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2024-07-28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精选10篇)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其中观察组男37例, 女23例, 年龄32~67岁, 平均 (38.14±10.03) 岁;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33~69岁, 平均 (36.89±10.55) 岁。所有患者中包括12例乏力表现, 8例皮下瘀斑, 5例浅表性淋巴结均无肿大, 6例有胸部压痛, 30例肝肿大, 23例脾脏肿大, 8例有关节疼痛, 20例有腹胀、纳差, 8例有其他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 (1) 贫血护理: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 这是由于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 尤其是红骨髓导致造血功能遭到破坏而引起的。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乏力, 稍有运动会发生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贫血的症状来确定其贫血程度, 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 并根据医嘱对患者输入红细胞, 以快速减轻其贫血症状, 补充造血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 (2) 感染护理:在血液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中, 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 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逆行感染,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尽量让患者入住单人房间, 每天要有专门人员进行消毒, 早晚各1次,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皮肤护理, 平均每2 h进行1次翻身, 特别注意为了避免造成患者骨折, 翻身时动作应该轻柔。对于受压处皮肤, 应该经常进行温热毛巾按摩或理疗, 并保持床铺干燥整洁,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现象。对于患者家属应该增强其预防感染的意识, 以减少不必要的后期护理或治疗[1]。 (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合理控制患者饮食, 注意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取, 尤其是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为了减轻肾脏负担, 可以多食用低蛋白、低钠或麦淀粉饮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为了抑制骨髓过度增生, 可以多食用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对于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的患者, 为了避免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应该嘱咐其多喝水, 尽量每天维持2 000 m L左右。 (4) 心理护理:由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年龄、病情、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各不相同, 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是花费了较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症状却得不到有效缓解, 因此存在烦躁、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 加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疲乏无力, 如此种种心理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患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2]。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 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 积极主动地和患者就临床护理中遇到了问题进行讨论,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于患者的任何关于疾病方面的疑问, 应该积极回答, 解除患者疑虑,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增强其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患者所有疾病症状全部消失; (2) 有效:疾病症状有所消失; (3) 无效:患者症状基本无改变。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 /患者总数×100%。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痊愈6例 (10.00%) , 有效48例 (80.00%) , 无效6例 (10.00%) , 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例 (1.67%) , 有效42例 (70.00%) , 无效17例 (18.33%) , 总有效率71.67%。由此可见,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由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表现较为特殊, 临床护理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护理方式。本文就我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在进行了常规护理后总有效率71.67%,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对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而言,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6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而言,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宁, 宋敏, 张柳波, 等.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3) :554-556.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2篇

【关键词】 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18-01

白血病(leukemia)[1]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能不断地增殖,细胞分化出现障碍,凋亡受阻碍,导致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堆积,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损,并侵袭其他器官和组织。粒细胞缺乏(agranuloctos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0.5×10g/L。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经过高强度大剂量的化疗后,极容易发生骨髓抑制的现象,导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此时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明显低下,极易发生严重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就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护理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69例,男性33例,女性36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化疗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粒细胞缺乏期患者会感到焦虑,沮丧,没有安全感等不稳定情绪[2]。这时要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多进行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生活需要,从言语和行动上体贴患者,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的进展,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2病房准备,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患者应安排在相对无菌的单人病房,进行隔离,严格控制病房出入人员和探视次数,对病房勤消毒,勤观察病人的病情。层流病房内设置RF型水平层流化疗床,患者入住病房前,病房内的物品及设施要进行严格的擦拭、清洗和消毒。

1.2.2 化疗后护理

1.2.2.1 感染的预防护理 大量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免疫系统被严重抑制,导致粒细胞缺乏,此时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若预防不周极易发生感染现象。因此预防感染,提高化疗效率,重点进行口腔及鼻腔护理。注意口腔的清洁。患者在一日三餐前后,晨起和睡前一定要用合适的口腔清洁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化疗后的患者由于化疗药物的影响,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环境干燥,口腔黏膜病变,当口腔pH值有变化时,患者极易发生口腔溃疡和感染,当pH值偏酸者,可用4%碳酸氢钠漱口液漱口,而对于pH值偏碱者可用2%硼酸漱口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对于患有间接性口腔炎的患者。为了保持口腔清洁,患者在饭前、饭后、晨起和睡前都要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患者在刷牙时,要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牙龈出血;每天患者要清洗一次口腔,注意去除口腔内两侧的食物残留;患者不要使用牙线或者牙签剔牙。患者化疗后鼻腔粘膜病变比较薄,患者不要用力擦拭鼻涕或挖鼻孔。

1.2.2.2 皮肤护理和肛周护理 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化疗后的患者易出汗,要叮嘱家属经常协助患者擦拭皮肤,清除汗液,勤更换衣服。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若发现出血点或者瘀斑,应及时处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便后及时进行清洗。

1.2.2.3 高热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患者一旦发生发热现象,应及时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2 结果

本组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69例,经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指导,显效10例,有效5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20%。

3 小结

治疗白血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化疗。但是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可造成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粒细胞缺乏症持续就可造成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存在着很大的感染危险性[3]。是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从实践中我们得出,对于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要及时对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4],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无菌意识,注意日常清洁,防止外源性感染和二次感染,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并且通过对患者实施口腔鼻腔护理、皮肤护理、肛周护理以及高热护理等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机会,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使患者安全地度过粒细胞缺乏期,保证化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延长患者的生命。

总之,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琳.急性白血病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7):1933.

