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应用范文

2024-08-14

抗生素的应用范文(精选12篇)

抗生素的应用 第1篇

1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定义

对合理应用抗生素也很多人称为优化抗生素的应用。优化抗菌治疗需要强调的不仅是选用适宜的药物, 而且是优选药物, 并且根据药动学/药效学 (PK/PD) 原理, 优化给药方案 (剂量及其分配、疗程) , 其目的除改善疗效外, 还要求做到防止和减少耐药, 以及节约费用[1]。

2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我国临床医学中,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非常普遍,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2.1 抗生素选用不当

有些医师未按抗生素的治疗原则与病原学的检查结果用药, 如对于感冒、腹泻等情况, 不去考虑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及病原菌的种类, 就去选用强效或广谱抗生素, 而抗生素的所选药物必须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且应优先选用窄谱抗生素。盲目地使用高级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等, 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可加速细菌的耐药性。此外, 部分患者存在用药适应证, 很多临床医学人员仅凭经验, 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未经过相应的药敏试验就开始盲目使用, 容易导致用药的不合理状况出现, 影响患者病情恢复。

2.2 用药的方法不当

在使用抗生素时, 很多临床医师都会出现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 而减少用药剂量或者是疗程不足 (在症状刚消失或刚改善就过早停药) 。有的时候则因为医师或者患者希望尽快地康复, 而增大用药剂量或增加疗程引发二重感染。此外, 有时患者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但未得到效治疗, 如医师在在前1d使用头孢西定, 第2天感觉症状未见好转, 于是在第2天换头孢米诺, 第3天仍感觉不对再换其他。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 而且容易引起细菌变异, 对患者造成危害。

2.3 不合理联用

在未根据治疗需要和抗生素药物的抗菌谱或不适当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联合用药, 例如青霉素+氨苄西林联合用药, 此种联合用药相当于重复用药, 浪费药物, 而氨基糖苷类合用大环内酯类则属药物配伍禁忌。

2.4 无指征使用抗生素药物

临床上非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情况很多, 如很多人感冒必用抗生素, 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对病毒性感冒无任何作用。对于病毒性感冒应用抗生素是浪费也是滥用, 这种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会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 降低免疫力。

3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3.1 了解药物药效, 药物选用具有针对性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首要原则是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用对症的抗生素, 做到有针对性选择首先医师必须对常用的抗生的抗菌谱及其抗菌作用特点等都熟练掌握。每一种抗生素都会对一种或者几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活性, 所以对于不同的病原菌应该相应地选用对该种病原菌高敏感的药物。

3.2 对于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药物都具有二重性, 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可以诱发其他疾病。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在用药前须询问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或其他过敏性疾病, 是否用过其他药物, 可能会与将要使用的抗菌药产生配伍禁忌等[2]。认真做好皮肤试验 (如青霉素) 。对于一些驾驶员或需高空作业者需询问清楚, 有神经毒性的抗生素就不能使用, 如培氟沙星等 。

3.3 合理联合应用抗生素

如果单一药物就可以有效地对感染进行治疗, 则不需联合用药。当单一的抗菌药物不能有效地对严重混合感染进行控制时, 应联合用药;因长期用药而产生耐药性后, 通过联合用药可以减少耐药菌出现的机会;通过联合用药可以使毒性较大的药物使用剂量减少的应联合用药[3]。

3.4 加强抗生素知识宣传和指导, 改变不良用药习惯

加强医药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 改变受治疗习惯的影响过多的使用广谱类抗生素的现象。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缺乏有效宣传和指导, 必要情况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知识, 降低抗生素的不合理的使用。

抗生素的治疗指导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应用抗生素, 切实将经验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以便实施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合理应用抗生素, 降低耐药性情况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耐药性

参考文献

[1]仲宇慧.抗生素合理应用浅析[J].黑龙江医药, 2010, 4 (1) : 100.

[2]张述耀, 朱志伟, 庄旭心, 等.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常见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3 (10) : 138-140.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第2篇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 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 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

1、表

2、表3。

(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不宜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药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心跳和呼吸停止)。

(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抗菌谱广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

(7)其他类(见表6)。

2.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机制 临床上预防或经验性治疗感染时,常常需要针对一种或少数几种最可能的致病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或经验性治疗。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现将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机制列表如下(表7):

(二)抗生素的合理性预防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应用总量的30%~40%,有的地区或医疗单位甚至达到50%~60%。合理的预防应用通常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合理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反而极有可能招致耐药菌的感染。因此在预防性应用前,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1.预防用药的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促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①患者因素,如年龄、免疫状况、伴随疾病等; ②病原体因素,如创伤污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毒力等;

③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复苏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卫生防疫状况等; ④其他因素,如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

(2)针对性预防用药 导致某一部位感染的往往是那些少数几种毒力较强的特殊细菌,如金葡菌、链球菌属等。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针对性,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几种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

(3)预防用药的疗程 那些为求“保险”而采用多药、长疗程地预防用药,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相反极有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优势生长和繁殖,产生难治性的严重感染。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适宜的疗程。(4)外科、妇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用药原则如下:

①清洁手术 大致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 张等,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生素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物的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生素为主,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行介入治疗时可按此类处理。

②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清洁易污染手术,如胃、肠、肺、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以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延长。如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可预防用药2~3天。

③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切除、化脓性胆管炎、腹部穿刺伤手术继发性腹膜炎等已污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生素原则用药。

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宜短 一般于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用一次。术后按常规方法用药,疗程一般3天。

2.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

(1)已明确为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需用抗生素。

(2)预防性应用的抗生素最好是杀菌剂,同时应具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不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生素,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3)必须重视无菌手术 手术操作应细致,尽量减少术中出血及组织损伤。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同时考虑抗生素的预防应用。

(4)清洁手术时间较短者,可不用抗生素。

(5)消化道去污染选药条件 口服不吸收、肠道内药物浓度高、肠内容物影响抗菌活性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等,也有用庆大霉素口服的。

3.临床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方案

(1)临床常见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 详见表8。

(2)外科、妇产科手术前(中)预防感染用药方案 详见表9。

(三)抗生素的合理治疗性应用 1.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只能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所有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生素。虽然近十年来,许多学者报导了大量的大环内酯类非抗菌作用,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神经源性运动障碍、胆囊结石等,但由于其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些新用途,原则上不予利用。

(2)尽早确立病原菌诊断 病原菌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染、不同的医疗单位,致病菌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及时地控制感染,就应当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力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3)针对性经验治疗 在未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可进行针对性的经验治疗。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真菌。

(4)结合临床评价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的意义 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便参照“培养+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生素。无感染表现的阳性结果多无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5)选用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患者的疾病状况 基础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况等。②药物的有效性 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细胞内浓度等),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

③本地区、医疗机构、病区细菌耐药状况 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④给药途径 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⑤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⑥其它 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等。

(6)要注意及时更换抗生素 要根据临床疗效或(和)微生物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的抗生素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就可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所用抗生素的有效性。

(7)要有合理的治疗终点或疗程 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就可终止抗感染治疗;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如结核病等。

(8)要重视必要的综合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人体内在因素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必须尽最大努力使人体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各种综合性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输血、血浆、白蛋白或氨基酸,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均不可忽视。

(9)要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如果局部感染较轻,或感染较重但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病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选用如下外用制剂:呋喃西林、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制剂在局部使用,以防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菌株产生。

