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态智慧

2024-07-13

老子的生态智慧(精选10篇)

老子的生态智慧 第1篇

天下之事, 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 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 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 凡好争者, 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 则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 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 唯在一个“德”字上。俗话说,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流必湍之;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因此, 老子的“不争”是低调做人, 收锋敛芒;是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是韬光养晦, 审时度势;是以退为进, 以守为攻;是妥协通融, 以弱制强。表面上看似乎什么都“不争”, 实则隐忍以图将来。争是必要的, “不争”也是必要的。但什么都要争, 就会迷失自我,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争, 争的是什么, 而且给人一种恶劣的印象, 使大家提高警觉, 甚至联起手来, 任何机会都不给你。可见, 锱铢必较的结果一定是自取其辱, 作法自毙。因此, 太会争, 太喜欢争的人, 经常什么都争不到, 甚至连后路都争没了。不会忘记吧, 飞蛾扑火, 只因争相抢夺那诱人的火光。

春秋时期的范蠡因胸襟洒脱, 全身而退的完美结局而被誉为识时务之俊杰。他协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 没有为物所役、为欲所困, 而是以怡然的心态从巅峰抽身, 断然弃官, 泛舟江湖。而同为功臣的文种就没能够做到不争荣耀, 提早抽身。范蠡离开越国以后, 曾遣人致书文种, 劝其曰:“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 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可惜, 文种并未听从, 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楚汉相争期间, 率军东征的汉王刘邦, 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消除刘邦对自己的疑心, 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年轻力壮的后生押运粮草, 前往荥阳从军。如此, 萧何才得到了刘邦的重新信任。汉文帝的母亲薄姬, 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幸”一次便怀上了“龙种”, 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 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子免遭吕后囚禁, 而且因儿子幸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 机关算尽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 清心寡欲退让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南北朝时期, 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 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 朝代走马灯似地更换, 官场上混乱无序, 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 靠的就是含而不露, 深藏若虚。据史书记载, 他居朝廷, 无所请谒;居家室, 不蓄门生, 不结党徒, 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老子》的人生智慧 第2篇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成书于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世易时移,书中的某些论述虽然已不太适应当今的时代现实,但老子深邃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永远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和人生智慧的丰富内涵,对我们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他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认识论、军事思想、政治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老子的主要观点是“道”。“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的道,就不是道。从哲学的意义讲,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任何话,都只能是因时因地,适合某些情况,把它放大,就会出现谬误。道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老子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遵从事物的规律办事,不施加外力。做到“无为”,才能“无不为”。“见素抱朴”,保持事物虚静、纯朴、天真的状态,要“ 致虚极守静笃。”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对于充满着选择、诱惑、竞争、痛苦的当今社会来说,老子的思想无疑是一副清醒剂、一副清肠、清心的良药。

孔子对老子给予极高评价。孔子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最近又重读《老子》,感悟到老子的以下人生智慧。

一、获得的智慧 《老子》: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释义:万物开始兴起而不施加外力,万物生长成熟而不据为己有,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自恃有恩,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正由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劳永不磨灭。

启示:对任何事不要总想去占有。拼命想占有,反而会失去。不要想着哪些事是我做的,有恩不思图报,有功劳而不去夸耀,这样反而能长久。

二、说话的智慧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话说得越多,越加速失败,不如保持虚静。

启示:话不在多,而在精。别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别人不懂,滔滔不绝,这样给别人夸夸其谈的印象。聪明的人少说多做,反而显得有城府、有涵养,有功劳。所以有时沉默是金。

三、无私的智慧 《老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义:圣人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反而能居在人的前面;把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而能成全他的私利。

启示:后天下之乐才能乐,谁笑到最后才是最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怕死反而不死。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以无畏、无私的态度处事,就能更好地生存,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成就大业的智慧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示:做大事要学习水的品质:不争一时之长短,专心做事,能忍受各种委屈和责难,古人讲,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要有谦卑的精神,心态平和,“虚心平正,待物以正”,心怀善念,对人有爱心,说话诚信,做事富有才干,行动把握时机。不与人争名夺利,就不会犯错误。

五、简朴生活的智慧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释义:追求绚丽缤纷的色彩令人眼昏;追求美妙悦耳的音调让人失聪;追求山珍海味让人丧失味觉;追求珍贵难得的财货让人品德败坏。

启示:聪明:是耳聪目明,眼发昏、耳失聪就是不聪明。奢侈豪华的物质生活只能造成生理和精神的伤害。“甜美的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鲁迅说:“生活若是过于讲究,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巴黎高等政治专科学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的装修非常简陋,不向我们的实验室这么豪华、宽敞,这里产生了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说够用、能用就行。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和享受,是当下人们的一大诟病,他们的精神生活反而贫乏。

六、人生成功的智慧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释义:委屈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低洼就能盈满,破旧就会更新,少取反而多得,多求便会迷惑。不自我表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成功;不自尊自负,所以长久。

启示:过于刚强,就会折断,委屈才能保全,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经常反省自己,矫正自己的过失,才有好的发展方向;为人谦逊,处于低位,才能得到发展,所谓“谦受益”;有限的目标才能达到,过多的追求和选择反而让人迷惑,令人痛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发扬民主,多听意见,决策才能科学正确,固执己见,就会失败;有功劳不是自己吹嘘的,而是要靠别人说、别人承认的,自己的功劳要让别人说才是功劳;骄傲使人固步自封,满招损,不自负才能长久。

