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2024-06-28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精选8篇)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第1篇

今年35岁的许世吟娥长得小巧玲珑, 笑容甜美, 一副邻家姐姐的亲切模样。她本是土生土长的闽南女子, 相夫教子之余, 在福建泉州市著名的涂门街上开了一家“许世素斋馆”饭店和一个古董店。生活安稳, 家庭和睦, 周围的人也看不出她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但后来, 当地的一项考古发现却揭开了许世吟娥家族严守了500多年的秘密, 其身世公开后, 令人们大吃一惊。

许世吟娥从小和曾祖母一起生活, 晚上临睡前, 老人经常会自言自语般向她说起家族的事情, 比如“世家坑”, 以及“我们的祖先从很远很远的海上来”。听得小吟娥满头雾水, 追问老人家, 她又总是答非所问。曾祖母去世后, 家里再也没有人提及这个话题, 成长过程中的吟娥曾试图解开身世之谜。

首先, 自家的姓氏“许世”令她感到好奇, 既非单姓, 也不是复姓, 《百家姓》中根本查不到。这个奇怪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小时候, 同学们也满怀好奇地询问吟娥。她转问家人, 父亲却黑着脸说:“你别问那么多, 这个‘许世’不是复姓, 而是两个姓, 但都属于我们家。”

一直到许世吟娥16岁那年, 由于父亲要移居海外继承家业, 作为留守泉州的长女, 她才完全了解了这个家族隐居于世的传奇经历, 以及她与众不同的身世。但她答应父亲一定会遵守祖训, 保守秘密。

然而, 吟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这个连她对丈夫都守口如瓶的秘密, 却很快就大白于天下了, 因为有个人十几年来都在致力于揭开这一秘密。

此人名叫刘志成, 是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业余时间, 他专往一些荒草丛生、坟地聚集的地方跑。十几年来, 刘志成几乎跑遍了泉州的荒山野岭, 目的就是寻找古锡兰王子的墓地。因为关于这位王子在明朝落难泉州的传说, 当地已经流传了几百年, 历史资料也有相关记载。这位考古学者坚信, 锡兰王子的墓地及其后裔就在泉州。

这天, 刘志成在泉州市东郊的清泉山上, 偶然发现一块若隐若现的石板, 扒开杂草, 他发现石板上竟然刻着“世家坑”三个大字。熟知相关历史的刘志成意识到, 自己找到了锡兰王子的古墓!不由激动得惊呼起来。

原来, 古时的斯里兰卡又称锡兰, 是一个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王国。据《明史》记载, 公元1459年, 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随郑和的船队出使中国, 朝见明朝皇帝。不料, 就在王子即将从泉州登船回国时, 却得知国内发生了政变, 其表兄率兵冲入王宫, 篡夺了王位, 不仅凶残地杀掉了王子的兄弟们, 还要等这位储君回国后一网打尽, 斩草除根。锡兰王子含泪换了衣冠, 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世”为中国姓, 从此就在泉州隐姓埋名繁衍了下来。

根据刘志成的报告, 当地文保部门对“世家坑”墓区进行了大规模清理, 人们在墓碑上看到了一些微笑的狮子纹案, 这正是古锡兰科提王朝的雕刻风格。更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山, 在这个世家的产地上, 散落着几十座明清时期的墓葬, 几乎所有的墓碑都刻有“锡兰使臣”四字, 指示着他们先祖的故乡。世家墓地的发现, 使专家们坚信锡兰王子后裔就在泉州, 从而掀起了寻找王子后裔的热潮。随后, 当地政府将“世家坑”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担心墓群被盗, “海文馆”将发现的20多块墓碑迁走了。

锡兰王子墓群被发现并引起轰动的同时, 许世吟娥开始坐卧不安:自家的祖墓被人破坏, 这可是犯了闽南人的大忌。一连几天, 她手握着相关报纸夜不能寐。丈夫十分不解, 说“国家保护文物再正常不过, 你干吗着急上火啊?”

许世吟娥的回答令丈夫孙亚宏惊呆了。她说:“世家坑的那些墓地, 就是我们家的祖坟。”事已至此, 吟娥不得不将这个家族严守了500多年的秘密告诉了丈夫。

异域寻根, 佛国民众给予她最高礼遇

原来, 锡兰王子取“世”为姓隐居泉州, 到吟娥高祖母这一代的时候, 世家无男丁, 其高祖母便招了一位“许”姓男子入赘, 从此, 在泉州的这一支世家后人便姓“许世”。从刚开始故国政变而低调隐居, 到后来“文革”时期, 因怕这层“海外关系”被查出受牵连而不敢张扬, 这个家族的惊人背景渐渐就成了一个永久的秘密, 尘封于每一个世家人的心底。

许世吟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希望正好在“海文馆”工作的丈夫, 能出面与单位领导交涉, 让他们把墓碑放回“世家坑”。妻子这一番身家背景的剖白, 如同一枚炸弹在孙亚宏心里炸开。他做梦都想不到, 让文史界寻觅了许多年的锡兰王子后裔, 就是自己的妻子!而且结婚14年来, 妻子居然一直对他保密着, 丈夫心里很不是滋味, 拒绝帮这个忙。

情急之下, 许世吟娥做出了一件违背祖训的事——她给“海文馆”领导打电话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说不想看到老祖坟被破坏。当晚, 见许世吟娥提供的《世家族谱》内容, 与《泉州府志》里关于世氏家族及锡兰王子的记载都对上了, 这位领导大为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 传说中的锡兰王子后裔, 居然就住在这条他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涂门街上。更令他惊讶的是, 与自己做了10多年同事的孙亚宏, 竟是古锡兰国的“驸马爷”!