(10)指征明确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只有那些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2.各类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基础疾病、不同的感染种类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就有着不同的致病菌。因此,在进行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有影响的因素,推断出一种或几种最有可能的致病菌,并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或联用几种敏感抗生素,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的目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详见表10。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为了尽快、有效地控制严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常常采用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案。合理的联用方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不合理的联用方案或滥用这种用药模式,也必然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增加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因此,何时采用联合用药、采用哪几种药物进行联合才是合理的联合,向来是广大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1.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原则

(1)联合应用目的 联合使用的药物要能够对致病菌产生“协同”或“累加”的杀灭作用,以达到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目的。

(2)联合应用适宜的种类 联合应用一般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应用,特殊情况下还要加用抗真菌药。通常采用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联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以获得协同抗菌作用。

(3)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联合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应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其明确的适应证如下:

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④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耐药菌株感染,特别是医院感染。

⑤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其中一种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剂量得以减少,因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⑥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强化期治疗时应采用四联、三联,巩固期以二联为宜。

2.相对合理的药物联合 根据体外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长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证实了某些药物联合应用确实具有很好的疗效。现将一些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罗列如下:(1)对金葡菌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重症肺炎(或肺脓肿)等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氨基糖苷类;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氯唑西林+(去甲)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去甲)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

(2)对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青霉素(大剂量)+氨基糖苷类(AGs单用耐药);(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

(3)对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其中的一种+(去甲)万古霉素;其中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去甲)万古霉素已成为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经验性方案。要特别注意的是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的联合对它无效,因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所致,而非产生β—内酰胺酶。

(4)对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应用有 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奈替米星(普通株);(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一般耐药株);达托霉素+氨基糖苷类(VRE株)应注意的是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无协同作用。

(5)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或阿洛西林、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头孢他啶+氟喹诺酮类;头孢哌酮+酶抑制剂;哌拉西林+氧氟沙星。

(6)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严重肺炎或败血症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7)对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8)对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氧氟沙星(600~800mg/d)+利福喷丁+异烟肼。

※ 注意(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仅适应于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或造成严重感染的致病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情况,因这两种药物都能产生耳、肾毒性,联用后耳、肾毒性将有增加。

三、加强抗生素的宏观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为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必须进一步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首先,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各医院、各科室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常见感染性疾病种类、近期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制定出合理的、适用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并定期修改。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药师的教育和培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替代传统的、随意性很强的用药方法。第二,要提倡和坚持在抗感染治疗前做药敏试验,并参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依据试验结果制定出主要致病菌治疗的首选、次选和暂停使用的抗生素。这不仅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方法,也是提高医务人员治疗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第三,要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近期疗效不佳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要暂时停止使用,同时追查原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反面依据。

谈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3篇

对于抗生素,大家实际并不陌生,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一百多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按其定义讲,是在很低的浓度下能够杀灭生命体,比如细菌和病毒。能够杀灭生命体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东西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叫消毒剂,这种消毒剂不能用在人体里面,只能用于体外的环境消毒。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抗生素与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在普通人群中的知名度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较混乱的状态。长期以来,不只是普通民众,甚至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用来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2003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在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就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药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非常广泛,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的医院最低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药厂在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要求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你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这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品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被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只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治疗一个非耐药结核的十倍以上,造成的社会负担是非常重的。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4篇

抗生素的滥用, 在国内医院很常见。数据显示, 中国的三级医院住院, 共约70%抗生素滥用。

1.1 经验使用抗生素药物

1.2 标志过多或失控

1.3 选择药物种类不当 不按照抗生素治疗和药物的选择原则致病性试验结果, 广谱、先进的抗生素, 盲目使用,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还加速了细菌抗药性的出现。

1.4 药品不对 临床医师一般的存在寻求保险的心态, 盲目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在同一时间不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临床治疗, 滥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 忽视了患者与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的相互作用。

1.5 社会因素和经济利益

2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中国整体抗生素使用高, 约70%~80%, 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合理用药。着重阐述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

2.1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单位所在地区的局势, 制定抗生素的使用在本单位的标准, 这是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的基本保证。

2.2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概念是指一种安全, 有效的抗生素的使用。

2.2.1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必须首先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标志是细菌感染, 并有一个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的性质和诊断感染[1]。

2.2.2 要检查病因, 药物细菌耐药性的选择要考虑细菌抗药性, 选择窄谱抗菌抗生素, 对敏感细菌作用更好。

2.2.3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应严格控制抗生素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一般2种联合, 本着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延迟或避免耐药性的原则。

2.2.4 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剂量, 治疗和药物的提供, 注重药物和合理配伍, 以避免频繁更换和滥用。

2.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剂量和治疗的目标应是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手术是针对细菌感染的预防, 术后可能出现术后感染。细菌污染的高风险手术, 患者在手术开始前, 手术后, 手术结束时处于危险期[2];发热性疾病:如风湿热, 细菌性心内膜炎。

3 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工作。

加强抗生素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应用开发规范。

3.1 抗生素的管理和指导小组的成立。

3.2 监控抗生素的使用。

3.3 加强对耐药细菌的监测。

3.4 采取措施, 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力度。

3.5 加强和规范医疗市场管理的抗生素。

3.6 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监督。

4 结论

总之,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是否医院管理者或医务人员有严重问题, 无论其涉及到人类重返“非抗生素时代”, 与我们每个人来保护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追求过度使用, 我们应该做的反映开始 “抗生素在管理该项目的深远意义深远”的合理使用。具体到每个医院应制定“医院”抗生素政策[3], 包括有关文件和规定,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其他干预措施。这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毒品的生产和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抗生素的管理, 减少因不规范使用或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出现, 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作用, 确保每名患者的治疗效果。

摘要:抗生素的滥用, 国内医院很常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减少毒品的生产和院内感染控制是一个重要手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手术是针对细菌感染, 预防术后可能出现术后感染。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在徐辉, 林国生, 傅杰, 等.的管理经验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杂志, 2002, 12 (2) :143-144.

[2]刘排水.浙江医学, 2003, 5 (8) :561-562.

专家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5篇

访谈专家:肖永红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 教授兼主任医师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义讲,是在很低的浓度下面能够杀灭生命体,比如细菌和病毒。能够杀灭生命体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东西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叫消毒剂,这种消毒剂不能用在人体里面,只能用在体外的环境消毒使用。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抗生素与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在普通人群中间的知名度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较混乱的状态。长期以来,不光在普通民众,甚至在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物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我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治疗一个非耐药结核的十倍以上,造成的社会负担是非常重的。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民众不要自买抗菌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举措,大家应该积极参与,不只是专业的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普通的民众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的不断加剧。

现场问答:

现场专家:肖永红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

问:抗生素的危害是什么?

肖永红答:一个方面抗生素本身是一个药物,广泛使用以后可以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这是大家屡见不鲜的。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每一种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是各式各样,基本上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只不过每一种药物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二方面抗生素可以产生耐药,其他药物使用没有这个问题。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耐药。是细菌保护自己的措施。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大家公认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的发现对人寿命的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应该是非常了不起的。抗生素真正用于临床是1941年,青霉素首先被发现,当时把它称为“魔蛋”,是非常有效的药物,使用量非常小。但现在就是上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使用效果也不是很好,这就是它的耐药性。抗生素六十年左右发展,前三十年是比较好的,后三十年人类面临着不断的挑战,所谓的挑战来自于我们自己,没有合理使用药物造成的后果。有一部分悲观的学者认为,如果不再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状态,二十一世纪人类有可能失去抗生素这个有利的治疗武器,重新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所谓“后抗生素时代”。大家知道“后XX时代”是比较好的,比如“后工业化时代”是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后抗生素时代是倒退,我们可能回到没有药物可使用的状态,大量的传染性疾病将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虽然这是一种悲观的想法,但悲观的很有道理,细菌产生耐药速度比新药物开发的速度快得多,这是一个确实的现象。比如我们临床使用的沙星类药物,最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使用,没用多久细菌就产生耐药性了。

问:如何使用抗生素是安全的,不会产生耐药性?