七、做人的智慧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认识别人的是有智慧,认识自己的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是坚强。知道满足的是富有。勉力行事的是有志向。不失做人的根本的能长久。死而不被人遗忘的是长寿。

启示: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困难,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经常反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对待别人,这才是明智之人。战胜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知足者常乐,过分的追求只会令人更痛苦。人要有自强不息之志,同时不能失掉做人的底线。真正的长寿是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唯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努力去帮助人的人才能如此。

八、处事的智慧 《老子》:将欲歙(xi)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义:将要收敛它,必须姑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姑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姑且兴盛它;将要夺取它,必须姑且给于它。这叫幽微而高明。国家的锐利武器,不能给人看。启示:这段话讲的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法,是高明的谋略。扩张和收敛是一对矛盾,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转为收敛,所以,想要收敛一个东西,就可先扩张它,到一定时候收敛它就很容易。同理,想要削弱一个东西,就可先增强它;想要废除一个东西,就可先兴盛它;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圣经上讲,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就是这个道理。收拳是为了出拳更有力;暂时的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给人以东西,想要的是达到什么目的、获取更多的东西,行贿者必有其利益的目的。所以要警惕别人的吹捧、送礼、吃请,是不是怀有图谋。

九、认识的智慧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上等士人听了“道”,努力去践行它;中等士人听了“道”,好像它似有似无;下等士人听了“道”,对它大笑。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古人立言说:明白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坎坷;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宽广的“德”好像狭隘;刚健的“德”好像懦弱;质朴纯真的好像混浊一样;洁白亮丽的好像垢黑一样;最方正的好像没有边角;最大的器具反而不知全貌;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最大的物象反而看不见。“道”隐晦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施与且使万物生成。

启示: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由它生成的万物,无不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当事物发展到极致时,所显示出来的形式、现象可能与其常态显现出对立的状态。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辨别真伪,不能只看表象。在现实生活中,不为表象所惑,要静心鉴别分析,得出对事物本原的认识。有时,善人是伪善,君子是伪君子,坏人非坏,有人放荡形骸却是纯朴之人(如济颠)。不能以貌取人,以一时的表现看人,也不能按过去的印象看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凡事要多从反面看,反面想,正反对照,得出结论,认识本质。

十、对待名利的智慧 《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启示:人要正确对待名利和得失。“舍”然后能“得”,故曰舍得。过分地爱惜名声,必然受名受累;过分追求利益,必然导致惨重的失败。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在于想多得。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伤害,凡事要适可而止,把握度,就不至于遭受危险和灾难。人生在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才有快意人生、潇洒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十一、成就的智慧 《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克服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方面着力。轻易许诺,一定缺少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碰到许多困难。圣人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没有困难。启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难的事,一点点从容易处做,总会成功,成功在于锲而不舍,在于充满信心,持之以恒;大事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小事做不好,大事成不了,所以要重视细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比如:蝴蝶效应,它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再如“一马失社稷”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匹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为人处事,不能轻易答应别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不能做轻诺寡信之人。对事情,要宁可想得复杂些,遇到困难就有心理准备。法拉第: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管理借鉴: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好环节,重视细节,有时一个细节没做好,可能会影响整个大局,如音响不响、话筒没声、国歌不能放,会影响整个会议。要大事细办,轻事重办,熟事生办,缓事急办,急事稳办,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为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十二、赠与的智慧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释义:真实的言辞往往不华美,华美的言辞往往虚伪不实。善良的人不喜炫耀,而喜欢炫耀的人往往不善良。有真知的人知识不必广博,看似知识广博的人其实无真知。圣人不积累财富,帮助别人自己反而富有,给于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自然的规律,有利于万物而无害处;圣人的准则是有所奉献而不争名逐利。

启示:真理、真话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品行善良的人往往没有豪言壮语。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亦仁”。社会和自然的知识林林总总,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对各种知识都了解;而对若干知识只是浮光掠影涉猎的,不可能有真知灼见,这样的人往往一事无成。所谓专家,就是专门学问家,长时间做一件事情,持之以恒,才能有大成功。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老子的智慧 第3篇

在“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中,能够与孔子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自然要数老子了。有学者曾把老子学派与孔子学派的对立,看作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如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就有“南老北孔”之说:

“北学务实际,南学探玄理;北学切人事,南学出世界;北学贵礼文,南学厌繁文;北学畏天命,南学顺本性;北学敬老年、重经验、尊先祖、守古之念重、保守之念重、排外之力强;南学不崇先王、不拘于经验、不屑于实际、观达于世界之外,乃至轻世玩世既而厌世。”

且不论这番总结能否囊括“百家争鸣”的南北特征,仅就对老子与孔子的区别而言,应该是大致不差的。与积极入世的孔子不同,老子采取了一种消极出世的超然态度,并以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与儒家学派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道家学派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探究君臣、父子的关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道家研究人与天、天与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老子反对“人定胜天”的思想,不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另一方面,老子虽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服从和顺应,但从未贬低人的地位,把自然与人看作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自然的发展是一个阴阳相生、相反相成的过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人世间的事情也如此:“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老子看见了万物复杂的联系与辨证关系,因此他不像孔子那样单单推崇“仁义”,反而认为那是祸乱社会的根本,并提出了自己耸人听闻的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这种思想虽有其消极意味,但却独辟蹊径,开创了一派与儒家完全不同的道家学说。 

