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2024-08-01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精选12篇)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1篇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 环境与经济可以相互促进。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废弃物排放、净化场所, 而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会利于增加环保投资和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进而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另一方面, 环境与经济也可能相互制约。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迫使生态环境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甚至制约经济发展;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引进高污染项目、低水平扩张和粗放经营, 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更大破坏。根据路径依赖理论,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 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过去的选择对现在的选择有很大影响[1]。如果区域产业系统进入经济与环境的冲突状态, 则这种锁定状态会在往后的产业演化中不断强化, 形成区域产业系统对锁定状态的路径依赖。基于此, 本文建立产业生态创新的路径依赖模型, 以区域生态效率为评价产业经济活动与环境平衡状态的指标, 并对大连、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进行实证研究, 进而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产业生态创新的路径依赖机理, 为今后产业生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路径依赖的基本原理

路径依赖问题首先由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 尔后W·马兰·阿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系统地阐述了技术演变过程自我增强和路径依赖性质的观点[2]。他指出, 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 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 利用单位成本降低、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 致使它在市场上流行起来, 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 一种品质更为优良的技术却可能因为晚人一步而陷入恶性循环, 甚至“锁定 (Lock-in) ”在某种无效状态之中。道格拉斯·C·诺斯把阿瑟关于技术演化过程中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来, 从而建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3]。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路径依赖的客观规律性, 对路径依赖的运行机理可概括为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等过程[4]。

(1) 给定条件指随机偶然事件的发生。 (2) 启动机制指系统中的正反馈机制随给定条件的成立而启动, 表现为投资一大笔初始成本建立一项制度, 适应制度而产生的组织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产生学习效应, 通过组织间的相互缔结契约实现协调效应, 随着以特定制度为基础的契约的普遍履行, 适应性预期产生, 打破这项制度的不确定性因素随之减少。 (3) 形成状态指正反馈机制的运行使系统出现某种状态和结果, 系统演进的路径决定于系统的初始状态, 系统一旦采纳某方案, 该系统的演进路径便会出现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特点。 (4) 退出闭锁指通过政府干预和一致行动实现路径替代。由此可见,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 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所以过去的选择会产生大量的递增报酬, 而递增的报酬又使特定制度的轨迹保持下去, 从而决定经济长期运行的轨迹。沿着既定的制度轨迹, 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后的轨道, 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错误的路径走下去, 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 而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 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 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 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当前我国产业系统已陷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冲突的锁定状态, 而且这种对线性生产模式的路径依赖仍在不断增强,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引入外生变量, 实现产业生态创新。

2 产业生态创新的路径依赖模型

产业生态创新是指区域产业系统从传统的线性生产模式向产业生态系统的转变, 包括生态制度的创新和生态技术的创新。产业生态系统首先是在1989年由美国的Frosch等人提出, 其内涵是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 (植物) 流向消费者 (动物) , 并由分解者 (真菌、微生物) 和清除者 (秃鹫等) 再循环的物质循环过程, 从而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5]。产业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因为产业系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从自然界无偿获取原材料, 并向自然界排放工业废弃物的线性生产过程, 相应的启动机制已经建立 (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企业运作等) , 继而形成传统产业系统对线性生产模式的路径依赖。伴随正反馈机制的运行, 这种路径依赖将逐渐加强, 只有通过产业系统的根本性变革 (即产业生态创新) 才能实现路径依赖的突破。基于此,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 (IES, Industrial Ecosystem) 路径依赖模型 (图1) 。假设IES生态效率与时间呈线性函数关系, T代表某时点, EE代表某时点的生态效率水平, a代表加速度 (为方便起见, 将不同路径起点归于原点) 。路径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五种IES演化路径。路径Ⅰ表示IES从0点开始持续保持正的生态效率, 而路径Ⅱ表示IES生态效率持续为负值;加速度反映生态效率变化的速度:a=tgθ=EEΤ, 此公式有以下规律:

(1) 当△T增大, a不变时, △EE增大;

(2) 当a增大, △T不变时, △EE增大。

对于选择路径Ⅱ的系统而言, 在B点改变路径 (即选择路径Ⅳ) 相对于在A点改变路径 (即选择路径Ⅲ) 达到既定生态效率目标 (H点) 的难度更大, 因为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需要更大的加速度 (∠HO'E>∠HOE) ;如果在B点选择路径Ⅴ, 保持与路径Ⅲ相同的加速度 (∠HOE) , 则达到相同的生态效率目标 (H点) 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产业系统生态化转型起步越晚, 越积重难返;这也反映了如何通过有效机制突破IES的路径依赖已成为生态工业文明转型时期的棘手问题。

3 实证分析与结果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3》、《中国环境年鉴1999—2003》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03》, 截取北京、上海、重庆、大连1998—2002年相关年度数据, 其中工业总产值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量。

3.1.2 研究方法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 (WBCSD) 将生态效率定义为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 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 将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6]。区域生态效率不仅要表征区域产业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而且要评价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 区域生态效率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影响的比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EEi=EDLiEΙi (1)

其中, EDLi为第i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用工业总产值表示;EIi为第i个地区的环境影响程度, 对工业废水排放、工业SO2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耗煤量、工业用水量、燃料油和耗电量等7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前3项指标反映环境污染情况, 后4项指标反映资源消耗情况。在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中采用主成分贡献率法。考虑到生态效率指数中分子和分母评价值的量纲不同, 为使指标具有可比性, 在分析中对二级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

yi*=yi-yminymax-ymin (2)

式中, y*i是环境影响综合得分 (或工业总产值)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yi是第i个地区未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原始数值, ymin和ymax分别为该指标观察值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此基础上, 根据公式 (1) 测算生态效率指数, 该指数大于1则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弥补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反之, 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生态环境能承受的程度。

3.2 测算结果

在统计软件SPSS11.5上对选取的7项环境影响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及相应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从累计贡献率看, 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673%, 可以代表原始变量的基本信息。进一步计算负荷矩阵和主成分得分P1、P2, 由于篇幅所限, 这里仅列出四个城市1998—2002年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见表1) , 在此基础上对四个城市生态效率趋势进行回归分析 (如图2) , 得到回归方程及其拟合度。

注*:由于2002年大连市环境影响为最小值, 为避免生态效率无穷大, 这里采用线性回归估算值2.5702。

3.3 分析与讨论

(1) 近年来大连市注重产业生态创新, 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了对路径依赖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初, 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轻纺服装、冶金、建材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但与此同时,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连市曾多次被列为环境重点治理城市。1993年大连市开始对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做大幅度调整, 并在调整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地发展乡镇工业、调整能源工业和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建立生态工业园等方面实现区域生态创新。大连市生态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 但由于及时选择有效的区域生态转型路径, 后发优势明显, 2001年其区域生态效率指数已超过北京、上海和重庆。

(2) 重庆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一直处于不良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环境治理能力有限。表2反映2002年北京、上海、大连和重庆等四个城市的环境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从中可见重庆市经济与环境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的锁定状态, 如何突破这种锁定状态是重庆面临的严峻挑战。

(3) 大连市产业生态创新对重庆市等地区的产业集群演化具有借鉴作用。重庆市生态化建设的措施应包括:第一, 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 严格控制城区内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的扩张速度, 将对环境影响大的工业转移到周边地区, 并将其集中在一个或若干个专业区内, 以便发挥大型污染治理设施的效率, 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第二, 调整能源工业和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鼓励在主要能源产地发展对能源深度加工和进行转换的产业, 鼓励污染较重的重化工业集中布局到资源富足的地区, 以便集中控制污染。第三, 相对集中地发展乡镇工业, 高效利用公共设施, 减少运输费用和治污成本。

4 结论

大连市和重庆市虽然都同属老工业基地, 以老重化工业居多, 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物资和能源消耗大, 但两者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连市在刚刚出现经济与环境冲突的时期及时采取了产业生态化转型措施, 突破了产业系统对既定范式的路径依赖, 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而重庆市由于缺乏得力的措施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致使产业系统仍然维持在原来的以线性生产模式为主的演化路径, 未能及早转向产业生态系统, 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举步维艰。由此可见, 产业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性是导致经济与环境恶性循环的根源, 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生态创新是突破这种路径依赖的有效途径, 产业系统的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得越早、越正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越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 1995 (3) :57-59.

[2]ARTHUR B.Increasing return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M].Ann Arbor: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NORTHD.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MAKIU, GUSTAFSSIONB, KNUOLSENC RATIONALITY.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methodology[M].London:Routledge, 1993.

[4]刘元春.论路径依赖分析框架[J].教学与研究, 1999 (1) :43-48.

