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范文

2024-07-17

工科类大学范文(精选12篇)

工科类大学 第1篇

目前, 随着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在各教育阶段 (小学、中学、大学等) 的深入推进, 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能力在当今大学生中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校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外语公共教学, 基本上能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教学水平, 这是可喜可贺的巨大成绩。但是,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进程的发展, 我们会不断提出下面问题, 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究竟与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高在何处?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应该使大学生达到什么水平?两年公共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实现与后两年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的衔接?怎样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更具实际应用性, 更具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些问题都在我们面前出现, 且难以回避。

加入WTO后,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沟通交往日益频繁, 更需要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我省高校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重。一方面河北省高校入学新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愈来愈高, 一些重点理工科大学的学生甚至不需要进行大学阶段的公共英语学习就可以顺利通过国家的四、六级英语考试 (张杰2005) , 另一方面, 学生进入大学后要经过两年德公共英语学习, 不仅耽误时间, 重复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学习兴趣下降, 而且, 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 学生英语学习基本中断, 并出现了与自身学习专业知识相脱节的现实问题。

同时, 学术英语也是国际大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国外学者 (Flowerdew, 1999) 指出, 书面学术交流能力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实际上在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 国际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一般都要进行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 在日本、香港、台湾、泰国等英语为外语的国家或地区, 一些著名大学也都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鉴于此, 我省理工科高校必须努力培养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研究、有效地和国际同行交流的高端人才。概括来讲, 河北省理工科高校英语教育必须做好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在各方面 (如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评价手段、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教师培训等) 的衔接,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平台 (如化工类、机电类、文法类等) , 同时, 针对性地逐步实现各类专业与英语技能 (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的整合, 彻底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恰接,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链接, 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与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的衔接, 以及与学生全面发展相融合的各种问题。我校的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分级教学, 并大胆实验“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开创了“2+1+X”的授课模式、“抓大不放小”的编班模式、学分分置的管理模式、1:8个性化辅导模式等, 具有多口径、个性化、分层次、分系列的大平台式的鲜明特色, 为河北省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优秀的试点平台和示范作用。

二、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 我校已具体实施了“以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库为基础, 以‘软环境’和‘任务教学’为驱动, 以学生活动的行为表现评价为保证, 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因此, 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之上提出全新的课程改革方案, 即基于“学科类大平台”的“分层次、多口径、分系列、个性化”的课程改革方案, 并以此为基础运作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考试方法以及英语第二课堂和第二学位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 全方位的构建学科类英语教学平台体系 (见表1) 。改革后的大平台英语教学体系包括三大类平台教学体系。分别为针对化学、环工、生工专业设定的“化工类大平台”;针对“机械、材料、电气专业”设定的“机电类大平台”;针对“工商、经管、文法专业”设定的“文经类大平台”。学生从入校伊始在进行英语分级编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或兴趣, 参加不同类型的英语课程学习。其课程不仅包括《大学英语》课程 (针对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 , 而且包括英语专业第二学位课程 (针对喜爱英语专业且有学习余力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 ;不仅包括系列课程 (分为语言知识课程、英语考试训练课程、英语素质提高课程) , 而且包括个性化课程 (针对学校特殊人才和重点学科的特殊要求开设, 也含个性化辅导) 。

第二, 根据每个专业平台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泛读教材和教师辅导教材, 组建相应的教师教学团队并开展师资培训, 全方位地配合平台教学体系的运转。

非英语专业新生入学后参加英语分级考试共分三个级别, 根据学生的分级考试成绩设定和建议他们进入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视听说 (1-4级) 和大学英语读写译 (1-4级) ”学习, 并相应地浓缩教学内容。与此同时, 针对平台教学体系的不同专业培养需求, 编写相应的教学材料、辅导材料、系列教材来辅助学生所选课程的学习。此外, 组建优质的教师教学团队, 并进行有计划的在岗培训, 使得教师能够从教授通用性大学英语向教授大学公共英语和大学学术英语的成功转型, 进而为平台教学体系的成功构建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 建设全英文的英语学习课内外环境平台。完善我校已有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并利用我校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 (英语专业师资和英语专业学生志愿者) , 创建课外学习环境, 开展帮扶互动计划, 打造大学英语隐性学习体系, 更好地实践个性化英语教学。

三、课程改革思路

在大学英语三大类平台教学体系的构建中, 一方面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严格精细的各类平台的教学计划, 另一方面辅助平台体系必须配套完善相应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环境, 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和互动双赢。

另外,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授必须涵盖语言层面 (例如学术报告口头展示、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和技能层面 (例如写作或口语需要的概括技能、听报告时的记笔记技能) , 从而使得英语学习与专业学科的发展能够相辅相承。

四、结论

建构全方位的平台英语教学体系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发展阶段——适应阶段、巩固阶段和提高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 确定研究主题并实施实证研究, 将大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自我学习认识提高的经验转化为理论思考, 有效地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内化机制, 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热情与激情, 全面提高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 使其增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提升与语言相关的人文素质,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一定要“课程定位”明确, “需求分析”到位, “课程设计”合理, “学习材料”丰富, “教师能力”加强, “学术英语”融合, 使得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顺利恰接, 大学公共英语与大学学术英语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大学英语教育与相关专业知识互依、互补、互动, 大学公共英语与英语能力测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Brown, J.D.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2) .

[3]蔡蔚, 张文霞.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 2004, 增 (1) :82-86.

[4]蔡基刚, 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 2010, 增 (31) :47-50.

工科类大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第2篇

1.1 实习单位介绍

****园区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基地,能提供全套的PCB、PCBA、金属冲压、注塑、模具制造服务,同时还拥有值得称耀的供应链中心和配送中心。园区下属包括十多家公司。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园区面积已达到10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5万人。****珠海园区凭着精湛的技术、优良的品质、完善的客户服务,获得微软公司“最具策略性生产伙伴”、摩托罗拉公司“首家无铅制造厂商”等荣誉。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代工厂,主要为IBM、F5、Avaya、华为等著名的电子产商进行代工。****为达到营收成长的目标,激活组织再造,将公司划分为以市场区隔为导向的不同事业部,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创新性给我们的客户,增进我们的竞争力,并增大市场占有率。此一导向提供OEM客户们中心化核心服务的经济规模,如制造、采购、物流以及信息科技,以及客制化、特定市场的能力,包含设计、制造、物流考虑以及原始设计制造(ODM)服务。此外,这些市场定制的服务,同时因应不同产业别的OEM客户需求,垂直整合我们具成本效益的零组件解决方案并提供强调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制造、以及特别物流考虑。透过这样的市场专注化的领导管理策略,****更能实时反应市场情况,提出快速、灵活的决策。身为世界级的EMS提供者,****在世界范围内所提供的全方位供应链服务可简化全球性产品开发过程,帮助我们的客户大大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实现成本缩减。我们的垂直整合服务为客户所提供的整套设计、制造及物流解决方案全面贯穿于产品从初始设计、批量生产、测试、分销直至售后服务及支持等所有环节。透过设计、建造与运输服务的集成化有助于我们为OEM客户的最终消费者提供完整的成品。

1.2 实习过程的基本回顾

在进入工厂后的前几天****派遣了专门的培训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主要是进行操作上的的一些知识和经常会用到的一些代码以及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在带我游园(绕着****工业园走一圈)熟悉就要在这实习4个月的地方就进入将要实习的车间。

