,光彩亮似那月光,不怕荆棘刺伤脚,妹是心灵又手巧,鞋底结实鞋面靓,鞋扣似模又似样,哥穿十年都不烦……”,可见,“情鞋”体现着阿妹的体贴周到,让阿哥充满了感激与欢喜;女子的唱词为“……自从与哥相交往,妹我如心花怒放,步行千里都说近,手举百斤都嫌轻,生病能不药而愈,见哥头巾如见人,巾在头上喜在心,让妹眉开又眼笑……”,唱词中的“头巾”代表着阿哥的深情厚意,让阿妹时刻陶醉在幸福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末伦在道德情操教育和模塑方面的功能是非常突出的,如《送夫出征》就充分地体现出了末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激励了广大的壮族民众。作品将爱国与爱情题材完美结合,一改以往的“硬性”说教,既细腻感人又催人奋进,非常利于群众接受和传播,因而其感召力是可想而知的,用当地老人的话说,它的作用可以与战场上的冲锋号相提并论。正因为《送夫出征》有着强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争中,靖西县作为战争的主要前沿阵地,当地的民间艺人又改变了敌国的名字将《送夫出征》进行重新演唱,用来鼓舞和欢送民兵和战士上前线,精彩感人的演唱所带来的振奋人心的效果是诸多教育宣传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再如针对社会上虐待老人、吸毒吸烟、赌博盗窃等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自身的行为,末伦作品中就有不少的劝戒题材,《伤心母亲》从反面批判了“反骨仔”,将民间的警世谚语与“反骨仔”不善待老人的不肖行经相结合,在警醒天下逆子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深沉的思考,教育人们要孝敬老人;在《叹夫吸烟吸毒》中,作品将吸烟吸毒丈夫的丑态丑化到了让吸烟吸毒者无地自容、让社会民众扼腕痛惜的地步,使人看清吸毒的害处,而不步其后尘。

二、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的“教科书”

末伦的“教科书”功能是指末伦在壮族民众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中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土司制度在广西实施后,土官在其统治区域内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政策:对土官家族,实行倡文事政策,以保证其子弟继承官仕,料理政务;对于土民百姓,则实施愚民政策,政治上限制土民子弟,不准其读书,经济上残酷剥削土民,土官的官田、土目的目田要土民先予耕种,然后土民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除此之外土民还被迫从事几十种名目的杂役,并且要四时供奉财物,名目层出。繁重的无偿劳役,定例和不定例的实物供奉,使广大土民一年劳动到头,果腹尚且不能,更无力读书或送子女入学。在土官愚民政策之下,能接受学校教育的只有土官、官族土目和富有的农商之家。如“忻城土县在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中,只中举人3名,其中莫氏土官官族2名;贡生21名,其中莫氏土官族20人。清代茗盈土州(今天等县)29个有功名的人中,官族占13人,外来客人占15人,土民只有1人”,[5]“广大壮族农奴和贫苦农民95%以上为文盲,粗通汉文字的人不到5%”。[6]由此可见,土官的愚民政策是广大壮族基层民众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的一大障碍,也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沉重桎梏。

末伦是由壮族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口承文化,其既是壮族人民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壮族人民关于历史、文化及其人生知识的精心总结。与壮族静态的历史文物不同,历经几百年的时间,末伦始终以“活”的姿态与壮族民众血肉相连,融合了壮族的社会制度、爱情婚姻、道德情操、风俗风物、英雄事迹和时代新貌等内容。因此,末伦不仅可以使听众在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寓教于乐,让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历史和通晓文化,这对于生活在愚民政策下的壮族民众无疑就相当于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首先,从传统末伦曲目内容分析。传统末伦对壮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生动反映,既使壮族民众认识到桂西地区土司制度的黑暗腐朽、体会包办婚姻的不幸与无奈,感受壮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俗风物,认识到了壮族的民族英雄及其英勇事迹。如末伦作品《侬智高》就以侬智高的历史事迹为叹诉对象,让当地的广大壮族民众了解并熟悉了这段特殊的历史。末伦作品《侬智高》沿着侬智高起义——侬智高探亲——侬智高抗宋的路线展开叙述,事件繁多,内容广泛,人物以侬智高夫妇为主,情节生动。通过作品,当地壮族民众可以了解到:宋朝从建立以来,北方受西夏、契丹、女真统治集团的压迫,南方受到交趾的蚕食和威胁。庞大的行政、军费开支越来越集中到南方各族人民的头上,朝廷对壮族土州县峒的压迫剥削日益残酷,而对交趾的蚕食、压榨却不闻不问,因此,许多壮族人民自己组织起来,反抗交趾的掠夺,另建政权,侬智高领导的起义就是最突出的一起。侬智高以靖西为起义的根据地,建立南天国,举兵反腐宋、抗外敌,捍卫中华神圣疆土,受到了左右江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再则,从后来产生的新的末伦曲目内容上看。民国年间,随着壮汉文化交流的加剧,许多壮族民众开始借用汉族的历史故事、传统剧目和民间传说编创末伦,例如《昭君和番》、《狄青》、《毛洪玉音》、《二度梅》、《杨家将》、《十朋》、《秦香莲》、《山伯英台》等等,汉文化的融入无疑大大地丰富了末伦这本教科书的内容。

末伦这本教科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通俗易懂。由于末伦创作、流传都在民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颇为密切,再加上壮语有完整的语音系统,有丰富的基本词汇,有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民众的集体智慧和壮族的语言特色成就了末伦既精彩出色又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用汉语演唱的末伦,尽管这些末伦是用汉语演唱的,但在语言风格上仍遵循“通俗易懂”的传统。

三、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缓解剂”

末伦的“缓解剂”功能是指末伦在壮族民众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调节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末伦的“缓解剂”功能主要体现在“宣泄”和“娱乐”两个方面。

一方面,末伦的宣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是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心理压抑,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有的民俗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7]末伦产生的首要动因之一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壮族人民需要一个宣泄哀伤、悲痛、抑郁、失落情感的有效渠道,而巫婆唱调凄婉悲切非常适合用于叹诉苦情,因而末伦应运而生。[8]诸如《苦命乞丐》、《包办婚姻》、《吃斋女》、《受苦受难的长工》、《征兵》、《孤儿》、《辛酸寡妇》、《伤心母亲》、《丧妻》等末伦作品,其间的人物悲苦命运均如杜鹃啼血,悲怨交加,感人肺腑,甚为伤情。如《苦命乞丐》中旧社会乞丐对命运的苦叹、对社会的控诉就沁人心脾地洋溢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作品唱到“世界不知谁来造,贫福是如此悬殊,我如山野小黑蚊,黑蚊难达十斤重,黑蚊若养足十斤,我才有望变富人……”;再比如《包办婚姻》,先叹诉一个苦命女子在媒婆花言巧语哄骗下和父母恩威并用逼迫下,无奈从命,同意嫁人。女子嫁到夫家后才发现夫家一贫如洗,作品对此进行了生动描述:“水田畲地无一垅,草屋如风中残烛;粥稀如水当镜照,苍蝇一瞧便飞回;老鼠出洞想觅食,饿死灶边成一堆;墙根有堆稻禾草,貌似狗窝供人睡。” 夫家不仅穷而且丈夫还是个懒汉和赌鬼,家婆又凶狠恶毒。女子无法忍受,就逃回娘家。媒婆做媒又把她嫁给了一个老财主,可是境况依旧惨不忍睹:“再嫁嫁给财主佬,排行第四做妾辈;谁说妻妾小娇贵,就似贱奴活受累。”无论嫁到何处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幸福是无法实现的奢望,女子虽生尤死,欲哭无泪。在叹唱这些作品时,往往是唱者声泪俱下,听者伤心不已,这些实际上与婚礼上的“闹洞房”、葬礼上的哭丧,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一样,都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宣泄。