[5]TE GERTLER, B R ALLENBY.产业生态学[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5-18.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2篇

摘要:面对我国广大连片特困地区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有过较多的调查研究,关于经济与生态、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问题提出不少观点和对策,也是当前热议的话题。本文以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陕南三市为例,探讨如何在连片特困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认为陕南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坚定地走生态经济之路,明确指出:目前应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均衡、循环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和整体开发,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资源,降低污染,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陕南地区 生态产业 意义 思路

1 陕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初始资本积累产生不同的影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南地处秦巴山区的核心区域,所以长期以来属国家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是亟待开发的热土。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1.1 陕南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

1.3 陕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陕南地区深居秦巴山区腹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慢,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与东部地区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差距继续扩大。据统计,陕西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9%。在全省23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分布达到了9300多个。陕南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最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于长期贫困的陕南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是今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课题。而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土地、水、生物及矿产等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大。丹江口水库的两条主要水源丹江和汉江,分别发源于陕南地区的汉中和商洛,当地为保持水源的质量,不得不放弃部分项目的开发。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是保持陕南经济快速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 发展生态产业是陕南地区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技术先进、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强调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而以此为基础的产业即为生态产业。

2.1 发展生态产业是陕南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思路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稳定、民生的关系,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统一是必然选择。陕南的汉江、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这将使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受到政策和环境容量限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很大。面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道路成为陕南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陕南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对而言,陕南生物资源丰富,开发优势较为明显,但长期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使得经济在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导致重大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生态与环境难以承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定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瓶颈的约束。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提升,经济发展也能走上遵循生态规律的正确道路。

2.3 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是制约陕南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是目前陕南发展的总体状况。该区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仍是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开发为主,缺乏按照生态经济原则要求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转化而构建一个良性发展模式。本就不多的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经济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上的增长,这也造成了陕南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区域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生态技术的运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 陕南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路径选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绿色、集约、、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大力度开发出区域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形成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突破发展。

3.1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大连片开发力度

在目前形势下,陕南三市应抓住“一路一带”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退耕还林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等发展机遇,科学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要有选择性,保护好当地青山绿水。要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谋划长远发展规划。对陕南而言,应充分利用中省扶持政策,把陕南放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破除小农思想、小打小闹、分散经营的现状;逐步建立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集中连片、规模效应高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扶贫开发与自身发展的能力。

3.2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发展生态产业

各地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当地资源与环境优势,选择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确立“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综合开发”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创新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如陕南各地应大力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生态林果业、绿色食品工业等,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物流、生物技术等环保产业。随着这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建立,加快扶贫开发速度,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3.3 加强产业整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生态发展之路

磁州窑文化产业生态发展的路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磁州窑;生态发展;现代化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和磁县一带,因地属古磁州,故名磁州窑,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们已经能够烧制陶器。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的确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今却面临如何使中国这份宝贵的历史遗存能够被保护传承,健康而有序发展的重要难题。通过对磁州窑的保护状况、现存问题、发展趋势及产业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磁州窑健康有序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一是手工艺和现代化的关系,二是艺术化和市场化的关系,三是陶瓷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处理好手工艺和现代化的关系

磁州窑的传统手工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严重制约了磁州窑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磁州窑和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在应对“现代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传统与顺应现实的两难抉择。“两手抓”是磁州窑陶瓷产业化的可行之路:一抓坚持传统,特别是艺术陶瓷,沿用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并结合现代科技条件对其传统工艺进行一定的改造,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展现手工工艺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使其具有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独特品性。同时寻求手工陶瓷的生存空间,拓展高端市场,这样传统手工陶瓷就能够吸聚足够的设计、制作、销售的人才,进而使其传统的手工艺和技术得以留存并不断改进,工艺可以是传统的,管理、营销却是现代的、科学的,所以这也是传统手工艺“现代化”的另一种体现。二抓可以规模生产的日用陶瓷,首先可以在日用陶瓷的艺术化上做出探索,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装饰手法及艺术特质,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形成产业化规模;其次是进行产业联盟,陶瓷行业内部通过分工合作,整合现代磁州窑的配套资源,同时要在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改进,做大做强磁州窑陶瓷产业。

二、处理好艺术化与市场化的关系

艺术化和市场化是长期困扰磁州窑发展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片面的市场化,磁州窑艺术受到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经济利益的驱使,管理的混乱,长期以来,片面地追求市场化造成了磁州窑领域的严重商品倾向,唯利是图、粗制滥造、恶性竞争,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抹杀了磁州窑的审美价值,又误导了消费者和欣赏者,破坏了磁州窑产业的良性生态环境。二是片面的艺术化,磁州窑陶瓷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既包含作为商品的使用功能,同时又具有审美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磁州窑陶瓷的实用功能逐渐衰退,审美功能趋于主导作用,所以磁州窑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供人欣赏的对象,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共鸣,但片面地追求艺术化使磁州窑艺术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这样,磁州窑艺术逐渐被边缘化了,阻碍了磁州窑艺术的健康发展。要逐渐形成一个有当代市场价值的磁州窑产业,艺术性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阳春白雪”,它要进入当代的环境,市场价值及市场化是磁州窑发展的必经之路。让艺术与科技结合,把传统的产业模式转化为现代产业的精华;把传统的手工艺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是磁州窑市场化的可行之路。

三、陶瓷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磁州窑艺术的獨特魅力除了自身的卓越表现外,它还吸收了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如书法、绘画、年画、剪纸、木刻、雕刻、诗词等,尤其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调查表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磁州窑的艺术传承主要是靠师傅“传帮带”的方式来完成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品,无法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领会西方文化的深刻内涵,使得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无法再现,西方的优秀文化很难为我所用,以至于设计的作品没有创新,不伦不类。磁州窑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陶瓷产业队伍,磁州窑后备人才的比培养模式值得探讨,可以与河北省的一些专业院校联合,在高校开设陶瓷专业,成立优秀教师的工作室,使好的创意通过老师的手和学生的手变成优秀的作品,产学研一体化,把作品变成产品,产品再变成商品,这样学生就知道它的艺术价值,提高了学生投身于这个行业的积极性。建立磁州窑的课外实习基地,开设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有潜能的优秀学生。另外,学术的交流与学习是必要的,通过展会、陶艺比赛、创意园等形式来聚集人才发现人才,营造良好的陶瓷艺术氛围。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培养懂得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包括陶瓷管理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技术人才等。

磁州窑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是磁州窑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加强对磁州窑文化艺术的挖掘和保护,用现代化手段开发利用磁州窑文化的丰厚资源,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护磁州窑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磁州窑文化和艺术的创新,是磁州窑真正成为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和个性的世界语汇。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M].民族出版社,2007.

*本文属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磁州窑文化产业生态建设及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0903078。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4篇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南屏巴山,属从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使汉中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生态类型多样、过渡地特征明显、南北物景兼容,自然景色质朴、生物多样性显明,美学特征突出等六大特点,其中“青山,绿水,汉文化”资源最具特色,它将生态旅游概念打造的十分突出,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突出优势。

附:汉中生态旅游资源谱系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E034S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C025

二、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定位

(一)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做南”的理念,即形成和强化汉中的南国风光形象;

2.“做特”的理念,即依托汉中的生态特色资源,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借助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的效应,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3.“做古”的理念,即发挥汉中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形成古色古香的建设风格和品位。

(二)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

1. 经过5—10年的发展,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汉中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

2. 陕南观光.度假.休闲.旅游.探秘访古的基地;

3. 我国西部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旅游节点,陕、川、渝、甘交界区域唯一融江南风光、西北风情、西南风俗于一体、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生态考察的旅游中心。

4. 具有国际意义和全球影响的,以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为特色的生态科考及汉文化研究为特色的生态和历史文化名城。

三、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是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两大优势。这些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和汉水.秦岭.巴山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汉江两岸底蕴深厚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另外,汉中既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还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这些突出优势为汉中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劣势(W)

1.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的认识还不到位。

2. 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精品不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交通旅游开发意识淡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缺乏。

3. 经济基础比较脆弱,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对旅客缺乏吸引力。

4. 旅游六大生产要素不配套,旅游规范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得到全面提升。

(三)挑战(T)

虽然汉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地球上同纬度线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但如果要将汉中放在全国的大旅游环境上去审视,汉中则处于一种“强敌临境”的境地之中。一方面,从人文景观这一旅游资源上讲,传统旅游品牌的遮闭效应严重的掠夺了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外地资源,制约了汉中旅游品牌的树立及扩展。

另一方面,从自然景观上讲,自然景观无非是山、水及生态环境。汉中生态环境较好,但近年汉中也因为急迫的发展心理导致了污染的加剧,汉江水的大面积污染,使得汉中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的遭到破坏,这无疑都是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不小的阻力。具体地说,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全方位的竞争加剧

汉中虽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目前尚未经世界级认证,缺乏品牌效应。

2. 区域经济基础脆弱

汉中经济总量偏小,优势财源产业较少,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财政支出和就业压力较大,制约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速度。

3. 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

能够充分反映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称号的历史面貌已经不够完整和突出

4. 旅游季节性的不利影响

汉中旅游业旺季集中在4一10月,淡季长达5个月,导致旅游配套设施大量闲置。

(四)机遇(O)

1. 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而生态旅游是亮点。

2. 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3. 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这是汉中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4. 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开发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5. 西汉高速公路已大大改善了汉中的大交通条件,缩短了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辅射圈内。

四、汉中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及主要措施

依据汉中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宜开发六大生态旅游区,四条精品线路,一个中心和一带一线旅游产业带。

六大生态旅游区是:以汉台、南郑中心城区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洋县、佛平为主的珍稀动植物观赏与科考旅游区;以留坝为主的高山草甸与道教文化旅游区;以勉县、略阳为主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宁强、南郑为主的山水风光与探秘旅游区;以西乡、镇巴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四条精品线路是:

以勉县至宁强为主轴的西线;

以石门水库风景区至留坝为主轴的北线;

以汉中至南郑为主轴的南线;

以城固洋县佛坪为主轴的东线。

其中重点开发:一个中心和一带一线

一个中心:中心城区(天汉大道、西汉三国遗址、一江两岸)

一带(自北向南景区相连成带的旅游区):

(1)紫柏山(张良庙)风景区(漂流、滑雪、滑草)

(2)石门风景区

(3)万百花卉基地兴元湖公园(绿色汉中平川生态景区)

(4)天汉大道、西汉三遗址、一江两岸

(5)南竹园、南湖、红寺湖(小南海)

一线(沿高速公路):牢固关—二郎坝水库(黎坪风景区)—武侯墓(祠)—中心景区—张骞墓—朱鹤站(汉中植物园)—蔡伦墓(槐树关)—佛坪大坪峪。

以“一带一线”和“一个中心”为重点,以“汉中休闲度假名城为形象,以汉源生态之旅和蜀道文化之旅两个品牌为商标,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汉中的生态旅游产业得到发展。

摘要:本文立足于汉中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探讨了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定位,进而提出了基本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路径

参考文献

[1]余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分析.特区经济,2007,(3).

[2]关嵩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特区经济,2007,(1).

[3]喇明清.国际标准视野中的生态旅游.经济经纬,2007,(5).

[4]吕逸新,黄细嘉.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南昌大学学报,2006,(2):5.

