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教育范文

2024-08-17

认同教育范文(精选12篇)

认同教育 第1篇

一、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规定了民族认同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教育实践的内涵。

“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在民族问题上,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它以民族平等团结为内核,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制度设计,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宗旨的一系列看待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

在民族认同教育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确立了民族认同的方法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论, 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认同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民族问题世界观,规制了民族认同的实事求是精髓。 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民族认同的手段才是民族平等基础上的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不是民族歧视下的被迫民族认同, 也不是社会强制措施下的民族融合式认同。 三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民族认同的目的才是经由各个少数民族的认同来达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式认同,而不是敌对势力宣扬的民族分离、分裂或是民族解体式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 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解决各类思想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邓小平将其概括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标准和目标[1]。 民族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所谓民族认同教育,就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全体民族成员,通过民族文化的纽带作用激发民族成员的族群身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进而将民族认同转化为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使民族成员在民族问题上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认同教育的核心是将民族认同转化为民族成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常上叫“ 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 五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 而民族认同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核。民族认同教育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观教育。

( 一) 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阶级观、社会观、平等观、团结观、互助观、和谐观、融合观、发展观等。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来看,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进行历史观教育、平等团结观教育和发展观教育。 通过历史观教育,我们看到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民族认同同样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我们要确立民族认同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理念。 通过平等团结观教育,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 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认同必须是建立在民族的平等、团结基础之上的, 民族认同教育必须要始终秉持此理念。通过发展观教育,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根本任务,民族认同教育应成为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阶梯。

( 二) 要求: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结构“ 多元一体”,社会成员既分属于五十六个民族之中的一族,又都共属于中华民族。因此,民族认同教育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经过少数民族认同来达到中华民族认同。开展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一环,开展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 古为今用”的原则,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出发, 确立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无论是大民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乃至是民族分裂主义都是错误的。

( 三) 核心: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

我国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而且包括各个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整体认同, 即国族认同。“ 国族” 认同教育要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展开,要宣传中华民族的关系史、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处理好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和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汉民族历史与文化和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不仅是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当然,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也不是汉民族历史与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简单相加,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的民族认同教育,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源。

( 四) 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我国五十六个民族自我族群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而当中华民族———“ 国族”认同形成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也就随之产生。 国家也是历史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历史发展中缔造的,它既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结果,又是中华各民族族群认同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主要是指“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们伟大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建设的, 每一个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2]。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民族认同教育才有了目标,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指针。

三、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除了受制于教育理念之外,还受制于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的状况, 民族认同教育的资源和载体虽然非常丰富,但都是历史文化的符号表征,进行“ 过去时”教育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典型特点。课堂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方法。

( 一) 注重课堂教学渗透

课堂教育是和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高校涉及民族认同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高校还有“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此外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民族认同的内容。 从这些课程的教育内容来看,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内容多,而讲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少。 民族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民族认同也是个复杂的过程,对民族的认知才是形成民族认同的基础。为了形成对中华民族这一“ 国族”的认同,在高校应开设“ 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也可通过整合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门必修课) 的教学内容,来达到使大学生都能系统接受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民族认同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是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教学,要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 二) 重视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现代教育学越来越重视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知与行的统一,认为“ 受教育者的信念是通过实践形成和巩固的, 受教育者的意志是在实践中锻炼的,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也是在实践中养成的”,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3]。 民族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一种信念、一种认知,通过民族认同教育形成的民族认同意识,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需要在实践中去发展。民族认同教育的实践教育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利用民族认同教育的实践资源深化民族认同意识;二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在日常民族交往中的展现,通过民族认同教育引导其践行正确的民族认同行为。

( 三) 注重引导民族认同意识的行为转化

青年学生除了参加课堂教育外,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占据教育相当大的比重。 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 寓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学生往往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提高道德分析辨别能力,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 民族认同教育要把握这一教育环节,做好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教育设计,分析青年学生民族认同行为,适时改正青年学生不正确的民族认同意识。要激发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来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它还是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会组织的责任。 民族认同教育既是微观层次的教育,也是宏观的全社会的教育活动。

摘要:文章从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认同,高校

参考文献

[1][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139.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58.

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 第2篇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团结的本质是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培养和树立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而如何做到“五个认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同伟大祖国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徐特立说:“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56个兄弟民族也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的稳固统一。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二、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描述群体而非个体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识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习近平在2014年9月29日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时,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表现在对优秀的各民族文化的认同。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四、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对领导56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认同尤为重要。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首先必须锻造信仰认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全国各族人民只有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信仰,才能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次要增强理论认同。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新的复杂局面,在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同时,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一元多样的态势正在显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多种社会思潮,多个舆论场,多个话语体系并存,其真理性和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五、认同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共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 第3篇

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重要课题——群体行为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其基本观点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提个通过实现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指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成员的认同程度,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知而产生的关于自身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肯定性的态度,这一肯定态度使社会成员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个体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一部分,进而维护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进程和未来发展”。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上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学生、群众等受教育群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单纯的以为是一种政党维护统治的工具,是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产生对这一门学科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意义的积极评价,就无法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与动力,从而从源头上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那么,整个活动就无从开展。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探求原因。

1、从教育者视角看

(1)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或者是本身就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信,对这一门学科缺乏充分的、全面的、科学的认知,教育者对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不高。(2)教育者由于缺乏这样的积极性,那么,他就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产生应有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在《论语》一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应该如果不为人师表,不以身作则,不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的话,那么教育者所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缺乏说服力的。

2、从受教育者视角看

(1)和教育者一样,受教育者首先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态、尤其是价值认识不清,从表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进行自我化的理解,认为自己所接受到的课堂上教育者对其理论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与价值,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2)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缺乏内心的自省,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不能及时的对知识进行转化,同时,缺乏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与社会融合的经验。也缺乏必要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定的技能与经验。

3、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而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学科建设和体系不够完善。在理论与实践体系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科学化,学科化与专业化的体系,最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专业化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的人员,而这些人不一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实践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当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借鉴教育实践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自身的学科特色。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自己的定位与认识上含混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等一些重大问题,学界也是存在诸多争议的,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提高价值认同的方法

“较高的文明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水平与物质水平,而且意味着更有魅力的精神生活,因此获得更多人的支持。精神生活一开始就具有政治意义,而且能够统治人,尽管人们反思到这一点是相当晚近的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给人们提供这样的一种精神生活,那么,这种精神生活如何让实现呢?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问题,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见解与思考。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者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明确的、自信的和肯定的认识,同时,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使“身教”效果发挥到最大。

