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2024-05-21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精选12篇)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1篇

一、深化图形语言表达,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图形语言是指包含着数学信息的图(包括情境图、实物图、几何图、统计图等),图形语言是形象思维的载体、抽象思维的工具。深化图形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创设情境图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情境图能够反映数学的本质问题,借助直观图形能演绎隐藏着的数学本质问题,显示图形语言的直观价值。

教学时,我先呈现了3名同学开学前购物的情境图。购买相同笔记本,不同的本数付出不同的钱数作为现实情境(如图1)。问题思考:笔记本的价格不变,购买的本数和所付的钱数之间有怎样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画出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情境图,先画出整体变化趋势(如图2),再细致对比一组问题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图形变化表征问题变化(如图3),图形语言展示思考过程,反映所买的本数与对应所付钱数之间的等值变化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研究的是两个算式之间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规律的实质,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单价不变、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是孩子们的生活常识,教师提供可以生长的情境图,把学生带进更大的知识背景中,深化图形语言表达,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关联情境生成整体问题表征,建立比较对象,凸显“一对三”对应关系,学生经历图形语言发展形成表象,并在表象的基础上获得数学直觉,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二、深化符号语言表达,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符号语言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语言,有象形符号、缩写符号、约定符号等。克莱茵指出:“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她的符号语言,如同音乐利用符号来代表和传播声音一样,数学也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与日常讲话用的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产生的,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符号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对问题的抽象过程,能够用符号表达的过程实质上已超越对问题的经验认识,从感性思考到了理性思维。深化符号语言的表达过程体现了规律本质从内隐到外显被发现的过程。

教师让学生用数字符号整理出问题信息,确立研究切入点,以6÷2为标准,符号语言表达被除数和除数“这样变”,确定商“不变性”。(如图4)

继而,教师转换问题视角,蜗牛3分钟爬42厘米,这样一直爬下去,6分钟爬(84)厘米……呈现结果不变,寻找过程变化关系。(如图5)

符号语言表征了商不变的规律中“变化过程”及“结论”的对应性,从两个角度深化了学生对规律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并用更多例证让学生借助符号语言进行合情推理,符号语言表达算式“这样变”保证商不变和商不变需要算式“怎样变”辩证揭示,把握商不变的规律中变量元素之间关系的内涵,有层次地应用符号语言表达“变与不变”的本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三、深化文字语言表达,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文字语言是抽象化的自然语言,加强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数学文字语言反映数学事实,突出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它具有精练、严密的特点。小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发展,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表层到实质、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已有的情境问题中,发现两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经历了具体化的概括过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2或4,商不变。接下来学生自由举例验证,举出更多单价不变,总价和数量的对应变化规律;速度不变,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变化规律;工作效率不变,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对应变化规律。学生通过广泛的数据论证,寻找到不同类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应用文字语言概括商不变的规律,学生在经历充分感性材料具体感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对具体的数学事实获得感性认识后进行基础性的概括。再经过舍去事物非本质属性,抽取数学算式中的共同特征,发现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对数学规律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商不变的规律中重要语义含义“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都进行了实质性的意义分析,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的数学结论。文字语言表达概括的过程,经由分析、观察、比较、发现同类事物共同特征后总结形成,文字语言概括规律从直观层面发展为抽象层面,概括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深化数学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数学素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2篇