[5]李卓,毛显强.平遥县生态旅游建设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

[6]方孝文.旅游汉中.华夏出版社,2006.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第5篇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进行论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的以某几项指标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是要全面的、彻底的改变社会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资源利用模式。这不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再认识,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再完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资源占用补偿 制度化 法治 市场规律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最早是写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而到了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则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演替以及长期以来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真正适宜进行生产的国土面积有限,且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增强,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大发展,更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为我国的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一工作不仅立足当下,更是为了千秋万代的福祉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切中当下对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不足,又要系统性的完善资源使用管理;既针对问题,又强调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非制度建设莫属。笔者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就在于制度建设,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加以考虑:

1、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建国以来,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也为了有效地保护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家设立了相当数量的保护区。这些保护机构的设立,其初衷目的在于加强保护自然资源,但在执行保护政策的同时却使得一部分当地居民失去了传统的谋生途径,造成了一些新的矛盾,如湖区周边的农民每年因为候鸟而致使粮食减产、山区居民的生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等,这些群众的损失由于难以界定,责任主体不明,致使补偿无从谈起,加之经济利益的因素驱动,从而使得偷捕偷猎、破坏环境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于简单的通过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进行征收转移,却没有确定补偿机制,从而导致了保护区“人鸟争食”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了公益林补偿工作,将百分之三十的森林资源划入公益林范畴,严格进行保护,对于公益林所在区域内的群众按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偿。实践证明,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的热情,贯彻了国家政策。但是,仅仅是对公益林进行补偿,远远不能够覆盖急需保护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加强生态补偿建设,把诸如河流、山林等都纳入到补偿范围中来,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对于推进自然资源保护,营造全民保护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弥补市场短板,发挥市场作用

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于“看不见的手”,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诚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资源配置模式,它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弊病,但仍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置模式。在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这句话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

惯性,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可是管的太多,抓的太细,工作总是不尽如人意。生态保护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总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期原因,还是政府没有充分地利用市场规律,没有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政府应当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者和执行者,对于市场经济失灵的短板进行弥补,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举例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开展各类土地确权工作,使得集体土地的承包使用权明确,从而使得承包者权责明确,利益清晰,调动承包者的依法开发,守法保护的积极性,促使生态资源开发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中。

3、加强管理制度生态化建设

目前政府仍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站在这个高度,政府的工作重心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从法律法规的建设着手,也不能够单纯的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需要改变政府部门的传统制度建设模式,加入生态文明内容考核,如引入绿色会计理念,修正传统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改变一味追求GDP数字增长的工作目标,对于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行政部门实施问责,对于环境保护不力,环保规划不重视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从根本上扭转行政部门的环保认知,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卢风.生态价值观与制度中立——兼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 陈加元.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今日浙江.2009(22)

[3] 罗文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变革与制度保障[J].岭南学刊.2010(03)

[4] 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8)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6篇

摘 要 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各种因素的作用最终按照生态化识别的各个指标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也正是如此,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的生态化是自然地表达为各种因素的融合,按照各环节、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针对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于各个相应的因素的认定,有必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湖南武陵特困区 体育教育 生态化

一、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离不开良好地外部环境,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等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唯有在这些环境因素的正向促进作用合力的影响下,才能为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

(一)加强政府正确导向机制建设

政府正确的导向机制建设一定程度上主导和规范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正确的导向机制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强大的物质资源支持和政策支持。国家政府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可以整合体育教育生态化资源,为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正常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为保障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应该做好自己的定位,利用优势做好快速发展经济的职能,为促进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经济物质支持。

正如上面所说,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发展状况,受政府导向的因素的影响,然而,每一种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将影响政府指导。但作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积极、有效的环境建设机制影响的因素。

(二)进行经济协调处理正向促进机制建设

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也是行使政府职能为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必由路径,在此机制中,为了更好地创造良好条件和社会环境,发展产业和科学研究,政府的职能体现主要是为地方性、局域性经济优势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在运作方式上,应该由各级政府和专业机构建立不同层次的直接隶属关系,因地制宜,根据情况和变化的产业优势和潜力发展,培育体育潜力和比较优势。

二、强化创新科学研究管理机制

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现实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对未来科研工作的规范化与管理是科研管理体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环节。面对以往和现存管理体系的缺失和问题,如何构建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学科培育机制的管理平台、运作机制是此项工作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

(一)更新管理思想和理念

学科发展管理关涉的管理主体是学科发展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作为核心,最活跃、最灵活、最具创造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在管理机制上调动了所有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每个人都负责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理念,对具体事物进行管理,回归到永恒的中心,以主动匹配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主体,基于对形势的变化反应灵活专业化规范。

在这些较高的要求和挑战下,率先应该解决的就是为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管理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依据系统论的基本主张和原理,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相对独立的一定环境中若干存在相互联系,发生相互作用,遵循一定机理,具备特定功效的有机结合体。这种表述的方式实质上显示了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联系发展过程。在完整的系统之中,系统内部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具有特定的集合性、明确的层次性、持续的相关性等特征的,在母系统的集中统率之下,各子系统之间构成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母系统和子系统的不同分级也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机理作用,正是诸多层级的“过程的復合体”的集中性、层次性、相互作用和制约机理形成了一种系统有条不紊运作的机制。

湘西特困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是和系统一致的思想和观点,显示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分为内部运行机制、外部环境的几个影响元素,注意各种元素之间的交互和操作机制。这个方法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为健全的机制和完善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

(二)改善科学研究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确立了人文思想理念的基础上,需要对当前科学管理过程中不恰当、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变革和创新,进而选择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最为突出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制为更快互动提供了方便、灵活、效率高。特别是对各种科学研究过程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在通信和团队合作的水平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的远程通信优势在测序的过程中和对远程通信优势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简化了步骤、节省了时间、资金,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输出限制。

就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研究而言,学校是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和主体承担者,担负着科学研究管理的主要责任,应该借助系统内外的各种优势,为发展信息技术的整体科学研究平台提供各种服务,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机制,为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创新手段。

这样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管理平台,容易使各方面的监管控制的形势发生变化,把握整体的管理服务导向,并控制动力和中心的科学研究,也有利于参与管理的个人明确自己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更好履行提供指向标杆。

(三)构建科学研究新型管理模式

发展人的价值需求的转变,需要管理模式的创新。新的管理模式和过去的传统模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协调性、突出性、时效性等明显优势。总之,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导致了“管理”这个词在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中的转变。是要改变行政命令,要按照服务,这不是取消行政干预,而是要改变行政管制的形式。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协调和相互矛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有必要协调这些冲突和差异,综合各种因素的全面引导作用,仍然不能没有行政干预,但这种干预是适当的、科学的和人文的,是在服务协调的基础上。

三、创造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学科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体育意识和生态道德是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学科教育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条件。如今生态环境的竞争非常的激烈,特困区体育教育在这巨大的压力下,必须建立起能够让社会满意的生态体育价值和体育道德的观念,并且特困区体育教育需要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创新,这样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才能够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树立良好的学科教育形象,同时能够随时接受社会的检验,达到教育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体育意识和创新意识

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所以说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而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要想进行创新,首先就要梳理正确的生态意识。同时,生态道德的培养的和创新,可以有效的提升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发展,能够产生更高的教育和生态价值。因而,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可以通过该地区进行不断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的创新来实现,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也是对生态责任履行的过程。

(二)加强生态教育领域创新建设

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要想增强自身的体育教育的生态化建设,就需要在发展中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则需要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为社会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服务。这就要求教育的理念足够先进,价值取向要正確,从而从教育的理念到生态的发展全过程指引着体育教育进行生态化的创新,对环境和教育相关者的权利都进行保护,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对生态教育方案进行更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打开新的市场。同时,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的生态化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才能更具备优势,湖南武陵特困区体育教育形象也能更加的优良,也才能具备迎接新的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贺祖斌著.教育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毛振明等著.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我国产业生态化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水平取得较大成效, 但是我国走的是传统粗放型增长工业化的道路, 资源的耗费速度和规模, 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超标。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其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大。如果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初级资源的供需矛盾就会愈加尖锐, 从而引发国家经济安全等严重问题。因此, 走一条新的经济增长道路,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产业生态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知识以及技术含量较低。

我国产业效率较低, 其指标的平均值仅为0.056;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 其平均值仅为0.07.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产业附加值低且能源消耗大, 只有少部分产业技术和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由《中国统计年鉴一2013》数据可知, 2013年由我国第二产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51.5%, 其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226亿元, 而高附加值的产业如金融等所创造的增加值比重较低。这说明我国当前仍在走传统的粗放型的工业道路, “高消耗, 高投入, 不协调, 不协调, 低效率, 难循环, ”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彻底改变。

2. 环境效益水平比较低。

环境效益较低不仅仅严重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还是造成资源耗费多, 环境污染严重, 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我国产业环境效益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1) 防止污染的程度还比较低, 废弃资源以及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污染控制指标最高, 其值仅为0.145;饮料制造业是最低, 仅为0.036, 相差近五倍, 这说明我国防治污染的程度很不平衡, 它严重制约这我国产业生态化整体水平提高。 (2) 产业废物资源化的程度比较低。这是影响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环境效益指标和废物资源化指标都是最高的, 其指标分别为0.114, 0.466, 由此可知, 废物的再利用, 再循环对我国生态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 我国的能源设施建设虽有所加强, 但其效率水平还较低。

能源是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重要因素, 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必备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翻了一番多, 2013年已达26.7亿吨标准煤[1], 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在走粗放型的道路。

(二) 原因分析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而我国的产业生态化还处于初始阶段。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产业的生态化水平还比较低,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认识方面存在欠缺

首先, 对于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我国产业相关部门对其缺乏充分的认识。其表现为:一是对我国目前面临的资源, 环境状况认识存在不足, 对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不能全面了解, 在产业发展方面, 不能充分认识到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上的差距;二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了解的不够深入;三是还不能全面深入了解产业生态化的概念, 内涵, 特征, 作用等, 存在一些地区, 部门和行业没有树立全面, 协调, 科学, 可持续发展观和政绩观, 只是追求速度, 不要效益, 片面追求GDP的增长[2]。