许世吟娥的身份经《泉州晚报》报道后, 更在熟人圈子里炸开了锅, 一些同学、朋友和邻居当天就激动地跑来问她:“你真是那位王子的后代啊?快让我们好好看看, 有着锡兰皇室血统的吟娥和别人哪里不一样!”此时, 许世吟娥也觉得没什么好隐瞒了, 索性让大家看她的耳朵——最顽强的家族痕迹, 当属她左耳廓上的一个小孔。据称, 这个小孔, 只要是锡兰王子后裔, 大都一出生就长着。

福建泉州的寻常巷陌里, 竟藏着古锡兰王子的后裔, 而且, 这一族已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了500年!当这一消息传到斯里兰卡, 该国政府极为重视。

2002年, 斯里兰卡政府官员及考古学家, 先后数次来到泉州, 拜访许世吟娥和锡兰王子古墓群。经过反复求证, 确定了许世吟哦正是锡兰王子的后裔。当年6月, 斯里兰卡政府向这位“锡兰公主”发出邀请, 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许世吟娥十分激动, 因为她一直想知道, 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很快, 她与“海文馆”馆长王连茂等人组成的泉州代表团, 踏上了为期10天的美丽佛国之旅。

地处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 面积只有6.5万平方公里, 仅相当于两个海南岛大, 但却是一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老岛国, 仅世界文化遗产圣地就有7处。引人入胜的丹布拉佛窟、充满宗教魅力的佛牙寺、封存精美壁画的锡吉里亚古宫……令许世吟娥一行大开眼界。

初到斯里兰卡, 就有身着盛装的当地民众向“锡兰公主”敬献鲜花。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香料味和热带岛国气息, 人们穿着各种白色、红色和蔚蓝色衣裙, 美艳异常。古城、神殿、寺庙、小型的森林或荒野草地, 成群的大象、猴子, 美丽的鸟类和蝴蝶, 令许世吟娥目不暇接。

斯里兰卡政府也高度重视“锡兰公主”的到来, 并对她的行程做了周密安排, 每天都有部长级的人物陪同观光, 代步的是顶级豪车, 并有多辆警车“护卫”。对于公主许世吟娥的活动, 斯里兰卡电视、报刊等各大媒体每天都进行大篇幅的追踪报道。最高规格的接待礼遇, 令许世吟娥夫妇受宠若惊, 长这么大, 他们从未见过这种阵势。

在政府高官的陪同下, 许世吟娥一行参观了康提寺、狮子岩、锡兰王子父母墓等古迹。期间, 当地贵族和民众争相与这位“锡兰公主”合影。

许世吟娥还将从泉州带去的树苗, 亲手种植在斯里兰卡国家公园, 取名为“中斯友谊长青树”。旁边则是小布什、普京等时任国家元首种植的一排国际友谊树。

有趣的是, 斯里兰卡人有个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摇头表示肯定, 点头表示否定, 这使得许世吟娥一行开始很不适应。比如, 当该国官员向大家介绍名胜古迹的时候, 她和访问团成员忍不住频频点头, 对方就会愣怔一下。后来在翻译的提醒下, 他们才渐渐习惯。

此外, 斯里兰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佛国”, 2000万居民中佛教徒占70%, 全国共有大小寺庙6500多座。在当地, 僧侣的地位崇高无比。一般人与和尚交谈时, 绝不可坐在高过僧侣的位置, 并设法使自己的头低于和尚的头, 即便是总统也不例外。她与斯里兰卡高官一同进餐时, 往往就有高僧作陪, 以示对这位古锡兰公主的敬意。

不做公主, 留守小巷当“平民大使”

结束“佛国寻根之旅”回到泉州后, 美丽的印度洋, 古老的宗教文化, 原始的异域风情, 以及热情好客的斯里兰卡民众, 给许世吟娥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想为这个美丽的国家, 也是为自己的祖先锡兰王子做点事情。

2003年9月, 许世吟娥又违背了“家谱不让外人看”的祖训, 主动将世氏族谱复印了一份, 捐赠给当地的历史研究所, 便于专家研究锡兰王子及其后裔。她还通过各种渠道, 几经周折联系上了中国台湾、菲律宾、加拿大等地的世氏族人, 通过对照族谱, 使这些漂泊海外的锡兰王子后裔认祖归宗, 找到了家族根源。在长达500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 这支发祥于泉州的锡兰王子世家, 饱经离散和沧桑。想不到数百年后, 王子的后裔们又能从世界各地赶来泉州相聚, 一起拜祭祖宗墓群……大家不免感慨万千, 潸然落泪。

2009年7月,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来泉州参加“郑和航海节”时, 专门拜访了许世吟娥, 两人交谈甚欢。不久,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与泉州市结为友好城市。这一段始于明朝、颇富传奇性的中斯友谊, 之所以经过几百年世事变迁, 还能够继续下去, 可以说锡兰王子及其后裔许世吟娥功不可没。

2010年7月18日, “锡兰公主”应邀来到上海, 参加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日活动, 斯里兰卡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与他们夫妇交谈很久。他不仅向许世吟娥了解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史迹, 还关切地询问她的家庭, 以及王子后裔们的生活情况, 并邀请“公主”一家有时间再到斯里兰卡走走。与“公主”夫妇共进晚宴后, 双方还互赠了礼物。

尽管斯里兰卡从1972年就废除了君王制度, 并由锡兰国改为现在的国名, 但当地普通民众及贵族仍提出, 希望许世吟娥能回锡兰王子的家乡定居, 并享受王室公主应有的待遇。

然而, 尽管已经领略过当公主的感觉是何等优越和舒适, 许世吟娥却婉拒了斯里兰卡的真诚邀请。她认为, 既然当初自己的祖先选择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里就是她的家, 她的血脉之地。至于从异国公主到中国平民的身份落差, 她并不在意。“就像我的祖先锡兰王子原本是一国储君, 后来到泉州定居和繁衍后代, 过的一样也是常人的生活。”

与揭开家族秘密前相比, 许世吟娥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她依然遵循着平安是福的家族观念, 每天早晨开门营业做生意, 晚上打烊后回到位于一条古巷里的小家, 辅导孩子做作业, 给老公做可口的饭菜。以凡人的心态, 过着平常却充实、快乐的生活。这位公主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年能多接待一些来自台湾、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地的族人和亲戚, 那份跨越海峡和国界的融融亲情, 令她倍觉温馨与感动。

因父亲和3个弟弟在香港生活, 前几天他们又一次打来电话, 想让许世吟娥一家到那边定居。事实上, 她也想一大家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享受几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但一想到总要有个人留守泉州, 为锡兰王子墓群祭扫, 并接待从世界各地赶回来寻根谒祖的“世”姓后裔, 许世吟娥最终放弃了移居香港的机会。

