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探索范文

2024-05-21

观察探索范文(精选7篇)

观察探索 第1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从爸爸妈妈那里找来了很多硬币, 他们问我在干嘛,我告诉他们,我在探索硬币中的数学呢!

经过我们细心的观察, 发现圆心运动的路程均为几段弧的长度之和.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弧所在圆的圆心角的度数及那段的弧长.在滚动过程中,我发现这里还存在很多等边三角形哦. 亲爱的同学, 你发现了吗? 记得以前我玩过一个叫马戏团的电子游戏,里面就有一个小人踩着一个球来回跳,这两个游戏之间应该有必然的联系,我会在后边继续开展探究.

这一小小的硬币, 给我们展示了非常多的知识,虽然我们看上去是在玩硬币,但其实, 我们是在边玩边学. 数学走遍了世界,而我走进了数学.

探索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第2篇

【摘 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耐药理由,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策略:对我所~接诊的肺结核患者中23例耐多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完成有效调查病例20例,原发耐药2例,获得性耐药18例。结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加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强化健康推动工作,特别是强化诊治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程度,加强对抗结核药品的管理力度,提高患者对规律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结核的目的。

【关键词】结核,肺/治疗;耐药性;回顾性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袭人体各个脏器,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回升尤其是耐药率的升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7.8%,初始耐药率18.6%,获得性耐药率46.5%。高耐药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导致治愈率下降和治疗失败的增加,出现了更多难以治愈的慢性传染源。本文回顾了分析了20例耐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更多临床医生提高对耐药结核的认识。

1 对象和策略

1.1 对象 201月—201月我所收治的.23例耐多药患者,根据其既往用药史及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疗方案,治疗两年并随访观察一年。MDR-TB的定义按照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标准。

1.2 策略 回顾性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1)患者的一般情况;(.2 )既往用药史及耐药性;(3 )细菌学:以痰菌阴转2个月并不在复阳为阴转标准;(.4 )影像学表现:病变范围以所有病灶相加后所占肺野数计算:有效:病灶较前减少;无效:病灶无吸收或恶化; (5)预后。

2 结果

2.1 概况 该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8岁~29岁3(13.0%)例,30~59岁19例(82.6)%,60以上1例(4.0%);均为本地患者。有结核接触史者3例,10例伴空洞形成。

2.2 耐药理由2例;获得性耐药21例:规律用药完成疗程4例,不规律用药19例(间歇用药10例,药物不良反应4例,药店自购药5例)。抗结核治疗时间为(3±4.4)年,抗结核治疗次数(3±1.4)次.

2.3 既往用药及耐药情况 在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时,90%的患者耐药4种以上。除一线抗结核药外,以往用药较多的是丙硫异烟胺,耐药情况也较多。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多敏感、

3 讨论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耐多药结核患者以30~59岁的中年为主 ,其次为18~29年龄段, 表明中青年患者在治疗管理及依从性等方面存在理由较多,与文献报道一致_。从耐药理由上看,大多数耐药理由都是因为不规律用药所致。

耐多药组患者中,除耐一线药以外,最常见耐二线药为丙硫异烟胺,说明细菌对疗效最差药物最易发生耐药。耐多药患者多因反复不规律治疗,病灶迁延,大多数患者经再次治疗,病灶的吸收并不明显,故痰菌的持续阴转和症状的改善就成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经过两年的规律治疗,病灶明显吸收者能达到34.8%,痰菌阴转率78.3%。治愈率仅为34.8%,低于国内43.6%~63.2%的治愈率。恶化和死亡率总计47.8%,余下为慢性排菌患者,这部分患者就是持续的传染源,对其本人及他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世界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监测报告估算,全球耐多药结核发病率达到创纪录水平,中国新增13万多例,占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就提示我们耐多药结核正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日渐突出和严峻的理由,为了有效的制约结核病,不仅要严格执行DOTS策略,对耐多药结核病人有效规范的治疗,加快对抗结核新药研究及快速检验法的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WHO/1UATLD:Global working Group on Auti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Surveillance.Guideliness for surveillance of drug resistance in tuberculosis [J].Geneva:WHO,1997,216.

