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2024-07-11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精选10篇)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1篇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的问题,所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很多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并且大多是从法律上的定义。但我们若想分析家庭暴力还应该找出其定义。

1.1993年联合国发表的《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的宣言》第一次给“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下了定义:不论发生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上或性行为上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项目组《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起草的专家的定义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身体、精神、性或财产上损害的行为。

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7日日颁布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给家庭暴力下定义。

二、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理论分析

1. 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与需求;本能的目的在于消除身体的欠缺或者重建内在平衡。而同时,他也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跟死的本能。其中死的本能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非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收死的本能驱使。然而我们为什么都不表现出来呢?那是由于我们还有着超我的约束。正是因为人的攻击本能,使部分群体产生严重的暴力倾向,继而外显出来,对自己周围的人或者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

2.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观察和模仿对一个人的行为塑造是很重要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下,人们从上一代沿袭下来一些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这些无疑会影响个体认知。而且由于这些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暴力行为没有受到社会的反对,这种认可造成暴力行为的继续存在。

3. 社会比较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一种关于自我评价及亲和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都具有一种评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而且相似程度越高,社会比较的驱动力就越强。在以后的发展中发现,社会比较的内容范围是很广泛的,有关人类自我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内容和维度。

人们通过与周围的群体进行比较,对其自身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当他没有客观评判标准的时候便会以周围人的表现来评价自己。在时代开放和传统观念冲击下,有些人不能把握该遵循什么准则,便会与周围人群进行比较以把握行为。

三、家庭暴力干预

目前有关家庭暴力的理论,更多地是从事后处理的角度为出发点。这似乎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做法,更好的是要未雨绸缪,从预防的角度进行干预。

对于大多数施暴者来说,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并不是赶走受暴妇女、解除婚姻关系,而是控制受暴妇女、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对于大多数受暴妇女来说,只要暴力还可以承受,她们不会轻易选择离婚。正是这样双发的心理需求使家庭暴力逐渐繁衍。这就需要对施暴者进行心理矫治,当矫治没有希望的时候,则应该由政府出面对施暴者进行强制心理干预。而对于受暴者,尤其是妇女要加强其自我价值,提升双方平等的观念。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施暴者的第一评价就是他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诚然,大多数施暴者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才导致施暴,暴力行为又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更需要心理援助。施暴者需要面对真实的自我,清晰地认识暴力行为的违法性和伤害后果,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责任者。多数施暴者需要诉诸专业的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探索内心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根源,获得人格上的进步,进而化解矛盾。

在美国和台湾的某些地方,一旦发生家庭暴力并经过法院判决确认后,施暴者将被迫定期接受“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观察等方法来实现施暴者的悔过和进步。在团体的情景中,更有助于社会学习和社会比较,以强化正确的行为。而结合中国的现实,在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主要是以社工服务的方式出现的而没有融入真正的心理研究。所以说,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互学习各自知识,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规范,在社区内率先进行团体辅导将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藤蔓.家庭暴力的内涵极其法律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1 (1) .

[2]高小贤.扩大社会支持,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J].中国妇运, 2000 (7) .

[3]13所高校联合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9) .

[4]周伟文.沉默的女性[M].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8) .

[5]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2 (4) :62-64.

[6]赵幸福, 张亚林, 李龙飞, 等.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11) :543-544.

[7]CATHERINE A.SIMMONS, PETER LEHMANN.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pet abuse and controlling behaviors in violent relationships[J].J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07, 22:1211-1222.

[8]张雅维.家庭暴力的构成及对策[J].妇女理论研究, 2002 (54) .

[9]马平.浅析家庭暴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

[10]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J].前沿, 2001 (9) .

[11]张小静.谈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J].经济与法, 2010 (3) .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2篇

工作报告

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

“重组家庭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是南充市“家校共育”规划立项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3年(2012年5月 — 2015年6月),分准备、立项,实施、总结四个阶段进行。

目前课题研究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工作,课题实施,总结的第四阶段“重组家庭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概述

“重组家庭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并且有着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研究的内容范围包括本班重组家庭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在校表现以及重组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等需求及导致心理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干预,纠治,等等。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研究的步骤有条不紊,研究的过程做到每一个环节都细化,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重组家庭小学生异常心理现状及成因。

2、探索促进重组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途径。

3、探讨家校共育对重组家庭学生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进行综合干预的有效办法。

(二)研究机制、途径、方法和原则

1、研究机制

(1)、建立研究网络,促进全员参与。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共同制定课题研究的制度,计划措施。围绕课题,规定每周一次的交流活动,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思想认识。(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教师要了解和帮助学生矫正异常心理,必须重新认识并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地位,使自己由一个简单的行为判断者,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参与者,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的知识与技巧,才有可能帮助学生矫正异常心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2、研究途径