探寻数学教学的本位,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情境创设,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课堂组织,体现数学效果的真实;拓展提升,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等三方面着手对数学教学本位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以数学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数学课堂只有追求“返璞归真”境界,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自然、简约、朴实”是数学课堂的根本追求,探寻数学教学的本位就是要体现“以生为本”原则,还原课堂的“数学味”与常态化,去除浮华,崇尚简约,在“本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情境创设,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仅仅是为了导入新课,而应该是能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同时将数学问题隐含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体现出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分苹果”情境:如果将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则每人分几个?如果分给3个小朋友呢?学生知道解答此题需用除法,第一个问题是10÷5=2,学生不陌生,但10÷3怎么做,很多同学不明白。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能得出每人分3个还剩1个,教师板书算式:10÷3=3……1。学生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之后,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为营造欢快的氛围,在跑道的一侧按红、黄、蓝顺序插满了彩旗,你能快速知道第27面彩旗的颜色吗?第34面、第56面呢?这问题带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可以由最简单的例子找规律:第4面为红色,可以看成4÷3=1……1;第5面为黄色,可以看成5÷3=1……2;第6面为蓝色,可以看成6÷3=2。由此,学生发现规律:因为三面一循环,所以判断第几面的颜色就可以用面数除以3,看余数即可。

二、课堂组织,体现数学效果的真实

课堂教学讲究实效,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落实好“实”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同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探究真知的旅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会学生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更高。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然后给出一组四边形,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明白了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而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它们之间没有交集。同时,对于给出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描述指出各部分名称,省去了不必要的、无效的探究。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发现它们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及联系,为以后学习其性质做好准备。

三、拓展提升,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时,不能单纯地就题论题,而是举一反三,让学生把握解题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例如,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感受转化思想在本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如小数乘法可以先看成整数乘法,然后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要保证除数是整数,要用到商不变性质,除数的小数点右移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右移几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帮学生掌握知识,如1.05×3.2、0.28×0.45、1.56÷0.12、0.81÷0.009,学生通过做题能很好地巩固知识,并注意到一些细节,如小数乘法计算时需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需用0补齐等。为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如已知468÷26=18,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468÷2.6、4.68÷26、0.468÷0.26,学生通过做题可以更清楚地把握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的移动与商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3篇

关键词:阅读欲望;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91-01

随着生本高效课堂的深入推进和卓越课堂的打造理念,数学阅读的能力培养是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轻阅读、重解题的传统观念,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时地指导他们阅读数学教材,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数学阅读能力的高效。

一、情境创设,激发阅读欲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在学生阅读之前,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阅读欲望。

二、培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正能量,较快地发展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阅读能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为此,我在四年级教学时从以下几点进行培养。

1、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设置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思考、发现错误、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更牢固的真知。其实在阅读方面我们不防也让学生“受骗”。记得我上过一节四年级的复习课,设计了一份练习卷,题目是:

①请你把所有的题目读完后再解答。时间是3分钟。②3至5题为本节课复习的相应练习题。③在练习纸的右上方填上姓名。

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仔细读题,急急忙忙开始答题,结果当然不可能在3分钟之内完成,只有个别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当知道原因所在时,所有因没有仔细阅读题目而“上当”的学生才恍然大悟。

有了这次亲身经历的“受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仔细阅读的重要性。刚开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笔解题前两分钟,仔细阅读,然后说说你通过阅读,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你打算如何解答。逐步形成自觉的数学阅读习惯。自觉地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必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进行识别与加工的过程。要根据教材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先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用以加强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内容,指引思维方向,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出问题:①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还成立吗?②为什么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同时乘或除以不相同的数会怎样?进而引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是否变化?③零为什么要除外?学生带着以上这些问题去阅读,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能纠正一些片面的理解,在积极的思维中逐步逼近实质,而且阅读时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3、培养学生读练结合的习惯

在阅读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读写结合,手脑并用,经常进行这种读练结合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如在学习用量角器量角时,当学生阅读了量角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操作。边量边思考:①怎样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②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怎样重合?③怎样来确定角的度数?是看量角器的里圈还是外圈?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可见数学阅读时,养成读练结合的习惯既简单,又有效。

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提升数学素养

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程度等因素制约,课堂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在课外进行阅读延伸。

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数学童话、故事等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如写数学日记,做数学小制作。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比比谁的课外知识多”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这也是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的好办法。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师从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抓起,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个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光树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3] 李光樹主编.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研究.西师大出版社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4篇

