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2024-07-05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精选12篇)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1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 文化指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指群体全部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过程, 既是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 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积淀而成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 可以理解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还可理解为人类普遍的社会习惯, 如衣食住行、生活习俗、行为规范等。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 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各有特色, 因此语言也多种多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互为必要条件, 要想理解语言就得了解文化, 要了解文化就得掌握语言。

二、中西文化差异

1.语言文化渊源

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 同时各大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思想主导着西方文化。受西方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都隐含着宗教和神学的含义, 大量的习语都来自基督教的《圣经》。相比之下,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此外, 中华文化还受到曾在中国居统治地位的佛教思想的重要影响, 如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 “借花献佛”等词语就来自佛教。

2.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 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 重意合和辩证思维, 形象思维突出, 看问题往往从大处入手, 从大到小, 整体综合。西方民族强调“天人相分”的观点, 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 抽象思维发达, 重视逻辑推理和理性, 重形合。因此英语民族在考虑问题时强调个体, 突出个体, 认为整体只是个体不稳定的合成体。这在语言中有所体现, 如涉及到地点、时间、人物介绍等的顺序时, 汉语的顺序是由大到小, 由整体到个体, 由一般到特殊;英语则是由小到大, 与汉语正好相反。

3.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认为“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认为人性本善,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 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人才从善良走向邪恶。因此, 人要不断内省和完善自身, 保持原有的善良品性。而西方文化受到基督教《圣经》的影响, 认为人性本恶, 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是因为犯了错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 因此人生来就身负“原罪”, 需要不断自立自强, 以期待上帝的拯救。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凡事以集体为重, 通常不会违背上层领导的想法和意见, 万事以和为贵, 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人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 利用机会表达自我, 展现自我, 弘扬自我个性的文化, 重视个人发展和选择。

4.风俗习惯

在数字方面, 中国人喜欢双数, 如“好事成双”, “双喜临门”。西方人则喜欢单数, 认为单数吉利, 但是却忌讳13, 很多楼房没有13层。在颜色方面, 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色, 婚礼时贴大红喜字, 新娘穿红衣、红鞋等等。而西方人则认为白色是吉祥色, 婚礼时新娘会选择白色的婚纱。对于小动物的看法中西方也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西方, 狗是忠诚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 狗则是不光彩的代名词。中西方赋予了中西方共有的事物不同的文化内涵, 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语言交流时有所反映。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 因此对个人隐私有很多禁忌, 如打听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的年龄情况、收入多少、是否已婚、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 都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对待赞美的态度方面, 中国人和西方人也截然不同。西方人对待别人的赞美则会欣然接受, 表示感谢;中国人含蓄, 听到别人称赞时为了表示谦虚通常会自贬一番, 让西方人感到不诚实。在称呼语方面, 中西也有差异。中国人习惯用职位加姓氏来称呼对方, 如王老师, 张医生等等, 而西方人则习惯用Mr., Ms., Mrs.或Miss来称呼对方, 不会用“Teacher Wang”或“Doctor Zhang”这样的称谓。中国人习惯在人的姓氏前加上“老”字以示尊敬, 如“老李”, “老张”等, 对方听了会很愉快。而在西方文化中, “老”则意味着风烛残年, 让人感到凄凉和不快。

三、英语语言教学与西方文化教学

1.西方文化教学的意义

西方文化是英语的根基, 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 不了解西方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 不懂中西文化差异, 在与西方人交流时, 文化就会成为语言交往的障碍, 必然会导致语言交流时的文化冲突和语用失误, 导致交际失败,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仅仅学习语言而不习得文化是不够的。

2.英语语言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 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词源不同, 褒贬含义也不同, 如果不了解, 就会导致语用失误。例如, “龙”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含义截然不同:在中华文化中, “龙”是能够腾云驾雾、升天入海的传奇动物, 在中华文化中始终是帝王的象征, 是尊贵的象征, 所有才有“望子成龙”、“乘龙快婿”之说;而在西方文化中, “龙”这个概念则与兴风作浪的怪物联系在一起, 因此是邪恶的象征。在为学生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随时补充涉及到词汇、典故、生活习俗、价值观等大量丰富的文化内容, 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了解该语言承载的文化, 通过对英语这门语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掌握。此外, 还要注意与时俱进。因为语言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要随时注意语言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 不断更新文化教学。

3.中西文化对比

对于在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社会交际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中, 应促进学生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兴趣, 使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 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的障碍, 从而能够得体地运用英语。此外, 还可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 要注意英语词汇丰富的文化含义, 分析比较英汉词汇由于中西文化价值观、文化习俗等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差异以及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及典故谚语的运用上的差异。如有人打了个喷嚏, 中国人可能会说“有人想你了”, “有人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 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你) 。

4.非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

除了语言交际, 非语言手段也是交际的重要方式。非语言文化因素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 不用言辞的交际, 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饰、体距等, 有时候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特定含义, 是在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 中国人拍孩子头表示喜爱, 而这样做则冒犯了西方人的禁忌, 在西方人看来, 摸孩子的头是对人不敬。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还要注意非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

5.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让学生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此外, 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该民族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不是课堂上有限的课时所能囊括的, 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导入西方文化知识, 只能让学生了解到该文化的冰山一角。因此,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多涉猎西方文化, 报刊杂志和影视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和社会问题的直接途径, 还可以通过西方文学作品的研究学习来了解西方文化, 或者通过与西方人的交往来了解丰富西方文化。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本文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中西方在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开展西方文化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2篇