[2]申巧红.白血病病人骨髓抑制期肛周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03):431.

[3]戚晓梅.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79.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3篇

1 一般护理

白血病患者因白细胞过度增生, 代谢率升高, 同时也因贫血而有缺氧症状, 故应适当限制活动, 卧床休息, 给予生活方面的协助。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脾大患者尽量取左侧卧位, 以减轻不适感。

2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食欲差者应少量多餐, 以保证化疗期间足够的营养, 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同时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 以促进药物排泄,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3 白细胞去除术及护理

3.1 术前护理

说服患者尽早接受本方法治疗, 向患者讲解白细胞去除的方法、作用及其意义, 以及在采集过程中应配合的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嘱患者治疗当天清淡饮食。

3.2 术中护理

采集过程中需观察并调节抗凝剂滴速, 全血流速与抗凝剂之比为10∶1。由于抗凝剂返回患者体内可导致低钙血症, 部分患者出现口唇及手发麻等不适, 给予10%葡萄糖酸钙口服后症状可缓解。采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慌、出冷汗等低血容量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3 术后护理

单采结束拔出针头后, 静脉穿刺处稍加压压迫20 min,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加强生活护理, 避免上肢用力。24 h内绝对卧床, 72 h内尽量减少活动并监测血压, 保持患者血容量平衡。

4 化疗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4.1 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尤其在诱导缓解期, 患者免疫力极低, 容易发生感染。病室保持清洁, 空气新鲜, 每天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2次, 每次1 h;床头柜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更换内衣、被服。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109/L时, 应行保护性隔离, 同时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

4.2 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化疗药物的应用使患者体内大量白细胞溶解破坏, 核蛋白转化率明显增加, 高浓度的尿酸在肾小管沉积形成结晶, 造成阻塞性肾损伤, 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鼓励患者多饮水, 2 000~3 000 m L/d, 遵医嘱口服别嘌呤醇, 抑制尿酸合成。注射化疗药物后, 遵医嘱应用利尿剂, 以及5%碳酸氢钠250 m L静脉滴注, 以碱化尿液, 同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 最好每半小时排尿1次, 连续10次, 睡前排尿1次, 尿量保持在3 000 m L/d以上。护士需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p H值。

4.3 高钾血症的预防和护理

应用化疗药物后, 大量的白细胞在短时间内溶解, 细胞内的钾溢出引起高血钾症[7], 表现为手足感觉异常, 四肢苍白湿冷, 极度疲乏无力、腹胀、精神焦虑不安、嗜睡等。血钾浓度过高可抑制心脏的传导及收缩功能, 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者可出现心搏骤停。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早期识别实验室检验数据, 对高钾血症患者给予心电监护, 遵医嘱静脉补液治疗以降低血钾, 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禁输库血, 避免使用保钾利尿剂及肾毒性药物, 限制富含钾食物的摄入, 如瘦肉、香蕉、橙汁等。

4.4 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血小板减少, 高黏滞血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等并发症, 均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鼻衄及颅内出血等。患者意识改变、肢体活动受限, 往往是颅内出血的先兆, 而黑便是消化道出血最直观的证据。嘱患者卧床休息, 禁食刺激性以及坚硬粗糙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擤鼻涕及挖鼻孔;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正确刷牙;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注射;各种穿刺后局部按压10 min;遵医嘱给予血小板输注及应用止血药物。

高白细胞白血病属高危性白血病, 早期病死率高, 且诱导缓解期易出现并发症。白细胞去除术作为诱导缓解前的一线辅助治疗手段, 随着其应用的推广, 为化疗赢得了时间。一般1~2次单采后白细胞可降至安全水平, 随后进行诱导化疗。我们针对单采过程中及诱导化疗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明显降低了早期病死率, 提高了缓解率。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德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10-615.

[2]宁自觉, 岑洪.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J].广州医学, 2001, 20 (3) :275-276.

[3]黄姗, 宋娜丽.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J].重庆医学, 2013, 42 (7) :796-798.

[4]师玲玲, 田兆嵩.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 (2) :161-165.

[5]何方.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51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 (6) :65-67.

[6]张克俭.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颅内出血的关系[J].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 9 (1) :35.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4篇