其次, 对产业生态化理论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其表现为:第一, 过分强调产业生态化需要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手段等, 而忽视运用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产业生态化。第二, 在阐述产业生态化内涵方面, 仅仅强调物质回收和利用等技术方面, 忽视从源头预防和过程方面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所起的作用。

2. 成本过高

产业在生态化在循环型生产环节, 主要有有两个效益来源:一是对废弃物重新利用, 再加工将其转化为副产品时, 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为节约废弃物和节约排污所产生的成本。但就目前来看, 原材料价格过高以及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的成本过高, 是这两个的效益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3. 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 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虽然我国在增强资源利用率的某些技术上已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总体来看, 在支撑产业生态化, 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方面, 我国还存在很大不足, 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发展水平, 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我国急需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 成熟的, 完备的, 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三、我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支持

(一) 我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

对于一些后工业化转变阶段的国家而言, 其目标已经很明确, 实施措施也比较完善:一方面要加大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力度, 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科学技术, 进行组织创新, 等措施, 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实行清洁生产, 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所要走的产业生态化道路, 应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走中国特色的产业生态化道路。

基于我国产业生态化水平较低的现状, 和目前我国进行生态产业园建设, 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应在我国大力推广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这是我国走产业生态化道路的必然路径选择, 是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战略措施。

传统工业园区是许多发达国家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重要措施和战略。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 由于传统的工业园区仅仅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 并不考虑生态效益, 由此, 传统工业园区虽然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但同时, 也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3]。产业生态理论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认为把我国现有的大量的各种工业区, 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 是推进我国产业生态化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

(二) 产业生态化的政策支持

1. 加强全社会对产业生态化理论知识的了解,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进产业生态化, 不仅需要理论基础, 加强政府管理以及扶持, 更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因此, 必须就在全社会普及产业生态化理论, 让他们更多了解产业生态化, 引起全社会的认识。一方面, 在企业中加强宣传以及教育, 贯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者兼顾的思想, 让企业在为全社会提供产品时, 自觉地运用产业生态原理, 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 还要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 要增强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 让他们意识到产品不只是在生产过程中, 在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 进而改善大众的消费习惯。

2. 构建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

从实质上来讲, 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提升, 对不同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进行祸合, 高效的循环和利用资源产品, 从而使产业系统的能高效产出, 实现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因此可以说, 产业生态化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和服务需求, 而且还能够再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 从而减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 科学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

3. 实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

要使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 必须结合区域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功能区化的要求, 合理优化产业发展的布局, 从而促使优势企业向生态产业园区聚集, 在生态产业园区合理优化生产要素, 并且使优势企业的关联企业也向生态产业园区聚集, 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和废物。企业应严格执行淘汰制度, 严格实施能耗标准, 取缔那些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对一些能耗高, 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鼓励发展节能、低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责任编辑:潘洪志]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2 (3) :345-359

[2]周宏春, 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29-31

[3]陈龙辑.新能源战略新市场商机[J].大陆桥视野, 2011 (6) :50-51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8篇

产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新构建起来的一种人类经济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节约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资源的同时,实现产业系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同时提高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传统的“线形开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产业系统生态化建设的要求,而建立“闭环流动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的要求。

1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模式

1.1 资源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利用模型

在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的发展不仅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而且要把大量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依赖适量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再生资源利用。这种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从传统的“线形式”发展模式向资源的循环式也就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变[1]。如图1,描述了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

如图1,图中的椭圆范围内的部门组成产业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作为维持产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料进入系统,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被生产过程消耗,另一部分直接进入消费过程。生产者制造出的产品被消费者用来消费,同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出的废弃物一部分直接流入废弃物再利用部门,一部分直接流入废弃物再生部门,还有一部分被废弃物回收部门吸收。废弃物再利用部门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简单的清洁、维修等工序,就生产了可再利用资源或产品,这些可再利用的物质又重新流入生产者和消费者部门,实现再利用;废弃物再生部门对废弃物进行再生产,产生再生资源,又提供给生产者作为生产原材料。废弃物回收、废弃物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过程都会产生并排放废弃物,最终成为垃圾,这些垃圾被排出产业生态系统外。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的是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下相同的物质流动过程,虚线箭头表示的是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的循环使用过程。

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下,产业生态系统内的生产和消费部门排放的废弃物经过废弃物回收部门回收以后,废弃物之中的可可再生和再利用的部分分别会被投入到废弃物再生单位和废弃物再利用单位,从而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和再生产过程,从而产生可循环资源,循环资源再次投入生产和消费单元,这就是图1中虚线箭头描述的物质流动过程。在图中,所有的箭头一起构成了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反映了简单的产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模式。

1.2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产环节

图1中的描述,有六个关键生产环节,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中经济运行系统,即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环节。对这六个关键生产环节做出如下解释:

(1)生产环节。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环节与传统的产业系统中的生产环节基本相同,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生产出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的产品。生产环节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来自于原始自然资源的开采,或者自然资源简单加工过的初级产品,生产设备和人类的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在循环经济模式下,通过可再循环废弃物的回收和废弃物再利用,可以形成资源的循环,循环后的资源又可以被生产环节再次利用,而再次利用后的循环资源最初是从自然资源中转化而来的,因此在第一次生产的过程中已经计算过对生产的投入了,所以在第二次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不再算作自然资源对生产的投入,这种循环的经济模式构成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会小于传统的经济系统。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是循环资源的形成重要来源。

(2)消费环节。传统产业系统中的消费环节与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环节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是人们的消费活动去满足自身正常的需要。传统产业系统中的消费环节所需要的物品主要是来源于自然资源以及生产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下,消费环节还可以使用再循环资源,如经过废弃物再利用过程又重新被投入循环过程的产品和资源,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这部分消耗在消费环节的消耗总量中可以达到很大比例。与生产环节相同的,消费环节由于使用了再循环资源,因此消耗的自然资源量减小,这意味着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消费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的经济模式下的消费环节要小。同时,消费环节产生的废弃物也是形成循环资源的重要来源。

(3)废弃物排放环节。这个环节是个新环节,来自于传统经济系统的生产环节,废弃物排放环节是指产业生态系统中所有废弃物排放过程的环节。而在现实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任何生产和消费过程都会伴随着废弃物排放,所以这一环节很难从生产环节中独立出来,但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废弃物的排放进行科学统计和严格核算。这一环节不能改变产业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会对系统内的资源循环流动产生关键影响,但它是系统内资源开始循环流动过程的起点,并且对于循环经济的实施环节,这是一个关键节点。只有明确产业生态系统内各环节的废弃物排放情况,才能制定和构建生态产业链条,这也是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要先明确和细化经济系统内的每个产业环节,才能认识到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个物质资源是如何循环的。废弃物排放环节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物质流经过程,并不会产生物质在形态和性质上的变化,因此不会对废弃物发生任何改变,同时,在这一环节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4)废弃物回收环节。当前的经济模式下已经有废弃物回收环节,与废弃物排放过程相比,废弃物回收环节比其他产业环节更为独立,而他整个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比如说污水处理,废物品回收再利用等等。这对于统计核算工作是有利的,但是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产业单元之间是共生关系,各个产业单元进行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应该被有效回收,并被相关的共生产业单元使用,这样才是能更好的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废弃物排放环节与废弃物回收环节有相似的方面,其相似之处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既不发生状态上的变化和也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回收环节只是分类处理废弃物,从中筛选出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和可再生的废弃物,并将这些物质投入相应的再循环过程。对于筛选剩下的那部分废弃物就是不可再生的,经过垃圾处理过程作为垃圾排出产业生态系统外。

废弃物回收过程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的实施效果会直接影响产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废弃物回收中的筛选工作如果由于技术水平不够或者人力资源等投入不够,没有将全部可再循环的物质挑选出来,不但会减少系统内的可再循环资源量,而且会增加整个系统对环境的垃圾排放量,加大环境负担;另外,系统为了维持生产运行,就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自然资源,这会加重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些都有悖于产业生态系统建立的初衷。因此,重视废弃物回收环节,控制好废弃物的回收,尽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比例,才能有效建立产业生态系统。

(5)废弃物的再利用环节。这个环节是属于废弃物再循环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产业生态系统区别于传统经济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产业生态系统中建立产业共生关系的重要依据。这个环节不会改变废弃物的化学物质和物理结构,只是对废弃物进行简单的处理,如维修、清洁等等,并依据废弃物本身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其作为可再利用资源的流向,即是用于生产环节还是用于消费环节。

(6)废弃物再生环节。废弃物再生环节也属于废弃物再循环过程,是废弃物经过回收后,对于可再生的物质进行再加工处理,在加工过程中物质的物理结构会发生变化,甚至化学性质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物质,也即再生资源。再生资源与可再利用资源统称为再循环资源,但是它与可再利用资源不同的是,由于废弃物在这一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再生资源绝大部分不能直接投入消费环节,而只能作为生产原料被投入生产环节,要再次经过生产加工才能成为可被消费的产品,投入消费过程。

以上六个生产关键环节是产业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或产业单元之间是以副产品和废弃物交换为纽带建立产业共生关系的,而废弃物的交换和经济价值的重新获得都要取决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环节运行的好坏。

2 产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路径

2.1 物质循环路径的模型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废弃物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是再利用,另一个是再生。同时,废弃物有两种来源,一个是消费过程,另一个是生产过程,而再循环资源的使用流向也是消费过程或者生产过程。从理论上讲,资源的循环路径可以有以下8条,如图2(1)-(8)所示。

2.2 物质循环路径实例解释

现实生产中,由于废弃物经过再生处理过程,生成的再生资源或产品一般质量较低,资源纯度或者产品性能都会较初级资源或初次生产出的产品差一些,所以一般不会直接投入消费过程,因此过程(4)和过程(8)一般不会在实际生产系统中出现。因此,本文的研究中,我们暂不考虑这两条路径,而是重点考虑其他6条资源循环过程,并以路径(1)(3)(5)(6)为例进行循环路径的实例解释。