在实习期间我负责的岗位是:拾取贴片。主要的内容是进行PCB的表面贴装。我要做的是在机器的相应接上正确的物料然后控制机器正常从物料盘上拾取到元件,然后放到正确的位子上去。再通过高温的回流炉进行焊接就完成元件在PCB上的贴装。实习项目介绍

2.1项目介绍

表面贴装 就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式元件是应用最早、产量最大的表面贴装元件,自打SMT形成后,相应的IC封装则开发出了适用于SMT短引线或无引线的LCCC、PLCC、SOP等结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QFP)实现了使用SMT在PCB或其他基板上的表面贴装,BGA解决了QFP引脚间距极限问题,CSP取代QFP则已是大势所趋,而倒装焊接的底层填料工艺现也被大量应用于CSP器件中。

顶岗实习报告

2.2基本原理

贴片机实际上是一种精密的工业机器人,是机-电-光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综合体。它通过吸取-位移-定位-放置等功能,在不损伤元件和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实现了将SMC/SMD元件快速而准确地贴装到PCB板所指定的焊盘位置上。元件的对中有机械对中、激光对中、视觉对中3种方式。贴片机由机架、x-y运动机构(滚珠丝杆、直线导轨、驱动电机)、贴装头、元器件供料器、PCB承载机构、器件对中检测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整机的运动主要由x-y运动机构来实现,通过滚珠丝杆传递动力、由滚动直线导轨运动副实现定向的运动,这样的传动形式不仅其自身的运动阻力小、结构紧凑,而且以较高的运动速度精确有力地保证了各个元件贴装到精确的位置。实习内容综合分析

3.1 本人承担的主要工作

在实习中本人主要是承担着对PCB进行表面贴装。在进行外观检测。

3.2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进行表面贴装是用到了球型栅格阵列(BGA)的贴装和手机、电话电路图的识别。以及片状小型元件的焊接工艺。应用到了焊接技术和读电路图的能力。4 实习总结

4.1收获与体会

****具备业内领先的全球化设计服务能力,拥有逾6,000名产品设计工程师,可提供全球性的设计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各种不同的客户需求,涉及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部件与软件开发,以及测试与工程化服务等。****坚信,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是我们的成功基石,也是保持本行业持续增长及盈利的基本要求。为不断满足OEM客户日新月异的需要,****致力于提供世界级的集成化解决方案,从而确立本行业上层的质量及服务标准。

在实习中虽然是负责表面贴装这一个小小的岗位。但是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个岗位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和关口。是SMT的中心、核心。我们必须认真的仔细的进行操作。万一这个工位出错后面的所有工位都白干了。也是整个流程的瓶颈位子影响着整个流程的进行。

在课本上学习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源于实践的理论,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伽达默尔说:“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6页)。实践是理论的表现。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力量。通过4个月的顶岗实习更能得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致谢

非常的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顶岗实习的单位也感谢在线培训我们的那些培训老师和产线上的老员工对我们无私的教导。在此也谢谢SMT车间的支

持,让我们拥有足够的条件来从事这份毕业研究。能够顺利完成这份研究。所以在此我代表我们组、我们系部所有学生谢谢系部的支持。

总之在此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你们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由衷的感谢,在此致以真诚的谢意!参考文献

【1】 冯国丽,手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陶亚雄,现代通信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廖 芳.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4】王成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

工科类大学 第3篇

【摘要】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热爱国防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一般性的内涵,还具有维护国家形象、不怕危险、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体上良好,但是存在一些偏差,诸如自我责任意识偏强、他人责任感在实际行动中较弱、集体责任感偏弱。文章强调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校教育是的主要阵地、家庭教育是基石、社会教育是重要保障。

【关键词】核类专业大学 ; 社会责任感 ; 培养

【课题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工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编号XJK011CDY022)、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课题 “成人高教《纲要》课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编号2012PTG23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66-02 一、工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殊性

核类大学生将要从事的核专业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包括核辐射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国家核机密的安全性等。这些行业特征决定了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热爱国防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一般性的内涵,还具有下列特殊性:

1.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

核类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层次文化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既是国家形象的载体,又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要能够担当建构与提升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中国作为对全球事务具有影响力的大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不受损坏,是每一个核类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不怕危险的责任意识

核无小事,核工作必须 “万无一失”,这对任何核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核事业工作者为了社会的繁荣富强,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弃了优厚的生活环境,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科学事业的第一线。核类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核科学和技术的生力军,必须具备不怕危险的牺牲精神。

3.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放射性的污染,将会对周围的土地、植被、农产品产生影响,并影响到周围的人类,“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1]。放射性的污染还容易随着空气飘散到几千公里以外,而且污染的时间还非常的长,持续时间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年。据报道由于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得福岛核电站方圆20公里的内都荒无人烟,田里的农作物全部枯萎。

所以核类大学生应清晰认识到放射性的污染的巨大破坏作用,树立起核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笔者对XX大学核类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2份,回收率为94%,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调查结果总体来看,核类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大体方向良好,但是在涉及到自身问题和实际行为中却出现一些偏差,出现明显的利己倾向。

1.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群体、或者个人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调查显示,核类大学生社會责任感意识总体良好。如在问到“你认为自己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时,有14.5%的大学生选择非常强烈,时时刻刻准备者,43.9%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强烈。在“你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的问题中,30.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好好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但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存在如下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①自我责任意识偏强。现在的核类大学生大多数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浓厚。如在调查中问到“你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时,34.8%的大学生选择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

②他人责任感在实际行动中较弱。他人责任感在调查中总体方面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却有一定的偏差,当问及“当你在公共场合看到行窃行为,你会怎样做?”时,69.9%的大学生会“悄悄的提醒受害者”,16.3%的大学生选择在“被偷者是熟人才会去制止”。只有13.8%的x大学生敢于直接制止该行为。

③集体责任感偏弱。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虽然他们口头上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2]在问及“您对自己所在的学院的感情如何”的调查中,选择“一般”和“不热爱”的分别占 54.4%和 3.6%,“非常热爱”和“比较热爱”的分别占6.5%和35.5%。

2.影响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①大学生自身因素。核类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从小就接受教育,拥有较高知识水平,但是对社会的实际接触不多,再加上年纪轻,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他们的核心目标是考大学,而对为什么要考大学,考上大学以后应该做什么并无思考,从而缺乏对自身人生的长远规划,无法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②家庭因素。第一、家长价值观念落后。有些父母为了使子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什么事情也不要孩子做,甚至过于宽容、过分溺爱,把本该是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自身,久而久之,使得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依赖家长,缺乏自主能力,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这就淡化了孩子的责任意识。第二、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

③学校因素。第一、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体系,形成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教师们更多的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育环节。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参与的少,对许多道理学生即使明白了也并不认同。第二、教育的侧重点失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但是现在学校教育的天秤有些失衡,重智育,轻德育。学校过分的关注智育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必将无法培育出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endprint

三、加强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1.学校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阵地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来源。我国的高校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为和谐社会做出奉献精神的人。加强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①在核类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教育。我国的传统道德强调整体精神,提倡关心社会民生,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结晶。为核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②在核类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核类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能更清醒、明确的让他们把握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明白什么东西应该坚持、什么东西应该反对,什么东西应该提倡,什么东西应该抵制,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核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对核类大学生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的教育。用“两弹一星”中集体主义的精神,引导和帮助我国核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握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对我国核类大学生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提升我国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2.家庭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石

①重视家庭对子女责任感的培养。目前我国的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大的误区,尤其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的逐渐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这种过分关注智育忽视德育的教育必将造成人才素质上的致命缺陷。

②父母要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的教育入手。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况,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提升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同时家长也要随时注意自身平时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

3.社会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保障

①营造责任感培养的社会舆论氛围。核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国防建设的必要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培养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把正确舆论导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相结合起来,积极宣传良好的人文情怀,大力弘扬时代进步精神,充分展现新时期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把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民族的崛起和振兴、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人民的幸福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和精神樹立成为我们大学生奋斗的不竭动力。

②开展核类大学生社区实践活动。“社区服务”让学生们走出了教室,亲身体验社区和社会各种服务性的活动,把在书本里得到的认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两相映照,把社会实践转化为内在的责任感与切实的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情感,并使之了解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社会服务意识,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中感受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自主选择、自主判断,从而激发其敢于担当的责任和勇气。

参考文献

[1]王新明.放射性核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1(06):53-55.

