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方法范文

2024-07-24

零基预算方法范文(精选12篇)

零基预算方法 第1篇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试行医院零基预算方法对全院的财政进行预算编制, 收集此三年与未试行前三年的医院经济指标。

(二) 方法

1、零基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1) 提出费用开支方案:各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具体任务, 对每项业务的性质、目的以零为基础, 详细提出各项业务所需要的开支并上报经管办 (一上) 。 (2)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经管办对各部门提出的预算方案进行汇总后, 逐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即采集各部门2年数据, 对每项费用支出方案进行评价。反馈给各职能部门 (一下) 。 (3) 各部门根据方案评价修订预算数, 上报经管办 (二上) 。 (4) 经管办将各部门上报的预算数, 报医院经济管理运行小组讨论, 通过后下发给各部门执行 (二下) 。

2、实施方法。

医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保证零基预算的实施: (1) 确定核算环境成本的决策单位, 这是通过零基预算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基础。 (2) 制定有关环境成本的一系列决策。当环境成本的决策单位确定后, 环境成本决策单位的管理者就要对该决策单位所从事的可能产生环境成本的活动进行分析, 考虑不同程度的服务水平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企业环境成本的增加。 (3) 排序。决策单位编制的一系列有关环境成本的决策是排序的基础, 由具有最终决定权的部门结合财力的可能和各项业务或服务的重要性, 对制定出的一系列有关环境成本的决策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并且确定哪些决策是可以分配到资金的, 哪些决策是不分配资金而应取消的。 (4) 有序地分配资金。对应于按顺序排列的项目, 决策者实施资金分配直到现有资源用完为止。排列在较高级别的项目收到的资金早于低级别项目。

二、结果

使用零基预算以来, 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以后, 医院支出逐年降低, 成本效益大大改观, 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三、讨论

(一) 零基预算的基本原理

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 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从零开始, 重新编制预算。根据零基预算的方法, 预算人员在编制一项活动的预算时要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1) 组织的目标是什么, 预算要达到的目标又是什么? (2) 这项活动有没有必要, 不开展行吗?如果必须开展, 开展这项活动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3) 开展这项活动的可选方案有哪些?目前执行的方案是不是最好的? (4) 这项活动需要多少资金?资金获取途径有哪些?按目前的方案使用是否合理?

(二) 与传统预算方案比较

传统预算模式是一种基数预算, 每一年的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预算拨款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数额, 预算基数的形成和增量的决定都主要是依赖于政治上的讨价还价。所以, 预算决策的理性程度就比较低, 政府支出的持续增长也就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基数的存在, 使得公共预算很难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相比, 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1)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 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观察和分析所有业务活动, 并且不考虑过去的支出水平, 因此, 需要动员相关部门的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 这样可使不合理的因素不能继续保留下去, 从投入开始减少浪费,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 提高产出水平, 从而能使投入产出意识得以增强。 (2) 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每项业务经过成本-效益分析, 对每个业务项目是否应该存在、支出金额若干都要进行分析计算, 精打细算, 量力而行。 (3) 有利于发挥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创造性。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中, 医院内部情况易于沟通和协调, 医院整体目标更趋明确, 多业务项目的轻重缓急容易得到共识, 有助于调动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零基预算极大地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 预算支出中的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一目了然, 各级之间争吵的现象可能缓解, 预算会更加切合实际, 会更好地起到控制作用, 整个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也能逐步规范, 预算管理水平会得以提高。

(三) 目前医院零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零基预算管理法规不完善且执行不严格。

对医院实行零基预算管理尚缺乏规范化指导文件, 因此需要尽早制定这方面的指导文件, 以保证医院零基预算方法的实施和医院预算方案的严肃性和约束性。

2、零基预算管理行为尚待规范。

由于医院缺乏相关的预算法规和管理制度, 医院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时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 (1) 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业务, 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 很少有医院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2)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应采用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 包括弹性预算法、动态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综合运用, 使预算程序和方案更加合理实用。 (3) 预算编制过于松弛。预算执行符合率偏低, 由于医院各层级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 预算执行者为了本位利益, 利用参与编制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而制造松弛预算, 这样可以虚增业绩, 谋取更多的激励性报酬。

3、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不够完整。

目前医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 忽视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只注重财务性指标预算, 忽视非财务性指标预算;只注重量化指标预算, 而忽视非量化指标预算。

4、零基预算的缺点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 费用较高。

零基预算实质上是一种预算控制思想, 它的核心是要求预算工作人员不要盲目接受过去的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 一切都应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重新予以考虑。

(四) 几点建议

1、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其预算编制

依据科学, 按照具体情况考虑预算大小, 有利于资金分配和节约支出。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树立零基预算管理战略性地位的理念。

零基预算管理是现代医院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 通过零基预算管理, 使医院具有明显的经营理念和奋斗目标, 激发管理者和员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提升服务理念, 降低服务成本和消耗成本, 确保向群众提供高效、低廉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实现政府机构所要求达到的经营效果, 因此, 医院及其监管部门都应通过零基预算管理来规划医院的未来发展,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3、建立医院公共支出预算编制论证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公共支出预算编制匆忙, 无法进行科学预测的情况, 需要建立医院公共支出预算编制论证制度。除了预算申请机构与财政部门进行论证外, 特别要在职工代表大会建立论证制度, 邀请专家、职工代表、各利益相关者代表就预算草案进行论证。在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并审议预算草案前, 要求职能部门提前上报草案给职工代表, 主持召开现场论证会, 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提供论证会的审议意见。通过建立这一制度, 促进预算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

摘要:自2008年以来河南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采用零基预算法, 分析使用三年的结果并与前三年结果比较, 确定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旨在探讨医院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和应用效果, 结果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以后, 医院支出逐年降低, 成本效益大大改观, 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因此, 得出结论:医院零基预算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应重视事前控制, 正确、广泛应用零基预算法。

关键词:医院管理,零基预算,成本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周颖, 刘华英.医院实施预算管理的五大误区[J].卫生经济研究, 2005 (11) .

[2]、张纯.企业财务预测管理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4 (3) .

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第2篇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充分的双向沟通以及所有相关部门的参与。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对预定期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活动,通过预算量化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预测,并以预算为准绳,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的管控方法之一,是实现战略目标、提升经营绩效、实现企业内控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的法宝。

真正的全面预算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能考评、追溯

试论现金预算编制方法 第3篇

关键词:现金预算;财务管理;业务预算

一、现金预算的意义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财务风险,即支付风险,因为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及时偿付到期债务,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哈罗德·威廉斯曾说过:“如果让我在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作一个比较选择,那么,我选择现金流量”。支付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即使经营管理得很好的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的时期,也可能会存在现金头寸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小心翼翼的规划现金流量,以保持适量的现金结余。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把现金预算作为讨论的重点。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指出,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交易动机,这是因为现金作为一种基本的支付工具派生出来的;第二是预防动机。这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做的现金准备。第三是投机动机。其含义是企业应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抓住随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机会.。这科要求企业应确定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如果现金持有量太大,会降低企业收益水平,如果现金持有量太小,又可能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以及意外的现金需要,产生中断交易的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认真测算本企业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可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现金预算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企业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出现现金短缺的迹象时,提前安排筹资,从而避免债务风险。

二、现金预算在全面预算体系当中的地位

(一)现金预算与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关系

现金预算是业务预算的集中反映,所以又被称为总预算。预测企业现金来源及其去向,以及在不同时点上对现金收入、支出和余缺,可以为企业合理地调度和补充现金,降低风险,提高现金使用效益提供信息。现金预算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四个部分组成。预计现金收入主要是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计现金收入的数额主要来自于销售预算和其他销售预算。预计现金支出主要指营运资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支出,具体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制造费用、管理费、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设备购置支出、利润分配、税费支出等。可见,现金预算其数据主要来自于其他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

