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2024-07-26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精选12篇)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第1篇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 保障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 保障工程质量方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 选用适用的施工方法,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对于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对于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意义重大。在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建筑企业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二、切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1、认真进行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 明白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位置。在工程中标之后, 施工单位就需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业主要求进行设计、建立、施工单位进行图示会审, 更要认真做好审图工作。通过会审, 可以更为深刻的理会到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所在, 明确施工要点。对于设计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施工单位要及时提出, 做好协商工作, 在保证工程功能、质量的情况下, 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 对施工的要求。

此外, 通过审查图纸, 了解与工程相关的地质资料, 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完备齐全, 总平面图图与施工图中的相关几何尺寸、位置以及标高是否相符合, 建筑图与结构、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图纸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2、明确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是有施工技术负责人的, 他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 负全部责任。要求技术负责人在充分了解了业主以及设计图纸的意图后, 将设计图纸表达意思准确地实施到工程现场中来, 并及时、准确的处理好相关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复核, 加强对原材料、设备的管理, 特别要加强对工序质量的管理。总之一句话, 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问题、工艺流程、操作形式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工作范围以内, 都必须积极的参与进来。

3、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

(1) 加强技术交底。加强技术交底是工程按质按量进行的有力保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 都需要进行详细而细致的技术交底, 且要通过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隐蔽工程, 更应该进行技术交底, 需要特别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部位, 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的把控, 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此外, 对于新结构、新工艺在工程中采用时, 也许特别强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 以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于工程图纸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要求,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的操作工艺, 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如此, 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的建筑精品。

(2) 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生产的根本所在, 因此, 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目标是以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来确定的, 因此, 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执行。

工程施工质量涉及的东西很多, 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方面。因此, 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 特别是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 项目部要成立攻关小组, 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项目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 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 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中。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不管严重与否, 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方案并依据实施, 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3) 加强工程进度、成本的管理。技术管理必须是以保证工程进度为前提条件的。因此,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进度, 及时调整后续工作, 整体上满足于工程进度要;对于工程进度, 管理人员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正确评估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设备、材料的供应情况。对有分包工程, 总包要注意协调好与分包单位的关系, 以确保其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此外, 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 在满足工程质量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工程开支, 提高工程效益。

4、竣工验收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

(1) 合理检验与评定。采用各种仪器设备, 借助于科学方法, 测定施工已完工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检测的结果与相关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以判读质量是否合格。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度量, 即通过计算方法进行测量与测试工作;第二是比较, 即把度量结构同质量标准比较分析;第三是判断, 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 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第四是处理, 绝对工程是否验收合格。

(2) 健全评比制度。评比制度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不流于形式”, 要坚持“扬优抑劣”, “赏罚分明”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比较复杂的分项工程, 施工完工后, 需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总结、分析, 讨论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并做出评价, 找出其中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 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三、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应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不断探索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 进而推动建筑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筑行业的发展,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为切入点, 在概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旨在说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以期为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供参考。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第2篇

在建筑建成前,人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利用本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施工工程的质量骑着决定性的因素。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最严重的,管理人员的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要提高房屋的建筑工程质量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而在人为因素中,建筑单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乃至影响到整个工程能否成功完成。所以施工单位从领导一级到基层员工,都应该有良好的自身素质与管理水平。尤其是最为领导人,不只要有好的领导水平,更要做好工作的统筹,让建筑工程的工作在自己的监管下没有问题,各阶级的领导能够激发自己所能管理的人员的能力,来让他们体高自身水平,不同分工的具体施工人员要有强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样的管理人员就能对建筑质量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2.2材料因素

一处地产进入到施工阶段,建造材料就变成了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有水泥、砂石、钢筋、木头等。但是无论什么材料,在施工中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就会必然的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必须要根据房屋建造的需要,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选购正规好用的建筑材料,并且要做好预算,当一切都完成后施工材料才可以进入到建造现场。在我国建造行业的飞速发展趋势下,房屋建筑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因此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都会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得大打折扣。在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应该多方面的进行考虑,首先把材料的质量、价格和在一起进行研究。另外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建造物来说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所以要把选择好的材料严格执行力学性能实验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材料问题而引起的施工事故问题的发生。

2.3机械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因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机械因素。在建造物建设过程中,避免不了要动用各种机械。所以机械设备对于一个建筑物能否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其中就包括了两个方面:①机械质量要合格。②机械操作员要能够通过测试,最好是能够持证上岗。随着机械化越来越实行,我们既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是安全的,是完全的合格产品,要验证设备手续是否齐全。又要保证操作员的专业性。因为现在的设备是充满高度的科学性,要对即将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在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之后,掌握了新的技术,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此外试用人员也应该懂得华北大部的设备维修能力。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后,具备能够对设备进行检验的能力,在设备出现一些小问题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修,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

3关于提高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建议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由于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把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放在首位。从总体上把握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工程管理中的硬性规定,有了良好的管理才可以达到对于施工的部署以及方案的完善,按照制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则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规避掉工程事故。同样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执行,以国家标准为底线,执行国家规定的监管办法,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才可以在杂乱的建筑市场上取得成功。并且现在国家已经启用了ISO900的标准,更加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申与强调,建筑单位要根据标准制度完成好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自检、互检以及交接检,务必要使工程能够经得起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检验。

3.2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在很多的建筑工程出现问题案例中,都是由于材料引起的。很多工程在引进材料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节约成本,而不是是能够经得起检验。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而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也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采购。这样必然会导致因为材料问题而导致施工中断。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选取施工材料,制定材料进场计划,使得材料在使用时可以按照合理的顺序,保证施工进度按照正常计划进行。