肖永红答:很简单,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使用。生病以后,一般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一些对症的药,比如你觉得是感冒的买一些感冒药就可以了,不必要买抗生素使用。如果真的觉得是细菌感染,应该咨询医生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问:什么是耐药性?

肖永红答:人和细菌、病毒、真菌都是生命体,虽然人类的构成非常复杂,细菌、病毒非常简单,但是作为生命体,当它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就要反击,就要抵抗。比如人在受到危险的时候产生逃避、奋起反抗、自卫等等一些措施,同样细菌、病毒或者是真菌等也会,它的耐药也就是跟我们类似的方式,有抗生素去了它可以产生一些水解酶把抗生素水解掉,或者是用隔离的办法让抗生素进入不到它的细胞里面。可以说人类可以想到的抵抗外来侵害的办法细菌都可以想到,细菌虽然小但是是非常聪明的小精灵,要把它消灭掉不是这么简单的。

问:抗生素能够用于骨质增生?

肖永红说:不适合用。骨质增生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跟抗生素是没有关系的。

问:我一直支气管炎,每年冬天都犯病。能给一点用药的指导吗?

肖永红答:支气管炎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特别是冬天气侯变化的时候容易犯病,用抗生素是其中治疗的措施之一。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该注意保健,尽量避免复发,复发一次对肺的功能和呼吸道的功能都是损害。在气侯变化的时候特别是冬天要采取一些防御措施,尽量避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情况。急性发作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用抗生素,该用的时候就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

问:我有慢性支气管炎,现在青霉素还能使用吗?

肖永红答:慢性支气管炎使用青霉素根据不同的情况,如果你是很长时间的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发作长期使用青霉素,最近一段时间你发现治疗效果不太好了,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你的感染细菌已经耐药了,这个时候就不一定要使用青霉素,到医院做痰液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用细菌敏感的药物。但如果用青霉素效果很好基本上就可以使用。

问:我的宝宝每次感冒都吃头孢类的药,有时候三五天,有时候十几二十天,这样行吗?

肖永红答:十几二十天肯定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小宝宝,他的感冒大部分是病毒感染,不应该冒然使用抗生素。如果宝宝就是有一点咳嗽或者是嗓子疼发低烧,还是对症治疗为主,如果宝宝的扁桃体化脓等有细菌感染症状才使用抗生素,头孢类里也有很多种,具体根据不同的状态选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小宝宝不用太长的时间,十几二十天肯定是不合理的,一般是五天左右比较恰当。药物使用太长时间对小孩不太好。

问:前列腺炎用什么抗生素治疗比较好?

肖永红答:前列腺炎是一个比较难治的疾病,首先要分是急性前列腺炎还是慢性的,如果是急性的可以用抗生素治疗。急性的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慢性的有可能是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因此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太好。总地来讲,前列腺是一个药物很难达到的部位,在治疗的时候抗生素使用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炎最好有专科医生指导。

问:感冒了是否要用抗生素?

肖永红答:感冒不用抗生素。感冒就是病毒感染。

问:普通的嗓子疼应该用什么抗生素?

肖永红答:普通的嗓子疼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不用抗生素,除非发现你的扁桃体已经化脓了,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口服的抗生素,包括口服的青霉素,口服的头孢菌素,口服的红霉素类的药。如果你对青霉素过敏,应该选用红霉素类的比较好。

问:青霉素现在还在用,这是不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抗生素?

肖永红答:青霉素在开发之初它的适应证是比较多的,很多感染可以用青霉素来治疗。随着大量的长期使用,很多细菌已经耐药了,它的使用领域变得越来越窄,如果针对适应证的情况下使用,确实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好的药物。

问:朋友说抗生素越贵越好,有病时用药一定要一步到位,这个观点对吗?

肖永红答: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实际上我们用药要针对引起疾病感染的病原体来选用才是正确的。什么是一步到位,假如有人得了肺炎,这个时候选了什么药一步到位呢?每一种人群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是不一样的,这个人可能炎对青霉素很敏感,青霉素的效果最好。所以并不是越贵就越是好药。针对病原体即针对感染的细菌才是真正一步到位。

问:1岁以内的婴儿可以用的抗生素有哪些?

肖永红答:一岁以内的婴儿可以使用的药物并不少,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还有红霉素类的药物。但是有一些是需要避免的,如氨基糖苷类、沙星类的药物,四环素、氯霉素。

问:慢性咽炎和慢性胃炎用何种抗生素?

肖永红答:慢性咽炎建议不要使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慢性胃炎现在是根据情况,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可以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

问: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胶囊是抗生素吗?癌症病人化疗期间感冒了可以服用这种药物吗?

肖永红说:是的,两种都属于抗生素。不管是什么病人只要是感冒,用抗生素就没有价值。感冒是病毒感染,癌症病人也好,普通病人也好都是病毒感染为主。如果癌症病人在化疗期间,这个时候感冒发高烧不光考虑有感冒,可能还有细菌感染,可以选用抗生素。如果真有细菌感染再用你所说的两种药可能效果并不是很好,药针对他的感染选用药物。

问:双黄连是不是抗生素?

肖永红答:双黄连是一种中成药,不是抗生素。它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能有抑制病毒的效果,但不能叫抗生素。

问:小孩子服用复方新诺明有什么副作用?

肖永红答:复方新诺明是磺胺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用的量比较大以后可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所以用磺胺类药物的时候最好适当多饮水,促进药物从肾脏的排泄,减少它在肾脏结晶引起的肾脏损害。

问:阿莫西林这个药有什么副作用?如果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会有什么后果?

肖永红答: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的药物,它的安全性相对比较高,但在使用之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试,如果对青霉素过敏或者皮试阳性的病人不要使用,使用后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者是一系列的过敏症状。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都要进行青霉素皮试的。

问:香港出的阿莫林是不是比内地出的副作用小?

肖永红答:如果两个药物的药物质量是相同的,副作用也是一样的。除非两个药物的药品质量有差异,可能会出现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比如说某一个药物纯度低一些,可能容易出现过敏,出现皮疹的机会比纯度高的药物大一些。药品的质量是由我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严格管理的。

问:针对过敏性鼻炎应该服用哪些抗生素?

肖永红答: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不要使用抗生素。除非在过敏的基础上已经合并了感染。一般过敏性鼻炎常常流清鼻涕,如果变成化脓性的鼻涕需要用一些抗生素,口服的阿莫西林或者是口服的头孢菌素可以使用,但单纯的过敏性鼻炎可以对症治疗,现在有很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而不是使用抗生素。

问:我儿子3岁,上幼儿园,经常流黄鼻涕且咳嗽,可以使用抗生素吗?

肖永红答:从小孩的表现来看,可能伴随有一些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可以使用口服的头孢菌素或者是青霉素一类的药物。

问:上火牙疼鼻子疼可以使用哪些抗生素?

肖永红答:在我们国家牙疼好象是一种小毛病,实际上牙疼有一部分也是有感染,比如****在20岁左右出现冠周炎是由于我们长智齿的时候造成的,这个时候用抗生素治疗是一个方面,另外还需要到口腔科进行治疗,比如帮助牙齿长出来,或者是实在长不出来的牙齿应该拔掉。口腔的感染常常厌氧菌比较多。选用药物的时候我们主要推荐甲硝唑、青霉素等药物。

问:目前市场上哪些抗生素的副作用最大?

