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2024-09-07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精选12篇)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1篇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英语学时少, 没有统一教材, 且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二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通常以“教师”为主体, 基本上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的阅读和翻译教材原文的方式, 缺乏互动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能紧跟时代步伐、对教改的思路不太清晰, 所以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不够, 以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三是校园缺乏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急需相应的语音制品辅导材料, 大多数任课教师过分依赖教材, 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要求;四是专业英语教师不足使得在校师生比严重失调, 他们需兼顾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对其能力素质要求较高, 其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改的实际成效;五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不易进行统一教学, 大班授课对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六是课堂教学内容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相脱节, 大多数以完成部分教材内容为目的, 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关注不足;七是专业英语课程被重视的程度不够, 课时少 (仅16或32学时) , 而且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方向和学科定位不够明确[1], 任课教师随意选择, 队伍不是很稳定, 以致教学质量很难得以提高。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1. 选取合适的教材。

教材对课程的学习尤其关键, 没有优秀的教材, 再好的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本好的农学专业英语教材应该既能覆盖当今农业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总体趋势和研究前沿, 同时其难易度又能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相切合,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既增加了专业知识, 又能够提高英语水平, 而陈旧的教学内容则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农学专业英语》没有规范的统一教材, 有的教材未配备相应的辅助材料, 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内容杂乱, 未能覆盖本专业的知识面, 学生使用这种教材很难达到增强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 应去掉过时无味的教学章节, 并把农学专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为此, 我们精挑细选了《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夏家驷主编的《农业专业外语》。该教材每一个单元由听力理解、精读材料Text A、深度阅读材料Text B和扩充阅读材料Text C组成。学习内容涉及农业、动物科学、食品、转基因技术、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渔业、园艺、林学、农业机械化、昆虫、农业经济各方面。该教材优秀之处在于内容涉及面较宽广, 并设有专门的听说教材, 具有很强的教学实用性和系统性[2]。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有选择性地讲授教材内容, 另一方面还抽出一定时间专门介绍专业词汇中常见的前缀、后缀等构词法, 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 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翻译长难句的能力, 比如不同类型的复合句和修饰语等;另外, 课程结束时以一篇顶级农业科学专业相关学术文献为例, 比如最新被SCI收录的专业相关文章, 介绍英语科技论文的类型、风格、写作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 还为学生将来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 鼓励学生多听原滋原味的英语学术报告,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3]。总之, 合适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丰富, 是大幅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与关键。

2. 教学改革与实践。

(1) 重基础, 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长句的翻译能力, 我们在农业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 专业词汇既是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 也是他们学好专业英语的最大障碍。这是由于专业词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般专业词汇出现频率低, 技术性词汇出现较多, 功能性词汇出现频率最高;与基础英语相比, 词义专一, 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少;功能性前、后缀出现频率高, 科技词汇多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因此, 在学习新章节之前, 先找出生疏的相关专业单词, 运用构词法分析单词并弄懂词义, 传授记忆方法, 分发词汇册,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长句翻译是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长句都是由基本句扩展来的, 扩展方式基本上有三类:一是用各种很长的短语, 如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和动名词来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二是增加修饰语, 即定语、状语、补语或并列成分;三是将两个或多个简单句组成并列复合句或主从复合句。为此, 教学中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安排长句分析专题讲座, 介绍长句分析的主要方法, 通常有两种:一是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个数, 再找其相应的主语, 将其分为若干个简单句, 化繁为简, 再确定这些简单句之间的从属关系;二是先直接找出主句的基本组成, 再确定从句的性质和作用。同时课后最好附设适量的练习题、思考题及补充阅读文章, 并加强英语科技写作训练, 使学生能用英语答题、写实验报告及英文摘要。 (2)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并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而是在强调“主动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找回学生主体在教学体系中应有的中心位置, 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向掌握技能和提高能力方向转变, 从讲解、“灌输”的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教学转化。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应当追求“少而精”, 重点在于启发引导, 把思考的余地留给学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最关键之处在于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 如朗读、翻译或者围绕某一专题进行互动式交流等,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并掌握农科专业英语的重难点。二是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将一些难懂的专业知识, 通过动画、视频、图像等手段展现, 将视听法和情景法作为补充;这样可以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 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直观性, 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助、强化作用;从而与专业英语内容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更新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三是注重培养听说能力;我们从重要英语文献摘录部分关键概念、图片、表格以及相关的词汇, 针对这些给定的材料每次课给学生训练5~8min, 力求发音准确、表达思路清晰, 这种方式既很大程度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四是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小型研讨会、辩论会、小组演示、个人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并指导其学习方法与技巧,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 比如让学生使用英语在课堂上利用3~5min时间讲述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等。 (3) 改革考核模式, 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考核的目的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的真实能力和实际效果;它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将考核体系多元化, 扩大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分数比值。根据本课程教学的特点, 我们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摸索和改革, 取消了期末考试成绩占绝对比重的以往做法, 采取灵活“金三角”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笔试成绩占30%, 期末期末学生课堂展示占30%[5]。平时成绩考核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即兴回答问题表现以及单词听写、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再加上课堂考勤情况。期末成绩包括期末笔试考核和学期结束前课堂展示两个环节:笔试考核注重学生对农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阅读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方面的考核;而在课堂展示环节中, 由每个学生自选一个专业相关的专题, 通过自主学习、资料查找、知识消化、语言组织、多媒体课件设计、演讲排练等, 最后在课堂上以全英文幻灯片形式进行英语汇报, 由同学们和任课教师共同给出最终成绩[5]。 (4)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师资建设和任课教师的培训, 目的在于提高其英语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 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了将本课程教好, 加强师资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教师岗前语言训练, 安排专业英语课教师向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普通英语教师听课, 学校和既定英语教学部门对专业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其达到要求后再上岗;二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教学研究活动, 交叉听课, 从而提高相关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三是紧密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联系, 及时了解教学新动态,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其整体素质;四是选派农科专业英语知识渊博、基础扎实的教师出国进修, 以便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水平。

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培养现代化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学专业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特别注意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和考核的方式方法的改进,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

