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灌注成像

2024-07-19

螺旋CT灌注成像(精选8篇)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1篇

1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原理

利用动态多层螺旋CT测定脑组织血流灌注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核医学数据处理技术。碘造影剂注入后组织的CT值将发生变化。因为CT值的变化与造影剂的浓度成比例,所以它可作为示踪剂。当已知剂量的示踪剂注入一个液体系统,它的浓度衰减与液体的容量、流量有关,这是动态CT脑灌注成像的基本理论。注入对比剂后动态CT图像中动脉和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注药后增加的CT值,其变化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从而反映了组织灌注量的变化。中心容积定理反应了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CBF=CBV/MTT。根据计算可以得到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定量数据。通过分析时间-密度曲线可以得到峰值时间,CBF、CBV、MTT等血液动力学参数。根据动态CT图象中所有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所有像素的上述4个参数后,采用彩色编码技术就可以得到脑组织TTP、CBF、CBV、MTT灌注图像。

2 灌注成像的方法

先进行常规CT扫描,之后立即进行CT脑灌注扫描,取感兴趣层面为扫描层面,包括:丘脑、基底节、内囊、大脑前、中、后动脉。根据CT平扫表现和(或)临床表现定位扫描层面,经肘正中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针头22GA,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0050m L,注射速度4.0m L/s延迟5s后进行连续动态灌注扫描,管电压80k V,管电流200m A,扫描速度1层/s,1层厚5mm,扫描时间0s,数据通过局域网传输至ADW4.3工作站。应用CT软件包中的协议进行计算,获得脑血流量,脑血容积,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增强等各灌注参数彩色图像。

3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

3.1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早期的病理改变是细胞毒性水肿,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可通过CBF、CBV、MTT、TTP等指标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早期的组织灌流情况,从而发现急性脑血管闭塞和灌注缺乏,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

CBF是指单位时间流经100g脑组织的血流量,正常人为(53+7)m L/100g。脑梗死均存在CBF下降,导致脑功能的改变。当CBF下降到15~20m L/100g.min,脑组织即不能维持正常活动,到6~8m L/100g.min,脑组织出现死亡。CBV是指观察的区域的毛细血管和大血管的血管床容积,MTT是指对比剂通过观察的区域的平均时间,三者之间关系密切,C B F=C B V/M T T。

3.2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优势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及其软件,扫描速度1层/s,1层厚10mm,扫描时间40s,扫描范围20mm,所有患者CBF、CBV、MTT、TTP和PE参数灌注图,分别统计每组、每层各个参数,结果每组参数图显示脑缺血病灶的敏感性均高于每层参数图,因此可以说明M S C T的CTPI在诊断脑缺血方面较单层螺旋CT更具有优势,说明多层螺旋CT的灌注成像更能全面显示脑缺血病灶情况。

3.3 CT的灌注成像对急性脑缺血的定性诊断价值

文献报道C T P I判断脑缺血多采用C B F、CBV、M T T和T T P参数,这4个参数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均敏感,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BF>MTT>TTP>CBV>PE,通过脑灌注CT成像技术,解决3个问题。(1)了解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病变部位和范围(发病时间<6h);(2)明确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和动态变化情况;(3)能超早期鉴别脑梗死和TIA,从而避免对TIA患者进行有损害的检查和有一定危险的溶栓治疗,并能根据患者有无缺血半暗带而决定是否进行再灌注治疗[1]。在CT脑灌注成像的各项参数指标中,r CBF对发现脑缺血的敏感性比较高,CBV和MTr对缺血性梗死灶也有鉴别意义,但敏感性较差。急性脑梗死灶由缺血中心的坏死灶和其周边的缺血性半暗带组成,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挽救具有可逆性的缺血性半暗带使其恢复功能。

3.4 展671B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所需时间短,仅需数分钟,创伤小,可以全天候(包括急诊)地在脑梗死临床症状出现后立即进行扫描,所以脑灌注CT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同时反映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观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峰值增强(PE)等各灌注参数彩色图像。早期准确显示急性缺血存在与否及部位、范围,对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脑梗死