一、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操作体验来进行积累的.而且数学活动经验,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教师可贴近学生生活,以“借贷”问题为素材,为学生创设以下生活情境:(1)爸爸给了小明5元钱,妈妈给了小明3元钱,小明有多少钱?(2)小明上周借了同学5元钱,用本周爸爸给的10元钱还给同学了后,还剩多少钱?(3)小明现在有2元钱,可是一支钢笔要10元,于是他借了同学的钱买了一支钢笔,如何表示他的钱数?(4)小明上周借了小华2元,今天买学习用品又借了他3元,该怎么表示?(5)小明手头有5元,本周没有任何收支,他现在还有多少钱?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比向左向右走要亲切得多,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列出式子,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结果:(1)5+3=8;(2)(-5)+10=5;(3)2+(-10)=-8;(4)(-2)+(-3)=-5;(5)5+0=5.由此,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两数相加有了直观的感知,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现实的生活例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快乐地参与活动.

二、在探究活动中丰富活动经验

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究与总结中积累起丰富的间接经验.因此,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积累间接经验,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学生通过观察可将上述五个算式分成三类,即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与0相加.此时,可引导他们分别探究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再规范为用数学语言精确地描述.在这里重点和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和的构成分为两部分:一是符号的确定;二是绝对值相减.但在语言阐述时,有的学生说“取大的加数的符号”,有的学生说“用大数减小数”,等等.这都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把握不到位.教师可以引导并规范,如第三个算式中2与-10谁大,显然正数2大,但符号为什么取负?还能说“取大的加数的符号”吗?又如,“2+(-10)”写成“2-(-10)”对吗?那么“用大数减小数”的说法对吗?这样在不断的质疑、修正和完善中,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对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也有了真实的感悟.

三、在总结反思中提升活动经验

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着一些零碎的经验,只有通过总结、反思、再加工才能使活动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为数学应用服务.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将积累的经验提炼、提升,实现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跨越.反思要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地积累、归纳、总结中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数的加减运算有了长期的积累,但都限定于正数与正数、正数与0之间,在引入负数后再来看数的运算,使得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经验体系,使得经验体系更加完备.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时,很多学生都能明确认识到有理数的加法已不再是单纯的加,当异号两数相加时反而用到了减.同时知道计算时要先分清属于哪一类型,再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得出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在不断充实知识、整合经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实现了教学的根本目标.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积淀,使“经历”成为“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积累直接经验,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反思等活动积累间接经验.这样才能构建学生的经验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在探究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师如何提升素养 第5篇

汪多敏

(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第一中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的构建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更是知识和教育信念的传播者。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课堂上辛勤耕耘的教师要适应教育进步的需求,就要不断地自我提升。那么,哪些途径能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够使人的内心强大起来。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专业更加扎实,阅读无疑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数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准确的分析,给自己一个基本的定位,然后再根据需要选择你要读的书籍。作为教师一定要熟知每册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充分掌握各学段之间的联系,把握好衔接和过渡,这样才能为教学奠定基础。然后,要读关于教学方法类的书籍,从中探寻适合自己学情的教学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之后,还要多读提升自身修养方面的书籍,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育人功能,做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二、通过网络获得动力

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有着全面的知识储备,可以弥补我们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学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网络,那么,网络资源就会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强大的辅助资源。通过浏览网页,我们可以查阅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还可以观看名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参与网上论坛、教学研讨,可以触及国内更广阔范围内的先进教学理念,可以和名师进行网上交流,不仅能提升认识,更能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注重课堂实践

课堂变革是无法回避的,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形式一直在不断更新,课堂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教与学之间一定有一个很完美的契合点需要教师去躬耕实践。而一名教师,只改变育人的思维模式是不够的,勇敢地进行课堂实践,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作为一线教师,致力于课堂改革的`本色不能改变,因为课堂教学的效果关乎孩子的成长,关乎育人的质量。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形成学习能力,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教师是学校育人品牌的创造者,教师的素养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发展的规划,对自己成长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面对育人工作时,做到心中有热情、胸中有思路、眼中有未来,生成教育智慧,以专业素养带动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注实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第6篇

