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传播学

2024-09-11

高校新闻传播学(精选10篇)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1篇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 即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部或者体育教研室等。体育新闻传播除了一般新闻传播的共同特点外, 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 其传播途径也是包含高校所有的媒体途径, 并且体育行政部门还有自己专门的宣传途径。

广播。高校校园广播是高校媒体中最早出现, 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形式, 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校园广播具有信息传播及时、快捷、简短的优势, 易被听众无意识地在课余饭后轻松地接收。尤其是遇到突发性事件或现场直播, 广播的独特优势就发挥得更明显。

宣传橱窗。高校的宣传橱窗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媒体, 它们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特别强, 而且十分灵活机动, 成本也十分低廉, 形式简单并且比较美观, 富有丰富的创意, 可以说宣传橱窗是高校媒体中的活跃分子。它们除了传递内容以外, 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映出高校浓郁的文化气息, 是师生员工课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是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宣传橱窗, 能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治导向,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宣传橱窗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媒体, 也存在其篇幅小、张贴时间短, 很难全面地、持续地对受众施加影响。而且很多橱窗的宣传内容为手工制作, 显得比较杂乱, 没有专门的管理者, 经常还会出现刚贴上去一会儿就被其他的宣传内容覆盖了的情况。

网络。校园网络是一种新兴的高校新闻媒体形式, 它具有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拓展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工作空间和宣传渠道。校园网络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加强体育新闻传播的一种主体媒体形式。在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首页、聊天室、校园论坛等栏目进行体育新闻传播外, 高校的体育行政机构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 有着丰富的宣传内容和广阔的宣传空间。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 很多大学生都在使用电脑, 电脑在日常的校园体育新闻传播中, 可以充分发挥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 建立体育新闻平台, 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及时体育新闻、健康信息、运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 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也显得温馨体贴, 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文化意蕴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 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因此,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日益显现出它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价值。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导向功能。导向性是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具体内容丰富多样, 形式多姿多彩。这些丰富的体育新闻传播内容不仅使校园文化活动朝气蓬勃, 富有生机, 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而且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和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活动在传播体育信息、造就舆论环境的同时, 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在抵制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文明、高雅的生活目标。这就为大学生排遣精神压力、打发心中郁闷和发泄过剩精力创造了条件, 对大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教育功能, 比如通过生动的报道和宣传优秀人物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弘扬爱国精神, 培育体育社会公德等。另外,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可以让大学生快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体育信息, 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拓宽了大学校园各种体育信息的来源, 是现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源泉。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激励功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师生员工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在沟通参与者思想情感的同时, 使师生员工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在培养师生员工共同的体育行为规范的同时, 促进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群体意识的形成, 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 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弘扬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深深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激励教职员工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 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为学校争光, 从而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功能。在高校里, 教师们有着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生们也有着紧张的学习压力, 通过体育新闻传播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们的焦虑与疲劳。一方面, 高校体育新闻丰富的传播内容让师生们在课余饭后无意识地得到调节, 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播, 引导体育行为, 让师生们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 它要求师生们亲身参与运动, 在愉悦身心的活动中承受一定的负荷, 发展自己的体能。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里, 体育活动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 迎合了师生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已经成为师生员工的主要娱乐方式。

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高校体育新闻传播是体育文化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沟通全校师生员工的纽带和桥梁。它能够以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语言反映体育生活、评价社会时事、交流体育方法、分享媒体信息, 特别容易被学生群体认同和接受, 其效果明显好于搞一些强制性的规章或制度。因此, 高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一定要摆正校园体育新闻媒体的位置, 注重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功能, 善于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以及大众体育文化推广等工作的开展。

完善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运行机制。加强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文化教育功能, 彰显其文化意蕴, 就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 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校园体育新闻传播主要还是要借助于校园媒体为载体, 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高校体育新闻与校园主媒体之间的互动机制。首先, 体育工作者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利用校园媒体传播体育文化知识, 并为校园媒体提供体育思想传播的素材和方法论的指导, 帮助校园媒体制造和引导利于体育文化的舆论环境, 使大学生从校园媒体传播的审美娱乐信息中受到熏陶,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其次, 校园媒体工作者则需要在追求新闻客观性和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前提下, 自觉强化体育新闻育人的意识, 积极承担传播体育新闻的义务, 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播手段, 通过体育新闻特写、评论、专访等传播方式, 有意识地积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 充分挖掘大学校园媒体传播体育新闻的潜在文化功能。

提高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的质量。质量是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生存的条件, 也是其彰显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所以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质量也势在必行。首先, 应该建立专业化的体育宣传媒体。在校园各种媒体里面都应该建立相应的体育宣传栏目, 并且要培训专门的媒体工作人员, 加强业务指导。其次, 要加大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在高校校园里, 网络体育新闻主要是通过体育部门网站得以传播的, 体育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其网站建设,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能力, 结合学校实际, 向受众提供全面、深入的体育信息, 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金菊爱:《高校校园媒体作用探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3) 。

[2].王庆军:《体育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传媒观察》, 2007 (12) 。

[3].赵颖:《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偏离与回归》,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2篇

一、高校新闻媒体当前传播基本情况

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秉承传播育人的基本原则, 以高校传播宣传工作者与高校学生为信息传递者, 将高校信息通过高校媒体的方式向高校师生进行信息传递, 以此来完成高校新闻传播积极为大学校园文化服务、弘扬社会正能量和核心价值、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并辅助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目标。高校新闻媒体在其宣传工作中应着力于对内充分进行政策传播、群心凝聚, 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和促进校园和谐;对外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逐步完善公共关系建设, 促进高校文化与时俱进性的培养独特的高校传播媒体品牌的工作。随着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逐步提升, 新闻媒体在舆论导向引导、大学文化传承引导及信息交流沟通引导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日渐凸显。

在以学生为本的信息服务通道构建要求下, 高校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了包含校园网、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平台等由多媒体的融合协同形成的信息沟通渠道, 并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及时性。本着传播育人的原则, 高校新闻媒体在信息整合和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将国家的各项政策、校园的各项工作以学生轻松易懂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来定时、定期地进行传播和有效解释, 以帮助高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及信息。高校新闻媒体在当前的传播模式下, 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因沟通不畅及学生受明辨是非能力限制所出现的各类理解性偏差。大数据时代随着海量信息对学生冲击力的不断增强, 西方某些传媒以负面信息的传递及歪曲我国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行为, 来动摇我国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高校新闻媒体的有效性传递在和谐构建校园文化的同时, 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播手段和报道方式, 来将传播思想和理念融合在新闻报道内, 通过议程设置、把关人等功能的有效实现, 潜移默化地扭转师生在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后信念、思想、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的不良局面。为高校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和和谐校园文化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校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为高校新闻媒体的当前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挑战。首先, 在受到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 高校新闻媒体一方面必须为高校师生提供正确引导, 弘扬校园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 高校新闻媒体将面临着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强力冲击, 其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和有效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 社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调整以及意见表达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直接催发了高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变革。以上因素的存在均强烈地影响着高校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的传播定位。此外新媒体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不断渗入和广泛使用, 让高校新闻媒体当前的信息利用和选择模式的自主化和自由化发展愈加受到局限。宣传环境的复杂性不断变化的同时, 高校新闻媒体拟继续全面发挥传播育人的作用, 就必须不断从信息传播手段的角度来进行改革和创新, 尤其在现有信息资源利用和创造方面更需要抢占校园的这 (下转第132页) 一重要传播阵地, 稳占传播先机。