3.3加强建筑材料市场监管

现如今的建筑材料市场鱼龙混杂,所以相应的监管部门应该要加大他们的执法力度,控制与监管建材市场。对于其中的假冒伪劣产品要及时的铲除,并且对购买那些劣质产品的施工单位以及开发商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执法力度。并且要制止转包、分包这一行为,要营造企业的责任感,这样就会从根本上将施工质量增长。

3.4强化消防管理

房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使得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生火灾事故。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消防管理,有效的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火灾发生后的救助。因此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消防知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合理的按照合理程序进行操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火灾的发生。对施工人员进行火灾知识的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施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施工工程的质量,是保障房屋建设的重要前提。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功,但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管理和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地考验、以前的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监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无法符合高标准的筛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技术控制、人员控制、以及施工机械和原材料的控制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延亮.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探讨[J].江西建材,(23):250+253.

[2]康石雪.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70.

[3]朋路遥.试分析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建材与装饰,(39):192~193.

[4]宋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2):177~178.

[5]王冠,苏亚.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6(7):13~14.

[6]龙云.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6(28):200~20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工程质量的优劣,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促进全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0.前言

运用现代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管理办法,能有效控制项目的施工进程并最终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能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 增强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发挥质量优势, 以精品工程赢得信誉和市场。在新形式下,特别是加强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1原材料不达标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那些豆腐渣工程就是因为材料上的不过关而引起的。如果建筑材料不能够达标,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部门监理时也就难以通过质量的检测,最终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方面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

1.2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1.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人是主要的施工者,也是策划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缺少一定的素养,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筑技能,没有基本的建筑常识,不懂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规范及准则,这就必然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1.4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指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而在施工方法上出现问题也是常见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等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也影响工程投资的增加和工期延误。

2.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建筑工程的投资大,施工周期长,一旦质量出现问题,无法完全补偿时间和费用的损失。因此,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应是全过程的,把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款联系起来,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质量管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技术经济原理对与投资建设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和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提出最佳建设方案,这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前提。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就是在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费用、资源、技术和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使设计项目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2.2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所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的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设计方案是施工的依据,其技术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因素,不仅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就是在严格遵守技术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费用、资源、技术和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使设计项目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2.3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所完成的最终产品(单位建筑工程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以及有关方面(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2.4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运转和检查评定,以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此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向生产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体现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就是要构筑一个市场运行规则,并保证这个规则的正常实施。

3.工程造价过低原因及对策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偷工减料,如当前铝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塑型材的厚度在外观上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铝材薄质量差,密封条太小,窗锁不能很好咬合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屋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末等交付使用,即己老化,稍碰即碎。

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要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适当提高质量通病易发部分的工程造价。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出发,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有的工程造价也比较低,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存在一定困难,但对一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

4.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业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试验和使用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把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

5.结束语

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的施工管理 第4篇

1 材料采购过程的质量监理

(1) 建筑材料确定订货之前, 应先把生产厂家有关技术资料和样品呈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对工厂的生产工艺、管理方式、质量控制检测手段等进行实地调查, 确定其可靠性后才能订货。

(2) 数量检测。以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 取样数量要正确, 取样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不应该过少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数量过少会使试验误差增大, 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 取样的数量、取样方法不正确。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防止出现钢筋焊接试件时, 利用废钢筋头作为模拟试件。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故在检测中要注意检测材料的收取。

(3) 要把好原材料进场关。

进入现场的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 必须严格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供应商的企业资料及材料样品。监理工程做好事前预控。当材料进场后, 在组织自检合格的基础上, 要核查其质量保证资料。除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外。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 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 确认报审表后方能使用。

4现场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对原材料的检测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要求承包方委托有资质和计量认证单位进行检测, 取样和送检必须亲自见证, 也可将送检品封存送检测机构, 这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责任同样重要。

2 做好资料核查

核查进场材料, 首先是要看产品质量保证书。质量保证书必须字迹清楚并具有编号、用人单位名称、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生产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内容、材料产品名称。由于材料产品质量保证书要具有唯一性, 要求产品质量保证书应当是原件, 而且必须注明购货人及所供供应数量机器原件保存单位, 同时还要加盖经销单位公章, 并有责任人签名。新材料通必须贯彻“严格”“稳妥”的原则。必须是生产或研制单位的正式产品, 有产品质量标准, 而且还要通过试验和鉴定, 具备相应的资质, 确保新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在新材料用于工程前, 应通过技术论证与鉴定, 主要检测主体结构安全及环境保护、节能、防火性能, 使用新材料应经建设认可。工程材料质量资料的整理和检查, 是通过概预算文件的工料分析结果核对来实现的, 要求材料进场资料在各个阶段以及总体上的相符性, 如有较大出入需要对相应材料进行现场检测, 为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从事后方面提供了可靠保证。

3 建筑材料的施工监理

(1) 钢筋、水泥。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 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 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 及时清退场外。混凝土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的前提下, 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 计量表具是否俱全, 试块留置的施工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钢筋焊接制品在施焊前, 要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 要按监理部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 做到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对钢材的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 发现不合格焊接头, 必须分析原因重新焊接。