近十年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的研究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整体精神与许多具体部分的表述与教学要求上也体现了交际性原则。比较前大纲而言,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初、高中)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本文将结合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大纲》第二大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不论是一级教学目标,还是二级教学目标,都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分、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话语;5.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以上议论了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o/Hi/Sory/Pardon/Thank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最后谈一下思想教育问题。一般认为,语言教学中强调文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那么交流和学习什么呢?这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问题。《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搞“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大纲》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全面的要求。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时时注意贯彻。

21世纪即将来临,新世纪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已经为下世纪初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

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探析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得体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实践证明,渗透背景文化,可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加深理解,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一、渗透背景文化,提高应用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也是渗透背景文化的主要场所。教学可以从生活用语中,提高文化背景意识。中国是礼仪之邦,维系在儒家思想下,重视尊卑、长幼关系,而英语国家和我们截然不同。比如,英美国家的长辈与晚辈、学生与老师之间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表示亲切,这在我们国家会被认为不礼貌。语言习惯受文化的影响。英美国家在见面打招呼时的常用问候语有“Hi”、“Hello” 、“How are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这是英语的语言习惯。中国打招呼是“您上哪儿啊?”和“您吃了吗?”等等。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时,可选取几组国外亲人、好朋友见面打招呼的视频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讨论、思考。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国家的一些有关个人的话题如“Where are you going?”会被视为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而“Have you eaten yet?”则会被误以为你要邀请对方吃饭。学生了解后对英语问候的习惯和句式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What’s your name?”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英美国家的习惯,是用“I’m…”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名字。问及姓名,一般也只说“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对方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在应答“Your English is very well.”时,西方人擅于表现,面对赞美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而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往往会被误解为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使对方不悦。了解了英语国家的口语习惯,在交际中学生就比较容易地表达出“纯正、地道”的英语。

二、渗透风俗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Book4 Lesson25 My Favorite Colour中有些既是姓氏又是顏色的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Brown”(布朗/棕色)、“Green”(格林/绿色)等,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而在美国,红色代表着暴力、危险。中国,有白色月亮的中秋,是征伐不义和处死犯人的季节。而英语国家白色象征着高雅纯洁,于是就有了white wedding clothes(婚礼服), white men(高尚的人)。这些风俗习惯也是学生所渴望了解的,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可开阔学生视野。

文化包含着宗教,同时宗教也影响着文化,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Book4 Lesson10 First,Second,Third 在拓展环节,可增加以下内容:“星期一在中国是一周的开始,而英语中周日是星期的第一天”,学生感到很好奇。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中国受传统数字文化的影响,把‘一’视为开始;而西方属于宗教文化,耶稣在周日复活,这一天对基督徒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他们把周日定为一周的开始。“Sunday”这天做礼拜,有神圣、欢乐之意,所以最漂亮的衣服可以说成“Sunday”或“Sunday best”,而星期五“Friday”是耶稣受难日,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愁眉苦脸),“Black Friday”(灾难的一天)。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三、渗透“节日文化”,提高文化意识

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不同的历史典故,包涵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教师组织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宗教在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中西文化间的深层交流,节日也作为“舶来品”涌入彼此的国家,如“感恩节”、“圣诞节”。

中国孩子对外国节日并不陌生,但对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教学可以增加以下节日文化: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Book7 Lesson25~31介绍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这是人们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传说这天圣诞老人会坐着载满礼品的雪橇到各家,把礼品装进孩子们挂在床头上的袜子里,给人们送来温暖和祝福。通过圣诞节背景故事的渗透学生的情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唱《圣诞颂歌》时,深切体会到了节日的宁静与祥和,唱着《铃儿响叮当》,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

节日自然少不了礼物,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收礼物时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会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西方,人们对送来的礼物,一般要当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这样送礼物的人会很高兴。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表演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收到礼物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表演,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的文化,感觉出不同的风俗习惯。

英语语言教学的文化渗透问题探析 第4篇

“语言是一种交流系统。它主要由一个特定国家或者地区的人们用于说或者写的一组声音和书面记号组成。”[1]从上述对语言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次,由于语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不同国家的人讲不同的语言;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方言。随着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教育等产业的逐步开放,我们在掌握自己国家语言的同时,开始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其中用处最广、使用率最高、堪称“国际普通话”的就是“英语”了。同时,语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因此,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地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征,且语言是以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科林斯Cobuild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是这么定义的:“culture consists of activities such as the arts and philosophy,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and of people's minds.”(即“文化由诸如文科和哲学等被认为对文明和人类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动组成。”)[1]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种制度等。从上面关于文化的介绍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价值观、态度、行为到语言。所以,文化是一个非常宽广的系统,语言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一个人对语言的掌握能力是这个人文化能力的一种体现;一个人的言语行为也是这个人社会行为的一种体会。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一直到近几年,学者们才开始把语言、读写能力还有文化以实质性的方式联系起来。在此之前,他们彼此主要被看作是相互独立的。”[2]事实上,想要把语言和文化完全分开是非常难的。语言不仅表达着,同时也体现着文化现实。首先,语言体现着某一特定人群里人们相似的对现实、事件的看法,也体现着人们相似的信仰、思维方式和世界观。除此之外,当我们学习一个新单词的时候,首先我们会从字典里查这个词本身的意思。由于同一个词被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不同的关联,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他们的语言来鉴别他们。在这层意义上说,语言象征着文化现实。在另外一方面,做为文化的产物,语言帮助保持了文化。换言之,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死死地复杂交织,以至于除非抛掉双方中的一方,否则难以使其分离。[3]所以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堪比鱼和水的关系,二者缺一,剩下的那个将毫无意义甚至死亡。