(二)现金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关系

现金预算主要对预计现金流量表提供支持。期初现金余额与期末现金余额之差为现金净增加数,列入预计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预算编制方法

(一)现金预算的结构

现金预算主要是规划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金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现金预算的结构见下表:

(二)现金预算的数据来源和编制顺序

1.“现金收入”部分

现金收入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

(1)期初现金余额。来自于对上年度现金余额的预测。第一季度的期初数是对上年现金的预计。全年期初数等于第一季度期初数,全年期末数等于第四季度期末数。

(2)收回赊销款和现销收入。来自于销售预算和应收款预算、其他业务利润预算。

(3)投资收益收现。来自于投资收益预算。包括利息收入、红利收入等。投资收益的确认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全部为现金收益,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需要估计现金收益。

(4)营业外收入收现。营业外收入收现数据来自于营业外收入预算、补贴收入预算中现金部分。这就要求将营业外收入预算划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营业外收入,后半部分为现金流入。

(5)收回投资收现。根据投资预算中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少数填列。

(6)可供使用现金。是期初现金余额与本期现金收入之和。

2.“现金支出”部分

现金支出包括预算的各项现金支出。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前述有关预算;“所得税’、“购置设备”、“股利分配”等现金支出的数据分别来自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1)直接材料支出。数据来自于采购和付款预算。包括预算期采购付款以及预算期支付期初应付款项。

(2)直接工资。数据来自于工资预算,一般情况下可以预算期工资费用可以全部视为现金。公司人员及工资预算中的直接人工来自于单位产品定额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所以应先编制单位产品定额成本,再编制公司人员及工资预算。

(3)直接动力费。数据来自于燃料动力费用预算,燃料动力费用预算数据来自于单位产品定额成本中的燃料动力费用项目。所以,应先编制单位产品定额成本预算,然后再编制燃料动力费用预算。

(4)制造费用。数据来自于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分车间编制,汇总后形成全公司制造费用预算,需要剔除其中折旧等非现金支出部分。

(5)销售费用。数据来自于销售费用预算中现金支出部分。

(6)管理费用。数据来自于管理费用预算中现金支出部分。

(7)财务费用。数据来自于财务费用预算中现金支出部分。

(8)上缴税费。数据来自于税费预算中预算期已纳税部分。

(9)利润分配。数据来自于利润分配预算中现金红利支出。

(10)购置设备支出。数据来自于资本预算。包括新增设备投资、前期未完工程后续投资、技改项目投资、更新项目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支出等。

(11)本期证券投资。数据来自于投融资预算中股票、债券投资。

(12)本期偿还到期债务支出。根据融资预算中到期的债务金额填列。

需要说明的是,现金支出也可以划分为外购材料、燃料和外购动力、利息、税金、运费、水费、电费、办公费、折旧费用等要素费用项目。但数据归总成本更大,所以本文选择了按照用途和结构进行归总的方法。

3.现金节余或不足以及资金调度

(1)向银行借款。向银行借款金额等于预算其现金期末余额减去现金节余或不足的差额。向银行借款还需要细化到融资预算中。

(2)归还借款。归还借款金额等于期末现金余额减去现金节余或不足的差额。归还借款也需要细化到融资预算中。

5.期末现金余额。期末现金余额为现金最佳持有量,需要财务人员在编制现金预算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测算。

参考文献:

1.龙件元. 探讨企业现金预算的编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

2.冯宇.航运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过程的再优化[J].交通财会,2009(08).

零基预算方法 第4篇

一、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概述

(一) 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的起源

绩效预算 (Performance Budgeting, PB) 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支出管理的一种预算编制模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放弃零基预算法, 再次采用绩效预算法编制政府公共部门财政预算。在过去十多年里, 绩效预算特别是基于绩效预算的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美国预算管理办公室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 的重视, 并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案。从目前来看, 绩效预算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预算模式, 在市场经济中对于引导政府提高效率, 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零基预算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被引入政府预算, 并在以后对许多国家的预算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到1982年美国已经大约有18个州采用了零基预算编制法。目前世界上其它国家的零基预算体系也大致完成, 从理论上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的预算定编、定额、定标准等的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 我国财政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支出管理和预算改革。1995年11月2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标志着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正式成为我国法定的预算编制模式。在部门预算改革中, 零基预算被视为一种最佳的预算编制模式。从1993年开始地方政府就已经开始进行零基预算的试验。目前,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 国内主流的观点都是将零基预算视为一种最好的预算模式。

(二) 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的涵义

理论上零基预算要求政府支出机构每年为其全部预算进行辩护, 以前一预算年度中支出机构获得的拨款为基础的预算基数, 理所当然地不再成为下一个预算年度预算决策的基础。这意味着这种预算模式下, 所有的支出决策都是在不接受和不认可任何预算基数的前提下做出的, 预算决策包括所有的预算要求 (无论是原有的还是新的预算要求) , 而不仅是预算增量。正因如此, 这种预算模式被称为零基预算。

绩效预算是指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 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包括绩、预算、效三要素:绩是指业绩指标, 表明申请财政拨款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目标或计划;预算是指达到这一业绩所需的拨款额;效是指业绩的考核及业绩与预算挂钩的方式。

二、零基预算在实践中的困难

(一) 政治与法律上的约束

受一国政治、法律上的约束, 项目管理者、部门管理者、预算部门和政府首脑实际上在很多项目上是无法按照零基预算的规则进行选择的。

(二) 技术上的困难

具体包括:

一是决策单位很难定义。很难决定是将决策单位定义在高层级, 还是低层级。定义在高层级会导致决策单位无法在各个项目上进行权衡, 定义在低层级又使得无法统筹兼顾。

二是难以确定目标。由于零基预算是自下而上地形成的, 低层的管理者通常主要考虑自己单位的利益, 而没有考虑整个部门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项目优先顺序的排列常常是任意的和武断的。因此, 这个过程就很难确定明确的预算目标, 对零基预算而言,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对决策包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列。

三是高层管理者将各种排列好的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合并非常困难, 尤其是当某个支出机构的活动非常广泛时。因此, 预算机构有时不得不允许高层管理者放弃对其项目的优先顺序进行合并, 从而导致对零基预算预期目标的偏离。

四是工作量太大。零基预算在技术上会产生许多新的工作量。

三、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融合的优点

(一) 深化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推动预算编制方法实施

在实行零基预算框架下, 需要重新核定所有预算单位的预算支出, 但是对于部门或决策单位的设置, 零基预算无法控制。实行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体系, 政府部门获得的预算资金与其制定的业绩指标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 倘若一个政府部门经过考核, 存在无绩效或者绩效与经费不配比的政府行为, 这将是预算主管部门增加或削减预算, 确定决策单位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成为政府精兵简政的依据之一。

(二) 完善预算编制内容

如果将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 一方面在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按照效率原则继续精兵简政, 另一方面在项目支出中引入绩效预算来确定决策包, 制定一系列的绩效指标, 按照项目性质分门别类对决策包进行相应的绩效分析、评价和排序, 通过核定每个项目活动的成本与效益, 择优将项目列入预算, 从而启动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支出预算。政府的支出不再归结到部门, 而是细化到项目, 这样人民代表对政府预算的审查重点不是各部门的总预算, 而是每项具体支出的合理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政资金结构的优化, 强化了人大的财政监督。