(2) 建筑防水材料的施工管理。首先是合理安排运输, 材料运输尽量一次运输到位, 减少不必要的装卸费用。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要由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用。材料要以招标方式确定价格, 也可以货比三家, 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 减少甲乙双方扯皮情况。其次是可根据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例如:采用石油沥青冷底子油, 可直接用相应的溶剂稀释后的涂料薄膜, 用由聚合物乳液与水泥在施工现场随配随用, 要利用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在施工前要掌握施工图中的防水技术要求, 编制出相应的施工方案, 防水材料要先送到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复检, 每道工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检查渗水的方法, 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材料结构体系选择

(1) 材料结构体系应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条件、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遵循规范规定上必须格外注意, 避免后期施工阶段工作的被动。特别是对在抗震材料的选择与高规中, 必须对结构高度严格控制。注意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材料使用原则, 是高层结构设计中较重要的构造措施。用规定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来控制, 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和适当放宽药品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俩决定。沉降缝由于同一建筑物中各部分基础显著办法解决, 有效调整各部分基础形式或施工顺序, 采用施工时留后浇带的做法, 防震缝应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或缩小。

(2) 结构的扭转问题。在结构建筑建材的设计过程中未做到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发生扭转破坏, 应在材料设计时选择合理的设计形式和平面布局。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 减轻建筑结构的扭转振动, 应使用轻便一些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单平面形式, 应可能使结构处于对称状态。

新材料通必须贯彻“严格”“稳妥”的原则。必须是生产或研制单位的正式产品, 有产品质量标准, 而且还要通过试验和鉴定, 具备相应的资质, 确保新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在新材料用于工程前, 应通过技术论证与鉴定, 主要检测主体结构安全及环境保护、节能、防火性能, 使用新材料应经建设认可。工程材料质量资料的整理和检查, 是通过概预算文件的工料分析结果核对来实现的, 要求材料进场资料在各个阶段以及总体上的相符性, 如有较大出入需要对相应材料进行现场检测, 为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从事后方面提供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第5篇

在我国目前的`执法环境下,质量监督机构只是一个行政执法单位,是对政府执法职能的行使。而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监督管理人员的非公性质也不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使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实行,需要借助事业单位的改革的机会,将监督机构的性质明确,提升监督机构的低温。实行参公管理,使监督执法过程中的后续处罚措施得以完善,使质量监督机构成为一个具有执法权力的单位机构,增强工作人员的执法身份,保证后续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来看,政府的监督中介机构影响着监督机构的法律定位,在国外也存在着考验直接执法的政府监督机构。而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监督单位的地位,并对监督处罚措施和手段进行完善。

2.2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集技术、法律、行政和经济为一体的工作,属于技术和行政结合的一项工作。所以,监督队伍的执法能力、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监督质量的基础。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工程质量事故。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和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高有比较大的联系。由于我国施工市场、设计市场和建材市场的经营还不够规范,致使市场环境非常混乱,重利润、轻质量的问题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工作施工质量也就只能成为口头禅,因此,要提高建筑质量,首先要对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进行提升,积极对监督人员进行培养,提升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建立具体的考核制度,将监督站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这也是提升整个建筑行业质量意识,解决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工作。

2.3做好项目法人的监督工作

项目法人作为工程投资的代表人,负责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提高项目法人行为的监督力度。在进行监督管理时,首先要提高合同管理力度,防止项目法人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签订一些缺乏真实性的合同,出现逃避国家监督的行为。要提高工程招标的监督管理力度,检查建设单位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招标,选择的中标单位是否公正,是否对施工许可证制度进行认真执行。建设单位要根据相关城市,认真的进行审批,并且要保证施工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以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要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没有经过验收以及验收不达标的项目不允许交付使用,不允许进行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4做好资质审查工作

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要提高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力度,对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严格控制,所有缺乏资质或者资质不高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不允许入场。并且计划部门不能进行立项,不能向其颁发建筑许可证。要大力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并由国家质量监督单位检查企业工程质量,对于检查达标的企业,向其颁发质量证书,并证明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具体的质量水平级别。在特定的产品范围中,企业具有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没有经过认可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单位、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不能开展相应的业务。对越级、无证、超出规定范围的建筑单位的业务行为和施工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年检,对于一些曾经出现过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要将其资质等级或者业务资格取消。

3结论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使其成为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仅靠原有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管理形势的需要。现代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因此,本人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总结了一些心得,在此,和道之人共同探讨、学习。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1.1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建筑的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桩基础和深基坑。下面对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1.1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地基的形式已经基本形成了多桩型系列,成桩技术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混凝土预制桩由于其成桩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土体扰动严重,因此目前已经很少使用混凝土预制桩。而混凝土灌注桩的使用范围却越来越广泛,发展的速度也越业越快,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灌注桩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优点:①混凝土灌注桩在任何土体和岩层都可以使用;②桩径和桩长可以随意控制;③可以满足不同承载力的要求。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当中,颈缩和桩头虚土等现象可能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此,在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灌注桩的整体质量。

1.1.2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基坑支护是整个建筑基础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在基坑支护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外国起步得要晚一些,目前,施工中的各个重要环节都处于发展阶段,如:设计和计算以及监测等方面。深基坑支护属于信息化施工、土方挖掘、监测、支护以及防水等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施工过程比较系统而且复杂,因此对支护方案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的基坑支护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原本只有在发达国家才使用支护形式,当前在我国也已经得到应用,如:钢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等支护形式。而我国自主开发的基坑支护体系有两种:逆做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体系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其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目前,我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如下:①以往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以强度为中心,而目前的混凝土工程技术的目标逐步由强度过渡为耐久性,具体的体现在于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等,混凝土的外加剂敢由原本单存的减水剂逐步发展为防冻、缓凝、微膨胀、抗渗等,混凝土性能改善卓有成效。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整体强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混凝土模板,对凝土新工艺的开发关键是要改变支模方法,通过对我国多年的建筑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发发出一系列比较先进的支模技术,如:水平及竖向模板和全钢模板等,其中每一种模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全钢模板的优点就是成型质量好、刚度高、承载力强等。