(1)、从家长教育入手

(2)、以学校教育为抓手,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3)、以社区教育为帮手

3、研究中采用的教育方法(1)、互爱教育法(2)、活动教育法(3)、兴趣促进法(4)、直面现实法(5)、注意转移法(6)、教学渗透法

4、研究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适度性(3)、针对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

5、研究人员组成

唐明:区教研室主任,课题专家顾问。组长:吴长英 主研人员:

袁甫:小学高级教师,参加过多项课题研究,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毛清泉:副校长,联系学校德育工作。苏于:保卫科长。

侯春丽: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文博: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自2012年5月起至2015年6月止,为期3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3年8月)

学校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请审批表,报送上级科研部门,审批后,召开开题会,落实课题研究计划,成立课题领导研究小组,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落实课题各阶段研究任务及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开题报告、研究方 案。

针对于重组家庭的学生,我对学校重组家庭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调查了重组家庭学生基本情况:

1、重组父母情况

2、重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情况

3、重组家庭学生基本概况

基本结论:通过对全校重组家庭部分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可以看出:重组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学生普遍感到不舒服、压抑;对人际关心处理上极为敏感;敌对情绪较重,情绪低落、焦虑烦操、性格偏执倔强者居多。

调查的结果分析:

1、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跟重组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重组家庭背景下的小学生,对异父或异母缺少信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人际交往有自卑心理,导致其身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仅在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出现很多问题,而且也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2、重组家庭背景下的小学生很容易造成情绪的障碍,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感到不塌实、焦虑不安、担惊受怕、注意力严重涣散;很多学生在没有家庭变故时非常优秀的同学,由于家庭的变故,变得不遵守规章制度、做事敷衍,经常溜出去上网,上课时魂不守舍,成绩直线下降。

(二)、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5年3月)

明确分工,进行实验,通过结对子、交朋友、走访,谈心,活动 等多种形式,探索重组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

1、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重组家庭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彼此尊重。我们知道,班主任从家长的尊重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反过来,很多家长又能从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并为班主任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是彼此信任。双方都要注意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才能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和融洽,友好交流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三是教育指导。我们定期对重组家庭的家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做父母,指导他们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接纳孩子的优点与缺点;如何带动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等。让父母学会接纳,宽容,理解和倾听,提高他们自身素质,让他们学会采用积极的、理性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即关心爱护孩子,又严格要求孩子,即理解尊重他们,又要对其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既要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又敢于拒绝她们不正当的要求,做到“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2:真心交流,化解学生内心的阴霾。

重组家庭孩子大多伴有对新家庭的迷惘、顾虑和担忧,甚至拒绝 与回避;作为长辈和老师要做倾听者和化解员。采用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如文字交流、活动交流、电话交流、讨论交流、家访交流等;特别是对于重组家庭孩子还要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氛围;还要讲究语言艺术。对话是以语言交流为工具的双向沟通,要想通过对话使学生得到心理的调适、心灵的感染和理性的感悟。

策略三:整体规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重组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测试,全面了解和评估学生,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逐步培养健康的心理。

2、加强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及时了解孩子跟父母的真正关系,解决孩子跟父母之间存在的矛盾,让互相之间真正有所了解。我们要求家庭成员之间每周必须有三次以上进行沟通活动,我们把它叫做敞开心扉家庭活动,同时每月进行一次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3、我们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围绕这一原则,在班主任配合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开展各种集体游戏活动,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温情和快乐,陶冶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操。开展“畅想人生”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目标,挖掘他们的特长增强他们自信心,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中培养自律的能力。

4、树立信心,对于这些同学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和赞扬,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对他们给与积极的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5、心理课的正常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全天候开放,以及热线电话的畅通。

3、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全面总结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将策略汇总。

三、课题研究的成绩

(一)重组家庭背景下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好转。

通过对父母和班主任的调查我们发现列入课题研究对象的同学,生活、学习习惯有所明显好转。

1、能够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和决策,对继父或继母的态度明显有所好转,开始接纳他们,并与他们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能够积极参与到家庭游玩当中,体验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2、能够参与家务和校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能够跟父母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和运动,有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我们对父母的指导中,“两个动”充分得到了发挥和验证。不劳动的孩子性格不好,不运动的孩子身体不好。