[2]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32-35.

作者简介:唐长久(1965—),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与教学。

浅谈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进入21世纪, 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 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 关键在人才。我们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创新 (Innovation) 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 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是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一种超越, 只要能在前人或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事物, 或者对既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都可以称为“创新”, 从学术角度看, 首先出现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humpter) 的著名经济发展理论中, 他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 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 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

创新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其一是指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二是指个体的创新能力。而我们所提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创新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能力, 具体包括能力倾向、专业技能、创造技能和人格特征。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技法。创新思维是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具有独创性、敏捷性和求异性三个特性。创造性技法是人类运用创造学的基本理论, 为实现创新思维而进行的具有创新价值或新设想能力的创造活动经概括、总结和提炼得出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的总称。创造技法具有大众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三个特性。

二、影响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1.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教育部组织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建成了一批精品课程, 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 成效十分显著。但传统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多大变化, 不同科类的知识依然相互分离, 综合性的课程尚不多见,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并未有得到根本改善。许多学校还是习惯于增加课程, 而不是在课程“整合”、“融合”、“更新”上下功夫。工科类院校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学为主, 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习、自由创造与自主创新的环境还不具备。

2.工科类高校的师资队伍素质不能满足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部分工科类高校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 没有经历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 缺乏工程实际经验, 很难真正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同时学校也很难主动吸引企业有着丰富经验、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程师进入大学为学生授课。

3.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训日益弱化

工程实践教学是工科类高校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境, 但近年随着高校扩招, 部分工科类高校的工程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的消弱, 有的甚至达不到基本要求, 很多学校实验课程的比重下降;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自主性、创造性、设计性实验越来越难落实;生产实习时间大幅压缩, 学生实习中参观多而实践的少;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以大面积开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 更多是纸上谈兵。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学习观

工科类高校创新教育学习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观, 强调优化学生的学习内在素养和外在学习条件, 使学生在学习上掌握学习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为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学习模式是在创新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学习活动基本框架结构, 它通过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 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构建创新学习模式坚持六个统一, 即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统一;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统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统一;知识的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学校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统一;评价的学与能、过程与结果、他评与自评的统一。

2.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教学观

创新型教学是在创新教育的大目标规范下, 教学遵循创新教学的原则, 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树立学生的创新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教学观强调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为对象, 以关注人的成长为目标, 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协调, 注重动态的变化、创造, 把教学看成预定与非预定的统一, 注重修改、差异, 反对权威主义的整齐划一。构建创新型的教学观坚持五个转变, 即从“以学会为中心”到“以会学为中心”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中心”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并重”的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转变;以“教材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

3.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定义有许多种, 总体分两大类:一是把课程理解为比教学内容更为宽泛;二是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大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是大学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是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大学课程体系就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关联的各种性质与形式的具体课程组成一体。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包含:其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其二增设综合性课程, 其三可设创新思维与创造技法、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必选课程”, 其四设计知识模块和核心课程, 科学地规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内容和比例。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包括:知识课程、情意课程、活动课程和自我发展课程。

4.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学生管理机制

工科类高校创新型学生管理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管理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内容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及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等。

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学生管理机制的原则包括: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管理的民主理念和人文管理精神;二是注重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是注重以“服务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工科类高校创新型学生管理体系内容包括:其一, 建立创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 它包括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其二, 建立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导师制和导生制;其三, 建立创新型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工科类学生实习心得 第5篇

这是大三的第二学期,刚开学,学院就安排我们去南海蜚声演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实习。听老师讲,这可能是我们大学期间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次实习。因此我打算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认真工作,加强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及应用,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来到公司后,我被分配到生产线的插件组,一开始我的任务是插四个二极管和两个电阻(一块电板)。开始的时候,我按照主观交给我的方法去插,不过,插着插着,我就发现了,这样插下去就有点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速度,我就跟身旁的同学商量了一下,因为他的工作和我的差不多,我来插八个二极管,她就负责插四个电阻,这样下来,我们就基本上可以跟上了,这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吧。到第三天,我就和一位同学换了一下位置,感受一下不同的元件的插法,尝试去了解其中的技巧所在,找到一些方法来更快地插件方法,这可以使我在后来的实验中掌握到好的方法,提高插件速度,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下面的工序。

在所有的插件工作实践过之后,我就去了焊接组。当然了,我认为这是我应该最有价值的一种工作,因为这需要我拿起电烙铁去焊,这是因为我的焊接技术不怎么样的原因。虽然我在上个寒假的假期时有去做过寒假工,虽说也是电子厂,不过那是我拿电烙铁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因为每个人的工种都不同的原因,我这个做测试的几乎没有拿过电烙铁去焊,在平时我又很少拿电烙铁去焊,所以这次的焊接工作我也觉得是蛮期待的。但事与愿违,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不怎么样,不过,焊久了就觉得有点难了,怎么说呢,一来是因为我很少拿烙铁来练习焊接,所以焊出来的效果就不敢恭维了,速度就相对其他的同学就慢了很多。虽然主管没怎么说我,不过年轻人难免会有攀比的心理,所以相比之下就有些羞愧;二来就是工作环境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位学生,我们刚来报告,工厂的环境与学校的环境是完全的不同,这里的环境虽说不是很差的那一种,但也绝对不会比学校的好,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在进行焊接时,虽有些松香烟,但绝不会很糟糕,但在这,简直是漫天烟雾,也许会夸张,但这只是形容了一下我们的环境比较差,这就使我有点难以适应了,过多地吸进这松香的烟,令我有点头晕,也导致了我工作的速度。但是在焊接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焊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当中深深的感觉到,看似简单的,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对焊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待电烙铁加热完全后,到底是先涂助焊剂还是先挂锡,我采用后者,有人采用前者。都焊出来了,但我在焊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焊不化的状况,而采用后者不是加快它的腐蚀并且减少空气污染吗!不明白。