2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博学多识的孔子很想就周礼的问题,向当时掌管档案图书的老子请教乃至切磋一番,但是老子却并不把那些死人说过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以大智若愚等人生哲理将孔子数落了一番。有趣的是,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却不失风度地给了老子极高的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

的确,老子是一条龙,一条潜伏在浓云密雾、幽潭古涧之中的文化之龙。这条神龙偶尔露出一鳞半爪,便叫世人叹为观止、为之动容。自秦、汉以降,老子便声名日隆,民间传说老子因修道而养寿,曾活到160岁至200岁之间。学界也将老子与黄帝并列,合称“黄老”。自道教创立以来,教徒们便尊老子为教主,也就是今日我们在道观中常看到的“太上老君”。 到了唐代,李氏皇族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便不断加封这位姓李的祖先,于是老子便有了“太上玄元皇帝、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等等美称。相比之下,最高只做过“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不免有些小巫见大巫的味道了。

然而,与这些非理性的神化不同,思想家对老子的分析则冷峻得多。朱熹认为“老子心最毒”,因为他在老子“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论中看到了一种处世的老辣与为人的奸滑。鲁迅在《故事新编·出关》中反复描写“老子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因为他在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言论里看到一种消极避世的世界观……应该承认,这些不同的评论各有各的道理,它们都客观地揭示了老子学说的某一侧面。然而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如何理解老子老于世故、老谋深算的哲学思想与其平和简朴、与世无争的生活准则之间的矛盾,我们还必须解释:在老子的内心深处,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层面,究竟哪个更为重要、更为真实?不然的话,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巨龙的外貌,却仍然无法理解巨龙的精神。

3

事实上,类似的矛盾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自己的周围,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类人:一类人张口闭口“真没劲”、“看透了”、“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摆出一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样子,然而一到利害关头、升迁路口,他们却从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努力,并暗中使出千般伎俩。在这些人身上,“无为”的人生哲学只不过是掩盖其“无不为”之生活准则的烟幕弹,使竞争者对其放松警惕。另一类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在竞争之前摩拳擦掌、枕戈待旦,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然而一旦竞争失败,他们立即宣称这是“闹着玩”、“无所谓”、“我才不把它当回事”,装出一派超然的模样。在这些人眼里,“无为”的人生哲学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那样,是一帖“疗伤”的心理良药……

也许正是从这些“类似”的现象出发,有人便认为:老子不是个伪君子,就是个失败者。说他是伪君子,是因为老子一方面宣扬消极避世,一方面又著书立说,用自已的思想来影响世人、干预社会;说他是失败者,是因为老子所宣扬的确实是一种弱者的哲学、避世的哲学,即通过否定胜利者的意义来为失败者辩护的哲学。然而在我看来,这两种看法,多少都有些“以小子之心度老子之腹”的嫌疑。

如果说《老子》五千言仅仅是一个失败者的言辞,那又如何解释它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其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一事实呢?至于说到主张绝学无忧的老子为何还要著书立说的问题,《史记》中早有答案:“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终。”由此看来,老子著书本不情愿,是在尹喜的强迫下完成的,是其出关的条件。当然,司马迁的记载也并非“无一字无来历”,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却宁愿相信其所书不谬,因为这正好符合了我对老子的理解。

在我看来,老子之为“老”子,是因为他对人生的险恶经历得太多,理解得太深了。在那个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年代里,老子看够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权力角逐。看多了,理解了,也就悟透了,所以他才有了那套世事洞明的学问。倘若按照他的学说来为人处世,什么隐忍、滑头、装傻、阴毒全有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阴谋家也确实从老子那里学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然而人们从老子那里学到了什么是一回事,老子本来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是另一回事。假如老子仅仅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世故老人,仅仅能教会人们如何保全自己、算计别人,那么他顶多也就是一个阴谋家罢了。然而老子不仅“老”得知道怎样去做,而且“老”得不屑去做了。如果凭借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入世的话,老子绝对会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地步,然而在他看来,即使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取得了实际的利益,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才有了他那套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他看穿了,悟透了,隐逸了,出走了,不再待价而沽了,而“莫知其所终”了。感谢尹喜强迫他留下了那部《道德经》,不然的话,我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老子为何人呢。老子出走了,正是在出走的那一刹那,他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升华了。他像幽闭了多年的巨龙,终有一日破壁而出,莫知所终……

4

老子走后,许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智慧。比如说韩非子吧,他虽然写过《解老》、《喻老》等文字,却没有接受老子的人生哲学。明知宫廷的险恶、仕途的艰难,却还是不厌其烦地向君王奉献着他那套比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君人南面之术”。结果咎由自取,那些狠毒的统治者最终将这些手段反过来用在了他的身上,被无缘无故地毒死在狱中。除韩非之外,像商鞅、吕不韦、李斯……哪一位不是才华出众、智慧过人呢?而又有哪一位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呢?这一切,睿智的老子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不愿作这些人的榜样,于是潇洒地出关而去。

老子智慧对教师人格培养的启发 第4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研读老子《道德经》并结合思想道德教学工作后悟到: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除将提高道德水平的具体方法教授给他们, 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传统美德的自觉实践者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素养。正如卢梭所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 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老子的教育原则“行不言之教”, 所谓“不言”, 当然不是什么话都不讲, 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 应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受教育者。这不正是所谓的“言传不如身教”?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 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思想中发展, 不应当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的本性。要用教师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 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关爱的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可见,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时代提升教师人格品质仍有着启迪作用。