[2] 方琼,陈洪光,王云南。耐多药结核病102例耐药状况及耐药理由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8(10):1074—1075._

[3] 唐神结,肖和平,夏祥新,吴福蓉,沙魏。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4(2):83—86

观察探索 第3篇

(一)选择材料搭建亭子

我班幼儿在好妈妈主题活动中,已经初步具有了对积木之间空间关系的理解和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建构花园里的亭子这一内容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建构。在活动的初期,我便与幼儿结合亭子的图片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其建筑的特点。如先整体观察:这个小亭子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进行有步骤的观察。在幼儿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我便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进行建构:“我们要搭建亭子,你们想一想:可以选用什么材料搭建亭子的柱子?用什么材料搭建亭子的顶部?亭子斜坡的地方怎样表现?”通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有目的,他们能根据亭子的主体特征富有创造性地探索、寻找材料。但我发现他们在运用材料的数量上缺乏目的性,主要表现为:选择三角的积木表现亭子顶部的斜坡时,他们会把积木柜中所有有弯度的积木都搬出来,没有思考使用的数量。教师观察到这种现象,及时用语言提醒幼儿发现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用点数方法数出所需运用的材料数量。这样既节省了孩子们操作的时间,还锻炼了孩子们点数的能力。

(二)搭建牢固的亭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幼儿在选择材料方面有了目标,能根据主体建筑选择材料建构,但在建构的过程中受技术、材料、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作品倒塌的现象,因此探索搭建稳固的建筑物成为本阶段幼儿学习的主要目标。为使幼儿能自己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我便结合教育的现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中引起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没有把“塔式”底座搭稳,幼儿急于往上搭,地基不稳自然容易倒塌。为引导幼儿耐心、细致地建构,教师问:“怎样把底座搭稳?”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俯下身观察,发现交错的板子没有上下摆齐,为此搭出的亭子底座是倾斜的,问题找到了,孩子们马上进行了调整,这下更加的稳固了。

第二,中型积木搭建“桥式”“塔式”缺乏稳固性,幼儿在放板子时不注意,致使倒塌。这是一个细节的问题,幼儿没有关注到,于是我便引导幼儿:“大板子要怎样放才不容易让下面的亭子地基倒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的小心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小心就会使下面的地基倒掉。

第三,建构区中由于同种长度的板子厚薄不同,所以导致搭出的地基高低不同,容易倒塌。幼儿只考虑到板子的长短与运用的数量,没有注意到其厚薄的不同。于是教师通过图片启发幼儿关注亭子的支撑地基是一样高,进而引发幼儿关注自己使用的板子厚薄是否一样。孩子们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差异,知道使用时要注意四根地基在选用材料时要保证相同。

第四,人为因素(拥挤、不注意轻拿轻放等)引起建筑物倒塌。在活动中,由于环境空间的局限和幼儿拿放材料时的不注意而引起建筑物倒塌。教师可以就此提出问题:“你们地基搭得稳,基柱也搭得一样高,为什么还会倒呢?”幼儿发现由于空间比较小,搭的时候比较拥挤造成倒塌,他们觉得在取放时,不能只图走近路,要走宽敞一点儿的地方,搭的时候要小心,要轻拿轻放材料,而且还要注意合理地进行布局。

(三)搭建具有对称性的亭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经验积累,幼儿能建构比较稳固的亭子了,但他们的作品在空间布局上不合理,亭子的顶部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幼儿对建筑物空间组合的理解和构成缺乏经验,对建构对称性的物体缺乏技能,因此学习合理安排建筑物的空间位置成为本阶段重点目标。为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在建构作品前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建构的作品与亭子的照片进行对照,找出作品中不合理的地方。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亭子的顶部搭在中间?怎样搭才会对称?”幼儿在活动中关注到此现象并进行尝试,可是摆来摆去都无法让亭子顶部的建筑居中或对称。看到幼儿受能力的限制,于是我便亲自示范——先数一数顶层有几块板子,然后把要用的顶层建筑的材料放在中间板子的左右两边的板子上,左放一个,右放一个,对称放。教师搭好一层后,请幼儿接着往上搭,搭第二层的柱子时,教师指导他们观察图片中第一层与第二层的位置关系,他们发现要冲齐摆放。活动结束后,教师就此问题组织幼儿交流,让他们对此现象有关注并进行深入探索。

二、反思指导

(一)思考教师的教

建构活动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经历操作、建构和设计的过程,发展他们对材料、模型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逻辑联系的理解,支持他们再现和创造性地表达生活经验。