一、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习得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具体数学知识的灵魂,在学习每一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都蕴涵着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初中阶段基本的数学思想有:转化的思想,类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等。方法有: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中,蕴涵着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有很多都是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数学的思想蕴涵,函数中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就是高中数学函数对应思想的基础;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中,“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化曲为直,以直代曲”,就是高等数学中微积分思想的体现。初中教学在解决学生的许多现实生活问题,多数都要用的图形,使问题直观、明了,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如,锐角三角函数是一种超越函数,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概念产生和应用都与图形密不可分,具有极其鲜明的几何意义。每个锐角三角函数的数值都是直角三角形中边长的比值,角A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则有sinA=角A的对边/斜边,cosA=角A的邻边/斜边。而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候,更离不开几何图形,通过图形得到边、角关系,进而求出未知量。这就是数形结合的典型例子。在解方程组中消元法比较常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将三元化为二元,二元化为一元,解出一元,则可求得二元,三元,这就是消元法和数学转化思想的体现。

二、关注数学与实践的联系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存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它又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的用途及工具性的作用。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生活实践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数学知识只有联系生活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彰显数学的魅力。生活中也不乏数学美的实例,翩翩起舞的蝴蝶,就是对称美;宏伟的北京鸟巢,就是数学曲线的美;建筑物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可以看做数学图形壮观的美等。同时,这又是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体现。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益处,一举两得。我的一名学生在学习完勾股定理之后,就用一根细绳给他家量了一个房场的直角,使得当时的父母和一些瓦匠、木匠赞叹不已,他也感到非常自豪,第二天紧忙将此事告诉了我和同学们,那高兴劲就甭提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应该作为一条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加以贯彻执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函数的知识看起来较为抽象,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例子,正比例函数的引例就是用鸟的飞行来引入的;一次函数是通过登山问题引入的: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三、关注数学结论的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亲手做过的东西,往往会印象特别深刻,在大脑中会记忆很长时间。数学教育学也提出:数学学习贵在学生的参与,数学中许多定理的推导,公式的提炼,法则的归纳等,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关注学生探索数学结论,亲身参与教学活动,就能加深对定理、公式的认可度和信赖度,运用起来也就如数家珍,可以说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结论,发现数学规律是数学教学的又一基本原则。如,三角形全等的几个判定定理,就可以由学生探究来完成,从而更加认可和熟悉这几个定理。还可以让学生先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画另一个三边与之相等的三角形,将其剪下来,放在第一个三角形上,看两个三角形是否重合,就得出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定理,即“边边边”或“sss”。在数学教材中,很多正文中都设置了“探究”栏目,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它恰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行之有效的思维过程。

四、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是到高中、大学才开始培养的,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在小学、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与培养。创新意识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有着独到的体现,它也优于一些其它学科,学生能够熟读并且背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三百首,还能够熟背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优美宋词,但他也不一定能够创作出诗词来。相反,学生要是掌握了有理数加法法则,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就能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完全可以计算诸如(-3)+(-8);(-5.8)+6.5之类的题目。这就是数学创新魅力所在。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定理与逆定理等就是创新思维中逆向思维的表现。数学中的反证法也是很好的创新思维训练形式,即要想证明某结论成立,我可以证明这个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得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在几何教学过程中,将已知条件或要证明的结论,加一个条件会怎样?减一个条件又怎样?反过来又如何?如,某一点M在正方形的某边的中点,有某两个角相等的结论,若M点不是这条边的中点,其它条件不变,这两个角还相等吗?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好例子,其它学科和数学相比较是没有这样丰富的条件的,所以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更是创新思维锻炼的体操。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教给学生一些创新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十二动词法等,使学生有意识的加以运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养学生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第7篇

一、走近数学, 在生活情境中感知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 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 主动地探索,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数一数各种物体的个数, 从而初步地感受和认识数, 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倍感亲切, 而且兴趣盎然. 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自然数组词, 如1把小刀、2本书、3个苹果等, 再找一找身边能用这些数来表示的物体, 让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无处不在.

