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新体验

2024-09-10

语文课堂的新体验(精选10篇)

语文课堂的新体验 第1篇

一、设氛围, 巧激励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启发、点拨和引导, 需要长期、有计划地培养。设计疑问、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自主学习做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给其读书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强烈的学习责任感, 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如《愚公移山》一文中, 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 , 纷纷。许 , 赞同。”在教学新课时 , 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 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时, 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 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 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此时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 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 发表意见的人也多, 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 “纷纷表示赞同”才合乎文意。这样, 学生就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 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供自主形式, 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 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 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 更多地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 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 做到七个“让”:课文让学生自学 , 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 , 段意让学生概括, 问题让学生发现, 方法让学生寻找, 重点让学生思索, 难点让学生突破, 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如在教学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在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蕴涵的清静、清远、清甜、轻柔的氛围后, 进一步鉴赏这首诗, 提出自主探究的思考范围: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你观赏到秋天的景象是怎样的? 你印象中的秋景与这首诗是否一样? 你能否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把你找到的秋天的诗歌与课文进行比较。每个同学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 能用自己语言描绘秋天美景, 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 可以画一画自己眼中秋天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 可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秋天的图片资料; 喜欢朗读的同学, 可以尽情地读一读。还可以比较其他诗人写的不同风格的秋天的诗歌。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用语言绘声绘色描绘的, 有画出图画的, 有到讲台前表演秋天的季节感受的, 也有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外收集的精美图片和资料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都不一样。教师给了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 这是尊重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 为自主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 同时张扬了学生的学习个性。

三、“授之以渔”, 培养自主精神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改进教法, 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者不会思考, 不掌握学习方法, 单靠死记硬背获得知识, 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 “放”要得法, 给足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敢问、善问, 敢于发表见解, 敢于辩驳别人, 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 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 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的最主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可以清楚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难点在什么地方, 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 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 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等作用。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何处质疑的能力。一般来说, 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不懂的问题。如讲《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课时, 学生提问文章开头就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为什么还要写“王阳明格竹”呢? 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题旨等。学生已提出问题, 那谁解疑呢?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 想办法解决。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互助解疑, 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多元智能型大学英语课堂的新体验 第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行动研究 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体验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传统智能理论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鲜有注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问题。教师很少按学生特点为其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接受语音、词汇、语法、机械朗读、习题训练等灌输,教学形式比较呆板、缺乏新意,严重遏制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因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失去宝贵的学习兴趣,因此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要求要达到的相聚甚远。

2007年教育部在修订和完善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多元智能型大学英语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行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由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由多种“智能中心”组成,即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学生的智能无所谓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强弱的差别。因此,教师不应关注“你的智能有多高”,而应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

行动研究强调“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或手段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课堂质量。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反思和研讨,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加以解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获得对教学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成果,形成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王蔷,2002),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在对西安工业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课堂教学已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取代。以教师为主体和学生自助发展要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结果使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有所缺失;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教学缺少活力,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选择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还未得到高度重视。而大学英语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存在所占课时多,教学内容以考试为本;强调终结性评价;聋哑英语现象突出等特点,教师已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各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也应运而生,积极推进了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针对激发90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谓绞尽脑汁,百花齐放。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强调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积极地推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但是学生的积极性仍有待激发。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然而,“90后”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普遍会有懒惰的习惯,不同的学生程度不同,比如:上课不动笔,不交作业,还有部分学生经常迟到,且屡教不改。“90后”的学生散漫成性,稍微有点头痛脑热便不上课,上课听讲取决于心情。同时,“90后”的孩子承受不了打击,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如果教师再不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根据教学实验前调查数据全面分析归纳学生的智能类型,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多元智能倾向、优势智能、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等,通过合理分组,遵循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实用性、合作性、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设计多元化课堂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组织交流→评议小结→巩固测标的教学环节实现知识的传授;并在授课过程中要创境激趣→启发引导→点拨解惑→捕捉信息→调整训练→反馈达标,从而达成多元智能学习小组的特色:全员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学寻疑→参与探究→听讲释疑→多向交流→灵活运用→巩固达标的能力;笔者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定期是否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思,若有问题需及时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结论