摘要:专业英语课程在现代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分析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其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体会, 从教材、教学、考核和师资等方面对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昕.农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10) :146-147.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2篇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

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

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

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在生产实习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指导教师必须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参与者。刚入校门的大学生经历及阅历不足、可塑性大,思维较活跃,但又容易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想人非非。特别是受社会上某些不正常因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有些学生学农不爱农,不能牢固地确立专业思想。但是,通过生产实习过程,学生切实地与生产实践及社会接触,大量的社会信息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特别是在面临毕业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需要感,实现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谈心、谈专业、谈发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帮助,树立正确择业观。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3篇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农学专业人才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已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不断凸现新的发展趋势,家庭联产责任制农业生产模式将不断解体,适度规模化农业经营将成为新趋势,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在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时期,为传统农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12月,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对推动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农学专业人才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已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2]。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不断凸现新的发展趋势,家庭联产责任制农业生产模式将不断瓦解,适度规模化农业经营将成为新趋势,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在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时期,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再适合当今农业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农学专业在思想上重视不够

思想意识决定人活动的主题,而目前报农学专业学生,多数是被动选择,虽然多数来自农村,但不再像70后、80后那样了解、熟悉农业生产,可以说达到“五谷不分”的地步。因此,对其需要加强农学专业思想教育,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树立农学专业思想,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的热情。

2人才培养目标与复合型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和适度规模化农业经营的新趋势,农业生产需求的是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跨领域的工作能力,还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有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局限于能够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专业人才,而对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关注较少,毕业后,很难胜任农业生产主体职责。

3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如过重强调英语课程学习与考核,学生50%的学习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但是结课后英语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计算机只能说是一门现代学习工具,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基本掌握,还有大学物理课程对农学专业学生可以说毫无相干,但是目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作为基础课程必修课,相对缺少农业现代化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课程,可以说偏基础,淡化专业课及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另外,对课程考核评价,多数闭卷考试为主,考前突击就可以通过,并且在考核过程中“小抄”相当严重,造成一张试卷就把老师讲过的东西还给老师了。因此,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考核机制还需加强探索。

4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团队不完善

作为老牌学科,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传统型师资过剩,应用型和高新技术型师资匮乏的现状,同时由于人才引进存在种种限制因素,导致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缺乏[3]。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多数高校可以说为零。

5实践教学平台无法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

农学专业课是以应用为基础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熟练、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只靠黑板和PPT很难掌握并熟练运用农学专业知识。而多数农业高等院校缺乏校内教学实习农场,尤其综合性高校农学专业,对校内教学农场重视更不够,虽然有校外教学实际基地,但存在接收规模、路途远交通不便及实习经费等问题,往往是走马观花,很难达到专业实习目的的要求,直接影响复合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提高。

二改革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现代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当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新形势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1明确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农业人才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2013年12月,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培养“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对推动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提出多年,但对它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关键在于“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代化农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农业人才[1],适度规模化经营农业需要具备处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至少要具备这些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学农、爱农、献农”的农学专业思想。

2构建适合“复合应用卓越”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立足现代农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创新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突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核心地位。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适设置课程,形成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利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增设与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种业的相关课程,提升改造传统农科专业,进一步完善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在专业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以优化教材选取,结合现代科研进展,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精品资源共享专业课程。另外,在教学方式上,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评价在人才培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3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首先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地方性综合院校,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多、相关专业丰富等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此,提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层次。坚持“互惠互利、教学与就业结合、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稳定可持续”的原则,巩固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选择适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并提供实践教学所需条件、能满足学生食宿、学习和卫生安全等方面要求的单位,增设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最后,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一是依据质量工程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学校教务处备案教学基地的设立、建设、撤销等事项;二是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三是在日常管理中实行主任负责制;四是实践教学基地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五是联系并会同教务处及有关部门不定期到实践教学基地检查、评估教学情况,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实践效果。

4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首先重点培育教学名师,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使本专业具有1-2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其次,设置“双师型”教师岗位,大力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争取优惠政策,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再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设一支本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经验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最后,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继续推进“硕博化工程”,积极推动“博士国际化工程”,有计划地选派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同时,还可积极利用外部教育资源,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本专业的客座教授,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完善师资队伍,探索利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提升改造传统农学专业,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适度规模农业经营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董玲.基于能力模型的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林区教学,2013(2):10-11.

[2]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 40(1):100-103.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第4篇

1 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改变“黑板种田”的教学方法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专业课56学分, 占总学分的38.4%, 是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 首先要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为此, 专业课程教学中, 实验课学时占30%~50%。

改变“黑板种田”的教学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 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 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 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 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 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 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 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 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 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 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 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 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 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 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 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 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 完成开题研究报告, 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 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 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1~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 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 给出评定成绩, 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 评阅不合格者, 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 将论文返回给学生, 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 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 严把答辩质量关, 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 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答辩。

强化指导教师队伍水平, 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 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 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 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致使农学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高达40%以上, 而且在本科期间有10%的学生公开发表论文。

3 强化生产实习,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 在学完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后, 通过毕业生产实习, 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 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 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大学最后一学期, 学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方面。过去的实习计划是第八学期集中安排生产实习, 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 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 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 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 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 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 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 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 采用分次进行。过去的生产实习是用2~3个月时间集中进行, 因为正值找工作的时间段, 学生在实习基地不安心实习;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 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 避开招聘会时间, 提高了实习效果。

3.2 面向社会, 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 面向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于社会, 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 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 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 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组织社会调查, 一种是事先拟定调查提纲、调查内容及方法;另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对社会的理解, 自拟提纲和调查内容。通过调查, 加强同学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联系, 提高了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

