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店的移动互联革命

2024-06-26

洗衣店的移动互联革命(精选3篇)

洗衣店的移动互联革命 第1篇

荆林波:移动互联当下是非常热的话题,给大家说三个数据,首先中国互联网的人群数已经NO1,第二中国80%的人已经用手机了,第三60%的人在网上购物。因此做购物中心商业地产的人一定要关注移动互联。中国的商业地产到今天为止如果还是水泥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必须加鼠标。

龚义涛:购物中心人来人往,我们没有运用用户,第一就是要运用用户,这就是王健林董事长讲的大用户。第二你要为用户更好的服务,没有数据,线下缺少数据,我们要做的O2O就是要把线下的消费数据收集起来,最重要的是两个数据,一个是大家的逛店数据,第二是交易数据,在这个之后,才能更好的服务不管是营销还是以后的招商或者是调商等等。

王品石:我觉得大家都在探索,一种是银泰和天猫,当年我就讲到,如果淘宝有大量的数据,每个厨师拿到了怎么做,会做成什么口味,如果这些数据拿过来对做购物中心的会很有利。银泰和天猫的合作是不是数据型的合作?当时告诉我,这是秘密。

龚义涛:购物中心和O2O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用平台来解决,你有钱也招不到人,万达招了不少互联网人才,也流失了不少,薪酬体系文化体系有很大的冲突。用一个平台的方式来做,这个平台现在还不存在,我个人会跟大家一起探索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一定跟淘宝不一样,淘宝有600万个商家,他的平台优势和主导力是非常强的,因为有流量,购物中心投10个亿,有很大的品牌影响力,购物中心不能仅仅依靠腾讯和阿里巴巴,他们对你们的帮助会很小,他们有数据,但不会给你,要你自己运营为主。

王锐:我讲一下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从商业这个角度,商业的发展或者经营更多的是在差异化上面,不管讲创新也好,还是讲市场细分,实际上就是讲差异化。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要分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洪水猛兽,由于电商和互联网的发展,首先体现的是零售的下滑以及业态的消失,甚至一些中低端价位的零售品牌同市场上消失掉,百货店在萎缩,超市也在萎缩。

第二个阶段的影响就是,大家忽然发现互联网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做很多有利于商业发展的东西,把它作用一个工具,现在包括万达,包括银泰,都在积极的谋求和互联网合作的模式,万达刚刚上路,还没有形成固定模式,所以不敢在书上写出来,商业地产做了这么久,到今天差不多有11年了,才写出这套书。

第三个阶段,大家都在用它的时候,可能又会回归了,在购物中心出现养宠物的地方,甚至在购物中心去种菜。任何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都会物极必反。

王品石:我们今天还有一个主题是移动互联,2009年提出是网购,很单纯,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就像支付的方式。包括前一段我们在想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其实是基于人性的思维,只不过它是基于虚拟的,比我们传统的线下产业更好的满足人性,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找到人性当中的物理尺度和心理尺度两头的端口,并且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移动互联已经不仅仅是网购这一块对传统商业的影响,同时出现APP、购物中心的导航、导购,包括引入新的微信支付也好。

王永:万达是有钱开发02O系统,大部分的商场不可能砸这么多钱去开发。我们就是第三方,从2O12年开始到现在做了4O多家购物中心,其实每个商场只需要付给我8O万,细节、功能上我觉得比你们做的更好。

现在有一个误区,大家觉得商场做O2O就是商业的微信,就是商业的WIFI,我觉得很多商场根本没搞明白做O2O到底目的是什么,搞了很多小淘宝一样的功能,你不是拿你最弱的地方跟淘宝PK吗?很多商场的APP就是一个小淘宝。

第二,O2O推广了,通过微信推广,但我从来不觉得他是好的O2O,当所有商场都在微信上争抢用户的时候,你会发现推广越来越难,效果越来越差。

第三,我们做的这套O2O是把原来商场本地化的服务移动化,这是商场O2O最根本的东西。以前商场里面排队,领个票,现在大家都在手机上预订,把商场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个APP上,我可以在里面交停车费,能够点餐,能够买电影票,能够团购,能够买尾货。和传统商业一定有结合点,比如唯品会,他只能做存货,到门店收尾货不现实,物流成本太高。O2O最大的一个好处,其实是建立了一个商场未来新的盈利模式,以前的商场盈利模式有人来你要做生意,我才有收益,都是租金模式获得收益,未来的商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间和空间,一个商场就是提供一个很好的空间。O2O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建立了一套新的商场类的营业模式,就是从销售额的经营变成流量的经营。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线下流量多有价值,为什么现在淘宝往线下跑?因为他发现线下抓人比线上抓人容易多了。