教师在建构活动中的指导尤为重要,适宜的支持能促进他们建构水平的发展,激发他们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搭建过程,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及时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关注问题,继而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幼儿的探索学习中,教师把握住了教与不教的尺度,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让其自行解决,在幼儿能力受限时教师亲自教。

自行解决问题给了幼儿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机会将已有的经验融入新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去解决新的问题,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自行解决问题给幼儿提供了相互协商、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提高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顺应幼儿的学

幼儿的建构水平是在操作、摆弄、探索中经过一定的积累与感悟而得到发展的,教师要留给幼儿探索与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反复尝试,在尝试中积累经验。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建构特点、发展水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目标、有重点地让幼儿尝试学习。

第一阶段,帮助幼儿选择材料,它是建立在幼儿初步具有根据需要选取建构材料的意识上,让幼儿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运用材料,发展看图的能力。第二阶段,针对幼儿在建构活动中出现的技能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学习,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解决幼儿在搭建中出现空间位置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活动中师幼共同探索解决问题,融技能学习于解决问题中,幼儿在玩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技能。

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及其价值分析 第4篇

一、课堂观察:我们的思考

(一)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在当前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中, 合作由于其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师惯常的专业生活方式而颇受推崇。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对同事间的合作甚为期盼。经过深入的思考, 我们制订了《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纲领》, 试图以此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解, 改变教师由于学科本位而导致的狭隘的专业素养观, 倡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机会参与合作、经历合作, 在实践中体悟合作之“道”。

合作指向于教师专业发展, 而课堂是教师专业生活之场所。基于这一认识, 课堂教学研究就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关注焦点之一, 而课堂观察作为教师合作实施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在许多人眼里, 课堂观察也许只是我们学校中常见的听课、评课活动的翻版。但作为教师日常工作一部分的听课、评课, 为何未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很少具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 比如研究, 比如技术, 又比如合作。指向于听课、评课范式转换的课堂观察同时具备了这样一些元素。这些元素, 使得课堂观察具有强大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

(二) 基于当前校本教研相关问题的思考

校本教研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 这在当前已经形成共识。但从实践来看, 走向实践的校本教研遇到了有效载体的缺乏、内驱力不足和外部专业机构支持乏力等问题。同时, 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部分学校缺乏开展校本教研必要的制度与方式, 教师缺乏进行校本教研记录、言说、反思、分享的载体与工具。

合作和研究是教研组的本质特征, 但关键是如何创设研究的平台、如何建立合作的载体。有学者提出,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1]基于此, 我们不断探索适合这种发展路径的校本教研。在前期改变传统听课、评课的研究中, 我们越发感觉到课堂观察这一听课、评课新范式正好符合了这一发展路径。它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于一身, 是我们推进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抓手。

二、课堂观察:我们的探索

我校自2005年9月起, 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课堂观察, 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基于技术—合作—研究的听课、评课新范式, 进而改进课堂教学。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对课堂观察的开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作为一种专业的听课、评课范式, 我们在实践中主要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观察课堂必须理解课堂, 理解课堂必须解构课堂

基于对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的认识与实践智慧, 我们选择了如下课堂分析框架: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2]按照课堂活动发生的要素, 课堂可解构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观察维度, 每个维度下设置了5个观察视角 (如图1) , 每个视角下再设置一些观察点。这一框架的构建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支架, 也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二) 要观察课堂必须明确具体的观察点 (观察任务)

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万端的, 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 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3]因此, 课堂观察要求根据观察点的品质、观察目的和内容等事先确定好观察点。首先, 要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来确定观察点。这是由观察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只能观察到具体的行为表现, 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等, 而很难观察学生、老师头脑里的东西;同样, 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可解释的, 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 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其次, 要根据观察者和执教者个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 需求不同, 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也就不同。

(三) 要观察课堂必须借助观察/记录工具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 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工具是从丰富的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利器, 它们代表着课堂观察的技术含量。关于观察记录工具,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为什么还要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如何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基于这三个问题的思考, 我们依据课堂观察的框架, 自主开发或改造了大量的观察/记录的工具。如关于学生学习维度, 我们开发了“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的观察工具/记录 (如表1) 。借助这些观察记录工具, 分析和改进课堂教学。