2、使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价值上的认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使其认同的“筹码”,这种“筹码”是什么呢?利益认同是人的物质、精神需求方面的一致性与统一性。马斯若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种是属于生理的地层次的需要,后三种是属于社会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只要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从受教育利益出发,比如向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困难,以此增加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这是外在的、实际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重在引导受教育者的心理,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产生实际的效果,比如由于参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收获到一种正确的,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对其价值进行肯定与认同的“筹码”应该是内外两个方面的。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明认同教育 第4篇

一、给学生渗透社会文明理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构建文明的关系。一名父亲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把孩子吊起来打,谁知道父亲失手把孩子打死了,父亲十分悔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开展讨论:

生A:父亲打孩子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应该跟他讲道理。

生B:有些孩子跟他讲道理没有用,你反复地跟他说他就是不听,你狠狠地打他两巴掌,他就听话了。

教师:假设我们是父母的话,能不能想一个不打人又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C:我听说,外国的父母遇到这种事,他们不打人,他们会把孩子扔进小黑屋关一天,直到孩子认了错才把孩子放出来……

教师:那西方的孩子被送进小黑屋以后,他们真的愿意听父母的教育吗?

生C:一般会吧……西方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小黑屋以前,会跟他们说明白这件事情哪里做得不对,因为做错了事,所以要惩戒。

教师:那若孩子觉得父母说得没道理,坚决不听父母的教导呢?

生C:那西方父母就随他们去了呗,他们的父母会认为,你们现在住我们家里,就得守我们家的规矩……

由此,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渗透文明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用文明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减少很多社会矛盾。

二、让学生思考社会文明标准

社会文明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仅仅只是将这些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将很难理解哪些行为是属于构建社会文明的行为,哪些行为是破坏社会文明的行为。

前段时间人们热议:一位姑娘为孕妇让座,孕妇坐后不道谢,这位姑娘又把座位骗回来。教师通过此事让学生理解到社会文明是如何构成的。

生A:那个姑娘做得很不对,她做好事不应该图回报,那个孕妇没有感谢她,她得不到回报就把位置再骗回去,就是在图回报,而且用骗的手段再得到位置,本身就是不诚信。

生B:那个姑娘做得很对,如果人人都像那个孕妇,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啊,这个姑娘也就是给孕妇提个醒,让她以后记得接受了别人帮助就要道谢。

教师:我们可以把视角放在这名孕妇的身上,假设这名孕妇道了谢,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可是她现在没有道谢,那么被让座的人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呢?

教师:看,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会催生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事情,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始思考文明社会与文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要让学生认同社会文明,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因为社会文明是由每个文明人构建的,所以从自己做起,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标准。

三、让学生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参加社会文明建设,学生在参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一些,这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以后愿意为这个社会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文明。

以教师引导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例,在社会实践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在活动中,你们感受最大的是什么?

生A:李婆婆好可怜,她明明有儿有女,生病的时候子女都不来看望她。

生B:实际上有些孤寡老人生活上能自理,他们就是需要人陪。

生C: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谁有空来陪啊?我家附近很多老人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几年都回不来一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近期能为孤寡老人做点什么,远期可为孤寡老人做些什么展开讨论。教师若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为社会文明建设贡献一分心力,自己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改善社会现状时,学生就更愿意认同社会文明的理念。

认同教育 第5篇

和硕县第一小学

撰稿人:车梅 时间:2014年11月24日 ──────────────★────────────

和硕一小三年级开展“五观”“四个认同”教育活动

(通讯员:车梅)为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和自治区、自治州有关会议精神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上,有力地推动学校“五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2014年11月24日,和硕县第一小学以开班会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和“五观教育”。

通过班主任的精心讲解,学生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跟社会主义走的决心和信心,班会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通过学习,学生们也更加明白要珍惜新疆来之不易的繁荣发展的局面,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牢牢记住“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五观”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拥护党、拥护祖国、拥护人民。

军校学员职业认同感教育研究 第6篇

【摘 要】职业认同感教育在军事院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军事院校应当从入伍前教育、课程设置、军事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员的职业认同感,最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关键词】军事院校 职业认同感 教育方法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相一致。军事院校的学员是部队建设的基础,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到将来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现阶段,学员面临学习任务重、生活环境苦、竞争压力大、自由空间少、外界诱惑多等负担,容易造成他们职业认同感大幅降低。

根据笔者于2014年6月在单位随机抽取的300名军校学员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在“选择就读军校原因”一栏中,约23%的学员是迫于父母的意愿,17%的学员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34%的学员是为了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将来希望的工作岗位”一栏中,57%的学员希望可以被分配到军事机关或军事院校工作,而不希望被分配到基层野战部队;在“将来希望的工作地域”一栏中,63%的学员希望可以留在大中城市,而不希望被分配到边远艰苦地区;在“未来职业规划”一栏中,13%的学员希望可以尽早转业到地方当公务员,17%的学员希望可以在部队当上副团职干部以后再转业,21%的学员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持观望态度,走一步算一步。这些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现阶段军校学员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因此,职业认同感教育在军事院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重视学员的入伍前教育,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现阶段军校学员大多为90后且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受到较多宠爱,物质生活较好,一路走来受过的挫折较少,这就造成了他们不太能吃苦、意志力较为薄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等特点。所以在新学员入学入伍时,就应该通过谈话、问卷等了解其入伍动机,了解他们对将来严苛的军校生活是否做好了准备。通过入学典礼、入伍宣誓、优秀学员演讲、学员营座谈等方式让刚入学的新学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成熟的理解,意识到军人职业的光荣,产生对职业的自豪感,使他们从刚入学时就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解放军军事院校学员,就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军校学员应从一开始树立将来为部队服役终身的高度职业认同感,愿意为国防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力量,并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

二、提高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突出未来合格军官的培养目标

当代国防教育的实际要求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培养学员的军事能力素质,还要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一个优秀的军校学员不仅仅要具备优异的体能和军事技能,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军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兼顾到这两个方面,要选择容易让青年学员们接受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只是一味地反复讲大而空的道理,而是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与他们自身的实际,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感染他们,从而夯实军校学员军旅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使学员认识到职业的深层次含义,有助于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高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追求。

三、加强军事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培养合格自信的军校学员

军事院校中很多课程是学员以前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的,如果他们的业务知识没有学习好,很容易造成他们的焦虑感和挫折感,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这就要求军事院校平时要大力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天要进行不断线的体能训练,定期进行射击、游泳、搏击、定向越野等训练,以及对专业兵种、军种知识要进行彻底地学习。在扎实地掌握了这些业务知识之后,让学员定期到基层野战部队当兵或代职锻炼,使他们熟悉自己的专项业务,并不断拓展自己熟悉的职业技能领域。让他们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感受到工作的新鲜感和职业的成就感,减少工作中的挫败感,从而真正享受到这份职业的快乐。