三、基于传播效力最大化的高校新闻媒体定位趋向

1. 坚持良好舆论环境的构建, 积极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舆论环境的良好塑造是高校新闻媒体在新时代进行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积极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尊重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 包容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多样性发展, 在逐步适应校园和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 抢占传播渠道把握传播主动权, 并唱响社会和谐发展和校园文化良好构建的主旋律。通过强化对师生所关注热点问题的专业性报道, 积极整合校园内各项媒体资源, 进而以生动鲜活的新闻内容来不断深化师生对校园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 积极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和谐进取的舆论环境。

2. 坚持“生本位”思想精析受众特点, 构建精品校园新闻媒体

高校的新闻传播必须以校园生活为基础, 正视师生作为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定位性和重要性, 明确分析并把握受众心理和诉求, 想师生之所想, 回答师生之所疑。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日常内容, 以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事件报道, 以此来激发高校师生的校园归属感。努力打造和创办符合高校师生意见交流、观点表达需要的平台, 迎合当前媒体变革的趋势和潮流, 完成校园多项媒体的整合和综合运用。以构建精品校园新闻媒体为己任, 巩固和强化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以促进新闻宣传覆盖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静洁.新媒体环境下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05)

[2]王晓琴.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05)

新闻传播学 第3篇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

为了缓和专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因此海文教育集团教育信息中心经过深入地了解与新闻传播学息息相关的各种专业,为广大有意于新闻传播学的学员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又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传统的二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又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学、传媒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

(一)研究方向

新闻学: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化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

(二)考试科目(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新闻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7新闻学基础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传播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三)职称资格考试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综合知识是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三、重点院校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

四、就业方向

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

职业发展资格认证: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认证目的: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

五、就业前景

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在美国,报刊、广播电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领域,都更愿意雇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毕业生随处可得、人工费用相对低廉而且还经过了必要的训练。

随着媒体的逐步开放,媒体对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毕业后主要去向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任职,还有的到政府机构任职。

六、就业分布最多的城市

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北京、上海、湖南等城市。

七、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

学科基础课:

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大众文化传播研究;

专业主干课:

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新闻传播思想史; 专业方向课: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对策

新闻传播是当前高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并且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教育领域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了研究与投入力度,并且其研究应用在实际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绩。但是,随着新闻传播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现有的对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高校科研中,要加强对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重视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将对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纳入到高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从而促进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知道世界各个地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企业能够在了解同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商业方面做出重大的决策;同时,对于国家经济信息、国际经济的信息的及时了解也能够为许多人提供商机等等。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而言,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更是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得人们能够了解世界、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的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而对于政治方面而言,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为国家政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献。由此可见,就当前的发展来说,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了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闻传播是否能够发挥出其效用,归根结底还依赖于新闻传播类的人才。只有专业的、优秀的人才才能为实现各个方面的作用而奠定基础。因而,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培养对于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对策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有着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这就给普通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而,我国教育相关领域必须要针对社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来对该专业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笔者在此就普通高校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可以有利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网络资源几乎已覆盖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任何一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网络资源的支持。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可能在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上不如一些一流的大学,但是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那么就能够弥补日常教学、教学中的资料不全等缺陷。同时,对于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够使得新闻传播的专业学生更能够领会到新闻传播的内涵,进而进行了解、观察和深入的学习。

(二)推进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在普通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虽然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的知识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教导学生如何有效的采集信息等还是不够的。还要做好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在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提高其人文方面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

新闻业出现大量的道德失范方面的事件,新闻业的最大危机是公信力危机,即公众对新闻业的态度。要解决受众对媒体的信任问题,除了媒体公司的高层需要开动脑筋,更应该从高校教育抓起。在学习阶段,除了技能之外,更要培养其新闻理想,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重在使学生明确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新闻道德规范如何。

(四)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要想提高普通高校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水平,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外,还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充分的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众所周知,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如果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对新闻传播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而欠缺对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对的。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时间比例要科学的分配,并且要配备专业的实践类的教师。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或是提倡校企合作单位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因此,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就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并且由于笔者对于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上述研究都还比较浅显,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虽然在理论研究上以及在实践研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绩,并且为我国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在认可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因该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在多个方面都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其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应该停滞不前。所以,在今后普通该校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重视和研究,并且更具该人才的实际培养要求,来研究其培养策略,进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鲍芳芳,何湘民.理工科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运行过程管理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5);

[2]粟幸福.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思考与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3);

[3]金月成.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要素,价值取向

新闻媒体传播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在校园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 我们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高校师生对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 新时期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校新闻媒体的发展, 与此同时, 也对我国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过程中, 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具体的传播内容、传播的介质以及受众等几个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完成各种校园信息的传递工作, 为广大师生传递社会正能量, 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从而使高校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下面, 我们就分别对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各个要素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者的价值取向

在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 传播者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它主要是指高校新闻部门中的记者和编辑人员。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 这些传播者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和加工处理, 并编辑成一个校园新闻, 然后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把它们传播出去, 最后为高校师生所接收和利用, 由此可见, 在整个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占据着首要位置, 他们决定了具体的传播的内容, 因此传播者的价值取向问题非常重要。具体来讲, 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者在价值取向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传播者要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高校校园中, 新闻媒体信息的主要接受者是学生, 而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转型阶段, 这个阶段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传播对象群体, 新闻媒体传播者一定要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选择良好的传播内容, 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第二, 传播者要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闻媒体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因此在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 传播者要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 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新闻媒体传播工作, 使新闻媒体传播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二、高校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价值取向

传播内容是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传播内容价值取向方面, 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坚持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 社会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不仅注重社会效益, 而且还追求经济效益, 强调两种效益的有机结合, 但是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不同, 它主要是为高校的师生服务, 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即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高校新闻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依旧坚持追求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第二, 坚持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高校新闻媒体传播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 还要坚持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作为新闻媒体传播中的一部分, 要注重挖掘其新闻价值, 以此来吸引高校师生的注意, 增加新闻内容的阅读量。与此同时, 高校新闻媒体传播由于具有特殊性, 在坚持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其宣传价值, 始终坚持为高校教育服务的宗旨, 从而使它更好地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比如, 在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 如果传播内容是“毕业生找工作”, 它不仅具有新闻价值, 还可以增加高校师生的阅读量, 而且还具有宣传价值, 向学生传递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各种信息。