3、在卫生,上网、乱用零用钱等方面都有所好转,能够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自己的艰苦。

4、通过各科老师的反映,这些学生迟到逃课现象基本杜绝,从作业和考试成绩来看,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课堂纪律和人际交往基本正常。

(二)重组家庭背景下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进步。经过课题组持之以恒的心理辅导,重组家庭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厌学心理得到一定的控制;持逆反 心理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学生在强迫症状、恐怖害怕、人家敏感、偏执、敌对等心理障碍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三)重组家庭背景下的小学生的不良性格、行为得到了有效矫正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年来的研究教育转化,在我们所跟踪的研究个案,在课题研究前所表现出来的散漫、行为偏差、厌学、偏执、冲动、逆反等不良性格得到了一定的矫正。他们与家长、同学、教师交流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在学校能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展现自己特长的一面,与家长、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亲密了,能理解父母、老师和同学,有心事、遇困难和挫折时比以前更爱找同学和老师帮助。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积极为班级争取荣誉,以前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差,懒惰、自由散漫、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等,得到了一定的扼制。

(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得到发展

1、家长首先受教育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家长改变了教育理念,自觉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2、采用民主理解式的教育方式

课题研究出示家庭教育方式发生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民主理解式的。

3、教育孩子“先做人”

父母教育孩子做正直的人。家长对子女做人教育严格要求,而且

大都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孩子要做正直的人、无私的人。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孩子,使孩子学习动力比较明确,学习后劲很足。

4、与孩子交朋友

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就要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情感、他的意愿、他的选择甚至他的隐私。

四、课题研究的差距与改进建议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在班主任培训及班级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我校要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将对家长的培训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步调一致、有机结合。

3、更加关注重组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建立重组家庭学生心理心理档案;二是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开展常态化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咨询主要采取面询、信件咨询和电话咨询方式;四是开办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晨读、班队会、专题教育等时间在全校各年级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五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独特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思想品质;对策

当前,单亲家庭逐年增多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教育方法不得当,单亲子女在认知、情绪、社会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领域。只有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为单亲子女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加强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单亲家长要正确地关爱单亲子女

社会学家指出,家庭作为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不但使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合二为一,而且使家庭的各种因素同时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孩子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除了要经常关心孩子衣、食、住、行外,还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给他们造就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创造一个温暖的家。

1.对子女要关爱有度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不要变成溺爱。家长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帮助孩子找到成长过程中所欠缺的一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使父母之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2.单亲家长应该把孩子看作平常人,期望值不要太高,更要监控有度

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应持之以恒,切不可时热时冷。家长要经常督促孩子,以防止走弯路,做错事。晚上时间要严控制,不能放任孩子外出,每晚最好有人陪伴,尽量使问题远离单亲孩子。当然也要适当考虑孩子的正常活动需要,不搞绝对化。

3.从多方面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单亲家庭孩子最需要的帮助在于学习和心理这两个方面。而家长面临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他们无暇照顾到孩子的各种需要。因此,家长要调整自身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充实生活,树立学习的信心,以防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结局。学习上,家长要监督辅导,尽量定期跟学校联系,并帮助解决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心理上,家长则应该多与孩子沟通。

4.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让孩子尽量多地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寻求孩子的需求点,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努力培养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克服挫折的能力。要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并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二、学校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措施

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辅导的重任,我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用爱心抚慰创伤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详细记录,并做好保密工作。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关心其生活,矫正其行为,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情况。

2.积极沟通,正确引导,心理减负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父母一旦离异,马上有被遗弃感,觉得自己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于是恨父母,恨亲戚,恨周围一切人,更有甚者,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厌倦学习……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抓住机会接触他们,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并要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意识上的偏差,学会宽容他人,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制止不当的排挤或讽刺,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对一些“离婚”、“没人要的孩子”等字眼是相当敏感的,因此要留意学生的谈话内容,制止其他学生的不当排挤或讽刺。应鼓励同学间形成友好互助的班级氛围,相互照顾支持,不要讽刺、取笑单亲家庭学生,动员热情、有同情心的同学主动与单亲家庭学生交往。

4.创造活动环境,发挥个性特长,用鼓励和认可消除自卑

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定期在班里组织一些展现个性特长的活动、比赛,如朗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借助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定期开展团体活动,扩大人际支持系统

组织单亲家庭学生开展团体咨询活动,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到其他学生的不幸,不只是他自己才有不幸,因而能付出更多的关心给别人,无形中自己也得到很多的社会支持体系,让自己走出阴影。