周梁:去年大家都在讲电商和传统零售的关系,今年大家都在讲不管是传统的零售还是开发商,可能都需要有O2O的技术来做全渠道的营销措施。传统的零售渠道有着天然的优势,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优势。在步步高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当然也许很多只是仅仅处于尝试的阶段。过去作为传统的零售渠道,因为掌握了终端的资源,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做营销的管理,只是在做如何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品类的设计和规划,或者说是引进一些新的业态来丰富商业的竞争力,但是现在所有的东西我相信都是在研究人的消费习惯,研究人的爱好来匹配未来的商业需要组合的业态和组合的产品。这个板块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作为现有的零售渠道,每一天进入我商场的有一百万的会员,这些会员是真真实实存存的数据,我们零售商掌握这些数据,但是没有把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我们的O2O是基于自身对资源的掌握做一些升级和变更。

效果如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去验证,至少有一点,我们会看到确实比以前更加了解消费者了,通过大数据的管理,通过系统的分析,通过在商业里面建立跟消费者互动的智能化技术,这些部分明显的看到我们是在增加消费者黏性的,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增长的比率,步步高的商业基本上都在中国的西部,但是增长还是蛮高的,2013年有28%的增长。

王纯:我从百货的角度来讲一讲移动互联对百货的影响。百货这两三年来下滑的幅度是很明显的,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电商的影响,大家面对这样一个状态有没有招?我看很多人都没招,没有办法说把消费者再给拉回来,想不出很好的办法。那就寄希望于O2O,但是百货又是联营的,原来根本不了解消费者,他只是作为一个品牌的经营者并非是商品的经营者,所以没有办法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也就是说,百货想要突破这一点,你必须要做到单品牌运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提出来电子化,现在反过来还得做这个功课。上品公司在这一块自己投了一大笔钱把数据打通了,所谓的O2O就是把原有流通里面所说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正向流程和逆向流程在线相互跑,这叫O2O,没做到这一点都是虚的,尤其在百货上表现非常明显。

王锐:银泰在和阿里巴巴合作,曾经我也聊过一个问题,在今年年初去年年底推出一个手机百货支付,移动数据的运用是方便了消费者,但是他推出这个运用的时候,没有加强便利性,我的理解是我看到这个东西拍一个,直接在手机里支付掉,他不是的,还要排队,要跟收银台的蓝牙对接才能去支付。那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直接刷卡?还要蓝牙对接,这个不但不便利,反而更复杂。商业地产从细节上第一是平台,第二是各种技术的运用,比如各种导航也好,包括购物的跟踪,是服务上的延展,加强大家对购物中心的黏度。大家都在说购物中心同质化,都在找新的业态,新的业态你今天找,不到一年中国的购物中心都模仿了。最终很细分的挖掘消费者需求,最本质的是符合他的定位。比如说停车场结账的问题,大家都觉得很麻烦,将来跟你的手机或者跟你某些智能的卡关联,进去一刷就解决掉了,很快,就两秒钟的时间。

龚义涛:O2O最主要的是运营,这个工作是持续和长期的过程,运营的目的是让系统达到一个正增长的状态,首先你这个运营团队要跟购物中心的企划运营配合,要跟商家配合,要跟消费者配合,有大量的工作,这是一个服务,其中运营是核心。第二用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不管是WIFI还是APP,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老用户、新用户也不一样,你要把他引导到自己的平台上来。

王品石:我们都是做传统商业的,只是我们对于新的技术、新的科技比较感兴趣,但是从我的角度上,比如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做APP,喜悦滑冰场是最早用计算机去管理的,以前的滑冰场就跟动物园一样,进去给你一张纸票,它能够让我们方便客户的使用习惯,即使变成一个小的CRM的客户管理系统。你一讲停车场,我脑子里面马上就会想这个数怎么使用?科技上能不能实现?比如停车场牌照了,所说的云端的服务器在哪?在房顶还是在天空中?购物中心你一进来可能照片就存储了,输入车号就支付,拍完就已经支付完了,人就走了。前一段时间我还关注可穿戴设备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有相当多的技术只是你不知道,它都能够解决,问题是你怎么运用这些技术。这里面就基于第一是方向性问题,你到底是为了集中销售还是为了方便顾客还是为了沟通?有可能会出现并行的结果,问题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在使用习惯和客户黏性建立的阶段,是要有主有次的。