三、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介质的价值取向

高校新闻媒体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传播介质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般来说, 高校中的传播介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以及电视等。在具体的应用中, 这几种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比如在传播范围上, 它们都是在高校范围内;在传播性质方面, 它们都属于大众传播介质。当然, 它们也具有一些不同特点, 比如校园网和电视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来接收信息, 校园广播则是通过听觉方式来接收信息, 而校报则是通过视觉的方式进行信息接收。另外, 在使用中, 每种传播介质各有优劣, 比如校园网的覆盖面比较广, 但是成本比较高;电视更具有直观性, 但是受到设备的限制;校园广播的传播速度快, 但是无法进行信息保存;校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是传递的时效性比较差。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 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不同的传播介质, 如果是一些娱乐性的新闻信息, 我们可以采用广播和电视等传播介质, 如果是一些理性的或者重大的新闻信息, 我们可以采用校报或者校园网的传播介质。总之, 无论采用何种传播介质, 都要以为高校师生服务为最终目的。

四、高校新闻媒体传播受众的价值取向

在高校新闻媒体传播中, 受众就是高校的广大师生, 他们作为传播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价值取向方面主要是满足以下几个现实需求。第一, 满足高校师生求知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 高校师生要借助于新闻媒体传播满足各种求知需求,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比如了解本学校中的一些新闻时事, 掌握学校中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政策变化等。第二, 满足高校师生交际和娱乐的需求, 高校师生还可以利用新闻媒体达到交际和娱乐的目的。比如, 一些学生消息比较灵通, 可以在交际中占据主动地位;又如, 高校师生可以利用新闻媒体中的娱乐信息获取身心娱乐。第三, 满足高校师生参与校园活动的需求。在高校新闻传播中, 师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活动中, 从而打破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 比如在高校生活中, 广大师生可以针对各种新闻媒体信息发表自己的评论, 可以向本校的新闻媒体投稿, 还可以参与高校各种社团举办的征文活动等。

综上所述, 新闻传播是高校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对于高校师生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 高校新闻传播与社会上其他的新闻传播不同, 不仅要提高新闻传播的水平, 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还要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介质以及传播受众等各个要素方面做好价值取向工作, 向广大师生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理念, 更好地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温阳东.论高校新闻传播的教育功能[J]魅力中国, 2009, 12 (28) :56-57.

[2]陈沙.论高校新闻网现状及其科学发展[J]黑河学刊, 2010, 02 (08) :113-114.

[3]余敏.谈高校新闻宣传报道的实践创新[J]大众文艺, 2011, 09 (10) :103-104.

[4]刘进.论高校新闻媒体传播要素的价值取向[J]社会经纬 (理论月刊) , 2013, 07 (09) :164-165.

[5]温洪泉.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02) :132-133.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6篇

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开始于1918年。应该说中国的新闻教育起步并不算晚, 但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 国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仍有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之处。

一、国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索中的主要论题

从新闻教育模式来讲, 大概有四种模式:法国模式、英国和德国模式、美国模式以及拉美模式。1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或多或少会借鉴上述模式, 但各国各高校的培养理念并不统一, 与其直接照搬某国或某校的培养模式, 不如先弄清各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论题及争议。概括而言, 主要存在下面三种观念之争。

1. 理论与实践之争

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两大重点内容。一般笼统的认为, 英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较为侧重新闻理论的研究, 而美国高校则更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为学生提供大量与业界接触的机会。

英国新闻传播专业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般新闻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各占一半, 而传播专业则侧重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等2。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本科生必须学习的理论型和实践型课程大约各占

50%。

在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 注重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最显著的成就。全美大学新闻学院排名第一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以重视实践作为自己的教育传统,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新闻业务能力。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不讲理论, 只讲实践”。3

2. 新闻学与传播学之争

虽然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直被归在同一个大学科下进行讨论和研究, 但两者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詹姆斯·凯瑞 (James Cary) 曾在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简称AEJMC) 年会中指出“新闻学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而不是和传播学相融合的社会科学”。这一观点得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的认同。4

美国有的高校新闻学院和传播学院是相互独立的;有的仅有新闻学院或传播学系, 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研究生院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有的不办新闻学院, 也不办传播学院, 如耶鲁大学在法学院里面设立了一个法律新闻硕士专业。5

英国是“先有传播学后有新闻学”6。传播学院和新闻学院培养目标不同, 二者最理想的状态是分开设立。而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 二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除此之外,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还认为, 为了能够超然地、独立地、客观公正地审视研究对象 (新闻和记者) , 大众传播学者应与新闻业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3.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争

相对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是全面的, 但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前国内高等学校中所设专业的变化越来越难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通识教育多样性的优点变得尤为突出。

在美国, 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调。研究显示, 大多数美国院校通识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超过30%7, 在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通识类课程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本科教育, “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 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8, 目的不仅是针对新闻传媒业的相关职业培养学生, 而是着眼于全方位的为学生进入现实世界打好知识基础。

二、国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趋势

融合是近年来各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融合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跨学科的融合和跨国跨校的融合。

跨学科合作, 旨在强调人文特色。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将传媒研究课程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机构、媒介内容及受众方面, 同时传播学研究还将与语言学、行为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学科间的比较。所设课程出处体现学科间的融合。

国际合作交流一向是高校发展的重点。不少新闻传播高校也将跨国跨校的合作作为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渠道。2010年, AEJMC主席、奥克拉荷马大学教授查尔斯·塞弗 (Charles Self) 主持了《新闻教育国际普查》。该普查的初步成果列举了普查范围内所有跨国跨校新闻学教育合作项目的主要特点, 包括项目规模、授予学位类型、课程重点、项目经费来源、学习内容 (前10个) 、国际合作类型以及合作中的难点 (前8个) 。同时, 数据显示, 欧亚大陆的新闻传播类院校的学生有更易参与跨国、跨校合作项目。■

[注:本文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论文, 项目编号:JJ10029]

参考文献

[1]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1.

[2]郭宝.浅谈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J].《新闻天地 (下半月) 》, 2010 (4) .

[3]蔡雯, 周欣枫.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J].国际新闻界.2005 (6) :61.

[4]李希光.国际传播人才应该是会讲故事的人[N].光明日报, 2011-1-25 (16) .

[5]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1.

[6]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 (5) .

[7]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22.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7篇

据信息产业部负责人宣布, 目前我国网民数已突破2.21亿, 而且正在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 (1) 然而, 在一片繁华的盛况面前, 我们也感到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悄地形成。这个危机便是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的危机。

(注:表格中只罗列设置了新闻学、传播学或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

在福建省内, 许多网络媒体网站在显著位置刊播的招聘信息, 对网络编辑提出了如下要求:招聘者必须对网络新闻规律有较深的理解;除应具备新闻采写编的基本能力外, 须对财经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知识面宽, 文字功底扎实。 (2) 面对网络媒体对网络新闻人才提出的“量”与“质”的要求, 福建省各高等院校当下的网络新闻教育是否存在不足?或者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为此, 笔者对福建省几所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进行了调研, 结果显示:其一, 我省目前尚未将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招生, 即并没有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其二, 我省只有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新闻传播相关课程, 且该类课程大部分于2007年才开设。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福建省出现网络新闻人才供不“应”求现象

从表1中, 我们可以得知:福建省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向在校学生开设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是相当有限的, 有一半左右的高校尚未涉及此类课程。且在开设的相关课程中, 大多教授的是网络传播导论或概论, 直接涉及网络新闻编、评的业务类课程确实少之又少。加之, 这些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 (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9年春季学期才为本科二、三年级开设《新媒体概论》课程) , 网络新闻方面的知识对于2006年以前入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而言, 还是相当陌生的。

笔者对福建省内高校部分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初步访谈后得知:高校网络新闻教育的缺失, 是毕业生在接受网络媒体用人单位面试时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更科学地考证这一结论, 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福建省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以网络媒体为就业取向的调查问卷”, (3) 于2009年6月-7月期间, 以福建省高校有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2005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发放了100份电子问卷, 有效回收95份。对问卷原始数据归类后,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

1、毕业生未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及其主要原因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课题组对近百所大学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表明, 选择去传统电视媒体的人数为20.6%, 选择去报社的人数为19.5%, 而选择去新媒体作网络记者的人数只有6.5%。这一结果引起了网络新闻界尤其是新闻网站管理层的极大恐慌。 (4) 针对美国的情况, 福建省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又如何呢?