辛苦地渡过了几天的焊接工作,可能看到别的同学的工作好像很简单,就要求换了其他的岗位,进行音响的外壳组装,看起来容易,实际并不是这样的,这

就是我做了一天组装后的感觉。开始跟我的同伴做的时候好像就有点后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也难以叙说,组装的步骤比较多,既要用螺钉来固定音响的指示灯,又要装线、拍壳,打螺丝钉,这还要保证在表面看不到其上面的合装的缝隙,即使做完了,这还不算完工,要把装好的音响做防震等检测,要检测合格才算做好的,如果检测到有问题的话,就可能会被主管P了。可能也是那一句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啊!事实与愿望是两回事,通常美好的都会被现实所打败的一败涂地。不过,这也是应该的,社会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做的这样,也是比较好的了,起码主管没有太多地去责骂我们。说实在的,虽然组装相对来说算是比较轻松的工作,但我们学到的东西也少很多。这让我深深了解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直坚持,我们终于完成了三个星期的实习内容,在这三个星期中,我也了解到了工作的辛苦。这次实习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难得的社会经验,提供了社会实践锻炼的大舞台,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运用专业知识的机会;锻炼我的动手能力,也只有在在这一次我们在第一线上的实习,真的学会了很多的东西,起码我们都获得了动手实操的机会,不会是只是会说而不会做的花瓶吧,也知道了在底层工作的劳动者的种种酸甜苦辣,这对我们后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启示。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不应该过分的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仅是其中的条件之一。沿着许多成功者足迹来勘察,我们可以看到成就梦想的路途知识可能是斩断路途中荆棘的刀,但在前行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也许我们从社会上吸取了这些知识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命运,才能羽翼丰满,让我们飞出藩篱、飞向成功。

当然了,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越早体会到这些,这能就越好地鞭策我们去自我增值,学好我们要学的,要了解的种种有用的知识,说句现实点的话吧,那也要我们起码不要在厂里的第一线工作吧,那我不是要鄙视底层劳动者的意思,那纯属是我自己的个人意见吧了,既然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就应该运用到适当的地方,第一线的生产,应该还是留给一些暂时只能胜任这岗位的工人吧。或许我们会在开始到社会工作时也会工作在第一线,但相信这会是短暂的,因为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那当然也是我们学好知识之后的事,这就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最好选择了:第一线工人还是技术人员或者是其他更好的职位。

工科类大学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课程 考核方式 改革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发展阶段,其中最根本的要素就是要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一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但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人力物力投入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大都摆脱不了传统考核模式框架的束缚。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调动,创新意识、创新潜能也难以得到激发,这对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极为不利的。为此,笔者结合现行课程考核机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一、考核成绩评定应体现综合性

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主要手段,理论课如此,对实验实训课也不例外。尤其是实训课程考核,不仅要能够客观地体现出学生在课程学习后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还要检验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情况。所以对考核的成绩评定,不能仅仅以课程结束时一次考试的成绩来直接作为学生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而必须结合其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来综合得出,具体应包含学生在平时学习时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课题作品的完成情况、实习报告的撰写质量、期末考核结果等多个方面,并按合适的权重来综合评定。只有这样,评定出来的实训课程成绩才具有科学性,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考核的内容应兼顾基础与综合

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继而影响其综合发展。因此在课程的考核环节中,要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优势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在命题时,必须在试卷考核的知识结构组成上做到基础评价与综合运用相结合,即通过考核要做到既能检验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更能检验出其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基础知识部分,其考核目的重在考量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性,而对综合运用部分,其考核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灵活性,两者要各有侧重,并保持合适的比例。

三、考核方式具有到多样性

高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到企业相关岗位就业,所以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到企业相应岗位就业的基本素养和素质。因此我们在培养和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其特有的职业性一面。由于职业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往往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来慢慢养成,故在平时的课程考核中也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来实现,即课程考核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答卷这种单一考核方式,而要更多地采用作品制作、成果汇报、答辩式等融学生做、写、讲等于一体的考查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

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外,在课程的考核环节中也要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中,教师可尝试在课题的考核评价中,对课题作品只看重其制作结果,而忽略对制作过程和方式的限制,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每个课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以电气实训课为例,阶段性的实训考核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子产品来进行考核。事先老师只需设定作品要达到的功能和大致成本,至于如何选择元器件、选择多少个元器件、电路怎样连接等一系列问题均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并完成。考核结束后,教师只需根据事先设定的功能、成本情况、作品的美观度等标准去检验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并综合学生完成结果客观地给出考核成绩。

五、考核要能体现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现代高素质技能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某些可以实施的实训课程考核中,也应将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包含进去。具体到考题选择时,教师可取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进行考核,考题里面既要包含必须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内容,同时又要有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相关项目,通过分工协作的考核过程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此种考核方式可在课程综合考核环节中加以采用。

工科类大学 第7篇

1 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及创业优势

在我国, 工科类大学生数量多, 专业分布广。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0多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以上[1]。与文科生相比, 工科大学生以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为依靠, 更容易创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 并通过资金、人力等市场资源的整合, 实现成功创业。根据麦可思调查可知, 工科类大学生占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最高, 拥有先天的创业优势。

1.1 高知识群体创业

与普通的创业者相比, 工科大学生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 理论基础扎实, 思维敏捷, 动手能力突出, 视野开阔。特别是主修信息计算机、机械设计制造、电气自动化、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工科大学生, 掌握与当今时代紧密相关的先进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 通过4年的大学历练, 具有更多的科技创业潜力和更高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说, 工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人潮中高起点群体的代表, 属于高知识群体创业。

1.2 高技术含量创业

区别于文科类大学生, 工科大学生具有专业技术的支撑, 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敏感性和信息获取、捕捉能力更强。同时, 在校期间他们往往需要跟随导师在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实际调研, 而大部分的科研课题是校企合作的项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而不是天马行空、 不切实际地断论, 因而更符合时代要求。当软件开发、新材料科研成果成功转换为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产品时, 其核心技术享有绝对的排他优势, 在市场上具有不可模仿性。

1.3 高平台支撑创业

相较于一些政府部门单纯地对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工科大学生创业的强大助推者高校不仅能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 还能协调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软件扶持。高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工科大学生准确定位市场, 挖掘创业资金, 搭建创业团队, 完成产品转化和升级等, 为工科学生群体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此外, 高校广泛设立的大学生创业苗圃、大学科技园等也在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2 我国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 从理论上来说, 工科类大学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拥有绝对的创业优势和平台, 但实际操作中, 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依然困难重重。

2.1 创业自主意识不强烈

传统观念中, 很多中国大学生往往把创业错误地理解为就业的补充, 只有就业无望的状态下才会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相对而言, 这类应用型、技术型的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 因而绝大部分工科学生处于被动地“等待”就业的状态。同时,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及专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缺位, 导致很大一部分的工科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 创业意识淡薄。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就业与创业之间作出科学判断, 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受此影响, 对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常常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2.2 创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通常来说, 创业知识结构不单单涉及专业技术知识, 也包含了经营管理知识和人文综合性知识。实践表明, 一个以掌握专业知识为基础, 对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综合知识领域广泛涉猎的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成功率更高。而工科大学生在平时的教育学习中, 往往单纯地偏重对专业技术的训练, 忽视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创业必备知识的培养。知识结构的短板也容易使工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木桶原理”的限制。此外, 即使部分工科类院校将创业教育作为通识课引入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 但这些知识的教授也大多是理论性、原则性的, 浮于表面而不深入。

2.3 创业能力品质不完善

除了理论知识的短板, 工科大学生在创业能力品质方面也相对薄弱, 特别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领导能力、耐挫力和心理素质等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大凡创业成功者, 一般都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品质, 敢冒风险[3]。与文科生不同, 工科学生受到的理性思维影响颇深, 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实验室与物打交道, 绝大多数的工科学生交际范围狭窄, 人文社科活动的参与机会较少, 比较安于现状。尽管少部分活跃的工科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与学生活动等形式使能力品质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但受惠的全体只局限于一小部分。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长期的文化熏染中潜移默化地被激化和开发的, 因此, 有必要在工科学生群体中广泛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其能力素养。