(四) 要观察课堂必须有一个合作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以保障其专业性

课堂观察本身是一个行为系统工程, 类型多样, 观察点多元。另外, 开展课堂观察需要一定时间的投入、教师的广泛参与, 因此一套基本的程序对保证课堂观察的日常化和规范化、减少观察成本、提高观察效率来说尤为重要。在实践中, 我们探索出一套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的课堂观察程序, 同时对于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明确了要求。程序的建立保证了合作体能够持续地关注、深入地研究课堂, 从而提升课堂观察活动的专业品质。

三、课堂观察:价值的分析

作为学校课堂观察研究组的一员, 笔者亲历了课堂观察在我校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过程, 同时也一直在思考课堂观察的价值何在。笔者认为, 作为一种科学的观察, 它不同于日常观察, 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具有多元价值,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 (包括观察者和执教者) 和教研组两个层面。

(一) 对于执教者的价值

在课堂观察中, 观察者在课堂中围绕观察点, 搜集和积累课堂细节, 基于这些证据, 并进行合理推理。这有助于改变传统听课无指向、指向不明、指向游移现象, 有助于执教者课后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执教者参与课后会议, 阅读观察者提供的《课后分析报告》, 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却又浑然不知的问题 (如频繁的提问、冗余的肢体语等) , 从而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追求有了目标, 并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 在经历被观察后, 观察他人时就能比较快速把握观察点, 快速捕捉和判断信息并予以记录, 课后会议的反思也就更有深度。

(二) 对于观察者的价值

课堂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 (观察者) 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 (如眼、耳等) 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 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4]

因为带着具体目的去观察, 就能最大限度从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得实践知识, 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 譬如观察提问后, 就会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提高提问的效度。带着自己设计的观察量表去听课, 可以提高听课的专业水准。

同时,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 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实践验证、反馈修正,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观察者对教学理论的逆反情绪, 感觉教学理论学习不再空泛, 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结, 从而强烈意识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迫切性。

在课后会议中, 观察者通过对于观察所得的分析与讨论, 其自身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启迪。课堂观察评价的过程, 其实是观察者自身理念的一种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固有的理念被“破坏”, 新的理念逐渐也就重构起来了。

(三) 对于教研组的价值

教研组是执行校本教研的主体, 担负着课堂观察组织和实施的主要任务。课堂观察的开展, 为教研组活动、课堂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一个话语体系, 使得教研组活动不再仅仅是传达指示、布置任务, 教研组活动也从“任务型”走向“学术型”。在课前会议、课中会议、课后会议中, 组员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 就具体的话题开展平等、民主、专业的讨论, 可以极大地丰富组员间的专业交流方式和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老教师“话语霸权”现象。老教师能够聚焦课堂教学专业问题分享经验, 新教师也能为专业问题贡献智慧, 传统教研组活动中的“代沟”将渐渐消失。

同时, 作为一种专业的观察活动, 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不仅观察过程中需要合作, 观察之前和之后也需要合作。这样一种基于合作的研究,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当这种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成为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时, 合作也就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常态, 从而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 这也正是课堂观察对于教研组建设的文化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新内涵[J].中小学教育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 2003 (7) .

[2]沈毅等.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7) .

[3]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著, 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0) .

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第5篇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住院患者亲自参与的护理工作,阐述小消化道出血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是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总结分析上百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恐惧减轻,止血效果明显,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抢救、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好转率、降低并发症的病死率。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20-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近两年本科收治了近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男性约73例,女性约27例,年龄34-72岁。

1.2 方法

1.2.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消化道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临床变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使组织关注减少,形成乳酸增高,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重要标志,休克伴脉搏加速,休克晚期细而慢。对提前发现起到并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失血性休克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不超38.5摄氏度。保持数日或数周,原因是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大于等于38.5摄氏度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若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1.2..1.2 观察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出血达20毫升时,便潜血试验可为阳性;出血达50-70毫升时,可变现为黑便;胃内积血达250-300毫升时可引起呕血;出血量达400-500毫升时,

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时,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的表现,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1.2.1.3 观察尿量,大量出血时全身循环血量及神血流量减少,可引起尿量减少,故应严格记录尿量及输液量。

1.2.1.4 观察皮肤状况,患者大出血后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毛细血管再度充盈时间长说明灌注不足,前额、四肢出汗合并苍白,提示又再次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时治疗。