2 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在语言教学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学习好一个国家的语言,那么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译是五个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但是掌握了这五个技能不一定就意味着你可以很好的运用这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流。那么想要很好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否则可能会闹出很多笑话甚至冒犯了对方。比如,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所以他们忌讳别人问他们一些诸如:“年龄”,“收入”,“婚否”,甚至“信仰”等私人问题。而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词汇的时候,他们会用比较隐晦的词来代替。比如,我们中国称呼年龄较大的人为“老人”,我们有“老爷爷”,“老奶奶”等各种含有“老”字的词汇。在英文里,“老”字直接对应的翻译为“old”。但是如果我们在西方国家称呼老爷爷为“old grandfather”,老奶奶为“old grandmother”,他们不仅不觉得你有礼貌,反而会觉得你粗鲁甚至歧视他们年纪大。所以,在英语中,我们不称呼老人为“old people”,而称呼他们为“senior citizen”.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能从汉语的讲话习惯来直接翻译英语。再比如问候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没有?”但是西方人问候的是:“hello, how are you?”“嗨,你好吗?”如果你把我们的问候语翻译成英文问候外国人,他们一定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习它的文化。在教学上,我们也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知道在学习语言时文化的重要性,且尽量多的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和理念。

3 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3.1 以教材为基础,挖掘隐含文化信息

在教学中,教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下的语言教材中去看,我们发现其文化信息不是非常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自己去挖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出来。比如说,当讲到和天气有关的一些英语词汇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讲英语国家的天气状况和由此而产生的一些讲话习惯、生活习惯等。英国因为其常年天气偏冷,且风大,有雨,所以人们出门经常会问候天气。天气永远是一个安全的话题。文化是一个整体,包括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如果进行语言教学时可以把很生活化的一些相关文化信息渗透进去,那么课堂毋庸置疑就会生动、丰富许多。

3.2 鼓励学生多和外教或者留学生接触

在教室里坐着听老师讲课,跟老师课堂上交流是一回事,出门跟当地人讲话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大学里很多学生都发现自己英语的听、说能力很差,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新生。由于高中只注重读,写,他们到大学里开始迷茫,发现自己听力很差,说又张不开口。这时,学校里的外教和留学生就发挥作用了。大部分学校每周都会有类似“英语角”这样的锻炼口语的地方。一般组织者也都会要求本校的,甚至外校的外教过去交流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去参加此类活动,尽量多的跟一些志趣相投的英语爱好者交流,跟外教或者留学生交流。一般的外教都比较友好,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跟外教通过E-MAIL,或者电话联系,找他们有空的时间登门拜访,尽量多的给自己跟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交流。这样,就会对他们的一些口音、说话习惯、生活习惯等有更深的了解,日后跟其他外国人交流起来也更加容易。

3.3 穿插英语音乐,电影,讲座使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相关文化

如果问学生们的爱好, 大多数同学都会说自己喜欢看电影,听音乐。如果能够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通过听英语歌曲来学习一些日常实用频率很高的英语词汇,甚至句子;通过看电影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民间百态。衣食住行,对待感情,亲情,工作,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同时也能扩展很多英语词汇。讲座其实是最直观的。尤其是从一些留学归来的学生、老师嘴里听到的。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文化冲突。他们可以非常详尽的告诉学生他们在国外所碰到的困难,遭遇的尴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们也会给出很多非常好的建议。不同人做讲座的时候可以着重不同的方向,让学生可以全方面的了解这个国家。

4 结论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表情,肢体等传递人们的思想,语言仍是其最重要,且最便利的媒介。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文化教学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它既需要教师在课下多投入时间去搜索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讲述出来,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挖掘、去探索。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一个国家语言的形成和特色跟其本国的文化息息相关。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他国语言教学时, 文化的渗透非常重要。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 阐述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文化的渗入问题, 并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刘援 (2009) .柯林斯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English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高等教育出版社.

[2]Sonia Nieto (2010) .Language, Culture, and Teaching Critical Perspectives[M].Routledge.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5篇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

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撤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80-1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语言背景文化,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某些生活用语通过语言文化的背景来作进一步介绍,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得以提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且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尊老爱幼、礼貌待人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对叔叔或阿姨、长辈或晚辈等都有固定称呼,而在英美等国家中,为了表示亲切,无论对自己的老师还是同学都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习惯应用在我国,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译林版小学英语2A教案(全册)中,当教师上“Unit 1 My family”这个单元中的时候,会涉及到称呼一类的单词,此时,教师可把英美国家的语言背景文化介绍给学生。

(2)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婚姻状况以及收入等,在我国通常都不算什么秘密,朋友见面的时候通常都会聊到这些话题,但是在英美国家,这样的聊天内容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如果直接这样问对方,他们会觉得你不尊重他。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女性而言,如果你提及她的年龄问题,那肯定是对她的极度不尊重。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适当渗透这些背景。

(3)我国朋友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去哪啊?”“你吃饭了吗?”,而美国或英国等国家朋友见面时,则通常说“How are you?”“Hello”“Hi”等。译林版小学英语2A教案(全册)中的“Unit 1 My family”也涉及了到了这样的教学内容。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可通过讲故事或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上讲台进行对话表演,从而让学生对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感受。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