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多项智能的平衡开发。传统的英语课堂仅局限于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即主要侧重言语-语言智能的开发。通过本研究,多元化课堂活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的多项智能得以平衡发展,通过优势智能的培养,激活其他相关或弱项智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其自信心和合组意识。此外,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改变单一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发散思维,激活学生多元智能,注重知识系统性和能力培养的平衡发展”提供实际操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Gardner,H.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 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 Gardner,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M]. New York:Basic Books,1993.

语文课堂的新体验 第3篇

一、体验式教育模式设计的理念

体验式教学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 美国David Kolb在杜威、库尔特·勒温等人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 即经验学习圈理论。根据Kolb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理论, 通过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 形成抽象理论及积极试验。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习者完全投入到一种新的体验, 进行反思性地观察, 对自己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并形成抽象化理论, 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所观察到的教学内容, 并吸收它们, 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在这些基础上, 学习者要通过动手、动脑等形式, 验证这些概念, 并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中。具体的体验是观察与反思的基础, 观察会引导大脑推理产生新的认知或理论, 升为像的概念, 再由学习者验证, 这样形成一个贯穿始终、周而复始的循环的学习经历, 学习者不再是学习的受动者, 而是体验的主动者, 并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呈螺旋式上升, 并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深入。在体验式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起帮助及促进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体验式教育过程中, 应注意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引导, 激发学生的热情, 并对学生的自主体验给予适当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主动观察、思考、体验。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育模式

高职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 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进行创新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 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情景、激发情感,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让学生亲自参与、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

高职英语体验式教育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学习方式应紧密相联, 根据学生的感知模式, 可以分为视觉学习、听觉学习、体验学习、触觉学习等几种学习形式;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不同, 可以分为接受型、体验型、探究型、合作型、自主型学习模式。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 设计高职英语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体验式教育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5~6个人为宜, 选出一名组长作为准备工作的领导者, 根据课本中每单元的主题向各个小组分配工作任务。课前, 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给予每个组员一定的任务, 让学生发挥个人专长与优势, 查找课本主题相关的知识内容, 并给予准备;由小组长将准备内容收集好, 并汇报给教师, 教师对小组成员收集的准备功课提出指导意见;课上, 小组成员通过游戏、讨论等形式, 促进所有组员都参与到课堂上来, 教师协助小组完成任务;课后, 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互相为本次课程进行评价。

三、体验式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 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前准备。高职英语教学采用体验式教育在教学前应注意对本班级学生英语成绩进行初步摸底, 确保活动能够适合学生的水平与兴趣发展。

小组分配。体验式教育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因此教学活动应将活动的主体归还给每位小组成员, 即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 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形式, 分配小组时应注意小组成员英语水平应有高有低, 以优秀带动其他学员积极参与, 但是在活动中也应注意, 应给予英语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更多关注。

情景设置。情景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始前, 通过语言、多媒体画面等手段, 借助情景的直观感受, 使学生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 能够迅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并根据自身经历, 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迅速发现问题, 并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活动创意。教师可指导小组成员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 组织角色扮演、电影配音、情景剧、话剧、英语辩论等活动, 教师应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进行指导, 并适当给予纠正。可在小组活动中加入竞赛环节, 评选本次课堂最具创意的小组活动;在正式活动开始时, 小组成员或许会有些紧张, 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鼓励、表扬, 帮助学生完成准备工作。