如图所示, 在回答问题一“毕业时您选择哪个领域作为就业取向?”时, 8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传统媒体, 10%选择其他 (包括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 只有10%的被调查者选择网络新媒体。可见福建省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并未将网络编辑作为自己的职业取向, 主要还是以传统媒体为主。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 传媒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毕业生在选择就业领域时理应有所改变才能适应传媒的发展要求。

在回答问题二“不选择网络媒体作为就业取向的最主要原因?”时, 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大学期间所学课程都是关于传统媒体的, 所以感觉对传统媒体比较有把握;另有20%认为:自己对网络媒体知之甚少, 所以觉得不能胜任网络媒体的工作;剩下10%的回答有其他原因, 如毕业时不想从事媒体工作等。由此可见, 福建省新闻专业高校毕业生不选择网络媒体作为就业方向, 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网络新闻教育的缺失, 这也验证了笔者访谈所得到的结论。

2、毕业生认为高校开设网络类课程对就业有帮助

如图所示, 在回答问题三“您觉得如果学校开设网络媒体的相关课程, 对您的就业是否会产生帮助?”问题时, 有8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帮助, 10%的认为没有帮助, 5%的认为无所谓。

在回答问题四“觉得有帮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 如图所示, 6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网络媒体的相关课程, 即使在传统媒体工作也是有帮助的;22%的认为学校开设该类课程, 在接受网络媒体面试时, 会更有信心;而10%的则认为开不开该类课程无所谓, 这部分同学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都抱消极态度。

3、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络媒体课程, 且应多开网络新闻编辑等实务

如下图所示, 在回答问题五“您觉得学校应该开设网络媒体方面的课程吗?”时, 统计结果显示, 有8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络相关课程;有5%则认为不应该开, 理由是他们认为传统媒体的相关课程都没开好, 不要浪费时间;而剩下有10%则认为, 开不开无所谓, 反正大学期间上的课程对他们吸引力都不大, 还是靠自学。

在回答问题六“您最希望学校开设哪些网络方面的课程?”时, 有75%的被调查者最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新闻编辑等实务类的课程;其次是理论类课程, 如新媒体概论等, 占到15%;剩下有10%的同学则认为新闻网页制作等技术类课程是最希望能被开设的。

4、毕业生建议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提供实践平台

从问卷最后一道开放性问题“您对高校关于网络媒体课程的设置有什么建议?”的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在阐明学校应该适当增加网络媒体类课程的同时, 认为学校最好能配合相关课程, 创办校园网、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等,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这样才能学有成效。

除了对福建省内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外, 笔者还对福建省内新闻网络招聘单位进行了初步的调研。思科系统公司和国际数据信息 (IDC) 于2007年共同发表的“网络人才白皮书”报告显示:亚太网络专业人才到2009年将出现22万人缺口, 其中, 台湾网络人才短缺数将达6100人。 (5) 福建省网络人才短缺的具体数据, 由于笔者个人能力无法统计出来, 但根据笔者对福建省各大人才网站的跟踪调查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诚聘英才板块是常年招人的, 如福州天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年招聘, 且开出8000元/月的高薪来招揽人才, (6) 笔者认为人才稀少或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 高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信心接受网络新闻编辑岗位的挑战;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常年开出高薪招聘网络编辑人才。由此可见, 福建省内网络新闻领域人才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已甚为严峻。面对这一矛盾, 笔者认为, 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模式已迫在眉睫。

三、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方向

如何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中加入网络新闻传播相关课程呢?如果设置了这类课程, 又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从网络新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来看:

1、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是基础

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 虽然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变化, 但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 无论是从事何种媒体的新闻传播, 我们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突出的新闻敏感和素质。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仍然是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新闻;要有专业的、过硬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

2、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应做出改变

由于新旧媒体之间的差异性, 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必须改变,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从采访到写作到编辑到播发整个过程的不同之处,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 使采、写、编、播变得高效和快捷, 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传播的优势。

二是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 所以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即熟练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数字化摄影摄像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 使采访、编辑、传送、播发过程数字化, 从而使新闻活动更加快速、方便、有效。

3、教学中应合理安排课程比例

在2009年6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讨论会上, 国内知名学者李良荣以“手机3G技术背景下的传媒业的前瞻和新闻传播学教育转型”为主题, 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型, 提倡重新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变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必须大大压缩, 只应占全部课程的30%, 而大大增加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 (7)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涵盖了人文、社科、新闻、传播方面的课程, 但如果要使学生毕业时既能到传统媒体从事工作, 也能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笔者认为必须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做出改革, 课程设置上要有所取舍。如合并一些传统的新闻学课程, 重点突出新闻骨干课程, 加强人文社科类和技术类课程的分量, 使其达到李良荣教授所说的3:7的比例也未尝不可。

4、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

网络新闻工作是由一系列实践很强的工作组成的, 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校园网站可以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在校园网上开设“校内新闻”, 使学生完成从新闻的采写、编辑到网页编排直到网页内容上传的网络新闻采编排传的制作全过程。笔者认为漳州师范学院开办网络电视台, 将其作为新闻传播系学生的网络新闻实践基地, 不愧为省内新闻院校进行网络新闻教育的一个典范。

四、结语

正如新浪网技术 (中国) 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段冬透露的:新浪网在招聘网络新闻人才的时候大多以人民大学、传媒大学等新闻专业的学生为招聘目标, 因为他们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作基础, 对文章的整体运作工作更容易上手, 更容易抓住新闻点。 (8) 基于此,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必须在各高校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适当增设网络新闻传播方面的理论和业务课程, 并且面向实践 (开办网站或网络电视台、电台供学生实习) 。如此, 才能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的同时, 满足大多数招聘单位的人才需求, 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应该成为福建省各高校大多数新闻院校的共识。

注释

1 《截止今年0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2.21亿居全球首位》:http://hi.baidu.com/world_spaces/blog/item/a527ec24206d13348744f93d.Html

2 福州新闻网招聘网络编辑记者广告:http://www.fjhoo.com/thread-1709314-1-1.html

3 若需要查看问卷样本, 可发邮件至“xiaohongxie@126.co m”索取

4 《新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网络记者》:http://www.cqvi p.com/qk/96471B/200807/26942070.html