三、社会要投入更多的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和社会。因此,依靠单方面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学校老师要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他们的动向和心理问题,由于很多家长和其子女缺乏接触与沟通、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长本身缺乏心理学知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更多的心理问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好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子女,及时给予帮助。教师也要和社区、街道等部门沟通联系,了解单亲家庭子女在社会上的一些活动、交往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应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应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应相应增加教育改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也包括心理素质这一块,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都具有核心地位和重心作用。作为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单亲子女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心理更加脆弱,单亲子女的心理发展,应依据客观性心理原则,从他们实际出发,去分析解决其心理问题,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积极的引导,这也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落实。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地位的提升,如建立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手段,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社会一定要适时建立相应的机构,及时为单亲子女排忧解难。

2.全社会应更加关注对家庭结构,家庭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研究

单亲家庭是由正常的家庭转化而来的,单亲子女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动荡的环境中,其成长经历必将深深刻上家庭环境变迁的烙印。因此,教育要与家庭结构的研究结合起来,由于单亲子女的出现源于家庭问题的出现,通过研究新旧秩序交替年代的家庭问题,有益于把单亲孩子的伤害与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3.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整个社会都是一所大学校,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在电视机、录象厅、网吧等地方,这些“老师”往往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对社会存在的这些消极东西,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学生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因此社会要加强管理监督的力度,对于一些国家规定的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要加强管理,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研究 第4篇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与分析

1.1 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高校家困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这类学生往往有极强的自尊心, 特别敏感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凄冷和孤独的感受, 沉溺于自己不如别人的消极体验, 不愿意和别人进行沟通、袒露心迹,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境遇伤及自尊, 处事敏感、多疑、小心、少言, 自卑感强。

1.2 苦闷孤立并存

在高校中求学的家困生, 更多的是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梦想和责任。这部分学生想拥有出色的成就, 他们知道自己有很大的责任, 不能辜负家长的期望。面对现实中的高昂学费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不切实际的目标等, 促使这部分学生产生紧张、焦躁、苦闷、甚至恐惧。他们渴望被理解、期待沟通、追求友谊、向往恋爱, 希望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由于贫困的原因, 他们不和“家庭优越”的同学交流不愿将自己的困难告诉同学和老师, 喜欢自己一个人承担。

1.3 嫉妒心理凸显

嫉妒是指对别人在经济、家庭等方面优越于自己而产生的不甘心、羞愧、愤怒甚至是怨恨的心理体验。由于家困生本身就比较敏感, 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从而产生攻击行为, 而且进入大学后, 高校盛行的“流行风”、“攀比风”等不良风气, 促使家困生嫉妒和排斥经济好的同学, 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人们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然社会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 但依然有少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西方享乐主义的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主流文化的正面导向作用, 严重冲击着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就业方面, 当前大学生就业己经实行双向选择, 但由于我国尚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期, 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 就业时难免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如果贫困大学生对这些问题不能正确地分析, 必然对社会产生对抗和报复心理, 从而导致心理危机程度的加剧。

2.2 个人的心理素质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关于自卑感的观点和家困生心理贫困有一定联系, 他认为自卑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个体并非被经验和环境所决定, 而是以赋予经验和环境的意义来决定自己。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 他们大多来自落后、贫困的地区, 家庭和成长环境决定了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习带来的压力, 生活中的不如意等等都给他们带来困惑, 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没有能力解决这些事情, 促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形成妥协、逃避、抑郁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2.3 助贫方式不当

对家困生的各种资助工作, 本来是件好事, 但如果部分高校的资助方式不当, 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企业或者学校往往为了自己的名声或利益, 让家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并向资助者反复鞠躬、敬礼等, 使一些家困生认为虽然自己在物质上受到资助, 但自尊心上受到严重伤害。

2.4 家庭期望和经济的压力

家庭经济的拮据是这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接受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他们多数因无力缴纳学费而申请过助学贷款, 入学后的压力则是更直接、更持久的陪伴着他们。他们倾注了父母甚至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 他们希望有所成就。在生活中, 他们勤俭节约, 在日常生活中极力抑制自己的基本需求。在这种压力下, 一旦受到挫折便会为此焦虑不安, 在面对家人的殷切期盼时, 他们会感到羞愧, 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甚至绝望。

3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1 要帮助家困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客观评价自我。贫困者在世界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完全不必担心自己是孤独者、特殊者。要正确对待家庭, 父母已经为家庭作出了努力, 作为儿女要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不应埋怨家庭在诸多方面的无能为力。另外, 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态度, 不必对别人的歧视放在心理;对学校的一些规定要有平常心态, 不要自己把它看成是别人对自己的特殊化。因此应构建家困生心理内部支持系统, 着重加强对其积极心理认知的引导和积极素养的培养。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实时疏导自己的情绪形成自我心理救助目的。