二、重视估算, 在学习过程中获取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具有重要的价值. ”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 让学生常估算, 多交流, 从而感受估算魅力, 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 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 97名同学去公园玩, 带1000元够不够? 显然100名同学要1000元, 97名同学带1000元是够的, 这就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例子.

再如: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00万张纸有多厚? 这是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能进行估计.

结合解决问题经常让学生估计问题的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解释, 体会估算在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使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得到培养, 进而拥有良好的数感.

三、多元互动,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同一数学情境中, 有些学生反应敏捷, 思维简洁, 有些学生冥思苦想, 挠头抓耳, 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人的数学气质, 前者学生总是自发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去认知数学知识, 进而成为数学气质中的精髓———数感.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 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 在交流中共同启发, 共同进步.

如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 设置了摆一摆、想一想这样一个活动内容. 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 得到不同的数, 以达到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的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动手用2个、3个圆片摆出了不同的数.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怎样才能用一定个数的圆片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摆出所 有的数的规律. 然后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不摆圆片, 能否直接说出5个圆片所能摆出的数. 其实在猜想的过程中, 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对以上所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过程.

四、自主感悟, 在实践探索中丰富

“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 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用12个小正方体木块摆成一个和老师摆的形状相同的长方体, 并说出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接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随意摆成一个长方体, 得出长、宽、高和体积的数据后, 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的思想空间被打开, 想象被激活, 每名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结果竟有7种不同的摆法, 各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到讲台上边利用实物摆放长方体, 边讲解自己小组的探究、验证过程, 最终达成了共识, 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体验价值, 在实践应用中升华

“数学源于生活, 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 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 才能得到升华. 同时,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开放时空, 设置各种生活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如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 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 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 请你用3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

学生从多角度考虑, 结合具体问题来选择、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作出了解释. 他们在选择、设计方案时, 就得考虑很多现实经验与数学经验, 在解决、运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一体, 数感在这过程中得以形成、升华.

重视口算教学,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第8篇

口算也称心算, 这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而仅仅依靠记忆和思维而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学生口算的能力源于学生个体对数学题目要求、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法则的理解。口算不仅仅是笔算的基础, 也是运算中独立运算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那么, 在教学中怎样重视口算教学呢? 首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形知识来理解口算原理。数的运算, 其实质是对现实生活中对物体个体进行的运算。在小学各个阶段的每个算式中, 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实例。因此, 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时, 除了要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还要逐步过渡为数学的语言符号。其次, 科学合理的训练, 强化基本口算。在小学口算内容教学过程中, 两个一位数相加与其相对应的减法, 表内乘法与其相对应的除法四则运算中的基本口算 ( 俗称“四张九九“表) 。这些知识是一切计算的基础, 务必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因此, 在口算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还要重视口算训练的科学合理性。教师要提供训练材料, 选择训练时机, 注意训练方法, 考虑训练周期, 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具体来说, 要加强课堂训练,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及时巩固所学口算内容; 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 抓住难点反复练习, 不能平均用力; 要重视联系的多样化, 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 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

二、科学建立四则运算的概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体会运算意义。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数的运算与所代表的教学情境中的事物紧密相连时, 学生才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自己有关运算的意义。恰当的教学情境, 可以赋予数的运算以实际意义, 从而使抽象的数的运算成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感知的具体事务, 最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加法的定义是: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的定义为: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的定位为: “求相同加数喝的简便运算”。除法定义为: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诸如此类的定义, 虽然看起来在表述上已经比较直观, 但对于小学弟年级学生来说, 仍然十分抽象并不利于他们理解。所以, 教师必须创设符合学生当前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己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通过动手操作、与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比较鲜明的表象, 继而获得自己能理解并将偶的四则运算意义。