2.2.1 路径(1),鲁北化工集团磷铵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磷石膏的再利用[2]

路径(1)的意思表示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循环处理后,形成的可以再次利用的生产资源或产品,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资源循环类型,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资源循环过程。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是我国第一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创建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的中国生态工业的典范。鲁北化工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工业生态园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磷铵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磷石膏废渣,这些废渣经过烘干处理,分解出水泥熟料,这部分水泥熟料可以与锅炉排出的煤渣和盐场来的盐石膏等配制成水泥。对于磷石膏的烘干处理过程就是再利用处理过程,烘干后的水泥熟料可以作为原材料投入水泥生产的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磷铵生产的废弃物磷石膏对环境的排放,而且再利用产生的资源投入水泥生产,减少了水泥生产对原始资源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路径(1)的循环属于原级再循环,这种循环对资源的再利用效率较高。

2.2.2 路径(3),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造纸资源循环利用[3]

路径(3)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形成再生资源或产品,这些再生资源或产品可以被投入到生产过程汇总用。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国内建设最早也是目前发展最完善的一个生态工业园案例。该园区以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蔗田、制糖、酒精、造纸、热电联产和环境综合处理六个系统为框架,这六个系统关系紧密,通过副产品、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使某一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产品生产的原料,形成互为上下游的生态产业链。

2.2.3 路径(5),美国施乐公司的循环物流系统

路径(5)表示的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处理后,成为可再利用资源或产品,并再次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过程。美国施乐公司自1959年向世界推出第一台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办公复印机以来,一直在世界复印机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施乐公司发现市场上打印机等相关产品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这带来了巨大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施乐公司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绿色再循环系统工程,即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进行生产,对报废的产品进行修复,大多数复印机,打印机和多功能设备都设计成为可以翻新再用的产品,而施乐的产品及其部件极高的质量和耐久性使之成为可能。施乐公司根据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和分析,找出产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物流系统。

2.2.4 路径(6),生活用水的循环再利用

路径(6)表示的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处理过程后,形成再利用资源或产品,并再次投入消费环节中被使用的过程。这种再循环路径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例如生活用水的回收再利用,城市总将生活污水经过净化等再利用处理,用来清洗道路或者植物。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也提倡节约用水,可以用洗菜或洗手洗脸的水冲洗厕所等,这些都是简单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活动,很容易对物质的循环路径(6)做出解释。

3 结论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产业生态系统实现的基础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再利用实现系统中各个产业或者企业的共生,进而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明确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循环模式及其实现路径是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

摘要:产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一种经济系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环境效益的改善。文章建立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循环的模型,研究了资源循环的实现路径,并且从实例出发解释了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循环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循环,循环路径

参考文献

[1]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5,(2):175-178.

[2]杨王乐.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J].过程工程学报,2004,4(5):467-474.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9篇

生态系统概念最早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的,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由有机体与其共存的环境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有机体是指所有的生物的个体、种群和群落。[1]简言之,,就是生态系统=有机体+共存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只是自然生态,还应该包括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2]传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生态,经过发展的生态学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态研究。

1.1 我国在线教育产业的有机结构

(1)主体、资源和资本组合的个体属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个体分析,对象是在线教育企业。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将企业个体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个体相类比,分析作为经济系统的有机类生命体——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成长发展、遗传变异以及其他生命特征。[3]在线教育企业的个体特征也有其相通之处。按照在线教育企业的出身,普遍观点认为目前在线教育企业主要分为五大类:首先是传统教育机构拥抱互联网形成的在线教育形态,如新东方在线,学而思;其二是互联网企业产业链延伸至教育领域,如淘宝同学、网易云课堂;第三类是垂直性的纯在线教育形态,如100教育;第四类是传统出版机构教育板块上线形成的形态,如早期的志鸿网校,人教数字校园;第五类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网校,如黄冈网校等。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表现细分化和集纳化。

(2)企业种群发展的三种样态。企业种群是从事同一行业或产品具有替代性的一组企业的集合,研究同种企业种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4]企业种群发展在在线教育领域主要有三种样态:第一,五维度商业模式。卷入C2B、C2C、B2B2C、B2C、B2B五种主要种群;第二,立体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板块包含提供学习工具、提供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服务和综合类服务四种种群;第三,多向度细分市场,细分市场包含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多个种群。三种样态本身是共融的,实质是以种群为基础的不同群落的划分方法。

(3)在线教育产业群落的三维格局。产业群落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不同行业的产业构成的集合。在线教育产业中,群落即是所有种群构成的产业格局。以商业模式、主营业务和细分市场为划分标准,形成了在线教育的三维产业格局。这三维格局下指向企业种群中的多种模式,不同模式下指向具体企业,形成了在线教育产业的有机结构。

1.2 我国在线教育产业环境

前文论及在线教育作为一种出版形态,其具有信息传播的特点。媒介生态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都离不开媒介生态的大环境。[5],因而分析在线教育所处的宏观环境很有必要。环境分析应用最广的是PEST理论范式,该范式有四个维度,即Political (政治)、Economic (经济)、Social (社会)和Technological (技术)。

(1)层次化的产业政策环境。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成为了国家性战略。处在利好政策环境下,在线教育本身是教育出版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对“互联网+”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在线教育也由此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行业、出版行业对在线教育产业的支持也在近年持续发力。整体教育政策中普遍强调教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如《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计划(2011-2020)》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且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出版行业在转企改制前后,更强调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版,为指导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的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的行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这样的导向,如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业态。另外,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如《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及的“中央财政将通过相关经费渠道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等。

(2)市场规模扩大化与细分市场份额差异化的经济环境。易观智库《2015年中国K12互联网教育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841亿元,5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33.1%。市场规模的扩大反映了用户需求量的激增,为在线教育发展提供充分空间。细分市场层面,2014年,高等教育占有42.6%的份额,体量最大。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分别占29.7%和21.0%,K12教育占2.7%,留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占1.6%。特点表现为应试教育(K12教育、留学教育)呈现弱势,显示在线应试教育项目并不为公众所接受。而职业教育和外语教育、高等教育类注重能力提升和知识储备的教育形态呈现强势,两者显示在线教育市场的差异化格局。

(3)在线教育用户基础的社会环境。在线教育行业扎根于社会环境,受到其中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明显,东西部、城乡甚至校际间资源失衡。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扮演着缩小这种差距的社会角色。教育出版的资源优势和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相结合,对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的缓解有积极影响。新技术应用到信息生产、传播等领域后对传统环境重新形成新的信息环境,它塑造了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但这种环境最大弊端是信息爆炸,通过互联网,人们出现真理性信息选择的迷茫感。在线教育将传统教育出版置于互联网,扩大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意义,向公众传播经过把关的知识信息。公众学习习惯被重新塑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改变了公众的学习习惯,在线学习逐渐改变着传统学习方式,这为在线教育提供了用户基础。

(4)在线教育业务的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形成论一直是探讨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两个理论。两者激烈的争辩尚无法区分对错,但可以明确的是技术对社会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重新定义了教育的外延与内涵,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知识获取渠道。技术的作用是具体的,但客观作用是无形的,撬动社会变革的同时,潜在动力是不可忽视的。当前在线教育面临的技术环境仍然表现出利好局面,首先是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大规模用户在线直播、高清视频教学出版物等提供了条件。第二是移动互联网层面,4G网络逐步稳定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降低了用户接触在线教育物的门槛;第三,大数据技术发展帮助在线教育企业提供了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的保障,使个性化、定制化业务成为可能。

2 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前文论及了在线教育和教育出版数字化的意义联结,其中刻画出两者本质的同质化,因而在线教育所处的产业生态环境同样也是教育出版数字化面临的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在在线教育产业生态背景下,探讨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2.1 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的产业转型

生态位是指植物种或动物种在稳定的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6]随着生态位理论被逐渐运用于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企业生态位成为了解释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概念。[4]整体在线教育产业生态归根到底是由企业构成,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上文在线教育产业生态的建构,将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置入在线教育产业生态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型。

宏观层面要求整体产业竞争格局进行重构。生态位理论中的竞争排斥原则,是指生态条件相似的两个物种不能居住在同一生活场所的现象。应用到产业生态系统中,即是指两种同质化企业不能同处于一个产业生态下。

(2)中观层面强化企业发展的集纳化。竞争排斥原则强调同质不共存性,否则在同一生态位中企业就是优胜劣汰或者相互分离。目前在线教育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全领域,市场出现明显饱和现象。相互分离寻求异质化竞争在中观层面并不是最优选择。在此基础下,寻求集纳化发展成为消除同质性的重要路径。

(3)微观层面注重企业细分市场精准化。相互分离寻求异质化竞争在微观层面具有适应性,因为强调的是主体是企业个体。对于企业个体而言划定精准细分市场能够形成服务的差异化。目前在线教育产业中,企业精准的市场划分程度依然不够,除如新东方这类巨头可以包容万象外,单体企业很难在领域扩展中显现优势。梯子网的倒闭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的恶果。

2.2 基于制度化建设的管理转型

互联网电商介入在线教育,如百度文库、淘宝同学,由于教育资源劣势,内容质量低,加之价格浮动大,反映了内容管理和价格机制的缺陷。此外内容资源的版权问题也成为业界困惑。教育出版数字化意味着进入了整体的在线教育市场体系,将面对同样的问题,作为新形态教育出版会加剧行业竞争,制度化管理转型是扫除发展障碍的重要基础。