【关键词】白血病;颅内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65-0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M3是AML中最易发生颅内出血的亚型, 颅内出血,是APL患者首位死亡因素[1],颅内出血多发生于初治及复发患者这表示颅内出血的的发生与病情控制有关[2];高白细胞血症、严重血小板减少、DIC 和感染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3]。AL并发颅内出血的治疗及预防均较困难,2014年4月24日,本院血液科收治一例复发APL患者化疗后并发颅内出血,对症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并取得无颅内出血后遗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58岁,工人,2012年5月为行右肩部肌腱钙化手术入院,术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3.8×10^9/L,血红蛋白 111g/L ,血小板计数 1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8*10^9/L,异常细胞 27%,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 BCR3型,高危),于2012.5.9起予维甲酸+亚砷酸+去甲柔红霉素化疗,化疗后复查骨髓达第一次缓解。予IA,MA、HA、亚砷酸、IA方案,各次化疗间期维甲酸口服化疗,期间每月鞘内化疗预防中枢神经系白血病。后患者拒绝静脉化疗,周期加用维甲酸化疗,定期复查,疾病均处于缓解状态。2014年1月因发热再次入院,经过骨髓检查等评估考虑疾病复发,因合并严重感染予单药维甲酸诱导化疗,化疗后评估达第二次缓解。2014年4月患者为再次巩固化疗入院,2014.04.04予 IA方案化疗(伊达比星(善唯达)10mg,d1-3+阿糖胞苷(赛德萨)150mg,d1-7),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最低0.2*10^3/L血小板最低2*10^9/L,出现肺部感染,先后予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卡泊芬净抗感染。2014.04.24突发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巴氏征阴性,左下肢肌力0级,行头颅CT平扫提示:右侧顶枕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014.4.29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顶枕叶脑出血,对照前片(2014-04-24)有所增加,请神经内科会诊后予地塞米松、甘油果糖、甘露醇降颅压,(尼莫地平)尼膜同改善脑血管痉挛等治疗,积极预约输注血小板支持治疗,予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后病人神志逐渐转清,2014-05-16头颅CT示:右侧顶枕叶血肿,蛛血,较前(2014-05-09)出血有吸收。后转康复科康复治疗一月后左下肢肌力恢复到4级。

2护 理

2.1颅内出血的急救护理 双鼻塞吸氧,3L/min;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患者颅内压高,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给药,20%甘油果糖,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治疗,大量输注单采血小板、血浆等;记录24小时出入量;患者躁动明显,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并予四肢约束,病情允许尽快行头颅CT检查,明确颅内出血.

2.2急性意识障碍护理

2.2.1 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躁动是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易造成脑灌注压异常、颅内出血及意外伤害等并发症[4],同时会加重颅内出血,使病情加重[5],因此加强躁动观察,注意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警惕颅内出血及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风险。该患者颅内出血后体温最高波动在38.5到39.0之间,考虑与肺部感染有关,遵医嘱予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卡泊芬净抗感治疗,患者头痛,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不灵敏,头颅CT示:右侧枕顶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遵医嘱予20%甘油果糖,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治疗,同时予止血纠正凝血异常,大量输注单采血小板、血浆等,使用糖皮质激素减少血管外渗及减轻内、外毒素对机体的损害,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绝对卧床休息,头痛逐渐缓解;患者有时出现躁动,予保护性约束,床头放置枕头,防止头部撞伤,并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各种不适而引起的躁动。本病例2014-5-16头颅CT示;右侧顶枕叶血肿,蛛血,较前(2014-5-9)出血有所吸收,患者神志转清,昏迷期间无意外发生。

2.2.2 皮肤护理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间歇性的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一般2h翻身一次必要時30分钟翻身一次,保护骨隆突处皮肤,使用辅料,翻身枕,赛肤润及气垫床等缓解局部皮肤受压;保持床单位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每日定时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关节运动,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本病例治疗期间无压疮发生。

2.3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本病例复发AP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间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极低,所以易发生其他部位及颅内再次出血。保持床单位平整,穿柔软舒适衣裤;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适当延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以防鼻粘膜干燥而出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硬、烫粗糙、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新鲜出血点,注意有无咯血、血尿、大便变黑;观察有无头痛加剧,喷射性呕吐,若出现上述症状,提示颅内出血可能,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本病例2014.4.29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顶枕叶脑出血,对照前片(2014-04-24)有所增加,予加强脱水治疗,输注血小板、血浆;14天后复查CT,出血吸收。

2.4 躯体活动障碍护理 肢体瘫痪是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甚至无法接受肢体瘫痪而采取极端措施,后果十分严重[6]。 因此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恢复十分重要。卧床期间定时翻身,取舒适卧位,加强保护措施,防止受伤,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咳嗽和深呼吸,必要时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满足病人生理需要;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脑活动性出血时不宜功能锻炼,无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开始由护理人员协助活动病人患肢被动运动,4次/d, 每次5min,待病人能在床上坐后,进行座位锻炼,锻炼坐卧平衡。5~ 7d若无不适,则进行双膝下垂在床边的坐位,再过5~ 7d后可下地坐椅, 待坐稳后, 再进行步行锻炼。步行锻炼的步骤为:站立训练;迈步训练;平路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开始阶段必须有人保护及协助, 严防跌倒。锻炼时, 若病人血压不平衡, 常有头晕、头痛不宜坚持进行练习, 待症状好转后, 方可继续训练训,训练强度循序渐进,在患者下肢肌力达到Ⅳ级及以上后进行行走训练。注意频率适中,步幅均匀,重心转移要跟上足部的转移,同时利用带护栏的防滑木梯进行上下楼训练。患者6月8日入院复查时步行入院,左下肢肌力四级,能正常活动,对康复训练计划了解。