今天, 这位“锡兰公主”仍然在古城泉州快乐生活着, 等待远方族人到来的同时, 她还以特殊的身世背景充当起“平民大使”, 为中斯两国谱写友谊新篇章而铺纸研墨, 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传奇故事 第2篇

有一次成帝问赵飞燕:“听说你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不知道她是不是和你一样漂亮?”赵飞燕一听觉得时机来了,妹妹虽与自己是孪生姐妹,可脾气秉性和自己却大不一样。妹妹想得出做得到,好胜心强,从来不吃亏。如果有她在身边,自己不就多了个帮手。于是她向成帝说道:“合德比我漂亮不止十倍呢!”成帝吃惊地问道:“这天底下难道还有比你更美的女子吗?”为了验证,他令内侍吕延福持符节宣赵合德进宫,谁知吕延福却空手而返。他对成帝说:“赵合德说,若没有赵婕妤的亲笔书信,她不能奉诏。”成帝非常纳闷,问道:“难道朕的符节还抵不了婕妤的一封书信?”这时赵飞燕马上迎合道:“皇上莫急,这就是我妹妹的精细之处。她担心进宫后会夺去您对我的宠爱,遭到我的不满,这才有意回避。我给她写一封信,向她宣示陛下的恩德就是了。”成帝说道:“你告诉她,她若来了,朕对你们姐妹二人一视同仁。”于是才迎来了赵合德。

在成帝的焦急等待中赵合德终于出现了。不出赵飞燕所言,赵合德果然娇艳夺目、光彩照人,别有一番魅力。不过,与清瘦著称的赵飞燕不同,赵合德以丰腴见长,她看上去比赵飞燕大了一圈,却又显得很匀称。尤其是她的肌肤洁白晶莹,仿佛玉砌一般。好色的汉成帝十分喜欢,笑道:“朕原来以为天下的美色都已经在皇宫中了,可和你们姐妹二人相比,那些佳丽现在都黯然失色,变成了庸脂俗粉。”随即便命赵合德住进了昭阳宫。

自从成帝有了两位美人后,整天与赵氏姐妹饮酒狂欢。赵氏姐妹更是变着花样地给成帝找乐,死死地拴住了成帝的心。而这时的姐妹两人更是以宠妃的姿态向着早已地位较高的许皇后、班婕妤二人发动进攻,一场女人的战争遂在后宫展开。

自赵飞燕进宫的那天起许皇后就被成帝冷落,甚至连和成帝见一面都很难,许皇后一肚子的怨气无从发泄。后来因许皇后为了争权夺势造谣生事被赵飞燕揭发,不久便被成帝废黜,许氏家族也遭到厄运,全族人都被流放。皇后的位置空缺了,赵飞燕就缠着成帝立她为后,然而这个做法遭到了皇太后的强烈反对。直到后来淳于长从中斡旋,赵飞燕才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同时册封赵合德为昭仪。

为了讨好刚坐上皇后宝座的赵飞燕,成帝便命人在皇宫太液池修建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名叫“合宫舟”。有一天,成帝带着赵氏姐妹及乐工歌伎一同泛舟赏景,要求赵飞燕当众歌舞一曲。身穿着云英紫裙、碧琼轻绡的赵飞燕一面轻歌,一面起舞,成帝觉得跳舞时配上演奏岂不更加完美,于是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此时的舟内一片欢声笑语。谁料当舟行至中流时狂风大作,赵飞燕差一点被风吹走,成帝看到惊慌地大叫:“快保护皇后!”离她最近的冯无方扔掉乐器,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裙子也被抓皱了,而飞燕对此全不理会只顾继续歌舞。此后,宫中便流传着“飞燕能做掌上舞”的佳话,并且那种折叠有皱的裙子也开始风行一时,被称为“留仙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西方情人节的传奇故事

2.关于爱的传奇故事

3.民间传奇故事

4.鬼谷子的传奇故事

5.民间传奇故事三则

6.揭秘中国四大百货传奇故事

7.一位中国渔民在日本的传奇故事

8.张骞的丝绸之路传奇故事

“中国飞鱼”吴传玉的游泳传奇 第3篇

一、爱国华侨传热血, 游泳少年渐痴迷

吴传玉, 1928年生于印度尼西亚中部爪哇省的沙拉迪加市, 父亲吴振恭在该市经营一家书店, 书店规模不大, 收入微薄, 只够勉强养家糊口。吴家三代都是印尼华侨, 祖籍在中国福建, 至吴传玉父亲吴振恭这一代时已经不太会说闽南语和中文了。由于家境比较贫寒, 吴传玉小时候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基本也没有接触过只有中上流社会才说的中文, 只会说荷兰语和印尼语。然而, 自从到印尼后, 吴家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吴振恭经常对儿子吴传玉说:“我们的祖国在印尼的北方, 我们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中国人的血。”[1]78从吴传玉的名字中也能看出吴家人对祖国的眷念。“传”即传承, “玉”是中国特有的珍宝, 传玉象征着吴家要将对祖国的爱一代代传下去。事实上, 像吴家这样背井离乡、思念祖国的印尼华侨何止千万。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 吴传玉从小就有一颗拳拳中国心。

说起吴传玉与游泳结缘,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偶然。印尼由于其地理位置原因, 常年天气炎热, 而就在吴传玉的家门口就有一家公共游泳池。小时候, 吴传玉几乎每天都会到这家公共游泳池去游泳。他机灵活泼、性格开朗, 很讨游泳池管理员喜爱, 还特意免了吴传玉的游泳门票, 让他从游泳池的后门进来。游泳池关门之后, 拥有“特权”的吴传玉还可以在泳池里畅游。此时的吴传玉喜欢游泳, 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 加上生性好动。真正让他决心在游泳方面努力建树的是一部引入印尼的美国好莱坞电影。这部电影中的主角曾是世界自由泳冠军, 退役后进入影坛发展。他将自己曾经的游泳特长运用到电影表演中, 增添了电影的迷人色彩。吴传玉被他的电影深深吸引, 多次混入电影院观看, 不仅观看电影情节, 更有意识地学习他的游泳姿势。