参考文献

64排螺旋CT正常犬全肝灌注成像 第2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健康中华田园犬10只(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学部提供),雌雄不限,体质量9~13 kg,平均(10.65±1.18)kg。犬禁食、禁水7 h,以3%戊巴比妥钠按1 m L/kg肌内注射麻醉,去除右后肢体毛,并于浅静脉留置静脉通道。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欧乃派克(Omnipaque)注射液370 mg/m L,上海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荷兰PH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美国ME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为64排螺旋CT自带EBW工作站及其配备的肝脏灌注软件。

1.3 扫描方案及参数

犬麻醉成功后,取左侧卧位固定于检查床,腹部加以自备腹带及扫描仪配备腹带双重加压包扎以减轻呼吸运动影响。先行上腹部平扫,确定肝脏范围,再应用螺旋扫描全肝灌注模式(床板循环往复移动),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 L/s速度经下肢静脉团注0.8 m L/kg的对比剂欧乃派克(370 mg/m L),随即以同样速率注射20 m L生理盐水冲管。注射对比剂后延时1.8 s开始全肝灌注扫描。层厚5.0 mm,层距5.0 mm,120 kV,275 m A。扫描间隔时间4 s(默认最小),共扫描15组,扫描时间持续80 s以上,以便对比剂在肝脏循环中形成完整的动态曲线。

1.4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扫描资料传送至工作站(Philips EBW),利用去卷积模型算法,通过飞利浦专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处理:分别在腹主动脉、门静脉以及脾脏(可分别在不同层面选取)取圆形感兴趣区(ROI),即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在任意层面的肝实质内取ROI,ROI应尽量足够大,以减少噪声,且避开大血管;随即即可生成肝脏的灌注彩图,并得到其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彩图共分4种,即肝动脉灌注图、门静脉灌注图、总肝灌注图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图。HPI的计算公式:HPI=HAP/(HAP+PVP)×100%,而TLP=HAP+PVP。

2 结果

2.1 螺旋扫描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效果

10只健康中华田园犬均较好地完成了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检查,扫描成功率为100%。由于采取腹部自备腹带及扫描仪配备腹带双重加压包扎,呼吸伪影小,不影响灌注指标的测量。

2.2 TDC形态

取得了满意的TDC曲线,曲线光滑完整,各脏器绘制的TDC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动脉TDC形态呈骤升骤降型,分为上升段、降段及水平段,水平段呈锯齿样波动;门静脉TDC呈速升速降型,峰值出现时间较主动脉迟,幅度较主动脉小,降段亦可见小幅锯齿样波动;肝脏TDC稳定,波动小,可分为上升段、降段及水平段,其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降段缓慢(图1、2)。

2.3 灌注参数值

CT全肝灌注成像测量及计算的肝脏血流参数分别为: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8.25±2.19)mL/(min·100 g),门静脉灌注量(PVP)为(53.53±10.71)m L(min/·100 g),总肝灌注量(TLP)为(81.78±18.56)mL/(min·100 g),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0.30±0.16)%。

3 讨论

3.1 实验动物的选择

过去肝脏研究所采用的动物模型多为大鼠和兔子等啮齿类小动物,因其肝脏体积较小,不适宜影像学图像观察;而且血容量也较少,不适宜后续研究中的血清学动态监测等检查。在该研究中,笔者选取中华田园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以下优点:(1)犬作为大动物,弥补了肝脏体积小的问题,能更好地观察其肝脏的影像学表现,更全面地评估肝脏情况;(2)大动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从而降低后续实验中的造模死亡率;(3)不管是从肝脏形态还是从血流动力学方面评价,犬的肝脏在解剖、血液流速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都更接近于人类。一系列文献[4,5]曾报道过,狗的肝动脉系统、肝窦以及门静脉系统与人类极为相似。

3.2 肝脏CT灌注成像原理

CT灌注成像(CTPI)是一种功能成像,由MILES等[6]在1991年首次提出。所谓CTPI是指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并通过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了解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及血管特性。CTPI在评价组织器官灌注状态上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CTPI在脑部的应用已基本成熟[7]。