1.3钢筋和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钢筋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开始越来越多高强度和低松弛的钢绞线。钢筋连接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如: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等。预应力钢筋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近几年,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被广泛地应用于一些跨度较大的空间结构以及一些高层建筑。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钢结构形式有:球节点平板网架和多层变截面网壳及网架等,这些形式的钢结构的施工技术都已发展至国际先进水平。

2.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2.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 、职、责。组织 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 、评定 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 、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 ,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 ,探索 、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2.3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工作

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竣工,周期较长,为了工程工序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每一道工序实施跟踪检查,落实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这些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一是要加强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坚决不允许抢进度或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领导必须亲自抓妤这项工作。二是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工程质量,从工程开始到竣工,有始有终。三是要有具体可行的质量措施。检查是目的,而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 此只有具体措施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2.4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 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施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他们业务知识水平,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阶段,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已得到很好的发展,特别在近几年来,某些项目的施工技术甚至超过国外的先进水平。但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总结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吸取教训,努力地吸取国外的优秀建筑施工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实际工程当中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进步,创造出更多优质工程,让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徐峰.对当前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0,(02).

[2]文仕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1,(05).

探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经验,人力资源,途径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建筑质量、施工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 这些都

促使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与完善。然而,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其中对相关的部门与人员涉及的范围广, 其中包含了原料运输、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监督管理部门等等。协调管理好这些部门的工作, 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并且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近几年, 建筑行业的改制力度不断加大, 诸多大型企业出现内部分化, 形成了具有数量的私营公司或承包商。这一情况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国家对建筑单位的系统化管理与掌控。导致了行业内部混乱, 竞争激烈, 诸多承包商唯利是图, 赚“黑心钱”, 施工材料以次充好, 建起了一座座“豆腐渣”建筑, 导致了诸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事故。因此, 为了确保建筑行业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因此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望这些举措能够有助于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隐患。

(7)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法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求较为全面一套法规是2002年5月1日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此法规将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的情况与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模式相结合, 并进行系统的总结, 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之后, 我国相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条文, 然而,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与国外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较而言, 依旧处在落后地位。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结构复杂, 没有同一的法规或管理手段对此进行界定与调控, 并且标准规范的管理也并没有具体应用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当中, 导致了分工不明, 管理不实的具体问题。因此, 以上问题极大的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与提升。

3、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浅薄

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在对建筑水平质量上拥有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无论是就业、住房、教育、娱乐等方面, 都需要建筑企业对其相关场所进行施工建设。但是, 诸多建筑企业或是施工单位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水平上仍旧很浅薄, 一味的强调工程技术, 而忽略了工程管理。从而导致了无法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使得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率大打折扣并且还会造成施工质量未达标, 增加施工风险等问题。

(2) 我国建筑工程体制方面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健全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经济发展, 建筑行业顺势高速变革的要求下, 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就成为了诸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一项重要资源。然而,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缺乏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 整个系统缺乏对人才的挖掘、培养与合理分配的举措以及对新技术的引进工作, 这就导致了整个行业内相关人才的数量与整体素质都很匮乏并且技术滞后。这些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并对竞争力与行业的生命力造成了制约与威胁。

二、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 从建筑工程信息处理方面分析

建筑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 分工明细等特点,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就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繁杂, 不易协调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多样, 这些又导致了施工设计的种类方式多种多样。因此, 如何合理管理好施工设计信息, 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首要前提。本文认为应当合理的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收录、备份、存放以便于今后的使用与查阅。而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信息处理这方面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发展缓慢, 与国外先进信息处理模式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改进进程。

(二) 从管理方面分析

自项目管理体制实施之日起, 建筑行业逐渐形成了以施工承包为主, 施工企业与队伍为辅的组织结构模式。但是, 由于这种形式是由三个独立的个体建立合作关系构建而成的,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上存在诸多的不便, 在整体工程管理的执行效力上将出现效力逐级传达过程中出现弱化的情况。并且细化到具体施工上, 由于总承包商将施工业务分包给多个企业完成就会出现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施工时间有快有慢, 导致了整体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4) 提高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 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没有标准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执行力弱。根据这一问题, 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制体系进行合理完善, 逐步健全, 并且要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稳步改进, 不能一蹴而就。并且, 应当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设定考评制度, 规范建筑行业市场, 确保施工安全, 努力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二) 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的认知程度

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的大环境下, 企业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思想能否跟上时代, 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因此, 在建筑行业中, 对于建筑工程信息的处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的高低, 但是由于诸多企业对其认知程度还存在不足, 所以, 建筑企业内必须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 提升业内人员整体素质与认知能力, 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进一步提升业内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三)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确保建筑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相关人才不仅需要对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练的掌握与灵活的运用, 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必须加强人才的挖掘与培养,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将企业的生产力、工作效率最大化,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四)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将直接与最终建筑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向挂钩, 因此如何合理减少工程成本, 又不能降低工程质量就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所关心的问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有人工费用, 原材料, 器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等方面。其中, 原材料管理指的是在原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找到最为合适的供应商对工程使用原料的价格进行压缩来降低工程成本, 人工费用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器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主要就是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本文用于八项工程之一, 《房屋建筑工程“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城市建筑.2014.2