3 解决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的对策

3.1 强化创业理念, 激发创业兴趣

创业从来不是就业的缓冲剂。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新的时代呼吁创新, 期待创业。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首先需要改变以往功利化的目标定位, 促使学生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出发, 重新认识并接受创业理念。其次, 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的报告、讲座等, 通过创业校友、创业名人讲坛等形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强化创业理念。最后, 进一步深化创业课程教育, 将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创业通识课教育与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使理论学习更接地气。

3.2 完善知识体系, 夯实创业基础

在充分利用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 完善工科学生管理、财务、法律等其他学科知识, 增强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一方面, 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 通过公选课、限选课的形式广泛设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心理教育等公共课, 使工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创业所需的其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 在全体工科学生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通过创业大赛、模拟营销、法律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工科学生参与社科知识学习的热情, 从而进一步完善创业知识体系。

3.3 搭建实训平台, 提升创业能力

结合工科学生的实际特点, 高校创业教育服务系统的建立除了理论教学, 更加离不开实践基地和平台的搭建。第一, 以大学生科创项目、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契机, 从课堂讲授转为实践操练, 激活理论教学内容。第二, 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鼓励学生参与企业课题, 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 熟悉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演变过程。第三, 搭建大学生创业苗圃、创业科技园等创业孵化平台, 为有创业想法的工科学生提供试航的机会, 并通过减免税收、房租、水电费等形式鼓励工科学生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实践创业。

参考文献

[1]刘兆平.论工科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J].创新创业教育, 2011 (4) :5.

[2]吴玲, 王倩.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J], 文教资料, 2010 (9) :223.

工科类大学 第8篇

一、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理工科类大学生虽有80%以上的人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但其人文素质总体状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实际程度, 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尚有不少实际问题需要研究, 探求对策。

其主要问题有:

1. 不重视准确、深刻理解概念

虽然我们只出了4道概念内涵理解情况的选择题, 并无概念理解题, 但是“似乎只知道一些”, “不太清楚”的比例平均达65%以上;“不太了解”, “不知道”的比例平均为14%以上。这就是说, 近80%的学生对概念理解并不重视。据多方面反映, 除考研、好学的少数学生以外, 多数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揭示、理解, 并不深究, 懒得记忆。有些青年教师, 讲课使用多媒体只显示概念解释的文字, 并不讲解、阐释;考试时, 很少考概念题, 即使考了, 一些学生也大多回答不准确、不深刻。

准确、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 是素质养成与发展的关节点, 也是思维能力形成的联结点。概念不清, 不能牢记, 就难以形成知识链条、知识体系, 思维能力就不强、不系统, 就必然缺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 。所以, 素质教育、素质养成中, 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这是理工科类大学生本身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必须抓实、抓细、抓深的关键“细节”。

2. 不重视全面、牢固掌握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的32个选择题, 没有一人全答对。只有“法定结婚年龄”、“公民所指对象”, 答对率达82%以上, 其余答对率都很低。其中一些应知、必知的人文知识都答不出来, 实在难以想象。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竟有近26%的学生答错。理工科类大学生的文学、音乐、戏曲、宗教、国情等方面的知识, 显得相对贫乏, 知识面窄, 知识积累不够丰富。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 必然制约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必然影响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难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3. 不重视课外阅读人文知识类书籍

从答题情况看, “大量阅读”人文类书籍的学生只占12.20%。这基本符合实际, 事实上, 到图书馆借阅人文知识类书籍的理工科类大学生很少。据了解, 一方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较多, 学习任务较重, 没有多少时间看课外“闲书”;另一方面理工科类大学生多数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重技术、专业, 轻人文、社科, 即使有时间也不愿看人文知识类书籍。

4. 不重视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从“没有参加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 虽然答题比例占49%, 但是实际情况更为严重。课外的一般科技活动, 包括参观科普展览、参加科普宣传、制作科技作品等活动, 理工科类大学生感兴趣、赋予行动的也不多;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学生中学术研讨活动, 积极参加的人更少, 有的学校只有极少数“精英”参加, 有的学校甚至从未成功开展起来。

不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也是理工科类大学生忽视人文知识素质的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原因。科技创新活动, 虽然以科技知识、技能运用为主, 但是必然要兼用人文知识, 并能激发、产生、增强学习与扩展人文知识的兴趣、潜能。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素质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 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的要求, 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深化, 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加强、深化。结合以上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 笔者认为, 应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笔者认为不仅理工科高校领导、教师与管理、服务人员, 而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 都应进一步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高校及理工科高校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深化人文教育是其应尽的职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党政机关也负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 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也应“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 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3] 所以, 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应进一步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1.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

结合当前实际和存在问题, 深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和有关理论。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 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6]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 真心投入人文素质教育。

2.进一步切实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自觉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等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中, 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 进一步树立、强化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 必须将德智体美紧密结合、相互协调, 才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是, 应试教育的观念与评价制度尚未根本改变, 无论高校还是社会, 重智、轻德、抑体、弃美的状况仍很严重。以智为先、以智为本、以智为准进行考试、考核、评价、录用的做法, 仍很盛行。正确、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 并没有真正切实的确立、贯彻、执行。对此, 政府与高校领导, 必须加以重视, 要研究、校正观念, 真正做到教育观念的高度自觉, 使人文素质教育能抓实、抓紧、持续、高效。社会各界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并正确评价、对待人才。

3.进一步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大新的奋斗目标对高等教育进一步切实提高质量, 积极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与标准。但是, 在实施教育、评价等实际工作中, 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没有被真正突出与贯彻, 尤其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还未予以充分重视与发挥;创新能力培养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与问题, 阻力较大, 社会各界尤其企业界等对大学生实习、实践安排等实际问题难以解决, 国家对此也尚未有明确、切实的政策、措施、规定。这些问题, 反映出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落实、执行的自觉程度还较低、较浅, 迫切需要提高、深化。

4.理工科类大学生应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养成, 增强自觉性

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与直接承担者, 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者。理工科类大学生在提高、增强科学素质的同时, 必须进一步提高增强人文素养, 使自身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培养文明习惯、高尚人格, 增强美感体验, 陶冶情操, 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不断学习与扩展历史、政治、文学与社会、美学知识、思维方式与方法;没有这些知识的凝聚与积累、融合, 难以确立人文素质的核心思想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团队精神) , 难以将科技运用于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发展经济与创新科技、振兴祖国。

但是, 不少理工科类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自觉。不仅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不积极、人数少, 而且课外宁可无谓消耗时间也不愿阅读人文书籍和报刊。除少数学生外, 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知识相对缺乏, 连最基本的礼仪、沟通技巧都了解甚少;学习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难以相处得协调、和谐;他们的服务、创新、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理工科类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养成的必要性、紧迫性, 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竞争实力、发展潜力。

理工科类大学生有了这些自觉, 对于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规定、措施, 就能主动想方设法贯彻、落实, 并不断研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 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自身的素质增强、提高, 持续、有效地进行,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8月29日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 “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1] 。所有这些, 都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 已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 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高等院校亟须推动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教书育人工作, 加强社会实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 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等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工作,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相结合、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同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提高相结合, 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促使当代大学生自觉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摘要:本文在对12所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剖析了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深化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理工科,人文素质,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8]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摘要) [EB/OL].http://www.moe.edu.cn.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7-02-17.