肖永红答::抗生素的副作用最大的这一部分都不太适合小儿用的,如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第二类还包括了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这些药物的毒副反应是比较强的。

问:我一直吃治疗皮肤病的一些药物,也用抗生素,吃久了对身体有哪些不利之处,是否人会偏胖?

肖永红答:皮肤病大部分不是感染,皮肤病要用的情况常常是在皮肤病的基础上并发了感染,皮肤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搔痒,痒我们就去挠,会把皮肤挠伤激发感染,如果激发感染就会使用抗生素。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是没有必要的。长期使用抗生素主要是跟抗生素有关的不良反应,但是没有听说过引起发胖的不良反应。

问:我是一名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病人,已服用过阿其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治疗三个多月,肺部病灶已消失。但肺炎支原体检测还是呈阳性。怎么办?有什么药物可以杀灭这个支原体?

肖永红答:你的支原体早被杀灭了,现在三个多月早就不该用药了,你所做的检测是抗体检查,某一种支原体感染以后它的抗体消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能以抗体阳性与否决定使用多长时间的抗生素,应该通过临床症状或者X光检查,疾病控制以后就应该停用抗生素了。一般的支原体肺炎使用两周左右的抗生素比较恰当,三个月完全没有必要,建议你现在停止使用。

问:请治疗妇科炎症仅依靠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能根治吗?是不是中药的效果更好一点?

肖永红答:妇科炎症是一个非常大类的疾病,如果是急性的妇科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比如急性的盆腔炎、宫颈炎等等,但是如果是慢性的感染使用抗生素没有价值,最好采取综合措施,可以服用一些中药,理疗,适当休息,最关键的是查清楚引起慢性妇科炎症的病因有针对的处理。

问:我的孩子春天老发烧,一发烧医生就给打4针退烧消炎药,长此以往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反应?

肖永红答:春天孩子发烧主要还是感冒为主。体温太高的情况下适当使用一些退烧药是可以的。很奇怪,为什么每次得病都要打4针?退烧药一般是病人的温度比较高时临时使用,不需要连续使用很长时间的。退烧药有一些不良反应,大量使用可以引起肾脏损害等等。可以临时使用,不要大剂量长期使用。

问:三四岁的孩子可以使用哪些抗生素?小孩子咳嗽持续时间长是否要用抗生素?

肖永红答:小孩子使用的抗生素前面我已经谈到这个问题,长时间咳嗽是不是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按照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孩子单纯咳嗽,没有什么痰,而且咳嗽不太剧烈,不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咳嗽有比较粘稠的浓痰可以使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问:我曾得过甲亢,因为眼凸用过激素治疗。每次得病都要用大量的抗生素才能治好。我这种体质今后该怎么样使用抗生素?

肖永红答:如果现在没有服用激素,我建议你可以采用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的办法来控制感染反复地发作。如果你现在在使用激素,要注意避免一些感染,如果有呼吸道或者其他的感染,应该避免到人群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去。用药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问:我的孩子从8个月开始就经常有呼吸道感染,每次挂盐水,他今年10岁了,他的体质怎样使用抗生素?

肖永红答:让你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不要一发烧一感冒就去挂抗生素,这种方法是非常不恰当的。

问:胆囊炎服用消炎药时必须加抗生素吗?

肖永红说:胆囊炎分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如果是慢性的服用抗生素是没用的,它常常伴随胆囊结石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在慢性的基础上可能发生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用抗生素是方法之一,如果有结石胆道阻塞等还需要药手术治疗,抗生素只是起到基础的治疗作用。

问:如果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哪些抗生素? 肖永红答:病毒引起的感冒请多饮水,适当地休息。体温太高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一些退烧药即可。

问:抗生素用多了会产生癌变吗?

肖永红答:到现在为止抗生素没有引起癌症的报道。但是,在部分动物实验发现可以引起细胞畸变,甲硝唑有这种情况。因此有些药物不太适合孕妇使用,可能引起胎儿损害。所以,在特殊的人群,比如孕妇使用抗生素特别要注意。

问:我家小孩出生刚20天,今年医生给他用了菌必治会有后遗症吗?

肖永红答:不会。

问:男人吃过头孢抗生素后多长时间以后才能要小孩?

肖永红答:每一种药物进入体内以后大致需要5个半衰期就可以排泄完全,一般的抗生素半衰期大概是两到四个小时,最长的也不过是十几个小时,因此,口服抗生素最后一次结束到一周以后体内的药物基本上排泄完全不再影响人体的细胞,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问:我患有慢性荨麻诊,一直吃药,非常担心有副作用。最近一直服用的是西可韦和雷尼替丁胶囊,到现在还没有效果,有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彻底地治疗?这种病会遗传吗?

肖永红答:荨麻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在人群中间发生率很高,它主要是对某一些物质过敏引起的,包括食物、药物、尘埃,甚至我们的衣着,环境的空气,花粉都可以产生这个病。因此,建议你和医生配合寻找引起荨麻诊的原因,去除原因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期适当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这种病应该有遗传倾向,即便遗传也不会很严重的影响下一代。是比较轻微的疾病。

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病是必须使用抗生素的?哪些病是不必要服用抗生素的?

肖永红答:使用抗生素的必须是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等,其他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问:孩子一咳嗽,医生总要用抗生素,而且都不同,价格也很贵,请问该选择同样的还是换另外一种?

肖永红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孩子单纯咳嗽也没什么痰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如果有发烧,咳嗽浓痰或者呼吸很困难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具体使用哪一种抗生素药根据患儿的情况以及引起感染的细菌来选择。

问:我去年9月份得了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第三个月经周期又发作,一直到现在。这次我选用了三个周期的药,目前正在使用中。可否不检查直接服用丁克?若服用药后多长时间能药孩子? 肖永红答: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大多来源于外界环境,因此除了治疗疾病本身意外,建议你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包括自己的内衣内裤等,贴身衣物应该进行严格消毒,不然可能会引起反复地感染。服用药物以后最好停药三个月以上怀孕。

问:大多数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为什么有的人只是静脉注射了抗生素就能退烧呢?

肖永红答:错觉。由于错觉导致我们的误解,最终导致滥用抗生素。需要纠正大家的这种观念,病毒感染本身就有一个自限的过程,不治疗也会好,我们治疗是针对比较突出的症状,发高烧,或者是头疼,或者是咽喉疼痛非常厉害的情况下使用对症的药物。比如感冒一周好了,在这一周你可能也使用了抗生素,但并不是抗生素发挥了效果,而是疾病本身好转的结果。

问:我的孩子因经常使用抗生素消炎,现在是不是耐药性很强,一般的抗生素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

肖永红答:你讲得很正确。一个经常使用抗生素和另外一个不经常使用抗生素的人作对照,从他们体内分离出来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很大的不同,长期用药的人细菌耐药性很高,而不经常用药的,或者是不用药的人体内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比较好。

问: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孕妇、老人和小孩在抗生素使用上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肖永红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一般抗生素在青壮年使用不良反应比较少。而老人、小孩、孕妇是人体的特殊时期,他们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光是抗生素,任何药物在这些特殊人群中使用都要加以注意。比如小孩,各个器官发育得不太完全,有些组织或者器官生长非常迅速,如果我们不慎使用了一些药物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非常明确的是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在小儿使用可以引起耳神经的损害,导致耳聋和聋哑状态。儿童期使用四环素可以引起四环素牙和骨骼发育的损害,氯霉素可以引起肝脏损害等。在孕妇用药过程当中,除了考虑****以外,还需要考虑她腹中的胎儿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对孕妇相对比较安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的药物,其他类别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或者是禁用。对于老年,随着人体年龄增长,他们肝脏、肾脏、心脏、肺功能逐渐减退,如果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话,会损害这些器官,加重器官衰退,影响他们的寿命。老年人使用某些药物时的使用量、使用方法和普通人不应该相同,比如要减量使用,延长用药间隔时间等。

除了这三类人群以外,还有一些人群用药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如本身就有肝脏功能不好的人,我国是肝炎大国,有肝脏损害的比较多,抗生素应该避免,或是尽量不使用。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比如说慢性肾炎或者是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对加重肾脏负担或者是直接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应该避免使用。

问: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广谱抗生素和窄谱抗生素之分,这两种有什么样的不同?