另一方面,末伦的娱乐功能也是非常突出的。末伦流传的地区皆是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的山区,因而在过去末伦的娱乐功能在这些文化生活相对稀缺的地区显得非常的重要。末伦的娱乐功能可以分为自娱和众娱两种。自我娱乐是广大民众的一种心理机制,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其目的乃是自我享受,求得精神的愉悦和充实。壮族末伦有顺口、轻便等特点,信口可喃可唱,所以壮族爱好末伦并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人,干农活、放牛羊、理家务、做针线、走远路时都喜欢低声自编自叹末伦,或翻唱一些背得滚瓜烂熟的流行曲目或曲段,或即兴编创,内容不拘,长短不论,联句成段即可。通过念唱末伦,可以趋疲解乏、去闷消愁,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末伦不仅可以自娱还可以众娱,在众人共聚的场合,比如工间休息、村头乘凉、夜晚串门,要么众人集体编创,要么合唱或对唱一些传统的曲目,以此畅快心情、共同娱乐。解放后,末伦堂堂正正地登上了社会主义的文化舞台,在文艺会演中频频与群众见面,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使它的众娱功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的发挥。

四、传递信息和沟通心灵的“对话框”

末伦的“对话框”功能是指末伦在其流传地区的社会交际往来中所发挥的信息传递作用。

在传统社会,在“哪座春山没鸟叫,哪条流水不生波,有口都该把歌唱,人不唱歌活什么”的壮族居住地区,几乎人人能唱歌,人人爱唱歌,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代言、以歌传情的习俗。末伦跟山歌一样,既可以“代言”也可以“传情”,再加上唱末伦跟对山歌一样都能表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而在社交场合使用相当频繁:到别人的村寨或到家中做客,可以编唱一首末伦赞美主人家的村寨、家园,或表达对主人家的由衷谢意,以此拉近与主人家的感情;为亲人朋友贺寿,或适逢迎亲送嫁,或参加婴儿满月、新宅落成、店铺开张等喜宴,皆可以用一首末伦表达深深的祝福和愉悦的心情,既生动地传达了情意也活跃了宴会的气氛;在葬礼上,也可以唱一首末伦,哀悼死者和安慰家属;等等。

同时,末伦还经常被壮乡的青年男女使用,成为他们恋爱时交流感情的工具和沟通心灵的媒介,可以用于向心上人试探感情和表达真心,如《求情》:“看见海底有妹影,高挽裤脚捞也难;看见云头有妹影,没有天梯不能攀……虽然天天看着妹,却像门神各一边。无娘藤上结瓜果,栓马木桩生细根,糍粑掉进芝麻箩,蚂蚁爬进蜜糖盅,那时哥死也瞑目……”,此类末伦符合壮族民众的语言审美标准和交际语言规范,因此易于激起对方情感的涟漪;末伦也可以用于邀请心上人前来相会的,如《约会》,唱词采用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由“朝思暮想”开头:“久不见妹心倒悬,吃饭拿筷错拿单;过去粗粮满口香,如今龙血也难咽;想妹想到哥脚软,想妹想到抬脚难,以前一脚踢死牛,如今小鸡踢不翻”,最后以“渴望相见”结尾,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就相当于一封邀请书。

另外,末伦还可以用于规劝、道歉、问候等社交活动中。如《再推三年也不迟》作为传统的末伦曲目,就以规劝朋友晚婚为内容:“妹欲去做别人妻,年岁太小不适宜,掐指才满十六岁,桃子未脱汗毛丝,畲地甘蔗未曾甜,李果尚青未成吃,苞谷须缨未见红,小鸭嘴扁未有力,小鸡未知把虫找,小鹊未能站高枝,天上月亮未圆满,再推三年也不迟”,在这一作品中排比几乎贯通全篇,十二句话中排比覆盖了八句话,八个“未”将八个比喻一气呵成,从未成熟的果子到没长大的小动物再到天上尚未圆满的月亮,将年岁太小不适宜结婚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将规劝的缘由讲得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7.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第十二章:290.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R. F. Benedict)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1987: 2.

[4]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98.

[5]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第四册:15.

[6]乾隆《马平县志》卷十.

[7]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7-31.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功能 第4篇

因此, 在中学阶段学好文言文教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 博大精深。学好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而且有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中学生学习文言文, 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起点。只有学好文言文, 懂得中华民族的历史, 深刻认识我们的祖先, 才能体会祖国的兴衰荣辱,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988年初, 75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 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 我们中国人就更应认识到批判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何等之重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大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 无一不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令人肃然起敬;《训俭示康》中的名句“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今天读来仍觉字字千钧。经过长期文言文的欣赏与学习, 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人古事的认识, 更有助于其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民族自信心, 塑造完美人格。

近些年来, 古诗文教学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但教学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仍在充当“古文翻译机”的角色:课堂上, 教师字斟句酌地讲, 学生一字不落地记, 讲完记完, 教学便结束了。这样的教学, 结果只能是教师筋疲力尽, 学生收效甚微———他们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得到的仅仅是教师思维的结果。于是, 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此外, 再加上有些文章还需要全文或段落背诵, 更多的学生大呼要命。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做好这一点必须遵循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文言文教学的另一难点还在于:它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作家、作品存在的背景与意义, 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因而产生了疏离感。对此, 教学时应力争把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虽然语出两千多年前的《论语》, 但今天仍不失为一条至理名言。每位同学都能从生活中找出事例来验证它。通过这些事例, 就能把这条古训拉进现代生活, 并轻松得出结论:善于学习方能不断进步, 这样学生对这则语录的认识就要深刻得多。与此同时, 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在这个领域的创新能力。每篇优秀作品都是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的, 既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言文的解读也不应是千篇一律的。以《愚公移山》为例, 让学生自由地来评价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及他们的言行。有的学生认为愚公挖山不懈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有的同学认为愚公的坚韧不拔的确值得学习, 但他缺少积极动脑、锐意进取的精神;还有同学批评愚公破坏了自然景观, 应保留下来, 维持生态的平衡……这些见解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但学生的视角却是独特和新奇的, 教师应及时肯定并加以引导, 鼓励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绝不能单用“对”与“错”来判别。

总而言之, 文言文作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教学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讨与交流。在创新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读、译、疏、说、背、练这六要素。只有努力夯实学生的文言功底, 才能帮助他们学好文言文, 为提高其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高投入, 低产出”的现象。中学生对文言文有着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基于此点, 本文着重从“加强师生对古典诗文的再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角度入手, 初步探索“如何真正发挥文言文陶冶教育之功效”的问题。

功能与意义 第5篇

语言功能与英汉诗歌的意义多层性-英汉古典诗歌语篇的功能语言学个例探讨

英汉诗歌具有意义的多层次性,即明示义、引伸义和象征义.根据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英汉诗歌不同层次的`意义与语言的三大功能密切相关,是通过这些功能来实现的,对英汉诗歌进行语言功能分析,能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地揭示诗歌语篇的多层次意义、不同意义的表现方式以及英汉诗歌语篇在这些方面的异同.