3.3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技术的优势

以往的单层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由于Z轴扫描范围窄,不能全面反映整肝的灌注状况,不利于显示器官或病变的全貌[8];且对患者屏气质量要求较高,容易受呼吸运动影响而产生图像漂移情况,导致灌注分析失败[9]。

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扫描采用了先进的螺旋扫描灌注模式,床板按预设参数沿扫描方向移动,同时球管开始曝光扫描,扫描一次完成后床板移回原位,且该过程中球管不曝光,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扫描。由于其扫描速度快、亚秒水平的时间分辨率和亚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使得呼吸运动伪影减少到最小,重建图像质量较以往明显提高。全肝灌注模式能够实现全脏器的大范围灌注,所测组织灌注值更加接近实际值,且克服了以往单层或多层螺旋CT仅能对肝门区域病变进行灌注成像诊断的缺点,对不在肝门区域或远离肝门层面的病变亦可进行灌注诊断;加上日趋完善的灌注软件,可在不同层面设置ROI,扩大了临床应用的范围,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0,11,12]。

扫描过程中,由于双重腹带加压,呼吸伪影小,避免了大幅度图像漂移情况,即使轻度的图像漂移也可以利用肝脏专用灌注软件进行逐层调整兴趣区来修正,从而获得较光滑完整的TDC曲线。该组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的TDC曲线,获得了满意的灌注效果。

3.4 肝脏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的数据分析及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肝脏为双重血供,肝动脉约占全肝血供的20%~30%,门静脉约占70%~80%。国内外学者对肝脏CT灌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就正常肝脏CT灌注值而言,所得结果不尽相同[13]。该实验运用去卷积法计算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为(28.25±2.19)mL/(min·100 g),门静脉灌注量(PVP)为(53.53±10.71)m L/(min·100 g),总肝灌注量(TLP)为(81.78±18.56)m L/(min·100 g),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0.30±0.16)%,与ZIGLER[14]用微球法测得犬的平均HAP和PVP[(34.3±1.32)mL/(min·100 g)和(62.4±3.21)m L/(min·100 g)]相近,略高于范光明等[15]报道的结果。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样本种属、样本量、灌注软件、数学计算模型、扫描条件、造影剂浓度、注射速度及CT值测量误差等因素有关。但总体来看,HAP/PVP≈1︰4,接近于正常生理范围。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3篇

随着CT灌注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灌注特点应该有更深的认识[1]。本文就此对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灌注状态及其灌注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其对认识胰腺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行中上腹部增强C T检查而胰腺正常的病例2 0例,年龄2 7~7 3岁,平均(40.31±2.3)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所有患者的平均身高为(162.72±5.35)cm,平均体重为(57.65±7.35)kg。按照以下标准搜集相关病例:(1)纳入标准:1所选病例为进行中上腹增强CT检查者;2胰腺酶原以及胰腺相关的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3没有胰腺疾病的相关症状,没有影响胰腺血液供应的肝、心以及大血管等的疾病;4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并配合完成CT灌注检查。(2)排除标准:1有甲亢、重症肌无力、碘剂过敏、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做增强检查或不能耐受CT灌注检查者;2肝癌、肝血管瘤或者肝囊肿等且病灶直径大于3cm者;3晚期肿瘤患者或其它引起胰腺血流回流疾病的患者;4糖尿病、胰腺本身存在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胰岛细胞瘤、胰腺囊肿、结核等疾病的患者;5由于造影剂外渗或者呼吸运动影响而导致扫描层面变动、图像模糊以及灌注药量不当而使得灌注图像不准确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先行常规CT平扫,再行CT灌注扫描,最后行增强扫描,灌注扫描感兴趣区层面分别位于胰腺的尾部、体部以及头部,所用CT机型为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灌注扫描所采集数据通过Toshiba体部灌注软件对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进行测量。在对患者进行CT平扫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由其剑突平面至其髂嵴平面,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中上腹平扫[2~9]。而在对患者进行胰腺灌注CT扫描时,选定患者胰腺头部、体部以及尾部显示最为完整的中心层面作为灌注扫描层面进行相应的扫描且采集相关影像数据。最后对主要灌注参数,包括胰腺各个部位的血流量(即BV)、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进行测量和统计处理及分析。