(三) 优化预算程序, 实现预算“目标、有效性和效率”三位一体的原则

“目标、有效性和效率”是指导西方世界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公认准则。二者有机结合的预算方法体系侧重于绩效目标的量化, 对项目活动实行绩效评估, 并将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紧密结合, 使预算由投入式预算转变为重视产出的预算,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能够真正实现预算的“目标、有效性和效率”三位一体的原则。

(四) 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

零基预算由于编制技术与过程的复杂、繁琐使得可操作性较差, 若与绩效预算结合, 这个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绩效预算的目标包括项目预期的成果和实施项目所需的成本信息 (如单位成本率等) 。绩效预算在评估一个项目活动绩效的同时其项目的成本实际已大致明确, 利用这个成本指标即可修正绩效目标, 实现对预算的滚动管理, 减少预算编制工作量。另外, 绩效预算的指标确定相对于零基预算而言简单, 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四、基于绩效的零基预算的编制步骤

(一) 明确规划

预算管理主体首先应明确其战略规划, 即组织内各个部门的长远发展战略与年度行动计划。编制年度计划。以整个组织的年度计划为基础, 各责任部门编制各自的年度运作计划, 并根据各自的特点, 采用量化的与非量化的指标进行表述。

(二) 确定决策单位

预算编制委员会或相应部门结合年度计划, 综合各责任单位的年度运作计划, 确定决策单位。决策单位的确定应根据预算的需要建立在部门预算结构的基础之上, 由部门规模的大小、活动范围和会计数据是否容易取得等因素来确定。

(三) 建立决策包

当决策单位确定后, 每个决策单位的管理者就要对该决策单位所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 考虑不同程度的服务水平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不同的服务水平所需要的经费开支。每个决策包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决策单位所从事的业务 (包括已有的和新增加的) 、各业务存在的理由和说明、人员情况及费用开支分类以及每项业务的不同开支水平对应的不同目标等。

(四) 排序

决策单位编制的决策包便是排序的基础, 由具有最终决定权的部门结合财力的可能和各项业务或服务的重要性, 来对制定出的决策包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并且确定哪些决策是可以分配到资金的, 哪些决策是不分配到资金而应取消的。

(五) 考核

以绩效为导向的零基预算作为计划、控制、评估的工具, 是项目活动的绩效指示物, 绩效管理部门根据预算方案, 制定针对各责任单位的关键绩效指标, 并根据考核方案执行考核。

(六) 调整与修正

零基预算与绩效考核的结合使得预算编制程序形成一个互动的循环系统。这种预算编制是作为一个指标参数来修正初期的绩效目标, 通过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评价, 了解组织内各部门实际运行过程的问题, 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市场的实际需要, 适时调整策略或方针,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若有必要, 甚至可以针对实际对原有的预算体系作必要调整, 以使零基预算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上期的绩效考核也是下一年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 绩效奖惩

绩效管理部门, 借助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进行绩效管理, 并实施相应奖惩措施。在预算指标调整的前提下, 根据调整的预算指标对绩效指标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 使之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马骏、叶娟丽:《零基预算: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王同孝、金发起、李爱国:《论高校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的有机结合》, 《财会通讯》 (理财) 2007年第11期。

零基预算方法 第5篇

一、引言

煤炭产业的发展效益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煤炭产业前景的好坏,将直接反映这个国家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及资本运作的过程,真正实现对于资金全面预算管理的比较少。因此,在煤炭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做好成本预算,充分为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及资本运作提供依据。

二、煤炭企业成本的特点

煤炭企业为地下开垦工作,其成本结构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发生改变,和另外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构成产品的主体不是原材料

煤炭企业开垦中主要运用的是辅助材料,例如木质、坑木替代品、大型材料、特殊材料等,都不能构成产物的主体,能够反复使用。

(二)成本受自然因素改变的影响较大

煤炭的出产会受到地形结构、贮存、储存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成本受自然因素改变的影响很大,辅助资金比较大。煤炭的生产工作是在深并下进行,往往受到水、煤气、煤层顶部、坍塌、断层、煤粉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在上述自然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成本支出。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实行,还需要增加部分协助生产以及安全保障的资金,比如通风、灭火、照光、防尘等费用。

(三)需要的劳动量很多,薪资费用比较大

因为许多客观因素,在我国,煤炭开垦工作一直都是劳动量比较大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员,效率却不是很高,而且由于环境的恶劣影响,比较大,劳动力的工作期限短,所以补助方面比较高,薪资费用已经达到总成本的百分之份十,在是我国所有行业中占首位。

(四)开采和掘进同时进行,掘进方面的费用在总成本费用中所占的影响比较大

根据如今的相关规定,矿山的采掘费用,除了少数的并巷工程基金以外,大多数是生产成本来承担,采掘的相关费用大概占总费用的百分之一十以上。通过实际证明,煤炭企业把握生产、控制成本、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措施就是确保比例关系。

三、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成本预算的内容

全面预算是一种煤炭企业预算体系,它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阶段的资源配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整体目标展望作为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更符合煤炭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这种管理模式影响了公司在财务和市场方向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数量和价值化是成本预算的基本特征,它是煤炭公司业绩福利的衡量标准,是内部事务了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煤炭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指的是企业在完成市场经营和企业资本预算后,将财务收集到的总信息进行整体预算的过程,企业在发展新项目之前进行相关的成本核算,涉及到财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全面反映了企业现阶段的投资和经营状况,对提高企业资金合理化运用,改善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四、煤炭企业成本预算的特点

煤炭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财务资金结构上会随着企业的环境而发生改变,成本资金在预算方面工作量大,而且步骤比较麻烦,煤矿企业的产品相对来说更具有自身的特色,独特性是其主要表现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材料消耗的辅助,煤炭企业材料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材料消耗,如,比较常见的塑料材料,工具或者木材等等,这此原材料都不能直接组成产品实物,而可以再次或者多次进行回收利用。

挖掘费用影响成本,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煤炭挖掘规定,很多企业在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费用将由自己承担,只有额外的小部分由工程队负责,这此工程队负责费用仅仅是所用费用中的冰山一角,从企业财务部的相关记录中可以看出,保证采掘比例的平衡关系,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煤炭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炭产业是一种地下开采工作,这种行业注定或多或少都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地区,地质岩石较多,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周围环境比较潮湿,这种情况,开采的资金成本和人员物力也大大增加了,这此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生产的成本预算。

比较大的工资成本,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通常要耗费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与之相反的是劳动效率一直以来都出现比较低的情况,员工的工作环境经常是在煤,水或者瓦斯等大量灰尘的不良环境下开展作业,工作难度强度大,在这种发展状况下,员工的工资和相关的福利待遇就是对工作内容的补充,这样就影响了企业的成本预算。

五、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成本预算的方法

煤炭企业成本预算是由企业的各个部门一同发挥作用,只有在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利用科学有效的成本预算方法,才能保证企业高速全面的发展,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预算工作的正常衔接,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方法和手段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实施 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合理的预算方法,应该了解自身的生产运行模式,大力宣传成本预算的理念,加大相关人员的理财意识,从而降低企业煤炭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将具体的企业利益收人进行严格的记录,鼓励人员提出新的预算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间接促进成本预算方法的改进和实施。

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成本预算,首先,在煤炭企业中,可以通过科学高效的方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成本预算,从而提高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上规范财务部在成本运算方面的工作步骤,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下,将企业资金的固定性、成本的可控制性以及变化的成本进行很好的管控,和更有成效的管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业务操作和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要求。