作 者:李长忠 LI Chang-zhong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632(6)分类号:H030关键词:英汉诗歌 语篇 意义 语言功能

肝功能各项检查有何意义 第6篇

目前,反映肝功能的化验项目已达700多种,新的化验项目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但主要包括四大类: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化验;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化验;③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化验;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化验。

1.肝细胞损伤的化验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等。其中,ALT和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程度则以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ALT虽然正常,但γ-GT持续升高,提示患者已处于肝炎的慢性期。慢性肝炎病人的γ-GT若持续不降,则提示有病变活动。

2.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化验主要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

3.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化验主要有血浆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它们是两种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肝脏储备能力的常规化验。血浆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弱;凝血酶原活动度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4.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化验

(1)血清蛋白电泳化验:血清蛋白电泳化验现已取代了絮浊反应,即过去常说的TTT。

(2)γ-球蛋白化验:γ-球蛋白升高的程度可以反映慢性肝病的演变及预后的情况,但不能说明是否清除了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的抗原物质。

功能与意义 第7篇

电影空间, 指由银幕呈现的基本空间世界, 可以是客观存在、主观构想的, 也可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经创作者心理空间改造, 最终“以活动影像和声音的直观形象再现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1]。依据电影中具体空间的不同特性, 将其分为物性空间和呈现空间两类: 前者关注具有“容器”特征的场所空间的叙事, 而后者讨论具有“精神”特征的空间形象的修辞。物性空间研究, “并非只是讨论场所空间作为故事背景的内涵, 主要还是考量其在整个电影叙事中所具备的功能或所发挥的作用, 进而发掘出深层的价值或意义”[2]。在电影《推拿》中, 按照推拿师们的活动区域, 可将物性空间分为盲人世界与健全人世界的交叉空间、盲人世界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三种主要类型。

一、交叉空间:淡化盲人特殊之处, 关注其寻常一面

作为工作场所的沙宗琪推拿中心, 是叙事任务的主要空间, 也是全片唯一的交叉空间。在这里, 盲人和健全人频繁接触, 且都以群体姿态出现。盲人在身体上处于劣势, 但却利用“主场优势”将其弥补, 使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对等状态。导演在运用这个空间叙事时, 淡化了盲人的特殊之处, 转而关注其寻常一面。

从“特殊”向“寻常”的转换, 首先是通过身份的置换完成的。在沙宗琪, 盲人们除了是“看不见的人”, 更是“靠手艺吃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专业技能、职业操守, 和顾客们交谈起来温和有礼、游刃有余, 被称为“大夫”而不是“瞎子”, 可以凭借双手实现自身价值并为此感到愉悦和满足, 顺势摆脱了“弱势群体”的可怜形象。

其次, 面对爱这种全体人类共通情感时的“诚”与 “惑”, 消弭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界限。眼盲的主人公们, 充分调动起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接收、确认爱的信息。休息室里, 小马在小孔身上闻到了令人着迷的味道、 都红因撞进小马怀里而对其产生了好感。而沙老板爱慕都红, 起因是听到“有眼睛的人”在大厅、按摩室不断谈论她的美。这种无明的“盲爱”使得外貌等成为无效标准, 纯粹到只是一瞬的怦然心动, 然后被无限放大, 变成激烈的情感和偏执的念想。于是, 小马在工作、休息间隙不断追逐着小孔的脚步, 而沙老板则利用职务之便制造和都红的独处机会。爱就勇敢追是对爱的诚, 不爱便拒绝同样也是。都红明白沙老板追求自己不是因为爱, 而是对“美”的虚荣迷恋, 于是不卑不亢地拒绝了他。推拿师们对爱保持着无畏和不将就的态度, 但结果却多是陷入“爱而不得”这一普遍困惑中。沙老板对都红、都红对小马, 包括小马对小孔的爱, 都是一厢情愿, 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不断重复和延伸, 永远得不到结果。

在沙宗琪这个盲人和健全人的交叉空间里, 叙事的着力点是“人”不是“盲”, 通过对盲人职业身份的确立、 感情状况的关注, 展现出一派不失生机且充溢着饱满情感的生活图景。

二、内部空间:剥离盲人坚强外壳, 发掘其无力之感

作为生活场所的推拿师集体宿舍, 是盲人世界更私密的内部空间。在这里, 除了做饭阿姨和两个前台外, 全都是盲人。如果说《推拿》在交叉空间中, 传达的是一种盲人于群体之中与健全人共处时表现出来的自立、 坚强态度, 那仅仅出现了四次的内部空间想要发掘的就是他们在独处时所必须面对的无助和脆弱, 是更深入、 更真实的生活状态。因此, 平日里一些被工作洪流所淹没的不可回避的事实或真相, 也渐渐浮出水面:

一是命运的不断嘲弄。“盲”是这群人一辈子的宿命, 因为看不到, 很多事情难以把控、无力处理。例如, 王大夫因为眼盲而对小马在自己面前侵犯小孔的行为一无所知, 当然也无法立即制止。唯一能做的是在察觉到情况不妙时, 警觉地侧起耳朵聆听。二是活着的小心翼翼。 集体宿舍是盲人推拿师们的聚居地, 但周围居住的却是高级的“有眼睛的人”, 要心怀敬畏、谨小慎微。在内部空间里, 有两件动静很大的事:一件是金嫣被泰和拒绝后, 站在宿舍大门处嚎啕大哭;一件是金阿姨的“腐败”行为暴露, 哭天抢地地要离开。处理事件的过程中, 推拿师们表现得焦虑、小心, 不断强调“不要吵到其他人休息”。三是世俗生活的重压。以王大夫和小孔为例, 在外人面前, 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扶持, 甜蜜恩爱。但关起门来, 温柔的小孔也会因王大夫要把婚款拿给弟弟还债而发飙。理亏的王大夫表面上虽不争辩, 随后却偷偷拿走了存款。在柴米油盐的日子, 被爱情紧紧捆绑的两人之间, 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裂缝和隔阂。

内部空间所占篇幅不多, 但却和交叉空间一道构建起更完整、立体的盲人日常生活。如果说交叉空间展示的是盲人生活被职业、爱情等“光”照耀的亮面, 那内部空间呈现的便是投射到背后的影子。二者不可分割, 无论缺少哪一面都不合常理。