(二) 教学评价的设计

中肯的评价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也可以让评价的学生、被评价的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因此体验式教育应注重教学评价环节。体验式教学评价采用小组互评、小组内评、组员自评、教师评价、总结等方式, 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给予评价方法的指导, 如对口语表达能力、创意形式、团队合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适当可给予酎情加分。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对本小组活动的评价及对其他小组活动的评价, 可以汲取他人优势, 补充自己不足, 也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语文课堂,放手让学生体验 第4篇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各自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他们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苛求完善,因为有缺陷的发言,胜过沉默与懒惰。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主体意识被催发,这样他们很容易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也很优秀。我在评价学生的问答时,经常使用简短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继续努力”等。这些语言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两只鸟蛋》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百鸟朝凤》的音乐,学生听到了许许多多的鸟叫声。然后,我把他们带到了学校前面的一片小树林里。清晨,一缕阳光斜射进来,清新幽静的小树林,加上叽叽喳喳的鸟叫,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和谐,大自然的美,感受到鸟这种小精灵的可爱。我又顺势讲了一些关于鸟类的知识给学生听,学生对这些知识格外感兴趣。我随之引导,讲解课文,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懂得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一堂课下来,学生很愉悦,我也很轻松,体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环节。我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在生病住院时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生病了只能躺在床上,很寂寞,没意思;有的说生病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亲人在照顾自己,感觉很幸福;还有的说生病的时候,有很多好朋友来看望自己,很感动,也很快乐……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有一位学生说到动情处,竟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被学生的真情感动了,因此顺势利导,引入课文的主题,主人公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中寂寞难耐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们用画有笑脸的红气球逗他开心,让他高兴,体现出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关心的好品质。就这样,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某一生活细节,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的心灵放飞,课堂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爱孩子们,即使他暂时没理解你,但他会体验到这份深沉的师爱。今年,我刚刚接了一年级,班里有个孩子叫马国强。据了解,这孩子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常年与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年纪大了,对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纪律性不强,还爱打架。知道了这情况后,我一方面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一同配合,一方面与孩子谈心,在学习上尽力帮助他。他一有好的表现,我就鼓励他:“你是一个好学生,努力就会有回报,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能行!”大概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学习认真了,也不违反纪律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孩子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他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可以统治学,也不可以代替学,教师的教要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总之,学生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只有在体验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验性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责编 张翼翔)

语文课堂的错误体验 第5篇

由此看来, “错误”应该是语文课堂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本文所阐述的“错误”是指学生潜意识中的非正确的概念认知, 而不是某种不正确认识的简单重复。课堂“错误”是指互动情境下, 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解法等。

在西方行为主义的教育思想中, “错误”往往是人们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桑代克著名的“桑代克迷箱”实验证明:学习的实质是建立联结过程, 而这种联结的过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否定错误,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将尝试错误的次数降到最低程度, 尽快地找到答案。在桑代克的眼中“错误”是“正确”的起点, 是“正确”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斯金纳的“操作作用”理论也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部分,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 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的防错、避错, 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讲, “错误”也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郭思乐教授提出:儿童的认识没有必要一开头就是完美的。……值得做的事, 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错误难免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发现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很高水平的错”。教育家华应龙老师也提出了“融错教育论”, 他说:“‘错得好!’是我语文课堂教学的口头禅, 也是我每接一个新班, 上第一节课都要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字。”“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 我们会引导教室里响起三四次掌声———首先为他不盲从的坚持, 其次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 再次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 最后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教育家李庾南老师也提出了“诱误性引导”的教育观点, 即:所根据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可能受到的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语文课堂讲解和演示中布设陷阱, 诱导学生出错, 从而取得“吃一堑, 长一智”的效果, 使学生对该类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叶澜老师更认为, 好课有五个基本要求, 其中之一是“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 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在课堂的实践中, 教师应该学会“容纳错误”、“融化错误”。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除了华应龙老师提出的“融错教育要义六条”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民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 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 提高学习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给学生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查自改, 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再自我改进学习方法、自我明确努力方向, 要通过讲评课讲出积极性。