吴传玉一心一意学着游泳, 到处搜集关于游泳的技术资料, 琢磨着如何才能游出自己的极限速度。每天夜晚入睡之前, 吴传玉都会花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床上压腿、伸臂、扭脚踝, 训练自己的柔韧性。父亲吴振恭老实本分, 从来没有想过必须要吴传玉出人头地, 只希望他能够读一点书, 然后谋得一个商场店员的工作安度一生。老实、本分、安度, 是作为普通人家的吴家世代不成文的家规。吴家人历来相信, 只有恪守家规才能在他乡安居乐业。吴传玉从小将他浑身的精力都释放在家门口的游泳池中, 将游泳从爱好变成嗜好, 再变成痴迷, 最后萌生了到游泳竞比赛中去争强好胜的强烈人生愿望[2]134。毫无疑问, 吴传玉的想法、做法明显有违吴家家规。但吴振恭对这个有些“叛逆”的儿子并没有多少办法, 只有任由吴传玉醉心于游泳。

二、一战成名受瞩目, 后起之秀回祖国

20世纪上半叶, 印尼包括游泳协会在内的大多数体育运动协会都由荷兰人控制, 印尼华人在体育界备受歧视。日夜苦练游泳技术的吴传玉因此得不到任何参加正式游泳比赛的机会, 游泳天赋也难以表现出来。吴传玉心中的苦闷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 他将受伤的自尊宣泄于游泳训练上, 反而比原来更加刻苦、更加拼命。他曾对好友说:“很多人说我们华侨不行, 我就偏要给他们看看我们行。”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出现了。1944年, 爪哇省要举办一次全省游泳比赛, 在风起云涌的印尼民族解放运动影响下, 这次比赛破例允许各民族、各种族运动员参加。吴传玉兴奋地报上了名。这一年, 吴传玉只有16岁, 却在一百米自由泳和一百米仰泳中轻松击败了所有对手, 获得了两项冠军。吴传玉一战成名, 他的水性、体型、技术、成绩等吸引了印尼国光游泳队的关注, 比赛后立即向他发出了加盟邀请。国光游泳队是印尼华侨界一个自发成立的体育组织, 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印尼华侨。有了吴传玉的加盟, 国光游泳队实力大增, 曾经不可一世的荷兰人对这支队伍和吴传玉都刮目相看, 允许他们参加各种级别的游泳比赛。而在大小赛事中, 吴传玉都没有让人失望, 为国光游泳队、印尼华人赢得了荣誉和信心。

让印尼华人扬眉吐气、在印尼华人界声名鹊起的吴传玉不失吴家本分,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老老实实地当店员, 过着平淡的生活。有些印尼华人慕名来到吴传玉当店员的商场, 想一睹这位华人骄傲的真容, 只见他就像一位普通的店员一样在为顾客服务, 很难将其想象成泳池中的蛟龙。在吴传玉看来, 名气一文不值, 真正有价值的是印尼华人能够稳固同种同族情谊, 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为此, 他愿意努力奋斗在泳池中, 通过比赛提振华人士气, 加强华人团结。吴传玉的奋斗是无止境的, 他除了继续强化他所擅长的自由泳和仰泳之外, 还刻苦练习蛙泳。没过多久, 吴传玉在这三种泳姿上都具有夺得印尼全国冠军的实力。1948年, 吴传玉的一百米自由泳成绩已经接近了一分钟。在该年的一次蛙泳决赛中, 吴传玉运用自创的蝶式夹腿法战胜了所有世界蛙泳名将, 震惊了世界泳坛[3]62。而这一年, 吴传玉才刚满20岁, 成为世界泳坛一位真正的后起之秀。

“我们吴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我为什么就不能代表中国参加游泳比赛呢!”无论自己身在何处、游泳成绩如何受人瞩目, 吴传玉始终一心向着长江、长城, 向着远在北方的故乡中国。1948年, 国民党政府在上海举行第七届全国运动会, 闻讯后的吴传玉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来到上海参加运动会游泳比赛。此时的国民党政府在国共内战的战场上节节败退, 暂无战事的上海守卫森严, 每一处比赛赛场都有国民党军队持枪把守。尽管吴传玉在上海泳池中一骑绝尘, 并以打破一百米自由泳全国纪录的成绩获得该项比赛冠军, 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着祖国在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下江河日下、满目疮痍, 吴传玉忍不住数次摇头叹息:“难道我心中向往已久的祖国就是这副样子吗?”第一次在中国参加游泳比赛就获得冠军的吴传玉回到印尼, 与他一同回到印尼的还有他心中对祖国的遗憾和隐隐的心痛。

1951年, 已经在世界泳坛享有盛名的吴传玉应邀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和平青年学生联谊会, 在联谊会举办的游泳友谊赛中, 吴传玉有机会与来自新中国的青年运动员同场竞技。赛后, 吴传玉特意找他们了解祖国的情况。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 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心里感到由衷高兴。经过与他们的几天接触, 吴传玉对新中国的向往之情愈加浓烈。他决定, 联谊会结束后返回印尼, 然后整理行囊重回祖国怀抱。重回祖国的吴传玉时年23岁, 一直说荷兰语和印尼语的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不通, 其次就是对新生活的不习惯。新中国百废待兴, 整个北京城只有一处室内游泳馆, 且泳池水温不能加热。冬天吴传玉在该游泳馆训练, 水温只有十五度左右, 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在水中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4]116。为照顾吴传玉的生活、训练, 组织上决定将他送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上海。上海体育界对吴传玉并不陌生, 他1948年在运动会上的惊人表现对上海人而言依然历历在目。面对上海同志的热情招待、关心帮助, 吴传玉深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更加坚定了为新中国游泳及体育事业做出一番贡献的意志。

三、风尘仆仆战奥运, 中国飞鱼载誉归

1952年, 芬兰赫尔辛基举办了第十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此次奥运会开幕前, 国际奥委会举行会议, 决定邀请新中国重回奥林匹克大家庭, 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此次奥运会。这是一个重要但却迟到的决议, 这个决议做出时距离此次奥运会开幕只有两天时间, 而当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获悉该决议并收到邀请函时, 奥运会已经开幕了。对此, 周恩来总理做出批示:新中国将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即使时间仓促, 赶不上正式比赛, 也可以与其他国家代表团、运动员多交流, 开展友好工作, 宣传新中国的新面貌。