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企业经营为目标,成本预算方法在制定时应该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作为前提和最终目标,遵循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符合自身特色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尽可能满足整体的发展需求,严格按照相关的公司规定,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减少故障的发生,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性的进行相应调整,将成本预算工作落人实处,为其他部门的项目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在煤炭企业内部制定完整的成本预算机制,首先应该制定完成的成本预算机制,将企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安全问题一起抓,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保证企业煤炭的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让基层的员工对成本预算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从而让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在煤炭企业内部实行成本预算控制机制,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煤炭盈利情况,分配给每个部门不同的任务,充分利用成本预算的方法,将成本预算与员工的奖励机制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最后根据完成任务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奖励方案,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跟对未完成的工作和任务,进行检讨,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了员工对企业成本预算的监督力度 。

六、结束语

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方法探讨 第6篇

关键词: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

一、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的重要性

材料成本的预算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因此为了保证各环节中费用的计算准确性,建立一个专项预算结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煤矿材料费用是生产过程中必须支出的费用,同时也是煤矿企业生产所占费用中最多的一个部分。因此,对材料费用进行专项预算是保证煤矿企业资金可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其次,材料是煤矿生产中的必须品,同时也是消耗量最大的资源。而对材料成本进行专项预算可以提前规划出工程所需用到的材料大致的费用,以便企业提前支出这一部分款项,从而避免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因材料金费不足而造成的影响施工工期情况发生。

二、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煤矿行业经过了几年的蓬勃发展,至2012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呈衰弱形势发展。因此,许多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不断采取减产、减人的措施。然而,面对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经营现状,煤矿企业的经营仍处于下降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企业生存问题,一些负责人仍然认为要想产出更多的利润就得更多地投入资金,从而导致了煤矿企业产出与收入严重不成正比的现象。同时,由于煤矿企业大量减少工作人员以维持企业生存,从而使大部分在职人员人心慌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材料专项预算工作中去,造成了煤矿企业材料专项预算中的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有序发展。另外,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将内部的材料预算部门只做为企业的一个经营环节,而对材料成本的支出也只是走走面子工程,从而使材料专项预算部门形同虚设,发挥不出真正的效力。最后,煤矿企业材料专项预算方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煤矿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与转型,然而目前诸多煤矿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材料预算方法,使其远远无法满足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甚至造成了部分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问题。

三、煤矿材料专项预算方法

(一)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编制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编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经营的关键性指标,首先,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编制中的下级要通过层层向上级申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材料部门在编制材料成本预算时,要以往年的成本数所信息及当前市场上材料的成本情况进行预算,并在预算确认后由书面的形式上报给管理部门。同时,如果成本专项预算时当年的材料成本上浮额度较高时,则在专项预算时要取整个预算中的平均值。

(二)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要保质保量。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是在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一个工程的材料成本预算来说,首先要根据工程生产中所需用到的材料总量及具体情况、市场上材料的价格等结合加权平均额数来进行预算的估测的。因此也可以说,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是煤矿企业总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另外,当煤矿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则成本专项预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出相应的方案措施,同时预留出一定的材料成本支出空间。另外,材料成本专项预算要根据突发情况解决后的实际材料增加数量来进行预算,从而保证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的准确性。

(三)严格控制煤矿企业的材料生产成本。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而言,材料的成本支出是整个煤矿生产成本总和的三分之一,对煤矿企业的总成本预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首先在进行材料专项预算前,要对工程量及工程中所需用到的材料数量进行统计,并在材料成本预算时预留出材料总数量的三分之一成本用作突发事件的预留款。另外,在材料专项预算前要由专业人员对市场材料价格进行调查,从而选择出性价比最优的材料,再通过材料市场价格得出煤矿企业生产中所需预留的材料成本费用。

(四)建立健全的材料成本专项预算机制。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必须要保证第一时间内向上级申报,并且在填写材料成本专项预算书面报告时要保证书写格式的准确性,对于上报的材料成本预算情况要保证数据充分、全面。另外,对于材料成本专项预算中表现较好的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材料成本专项预算技术人员表现突出者要比党政人员表现突出者物资奖励至少多出一倍,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在材料成本专项预算工作中表现较差的人员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及物资上的处罚,从而使材料预算部门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体制,保进煤矿企业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结语:综上所述可知,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对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材料成本专项预算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的材料成本支出情况结合当前市场材料的起浮度来进行预算,以保证材料成本专项预算的准确度,提高企业经营发展的经济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煤矿材料成本专项预算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零基预算方法 第7篇

企业的成本预算关乎企业资金及成本的整体安排, 又是事前、事中对成本运行进行监督控制, 事后考核、奖罚的重要依据。因此, 编制的成本预算正确可靠与否,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正常运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针对石油 (天然气) 开采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预算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利用何种预算方法科学有效地编制好新年度生产成本预算, 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将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方法相结合, 搞好石油 (天然气) 开采企业的成本预算进行探讨, 以求得企业对预算资金及成本的整体安排, 事前、事中对成本运行进行监督控制和事后考核、奖罚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一、老产油区、老产油区的边缘进行扩边滚动勘探或在新区寻找新的油气储量来开发生产过程中成本发生的特点

我们先看一下某油田采油厂从平稳生产到发现新区块投入生产的产量及操作成本变化情况表1。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该厂2006年以前油气生产都在已经开发了10年以上的老油气田, 其产量基本稳定, 除人员费用外的其他各项操作费用消耗也基本均衡。从2007年到2009年期间, 每年都有新的区块或油藏投入开采, 产量也逐年提高, 其发生的各项费用也有了较大幅度变化, 特别是动力 (电) 费、作业措施费、运输 (拉油) 费, 随着新区块的投产有了较高的上升。

上述变化原因主要是因为, 油气田老区的油气开采一般经过了几年甚至几十年, 各项生产工艺及其配套设施已经完善, 生产过程也基本稳定, 因而其各项成本的发生也相对平稳, 并且有较为完整的各类成本数据记录。由于这类油田的各项生产成本每年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 即使有变化也有其规律可遵循。如:材料费, 可能因为老油田含水量的上升, 而需要处理油气过程中脱水用的化工料等材料会有所增加;同时, 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 各项生产设施也会磨损、腐蚀、老化, 因而各项修理费用也有增加, 其他费用则相对比较稳定, 没有大幅度的变化。

油气在新区的开采生产, 发生的生产成本构成比例则完全不同于在老油气区生产的成本构成比例。新区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一切从零开始, 而且每一项费用发生的多少受新区油气开采工艺和地面生产设施是否完善的影响。如:是依靠地下油藏自然能量开采还是注水补充地下能量开采, 对动力费用和注水费用有很大影响。靠油藏自然能量开采的油田, 所耗用的动力费和注水费比靠注水补充地下能量开采的油田费用低很多;地面输油输气管网是否建成利用, 会对油气运输费用造成影响。利用管网输送成本较低, 如果依靠汽车拉运, 费用就会很高, 有时相差几倍之多;再如动力费用, 如果新投产的油井用完善的电网供电, 其动力成本就会低, 如果用发电机做电源为油井生产供电, 其成本费用会很高, 两种供电方式的成本相差很大。新区不仅发生各项费用所占比重与老区不同, 而且还没有历史数据和各项运行记录作参考。在这种情况下, 编制开采成本预算时, 就不能按照老油气田的成本构成, 利用增量预算法编制新的预算。

在老区边缘滚动勘探发现的新区块其开采成本的发生既不同于老区开采也不同于新区开采所发生的成本。这种新建产能开采因为有部分设施可以依托利用老区设施, 因而这些费用项目的发生可以参照老旧油气田成本的历史数据。例如, 油气田开采所需的电网、油气输送管网等项目都可以从老区配套设备中利用, 这些动力费、运输费就可以参照老区的费用标准即可。而没有可以参照的费用项目, 例如, 井下作业措施费、油田维护及修理费等费用项目是要依据新开发油气田 (区块) 的地上及地下的相应情况进行必要地重新测定来决定的。