肖永红答:首先,我们药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谱”,所谓谱就是范围的大小,因为引起我们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的,抗生素有的是只针对其中个别的细菌可以产生杀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生素是可以针对比较多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抑制和杀灭。针对的细菌比较少的抗生素就叫窄谱抗生素。针对的细菌越多它的谱就越广。我们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有的放矢,应该尽量选用窄谱的针对性强的药物使用,只有在我们对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太明确的情况下面才选用广谱的抗生素。但是一旦我们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以后就应该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地使用窄谱的抗生素进行更换。

问:慢性阑尾炎有什么特效药吗?

肖永红答::没什么特效药。最好去手术治疗。

问:为了不产生耐药性,是不是使用抗生素每次都应该更换一种?

肖永红答: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一种抗生素它的的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一种抗生素对每一种感染都有效,所以要根据疾病情况来选用抗生素。为了避免耐药产生而更换抗生素,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是对耐药情况的关注。要避免耐药性产生最关键的还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不合理使用,比如我们使用的量不够,在体内的浓度比较低,低浓度的情况下不光不能杀灭微生物,同时还有可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问: “芬必得”属于抗生素还是消炎药?

肖永红答:消炎药。

问:如果生病都去医院找大夫开处方太麻烦了,能否给一个家庭常用的抗炎处方?

肖永红答: 7月1号以后任何抗生素都要凭处方购买,虽然是麻烦,但绝对是利大于弊,不应该怕麻烦而采取一些别的方法致使抗生素滥用。不建议你在家里常备抗生素,家里的常备药应该是感冒药、止痛药,或者是一些外伤的药物,不应该把抗生素作为家庭常备的药物。

问:我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的抗生素也没什么用了。最近发现吃青霉素V钾片还挺有效的,不知道长此以往有什么大的副作用?

肖永红答:建议也把青霉素V钾片停掉,不吃抗生素。

问:为什么我吃先锋霉素的时候胃特别难受?医生说这是个体差异正常现象,对吗?

肖永红答:这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每一个人发生的情况可能有一些区别,也就是你的医生说的个体差异吧。但不是每一种药物都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反应,如果你对某一种药物有非常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建议你换其他的药物使用。

问:我是直肠癌术后患者,造了一个瘘,经常感染,用什么样的抗生素?

肖永红答:直肠癌术后造瘘的部位经常感染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有排泄物的污染。如果炎症不重,选用口服一代二代头孢菌素为好,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克罗,头孢呋辛酯等药。

医院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探析 第6篇

【关键词】 抗生素;应用;问题;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24-02

当前抗生素的应用极为广泛,帮助人们对抗多种细菌感染。而在此过程中,抗生素滥用现象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群因滥用抗生素而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再一次造成威胁。据相关报道,国内抗生素临床应用率已近80%,发达国家同期抗生素应用率仅为23%左右,抗生素滥用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严重关注。笔者在文中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抗生素应用问题展开剖析,并给出应对策略。

1 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抗生素在无临床指征情况下的应用 笔者通过对本院病历和处方进行抽取分析发现,在儿科门诊所接诊的患儿中,大部分原属病毒性感冒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有抗生素应用史,究其原因,应与当前社会过于重视儿童健康所致。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均为独生子女,因而过分溺爱孩子,对于可能对孩子健康造成威胁的情况往往过分关注,加之父母对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因而经常会导致患儿接受过分治疗。当患儿发生感冒时,家长则会询问医师抗生素应用情况,甚至主动要求医师给予抗生素。

12 抗生素不合理的预防性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也多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以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更为突出,例如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全切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通常属于Ⅰ类切口,原则上是仅在手术当天给予患者抗生素或根本不应用抗生素,而实际情况是在术前2-3d就给予患者抗生素,一直持续至术后5d左右,应用抗生素时间明显被不合理延长。

13 抗生素联用的不合理应用 以妇科围手术期为例,手术后常给予患者第三代头孢类或最新喹诺酮类药物以避免切口发生感染。在尿路感染、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会有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和氨苄青霉素等药物三联应用;而在小儿大叶性肺炎的治疗過程中,同类抗生素之间的联用也不在少数,例如头孢克肟与头孢曲松钠联用等。上述药物联用均属不合理,不仅导致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还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

14 抗生素的盲目应用与更换 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目标用药、习惯用药、经验用药是其三种主要应用方式,临床初次接诊时常以对患者病情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并以对敏感抗生素、感染病原体与流行病学的基本判断为基础,根据实践经验为患者选取抗生素种类。然而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师较为年轻,资历尚浅,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考虑抗生素应用时有所局限,因而在抗生素选择过程中容易盲目。此外还有患者自身因素,他们往往受疾病所致的焦虑情绪影响,认为服药后未收到预期效果而要求更换药物,例如儿科肺炎,此类病症在服用抗生素后往往会在2-3d后才能收到效果,而患者及其家属却盲目追求快速见效,服用后未收到显著效果就立刻要求更换药物,这些均为导致抗生素盲目应用与更换的原因。

15 抗生素的剂量与疗程方面的不合理应用 抗生素种类繁多,其各自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也有所不同。要使血药浓度维持稳定,必须以代谢时间的不同为参照确保用药合理性。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例,其半衰期>24h,所以此类药物给药频率为1次/d;而头孢类药物半衰期则在2-3h之间,因而其服用频率应每隔6-8h1次。而实际上有不少医师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高剂量的头孢类药物,2次/d,这对抗生素应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疗效下降,容易导致耐药菌的增加。

2 抗生素应用的管理策略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过度应用,对当前医疗环境的破坏也随之加剧,医疗环境不断恶化。对于人们来说,微生物感染情况也愈发严重。基于此,医务工作者应对导致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的诸多原因有正确的认识,并展开深入探究,从以下几点策略入手,推进抗生素应用合理化。

21 组织医护人员展开各类培训教育,引导医务工作者对个人岗位职责加以明确,使抗生素药物在利益驱使下出现的各类滥用现象从思想根源上得以遏制;同时征求医院管理层支持,设置管理小组,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抗生素药物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抗生素应用合理性。同时将《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定期抽检各科室医师临床给药行为,对月度使用排名进入前十的抗生素实施动态监测,并实施合理、科学的引进和退出机制。对抗生素应用较为合理的医务工作人员予以表彰并给予相应奖励,对于滥用抗生素较为严重的部门和医师应进行通报批评并按规定作出处罚。同时将此纳入临床各科室与所属医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22 院方应重视组织前来就诊的患者展开医疗卫生知识教育,告知其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性以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3 对药品采购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重视源头的控制,将其利益链彻底切断,关注医患关系的建设与改善,同时还应对联合用药、预防性用药予以严格监督。此外还应强化对抗生素药物给药方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疗程、单次剂量等知识宣讲,促进医务人员在抗生素应用水平方面得到整体性提高。