四、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为引导,促进职业认同感的最初建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之余应大力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如歌舞晚会、文化艺术节、学员俱乐部等,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各项竞赛和活动,使那些多才多艺的学员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既丰富了学员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对较为枯燥的军校生活不那么抵触,同时也使学员有了施展技能的舞台。良好的氛围和多彩的活动会使学员产生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归属感,能够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使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动机,从而进一步树立了他们作为军校学员的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

军事院校学员是部队建设的基础,是将来战场上的主体指挥官。由于他们年纪轻、阅历浅,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学员们只有从心底里真正地对职业感到认同,才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了让学员们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未来,牢固树立献身国防的信念,激发职业作为的动力,军事院校应当从入伍前教育、课程设置、军事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学员进行教育培养,使学员成长为能够适应未来战场的合格军事指挥官,并能在工作生活中积极面对各种困难,有较强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愿意为国防事业奉献毕生力量。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变化的今天,军校学员的职责使命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所以要想不断地提高学员的职业认同感,军事院校在教育上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摸索和改进,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着较高职业认同感的军校学员。

【参考文献】

[1]周凯.军事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研究 第7篇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社会大众在处理“自我”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并自觉地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实现的实质是客体主体化,这就需要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活动出发来考察它实现的条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实现的过程,从而使认同主体积极主动不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进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

采取整层随机抽样法从10所不同的高校共选取217名高校人员,获取有效问卷217份。其中男性105名,女性112名;年龄区间为17至52岁;高校老师31名,高校行政人员24名,大学生162;文科生134名,理科生50名,工科生33;城市人口88名,农村或郊区人口162名;中共党员99名,共青团员104名,民主党派2名,群众12名;大专1人,本科132人,研究生及以上84人;

2.编制问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问卷》的整个编制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问卷维度,再编制问卷条目。分为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面分两个子维度,共54个条目,即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和整合价值,每个子维度分别包括5个条目(导向价值:政治认同、思想道德认同;凝聚价值: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整合价值: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希金(Hinkins,1995)建议,所有条目的反应尺度均采用李克特五点类型(five-point Likert-type scal),即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比较符合,3表示一般符合,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由被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第二步,选取11名高校人员进行初测,对初测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根据内在一致性的统计要求,初测的克朗巴哈系数α分别为0.760。

3.工具和测试过程

运用已确定的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问卷》,制定规范的指导语,采取纸笔测试方式,以团体测试为主,展开较大范围调查,所有数据管理与分析均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本研究的数据分布特点,我们主要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Regression),因此主要从以下方面报告研究结果。

1.高校价值认同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

以高校价值认同为因变量,以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专业、学历、家庭所在地、政治身份为自变量,采取最优尺度回归法(CATREG-regression for Categorical Data)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以高校价值认同为因变量,以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专业、学历、出身地、政治身份为自变量时,结果发现:

1)根据标准回归系数(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参见表3)得出价值认同的Beta系数最终方程式:价值认同=-.232×性别-.274×年龄-.109×职业+.029×专业+.103×学历+.189×家庭所在地-.176×政治身份。

2)根据价值认同的回归方程可以发现:第一,影响高校价值认同的自变量的重要程度由强到弱分别依次是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政治身份、职业、学历、专业;第二,年龄这个变量对价值认同的影响最大,说明不同年龄的高校人员的价值认同是不相同的,因为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294)可以看出,随着高校人员年龄的增加,高校人员的价值认同状况更好,更积极。

(2)以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整合价值为自变量,价值认同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价值认同的回归方程式(参见表4):价值认同=.354×导向价值+.444×凝聚价值+.384×整合价值。其中3个维度的Sig=0.000,因此这3个维度都对价值认同有(0.01)以上的显著相关。

(3)以政治认同、思想道德为自变量,导向价值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导向价值的回归方程式(参见表5):导向价值=.685×政治认同+.637×思想道德。其中政治认同和思想道德Sig=0.000,因此政治认同和思想道德对导向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

(4)以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为自变量,凝聚价值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凝聚价值的回归方程式(参见表6):凝聚价值=.595×理想信念+.526×民族精神。其中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Sig=0.000,因此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对凝聚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

(5)以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变量,整合价值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整合价值的回归方程式(参见表7):整合价值=.584×主流文化+.575×价值观。其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Sig=0.000,因此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整合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

三、讨论

针对以上的研究结果,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这个变量对价值认同的影响最大。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已敢于挑战教育者的权威性,强烈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理念和行为模式及评价标准,教育者简单的说教很难纠正他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行为的偏差,强硬的灌输甚至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解决教与学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已迫在眉睫。

2、政治认同和思想道德对导向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导向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政治认同所要表明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认可性。思想道德教育能帮助人们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并在互动中坚持自己的道德品性。

3、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合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应的是国家的根本意志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文化有主导和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和渗透主流文化的重要渠道,肩负着培养主流文化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并逐步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人员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在价值观念领域达成共识的社会状态下,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结论

通过对研究结果及其讨论发现以下五个结论:

1、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整合价值三个都对价值认同有(0.01)以上的显著相关。

2、影响高校价值认同的自变量的重要程度由强到弱分别依次是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政治身份、职业、学历、专业。

3、年龄这个变量对价值认同的影响最大,说明不同年龄的高校人员的价值认同是不相同的,因为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294)可以看出,随着高校人员年龄的增加,高校人员的价值认同状况更好,更积极。

4、政治认同和思想道德对导向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合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

摘要:为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现状,确定维度,编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问卷》,其信度达到α=0.844。随机分层抽取217名高校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发现三大结论:(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由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和整合价值三个维度构成;(2)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整合价值三个都对价值认同有(0.01)以上的显著相关;(3)政治认同和思想道德对导向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整合价值有(0.01)水平以上的显著影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问题,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认同教育 第8篇

一、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塑: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青年大学生身处时代发展前沿,是积极寻求发展、乐于接受新事物、社会活跃程度最高的群体。他们既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者。可以说,经过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问题和青年发展问题的同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既存事实[2]。