[2]翁海.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科技与企业.2014.4

[3]钟丹.浅谈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子制作.2014.6

[4]高琼;吕建珍.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

探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关乎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是促进建筑行业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要为自己争得一席之位,就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可以具有适用、美观以及经济等诸多特点,竭尽所能来达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1建筑施工管理总体内容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多的类型,如果在施工管理中单纯的使用一种管理方面,那么管理的效果就非常不明显。所以,现代建筑施工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对工程合同、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对相关文件以及安全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必备因素,因为合同的签订对建筑工程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且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建筑单位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文件进行仔细的编制和修订,比如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施工记录以及施工变更通知等内容。此外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施工安全也是关系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安全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进度以及质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施工的安全性。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2.1施工工艺的因素影响

(1)对建设工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的技术以及措施会影响对其的控制和管理。如果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够合理和先进,将会使得建筑设备的安装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建筑工程中各个功能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

(2)当把施工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验收人员由于不够谨慎和仔细,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并投入施工使用,问题虽然在一开始不是很明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建筑工程就会产生裂缝甚至坍塌的问题。

2.2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

施工技术的好坏进一步决定着工程的好坏,如果相关的施工者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体系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就会导致工程产生各种问题。我国的建筑领域有不在少数的技术人员根本不懂相关技术,但是他们却被安排在相当重要的岗位上,不能做好本职工作;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不能对图纸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分析,进而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误差的现象。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设和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其自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就要对其管理的机制进行相应的建设和完善。在目前大多数建设企业来看,其对于控制机制的建设没有进行完全的重视,甚至有些单位对于此项机制没有进行相应的完善,这就会促使在工程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其质量会产生一定的问题,而且管理的工作也没有依据可以对照。因此,相关的建设单位就要对其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建设和完善,并且还要对各大施工企业的重视程度进行相应的提升,确保每一个工程的质量都能与相关的机制相符合。与此同时,在进行管理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各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并且还要对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考虑,控制好工程建设的成本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相应的施工人员,还要对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控制,促使其机制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全面的管理效果。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

对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来说,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方便后续工程的开展作业。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如若一项工程在开展之前未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那么房建工程的质量将很难得到保障。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的质量,为施工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而,房建工程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施工计划与方案的重要性,在合理制定方案的同时,还需按照方案一步一步的进行。

3.3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工作人员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做好管理与控制工作。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一些业务培训,以此来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另外,在工作闲余时刻,也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的模拟实际操作等,这样则可以增强大家的实践能力。

4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管理不仅建筑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的建设单位要积极的对其自身的工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并且从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其能够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杨雪.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14,(11):52.

[2]耿兴军.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展望,2015,(17):25.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 第9篇

目前, 基于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日趋接轨于国际, 建筑物也更加趋向于深基坑、大跨度、大纵深方向,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逐渐多元化。鉴于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建筑工作者尤其是施工监理必须加大力度, 以及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以期完成一件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杰作。

2 建筑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阶段,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而且“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当中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现阶段, 很多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严重偏低, 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良莠不齐, 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觉悟以及素质, 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肆意收受贿赂, 放松了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严格把关, 最终造成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频频发生。除此之外, 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非常贫乏, 在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以及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与其他员工发生冲突的现象。

2.2 施工单位选择不当

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内部质量的因素就是施工单位。优秀的建设施工单位能够在科学的体制管理下来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 并所负责的建筑工程一般不会有质量问题的出现。然而,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 让一些私人性质的建设施工队伍打着自身企业的名号, 参与到建设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中, 这便使得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产生。

2.3 质量管理体系较差

在我国建设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质量管理体系经过长期以来的改革, 已经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当中, 具备了显著的计划经济时期特征, 比如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存在政企部分和政出多门的恶劣现象。因此, 由传统的体制所形成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无法从根本上发挥出基本的职责作用, 无法切实的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做出严格且公正的监督和管理, 并且难以有效的发挥出约束机制的效用。除此之外, 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存在着严重的懈怠心里, 区域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不良风气盛行, 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断出现问题, 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明确建筑工程的目标

在进行工程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工程的目标及质量方面的控制体系, 这也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这就需要各部门能够对其的职责进行严格的要求, 这样只有将各部门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使整体的工作有效的进行, 进而实现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3.2 编制好施工方案

在施工前首先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需要对图纸很详细的了解把握好其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点, 并对整个工程做整体的规划对其中的施工条件, 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很好的分析, 这样才能编制好好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主要是由民工组成, 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及对一些应急措施不够了解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为了能够减少这种情况导致的质量问题, 这就需要施工队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4.1 工序质量监控

在进行的质量监控主要是保证其每个程序投入的质量都能符合要求, 并且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每个过程的施工质量都能有很好的保证, 并且在每项程序完成后需要对其的质量进行检验, 只有在质量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程序。

4.2 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控

由于比较庞大的建筑工程需要承包给几个工程队伍进行同时施工, 为了确保每个承包的工程的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的监督力度, 并且建立完善的分包工程质量记录, 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工程在将来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4.3 监控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针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现场进行监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施工人员工作更加认真, 这样必然会提高工程的质量。

5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需要施工单位提供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的资料图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情况, 以及材料的购买情况是否合格及是否符合建筑的规格, 此外还需要提供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的实验资料及其中的一些隐蔽的工程记录, 或是施工方面的记录等, 这些都需要交给检查部门进行审核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将其中的某些隐形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 只有对施工的每个过程都做好监督工作这样才能很好的实现工程的高质量, 此外这阶段也是对工程质量考核的阶段是工程建设阶段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工程项目能否正常使用的标志, 因此需要对竣工阶段进行质量的监控。