24 各医疗机构应重视细菌学检验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以此为参考依据,避免出现经验用药现象,使耐药菌数量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

3 小 结

从总体上来看,抗生素不合理的临床应用相当普遍,是导致出现耐药菌株的重要原因。但在当前,抗生素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佳的药物依然有着巨大的医学价值,因而不应对其临床应用予以单纯的控制。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药品应用管理机制,遵循各种用药相关规范,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可,钟新忠,杨森,等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124-126

[2] 闫万梅,裴克强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z1):27-28

[3] 杨红英,陈振德,贾孟良,等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2):17-19

[4] 朱晓燕在疾病治疗中抗生素使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4):254-255

浅析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7篇

1 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

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 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 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 但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各有特点。

2 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致病

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红霉素不能作为抗耐药金葡菌的有效药, 只能作为备用药物;羧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等抗绿杆菌作用也因细菌的敏感度下降而被酰尿类青霉素所取代。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 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 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

选择抗生素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 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3.1 吸收:

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 一般口服1~2小时, 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 血药浓度达高峰。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 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 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类可被胃酸破坏;由于各类药物的吸收过程的差异, 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 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 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

3.2 排泄:

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 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 甚至更高。氨基糖甙类和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氧哌青霉素等在胆汁中亦可达一定浓度, 某些由肝胆系统排泄, 经肝肠循环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等在粪中排泄浓度较高, 约达50~600ug/g。

3.3 代谢:

部分抗菌药物可在体内代谢, 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肟在体内代谢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与药物原形共同存在于体内, 去乙酰头孢噻肟亦具抗菌活性, 但较原药低。

总之, 为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必须进一步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首先, 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第二, 要提倡和坚持在抗感染治疗前做药敏试验。第三, 要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反面依据。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其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但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将会进一步地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合理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 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 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不合理应用也随之增加, 导致老一代抗菌药物失去了原有作用, 新一代抗菌药物的临床寿命也越来越短, 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率, 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抗生素如何合理应用, 从而避免给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造成的负担, 也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8篇

近几年来抗生素品种繁多、应用量大、更新快, 联合用药日趋增多, 预防用药日趋广泛, 且各类药物之间相互关系复杂, 因此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逐年上升。因此,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1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原则

1.1 准确判断用药适应证

一般情况下在确定有细菌感染疾病存在时, 方可选择使用抗生素;一种抗生素能奏效时, 不必联用其他抗生素, 以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一种抗生素连续3d以上使用无效时, 说明致病菌对该药可能产生抗药性, 应更换另一种敏感抗生素, 或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此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用药指证, 防止药物滥用。

1.2 合理选择抗生素品种

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抗生素的作用特点和同类抗生素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 了解病原微生物、抗菌药及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程度、机体状况、细菌培养结果, 此外还应考虑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进展情况, 及时选用敏感度较高的抗生素, 用药后严密观察其临床效果, 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品种。

1.3 准确地选择给药方式

对于较轻或较局限的感染性疾病, 可以选择口服或肌内注射。对严重感染并适合静脉用药的抗生素, 应选择静脉分次或一次性给药方式。外科预防性用药, 一般采用术前单次静脉注射给药, 以覆盖感染危险期, 手术时间过长时, 手术中或术后再加药一次即可。

1.4 严格掌握药物用量

为保持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 应严格按照抗生素说明书及患者个体情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首次用量要加倍, 严格按照规定用药。防止因频繁更换抗生素品种而导致用量不足, 避免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的现象。

1.5 精心设计用药方案

充分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 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精心设计联合用药方案, 单用一种抗生素感染有效时, 无需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 以确保无药物配伍禁忌, 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现象。

1.6 建立用药管理制度

我院建立了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管理制度, 临床医师根据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合理用药。慎用、恰当联合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药物不易渗入的特殊部位感染;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现象者, 如结核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时采取联合用药。

2 抗生素的临床选择

2.1 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因此所选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 否则就无的放矢, 浪费资源, 又延误病情。

2.2 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如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和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 对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为100%, 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敏感率为96.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 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 敏感率为96.8%。

2.3 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重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 血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抗生素;对于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 半衰期也较长, 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 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2.4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关键是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在靶组织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 同时要根据分布情况, 找到合适的给药方式, 以避免对其他器官的毒害, 尤其是肝脏、肾脏组织。

2.5 排泄在尿路感染时多种药物均可应用

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病情较重的胆系统感染, 可选择广谱青霉素类与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

3 抗生素使用原则

(1) 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3) 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4) 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 (5) 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 。

4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 静止期杀菌剂, 速效抑菌剂, 慢效抑菌剂, 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5 最佳给药方案

关于抗生素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 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 有目的地选择抗菌药, 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 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最低抑菌浓度水平及减少外用等, 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抗生素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9篇

1.1 抗生素市场占有率过高

中国抗生素销售额占前100位药品销售额的47%, 而欧美国家为10%左右。据统计, 在2002年中国医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

1.2 医院抗生素使用量过大

美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22%~25%, 而在中国则为67%~82%, 其中有40%以上的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另外, 在预防性用药的病人中半数属于使用不当, 使用抗生素病人中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1.3 畜牧业中使用量过多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使用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更加广泛, 致使各种肉类及奶制品中抗生素含量常超出规定。

2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1) 生产厂家过多, 竞争过于激烈, 造成恶性市场竟争, 给医师使用抗生素造成不少困难。 (2) 临床药师指导用药不够普及, 缺乏临床药师的培训和临床药师指导治疗的制度。

2.2 医务人员因素

医师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主要是与未能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有关。 (1) 经常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 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 (2) 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剂的区别, 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 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是杀灭微生物的, 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许多医师以为有炎症就应用抗生素, 如关节炎多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 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3) 分不清抗生素和抗菌药的区别, 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 对其他微生物感染无效或效果很差, 而目前在病毒性感染 (如感冒) 或在发热时使用抗菌药现象较为普遍。 (4) 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随意延长给药时间, 又有些医师看到患者病情缓解, 又随意地减少剂量或停药。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的掌握不合理, 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 反而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5) 局部用药现象比较多见。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均不宜局部使用抗生素。 (6) 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周期问题, 如果疗效暂时不理想, 首先应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 频繁更换药物, 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7) 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倾向较多,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 在未能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应使用窄谱抗生素。

2.3 患者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 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 习惯性使用抗生素, 例如不少感冒患者或家属到药店自行购买感冒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 这是滥用抗生素的常见现象。

2.4 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

我国每年有6000吨抗生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 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使用量的50%左右。

3 滥用抗生素将带来的后果

3.1 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

病原菌耐药菌株的形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过警告, 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 人类有可能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耐药菌株的形成与细菌基因突变和产生灭活酶、纯化酶有关, 并且与抗生素用量的增加呈平行关系, 即抗生素疗程越长愈易引起耐药。目前, 世界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情况如下: (1) 耐药菌株产生速度过快, 人类研制1种新型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 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时间却不足2年, 新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 (2) 许多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1次剂量只是2万~3万U, 而如今则需用几十万、几百万U。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青霉素比率已经高达90%。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有20多年, 而它的病菌耐药率已达到60%~70%, 曾使肺炎及肺结核的病死率降低了80%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目前对70%肺炎球菌无效。 (3) 耐药菌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人群中传播的, 而且母亲在妊娠期间滥用抗生素, 新生儿也可能耐药。

3.2 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所有药物均既可治病也可致病, 即任何药物包括抗生素均有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大体上可分为不良作用和毒性反应, 其中不良作用是指在正常剂量时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 症状较轻, 而毒性作用是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患者的高敏感性所引起的。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种:

3.2.1 肝脏损害

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宜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具有肠肝循环及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 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红霉素等。

3.2.2 肾脏损害

两性霉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等, 对于肾脏疾病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

3.2.3 造血系统损害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派酮及拉氧头孢等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 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 如氯霉素等。

3.2.4 神经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诱发听力障碍和神经传导阻滞, 而乙胺丁醇则可引起视力减退。

3.2.5 胃肠道反应

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如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红霉素类药物对胃肠道反应较重, 而四环素类和利福平等若长期服用可致胃溃疡。

3.2.6 过敏反应

是抗生素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是一种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 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 使用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3.2.7 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听力的影响已引起重视。

3.2.8 二重感染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族的缺乏症, 还可以引起菌群失调症, 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真菌感染等。

3.2.9 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

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许多感染性疾病在感染初期经过抗生素治疗后, 虽然感染得到控制, 但发热仍然得不到控制时应考虑是否是药物引起的。

3.3 干扰和掩盖病情, 延误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对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致使对诊断有参考作用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 给诊断带来困难, 而且有时因延误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4 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病人使用抗生素, 或给不该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的病人实施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 可用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疾病使用高价抗生素等均可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

4 小结

论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10篇

1 滥用抗生素的现状

1.1 无指证滥用

最常见的发热病人, 往往边使用抗生素边做检查, 其中病毒感染并无使用抗生素指证如呼吸道感染。事实上, 病毒引起的上感占90%以上, 事实上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是无效的[2];许多病人无论什么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都用抗生素, 且认为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1.2 预防性应用

心力衰竭、休克、肾病综合征、血液病等普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以上疾病预防用药并无效果, 反而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

1.3 剂量、疗程不合理

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机体造成影响甚或是毒性, 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无效而不及时更换或调换频繁, 抗菌药物的血液浓度达到稳态发挥抗菌作用需2 d~3 d, 所以抗菌药物频繁更换不能发挥疗效。

1.4 不合理配伍

忽略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和配伍禁忌, 随意联合用药。

1.5 不考虑小儿生理特点给药

儿童各个脏器末发育完善, 稍有不慎, 极易引起严重的药物毒性反应。如小儿服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引起肝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耳聋。

2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2.1 食品因素

个别养殖业滥用抗生素, 在动物饲料中掺杂抗生素类药品以防禽畜病瘟, 一方面这类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因被食用而转移到人体, 另一方面饲养环境中生长的动物有可能繁殖耐药菌变种, 这种耐药菌变种可以从动物身上因食用转移到人体, 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使用抗生素, 亦使抗生素残存于其中, 污染我们的食物来源, 积蓄危害人体健康。

2.2 医院的原因

医药合业模式使医院形成了以药养医模式。据统计, 医疗单位收入50%~80%来自药品收入、抗生素类药费就占到了收入的大半, 因此考虑到医院自身的利益, 某些单位采取据医生所开处方中药品销售的一定比例来核定医生的经济收入。

2.3 医生因素

某些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给病人滥开许多不必要的昂贵抗生素;或由于医药知识缺乏, 对各类抗生素的适应证以及细菌的种群不甚了解, 造成盲目应用。

2.4 病人因素

病人对药品缺乏常识, 一知半解, 门诊治疗时常点名要抗生素, 且越贵越好, 越高档越好;药店无须处方, 致使病人可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

3 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3.1 药品本身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进入人体之后, 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 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越多, 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就越高, 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有人检查统计了325例曾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幼、儿童, 发现听力减退者占89%, 其中链霉素致耳聋的发生率占81.4%;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致听力减退者超过70%, 且年龄越小, 耳毒性越重 [3]。

3.2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 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 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滥用抗生素, 会导致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可能都是耐药的, 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大量耐药菌的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4]: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 现在几乎“刀枪不入”;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目前,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 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无效。专家们说, 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 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3.3 引起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

人体的开放部位如皮肤、肠道、口腔、鼻咽等处, 都有微生物寄生, 在正常情况下, 菌群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 人体对这种状态是适应的, 不会生病。但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使敏感菌受到抑制, 而不敏感菌 (如耐药菌、真菌等) 趁机在体内大量繁殖, 引起人体的感染, 即“二重感染”, 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及葡萄球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等。

4 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

应提倡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①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 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5]。②病毒性疾病不宜用, 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性肠炎等。③对细菌感染患儿, 选用适宜抗生素, 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合适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 同时采用综合措施。选药: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并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用法: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动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 d或3 d, 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④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 不能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局部使用。⑤应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证和方法。

5 常见疾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5.1 小儿腹泻

病因较多, 尽管感染是主要原因, 但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其实, 婴儿腹泻的病因除喂养不当外, 大多是感染了一种特殊的病毒——轮状病毒所致。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无济于事。因此, 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不必使用抗生素, 只需对症处理, 病程短, 可自愈。抗生素仅适合于侵袭性肠道细菌感染, 如志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等。对于大便中混有黏液血便, 大便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 伴有腹疼里急后重者需用抗生素。轻型患儿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 重症者选用氨苄青霉素静脉输注。一旦出现肠道菌群紊乱或继发真菌性肠炎时, 应停用抗生素, 给以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等。

5.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俗称“感冒”, 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 其病因90%以上是病毒所致。严格意义上讲, 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特效药, 只需对症治疗, 而不必使用抗生素, 该病具有自限性, 通过多休息、多喝水、增加维生素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6 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6]

6.1 氯霉素

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还可抑制骨髓造血, 导致儿童发生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粒细胞缺乏症。早产儿、新生儿应禁用, 儿童慎用。

6.2 新霉素

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6.3 四环素类

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 俗称“四环素牙”;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 故8岁以下儿童禁用。

6.4 氨基糖苷类

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 尤其是耳毒性, 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6.5 磺胺类药物

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6.6 喹诺酮类

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 不仅影响儿童长高, 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18岁以前慎用。

总之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就是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 合理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等, 避免滥用抗生素, 有效控制感染,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从而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莎.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503-504.

[2]宋艳, 贾春风.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11) :150.

[3]曲钧庆.临床药物治疗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89:357.

[4]张献怀.触目惊心的抗生素滥用[J].健康时报, 2001 (5) :17.

[5]杨爱莲.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15) :192-193.

婴幼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第11篇

感冒

感冒是3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治感冒不宜使用抗生素的主要理由有:

1、感冒的病原体90%以上是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2、抗生素既不能改变感冒病程和转归,也不能有效地预防普通感冒的并发症;

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如毒性最小的青霉素除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大剂量应用还可导致大脑兴奋性增高——惊厥,即“青霉素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感冒一般都能恢复较好,但容易并发肺炎。建议妈妈对感冒患儿进行科学护理的同时,注重饮食调配,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能有效提高患儿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各种并发症。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时间2~3天至一周左右。这时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建议做相关检查和治疗。一般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C反应蛋白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大多升高。

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上高热时可口服退热药,同时物理降温如冷敷、擦浴等,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交叉感染和并发症,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适当应用一些中成药。

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是没必要使用抗生素的。若是有细菌感染证据,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选用口服或静脉点滴,按疗程使用抗生素。

不明原因发热

发热就是有感染,感染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思维。急性发热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症状,感冒、扁桃体炎和肺炎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一般小儿生病后表现发热或高热(体温≥39℃)持续不退来医院就诊时,儿科医生常要求检查血象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小孩发烧一般都有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约有15%属于细菌感染。简便快速的血象检查对鉴别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尤其对细菌血症提供及早的诊断指标,为病儿选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可靠的指示。