(1)宗教活动在西方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对西方文化及传统思想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可把西方的节日文化渗透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中“Unit 6 Holidays”中涉及的单词有“Easte、National Day、New Years Day等”,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圣诞节及感恩节等西方节日的历史典故,以使学生从故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掌握。通过故事,学生了解了圣诞节的背景,使他们对西方文化及我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能对英语有更好的掌握及应用。

(2)送礼在节日的庆祝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使节日的喜庆气氛更加浓厚,从而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在我国,人们收到礼物的时候通常会先放起来,当送礼人走后才会拆开看。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收到礼物的时候,为了表示对送礼人的尊重,一般都会当面打开,并向其表达感谢之情。教师在上“Holidays”一课时,讲完圣诞节故事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角色上讲台表扬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收到礼物后的不同表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有更深切的体会,从而使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也能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有更进一步的掌握,从而使英语课堂的教学及学习更加高效有趣。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风俗文化,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1)西方国家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英语国家中的大多数风俗习惯都和基督教有关。译林版小学英语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星期的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单词教学后,可先让学生谈谈数字在西方国家和中方国家中不同的使用方法,中国通常把星期一看作一周中的第一天,而西方国家则通常把星期天看作一周的开始。此外,6和8是中国喜爱的数字,4是中国人忌讳的数字。而西方人则喜爱数字3和数字7,他们认为这两个字能给人带来幸福,数字13则是西方人忌讳的数字,因此,许多活动都会尽量避开13号。在英语教学在渗透风俗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

(2)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中有这么一个单元“At a party”,根据人的衣着打扮认人是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生学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某些单词造这么两个句子“She came to the party dressed in a white evening dress.”“Mr white drives a red car to the party.”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中文翻译句子,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详细解释两个句子的意思,并向学生解释西方国家中某些关于颜色的词的双重含义。学生通过颜色所代表意义进行学习,可对西方风俗文化有一定了解。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板书设计——以新朗文3A故事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6).

[2]马然,王朝华.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9).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创新,语言文化环境,语言习惯

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与语言习惯。首先课堂教学中需要渗透这方面教学。在语言文化环境方面, 农村中学英语与城市相比有许多不利条件。语言习惯就是一个弱点。众多周知, 语言学习需要良好语言习惯。日常交际用语如果用普通话对英语发音大有好处。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对英语口语和听力有一定促进作用。我们学校普通话普及率还可以, 但汉语中有好多地方学生发音不准, 带有方言影响。因此英语的发音有时也有方言影响, 有些生硬、艰涩。最严重的是对音标掌握不够理想。字母和字母搭配的发音规律掌握不到位, 具体的元音辅音不清楚, 发音不标准。因此, 单词读起来就会有错误或不标准之处。对此, 在单词学习中, 渗透音标教学, 并且慢慢带学生回顾总结音标。以前所学单词的错误和不标准之处更是教学难点。开始只是反复纠正, 然后来让他们自己查英语字典, 自己看到音标, 然后我再纠正, 让他们在权威的词典面前, 在反复纠正下, 印象更加深刻。一些字母发音, 音标读法, 以及发言影响, 不适当儿化都一一纠正。

课堂用语更是一个问题, 用非母语来表达展示自己本来就具备难度。有的学生还因此限制自己的发挥。但我们应纠正学生的这种片面想法。英语学习就要有说英语的习惯, 课内课外, 教室, 家里……有了这种语言习惯就无所谓限制发挥了。那些限制发挥的说法只能说明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仅停留在考试做题的层面上, 没有渗透到生活中。一种习惯的培养似乎很难, 对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勉强掌握, 稍微复杂一点就反应不过来。而且似乎习惯了汉语课堂用语。对此, 我们应让学生的耳朵习惯听英语。有时, 一句话不必去说明它的汉语意思, 而是以英语的思维去渗透, 学生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老师可以示范, 据此学生把这句话和某个指令联系起来。以后在他们大脑中就形成这句话和这个指令的链接, 收到信息后从大脑提取指令。这样习惯就成自然。

学习一种外语的文化环境肯定是说这种语言的主流国家的文化语言环境。外语学习离不开对所学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学英语更多需要了解和接触的是欧美国家的文化语言环境, 包括这些国家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有许多课文中提到过英国学生的生活, 美国的过节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些内容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学生不了解, 自然就不能更好的领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半知半解, 或停留在课文表面, 这种学习仅仅为应付做题考试。不能学到语言的精辟, 也不能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双语乐趣。似乎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误区。而且这样也难免会让学生产生误会和混乱。举例说, 同一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引起的联想也不尽相同。如“蝙蝠 ( ba) t ”“狗 ( dog)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联想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文里有“落水狗”“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等说法; 而英语里常把狗作为忠诚可靠的象征, 且西方人多有养宠物的习惯, 尤以狗为盛。因此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 ” ( 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its day. ” ( 凡人皆有得意日) 等说法。另外, 成语“rain cats and dogs” ( 倾盆大雨) 的来历有以下说法: 几百年前的欧洲, 人们不仅相信鬼神有神奇的力量, 甚至认为动物也有神奇的魔力, 猫狗也不例外。航海的人们总是把猫和暴风雨联系在一起, 是猫尾有一股疾风; 暴风雨中的女巫也常被描绘成黑猫骑扫帚的恐怖形象。另外, 狗和狼都被看作是风雨的象征, 因此神话中暴风雨之神出巡时, 身边总是簇拥着狼和狗。所以, 暴风雨来临, 人们就说: “It rains cats and dogs. ”。