6 小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出项频率较高的质量问题, 也是工程中的关键为了很好的控制好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正常的使用, 这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队建筑的每个换机都要进行质量的控制, 在建设的初期需要对工程的质量标注及目标计划有详细的了解, 并加强对员工的专业训练, 提高员工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以及在进行建设的初期需要设计好施工方案;在建设中需要对建设中出项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在后期做好检查和审核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国建筑工程呈现出深基坑、大跨度和高层甚至超高层的趋势。不断使得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度高和耐久性强是建筑物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 从而决定这一必备的条件的是施工质量的根本, 因此,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对建设工程不同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治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浅析[J].价值工程, 2012 (18) .

[2]马明.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6)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第10篇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战略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建筑施工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和完善施工整体效果的基石。近年来,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因管理机制的缺失和不足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引起了各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重视。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是企业施工健康稳步推进的核心保障, 是企业质量的“魂”之所在,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才能促进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提高, 以此加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 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房地产业一度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上有所提升,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亟待解决, 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1) 内部控制力度疲软。

当前, 多数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是不尽合理的, 内部控制独立性较差, 缺少有效监督和有效制约机制。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 管理者总是凭借主观意识, 单行独断置内部控制制度于无形之中, 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备, 其监管防控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在执行上出现疲软的状态, 致使项目管理漏洞百出。

2) 风险控管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机制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及防控管理。当前,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风险的识别是滞后的, 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 忽略内部控制对风险的“预警防控”作用。很多企业在施工管理中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连续的识别、监督、计量和评估, 导致企业在战略执行、投标施工等方面的经营风险加大,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危害。

3) 缺失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网络。

建筑行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近年来, 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 我国经济活动日益活跃, 经济主体及民事主体对交易空间、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多, 促进了建筑业的爆发式增长, 基于其巨大的收益, 社会各领域纷纷投向这一领域, 建筑投资行为广泛, 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 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注重企业的收益, 而忽视其内部的管理工作, 很多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更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网络, 致使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按照社会发展及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所提出的新要求来转变产业施工模式, 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4)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管理模式滞后。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相关领导管理意识观念缺失, 导致管理水平较低, 在人员配置上, 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更缺少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管理模式滞后的现象, 亟待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革新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效率。

5) 缺少建筑施工管理监控机制。

当前, 我国缺少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建筑施工管理监控机制, 外部审计机构、监理和相关行政部门由于缺少与企业的内部联系, 其外部监控力度不足, 对企业没有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而且我国在相关细节方面缺少法律标准, 造成监管范畴真空的出现。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监督控制机构, 主要是领导对管理人员的强制性约束, 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控制作用。很多企业没有相关的管理监督部门或者是一个“空架子”, 只是迫于形势而为之, 造成监管的不力, 导致管理性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影响了施工项目的健康有序开展。

2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1)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实现内部控制成效最大化。

从根本上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满足内部需求, 建构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健康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创造和谐、公平、民主的企业氛围, 以此实现内部控制作用的最大化。

2) 强化风险防范控制, 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

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具有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环节多等特点, 在质量、安全和经营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风险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强化风险防范能力, 是企业规避风险、查漏防弊的重要保障。因此, 企业应培养内部成员正确的风险意识, 建立专职风险评估分析及管理防控部门, 扎实推进风险“预警”建设, 强化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力度, 形成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系统, 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3)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近年来, 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施工现场也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抓好每一处细节, 才能更好地杜绝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 加强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这样才能使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4)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转变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行为者, 其素质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应转变思想观念, 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 转变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再教育, 完善管理准入机制, 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5)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监理单位、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完善相关监理机制, 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 与外部形成合力, 构建坚实的监督控制网络, 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施工工程质量, 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6)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网络。

一项工程的实施, 涉及到众多人员, 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极其复杂, 要想落实好管理的工作, 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相当重要。从以往诸多事故的发生经验来看, 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影响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之一。所以一套完善管理制度的落实, 能够确保企业从上到下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进展的顺利。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网络。将内部控制、外部监控及内部监控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共同作用,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系统相互作用关系见图1。

3 结语

在当代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加强体制结构的优化升级, 强化防控管理力度,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推进建筑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然后就此提出优化管理, 完善建筑质量的制度、机制及理念层面的有效途径, 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内部控制力度疲软、风险控管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 提出了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防范控制、转变管理模式等策略, 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工程质量,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小新, 赵阳.洛阳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08, 34 (19) :213-214.

[2]刘鑫, 楼丁齐, 周艳.浅析建筑工程如何优化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 2009 (55) :23-24.

[3]谢浩.加强市政工程安装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重庆建筑, 2010 (9) :62-63.

[4]张海成.施工管理对保证质量的重要性[J].建筑安全, 2011 (9) :56-57.