3.2 要进行家困生的心理关怀与调节

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来加强对家困生的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和学业关怀。家困生在高校时, 在情绪上有抑郁、自卑、逃避等心理问题, 这些情绪都严重影响了家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做好家困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同时建立融洽的友谊, 合理地进行情绪宣泄, 建立良好的心境, 从而达到完全的适应。加强专业心理知识的了解, 可促进心理自救能力的提升。

3.3 要加强家困生的心理辅导

构建以家庭、学校、朋辈、个人为主体的心理资源支持系统, 不仅可以起到及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救助作用, 还能起到正面支持和引导作用。我们要让家困生在心理辅导中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不仅让其客观地正视自己, 更重要的是让家困生能乐观地学会自己解决困难。针对家困生心理调适水平低, 对现实困难的应变解决能力较弱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 同时配合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消除心理消极因素, 从而达到预防心理贫困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利用网络手段多方位心理辅导, 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 直面挫折和压力, 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 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参考文献

[1]阿德勒, 著.超越自卑[M].黄国光,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2]马斯洛, 著.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M].林方,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3]王蕊, 柒文英.关于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07 (5) .

[4]吴旭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5]贾晓辉, 赵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和心理救助的探索和实践[J].吉林教育, 2007 (9) :40-42.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研究心得体会3 第5篇

(三)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对青春期“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而大部分“问题学生”都是来自于离异家庭。

首先,班主任自身心态要好。“要育人,先正己”,只有班主任先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才能引导离异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离异家庭学生要怀着真心,倾注精力,耐心教导,做到一视同仁。对离异离异家庭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不能溺爱、放纵。在发生学生间的纠纷问题时,需要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公正公平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待犯错误的离异家庭学生,不用过激言语刺激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和他讲道理。应该更多的和离异家庭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有多深刻,让他们与周围人多进行沟通与交流,让他们融入班级群体中。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与此同时纠正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

其次,班主任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并讨论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家长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师与家长可用于交流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最有效的还是传统的家访。家访能够非常直接的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生活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及生活状况。明确日后的教育目标,沟通过程不单单只是传达孩子在学校中的错误行为,应该向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建议。

最后,班主任请求其他任课教师协同创建一个既温暖又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离异家庭学生,其性格与其它学生相比,在感情方面更加敏感,更加会注重其他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如果老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态度低劣,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僻,不愿与人相处,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于学习。因此,建立好温暖和谐的班集体,特别是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处理上,是每个老师都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

一、夏洛特·梅森生平简介

夏洛特·梅森1842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班格尔, 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她所受的教育大多都是在家里由父母完成的。当她16岁时, 她的母亲去世。她的父亲没有从这次打击中恢复过来, 第二年就去世了。梅森进入家庭和殖民地协会的师资培训学校学习并获得了一级证书。她在英格兰沃辛的戴维森学校教学十年多, 在这期间形成了她的“使所有人接受普通教育”的设想。通过“普通教育”, 梅森为所有儿童设想了一种博雅和广泛的课程, 不分社会阶级地位。

梅森不久应邀到英格兰奇切斯特市的奥特主教师资培训学院任教, 在那工作了五年多。在那里的经历使她确信父母如果懂得了抚养孩子的一些基本原则将对家长有很大帮助。梅森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 后来在《家庭教育》上出版。从此, “家长教育协会”成立并迅速发展, “家长评论”杂志也已问世, 与“家长教育协会”成员联系很密切。

1891年梅森到英格兰的安布尔塞德, 并在那里成立了“教育之家”, 是一个培训女家庭教师的学校。到1892年, “家长教育协会”已经把“全国”加入标题中, “家长评论学校”已经形成 (后来被称为家长协会学校) , 在那里, 孩子们按照梅森的教育理念方法学习。第二年梅森带来了更多的作品, 出版了《父母与孩子》, 《学校教育》, 《儿童生来是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和《教育哲学》。更多的学校采取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安布尔塞德出版社成为教师培训学校, 为随之而来的家长协会学校提供支持。梅森用她的后半生管理这些学校, 并致力于使“所有人受教育”。

二、教学理念

梅森的教学理念的最好的总结可能就是她的每本书开始所写的几条原则,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格言是:“教育是一种气氛, 一种训练, 一种生活”, “教育是关系的科学”。她认为儿童生来是人, 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她给孩子们的格言是“我是, 我能, 我应该, 我愿意”。

