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2024-05-19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精选12篇)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1000例患者, 提取其全血和制作预稀释标本。

1.2 检测方法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选择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

1.2.1 观察标本的测定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随机抽取40份标本, 立即进行测定, 隔20分钟之后对此标本再进行第二次的测定, 观察两次结果的差异。

1.2.2 观察静脉血和末梢血中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差异。

随机抽取40例患者, 分别同时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 比较两种血液之间血小板的计数差异。

1.2.3 血液是否凝集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选取40份有凝血标本进行测定, 再重新对此40例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后进行测定, 比较两次结果的差异。

1.2.4 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将标本按照红细胞的大小进行分组, 一组MCV>70fl标为A组, 一组MCV<70fl标为B组, 在这两组标本是分别连续观察400例, 观察两组中血小板的显微镜计数结果和直方图出现异常的频率。

2 结果

2.1 对40份标本进行立即测定和20min后测定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对40例群众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 对40例具有凝血现象的标本和重新取标本之后的测定结果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3。

2.4 分别采用显微镜和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比较, 分别连续观察400例A (MCV>70fl) 、B (MCV<70fl) 两组患者, 其中血小板的异常情况A组为29人, B组为371人,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频率A组为5. 7%, B组为98.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B两组的血液分别进行显微镜和分析仪计数, 结果见表4。

3 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血小板的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检测产生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出静脉血的结果高于末梢血但是两者无显著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无凝血对血小板的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红细胞体积的减小, 会对血小板的计数产生明显的影响[1]。

3.1 样本的放置时间和存储时间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的原因:

样本存储对血小板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样本存储容器的洁净度和样本的存储时间。容器的洁净程度直接干扰测定结果, 检测的仪器只能识别颗粒的大小, 而无法识别颗粒的性质, 因此容器没有达到一定的洁净度必然会掺杂的各种杂质, 这种杂质有一些会被计入血小板的检查中, 从而影响了血小板的检测结果, 出现假性增高;此外, 样本存储的时间越长, 巨型血小板的数量就会增多, 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少[2]。

3.2 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

抗凝剂的种类和比例都对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产生影响,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 可以达到抗凝的目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一般采用EDTA-2K可以抗凝2mL的真空采血管, 所以在采血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到达2mL, 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血液的比例过高就会导致抗凝剂不足, 产生的碎片会影响测量结果[3]。

3.3 红细胞体积减小对血小板计数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般而言, 当患者平均红细胞的体积小于70fl的时候, 血液中的部分小红细胞就会陷入血小板的计数中, 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

3.4 仪器的因素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的原因:

血液分析仪是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 在测量是的脉冲讯号非常小, 因此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所以对于血液分析仪的使用应该在一个相对不受磁场、电场、震荡和噪声干扰的环境中进行, 提高对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过程中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原因。方法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分别检测不同时间、静脉血和末梢血、血液凝集和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影响。结果 ①血小板的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检测产生影响;②静脉血与末梢血之间血小板的计数无显著差异;③有无凝血对血小板的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④随着红细胞体积的减小, 会对血小板的计数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 抗凝剂、红细胞、样本溶液、放置时间的长短、仪器的使用等因素都会对血小板的检测产生影响, 因此在临床实验中可结合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 降低误差。

关键词:血液,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健.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30 (1) :64.

[2]严丽华, 邱方城, 郑卫东.血液细胞分析的影响因素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11, 23 (4) :660.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2篇

对此 , 本院选取了 80 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 2013 年 5 月 ~2014 年 5 月本院检验科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标本均由护士送检。

1.2方法 对 80 例送检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 记录其中不合格的标本 , 并详细分析检验不合格的原因 , 最后做出总结。

2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 , 本次研究的 80 例检验标本中 , 有 9 例为不合格检验标本 , 占总数的 11.25%.其中 , 5 例(6.25%)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为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不当 , 3 例(3.75%)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为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不合理 , 1 例(1.25%)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为血液标本保存不当。

3讨论

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较多 , 具体分析如下。

3.1标本采集方法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 标本采集方法是影响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在标本采集过程中 , 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影响到标本检验结果。①采血时间。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应当是在早晨空腹 6~12 h 之后 , 这是因为在空腹时间超过 12 h 的情况下 , 机体的蛋白、转铁蛋白等物质的成分就会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 而胆红素等代谢物则会异常升高。这些物质成分的异常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检验结果。

另外 , 在满足早晨空腹 6~12 h 的条件下 , 受检者还需要在抽血前静卧 1 h, 并且禁止吸烟和饮酒 , 而在抽血前 2 d, 受检者应禁吃水果、茶、咖啡、茄子、香蕉等 , 禁止剧烈运动[2].如果违反以上要求 , 则检验结果也会受到影响。②止血带的使用方式。一般而言 , 采血部位应选在肘正中静脉 , 而不能选择其他较细的静脉 , 其目的是防止血量不足。在选择肘正中静脉抽血之后 , 止血带的使用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 , 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 1 min, 如果 >1 min, 则大静脉的血流受阻 , 毛细血管内的压力上升 , 于是具有较小相对分子量的物质会逸入组织液中 , 从而造成血液标本不纯。而如果止血带压迫时间延长 , 那么血液成分会因为缺氧而增大 , 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低于或高于真实水平[3].③采血技术。采血者的采血技术直接影响到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 , 如果采血技术不过关 , 那么检验结果就会不准确。具体而言 , 以下几种情况会影响到检验结果。①采血缺乏准确的定位针 , 在进针之后 , 针头在血管内左右动摇 , 最后会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凝血 , 使血液难以抽出。②挤压穿刺部位。有时受检者的静脉血流量比较小 , 而采血者为了采集血液 , 就会挤压穿刺部位以增加血流。然而这种操作行为也会导致血液标本溶血 ,进而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3.2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 在标本送检之前 , 应先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结。而在不同的血液标本中,抗凝剂的使用也应有所不同 , 比如钙凝血剂不能用来检验多价金属离子,含有少量凝块的抗凝血样不能用来测定凝血酶。而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是重点 , 只有在抗凝剂和血量保持恰当比例的条件下 , 血液标本的检验准确性才能够得到保证。在本次研究中 , 3 例标本的检验结果出错就是因为加入了过多的抗凝剂。

3.3血液标本的保存 在不能即刻送检的情况下 , 工作人员应先将血液标本妥善保存。通常 , 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为4℃恒温 , 并且保存时间不能超过 1 周。而在室温环境下 , 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 4 h, 一旦 >4 h, 那么血小板平均容积会逐渐增高 , 血糖会逐渐降低 , 而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的计数也会逐步下降 , 从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中 , 1 例血液标本虽然是在 4℃以下保存 , 但是 >1 周还没有送检 , 所以检验结果出现差错。这就说明 , 有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对待血液标本的保存 , 及时将标本送检。