加强甲方工程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甲方;工程管理;协调;控制

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派出的人员,称为甲方。建设方的项目管理服务于建设单位的综合利益,而甲方就代表建设单位全面管理和负责施工现场,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达到利益最大化。甲方的行为职责有时还影响着整个工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甲方的工程管理,对提高整体工程质量起着促进作用。

1.甲方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1.1甲方合同管理

工程合同是为了实现工程建设任务而签订的合同,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单位等。合同履行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问题,因此,施工管理合同的加强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事情就是合同变更。甲方应该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如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监理机构。这些都可以为甲方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有效保护甲方在合同旅行中的利益。合同的组成是由工程协商、变更等协议或文件共同组成的。因此,甲方必须对合同给予足够的认识,对合同顺利履行的保证也是有效的证据收集,加强合同管理,切好维护自身利益。

1.2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控制好各个阶段的质量和坚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来施工,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分析质量管理:首先,要树立优质工程建设为目标,强化质量意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让工程建设各参与方都意识到,可通过教育,培训来强化,将质量责任感给激发出来。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都是甲方从统筹协调到具体过程中采取的,并将工程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给积极有效的发挥出来,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在建设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方人员和监理机构要规范建设行为,加强科学管理来监督施工企业,可要求施工人员用专业的施工技术态度来面对整个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建设优质工程起着促进作用。

2.加强甲方在工程管理中的措施

2.1在设计阶段做好成本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建设的起步环节,成本计算过后才可动工进行建设。虽然说设计的费用在全程的建设过程中只占总共的1.5%~2.05之间,但是这么小的比率在工程造价的影响力中却占到了75%,还要往上。由此可见,成本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支出比率,决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量和建设工期的长短。

因为在工程设计实例中我们发现,很多设计人员轻经济、重技术,随意的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这个时候,甲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的认真的审核和计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免初步设计审批之后,造成的经济问题无法解决。而且针对现在的设计不精的、深度不够造成的高造价问题。可以推行适当的限额设计,从制度上有效控制设计造价。甲方这个时候,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利用同类工程建设的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比较,使工程造价降到最低。

2.2加强专业的协调能力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很好的满足项目的需要,对于项目特定的目标,我们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协调”,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它所协调的群体包括:组织关系、人际关系、资源供求等方面。从甲方的角度出发,技术信息的协调是技术协调的重点。这个环节,相对来说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很薄弱的一个环节。对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性质而言,必须要有严格的好、规范和保护体系,各个环节必须紧密衔接。对于信息技术的协调,是各个工程部门,各个阶段和各个单位之间信息的传递,这些信息有时会成为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出错的可能性必须降到零。甲方的技术协调,应该从项目管理的制约机制、组织结构和协调程序等方面进行。

2.2.1法律和经济的制约

这个制约机制是协调管理的一部分,管理肯定是需要成本的。从侧面讲,如果协调失败,必将造成各个方面的损失。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重视法律和经济的制约手段。

2.2.2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的管理结构,可分为内、外两部分。这样的划分,在结构上决定技术协调的工作质量和性质。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结构是否合理,具体体现在甲方自身存在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甲方在分包项目的时候量力而行,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肢解工程,造成工程建设期间出现设计问题。比如从工程的材料和设备上来说,这两项是由施工单位全包,还是自行购买。这个时候,甲方应该考虑工程的自身管理能力和经济情况,虽然说有时候从单独的价格上来说是省了很多,如果考虑到整个工程建设,却大大增加了技术协调的工作量。客观来讲,已经违背了集约化的原则。

2.2.3严谨的协调程序

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程序,是做好技术协调的有利条件。但是真正成熟的信息技术协调,更多的依靠严密、科学、规范的协调程序进行。对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的、全参数的、客观分析进行控制,强调程序与组织的存在,对个人能力的依赖性进行弱化。因此来说,为了适应现代的工程建设模式,甲方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中转站,使信息准确无误的、迅速的传达中得以落实和流动。

2.3创造和谐环境,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不是独立存在于某个城区,其他建筑物可能会建设在城市周边,这时就会引发一些利益纠纷。而甲方做为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的一方,做好与外界良好的协调那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甲方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批手续,负起自身的责任,文明施工,外界对施工的不合理干扰要有效避免,这样对本工程建设的干扰就会少很多。和相邻的建筑工地双方要和谐相处,如遇到什么问题,再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为他人提供方便和帮助,这对创建和谐的施工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整体的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绝大的优势。其次,甲方在工程管理中,还要不断的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项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这其中脱离不开施工作业的管理人员在中间的积极协商和配合。在施工建设中,民工是实际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甲方应该善于关心民工的生活情况,将自身与民工的距离拉近,还要督促承包单位及时将民工的工资发放给他们,不得作出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这种种举措有利于将民工的积极性给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对整体建设起着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4加强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加强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措施:使用行政方法进行进度控制,直接、迅速、有效,但要提倡科学性,防止主观、武断、片面的瞎指挥。进度控制的经济方法,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用经济类的手段对进度进行制度和影响。进度控制的管理技术方法,通过规划、协调和控制,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其次,在安全施工方面,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①审查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行;②甲方应先审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符合规定,有没有超资质施工的现象;③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工序重点监管,如施工临时用电、起重作业、拆除作业、高处作业等;④根据工程进度进行风险识别,编制施工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并做好隐患整改工作。⑤检查场地情况、营地情况、员工饮食卫生、给排水临时设施等;⑥安全防护措施如消防器材、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警示牌等必须到位。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基本设施建设方面,并逐渐试着与国际相接轨。实现的前提都会工程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这时建设单位的甲方就应充分的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效协调和控制各方面,做好积极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提高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合理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各层面实际效益,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科]

【参考文献】

[1]文伟屏.甲方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2]詹继超,刘俊颖,王铮等.无效沟通引发的风险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11):53-56.

[3]安建军.浅谈建设工程中甲方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74.

[4]刘保胜,祝小青.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2,(12):289.