周梁:我觉得不是主次的问题,为了销售而销售不一定会达到最终的目标,一旦各种销售优惠停止,马上就会有落差。如果把服务做好,把心装进来了,必然会带动你的增长。移动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延展我们服务的宽度和深度,就是为了把消费者抓到,同样的购物中心大家定位是一样的,品牌都是一样的,业态也是一样的,你的服务做的比他更贴心,自然而然会到你这里来。

王纯:有个观点,APP也好,还是其他的应用也好,先互动再黏住,最后再去想这个销售,不要上来就想这个问题,先互动好了,消费者有充分的心理。

王品石:十年前就讲了,不怕顾客来占便宜,就怕他不来占便宜。

周梁:大家认为顾客进来给他一个推送给他一个优惠券就是O2O了,在未来商业综合体的变革中,完全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规划你的工作,更多的还是基于商业综合体到底打算用什么思维去营运它,然后才会组织智能化的技术,包括移动穿戴的设备跟消费者去互动,一定是基于一个主体去做这样一个商业综合体的投资的,这个投资主体往往就是有持续经营商业综合体的驱动力的开发商才会来做。这也是我们行业里面可能会面临到的问题,每个城市几百家上千个城市综合体在开发,90%以上的开发商本身并没有想过我未来要通过持续的运营这个商业综合体获得长效的回报,所以O2O的投资也不是他想做的投入。未来的竞争一定会趋向于谁真正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综合体,谁就会获得利益。

每一个品类都有自己的导购员,他会对他自己负责的货架上的衣服有看管的责任,付了钱的,他的手机上面收到这样一个信息了,确认已经支付掉了,就可以提掉。我有另外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中国的百货没有一个像做超市一样一起结算的,都是一家一家在那,如果基于整个数据都已经打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像一卡通一样,这样会极大的改变中国的老百姓对百货公司传统购物的体验,但是现在没有人做这件事情。

王敏:中国的百货业务管理能力已经退化掉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传统的百货是自采自运,还是自己管控,外资进来以后,不用管了,放弃了对业务的管理,控制的是商品。像百货一个编号就代表一个商家,必须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是每个单品,就可以采取跟超市的收银是一样的。

王锐: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也就20来年,你租100、1000平米无所谓,租给你了我的任务还完成的更快一些。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购物中心也需要像百货一样的精细化,购物中心也要做评效,达不到的话下一次就要给你压缩面积。这也是合作模式的特殊性吧,毕竟不是联合经营,是独立经营的实体,还是不太一样。

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革命 第2篇

移动互联网既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消费革命。它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购买行为、沟通行为和消费行为,同时也在改变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必然要引发一场营销革命,这场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渠道营销:早期的电商只是传统渠道的替代手段,与传统渠道之间冲突大于合作。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全渠道营销成为可能和必然。全渠道营销的核心是多种营销渠道的有效整合、协同和融合,它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从而实现多渠道的互补共赢。这种融合的基础是移动互联网。一切尽在网上、一切尽在移动。顾客走到哪儿,渠道就到哪儿,购买、消费、沟通、评价与反馈就在哪儿。因此全渠道营销是紧随消费者的营销、也是无处不在的营销。 顾客主导的营销:传统电商往往靠低价获得成功,但这种低价是相对传统渠道的定价而言的。传统渠道成为电商成功的背景和牺牲品。而在全渠道融合营销时代,传统渠道也是全渠道的一部分。因此营销的成功不能依靠传统渠道的牺牲,而必须依靠顾客的参与,甚至是顾客的主导。凡客与小米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有顾客的参与,而前者只有低价,因此小米更为成功。移动互联网使顾客广泛的参与成为可能,从而激发更多的顾客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评价和反馈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顾客不仅主导了产品本身,也主导了产品的价值形成。而产品的价值形成是营销的核心。目前风生水起的众筹和众包模式就是顾客主导生产和消费的典型。顾客主导营销的极致状态是企业成为顾客的平台,企业为顾客提供开发、设计和生产产品的一切资源和基础设施,顾客自己为自己创造最合适的产品,顾客也可以成为营销者和企业家,就像淘宝的商家一样。 回归营销本质。传统营销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但传统电商却制造了购买过剩问题——许多消费者购买了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因为便宜而花了许多不该花的钱。当移动互联网使渠道无处不在、营销无处不在时,成功的企业不仅要紧盯顾客的钱包,更重要的是经营顾客的钱包,不仅要让顾客购买公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让顾客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好的人生。 移动互联网拓展了更大的营销平台和营销空间,它使全渠道营销成为可能,也使营销无处不在。这是一场营销革命,但这场革命最终仍然是回归顾客、回归价值。