3.4其他因素 除了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几点因素之外 , 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 比如临床用药。如果患者在抽血检验之前服用了某些药物 , 那么检验结果会相应地受到影响。有关研究认为 , 右旋糖酐能够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 头孢菌素的代谢物能够影响血液测定的各个环节 , 利尿剂则会影响血钾的浓度。

综上所述 ,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相关工作人员应合理分析造成检验结果失误的原因 , 并向临床医生报告。

参 考 文 献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3篇

【关键词】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中国分类号】D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78-01

2011年10月7日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05亿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驾驶机动车参加活动饮酒也相应增多,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根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交通事故调查显示,道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

面对酒驾引起交通事故的严峻情况。法律方面:我国于2011年2月25日,正式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后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獲,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变为刑事犯罪行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说明公务人员醉驾几乎等同于砸掉自己的“铁饭碗”。根据修正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也将面临一千至五千罚款及吊销驾照,五年至终生禁驾的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保险方面:酒后驾车出险后保险不理赔,第二年保费增加,一次饮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交强险费率上浮10%,一次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上浮20%。

无论是在法律发面还是保险方面的变化无疑看出国家对酒后驾车的危害的重视及对其治理的决心,这无疑把法律认定酒后驾车的检验方法推到了前台,认定酒后驾驶我国有统一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但是在大量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当事人饮酒后进行血液酒精检验检测不到,或是当事人饮大量酒后检测结果偏低等情况,给法医及办案民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当事人家属也产生了极大的误解。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不同制作方式的酒,在体内的吸收特点、乙醇含量、转化等方面对检测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影响;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酒后检测结果差异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抽血、送检、检验三条环节上的问题,最大限度确保酒精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酒精在体内的吸收、转化:

1、制作方式不同的酒在体内的吸收特点: 一是蒸馏酒:即各种白酒,常见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发生多是白酒之类的烈酒引起的;二是发酵酒:即啤酒、果酒、黄酒等,特点是浓度较低、吸收快,易被人们忽视造成酒后驾驶;三是配制酒:即竹叶青酒、青梅酒、玫瑰酒,是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作酒基,加用糖果汁或水果香精色素添加剂配制而成,含乙醇较低,一般不易饮醉,量大也可引起醉酒。

2、各种酒的乙醇含量。白酒一般每100毫升含乙醇约40~60毫克;果酒每100毫升含乙醇16~18毫克;啤酒每100毫升含乙醇3~5毫克;葡萄酒每100毫升含10至15毫克。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喝一杯啤酒(约200毫升),体内酒精约为30mg/100ml;喝一瓶啤酒(约600毫升),体内酒精含量约为80mg/100ml。我国法律认定酒后驾车的酒精浓度起点是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这也就说明国内法律规定对于酒后驾车的容忍度是“一杯啤酒”,而非许多机动车驾驶人员认为的喝一两杯酒不会违法的错误认识。

3、酒的吸收转化。酒被人体摄入后,25%由胃吸收,75%由小肠吸收经血流到达肝脏,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形成乙醛,进而形成乙酸,90%由肝脏氧化分解,约10%由肾、肺、皮肤排出体外。当肝肾肺功能不全时,血液中的酒精分解代谢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即使少量饮酒血液中乙醇含量也会很高的原因。而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通气过度,大汗,反而会增加乙醇通过皮肤,肺的排泄,造成饮酒量与检验结果的差距。

二、根据采血、送检、检测过程分析可能影响血液乙醇检测结果的因素

(1)、采血过程:

采血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时间:根据酒精在人体内的吸收转化过程,饮酒后1-1.5小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达到峰值,后每小时以10mg/100ml左右衰减,并呈非线性。以上只为静止时,健康人体的代谢过程,这也就说明我们的采血时间只有在饮酒后1-1.5小时内,血液乙醇检测结果才会接近当事人的饮酒量。实践工作中,我们接触当事人的时间多在查获当事人饮酒或交通事故后才会抽血化验,且在与当事人接触时当事人多有情绪紧张、剧烈活动,出汗等影响酒精在体内代谢加快的情况,所以造成当事人实际摄入酒精量与检测结果的差异存在。

采血过程:医院采血过程中有的采血人员没有经验会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消毒皮肤,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还有对于抢救期的当事人采血,采血时采集正在有液体滴注静脉内的血液,这样势必造成当事人血液的稀释,从而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对于尸体采血应采集心血,而非泼洒暴露与空气中的血迹,并注意不要与组织液相混合。

血液的承装:采集血液时,请务必用添加有抗凝剂的采血管,并且要尽量承装满,尽力不要与采血管帽留空隙。不可使用非抗凝采血管及注射器,血液凝固影响血液中乙醇的分布,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2)、送检过程:

送检过程中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样品的保存:采集的血样应该低温保存,密封保存。酒精为易挥发性的物质,随温度的增高挥发的量就会增加,特别是对没有装满,采血管上部有较大空隙的样品,更为严重。必须密封保存,不到送检时不得随意打开采血管帽。

采血样品的送检:采血样品送检过程也要低温保存,不可太阳暴晒或置于高温环境中,这样极易导致血液样品中酒精成分的挥发,甚至血液样品的变质,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血液样品要尽快送检,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及储存环境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血液中乙醇含量的稳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检验过程:

对于检验过程都有规范的程序及操作规程,主要是注意等待检验样品的低温保存问题。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2012年进行生化检验的临床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5例, 女45例;年龄18~75岁, 平均 (41.5±1.5) 岁。对照组男58例, 女42例;年龄19~74岁, 平均 (42.1±1.3)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在研究检测前, 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采血部位:直接从输液通路中的另一侧肢体进行采样;送检时间:抽取样本后立即送至检验科;样本状态:均为正常标本 (无溶血) 。对照组采血部位:直接从输液通路的一侧, 或者同一血管进行采样;送检时间:样本于采样1h后送至检验科;样本状态:均为异常样本 (已溶血) 。上述样本均采用美国BECKMAN, Uniced Dxc800进行生化检测, 试剂均选用原厂试剂。将变化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变化率 (%) = (对照组结果均数-观察组结果均数) /观察组结果均数×100%。

1.3 评价指标

分别把不同采样时间、采样部位、送检时间、样本状态作为评价影响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在不同采血部位、不同状态、不同送检时间取得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3) 。

注:与观察组比较, *P<0.05

注:与观察组比较, *P<0.05

注:与观察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1 采血部位对结果的影响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存在部分护理人员为了减少患者因二次抽血再次穿刺所导致的痛苦, 因此直接从同一侧输液通路的肢体或同一血管进行血样采集, 这就使所采集的血液样本被人为稀释或混入某些药物 (如抗生素、葡萄糖等) 进而干扰其正常的化验结果, 使之与实际值产生较大的差异。药物干扰检测结果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化学性干扰和药理学干扰, 其影响检测结果的原理较为复杂, 国内外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 例如维生素C (Vit-C) 对许多实验的干扰和右旋糖酐对蛋白质测定的干扰[1]。因此, 对于正在静脉滴注或输血者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禁忌在静脉推注后的针头处进行血样采集采血。烧伤患者采血应避免穿刺炎症或水肿部, 以免影响结果[2]。