提高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第12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也给建施工管理以及质量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 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问题。

1 施工管理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案例

以上海静安区火灾为例 (见图1) 。

经调查分析, 该安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装修施工中, 2名焊工操作不规范, 使得短时间内产生了密集的火灾。该次事件, 还暴露了以下五个问题:①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多次分包、多家作业以及无证电焊工上岗, 还有对停产之后再次复工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②事故现场违规施工了大量的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 造成了大火的迅速蔓延;③施工现场管理比较混乱, 安全措施不到位, 有着非常明显的抢进度、抢工期以及突击施工的现象;④装修工程被多次分包, 违法违规, 使得安全责任不能落实;⑤电焊工没有特种作业的资格证书, 违反了相关的操作规程, 引发大火后逃离了现场。由此可见, 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管理工作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2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技术

(1) 施工人员的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施工的涉及范围非常广, 从而需要非常专业、高素质的施工人员, 再加上一些高新技术或设备的引进, 更加需要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来操作。但是,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 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均偏低, 比较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 更加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员, 不能及时发现并清除存在的危险因子, 也不能熟练操作高新设备, 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 这是现阶段面临的较大问题。

(2) 未引进高新技术或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 高新技术与设备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 有些建筑单位并没有进行适当的引进, 施工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或设备, 不但加长了施工周期, 也影响着施工的质量。或者有的虽然引进了高新技术与设备,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使其闲置, 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 国外和国内的施工方式有所差别, 技术设备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的建筑施工, 使其不能发挥其应用的功能。

2.2 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 建筑材料、施工仪器设备的良好是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 同时, 也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整体质量。如果购买材料环节不规范、设备的操作人员出现纰漏、验收工作不到位, 都会使材料、设备的质量出现问题。若将这些不合格的设备或材料用在建筑施工中, 就会引发相应的问题, 同样, 对施工的管理、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施工材料、设备的不合格问题, 并不仅仅因为购买或者验收环节出现纰漏, 此外, 与施工的设计、进度和造价的控制等也有一定的联系。另外, 不能依照施工的实际情况, 盲目引进新设备或者新材料, 或者过于传统, 不引进新设备或者新材料, 同样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楼盘倒塌的事件, 就是由偷工减料、周围地基条件不合理直接导致的建筑安全事故 (如图2所示) 。

2.3 施工管理

(1) 监控机制不完善。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拥有一个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对于保障施工质量非常重要。但是, 当前的建筑行业中, 很多施工企业在这方面仍然具有很多的弊端, 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对于施工的质量、进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因为监督工作的实施不到位, 致使施工中频繁发生权利和责任分工不明确, 导致了违规施工行为、故意漏掉某些工序、使用质量差的建筑材料等现象的发生, 未能将监督的功能充分利用, 严重影响了施工的管理和质量。

(2) 管理模式比较传统。现阶段, 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增加, 施工的难度也大幅增加, 同时, 也促使建筑施工逐渐工业化、机械化。所以, 一定要提升施工管理的专业程度, 保证项目的质量。据调查分析, 在建筑施工的场地中, 有许多不到位的管理问题, 比如安全标准的细化程度较弱、模式较落后、方式单一、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等, 这些问题均对建筑施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应当对该问题引起重视。

3 优化管理、提高质量的措施

3.1 做好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确保施工的安全、施工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均十分重要。为确保施工的安全、不拖延工期, 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建筑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 找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还有, 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同时, 也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促进他们管理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 使得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建筑施工。

3.2 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①在建筑施工中, 应当根据相关工序的标准流程来进行, 同时要积极研发新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对原有的技术进行优化, 对施工的质量、效率进行提升。②全程监控、控制建筑施工作业, 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相应的监控。竣工后的监控指的是验收、质量评定;施工中的控制指的是施工进度、质量的管理;施工前的控制指的是做好施工的设计与规划。③完善施工质量保障系统, 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机制, 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工作人员身上。与此同时, 为施工队伍配备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 并将施工管理者的权利、责任划分清楚, 培养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3.3 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建筑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基本物质条件, 也是投入成本最大的部分, 所以, 应当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减少浪费, 实现材料的最大利用价值。应当采取的措施有:①根据施工以及市场的变化的具体情况, 把握材料的购买数量。②材料运入场地前应当严格检查。③按照规定的标准实现材料的最大利用,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 监督材料的存储、管理、供应发放等。

3.4 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

具体的措施有:①建设企业应当将专业的管理人员建立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健全管理体制。②建设部门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 确定统一的目标, 来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③建筑施工是一项庞大、系统、复杂的项目, 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会涵盖很多的方面, 所以, 一定要制定全方位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应当涵盖安全、质量、赏罚、考核、责任制度等, 确保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到位。

3.5 控制好施工的进度

要想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作业, 就一定要严格掌握施工的进度, 具体的措施有:①在施工之前, 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计划, 并严格根据计划来进行, 从而确保施工的进度;此外, 还要对施工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施工人员、材料、方法、机械设备等。②在施工过程中, 应当确保人力、物力、财力使用的合理性, 从而确保施工的有序开展。③对于施工中影响进度的问题,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找出根源, 从根本上进行解决, 进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尽量清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④应当对施工的资源、时间、物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 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总之, 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 开展起来非常困难, 需要相关人员以及所有环节的相互配合, 才能确保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 为施工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 对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对施工管理进行优化, 同时提高管理力度, 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 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森森, 刘震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03) :162.

[2]渠啸啸.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6) :245.

上一篇:自学网络书屋应用下一篇:蚁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