[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07-01-2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08-06.

工科类大学 第9篇

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 由专科性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大多数院校归属于必修课范围, 这就导致了可能会出现同一位英语教师承担分属于不同学科班级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高等院校中, 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一个分级班级通常由来自各个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 虽然其英语水平相差不大, 但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阐述, 不能对学习者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 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的, 不仅是水平不同, 更为关键的是类型和角度不同, 故应以各自背景作为产生新知识的增长点。 (杨维东, 2011) 本文将对工科类和艺术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表现的差异进行对比, 并对造成其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对于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问题, 设计出具有学科倾向性的英语教学。

1 工科大学生与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课堂表现的差异

工科类大学生在高考中体现出的英语水平与艺术类学生相比是有优势的,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工科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明显低于艺术类本科生。在课堂学习的严谨度方面, 工科类学生则明显优于艺术类学生。工科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显得尤为沉默。经常会出现面对英语教师针对英语课文提出的引导性问题表现“麻木”, 不做出任何反应, 甚至会达到全班同学集体沉默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一些在语法、词汇层面上均符合工科学生水平的难度较低问题, 学生积极性同样不高, 甚至不知如何回答。这种情况使得课程的进展十分困难。一方面学生不能有效的对课文的语言环境产生应有的兴趣, 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感到棘手的同时也会影响其教学的热情。为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及对课程的建议, 笔者分别在北京某高校2012级一个工科类班级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和一个艺术类班级 (工业设计专业) 中进行学生不记名课堂反馈, 要求学生从自身问题、对大学课堂的需求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对大学英语课进行评估。其结果显示大多数工科类学生自我定位“较为害羞”、“比较内向”, 其实“内心实际非常向往参与课堂活动”、“希望老师能给更多的时间适应大学英语课堂”等。

与此相反, 艺术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则十分活跃, 乐于参与到大多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 与笔者的预期相反的是, 艺术类学生在课堂中, 尽管其英语基础并不扎实, 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恐惧说英语, 这样的英语学习态度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是非常有利的。但在课堂严谨度层面, 艺术类学生表现得比较散漫。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老师安排的作业、课下小组作业等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较差。

2 工科大学生与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课堂表现差异的原因

2.1 英语基础的差异

相对于艺术类学生, 工科类学生的英语基础是有优势的。由于大多数工科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读于理科班, 其英语基础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稍逊。以北京市某高校为例, 工科类学生的入学成绩均在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以上。英语成绩虽然与文法类、经管类学生等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稍逊, 但平均成绩仍在及格线以上。在英语基础背景方面, 其课堂反馈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接触课外英语阅读材料”, “对英美文化知识了解较少”。而这些课外英语常识在实际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 工科类学生平时的文学类书籍阅读量不够, 导致其语言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 这对英语学习也存在严重影响。

艺术类大学生是一组特殊的群体。每年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由艺术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两部分组成, 其中专业课成绩占主要地位, 高考录取中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很多。这导致艺术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以专业技能为主, 对文化课缺乏重视和系统的学习。李新国 (2006) 对某大学艺术类新生所做调查显示, 该校2004级艺术类学生英语入学成绩平均分为52.65分, 只达到了总分的35%。大多数艺术类学生没有掌握较完整的英语语法知识体系, 基础词汇的认知不达标, 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有限。

2.2 学科思维方式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自身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女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较男生强, 而且她们更善于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而工科类班级通常以男生居多。黄伟红等 (2009) 等对湖南某大学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在回收的440份问卷当中, 女生仅为81名, 占总数的18.4%。又如田杰 (2001) 对淮阴工学院300名工科新生的调查中显示, 女生占总数的15%。因此, 这可能是造成工科班在英语学习问题的原因之一。

同时, 工科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英语学习。大多数工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读于理科班级, 更注重数理化学科的学习, 较擅长理性的逻辑思维。对于英语这样一门以记忆内容为基础的学科, 他们更习惯于用解决逻辑性较强学科的思维方式去学习, 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陈伟 (2007) 等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研究发现, 他们在英语学习动机、情感和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 使他们在英语学习时对信息的接收受到影响, 信息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 导致英语语言能力的内化出现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则有着明显的差异。艺术专业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张学生在学业中发展自由个性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 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在认知过程中常常处于跳跃性思维, 情绪易产生波动, 长序性思维较弱。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更追求个性化, 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拘小节。这些特点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有益的方面是, 艺术类学生敢于使用英文, 不怕犯错, 乐于表现自己, 有利于组织学生实施课堂活动, 如小组讨论、辩论和演讲等。然而,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稳定的学习态势。同时, 英语学习需要掌握较大的单词量、阅读量等, 这些都要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因此, 艺术类学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和效果方面要相对薄弱。 (杜欣, 2008)

3 教学建议

教授工科学生和艺术类学生英语, 要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3.1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制定教学方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工科类学生和艺术类学生区别对待,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对于工科类学生, 教师应更注重如何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自信和放松状态。在思想基础上,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 教师会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思想, 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本身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探讨知识的过程。在教学环境上, 欧美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如允许学生随意提问, 适当改变教室格局, 使教室的环境更随意舒适等。以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工科类学生的课堂焦虑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 一些高等院校仅是放慢了教学节奏, “讲得慢一点”。而放慢教学节奏可能导致完不成教学计划, 出现“虎头蛇尾”的教学现象, 一些重点内容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缺少的更多是基础知识, 因此更多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教师应把英语的一些基础知识, 包括语法、句法和基础词汇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做到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3.2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安排课后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 而不需要凡事亲身体验。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习的影响。因此, 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工科学生、艺术类学生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起进行英语小组学习或英语角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介绍优秀的英语学习经验, 或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状态下示范英语的应用。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学生可以在无意识、放松的状态下获得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而率先被影响的学生, 其本身又会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有效的传播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方法比较多, 以上提到的几点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 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出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计划, 积极鼓励学生的微小进步, 高校英语的发展必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本文分别针对工科大学生和艺术类大学生, 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活跃度差异、导致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构建主义的基本观点, 总结课堂实践教学经验, 对工科大学生和艺术类大学生的教学提出对策建议, 构建分别适合这两个学科大学生的教学模式, 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得到优化。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生,艺术类大学生,构建主义,课堂表现,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维东, 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 2011.

[2]李新国.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尴尬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3]黄伟红, 何小阳.一般大学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9.

[4]田杰.工科学校大学生英语学习“需要”的调查[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1.

[5]陈伟.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3) :103-104.