3.2 血液溶血对结果的影响

溶血后细胞内外物质浓度比例失衡, 从而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即使轻度溶血也可严重干扰检测的准确性。据相关研究报道[3], 溶血导致检测出现异常的因素主要为: (1) 对血细胞内外物质浓度不同的相应项目的影响, 如即使轻度溶血, 血液中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乳酸脱氢酶 (LDH) 的红细胞/血浆比值也可使其血清检测值显著增高。 (2) 细胞内的某些成分进入血清后与之发生化学反应, 进而影响其浓度改变, 如血红蛋白能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 从而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 (3) 溶血后细胞内的某些成分与血清相混淆, 进而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如血红蛋白中的Fe2+易被试剂氧化为Fe3+, 其生成的正铁血红素可导致光学干扰[4]。所以, 一旦发生溶血, 一定重新进行标本采集。

3.3 不同送检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血样离体后应及时送检, 检验室应在第一时间对其标本进行检验或预处理, 常规而言, 离体后20min后即可进行操作, 否则放置时间过久可导致血液内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如CO2逸散使其结果减低、红细胞中K+逸入使血清K+升高、糖酵解使血糖降低、血液p H值变化等。如果存在微生物的严重污染及气温较高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就加重了检测的准确性。如果不能及时检验, 应及时进行标本预处理, 如制成去蛋白滤液、血清分离后置冰箱保存、添加防腐剂等[4]。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应单独置入带塞的试管然后进行冷藏, 勿与血细胞共存, 以免导致溶血或其他误差因素。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其化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真实反映患者的实际病情, 因此严格控制血样的采集流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具有非常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忠旺, 朱林静.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3) :61-62.

[2] 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4) :481-482.

[3] 袁航.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 2013, 21 (5) :28-29.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5篇

摘要:桩基无损检测主要采用反射波法,可有效检测桩基完整性,预防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性。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检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桩基检测中,对反射波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十分必要,文章中,重点研究了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因素。

关键词:低应变反射波法;桩基检测;准确性

桩基工程属于地下隐蔽性工程,施工时,比较容易出现缩径、扩径、离析、断桩等问题,降低工程质量,如不能及时发现,影响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反射波法为桩基完整性检测的主要方法,对桩身存在的各种缺陷均可准确的检测出,但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桩基检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桩基缺陷的发现率,对此,对影响桩基检测准确性因素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感器粘结剂的影响

采用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需要在桩顶处安装传感器,二者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橡皮泥、黄油、石膏等为常用的粘结剂,利用传感器测得的响应,判定桩基的完整性。实际上,粘结传感器是一种粘弹性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在传感器一粘结剂一桩系统的联结方式中,所测得响应与传感器一桩系统的完全刚性联结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程检测中,工作人员忽略了粘结剂厚度、材质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认为桩顶响应既是传感器测得的响应,进而引起桩基完整性判断失误。

在反射波法检测中,通过桩顶响应检测结果,建立相应的桩顶速度响应曲线,分析幅值、相位、到达时间等,从而准则的判断出桩长、桩身缺陷、缺陷位置等,可以说在反射波法检测判断中,最为主要的依据就是桩顶速度响应曲线。完整工况时,桩顶速度响应曲线受粘结性影响主要表现在激振脉冲信号和桩尖反射信号之后,出现比较多的振荡,程度也不相同,而且振荡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由此可知,粘结剂的弹簧参数变大时,振荡周期会逐渐的减小,桩顶速度波所受到的`掩盖减少,在激振脉冲信号振荡的影响下,桩身浅部缺陷的判断可能会出现失误,再加上桩尖反射信号时,桩长的判断可能会出现失误;而当粘结剂的粘壶系数降低时,振荡的幅值及时长都会增加,但不会影响振荡周期,从而导致桩身完整性的判断出现失误。缺陷工况时,如果粘结剂弹簧系数减小,桩基缺陷判断的难度将会显著的提升;粘结剂粘壶系数降低时,振荡的幅值会发生变化,但并不会影响振荡周期,而粘结剂粘壶系数增大时,振荡会出现迅速的减小,增加判断桩基缺陷的准确性。

2.外力作用的影响

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时,检测结果会受到传感器安装成功与否的影响,因此,现场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采用多种方法加固传感器与桩顶的联结,从而使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人为压力压住传感器为常用的加固方法,尽管此种做法的目的是增加联结的稳固性,但此种方法是否能够真正的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此外,桩周土对波形分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桩顶产生应力波之后,在向桩底传输并且由桩底反射回来时,能量及幅值会逐渐的降低,通常情况是应力波尚未达到桩底或是由桩底尚未返回桩顶时,能量已经全部消失,由此一来,导致桩基完整性的检测正确性受到影响。

桩基检测信号会受到激振设备锤头材料、冲击能量、接触面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分析施加外力作用对检测准确性影响时,应充分的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第一,激振脉冲前施加外力作用的影响,当锤头的材料过硬时,会将高频脉冲波激发出来,由此,缺陷处的分辨率可有效的提升,从而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但高频波衰减的比较快,桩长比较长时,桩底反射信号获得难度比较大。通过对比刚性联结情况、无外力情况可知,粘结剂引起的振荡在激振脉冲前施加外力作用下会出现降低,而且压力越大时,振荡越趋近于消失,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第二,激振脉冲后施加外力作用的影响,冲击能力会出现提升,假设施加外力不会影响粘结剂,当施加的外力越大时,振荡幅值增加,振荡周期并不受影响,当施加外力变化幅度越大时,变化周期越短,速度输出曲线偏移的量越大。尽管速度输出曲线会受到激振脉冲后施加外力作用的影响,但影响比较小,检测的准确性并不会受到影响。第三,综合外力作用的影响,上述两种情况为单一情况下的影响,将二者结合到一起时,如果激振脉冲前施加外力压力增加,振荡周期会逐渐的减小,并加快衰减速度,振荡时长并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在缺陷工况下,当施加外力的作用越大时,桩基缺陷判断的准确性越高。