文化语言环境的教学除了平时语言习惯的渗透外, 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听外国人说“原版的”英语应该比听老师或同学说好得多。当然我们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很少, 而途径却不少。首先, 书籍, 报刊杂志, 阅读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阅读的目的不应只停留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层面上, 而应该是丰富人文理念、拓展视野、追求智力满足。对小学生来说, 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 看英文电影或动画片。娱乐性, 知识性, 求知欲, 创新性在其中都有所体现。英文动画片可以把学习者带入一个“真实”的语境之中。而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观看原版电影, 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娱乐节目中, 中央电视台的《希望英语》备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在一定的场景中, 视听两方面跟随电视画面与声音得到学习和享受。在观看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习鲜活的日常生活用语, 学习“用英语说话”, 而且要注意了解英语文化中特有的“喜怒哀乐”。这样, 看电影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和消遣的过程, 也是一个丰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有次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大增。

此外, 听力的练习不要仅局限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对听力题目的应试练习。精美文章故事的音频材料或磁带都比题目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此, 学生还是要好好利用因特网, 好多英语学习网站的视频音频资料确实价值出乎意料的。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第8篇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 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而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 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 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 (朱其智。2006)

1.1英语文化中有一句话“词本无义, 义随人意” (Wordsdonothavemeanings;peoplehavemeaningforwords) , 因此英语中往往一词多义。而汉字的产生和汉文化的发展决定汉语词义严谨、具体, “固形忘义”是汉语的特点, 也就是“形”对“义”的制约很大。正因为如此, 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被汉语思维影响滥用类比, 常常犯错误, 他们认为, “兄弟院校”对应的英语就应该是“brotherschools”, 因为兄弟一词在汉语中只有一种意义, 但实际上应该是“sister schools”, 还有他们把“红眼病”对应到“red-eyed”上。

1.2西方人之间, 如没有血缘关系, 对男子统称呼“Mr”, 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 对已婚女士统称“Mrs”。但我们“uncle wang”也频频出现在英语表达中, 但实际上这是汉语思维中的又一类比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 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 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 这里就不多类举。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 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 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 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 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 英语为wolfin sheep’s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thesame boat;“打破冰封”, 英语为breakice;“三思而后行”, 英语为thinktwicebeforeyou act, 等等, 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 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学习中的“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

2.1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 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 (code) , 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 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 传说轶事。如:文字内涵意义、所指差异。汉语中的“松、竹、梅”能让中国人想起“岁寒三友”, 它们包含着“斗霜傲雪”、“高风亮节”、“坚忍不拔”的含义。而和这三者“所指”对等的翻译“pine, bamboo, pulm”在英语文化当中并不具备汉语的文化蕴涵 (沐莘.1994) 。英语中的“rose”在汉语中对应的是“玫瑰”, 但在英语中, 它的引申意义很多, 如rose除了玫瑰花之外还有“欢乐”的意思, a bed of rose愉快的处境, to gather life’s roses追求欢乐, a path strewn with roses快乐, 一帆风顺的一生。blue room也不仅仅是和汉语中的“蓝房子”对应。它的文化内涵是指美国总统会见至亲好友时的接待室。词的所指范围不同, story在汉语中就是“故事“的意思, 但在英语中它还有“事件、消息、内情、传说、热门、遭遇、事情”等不同含义。汉语的“打”要远比英语中“beat, hit”词义广泛, 比如“打油诗、打退堂鼓、打落水狗”。在这些词中英汉意义完全对等的比较少, 即使是理性意义一样, 但其社会意义、情感意义、搭配意义、联想意义、引申意义上也有较大差异 (沐莘.1994) 。汉语中的“龙”, “生死轮回”, “八卦”, “阴阳”, “气功”等,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 不知何物。同样, 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 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 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2.2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 国人习惯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 喜欢即时即景问候和提建议, 如“您想借什么书?”“打水啊?”“你该带孩子去看医生了”这在国人聊天时是最常用的, 但在跨文化交流时这样便限定了别人的思维或涉及到别人不愿回答的隐私。这恰和英语的语言习惯相反, 英语国家的人士一般以自我为主, 问问题和提建议相对给对方留的可选余地较大, 如“What can I do for you?”、“How about going to see a film?”。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 (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I really appreciate it.”) ;运用体态语的差异 (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 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 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 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

三、树立文化意识, 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 应树立文化意识, 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 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3.1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 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 (“站住”“不许动”) 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 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 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 人们的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3.2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 是尊敬的表示, 可在西方, “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 去日无多, 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 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 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 便上前去搀扶她, 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 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 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 (elderly people) , 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 (senior citizens) 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四、结语

美国语言学家萨比尔 (E.Sapir) 曾指出,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因此, 英语教学必须注意文化背景的引入。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音、语法、词汇,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在我们遵守他们文化特点的前提下, 准确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6] (美) Dwight Bollinger原著方立、李谷城.语言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7]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8]刘宓庆, (1991) “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M],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9篇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 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 作为文化的载体, 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 文化风俗, 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 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 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因此, 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 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 今天的English culture (英语文化) 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 (广义的英语文化) 具有多元性, 其内容可以涵指: (1) 英国文化; (2) 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 即狭义的英语文化, 如美国文化, 加拿大文化, 新西兰文化, 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 (3) 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 (4)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 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 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 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 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 (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 。由此看来, 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 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 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 作为外语型国家 (如中国) 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 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 同时, 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 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在使用中, 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 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 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 甚至某些“碰撞”, 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 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 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 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英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又要充分重视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中揭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是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作为世界语言, 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 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 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基督教的元素, 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由此可见, 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 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 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 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 “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 中国人学, 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 “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 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Smith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 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 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 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 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 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 但协调被破坏了, 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所以, 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二) 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 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 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 (英语的文化规约) , 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 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 , 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 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 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三) 补充教学力量, 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 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 对在这一异域文化 (中国文化) 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 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师生必须认识到“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 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 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切不可本末倒置, 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 (将终点作为了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 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 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 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 让学生模仿并接受, 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某些学生会拒绝接受。即使学生对于某些课堂环境下设定场景中的文化规约进行模仿并接受, 教师也不能为他们展示可能使用该规约的所有生活环节, 学生的“自我表现仍有许多空 (上接241页)