1.3 数据处理

将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n、%)表示,组间对比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中数据可知,患者正常胰腺的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灌注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CT灌注成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组织器官的灌注量变化,从而间接反映其内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CT灌注成像是指静脉团注造影剂的同时对选定的感兴趣区层面进

行连续动态扫描,从而获得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s,TDC),然后根据TDC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出各组灌注参数,以此来判断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达到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目的。CT灌注成像中较常用的灌注参数有: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不同的灌注参数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

本次实验对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胰腺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各组灌注参数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在CT灌注成像过程中,胰腺表现为富血供实质器官,其头、体、尾部的血容量、血流量及表面通透性均匀一致,各区域血流灌注平均通过时间相近。其可能与胰腺的血供特点以及其胚胎来源等有一定的关系。胰腺由腹主动脉的两条主要分支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供血,胰头部主要由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上前、上后动脉和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前、下后动脉供血;胰体、尾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腹腔动脉干的胰背动脉、胰横动脉及脾动脉的分支胰大动脉、胰尾动脉等。虽然胰头部和胰体尾部的血供来源不同,由于胰腺血供丰富同时供血动脉间存在较多相互吻合的通路,使胰腺组织各部的血流灌注基本一致。另一方面,胰头大部及胰腺体、尾部在胚胎发育上共同起源于腹侧胰芽,因而其组织生理上具有一致性,从而各部的血流灌注趋于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王芳军.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夏进东,周翔平.正常胰腺组织的多层螺旋CT血流灌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58~62

[3]王芳军,陈卫昌,郭亮,等.正常胰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特征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18(2):83~91

[4]张喜荣,黄小华,董国礼,等.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2):286~289

[5]薛冀苏,幸思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74~975

[6]赵京阳.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945~946

[7]王欣,徐荣天,卢涛,等.急性胰腺炎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100~102

[8] ZHANG Jingfeng,WANG Renfa,WANG Min,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in VX_2 Soft-tissue Tumor of Rabbit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6(3):341~343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共42个腮腺肿块性病变行CT灌注成像, 男11例, 女13例, 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48岁。其中良性15例 (18个肿块) , 恶性13例 (13个肿块) , 炎性肿块10例 (11个肿块) 。良性肿块包括混合瘤6例, 腺淋巴瘤5例, 神经源性良性肿瘤2例, 基底细胞腺瘤2例。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肌上皮瘤5例, 混合瘤恶变6例, 腺泡细胞癌2例。炎性肿块包括嗜酸性肉芽肿2例, 肉芽肿性炎2例及腮腺慢性炎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宝石能谱64层螺旋CT机。进行CT灌注成像, 平扫确定病变位置, 以病变最大层面为中心, 电压120 k V, 电流210 m A, FOV 18 cm×24 cm, 层厚5 mm, ROI选取病变的实质区域, 范围8~12 mm2, 碘海醇对比剂总量75 ml, 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肘静脉注射。CT灌注扫描用量50 ml, 注射流率为5 ml/s, 延迟8 s进行扫描。随后注射剩余50 ml对比剂, 进行常规增强CT检查。