例如, 在学习“乘法”知识时, 教师应充分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结合教具摆一摆教材中的有关数字。例如, 有3只兔子、4只青蛙。然后出示问题:3只兔子一共有几只脚? 4只青蛙一共有几只脚? 先让学生用学过的加法来计算:2 +2 +2 =6, 4 +4 +4 +4 =16。然后结合教具让学生理解、体会“几个几”:3个2可以写成2 +2 +2, 4个4可以写成4 +4 +4 +4。然后, 引导学生归纳: “3个2相加可以写成2x3或者3x2”。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乘号、乘数、积的认识和读法, 强化了乘法的本质是相同的数相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己快乐体验的学习参与过程。

三、强化估算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与估算有关的学习内容很多, 如计算商的近似值、试商、估算小数乘法的结果等。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 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所以说, 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计算技能。

怎样加强估算教学呢? 首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是打好估算的前提。数感是人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直觉, 在估算中, 数感主要表现为能再具体的情境中正确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并能为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简便的运算方法,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解释。除了在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数感的认识, 在运算过程中, 教师更应结合具体计算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其次, 教师要交给学生掌握必要的估算方法, 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笔者采用的比较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凑整法、转化法和补偿法。例如, 估算“598 + 120”, 可把598看成600, 然后进行估算。同时应培养学生养成及时估算检验的好习惯。每做完一道题, 就先估算一下数值, 然后与实际所得答案相比较, 以便及时检查出计算问题并加以改正。

四、教给学生算法的多样性

所谓算法, 简单地说, 就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有关程序的方法, 它包括运算方法和解题策略。教师应重视基本算法的教学。从教育维度来看, 基本算法应该是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方法; 从心理学维度来看, 基本算法应该是多数学生喜欢的方法; 从学科维度来看, 基本算法应该是对学生后续知识掌握有价值的方法。理想的算法应该是上述基本算法三位一体的。在小学阶段,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交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提倡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 提倡算法多样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构建区域性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教学策略探究 第9篇

一、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数学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应该注重数学知识方面的培养, 更加应该注重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讲圆周率时,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视频画面的强大优势, 制作成一个动画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圆周率的发展及推导过程展示出来, 让学生不仅能够粗略地了解到圆周率的相关故事, 更重要的是能够深深地体验到祖冲之所具备的数学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智慧的光芒, 感受到祖冲之数学思想及精神。在探究过程中, 不能仅仅让学生满足于现状, 更应该不断探索, 让数学史中折射出的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探索的兴趣与激情,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使学生的心情受到陶冶。

二、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 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做好数学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前提。文化底蕴是影响教师文化素养的基础。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 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体现在对数学文本的解读, 影响着教师自身在数学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在数学教学活动方面的组织能力。因而教师要加强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 以确保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理论文化素养, 进而不断提升数学文化素养, 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

三、深入挖掘数学文化资源, 充分展示数学独特魅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必须注重发掘丰富的数学文化资源, 并在注重数学科学之价值的同时也注重它的人文价值。一是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文化资源, 不断提高数学文化魅力, 从著名的数学著作、数学成就等, 让学生受到数学历史文化方面的熏陶,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历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二是充分整合数学家的名人趣事、数学故事等, 让学生通过数学家的相关故事等, 感受到数学的文化素养的趣味性、人文性。在数学活动课上, 可以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童年的故事, 了解他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 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能极大地鼓舞学生, 拉近学生与成功人士之间的情感距离, 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确立奋斗目标。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 也可以适当地安排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 如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泊法、巴舍法;介绍“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 等等。这些数学史名题, 因其精妙的解题思路与策略, 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启迪着他们的智慧, 激荡着他们的心灵。数学把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 而文学的形象化又丰富了我们的想象, 补充了我们的数学理解。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名题等内容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使学生从心底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充分发挥数学实践活动作用, 提高数学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数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数学实践的积极作用, 不断提升数学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效性。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 天真活泼, 而数学活动正好满足其心理特性的需要。在数学活动中, 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的个体差异性, 想方设法增强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人文性, 以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个体差异性, 创新数学活动形式, 以促使数学人文素养不断地提升。