3.3 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实习效果

在生产实习中, 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 而且事实证明也更有效。目前的大学生, 大都是应届高考来到大学, 经历及阅历不足、可塑性大, 思维较活跃, 但又容易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想入非非。特别是受社会上某些不正常因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有些学生学农不爱农, 不能牢固地确立专业思想。但是, 通过生产实习过程, 学生切实地与生产实践及社会接触, 大量的社会信息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 特别是在面临毕业的情况下, 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需要感, 实现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因此, 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经常与学生谈心、谈专业、谈发展, 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 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帮助, 树立正确择业观。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因此, 指导教师必须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参与者。对学生不能一放不管, 自由实习, 又不能管的过死, 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地思维。教师则从中提供指导、回答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使学生得到稳定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随时掌握实习进度和实习环节的实施, 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要随时总结实习经验, 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 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现场操作、实习日记等来把握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并以此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随季节而变化的连续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因此必须做到前后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使学生对实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线索。在教师帮助学生概括以往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 给学生提出下一步将要掌握和完成的实习内容, 使学生心中有数, 并以自觉的态度接受新知识。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在学生处于积极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中开始下一环节的实习内容, 不断地引导实习步步深入。但是又要避免由教师包办“抱着走”, 授之与鱼, 不如授之与渔, 以往的教正是为了以后的不教, 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实践。

4 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高校都在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平台,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每年资助30万元,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重点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资助范围为:一是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二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三是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四是社会调查项目;五是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为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实施, 农学实验中心全面对大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主、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模式, 具体形式分为三种:学生参与科研型开放实验: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项目名称, 吸引高年级优秀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学生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结合实验室的性质和条件, 学生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 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实验活动;自选实验型开放实验:实验室发布实验教学计划外的研究型、设计型实验课题,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

通过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极大地调动和激励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每年有30~50名同学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占本专业学生的35%~55%, 其中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有18名、17名、21名同学获得资助。

参考文献

[1]张伟, 李荣军, 李晴.关于创新实践教学大平台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Vol.6 (5) :43-44.

[2]樊东, 裴海英等.新世纪高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2 (11) .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5篇

摘要:《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以科研促进教学、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提高《作物育种学》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119-02

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能力是农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实践技能。实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方法、育种技术,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作物育种学试验实践教学总体教学效果不好,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方式单

一、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近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的改革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课教学效果的目的。以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提高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数量,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科研写作水平。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对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增加研究性和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课与理论课脱离单独设课,实验考试单独进行,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1.1 实验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观念。

1.2 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教学内容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在教学模式上,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少灌输,多启发;少包办,多激励、探讨;少指责,多引导”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3 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及时让学生了解主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作物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及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加强学生专业化思想和专业实践技能。

教学改革措施

2.1 实验教学与学科科研平台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国家、省、市级作物育种学科研平台为基础,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本校的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与省级旱作栽培与育种实验中心、山东省耐盐作物育种与种质创新中心以及青岛市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培养有机结合。

2.2 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校内实践基地距离近,学生可随时进行观察实验,主要进行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认知、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杂种后代选择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进行全生育期种植、管理,从而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农事操作技术,掌握性状调查方法,熟悉作物生物学特性和生育规律。校外基地以种业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为基地,目前已经在山东登海种业、山东金海种业、山东义和种业、山东圣丰种业等种业企业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品种识别等技能的培养。教学实习内容包括育种试验田的规划与播种,主要作物杂种后代田间选择,品系评选与鉴定,品种纯度鉴定与去杂,原种生产程序,病害接种与抗病性鉴定,杂交种制种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育种及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技术。

2.3 及时调整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巩固遗传育种理论、掌握现代育种技术为目标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教学方面:对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方面,巩固传统实验实践课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杂交育种的技术环节、杂种后代的种植与观察部分内容。(2)育种方法方面:重点加强作物单倍体育种、作物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单倍体育种技术重点掌握花药培养、染色体加倍等技术。诱变育种技术要掌握诱变材料处理、诱变方法及突变体鉴定等内容。转基因育种技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践教学方面:重点掌握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了解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的特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品种审定环节的材料种植方式、品种特点等内容。了解作物高产创建、高产示范田的作物生长特点等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3.1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针对过去以老师讲授、演示试验为主,改变为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技能性实验注重技能的培养。在作物杂交育种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师种好实验材料,到抽穗开花期带领学生到试验地进行杂交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了解,经过教学改革,从种子准备、播种到生长管理都由学生按小组独立完成,在杂交实验的关键环节老师再进行技术讲解,杂交完成后对杂交种的生长、管理等都要由学生完成,这样对于杂交育种技术,就由单纯的技术掌握变为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掌握,加深了学生对杂交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对于遗传学基本规律等验证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具体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单倍体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等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倍性处理、诱变处理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获得变异材料。

3.2 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据实验报告调整为依据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综合考察的方式,同时根据实验实习的内容不同,灵活掌握考核方式。对于验证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报告,对于技能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操作,对于创新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结果,对于实习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实习记录及实习心得体会等。

参考文献

农学“兄弟”专业找差别 第6篇

而草业科学作为农业、畜牧业等的物质基础,早已存在,如今它也作为一门专业进入到高等院校的课堂。说实话,这两个兄弟专业的面目有点像,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甄别一下它们吧!

课程设置

植物科学与技术是从传统植物生产类专业延伸出来的新兴专业,它涵盖了原传统农学、园艺和植保三个专业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畜牧业,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但是草业科学作为一个专业,被搬进大学课堂进行专业的研究也是近年才有的事情。

表面看来,植物科学与技术涵盖了草业科学的内容,因为“草”也是属于“植物”的一种嘛。但从学科类分科来看,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虽然都是农学学科下的专业,但是农学是一个总的专业大类,它下面又分为好多学科门类,包括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等,这些学科门类下面再分出单个的专业,而草业科学就从属于草业科学类,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从属于植物生产类学科。相信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啦。

作为同属于农学类的两大年轻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和草业科学专业都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农业生产,而且二者在课程涉及领域上也有众多交叉延伸之处。比如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到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植物栽培学、环境保护学等;草业科学同样也涉及到农学、生态学、植物营养学、环境保护学等众多学科。

在专业学习上,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和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农业技术科研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则主要注重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

这两个专业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

就业前景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专业,综合了传统的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化,以及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多具备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这就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实习场所和用武之地。目前,许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公司大量需求该专业的高级人才。

草业科学同样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尤其是现在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草在农业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验,草业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环境质量中作用重大。草业科学在未来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草业科学的“绿色天使”们,也会在这片绿草地上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草业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一些区别:

开设院校: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不多,主要有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榆林学院、莱阳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等。

