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的盛宴

2024-07-07

诗歌意象的盛宴(精选9篇)

诗歌意象的盛宴 第1篇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也是诗人们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 盛唐之后, 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在《诗格》中, 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即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物镜、情境、意境) 。诗僧皎然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在其著作《诗式》中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昌”、“取境”等重要命题, 全面发展了意境论。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 提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 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 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意境论”。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象派是以埃兹拉·庞德为领袖的于20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当时, 占据英国诗坛的是感伤色彩极浓的浪漫主义诗歌, 庞德认为这种诗歌内容空泛, 情感苍白, 表达方式矫揉造作, 形式上冗长累赘, 于是与休姆、佛林特等理论家和诗人在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型、形象性影响下发起了旨在创新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但意象派只在文坛上活动了几年的时间, 1918年之后这个流派便不复存在, 意象主义活动也销声匿迹。时间虽短, 意象派诗人却创造出不少有价值的诗篇, 意象派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作诗歌创作的宗旨, 庞德提出:“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 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他追求的是情感在审美化的自然中沉浸栖息, 在主客、物我双边互动中完成二者内在的融合, 使心灵与自然之灵共感。这也是意象派诗歌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意象概念为中西方所共有。在传统文艺作品中, 意与象本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 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 象是意的特质载体, 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在中国, 意象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其云: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所以意象的古意是“表意之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 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其云:“夫画布以为熊麋之象, 名布为候, 礼贵意象, 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之象”来象征某某侯爵威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 从它“示义取名”的目的看, 已是严格意义上的观念意象。意象, 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字形象。

埃慈拉·庞德用“意象”这个审美范畴将“意”与“象”二者融合, 使意与象在诗歌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 把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 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的外化形态有机地同一化。在一个意象中, 物象变为了审美化、情态化的形象, 而原本无情的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倾向呈现出直观鲜活的态势。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做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意象与意境具有相似性, 但仍然存在本质的区别。意象是意境的素材, 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新生体, 意境高于意象, 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诗歌创作以意象为基础, 不论中国古代诗人还是意象派诗人, 都是选取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将之组合为诗歌。意象是情物相连、主客分立, 意境是情景交融、主客一体。情景相连是情物并列、泾渭分明;情景交融则是二者相融, 你我不分。意象明晰而具体, 意境朦胧而含蓄。“诗言志, 歌缘情”。东西方诗人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不相同。东方诗人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西方诗人则描象表意,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着重点在“意”还是在“象”, 其结果必然表现为朦胧或清晰, 因为“意”具有模糊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 除了核心部分具有共同性之外, 与个人经验和想象也是相关的,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意”会赋予不同的个人情感, 这是想象空间, 诗人的情感由此变得朦胧而含蓄。“象”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 “象”与“意”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切断, 代之以没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感觉, 读者就失去了联想依据, 只能局限于具体的“象”, 诗歌成了具象的罗列而失去了“情”、“景”同化的美感。因此也就显示出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审美追去上的相近与差距。

一、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差异

意象派诗人主张诗歌的表达方式应是直呈意象, 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庞德和诗人杜立特尔、奥尔丁登三人提出了意象派诗歌创作的三项原则:

1、对于所写之“物”, 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 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2、绝不使用任何对文字没有用的文字;