洗衣店的移动互联革命 第3篇

交换与消费始终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 这一主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交换得更有吸引力、消费得更有存在感。让互联网用户在交换和消费中体验到存在感, 获得消费的主体性, 同时又主动并愿意去接近任何一个哪怕是被创造出的消费结点, 这或许正是互联网环境下消费的时代精神。尽管有人会称它为“消费社会”新变体, 但是新形式的符号互动所搭建的交换模式与消费场景本身对于消费者主体价值的意义是无可厚非的。

一、互联网时代消费精神

从阿多诺、霍克海默到鲍德里亚, 他们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的虚伪性, 也不同程度论证了“消费社会”中人们主体性的丧失与个性的埋没, 这些巨擘的真知灼见和论证的确是一种令现代人反思的近乎启蒙的力量。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 “消费社会”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消费也不再倾向于那种“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拟参与”[1]的模拟美学, 而是用户忠于自己体验和乐趣的真实参与;尽管有时候这种场景或许是虚拟的, 但是支撑场景的需求却是真实的。

首先, 引导场景参与者主动诉求的主体性维度。在工业化时代, 或者具体说在阿多诺和鲍德里亚口中的“消费社会”时代, 创造需求是一种制造虚假需要的营销手段。这种商家主导的消费需要, 是构造虚拟诉求而引导消费者消费的惯用伎俩。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市场, 虽然仍存在多种多样由商家创造出需要而达到营销目标的行为,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种消费的引导并非被动的, 而是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其次, 互联网场景切入更多维度的生活场景。当使用悦跑圈或者咕咚等跑步软件时, 对于用户来说, 跑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为跑步软件而喜欢上跑步。因为APP而使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场景式的引导首先实现的是用户参与和体验, 在体验过程中实现用户由参与到习惯的转变。从这一层面来讲, 正如前面提到的“态度比功能重要”一样, 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如何成为用户生活的“座右铭”, 而不仅仅是满足用户某方面的需求。

二、支付——完成互联网时代消费闭环的特殊场景

(一) 支付场景嵌入社群及社交网络

以微信支付依托社交场景的功能延伸为例, 早在2014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竞争之时, 微信就已经将钱包和支付功能嵌入其中, 但微信的支付功能覆盖面还是没能超越支付宝。但在2015年, 微信融入了很多既依托社交功能又拓展支付功能的场景。微票儿、嘻嘻优惠券在微信上的呈现, 给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微信营造了支付场景。可以看出, 单纯的“Online还是Offline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接触点管理、消费者的支付依据和支付逻辑”。[2]

以微票儿为例, 这款唯一拥有微信银行卡入口的演出票务平台, 与微信结合, 推出与美团、糯米、支付宝电影演出票并行的票务支付购买功能。在这一社交与支付融合的场景下, 微信好友之间可以通过微信选座购票, 其在聊天过程中有购买电影票的欲望时, 可以直接点击购买, 不用切换APP;在“好友”——“电影休闲”二者联结下的场景, 可以把社交关系作为入口, 以支付行为作为一个环节的收尾, 成功实现一个完整的用户参与场景。

(二) 赋予支付场景亚文化标签

支付场景亚文化标签的搭建, 将支付场景贴上亚文化标签, 吸引趣缘社群和人际网络联结的用户。同时, 支付场景的创新也是许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运营商逐步进行的“变革”。在场景推广中, 将移动终端支付与时尚、新方式等标签相连接。以微信支付钱包为例, 微信赋予了支付功能专属年轻人的公益标签。与以往的公益活动不同, 微信开创的“微信公益”针对年轻群体, 打造了不同于主流渠道的公益形式;这种“爱心网友无时无处不在”“爱心永不下线”等标签下场景构建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线上捐款。据2015腾讯公益数据报告显示, 2015年, 公益捐款超过5亿, 捐款总额是2014年的5.4倍, 在支付场景入口的亚文化新生代标签吸引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新公益时代。

与此同时, “社会舆论中如果大多是有关微信支付正面积极的评价, 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前的感知风险会明显降低, 使用意愿就会增强。”[3]对于支付场景的正面回应加强了用户对支付方的认同, 这种积极的亚文化标签对于搭建支付场景入口方面起到聚合与引爆并存的作用。

总之,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营销的新途径, 以场景为入口并通过场景联结用户群实现营销目标的新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的配合下显得更具优势, 也更有效果。以支付方式为结点的场景表达更是在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对场景的参与和引爆起到了关键作用, 创新支付场景入口、亚文化标签设定都是在场景营销时代吸引用户体验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0.

[2]吴声.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86.

上一篇:主要河流流域下一篇:税收调整对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