草业科学专业:开设草业科学专业的院校较多,全国共有二三十所本科院校开设此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7篇

1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存在距离

农学专业以重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 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方向的实际情况, 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社会需求脱节, 一方面社会亟需农业人才, 另一方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而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岗位[2,3]。

1.2 课程设置重基础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课比重远高于专业课程比重的现象, 本科学生大一、大二的前4个学期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基础课程学习中, 专业课程多集中安排于大三、大四的后4个学期, 而后4个学期由于考研和工作实习等因素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精力。

在专业实验课程中, 实验课程学时普遍低于对应的理论课程学时, 实验课程局限于对应一门理论课程, 而农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广泛, 包括农学、气象、土壤、化学、机械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 且实践课程的知识面覆盖较少、交叉点较少, 基本处于各自为政, 不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4];实践课程学时少、跨越的时间段短, 而农学实践课程往往需要结合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 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周期较长, 少有农学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能够完整的结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

1.3 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 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但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缺少长远规划, 部分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流于形式, 缺少政策保证和有效管理。

1.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教师的评价体系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重教师成果轻学生成果, 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评价局限于“结果式”评价, 其形式局限于考试和测验, 缺少对学生实践教学中的“过程式”和创新性评价。

2 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首先明确如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培养人才, 然后制定培养方案即如何培养人才。在这一历史突破中除了政策扶持引导以外, 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 良种的引入、种植技术的优化、病虫草害防治的加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 都与农业科技的应用息息相关, 而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于培养更广泛的精英, 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 重点是技术英才。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十一五”期间结合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重视本科生农业生产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3a超过91%。

2.2 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载体。农学专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5,6]。首先, 农业专业研究的主体是有机生物体, 其生长过程是在一定可参考规律范畴内而千变万化的;其次, 影响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条件也是千变万化的;第三, 农业生产是以实践为起始, 在岁月中逐渐积累经验总结为理论知识的,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创新方法总结理论再次应用于实践, 即“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一个不断提高农业实践质量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结合区域农业特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 也是体现高校的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着力构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高度整合、主线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结合北方寒地大农业的生产特点,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专业实验课程按照该特点设置部分实验项目, 使学生对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验课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设置使实验课教学形式多样化;结合北方寒地大农业的生产特点安排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调整将本科生第4学期4月至第5学期的10月安排为专业综合实习时间, 学生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全程参与实践过程, 改变以往的专业实习断点式实践的弊端, 学生在整个作物生育期内的全程实践加强了对作物生长的整体认识, 同时对作物在各个生长过程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在本科生第四学期开始进行, 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 并且保证每名学生有一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定毕业论文题目, 在第4、5学期以专业综合实习为主, 指导教师在此期间以辅助学生完成专业综合实习为主, 学生通过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专业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有利于在毕业论文实习中充分运用其专业理论知识发掘创造能力, 完成实践结合理论再到创新实践这样一个实践的升华过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4 建立完整切实且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改变了以往只考核学生不考评实验教师、只考核学生实验报告不考评实验过程的传统考评方式, 对学生和实验指导教师双向考核, 以及对实验全过程立体考核。对实验教师的考核包括三部分:学生对实验教师的考评、教学督导对实验教师的测评和实验教师自评, 三部分考核各分若干具体项目并结合以权重系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采取实验预习、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多种考核形式有机结合, 是对学生从实验态度、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全程评价, 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5 完善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农学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耕地, 要使其形成有效地实验实习基地并发掘潜在的功能,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农学专业实习基地, 尤其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首先, 要有充实的物质保障同时结合区域农业发展长远规划, 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以此为背景培养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其次, 要重视和完善管理体系,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有力地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校内基地建设要“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创新能力。

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首先, 要兼顾“校”和“外”两者利益, 双赢的建设模式是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能够切实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其次, 校外基地建设应完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充分发掘和利用黑龙江省国营大农场的优势资源, 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的、有制可约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第三、将导师辅导形式引入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运行方式, 为每个实习小组配备校外指导“教师”, 保障学生在校外实验实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高。

2.6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实验教学主要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完成。第一, 应加强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的重视程度, 在人事管理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 在高校中形成“教学、科研和实验”三大系类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 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 提高实验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建设, 引入或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 同时逐步淘汰或分流学历较低或在实验教学考核中处于劣势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第三, 培养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第四, 结合农业区域发展特点和方向制定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培训以及交流计划, 不断更新和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实践指导能力;第五, 鼓励实验教师参与农业科学研究, 以科研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7 多元化加强硬件建设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增加实验实践基础设施建设, 更新落后的实验教学设备是保障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拓宽硬件建设的渠道, 有效地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优势资源共享, 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十一五”期间在校院两级共同筹措下新建本科教学实验室840m2, 扩建和完善校内实践基地14 000m2;通过与地方农业科研部门合作, 签约建设实验实习基地3处;通过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优势学科建立资源共享, 依托农业部寒地生理生态实验室和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高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创新深度;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结合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 拟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和维护, 确保实验实践教学引领区域农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2.8 重视营造文化氛围

农学专业学生来源较为广泛, 对农业的历史、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差别较大。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步为学生深入讲解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 学以致用, 投身农业建设。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历来重视营造农业文化氛围, 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方式, 如带领学生走进农业历史博物馆, 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走进农村, 深入农民, 切实了解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走进现代化的国营农场, 体会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利用假期开展农业社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搭建农业文化舞台, 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由被动的参与实践教学到主动的完成实践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使其主动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http://www.gov.cn/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2]杜爱民.论创新农业人才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100-102.

[3]“农业院校农科人才培养使用状况及农业行业人才需求研究”课题组.我国高等农科人才培养对策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5) :3-6.

[4]王强盛, 周琴, 廖永萍, 等.提高植物生产类专业性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2) :66-68.