工科类大学 第10篇

1理工科类大学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1大学化学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矛盾

理工科类大学化学课程内容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学好专业课程知识的铺垫。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化学反应基本规律与物质结构之间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化学的理论和观点,经验与方法来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环境污染、生物工程、医药材料、信息技术等问题,对学生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当下,学生受社会就业压力和 “实用主义”的影响,对大学化学课程的看法很难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提并论, 存在诸如学习被动,上课心不在焉,作业应付交差,考试舞弊现象严重等问题。而理工科大学化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不易自学,更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学生学习基础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矛盾

对于同一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基础不一样、专业不一样,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做到因材施教。纵然使用相同的课程教材,也应根据具有不同专业身份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内容的侧重点设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这些方面的关注,于是完全相同的课件和教学方法轮流使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很难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很多理工科大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课程内容,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引导和该门课程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致使学生不能全面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往往应付了事,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学这些基础课程没什么用,只为了筹足学分,保持不挂科就行, 从而失去了学习动力。

1.3知识渠道多元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

随着信息网络世界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在不断变化,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思维很灵活。如果教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说教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失去听课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特别是大学化学课程,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相对较多,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既要把有关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也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知识点讲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理工科类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2.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是大学化学、化工、环境、医学和生命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具有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学性质丰富, 有机反应形式各异,变化万千,且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等特点[1]。基于这些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和不同的授课学时( 32 ~ 108学时) ,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例如,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教育( 师范) 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之间的专业,以培养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工科复合型人才。 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学科最核心的精华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与讨论,既传授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分析、了解、归纳、总结实践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获得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不饱和烃的内容时,在合理安排教学学时的前提下,穿插引入部分生活中使用的高分子产品合成内容,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地触及到有机化学知识及学科的魅力与所属专业知识的衔接和关联。又如,在对医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有机化学课程时,在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对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类脂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等章节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扩展,使学生不仅了解有机化合物在微观领域由细胞、亚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纵深研究过程中,有机化学与医学、生物学会进一步相互交叉渗透。此外,由于医学院学生属于文理兼招,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的专业差异,采用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进度渐进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等措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2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讲授有机化学课程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化学史料和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巩固知识和掌握要点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讲授芳烃苯的结构时,学生只知道1865年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式,但对1865年Dewar式、1867年Claua式、1869年Ladenburg式、1887年Bayer &Armstrong式和1899年Thiele式了解甚少; 针对家喻户晓的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提出疑问的方舟子命题 “苯分子结构是被 ‘梦到’的吗?”,从而激发学生对真理与伪科学的辩论。又如在讲授醛和酮直接还原成烃的化学性质凯西纳 - 沃尔夫 - 黄鸣龙法,即醛、酮和肼反应生成的腙在氢氧化钾或乙醇钠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氮气而成烃。此反应是Kishner和Wolff分别于1911年、1912年发现的,故曾称为凯西纳—沃尔夫反应。我国化学家黄鸣龙在1946年改进了这个方法,改进后的反应在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反应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产率很高。方法的改进虽源于一次偶然的实验,而研究的成果却缘于黄鸣龙作为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对问题反应的敏锐性和具有一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有机化学史上第一个用中国人命名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对这段故事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也教育学生某些成功源于生活,失败的实验未必不是成功发现的砌入点,成功或许就在你用心思考和不懈探索中来到。

有机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在教学过程中,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阐述所讲内容的重要性。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年我国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儿中毒事件。为什么商家要在奶粉中添加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呢? 原因是与有机化学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有关。三聚氰胺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对身体有害,因此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 ,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为66% 左右。目前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 “凯氏定氮法” 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不能达标的劣质食品能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4]。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毒奶粉事件有所关注,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在教学过程中对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给以合理的解释,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听讲,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也能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观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深化、 串联、拓展,由点到线,由线及面,融会贯通,再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用自己对学科的无限热爱带领他们进入科学的圣殿。

2.3构建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是当然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要授予对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传授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5]。因此构建教学以学生研讨为学习主体、教师提要求讲重点、难点为指导性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只听不动、教师只讲不变的填鸭式灌输模式。例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选取新反应较少的羧酸衍生物、杂环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等章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信息等平台,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专业文献,特别是国内重点高校的精品课程视频与学习资料,将学生分成2 ~ 3人一组,在先自学总结的基础上,写出教案和制作成PPT课件,经修改后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课堂交流。由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还增添了许多为学生自身所接受的时代元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对师范生后续的教学法课程学习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答辩,都起到了初涉教学训练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合理分配,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以达到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2.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进程,也促使传统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逐渐被应用成为可能。由于化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复杂难懂,化学方程式多[6]。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趣味性、直观性,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文字、动画模型来创设教学情景,使抽象空间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有机化学课程讲解对映异构理论时,可以通过动画形象生动的为学生展示具有不同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在判断有机化合物RS构型结构式,利用动画设计原子或基团的旋转顺序, 使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分子结构模型从空间到平面转化的理解过程。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官能团的结构有着重要的关联,通过动画设计能形象生动地将官能团的结构从杂化轨道理论、电子效应的规律等来解释其原理。在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时,可以播放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和乙酰苯胺重结晶两个实验的教学视频,使学生思维能够活跃在课堂理论与实验操作之间,加快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与掌握,进一步体会到理论与实验是化学不容相离的两个重要方面,领悟化学是实验科学的缘由。

又如在食品原料安全学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引入相应的影像视频资料。如在讲授粮谷原料、油脂原料、果蔬原料、嗜好原料、水产原料时,播放 “舌尖上的中国”、“如何从肉中摄取能量”、“水果与蔬菜平分秋色”、“我国主要的淡水鱼和海水鱼”等相关视频; “三聚氰胺”、“地沟油”、“工业明胶变毒胶囊”、“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新闻视频回放,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药物中间体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学生能在线观摩国内外著名中间体生产企业的产品、 生产线及企业文化,完成中间体从分子结构入手到有机物合成路线的选择及产品的产业化一条龙的具体方法,更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但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因教学信息量大、进度快,对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后大量的辅助工作,如需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程的课件、课堂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与教学匹配的课程复习材料,且要求学校的教学网络中心,学院教学平台建设完善等硬件条件,以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势在必行的教学变革。

3结语

面向多层次多专业理工科本科生进行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授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将迥然相异。因此,教师需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多交流与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根据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面向多层次理工科本科生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依据各类专业培养目标,通过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拓展教学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达到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工科类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理工科;素质类选修课;现状分析;对策探索

理工科类本科院校一般以理工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中,理工科占比为72%,管理经济类占比19%,法学、文学占比9%,属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类专业构成,正是由于这样的专业构成,如何进行素质类选修课的教育,更有其自身特点和个性要求,一般来说,理工科学校所能提供的素质类教育资源却较为匮乏,且课时有限[1]。

全校公共任选课,简称“公选课”,后为了体现其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我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将其定义为素质类选修课。全国的高校因每个学校课程体系不同,有各种称谓,如“素质类通识课”、“人文素质课”、“公共选修课”[2]等等,但其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大同小异[3]。

1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

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年截止到当前学期,开设过238门素质类选修课程。选修各类课程的统计情况为:跨专业类课程(理工类专业课程)12.92%,计算机类课程7.0%,法律类课程11.13%,经济管理类课程4.35%,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64.52%。按照我校专业比例情况,选修不同种类课程的人次比例较为适中,比较好的实现了跨学科选修素质类选修课程,达到拓宽视野,学科交叉学习的目的。

2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问题分析

2.1 选课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学习目的性存在偏差

选课工作作为教学事务中重要的一环,涉及学生修读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学生培养目标实现。学校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环节,出台了相关管理文件,实行分级管理,专人负责指导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指导人员未尽责指导,导致学生对课程和分类一知半解,人选我选,不知所选,不知所学。“他们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对什么事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选择了什么课程,他就选择什么课程。”[4]

2.2 课程开设机制不合理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各种新的知识需求接踵而至,而开设的很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开设课程要么是教师为了工作量勉强而为之,要么是凑数量,教师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而学生更喜欢的人际交流、历史文化、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课程受到各种限制无法开出,或者开出很少,学生无法选到,只能选修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凑学分。