1.3 图像后处理

灌注扫描数据选用头颈部肿瘤模式, 所有图像传输用随机附带的灌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感兴趣区尽可能包括病变, 并尽量包括病变边缘, 避开肉眼可见的血管、钙化、囊变及伪影。对腮腺肿块大小、密度、囊变、边缘、邻近组织关系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指标进行分析。计算最大血容血流量 (BF) 、血容量 (BV) 、平均通过时间 (MTT) 和达峰时间 (TTP) 、毛细管表面通透性 (PS) 。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阅片, 对肿块形态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意见不同时协商后解决,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统计结果均以±s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腮腺区良性肿块性病变CT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分叶状, 边缘清楚, 密度不均匀, 部分病灶可见包膜, 增强后大多数病灶呈中等强化, 不均匀强化病变中央出现坏死。邻近组织中多表现为受推移位, 周围少有淋巴结肿大。腮腺区恶性肿块性病变腮腺区良性肿块性病变CT表现为病变密度不均匀, 边缘不清, 均可见邻近组织浸润或破坏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增强后中度强化, 均见不规则坏死。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后, 2名医师获得每例患者的BF、BV、MTT、PS值及灌注伪彩图, 22例恶性肿块性病变的BF、BV值高于良性肿块性病变, 而MTT、TTP值恶性肿块性病变低于肿块性病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腮腺炎性病例中, 由于病变灌注不均匀, 界限显示不清。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CT perfusion imaging) 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2]。以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理论为基础的成像技术[3], 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灌注参数计算出血流量 (BF) 、血容量 (BV) 、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 (MTT) 、对比剂峰值时间 (TTP) 、血管表面的通透性 (PS) 等等。CT灌注成像技术代表着影像学从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向既能反映宏观的大体形态又能揭示微观的代谢和功能状态演变的态势[4]。

作者对腮腺肿块性病变行灌注成像, 结果显示BV、BF值恶性肿瘤大于良性肿瘤, 说明腮腺及颌下腺病变的血供丰富, 恶性肿瘤新生血管丰富、具有高血流灌注、高血容量特点;恶性组BF高于良性组, 可能与恶性结节新生毛细血管发育不完善, 内皮细胞连接不紧密, 对比剂快进快出有关。腮腺良恶性肿块性病变之间的MTT、TTP值有明显差异, 可能由于恶性肿瘤血管细胞生长活跃, 血流速度快, 强化峰值高, 到达峰值时间较短[5]。本研究显示恶性肿块性病变PS大于良性肿块性病变, 可能是由于肿瘤基底膜发育不完善、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造成。本研究显示良性肿块性病变边界清楚、无邻近组织受侵, 鲜有淋巴结, 而恶性肿块性病变边界模糊、可见邻近组织受侵, 多有淋巴结转移, 这表明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形态学改变结合CT灌注成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可提高腮腺肿块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多层CT灌注成像对腮腺检查可以清楚地了解腮腺及其旁的解剖关系, 可以对腮腺肿块的来源做出定性诊断, 能够反映腮腺肿块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 可直接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少且病种分散, 所以统一规范腮腺肿块性病变的CT灌注参数指标将是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忠胜, 崔志宏, 孙昊, 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 (7) :1067-1069.

[2]程琦, 许实成, 房文亮.CT灌注对腮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10) :721-725.

[3]朱娟, 李葆青, 张宁.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肿瘤的影像病理分析.放射学实践, 2012, 27 (10) :1073-1077.

[4]李恒国, 梁久平, 卢绍辉, 等.腮腺肿块的螺旋CT常规与灌注成像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 (8) :1031-1034.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5篇

关键词:甲状腺病变,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影像学的不断完善, CT灌注成像技术也日益成熟,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前列腺、胰腺、肝脏、肺部疾病等各种实质性脏器诊断中[1]。以往的CT灌注成像仅仅是单一的形态学诊断, 现代化CT灌注成像已经可以动态诊断活体血流动力学变化, 其临床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 利用常规CT平扫增强扫描, CT检查影像中会出现相互重叠阴影, 很难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2]。近年来, 相关学者将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用于甲状腺病变临床诊断过程中, 均取得满意效果, 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病变诊断中的研究报道较少, 为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甲状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我院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采用CT灌注成像扫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CT灌注成像治疗, 同时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予以排除。本组所有患者最后根据手术病理证实, 甲状腺良性结节者47例 (78.3%) , 其中男17例, 女30例;患者年龄介于16~75岁, 平均 (45.8±10.9) 岁;肿瘤类型:甲状腺肿24例 (51.1%) , 甲状腺瘤23例 (48.9%) 。甲状腺恶性结节者13例 (21.7%) , 其中男2例, 女11例;年龄介于22~75岁, 平均 (41.8±11.9) 岁。13例患者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2 方法