3.拾振器安装位置的影响

在反射波法中,桩顶受到激振锤锤击之后,下行的弹性波会产生在桩身中,弹性波向下传播时,如果桩身存在缩径、扩径、离析等缺陷时,截面会产生变化,进而对弹性波产生阻抗,产生部分反射,剩余部分达到桩底之后再反射。桩顶速度响应曲线会体现出桩身不同位置发生的反射,通过分析反射波的相位、幅值等,判断出桩身具体的缺陷类型。当桩身的局部存在缺陷时,拾振器安装位置不同,桩顶测试曲线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利用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时,需要安装拾振器,而安装位置会对检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通过相应的计算之后,将拾振器安装在桩顶不同的位置,分析其对桩顶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进而对缺陷反射信号的程度进行判断。在桩身浅部缺陷检测中,如果缺陷位置与桩顶之间的距离为6米时,测试点的不同位置会对速度响应曲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测试点的位置恰好在缺陷正上方时,桩底翻身信号的幅值相对于激振脉冲最小,综合多点测试结果可知,当测试点位于缺陷位置的角度等于或略大于90°时,桩身特征发射信号最容易获得,而且准确性最高。在桩身深部缺陷检测中,如果缺陷位置与桩顶之间的距离为14米,而测试点位置位于缺陷正上方时,反射波曲线中桩底反射并不明显,而其余位置均比较明显,与入射波相比,奇数次桩底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偶数次桩底反射与之相同,综合多个测试点位置的曲线可知,测试点位置位于缺陷正上方时,发现反射信号的难度比较大,易出现判断失误。

4.结语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6篇

摘 要:目的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 分析血液的流动曲线,血液表观粘度与切变率的关系,血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粘度的影响。结果 血液是非牛顿性流体,血液粘度与其各成分状态及切变率有关。结论 血液粘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细细胞聚集和变形性等内在因素决定。

关键词:血液;粘度;切变率;非牛顿性

液体的粘度η,是表示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粘度与液体性质和液体温度有关。测定液体的粘度是检验药品质量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常常需要检验患者血液的的粘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由泊肃叶定律(Q=,R=,v=)可知,血液粘度η对循环阻力R、血流速度v以及循环流量Q都有影响,从而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产生疾病。本文仅就血液的非牛顿性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作简要分析。

一、血液的非牛顿性

在流体力学中,凡是遵循牛顿粘滞定律(τ=ηγ,其中τ表示切应力,γ表示切变率,η表示流体的粘度)的流体称为牛顿液体,即:在一定温度下,粘度η在不同切变率下保持不变,如水、血浆等都是牛顿流体。而不遵循牛顿粘滞定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常量,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

(一)血液流动曲线的非线性。对于牛顿液体,其流动曲线(即τ~γ关系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直线b所示。直线b的斜率即为该液体的粘度η,η在一定温度时是一恒量。血液不同于一般均匀粘性液体,血液中悬浮大量的血细胞,其流动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如图(1)曲线a所示。τ与γ不再是线性正比关系,而是较复杂的函数关系τ=f(γ)。即粘度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常量,而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血液是非牛顿液体。

图(1) 流动曲线 图(2) ηb随γ的变化

由曲线a可以看出:斜率(即粘度η)随切变率的增大而减小,曲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说明:血液不是受到切应力作用就开始流动,只有切应力τ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后,才发生流动,引起血液流动的最小切应力,即流动曲线在τ轴上的截距τ0,称为血液的屈服应力。当τ<τ0时,液体不流动,切应力作用的结果,仅使液体发生弹性形变。只有当τ>τ0时,液体才流动起来。

(二)表观粘度。在一温度下,对于牛顿液体,■=η称为绝对粘度,是常数。对于非牛顿液体,η不为常数,用ηb表示,称为表观粘度,即:ηb=■ 。对应不同的切变率γ有不同的表观粘度ηb。ηb的变化规律随液体的性质不同而不同,血液的随的增大而减小,如图(2)所示。

二、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血液的粘度,37°C时,其值在2.0╳10-3~4.0╳10-3 Pa·s之间,血液因含有大量血细胞和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质,其粘度不仅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及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还与血液的流动状态、血液的温度、血液与血管之间的作用等多因素有关。下面简要谈谈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一)血细胞比容、切变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是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用H表示。图(2)中给出了不同H值的三条ηb~γ关系曲线。当H=0时,血液中不含血细胞,实际上就是血浆,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血浆的表观粘度ηb恒定,不随切变率γ变化而变化,血浆为牛顿液体;当H=45%时,是正常血液的情况;H=90%时,是异常血液的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血液表观粘度ηb随切变增大而减小,红细胞比容H越大,相应的ηb~γ曲线所在位置越高,也可以说,在任一切变率下,红细胞比容H越大,血液的表观度ηb越大。

(二)红细胞的聚集性。悬浮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聚集成缗线状,红细胞的这种聚集状态对血液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红细胞聚集的形成和解聚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切应力和红细胞表面电荷三个因素。血浆蛋白分子具有桥联作用,它们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相邻红细胞桥联起来形成聚集体。作用在红细胞上的切应力或切变率足够大,可以克服血浆蛋白的桥联作用,对红细胞聚集起抑制作用或使其解聚。红细胞表面都带负电,相互间的静电斥力抑制了红细胞聚集。

由图(3)可以看出,红细胞的聚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图中纵坐标表示相对粘度ηr,相对粘度是血液的表观粘度与血浆粘度之比。采用相对粘度便于在不同血浆粘度下,进行血液粘度的比较。NP是正常血液的ηr~γ关系曲线;NA是正常红细胞与含11%的白蛋白的溶液组成的悬浮液的ηr~γ关系曲线。两曲线相比较,后者因溶液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红细胞不发生聚集,其粘度低于正常血液的粘度。正常血液在低切变率范围,红细胞聚集,血液粘度随切变率的降低而增大;当血液所受切应力增大时,红细胞聚集体解聚,血液粘度逐渐降低;而在高切变率范围,红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血液表现为牛顿液体,其粘度与切变率无关。由此可见,红细胞的聚集引起血液粘度增大,是使血液成为非牛顿液体的主要原因。红细胞的聚集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聚集与解聚是可逆的。

图(3) 红细胞变形和聚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三)红细胞的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有很强的变形能力。当血液流动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红细胞沿流动方向伸长,变成各种有利于流动的形状,减小了对血流的阻碍作用,使血液粘度降低。如图(3)中NP曲线所示,随着切变率增大,红细胞变形程度加大,血液粘度降低。

HA是固化的红细胞与含11%的白蛋白的溶液组成的悬浮液的ηr~γ曲线。HA悬浮液与NA悬浮液的区别只在于,前者红细胞被固化,后者红细胞是正常的。HA曲线在NA曲线的上方,表明由于固化红细胞失去变形能力,造成悬浮液粘度较大。可见,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血液粘度,也将影响微循环的灌注量。

(四)血浆粘度。血浆是血液的悬浮剂,其粘度必然影响全血的粘度。血浆粘度增大,全血粘度也增大。血浆是牛顿流体,其粘度比血液的粘度小得多,但它的变化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却很大。血浆之所以具有比水大得多的粘度,并且对血液粘度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脂类等高分子化合物,其含量愈高血浆粘度愈大。另一方面,血浆蛋白的桥联作用是影响红细胞聚集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影响红细胞的聚集而改变血液的粘度。

(五)血管因素。血管中流动的血液,越靠近管轴处血细胞浓度越大,这是血细胞的轴向集中现象,对微血管中血液流动有重要影响。由于血细胞的轴向集中,在血管壁附近形成血浆层,对血液的流动有“润滑”作用,表现为血液粘度降低,引起法-林效应。