5 《台湾网络人才两年后缺6100人》: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3/121612199369s.shtml

6 《截止今年0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2.21亿居全球首位》:http://hi.baidu.com/world_spaces/blog/item/a527ec24206d13348744f93d.html

7 魏永征博客:http://yzwei.blogbus.com/logs/41183282.html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8篇

一、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新媒体使用现状

(一) 新媒体使用频率很高

调查显示, 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在新媒体载体的使用上, 智能手机占66.4%, 电脑 (pad) 占33.6%。累计使用时间平均每周在20-30小时的占46.4%, 30小时以上占45%, 少量一些老师的新媒体使用时间在10-20小时的占6.2%, 低于10小时的只占2.4%;这些时间里面, 有13.1%的老师同时选择了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QQ) 、关注网络论坛 (微博、博客、社区) 和浏览新闻门户网站, 7.9%的老师有浏览境外网站的习惯, 9.1%的老师对网络视频比较热衷, 这说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们与时俱进, 愿意借助新媒体的资源来提升自己。新闻专业的老师对于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的用途范围较广, 笔者在调查中列出的选项中, 其中有52.4%的老师同时选择了作为“通讯工具、社交需要、查找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借鉴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三个选项, 与此同时, “学习新知、自我提升, 学术前沿、学术动态的窗口, 网上购物、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三个选项的比重达23.1%。对于新闻专业的老师而言, 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业界最新学术前沿信息、动态进行关注, 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持续跟踪、讨论, 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生俱来的习惯。调查显示, 新闻专业的老师平均每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动态的频次在10次以上的占10.7%, 6-10次的占41.7%, 3-5次的占33.3%, 2次及其以下的占14.3%, 其对于社会热点新闻, 新闻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 新闻传播学大型学术活动、学术动态的发布率分别为21.3%、32.1%、28%。当问到“在新媒体平台上看到感兴趣的话题时, 您会怎么做?”选择“阅读并分享”的占40%, 选择“阅读, 偶尔会分享”的占36%, “只阅读, 不分享”的占24%, 没有出现“不阅读, 不分享”的现象。

新媒体的使用也给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带来深刻的影响。老师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更大了, 更爱使用新媒体, 却更加信任传统媒体;通过访谈了解到, 老师们认为新媒体在对信息获得的实时性上帮助很大, 在信息发布效率方面具有对应的优势, 而在信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公信力和权威性上不及传统媒体。一个事件发生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往往会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来印证新媒体平台内容的真实性。老师也在意自己在新媒体平台推荐消息的反馈情况, 通过老师的自我评估可以得到答案。当问到“在对您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分享过后, 学生的反应是什么”时, 回答“很少有点赞、阅读、评论、转发”的占23.8%, “有部分点赞、阅读、评论、转发”占45.2%, “有大量的点赞、阅读、评论、转发”的占21.4%, “没有观察过”的占9.5%。通过访谈了解到, 有在新媒体平台上推荐消息习惯的老师看到的含有诸如新媒体运营、大数据、互联网+、媒介融合、社交媒体、一带一路等词汇的文章、报告, 都会习惯性地点进去阅读, 并有选择地进行分享或者推荐给学生。这有助于老师信息深度解读能力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内容效果。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会引用自己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过的信息内容, 还有的老师的科研项目、计划也是从平时的新媒体平台上分享中得到的。

(二) 课堂教学新媒体手段使用深度不够

把新媒体技术手段衍生的先进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的呼声。新闻传播专业作为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的主阵地, 需要作出表率,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调查显示, 87.1%的老师都有使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习惯, 也能通过不同形式的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等进行课堂的辅助教学。其中67.9%的老师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 16.7%的老师会使用网上优质示范课, 8.3%的老师会用同步多媒体操作来进行演示教学, 7.1%的会用到在线直播课, 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即时信息, 方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但许多老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本, 使用的如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等也是中规中矩, 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小。笔者让老师对自己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自我评估, 根据自己课程本身的特征, 分别用“效果很好、效果一般, 效果不佳, 效果很差”几个选项, 结果是:选择“效果很好, 很受学生欢迎, 自我感觉很好”的占53.6%, “效果一般, 比不用要好的”占35.7%, “效果不佳”的占8.3%, “效果很差, 学生反感, 自己也没兴趣”的占2.4%。

鉴于老师的主要受众对象是学生, 学生对老师在新媒体使用的评价上最有说服力。当问到老师课堂上新媒体的使用情况时, 学生反馈的结果是, 老师中有90%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 (PPT) 进行教学, 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的到达率达67.72%, 少数老师会以在线直播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老师使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评价也不尽相同, 认为老师上课内容和形式都能兼顾的人占30.72%, 仍有27.99%的学生认为老师所使用的新媒体手段教学形式很好, 但教学内容、质量却一般。有些老师的新媒体手段用的相当灵活, 有一段时间网上曾对新媒体航拍技术进行大肆的宣传, 特别是对整个南昌大学校园的全景图进行多维度的展示, 甚是壮观。通过访谈了解到, 南昌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一位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此项技术, 把使用航拍的专业技术人员请进了课堂, 进行室内理论的讲解、技术的辅导和室外的操作演示, 学生们觉得上课有形式、有内容, 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这样的形式也仅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老师的课堂, 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并不能突破自己, 借助外力特别是新媒体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笔者通过调查学生对于老师新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的评价是:“有内容, 有形式, 效果很好”的占30.72%;“形式很好, 内容一般, 总体效果不理想”的占27.99%;“内容很好, 形式一般, 效果还行”的占36.86%;“形式、内容都不行, 效果很差”的占4.44%。

在教育理论上, 我们都知道有“听不如看, 看不如做”的道理。所以, 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中, 让学生实践并与同伴交流的效果会比只听老师讲解和演示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 学生对老师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的质量期待高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 新闻传播专业老师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与学术前沿、学术动态的关联紧密, 对于老师推荐的信息中学生的偏爱情况看, “学术资源, 备考指南”的选择率为82.59%、“招聘、求职信息”的选择率为51.19%、“教师个人原创信息”占32.08%, 对于“重磅、独家揭秘信息”、“软文、励志信息”、“时下流行潮 (电影、美食、音乐、节目等) ”的选择率分别为22.87%、21.5%、19.1%。这说明学生有明显的信息选择取向, 希望老师不只是分享一些学术、求职信息, 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原创信息增加对老师其他方面的了解, 如外出学习交流、度假, 和名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合影, 以及其他一些有人文关怀的信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了解, 凸显个人魅力。但是需要老师注意的是, 新闻传播专业老师们需要充分顾到本专业的学科特性和学生的需求, 在学术资源、备考指南, 招聘、求职和个人原创这些信息的选择与推荐上花费心思, 达到双赢。一些老师在新媒体平台上就学生发表的动态信息进行主动关注、发表评论的现象很常见, 一定意义上扩大了教师在新媒体平台 (微信、微博、QQ等) 上的影响力, 通过与学生进行舆论互动, 更多地融入网络话语体系, 增强了信息扩散能力。笔者对教师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学生信息的关注情况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您对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动态予以评论的情况如何”时, 回答结果如下:从不进行评论的占23.8%, 只评论个别人的占42.9%, 只评论感兴趣的占31%, 尽可能都评论的占2.4%。