3、关于韵律:按富有音乐性的先后关联, 而不是按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很注重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要求用简洁、凝练、硬朗的语言表现诗的内容, 强调诗的语言应由具体的“事物”构成, 要能够直接呈现情景交融、生动鲜明的意象, 让诗意直观化。莎士比亚的“黎明裹着降红色的斗篷”, 被庞德推为典范的诗句, 因为里面有凝聚主体情感和自然景物审美形态的意象。庞德认为, 诗人应沉浸于审美对象中, 把对象歌化、意象化, 同时将直自己的内在体悟升华为、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 在这过程中创造出、捕捉到主客同一的意象。被推为意象派诗歌的开山之作是庞德的《在巴黎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庞幽灵般出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昏暗的地铁车站中喧嚣杂沓的人群和其中不时浮现的儿童纯洁鲜亮的面庞是诗人观审的对象。喧嚣的人群、昏暗的车站与由此引发的诗人压抑憋闷的心境在审美关照过程中融合成为第一个意象“湿漉漉的黑色枝条”, 纯洁清丽的儿童的面庞与诗人由此陡然而生的愉悦感化合为第二个意象“花瓣”。但整首诗物象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跳跃, 具有着模糊性, 给人为意象而意象的感觉。意象派注重了意象所引起的感觉, 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 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 将含而不露变成秘而不宣, 不给想象任何暗示或引导, 使人莫名其妙。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象”只是表情手段, “志”才是目标。这可以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诗言志”、“情志说”中体现。意境的构建要求淡化文字言辞之境, 即客观物象;熔铸主体之情, 即把主观心灵与客观物象交融化合在一起, 是情思渗透在物象之中又不直接形诸文字。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 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 已透露出多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 而是通过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 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 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 诗人藏情于景, 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 但情藏于景中所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正体现了“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二、意象的呈现手法不同

意象派诗人洛厄尔在庞德提出意象派作诗的“语言通俗, 用词准确, 不加修饰;节奏具有音乐性而非节拍性;题材自由, 不受限制;意象具体确切;明确, 清晰, 不含混;简练, 浓缩”原则后又补充一点:含蓄, 不要直陈。这些原则基本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白描和简洁写作手法, 但忽略了比喻、起兴、赋采等写作手段, 显得直白单调, 不能够多方面地调动读者的思想情感活动, 诗歌美感随之减弱。意象派以写实的手法准确描写客观世界, 洛厄尔的“含蓄, 不要直陈”指的是情感而非意象, 突出意象, 不谈感情, 是意象派的典型写作手法。如庞德的《诗章》第49章:

雨, 空江, 旅人,

冻云闪电, 暮天倾雨,

扁舟顶下孤灯,

密密芦苇低垂,

喃喃竹丛似泣。

该诗铺陈了诸多意象, 语言通俗, 不加修饰, 意象具体确切, 也没有直陈诗人的情感, 完全体现意象派的作诗原则, 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情绪沉郁的诗人在江边观察到的景象:暮天倾盆大雨, 天边电闪云低, 空旷大江上的一叶扁舟点着孤灯, 低垂的芦苇, 被雨拍打的竹丛。但这些堆砌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之间并没有由此及彼的流畅联系。而中国古典诗歌不仅善于以赋、比、兴, 白描的手法营造一个虚实相生的境界, 而且通过这些手法把意象与人的情感紧紧地联系、融合在一起。同是写诗人在江边或江上的诗歌,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等, 都比庞德的《诗章》高胜多等。而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孤篇横绝。这是一首长篇歌行, 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 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中, 烟波浩渺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 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诗人在感受这美丽景色的同时, 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 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 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时空的无限, 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 感到神秘而亲切, 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诗人似乎在无须回答的天真提问中得到了满足, 然而也迷惘了, 因为光阴毕竟如流水, 一去难复返。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 转而续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明净的诗境中, 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从优美而来的忧伤, 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 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 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三、在意象的创造与运用方面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象表意, 隐意于象, 意象统一, 意为归宿, 先有思想情感再投射以象, 重点在人情。因此对意象的选择贴切自然, 客观物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本来就串联在一起, 组合流畅且不露斧凿痕迹。刘勰《文心雕龙》有言:“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 诸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头两句写景, 将字和音节排得密集而紧凑, 每句各包三景, 一字一顿一换, 便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为缓解节奏的迫促, 又采用了流畅的“灰”韵, 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登高而望, 江天本来是很空阔的, 但使用这种特殊的对仗和起句方式, 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 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 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于是, 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 便借风、猿、鸟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示出来了。颔联的两句相对, 蕴含着逝者如斯、时不待人的悲慨, 但它的境界是如此壮阔, 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 更有哲理的启示:秋气是那样无情, 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去, 使人联想到一切有限的生命, 包括短短的人生。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 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 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那么后半首则以同样的快速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万里漂流, 又常在客中悲秋, 人到晚年, 老来多病, 又如此孤独, 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 此时登高四望, 心情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整首诗写出登高所见江山秋色, 抒写了晚年到处漂泊、艰难潦倒的处境和无限悲凉的心情。全诗以缜密工致的声律和凝练飞动的意象, 展示出阔大高远的境界。在一种回旋流荡的旋律中, 烘托出独立于秋气中的诗人贫病交困而孤独寂寞的形象。