(三)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给学生安排任务, 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 然后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最后教师就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

在商务德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布置任务, 比如安排会议, 制作产品方案, 产品调研, 编制商务合同并对条款进行讲解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以Unternehmen Deutsch Aufbaukurs《商务德语教程提高篇》第二单元Rund um die Firma (关于企业) 为例, 笔者在讲完本单元以后, 将学生分成几组, 每组围绕一个德国的知名企业作报告, 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 查找资料, 做ppt。学生需要运用到本单元所学的语言表达手段和商务知识, 从企业经营范围、产品、企业结构、企业历史、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企业的概况。

实践证明, 任务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德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

三、现阶段商务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一) 课程的开设方面

商务德语课程开设时间短, 与其相关的课程开设少, 学生缺乏商务方面的知识。学校可试增设类似课程如经济学, 跨文化交际等等来丰富商务德语的教学, 使商务德语的教学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 学生的基本功挡”。这是由于学生们仍然生活在自己母语的众多文化规约当中, 外教在课堂上呈现的仅是异域文化的示范和点缀。所以针对英语文化多元化的特点,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外籍教师: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 当他们面对中国学生时, 只需稍加帮助, 他们便“能在两种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来去自如。在尊重并适应学生母语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并吸纳异域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比苛求几十个学生去适应老师要容易得多。

在世界范围内, 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 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 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 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 1999.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10篇

英语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它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语言学习课程, 文化背景的学习和交流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流利地交际, 这种流利交际要求双方跨越文化差异上的障碍, 达到文化理解。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主要是指那些隐藏在英语知识背后、阻碍学生与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流利交际的文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应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而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笔者为更好地调查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 找出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途径之一, 设计出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问卷, 拙文拟就调查问卷统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出可行的英语教学策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北京的英语教师。包括高职院校、本科院校、英语培训机构、初高中英语教师等。共发放调查问卷288份, 有效问卷276份, 回收率约为96%。

(二) 调查时间

2012年6月~11月。

(三) 调查方法

笔者采取街边随机访谈和电邮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查结果

笔者具体从教师个人情况、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掌握情况和授课情况三方面进行调研。

(一) 教师个人情况

从受访的教师年龄看大约有82.8%的英语教师年龄在25~49岁之间。处在这一时间段的教师生活阅历较多, 学习经验也较丰富, 对待社会现象能够以理性的态度观察并处理。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大约70%为讲师, 大约9.5%为教授和副教授, 整体水平较高。学历也98%为本科及以上。约89%的教师经常参加英语教学培训。以上几方面,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过硬, 学历不断攀升, 经常参加英语教学的培训, 专业知识丰富。既然英语教师的本身素质良好, 那么英语教学方法就是重中之重了。

(二) 教是对所授课程的掌握情况

从第二部分, 教师对课程的掌握情况看, 大约有73.68%的老师认为教材结构体系设计和教材质量不符合要求, 约有89.8%的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策划学生活动, 寻找课外相关资料以及制作教学课件、书写教案。42.3%的教师认为授课应该将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相结合。52.1%的教师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27.6%教师结合实际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总的看来, 教师对于课本的认同度较低, 平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料, 课本几乎等于无用。目前英语课本市场鱼目混杂, 质量尤其需要教师仔细甄别。为了迎合学生, 教师与时俱进地策划学生活动, 可见其用心良苦。当今时代, 网络信息环境引起学习生活的万千变化, 对教师组织整理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三) 教师授课情况

第三部分集中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调查, 共28个题目。

教师基本在每节课都会出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大多数课堂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的教师认为英语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67.9%) , 但真正实施英语文化教学的教师则比较少, 只有部分教师在班里组织有关英语文化的专题讲座 (96.4%) , 也少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情景进行对话的少之又少 (10.3%)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 部分院校规定英语课堂禁止播放英语短片, 对于英语教师的授课进行很多的限制, 不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增长知识, 流利的交际。英语教师的大多数按照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 为了学生的过级率而不断努力。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学生媒体资源丰富, 认真听教师授课的学生比较少, 学生主动接受英语的能力越来越弱。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文化的图片, 但相应的测试则很难发生, 学生多数应付了事, 久而久之, 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授课。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教师 (50%) 认为多媒体课件是英语课堂必须使用的工具, 也有10.7%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部分教师 (44.8%) 认为英语思维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注重的东西。一半的教师认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与专家、名师、同行对话中反思, 观摩他人教学是教育反思的有效方法。

整体上看, 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 大多数教师对于英语教学还处于无所适从的阶段, 所调查的教师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初高中英语教师为了升学考试不断地辅导, 高职教师为了完成绩效而努力, 而本科院校的教师又在不断地做科研。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提高, 相反, 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差, 甚至出现交际能力的倒退, 这不得不说是现代文明的副作用。增加不同文化的介绍, 增强学生的交际信心, 是学生获得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英语教师课堂授课以及学生听课情况, 笔者进入校园, 对部分教师进行了采访。下面是4位教师的采访记录。

记录1: (笔者代号为M)

A教师是位高职英语教师, 学生出勤率较高, 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少, 玩手机游戏、看课外书的同学居多。

M:请问您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

A:通过生词学习和课文讲解让学生能掌握运用更多的语言知识。

M:您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A:参看教学大纲和课文内容。

M:您的意思是说您通常是根据某次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设定教学目标?