显然, 新闻专业的老师对学生信息关注的量不足, 而事实上, 这种交流互动对于师生关系影响很大。老师对关注的某一部分学生或者对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浏览, 并有选择地进行评论, 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分享的动力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希望老师能通过新媒体手段的使用增加知识获取的有效性, 而且希望老师能通过新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 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老师与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 更是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的朋友关系。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需要用新媒体平台打造亦师亦友、活跃互动的氛围, 老师只有增加信息分享的数量并对信息的质量进行把关才能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4]。

二、问题及对策

归结为一点, 新闻传播学专业高校老师新媒体的使用, 不仅包括显性方面的正常教学对于新媒体技术的驾驭, 还包括隐性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的资源分享, 二者都是为了更好服务教学。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新媒体技术, 再好的技术也需要靠人来应用。针对新闻传播专业老师新媒体课堂教学使用深度不足、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质量不高、与学生隐性互动不够这些问题, 笔者觉得,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仍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结合本次调查和访谈给出以下建议, 作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第一, 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开放性教学的要求, 重视新媒体素养方面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始终走在其他专业老师的前头。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习惯, 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尝试用新媒体所提供的全方位技术手段和辅助资源把新闻理论和实践课多维度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现有的教学方式的束缚, 增强课程新媒体的使用粘性, 充分利用网络图片、视频、互动学习软件等多方面的新媒体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第二, 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新媒体平台信息分享的质量。对于老师来说, 吸纳及批判性地选择和接受不同信息, 又能将个人观点准确、理性地分享出来, 对于营造一个优良的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氛围尤其重要。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 在不经意间就能接收到海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真是假是否有价值, 都需要学生进行判断, 这个时候老师的资源分享价值便凸现出来。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使老师重视自己的新媒体资源分享质量, 发挥正确的意见领袖功能十分重要。通过把网络海量资源的信息获取并在新媒体平台分享优质学习资源, 既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又对学生起到信息导读的功能, 实现双赢。

第三, 重视新媒体平台增强教学的交互性的作用。通过与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舆论互动, 更多地融入网络话语体系, 增强信息扩散能力, 更多维度地帮助学生, 在教学手段上创新。如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新闻评论的老师, 其个人通过撰写教学日志, 把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传到自己的教学博客上, 与学生在网上延伸课堂讨论, 甚至一些媒体的评论者也参与交流, 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分享对师生及时交流、答疑解惑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的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开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专栏, 不仅使困惑某些学生心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 而且使得各个回答问题的新闻传播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理念得以公开, 大家集思广益, 把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一些现实难题集中解决, 形成一整套可以采纳的方案, 把最新的讨论成果及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新闻传播实践中去, 达到教学创新。

在互联网+的媒介视域下, 新媒体发展自然要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 这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的使用程度也必然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检验的一项标准, 通过对新媒体的实证研究, 实则也是给与现今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的一种引导, 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教师来说, 谨慎、常规、高频的新媒体教学策略也是今后要达成的一项艰巨任务, 持续不断的新媒体教学思路也会带给高校教师更多的机遇与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承宇.新媒体与高校新闻人才培养[J].新闻论坛, 2015 (3)

[2]王彩燕.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补的课堂教学策略探讨[R].北京: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2015:1

[3]周婕.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27.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9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期刊出版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17-08

1引言

自从世界上最早的两份学术期刊——法国的《学者周刊》和英国的《哲学汇刊》——于1665年诞生以来,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学术传播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相对图书,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的优点,因此深得学者钟爱。一方面,期刊承担着同行之间交流信息和传递知识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期刊在很大程度上也扮演了质量控制和学术评价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期刊的发展必然反映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期刊出版往往成为学者考察学术研究进展的切入点。

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大多数新闻传播学期刊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相继创办。基于不同的特征或属性,这些期刊可以形成不同的期刊网络结构。以主管单位属性为例,我们可以大致将新闻传播学期刊区分为三大类:教学科研机构主办类、政府机构主办类和媒体企业主办类。但是,基于主管单位、创办时间、出版周期甚至是影响因子等属性形成的期刊网络结构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那么,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如何,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又是如何呢?本研究试图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2文献综述

2.1国内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研究

国内曾有多位学者关注和研究新闻传播学期刊。段京素和任亚素两度合作,分别以2000—2004年和2005-2006年CSSCI数据分析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团队以2004-2006年CSSCI数据分别考察中国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和Web即年下载率、被引频次和被引广度以及被引速率和影响因子,其系列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刊发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5期。蒋伟伟也曾利用不同年度的CSSCI数据分析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规范和期刊H指数。另外,高燕等人基于《新闻记者》(1983-2008)高影响力论文论述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发展与变迁。肖燕雄等人以2000-2008年《新闻大学》和《国际新闻界》为对象剖析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院内发文”现象。王园利用2003-2008年CSSCI数据通过被引次数、不同学科之间引用情况以及对外文期刊引用等指标试图揭示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学术质量。

上述诸多的文献计量研究均为我们了解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学术影响力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依据。但同时也发现,这些研究并未涉及作为整体的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也没有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行深入探索。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所作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2.2期刊共被引分析及其案例研究

期刊共被引分析是在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献共被引”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enry Small和前苏联I.V.Marshakova于1973年提出。所谓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文献所引用,共同引用它们的文献数称为共被引强度。共被引强度越大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越高。将文献共被引中的研究对象从文献延伸到期刊,就形成期刊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分析把数量众多的期刊按被引证关系联系起来,从利用的角度揭示学科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特征。同时,期刊的共被引也反映了它们之间某种学科或专业上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

国内外有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方法研究某一学科各个期刊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整体的网络结构。比如说,应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McCain试图揭示美国经济学期刊的网络结构,LiuZao则对国外城市研究的期刊进行可视化工作。利用同样的方法,国内学者岳洪江与刘思峰合作对管理学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姜春林等人则针对科学学期刊进行了共被引分析。自从邱均平和李俊佩利用期刊共被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相关分析后,张蔓蒂、王召兵等人也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类似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利用相同的方法从事同一主题的研究工作,只是在研究样本数量的确定和具体的分析方法稍微有些区别。

相对于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发展得相对缓慢。一方面,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案例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某些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尽管如此,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案例还是为本研究利用共被引分析方法从事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照。

3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法。具体而言,在设计方面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3.1研究样本的确定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60余种,考虑到学术水准问题,本研究选择研究样本以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两大评价系统为准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选定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15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0年版)遴选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28种,包含CSSCI选定的所有期刊。因此,本研究将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遴选的28种期刊作为获取研究样本的依据。考虑到《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在刊名的精确检索方面属于包含关系,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本研究排除《新闻界》。同样的道理,本研究也排除《传媒》,保留《传媒观察》。

因此,本研究最终获取的有效研究样本为26种期刊。按其刊名首字母排序,它们分别为:《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传媒观察》《当代传播》《电视研究》《读书》《国际新闻界》《科技与出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以下简称《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记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图书评论》。