三、外部空间:凸显盲人个体身份, 书写其社会困境

无论在交界空间还是内部空间, 推拿师们都处于盲人群体之中。此外, 导演还让沙老板、王大夫和小马单枪匹马进入健全人的日常世界, 延展出盲人世界的外部叙事空间。这类空间里包含着明显的“娄烨式”电影符号, 最终表现了主流社会对盲人而言的不可进入或极度残酷。

对沙老板而言, 外部空间是出现了两次的舞厅。第一次, 沙老板约见了相亲对象“小向”, 因只懂“盲文” 而被对方误会为“文盲”。这个情节, 显示出盲人生活的不被了解, 以及和正常人之间存在的巨大沟通障碍。 第二次, 是沙老板带刚刚出院的都红跳舞散心。跳着跳着, 都红趁着手被无意松开的间隙, 悄悄地逃走了。沙老板惊慌、着急, 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周围那群翩翩起舞的“有眼睛的人”, 却对此毫无察觉、毫不在意。 这支舞, 既是都红的告别仪式, 也宣告了沙老板一直以来为融入主流社会所做努力的无效。

对王大夫而言, 外部空间是出现了三次的家。去沙宗琪的前一晚, 他带小孔回家吃饭;趁其他人不在, 弟弟向他借两万块钱, 被他拒绝。后来债主带着小混混上门讨债, 欠债的弟弟躲避, 父母找王大夫回家交涉。第三次是债主再次找上门来, 王大夫携婚款回家, 实际上却用拿菜刀割自己胸膛的暴力方式逼退了债主。在这个家庭中, 健全人过分倚仗一个盲人, 说是压榨也不过分; 而王大夫选择用“血”乃至“命”去还兄弟欠的债, 来保全与小孔黑咕隆咚的安稳日子。

小马的外部空间主要是洗头房, 在片中出现了九次之多, 完整交代出他和小蛮之间由“性欲”到“爱情”, 经历波折但成功私奔的过程。其间, 有几处值得探讨: 首先, 洗头房里的姐妹们认为小蛮看上“瞎子”小马一定是疯了;其次, 在警察抓捕小马和嫖客揍小马的时候, 人们都站在同情小马的一边, 理由是“他看不见”;第三, 在暴力、血腥的打斗中, 小马的视力有所恢复。不难发现, 即便是在洗头房这样的边缘地带, 盲人仍被看做是不一样的生物, 且处于弱势一方。此外, “血”再次出现了—— 王大夫用血保住了婚款, 小马用血换取了部分视力, 他们和主流社会激烈对抗, 为守护、拿回本属于于自身的东西必须付出惨痛代价。

盲人世界的外部空间彰显了盲人和主流人群无法融合的冲突, 他们一旦脱离小群体进入大社会,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隔阂、歧视等困境。娄烨的镜头不回避这些困境, 凌厉却充满了人文关怀。

四、三类空间的意义指归:“固守”的合理与必然

在后现代语境中, 空间和权利紧密相连。根据哲学家福柯的观点, 权力普遍存在于琐碎日常中, 作为一种自由意志、势力关系、强制性话语或渗透性力量, 作用于人类活动以及人类关系的一切方面。“空间是任何权利运作的基础”[3], 是统治的直接工具。

在《推拿》的三类叙事空间中, 交叉空间连同内部空间, 多侧面展现盲人推拿师们的群居生活。大家相互扶持、共同奋斗, 虽有磕磕绊绊、无助脆弱, 但总体基调积极向上、温情脉脉, 像是个微型乌托邦社会, 而爱, 是他们闻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的光明。随着盲人个体外部空间的延展, 其真实处境的残酷也被层层剥离出来, 一旦进入主流社会, 与健全人之间便会充满不可沟通、 无法融合的矛盾。后来沙宗琪解散, 推拿师们散落天涯, 导演再次利用叙事空间进行隐喻, 给出一个颇有意味的结局:小马带小蛮私奔后, 于破落的军大院开了一家“小马推拿”, 守着彼此过起了幸福的平淡日子。也就是说, 成为健全人他, 依然坚持保有“盲人”身份, 并没有走进“有眼睛的人”的主流社会。

在健全人和盲人共同生存的世界里, 前者占据着绝大部分空间, 构成宰治性的主流社会, 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利;后者被挤压进社会中偏僻、压抑的角落, 成为边缘群体。盲人们无从融入主流社会或需付出惨重代价, 因此, 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便是固守角落, 防范任何有可能的伤害于未然。而处于封闭角落时, 他们又是自由、 恣意的, 有独特的生存哲学。对主流社会的避而远之, 是无可奈何, 也是主动选择, 是对强制性空间权利的消极抵抗。然而, 不断退避所造成的隔阂该如何消除, 文本中似乎又是无解的。

参考文献

[1]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 2005 (05) .

[2]张武进.空间视域下的电影空间——论电影空间及其功能与美学形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05) .

功能与意义 第8篇

一、中国书院教育与西方博雅教育的概念比较

书院是中国独特的教育遗产, 也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历时千余载, 影响深远。它源自民间和官府, 是书籍大量流通后, 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 开展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 从而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体现。具体来说, 书院起源于唐代, 发展和繁荣于宋代, 并在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至元明清时期, 书院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和官方政策的变化而时衰时盛, 时断时续。最后在清朝末年为新式学堂所取代。

博雅教育起源于西方,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近代英国, 再到当代美国, 深刻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制度, 它在不同的地域称谓有所不同, 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都是博雅教育的别称。博雅教育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该注重通识教育, 提供人文训练, 培养人文素质, 这也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耶鲁大学作为博雅教育的典范常常被学者们提及, 而《1828耶鲁报告》也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文献, 它使得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占有统治地位的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课程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方面一次与众不同的、负责任的、深思熟虑的尝试”[1,3] ;是“研究美国学院课程问题的第一重要的参考文件”[2] 。

二、书院教育与博雅教育中育人功能的耦合

1.教育理念的耦合

书院教育中, “以德育人”是一贯倡导的教育理念。展开解读, 就是四句话:强调道德教育, 反对追逐名利;着重尊师爱生, 建立师生情谊;重学术自由, 弃门派之见;提倡学术创新, 否定死守陈说。总而言之, 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而在博雅教育中, 以“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样显得尤为重要。以耶鲁学院为例。耶鲁学院博雅教育的目标也不是仅仅完成学生的教育, 而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赫钦斯在《教育中的冲突》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每一时代、每一社会中都是相同的, 即使人成为人。”[3]博雅教育注重个人心智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科学和艺术领域。

2.学生管理方式的耦合

书院中的学生管理方式在其学规之中充分体现。书院学规告知学生哪些可行, 哪些不可行, 其表象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 实质上是一种心本管理。如朱熹的门人程端蒙和其友人董铢根据《白鹿洞书院揭示》制订的《学则》, 就对学生的礼仪、居处、行走、言语、衣着、饮食、读书写字、待人接物等方面有明确规定。这种管理规定积极把握学生心理需求, 致力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世界, 增强其内在驱动力, 激活潜能, 从而实现自主发展。这种管理强调的是引导, 而不是限制和责罚 (李碧虹, 2007) 。