三、教学方法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7篇

我认为单亲家庭的概念应包括: (1) 家庭成员只有一种存在形式, 即只有父亲或母亲与子女的形式; (2) 子女必须是未婚且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3) 子女应该有年龄界定, 以成年为标准。在我国法律上赋予权利与义务的实在成年人年满18岁, 所以单亲家庭子女年龄可以界定在18周岁。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表现

家庭是子女心理和个性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之一, 家庭能够指导子女一些生活上的技能, 能够教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能够教导他们遵守道德规范, 使他们确定生活目标, 形成个人价值观和志趣、培养对社会不同角色的认识能力、影响个人性格特征和社会适应力。但是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去弥补其子女所失去的另一半爱, 事实上都是一种永远的缺憾, 是一种“不健全的爱”。这种情感方面的残缺和缺憾, 常常影响着子女成长中的心态、性格和行为。缺失爱的子女在性格上往往会形成内向自卑、易怒暴躁、多疑嫉妒、等等。

1、内向自卑

父母情感破裂离异, 致使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父母对子女抚养问题开始相互推诿, 家庭中的暴力事件或长期冷战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2、易怒暴躁

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本来就得不到家长的关爱, 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 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表现是遇事易冲动, 攻击性比较强, 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3、多疑、嫉妒

多疑和嫉妒的心理是单亲家庭子女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较正常家庭子女略显突出一些。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或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 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 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 不喜欢自己了。对任何同学都存有戒心。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有研究认为, 子女各种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有一定的联系, 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本身并不是教育不成功的唯一原因, 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单亲家庭子女处于这三种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 三者对于其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教育结构, 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全社会关爱体系

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来帮助和支持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和教育, 社会要给予关爱, 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 多为单亲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尤其是法律体系要完善, 严格监督离婚子女的监护权。再有是社区的充分利用, 在生活上照顾他们, 及时聘请维权岗、司法机关同志来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加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减少或降低他们违法犯罪的目的。

2、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社区以居民委员会、村民组织等为依托, 因地制宜的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多功能社区青少年活动站,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文化设施不足的缺陷, 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社区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3、设立社会咨询机构与教育网络系统

总之单亲家庭是当代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 研究其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 使我们能更好的掌握子女的心理问题, 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加强其道德教育,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构成稳固的支撑模式, 单亲家庭子女和正常家庭的子女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共同的责任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也有承担教育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在三者之间更好地成长, 对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力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2]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 人口研究, 1998年第2期。

[3]齐麟:《论单亲家庭》, 《人口学刊》, 2000年第6期。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8篇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内容

所谓心理贫困,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因此很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会产生一些很强的负面情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犹豫心理以及敏感心理,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迅猛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拜金主义思想,而且也在不断地腐蚀着高校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加剧,再加上贫富差距的产生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落差更大。尤其当学生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就业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就更容易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 家庭原因。

家庭条件因素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很大原因,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高校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一般都存在以下的情况,或是身处于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或是父母一方早亡或者离异,再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总之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2]。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会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父母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最终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高压人格,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3. 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经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一些小学和中学已经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但大都只是流于表面走个形式,因此不能从小就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当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就会感到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引发心理潜在的问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 个人原因。

个人心理素质也是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产生的很大原因,由于很多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都有着很严重的自卑心理,经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进行不正确的否定,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出现。由于这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往往都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孤独自卑内向往往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三、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措施

1. 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情的重视。为了做好贫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就需要学校采用全方位的积极措施,要在加强对贫困学生心理关爱的同时也注重对他们进行物质条件的帮助。物质支持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心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因此物质解困理所应当成为心理扶贫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3]。

因此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资助体系进行完善,积极寻求策略实现多元化的资助途径。学校首先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采用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适当减少费用等方式,以此来充分发挥学校资助体系的建立意义。其次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取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和提升自身经济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经济条件,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接受馈赠的心理负担。比如河北大学为了有效地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通过建立扬帆助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校内勤工俭学机会,而且还会在节假日期间联系企业进校开展兼职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自给自足。最后还可以在学校进行资助平台的构建,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同银行之间的链接纽带,尽全力为学生争取到银行的助学贷款,以此来为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真正落实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而且对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也有促进作用[4]。