(1)网络信息管理的准入制,预防跟风式增长。准入制度即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门槛。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项目的跟风式增长,反映了准入制度缺失带来的规模不合理扩大,资质不足的在线教育项目涌入必然影响整体的市场秩序,教育出版数字化作为整体市场中的环节也将受到冲击。我国市场准入资格主要由民法来加以确认。因而准入登记制度应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考量资本力量、经营方式等多个层面,力求在登记中剔除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2)教育管理的内容审核和定价机制,规范市场秩序。2013年上线的“淘宝同学”被业界称为垃圾教程圣地,低劣的教学课程被明码标价,是行业标准缺乏造成的“失败典范”。这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将会面临的大生态环境的缩影,针对教育出版所处的网络生态环境,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目前亟需从内容管理、价格管理两个层面进行转型。因而教育管理部门在政策转型中需要从以下维度进行考量:首先是要明确定价主体,即是要解决由谁定价的问题;第二是明确价格标准,即是要解决从哪些层面来定价的问题。第三是强化价格调控,包括价格调控的对象、目标和具体措施,即是要解决价格形成后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问题。

(3)出版管理的版权保护制度,维护合法权益。在线教育产品同其他互联网信息产品一样,需要得到严格的版权保护。传统出版在版权保护上已经形成体系,但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将其置入互联网环境,那么版权保护就变得异常重要。

3 结语

本文试图从在线教育产业生态环境下窥探我国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信息的传播,两者本质并无区别,因而两者面临的产业格局是一致的。在线教育产业链各环节是否畅通影响着行业的生命力,然而当前产业中各自为政现象明显,传统出版企业介入缺乏教学服务理念和技术平台支撑,传统教育机构介入如何实现线下到线上的理念改变,互联网企业介入如何保障资源质量和优势,这是行业最现实的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两者的管理规制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客观的推动作用。在整体产业转型上,提及的竞争格局调整、集纳化发展和精准定位也是针对资源掌控的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在线教育和教育出版数字化所有问题的根源是主体资源占有的结构失衡,那么转型侧重点是重组资源,取长补短,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集纳最优资源。

参考文献

[1]石磊,崔晓天,王忠.哲学新概念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69-70.

[2]王炎龙.传媒生态规律与电视生存逻辑[J].电视研究,2005(1).

[3]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7]张健.企业市场生态住理论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

[5]胡晓.董小玉.媒介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儿童动漫问题研究——以《熊出没》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为例[J].新闻界,2014(6).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10篇

资兴市境内有东江水库、小东江水库、杨洞水库、半垅水库、程江口水库等五座大中型水库, 水库电站总装机58.69万千瓦, 年均发电量16.4亿千瓦时。资兴市是湖南省八个5万移民人口以上的移民大县市之一, 全市共有移民人口64, 611人 (其中东江水库移民63, 462人) , 涉及20个乡镇 (街道) 242个行政村1, 658个村民小组。移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占全市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资兴市移民安置大致经历了1986年开始的移民大搬迁、1988年~1992年的特困移民二次转移安置和2012年完成的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三个阶段。一直以来, 资兴市高度重视移民工作,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库区、富饶库区”的总体目标,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 确保了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效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一) 突出抓好直补资金发放, 保障了移民基本生活。资兴市移民直补资金发放严格按照相关要求, 实行财政监管、封闭运行。上级下拨资金到账后, 在15个工作日内由财政部门将年人均600元的直补资金直接拨入移民户在农村信用社设立的专户, 确保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同时, 建立和完善移民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在每一季度末, 对因死亡、大中专院校毕业转非农、移民女出嫁非移民户、户籍转非农等不再符合后期扶持条件的移民人口进行核减, 共核减身份变化、错登及死亡等人口2, 052人, 维护了政策实施的公平公正。2006年以来, 共发放直补资金23015.1万元, 有效缓解了移民生活困难问题。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了移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开发性移民路子, 积极引导移民打优势牌、走特色路, 大力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带动移民增收致富。依托东江库区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牢牢抓住水果、水产、水电和旅游“三水一游”移民主导产业不放松, 大力实施精品果园战略, 推广生态网箱精养技术, 在库区乡镇形成了以柑桔、小水果、水产、茶叶和农家休闲游等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经济。在北部乡镇集中连片开发水果基地形成了以冰糖橙、蔬菜和葡萄等产业为主的城郊农业经济。在东部乡镇大力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 形成了以东江梨、油茶和楠竹等产业为主的绿色农业经济。移民经济总产值由2005年的3.1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8.3亿元, 移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 185元增长到2013年的6, 720元, 年均增长441元, 移民收入正在稳步赶超当地农民收入。

(三) 大力推进避险解困搬迁工作, 建设了一批移民新村。近年来, 资兴市以实施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生态移民、特困移民避险解困搬迁等项目为契机, 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东江湖水资源保护和移民产业开发,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 统一征划土地, 统一规划布局, 统一联户建房, 统一基础设施配套, 统一生产开发, 扎实推进移民新村建设, 先后帮助2.2万居住在地质灾害点以及立地环境恶劣、住房条件差、生产资源少的移民搬进了安全结实的新房。特别是2013年1月竣工验收的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 累计完成国家投资3.834亿元, 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移民新村75个, 帮助21, 698名移民乔迁新居。

(四)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以来, 资兴市先后投入21, 539万元 (其中, 后扶规划项目资金2, 054万元, 整合部门和地方配套资金9, 632万元, 移民自筹9, 853万元) , 大力实施农田水利、村组道路、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 先后完成了兴宁集镇供水工程、黄草镇金腊村自来水管网建设等改水项目76个, 解决了1万多移民安全用水问题;完成了廖家坪大桥、毫山大桥和白廊乡白廊码头、滁口镇金星码头等库区重点交通项目, 并在库区乡镇配套趸船12艘、轮渡船5艘, 解决了2万多移民的出行难问题。

二、环东江湖生态保护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 移民后扶直补标准偏低。国家实施的后扶直补资金为每人每年600元, 从2006年开始连续扶持20年。由于直补标准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 近年来, 粮食、日用品等物价不断上涨, 目前的直补标准对生活困难移民的帮扶作用越来越小, 并且也远低于国家其他惠农政策标准。大多数移民强烈希望后扶直补标准参照低保政策随物价水平进行动态调整。

(二) 连带影响人群反响大, 维稳压力大。资兴市共有非农村移民、场地移民、坝区移民、小型水库移民、原住村民5类连带影响人群共2万多人, 他们为东江水库修建作出了巨大牺牲, 但按政策不能享受后扶直补政策。对此, 连带影响人群反响十分强烈, 已成为资兴市移民维稳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 移民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目前, 东江库区已经形成水果、水产、水电和旅游“三水一游”移民支柱产业。2013年, 仅库区果茶、水产两项, 就实现产值4.7亿元, 占整个移民经济总产值的80.7%, 农业产业开发成为移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 为保护东江湖水环境, 库区周边林地已全部划入公益林管理, 库区周边矿山已全部关闭, 网箱养殖也正在实施退水上岸, 移民水果种植要逐步退果还林, 生猪养殖要逐步清退关闭, 致使库区移民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采、有水不能渔、有果不能种、有猪不能养, 移民产业转型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四) 移民生产生活给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 东江库区周边共生活着4万多后靠移民, 人口多、密度大, 环境容量非常紧张, 生产生活给东江湖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 由于库区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 生活污水大都直排东江湖, 生活垃圾也常被雨水冲到东江湖。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移民为了生存需要,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发展了8多万亩果园、1万多口网箱, 生态资源过度开发, 致使东江湖生态环保压力骤增。水果种植在帮助移民增收的同时, 也造成库区周边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而网箱养殖主要采取投饵式喂养, 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库的生态系统比河流脆弱, 水体自净能力差, 更加易于污染。有鉴于此, 更加需要加快“双转移”的实施步伐, 缓解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五) 山林未确权到户是移民不愿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原因。移民对库区的林地资源十分看重。2009年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实施时, 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尝试将库区移民转移出来, 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有729人采取跨乡集中外迁的方式从库区迁出。这部分移民迁出来以后, 一直都不愿意将户口从库区迁出。后经调查了解, 发现目前东江库区部分乡村组山林至今仍未确权到户, 只是落实到村, 移民群众担忧一旦他们将户口迁出后, 自己在林地方面的合法收益得不到保障。而随着“一湖一策”的实施和东江湖湿地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国家对库区移民的补偿也会越来越高, 移民对库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正是因为这种担忧和期待, 很多库区移民都不愿意搬迁出库区。

三、促进环东江湖生态保护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移民新村。实施“双转移”工程, 首先要解决移民的安置问题。今年, 资兴市将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重点投入S322沿线的新农村建设, 拟对接资兴市新农村建设规划, 在兴宁新城区、东江街道双溪洞、市区环城北路等库外中心城镇或工业园区, 按城镇社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1, 000~3, 000人左右安置规模的移民新村, 并且配套水、电、路、环保、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并且制定购建房补助政策鼓励移民购买并入住移民新村, 让库区移民在库外拥有商品房产, 为库区移民下一代在库外谋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 为鼓励库区移民外迁。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一是原来享受的各项政策和库内原有生产生活资源性质不变, 可继续保持农村户口, 享受农村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二是拆除库区内旧房的, 给予一定的拆房补助。今后在库内不再扶持建新房, 鼓励房产、土地等资源自行合法有序流转。

(二) 以完善配套设施为抓手, 大力发展移民二三产业。移民从库区转移出来, 解决了安居问题, 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一是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资兴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柑橘、冰糖橙、东江梨、葡萄、油茶、蔬菜等新兴产业, 至2012年全市果园总面积达7.59万亩, 水果总产量12.74万吨, 产值达4.75亿元。虽然资兴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但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行业的发展上相对滞后, 全市尚未建立起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在“双转移”移民新村附近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可以为转移出来的库区移民销售农产品提供场地, 也可以为移民转产提供就业岗位。兴宁镇是资兴市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小工业品批发中心, 在兴宁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 将起到整合小型农贸市场, 提升兴宁镇作为农产品销售中心的地位,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配套建设标准厂房。在资兴工业园区新建一个2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和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引进大型劳动密集型电子信息企业, 可解决5, 000名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规划建设集移民生活安置区和就业安置区于一体的标准厂房能够有效为双转移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这既是移民安置方式的创新, 也是解决移民“迁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有效途径。