博雅教育中的学生管理, 同样以耶鲁学院为例, 它采取学院训育替代“父母监护”, 也就是学院的教师本着教育原则, 顺应学生身心的需要予以教导, 使其向好的方面不断地生长发展。这种做法对于心理上要求独立, 思想上还有待完善的学生来说, 正好填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空缺。这种制度和中国传统书院教育中重视心本管理的“学规”形式不同, 但是所体现的精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耦合

书院教育以德行培养为主, 集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身, 并同样重视实用科学。明清时期的颜元晚年主教河北肥乡漳南书院就设置了六斋: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括斋[4] , 分别研习不同的内容, 如文事斋, 就主攻礼、乐、书、天文、地理;武备斋就主要研习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

在教学方式上, 书院教育采取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办法。强调学生读书穷理, 格物致知, 善于提问, 并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以南宋书院为例, 它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 独立钻研, 但是也绝不忽视教师向学生群体的讲授或者解说。并且南宋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质疑问难, 无论是学生之间相互询问还是和老师进行问难, 都被大力提倡 (李如密, 1995) 。

在《耶鲁报告》中, 可以看到耶鲁学院博雅教育开设的课程包括逻辑、修辞、语言、算术、天文、几何、神学等, 重视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特长所在。除了开设的课程多样, 耶鲁学院还坚持以人文科学来完善提高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 耶鲁学院教学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口才与善辩的能力, 注重灵活的教授方式, 不拘泥于形式, 以学生为本, 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 并且非常注重学科交叉与实践体系。

可见无论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书院教育与博雅教育都有共通之处。

4.导师育人的耦合

中国的传统书院教育中, 由于其本身就是私学, 所以不像官学受到种种限制,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 而老师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生, 对不符合标准的可以拒之门外——这其实就是现代导师制的雏形, 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师生互动中, 能得到比较好的展示。同样举南宋书院的例子, 它就极其重视个体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给予不同的教化,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的教育方式有深远影响 (王晶, 2008) 。

导师制在博雅教育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 耶鲁学院为学生全部配备辅导员, 并实行住宿学院制。这些辅导员均由资深教授担任, 而且往往都住在住宿学院里, 从而利于监管及指导。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与老师的交往非常密切, 老师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言传身教作用, 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 如同一个大家庭, 为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益处。

三、书院教育与博雅教育功能耦合的现代启示

1.转变高校教育观念, 以人才培养为终极目标

一直以来很多大学教学都偏重知能学习, 而忽视学生作为完整人的发展,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暴露出弊端。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忽视人文知识底蕴的积累;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 较少参与实践和体验;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能, 却忽略个人德性和创新品格的养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明显降低了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因此, 无论是传统的书院教育中“德育”为核心的理念, 还是博雅教育中“素质至上”的思想精髓, 都要求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转变观念, 一定要明确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才的培养。

2.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重德行

“师者乃万世之楷模”, 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 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在传统书院教育和博雅教育中, 可以发现无论是书院教育的院长、山长, 还是博雅教育的教授、辅导员, 其选拔都是极其慎重的, 而且自身素质要求都非常高。当前高校教育中, 也一定要注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师资选拔的时候也要首重德行。

3.度身定做, 实践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尊重学生个性, 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及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便需授予什么, 倡导的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

4.自由与兼容, 促进学术交流

书院教育中, 学术自由的精神大行其道, 学者大师自由讲学, 注重交流, 不同学派各抒己见, 兼容并蓄, 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学术自由气氛。书院所具有的学术自由精神时至今日对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而“博雅”的字面理解本身即是博古通今、兼容并济、能文擅武、高雅风趣。博雅教育这种推崇多学科、多层面思考来寻求问题的不同解决之道的求知精神, 本身就是自由兼容的学术交流的精髓体现。

现今的大学里缺乏的正是这种学术自由的精神, 一些学者对学术权威的观点绝对服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制度化的规定,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者自身缺乏这种学术自由的意识而造成的。

参考文献

[1]Hofstadter, R.and Smith W.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Docu-mentary History[M].vol.2.

[2]Rudolph, F.Curriculum:A History of American Undergraduate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M].San Francisco:Jossy-Bass Pub-lishers, 1977:77.

[3]Hutchins, R.M.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M].Westport, Corm.:Greenwood Pros, Publishers, 1953:69.

功能与意义 第9篇

婚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古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 是建立新家庭或扩大旧家庭的一种制度化的手段。我国各民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内容多样, 博大精深, 是婚姻家庭法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彝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独具特色, 形式多样, 内容各异, 诸如:“转房婚”、“姑舅表优婚, 姨表亲不婚”、“等级内婚”和“家支外婚”等。在被动接受的“转房婚”中, 男女双方心理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但“转房婚”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多的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这种婚俗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崇尚科学与文明的今天, 我们应正确理解和看待这种婚俗。

二、转房婚的历史由来及其表现

(一) 转房婚

“转房婚”又叫“收继婚”, 在我国各地方的叫法也不计相同, 如:陕西、甘肃、湖南、四川等地叫“转房”、“剉栽”, 湖北名曰“续婚”、“挽亲”, 江苏等地叫“就婚”、“续婚”、“接梁”, 贵州则称“填房”, 浙南叫“续亲”。广西、江西等叫“转婚”、“转书”, 江西赣南曰“升房”[1]。著名学者林耀华先生在大西南调研时也做过这方面的记载, “在独龙、景颇、佤、傈傈、彝等民族中, 按习俗规定, 寡妇是不得外嫁的, 如果她坚决要外嫁, 必须得到夫家的同意, 而且要偿付身价钱……妻子作为家里的一宗动产, 和家庭的其他财产一样不能外溢, 只能由族内继承。”[2]汉族的宗法婚姻中也有“兄终弟及”的习俗, 也是指“转房婚”。从这些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转房婚”的历史由来已久, 在我国许多民族的婚俗中都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由此我们也可以分析出, 在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或民族地区, 这种“转房婚”所能够发生的一些根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房婚”主要是在贵族阶层, 且表现为君权对“转房婚”的干预作用;而发生在近现代的转房婚主要原因为大多数民众居住在生产力极落后, 社会生活环境恶劣的山区或草原牧区, 家庭的粮食供给能力极差。如一家五口人家, 如果家里的某一男丁不幸身亡, 妻子改嫁他人, 那么家庭劳动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可能是出于这一原因, 在彝民族的婚姻习俗中, “转房婚”在当地人们看来是没有什么异样或者不妥之处的。另一种原因是出于在妇女丈夫死亡后, 其年龄相对不大, 并且家庭有较小的小孩, 和妇女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彝语说“乌期尼则, 腊新核则”即“哥死弟在, 牛死肉在”, 其意思就是哥死了弟应转房[3]。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这种婚俗已不被广大群众所认可, 但个别的地区仍有零星式地发生。