2、学会尊重、赏识学生, 注重课堂开放性。开放性课堂中的学生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 不能落后于同伴, 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赞扬赏识等。开放性的课堂允许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探究错误的同时, 从潜意识的层面提高学生的自我知识与技能的强化。但表扬要讲艺术, 要讲适度, 形式要多样化, 以便于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尊重学生体验,精彩语文课堂 第6篇

这就需要尊重学生体验, 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

1. 提倡“目中有人”的教学, 充分尊重学生。

于漪老师曾说:“对语文老师来说, 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是教好课的基本条件。”学生不是被动纳物的书橱, 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提倡“目中有人”的教学, 即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摆在首要的位置。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指向的, 语文教学必须从研究学生自主发展的规律出发, 构建自主性教学模式, 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 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

教学对象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 孩子自幼就有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自我完善的潜能。接受美学告诉我们, 阅读应该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作者写出的文本具有未定性, 还是未完成的作品;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 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学生阅读一篇课文, 不是从零起步, 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 感知文本, 探索文本。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或教参上的答案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寻求答案, 给学生创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悟的环境。

二、改变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滞后的教育方式衍生出封闭的学习方式, 将学生禁锢在一把椅子上, 一间教室里, 教师的声音在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上回荡, 只听见来自数十个生命的微弱回响, 那就是备课书上准备的标准答案。这种单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必会被新课程铿锵的脚步踏得粉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必须适应, 教师也必须适应。为此我们应当改变教学手段。

1. 语文教师要善于“激情”。

教师不但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而且要成为艺术家, 饱含激情的诗人。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课程的教学, 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 师生都是有情人, 学习时需“披文以入情”。如果师生坐在上课时没有激情, 缺少对所学内容的热爱, 不能随其悲而悲, 随其喜而喜, 随其感而感, 这样的课堂就缺乏生机, 淡而无味, 死气沉沉。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 教学开始总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全班都活跃起来。教学中, 教师则随教学内容的推进, 不时地改变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感情不断激发出来, 使他们能始终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学习, 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始终充满课堂。譬如, 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 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时, 教师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影响学生。教师的这些情感借助教材, 通过形象的意境语言传达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果教师面无表情, 毫无激情, 总是不紧不慢地讲述, 那么整个教学进程就会平平淡淡,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教学效果不明显。可见, 感情投入多少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2. 尊重学生体验, 张扬学生个性。

每一个学生, 都应该是被老师欣赏而存在的;每一个孩子, 都应该是被家长读懂和尊重而存在的。而这又是当今中学生缺乏的。他们大都是为考一个好大学而存在的, 为奔一个好前程而存在的, 为实现父母的期盼而存在的。很多学生正是因为自身的喜好和兴趣遭到忽略、抹杀, 所以才对学习和学校产生排斥、抵触情绪。因此, 应该发挥学生性格的优点, 将学生性格和行为中的优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导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 是创新的基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欣赏是多元的、多解的。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就是个性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发展的摇篮, 鼓励他们发言, 允许他们“胡说八道”。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对于他们灵机一动的想法, 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 教师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见解, 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 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 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得到释放。唯此, 不远的将来才有可能“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可造之才”。

3. 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有些教师谈网色变, 视网络为猛兽。其实只要正确引导, 上网搜寻资料、处理信息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何不借水行船, 圈水养鱼, 举信息技术之力, 扬素质教育之旗, 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向丰富多彩的网络靠近一些。信息技术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极大地活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 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 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节假日时互发短信问候。在qq群和博客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客观公正地自评互评和进行反馈学习, 交流的气氛特别热烈, 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效率, 增大阅读量。利用好网络, 将会使语文学习如虎添翼。

三、上好综合性学习课:加强实践, 融入时代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关注社会、自然和人,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 获取各种鲜活的材料和最前沿的信息。体验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多彩,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 深入现实生活中参与各项活动, 在实践中收集信息、筛选信息, 培养辨别是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如让他们实地考察有关家乡环境被污染的情况, 上网搜集空气土壤水源被污染的材料, 而后开展“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 这样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还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调动情感体验营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第7篇

一、在语言感知中激发情感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也是从初步的语言感知开始的,这一阶段,是学生对感知对象——课文初步的、肤浅的认识阶段,是与感知对象的“初次见面”.如何让学生在语言的感知中激发情感呢?