大力开展数学竞赛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人文素养。一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数学竞赛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合作探究, 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学习个人的形式, 让各个学习小组为了活动竞赛的成功而通力合作。这样的竞赛活动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在竞赛活 (下转16页) (上接10页) 动中, 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技能, 而且能够从中受到人文情感方面的锻炼。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 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 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 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方面知识时, 通过让学生观察、剪拼这些图形认识这些图形, 掌握这些图形特征。课外作业就让学生用这些平面图形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图案。在拼一拼中,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美丽的图案, 从中丰富了感性认识, 进一步熟识这些平面图形, 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实践应用,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 收集常用数据, 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当我们努力把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与活动时, 数学教学就会透过文化层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使他们的人格个性、情感体验获得和谐发展, 每个人的数学文化素养都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 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因此, 我们应该将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积极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数学精神, 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深入挖掘数学的文化资源, 充分突显数学的独特魅力, 充分发挥数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以切实促使数学人文素养培养实效性的不断提升。

引导学生探索与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第10篇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将一道题目变换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以提高思维训练的层次,使学生学会分析与转化,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举一反三。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有这样一道题:用分数表示图1的阴影部分:

这道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有的学生很快地想到了用以前所学的策略——数方格的方法来做,有的学生则用到了刚学的策略——转化的方法来做,他们都能很快地用分数即表示出图1中的阴影部分,我觉得仅这一思维层面还不够,还应该有所拓展。这时,我出示了一道变型训练的操作题:如上图2,这是一个4 cm×4 cm的方格纸,请你在其中画一个面积是10 cm2的正方形。这道变型得到的操作题与原题相比提升了思维的难度。学生探索后发现: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找到一个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面积是10 cm2。这时,我引导他们思考:“原有的方格纸面积是16 cm2,要在其中画出面积是10cm2的正方形,也就是要在原有的方格纸上去掉多大的面积?你想到了什么好的方法?”于是,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他们经过探索,发现:要去掉的面积是6 cm2,只要在原方格纸的4个角上各去掉一个面积是1.5 cm2的直角三角形。再动手去试一试,画一画,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所画出的正方形就是图1中的阴影部分。本题的操作思路就是要把原题目转化为:如何在16 cm2的正方形中去掉6 cm2,使剩下的图形为正方形?从而画出一个面积是10 cm2的正方形。

通过这样的变型训练,学生的分析与思考、探索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不仅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操作实践,学会探索与思考,善于发现,触类旁通

在图形操作的教学中,有一类题是要求等分图形的,其中有的是要把某图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个图形,有的是要把某图形按要求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图形。这类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学会探索与思考,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并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从而触类旁通,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例1:如图3所示,直角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2倍,上底与高都是5 cm。请将这个梯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留下作图痕迹)。

本题的操作中,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将这个直角梯形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3块(如图4)。而题目中要求将这个梯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就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的方法(如图5),可以将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完全相同的4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学生就能联想到:把图4中的3个三角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从而解决问题。经过探索,学生发现可以这样操作(如图6所示),这个直角梯形按要求被分成了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个小直角梯形,每个小直角梯形都是由3个完全相同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有了这样的解题策略,学生就会很快地轻松地解答这类题目。