三、血液粘度的临床意义

血液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其物理性和流动性极为复杂。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性等内在因素决定。血液粘度的变化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依据。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变为亚健康人。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3]。因此,我们可根据血液粘度的异常来监测疾病的发展,并根据引起血液粘度变化的不同原因,服用相应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实施降粘、解聚、扩容等治疗方案,达到增强血液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2]。同时提示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或许是这些疾病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据此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对某些疾病治疗效果的判断和预后,血液粘度也是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潘志达 医学物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5月第5版。

[2] 熊符,骆芦娟,汪凡军,胡朝晖,朱庆义等血液流变学在常见几种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1)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7篇

1 分析前阶段

1.1 生理因素

(1) 性别:由于男女解剖结构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差异, 两者之间性激素、肌酐 (Cr) 、肌酸激酶 (CK) 、低密度脂蛋白 (LDL) 等检测结果的正常水平也不相同。如因雌激素的作用, 女性月经前期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略高于男性;月经期醛固酮水平高出非月经期2倍, 血磷和血铁含量低于非月经期,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较之非月经期延长, 纤维蛋白原下降[2];年轻女性胆固醇含量为4.5 mmol/L, 年龄增长55岁时可增至5.5 mmol/L[3]。因男性肌肉组织比例高于女性, 其肌酐和肌酸激酶的正常检测值也高于女性[4]。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 各年龄段人体各器官功能、代谢水平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新生儿肝肠循环功能不完善及红细胞寿命较短, 血浆中的总胆红素 (T-BIL) 及间接胆红素 (D-BIL) 水平高于成年人[5];儿童期骨质的生长和发育, 血浆中碱性磷酸酶 (ALP) 水平高出成人3倍;成年后肾功能逐步下降, 30岁后肾小球过滤率每1.73平方米每10年下降8 m L/min, 40岁时肌酐清除率为每1.73 m2体表面积 (105.88±46.03) m L/min, 至60岁时仅为每1.73平方米体表面积 (86.87±36.77) m L/min;女性至更年期后血脂水平出现增高。

1.2 药物因素

药物的药理或毒理作用可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变化, 进而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如异烟肼、利福平、阿司匹林、保泰松、红霉素、四环素等可增加血浆中谷丙转氨酶 (ALT) 的含量;噻嗪类、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可增加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新霉素、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可降低其血浆中的含量;两性霉素B、磺胺类药物、链霉素等可影响尿素氮结果;维生素C可影响血糖结果等。

1.3 标本因素

血样标本应采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标本, 缓慢注入加入抗凝剂的试管, 避免标本溶血或泡沫产生, 以避免标本溶血后肌酶激酶、乳酸脱氢酶、血钾等出现异常。采集的血样标本及时送检, 对于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 检验科应及时将标本以3000 r离心, 分离血清后置于4℃冰箱保存。

2 分析中阶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分析的精密度, 但不同仪器、试剂、校准物等可能出现部分偏差, 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同。因此, 应选择这正规仪器制造商生产的仪器、试剂盒校准物进行临床检测工作, 并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定标与校准, 在质控在控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检测工作。每日用消毒乙醇擦拭探针外部, 每周校准光学器, 每2周清洗更换反应杯, 每月清洗过滤网, 没半年更换光虑灯, 操作中严格做到一标本一用物, 避免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棒、比色杯等之间的交叉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

3 分析后阶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减少了人工填写报告的比周, 避免了人为填写失误, 但因分析仪可能因标本分离不好或仪器管道堵塞等因素引起结果偏差, 这就要求报告发出者对每份报告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核对。其中报告审核者必须有丰富的生化检测经验和一定的资质, 能对有异议的报告结合临床作出正确的原因分析, 重新核对标本, 重新检测复核, 以确保发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4 质控对策

完善质控制度, 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 加强与临床医生和护士间的沟通。 (1) 室内质控。室内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实验室工作质量, 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其工作过程为利用质控品和血样标本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检测, 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常规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变化, 提高常规检测中日间和批间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避免试剂交叉污染和干扰。其操作要点为建立本实验室科学管理制度, 拟定标准化操作手册, 严格进行统计学质量控制, 专人实施管理。 (2) 室间质控:室间质控在以室内质控为基础上, 保证仪器、试剂和人员的最佳状态。调试、校准仪器, 检查试剂是否过期、操作用具是否清洁干燥, 避免用具间的交叉污染。人员精神饱满, 严格按照生化操作手册操作, 严格实施审查和核对。 (3) 增加与临床医生及护士的联系, 了解患者病情及标本采集及送检过程, 排除采集或送检导致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并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 及时纠正实验室内潜在危险导致结果误差, 不断改进实验室工作。

摘要:血液生化检测是临床重要的检测项目, 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重要份额, 其检测结果将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当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中, 为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时效性,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生化质控成为临床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血液生化检测是对离体的血液进行生物化学物质的测定, 其质控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过程组成[1]。

关键词:血液生化检测,质控

参考文献

[1]杨立华.血液生化检测分析前阶段质控影响因素的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 2007, 25 (5) :501.

[2]扬万云, 杨万桂.女性月经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阴[J].血栓与止血学, 2005, 11 (1) :35.

[3]赵散琼.128名女职工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1) :1461.

[4]闫伟, 朱爱英.血液生化检测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8, 29 (3) :151-152.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8篇

1.1 采血容器产生的影响

在医学领域中, 把用来收集血液标本管子上方没有利用到的空间称为死腔。实验数据显示管壁接触死腔里的惰性气体及血液并发生摩擦, 会激活血小板, 使PF4得到释放。PF4再与收集管内血液标本中的肝素结合, 产生较低的凝血活酶检测结果[1]。

1.2 选择采血容器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凝血活酶监测血小板功能或肝素用药情况的时侯, 要尽量减少血液标本采集管子存在的死腔空间或者直接使用特殊管。此外, 必须使用密闭容器来进行采集血气检测标本。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血液内生物的安全, 用来盛放血液标本的容器全部都要加上塞子保持密闭状态。玻璃管子的管壁存在负电荷, 其表面不够平整, 而且会结合细胞壁引发细胞溶解的状况, 或者引起细胞布朗运动带来撞击最终形成溶血, 所以在进行洗液标本的采集时一定要选择使用管壁光滑的注射器或塑料制品。

2 血液标本采集时患者的体位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2.1 患者体位不同产生的影响

患者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体位的不同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患者若采用坐或立位的时候, 静脉的渗透压值会比卧位显示的渗透压值要高出很多, 而且患者体内的水份会从心血管系统直接移动到间质里。人体卧位时血浆的量比直立时高出大约12%, 在直立的时侯, 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总蛋白、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的增长量在7%至70%之间, 而且血浆中血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红素、Ig A、总钙、、胆固醇、甲状腺素、IgG、白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甘油三脂等量会升高5%至15%。