准确把握青年群体价值观念嬗变本质特征是做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在涉及青年发展问题的所有因素中,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是关键[3]。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嬗变的本质特征:一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分化与趋同回归;二是主体价值标准与社会主导价值规范的冲突加剧。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可以看作是在理性反思基础上发展而来,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高过父母一代,个体主体性也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焕发。世界各国社会进程中的同质化趋势嵌入青年发展问题,塑造了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念嬗变的趋同回归的整体态势。我们不否认青年行为的理性动机和合逻辑性,但也必须看到这类行为背后隐藏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规范的间隙,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工作必将加剧冲突的程度。

深刻认识中国梦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是做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从本质上讲,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新发展、新表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重大成果[4]。一方面,中国梦扬弃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原则,在反思传统集体主义政治价值的基础上,首先确认了作为共同体意义上的中国对于其内部成员利益实现的作用,进而明确了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分配不应被视为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协作关系的展开;其次是中国梦清晰描绘了共同体成员的奋斗目标,为共同体价值的塑造和身份认同凝聚了相当丰厚 的共识[5]。马克斯·韦伯认为“人类状况需要在终极的和不可调和的行为目的之间做出选择,人不得不自己选择在什么样的理性、情感或传统程度上做出行动,这就是人的价值取向。”[6]具体而言,中国梦理论确立的共同体利益协作关系奠定了当代中国青年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关系,是青年价值取向新的理性价值基础。因此,中国梦理论在青年价值理性和情感维度发生的重要影响,必将重塑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改变本身也将成为一种青年群体价值观念的“新传统”。

二、“求同”与“存异”的竞合:高校中国梦认同建构的基本机制

开展中国梦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7]而要实现中国梦理论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由“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核心工作是要在大学生中构建对中国梦的认同。

按照社会认同理论,从青年大学生个体角度而言,中国梦认同是指个体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同化于中国梦理论价值规范,不断调整自身观念和行为以顺应中国梦理论所规范的思想行为要求,并在实践中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可见,中国梦认同是社会性的、动态性的和交互性的,既是个人社会边界以外对个体的认同,也是个体指向自身的认同。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过程中,以中国梦理论为规范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为个体的社会认同提供了公共场域。在此意义上,中国梦既是实践行为的逻辑起点,也为个体实践活动在“历史-现实”维度中的展开提供了情感归宿、价值定位和理性规范。

从作为高等教育主体高校的立场出发,建构中国梦认同要充分整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就业创业等多类教育资源,发挥社会认同机制和自我认同机制的双重作用。一是要深刻认识高校各类教育资源育人机理显著差异。课堂教学是建立在特定理性目标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科学认知的基本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各类学生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兴趣爱好为聚合基础,是培养学生非认知性素质的重要载体;社会实习和创业就业是复合型社会活动,往往以兴趣爱好职业志向为先导,但需要付出大量认知、情感和动手实操等多种能力。二是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应该形成竞合的有机关系。从高校的角度审视,社会认同强调的是“化我”,是校方通过教育干预和校园文化等显性隐性手段感召学生的过程;自我认同强调的是“我化”,大学生个体是行为主体,是社会环境认同包容个体的过程,校方应该提供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制度化场域,鼓励包容学生创新甚至是试错。三是高校在开展中国梦教育中应该严格把握“为”与“不为”的边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主体是推进中国梦教育的设计者和施行者,居于高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中心点和链接点,在中国梦教育中应该发挥思想引领、营造氛围、建设载体和掌握话语等基本职能,将促进大学生自我发现与引领学生践行中国梦融为一体。

三、思想舆论引领与实践载体创制并举:高校中国梦认同构建的工作路径

1.开展以中国梦理论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大学生中国梦双向认同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一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学习回顾历史,建立对中国梦理论历史渊源的正确认识,突出中国梦本质属性的统合作用,引导大学生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认同作为一种意识和心理活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情感要素。新时期新阶段,要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将爱国热情升华凝聚为实现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三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梦既描绘了国家的发展目标,也蕴含了青年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家国一体、理想照进现实的美好图景。青年时代正是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只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个人奋斗投身到践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才能绽放绚烂青春。

2.建设以中国梦理论为精髓的校园文化,营造大学生中国梦社会认同的校园环境。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好顶层设计,牢牢把握中国梦精神的理论精髓,给予中国梦宣传学习活动以充分发展空间,高校党委和团组织要将宣传学习中国梦理论摆在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二是要精心培育打造学生学习教育活动品牌,在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探索宣传学习中国梦理论的活动载体,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活动中精心打造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创新学生管理体系,重点修订学生评价制度,将学生参与中国梦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将学生参与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8],营造学习践行中国梦的校园风气。

3.创造性开展学生创意创业工作,构建大学生中国梦自我认同的实践体系。高校创意创业工作已经提到了与就业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部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一是要站在践行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创意创业工作。创意创业工作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投身中国梦实践自我认同的心理发展过程,高校必须以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大力支持、重点投入。二是要认真开展创意创业教育。创意创业人才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高校开展系统的创意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意思维、创业意识和管理能力[9]。三是要做好大学生创意创业帮扶工作。大学生开展创意创业活动仅是探索的开始,对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高校要发挥创业孵化器作用,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有针对性的帮扶,让学生安心创业,在经营磨砺中培养创业型人才品格[10],强化自我认同的实践基础。

4.创制与中国梦相关联的青年关切议题,提升高校教育主体在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中的话语能力。高校各类教育主体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必须牢固占领社交网络阵地,提升网络话语能力[11],构建创制关于中国梦的青年议题“巧实力”。一是准确把握青年关切。目前青年流行亚文化换代周期日益缩短,青年大学生的关切扩散和转移速度加快,这对信息收集和预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首先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要根据中国梦涵盖的广泛话题准确把脉青年关切。二是推进中国梦与青年关切对接。中国梦承载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光荣与梦想,与国家命运和个人未来息息相关,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中,要突出青年大学生使命职责,充分强调国家命运与个人未来在中国梦理论中的辩证统一。三是重点在社交网络渗透中国梦教育。社交网络是大学生活跃的网络平台,发挥联络感情和及时交流信息的重要作用,虽然使信息碎片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交流和感情联络的密度,也是青年自我呈现的重要网络平台[12],更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错过的网络节点,要及时推送饱含中国梦正能量的信息,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摘要:中国梦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如何在坚持和完善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基础上,提升内容整合力度、过程管理强度和特色凝练深度,增进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第9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河西某高校 (文中统称C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三位大四男生, 处于伦理的考虑隐去真实姓名, 分别用A同学、G同学、W同学代替。

(二)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和观察法, 前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围绕专业选择编制访谈提纲, 运用书写、录音、录像等手段, 分别对三位男生进行深入访谈。为了较全面了解三位男生的情况, 对三位男生的同班同学进行了访谈。观察法:非参与性地观察三位男生的课堂表现, 对访谈中未提及的内容进行补充, 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

二、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现状

1.入校前的情况

(1) 专业选择

当笔者问起他们因何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时, 回答表现出对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情愿和无奈。

A同学:因为第一次报志愿就失利了, 那年可以参加补录, 补录时第一志愿选了最喜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然后为了保险起见就随便填了C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第二志愿, 结果居然被学前教育专业录取了, 看到后自己也是崩溃了, 我从没想过当幼儿教师啊!