本次检查仪器主要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 (型号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 在进行检查前, 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要求患者在检查曝光期间的呼吸应保持平静, 不能做出吞咽动作, 也不能说话, 为了尽量不要留下锁骨伪影, 应尽量使双肩下垂。在扫描过程中, 应指导患者始终保持一个固定体位, 防护好身体其他部位, 除了颈部以外部位。应先利用CT常规平扫患者颈部, 结合平扫的图像选择最大的甲状腺病变层面 (4个) 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设置:参考管电流控制在210 ms, 而管电压控制在120 k V, 矩阵:512×512ZDF, 层厚:4×7.2 mm, 间隔时间为1s, 曝光总时间:50 s, 扫描次数累积50次, 后重建层厚设置为10mm/2 i。最后应经肘静脉快速推注49 m L非离子型造影剂 (浓度为300 mg/m L) , 推注速度应控制在3 m L/s, 8 s后即可开始扫描。

1.3 甲状腺CT灌注图像后处理

在得到重建图像后, 将其原始数据传送至相关工作站, 采用软件Perfusio n-2 (GE) 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头部或颈部肿瘤模式, 输入动脉选择颈外动脉或者同侧病灶颈总动脉, 而选择实性区层面最多以及病灶最大的层面作为灌注感兴趣区。将相关数据输入软件后, 即可自动生成血流量 (BF) 、血容量 (BV) 、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 (PS) 、灌注达峰时间 (TTP) 等各项灌注参数图像, 最后利用调色板的微调功能进行调整, 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感兴趣区 (ROI) 的选择过程中, 面积应控制在10 mm2左右, ROI应尽可能避免血管、钙化灶、囊变、坏死等区域, 测量每一个病灶的次数应在3次左右, 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选择的每一个层面生成时间—密度曲线 (TDC) 均由软件自动生成。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s表示,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参数均值, 均数间利用LSD法对比, 利用Dunnett’T3法比较其余各项灌注参数,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灌注成像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图像。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下, 甲状腺病变的大体轮廓、大小都可以清晰显示, 甲状腺病变内部组织灌注参数也可以明确显示。

2.2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灌注参数对比。

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 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 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功能成像技术, 可动态追踪测定组织血流灌注量, 也可反映肿瘤在微循环水平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和诊断中比较常用, 可为肿瘤的分级、分期以及评价肿瘤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3]。PS、BF、BV等CT灌注参数都可以很好的反映肿瘤组织内部的生理变化, 有相关学者研究证明[4],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变的鉴别和诊断过程中, PS、BF指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肿瘤新生血管主要是反映肿瘤分级、生长及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而言, 肿瘤毛细血管网密度相较一般的正常组织而言相对较高, 内部血流速较快, 基底膜尚未发育完全, 内皮细胞中的连接比较松散, 大大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 因此在CT灌注成像中的表现和正常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本组研究表明, 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与王华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考虑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组织的自身特性有关, 该组织的灌注性较高, 容易吸碘, 且血流速度较快。而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 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 (P<0.05) 。梁颖等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不会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 很少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 但是在甲状腺恶性病变组织中存在较高表达。考虑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血管壁通透性较大, 血管内流速较大, 缩短了TTP有关。因此认为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和诊断中, PS指标的应用价值最大。

综上所述,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清晰反映甲状腺病变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智云, 孟悛非, 徐巧兰, 等.颈部淋巴结CT灌注成像[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26:865.

[2]王华, 段青.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3:72.

[3]梁颖, 罗得红, 吴宁, 等.颈部恶性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38:1193.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脑梗死疑诊患者75例,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3±4.7)岁。所有患者均具有头晕、恶心呕吐、行动不便肢体麻木等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同意书上签字。

1.2 研究方法:

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我院进口美国菲利普公司生产的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在发病6 h之内进行普通CT扫描以对脑出血情况进行排除,于静脉注射对比剂欧乃派克350,以5 mL/s的速度注射100 mL。扫描机器条件设定为管电压80 kV,100 mAs;160 mm的扫描范围;扫描深度设定为0.625 mm;0.5 s的延迟时间,对患者连续扫描1 min,0.3 r/s的转速进行高速采集[2]。大脑的灌注图像将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流出静脉则选择为上矢状窦,最终得到所扫描脑组织的含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大脑容积量(CBV)以及局部脑血流量(CBF)参数的图像。CT造影血管成像扫描则以头部OM线为准线。扫描机器条件设定为管电压80 kV,100 mAs;160 mm的扫描范围;层间距和准直器群为0.625mm;利用自动示踪技术对扫描时间进行确定,三维处理技术采用MIP、容积再现以及CT内镜。治疗一周后均进行螺旋CT复查。

1.3 图像信息处理方法:

利用血管灌注成像专业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在病变相应位置分别获取MTT、CBV以及CBF图像[3]。

1.4 区域选择标准:

依据血管灌注成像参数图以及普通头颅CT治疗综合分析,在CT影像有低密度表现的则为缺血严重区,依据缺血值范围的大小可利用手动的方法选择相应区域,注意避开脑沟和脑血管[4]。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变区的MTT明显短于对照区,CBV以及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3 讨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是在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的同时进行螺旋CT的快速扫描来观察对比剂的分布和流动,通过对对比剂的密度和流动变化形成灌注图像,从而得到大脑各器官的功能参数[5]。灌注成像具有简单快速,可对脑组织进行直接观察的优点,对于分析脑组织缺血情况具有直观性,因此可以对临床医师对于脑梗死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脑梗死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对缺血半暗带进行确认,进而对血栓的位置以及大体范围进行确定。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后,由于患者机体的侧支和血管循环会导致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血栓的位置判断出现偏差,例如患者颈动脉发生血栓引起的脑梗死,灌注成像差异就不是特别明显,此时进行血管成像就尤为重要[6]。血管造影成像通过与灌注成像的共同分析课更加准确的判断出血栓的具体位置,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准确数据。

人体脑血管的灌注是在一定的压力状态下波动,通过毛细血管以及小型动脉的血管平滑肌扩张来维持机体相对的脑流量。缺血半暗带则是指发生梗死的脑组织,可引起机体神经功能紊乱。研究发现该区域的血流量明显降低,在成像分析时可提示医师此处已发生梗死。灌注成像可预测半暗带的变化,这对脑梗死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病变区的MTT明显短于对照区,CBV以及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脑梗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血管造影成像可以及时发现脑梗死发生缺血性病变的病因,为脑梗死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片治疗的脑梗死疑诊患者75例,对发病6h后缺血部位和正常脑区域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血管造影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对两区域的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变区的MTT明显短于对照区,CBV以及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脑梗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血管造影成像可以及时发现脑梗死发生缺血性病变的病因,为脑梗死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灌注成像,脑梗死

参考文献

[1]李全浩.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灌注成像对脑梗死前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3):57-59.

[2]尤莉玲.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评价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4):317-319.

[3]Bisdas S,umboldt Z,Surlan-Popovic K.Perfusion CT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longterm predictive value of baseline perfusion CT measurements[J].Am J Neuroradiol,2010,31(3):576-581.

[4]刘长华.多屋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在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5-7.

[5]徐方元,陈寒.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372-1373.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7篇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螺旋CT灌注成像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桃源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共30例, 纳入均经穿刺后病理证实。排除标准: (1) 严重其他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 (2) 有腹部外伤史的患者; (3) 不合作的患者。本组患者中男性20例, 女10例, 年龄24~68岁, 平均 (47.82±5.32) 岁。同时选取同期于桃源县人民医院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的自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学历构成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 差别无统计学差别,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组患者确诊的依据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肝穿, 穿刺组织送病理, 并经两位病理主治医师确诊后进行纤维化程度的分期。