新中国奥运代表团成员共有40人, 其中就包括吴传玉。当他们风尘仆仆抵达赫尔辛基时, 奥运会正式比赛已经接近尾声。按照赛程安排, 中国奥运代表团只能参加男子一百米仰泳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如此, 只有吴传玉能够代表新中国亮相此次奥运会正式比赛赛场。代表团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身上。尽管一百米仰泳并不是吴传玉平常训练的重点项目, 而且在赶往赫尔辛基的路途中消耗了很多体力, 但他肩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英勇应战。虽然第一轮比赛即被淘汰, 但他游出的1分12秒03的成绩还是载入了奥运会的史册, 成为新中国运动员留下的第一项奥运会比赛记录, 他也因此被认为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5]4。载誉而归的吴传玉回到祖国, 受到热烈欢迎, 他也表示未来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人民的信任。1954年10月, 吴传玉再次出征, 此行的目的地是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然而令人震惊的是, 吴传玉乘坐的飞机在途中失事, 年仅26岁的他不幸遇难。

参考文献

[1]李学民.印尼华侨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李景红.新中国体育60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中国传奇爱情故事 第4篇

一年,老夫妻的瓜地里结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南瓜。他们把这个南瓜抱回家里,用刀一砍,南瓜里“咚”地跳出了一个碗大的蛤蟆。蛤蟆落地,没有“咕——呱”的叫声,却说起了人话。这亲亲热热叫了一声“阿爹”,又叫了一声“阿妈”,还对老夫妻说:“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我就是你们的娃娃。”老夫妻不嫌蛤蟆丑陋,也不认为蛤蟆难瞧,他们把蛤蟆抱在怀里,你抱过去,我抱过来。

妥底玛依开了十八回,蛤蟆长到了十八岁。天下的事情,它样样懂;地上的活计,它件件会。老夫妻哟,老倌像喝了米酒心里醉;老妈妈像吃了蜜糖,乐得合不拢嘴。

不料,一天蛤蟆对老夫妻说:“阿爹阿妈,我要讨媳妇。让媳妇给你们端饭送水,好让你们享几天清福。”老夫妻忙说:“乖儿,你就丢了这个念头吧。哪家的姑娘会来我们家做媳妇!”蛤蟆笑了笑,说:“听说国王家的公主非常漂亮,我要讨国王的公主哩……”老夫妻着急地说:“哎哟,乖儿莫说了,担心给人听到,传到国王耳朵里,会惹下杀头罪哩。”蛤蟆满有把握地说:“你们放心,不会杀头的。只要我亲自去说,国王会把他的公主嫁给我的。”说完,就一蹦一跳地走了。

蛤蟆来到了王宫,向国王说:“尊敬的国王,请你把公主嫁给我做媳妇吧。”国王一听,气得暴跳如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给我拉下去,把它剁成肉酱!”

蛤蟆说:“尊敬的国王,担心我用太阳烤死你们全家。”

国王又冲着卫士大吼道:“别听他瞎说!快拉下去!”

不等卫士冲过来,蛤蟆朝天“咕——呱”地叫了声,霎时,太阳就变成一个大火球,把整个王宫烤得滚烫,国王、王后、王子、公主都热得泪如雨下,张着嘴巴直喘大气。

国王只有答应把女儿嫁给蛤蟆,边喘气边说道:“哎呀呀,蛤蟆饶了我吧,我把公主嫁给你。你三天以后来娶亲好了。”

蛤蟆朝天又:“咕——呱”地叫了一声,太阳又恢复了原样。

过了三天,蛤蟆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王宫娶亲。国王便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前拥后簇,把新娘护到了蛤蟆家。没想到,揭开黑帕纱一看,新娘不是国王的公主,而是一个独眼丫头。于是蛤蟆气急了,骑上高头大马,冲进王宫,质问国王:“哼!你堂堂国王,竟敢骗百姓,把一个丫头当公主嫁了我!”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第5篇

关键词:创作理念,创作方法,绘画技巧

何家英, 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 他“衡中西以相融”, 勇于创新, 独树一帜, 技法精到全面, 从写意、工笔, 到素描、油画、水彩、水粉, 无所不通。作品注重心灵的卓越表现, 注重人性的深刻关注, 工笔人物构图新颖, 造型饱满, 色彩柔和, 线条雅建。体裁以女性为主, 又与传统明显区别:融入西方元素, 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 标志着工笔人物在中西结合上有了突破性进展, 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何家英先生出生于天津,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他研究中国晋唐时期艺术, 研究日本、印度古典艺术及现代艺术, 着眼相通之处, 汲取精华, 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 问途城外而不留于追随。作品刻画具微, 布置严谨, 人物清新亮丽, 自然大方, 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嘉奖, 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举行画展, 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

一、他有着独特的创作理念

何家英在工笔画领域取得的成就, 与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分不开。在绘画理念上, 何先生抵制低俗艺术, 提倡发掘人性, 他的作品虽然以女性为主要体裁, 但大都清新高雅, 有内在美。女性体裁的作品, 容易让读者坠入一种思维定式:把女人当美女看。何先生在创作中特别警惕这种概念化的倾向。他认为应当尊重女性人格尊严, 抵制低俗艺术倾向, 提升审美价值观。对今天女性生存状态, 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表现是画家的责任。通过对具有时代特点、个性特征、女性自我意识的刻画, 使她们发现、确立自身的价值, 作为文化主体进入审美领域, 实现其美学意义。

在表现女性美时, 他注重心灵和人性的关注, 善于挖掘不同女性心理的内在美感, 通过对其自然流露出的纯真、朴实、善良, 表现出人格上的气质美及精神上的大美。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这种追求, 《红苹果》把少女的天生丽质及平静安然描绘得深入生动, 《落英》画出了少女的媚秀娴雅, 《酸葡萄》表现了少女的青春朝气, 《十九秋》反映了乡村姑娘的敦厚淳朴……何家英把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放到了作品中, 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二、创作方法上博古今、鉴中外