2.5 心理护理 患者不同时期心理对疾病的担忧处于不同的状态,应根据各个時期不同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骨髓抑制期: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勿过度紧张;昏迷期间:把昏迷病人看作是有意识的, 有思想的正常人, 在给病人作任何治疗、护理操作的前、中、后, 都在其耳边轻轻呼唤其名字、告诉他此次操作的目的、作用、方法, 以及会有哪些不适, 请他配合, 如有不适感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等等,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功能,通过脑性昏迷患者不同个体不同的爱好差异,利用其自身的声呐、语言条件作为听觉诱导而达到其唤醒昏迷病人的目的,通过其此唤醒疗法,促进病人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和降低了病死率[7]。 谈话时, 护士应该注意语调要柔和、语言清晰、言语和动作要紧密, 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和病人拉家常,谈他平日感兴趣的事或人, 放病人喜欢的歌给病人听, 反复刺激听觉神经, 建立条件反射, 促进其尽快苏醒,同时患者家属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患者家属安慰及抚慰,告知家属的鼓励与支持对病人的重要性,多与患者沟通;康复期:积极的心理暗示,患者在康复时,难免会遇到康复效果不佳的暂时情况,这是康复的正常阶段,但患者可能会因一时康复进程停滞而对其自身病情产生疑惑,失去继续康复治疗的信息,消极应对,产生抑郁等不良心境。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术后康复是一个往复前进的过程,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树立患者康复信心,患者入院复查时自诉对疾病预后及生活充满信心。

3.小 结

急性白血病合并颅内出血, 尤其是M3 型,一旦发生很少存活。AP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极低凝血功能差,极易发生颅内出血,在此期间增加巡视频率,每30分钟观察瞳孔,意识,在患者主诉时立即行头颅CT,早期发现颅内出血,因发现较早并及时采取强力有效措施, 防止脑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进一步形成,避免了患者在短时内死亡,为下一步抢救提供了时机。同时给予积极地支持治疗,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并进行系统、精心有效的护理,避免了患者死亡及致残,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巍,孟然,李丽敏,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死亡原因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1):78-79.

[2] 任志娟,许晓军.急性白血病合并颅内出血死亡37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80-181.

[3] 余和平,陈珏,沈志祥.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原因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2,15(6) :254-255.

[4] 钟爱武,赖立英,钭国英,等.咪唑安定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12):849.

[5] 金茜茜.颅脑外伤患者躁动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0):861.

[6] 卢精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3):713-714.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5篇

1临床资料

1.1病例

本组18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在20—59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和活组织检查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M27例,M37例,M41例,M53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化疗。诱导方案均以DA为方案,具体用法如下:柔红霉素(DNR) 40mg/m2静脉注射,第1—3天,阿糖胞苷(Ara--C) 200mg静脉点滴,第1—7天,以上方案,两疗程间隔14—20天,疗效判定按全国统一标准。

1.3结果

18例患者接受1—4疗程的诱导化疗。10例达到完全缓解(CR)占50%,5例达到部分缓解(PR)占35%,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

1.4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出现轻中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18例,7例口腔炎,脱发11例,5例患者心电图有改变,其中2例ST段下移,偶发室性早搏。

2护理

2.1用药前的护理

2.1.1病人住单人病房,实行保护性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定期消毒和空气培养,设专人护理,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2.1.2心理护理白血病病人多数受疾病困扰和经济负担双重压力折磨,出现剧烈的心理波动,更有甚者放弃治疗。我们根据病人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治疗成功的范例介绍给病人,唤起病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治愈疾病的信心。

2.2用药护理

2.2.1骨髓移植的护理DA方案中Ara—C和DNR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血细胞减少且以粒细胞减少为主,易继发感染和出血。化疗期间随时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新鲜出血点。对已发生感染,应根据感染菌株类型合理应用抗生素。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本组有18例化疗结束1~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均在10天内痊愈,。

2.2.2胃肠道毒性反应的护理本组病例在用药1~4小时以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在化疗开始前30分钟给予格拉司琼3mg/次,有助于缓解症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清淡适合口味的饮食,鼓励多饮水,有利于药物毒素的排泄。

2.2.3心脏毒性护理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都有心脏毒性,这些心脏毒性一类是可逆的表现,如T波低平,心律失常等,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另一类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蒽环类抗生素累积量有关。通常认为,柔红霉素的累积量700mg/m2内很少引起心力衰竭。为了预防心脏毒性,化疗前应询问有无心脏病病史,常规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及器质性病变情况。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脉搏,并应用心脏保护药如辅酶Q10、ATP等。

2.2.4黏膜炎护理常规剂量Ara-C合并口腔溃疡感染发生率为40%[1]。主要表现为唇及口腔内粘膜红斑、糜烂及溃疡并伴有消化道症状。本组7例患者多采用以预防为主,化疗前即开始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忌烟忌酒。每日饭前饭后应用漱口液(庆大霉素及甲硝锉)交替漱口。化疗期间定期检查口腔情况,保持口腔湿润。如发生口腔溃疡,每1~2小时用朵贝尔氏液漱口,并用碘甘油局部涂擦或西瓜霜局部喷雾。如引起口腔炎应给予3%碳酸氢钠溶液及0.2%甲硝锉溶液2小时交替漱口,局部涂擦制霉菌素碘甘油。

2.2.5静脉护理静脉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损伤,但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是可以避免的[2]。化疗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因此要做好血管的保护:在操作时除要注意机械性损伤外,在平时用药结束后,要经常热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使血管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减低脆性,减少粘连和结节瘢痕的形成。

2.2.6脱发护理脱发通常发生在用药后1~2周,2个月内最显著。脱发给患者心理和身体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化疗前应告知患者发生脱发的可能性,并讲明化疗引起的脱发仅仅是一种可能,在化疗间歇期头发会重新生长,使其消除顾虑,尽可能消除因形象受损带来的负面情绪。脱发后,每日晨、晚间护理应注意将床上的脱发打扫干净,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禁用洗发水、碱性液体洗发,用清水洗。