二、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法制定预算适用的范围

根据老区、新区及新滚动区块油气田开采的相应特点和各自成本发生的特点结合现实中的实际环境情况, 应当分别采用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法编制其开采成本预算。

在新建油田或区块中由于无法直接参照老油田开采的成本预算, 因而只能采取零基预算法。所谓零基预算, 就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预算支出不考虑以往情况, 只从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支出重要性和数额大小。所以, 在新的油气田或区块开采中的费用支出, 要严格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或企业的各项定额进行测算, 然后依据测算的结果编制整体成本费用预算。

对于开采多年的老油气田或区块, 即可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开采成本预算。因为影响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运行较为平稳, 一般不会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假如其过去发生支出的各种费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真实可靠的情况下, 上年的各项费用支出就可以作为下年度预算的基础数据。只是在具体编制时考虑开采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稍作增减变动即可完成编制。例如, 根据对产出的原油含水量的变化的测算, 适度调整脱水药剂的用量及其相应费用等费用即可。

对于在老区边缘滚动开发的区块, 其成本预算的编制就要采取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

对于依托老区设施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例如, 动力费、管道输送费用其发生的基数及参数基本一致,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参照老区的生产成本预算。对于无法参照老区生产成本的项目, 例如, 地质监测费、油田维护维修费就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只能参照国家和企业的消耗定额或内部劳务价格从零基础开始编制成本预算。

三、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法下预算的优缺点

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一个预算年开始时, 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 重新根据生产活动所需工作量、材料费消耗、动力费用消耗情况等进行重新测算编制新的预算。零基预算的优点是编制的依据科学, 与实际情况结合紧密, 按具体情况考虑编制的预算可控性、考核性都比较强;其缺点是编制的工作量大, 对基础数据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准确度要求高, 费人、费时且费用高。

增量预算法又称为历史成本法, 是指以基期水平为基础, 分析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 通过调整基期项目及数额编制下期预算的方法。其优点是编制方法简单、省力、省时间;其缺点是预算额度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干扰, 可能导致预算的不准确, 不利于操作和考核。

根据石油开采生产的特点, 如果每一个油田或区块以零基预算为方法编制下年度成本预算, 将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 各种消耗定额必须准确完善, 才能有据可依编制预算。但石油企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开采工艺复杂、工程项目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开采工业, 其定额的制定和完善是非常困难的, 不可能像其他机械制造、加工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 受外界环境影响小, 各种定额比较完善和固定。其次, 编制预算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 仅依靠部分财务人员去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每一个油田或区块完全以增量预算法编制下年度成本预算又是不科学的。因为, 随着新开发和滚动开发区块的开采, 其成本项目受地下地质油藏不同和地表状况的影响, 费用支出变化是非常大的。对变化的成本项目不从零开始测算, 其准确度会受很大影响, 不便于实际操作和考核, 也无法完成年度成本预算内指标的执行。

零基预算方法 第8篇

一、煤炭企业成本的特点

煤炭企业为地下开垦工作, 其成本结构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发生改变, 和另外一些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 构成产品的主体不是原材料

煤炭企业开垦中主要运用的是辅助材料, 例如木质、坑木替代品、大型材料、特殊材料等, 都不能构成产物的主体, 能够反复使用。

(二) 成本受自然因素改变的影响较大

煤炭的出产会受到地形结构、贮存、储存量等各种因素的限制, 成本受自然因素改变的影响很大, 辅助资金比较大。煤炭的生产工作是在深井下进行, 往往受到水、煤气、煤层顶部、坍塌、断层、煤粉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在上述自然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提高成本支出。并且,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实行, 还需要增加部分协助生产以及安全保障的资金, 比如通风、灭火、照光、防尘等费用。

(三) 需要的劳动量很多, 薪资费用比较大

因为许多客观因素, 在我国, 煤炭开垦工作一直都是劳动量比较大的工作, 需要大量人员, 效率却不是很高, 而且由于环境的恶劣影响, 困难比较大, 劳动力的工作期限短, 所以补助方面比较高, 薪资费用已经达到总成本的30%, 在我国所有行业中占首位。

(四) 开采和掘进同时进行, 掘进方面的费用在总成本费用中所占的影响比较大

根据如今的相关规定, 矿山的采掘费用, 除了少数的井巷工程基金以外, 大多数是生产成本来承担, 采掘的相关费用大概占总费用的20%以上。通过实际证明, 煤炭企业把握生产、控制成本、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措施就是确保采掘恰当的比例关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成本预算的内容

全面预算是一种煤炭企业预算体系, 它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的资源配置, 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整体目标展望作为出发点, 在一定程度上它更符合煤炭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 这种管理模式影响了公司在财务和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数量和价值化是成本预算的基本特征, 它是煤炭公司业绩福利的衡量标准, 是内部事务了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煤炭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指的是企业在完成市场经营和企业资本预算后, 将财务收集到的总信息进行整体预算的过程, 企业在发展新项目之前进行相关的成本核算, 涉及到财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全面反映了企业现阶段的投资和经营状况, 对提高企业资金合理化运用, 改善亏损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三、煤炭企业成本预算的特点

煤炭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 它的财务资金结构上会随着企业的环境而发生改变, 成本资金在预算方面工作量大, 而且步骤比较麻烦, 煤矿企业的产品相对来说更具有自身的特色, 独特性是其主要表现特征, 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材料消耗的辅助, 煤炭企业材料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材料消耗, 如, 比较常见的塑料材料, 工具或者木材等等, 这些原材料都不能直接组成产品实物, 而可以再次或者多次进行回收利用。

二是挖掘费用影响成本,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煤炭挖掘规定, 很多企业在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费用将由自己承担, 只有额外的小部分由工程队负责, 这些工程队负责费用仅仅是所用费用中的冰山一角, 从企业财务部的相关记录中可以看出, 保证采掘比例的平衡关系, 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三是煤炭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 煤炭产业是一种地下开采工作, 这种行业注定或多或少都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如我国广西省部分地区, 地质岩石较多, 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 周围环境比较潮湿, 这种情况, 开采的资金成本和人员物力也大大增加了,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生产的成本预算。

四是比较大的工资成本, 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通常要耗费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与之相反的是劳动效率一直以来都出现比较低的情况, 员工的工作环境经常是在煤、水或者瓦斯等大量灰尘的不良环境下开展作业, 工作难度强度大, 在这种发展状况下, 员工的工资和相关的福利待遇就是对工作内容的补充, 这样就影响了企业的成本预算。

四、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成本预算的方法

煤炭企业成本预算是由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一同发挥作用, 只有在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 利用科学有效的成本预算方法, 才能保证企业高速全面的发展, 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预算工作的正常衔接, 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方法和手段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实施。

一是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合理的预算方法, 应该了解自身的生产运行模式, 大力宣传成本预算的理念, 加大相关人员的理财意识, 从而降低企业煤炭运作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将具体的企业利益收入进行严格的记录, 鼓励人员提出新的预算方法,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间接促进成本预算方法的改进和实施。

二是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成本预算, 首先, 在煤炭企业中, 可以通过科学高效的方法,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下,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 进行成本预算, 从而提高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大程度上规范财务部在成本运算方面的工作步骤,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下, 将企业资金的固定性、成本的可控制性以及变化的成本进行很好的管控和更有成效的管理, 这种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业务操作和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要求。