何家英认为继承传统和创新是“一事两步”, “哪个都不能丢, 丢了一个也就丢了另一个。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 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他的这一思路既是对当下中国画领域的时尚潮流的反思, 也是对自己创造的要求。

何家英深信:“中国画, 至少是中国工笔画, 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容纳西画的。清朝乾隆帝年间, 油画家郎士宁来到中国, 把国画融入到西画中, 用中国画的素材, 中国画的风格, 西画的工具, 创作出了耳目一新的绘画。同样, 中国的许多绘画, 也融入了西方的元素, 形成了新的风格。但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何家英反对那种只吸收概念, 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 认为“与其接受大而不当的概念, 不如借鉴具体方法解决问题。”他通过各艺术门类的异同、特点, 从中找出规律, 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西方的大师提香、库尔贝、马奈、雷诺阿、日本的浮世绘都是他喜欢研究的对象, 他敏锐地捕捉到工笔与素描, 东方与西方艺术间的共性和个性, 相融与差异。他的绘画造型功底深厚, 在空间层次处理、勾线、着色、染法等具体手法上, 出神入化, 利用色彩间的铺垫和呼应画出了厚度和力度。《山地》是他少有的以男性为题材的作品, 厚重的脊梁、坚实的山石, 彰显了中国劳动者的坚强, 也是中西画完美结合的典范。

他研究传统, 对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赞不绝口, 中国人物工笔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吴道子、张萱、李公麟, 他们的技巧娴熟, 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何家英倾心研究历史, 从中汲取营养, 用心感受生活, 把握人物内在气质。《十九秋》是何家英多次到河北、陕西一带的农村体验生活创作的, 形象淳朴、刚烈、带点野性, 有农村女孩特有的羞涩和恬淡, 朴拙厚重的内在美油然而生, 与那个年代人物画的矫揉造作划清了界限, 具有深远的意境和内涵。以唯美方式重彰了东方特有的和谐与大美, 使作品具有了天然的道德意义。

三、绘画技巧得心应手, 腾挪自如

经营位置,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是《古画品录》中强调的六法, 何家英学习六法, 在空间层次处理、勾线、着色、染法等手法上, 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精神特质, 又有新突破, 既没有西方化, 也超越了传统中国画的单一平面性, 既有厚度又很空灵。

他在构图中采用强烈的对比:黑与白的对比、多与少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 形成视觉的冲击, 让人品味到画面的内涵。《魂系马嵬》构图上尺寸很大, 开创了历史先河, 大幅的构制赋予了现代工笔画新的视觉审美内容, 产生震撼的心理感应。画面上方是黑压压的一群人, 左下角是孤独的杨玉环, 画面上重下轻, 违背了一般的构图规律, 给人压抑无助的感觉, 形式美的性格脱颖而出, 对主题的描绘详尽深刻。

在线条的运用上, 切入了以线造型, 骨法用笔的传统方式, 将钉头鼠尾描、兰叶描和西方的人体和西方人体结构、透视结合起来, 显示线的独立的形式美感, 又传达了对象的面、体、空间。线条流畅, 一笔下去转折、顿挫、粗细、浓淡、干湿十分讲究。衣物多选择有花纹图案的入画, 通过装饰的花型, 围绕衣纹转动, 结合透视显示其体积, 带有结构素描的成分, 始终保持着线的体积, 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最佳方式。

在色彩上倾向于西方印象派色彩, 结合传统设色,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色彩清雅明朗, 既重视意境、情感与质感的表现, 又追求沉重中的华美与斑斓。画面设色多以邻近色为主, 利用色彩间铺垫呼应, 在单纯中画出了色彩的对比度。《秋冥》中用蓝、黄色提高了色彩表情的强度, 蓝色空间衬托出草地上穿毛衣的少女, 冷与暖, 简与繁相互衬托, 画面重而不浊, 华而不浮, 雍容典雅。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第6篇

淘宝是中国口耳相传的成功传奇。它由著名的全球电子商务领袖阿里巴巴集团创立。阿里巴巴致力于B2B平台的发展,当然它也看到了创立B2C和C2C平台的机遇。

中文显示的淘宝网站用户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它提供巨量的按类别划分的产品。网站结构良好,操作简单。这里的产品便宜,每天都有大量生意成交。

为了了解淘宝在中国的市场价值,我们绝对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

创立于美国的eBay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一在线购物网站,人们通过竞拍和购买的方式在这里交易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能够对最近几年影响电子商务市场的变化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中国市场前领袖和当前领袖所采取的策略进行对比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让我们明确形势为何而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一、市场进入策略

2002年eBay通过收购中国易趣网进入中国市场。起初它在中国的运营非常成功,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80%,巩固了其世界第一的位置。因此,eBay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的是联盟与收购的策略,这样它也能够预计其可能的增长并维持本身领袖的地位。

淘宝有电子商务巨擘阿里巴巴集团创立,是集团下面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自2005年创立以来,淘宝在和eBay差异化的竞争中看到了机会。

草创阶段,似乎一切都对淘宝不利。全球领袖eBay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丰厚的资本实力已经占领中国市场,淘宝貌似根本无法与其竞争,最多也只能分到市场的一小块。这两者之间的竞争被描述为侏儒与巨人的战斗(圣经故事,最终侏儒战胜了巨人),美国巨人在2005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是自从2003年创立以来,淘宝在策略上都胜过了eBay,在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的成功和信誉,直至2009年,淘宝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惊人的1.45亿,占到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43%。我们用数字来定义淘宝的成功更是简单,2009年总额达2600亿人民币的在线消费中,淘宝网一家就占了2000多亿人民币。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在产品和客户方面两家公司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

二、产品战略

1. 价格策略

以拍卖起家的eBay并不显示产品的确定价格,而淘宝采取了固定价格的策略,以买家和卖家为交易的中心,减少了其他方面的干预(除了支付环节)。用户通过使用淘宝公司专门开发的淘宝旺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在线对话。他们也可以评价和推荐商户。

很明显eBay是采取了其在美国本土市场相同价格策略,而淘宝做出了创新,并给客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在固定价格策略下淘宝用户能够即时购买产品,而对于eBay用户来说他们必须等到拍卖时间截止才能购得商品并且如果竞拍价不够高,他们不一定能买到商品。