(三) 以“一户一产业”培训为载体, 提高移民就业致富能力。库区移民实现人口转移后, 为使移民“出库”后能顺利实现就业, 必须加大移民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移民就业致富本领。要根据市场需求,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 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拓展新空间、创造新致富的能力, 具体做法为:一是紧紧围绕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要求, 以现有培训资源为依托, 充分利用郴州技师学院、郴州高视伟业就业技能培训中心、郴州市第一职业中专等专业培训机构对“双转移”移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二是以开展“移民培训年”为契机, 结合实施移民“双转移”工程的实际, 拟定在城区择址建湖南省移民职业技术学院, 不断加大东江库区果树研究所、市渔业公司中洞渔场和资兴移民产业示范园等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移民系统自身的培训能力和工作力度。通过采取与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使“双转移”移民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具备过硬的产业技能, 使之能够获得相对稳定、数额可观的收入, 让广大移民从农民“转身”为产业工人。

(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拓宽移民就业渠道。2011年10月18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重要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作出了谋划。资兴市也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三湘四水东江湖”旅游文化街是资兴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品工程, 分为东江湖奇石馆、摄影艺术展览馆、人文潇湘展览馆及旅游购物和展示区域, 是郴州市第一条集休闲、购物、文化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街道, 不仅整合优化了东江湖文化旅游资源, 延长了旅游产业链, 丰富了游览内容, 同时也为提升东江湖旅游文化内涵和品位。除此之外, 还可以探索发展具有资兴特色的文化产业, 如旅游纪念品制作、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其他易学习、易操作的其他文化产业。

(五) 以山林土地确权为推手, 为移民进城吃下“定心丸”。资兴市有林海之称,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东江水库移民大搬迁时也确定了“少迁多靠, 市内消化, 以林为主, 适量定销”的安置方针。因此移民对林业资源的依赖性很大, 水果等经济林及用材林是大部分移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 东江库区绝大部分林地已转为公益林保护起来。随着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 移民普遍看好库区资源会增值, “一湖一策”、东江湖湿地森林生态补偿的标准会很高, 库区的发展前景将十分美好。山林确权到户后, 明晰了产权, 移民拿到林权证后, 如同吃下了“定心丸”, 无需担心向城镇转移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免除了后顾之忧。同时林地确权到户后, 移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果园租赁出去, 所得的租金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加上600元/人·年的后扶直补资金和公益林补偿资金, 将为移民进城积累了“第一桶金”, 确保移民进城后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还能促进库区产业规模化发展, 库区土地确权后, 移民依法对土地进行流转,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用市场手段配置农村土地, 采取大户或公司集中连片承包经营, 通过实施精品果园战略, 实现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 由粗放管理到集约管理, 由无序开发到有序开发,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库区产业提质增效。

摘要: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 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 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资兴的移民基本上属于前者, 主要是为了保护东江湖生态而进行的移民, 可以笼统称为“东江湖移民”。东江湖移民为保护东江湖生态, 促进资兴经济社会的发展, 乃至为推动湖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吃水不忘护水人, 在受益的同时应切实关心东江湖移民的生活现状、生活中的困难及思考我们所能做的。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矿业;生态矿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矿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问题

矿区对于资源粗放式的开采,造成了地下资源的减少,進而导致了地质受损严重。开采所产生废水、废气、废渣都给环境带来了破坏,并影响了生态平衡。近些年来,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累计12300多起,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16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尾砂、废石等矿山固体废料占全国的80%~85%,目前我国各类尾矿库近13000座,其中近40%为非正常的矿库,尾矿总量达80亿吨,且以6万吨/年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大量矿山固体废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尾矿溃坝等,成了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

(二)矿区和谐问题

由于矿业在开发中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与安全隐患对周边产生影响,矿区具有自身显著特点。一方面是矿区内部各利益群体间和谐稳定问题,矿区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数量大,因此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均使矿业内部或与驻地农民间产生社会矛盾;第三方面是由于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企业与居民间关系紧张的社会问题。

(三)矿业发展问题

尽管矿产资源需求在增长,但对于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在放缓,矿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一是矿产资源需求增长乏力在长时间内存在;二是采矿业利润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也在不断扩大;三是矿产资源大都为中小型,自身条件差,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

(四)绿色生态矿业发展瓶颈

随着“绿色生态矿业”理念成为矿业领域的共识,绿色矿山建设成了矿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选择。尽管我国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取得了成就,但绿色生态矿业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制约绿色生态矿业发展瓶颈主要有:一是理念层面认识不足;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三是矿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繁重;四是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欠缺。

(五)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部分已被开发的矿山其地质资源仅停留在预查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较为欠缺。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勘查工作已实现1:20万区域,但因受多项因素制约,其地质勘查工作仅为总面积的16%,使得该地区当前矿产开发程度低,难以满足矿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而导致矿业企业经营风险升高,矿产资源利用效果欠佳。因此,地质勘查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对其矿产资源实际情况需进一步予以明确,从而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可靠参考。

二、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绿色生态矿业发展路径

(一)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以对其储备情况予以明确

这就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一步强化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的力度,对其储备情况予以明确。只有对矿产资源真正储备量加以明确了解,方可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提高其矿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从而推进其进一步发展成为该地区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要将资源开发利用置于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增强勘查力度、摸清家底方可造福百姓,对已知矿产资源,既不能不开发,又不可乱开发,其必须做到有序开发。当前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勘查力度与密度不够。因此,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与密度,将有助于该地区矿产资源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

(二)提高制度管理水平,规范矿业开发市场准入制度

随着矿业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该地区粗放型矿产开发及管理模式等诸多问题已日渐严重,矿产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且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导致现有矿产资源未能得以合理开发与利用。因而,对该地区矿业开发市场准入制度加以规范,奖惩分明,提高相关管理制度的管理水平,这对矿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在今后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须对开发门槛予以严格控制,对大公司、大企业的规模开采加以适当鼓励,针对威胁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产开采行为则须严厉制止并实施相应的惩处,以彻底实现该地区矿产资源的规模化、可持续、集约化开发与利用,促进矿业经济向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转变。

(三)强化结构调整,促进矿业经济优化升级

铬、铜、铁、金、铅以及盐湖矿产为资源优势最强的矿产资源,因此,对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应优先对交通条件更为便利且矿产资源具有优势的区域加以开发;加框铬、铜等优势矿产的勘查力度,推进地区特色矿产基地的尽快形成。通过强化结构调整,对该地区矿业经济结构予以整合,最大化地实现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效率,实现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

(四)引进先进设备与高端人才

要想实现矿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则须扩大开放力度,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通过积极引进当代先进技术设备及高端技术型人才,实现对已有矿产的深加工、精加工,从而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市场价值;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借鉴其他省市成功发展经验,提升自身矿业经济发展水平。

(五)绿色矿业的理念创新与落地

生态文明建设对矿业开发的要求是系统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从认识层面上要有深刻的转变,一方面要将绿色矿业的理念贯穿矿产普查、矿山规划、建设、开采、选冶、深加工,直至矿山闭坑、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从法制、管理、技术、环境、和谐、文化等多角度的视野下综合考虑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绿色矿山建设既是目标更是实践的过程,构建出完整的绿色理念必须“入脑、入心、入制、入行、入形”,才能够真正的落地,才能够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基于此,我们首先必须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再次是实施清洁、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要使矿业企业积极融入社会,兼顾矿区群众的发展和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矿地和谐。

三、结束语

体育产业的生态路径 第12篇

当今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单一企业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产业集聚区而言,要想改变传统高能耗、粗放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提高产业区内知识共享的程度。为达到上述目的,需研究清楚知识产生、转移的过程。

1.1 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于知识系统存在着知识的产生、转移、消亡的过程,该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过极其相似,学者们便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的分析来阐述知识系统的演化过程。乔治·珀尔(George Por)最先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了“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他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信息、灵感和洞察力、人和组织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彼此相互作用、交互培养获得提高。随后的学者从概念、动力机制、演化规律等不同角度对知识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1]。如Thomson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流程组成的复杂的多面系统[2];田庆锋、常镇宇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环境、组织环境及外部环境构成,资源的有限性造成知识种群之间的竞争,而竞争导致知识种群不断演化,演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知识生态[3];蔺楠等认为知识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促进知识系统保持平衡的能力和动态演化的能力[4]。

笔者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以知识为客体、知识源为基础、知识创新为动力、知识流为媒介的自我再生、自我复制的开放的、动态的多层次网络系统,该系统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还能实现自我选择与优化,从而向更高的有序状态演化。知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说明它在不断向更高阶段演化的过程中不仅在系统内部而且也同系统外部进行着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其多层次网络特征是指由于知识源的层次性(人、组织、小区域、大区域)使得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既有可能沿着水平方向(企业内外的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区域与区域间),也可能沿着竖直(跨层次、跨组织、跨区域的人与组织、组织与区域、人与区域)方向进行而形成多层次立体网络结构。

1.2 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

由知识生态系统的定义可知该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知识、知识源、知识流和知识创新等。知识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存在性反映,这种反映既可能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也可能是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规律。知识源是指拥有知识的人或组织,是整个知识生态系统最具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正是由于知识源的创造性,使得知识的创新不仅遵循渐进性而且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知识流是指处于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序列,是知识源之间汲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关键。知识创新是指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果。正是新知识的不断产生,才使得整个知识生态系统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演化。通过知识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分析,力求找出知识增长、创新及流动的规律,提高企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产业集聚区知识共享的水平。

知识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又因为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了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流动过程遵循自然界能量传递规律,由高位势知识源向低位势知识源转移,其过程如图1所示。

知识源位势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同类型知识来说,高位势知识源所拥有知识的深度强于低位势知识源;对非同类型知识而言,高位势知识源所拥有知识在深度或广度强于低位势知识源。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正是在知识流动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而实现。