(二) 被动式接受的转房婚

不是所有发生在婚姻习俗中的“转房婚”都是被妇女和男子所接受的, 很多的“转房婚”是双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的。在《清稗类抄》第五册中提到汉中的转婚风俗云:“以胞弟妻其孀嫂, 谓之转房, 弟若不可, 则嫂可以吞房灭伦控之。”可见在汉代民间对“转房婚”的规定已相当严格。被动式的转房给男女双方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同时也可能对家中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在还没有转房之前, 男女双方是至亲, 甚至是公媳关系, 但一旦转了房, 双方的身份发生巨大变化, 双方在心理上一时是难以接受的。被动式的转房对夫家的家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妇女和男子在被动地接受转房后, 个人情绪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家庭的生产劳动和家庭和睦氛围有负面的影响。

(三) 主动式的转房婚

也不是所有的男女都反对这种婚俗, 特别是在社会劳动生产力还不不发达、生活水平还极端低下的时期, 有些男女还是会主动接受这种婚俗, 主动式的转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女双方都愿意。在妇女死了丈夫之后, 由于及时得到转房, 在心理上会得到安慰, 生活的压力自然也减轻了不少, 这样有利于丧偶妇女留下来照养家庭。乾隆《武乡县志》卷二:“更有兄收妻一条, 其弟或利其兄资产之厚, 其兄或利其弟妻素善持家, 辄相匹偶。”主动式的“转房婚”转房的时间越久, 对家庭的经济生产活动就越有利, 因为男女双方在劳动过程中能调动双方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家庭的长期发展。

三、转房婚的意义与作用

“转房婚”应属一种历史上群婚制的残留部分,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民俗, 它具有民俗所特有的习惯性力量与民间传承性的特点。在世界各国许多民族的婚俗中都有“转房婚”的遗迹。它丰富了世界各国诸多民族的婚姻习俗, 存活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曾经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为民俗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田野补给了极为丰富的原始素材。

恩格斯在谈到这种婚俗时说道:“某氏族的一位姑娘因出嫁而加入夫方团体, 当她的丈夫死亡后, 为了把财产保存在氏族内部, 她必须同她的第一个丈夫的同氏族人结婚而不得同别的任何人结婚”[4]。丧偶的妇女在开始转房之后, 其寡妇的身份可以迅速得到改变, 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会因此而降低, 同时避免了和孩子之间的骨肉分离之苦。有另一个男子的照顾, 生活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

这种婚俗在丰富着世界诸多民族的婚姻习惯法的同时, 也为社会科学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田野材料, 有极为深厚的研究价值, 为我们了解另一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提供了便利。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应用科学、健康、文明及先进的理念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与婚姻习俗法。

参考文献

[1]李洪华.石伟.论清代收继婚陋俗及其屡禁不止的原因[J].兰州学刊, 总第180期第9期, 2008

[2]林耀华等.原史社会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5.6

[3]曾凡贞.浅论大小凉山彝族宗法性的婚姻形态[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总第22卷第1期, 2001

功能与意义 第10篇

1 商务口译FACTS教学模式的提出

目前, 商务口译教学多沿用一般口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吉尔教授所提出的交替传译认知负荷模型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口译训练模式之一。该模型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直观, “对于从事口译实践的人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它清楚明了地阐述了口译过程, 较为具体地讲述了口译技巧。近几年在国内高校应用广泛的厦大模式则“较为宏观, 是个非线形的模型, 以技巧与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 (仲伟合, 2001:31) , 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及言外知识的理解、语篇与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分析及语言信息及知识的重组, 揭示了对来源语和目标语的分析与对技巧和专业性的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 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根据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研究成果所提出的自省式、互动式、模拟式、实战式、团队式“五式”教学法“是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和途径” (2011:44) , 以翻译能力发展为核心, 注重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强调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和内容, 从而实现技能的自动化。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赵敏懿等教师探索的“3P”模式是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门设立的商务口译教学模式, 它完全展现了现场评估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基本技能, 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006:99) 。由此可见, 所有口译训练模型和教学法都强调理解与技巧的重要性, 强调语言知识与言外知识及其对两者的分析是口译理解的重要内容。商务口译教学的FACTS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 根据商务口译自身的特点, 从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新视角来探索商务口译教学。

商务口译教学 (Business Interpreting Teaching, BIT) 的FACTS模式由意识形成 (Formation of Awareness, FA) 、知识习得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K) 、素质培养 (Cultivation of Quality, CQ) 、技能训练 (Training of Skills, TS) 和专题模拟 (Simulation of Special Topics, SST) 五个模块组成。 (如图1)

其中, 知识习得 (AK) 分为语言知识习得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KL) 、商务知识习得 (Acquisition of Business Knowledge, ABK) 、口译理论习得 (Acquisition of Interpreting Theory, AIT) 、礼仪知识习得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f Etiquette, AKE) 四个子模块。

素质培养 (CQ) 分为职业道德培养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CPE) 、灵活应变素质培养 (Cultivation of Flexibility, CF) 和心理素质培养 (Cultiv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CPD) 三个子模块。

技能训练 (TS) 主要包含听力与理解训练 (Training on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T (L+C) ) 、记忆能力与笔记训练 (Training on Memory and Note-taking, T (M+N) ) 、翻译技巧训练 (Training on Translating Skills, TTS) 和表达与交流技巧训练 (Training on Expressing and Communicating Skills, T (E+C) S) 四个子模块。

2 FACTS模式的能效与教学意义

2.1 FACTS模式的能效

商务口译是在语言基础知识、商务基础知识和商务运作过程基础上口译技巧与商务知识的结合, 包含广泛的领域。作为口译活动中的一种类型, 商务口译不仅具有其它口译类型的特点, 也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和非语言特点。其语言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单词和短语意思简洁、明确; (2) 缩略语使用频繁; (3) 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而商务口译的非语言特点除了即席性、压力、口语的“相对迅速性 (relative quickness in speed) ”和“暂留性 (temporality) ” (鲍刚, 2005:25) 。以外, 译员还要注意: (1) 专业术语、名字和数字的翻译必须极其准确; (2) 注意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商务人士的不同习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说话和谈判风格; (3) 灵活翻译, 以避免谈判者为寻求最大利益而坚持己见所出现的僵局; (4) 事先了解和掌握商务所涵盖的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5) 注意肢体语言, 理解谈判者们口头表达出来的单词和句子的真正意思以及口头没有表达出来的暗指意思, 并从听者的肢体语言中获得其对译语的现场反馈。

基于上述特点, 商务口译教学的改革应该打破传统模式, 紧密结合外语教学和商务知识习得, 融合能力和素质培训的教学知识 (李郁, 张泳, 2005:36) 。而模块化教学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汲取了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思想, 将各学科课程中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 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 再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 将相关单元组合, 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的调整。新加坡国立大学2003认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1) 将英国教育制度的严格和深度与美国教育制度的灵活和宽度妥善结合。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进度和兴趣学习, 充分发挥潜力。 (3) 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模块教学使语言技能知识、真实情境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三者之间得到了统一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3) 。以技能培训为核心, 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 这正是商务口译教学的核心要求。因此, 基于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系统的整体观念, 本研究根据商务口译的特点, 将商务口译教学与模块教学相结合, 在已有口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FATCS教学模式。