[5]李学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实践教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28-129.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8篇

一、国内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改革情况简介

农学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 其教学改革一直不断。通过文献查阅, 结合调查走访, 了解了国内几所农业院校近几年来所开展的农学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表1) 。

整体来看, 国内各农业院校在近几年均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针对农学专业教学开展了大量改革研究与实践, 但整体来看, 多数是针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验课设置、基地建设等单方面进行的改革, 且多集中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整体来看, 以往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仍显不够。2012年, 教育部下文要求各专业开展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各省教育厅也积极响应, 各高校反应迅速, 积极组织各专业开展省级、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全校众多专业中脱颖而出, 现已被列为湖南省与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介绍。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最老的专业之一, 设置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教学名师官春云院士、国家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作物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等作为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 其中:院士1人, 教授18人, 副教授6人, 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 博士在读3人, 硕士学位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现有在校学生近400人 (含农学教育专业) 。农学专业拥有良好的实验实习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农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开放实验室和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等专业研究所, 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800m2, 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实习教学方面, 建立了“耘园”校内实习基地和常德、长安、浏阳综合实习基地, 隆平种业、金健米业等合作示范基地, 衡阳油菜、岳阳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 常德基地、长安基地、隆平种业等实习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2.教学改革成就。本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成效显著。1996—2000年主持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该成果于2000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0—2002年又承担了“大农学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的重大教改项目, 2002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随后, “植物生产类宽口径人才培养研究”于2004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近年来, 又承担了“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农学类专业研究学习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农业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探讨”等省级教改项目和“农学院综合实验室改革”、“农学类专业创新实验班的试点”和“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等校级教改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996年以来, 本专业逐步拓宽专业内涵, 专业知识传授由农作物生产扩大到植物生产, 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地结合,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近几年来, 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 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 删掉了一些比较老化的课程, 增设了一些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 如《WTO与中国农业》、《世界农业》、《设施农业》、《农业标准化》、《农业生物技术》、《作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等。同时, 强化了实践性教学, 创立了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农学实践》和“六边综合实习”, 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能力增强,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本专业着重加强《作物栽培学》和《植物育种学》的建设。《作物栽培学》先后列入学校、湖南省和国家精品课程, 《植物育种学》被列为湖南省精品课程。随着教改的深入和培养目标的修订, 本专业主编了《作物栽培学各论 (南方本) 》、《农业概论》、《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植物育种学》、《植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农学实践》、《农业系统工程》等教材。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创立了“六边综合实习”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1994级起, 对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 在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课进入专业课学习时, 于第六个学期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实行专业课教学与全方位全程综合实习, 在一季作物完整的生长周期进行“六边综合实习”, 即边实习、边上课、边科研、边推广、边调查、边学习做群众工作。目前这种模式至今已经坚持了16年之久。学习效果评价改革———本专业历来重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学习效果:成立学校教学督导团和学院教学督导小组, 加强教学督导、检查与评价工作;建立听课制度, 校院两级领导、督导团、专业与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听课;建立评课制度, 建立听课人、学生及自评相结合的课堂评价体系;建立试卷抽查制度, 随机抽查考试与考查执行情况;学校及学院每年举办赛课、教案等各种比赛, 提高教师水平;每年进行各专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调查, 收集用人单位意见;从毕业班论文质量、考试考查成绩、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 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整体来看, 我校农学专业一直坚持改革,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本专业仍需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深入改革。

3.存在问题分析。 (1) 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求。首先,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 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 农业发展国际化与农学人才需求国际化, 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 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灾害性天气频发, 而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 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 “两型社会”建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最后, 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实践动手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 必须增大实验、实践课程比例,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教学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一, 团队结构有待改善, 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其二, 团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部分教师科研任务繁重, 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其三, 团队功能有待细化, 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明确分工与协作。 (3) 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有的“集体授课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必须解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老师讲, 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 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现有的考核方式难以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4) 实践教学有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4个方面:实践教学比例须进一步提高, 实践教学内容须不断更新,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待加强, 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须进行改革。 (5) 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激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有效监管措施、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需要完善“弹性学分制”与“第二学位制”的相关配套措施, 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建立与专业综合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与思路

1.改革目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对农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变化, 实行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使农学专业在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 将农学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力量强大、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和实践条件优越、教学方式先进、教学科研相长、管理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级示范专业, 为社会输送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改革思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特色,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在巩固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开拓进取, 务实创新;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 服务现代农业;夯实专业基础, 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 优化课程体系,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着力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学研产相结合,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统一,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 (1) 专业办学定位研究: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而当今社会形势、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途径与形势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需求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也必须进行调整与更新,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 专业发展规划研究: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 但是, 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专业以及国内重点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仍需从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与预期目标上开展研究, 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 还应通过广泛调研, 对专业依托学科———作物学科的发展规划开展研究与论证。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生主要去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构建应用型、学术型分类培养模式;学术型采取“3+3”或“3+2+3”的本、硕或本、硕、博联通培养机制, 应用型采取“3+1”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4) 课程体系改革: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和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 重新确立专业主干课, 构建核心课程群, 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 并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同时, 加强实验实践课程, 增设素质教育课。根据分类培养的需要, 构建应用型与学术型选修课程模块。 (5)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主要是实施专业主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 促进师生互动, 注重因材施教, 改革考核方式, 调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6)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教材体系、教学管理等。本专业将针对体系各项内容开展研究与实践, 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 走“传帮带”、“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道路,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打造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团结协作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适应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高标准的综合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扩大现有农学综合实践基地规模, 完善其设施与功能, 并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 新建教学科研基地1~2个;同时, 结合农学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和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合理设置实习模块, 加强实践过程指导,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体系建设:组织编写新教材4~5部, 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打造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教学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师生诚信档案;实行目标管理, 完善考评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教师集体指导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管理新模式, 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本专业也历来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 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构建的“六边综合实习”模式曾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已经制约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时, 自2012年开始, 我国教育部已在全国提倡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因此, 本专业必须以此为契机, 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摘要: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国内各农业院校均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自身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 拟定了专业综合改革目标, 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9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路

一、前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现状, 加快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所以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市型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飞速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步入现代化农业, 改善农村城市之间单一的二元结构, 并且一旦新型农业技术在农村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后, 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