G同学:我在高三读了三年。第三年找了位老师进行咨询, 他建议我选择学前教育专业, 说这个专业的男生比较少, 毕业后就业比较受欢迎。当时我想已经在高三耗太久了, 大学毕业赶紧有份工作就好。再说我是学文科的, 相比女生没有太大的优势, 专业选择范围小。所以就听取了老师的建议, 第一志愿填报了C校学前教育专业, 就这样录取了。

W同学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缘由与前两位同学相同, 都是随便一选, 压根没想到会被学前教育专业录取。

(2) 专业认识

从三位同学的访谈可知上大学前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没有真正的了解, 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保姆, 看管孩子的, 地位比较低。

A同学:觉得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学习当幼儿老师, 感觉没什么难度啊, 就是带孩子玩, 只要保护好孩子就可以了。因为我们村上的幼儿园老师就是看着孩子玩, 在别人看来整天都很闲, 谁都可以胜任, 如果男生去的话会憋屈死的。

G同学:当听到我被C校学前教育专业录取的消息后, 家里人的第一反应是回去补习一年, 认为幼儿教师就是保姆, 男孩子当幼儿老师不合适, 别人会看不起。当时自己也很矛盾, 一方面, 自己高中因为某种原因休学一年, 能考到本科院校已属幸运, 不愿再回去补习;另一方面, 自己对这个专业根本不感兴趣, 没想过要当幼儿教师。就在迷茫纠结的时候, 碰到一位学前教育学姐, 她告诉我说学前教育最近几年就业前景好, 尤其是男生。上大学就是为了出来能找到工作,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 能有份工作很不容易, 如果实在不想当幼儿老师等自己大学毕业后再找出路, 爸妈把决定权留给了我, 就这样我选择了这一专业。

W同学:家里人不认同, 说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去幼儿园当老师, 工资又低, 还会被人笑话的, 但是经过几天的冷静思考后, 我想先学着, 等大学毕业了回去参加基层考试, 不去当幼儿老师, 家里人也觉得可以, 慢慢才接受的。

2.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变化及问题

(1) 专业学习内容

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 专业技能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掌握的熟练程度可以折射出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包括唱歌、弹琴、画画、舞蹈、讲故事五项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等。通过笔者在他们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对其他同学的访谈了解到, 在五项技能方面, 三名男生并不占有优势, 仅仅是掌握了基础知识。如, 声乐方面, 只会识谱, 基本能掌握音准;美术方面, 会简单的手工操作和简笔画;舞蹈方面, 掌握了简单的舞蹈动作;能在电子琴上弹出简单的几首儿歌。

A同学:专业理论课男生和女生其实没差别, 主要就是专业技能课。美术课上美术老师教的国画、烫画、玩教具制作之类的我们勉强能完成, 可是缝绣作品一类的, 我们真的是“大眼瞪小眼”, 只要一想到我一个大男生要拿着针绣东西, 就觉得有点女性化了, 自己都接受不了。

G同学:希望老师可以根据我们男生的实际, 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一类。电子琴课和声乐课我们还是能跟上的。最头疼的就是舞蹈课了, 一堆女生中间就一个或者两个男生, 每次看到老师让压腿、劈叉时, 我们就只能做做样子, 这时候老师也不强求我们, 所以四年里舞蹈这一方面一直没有进步。而且很多时候老师教的都是民族舞, 动作都有难度, 在我看来实用性不强, 因为这些对于幼儿园的孩子都不适用。

通过笔者的观察, 男生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就像G同学所说的“做做样子”, 只是随手比划两下, 而且他们总是站在拐角处或者最后面, 这些地方都是老师最照顾不到的地方。这表现了男生学习舞蹈课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成为男生专业发展上最大的阻力, 专业技能课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

(2) 专业认识

访谈了解到, 通过学习, 他们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认识都发生了改变:

A同学:以前觉得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怎么照顾小孩的, 是保姆。现在觉得那时候的认识很肤浅,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照顾小孩那么简单, 它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幼儿教师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自己心里对学前教育专业也很认可。

G同学:从学前教育的作用来说, 这一时期留在孩子潜意识里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会影响其一生, 而自己对这一时期的感悟也比较深, 希望通过学前教育保证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是自己的一个目标。

W同学:没上大学前, 在我的潜意识里就觉得幼儿教师就是带小孩玩的, 不需要太大的本事, 可是这四年里我深深感觉到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看似很简单的照顾小孩都大有学问, 更不要说保证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了。

大学生活匆匆而过, 四年来, 三位男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尤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认识方面, 已经从入校前浅薄的认识发展到深层次的认识了, 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 对幼儿园教师也有了新的认识。

(3) 专业情感

这里的专业情感指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环境的影响, 本专业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进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接纳和认可程度。三位男生专业情感的发展可谓处在纠结、矛盾中。

A同学:对于这个专业我好像一直是那种感觉, 刚感觉接受了, 一碰到问题又觉得不能接受, 然后过一段时间又能接受了, 也叫纠结。

笔者将对三位同学的访谈内容做了整理, 在专业情感的变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从不认同到认同

A同学:我下定决心读学前教育专业后就有点后悔, 当时只想到了工作好找, 没想过这四年要怎么过, 那么多女生, 万一整个班就我一个男生怎么办, 那样真的很尴尬, 就又开始动摇了。后来到学校后才发现同一班的还有两个男生, 就有种释然的感觉, 原来自己还有战友, 慢慢地能接受了。

阶段二:从认同到不认同

W同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专业基础知识, 觉得不是很困难, 甚至还比较喜欢。可是到后来, 加了美术、音乐、电子琴、舞蹈等专业技能课, 我们是美术没基础, 音乐连曲谱都不认识, 弹琴需要手指灵活, 这些一样都不行啊。上舞蹈课就是种痛苦, 和女生一起上课那就是种煎熬。我们男生本来柔韧性就不好, 做动作很困难, 老师压根没考虑我们男生, 教的内容都是些女孩子的动作, 我们学也不是, 不学也不是。那时候觉得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就是个错误, 这个专业压根就没适合我们男生学的东西, 不但没学到东西, 还被其他专业的男生说我们越来越女性化了, 当时真想冲上去和他们打一架。