3.2原始数据的获取

在确定26种专业期刊后,本研究利用中国学术

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获取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CAJD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00多种,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收录也是相当全面的。因此,利用CAJD获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数据,其质量是比较高的。在具体操作方面,本研究利用CAJD的“参考文献”字段检索功能,对两两刊名进行“逻辑与”匹配,同时设定“精确匹配”。考虑到部分新闻传播学期刊在早些年不太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所以本研究将检索年限设定为从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数据。之后,利用EXCEL表格的行列交叉记录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终得到一个对称矩阵。为了后续数据分析的需要,本研究用各自行列的最大值加1的方式填充对角线上的空缺值。

3.3矩阵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首先将原始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然后采用SPSS软件提供的分层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Methods)和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tionalScaling)对相关矩阵进行数据分析。分层聚类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聚类方法,由于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灵活多样,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利用分层聚类谱系图可较为清晰地看出全部样本的聚集过程,从而可做出对全部样本的分类。而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可以创建多维空间感知图,图中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它们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4主要发现

4.1构建的新闻传播学两两期刊共被引矩阵

表1是由选定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共被引数据构建的原始矩阵,其中的行列交叉点数据代表了两两期刊被第三种期刊同时被引的次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编辑学报》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多。具体而言,它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共被引次数分别达到1887、635和500,位于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的前三甲。《现代传播》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也较多。它与《新闻记者》和《国际新闻界》的共被引次数分别为459和444,在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中位于第四和第五。

相比而言,《电视研究》和《中国图书评论》这两种期刊与其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较少。其中,《电视研究》与《出版广角》《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共被引次数均为0。《中国图书评论》与《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共被引次数均为O。同时,《电视研究》与《中国图书评论》两者本身也没有被任何第三种期刊同时引用。

图1是本研究利用UCINET6.0中的集成NetDraw软件自动绘制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两两共被引网络图谱。NetDraw是由SteveBorgatti撰写的免费软件,该软件同时适用于1-模和2-模社会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它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关系,并利用节点属性设置颜色、形状和节点的尺寸。在图1中,四方框代表了各种期刊,两两四方框之间的连线代表两种期刊的共被引关系的存在。如果两两期刊之间存在连线,而且连线越粗,则进一步表明这两种期刊同时被引用的次数也越多。正如图1所示,《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由于共被引次数高达1887次,所以两者之间的连线相对于其他连线显得异常的粗。《中国图书评论》与《电视研究》《中国报业》之间不存在连线,则说明彼此之间不存在共被引关系。

4.2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基于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两两共被引次数形成的共引矩阵,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类图。通过观察,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发现这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被区分为两大类:新闻传播类(14种期刊)和编辑出版类(12种期刊)。

在新闻传播类,《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广播电视类期刊),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剩余的大多数期刊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前者包括《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后者囊括《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相对于与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传媒观察》和《中国报业》与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在编辑出版类,《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也首先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读书及书评类期刊),两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在剩余的期刊中,《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组成一类,并且前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他的7种期刊组成另外一类。在这个类目中,除了《出版广角》之外,该类期刊又细化为两类: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前者包括《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中国出版》,后者囊括《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

图3为本研究针对26种期刊两两共引矩阵所作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其中z1和z2为研究者自行添加的辅助线。通过与前面聚类图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首先,x线将26种期刊区分为新闻传播类和编辑出版类,左边均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右边均为编辑出版类期刊。然后,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Z1线使《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独立出来;Y线又将剩余的期刊划分为两组: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其中,《中国报业》距离其他期刊稍远。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Z1线将《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与其他期刊隔离开来;Z2线使《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从剩余的期刊中独立出来;而Y线将最后的7种期刊划分为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同时《出版广角》与其他期刊的距离稍远。

5讨论

5.1新闻传播学期刊两大分类的讨论

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的讨论持续至今。1993年,教育部第二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编辑学、图书出版发行学作为两个二级学科列入其中。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三次修订版将编辑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与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并列,同时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目的二级学科。2011年第四次修订版对“编辑出版学”的名称和归属未作改动。但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魏玉山同志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研究”经过调查论证,认为编辑出版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分野越来越清晰。南京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教授结合出版学在国内的教学科研情况,并参考出版学在英美两国的学科归属情况,明确指出出版学不属于传播学,并建议将出版学增列为一级学科。

可见,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

确将编辑出版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下属学科,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事实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新闻传播学下只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并没有涉及编辑出版学。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本研究将26种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这两大类别。这一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编辑出版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确实并不像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二级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那么明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的广告学期刊均不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范围,所以本研究也没有将广告学期刊纳入考察范围。

5.2新闻传播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均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两份刊物的服务对象定位为广播电视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选登的文章在主题方面自然也就聚焦于广播电视专业[39-40],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两份期刊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相对独立,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紧密。

《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4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均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科研单位,注重理论研究的编辑方针。比如,《国际新闻界》在2010年发布的《投稿指南》中明确稿件形式的主体是研究论文,并且要求论文有新的学术观点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或有新发现。尽管《当代传播》的主管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但期刊定位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明确为“以理论研究为主,业务研究为辅”。学者何志武对此进行回应,他指出《当代传播》避免了“纯技术研究”倾向,并未局限于发表由从业人员撰写的介绍采写编的经验总结。《当代传播》编辑方针的这种定位使自己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学院派”特色,因此这5种期刊的关系也相对紧密。

与此相对地,《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都由媒体机构主办。这些期刊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重视实务性文章,包括从业人员的经验总结。比如,注重实践一直是《中国记者》的一个特色,它比较忽视学术理论,重视应用理论,比如新闻策划、采访调研和制作方法等㈨。实用性也是《新闻战线》的一大亮点。同样,《新闻知识》在办刊过程中,也将新闻实践的探讨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相对于上述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这些期刊并不重视所谓的“学术规范”,刊载的论文基本没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因此,不管是基于文章的类型还是形式,这些期刊更偏向于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聚在一起,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与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得以区分。

《中国报业》是由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内首家传媒经济导刊,定位于“报业传媒经管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与推介传播”。该刊的这种专注于传媒经济管理领域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该刊会与其他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较为疏远。但毕竟该刊涉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报业,所以它与由上述提及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构成的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自然要比它与由《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所构成的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5.3编辑出版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读书》由三联书店于1979年创办,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杂志”。《中国图书评论》是中宣部出版局为推动中国书评事业于1986年创办的,也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书评刊物。虽然这两份杂志的主题都是“书”,但与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出版学”的研究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尽管这两份期刊都出现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但相对独立的原因。

《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首先独立出来并聚成一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这3种期刊都以“科技”为主题。《编辑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科技书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为推动科技编辑学和科技期刊学研究服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顾名思义,该刊以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而《科技与出版》也积极响应读者的需求,在选题策划方面,适应时代新的要求,做到进一步贴近实际(科技出版社工作的实际)和贴近编辑(科技编辑的需求)。可见,这3种期刊都聚焦于科技编辑和科技出版。