即时性和确定性是在线买家转向淘宝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产品的性质在市场中也产生了一定作用。

2. 产品分类

中国的网络结构与美国大不相同,而且中国的消费者也有着不同的口味和兴趣,对网络的使用也不同。

中国人网购的东西和美国人不一样。在美国eBay上交易的大部分商品是电子产品、书、CD和DVD碟片。在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购买服装和化妆品。淘宝就主要集中在这几块商品上并成功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基本上淘宝的策略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因此,对于eBay来说,在中美市场运用同一种策略是显然是个错误。网络销售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促成的。其中必须考虑到中国独特的市场特点。这些特点充分的展现了不同市场的差异性。服装和化妆品在中国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美国;除此之外,不需要实体店面大大降低了商品的价格。

对这些因素的了解使得淘宝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和成功,淘宝因此成为中国消费者最信赖的网上购物平台。但是,还有一个帮助淘宝稳坐榜首的主要因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适应,适应,再适应。

3. 适应战略

淘宝能够很迅速的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并且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客户需要的就是一个清晰的界面并能快速满足自己的需求。其策略就是针对中国网上购物者的特点来调整淘宝的服务。

eBay犯了一些战略性的错误,比如,在2007年eBay和易趣所成立的合资公司来运营eBay的贸易业务,易趣的用户完全对接到eBay美国的服务器上。如今,eBay自己承认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对接的第一天交易量下降了50%,更重要的是,因为完全的对接使得所有的改变都只能通过总部的研发中心来进行。这样使得任何一个修改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eBay的反应速度变得如此之慢,再加上中国市场本身也在高速发展和变化,其市场份额就不可避免的减少了。

显然,eBay在其适应的策略是失败的,而且正当了解中美市场差异的淘宝在中国频出重拳的时候,eBay则转向美国市场,在那里寻求帮助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本土化适应的失败,在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和淘宝网的拥有者)的名言中得到了完整的诠释:“eBay也许在海里是条鲨鱼,但我是长江里的一条鳄鱼。如果我们在大海里对抗,我肯定斗不过它但如果我们在江河里较量,我们能赢。”这句话阐明了eBay不能了解中国市场并调整其服务,却依然保持其美国式的思维和经营方式。

三、收入政策

还有一个使该网站成功的核心战略,在固定的价格策略的同时,淘宝对他的用户采取了免费政策。这个政策在中国似乎更有效,因为它降低了用户的成本。在网上购物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就是削减成本。

淘宝之所以能够在本地市场上超越eBay,是因为它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式:eBay的收入的将近90%来自用户交易佣金。淘宝却发现了另外一个不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来源:“广告”。这个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的网站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之一。这个巨大的访问量吸引了那些正在寻求客户的大公司,在这里客户可以很容易就找到,而且几乎50%的中国网民已经拥有了淘宝账号。事实上,这个是三赢的局面。淘宝获得一个可持续的融资模式,用户可以使用不带任何附加费的平台,公司通过网站找到更好与其客户和潜在客户沟通的方式。

80%的资源来自这些广告,而剩余的20%来自淘宝商城(新平台)的交易佣金和为客商提过的增值服务。

淘宝的财务稳定成绩归功于他的收入政策,帮助其网站赚足了投资者和业主的信任。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决定增加投资50亿人民币给淘宝,此举是对淘宝的信任和信心,希望淘宝能够稳住其现在在市场上的位置并且能否继续的增长。

四、投资增长战略

淘宝在享受它的成功的同时仍然对公司的未来战略保持警觉和小心,因为正如我们所说的,市场是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自其在中国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所有者决定加大投资。有了这些投资,淘宝正在试图通过发展新的思路和服务来稳固它现在的位置,如开发网上购物的电视节目,以及通过和湖南电视台合资的电视频道来推广互联网商家的产品。淘宝还推出了购物商场来进入另一个市场。就像沃尔玛和百安居一样,这个新平台致力于海内外的产品制造商,允许他们通过网络直接销售商品给客户。

淘宝推出线下授权店来满足不喜欢在网上购物的客户。150家线下淘宝授权店已经在杭州市运营,并计划到2010年底,将店面数增加到30000家。

线下商店的概念非常的简单,客户让这些商店代为购买淘宝上的商品,他们需要在店面支付现金去购买商品,并且支付一小部分的服务费给商店。如果出现欺诈的行为,淘宝会直接补偿给客户。

淘宝网也正在考虑在中国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因此它正计划投资13.6亿人民币在杭州兴建新的总部:淘宝城。

除了这个项目,淘宝还将建立一个创业园区,旨在提供一个地方和环境给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电子商务卖家。这种模式主要的灵感来自谷歌和微软等大型公司,他们是建立这种著名总部的先驱者。这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淘宝的形象,形成其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此期间,eBay决定改变其在中国的策略,关闭他们在中国最重要的网站,并与Tom在线公司开展合作,Tom在线是一个将总部设立在北京的流行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无线运营商。eBay在与Tom在线的合资公司中占有少数的股权。

五、结论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第7篇

十年是什么?

十年,是一块时钟,轮回超过87 000次

十年,是一座城市,悄然改换了面貌

十年,是一段爱情,从一张结婚证变成了锡婚纪念

十年,是一个孩童,从襁褓婴儿长成翩翩少年

十年虽然短暂,十年也很漫长

十年是bauma China在中国走过的路

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约180 000名观众增幅逾16%

展示面积达300 000m2增幅约30%

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718家展商增幅达46%

观众数量增长16%

bauma China 2012于11月27—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会4天共吸引约180 000名观众前来参观洽谈,与上届展会相比增幅达16%。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董事总经理艾欧恒说:“bauma China的举办恰逢其时,其逆市而上的优异表现再次证明这是亚洲最重要的商贸平台,是企业向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发布新品、展示形象的绝佳机会。”

除中国本土的观众外,展会还吸引了大量海外观众,其中观众数量排名前十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泰国、中华台北、中国香港和土耳其。

展览面积增长30%

2012年是bauma China首次启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室内外全馆,展示面积共300 000m2,较2010年增长逾30%。在部分日系企业退出本届展会的情况下,展览面积仍能实现如此幅度的增长,这着实令人惊讶。