为了解决当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上的缺失,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德育工作的范围中,以此来明确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减轻贫困大学生接受心理问题咨询的精神压力。学校依靠所建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及时地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快速准确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劝解,对减少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显著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进行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情况的整理,以此来提高解决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将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起来,提高解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指的就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主要依靠的是个体在团体中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改善与他人关系的寻求,以此来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而个别心理辅导就是针对个体所进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心理和情绪调整策略。其中学校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工作时,可以根据心理档案的资料将拥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辅导,让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获取心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在敞开心扉的沟通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摆脱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目标。

而在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尊重和保密工作,要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不能给他们造成第二次伤害,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被尊重而且又有足够私密性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完全展露出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升心理辅导的时效性。这种尊重学生和保密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的时候,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就根据学生每个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和平均每餐的消费,对三百多名大学生进行餐费补贴,而且采用的是将补贴直接达打到学生的餐卡上,这就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在接受资助时的心理窘迫问题。

4. 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

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频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在做到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上减少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问题。要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要帮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能够依靠丰富的精神和内心,正确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人生价值。

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既可以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活动角,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和社会实践中,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通过规范心理咨询人员的考核和上岗程序,提高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最后还应该加强对社会和学生家长有关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为促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的努力,不仅需要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还要从重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询策略和增加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逐渐完善对大学生的心理关爱工作。要多管齐下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海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114-116.

[2]刘春蕾.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06):101-102.

[3]鲁扬.浅析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及对策[J].市场周刊,2010,(12):55-57.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 主要指的是由于家庭贫困, 社会地位较低, 学业跟不上、就业能力较差等各方面的原因, 而处于所在群体里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弱势群体常出现自卑、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心理现象, 严重时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但主要表现在在经济支持上, 心理因素往往被忽略, 由于弱势群体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其实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更容易出现各种异常问题, 加上内向自卑的性格掩盖, 在出现过激行为之前, 更加不容易察觉。高校里的弱势群体是成为患有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容易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成效, 乃至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稳定。我院非常重视本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咨询室曾对05级新生做了一次心理调查得出结论, 大约有9.5%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 可能存在较轻心理问题, 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有26.3%, 其中有自杀倾向的人有38人, 占1.96%, 心理咨询师分析, 总体说来, 我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比率与国内某些高校的数据类似。

1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是大学生弱势群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对该群体性格影响最深的原因。其中占绝大多数情况的就是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的农村地区, 城市下岗工人等家庭收入微薄, 无力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甚至生活开销, 导致子女承受巨大的精神负担, 这就导致许多贫困学生心理非常敏感, 尤其是大学新生, 心理还不成熟, 不希望一入学就将自己的贫困公之于众, 受人关注。不少贫困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不喜欢与外界交往, 因为一旦进入到各种学生组织里, 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费用,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这也导致了较为活跃的的学生干部, 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又有一部分学生想急于摆脱贫困现状, 或刚从农村到大城市生活, 心理反差过大而导致盗窃等过激行为的发生。还有一种家庭因素就是家庭关系紧张, 或家长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导致子女容易产生如易于焦虑, 失望、悲观, 蛮横、散漫等极端的情绪, 在与人交往中较为不利。

(2) 学生自身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是学习的尖子, 学生干部, 老师的宠儿, 同学的榜样, 但是在进入大学后, 发现自己成绩一般, 特别部分同学在努力过后成绩仍然欠佳;中学时代的学生干部均和成绩挂钩, 而大学时参加各种学生组织都需要面试, 演讲, 因此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受重视, 同学们各有各的事情, 不再像中学那样围着自己转, 加上大学师生比较中学高, 老师甚至不认识自己, 就会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 所有的为人处事规则都和中学不再一样, 中学时期的优势不复存在, 对自己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未自尊心受到伤害, 自信心减弱, 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从而对同学产生厌烦心里, 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 进而害怕接近老师、同学;而另一个因素就是大学的管理较中学的管理以自学为主, 加上部分中学老师的引导:努力学习, 坚持完高考就自由了, 让不少新生觉得在进入大学后突然没有人管制自己, 过于自由, 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沉迷于网络等虚拟的世界, 心灵过于空虚;同时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都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 而且现在又大都是独生子女, 自小在家里备受宠爱, 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 在进入大学之后, 一下子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城市与农村, 家境富裕与家境贫困的学生住在一起, 生活习惯, 性格各不相同, 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矛盾积累时间一长, 有的学生会产生过激烈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有的则选择逃避、自闭, 又不懂得如何自我调节, 最后与同学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 孤僻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 社会与学校的原因。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以及负面影响,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消极的影响, 社会上拜金主义, 颓废主义, 享乐主义逐渐侵入校园, 攀比风气越来越盛, 而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还十分有限, 一些负面的社会文化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不断扭曲;并且,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业、就业竞争越来越大, 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某些被调剂进大学的冷门专业, 专业设置不合理, 前景欠佳, 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学校里面, 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危害以及社会影响认识不够, 对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新特点和认识不深, 教育手段过于单一、生硬, 工作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清晰正确的认识, 行为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消极影响