1.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如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巧设悬念:“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篇文章《船长》.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普敦开往格恩西岛,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已悄悄逼近‘诺曼底’号轮船.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学生在“我要读”、“我想读”的氛围中,走进了课文,学习课文.再如,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至28自然段)时,让学生围绕第3自然段中的“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轻声读课文,画出具体写哈尔威船长命令的语句,想想为什么要下达这些命令?通过读读议议使学生具体理解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德.

2. 教师范读

让学生眼看教材、耳闻教师倾情范读,感受课文描绘的情和意.在教授《船长》前,我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和情感因子.课堂上,我把情感调到最佳状态,用主持人的方式把自己对课文的情感、理解、感悟,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力求与他们的情感共鸣.如在引领学生理解了“船长为什么要吼”和感受到了“灾难可怕”的基础上,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我激情范读,然后追问:“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临危不乱)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再如,我边多媒体演示诺曼底号沉船情景,边深情诵读船长以身殉职的语段,全场静默,鸦雀无声,可见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陶冶.

二、在体验剖析中入情入境

“入情入境”是指教学中教者必须抓课文的关键,恰如其分地把握课文中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愫、作者的感情,并将其融为一体,正确表达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在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表演完第6至22自然段中船长与船员的对话,我点拨道:“情况是那样紧急,对话是那样简短,这样的效果来源于作者雨果,他省略了对话的——”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正是省略提示语才有了这个效果.于是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一段危难情况下的对话,有的表演抗洪抢险的现场,有的表演救治伤员的现场,让学生体会到:情况危急,语速应急促;命令是威严的,语调应凝重有力.然后再回到文本,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练读对话.在此基础上,我小结道:“就是这段传神而精彩的对话描写使一个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跃然纸上.”这样,学生的心灵与文本形成了契合点,感同身受.另外,我尽量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在克服困难后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为什么不是‘流’啊?”解决了问题,再次让学生读,学生较好地把水流的速度读出来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灾难的可怕!又如在课堂中多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出船长“吼”的语气时,我用音响传送嘈杂声,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体会遇险现场乱的不可开交的场面.与此同时我放现场录音,让学生感受现场氛围.再如,本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大胆联想:“同学们,望着无情的大海,大家一定有话要讲,你最想说什么?”学生精彩的发言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种震撼的力量.

三、在质疑品味中抒发情感

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强烈的表现欲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整天面对的是天赋迥异的精灵.因此我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放宽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常用“小老师”的方式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努力让学生尽情绽放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一来,我的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如在学完《船长》一文时,有名学生竟在讲台前问道:“既然哈尔威是一位船长,他一定也是一位出色的水手,他已经救出了60人,为什么自己不去奋力游泳达到自救,却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呢?”真是语出惊人,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一场热烈的讨论展开了,讨论中全班同学全被哈尔威忠于职守、誓于轮船共存亡的做人之道所震撼,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对做人之道加以补充点拨:是啊,这种做人之道是多么伟大,像刘胡兰宁可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也要履行她的做人之道——决不暴露党的秘密,像司马迁忍辱负重,也要履行他的做人之道——完成《史记》,他们这种视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的做人之道,激励了多少后来人啊!顿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铭记在学生心中,达到“使其义皆出于吾心”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奔流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课堂体验式阅读教学三法 第8篇

然而, “体验”是内隐的直觉感受, 是一种心理过程, 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在20余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了“三读”教学法:写读、议读、品读。