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和实操能力

1.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让农业应用地位上升

在目前情况中计算机的实际教学十分繁杂, 就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凸显农业应用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农业, 并且让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的现代科技中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实际镶嵌程序设计的实践中, 教职人员可以适当给予关于农业类如何实现信息系统以及如何开发农业专家系统等这些方面的提示, 学生可以沿着系统开发这条道路, 组合模块设计概念, 来完成农业信息课题;在嵌入深层次的硬件教育方面, 教职工则会提供关于如何实现农业测控方面的课题, 首先都要建立相应的系统仿真, 然后逐步掌握农业测控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尝试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在农业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能够掌握一定的实操技能, 有利于学生对于科研创新实践的了解。

2.对于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次教育

在课程的实操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必须要关注的点。 传统的课程没有较强的层次分明性, 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实际情况,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时引入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所以实操课程的进行是在不断调整的。 就目前情况来说, 计算机的嵌入式对口平台较多使用UP-Magic6410,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对于具体Linux程序语言环境的了解和设计。从各个模块和嵌入系统的应用情况来说, 从外入里逐步了解不同课程层次所对应的不同实验项目, 依次设计不同的嵌入程序的基础实验、嵌入的程序综合性设计以及设计嵌入程序高级编程提高性三个层次实验, 每一级实验的前进都是由简入深, 不同的难易程度符合不同阶段的实操课程, 一般对于基础实验我们都知道那是单纯的验证理论, 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方法;而后者两级的实验是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 从简单到繁琐逐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今后的实操和毕业做下一定的基础工作。

3.使用综合性的实操教学, 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综合性实操课程进行的时候, 都是以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为起点, 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之后, 让学生开始自主创新。在教授实操课程的时候, 教职工一般都会分步讲解, 课程教授时一般都会着重强调综合实验的内容, 并且让学生领会到对严谨的要求, 这个过程从最基本的动手参与到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甚至包含了对于综合知识的运用情况, 实验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对于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 我们也可以选定第二种方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也可以从老师所给的备选方案中选题, 不采取强硬政策, 发挥自由意志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原则上学生可以自己成立相应的小组进行合作, 从最简单基础的嵌入实验电路开始, 难度逐级递增。 小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嵌入式程序设计、调试, 并在实验结束后能够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 实验过程中, 没有规定的模板, 学生需要结合之前的知识内容来展开创新, 这种形式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 也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在系统的实操过程中, 对学生的要求是须掌握基本的系统性嵌入式设计能力, 为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打底作用。

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不要害怕失败, 教育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 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找到对应的答案。有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跟教师进行探讨, 教师要尽可能多放手, 让学生大显身手, 并且给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创造最好的条件。

三、鼓励措施

1.尽可能多的激励学生

必要时也要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评估制度, 尽可能多去制定并完善激励制度。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中, 我们也可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一旦学生结束课时并通过理论考试及答辩之后, 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一部分, 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创新活动中去。后续学生在创新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 作为新的知识普及给大家, 并且给获得奖项的同学一定的学分奖励, 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 在学分制度能尽可能多的激发孩子的创新潜能, 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完善工作量考核机制

现如今, 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对老师授课情况和对科研做出的贡献来作为其考核指标, 年轻老师一般都会带领学校创新活动, 所以主要考核这方面的指标。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科竞赛中一般都会无偿给参赛学生进行补课, 但是有些老师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指导学生,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体系来鼓励我们的指导老师。如果我们把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情况作为老师考核的一部分, 那么老师对于学生无偿的竞赛指导将会付出更多的心血,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积极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师的自信心, 从来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那么学生将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支撑他们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锋, 刘鹏飞, 王晓明.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J].农技服务, 2010, 10:1363-1372.

[2]蒋锋, 刘鹏飞, 王晓明.新形势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6:21053-21054.

[3]刘明久, 李友勇.新形势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5, 06:27-28.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之一,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课程主要根据地区特点讲授植物病害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病害防治原理及防治方法, 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等, 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科学方面的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后, 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然而, 该课程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教材—黑板”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和局限性在于教学方法单一且僵化, 教学内容固定且知识更新缓慢, 重视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积极性较差, 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受到抑制, 最终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针对上述问题, 在理论教学方面通过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方面通过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加强综合性实验环节、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在考核方面采取多样化考核体系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明显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

1. 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注重于重要作物病害的讲述, 相对而言, 对果树、蔬菜等病害较少涉及。近年来, 随着各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像果树和蔬菜, 由于经济效益高并且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甚至成为一个省或一个地方的重要或支柱产业。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处的陕西省为例, 苹果是陕西省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 是关系到全省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产业, 苹果产业直接关系到陕西省的发展。但是, 近年来苹果病害, 特别是苹果腐烂病和褐斑病, 已经严重制约和限制了陕西省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 我们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大田作物学时分配由原来的90%下降为75%, 蔬菜和果树病害由原来的10%提高为25%。

在课程教学重点方面, 改变过去的全、多、细的安排和授课方法为按作物和病害的经济重要性来划分, 做到重点病害代表性强而且精要, 兼顾一般病害。我们一般根据课程学时数和不同地域特点而做出灵活选择。就西北地区如陕西省而言, 如小麦三大病害 (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马铃薯病害 (晚疫病、青枯病) 、谷子白发病、玉米病害 (大斑和小斑病) 、棉花病害 (枯、黄萎病) 等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讲授时力求全面、系统、深透, 并加以研究方法的启示。对一般病害而言, 我们授课时仅讲明它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而对在南方地区重要而西北地区不太重要的病害如水稻病害, 我们让学生自学, 了解和掌握病害的发生和防控策略,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的速度已大大加快。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及时了解和学习植物病理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科研成果, 尽快更新授课内容, 尽量传授和指导学生获得更多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讲授小麦条锈病菌生活史过程中, 我们及时地增加了小檗作为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并且病菌在小檗上完成有性生殖这一新的发现和知识点, 讲述了有性生殖在病菌毒性变异及病害流行中的重要作用;在讲授病原菌致病性时, 我们介绍了我们课题组发表在知名科学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小麦条锈菌基因组呈现高度杂合性及特有的遗传重组” (High genome heterozygosity and endemic genetic recombination in the wheat stripe rust fungus) 科研论文内容, 来加强学生从分子水平和基因组水平对活体营养寄生真菌致病机理和毒性变异的理解和认识;在讲授马铃薯晚疫病害时, 我们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Pivoting the Plant Immune System from Dissection to Deployment”科研论文提供的持久控制病害策略为借鉴,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病原的核心效应蛋白基因来持久控制马铃薯晚疫病,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和认识植物病理学中的重要的“基因对基因假说”。