3讨论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目前常用标准的诱导缓解方案是DA方案,缓解率可达85%[3]。DNR为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该类药物对骨髓、心脏毒性大,其引起心脏损害的机制是由于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导致线粒体、内质网和核酸的损伤。Ara-C为抗代谢类抗癌药,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即S期细胞使DNA断裂,细胞凋亡。二者合用产生的毒性反应多且常见,化疗期间医生合理制定方案,护理加强对出现的化疗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和干预,降低毒性反应程度,医、护、患三者有效的配合,完成诱导化疗。

参考文献

[1]陆道培主编.白血病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76

[2]陈君华.如何保护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中华护理杂志1994,29(2):90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67例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25例,年龄5~68岁 ,平均年龄(20.3±9.2) 岁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糖尿病同时发生的3例 , 糖尿病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先发生的有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糖尿病先发生的有55例。

1.2护理方法

对所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预防感染、运动指导。

①心理疏导[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疾病在治疗时需要进行化疗,化疗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而且化疗时间长,患者要长期的经受病痛的折磨,而且有些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的缺乏,认为自己的疾病 无法痊愈 ,而产生害怕、焦 虑、恐惧、抑郁、悲观等情绪,在治疗中,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以至于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有些患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愿意接受化疗。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普及白血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慰患者,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还可以向患者讲述一些这类疾病成功治愈的实例,尽量使患者保持心情放松,以保证患者顺利进行化疗,暗示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②饮食指导。由于患者在化疗期间因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容易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情况,而且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患者宜食用易消化、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两餐间食少量水果,尽量避免食用高糖分、高脂肪、有刺激性的食物, 患者每日摄取的热量要严格按照患者的体重决定[3],增加患者的遵医行为。

③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接受化疗期间,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消除顾虑,取得配合。注意低血糖反应,教会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4预防感染。由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使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护理,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让患者保持口腔、会阴、足等部位的洁净,防止受伤,禁止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病室通风30 min/d,2次/d。在早期治疗中可以运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用药反应,在静脉注射时采用无菌操作。

⑤运动指导。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患者消极情绪,而且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护理人员因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年龄、病情等合理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4]。

2结果

对6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后,均顺利通过化疗,控制严重并发症的显效例数为53例,有效例数为9例,无效例数为5例,总有效率为92.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疾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 ,治疗时间长,两种疾病并存使病情较为复杂[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造成身体的糖耐量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早期还容易被误诊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而且治疗期限长,患者承受病痛折磨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治疗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有些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有效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不遵从医嘱, 在治疗和护理中也有可能有些地方出现疏漏,造成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加重等,因此,有效的护理方法必须被患者采用,方可收到好的效果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1例, 女18例;年龄3岁~17岁, 平均 (9.8±2.5) 岁;经临床、血液、骨髓检查, 符合法美英三国合作组 (FA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3年, 平均 (1.6±0.3) 年, 其中初治21例, 复发12例, 难治6例。

1.2 治疗方法

应用甲氨蝶呤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化疗, 具体方案如下:化疗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充分碱化尿液p H>7之后遵医嘱应用甲氨蝶呤进行静脉输注。采用突击量和维持量的方法24 h内输入, 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半小时内输入突击量 (甲氨蝶呤总量的1/10) , 余量甲氨蝶呤加5%葡萄糖维持24 h静滴, 同时保证另一静脉通道输入水化及碱化液体。甲氨蝶呤静滴结束12 h后, 用亚叶酸钙15 mg/m2q 6 h静脉注射解救治疗。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心理护理

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反应和治疗的痛苦会给患者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 多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对疾病和治疗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对患儿家长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煎熬。所以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须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用周到热情的服务和积极有效的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治疗中的毒性反应是可控制的, 必要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情感支持, 消除其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2 用药护理

甲氨蝶呤是一种细胞毒抗叶酸代谢药物, 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时因用药量大, 持续时间长, 药物的毒副反应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可导致胃肠、骨髓、皮肤黏膜、心、肝、肾及肺等脏器损害[3]。所以在化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 定时巡视随时交流,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于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积极处理,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3.3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患者会因药物的刺激导致强烈胃肠道反应, 产生恶心、呕吐或无法进食等情况。对于胃肠道反应较为强烈且无法进食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应用止吐药物来减缓其不适感觉, 同时可通过营养液静滴来保证患者体内酸碱度平衡;患者反应较轻时, 鼓励适量进食碱性食物、流质或半流质软食, 多食用清淡、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 提高机体免疫力。

1.3.4 不良反应护理

如上所述, 药物的毒副作用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必须要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 (1) 口腔溃疡护理:口腔溃疡是使用甲氨蝶呤化疗中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 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甚至可导致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4]。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指导, 提醒患者进食前后以2%苏打水漱口, 每日4~6次;对于自理能力差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用软牙刷刷牙, 用泰唑漱口液漱口, 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 防止黏膜受损。 (2) 肝肾功能受损护理:肝肾功能障碍是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甲氨蝶呤输注后经肾脏排出时可在肾小管内沉积, 导致肾小管堵塞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而危及生命。所以在化疗期间,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通过尿液促进药物的排出, 也可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利尿剂等方式增加尿量, 并准确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同时观察患者有无黄疸, 定期监测肝功能。 (3) 预防出血护理:大剂量化疗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 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以粒细胞和 (或) 血小板减少为著。当患者血小板低于40×109/L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提醒患者禁止用手搔抓皮肤, 保护皮肤黏膜不出现破损;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同时每日进行血液的常规检查, 了解骨髓抑制及恢复情况, 合理指导用药。