意象派诗人也同其他西方诗人一样, 以意统象, 意象分立, 象为焦点。他们对意象进行并置、叠加、复合, 意象处于不规则的变动之中, 意象间的逻辑联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往往只有诗人自己明白, 使读者的阅读轨迹牵制在意象之间, 难以通过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如希尔达·杜立特尔的《热》:

哦!风, 撕开这闷热,

劈开这闷热,

把它剁成碎片。

空气这样粘厚, 果子也落不下来,

果子掉不下来, 被闷热。

紧紧压住, 磨钝了。

梨子的尖端, 搓圆了葡萄。

……

诗歌中用撕、劈、剁、磨、搓把风、果子连接在一起描绘“热”。整首诗中, 诗人表现“热”的意象可谓非常丰富生动, 但诗人的情感, 没有表现出来, 全诗读起来只有热的意象, 这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去的“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有差距的。

意象与情感缺乏必然联系是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区别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典诗歌诗人选取具有共同社会联想意义的意象作为素材, 通过想象、联想将之组合起来, 并融入个人情思, 创造出“意与境谐”的新境界,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意象发掘出诗人的情感, 并通过想象丰富这些情感。意象派诗人也是将意象组合在一起, 但他们选择的意象往往只代表个人感觉而不具有广泛的社会联想意义, 意象与情感没有共同认可的内在联系, 所以读者得不到与诗人一样的情感体验, 想象成了没有共同根基的个人情感活动。

中国哲学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 认为人的情思就是物象的“灵魂”,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互相关照的, 心灵和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 即“天人合一”。西方哲学是主客分立, 认为人是自然的核心与主宰, 只有人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不存在物对人的感应。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 不可能做到物我两忘的情景交融。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必然养育出不同风格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一致性, 主要表达的是个人情感和志向, 所以诗歌往往短小精粹, 诗人总是期盼创造出一种以小见大、想象无穷的绘画般的美景;而西方诗人更多地注重了社会及宏大的历史事件, 追求诗歌的思想性和崇美的崇高, 所以产生了许多鸿篇巨制和不朽的史诗。

意象派显然是受中国古典诗歌 (主要是唐诗) 和法国象征主义, 还有日本俳句与和歌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滋养下, 开创了英美现代诗之河。总的来说, 意象虽然为中西方所共有, 但由于文化思想、哲学观念、审美情趣、艺术评价和诗味理解等方面的差异,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境界追求存在着差距, 使得意象派诗人未能完全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真谛。他们虽抓住了意象, 但不可能将之升华到意境的高度, 必然创造不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学精神审美境界。

摘要: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上出现的意象派诗歌流派, 显然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 也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意象。但由于文化、审美追求的差异, 意象派终没能达到“意境”这一审美高度, 而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境诗学精神依旧独领风骚。

关键词:意象,意境,意象派,中国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童炳庆.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24, 23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48, 349.