一、对教师学识及道德情操的要求

1.“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老子要求教育者必须是善于体道、悟道、得道之人, 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并且能履行。对于教师, 完整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是影响教师威信的重要因素。成为学生喜欢的魅力型的教师, 学识非常重要。它让学生在知识的天地里纵横驰骋, 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心灵的震荡。只有那些学识渊博而且师德高尚的老师,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教师肩上所承担的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了。教师万万不能不精通业务, 将陈旧的, 甚至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误人子弟。只有刻苦钻研, 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学识、理论水平, 才能真正担负起向学生传播知识的重大职责。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 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物无弃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 师爱, 宽容与指引, 是教育最生动的部分。师爱对学生的求知欲、转变学生的思想、调试学生的心理都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大公无私,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都能赋予公正的爱。故《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提出“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教师以博大的胸怀和关爱影响造就着学生, 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找出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这种情感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 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要, 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

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也, 故能为百谷王。”

上德若谷, 老子教育人们只有虚怀若谷, 不为私欲所惑, 才能包容一切。虚怀若谷, 是一个人能够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运用到教育领域, 作为教师其胸襟美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建立, 影响着学生对待人生、对待社会的观念态度。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胸”。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不只是传授道德理念, 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就要做到拥有坦荡的胸怀、矢志不渝铸人才, 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宁静。只有一个胸怀博大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无求品自高”的学生, 只有一个海纳百川虚心谦下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厚德载物”的学生。

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老子教导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准确的认识, 凡事不可求全。贪图的名利越多, 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 超出此限, 事物必然向反面发展。要做到“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在取得成绩、成果面前不夸耀、不骄傲、不自以为是, 这些思想对人的不断进步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教学生学做人。但是, 如果教师自己都贪图名利、狂妄自大, 那将会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自然会认为连老师都这样做了, 自己就应该学会贪名利、不择手段, 否则会“吃亏”。这些学生走向了社会又将如何?“身不修则德不立”, 否则一个教师如何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二、对教师认知方式的要求

1.“不言之教”

这是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有理想人格的教师的教育境界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对学生的教育必须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地强制, 不是用空泛的大道理去灌输。教师要避免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牵着学生鼻子走, 甚至居高临下地实施强迫教育。教师应转换角色, 平易近人地走进学生的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注重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 淡化权威意识, 以自身的品德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去观察、践行,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才是现代教师的最佳选择。

2.“必作于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深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实施教育。“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成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点一滴耐心传授, 学生循序渐进不断积累, 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否则, “欲速则不达”。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启发式教育, 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自己去体察, 教师从旁引导, 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观妙观徼”

教学不能一元化地理论灌输,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认识“有”和“无”。学生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时候既要看表象, 又要看本质。“观妙观徼”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直接的观察中体会深刻的道理, 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多方面思考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4.“为学”“为道”

“为学”是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活动, 认识越多, 获取的知识就越多;“为道”是对事物本质的体悟, 道德修养越深, 私欲就越少, 在“为道”的过程中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这种自克自省的“为学”“为道”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身体力行地授予学生, 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在是非黑白中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 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持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不被物欲所迷惑, 而到达真正的“无不为”。

“德以才为资, 才以德为帅”, 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 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虽然老子的教育智慧历经几千年, 对现代教育仍有其启迪作用, 但是, 我们不能仅是坐而论道。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学生不仅从教师身上学到知识, 还从教师的言行中学到做人的标准。因此, 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 吸古纳今,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成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马恒君.老子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3]孔健, 巨中天.老子智慧今说.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9.

[4]孙享林.老子道德经新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第5篇

儒家是以人为本,参透了人性,认为人的价值实现在于进入人类社会,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天人合德”,向善,择善到至善,尊重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强调以政治或教育手段来改革社会。强调论理,重视道德修养,强调社会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舍我其谁”的伟大胸怀。

道家显然目光要比儒家高许多,儒家最主存在是“天”,“天之未丧斯文也”,“天将降大任”。道家认为宇宙最后要源是“道”。“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而“天”与“地”则主要指自然界。老子强调“孜虑极,守静笃”,人要与道合一,成为有道者行道者,因为道存在于万物,却又超越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去悟道,显然,如果人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会更上一层楼。

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而道家强调人的智慧的觉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人的智慧。

说实话,读《道德经》,对“道”的理解,我还是一知半解。“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搞晕,真是“玄之又玄”呀。好在傅佩荣先生给我们深入浅出,又结合东西方哲学解释了“道”。这样才略悟一二。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宇宙万物会消失,道却永远存在。“有物混生,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充分体现了古人至高的哲学智慧。所以傅佩荣先生说,如果站在“道”的高度,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的,就是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生命,开发智慧潜能,觉悟什么是“道”,觉悟到生命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应该“与道合一”,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永远不会干涸。我们应学道家从“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痛苦在于执着,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道”是整体,以整体来看,人世间的各种遭遇,都不应该执着,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心胸开阔,痛苦和烦恼自然会减少。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第6篇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槃”,前面几句是:“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认识。鸡犬之声虽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强调模式,认为这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去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不合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许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背教学规律。我们老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