A: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知识。

M:您觉得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如何?

A:高职学生普遍认真听课的较少, 可能与大环境有关, 微博、手机、网络等太多新潮的东西吸引学生的视线, 能静下心来积累知识的少之又少, 多数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M:你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关注英语文化的因素?

A:有时间的话就介绍一些, 不过高职英语课本身涉及英语文化的内容较少。

M:您是否会进行英语文化的讲座呢?

A:一般学校没有安排, 我也不会做讲座。

M:谢谢您。

记录2

B教师是一名英语培训机构的年轻教师。

M:请问您是怎样安排本节课的授课步骤的?

B: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 接下来是通过师生活动, 尤其是通过快读、查读等形式并辅之以教师讲解让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了解课文大意和重要的语言知识, 并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基本阅读技巧进行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M:那你确定本次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B:主要是依据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 我主要依据课文内容, 从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过程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角度考虑得多些。至于文化背景、文化现象不是教师能够教的。

M:谢谢您。

记录3

C教师是经验丰富的大学英语教授。

M:您怎样选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C:我认为在选择内容时, 首先要考虑其实用性。其次, 要注意文化价值。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承载体, 通过语言载体了解其背后隐含的文化,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异域文化中的风俗、人情、习惯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好处。不过, 只有在不在意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自主选择。我们每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是先明确的, 都以教育部推荐教材为主。不过我有权为学生选择推荐课外学习内容。

M:您给学生进行过英语文化的讲座吗?

C:做过, 次数不多, 一般学校规定不能长时间播放英语短片, 很多英文电影里面涵盖了许多文化内容, 学生自己看, 观察力没那么强。

M:谢谢您。

通过访谈, 笔者发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取, 其课程中所体现的文化现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学生的国际化发展, 就必须改变这种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趋向。在向学生在传授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力才能事半功倍。

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应融为一体, 时代要求我们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怎样才能实现英语文化教学呢?笔者根据访谈整理出以下的思路。

首先, 善于准备材料。教师根据课文, 结合教材整理材料来使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得以扩展。现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 但对于扩展和背景知识了解不够, 所以教师准备材料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 (R.Lado) 曾经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并理解外国文化。英语教材不仅仅只是一本语言教科书, 还是帮助我们了解和吸取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不仅是要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 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让他们能够以更成熟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从中得到成长。建议使用剑桥原汁原味的课本, 不仅语言精练, 文化内含更是无与伦比。

其次, 结合多媒体技术授课, 鼓励学生自我探讨。教师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应用网络让学生寻找相关文化资源, 获得信息, 形成了超文本化学习,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 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 掌握一门外语是必备的技能。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方法也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本文调查显示出作为有效的英语教学法之一, 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受到英语教师的关注。经证实, 英语文化教学有着一定的实效。英语教师要合作探索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扬长避短, 去粗取精, 合理地使用这些教学手段, 共同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Seliger.H.W.&Shohamy.E.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Wallace.M.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5]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9) .

[6]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理论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 (2) .

[7]宋莉.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师角色

中国分类号:G633.4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英语教育都侧重于语言形式上的教学,却忽视了文化教育的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借助英语语言传递文化信息。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中需要考虑的文化环境,这在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更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形成的僵化模式严重限制了文化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学生学习文化的不同阶段为基准来归纳教师角色,探析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传递文化信息时教师需要担任的角色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的语言充分地体现了这个国家在宗教礼仪、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然而,在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仿佛是在从事一个翻译的工作,只是将单词和语句简单地进行讲解,很少去涉及词句中传递的文化信息。教材内容并不会列述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教师不去讲解,学生根本就无从获知,我们现在的教材参考书也只是针对考点设置问题,讲述的都是一些难点、重点,没有一本以文化为导向的参考书,或者说有这样的参考书,但因其脱离考试而被弃用。因此,传递文化信息的任务只能依靠教师来完成。

教师要想完成传递文化信息的任务,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即便這方面知识欠缺,也不应该回避,因为传播文化信息也是与学生一同学习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将传递文化信息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一种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对大量的文化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将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做一个“把关人”[1]。在信息知识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信息,与信息的选择相比较,信息的获取很容易。学生在获得的文化信息中进行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有必要从中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由此可见,传递文化信息时,教师担任了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二、组织文化实践时教师需要担任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从“身教”的角度来看,教师就是一个示范者。教师的示范分为直接示范和间接示范两种,直接示范就是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例,将言行举止演示给学生看;间接示范则是借助教学辅助资源(通常指多媒体)呈现出一些范例,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教师必须成为文化实践的带头人,如果教师没有投入到文化实践活动中,那学生也会对文化实践产生抵触。因此,教师积极接受英语语言文化对英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文化实践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体验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英语教学的困难之一就是缺少英语文化氛围,现在一些学校通过聘请外教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实践,但由于缺少与之适应的文化环境,外教的教学也趋向本土化。有鉴于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一个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教学环境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效果,例如布置有英语文化氛围的教室,学生们走进教室仿佛置身于一个英语国家的社区,充分体会到其中的文化气息[2]。在特定的英语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后面的文化实践活动中。由此可见,组织文化实践时,教师担任了示范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三、探讨文化观念时教师需要担任的角色