2.2 选择患者体位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确定患者血液标本所采用的体位时, 要根据搜集的不同血液对象, 来慎重选择体位类型。血液标本搜集者要充分掌握在不同体位下, 血液所呈现出来差异性情况, 根据所想获得的血液标本, 来指导患者配合检测。

3 标本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1 采血时间产生的影响

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与检验结果阳性出现的机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会得出不同的检验结果[2]。血液标本采集对象体内的大部分激素在24h内每个阶段的分泌情况具有显著的差异。比如人类体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上午6:00~10:00之间的分泌量是最大的, 而在午夜0:00至4:00之间, 其分泌量会出现24h内的最低值。采集时间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在上午7:00点至下午13:00之间, 其分泌量处于低值期, 高值期则出现在午夜两点至第二天晚上20:00点之间, 增长的比率很小, 仅在5%至15%之间浮动。

3.2 选择采血时间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选择上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充分了解并掌握药物的峰值效果, 一般情况下, 药物输液完成后在1~2h之间进行采血, 毛地黄毒苷与地高辛的情况比较特殊, 要在6~8h之内进行采血。发生寒战与细菌进入血流之间相隔一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要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血培养的采集, 并使采集行为发生在体温高峰或寒战情况之前。深入把握药物的长期效应, 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药物稳定期间进行采血,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药物的5个半衰期之间施行。

4 止血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1 止血带产生的影响

止血带可以使患者的静脉压力产生改变, 最终引发检验指标的改变。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在1min之内, 患者血样中的各项检验指标及凝血因子V都没有发生改变[3]。如果患者的浅表静脉不是非常明显, 可以选择重复握拳或者使上臂处于运动状态, 以实现突出静脉的目的。如果使用止血的时间太长或压力太大, 体内血管皮细胞会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引发纤溶活性增大、促进血小板因子4的分泌、血小板激活的速度加快。

4.2 选择止血带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止血带时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持一样的体位, 并确保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在1min之内, 出现回血情况要立即松开止血带, 若要再次使用止血带, 要在患者的另一手臂上来进行。

5 标本溶血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5.1 标本溶血抗凝剂产生的影响

采血器的质量及正确的采血行为是血液质量的前提保证。采血时的不正确行为有:在穿刺部位上的消毒剂还没有干就开始进行采集;采血量少于试管里的添加剂;针头与注射器之间的连接出现缝隙, 空气从缝隙进入注射器;在摇动内含添加剂试管的时侯用力不当;把血液标本从注射器放入试管中的时候, 血细胞受到外力;在采血时没有很好的进针或定位;盛血的容器质量低下或在转移过程中受到挤压[4]。

5.2 使用标本溶血抗凝剂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标本溶血抗凝剂的时侯必须要避免不正确的操作行为, 杜绝由于操作行为不当产生准确性不高的检测结果。相关人员在血液的标本搜集中, 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严格规范自己的采血操作行为,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结束语

总的来说, 血液标本采集时的各种行为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应该在结合多方面情况的条件下, 对影响血液标本的误差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5]。在血液采集时要充分掌握各类影响因素的情况, 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 并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 来确保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质量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院检测结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及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 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关因素的严格控制及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对血液采集过程中若干种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过程,检测结果,影响,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齐海英.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J].中外医疗, 2009, 29 (2) :158.

[2]王开军, 郭长青.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 31 (2) :163.

[3]杨玮.浅谈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5) :528-529.

[4]余丽华, 任卫全.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 2008, 38 (2) :50-51.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集的不合格血液样本260例, 采血对象中男170例 (占65.4%) , 女90例 (占34.6%) ;年龄为20岁~68岁, 平均年龄为48岁;门诊患者152例 (占58.5%) , 住院患者108例 (占41.5%) ;其中消化科疾病68例 (占26.2%) , 血液科疾病132例 (占50.8%) , 风湿免疫疾病24例 (占9.2%) , 内分泌疾病22例 (占8.5%) , 肿瘤14例 (占5.4%) 。

1.2 方法

血液样本均由专业护士进行采集, 抽血前向患者耐心解释, 消除疑虑, 检查采血器具, 叮嘱患者采取正确的采血姿势, 其中门诊患者的采血姿势应采用坐姿, 住院患者的采血姿势应采用平卧姿势。通过静脉采血压脉带清晰暴露血管, 消毒后采血, 并选用正确的采血管。所采取的血液样本均由我院检验科进行检测。

1.3 观察项目

对于260例不合格的血液样本观察并记录采血前的饮食、用药情况, 采血过程、所采血液样本的血液颜色、是否有溶血、凝血现象, 采集方法、存放时间、采血管标识等的情况, 并对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

2 结果

260例不合格血液样本中因为抽血前饮食、药物影响的有23例 (占8.8%) ;采集操作不规范136例 (占52.3%) , 其中采血体位不正确者35例, 采取时间不正确者27例, 采血部位不当者26例, 抗凝剂选用不当者29例, 压脉带影响者19例;凝血39例 (占15.0%) , 溶血45例 (占17.3%) ;标本放置时间导致的血液样本不合格17例 (占6.5%) 。

3 讨论

现代医学中, 临床检验学越来越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工作影响重大。在临床检验中, 血液检测是其中的一项基本项目, 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作为检测前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 也是对最终检测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多种因素可影响到采集的标本质量, 因此为了确保临床血液样本检测质量, 需要护理人员协同患者共同重视血液标本采集过程。

3.1 采集前患者因素

(1) 饮食影响。食物中包含的脂肪、糖分、蛋白质等成分会直接或通过代谢后间接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例如进食高脂食物后, 血液标本中的甘油三酯会显著升高;而进食高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水平会明显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血液中的尿素氮增高。 (2) 药物影响。目前研究显示多种药物均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但为了避免因为药物引起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应嘱咐患者采血前不能服药, 以此来保证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生理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情绪、生理周期、运动等因素也会对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2 血液采集过程中影响因素

(1) 住院患者采血前应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科别科室、检验项目、所需的采血管种类等, 但统计显示因为此类错误导致患者最终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 (2) 采血体位:采血体位有立位、坐位、卧位三种体位, 同一指标若采用不同体位进行抽血会使检测结果发生变化。有研究表明从立位变为卧位后5 min, 血中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分别下降10%, 12%。而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 血管中水分发生转移, 血中的小分子随着水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而大分子物质由于不能自由通过血管壁被留在了血液中, 水分的减少使得大分子物质浓度增加, 因此在检测如白蛋白、TC、TG等指标时会使得结果升高, 从而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3) 采血时间:人体许多激素随昼夜而变化, 血液中物质也跟随着发生变化, 如白细胞计数午后较晨起高, 因此对于血液检测中血液标本的采集一般选取固定时间 (如住院患者多选取晨起) , 有些检测应根据所检测的项目来确定采血时间。 (4) 采血部位:静脉采血多选取肘正中静脉, 也可选取手臂或踝部静脉;动脉血气分析一般采取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对于输液患者如同侧取血会稀释血液, 所以应选取对侧肢体进行采血。另外由于在某些部位取血后易发生溶血或凝血, 且不同部位采集的血液中成分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因此对于采血部位的选择应慎重。 (5) 压脉带影响:使用压脉带后阻碍了血液流动, 若时间较长使得局部组织无氧酵解增加, 抽取的血液中乳酸增加, 同时由于酸性升高, 血钾外移使得血清钾升高, 导致血液检测结果不准确。 (6) 采血管及抗凝剂的使用:不同采血管内抗凝剂的使用不同, 因此应根据所要检测的项目来选用正确的采血管和凝血剂, 保证最终血液检测质量[2]。