1.3 检测方法

观察中选用西门子emotion6螺旋CT机。研究组患者均于穿刺后2周进行螺旋CT扫描。患者平卧位, 嘱患者先进行呼气及闭气的练习, 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全肝及脾脏, 然后以第一肝门层面为靶层面, 按照Bodyperfusion的标准进行CT灌注扫描, 应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注射浓度为300mg/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40mL, 去卷积法注射速率5~7mL/s。自注射对比剂开始延迟5s扫描, 扫描时间间隔2s。扫描参数:电压84kV, 电流50mA, 扫描时间0.5s, 准直1.5mm, 重建层厚12mm, 灌注扫描结束后5min进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 对比剂的剂量为80mL, 注射速度为3~4mL/s。使用螺旋CT机自身携带的软件进行参数的观察, 本组选择肝动脉灌注量 (HAP) 、门静脉灌注量 (PVP) 、总肝灌注量 (TLP) 、肝动脉灌流指数 (HPI) 、肝血流量 (HBF) 、渗透性 (P) 及血容量 (BV) 。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由定量资料表示, 数据均行SAS6.12进行分析, 两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两组间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螺旋CT灌注参数的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螺旋CT灌注参数比较 (HAP、PVP、TLP、HPI、HBF、BV、P) , 差别均有统计学差别, 见表1。

2.2 研究组患者在不同分期各参数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同分期中, HAP、PVP、TLP、HPI、HBF、BV、P各参数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差别, 见表2。

3 讨论

早期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由于形态学改变不明显, 影像诊断一直是个难点, 而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 此时肝脏动脉和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已经发生变化。肝脏CT灌注成像是近来应用诊断的新技术, 指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由层面内每一个像素的CT增加值来计算期灌注值, 并以灰阶显示来形成组织灌注的定量图像, 因此, 肝脏CT灌注成像反映的是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 是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3]。CT灌注成像的特点是通过影像学手段在一定程度来直观显示活体器官、组织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的灌注过程, 通过软件对其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进行分析, 以明确诊断的方法。而且CT灌注成像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 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动态扫描, 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密度随强化时间而演变的曲线, 即时间-密度曲线, 因此, 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计算出组织器官的各种灌注参数, 以全面评价[3,4]。我们应用螺旋CT灌注技术观察肝纤维化患者各指标, 结果显示研究组HAP、PVP、TLP、HPI、HBF、BV及P均有明显差别, 提示肝纤维化患者肝脏的血液动力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结果又显示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HAP、PVP、TLP、HPI、HBF、BV、P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不同, 也提示影像学对预测肝纤维化的分级可能具有一定价值。在肝纤维化早期, 网状纤维支架均完整, 肝间质的血管破坏及改建不明显, 此时血流阻力较小, 使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而且相关研究认为肝纤维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5], 引起门静脉灌注量的减少, 由于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 肝动脉灌注量的增加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作用, 但是这种补偿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肝脏总灌注量, 因此相关指标如, HAP、PVP、TLP、HPI、HBF、BV及P等可以出现明显的变化[5,6]。这些灌注参数可作为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参数, 并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中, 还可以用于慢性肝病患者的随访, 在形态学出现变化之前通过灌注参数的改变提示肝纤维化的存在, 并对临床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

综上所述, 肝纤维化患者应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进行早期检测, 可以早期判断肝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并且对疾病的分级及治疗提供帮助。

摘要: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的患者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表达特征, 观察不同参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取桃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肝纤维化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 选择健康体检成人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CT灌注扫描, 观察肝动脉灌注量 (HAP) 、门静脉灌注量 (PVP) 、总肝灌注量 (TLP) 、肝动脉灌流指数 (HPI) 、肝血流量 (HBF) 、渗透性 (P) 及血容量 (BV) 各指标的表达差别, 并分析其在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意义。结果 研究组中HAP、TLP、HBF及BV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HLP、HPI及P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HAP、PVP、TLP、HPI、HBF、BV、P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能早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临床情况, 对疾病的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可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肝脏,纤维化,影像学诊断

参考文献

[1]肖平, 数明武, 谭理连, 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 (2) :123-126.

[2]涂蓉.关注弥漫性肝病的影像学诊断[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 31 (6) :432-435.

[3]魏萍, 李江涛.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9) :17-18.

[4]杨保智, 郭顺林, 郭吉刚, 等.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4) :565-568.

[5]全冠民, 袁涛, 魏志刚, 等.肝脏血流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评价[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7) :698-702.

上一篇: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论文下一篇:C语言学习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