2. 改进教学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改变过去“三中心”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黑板 (多媒体课件) 为中心) 为以老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台上台下互动, 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 积极推进“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3种不同形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时有限且固定, 然而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作物病害种类多而泛。根据课程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讲授作物重要以及重大病害, 而对发生规律相似的植物病害和一般重要病害以自学为主。例如, 以水稻病害为例, 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任一种水稻病害, 自己收集资料和材料制作课件, 课堂上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讲述, 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真正地参与教学, 体会教学;教师作为“学生”坐在下面和其他同学对讲课的同学进行点评和解答问题。通过这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收集材料时的艰辛, 同时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备课和讲课的辛勤劳动, 促进了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加深了师生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加强,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 进一步突出案例式教学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中的应用。具体做法为, 我们把生产中的病害诊断和病害防治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讲授, 让学生在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启发学生触类旁通。例如我们在讲述完禾本科锈病综合防治方法后, 启发学生思考是否这种防控策略可利用到豆科锈病的防治上, 甚至延伸到活体营养寄生菌造成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的应用。通过案例学习, 启发和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病害认识的辩证思维能力, 因此, 在每一章课程内容将结束时, 我们布置1~2个具有辩证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 时间设置为5~10分钟, 在课堂上讨论和辩论,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由发挥, 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例如, 薯类病害这一章结束后, 我们布置这样一个题目“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已经有百年历史, 针对病害的防治策略也已较为成熟, 为什么现在该病害仍然时常发生且对马铃薯产业具有重大威胁?”我们提示学生通过病菌毒性变异角度出发思考这一问题, 辩证思考综合防治该种病害的策略和方法。在研讨课上, 学生讨论时虽然有些观点不够全面, 但是课堂气氛热烈, 积极发言的场面让人高兴和振奋。

3. 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来讲, 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效方法。早在2002年, 我们在教学中就推广利用多媒体手段, 从而大大丰富和增加了课程教学信息量, 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多年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把网络教学作为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近年来, 我们一边教学, 一边充实、改进教学课件, 先后实施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目前本课程的网络建设已全部完成,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及实验指导等课程相关资料。网络专门设置了答疑窗口, 同学们在预习、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如果存在疑问, 可直接与老师在线交流, 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课程组进一步加强了网络课程素材库的建设, 已收集植物病害症状图1000余幅, 植物病原超微和显微结构图各80和300余幅,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二、实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1. 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由于《农业植物病理学》为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其就业及从事高层次研究的学习。因而, 我们将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作为本课程教改的重点。在新教学大纲中没有安排实习课和总学时减少的情况下, 为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我们使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比例达到1:1, 进一步提高了实验课程学时比重;同时专门安排了8个实验课次中的1个课次内容为植物病害的田间调查与病害诊断。其次, 变原来的固定实验课时间为根据生长季节中作物病害发生情况随时调整实验教学时间, 1个课次的田间病害诊断根据田间作物病害发生危害情况而确定上课时间。通过改革, 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和本地常发性病害的了解。

2. 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

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 即老师通过讲解要观察的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菌形态特征, 让学生对病害有初步认识, 然后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形态去印证病害, 这样导致学生在实验课上丧失主动性, 动手机会减少, 缺乏进一步探究病害发生规律的主动意思。

为了克服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首先我们在实验时尽量提供新鲜的植物病害标本或病菌培养, 从而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 课堂上我们提供实验材料或者安排学生到田间采集病害材料, 但是不对病害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自己观察病原菌形态, 自己查阅资料, 自己确定病害, 得出初步结果;最后, 老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比, 共同讨论该种病害病原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似病害病原的区别, 让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病害的实质。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 学生对病害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 并且能切身体会到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密切互作关系;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综合能力。

3. 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鼓励有良好科研潜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 根据他们的科研兴趣帮助他们联系自己喜欢的研究生导师, 通过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高个人的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通过这种活动,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农思想, 增强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而且为以后的研究生生涯或科研生涯奠定了较好的知识基础和科研经历。此外, 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 如各种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的大学生科创活动、具有当地特色的“田园使者”等,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 服务三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进行了多项改革。首先, 我们结合《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大纲要求确立考核目标, 包括考核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技能、专业素质水平等。然后, 建立新的多样化考核体系。新的考核体系增加了新的考核项目, 课程总成绩由原来的平时考核成绩 (10%) 、实验课程成绩 (20%) 和期末考试成绩 (70%) 3项, 变为出勤考核成绩 (5%) 、分组讨论成绩 (5%) 、课程研究论文成绩 (5%) 、实验课程成绩 (25%) 和期末考试成绩 (60%) 5项。新的考核体系将期末考试所占比重由原来的70%减少为60%, 实验课成绩提高为25%, 平时考核成绩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所占比重提高为15%。对于课程总成绩中主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课成绩, 我们考核内容设计基本思路就是从基础理论入手, 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突破点, 使考核的内容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期末试题内容通过召集课程组老师讨论, 组建习题库。题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有中英文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和论述题等各种题型, 保证每种题型所占比例科学适中。实验课成绩根据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报告内容的正确性来评定。

该项改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2011级的三届农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运用后,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教学改革, 激发了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为将来参加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学文, 王源超, 邵敏, 吴耀清, 郑小波.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5) :68-69.

[2]杨军玉, 朱杰华, 董金皋.结合学科特点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和实践[J].河北农林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9, (11) :477-479.

[3]张爱香, 瓮巧云, 张红杰, 袁军海, 吴玉环.农学专业农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业与技术, 2010, (12) :127-129.

[4]鄢洪海, 李宝笃.《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农业教育研究, 2009, (2) :18-20.

[5]齐慧霞.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植保人才——“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改革[J].河北科技示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71-74.