1.2.2 护理措施

1.2.2.1 安慰病人,指导其卧床休息,尽量保持镇静。呕血者太高床头10-15度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1.2.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生命体征补液,适当加快补液速度,在心率、血压基本平稳后可减慢速度,以免输液量大而引起肺水肿或再次出血。补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晶体和胶

体的搭配。

1.2.2.3 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装置等各种抢救仪器。

1.2.2.4 监测生命体征及神智变化。有条件者立即给予床旁心电、血压、血氧监护,计24小时出入量。

1.2.2.5 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及各种抢救用药,必要时输血。

1.2.2.6 及时整理病人的呕吐物及黑便,以减少不良刺激。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床单位整洁。

1.2.2.7 如果需做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则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1.2.2.8 出血活动期应禁食水。出血停止3-4日后,可先进冷流食,逐步向正常饮食过渡。忌饱餐、热饮、坚硬及刺激食物。溃疡病者遵循溃疡病饮食原则,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遵循静脉曲张饮食原则。

1.2.2.9 正确指导健康宣教。

2 结果

通过抢救,病情观察及积极地做好基础护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100例患者中治愈95例,其中包括26例再次出血抢救成功病例。经抢救及精心护理,95%的患者痊愈出院。

3 小结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促,其抢救、治疗是一个及时、连贯、严谨的综合过程。在积极的配合抢救的同时注意观察、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内经下止血护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徐长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护理部研究,2009,23(suppl.1):31-32.

观察探索 第6篇

一、巧妙运用, 激发幼儿观察讲述的兴趣

1. 随机是教育的基础

幼儿最喜欢到户外去走一走了, 我们就可利用饭后散步、课间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讲述。有一次, 我们饭后散步时, 把一条大青虫带回来, 放到透明的塑料瓶里饲养, 可没过多久, 他们就嚷嚷起来。幼儿参与活动时的积极、兴奋又好奇的样子, 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活动区放置幼儿感兴趣的材料, 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只有在有了兴趣的前提下, 才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2. 爱好是动力的源泉

玩水、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抓住幼儿这一特点, 我给幼儿提供了水、水盆、气球、吸管等, 让幼儿操作并观察气球在水中和不在水中的速度会如何变化。“为什么每次我都把泡泡吹大, 可是在水里它跑得都不一样快呢?”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幼儿们知道了气球在加满“气”的情况下才能跑得又快又远。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学习语言, 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教导, 而是主动地对成人的语言方式作出反应。在语言区域中创设游戏“云中漫说”, 云中漫说主要运用了幼儿爱冒险的个性制定的。在这里, 你会碰到很多障碍物, 当然也会有奖励。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 我们要把握时机, 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二、适当指导, 培养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

中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往往走马观花, 观察不细致, 这就使得幼儿在描述事物或情景时造成语句不连贯、结结巴巴甚至无话可说。让幼儿学会一定的观察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时间、地点、人物并领会大致情节, 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 进行分析和合理构想。比如, 在主题活动绘画“鸭子”中,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我把“鸭子”当客人, 并说客人有一件烦恼事, 即鸭子长得丑, 不敢去照相馆照相, 但又很想拥有自己的照片, 请幼儿为它解决这个难题。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幼儿想画鸭子, 就需要先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鸭子, 这样又可以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都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学得自由、学得主动, 而且效果也很好。

三、巧设问题,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思考

幼儿好奇好新好问, 具有“发现”求知的心理基础。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利条件。教师提供在不同环境 (棉花、沙、土) 中的黄豆,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黄豆在土里会烂掉呢?为什么在沙里的黄豆反而长得最快?这样的形式让幼儿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而且可以使幼儿始终主动参与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教学活动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观察讲述只是语言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活动的灵魂。所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分享交流, 让家长与幼儿周末共享

任何一种活动形式, 时间久了, 幼儿都会厌倦。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爸爸妈妈, 得到他们的赞许或认可, 这也是对幼儿的一种触动。同时让我们的家长走进课堂, 了解我们的课题, 为我们的课题出谋划策。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从而使语言讲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观察探索 第7篇