3.3 溶血或凝血的影响

(1) 溶血:在取血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使得血液标本出现红细胞破裂的溶血现象。红细胞破裂后, 大量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浆或血清中, 会对血中多项检测指标产生影响, 一旦发生溶血必须重新采取血液标本。 (2) 凝血:血液凝固过程中有凝血因子的参与, 并且纤维蛋白原变成了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这就使得血液常规检测或凝血项目无法进行, 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3.4 血液采集后影响因素

放置时间: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如长时间存放, 由于溶血等因素会使血液中钾离子升高、氯离子降低等电解质改变, 也会导致葡萄糖、肌酸激酶降低, 乳酸、乳酸脱氢酶升高等改变, 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鉴于标本采集对检测结果的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我们严格规范血液采集过程, 培训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抽血, 并定期安排课程讲解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提高规范操作意识, 保证血液检测结果的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采集的不合格血液样本2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血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溶血、凝血、抗凝剂使用不恰当、药物、饮食、样本延迟、采集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等。结论 多种因素会影响标本检测结果, 为了使结果准确可靠, 要严格规范血液标本采集过程, 控制影响结果 的各个因素。

关键词:血液样本,采集过程,检测结果,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付连, 陈德慧.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常见错误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8) :2332.

谈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各科室收集的1000分血液标本作统计学分析, 所有血液标本均由门诊采集室中的护士采用一次性的真空采血器来采集的, 并由专门的护士送往检验科, 在检验科由专门人员进行集中的收取。

1.2 方法:

所有的血液标本在送往检验科之后, 均有专门的人员进行集中的抽取。参照临床医师所申请的相关检查项目, 给予血液标本外观的观察、采集的时间判断与检测的分析与复查等易有效判断该标本是否合格, 判断其是否存在溶血、凝血与脂血、标本量不足以及抗凝剂使用不合理等相关情况, 从而对那些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有效记录, 并建立档案, 标明不合格的原因, 然后按照不同原因将其分类整体[2]。若标本不合格, 则同责任护士进行沟通后将标本退回, 而后重新采集、检验。

1.3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3.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其中, 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值±标准差 (±s) 的形式与例数或%表示, 并分别用t值与卡方值对数据进行检验, 最终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异, 有着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1000分血液标本中, 质量不合格的标本有50分, 不合格率为5%。其中, 造成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溶血, 有13例, 占了26%, 其次, 凝血、标本量不足与抗凝不全、取血试管不合理以及其他原因, 分别占了20%、18%、14%、12%、10%, 见表1。

注:*同其他影响因素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上, 各种体液特别是血液标本分析结果为医师进行病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倘若血液标本的质量不合格, 必将导致整个检验结果的不正确, 进而影响到医师对病症的诊断与治疗, 严重时造成极大的医疗安全隐患。因此, 本次研究就对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溶血、凝血、标本量不足与抗凝不全、取血试管不合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是造成临床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 溶血。即标本在采集、运送或是保存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影响而造成血红细胞破裂, 使得大量胞内物质被释放到血浆与血清中, 进而造成检验结果的不正确。而这与采血针太细、止血带捆扎太紧、采血时负压太多, 以及混匀标本时用力多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在穿刺采血之前需进行局部的干燥, 选择合适的针头进行采血, 避免捆扎过紧, 而后在分装时沿着管壁缓慢注入, 并轻轻摇晃, 避免受到剧烈冲击。 (2) 凝血与抗凝不足。多是由于采血不顺利、采血的时间过长与摇晃不均匀、抗凝剂使用不当以及标本过多等因素造成, 故在采血时薛参照相关规程适度摇晃容器, 时血液同抗凝剂能充分混合均匀, 并在采血前运用适当抗凝剂。 (3) 标本量不足。采血过程中若血量不足也极可能造成化验项目无法完成, 或是因试管中本存在稀释液, 若标本来不足, 也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 故采血时, 需对被采血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暗示, 若情况允许, 可选择稍大一点的采血针, 有效避免重复穿刺, 并准确的掌握采血终点[3]。 (4) 取血试管不合理。对于不同化验项目, 其在血液采集时是有所不同的, 有的要全血, 有的要分离血浆或血清, 故不同标本需选用不同试管, 若采血时试管使用不当, 也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不正确。因此, 在采血的过程中, 采血者要根据患者所检验的项目, 合理的选择试管。 (5) 其他原因。如患者准备不充分、送检的不及时等, 故在采血过程中, 护士要积极引导患者做好临床检验的准备, 明确要求其禁食10~12 h, 并根据检验项目确定禁食内容, 以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影响到检验结果;采血前, 引导患者适当休息, 采血过程中, 若患者出现紧张情绪, 需加强同患者的沟通, 分散其注意力, 以缓解其情绪。同时, 在采血结束后, 及时将标本送检, 以避免标本变质或是受到污染, 并嘱咐护工在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 进而最大限度减小标本的不合格率, 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鲁美茹, 米明仁.浅谈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抽血问题[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21) :118-118.

[2]邹龙娇, 陈丽莎.基层医院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管理[J].医药前沿, 2012, 2 (19) :356-357.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11篇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MHD发病率的升高和血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依赖于血透技术来维持生命。MHD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每年的死亡率也达到20%,我国血透患者病死率约25%,其发生与透析充分性等密切相关。充分透析是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关键,而治疗依从性又是充分透析的基础。但血透患者不依从治疗的情况非常普遍,比率平均約为50%,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评定标准

1. 透析次数每周少于和等于两次达20%以上为透析方案不依从;2. 每次透析间期体重超过3kg为饮食、液体摄入限制不依从;3. 未按时按量服药,出现未被药物控制的临床症状如高血压、贫血等为药物不依从;4. 未选择一项有氧运动为运动不依从;5.内瘘护理不当为血管通路保护不依从。

二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一)患者因素

1.生理因素

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与依从性的关系,各家报道不一。在性别方面,林哲等调查发现男性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女性患者好,但关云等调查分析男女无明显差异。在年龄方面,鲁慧等研究显示中青年患者依从性低于老年患者,年龄越大的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越好。但赵青艺等对91例血液透析患者调查发现,患者依从性与年龄无相关性。