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且,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不多,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家,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明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优势。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国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求全责备。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去就过时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志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破烂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如果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去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和谐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和谐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和谐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每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逛逛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和谐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强调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认为,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也是很好的文学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论老子的生态思想 第7篇

老子崇尚俭朴, 主张人生价值观念应该是返朴归真, 人们应该做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顺其自然。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也应该不断追求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生活。同时, 老子也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 因此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杀害生命与开发自然界。正如:“凡物当生旺之时杀之, 方才为杀;至休囚衰弱之时杀之, 不足为杀。” (《石音夫功过格》) 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天道违背自然规律, 没有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 这样的发展也不会持续的。正如接下来乞儿所言:“凡事顺乎天理人心而为之, 勿逆天理人心而行之, 未有不心平意合者也。”道家允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调不可竭泽而渔, 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弊不新成。” (《老子》第十五章) “不盈”的意思是在对待事情上, 控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限度, 要想做到“不盈”, 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懂得适度, 对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禁止。对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几千年之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 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 而且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

二、万物平等, 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如前面所说,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同时, 老子也认为万物的发展也遵循道。因此, 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 没有贵贱之分的。

老子崇尚自然, 特别强调“无为”, 主张必须顺应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性, 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做到因势利导, 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思想既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该做到无为, 同时也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世间万物一切平等的原则, 求得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倡导无所作为, 实际上是反对对自然界任意开发的“妄为”, 反对那些不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由主观意志的“有为”。在对待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上, 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为了指导人们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 在道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 无为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思想。道家主张不能伤害生命, 应该保护动物、植物, 道家把这些思想也作为自己修养的主要内容。正如下文所言:“人是无限宝贵的, 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但是同样地, 与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 也应当得到保护、保存和照顾。我们对地球和宇宙, 对空气、水和土壤, 有一种特别的责任, 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世代时更是如此。在这个宇宙中, 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联, 我们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我们全体的福利。因此, 绝不应该鼓励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操纵。与此相反, 我们应该养成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

三、道与天人合一

老子对“道”思想的经典论述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 “道”是老子思想的关键性概念。首先, “道”为宇宙本原,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 分为三体。”“道”是贯穿天地人物的, 它既是一, 又是一切。“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 一也可以代表“道”。

在老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眼里, “道”是世间万物最初本原的有机统一体, 人类也是天地万物的分子。老子的以道为本原、道法自然及天人一体的重要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类与自然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也就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活, 同时也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融洽和谐, 不能对立。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顺其自然, 人类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科技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的利益, 更应该关注每项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关注的视野一定要广阔, 从人类到社会到整个自然界都需要考虑在内, 尤其应该强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整个自然界的利益。道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 也是一直以来全人类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 可是如今为了谋取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合理开发、不适当保护等现象大量存在, 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怎样做到物我和谐。道家在书中对任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给予了谴责, 对我们现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 我们应该取道家思想之精华为我们所用, 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摘要:老子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 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子主张清心寡欲、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等思想, 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大有裨益。

关键词:无为,平等,道,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孔汉思, 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何光沪,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老子的生态智慧 第8篇

《老子的智慧》是林语堂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及翻译作品, 最初于1948年在纽约出版。在林语堂的这部英译本中, 他将老子的思想分成七个大的篇章, 分别是道之德, 道之训, 道之体, 力量之源, 生活的准则, 政治论及箴言, 译本的结尾处有一篇题为《想象的孔老会谈》的文章。

《老子的智慧》的独到之处, 在于林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对比, 而且, 林认为, 了解老子的最好办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因为庄子是老子的弟子, 也是最伟大的道家代表人物。因此, 这部译本中的每一个章节中, 都有独立的篇章来介绍庄子的思想。

1 斯坦纳及阐释学翻译观点:

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1929-) 是当代英国著名学者。在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这本书中, 斯坦纳率先将阐释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 并提出了“理解即翻译”这一引人注目的观点。

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是当代最为活跃的哲学思想之一。斯坦纳提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 详细论述了阐释运作下的翻译模式和过程, 并提出了基于阐释学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信赖 (trust) 、侵入 (aggression) 、吸收 (incorporation) 和补偿 (restitution) 。

2 阐释学观点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审美创造性。

而在斯坦纳的阐释学四步骤理论中, 每一个步骤都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首先是“信赖”, 译者基于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术经验来判断并相信文本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然后是“侵入”, 即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接下来是“吸收”, 也就是译者通过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的步骤“补偿”, 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言及文化流失进行弥补和补偿, 以期译文最大限度保留并再现原文风貌。

3 解读《老子的智慧》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1 信赖 (trust)

在阐释学观点看来, 所有的理解及理解的外化表现—翻译, 都始于信任 (谢天振:《当代翻译理论》, 105) 。在这一点上,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林语堂选择《道德经》进行翻译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选择, 邀请以及文化认同。

3.1.1 选择

《老子的智慧》出版之前, 林语堂就已经出版了介绍儒学思想的《孔子的智慧》及哲学思想的《中国和印度的智慧》。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研读。正是对这些经典典籍的充分理解, 使得林对于儒学及道家思想有了充分的信任, 并选择将这些的经典通过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3.1.2 邀请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西方社会也处于非常动荡的时期, 希望从东方古老的文化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正是在这个时期, 林将一系列的英语译作介绍到西方世界, 满足了西方读者长期在汉学心态制约下形成的期待心理。在这个过程中, 林非常关注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及文化背景, 并主动“邀请”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3.1.3 文化认同