2.3 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需创新

教什么,怎么教,在素质类选修课的教学上更是一个突出问题。因为课程类别的原因,教师也不会非常重视,准备也不会像其他公共课、基础课一样充分,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讲授时也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该类课程给学生的大体印象就是放放音视频或PPT,板书或其他方式基本没有,内容不新,教师讲的无趣,学生听的也无趣。从前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素质类选修课程的考核主要是结课论文加平时考勤或作业,此种考核方法不谓不好,只是在素质类选修课程上,应结合实践进行考核方法创新,而不单单以小论文论,不单单以分数论。实际上,正因为素质类选修课的定位,其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创新的急先锋。

2.4 教学管理不够严格

一般的认识是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公共课、基础课重要,所以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上不够严格,也正因为如此,造成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应付上课,只为混学分的放任自流的局面[5]。

3 素质类选修课问题的对策探索

3.1 落实选课指导工作,做到人人了解,责任到位

要落实好选课指导工作,按照选课管理文件,做到学校—学院—学生三级认识到位,安排足够时间,将课程分类及内容介绍到位,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期选修,根据个人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就业考量等选择适合自己选修的课程,做到因材选修。一般来说学生在第三、四学年开始学习专业课程,素质类选修课可在第一、二学年修读完成。理工科类学生要选修人文社科类方向,文科类学生要选修理工科方向,而且四门课程或者有前后关系,或者分属不同细类。特别的,指导教师自己要领会选课管理文件,熟悉课程分类及课程简介内容,熟悉选课程序步骤,随时接受学生咨询。

3.2 完善课程开课管理办法,够新够量

素质类选修课的开设,首先要满足数量要求,每学期要开出不少于70门课程(按照目前选修学生规模,大约提供一万余可选座位);其次要按选修学生类别考虑开设课程的类别,如继续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三是考虑多种途径开设新的课程,如一门课程多个教师讲授(此种办法已经实行,效果不错),邀请名师开设大讲堂等;四是要紧跟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多开设人际关系、技能培训、认证考试类的课程,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6];五是加大开设视频类公共课的力度,采用课余时间看视频,上课时间多交流的学习新模式。

3.3 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建立激励制度

素质类选修课程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制定相应文件政策,鼓励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方面的各种创新,可先行先试,鼓励教师自行设计教学方式,如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教师自编讲义,素质类选修课多为教师钻研许久的知识领域,自己的讲义会更有价值;在考核上,鼓励教师采用丰富的,不以一篇论文,一张试卷为结果的考核方法,如做调查、研究报告,在学习课程期间所做的任何成果教师都可以参考为学生成绩依据。效果好的,要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评优考量、增加工作量等等。

3.4 严格教学督导管理,促进教学相长

要迅速改变素质类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局面,先从严格教学督导做起,要督导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准备是否充分,授课是否认真,编排是否用心,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有收获等,做到支持改革創新,杜绝放任自流。对于不认真、效果差的课程要及时纠正或停开,并且分析原因,属教师自身原因的,要通过调岗、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惠霞,王敬艳,李乖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93.

[2] 陆文龙,贾颜.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6):43.

[3] 李茜,殷海兵,任霭农.浅谈理工科背景高等院校素质类课程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153.

[4] 王敏,谢东.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132133.

[5] 周丽萍,王浩发.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1(3):7.

工科类大学 第12篇

一、外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影响了很多二语习得研究者和二语学习者。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受这一理论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强调语言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导致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以致于学到了大学英语阶段仍然不会说英语,无法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针对语言“输入假设”,语言学家Swain阐述了“输出假设”,表明语言输出不但可以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语言输出还有很多功能,比如假设检测、元语言反思、注意、触发功能;语言学习者在不断的语言产出过程中能经常激活学习者内在的与二语习得有关的认知过程,从而促进语言习得[1]。

2008年,文秋芳教授在分析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时,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在随后的几年之中已经有不少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了“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13年,文秋芳教授在《外语界》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对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一些建议,输出驱动假设认为教学中输出的教学比输入的教学对学生的外语学习的驱动力更大,输出的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并且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输出驱动假设认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的语言技能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外语实际需求,外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就业需求,把说、写、译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目标[2]。2015年7月,文秋芳教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全面地论述了这一新型外语教学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3]。

二、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

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是相对于语言中的输入型能力而言的。语言教学中的输入型能力主要是指听、读这两种接受型的语言技能,而输出式的语言应用能力主要是指文秋芳教授指出的说、写、译的表达型语言技能。

这里的“说”就是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多省属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比书面表达水平要差一些,碰到需要开口说英语的场景,许多人不能自如地、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

这里的“写”的能力就是指英语写作能力。省属本科高校大学生中人文类、经管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较好,而工科类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相比较而言较差,存在众多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语篇表达不连贯等等问题。

这里的“译”的能力是指英汉互译的能力。能够看懂科技文献,并可翻译相关文献是工科学生需掌握的基本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的翻译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

从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来看,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或者说产出性英语能力正是众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即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基本的翻译能力。这些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是对外业务往来过程中必不可少、并且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可以提升自我的对外国际交流能力和职场竞争力。

三、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省属本科高校的工科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输出式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是为了将来的考研英语考试,或者是为了出国英语考试,很少有人纯粹是为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这样的学习动机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急功近利,重视应试技巧,而非语言能力的提高。这也造成了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不听老师讲课,专心做应试习题,学了几年的英语,除了提高应试能力以外,仍然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很大程度上跟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是有关的。大学英语课堂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语言学习课堂,应该树立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在大学英语阶段,教师尤其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这些都是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和深造紧密相关的。

第二,合理设计输出式教学活动。输出式教学活动,或者按照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来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如果要发挥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就必须合理设计输出式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时,尽量以促进学生的口头产出、书面产出和翻译产出为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开口锻炼口语,用英语进行写作,用英语进行翻译。以口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口语活动的交际场景,充分做好活动的导入工作与语言材料的输入工作,让学生对活动的内容有充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甚至在课后积极进行口语活动。成功的做法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在活动中见证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逐渐进步,在课外还能够有动力去发挥主动能动性来练口语。这样的口语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表现自我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口语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第三,布置有效的输出式英语应用任务。这就是说,教师要设计出让学生在课后锻炼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作业。由于大多数省属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因而在设计口语作业时,要尽量进行分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些口语表达活动可以是分组话剧表演、分组辩论、分组谈判等等,分组活动时,全班同学可以当评分员,给表演小组打分,以选出最佳表现小组、最佳进步小组等等。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设计、讨论与排练,通过这些课后的准备活动,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中找到了学习同伴,通过同伴的合作学习,从而起到了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作用。这些口语活动可以提高整个班级对于口语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进行写作和翻译任务的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让学生对同伴的作业进行互评、写评语,然后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全班对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媒体和平台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着教育界的变革,不断更新着人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例如,近年以来比较流行的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英语输出式课堂中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来实现二者的优化。在教学中,可以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负责制作教学内容有关的微课视频,并且上传更新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视频和其他相关的教学材料;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学管理版块,教师可以实施对班级的管理,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送通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班级交流工具,学生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并且发布对同学作业的互评,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通过在线测试板块,学生可以完成单元测验,及时查看自己的测验成绩,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四、结语

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些能力正是社会所需,而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与课后任务,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的输出式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进行更多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用英语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J],1993(50):158-164.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上一篇:线路巡检管理系统下一篇:军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