卡特彼勒时隔8年之后回归bauma China,便占据了整整一个N1展馆,以浓厚的中国风元素向观众展示了其强大的企业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诉求。在室外展场,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企业也全面展示了企业实力。并且在本届展会上,各企业更是融入了多种表现形式,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三一的微电影及时装秀、徐工“蜘蛛侠”挖掘机的江南style表演等,均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

在参展企业数量上,本届展会也创下新高,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 718家参展企业参加了此次盛会,增幅达46%。Besser公司总裁兼首席行官Kevin L.Curtis说:“bauma China是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通过展会我们会晤了众多高质量、有决策权的客户,这样的展示对我们而言很有价值。”

中国企业以1 882家参展商数量依然位列第一。同时,参与本届展会的国际展商也为历届最多。除中国外,来自德国(172家)、意大利(122家)、美国(116家)、韩国(67家)和日本(49家)的参展企业数排名分列前五。奥地利、德国、芬兰、英国、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和美国八大展团悉数亮相,其中由韩国仁川商会组织的联合参展团首次亮相bauma China。

bauma China 2014将于2014年11月25—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第8篇

主旋律电视剧刚刚起步时,创作的类型大部分是战争题材,目的在于激励人们不怕苦、乐于奉献、为祖国建设出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审美心理、时代精神及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主旋律电视剧从题材内容到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主旋律电视剧以渲染主题思想为中心,在宏大的历史或政治背景下讲述主人公的故事。如今的主旋律电视剧一改政治化叙事模式,导演编剧们开始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来反映主题,使人物回到了应有的位置上。如果说中国的历史剧是在客观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那么历史传奇剧就是站在历史剧的肩膀上孕育出的电视精品。

近些年,历史剧在主旋律的引导下成功地受到观众的喜爱,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对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情有独钟,把欣赏这样的电视剧当成对历史评判的标准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然而,随着历史剧的广泛播出,收视率却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造成历史剧“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顾名思义,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其所叙述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具有真实性。同时历史剧又是以剧为本体,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严谨的教科书,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某种视角的对于历史某一片段的审视、渲染、发挥。如何处理好历史剧的历史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探讨历史真实问题以历史记载为准绳难以立足。历史真实问题即历史剧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事实。历史记载是史官主观化之后记录的产物。因此,以史书为准则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性,就等于以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为标尺去度量另一种思想产物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立足的。

其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历史真实是实有层面的,发生过的、存在过的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虚假的、伪造的。艺术真实则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现的真实,是抽象层面的,具备历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就是真实的。历史剧必须以历史真实为基础,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之所在。

最后,事实判断不能代替历史判断。即使历史剧如实展示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也仅仅是提供了做出事实判断的前提,提供给人们有关历史的知识,而历史剧的目标在于做出历史判断,即在于传递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历史判断包含着探讨“为什么”的成因判断以及回答“应该怎么办”的价值判断。与历史研究相似的是,历史剧创作者同样应该“总是带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动机去研究历史,也就是说,研究者要通过历史的考察寻求某种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因此,历史剧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怎样在历史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影视创作得以继续发展成为电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最终历史传奇剧在此基础上成功问世。

历史传奇剧的成功不是偶然现象,是影视传媒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迎合了当下广大中国电视观众的欣赏口味。湖北籍著名导演郑克洪执导的年代剧《大汉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第一,故事大多是按照客观真实的历史为背景。

《大汉口》讲述的是20世纪前半叶武汉发生的风云变幻的革命史。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武汉所发生的真实事件都在这部电视剧里呈现出来,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武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还有就是汉口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就和河南的朱仙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大汉口》中故事的发展也以此作为背景。历史传奇剧将故事还原到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中,不仅能让观众在初次观看时产生一种认同感,还可以为剧中人物的性格、矛盾的刻画找到一个适合于那个时代的依据。按照文学创作中强调的历史理性来讲,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这类作品带有丰富的传奇色彩。

历史传奇剧中的人物可以合理虚构,情节发展也可以虚构。比如《大汉口》讲述了陆氏家族三代人,三个兄弟不同的人生信仰和选择,把家族的兴衰沉浮融入到真实的历史背景中,抒写了一部精彩而沧桑的近现代中国历史画卷。剧中陆家的父亲陆浩坤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参与者,但最终因内部纷争被打成痴呆。母亲黄瑾靠给大户人家做刺绣,担负起养家和照顾丈夫的重担。陆家的三兄弟在遭遇了家庭苦难后,选择了各自的理想和责任。这种传奇性表现在许多偶然、巧合、矛盾的情景中,像陆父被打成痴呆,家庭突发变故;修文在对“党国”的忠诚和祖国的热爱之间犹豫和徘徊。这些情节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为故事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这种影视剧大多以悲剧的情节开场,最终以大快人心的喜剧收场。比如《大汉口》一开篇,父亲陆浩坤变成痴呆,破败的家庭屡遭军警的查抄,三兄弟因为各自的性格在剧中产生了矛盾。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冲突在亲情、国家、民族大义等主题中得到化解,以感人的结局完美收场。在《大汉口》中,由于大哥、二哥的包容和忍让,使得三兄弟最终和解;为了民族大义,修远情愿以死来传递情报;为了祖国,修文舍弃忠于“党国”的小义,击毙夏威,保住了武汉。这种对人生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相互化解仇恨的主题在剧中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在大力弘扬主旋律的今天,影视剧作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历史传奇剧对广大影视观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大众对历史的了解主要也是依靠影视剧的宣传。因此,影视剧工作者对剧作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关系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对如何处理剧作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学者之间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影视剧《大汉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历史传奇剧的成功给新时期影视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思路,弘扬主旋律电视剧不是一句口号,怎样抓住观众、创新理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不变话题。

参考文献

[1]苏可.浅谈电视剧《大汉口》中陆修文人物形象的塑造[J].当代电视,2012,(2):20-21.

[2]王新勇,黄丽萍.一曲革命、商战、亲情的悲壮之歌——电视剧《大汉口》陆氏三兄弟命运写真[J].当代电视,2012,(2):18-20.

上一篇:求职指导下一篇:消化不良/针灸方法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