一.写读——写出感受

初读课文, 我们要把握整体感受。这种感受就是阅读者在没有受外界任何影响的情况下, 与文本初次对话时产生的原始感受。虽然这种感受往往是肤浅的杂乱的, 但它们是阅读者独特的体验, 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 我把写出初读感受作为一个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比如,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前, 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 并当场写下感受和疑问。学生原始体验因其个性化而与众不同, 众多学生的独特体验集中起来, 形成了如下丰富的感受。

1、这是一篇充满紫藤萝花香味的文章, 藤萝像瀑布一样, 慢慢地流进我的心底, 给人舒适的感觉, 令我陶醉, 令我怡然。

2、“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它张满了帆, 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明明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萝花, 哪里是什么船?可作者为什么偏偏说它张满了帆, 并且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呢?

3、我觉得生命就像花一样, 有的开得辉煌灿烂, 有的开得伶仃稀落:花的凋谢, 就像生命的终结。作者的心上有许多焦虑和悲痛, 可当她看到紫藤萝花的刹那, 原先的悲痛和焦虑都化为了宁静和喜悦。

4、“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迷, 手足情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死迷, 手足情”又指什么?

5、“香气似乎也是紫色的, 梦幻一般”, 为什么香气是紫色的, 难道气味也有颜色吗?

可爱的学生们确实在用“心”倾听课文, 感受是如此细腻!他们发现的问题竟然涉及了词句的品味, 主旨的探寻, 背景的叩问, 修辞的作用等众多方面。这些丰富多样的初读感受真的成了打开精读课文之门的钥匙。

二.议读———议出感想

议读就是指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 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做到有读, 有议, 有反驳, 有争辨。当自己的见解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时, 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当自己的见解遭到同学反驳时, 会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种喜悦和思考, 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做到面向全体。如学习《羚羊木雕》一文, 我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围绕文末的结句“这能全怪我吗?”进行讨论。怎么讨论?全班分甲、乙、丙三个小组, 甲组代表父母, 乙组代表“我”, 丙组代表万芳。

三个组, 先议论父母作法的对错。通过议论父母做法的对错, 提高对人格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 父母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孩子, 就应当尊重孩子转送好友的权利。就算是礼物太重, 赠送不妥, 也大可不必“十分严厉”“不可抗拒”地要求孩子“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同时, 还要认识到, 父母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孩子觉得做了一件“对朋友后悔的”的“多么不光彩的事”, “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孩子的伤心就伤在自主权被否定, 诚信被破坏, 人格遭到损害。

再议论诚信的价值。通过议论诚信和木雕哪样更贵重,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中的父母显然认为后者更重要, 在他们眼里, 羚羊木雕是从非洲买回来的名贵工艺品, 是送给孩子的贵重礼物, 不能转送他人。而在“我”和万芳的眼里, 诚信犹为珍贵:“我”把羚羊木雕作为友谊的信物郑重地送给万芳, 父母逼“我”要回来时, “我”“哭喊着‘不’”, 要回来后担心的是万芳“不会再跟我好了”。万芳在责怪我的行为后, 又去追我, 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在他们眼里, 是否拥有羚羊木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友谊和诚信。

最后议论怎样处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通过议论如何处理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羚羊木雕毕竟是父母从老远的地方给自己特地买回来的, 而且价格不菲, 它寄寓着父母的一片爱心, 送人前, 应同父母商量, 征得他们的同意。当父母逼迫自己去要回, 应该向父母吐露跟好友之间的深情以及这样做的后果。而父母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尽管不舍得, 也绝不能逼孩子去要, 宁可爱里受点损失, 也不能伤孩子的心灵, 同时教育孩子, 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浇灌而成的, 不是用贵重的礼物来维系的, 既维护了孩子的诚信, 增长了孩子的见识, 又跟孩子沟通了思想, 增进了理解, 深化了感情。

三.品读———品出感悟

意味深厚隽永的作品, 往往涌动着生命的妙谛, 是血与肉、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和想像的空间,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作品, 见微知著, 在作品的隐约朦胧处、虚中带实处、大道多歧处、内涵闪烁处、容量外溢处……向作者靠近, 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学生只有用心灵感受作品, 才能悟出其滋味、悟出其气息。