2 结果

39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 在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期间从心理、用药、饮食、并发症等方面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25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11例患者部分缓解, 3例患者症状无缓解, 总有效率为92.3%。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和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 有2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毒性和骨髓抑制, 经过对症处理后, 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无心、肾功能严重损害病例。

3讨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是化疗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治疗的重要方案之一, 对于预防髓外白血病, 清除体内完全缓解后残留的微小病灶, 减少白细胞侵害有积极作用[5]。但是由于用药时间长、剂量大, 药物的毒副反应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 对减少毒副反应,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从本研究结果看, 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期间, 从心理、用药、饮食、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3%, 无心、肾功能严重损害病例, 临床效果显著, 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 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期间, 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缓解病情,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春凤, 刘宝丽, 张春艳, 等.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20) :119.

[2]樊秀枝.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21) :313-314.

[3]梁仁瑞.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干预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3 (13) :257-258.

[4]刘娟, 丁小平.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1) :75.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8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均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男性21例, 女性11例, 年龄3~75岁, 化疗疗程7~28d, 几乎每个患者都出现白细胞减少, 护士因人制宜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皮肤、口腔护理, 药物应用等措施后, 感染率明显下降。

2 原因分析

2.1 白细胞减少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类具有吞噬外来病原体能力和产生抗体能力的细胞, 可以认为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 自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 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 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 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 容易受感染。

2.2 心理因素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病程长, 医疗费用高, 多数患者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疾病, 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情绪, 这些应激反应均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出现感染。

2.3 饮食结构不合理

化疗开始后, 多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厌油等不适, 进食辛、辣、刺激性、生冷、不洁、油腻的食物, 诱发肠道感染。

2.4 口腔卫生

粒细胞严重缺乏, 机体抵抗力下降, 加之口腔唾液分泌减少, 唾液的质和量显著降低, pH值发生变化, 不能有效的抑制口腔中的细菌, 若不注意口腔卫生易导致口腔粘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 口腔炎。

2.5 便秘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疗后因各种原因容易发生便秘, 患者用力解便, 易引起肛裂, 加上化疗后机体抗感染力明显下降, 细菌容易经局部破坏处入侵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等严重情况, 有的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

2.6 睡眠

化疗期间输液时间较长, 环境的改变, 疾病的影响等, 使入睡困难, 睡眠不足, 机体抵抗力下降。

2.7 其他

由于天气变化, 未及时添加衣被而受凉;患有感冒的家属探视相互传染等。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即使了解患者的心态, 并积极疏导。经常与患者交谈,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讲解化疗的注意事项, 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讲解以往患者的治疗情况, 尽量放松心情, 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担心经费困难的患者, 向其讲解医护人员会尽量节约费用, 必要时给予社会支持。

3.2 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 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如鱼、瘦肉、豆制晶、牛奶、鱼鳅汤、新鲜的蔬菜、水果、大枣等。注意饮食卫生, 尽量不生吃蔬菜、水果。恶心、呕吐严重, 进食少者, 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3.3 保持环境的清洁

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每日消毒水檫拭地板、床旁、桌椅2次。病房紫外线照射1次。病房定时通风, 严格控制家属探视陪伴人数, 减少病房人员流动。定时对病房进行空气陪养, 掌握病房细菌状况, 以便进行空气消毒。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3.4 病情观察

化疗期间随时注意患者血象的变化, 若白细胞下降, 每日监测体温3~4次, 体温超过38.5℃, 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每天观察口腔黏膜、大便的情况, 有无咳嗽、咽痛、口腔溃疡、尿频、尿急、尿痛, 肛裂等症状。

3.5 加强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的清洁, 除每日早晚刷牙外, 其他时间还可以使用4%苏打水、2%呋喃西林液、口灵交替漱口:给予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饮食如:蒸蛋、豆腐、炖肉、稀粥、面条等, 避免食用过热、生硬、辛辣、腌熏、粗糙、酸性强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以免损伤腔黏膜;告戒患者戒烟、戒酒;口服叶酸和V82, 防维生素缺乏引起口腔炎

3.6 加强皮肤护理

每日清洁外阴, 勤洗澡, 及时更换内衣裤, 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解便刚难时, 告诉患者勿用力解大便, 可口服缓泻剂或协助使用开塞露, 防止肛裂, 便后用柔软纸轻轻擦拭干净。便后及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30min, 溶液温度38~41℃。天气变化时及时添加衣被, 预防感冒。

3.7 保持大便通畅

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 排便习惯, 告之床上排便的方法及发生便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规律, 特别强调勿用力解便, 防肛裂, 引起肛周感染: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煎、炸、产气食物及碳酸饮料;多饮水, 2000~3000mL/d, 特别是早晨起床时快速喝1杯温开水, 有助于刺激肠道:每天腹部环形按摩1次可使降结肠的内容物下降, 并可增加腹压, 促进排便.提供隐蔽性, 使用屏风遮挡, 开窗通风除臭;患者3~5d未解大便, 有便意, 大便丁燥者, 可服用一些缓泻剂, 如番泻叶泡水喝果导片大黄苏打, 协助患者使用开塞露等。5d后仍未解大便, 可遵医嘱给予灌肠、人工扣便等。