盛宴的诗歌 第2篇

看到前排就座的本土诗人,我在想,他们尽管都是本市著名诗人,但与国内大多数的诗人一样,过着那种双重生活,白天要把智慧和体力交给单位,夜晚又把灵魂和思绪交给诗句,偶尔搞一些诗歌活动,一帮人在诗歌的名义下聚在一起,彼此温暖,彼此鼓励,诚如这场宾朋满堂的诗歌盛会。

主持人在大家的凝神专注里闪亮登场,为这场诗歌的盛会拉开了不同凡响的帷幕。没想到,第一个出场朗诵者竟是我初中时的老同桌延巍的爱人文长山,他朗诵的诗歌宛如江河溪水,或奔放,或舒缓,或急促,或轻快。谁曾想到,以前不好好学习的同桌,竟然找了个满腹才华的老公。

当我听完《敬老院》和《道歉》这两首诗歌的朗诵后,心想如此朴实无华的诗句,也许在平日里阅读过后,不会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但通过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诠释,一种极具乡土特色的纯静与朴素,简单与俏皮,过滤着我的浮华与粉饰。我开始为自己文过饰非的诗句惭愧不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一向不喜欢诗歌形销骨立、骨瘦如柴的模样,但却不再否认诗法自然,力求诗作朴素、凝炼、纯情这一观点了。

《我只是盛开在你身旁的一米阳光》、《千年白果树》、《三月来了》、《写意桃花》、《用灵魂亲吻你的灵魂》,这几首诗不论是语言还是感情,都美仑美奂和异彩纷呈,把我带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绝美意境里。朗诵者训练有素的悦耳之音,如潺潺流水,清澈而舒心,给我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印象。我开始相信,诗歌是音乐的姐妹,是节奏、韵律和意象的艺术,我们应该通过耳朵直入心里,而不是通过眼睛进入大脑的。

一组描绘春光无限好的古体诗词,渗透着本市诗词创作的雄厚实力,其中颍姐的《踏莎行。春归》从一个怀有五个月身孕的朗诵者口里喷薄而出,如琼浆玉液,甘甜而爽口,她美妙的朗诵加上音乐伴奏久久萦绕在我的耳际,轻柔地抚慰着听众的心曲。原来她就是上届诗歌朗诵会上以一首纪弦的《你的名字》震撼了所有观众的朗诵者晨露,她虽然称不上漂亮,但从此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诗歌朗诵会自然少不了名家名篇,我们尽情的在诗歌与有声语言及曼妙音乐所搭建的豪华盛宴里,享受林莽老师《奥林匹亚的橄榄林》的豪情万丈,谷禾老师《樱花街记》的深沉凝重、牛庆国老师《杏花》的荡气回肠……回神想来,这场诗歌朗诵会不仅给了我一次艺术美的享受,同时也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与美好情操的陶冶。

整场朗诵会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首诗《大灾面前,我们不哭》,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崇高的、雄壮的和庄严的诗歌朗诵作品的追求,四位朗诵者异常投入,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字正腔圆,他们背后错落有致的伫立着一群朝气蓬勃的职专女生时而合声,发自内心的呐喊“我们不哭,我们不哭,我们不哭!”,再一次触动了在场的所有情系灾区、爱心永驻的观众们的心弦,将整场盛会推向了高潮,掌声久久不息。

李白的诗歌意象浅析 第3篇

一、白发意象

白发是李白经常悲叹的意象, 比如《秋浦歌·白发三千丈》:“两鬓入秋浦, 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 长短尽成丝!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从这首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极度的矛盾, 壮志未酬发已白, 让我们不禁落泪, 李白穷其一生, 为国家兴亡而奔走流浪, 可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岁月剥夺了李白的青春, 可剥夺不了他的志向,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白都不忘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比如李白在《将进酒》里写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最初内心是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的, 可无奈现实的黑暗, 他忧心忡忡又无能无力。白发意象在《秋浦歌》还有多处出现, 体现了落花有意岁月无情的无奈和忧伤。