林语堂一生都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基于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 对于儒、释、道的独到理解, 林语堂相信这些文化理念, 哲学思想是有意义的, 是值得表达的,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将它们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并介绍给西方读者, 弘扬东方文明。

3.2 侵入 (aggregation)

“侵入”即对原文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可以说, 任何翻译都是从理解开始的。在斯坦纳的阐释学观点中, 这一步骤是具有袭击、掠夺性的。而这种所谓的“侵略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体现在译者的主体性上。对于林语堂而言, 他的主体性可通过两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共时性的历史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3.3 吸收 (incorporation)

用“吸收”这个词来说明第三个步骤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在经历了前两个步骤 (信任, 侵入) 之后, 便开始在对原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性的翻译过程。这一点, 林通过他独到的翻译理念和技巧充分体现了主体性。

Eg 1 Chinese: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Chapter 1)

Lin:The T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the Names that can be given are not Absolute Names.

其实关于“道”的译法, 当时西方的译者多采用“God”, “Way”, “Nature”等词, 但是林则采用了“Tao”这种音译法。不但保留了原文的精神气质, 也可以保持这个核心概念在《道德经》中的贯彻和统一。

3.4 补偿 (restitution)

“补偿”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是对翻译过程中走失或走入进行补偿, 即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而在林“侵入”和吸收《道德经》的过程中, 有三类信息会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不可避免的流失:第一类是中文语言特点的丢失;第二类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丢失;第三类则是老子思想内涵的丢失。

针对第一类中文语言特点的丢失, 一般的补偿方式为加脚注, 括号内注释或是语内直接补偿等。林语堂十分注重对原文的忠实和形式对等, 他在翻译《道德经》的过程中, 最常用的方法是括号内注释。

Eg 2 Chinese: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 (Chapter29)

Lin:There are those who will conquer the world and make of it (what they conceive or desire)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林的语言简练精准, 为了达到形式上的对等而又忠实于原文, 他使用了括号中的注释将信息补偿完整。

针对第二类中国文化内涵的丢失, 林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加脚注。

Eg 3 Chinese:大道废, 有仁义; (Chapter 18)

Lin:On the decline of the great Tao, the doctrines of“humanity”and“justice”arose.

对于“义” (justice) 的理解, 林通过脚注补偿了其所涵盖的文化意义:Essential Confucian doctrines, usually translated (badly) as“benevolence”and“righteousness”.

针对第三类老子思想内涵的丢失, 也是最难补偿的部分, 林所采用的方式就是配合对庄子思想的解读。

4 结束语

本文运用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信赖 (trust) 、侵入 (aggression) 、吸收 (incorporation) 和补偿 (restitution) 对林语堂《老子的智慧》进行解读, 并系统地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这四个步骤中的具体体现。诚然, 由于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家文化浓厚的哲学色彩, 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译者自身的翻译理念等因素都使得《道德经》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是, 林的英译本非常忠实于原文, 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上, 都尽力做到准确, 对等, 以充分展示老庄思想及道家哲学理念, 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作为译者的主体性。对于今天致力于研究翻译理论及方法的学者们还是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林语堂的文化阐释学浅析[J].学术论坛, 2001 (5) .

[2]陈旋波.汉学心态:林语堂文化思想透视[J].华侨大学学报, 1997 (4) .

[3]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黄嘉德,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林语堂.The Wisdom of Laot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5]刘彦仕.译者文化身份的杂糅性——以林语堂为个案[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8 (1) .

[6]Steiner G.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8]文军罗张.《道德经》研究在中国[J].上海翻译, 2012 (1) .

[9]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略论《老子》生态伦理思想 第9篇

一、天人合一之道

《老子》第一章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章说:“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 似万物之宗。”作为道家哲学最高和最基本的范畴, “道”具有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质、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法则的涵义。万物都是由“道”产生, 不论其形态如何丰富变化, 它们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具有统一的本质, 即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个统一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第二十五章) 人类仅是宇宙大系统的一分子, 是自然之网上的一个纽结, 而非主宰。人类作为自然之王的观念应被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观念所代, 人类应当维护与自然平衡和谐的整体关系。若破坏了这种关系, 生态平衡的循环就要瓦解。老子早就告诫人们:“不知常, 妄作凶。” (《老子》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导致的灾难, 违背了道家所倡导的天地人与道合一的自然原则,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 人的行为应该遵循“道”, 做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因此, 天人的合一, 不是天顺应人而合一, 而是人顺应天而合一。