3.8 保证充足的睡眠

对睡眠不好的患者, 要了解失眠的原因, 给予适宜的处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安静舒适;避免睡前兴奋;对输液较多的患者, 可安排提前输液;教会患者一些利于睡眠的方法, 如温水泡脚、睡前饮一杯热牛奶、全身放松术等。

3.9 药物治疗

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医源性感染。白细胞低于3×1011/L, 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的药物, 并观察药物的疗效。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加强病情观察, 熟悉治疗、化疗方案、重视药物毒副作用, 加强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 饮食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大便通常, 预防白细胞下降引起的发热、口腔溃疡、肛周感染等并发症, 促进疾病的缓解,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江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2005:6, 575-576.

[2]郑春荣.加强口腔、肛周感染护理降低化疗后感染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加 (3A) :14.

[3]刘英玲, 石会玲.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f儿) :857-858.

[4]孙晓红.化疗至腹泻患者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1103, 18 (4) :51.

[5]杨荣.白血病化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0 (16) .

[6]李家育.血液病患者护理240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7]欧阳仁荣, 王鸿利.沈志祥血液病手册[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44.

他,让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 第9篇

不畏艱难勇攀高峰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他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当时,整个广慈医院只有5名住院医生,王振义和他的四个同学们不仅要管理内科、外科的所有病人,还要负责传染科病房,以及急诊的夜间值班,异常忙碌和艰苦。如今,每当回忆起自己当住院医生时的经历,王振义表示,那段“没日没夜”的临床实践经历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他日后的行医生涯影响很大。

1953年,王振义被分配到血液内科工作。王振义发现,不少病人在拔牙后出血不止,原因不明,用一般止血疗法无效。为了搞清病因,他没日没夜地查阅文献,发现国外有关于“轻型血友病A”的报道。经过刻苦钻研,王振义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血友病A、B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1959年,王振义被安排到白血病病房工作。这是他第一次与白血病“正面交锋”,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希望能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数十位急性白血病病人相继过世。面对残酷的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唯有遵循科学规律,一步一步研究,只有寻找到降服病魔的方法,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之后的一段时间,王振义被调离了广慈医院,研究被迫中止。1978年,王振义的事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他带着钻研精神重返临床。王振义发现,治疗白血病有两条途径可循:一是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但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另一途径是让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他在文献中查阅到,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同时,他又获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名为“13顺式维甲酸”的诱导分化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经过仔细分析,他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经过数年潜心研究,王振义的研究组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在人体内可使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1986年,为了挽救一个身患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岁小女孩的生命,王振义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由于该方案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王振义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这是王振义在面对阻力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事实证明,有勇气、尊重科学的王振义创造了奇迹。小女孩在接受了7天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如今2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小女孩已经长成大人,依然健康地生活着。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Richard教授称,该研究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1988年,王振义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性刊物——《血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的论文,引发国际血液界的强烈震动,并由此掀起了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截至2010年5月,该文已被引用1713次。在巨大成功面前,王振义的团队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不断优化以全反式维甲酸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使病人的5年生存率上升至95%,终于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方案被国际血液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在临床治疗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王振义率领的课题组又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和治疗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治疗方法,即“靶向治疗”。2010年4月,上海市血液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现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的作用靶点,这是白血病研究领域又一重大成果。

凭借其在白血病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王振义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何梁何利科技奖(1994)、求是杰出科学奖(1996)、凯特林肿瘤研究大奖(1994)、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1997)、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1998)、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赛曼奖(2003)等殊荣,并于1994年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慧眼识才,甘为人梯

在学生眼里,王振义教授既是一位学识渊博、科研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也是一名治学严谨、惜才爱才的好老师。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共培养博士生21人、硕士生34人。现任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就是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

1978年,陈竺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成为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教授那年招的另一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赛娟。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教授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做实验,耐心地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每一次,王振义都坚持把他俩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1989年,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王振义说:“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老师最大的安慰。”1996年,72岁的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因为他看准了陈竺渊博的学识、大度的气量和出众的才能。那一年,陈竺42岁。在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如今的血研所已经成为卫生部、教育部、上海市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以及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课题,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共获得科研经费约1亿元人民币。

心系病家无私奉献

王振义常说:“我觉得生活的乐趣,就在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他把挽救病人生命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把查房视为更新知识、开拓创新和开展医学教育的机会。李军民教授是瑞金医院的临床业务骨干,也是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他最敬佩的,就是王老师对病人的关心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曾有一位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学生不幸患了白血病,强烈的恐惧感和失落感使她不愿意配合治疗。王振义教授得知她的情况后,心急如焚,亲自到她病床前,耐心疏导、安慰她。在王教授的帮助下,女孩的心理状态有了很大改善。之后的几次化疗,王振义每次都去看望她,关切地询问病情,为她打气。陪在一旁的女孩的母亲激动地握着王振义的手说,“做化疗的确很难受,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挺过去的!她比以前坚强多了,太感谢您了!”