阶段三:再从不认同到认同

G同学:大三实习的那年, 我到幼儿园后发现这所幼儿园老师很少, 园长看到我来很高兴, 对我委以重任, 直接让我带班, 真的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觉得以前碰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园长在平常生活中对我也很是照顾, 经常和我聊天, 聊天中她多次提到现在的幼儿园特别需要专业的幼儿老师, 尤其是男幼儿老师, 极力鼓励我从事学前教育行业。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学习这一专业是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幼儿园里的“男阿姨”》, 这篇报道提到了幼儿园里男教师存在的独特价值, 结合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历, 想到或许自己能给孩子们树立很好的榜样, 可以改变很多小孩的性格脾性, 就打心底里接受了这一专业。

笔者也看到了这篇报道, 报道中写到南京河海大学幼儿园里的男教师吴鸣宸对被人称为“男阿姨”的工作乐此不疲, 同时他的介入明显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 他想出的很多点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很简单的一份报道, 但却在这几位男生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让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专业及未来从事的职业。

(3) 就业意向

A同学:虽然学了四年的学前教育, 也渐渐发现自己喜欢这个专业, 但总是不甘心一辈子都只当个幼儿园老师。四年期间我也在复习准备考公务员, 如果公务员考试失利了, 那我就当幼儿教师。现在找工作压力这么大, 幼儿教师的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 反正最终就是为了就业嘛……可要真正当幼儿教师还是有问题的, 有时候不是不喜欢学前教育, 只是目前这个社会状况, 男幼儿教师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太大了, 工资又低, 作为男生, 以后要养家糊口根本不行, 我也有点扛不住, 所以当幼儿教师只能是我的第二选择。不过如果国家能采取手段提高男幼儿老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估计会有更多的男生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吧。

A同学的回答不仅包括了从事学前教育行业压力大、工资低的问题, 还简单提到了这一专业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男女生比例极不平衡。

面对笔者提出的“毕业后是否会从事这一专业”, G同学的态度很坚定——就是冲着就业来的。“当初我选择这个专业

就是因为近几年学前教育就业形势好, 所以我会抓住这个机会, 现在我觉得幼儿教师挺好的, 我会给孩子们树立不一样的榜样, 希望他们能健康和谐地发展。不过还是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在课程设置这方面下点工夫, 毕竟我们是男生, 舞蹈、音乐都不是我们的专长, 但我们可以学习幼儿体育、科学实验等符合男生特点的学科。”

W同学:我没打算当幼儿园教师……不过要是各种考试都和我无缘的话, 我也会选择当幼儿教师, 毕竟也学了四年。就是真心希望国家能重视一下幼儿教师的地位问题, 能适当地涨涨工资。

四年间, 三位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认识和情感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收获和提高, 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开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逐渐接纳这一专业,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总体看男生在就业意向上还是倾向于选择其他, 将幼儿教师置于备选区。

(二) 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多, 男生往往害怕相处不好, 会被班级同学孤立, 也会因为女生多而感到孤独、别扭, 失去信心。另外, 男生的问题往往是专业技能, 特别是舞蹈、音乐、钢琴等不及女生, 他们以女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 男生具备女生所没有的优势, 比如男生具有阳刚之气、坚韧勇敢的品质, 会使幼儿在与男教师接触中变得自信、果断、开朗、坚毅等。男教师一般在体力和运动方面优于女教师, 在踢球、攀爬等运动量大的游戏中有男教师的陪伴与指导, 更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在科学实验等课程方面, 男老师也更有优势。

2.社会因素

当前, 国家加大了扶持学前教育的力度, 但仍然存在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待遇低的问题。幼儿教师的工作繁重而琐碎, 待遇和收入却比较低。在我国, 男性普遍被认为是家庭中的顶梁柱, 是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男性就应该有一份收入高而体面的工作, 比如警察、医生、律师、工程师等, 或者成为部门领导, 对于成为幼儿园教师却不能接受, 微薄的工资收入让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望而却步。另外, 传统观念认为男子应干大事, 女子应相夫教子, 照顾孩子本应由女性承担。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 自然而然, 幼儿教师就该由女性来担任。女性普遍被认为温柔、细心、和蔼、感情细腻, 孩子交给她们放心, 而男性急躁、粗枝大叶, 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学前教育行业的男性少之又少, 导致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的畸形发展, 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3.学校因素

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极大地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当前, 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倾向于女性, 较少考虑男生的特点。专业技能课程大部分是舞蹈、音乐、美术、钢琴, 男生无法融入学习, 导致兴趣缺乏, 学习源动力不足, 也打击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男生数量较少, 甚至有的班级只有一个男生, 这些男生在班级中常感到别扭、彷徨、孤独、无助, 缺乏归属感, 从而更加不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三、改进的建议

1.社会方面

幼儿园孩子的成长, 不仅需要温柔细腻的女教师, 也需要身具阳刚之气的男教师, 男女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才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应加大男幼儿园教师从事幼教工作的媒体宣传, 形成舆论导向。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对男生从事学前教育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使男性投身到学前教育专业、投身到幼教岗位成为一种社会正常现象。

国家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使幼儿园教师能够享受与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地位和待遇以及有同样的进修学习、晋升等机会, 从而吸引男性的加入, 改变幼儿园教师“娘子军”的现状。

2.学校方面

(1)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照顾到男生的特点和兴趣

学校应调整培养方案, 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照顾到男生的需求, 可以根据男生的特点及兴趣设置武术、体操等体育课程或简单的物理、化学等科学实验课程。这样不仅培养了男生的专业技能,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男生的兴趣, 让他们乐于学习此专业, 乐于从事此专业。

(2) 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男生的比例

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应扩大招收男生的比例, 高考分数可以适当加分录取, 使学前教育这一专业有更多男生加入, 避免学前教育男生在班级中孤单、尴尬的现状, 给予足够的同伴、同性交往空间, 不让他们成为弱势群体。

(3) 加强心理教育, 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社会认同感低、专业课程学习阻力大、长期处于女生多男生少的环境等, 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 性别压力、自尊心受挫、自信心差、女性化等, 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心理疏导, 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对其进行职业教育, 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 认识自己的长处, 分析就业前景, 增强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杨宏, 施远程.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