相比之下, 乡村治理机制仍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控制机制, [1]内置于其中的乡村权力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上强中薄下弱”特征, 是一种乡政村治格局下的“中心-边缘”结构。[2]变迁的社会结构与旧有的乡村治理机制之间的冲突因社会分工的加剧、社会矛盾的增多而被不断放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 积极探索乡村基础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村民自创、政府推动, 产生了具有一定影响的“成都模式”。

一、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的“成都模式”

“成都模式”最核心的内容是产权制度改革、村民议事会的创设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基础, 村民议事会的创设搭建起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成都市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的权确权登记, 明确了产权, 并在此基础上颁发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村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农村承包地经营权证》。由此, 成都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城市。[3]明晰产权, 公共部门的经营性资产受到压缩, 进而减少了公权的“含金量”。

村民议事会最初始于村民的自创, 后通过政府的顶层设计作为机制创新引入成都市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建构中。2008年邛崃市为适应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 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之机, 率先创建了“新村发展议事会”。由于历史遗留等各方面的原因, 改革的推进并不顺利。面对千家万户的村民, 要明确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等, 并核发相应的权属证书。但权怎么确, 证如何颁, 村民的土地如何调整, 边界纠纷如何处理, 集体资产怎样处置, 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所占的土地权属如何界定等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展开逐步显现出来。在这其间, 各村有各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有些问题是法律或行政干预手段所难以解决的;许多农户耕地和宅基地的边界历经多次变迁, 清理起来盘根错节, 非常复杂和棘手;现在的行政村又是合并之后的大村, 村两委的成员根本就无法弄清楚那些纠纷背后的原因, 如果处理不当, 势必会激起矛盾, 引发群众上访。[4]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 农民群众自发、自主、自为地创造出“议事会”这样一个组织, 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过程中, 事关广大村民最核心利益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催生新村发展议事会的直接因素。

为了进一步顺应农民群众的要求, 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探索建立新型的村级治理机制, 成都市基于邛崃的实践, 探索“村两委+议事会”这么一种新型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在这一制度设计中, 强调实行政府行政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村一级的公共事务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社会组织分离等, 使村级事务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扩大村民的民主议事、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村支部领导 (引导) 、村民议事会决策, 村委会执行、村监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机制, 做到民事民决、民办民管民监。力求基层乡村治理转型按照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来确立公权产生与运行的原则, 这一制度创新对扩大农村地区的公民参与、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机制, 探索农村地区的善治格局具有积极意义。村民议事会的设立,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机制上限制了少数几个人控制村务的状况, 通过还权赋能、民权民定, 在改变乡村治理中的“上强中薄下弱”格局时向前迈了一步。

与此同时, 成都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不断强化政府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 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逐年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和农村公共支出, 从2009年开始通过财政给每个村 (涉农社区) 每年一定的公共管理服务专项资金, 以满足村民社会公务活动的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需要。到2012年财政投入的资金已从最初每年每村20万已增至45万元。公共服务资金由村级自治组织具体实施, 通过走访摸底、问卷调查、投票记分等方法, 了解村民对资金使用意愿, 在此基础上形成资金使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次序, 村民议事会定期对项目的实施和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政府的有限投入, 通过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运作过程, 实现民生与民主的有机结合, 促进村民生活与基层治理结构的双重改善。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 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困境, 同时在村庄一级通过村民民主参与, 实现村庄的有效共治。与以往专项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方式不同, “成都模式”通过村民议事会的创设促进了村民民主参与的机制化和制度化, 有利于村庄有效治理的实现。同时, 通过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财政覆盖,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模式”促进了民生与民主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村民生活与基层治理结构的双重改善。

二、“成都模式”面临的治理困境

议事会在推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不同的事情和不同的地方议事会发挥作用的大小又不尽相同。村民议事会在与村切身利益相关的、矛盾问题十分突出和尖锐的事情上发挥的作用较大, 如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土地面积计算、地界划分、集体债权处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 以及灾后重建中的物资发放、住房分配、受灾程度的认定等。而在社区公共事务, 议事会发挥的作用则相对有限。在不同的地方情况也不一样。地处成都市边区的金堂县和蒲江市部分村也成立了村议事监事会。但由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公共物品需求意愿较低, 出现了“无事可议”的局面, 在无经济利益的地区建立议事监事会形同虚设;在经济条件较好地区, 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保护当选议事监事会成员的合法地位, 导致村委会对村民提出的议题拒予接受。“村两委+议事会”这么一种新型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之所以现在能够发挥作用, 能够展示其民主性, 一方面在于议事会所议决的事务都是些没有什么“油水”的麻烦事, 另一方面在于上级政府以及村党支部主动高姿态支持这一新生事物, 假以时日, 它会不会像村委会一样遭遇行政化的命运仍未可知。最后, 由于议事会成员基本不取薪酬, 其可持续性究竟如何也需进一步检验和观察。[4]在一些地方, 议事会成员甚至滋生了“当干部”的优越感, 与群众之间产生隔膜, 为民请愿、主持公道、仗义执言的作风自然也就少了、甚至没了, 最后“连心桥”变成了“隔心墙”, 议事会也就变成了“哑巴议事会”、“举手议事会”。[5]