2.心理因素

林荷芹等研究表明,积极的态度对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医嘱依从性有重要影响。鲁慧等调查也显示,患者控制液体摄入意向是影响其液体摄入依从性最重要的因素。而赵青艺等研究发现文化程度高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这与林哲等研究相一致。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认知行为能力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好的患者自我监测依从性好,并发症少。有文献报道,MHD患者约有1/2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良的情绪会导致患者依从性低下,消极对待治疗,甚至自暴自弃。

3疾病治疗因素

鲁慧等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早期依从性好。这与孙秀伟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调查发现,血液透析时间少于6个月的患者80%依从性好,超过3年的患者有依从性变差的倾向,而MHD患者每日残余尿量<300ml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值高,依从性差。这表明有残余尿量的患者依从性比无尿的患者依从性好。孙秀伟等调查显示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同时患有其他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不适程度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这与关云等研究相一致。这表明患者依从性不佳,就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支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家庭社会因素

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支持度高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MHD是一项价格昂贵、具创伤性的终身治疗手段。有研究显示,医疗付费的方式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张翠芹调查发现,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其医药费报销比例低,经济状况差,透析治疗依从性也差。而就业患者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未就业者,信息处于闭塞状态,且交流减少进而认识不到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认为生存无意义,只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产生悲观,厌世情绪,甚至自暴自弃,采取不按时透析,不遵医服药,不配合饮食等行为。

调查资料显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高依从性好,表明医患、护患关系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血透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

(一)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表明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医嘱依从性有明显效果。对于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所处不同的行为阶段及与之相应的心理需求,进行持续性,循序渐进的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同情、关怀和鼓励,注意宣教的方式,因人而异。给予饮食、生活及用药指导。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护士总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形成合作联盟。在工作中处处体现为患者着想的工作宗旨,和蔼可亲的态度,人性化的管理可赢得患者的信任。在治疗上保证患者的透析质量,在精神上鼓励患者,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不要将消极的情绪传递给本已依从性差的患者,以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恶化。

(三)解除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消极的心理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护。对有抑郁倾向的患者,要用坦诚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亲密感,激发其求生的欲望,提高MHD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抑郁严重者,可以用抗抑郁药物。

(四)关注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强有力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支持作用。家属的支持、理解、关心和鼓励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对治疗更有信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自觉转变遵医行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鼓励家属陪伴患者适当活动,散步、看书、听音乐,病情许可时,鼓励和帮助患者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的医疗负担。

(五)强化督导和随访

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在门诊透析,护士只能在患者透析时予以关怀和指导,患者在透析间歇期的一切治疗内容和计划均由患者自己实施、监控管理。因此,每次透析时护士应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具体指出患者目前自我护理行为与标准的差距,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找出行为修正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定期随访患者,为患者建立信息卡、联系卡,建立咨询热线电话,以方便患者在院外透析间歇期与医生、护士的联系,改善其MHD治疗的依从性。

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志愿者20名, 男性, 年龄26~40岁, 体检结果显示无任何与血液相关的疾病, 其职业、婚姻、居住等资料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空腹静脉采血, 盛入10个试管中, 每管2ml, 记录采血时间。将10个试管进行编号。标本进行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10个试管分别在低温4℃条件下保存1h、3h、6h、10h、24h后进行检测, 记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平均变化率。采用的检测仪器日本Symex公司生产的KX-21型全自动电子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液保存时间1h、3h、6h三组数据间差异经检验无意义, P>0.05;6h、10h、24h三组数据间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6h比较, aP<0.05。

3 讨论

血液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基本、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检测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主要有血液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 包括生理因素 (性别、年龄、海拔等) 、饮食因素 (长期饥饿时参数降低, 进食后恢复) 、运动因素 (体力劳动时参数上升) 、药物因素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感染药等可干扰检测结果) 、体位因素 (坐位时参数偏高) ;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采血方法和容器 (常用静脉取血和末梢取血, 采用真空采血系统) 、采血部位和时间 (选择完整、无水肿、炎症、发绀等病理改变的皮肤进行取血, 时间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态) 、止血带、抗凝剂的应用等[2];血液标本的保存运送, 主要影响因素有保存方法、时间。

本研究中, 前三组数据差异无意义, P>0.05, 说明在低温条件下, 保存时间低于6h时, 血液参数变化率基本稳定, 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或者几乎不影响;6h、10h、24h三组数据间差异有意义, P<0.05, 表示低温条件下, 6小时后, 保存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逐渐增加。结合本研究结果, 我们不难看出,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和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 在低温4℃、6h以内进行检测时, 结果受影响最小。

标本处理是检验前质量控制的一个核心要素, 在各环节质控中十分重要。国内临床实验室借鉴美国临床实验室相应指标, 需要临床实验室通常在两小时内进行测定[3]。不过很多时候会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仪器故障, 试剂暂缺, 停电, 外地标本的运送, 错检漏检时的重新检验, 医疗纠纷里的检验结果的一系列举证等情况, 这就需要将标本存放起来。标本冷藏能够减少细菌生长, 降低细胞的代谢能力, 对一些成分起到稳定作用, 不过全血标本只能冷藏不能冰冻保存, 因为冰冻后红细胞就会破裂造成溶血。生化检验项目用的血液标本通常用血清, 所以标本需要以离心分离血清后再进行存放。国内相关系统要求血清在22~25摄氏度下保存不能大于八小时, 八小时内若完不成试验就要置于2~8摄氏度下进行保存, 若在两天内内不能完成试验, 那就要防止在-20摄氏度下进行保存。有关血液标本的存放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作用已有很多相关的资料, 提示标本的存放要在密封不透光的环境下进行低温保存, 以避免水分蒸发、细菌污染等因素导致有些项目的检测结果出现改变[4,5,6]。

总而言之, 血液标本检测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得当。理想的方案为:血液采集前, 避免检测者进行跑步等剧烈运动和服用干扰药物, 要求检测者休息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采血。采血时, 选择皮肤完整健康的肘部静脉进行采血, 最好是封闭式真空采血器, 采集的血液轻摇混匀, 避免采血不畅溶血;血液保存时采用4℃低温保存, 最好在6h以内完成检测。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和时间等因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0名健康的志愿者, 抽静脉血10管, 每管2ml。分别进行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参数等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 三项参数指标在6h与10h、24h平均变化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液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并在6h以内操作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

关键词:血液标本,保存,生化检测

参考文献

[1]娄卫平, 吴雪丹.温控与运输条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1 (12) :23~33.

[2]李遥金, 王翔, 等.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9, 10 (24) :21~34.

[3]周勇, 陈文举, 赖卫强, 等.自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质控品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及质量评价[J].检验医学.2010, 14 (1) :107-109.

[4]熊美龙, 熊林丽.25份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及对策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 12 (22) :341-343.

[5]韩巍, 张蕊, 陈雪娇, 等.新技术——真空采血法的创新[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 12 (04) :237-238.

上一篇:线形设计方案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