1.2.1 知识源的演化分析

作为知识生态系统中最具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知识源对知识的创造和积累决定了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速度和效果。知识源对知识的创造和积累表现为其知识位势的提高,知识源可通过提高知识的广度或深度来达到提高自身知识位势的目的。其途径主要有两个:外部获取或自身知识创新。通过外部网络知识源可获得基础科学知识、产业共性技术等显性知识。显性知识的非异质性虽不能形成知识源的核心能力,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知识源的市场表现力;同时,也为知识源提供了一个在更高位势吸取更多异质性知识的前提。知识创新是知识源提高自身知识位势的源动力,动力的大小取决于知识源所拥有的知识现状与外部环境对新知识需求之间的差距,该差距越大知识创新势能越大[5]。正是不能满足外部对新知识需求的现状促使知识源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向更高阶段演化。

1.2.2 知识链的协同演化分析

知识流的转移如同电流依赖导体、水流借助水渠一样离不开一定的介质。与水流、电流转移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流不仅仅依赖实物性工具,更依赖非实物性的社会关系。实物性工具转移的往往是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转移更多地依赖社会关系[6],这种依赖社会关系链而进行的知识传播便形成了知识链。在知识链状态下,知识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知识在从高位势向低位势传播的过程中能及时沿关系链进行反馈,这不仅保证了知识传播的效率,而且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果。为了保证知识链的竞争力、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知识链上知识源之间更倾向于新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上共享以及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协同合作,这是因为相对于知识链以外的知识源而言,知识链上的知识源间所拥有的知识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协同创新的效果更显著、更具现实意义。因此,相对于单个知识源的创新而言,知识链的协同创新大大提高了知识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的速度。

1.2.3 知识网的协同演化分析

随着知识链规模的扩大以及同一知识源由于对多样性知识的需求而加入不同的知识链,知识源间的联系不再是链状而呈网状,这便形成了知识网。知识网是知识生态系统的一个客观存在。某知识源通过与其它知识源建立网络关系(知识流渠道)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出于对资源的节约以及对自身知识创新能力的衡量,通过与其它知识源协同创新来达到知识源间协同演化的目的,进而推动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

知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网络系统,知识不仅在系统内而且同系统外环境之间也不断进行交流与传播,只有在知识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才能增加各知识源的知识数量,提高各知识源的知识创新活动起点,而高效的知识创新率能很好地提高知识源的知识位势,反过来促使知识流动的频率加快。

2 知识生态系统演化与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要素间的耦合分析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改变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状况,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依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要靠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离不开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提升。简言之,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知识创新。这与知识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基本动力要靠知识创新是一脉相承的,这是知识生态系统演化与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耦合的根本原因所在。除此之外,产业集聚区在知识源、知识流通路、知识创新势能等方面为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助推了知识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位势的知识源。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产业集聚区由于在自然资源、产业政策、管理机制、科技水平、生活条件、创业氛围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大量人才的涌进和企业入住,不同的人才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其带来的知识数量大且具有丰富的异质性。各企业不同的核心能力背后是各自所拥有的独特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这些拥有异质性、差异化知识的知识源处于相对较高的知识位势,为知识进一步转移和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畅通的知识流通道。知识的传播、交流是知识创新、进化、共享的中心环节,而知识传播、交流过程中的介质性需求说明知识的传递需要适当的通道。在产业集聚区内政府定期组织的经济发展论坛、产品供需见面会、新技术推广会,行业协会举行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学习及行业内管理经验的交流等都为新知识的传递牵线搭桥;而企业间纵向、横向的业务交往及人员流动更有利于隐性知识在企业间的传递和交流。另外,产业集聚区内人才、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知识源)的地理位置近,业务联系频繁,这既缩短了知识流的通道,又提高了知识流流动的频率。因此,产业集聚区具有优质的知识流通道。

(3)较高的知识创新势能。知识创新的势能决定了知识创新的动力。在产业集聚区内各知识源(人或组织)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人才除了面临激烈的岗位竞争外还面临如何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如何获取更多有用的新知识的压力。企业除了面临客户需求与企业所能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差距产生的需求压力外,还面临着更能直接感知的(你的竞争对手就在你的对面隔墙)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同时还要应付上下游企业知识更新的适应性压力,以及政府转变发展方式、淘汰高能耗产业的政策性压力等。因而,产业集聚区内的知识源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创新势能,这也说明了产业集聚区内知识源的创新动力较大。

(4)较好地实现知识的协同创新。知识创新既是知识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需求,也是其不断向更高阶段演化的动力。在产业集聚区内知识的协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知识之间的协同效应。产业集聚区内存在大量的异质性知识,各异质性知识若不与其它知识相遇,仅表现出其自身的含义,当与其它知识相遇后便可表现出其隐含意义或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新的含义。其二,知识源之间协同创新。在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为了低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缩短知识创新时间、节约创新成本而采取与其它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创新。知识的协同创新相对单一知识源的创新而言,不仅扩大了知识创新的基础,而且也提升了知识创新的效率。

3 基于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知识生态系统演化与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要素间的耦合分析,不仅为了说明知识生态系统在产业集聚区内具有良好的演化环境,更说明了产业集聚区应沿着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前面关于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分析,考虑产业集聚区的特点,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应遵循以下路径:基于单一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基于某产业知识链的知识创新阶段——基于知识网的知识创新阶段。这一路径也符合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由点到线再到面和体的现实。

3.1 基于单一企业的知识创新阶段

知识源是知识创新、演化的基础。在产业集聚区内尽管存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中介组织等,但企业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不仅承担知识创新任务,而且也是把创新成果应用于产品生产、实现知识创新价值的载体。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因而都具有较高的创新势能,很多企业都把知识创新提高到战略层面上。企业作为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微观组织,同样遵循知识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企业实施的人人参与创新、各流程环节及各职能部门(情报机构、销售、生产、行政系统、研发部门等)参与创新等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知识创新源,而岗位竞聘、创新奖励等措施有利于激励知识源的创新激情;除了部门间正常业务交流外实施的组织扁平化、跨部门人员调动等措施都保证了知识流通路的畅通。

3.2 基于某一产业知识链的知识创新阶段

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在关注企业内部知识源、知识流通路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同样关注同外部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知识交流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知识流通路是知识交流的条件。企业在进行知识创新过程中,为了降低知识创新成本、提高知识利用效率,需拓宽同外部的知识流通路。企业往往首选在产业内加强同其他企业在纵向、横向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而知识在该产业内的流动便形成了该产业的知识链。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间纵、横频繁的联系构造了畅通的知识流通路,主要表现在:企业层面纵向的业务联系、横向的业务交流等,个人层面企业间纵向技术指导(新产品设计、产品工艺、质检等)、管理经验介绍,横向的人才流动等都拓宽了知识流通路,而且技术指导、经验介绍及伴随着职务升迁的人才流动(企业内或企业间)等行为,促使知识向更高层次流动(把知识从个人层次上升为公司层次),这使得知识传播受众对象广,知识共享程度也随之提高。另外,从知识自身关联来看,企业间纵向的合作创新是因产品的互补性表象下蕴含着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更容易实现知识的创新;企业间(包括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横向的合作创新是因产品替代性表象下蕴含着知识应用目标的一致性,这种应用目标一致的异质性知识更容易在实现同一目标下的知识优化与创新。产业内企业间的业务交往,使得参与方更容易通过知识链获取所需知识,而随后的互动、对话、分析和综合使得知识需求方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的背景性解释,提高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效率[7]。因此,由单一企业知识创新到该企业所在产业知识链创新符合知识链演化的内在规律,为所在产业提高知识创新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循路径。

3.3 基于知识网的知识创新阶段

产业集聚区内基于知识网的创新阶段是指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因复杂的业务关系对知识的需求而形成的知识链网络。此时,知识的演化不仅受其自身演化规律影响,而且还受产业集聚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还与集聚区外其它知识系统之间进行着知识的传播和交流。该阶段知识创新由点、线两阶段发展到面、体的阶段,知识流不仅在同层次知识源间传播和交流,更表现在不同层次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一方面体现了知识系统动态立体网络特征,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知识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成果应用的效率。在产业集聚区内,知识共享的水平随着知识交流的层次提高而提高,知识向高层次知识源传播比在同一层次知识源内的传播引起的知识共享程度更高。知识由底层向高层次传播的过程不仅是提高知识共享的程度,同时也往往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知识由高层次向低层次传播的过程不仅提高了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知识创新成果的应用效率。该阶段单一企业不仅拓宽知识流通路,加强同本产业内企业之间知识交流与创新,而且还加强同任何知识提供者的合作,形成有效的知识网链;同时,产业集聚区内政府通过合理规划来实现知识源的合理布局,促进集聚区内部知识流动和优化,保证集聚区内的各组织都能够通过良性竞争和互利协同共同发展,进而促进该区域整体的知识创新活动,获取该集聚区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与启示

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耦合性,但知识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产业集聚区要想依靠集聚区内不断的知识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而不是随意破坏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在尊重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可通过提高知识源的位势、拓宽知识流通路来增强整个集聚区内的知识流,使得知识在不断传播和交流中实现不断创新。

提高知识源的位势,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策略来引进各类人才;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入住;培育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文化,将正式教育与集聚区内知识创新实践有效结合;实施知识创新激励政策激发各组织的创新激情,鼓励企业采取“干中学”、“学中创”,搭建组织间合作创新的平台。

拓宽知识流通路,就是要着眼于构建开放的产业集聚区知识系统,不断增强、拓宽集聚区知识系统内外部的知识流通路,不仅要加强同层次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更要加强不同层次知识的交流和传播。鼓励成立行业协会、商业会所,定期举办产品展览会、技术交流会、经济发展论坛等吸引产业集聚区内外各人员、组织的参与,这些都是拓宽知识流通路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振领,李后卿.关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5):22-27,58

[2]谢守美.国外生态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 2010(10):103-106

[3]田庆锋,常镇字.基于生态范式的知识管理架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65-68,73

[4]蔺楠,覃正,汪应洛.基于Agent的知识生态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3):406-409

[5]刘秋蛉,梁高飞.企业知识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及演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6(8):70-73

[6]赵书松,廖建桥.知识嵌入性视角的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4):112-118

上一篇:流媒体传输加密技术下一篇:心理韧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