三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 以企业经营为目标, 成本预算方法在制定时应该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作为前提和最终目标, 遵循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符合自身特色的同时,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尽可能满足整体的发展需求, 严格按照相关的公司规定, 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 减少故障的发生, 根据实际的情况, 灵活性的进行相应调整, 将成本预算工作落入实处, 为其他部门的项目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四是在煤炭企业内部制定完整的成本预算机制, 首先应该制定全面的成本预算机制, 将企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安全问题一起抓, 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 保证企业煤炭的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让基层的员工对成本预算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从而让企业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五是在煤炭企业内部实行成本预算控制机制, 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煤炭盈利情况, 分配给每个部门不同的任务, 充分利用成本预算的方法, 将成本预算与员工的奖励机制融合在一起, 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最后根据完成任务的不同, 实行不同的奖励方案, 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跟对未完成的工作和任务, 进行检讨, 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加大了员工对企业成本预算的监督力度。

五、结论

目前, 全面预算是煤炭企业采用的最为普遍的管理模式, 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发展的成本预算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手段,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文在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为研究前提, 对成本预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希望对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全球能源发展的大环境下, 煤炭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心企业, 逐渐成为了我国供给能源的重头行业, 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成为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运作系统, 其中有效的成本预算方法是推动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途径, 不仅能降低能源成本,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自身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我国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内容为研究基础, 对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成本预算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预算管理模式,成本预算,探析

参考文献

[1]朱延岭.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成本预算的方法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04) .

[2]方奇.关于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煤炭技术, 2010 (01) .

[3]朱士强.关于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商业, 2012 (01) .

[4]王旭东.试论煤炭企业从财务预算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新跨越[J].科技信息 (学术版) .2006 (12) .

工程指令预算编制方法初探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指令,预算编制年,预算执行年,截止日期

0 引言

一般来说, 航空公司的运营要求在每个年度末期制定下一年度各项工作业务的预算, 并按照制定的预算在下一个年度开展相关工作, 严格控制成本, 也是航空公司盈利的基础。在机务维修领域, 工程指令 (EO) 为飞机维修生产的直接执行文件, 因此会产生相应的工时费用及器材费用, 工程指令 (EO) 成本属于机务维修成本的其中一部分, 故需要编制工程指令 (EO) 预算。

之前制定工程指令 (EO) 预算的方式为根据每个飞行小时的维修费用编制预算, 即通过财务部门提供的每个飞行小时的维修费用乘以预计下一年度飞机总飞行小时数, 计算得出预算费用, 这种预算方法因为脱离了工程指令 (EO) 本身的内容, 因此编制的EO预算并不准确。而本文提出的EO预算编制方法则是依据EO原文中写明工时和器材费用, 按照EO不同截止日期进行汇总、统计和计算, 最终得出EO预算, 正是因为这种编制方法立足于EO中的基础数据, 故编制的EO预算比较准确。

1 工程指令 (EO) 预算编制

工程指令 (EO) 是由工程技术部门编写颁发, 其目的在于实施针对飞机和发动机的检查、改装、改型和修理, 以便改进飞机、发动机的安全性, 可靠性, 经济性和旅客舒适度, EO中要写明完成维修工作所必须的施工说明和工具、器材信息。

1.1 EO预算编制原则

通过计算在控EO中涉及的所有未完成的单机/单发预计产生的费用, 根据EO不同截止时限, 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得出总预计费用, 详细的要求见下:

①统计出每份在控EO原文中的工时和器材费用。

②考虑到器材在实际订购中会产生相关的税项, 如关税、增值税等, 所以计入预算的器材费还应再增加15%的税款。

③工时费用计算按EO原文中工时乘以工时费率进行计算, 工时费率各公司应有不同的规定, 工时费率为每个工时的价钱。

④对于检查类的EO, 即EO要求先进行检查, 如果检查发现问题, 则按需进行更换、修理、改装, 如果检查未发现问题, 则不需进行一步工作, 此类EO的工时和器材费可按EO原文工时和器材费的50%进行计算入预算。

⑤在预算完成年颁发的并且会在预算完成年执行的新EO所产生的费用, 可根据上一年度实际EO费用的执行情况, 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 进行计算。

⑥对于无法提供明确工时和器材费 (按需) 的EO, 需要查看EO原文进行判断, 酌情考虑, 进行加权。

⑦名词术语

预算编制年:制定预算的年度。

预算完成年:执行实施预算的年度。

截止日期:完成EO的最终时限。

1.2 EO预算具体编制方法

1.2.1 EO按截止日期统计及分类

1.2.1.1统计当前所有未完成的EO条目, 按照不同的截止时限进行分类, 分为无预计截止日期的EO及有预计截止日期的EO。

①无明确截止日期的EO, 可总体划为一类, 主要包括:

1) EO截止日期不是日历时间的;

2) EO截止日期为文本说明的, 如定检完成之类的。

②对于已有预计截止日期的EO, 可按不同的截止年限划分类别 (如截止日期到2015年, 2016年及2017年的EO等) 。

1.2.1.2由此可将所有未完成的EO划分为如下类别:

①无明确截止日期的EO。

②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的EO。

③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一年的EO。

④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两年的EO。

⑤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三年的EO。

以此类推……

1.2.2 EO费用统计及计算

1.2.2.1根据已统计出的每份EO的单机工时费用及器材费用, 将EO中所有未完成的单机/单发的工时费和器材费相加, 由此可得到每份EO的预计费用。

1.2.2.2根据EO的不同预计截止日期, 按1.2.1.2中说明的分类, 计算得出每类不同截止时限的EO的预计费用,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 计算得出预算完成年的预计费用, 详细说明如下:

①无明确预计截止日期的EO, 此类EO可认为将在三年之内完成, 那么计入预算完成年的费用就按此类EO费用的1/3进行计算;

②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的EO, 可将此类EO预计费用全部计入为预算完成年费用;

③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一年的EO, 计入预算完成年的费用可按此类EO费用的1/2进行计算;

④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两年的EO, 计入预算完成年的费用可按此类EO费用的1/3进行计算;

⑤预计截止日期为预算完成年之后三年的EO, 计入预算完成年的费用可按此类EO费用的1/4进行计算;

以此类推……

⑥通过以上计算得出的费用之和为已经颁发的EO在预算完成年所产生的预计费用;

⑦对于可能在预算完成年颁发的EO, 可认为其在预算完成年所完成的EO费用占预算完成年EO总费用的比例为X%。

备注:此比例参照上一年度EO执行情况进行调整。

1.2.2. 3 预算完成年总的预计费用为⑥和⑦的费用之和。

举例说明, 以编制2015年EO预算为例:

①统计到2014年10月18日, 共计有445份未完成的EO;

②统计出2014年颁发且截止时限为2014年的所完成EO费用占2014全年EO总费用的比例为17%;

③无明确预计截止日期的EO计算得出预计费用为A, 可认为计入2015年EO预算的费用为1/3A;

④预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的EO计算得出预计费用为B, 可认为都计入2015年EO预算为B;

⑤预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的EO计算得出预计费用为C, 可认为计入2015年EO预算的费用为1/2C;

⑥预计截止日期为2017年的EO计算得出预计费用为D, 可认为计入2015年EO预算的费用为1/3D;

⑦预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的EO计算得出预计费用为E, 可认为计入2015年EO预算的费用为1/4E;

⑧对于可能在2015年颁发的EO, 预计其中截止时限在2015年内EO的费用, 其比例可参考上一年度实际费用比值, 如实际计算统计出的比例为17%, 因此这部分预计费用可按 (1/3A+B+1/2C+1/3D+1/4E) *17%计算得出费用为F;