例2:请你在图7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留下作图痕迹)。

这道操作题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以下方面的探索,如果在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试试看能行吗?学生通过探索,自信地发现:取三角形某一条边的中点,和它相对应的顶点连成一条线段(如图8),这条线段就把原三角形分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理由: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再如:你能试一试在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吗?有了在三角形中的探索经验,学生很快发现:分别取梯形上底与下底的中点,连成一条线段(如图9),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知,这条线段把原梯形分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然后引导学生在图9中所画的线段上取中点,经过这个中点画一条线段,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上(如图10),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操作与思考,发现:新画的这条线段也把原梯形分成了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法;提升数学素养;有效途径

数学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数学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法,可以降低学生独自学习的工作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团结协作。

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应用合作学习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统计任务,最后进行整理,由老师对学生的统计成果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情境教学法也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長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快速掌握物体的形状特点。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用不同的创新方法,在为学生打造创新型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卢正芝,洪松舟.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4).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第12篇

纵观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师“埋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差,关键在于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的教学只是纯粹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根据教师“加工”好的信息寻求唯一的答案,学生定势地认为,题目中必有答案,题目中的数据都是有用的,而且一定是不多不少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独立自由思考的空间被封闭了。所以为了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新知所需的信息储备,而只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教学信息,或教师补充的信息资源进行“规范”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狭窄性。我们经过课堂教学尝试,认为应该多给孩子留以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为学习收集信息的能力。

1. 从生活实际中获取信息。

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到新鲜有趣,而且充满好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学生所储备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沟通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后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之后,让学生按照下表进行调查、填写,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从填写的这些数据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原型,凭借各自的数学知识,会直观而具体地理解题目,解决问题,不仅沟通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既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能力。

2. 从实践活动中收集信息。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形式。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给学生创设获取信息的机会。如: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一些常用的生活、学习用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当一当“小营业员”计算出购物的货款,如一枝钢笔是多少元?买两枝呢?5枝呢?买多了是否可以优惠?等问题。这样身临其境的生活数学会让学生感到乐趣无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

3. 在网络环境下搜寻信息。

现在的科技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人们共享资源的百科全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进入网络世界,通过上网选择、下载学习信息,丰富强化自己的信息知识内涵。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网络教室,上网查询了解有关我国数学方面有成就的人士,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强烈愿望。

二、给孩子权利和机会,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他们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再创造者”。

1. 让学生自主提问,理解信息。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妈妈买了3千克苹果,她用一张10元人民币付款,找回2元5角”。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了“用去多少钱?”、“每千克苹果多少钱?”、“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等问题。再如:“学校有学生2400人,其中男生占5/8,?”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学校有男生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等问题。根据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大家研究讨论,了解学生对信息理解的程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然信息越复杂,便越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让学生自主选择,取舍信息。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具的条件往往是客观、随意的,有时甚至杂乱无章,需要人们选择有用的信息忽略无关的信息干扰。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实际问题呈现信息时,条件有时可以是多余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然情况中,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判断、处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处理信息。

数学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停留在知识学习这个层面上,其关键是认真联系,并深刻挖掘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落到实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一个问题多种方案的题目,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提供“水上乐园”游玩的项目定价表

请你想一想:(1)用20元钱可以玩哪几个项目?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

(2)如果你去,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

进行这种训练,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给孩子条件和氛围,培养他们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孩子对自己的发现、研究或经验往往有“说和做”的愿望,这时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乐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培养他们输出信息的能力。

1. 相互交流,完善信息储备。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实现学习知识互补,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信息和启发,激发创新潜能。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分组交流。生1:我将圆对折后发现有一条折痕,它是直径;生2:我对折圆几次后发现有一个交点,它是圆心;生3:我通过测量发现圆心将直径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生4:我发现直径都经过圆心;生5:我认为直径将圆平均分成两份……通过交流,学生从他人的发言中受到了启示,不断修改、完善了原有的想法和信息储备,也提高了信息输出的能力。

2. 合作探究,系统信息储备。

上一篇:价值观与管理下一篇:外贸转内销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