例如学习《孔乙己》一课,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走进咸亨酒店, 调动学生的感觉去触摸、感悟孔乙己的全部不幸———那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 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迂腐语言, 那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辛酸卖弄。只有学生和孔乙己一同身受其苦, 心感其悲, 才会对孔乙己自欺欺人、自命清高、麻木不仁的浑噩生活体验入微———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在阅读中, 学生的悲悯、同情、愤怒等心灵感悟被激活了, 作品中慧心巧思的营养被汲取了, 语文机智和语文能力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又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很多人会背, 却不深究它是否合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香菱却用“走近”“对话”的方式实践了一次心灵感悟:诗的好处有心里说不出的意思, 想去却是真的, 又似乎无理,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也找不出来。香菱学诗应该给我们语文老师以启发, 作为语文老师, 应该像黛玉教香菱那样, 让学生贴近作者进行对话, 提高独立阅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通过对话满足理智、情感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文学作品是形象、意境以及作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教学中可以用诵读吟咏、静思默想、体察咀嚼及设问、提示、诱导、分析、描述等方式, 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象, 体味情感, 进入再造想像的天地。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教师和学生满怀激情地诵读:“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想像着自己超越时空的限制, 进入到毛泽东所描绘的意境中, 从而为领袖的豪迈气概、旷达胸襟所折服。这时, 学生的心灵感悟真的被唤醒了, 其精神境界由此得到了提升。

透过语文课堂细看体验式教学 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体验式教学;实践

一、注重形式而忽视体验式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强调身体力行的“体验”,注重引导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而教学中有的教师错解了体验式教学,认为体验式教学就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

1.导入忽视重点,过于繁杂

课堂导入的目的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以便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性”,忽视了对文章重点的把握。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在《夕阳真美》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夕阳,然后讨论当时的感受,再总结。表面上看学生讨论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但细细分析发现,本文的重点在于感受夕阳的美,感受夕阳西下的过程美(西斜—下沉—落山)。而本案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很难抓住交流的重点,天马行空般地交流不仅达不到导入目的,反而浪费了时间。

不难看出,体验式教学在关注学生参与的同时,需要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忽略了这一点,体验就会变得空洞而没有效率。

2.课件使用忽视学生的经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资料(文字、视频、图片等)。这有利于通过对资料的了解来加强对文章的深入学习。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忽视资料的引用过程中学生的理解程度,让资料的引用成了一种形式。

如,在二年级《水乡歌》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了《梦里水乡》的曲子,然后提问学生“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能知道这是“梦里水乡”,但其他具体内容就可能不得而知了。接着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了这支歌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课文教学。

乍一看,这和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一样,引用多媒体来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形成初步了解。但仔细分析发现,小学生对“梦里水乡”根本不熟悉,那么播放的音乐就是走过场,教师的介绍也只是流于形式的“照本宣科”罢了,学生还模模糊糊就已经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阶段,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倒不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方式自己理解“水乡”的情况,然后与课文进行比较,更能加深学生的体验。

二、情境创设牵强,缺乏深度和广度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以体验为学习的出发点。因此,情境的真实性将决定了学生体验的深刻性。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认为情境只是一个单纯的引入手段,学生能否深入体验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参与了,是否违背了体验教学的核心。

如,在一年级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中妈妈再次将小强送回奶奶家,小强哭喊着追妈妈这一片段,然后引导学生说如果自己是电影中的小主人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带劲,甚至有的同学虽在表述小强的可怜,但表情却非常平静,毫无异样。表面上看这情境设置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应该是悲伤的,但为何学生完全没有因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难过呢?原来学生并没有过这种真实的感受,所以对别人的遭遇很难产生共鸣。因此,这样的情境设置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样,不同家庭的真实情况就都展示在了我们眼前,由于是真实的感受,学生表演起来会更具真实情感,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三、拓展过于宽泛而没有中心