老子认为, “道”维持自然界平衡的方法是“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老子》第七十七章) 在此基础上, 老子提倡万物价值的平等:“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老子》第五十六章) 万物没有亲疏贵贱之分, “物无贵贱”、“万物一齐”。他认为美丑、善恶、祸福、高下、贵贱、大小等等价值区分都是相对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老子》第二章) “美之与恶, 相去若何?” (《老子》第二十章) “高以下为基, 贵以贱为本”; (《老子》第三十九章)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 人们知道美之为美, 丑也就存在了, 美与丑之间没有绝对固定不变的分界线, 实际上相互对立的价值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同时, 老子强调普遍功用观。以“仁”为例, 儒家讲仁, 视仁为绝对至上的价值, 道家则认为儒家仁的观念仅仅适用于同类, 仁者仁于同类也, 在同类之外, 仁是不适用的。例如在人与自然之间, 儒家以人为贵, 以自然物为贱,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与儒家相反, 道家则认为“万物一齐”、“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不仁”不是要去掉仁, 而是要破除狭隘的仁义观念, “天下是天下之天下”。仁爱观念一旦扩展到一切物、一切人身上, 也就无所谓仁了。“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这一判断内在地包涵着这样的思想, 即从道的层次来看物, 则物物之间没有价值贵贱、大小、高下的分别, 万物都各有其独特的价值, 这一点是等价的。也包括无形物之用和一般人所谓的“无用”之用。老子曾讲:“三十幅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一般人常常只看到车子、房屋、容器的作用依赖于车轮、辐条, 制作容器的陶土, 构成房屋的各种建筑材料等实体的东西, 而无视毂中无、器中虚、室中空等这些不可见的空间的作用, 认为这些都是无, “无”当然是无用的。老子则借无形的空间的作用更深刻地指出, “有之以有利, 无之以为用”, 充分肯定了“无”的价值、功用。

二、自然与无为

道家崇尚道教, “自然”, 是“自然而然”的意思, 指事物“自己如此的”、“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自然”状态是事物的本真状态, 人们应该尽量随顺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 不要以人力去强行改变。人的主观意志往往不符合客观规律, 一旦轻举妄动, 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如此。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呢?方法就是“无为”。所谓“无为”, 并不是消极地不行动, 什么事也不做, 而是依自然而为, 依循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发展规律, 根据客观条件采取适宜的行动, 以无为的态度去为。“无为”是道家反复强调的口号, 《老子》中还有多处提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学道, 就要任物自然, 不妄加干涉, 也就是对万物采取“生而不有为而不侍, 长而不宰” (《老子》第二章) 的态度。“为无为, 则无不治矣”。 (《老子》第三章)

无为思想在人类的重要体现是知足与少私寡欲。老子认为,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四章) 要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长久的发展, 就应该在发展过程中知道满足, 知道适可而止。如果无节制地满足人类的感性偏好, 那是巨大的罪恶, 将会带来灾祸。“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 如果人类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知道满足和适可而止, 人类的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老子在《道德经》中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第十二章) 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 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 所以短命, 也是“以其生生之厚”, 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 。

能够真正地无为, 人就会“复归于朴”。“朴”是何意呢?《说文》曰:“朴, 木素也。”段玉裁注曰:“素, 犹质也。以木为质, 未雕饰, 如瓦器之坯然。”《玉篇》曰:“朴, 真也。”《论衡·量知》曰:“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作为价值理想的“朴”范畴是从事物“无刀斧之断”, 未经雕饰的初始状态汲取灵感而提出来的, 不能把“朴”理解为就是事物的原初状态。“朴”这一范围具象化为个体生命的理想追求, 实质上是指一种类似“婴儿”状态的理想境界具象化为社会群体的理想追求实质上是一种类似“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境界。老子认为个体生命的理想状态是类似于婴儿的那样一种状态, 因此, 要达到“若婴儿未孩” (《老子》第二十章) 的那样一种抟精至柔、敦厚纯朴的理想境界, 必须“见素抱朴”, 即人在“化而欲作”之时要“镇之以朴”, 统治者则必须做到“我无为”使“民自朴”。在这里, “朴”不仅是一种理想境界, 而且是实现这一理想境界的实践方法, 具有方法论意义。

三、上善若水

严格地说, “水”并不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概念, 但是, 它的地位不可轻视。道家悟道的途径是观察自然, 他们的确也从观察自然现象中领悟到许多深奥的哲理。道家特别尊崇的事物之一是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矣。” (《老子》第八章) 水又是以柔克刚的典型事物:“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老子通过观察水滴石穿形成溶洞、水能够穿过原本无缝隙的岩石奔流这些自然现象, 领悟到顺应自然的益处。他感叹天下能够领会大自然的无言教诲, 知道无为之益的人太少了:“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 入于其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无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稀及之矣。” (《老子》第四十三章)

在价值论的层面上论“水”, 它还具备“慈”的胸怀。老子说:“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老子》第六十七章) “慈”的本质是要宽容, 要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慈”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就是要求人类效法自然之道, 生长万物是为了让万物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 而不是将其据为己有;协助万物是为了让万物按自然的本性生长繁衍, 而不是自恃其功;规约引导万物也是为了使万物完善自己, 而不是要控制和主宰万物。这种态度, 体现了人以自然为师, 无私心、不居功、不主宰的宽大胸怀。

摘要:本文从《老子》中寻找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相对应的观念和思想资源, 认为《老子》中天人合一、自然无为及上善若水等思想应成为当代生态学的重要学术资源。

关键词:《老子》,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之道,自然与无为,上善若水

参考文献

[1]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195.