国家认同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理性应对 第10篇

一、国家认同教育的困境扫描

英国学者沃克指出,如果社会缺少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那么它很快就会分崩离析[1]。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小学生不仅国家主权意识模糊、民族文化淡化,而且其爱国热情和理想信念也日渐低落和缺乏,加之传统学校层面上的国家认同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呆板,内容落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甚至还极易使得他们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国家认同教育困难重重。

1. 全球化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

哈贝马斯指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国家的权利正在被超国家制度逐渐剥夺,国家机构也正趋于空洞,国家也终将非国家化,直至主权的终结[2]。随着民族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其主权一元化的权威地位冲击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就会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认同对民族国家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意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进而严重削弱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威。除此之外,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国际化流动的步伐,国际移民的激增、跨国公司员工的国际间流动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壁垒,破除了传统民族国家公民的身份约束,必然会动摇公民对固有的国家主权的认同内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单向过程。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国家政治认同出现混乱,这是国家的认同教育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信息化冲淡了民族国家的文化归属感

文化认同不仅使得公民找到了历史文化的归属[3],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然而,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具个性和多样化的符号语言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不仅文化的自由空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展,摆脱了既定社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时空限制,而且也超越了传统文化多元并存的现实语境,形成了文化多元互融的格局。这种多元互融的格局不仅消解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也瓦解了原有的一体化社会认同。

当前我国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融合给许多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他们除了学会对西方繁荣经济的极度羡慕和对其生活方式的一味模仿外,还无比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动摇和抵触,不仅造成了政治信仰的模糊,也使得我国民族历史及文化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3. 后现代思想促成了公民身份认同的多元化

现代公民身份是单一的,就是指国家公民,这是其现代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现代性既体现在民族国家完善的宪政体系和高度集中的政权上,也体现在国家认同的同质性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单一性上。而后现代通过对现代公民身份的单一性解构,使公民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身份的单一性由于时空的变化被彻底地打破,可能是国家公民,也可能会是次国家公民,还可能是世界公民等等,他们的身份认同也因其效忠的对象不同,随着其多重身份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认同倾向。与此同时,后现代通过对多元差异的强调来消解现代族群身份的无差异认同。后现代主义反对民族国家采用的无差异政治方式让不同种族和性别的公民拥有单一的国家认同,认为民族国家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他们的需求是多元且各不相同的,应该承认差异、充分尊重差异,强调公民身份认同要在满足国家共性要求的基础上,要给特定族群以特殊权利,享有差异认同。由于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形成,人格塑造尚未完善,加之缺乏社会经验,极易被后现代思想宣扬的去中心、破权威、多元化等观点所迷惑,难辨事实真伪,进而造成国家认同的迷茫。

二、国家认同教育危机探析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现代思想不仅弱化了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还动摇了他们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使青少年的国家认同陷入了困难和危机之中。

1. 国家认同教育理念模糊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不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理念,就难以解决全球化趋势下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也无法设定切合实际的国家认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更不要说结合时代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开展的,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智轻德,中小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思想政治课所占的分数比值又不高,自然无法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得国家认同教育无法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有研究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国家政权认同模糊不清,不知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清楚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因就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观念过于老化,仅有的僵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政治辨别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形成。

2. 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陈旧

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时代性特征不强,无法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学校教育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大多以我国古代的或者近代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作为教育的典型事例,尽管历史上他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曾经激发起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爱国热情,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青少年获取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仍然只停留在传统的历史文化上,不仅无法满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渐增强的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也很难达到和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针对国家认同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要么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要么过分地夸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仅仅停留在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上,使得教育内容缺少中心,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存在问题。

3. 国家认同教育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教育者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说理式的话语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他们不仅陶醉于这种脱离中小学生实际的空洞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论,还要强迫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和服从,这对生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不仅难以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甚者还会对这种脱离他们生活世界和现实语境的说教式国家认同教育产生极度的反感和抵触[4]。因此,要想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得到有效地落实,还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三、国家认同教育的理性应对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

1. 确立秉承传统文化与拥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因知识水平和年龄所限,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发展期,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以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其国家认同感极易产生矛盾冲突,缺少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责任担当。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传统文化,具备全球视野,将多元、反思的教育理念融入国家认同教育,坚持以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家利益为根本,站在全人类视野的高度,将其培养成为既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和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未来拥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爱国者。一是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多体现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是否强大和繁荣上,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仅靠“舶来”就会丧失民族国家的自信与自尊,公民也就难以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国家认同教育必须根植于灿烂辉煌的文化土壤,借助于悠久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进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要处理好归属感与开放性的关系。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生存,这就要求国家认同教育必须避免一国独大、封闭自负的短视行为,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人类一切进步思想和优秀成果,为了人类共同利益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在进行国家主权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强民族国家间中小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全球意识的培养,促其养成开放包容的品格,能用开放的胸怀面对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2. 选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内容

为了使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能够被中小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选取科学的、紧跟时代潮流的、富有我国特色的、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政治认同教育,丰富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当下我国关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多是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比如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等,初中的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等,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尽管可以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的知识水平,但学生缺少内在的情感动机和理性基础,所以难以对政治认同形成理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取得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政治认同教育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于政治生活体验的方式进行,变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热情,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其次,要强化文化认同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彻底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我国丰富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发挥其对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方向和标杆。因此,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贴近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实质,培养他们热爱和忠诚祖国的情怀。

3.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

学校作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切实改革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由传统单向度的政治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方式,转向以政治体验活动为主的双向度教学方式,进而使其养成自觉的政治理性。为此,一方面要把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学生的自主研讨,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通过老师对难点和盲点的讲解不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指导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养成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感受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要采取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征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国家认同教育的针对性。有研究显示,儿童的国家认同感在4至7岁时就发展的比较清晰准确了[2],这种认同感主要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仪式”或“象征”的方式获得的,比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仪式中,学生就可以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原本抽象的国家认同通过这种仪式变得清晰明了。再者,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参与,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全球化视野,又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公民,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M].张金鉴,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2]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3]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认同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社会理想 认同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个性较为自我、行事任性、心态叛逆,从而在学业完成之后难以融入社会发展中,对社会理想认识不到位。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理想认同予以引导,让学生能够从社会角度感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一、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的内涵

所谓社会理想认同,主要是指所有参与社会发展的公民为了构建起共同的社会理想价值目标,也就是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平等互助的社会。其中,在社会理想价值目标的引领下,社会中的所有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全面履行自己的责任。然而,社会理想认同下开展的系统性的知识教育也就是社会理想认同教育[1-2]。