⑨由此可最终得出2015年预算完成费用为:1/3A+B+1/2C+1/3D+1/4E+F。

2 EO预算执行控制与调整

①如过需EO账单进行审核, 主要核对内容包括:完成对象和飞机适用性范围的符合性, 实际完成工时和器材费用的符合性等。

②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末, 提出上个月或上个季度的EO完成情况进行比对。

③对于执行进度过快, 可能超出全年预算目标的EO, 应通知维修生产计划部门, 合理安排飞机维修计划, 可将部分飞机安排到预算完成年之后的年度内完成。

④对于执行进度过慢, 可能无法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EO, 也应通知维修生产计划部门, 加大飞机执行力度, 尽可能完成EO预算目标。

⑤对于适航指令类的EO, 必须要求维修生产计划部门在EO截止日期内尽快安排完成。

⑥可结合财务部门预算中期调整工作进行, 在预算完成年中期, 对上半年的EO执行数据, EO实际费用明细进行汇总和分析, 并将统计结果与EO预算目标相比较, 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下半年的EO预算进行调整。

⑦可在预算完成年后的一个月内对EO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2011年-2014年最近5年EO预算费用与EO实际费用对比图如图1。

3 结语

本文依据近几年对EO预算管控的工作经验, 提出一套相对合理的EO预算编制方法, 基于EO原文中的工时和器材费用, 按照EO不同截止日期进行汇总、统计和计算, 最终得出预算结果, 正因为有了这些EO中基本数据的支持, 使得EO预算的编制更加合理和准确, 同时对EO预算的执行管控也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介绍的EO预算编制方法相比之前按每个飞行小时的维修费用来制定EO预算的方式, 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通过最近5年的对比图可以看出, 通过这种方式编制的EO预算与EO实际费用相差不会超过10%, 对于预算控制来说已经相对不错了, 但是还需要考虑为什么会有这10%的差值, 主要原因是目前维修生产系统中无法提取EO的具体执行计划, 即每份EO的中每架飞机/发动机计划于何时执行EO工作, 如果编制EO预算时可以通过维修生产系统得到EO的具体执行计划, 那对于进一步提高EO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此问题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崔庆瑞, 张修印, 张继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规范化管理刍议[J].水利技术监督, 2007 (06) .

[2]胡文晖, 张文华.简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整理[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8 (05) .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探讨 第10篇

一、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有机结合

部门预算审计包括对部门预算编制和部门预算执行两个层面的审计, 但在实际操作上, 这两个层面的审计容易相互脱节, 很难有机结合在一起。部门预算审计如果缺乏综合性, 没有点和面的有机结合, 审计的综合成效就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要深化部门预算审计, 首先要完善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机制, 对部门预算审计进行统一部署和要求, 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有机结合。一方面, 通过制订部门预算审计总体方案, 对各部门审计的具体内容进行统一规定, 将预算编制和执行两个环节的审计融为一体。另一方面, 在对各部门预算编制审计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财政部门审核批复的部门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审计, 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推进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公平和公开

在对部门预算编制的审计中, 审计人员关注较多的是各单位有没有按照规定程序编制预算, 预算批复是否及时等, 应该说这些问题主要还是程序性的问题, 在部门预算改革的起步阶段, 关注程序具有普遍性。但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 审计重点必须从程序性审计向实质性审计转变。

“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按可能”是部门预算编制的一个普遍原则, 由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按规定基本没有伸缩调控的余地, 所以部门预算编制审计的重点是项目经费。在具体审计中, 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预算编报是否完整, 是否遵循综合预算的原则, 将全部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的范围。如有上级补助收入的部门是否将这部分收入纳入部门预算;有非税收入的部门单位是否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2.在目前项目经费安排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 重点审查项目经费安排的合理性问题。如:项目经费是否细化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是否存在过于小和散, 不利于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对历年结余资金是否及时安排使用;对于同类型有共性的专项支出可以进行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 看项目安排是否公平合理。3.审查项目支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 是否存在项目内容和项目经费虚假情况。

建设透明财政, 是公共财政改革的方向, 财政改革的决策、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措施要公开透明, 财政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 财政政策的贯彻都应该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因此, 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积极探索审计结果公开, 不仅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而且要向社会公开,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和公平。

三、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效益性

在国库集中收付环境下, 执行的是“按预算用钱, 按计划办事;先有预算, 后有决算”的原则, 因此, 部门预算执行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效益性。从近两年对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相关资料来看:一方面, 公用经费挤占专项经费的问题较为突出, 专项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 经费使用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接待费、会议费、考察费、公务用车费用等居高不下, 部分支出超标准现象非常严重。因此,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应该是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效益性。在具体操作上:首先, 要分析项目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对照财政核定的项目支出内容和标准, 有无被挤占、挪用或改变用途, 是否存在虚列支出、损失浪费现象。在此基础上, 将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时期的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对财务收支决算数与年度预算数进行比较, 分析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以评价有关支出的合理性。其次, 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支出结构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资金投向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通过对相同或类似的财政支出在不同部门、单位间的支出效果进行比较, 对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判断。可以重点选择公车费用、会议费、招待费、考察费等费用支出进行纵向比较, 分析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同时, 对项目安排、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项目立项的科学性、资金安排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的绩效是否符合预算要求。

四、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 全面深化部门预算审计

收支分类改革后部门预算编制的每一笔支出同时列示功能支出和经济支出:一方面, 支出功能分类明确了部门花钱做了哪些事, 用于哪些职能活动的履行;另一方面, 支出经济分类则明确了部门的钱花在了哪些方面, 用于哪些具体内容, 是会议费还是购买设备等。支出经济分类与支出功能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规范部门支出活动, 这为审计部门在全面掌握财政总体部门预算支出结构的基础上, 有选择、有目的地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创造了条件, 为审计政府预算管理和审计部门预算管理提供了直接的衔接渠道。

企业多维成本预算编制方法的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成本;预算编制;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001-02

成本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或个人,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本文从成本预算编制方法的理论基础、成本预算的维度及多维预算编制方法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走出传统成本预算编制的“瓶颈”,实现成本预算编制从单一性向多维度的转变。

1 多维成本预算编制的理论基础

《哈佛商业评论》于1993年9月30日发表了诺顿博士的《平衡积分卡实践》一文,提出了“平衡积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后来,很多企业把“平衡积分卡”业绩评价模式与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结合,改变了以财务单一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办法,为全面预算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是,这种结合并没有完全解决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反而出现一定的混乱,给管理和考核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促使多维度成本预算编制方法的产生。

多维成本预算打破了以财务指标为预算依据的单一性,实现了从财务层面、时间层面、产品层面、作业层面、部门层面和资源耗费层面等建立多维度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使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分析成本,实现对成本的全方位控制,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2 成本预算的维度

成本预算编制,根据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维度。本文探讨的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时间维度,就是根据管理需要,以时间顺序为依据编制的成本预算,根据管理需要不同,时间跨度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月,也可以是一个季度等等。

②部门维度,是以各预算执行部门为依据,考虑有关成本考核指标编制的预算,这种预算方式不管费用性质,主要以部门为中心进行编制。

③资源维度,是以生产经营活动消耗的各种资源为依据,根据资源耗费指标编制的成本预算。

④产品维度,是以生产经营产品的品种或类别为依据编制的成本预算。

⑤作业维度,是以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为依据,根据设定的作业中心及耗费资源编制的成本预算。

各种预算维度相对独立,但是又互为补充。资源维度建立在时间维度及部门维度的基础上;产品维度则是以产品划分为基础,结合资源维度对成本费用的归类编制而成;作业维度则是以企业的内、外部价值链为基础,针对整个企业的价值活动编制的预算,它既是其他维度的贯穿,又是其他维度的回归。