(1) 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成长。大学是学生不如社会前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弱势群体的弱势群体的一些不良行为, 诸如逃课, 赌博, 无所事事混日子甚至自杀等消极现象的存在, 必然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不良的负面的情绪影响。这个影响在短期内也许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没有受到重视, 但是由此形成的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发展会造成长久的伤害。

(2)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弱势群体学生往往人际交往面窄, 综合能力不强,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解决往往会影响大学的就业率。

(3) 影响学校的发展。学校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 学校就业形势好, 可以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性竞争, 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也会争相报考, 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反之, 就算弱势群体的学生能勉强找到工作, 上岗后不能适应本职工作甚至造成损失, 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

(4) 影响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学生在岗位上不能适应本职工作, 对单位的发展是直接的障碍, 而且某些不良行为带到单位后这是对社会风气有间接的影响;而那些不能找到工作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上游荡更是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3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措施与疏导

(1) 对待弱势群体的教育重在“疏”不在“堵”。学校如将这部分学生看作隐私, 怕影响学校声誉而过度“保护”, 反而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加重他们的心里负担, 例如对带贫困的学生, 即便把贫困隐藏起来, 贫困依然成为一些学生心头的“巨石”。同学们依然会通过平时的生活习惯而得知, 我们要教育学生, 贫困并不羞耻, 是暂时的, 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 正视困难, 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和积极参加社会兼职等途径改善自己的生活, 自强不息的人更能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2)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将心理压力释放。如一些拓展训练、历奇教育, 通过活动将压力得以释放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与同学交流。

(3) 寻求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的帮助, 如针对贫困学生, 教育部和各高校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社会各界也伸出援助之手, 为贫困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与专业机构合作, 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帮助。

弱势群体是个需要关怀。学校和社会各方在表达关怀时, 应该满怀真诚, 也要讲究关怀艺术。否则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各种资助工作, 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 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 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挫伤了自尊心, 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要理解弱势群体, 但这种理解不是迁就和过度呵护, 而要在理解基础上加以引导,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精神关怀, 引导他们确立自强、自信、自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自主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 2002 (2) .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家庭心理学思想研究 第10篇

最近20多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广东省就有留守儿童95.0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对儿童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往往会引发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1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数量众多

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 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 心理偏差

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

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 安全问题严峻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 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

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 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

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 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2)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3)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4)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5)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 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对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缺少爱和关注,因此殷切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他们多一份关心、爱护和照顾;对他们的偏激行为给予理解、宽容和耐心教导,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失去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留守儿童因缺少关爱,多少有些自卑,教师关心留守儿童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减少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建立起家校合作的制度,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2.2 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针对“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脆弱的特点,我们应该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办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美好充实的一部分。这些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为弥补对孩子情感的亏欠,经常往家里寄钱,而孩子对金钱的自理能力不强,再加上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婶的娇宠溺爱,便养成一种乱花钱,甚至逃学、自暴自弃的恶习,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性格。我们应该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到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父母在外务工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2.2.3 学校应改善教育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全体教师参与的校内教育机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组建留守儿童俱乐部、参加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快乐的生活。要实行“亲情式”管理,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状况,帮助他们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偏差,经常与教师交流互动,指导留守儿童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母亲般的关爱,并做到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解决困难。

2.2.4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

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2.2.5 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与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再加上脾气暴躁,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和同学大打出手,甚至干出违法的事情,严重威胁着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来保障自身权益。

2.2.6 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此外还应包括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父母的基本情况。以便校方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另外,还可以组建“帮扶”队伍。为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保障,需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一支“帮扶”队伍。这里的帮扶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帮扶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还可以是经济支持、心灵关怀、精神慰藉、情感交流等等。

2.3 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1)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等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2)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家乡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3)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4)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2.4 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仅凭政府或学校或社区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同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均有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系统,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比如修建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福利机构。

3 结论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经过调研,笔者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包括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等等。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创造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的机会;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善教育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同时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最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摘要:“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笔者从发挥政府职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加强家庭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四方面对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M].现代教育论丛,2010(1):77-86.

[2]王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引导策略[M].教育革新,2010(3):21-22.

上一篇:灭火救援力量下一篇:审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