[2]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J].文艺研究, 2004, (1)

老子的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下) 第10篇

这是老子总结历史人生形成的大智慧。一部历史,有多少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元勋重臣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最客气、最文明的了。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复仇有两个人为他出生入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位是范蠡,一位是文仲。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帮勾践复国后,他十分清楚勾践这个人“长颈鸟嘴,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他立刻提出辞职,弃官从商,带着越国西施回归江湖,做买卖还发了大财。人送美号:陶朱公。天下商人都把他当偶像,其实天下搞政治的,也得学学陶朱公。后来唐代诗人汪遵写《五湖》诗赞扬范蠡说: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范蠡临行前,曾写信给文仲,劝他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不及时地功成身退,终有一天要被勾践杀害。但文仲还傻乎乎地跟在勾践身边,毕竟功高震主,遭勾践忌恨,不久就找了个借口杀害了他。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老子主张功成身退,其实就是主张从险象环生、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回归平民生活,投身自然境界。这种追求不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儒家也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贡献。国家政治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就退隐江湖。孔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干脆出国移民了。

儒道两家的智慧启示我们,人生要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云卷云舒,张弛有致;该清醒的时清醒,该糊涂时候糊涂,该紧张时紧张,该放松时放松。这样才有节奏、有韵味、有韧性、有生命力。

刚日读史 柔日读经

冯友兰先生曾经赠给李泽厚先生一副对联:上联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下联是:刚日读史,柔日读经。下联的八个字取自曾国藩家书,但有所改动,曾国藩原来的对联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怒而写竹,喜而绘兰。我们且不管冯先生的上联,也不管曾国藩,更不用管刚、柔原来的意思。就看这刚日读史,柔日读经。

刚日就是一个人剑拔弩张,志得意满的时候,这个时候要读读史,历史的沉重阴暗会使你清醒冷静,不至于得意忘形。什么叫柔日读经,为什么要柔日读经?柔日就是一个人消沉萎靡的时候,这个时候读读经,经典的道德呼唤会使你振作昂扬,不至于得抑郁症。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老子正是由于深通历史的兴亡教训,才告诫人们要学会韬光养晦,要学会谦卑不争,要学会“不为天下先”,懂得“柔弱胜刚强”,要从根本上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利欲熏心,贪得无厌,这样搞政治的才不至于身死非命,老百姓也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老子的大智慧在于他深通历史人生的辩证法,请听他的悟道之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意思是,灾祸旁边就是幸福,幸福里面藏着灾祸。有谁能明白他们的奥秘?老子此言,真的值得琢磨。当然。这不是主张消极地顺应祸福。老子通过祸福相依的道理告诉我们: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总是十分谨慎,他正直但不得罪人,精明但不伤害人,坦诚直率但不肆无忌惮,心地光明但不惹人注目。

面对凶险异常的官场,明争暗斗的职场,复杂多变的人生,深不可测的社会,更需要的还是通达睿智、深思熟虑、谦卑宽容、绅士风度、有理有节,而刚愎自用、知利害、不管轻重,能不误事吗?

西汉周亚夫,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两朝重臣,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也有他的汗马功劳。周亚夫治军非常严格,皇帝到了军营都得遵守他的规矩,因此深得汉文帝赏识。汉景帝时期,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叛军来势汹汹,中央政权危在旦夕,是周亚夫率军平定了叛乱,使景帝转危为安,因此景帝也对他感激得不得了。但这位就是有点儿居功自傲,为人太直,脾气还特别不好。遇事一点不讲策略,对皇帝也直来直去地顶撞,还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撂脸子。一次景帝大宴群臣,周亚夫的座位前没放筷子,周亚夫就悻悻而去,一甩袖子走了。这样得罪了很多人,最后连景帝对他也不耐烦了。要命的是,景帝担忧,“此鞅鞅者非少主臣” ,这人对我都这么傲,以后我死了,他还能伺候接班的小皇帝吗?于是心里暗动杀机。再加上小人陷害,可叹周亚夫两朝功臣,竟然被投入监狱。气得绝食五日,送了性命。

相反的例子是唐朝的郭子仪。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皇帝唐肃宗感激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江山虽然是我李家的,但实在是因为有了你郭子仪,才又从贼人手里抢了回来呀!因此被封为汾阳郡王,但是他却能够做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权倾天下朝廷却不忌妒他,功劳盖世皇帝却不怀疑他。原因就是,郭子仪记住了老子的教导,地位越高,越是谨慎;功劳越大,越是谦虚。

老子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意思是:懂得天地万物的大道理,可以不用心机吗?它生成万物,蓄养万物。但生成而不占有,养育而不依靠,引导而不主宰,这就是自然之德。

老子非常重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就是生成而不占有,养育而不依靠,引导而不主宰。英国哲学家罗素上世纪20年代到中国讲学时,非常赞赏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他谈心得说:人类的本能有两种冲动:一种是占有的冲动,一种是创造的冲动。占有的冲动,是要把某种事物据为己有。这些事物的性质是有限的,排他的,是不能兼容的。创造的冲动正好和它相反,是要把某种事物创造出来,与大众共同占有。这些事物的性质,是无限的,共享的、兼容的。例如哲学、科学、文学、美术、音乐,任凭每个人自由创造。创造者将自己的创造传播给他人,自己却没有丧失什么。如果得到大众的认可共鸣,更是感到无比快乐。每位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粉丝越多越好,每位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成果造福人类。这种冲动发达起来,人类便天天进化。所以这是好的冲动,应该提倡的。

罗素认为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提倡创造的冲动,是十分有益的哲学。

话到这里,我们对老子就能多几分理解,少几分责难了。

老子在自己的《道德经》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的最后总结中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思是:圣人不中饱私囊,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他尽量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加丰富。

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人间的法则,施为而不争。

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他尽量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加丰富。

这不正是罗素说的创造的冲动吗?

老子的博大胸襟,使他的珍爱生命的哲学充满了崇高的意味。

上一篇:意见征集下一篇:麦秸秆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