3 多维成本预算编制方法的设计

3.1 传统成本预算编制流程

传统成预算编制包括产品成本预算和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产品生产任务编制的生产费用预算,具体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预算。

费用预算一般是指期间费用。期间费用预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期间难以分配到具体产品成本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进行的预算。在编制各责任单位费用预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预算年度经营目标、费用预算标准、上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因素。

3.2 多维度预算编制方法

3.2.1 部门维度预算的编制

部门维度成本预算是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性质,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并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任务进行编制的成本预算。

部门维度预算的编制基础与传统成本预算编制基础相同,不同的是生产成本主要由生产部门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编制,销售成本主要由销售部门根据销售任务和费用控制目标进行编制,其他管理部门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和企业总体的费用控制目标进行期间费用的编制,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形成完整的按照部门维度编制的成本费用预算。

3.2.2 时间维度预算的编制

时间维度成本预算一般不能单独存在,通常伴随其他维度的成本预算而存在,例如部门预算、产品预算、作业预算都涉及时间维度。时间维度一般以公历年度为时间跨度,按年进行成本预算编制,同时按月分解。但对于某些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时间维度的长短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时间跨度可能长于一年。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滚动预算编制方法,让其自然顺延,便于成本管理和控制。

以时间和部门为维度编制的成本预算如表1所示。

3.2.3 资源维度预算的编制

资源维度预算以产品作业中心对资源消耗情况为标准编制,是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中心的依据。要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归集到产品中去,就必须将产品消耗的作业进行划分,形成作业中心。通过对资源要素和作业中心的预测分析,可以揭示哪些作业可以优化,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从而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重构企业的价值链,最终降低作业成本。资源要素费用预算汇总表如表2所示。3.2.4 产品维度预算的编制

企业的产品维度成本预算主要是指按照产品品种或类别编制的成本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首先应对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类别及数量做出预测,然后要根据各种消耗定额,预算产品单位成本,从而编制各类产品的成本预算。在单位产品成本预算中,要分别根据消耗的料、工、费的定额标准以及有关价格标准测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单位成本。

3.2.5 作业维度预算的编制

第一步,根据历史资料、上期资料、同业水平、未来期间的市场状况等因素,预测产品生产在未来期间的产量。

第二步,确定单位产品消耗的作业数量。在预算编制前,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作业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确认产品生产消耗的作业,并以主要作业为依据,建立作业中心,从而在编制各作业中心预算时确定产品消耗的作业标准。

第三步,根据单位产品消耗的作业量和产品的预计产量,从而推算出未来期间产品生产消耗的作业总量,并根据作业消耗的资源标准和作业量,测算出未来期间产品生产消耗的资源量。

第四步,确定企业现有的资源所能支撑的产品消耗量。如果现有资源能维持的作业消耗量标准大于预测的作业需求量,则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反之,就需要对目前企业的资源供应量进行增减调整,或者调整企业作业消耗标准,促使产品生产与资源消耗的达成。

第五步,根据消耗的资源量和资源的价格标准,推算产品生产耗费资源的成本数据。

第六步,然后根据测算的成本数据,将耗费的资源按照产品生产的作业中心的作业耗费量,将其分配到产品中去,预算产品的成本。

总之,采用多维度编制成本预算,能够从管理的不同角度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成本费用信息,有利于分析各项价值活动耗用资源、创造价值的情况,挖掘价值增值活动,优化非增值活动,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以责任中心为核心,了解不同性质的责任中心的预期业绩与实际完成业绩,实现责权利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坛.虚拟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J].财会通讯,2005,(2).

刍议医院收支预算管理的方法 第12篇

一、核定收支

对于医院而言,其将所有的收入(其中包括财政补助业务收入、非财政补助业务收入)与各项支出,进行统一编列预算,并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管理部门,基于医院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现状以及财政政策和地方财力可能性,对医院年度收支规模进行核定。补助标准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根据国家财政政策和要求,结合医院财务收支水平具体确定。

针对该种预算方法,实际上在核定收支、实际收支相距甚远的情况下,应当谨慎之。尤其是对于一些乡镇卫生院的收支预算管理而言,只是一种估算,若将核定收支结果作为核定补助的主要依据,则需进行精算,这主要是因为因为需要确定补偿的额度。据调查发现,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全年收支难以在年初准确精算出来,而且试点的乡镇卫生院全年实际收支与核定收支相距甚远。比如,某县财政年初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核定4052万元,而年末实际只有2820万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讲,“核定收支”不能成为核定补偿主要依据。实践中,为确保基本医疗服务活动的正常运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对进行适当的变更,比如可采取“超收提成”、或者“超收全额返还”的管理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有所滑坡,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表现的更为突出,农村居民原本可就近看病,如果依然采取上述方法,则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城市就医。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加大了城市医院的压力。基层医院采用上述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改变基层医疗服务萎缩的局面,但却违背了“规定动作不走样”的要求。在该种情况下,基层医院将面临非常尴尬的境遇:或违背政策,或眼看着服务萎缩。因此,笔者认为在现行政策背景下,可以灵活采取核定收支的方法,针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二、实项补助

医院收支预算管理方法之一,即实项补助,是在医院非财政补助收入难以满足实际支出时,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国家财政以医院的收支状况为参考,确定对某些支出项目补助,比如医务人员的工资、医院的大型基础设施修缮等支出项目补助。从实践来看,政府财政补贴势在必行,以北京市试点医院为例,包括宣武医院、朝阳医院以及同仁医院和天坛医院在内多家医疗机构,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成本核算。其中,上述医院共核算医疗项目18200项,盈利项目不到43%,而亏损项目却超过了57%,从整体上来看处于亏损状态。为了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采取实项补助、政策补贴非常有必要,但须搞清楚两件事,即如何补助?补助多少?对于医院而言,若补少了,则医院入不敷出,很难为继,势必在患者身上找出路;若补多了,则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造成公共财产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实项补助过程中,做到平衡是一门艺术,需要进行合理的权衡。

三、超支不补与结余留用

医院收支预算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核定后,预算管理工作交由医院自求平衡。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则增加的支出,财政和主管部门不追加经费;如果因增收节支而产生了结余,则医院可自留使用。这就是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法,医院采用该种方法时,即在政府核定医院收支标准、总额基础上实行收大于支的上缴,而支大于收的补助管理策略。从本质上来讲,不仅要确保政府履行对医疗机构必要的保证责任,而且还要通过严格控制医疗机构收支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该种预算管理方法的选用,主要基于如下缘由。第一,政府对医院负有双重责任:首先是作为资产所有者,应当履行资产管理责任、以及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其次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应当履行公共管理职责,切实落实和强化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积极督促医院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业务质量和水平,确保医院提供的服务安全可靠、价格合理。需要强调的是:对医院加强监管的重要环节是财务收支层面的有效管理,即对收支监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法。第二,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法,可确保医院公益性价值的体现。采用该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国内医院以药补医、自行支配以及收入归己的经济运行状态;超收上缴有利于从严控制医院数量、规模,对于提高公立医院资源应用效益、从严控制医院高新技术装备以及发展基本医疗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对了解自己的家底、有效调配医疗资源以及把握发展机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新的医改形势下使医院争取主动。在现代医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当打破传统的事后算账模式,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方法,严格以预算控制和引导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从而发挥预算管理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璐璐.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探讨[J].财经界,2011

[2]邓宇帆.加强对医院预算管理控制的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2011

上一篇:诱思探究法下一篇:煤与瓦斯突出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