FACTS模式体现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即在一定时间内组织一定学生按一定目标进行学习, 彻底打破三段式课程结构, 以获取学习能力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模块课程内容, 真正建立“能力范型”课程体系。它根据商务口译自身的特点来安排各个教学模块以及训练方法和内容, 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态度来完成商务口译教学目标, 从而形成在复杂学习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2.2 FACTS模式的教学意义

FATCS模式强调教学中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跨文化意识, 强调技能的培养与实战模拟的训练, 强调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它突出分“模块”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 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公众演讲等基本技巧以及口译策略, 学会商务口译相关技巧、常用模式、程序和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话语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使学生熟悉在参观、导游、迎送来宾、礼仪、宴会、娱乐活动、文化交流、学术会议、技术合作、商务谈判、产品推广、信息发布会等不同场合的口译实践, 并能就相关题材进行比较准确、流畅的交替传译。同时, 通过口译理论的习得, 该模式能帮助学生具有初步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提高各项交际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 使学生从语言的单一型向知识的多元化、宽厚型方向转化, 将知识、技巧、能力、心理素质等结合起来, 语言、知识与能力并进。

3 FACTS模式在《商务口译》课程中的应用

3.1 FACTS模式的实施大纲

我们将FACTS模式运用于我院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口译》课程, 以赵军峰教授主编的《商务英语口译》为教材, 结合不同的专题和具体的口译技巧, 设计了FACTS模式的实施大纲 (如图2) 。大纲以周为单位设计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每周2学时, 共计32学时。考核方式为闭卷 (听译) , 学期总评由平时成绩和期末两部分构成, 各占50%, 考核标准为信息传递45% (含完整性、准确性、流畅度) 、译语质量15% (从语法、条理、语言三项来评判) 、表述技能20% (含语音、语调、语速、流畅度、站立姿态、眼神交流) 、综合素质10%、交际能力10%。

3.2 FACTS模式的实施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以五大模块及其子模块为主线, 以知识习得和技能训练两个模块为重点, 以口译技巧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 分模块、分重点、分层次实施FACTS模式。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设定了各模块的训练目标, 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来实施各个模块。其中, 各模块具体的实施方法如表3。

教学实施中, 为了强化信息点的捕捉和逻辑分析、推理归纳能力, 我们既选取了逻辑严密的短文以训练学生的完整记忆力, 也选取了逻辑杂乱的口头叙述性话语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的认识以及加强其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专题模拟,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思考。同时, 根据专题主题, 教师设计了“三角对话翻译”、模拟商务会谈、记者招待会等不同的方式。模拟成绩从角色扮演、语言能力、语流、商务专业知识、口译技巧、策略、姿势、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几个方面评定, 并将教师评估、观众集体评估、小组评估和个人评估相结合。这种客观灵活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译操作技能;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的部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便开始从事一般的商务口译陪同和商务谈判翻译工作, 为他们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掀开了华美的一页。

4 结语

口译的实质是交流, 而口译培训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以使其胜任这种特殊的交流形式。商务口译教学FACTS模式结合了商务口译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大意概述、分组模拟等技巧训练方法, 分“模块”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外语和母语的转换能力、口译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3.Modular System[J].NUS Bulletin 2003/2004 Online Network.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李郁, 张泳.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新探[J].外语界, 2005 (3) :32-36.

[4]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 2011 (1) :37-45.

[5]赵敏懿.“商务现场口译”3P模式之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97-101.

功能与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微课题;研究

G633.7

一、“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开展“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彻底改变了我们以往那种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活动、社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不是万能的圣人,有些学生提出的课题,令教师自叹不如,例如:“水流被空气粉碎现象研究”、“从空气中获取水的实验”、“河道弯曲研究”等课题,教师是很难提出如此巧妙的课题的。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活跃、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走下讲台的教师相形见绌。通过“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我们改变了对学生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从以前单方向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过程。

二、“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物理微课题研究”不是无源之水,它的源头是物理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和发展。例如大多数同学参与的鸡蛋”系列实验研究活动,“鸡蛋撞地球”、“鸡蛋撞窗帘”、“能弹跳的鸡蛋”、“高空徒手接鸡蛋”实践活动是动量知识的应用,“鸡蛋顶撞实验”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识的应用,“会直立的鸡蛋”是物体的平衡知识的应用,“悬浮在水中的鸡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广口瓶吞吐鸡蛋的实验”是气体知识的应用,“鸡蛋有多硬”、“生熟鸡蛋判断方法”是物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活化,实现了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物理课堂教学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样的培养方式是间接的。“物理微课题研究”这种基于问题形的活动方式,迫使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的基础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⑴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晚自修时不知道怎样安排时间,作业也是教师布置多少做多少,遇到难题就回避,考试几次失利就灰心丧气。经过“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发现了物理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方法性和科学性,也从活动的成功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而且,在课余也不再是无所事事,他们从关心卡通、游戏、明星变为关心科普知识、科技新闻、科学动态。

⑵从“机械学习”变为“探究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學生的学习资料是单一的教材和几套练习资料,进行机械式的思维训练。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报告。尽管他们的研究是相当肤浅的,但毕竟进行了系统性的科学探究。受此影响,我们发现学生手头多了些工具书,如《中国小百科全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丛书》、《中学科技百科辞典》等,他们已经对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查证、研究。

⑶从“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更多的表现为个体的、封闭的、排他的学习,表现为考试成绩的分分计较和同学间的竞争,女同学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有和谐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信息、切磋技艺、分享资源,体现出集体竞争的团队精神。作为课题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既获得知识和技能,更有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以后的学习中,合作、交流、共享成了主流。

参与“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灵活。我任教的两个班共有95人参加2003年浙江省物理会考,有78(占82%)人达到A级水平,有15人(16%)达到B级水平,达到A、B级水平的同学占98%,作为普通中学,这样的成绩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最近几次高考适应性考试,他们的成绩达到了重点中学的平均水平,应该说令人满意。

四、“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发掘了学生潜能及个性

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与课堂中的表现判若两人,一些课堂中无声无息的人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乃至成了课题组长,而课堂中的活跃分子成了活动的配角。我们还发现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中的佼佼者竟不会上网,更不用说查资料了,而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人,无论是查找资料、采购器材,还是设计方案、动手操作,都表现得得心应手。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太注重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强调接受、继承和积累,忽视研究、批判和创造,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反而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五、“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实现了跨学科知识整合

在我们开展的“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的课题中,有许多课题涉及到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河道弯曲研究”、“自然界旋涡现象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地理学科的知识;“托里拆利水柱实验”课题涉及到化学学科的知识;“自然界旋涡现象的研究”、“昆虫质量和翅膀面积及振动频率关系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生物学科的知识;“体育运动时心率变化规律的研究”、“运动员起跑训练器的研制”、“呼啦圈运动规律的研究”涉及到体育运动的知识。研究这些课题,必将把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整合在一起,这是今后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六、“物理微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开展“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日子,是我工作最艰苦的日子,但也是过得最充实的日子。我带领两个班的同学,20多个课题组,一起开展“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面对面地交流。