经过长期的文化实践,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对英语文化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他们已经能从英语语言文化现象中找到文化的意义,这使他们在看待外部世界时又多了一种世界观。在这之后,学生就具备了对英语文化做出反应以及如何做出反应的能力,这时,教师应该走入学生当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从文化上和心理上向学生靠拢。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去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积极地旁观,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探索热情。

探讨文化观念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交换信息、进行互动的过程,这一阶段与学生进行合作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又一种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师生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走近学生,与他们一同搜集资料、分享资料,共同确定目标、探究问题,通过相互询问的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尊重感和平等感[3]。教师在和学生共同体验英语语言文化时,可以与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经验以作参考建议。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活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不但能够增进与学生的感情,还能在彼此配合、互相协作中,改变学生的不适宜协作行为,顺应整体文化与氛围,从而达到互相调适。教师与学生合作,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论层次,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由此可见,探讨文化观念时,教师担任了倾听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结论:语言承载着文化,就如身体承载着灵魂,学习一种语言而不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那就失去了学习它的重要意义。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明确自己的角色。通过对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析,以及结合长时间的实际教学实践,证实了在课堂中充分融入语言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同时,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文化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文化学习的过程,才能更好的为文化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亚文.任务型教学下高中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10):103-105.

[2]舒春红.高中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探议[J].语数外学习,2012,8(12):110-112.

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 第12篇

1. 通过英汉语言对比,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在特定的文化中,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如在中国文化里,中国人比喻“很容易”时说“小菜一碟”,在英美文化里,就不能说“a small dish of food”,而应该说“a piece of cake”。再如,中国人用“啤酒肚”形容男士突起的腹部,如果按中国的文化习俗译成“a beer belly”,西方人根本无法理解(应为“a pot belly”)。在教学和学习中只有不断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对照,才能发现它们的异同,从而避免因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有人认为要学好一门外语和了解其文化,就必须忘掉母语和母语文化,这种说法是比较片面的。从较高层次和学习的总体过程来看,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精通一语有助于精通另一语。在学习中注意不断比较,不断融会贯通,加强汉语学习,掌握坚实的汉语基本功会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因此,英语教师要将中西方文化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 通过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只有通过多种载体(如观察、倾听、阅读或使用参考资料)所提供的知识与学生语言的理解的互动,他的知识结构才能更新”(Wells, 1987)。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语言,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如,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就英语学习而言,了解西方文化不是说研究它,也不是说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一开始就看西方文化里的名著,而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如看懂一个英语小故事,在惊奇、感叹之后,突然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新文化、新世界。学习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语言学习过程才会生动有趣。外语学习应成为对一种新思想文化的探索。在探索这种新文化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大量接触语言。大量接触语言,就是大量阅读、大量听和多思考,用英语文化的魅力取代考试的压力,成为大量接触语言的动力。大量接触语言落到实处,听、说、读、写技能就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词汇语法也就自然掌握了。在大量输入的过程中,实现input—intake—output(输入—吸收—输出)的语言学习的自然过程,这样,学生就会真正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自觉地把英语真正学好。

3. 关注英语语言文化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汲取新鲜语言

语言的意义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英语语言文化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英语教师固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当英语教师们仍在课堂上反反复复教学生“How are you?”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have you been?”或“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人交谈时,如果仍只用“Not at all.”来回答别人的感谢,甚至当美国人在英语中使用“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了)时,我们却大惊失色,认为这是错误的,就实在是太落伍了。

在教学中,仅仅教学生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而不注意语言文化的最新动态,已经很难使学生达到基本能力的协调统一和跨文化的自由交流。例如,由于对双语文化了解不够,已经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既不懂如何用汉语表达英美文化,也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有个中国学生听到外国人赞扬“mencious(孟子)”时误以为是异国圣人,音译为“门修斯”,学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失语症”。语言是不断随着民族文化发展而变化的,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观察和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新鲜的语言,才能在表达的时候做到既准确,又得体,也才能自然而然地用地道的英语去影响学生。

4. 通过关注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得体性是语用学上经常使用到的衡量语言应用是否得体的一个重要准则。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却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意识的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或是说一些外国人很难明白的中国式英语。要想运用得体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在此,语言中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关键问题被提了出来。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中国人表示关心的“Where are you going?”和“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被认为是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了解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是学会应用得体语言交际的关键,离开了文化,语言交际几乎是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的。试想,如果中国人买报纸用“莎翁式”的英语对美国小贩说要买报纸,即使英语说得准确无误,恐怕小贩也难以明白他要买什么。同样,外交部发言人如果用“chitchat式”(闲聊式)的语言发表声明,肯定也达不到外交所预期的效果。

总之,语言学习的意义和兴趣都在于通过语言认识一种文化,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通过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才能保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持久进行,学习效果才能有保障。认识这一点,也就是要认识到语言及语言学习的复杂性、深刻性及灵活性,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摘要: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导入, 重视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使学生逐步认识语言学习的深刻性、复杂性, 努力培养其跨语言文化意识。本文具体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几种途径, 如, 大量语言输入、语言对比、关注语言文化的发展及语言运用的得体性等, 以期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意识,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赋宁等.英语学习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1999.

上一篇:EPC引入策略下一篇:政治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