农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刍议 第11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重要性 专业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动力源于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农学专业的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生产经营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农业技术有奔头,产生了一种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感。其次,课上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理论专业课,如果只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比喻化解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人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支到我传到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衣服来尽情的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体会,最常见的例子出发:长跑后总感到腿部酸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肌体组织里积累过多会使人觉的酸痛。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4)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他写到:“如果我们结婚,我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你一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他们能梦想成真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说不清道理,但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

专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是高考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要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所有技术都是以理论为支承的。理论一般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规律,其内涵较深,对职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实践。因而对理论课的讲解就要根据教学大纲、高考标准,针对农学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把握深浅。讲法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掌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专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延伸

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又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积极性。这样理论课的讲解始终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到田间实习,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总之,唯有动手才能全面地检测到专业课教学的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植物细胞肉眼看不到,如果不直接观察,这一部分内容不可能学好。这里就要借助显微镜,让同学们直接看。眼见为实。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此外,我们还每年带学生到学校农场进行实习基地建设,有计划地有组织地的让学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查和农产品的市场调查。让学生真正地学到了技术,培养了热爱农业、善于钻研的优良品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为培养专业技术打下了基础。

农学专业教育改革 第12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农学,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改革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我国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专业课程, 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经历了多次改革,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教学与研究体系, 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3]。 作物栽培学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明显的地域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等特点,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复合型和研究型方向转变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点集中到植物生理学与作物栽培学间相互结合和渗透上[4,5]。形成了作物栽培生理, 从而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型学科——“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 也有称“作物栽培研究法”。其课程重点阐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栽培技术原理及其推广应用途径。“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在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以及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已成为农学本科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然而, 在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独立开设课程时间较短, 还没有形成明显区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还有待于积极改进和创新。

一、合理构建课程知识结构, 重视研究技能训练, 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一门具有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 又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 需要具备植物生理生化、 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农化、生物统计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同时该课程所应用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需要紧跟当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动向。因此,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不断更新。如研究作物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时, 常应用“生长分析法”测定不同处理作物绿叶面积大小来分析其光合性能高低。由于不同作物叶片叶缘是否裂齿、长宽是否整齐、表面是否皱褶等等都不完全一致, 选择一种正确可行的叶面积测定方法对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客观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这类情形,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通常分三步进行, 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介绍常用叶面积测定的五种方法, 说明适宜叶形、离体状态, 分析其优缺点;接下来在实验室分小组 (2~3人) 安排处理试验 (不同叶形或叶龄的作物等) , 从试验目标出发, 让学生任意选择两种以上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定, 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生物统计知识和作物栽培的知识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筛选出最佳测定方法, 说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查找试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原因, 完成整个试验报告的书写。经过近几年教学尝试, 不仅使学生正确掌握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基本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 而且对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以及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客观解决问题能力。在独立思考中的增长才干, 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启蒙学生科研能力, 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保证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6]。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迅猛, 推动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日新月异。“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而且要更加注重前言领域知识的实践教学。 正因为如此,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设置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应该体现明显探究性和创新。 如在讲到关于作物群体结构的“大田切片测定方法” 时, 以我们自己实际科研中的新疆高产棉田群体为例, 用植株各层高干鲜重、叶面积指数、相对照度等指标绘制综合关系图, 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各个群体结构的优劣。主要采取在课堂中学生主讲、自由提问、讨论、答疑的方式, 老师只是起引导、启发和点评的作用。通过这种翻转式教学方法, 不仅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触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发展的动态, 而且在愉快的学习中积极思考, 通过辩论环节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 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 对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得到很好的启蒙和锻炼。因此,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专业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喜爱, 也得到了督导组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三、健全课程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完善和提升农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按照专业特色与课程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基础上, 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 增加能体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从传统课程的“知识性”考核逐渐向“重能力、重素质”的观念转变, 建立复合型培养的教学评价制度, 考以专能, 考以创新, 使考核成为建立以应用性、创新性为基础的教学体系的导向。目前, 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分为教学模块评价、实践探究模块评价及综合评价。对于教学模块评价, 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作不同程度要求的课堂提问、作业 (包括设计型习题、案例) ,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和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构成平时成绩主体。对于实践探究模块评价, 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安排实际基本操作方法的考核。同时, 设立专题讨论课, 帮助学生吸收、消化、应用已学知识, 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经过几轮教学实践,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培养了学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成绩的考核办法由过去的笔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50%, 调整为平时成绩占20%+课堂讨论占20%+实贱操作占30%+试卷成绩占30%。最终给出学生本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综合评定总成绩。这一评价过程中, 明显加强了平时作业和讨论的比重, 弱化了结课以笔试为主的知识性考试模式, 有效地将教、学、考融为一体, 更好地发挥多元化评价和督促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今后随着作物栽培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可能更加提倡开卷、半开卷、专题试验与讨论、创新试验设计等多样化形成的考核办法, 崇尚以兴趣为主导的轻松愉快学习理念, 采用更加灵活多样而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从培养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 以培养 “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农业现代人才为目标。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 课程体系得到了一定确立和发展。通过对课程授课内容、科研实践训练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尝试和改革, 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和偏离的矛盾,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建立了“理论体系+经典方法+应用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与以往相比, 通过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 自觉探究的热情和爱好,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对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进, 激发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投入科学研究兴趣和主动创新的科学意识。通过对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改革, 树立了优良的学风。然而,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 是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课程, 仍需要在完善“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以满足今后对复合型人才、甚至创新型农科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凌启鸿.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不可替代性[J].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 (8) .

[2]余松烈, 苗保河.新世纪作物栽培学的任务与发展方向[J].作物杂志, 2006, (1) .

[3]杨建昌.对作物栽培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 .

[4]郑广华, 梁作勤.植物栽培生理及其研究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7, 18 (4) .

[5]苏正淑, 张宪政, 郭凤仙.《作物生理研究法》课程的创设与教学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4.

[6]董发广, 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9 (1) .

[7]王文凯, 姚安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11) .

[8]易镇邪, 王峰, 张海清, 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6) .

[9]顾万荣, 宁海龙, 邹德堂, 杨德光, 唐鑫华, 杨亮.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 2013, 4.

上一篇:新课程评析下一篇:学分年检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