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程序基本上仍然沿袭“自上而下”的模式。没有根据各个社区的贫富水平、发展水平及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覆盖, 资金投放沦为简单的“发钱”, 难以实现公共服务资金最大的社会效益。第二, 公服资金使用决策过程的形式化, 扭曲了公共资源投入解决社区现实情况和困难的初衷, 导致使用途径与与农民实际需求的错位, 造成供给偏离需求, 资金效率低下。导致干群之间新的矛盾出现。第三、公服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的投入, 存在少数干部和能人组织建设实施, 实施过程不透明的现象。第四。社区的依赖性增加, 比如道路、沟渠的维修, 原来自己能干现在也不愿意干了。

作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成都模式”存在的这些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所致:

1.宏观管理体制与乡村自治的错位

在“乡政村治”的格局下, 村民委员会不再是单纯的群众自治组织, 它实际上还承担着延伸国家行政权力的功能。村委会的管理者“既要扮演完成国家和政府任务的‘代理人’角色, 又扮演着管理本村事务、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当家人’角色”。[6]当两者在所占有资源及收益极不对称的情况下, 孰轻孰重就不言自明了, 可见, 政府施政与村民自治之间的这种矛盾植根于集权体制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矛盾之中。[7]当现有的制度安排难以改变村社干部作为国家和政府“代理”人的角色时, 农民就会失去有效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 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空间也会十分狭小。

目前, 我国现有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仍然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公共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 突出地表现在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基层政府承担着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乡镇政府不得不通过行政方式抑制村庄自治权, 村委会的自治职能与其所承担的来自政府委派的行政职能难以形成彻底的分离, 村庄秩序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与乡镇政府的意志保持一致, 这种情态下势必要动摇了社区治理的权力基础, 再加之村民议事会的法律地位、权利责任和规则都缺乏的清晰界定, 导致很大程度上村民议事会的行权范围受到限制。

2.社区治理的内部规则缺失

村民议事会虽然最初来自于农民的自创, 但最终它是通过顶层设计而被嵌入到成都市的乡村治理机制中。因此, 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社区来说, 它是一种外来的制度设计, 需要与当地的条件相融合才能发挥作用。 村民议事会之于的民主参与构成了其运行的基本原则, 而社区内部的规则制定则构成了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类似于“五牙公章” (即一枚公章分割成五块, 由五人分别掌管;五人共同盖章才有效力。) 的管理形式就是这种内部规则的鲜活体现。而在调查中发展, 各地在推行乡村议事的治理体制时虽然不乏完善的制度, 但有效的内部规则却是不多见。“制度”可以界定为规则的总和, 规则则是人们在采取行动时选择实际使用的、需要监督和强制实施的具体规定。[8]乡村治理中内部规则的缺失使村民很难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治理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其有效参与大打折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村民议事会在一些地方会出现形式化和行政化的倾向。

3.农民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参与能力较弱

乡村治理正面临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出现的人才瓶颈, 一方面, 农村接受过较好文化教育、具备一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人才大量外流;另一方面, 留守农民相对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有限。目前, 农村的人口和社会结构状况使村干部与村民在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交流和沟通断层, 以此为基础构成的村民议事会难以真正成为村民利益的代言人, 有时甚至成为摆设和陪衬, 客观上为村干部独断行事创造了条件。构建多元化主体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中, 农村青年劳动力和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 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社区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