前面提到,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一直没有定论。其实,单就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关系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编辑出版研究界对此也一直存有争议。总体来说,不同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持不同意见,概括起来有“平行说”“连续说”“分支说”“融合说”。编辑学和出版学各自也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比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两者的相对独立性自然也就体现在学术期刊的专业定位上,《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更多地聚焦于出版领域,而《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则将重点放在编辑领域。本研究结果从期刊共被引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出版广角》尽管刊名体现出强烈的“出版”倾向,但由于刊物的“广角”性质,在载文方面同时也刊登大量编辑领域的文章,所以既不属于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也不属于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6结论

本研究利用多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做了探索性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这两大类别。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高校新闻传播学 第10篇

一、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建构中的问题

所谓特色专业,即“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1]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体系的建构,能够在某个特色领域彰显自身的权威优势,并在对某些专业问题上拥有独特的话语权。凭借此种非对称竞争优势,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不仅避免了与新闻传播专业强势文科院校正面的激烈竞争,而且也在社会某个领域树立了自身权威的优势,得到了学界与业界的认可。例如,目前部分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特色化办学体系便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摄像、采访或编辑等实践应用性技能,并进而将其办学理念与区域、行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规避了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易产生的“坐而论道”易而“起而行之”的实践能力偏弱的弊端,并提升了本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特色。

此种专业特色培训体系的建构思路及其所代表的可能性,在新闻传播教育竞争激烈化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当今社会,具有较大的可取之处。但是,由于一般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业界人脉不够深厚且实体资源缺乏,以及所受到的政策和经费来源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建构中面临着师资、资源分配和评价指标失衡等诸多问题。

以师资问题为例,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在多数理工类高校内均非优势学科或重点学科,故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并在教改项目申报、科研课题申报、绩效评估等方面表现出来。换言之,部分理工科院校对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及科研的评价标准多沿用理工类学科的评价指标、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名额受到限制、在管理方式上也缺乏人文专业应有的弹性等。在此种情况下,该类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非但享受不到学校相关资源的倾斜照顾,甚至师生既有的应得权益也不能够得到完全的保障。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不仅容易打击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巩固与提升。

二、秉持并提升特色化的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策略

长期以来,传统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多以培养传媒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显示出了对新型传播人才的庞大需求;而广播、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却日益萎缩,导致传统媒体市场不能容纳足够的传统传媒人才。上述诸多情况的出现,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再固步自封,而应紧密结合传媒市场的最新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方略,将人才培养的对象范围扩展到传统媒体之外。换言之, 其所培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应不仅能够满足广电等传统大众传媒的需要,而且应该能够满足新媒体、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相关组织机构的特色专业需求。

为达成此种人才培养目标,行业性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应秉持特色化、差异化办学策略。这是因为,“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行业特色类高校尽管在资源占用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影响力等方面却容易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能够标新立异,能够对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和独特的贡献,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依靠。与那些综合性大学相比,行业特色类高校更容易办成一流大学,关键要在发展中紧紧围绕行业需求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因而,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性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行特色化、差异化办学策略,能够契合学校发展特色,借助行业或区域发展优势来强化并提升专业优势和特色,使其自身领先于该层次高校的评价性指标,进而发展成为独特的专业教学理念并初步跻身于高水平大学之列,达到为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目的。

三、强化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化建构的相关调研

由于理工类高校所涵盖的高校类型众多,且每个高校所处的行业、 地域也不一样,故其在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建构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有差异。不过,尽管问题各有不同,但这些问题却均会对其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建构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各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进而建构起具备独特性、优质性和创新性等优良属性的新闻传播专业特色。

张代治认为,开展专业特色建设的调查研究应从同行调查和社会需求调查进行切入。[3]由于专业特色的建构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学界同行与业界的具体需求,故他的观点还是很富有借鉴价值的。当然,在具体调研的过程中,还要在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等标准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多个指标,以更好地为专业特色具体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

首先,在高校调查方面,不仅要对本高校所在区域及相邻区域新闻传播专业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还应对其分布的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更好地对竞争对手进行甄别,对专业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进行定位,以更好地规避白热化的专业竞争态势。

其次,在业界需求调查方面,不仅要对本区域或相邻区域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等的人才需求数量、层次等方面要素进行调查,还应对其分布密度进行分析,从而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夯实基础。

再次,在社会反响调查方面,应对社会大众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包括专业素质在内的各种期待与反响进行调查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本专业在该区域或相邻区域的高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

四、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建构的具体措施

高校专业特色的建构涉及到人才培养等到多个方面,而相关具体措施的实施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而灵活的实施。

首先,就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便需要扬弃传统新闻传播办学并秉持的部分经验,并结合专业发展前沿对其予以改造或提升。这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获取变得轻而易举的年代,传统的知识教授或灌输模式显然不再可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特色和专业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中,精华部分应给予保留并提纯。 例如,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且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新闻传播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积淀,同时又要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及媒介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此种能力的要求也由以往相对单一的基础技能拔高为复合型专业实用技能,由以往认知性的实践能力升级为专业性的实战能力。

当然,在提高学生相关能力要求的同时,相关专业素质培训体系及其保障体系也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升。例如,完善人事制度,提高人文社科教师地位及待遇,为包括新闻传播教师在内的诸多人文学科的发展制定一个公平的评价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强化学科前沿建设,建立专业教师到业界挂职锻炼的相关制度,“扩大与新闻媒体合作的数量和层级,共建实战平台等”,[4]以更好地化其他平台优质资源为己所用。

其次,就课程设置体系而言,应处理好科研、教育、生产等产学研之间的有机联系。社会变革进程的加快及行业需求的不断更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对其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回应。但是,社会及具体应用的复杂性日增,而解决相关问题也往往同时涉及数个学科的专业技能。因而, 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课程设置体系应紧密围绕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的目标,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以“理论顶天、 技能立地”为原则,致力于解决素质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并使其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就具体措施而言,应结合特色化、差异化办学策略,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体系,使其朝向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以拓宽基础、强化专业、发展个性,最终提升学科特色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同时,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整体评价体系,并使实践教学形成多形式、分层次的格局,以锻炼学生的实务技能,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拓展, 提高其创新能力,未更好地实施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基础,并着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再次,在人文精神熏陶方面,应完善并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人文氛围的相对缺失,构成了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特色化办学的部分缺陷。为弥补上述缺陷,为学生在业界及学界取得更大成就夯实基础,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不妨开设比较齐备的相关人文社科专业,并采取开设讲座、组建相关学生社团、丰富图书馆人文资源等精神文化或物质文化途径来提升专业人文氛围,使本院系人文基础更加浓厚,人文情怀更加洋溢,并扩大其影响范围及影响力度。

综上所述,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建构应予以审慎的对待,而为完善并提升理工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化办学体系所推出的增量改革或存量改革都必须谨慎对待并予以全面的权衡。如此方能协同产学研各方之力,摆脱自身发展的桎梏,为更好地履行自身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职能夯实基础,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刘何清,刘荣华.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特色定位原则与过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7):84.

[2]王关义.对行业特色类高校适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06):52-53.

[3]张代治,杨义波.地方普通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09):95.

上一篇:审计原理与实务下一篇:胜任力模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