二、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强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理想认同是当前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加强良好思想品德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强化社会理想认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社会理想认同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由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珍惜生命、感悟人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个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公民。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该强化学生社会理想认同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真正为社会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强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例如: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采取模拟小法庭的形式,选取当前社会中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律案件,然后引导学生严格按照法庭庭审的基本程序,设置科学合理的模拟庭审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

再如:“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方案,可以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参观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地理情况,或者采用调查报告、书画或者手抄报等形式全面记录自己家乡的发展成果。在活动尾声,老师从各个小组中选出优秀方案,并给予一定奖励。通过课内外有效结合,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积累丰富经验,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社会理想认同教育。

(二)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增强社会理想认同感。

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非常关键。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组织能力,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1+1=爱”的助学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身处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借此有力冲击学生灵魂。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助学公益活动的爱心小分队,让学生为一些条件贫困的学生送去部分爱心物资,让条件贫困的学生能够感受更多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更加感恩父母和社会,有效提升自己的社会理想认同感。

(三)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理想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学校课堂教育的合理延伸和补充,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重要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内容,扩大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理想认同感。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加强学生的社会理想认同感,便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展开调查,其调查的内容应涉及学校的历史、硬件设施、环境、荣誉和办学情况等,让学生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学校之后,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让学生的责任心、感恩心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通过一些活动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又能够强化对学生的社会理想认同感教育。

四、结语

由于社会理想认同度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必须全面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设计合理的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实现社会理想认同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胜.理想与责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社会理想认同教育[J].亚太教育,2015(20):209-209.

认同教育 第12篇

一、民族文化认同感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是历史性普遍存在的,古代时儒家孔子就宣扬家、族、国的价值取向,直到现在对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学者分析“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影响、各个民族之间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对民族和国家的态度有多层次的认识,都区别于西方国家对文化认同的单一理解。一个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团结一心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其民族文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荣誉使我们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使我们更加团结一心地为祖国建设现代化事业,随着国家富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是这种民族自豪感在鼓舞着每个社会成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而拼搏奋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每个民族内部成员均能感受到这种精神,我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各民族之间共同参与维护国家秩序,人人都有群体参与感,对集体、对国家忠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统一。在这种文化认同所带领的精神图腾下各民族间、民族内部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和谐,更加有凝聚力,对于民族文化的低层次认同所受到民族内因和社会外因两方面影响都能做到很好的调节。在社会模式不断变迁的现在,在农业转向工业、乡村转向城镇、封闭转向开放的现代化变化中,这种文化认同受到了一系列挑战。文化浪潮即将席卷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这给各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使各民族文化兼容性增加,有更多机会与其他民族优良文化进行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使得各民族文化受到发扬,更受到冲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全过程之中,在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的民族精神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强大,一直处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高层次的民族文化影响社会的主导地位,但是也受低层次的民族文化制约,不管文化层次高低,每个个体都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认同,才有去拥护整体文化的可能。当每个人都以———我是中国人为骄傲时,自然就会把国家优秀的文化传承,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价值观的变迁

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大规模地流向城市后,“离农”一度成为农村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而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以来,为弥补农村人力资源的空洞,培养为农村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农村教育的首要任务。“为农”成为新一代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权衡“工具论”与“实用论”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农村教育价值观改革回归于“教育本体论”。农村教育价值有一定的封闭性,以前一直以经济、政治为价值实现焦点,纵观当下局势,为了更利于城乡发展,应尽快打破之前的封闭格局,建立有利于教育、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将焦点转向个体的发展。彻底落实“教育本体论”,用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所需人才,使农民文化程度、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文化与人互动的农业文明新农村下获得相应的地位。素质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关键,“教育本体论”中教育本体是“育人”,良好的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的对等交流。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可以改变农村教育的教育气氛。现阶段,农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因为一些阻碍进行比较缓慢,有些实际问题还有待解决,致使这次农村教育价值观变革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次深层次的农村教育价值观变革,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大环境中,给处在劣势的农村教育创造了更有利发展的空间。

三、二者之间的体系构建

1.文化融合,多元发展

民族文化认同存在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这两种层次的认同均会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其一,个人层面民族文化认同将个人对民族的忠诚和敬仰放大化,个人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从而愿意为民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光大民族文化,从而引导教育理念纳入,影响的是个人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在时代变迁迅速的过程中,社会随着利益与价值的分化而产生各种冲突、失范的问题,为了解决不断加深的社会矛盾,发展多元文化已成为共识。在我国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相碰撞、交流过程中,把握好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各民族文化的兼容性特质,在对待“他文化”上才能有更理智、更正确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处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与合作关系。关于边疆地区各民族农村教育的开展更得注意这些问题,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相互磨合。我们要保持对各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的态度,改变传统的只注意经济发展的片面观点,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良好的文化结构,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形成,打破传统唯经济论的观念,坚持发展多元化文化的科学发展观是目前的新目标。

2.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

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农业文明孕育着农村传统教育,以乡土文化影响着农村儿童,以自然来授课是最初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在原始本能的求知动力下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的。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教育有利于农村教学效果的提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一体化,进行选择性教学主要以教学效率为目标,发掘文化规律,逐步结合两种教育形式。引导农村儿童以理性正确的视野看待农村教育现状与城市教育的差异,使农村儿童在对农村现状自我欣赏的同时,认同农村教育改革带来的外来文化,实现农村文化复兴,使广大农民重视儿童教育、明白知识的社会价值。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在早期乡村教育运动中就引进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模式,但理念上还是坚持了与新式教育一致的“现代化”,这种理念没有考虑到农村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没有使农村教育走出被批判的现实。现在以文化认同的理论来思考农村教育的改革,使“现代化”教学与“原生态”教学二者结合,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体现交流文化的价值

两个人的想法相互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想法,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则促进文化进步。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可以使农村自然文化与城市现代化文化进行交流,为两种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文化认同。交流将学生恢复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己感受两种文化碰撞、摩擦相斥相吸的过程,同时也给城乡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这对推进边疆农村发展,发扬农耕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师生精神交流思想意识产生共鸣,在文化交流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服务,着重考虑农村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从而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

摘要:建设边疆地区各民族富有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全国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大局的重要因素,而边疆地区主要缺少的就是文化认同。其中最大阻碍就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危机,要打破这种阻碍,进而实现文化认同,就要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充分反思,从而实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边疆地区各民族农村教育体系构建与文化认同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认同,边疆地区民族,农村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24.

[2]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7-68.

[3]何平.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9(3):122-125.

[4]朴婷姬.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J].东疆学刊,2008(3):37-43.

上一篇:自然山水下一篇:科技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