农民整体上仍然处于分散的原子状态, 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行业协会, 缺乏组织化的利益表达载体。市场经济发展催生的对个体利益和价值的追逐使集体凝聚力不断下降。农业低度组织化或无组织化使农民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上能力很弱, 面对农村能人圈层、宗族圈层和黑势力圈层的巨大能量, 他们几乎没有讨价还价和平等对话的能力。

三、破解村级治理困境, 完善村级治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1.乡村治理机制中的规则制定应该来自于乡村内部

乡村治理机制的建构主要在于发现乡村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 追求乡村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使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 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 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 实现治理目标的不断优化。社区公共治理规则的构建要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条件相一致, 也需要与各自社区发展目标相一致。使社区村民在管理这些既有广泛村的相似性、又有明显区别的村庄时, 解决好面临的各种特点问题。要保障在任何一项制度的形成时, 社区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参与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为了使规则变迁成本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社区都能够为此设计出一套良好的规则, 例如“五牙公章”。实践证明, 来自社区提供的制度安排至少能够达到最低限度的解决方案。

2.政府公共品投入应该成为动员社区成员参与治理的助推器

公共服务资金应该成为村民参与社区民主决策的重要的突破口, 要使资金的使用、管理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挂钩, 使之形成公共服务与乡村治理的相互促进的格局。需要在程序上进行完善, 改善目前公共服务资金的资金拨付程序, 建立社区公共事权与财权挂钩。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过程化, 建立起村民对公共服务资金的拥有感, 使村民通过对社区公共资金的关注提升自己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投入。努力挖掘公服资金的杠杆效应和辐射效应, 使政府成为重要的、但不是唯一乡村公共事务治理资源, 尝试将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与推进村级公共治理相捆绑, 鼓励社区通过自筹资金来制定并实施有效使用和管理公共事务。

3.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培养和能力建设

乡村居民需要学习如何参与, 如何通过乡村治理机制, 有效督促与推动社区的发展。乡村治理最大的挑战是要去推动或创造一种新的公民意识和特质, 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活动来凝聚农民对乡村社区的自我认同与服务精神, 这种新的意识着重在实质、且可持续的参与社区发展相关的活动与运作过程。例如社区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时, 要让农民参加规划的制定、实施、监测与评估全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 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和关注公共发展的意识。

通过社区村民的组织化建设, 提高农民合作水平、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当今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已发展为经济、政治、社会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多元治理结构。因此, 要加快培育、发展农村各种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社会组织, 充分发挥它们在推动农民从分散走向联合,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增强村级组织处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能力。激发社区活力、使农民脱离原子化的状态, 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条件。农民通过参与各种农村民间组织活动, 使农民逐渐学会站在共同体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益于拓展农民的智慧, 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通过社区组织建设, 还可以使农民以此为基础组织起来自觉抵制乡镇政府的不当行政干预。 通过培育民间组织也可以缓解有些地方村委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资源和能力缺乏的状况。通过强化社区组织, 使社区自己设计的制度不受外力权威的挑战, 保证外界对村民自己的社区治理组织权得到最低的认可。

摘要:以产权多元化和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导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的社会结构在诸多层面带来了重大改变, 变迁的社会结构与旧有的乡村治理机制之间的冲突, 因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的增多而被不断放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成都积极探索乡村基础治理机制的创新, 通过村民议事会的创设以期促进村民的民主参与机制化和制度化。同时, 通过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覆盖, 促进民生与民主的有机结合。但是“成都模式”仍然面临宏观管理体制与乡村自治的错位、社区治理的内部制度缺失和多元化治理主体构建的基础较弱的治理困境。破解这些难题, 需提高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内部生成机制, 强化政府公共品投入的杠杆作用和增强村民的参与能力。

关键词:机制,规则,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涨宝等.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 (02) .

(2) 吴春梅.邱豪乡村沟通网络与村庄治理绩效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3) 党国英.解读成都农村治理转型[N].中国青年报, 201-03-07.

(4) (5) 彭大鹏.让基层民主有力地运转起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6) 吴欣.用基层民主引领基层治理[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2) .

(7)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8) 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J].当代中国研究, 2000, (0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观察探索】相关文章:

观察日记细心观察07-11

自然观察观察日记08-15

自我探索之能力探索12-02

观察蚂蚁的科学观察日记05-12

观察社会05-09

定量观察05-15

原因观察05-16

观察分析05-21

影响观察05-29

源于观察06-16

上一篇:问题意识教学下一篇:股权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