功能与意义 第12篇

一、开放式校史馆概念及意义阐述

校史馆, 是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更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 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 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展览室和学生德育教育基地。但是由于受到学校场地限制以及保护展品等方面的考量,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校史馆, 在整体空间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容展示也比较死板。更为凸显的问题是, 大部分的校史馆平时总是大门紧闭, 只有在有领导参观或是友人来访时才会开放, 校史馆成了一件华而不实的摆设。

作为一所拥有着丰厚积淀的百年老校, 善耕实验小学在面对校史馆如何建立的问题时,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开放式校史馆这一理念也在学校领导与相关专家的反复研究商讨中应运而生。学校设想在学生自由活动的长廊内打造开放亲和的历史传承空间, 让学校的历史走出“深闺”, 通过互动体验式大胆传播, 全面展示一幅学校百年的风采画卷, 同时更希望悠久的校史能够零距离来到学生身边, 通过陈列展览, 使其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开放式校史馆既是文化的物化表现, 又是文化实体本身, 更是校园文化建构与传承的有效手段。它不单纯是简单的校史罗列, 更担负着情感的延续, 让学生们通过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 去感受母校的人文底蕴, 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校风熏陶, 那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丰沃土壤。

二、开放式校史馆的实际功能阐述

1.传承百年文脉精髓

学校百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实现, 而开放式校史馆恰恰充分地满足了这一要求。作为学校高度发展的产物, 校史馆是人们对文化遗存珍视的结果, 其本身便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存在形式、一个文化实体。它不仅是学校历史发展和文化积累的总和, 也是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威发言人。它不断地汇集优秀的文明成果, 并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 释放“文化内涵”, 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校史馆的收藏、科研、教育等功能归根结底都是对文化的储存、整理、研究和传播。我校开放式校史馆内收藏的文物与藏品, 既有我校过去的历史文化遗存, 也有当代发展的精粹, 凝结了一代代善耕人的智慧与创造, 是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实物见证, 记载着学校发展的轨迹。馆内收藏着校友捐赠的十年校庆时发行的明信片, 二十九年、三十年校庆的纪念册, 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大楷本, 以及五十余张各个时期的毕业证书、奖状等。还有大量“文革”期间的教育资料。各个年代的学生毕业照就挂在通道两边的墙面上, 行走其间, 像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

在善耕的校史馆内, 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型浮雕《五牛图》, 作为镇馆之宝, 这幅作品更多地承载了学校百年来始终延续的精神内涵。《五牛图》是唐代宰相韩滉所作, 他以画牛著称, 《五牛图》是他作品中最为传神的一幅。五头健硕的老黄牛在其笔下被人格化了, 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而善耕实验小学所秉承的也正是“牛”的内在品质, 五头牛象征着五种精神:善——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耕——俯首耕耘, 奋进不辍;勤——勤能补拙, 熟能生巧;实——朴实无华, 脚踏实地;韧——坚韧不拔, 锲而不舍。

在善耕, 牛也是学校的吉祥物, 2004年, 我校诞生了苏州市首个校园卡通形象——善耕牛牛, 2007年, “善耕牛牛”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商标, 被正式批准为商标, 使我校再次成为苏州首个拥有自己商标的学校。学生们喜欢“善耕牛牛”, 健体牛, 礼仪牛, 好学牛, 劳动牛, 爱心牛……这个象征着优良品质的牛牛形象几经换代, 这一演变也在开放式校史馆得到了全面呈现。

开放式校史馆, 始终围绕着学校历史发展的实质灵魂, 牛的形象, 牛的品质, 牛的内涵, 百年文脉精髓在这里延续……

2.实现人文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无疑是校史馆最主要的一项任务, 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我校的开放式校史馆能够在优雅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目前, 我校校史馆设立了校史展和各类专题展, 如校友英才展、教育成果展、百年校庆展等。因为开放式校史馆的开放性, 使得让学生们能够时刻耳濡目染地近距离接受展览的熏陶, 对善耕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学校校史馆中有关学校历史和学校精神的宣扬还将对在校师生承担起爱校教育、爱国教育和道德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 在国务院对博物馆的《要求》中提到, 要充分认识到文物、博物馆工作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应向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教育。作为校园博物馆的校史馆, 也应如此, 通过参观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卓越成果, 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增强师生的爱校意识、自主意识, 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在开放式校史馆内, 陈列着历届善耕学子的作业本、成绩单、荣誉证书, 一页页泛黄的纸片汇聚着从古至今的教育演变之路;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油灯、钢笔, 到四五十年代的印刷机、投影仪、打字机, 一件件古朴的教学用具见证着教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历任校长的手记、摘抄, 字字珠玑, 一笔笔记录下了善耕兴学之路的源远流长;当年作为抗战地下基地, 善耕涌现出了许多抗战英雄, 一个个斗智斗勇的故事洒下了善耕人的爱国热血……这么多珍贵的实物, 这么多典藏的物品, 若是陈列于封闭的展厅, 学生们如何知晓, 如何感受?而今, 课间就能见到学生们漫步于校史馆之内, 对于这些久远的历史痕迹, 他们充满着兴趣, 久久驻足, 百看不厌, 他们新鲜于未曾见过的教学用具, 感叹着现在学习条件的优越。他们惊讶于历届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迹, 憧憬于自己未来的美好愿景。他们崇敬着学校创始人的励精图治, 熏染着“一生向善, 百年勤耕”的卓越校风……他们珍惜并爱护着身边的每一件物品, 偶尔在陈列窗前见到一个小小的手印, 都会小心翼翼地擦去, 因为在学生们心中, 这里的一物一影, 都是他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他们会欣赏, 会传承, 也许若干年后, 他们也将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弘扬宣传老校品牌

校史馆历来就是一所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甚至成为校园的文化景观标志。善耕实验小学诞生于1906 年, 最早是长洲县高等官立小学堂, 校名“善耕”是学校第五任校长韩秉直先生命名的, 意思是师生同在教学的沃土上勤耕, 学生善问善学、老师善教善导。之前, 善耕校舍地处中心古城区, 在老百姓心目中都拥有良好的口碑, 老苏州都知道, 善耕绝对是苏州教育响当当的品牌。2009年, 善耕百年老校易地重起, 移址平江新城, 原来古城区的生源无奈割舍, 新城区的很多新苏州人又对这所学校不甚了解, 学校一度陷入困境。加之原有校址的一些历史痕迹也被遗留在了老校区, “善耕”一时间几乎成了徒有虚名的百年老校。此次开放校史馆的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要将“善耕”校名的这一内涵文化一脉传承下去, 不管在哪里, 学校教育百年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精神与气质不会丢弃, 更不会改变。我们要通过这个基地, 向每个来到善耕的人展示我校的风采, 不管是领导、专家、同行、家长, 甚至是偶尔来接孩子的亲戚, 又或是参加活动的兄弟校的学生, 只要踏进校园, 就能经过我们的开放校史馆, 就能感受到百年老校的历史魅力。自从开放式校史馆落成以来, 已接受苏州各家媒体专访以及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访问, 极大扩张了对外影响, 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 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再续着品牌力量。

上一篇:职业高中艺术设计专业下一篇:语言的发展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