一般来说,如果观察到宝宝有了异常的情况,要先量体温,如果在38℃以下,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法,如冷敷等。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则需要先在家中吃退烧药,然后立即看医生。

现在,好多家里都储备了一些常用药物,一旦宝宝生病,总是习惯于不经医生指导,就凭借以往经验或药物说明擅自喂药,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感染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用抗生素是没有用的,只有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使用抗生素才能缩短病程。但是对刚出生的小儿来说,出现这些病症时家长无法鉴别,所以,还是需要让医生来解决。

咳嗽

感冒后咳嗽多数不需使用抗生素。

当感冒急性期症状(如发烧、流涕、头痛等)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感冒后咳嗽,多见3~7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呈阵发性,早晚厉害些,可以持续3~6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医学研究证实,引起患者感冒后咳嗽持久不愈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这种咳嗽通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缓解。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

由于大多数患儿表现为轻度刺激性干咳,如其精神和食欲正常,玩耍自如,晚上睡着后不咳,可以不用止咳药,更不要使用抗生素,2~3周后咳嗽会自行消失;若少数患儿频繁咳嗽,影响睡眠,则需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强效镇咳药物,咳嗽症状就能缓解,乃至消失。

必须指出,抗生素治疗感冒后咳嗽大多是无效的,切不可滥用;但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慢性咳嗽,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治疗确有明显疗效。

咳嗽是人体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咳嗽是小儿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不需要治疗,可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尽量减少用感冒药;冷空气刺激性咳嗽要多让宝宝从小接受气温变化的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流感或咽喉炎引发的咳嗽应该马上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非感染性腹泻

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且宝宝到了4~6个月大的时候,还会添加辅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腹泻状况,如果碰上秋季,宝宝肚子易受凉,腹泻会更加严重。而有的妈妈看着上吐下泻的宝宝,就急着给宝宝服用抗生素,有的妈妈为了求速度,还会几种抗生素一起使用,结果宝宝腹泻越来越严重。

其实,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过敏刺激、饮食不当、消化不良、滥用药物、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是非感染性腹泻,譬如夏末秋季,天气转凉期,宝宝特别容易腹泻。这些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指发生在每年10~12月份这个季节发生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本病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患儿有3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秋冬季腹泻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70%,可见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凡遇到病儿腹泻,要仔细观察粪便性状,秋冬季腹泻多是蛋花样便,没有特殊的腥臭味。中国腹泻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的病因多为轮状病毒引起,可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等)和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患儿就可以治愈。

鹅口疮

“鹅口疮”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口腔病。它由一种叫做白色念珠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常因母亲患霉菌性阴道炎分娩时感染孩子口腔,母亲奶头或人工哺乳时用的奶具不洁所致。当宝宝患了鹅口疮后,有的母亲为消除感染,会给孩子喂服一些抗生素类药物,结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正常人的口腔内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如常见的乳酸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拮抗,一般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如果随意使用抗生素,会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杀死。但是,抗生素是无法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当那些与之相制约、相拮抗的其他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会繁殖更快,从而使病情加重。

所以,婴儿得了鹅口疮后别随便使用抗生素。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口腔护理和卫生,比如哺乳前母亲用淡盐水清洗乳头,喂奶器具要每天高温灭菌。在哺乳前,母亲可先用棉球蘸上2%的小苏打水擦洗孩子口腔,随后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喷患处。如一星期左右不见好转,应带婴儿到医院复诊。

预防用药

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引起感染,让孩子常服抗生素;小儿感冒了,怕继发细菌感染,提前让孩子服点抗生素;孩子有点轻微擦伤,虽经医生进行了清创处理,但还是不放心,再服点抗生素预防感染。

其实,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于预防1~2种特殊细菌侵入伤口或血液循环而发生感染,除部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外,通常情况下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据报道,国内外用于预防性的抗菌药物占总用药量的30%~40%,而有明确预防性应用指征者仅占少数情况。因此,必需严格控制预性用药。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仅适用于以下情况:防止风湿热复发、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气性坏疽的预防、结肠手术前的预防性用药、大面积烧伤预防败血症。

小儿使用抗生素常见问题

到底哪些小儿疾病应该使用抗生素?

孩子生病后,家长应带孩子去看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临床应用适应症有下面这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外耳道流脓;鼻窦炎,表现为流脓性鼻涕;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感冒合并高烧(体温超过39.5℃)持续增高1~2天不退或有高热惊厥者;细菌性肺炎;验血报告白细胞超过12000个立方毫米,嗜中性粒细胞超过80%。

另外需提醒,半岁内婴儿慎用抗生素。英国医学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使用广谱抗生素,其在7岁之前发生过敏性鼻炎、湿疹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危险明显高于6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素的婴儿。

鉴于此,如果没有适应症,对6个月内的婴儿要绝对禁忌使用抗生素。即使有适应症,使用广谱抗生素也要特别小心谨慎,尽量选用抗菌谱较窄的抗生素。半岁到2岁的婴幼儿可以使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的药物,禁用四环素、磺胺和氯霉素,还有喹诺酮类药物,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适合小儿使用的抗生素有哪些?

青霉素类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用于轻微的耳部感染和细菌性窦炎,副作用较小。青霉素过敏者不宜选用头孢菌素。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头孢菌素过敏者,几乎都对青霉素过敏;而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对头孢菌素过敏。因此,凡以往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者、近期内刚发生过青霉素过敏反应者、原有头孢菌素过敏史者,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均应禁用或慎用头孢菌素,最好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以免发生不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用于较严重的耳部感染、窦炎和某些肺炎。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可用于严重的耳部感染、病菌性窦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可用于肺部敏感细菌所致的咳嗽、支原体肺炎。

不适合小儿应用的抗生素有哪些?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有三万儿童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95%以上为氨基糖苷类药物)而造成耳聋。

磺胺类药物 这类药物易引起新生儿核黄疸。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四环素类 这类抗生素影响骨和牙齿的钙的代谢,它可以和钙结合,沉积在牙齿上,引起四环素牙,还可引起骨的异常发育。故四环素不主张用于8岁以前的小儿。

氯霉素 氯霉素用于治疗伤寒、流脑、百日咳等传染病效果满意。但氯霉素对新生儿及小儿(12岁以前儿童)毒性较大。这是因为新生儿及小儿肝脏的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少,对氯霉素的解毒能力低。新生儿的肾脏排毒能力也较低,易引起氯霉素积蓄中毒。

喹诺酮类(沙星类) 本类药物具有口服易吸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价格较低等特点,已成为临床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有关临床毒理试验显示,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有损伤作用。有些诺氟沙星胶囊使用说明书中说,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应避免使用,氧氟沙星片使用说明书中则写明儿童禁用。

不能盲目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同时使用称为联合用药。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通常,有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又或者较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者,以及联合用药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得以减少时,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

一般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仅用一种抗生素即可,多用药多保险的想法是错误的。

抗生素使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抗生素的用量和疗程要依照宝宝感染的轻重程度来决定,家长切记不要自行加药、加大服用剂量,否则会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加重或使前期治疗前功尽弃。一般来说,抗生素可使用至体温恢复正常、感染症状消失后3~4天。

家长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一阵停一阵,也不能过于频繁地调换,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繁地调换其他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延误治疗。

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第12篇

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措施, 如工作人员、手术人员、患者、环境、手术器械、敷料等, 不可仅依赖抗菌药物, 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疗水平, 形成一个安全健康的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秀英.儿科住院患者600例抗菌药物使用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28) :96-97.

[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2009-03-23.

上一篇:互助合作学习初中地理下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