王振义不仅在临床、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对医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亦十分重视和关心,常亲自参加白血病防治的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普讲座、参加义诊等。2005年,在“健康城市,美好生活”专家巡讲会上,王振义为市民耐心讲解了白血病的防治知识,反响热烈。一走下讲台,他就被一拥而上的市民团团包围。由于病人越围越多,保安不得不把陷入重围的王振义引到休息室。尽管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义诊,但为了满足市民的咨询要求,王振义要求随行人员不要阻拦,耐心地解答了所有病人的问题。

幽默风趣淡泊名利

尽管已是87岁高龄,王振义教授依然精神矍铄、幽默健谈。前几年,瑞金医院有位职工血液检查异常,非常担心患上白血病,惴惴不安地向王振义教授请教。王振义看过化验报告后,只说了一句:“你得了黑血病!”那位职工愣了一下,接着便开心得笑了起来。

毛细胞白血病护理 第10篇

为大部分患者避免了手术切开引流所带来的痛苦。超声介入治疗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经皮穿刺抽脓可迅速减轻患者的毒血症状和缩小脓腔,所取脓液可以送细菌培养,指导用药。2012年2月,原工作单位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肝脓肿患儿,行肝穿刺后症状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女,16Y10M,学生。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11月,发热1天入院。入院后测T37℃,HR116次/分,R24次/分,BP104/73mmHg,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8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33,血红蛋白61g/L,血小板计数295×109/L,CRP79mg/L。CT提示:①两肺下叶陈旧性病灶;两侧胸膜增厚。②右肝钙化灶,右肝可疑低密度影,必要时增强。入院诊断: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型,普通型、高危组);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③败血症。入院第七天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肝脏、脾脏内及左肾皮质内多发低密度影。入院第十三天查头颅MRI提示双侧额叶皮层下白质内点状异常信号,伴有轻度脑萎缩征象。入院第十四天查CT提示脏内多发低密度影范围较前片略有减少,右肝内钙化灶。入院第十一天肝穿刺结果提示肝细胞肿胀、淤胆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入院后先后给予舒普深、稳可信、红霉素、特治星、大扶康、利奈唑胺片联合抗感染治疗,锋克松激素治疗,患儿体温好转,CRP仍有反复。住院43天患儿在家属要求下出院,出院时患儿体温正常。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指导患儿反复训练深呼吸和屏气,家长一同参与,利于术中配合穿刺。术前3h禁饮食,以免影响深呼吸;穿刺前排净大小便,以防术后短时间内排便,引起术后出血;术前多吃香蕉,防止术后大便干燥。

2.2 术中护理:

护士应帮助病人根据B超所示穿刺点摆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安慰病人,以分散病人注意力,使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穿刺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一旦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增快或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严格无菌,配合医生消毒、穿刺等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脓肿大时要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注入敏感抗生素。

2.3 术后护理

2.3.1 环境、休息及卧位:

保持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肝穿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h。

2.3.2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予肝穿术后护理常规,予特级护理,心电监护、血压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24h。建立24h连续护理记录,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疼痛等不适症状,术后每15min测血压、脉搏1次,连续8次;术后2h每30min测血压、脉搏1次,连续4次;术后4h每60min测血压、脉搏1次,连续4次;术后8h每4h测血压、脉搏1次,连续4次。术后24h无胸闷、憋气等不适肝穿刺局部伤口无渗出,伤口愈合良好,双下肢无水肿揭去覆盖纱布,常规消毒皮肤,以无菌敷料敷局部伤口并可下床活动,停特级护理、心电监护。

2.3.3 饮食护理:

穿刺日晨起后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宜过饱,术后6h可进软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患儿食欲欠佳,消耗巨大,遵照医嘱予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2.3.4 高热护理:

患儿反复高热,最高达39.2℃,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使用,忌用乙醇、温水擦浴,防止虚脱。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药物的血药浓度。

2.3.5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

2.3.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局部疼痛:这是穿刺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有轻微疼痛,个别患者疼痛明显,疼痛时间大多数在2h左右缓解。倾听家长及患儿有关疼痛的描述,评估疼痛的位置、程度、性质及疼痛方式的改变。评估非语言性的疼痛特征,如不安、哭闹、面部表情异常、出汗等。若患儿主诉疼痛,应采取相应措施安慰患儿,集中治疗和护理,术后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并观察效果。(2)出血:并不常见,为肝穿刺部位渗血,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医生及时用药止血,查血常规。(3)可能会出现感染、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气胸、休克等并发症。

3 小结

肝穿刺有利于多种肝病的鉴别诊断。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发现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有利于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鉴别不明原因的黄疸,有利制订准确的治疗方案。作为慢性肝炎病情、预后的评判指标。如重型肝炎,若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若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率较低,则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可开展肝脓肿穿刺排脓、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

摘要:目的:探讨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做好患者肝穿刺后护理。结果:患者会对肝脓肿穿刺术产生恐惧心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对肝脓肿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中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证手术的成功。结论:良好的护理在肝脓肿穿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康复,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因穿刺失败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是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成功的关键。患者肝穿刺后明确了诊断,指导了用药。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脓肿,肝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俞致贤.60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8(6):114-115.

[2]陈仁彬.实用超声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594-596.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2-263.

上一篇:程序性规定下一篇:名人·读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