体验式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应用,课后的活动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体验生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只是出于让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而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是让学生为了体验而体验,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体验”,体验变得空洞。如在二年级课文《云房子》的教学后,教师就布置了这样的拓展任务:“大自然的美景还有很多,如早晨的朝霞、傍晚的彩霞,同学们也可以进行观察”。任务过于模糊,也没有一定的指导性,学生只能是去“进行观察”,但观察形状,还是颜色?则一无所知。而如果任务是:“仔细观察傍晚彩霞的颜色及形状变化,并写下来”,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观察会更加仔细,体验也会更深。

由此,教育改革需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体验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完成应用。教学中研究体验式教学的优缺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舒惜春.透过语文课堂细看体验式教学[J].江苏教育,2008(18).

[2]张静.在体验中研究,在研究中收获: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研究性课堂中的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2006.

[3]刘庆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心小学)

让语文课堂因情感体验而精彩 第10篇

一、创设有效情景,催发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境,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如教学《掌声》时,我引导学生联系“投向”“注意”“注视”3个词语,通过想象再现文中短短几分钟内的场景,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小英既紧张又害怕、既难受又痛苦、既自卑又怯懦的复杂心理,还体会到了同学们关爱弱小群体的善良心灵。在学生充分感知情感的基础上,我手指一张空座说:“同学们,你们看,小英站起来了!一步,两步,三步……近了,近了,更近了……她终于走上了讲台!”在这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下,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被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撩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切实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完成了与文中人物的心灵对接,让学生真真正正品味到了课文所蕴含的内在情愫,在“以情会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准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参与角色体验,增进情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很鲜明。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各种角色的心理活动,与他们同喜同悲、共乐共怒,从而引发共鸣,并且在共鸣中动情。如《桥》 一课,当教学到老汉从队伍里揪出小伙子时,我以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老汉,你会想……”“如果你是小伙子,你会说……”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并邀请同学上台表演,使教材中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学生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 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课本的局限。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一颗颗灵动的心, 激发出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得到浸润、感染和丰富。

三、放飞想象翅膀,释放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而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而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象。如课文《小小的船》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简短的语句、优美的意境,在学生的面前勾勒出一幅满天星光、群星闪耀的迷人画面。 文中优美的画面单靠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难以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于是,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后, 我采取了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象。“同学们,你们在小小的船里坐着,看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小组交流空前热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真美啊,一颗颗的小星星就是一只只的小金鱼呢!”有的同学说:“闪闪的星星就像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子。”……在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深深陶醉在美文中,释放着自己的情感。

四、朗读体验感悟,传达情感

感情朗读是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体验有多深,需要通过朗读来检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或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或思情并茂地朗朗诵读,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起或爱或憎的强烈情感。只有如此,才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才能真切地将体验到的情感酣畅淋漓地传达出来。

五、挖掘文本资源,升华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说明文,也是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丰富的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钻研文本,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去感受、认识课文中描写的形象,令他们如听其声,如见其人, 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形象思维来帮助完成。当作者刻画的形象跃然纸上,活脱脱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情感也就随之产生了。可以想象,学生心灵的琴弦一旦被拨动,他们的情感就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用心去感受文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悲与喜、爱与恨。此时,教者不用进行繁琐的分析与讲解,就能引领学生感知领悟。如教学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课文并没有直接描写父亲挖掘的具体动作,只写出了时间之长“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课前的视频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是怎样的挖掘会使父亲满眼血丝、满身血迹? 学生想象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学生说父亲可能是跪在地上拼了命地挖才导致浑身血迹;有的学生说父亲可能被石头、瓦砾砸伤了,但仍然坚持用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着,呼唤着儿子……在想象中,学生感受到了课文中父亲如山一般坚定、伟大的爱。

上一篇:医院人才引进与利用下一篇:财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