二、流水意象

“水”是灵动的, 自古以来流水就被赋予了各种丰富的情感, 或是相思或是忧愁, 或是春意等等。在白诗中,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流水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浇愁愁更愁。”心中之愁就如奔流之水, 绵绵不息, 水不断, 愁亦不绝。水是无色无味的, 却人倍觉甘甜清凉, 晶莹剔透。水是无骨无形的, 却又是至柔至坚, 牢不可破。所以以水喻情, 最适合不过。“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的深情厚谊借流水意象得到无限的扩张。友人已渐行渐远, 诗人仍恋恋不舍, 不愿离去。李白的君子之交是没有身份地位的约束的。比如在《赠汪伦》一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人们常说,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胸怀, 那么比大海还深的就是纯洁永恒的友谊了吧。流水不仅寄予了忧愁友情还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故乡水就像母亲的手, 依依不舍临行的游子, 让人感动。表现乡情的诗歌又如:“正西望长安, 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 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 为我达扬州清溪非陇水, 翻作断肠流。”李白诗歌里处处显豪情, 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 构思奇特, 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字里行间里贯穿着一种气势。假如李白没有这种豪情又怎会有这等的壮阔, 这等的有气魄。李白的流水豪情与悲情在《将进酒》这首诗里处处可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明月意象

“月随碧山转, 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 但觉云林幽。” (《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玉蟾离海上, 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 沙头水浸眉。” (《初月》) “摇荡女萝枝, 半挂青天月。 (《忆秋浦桃花旧游》) “渌水净素月, 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 一道夜歌归。” (《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秋浦歌》其十四) 。

综览李白丰富的明月诗句, 我看到了明月就是一颗宝石镶嵌在李白的诗篇中, 褶褶生辉, 发出绮丽的色彩, 李白如果没有对明月有着深厚的爱恋, 是写不出如此多的千古名篇, 李白不只是在写明月, 更多是在写出自己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这与明月的不解之缘, 分布在诗篇的字里行间里, 让我们不禁想起李白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怀, 李白举杯邀月, 自斟自饮, 又是怎样的释怀。

四、美酒意象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对酒的特殊情感, 或许只有酒可以解除他的一切烦恼,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醉酒后的李白可以超脱那个失望的世界, 在醉酒中感受自己的理想世界。如李白的《将进酒》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多么想借饮酒之欢来浇除所有的烦恼, 怀才不遇的苦闷, 朝堂政治的黑暗, 黎民百姓的疾苦, 一切都让他忧心忡忡, 可是, 这愁怎么会是几杯浊酒可以消除的呢, 只是渴望能够“与尔同消万古愁”罢了。再如“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诗人月下独酌, 以月为伴, 新颖奇特的想像。但是句句体现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这也是诗人身不由己的无奈吧。

李白诗歌的成功在于李白诗歌意象的成功塑造, 李白诗歌的魅力因为有了这些诗歌意象的出现而褶褶生辉。这四个典型意象也体现了李白的性情。他肆酒洒脱, 狂放不羁, 不事权贵, 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 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反应。正是李白对诗歌意象的成功塑造和运用, 影响和引领了唐代诗歌走向更加灿烂的辉煌时代, 而且在日本引起重大反响, 可见其深远的意义。

摘要:李白诗的巨大成就在于他的诗歌创作里使用了丰富奇特的诗歌意象, 比如白发、流水、明月、美酒等, 它们都是诗人的情感的寄托, 是李白诗歌的魅力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李白,诗歌,意象,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白.李白集卷一[M].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8.

[2]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李白诗选[M].3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5.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上[M].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7.

[4]李白研究管窥[M].5版.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3.3.

鉴赏诗歌的意象 第4篇

例①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例③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诗歌的意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例① 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例③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5篇

语言是构造意象的材料, 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 意象既是诗人表现情感的方式, 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 诗歌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 当然只能从意象中解读。

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到的典型意象, 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 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花鸟鱼虫, 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 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例如,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 “松柏”自《论语·子罕》中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南浦”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里说“子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之后, 便成了中国古代诗人送别时常用的词。

这些本来毫无感情色彩的自然景物, 由于诗人赋予它们极其丰富的内容, 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通过它们传达出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感受, 这种感受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而是极具内涵的诗歌意象。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歌中, 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 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 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它是分析诗的情思、语言的关键。现就此谈谈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一、寓情于物, 使作品赏心悦目

意象的作用之一, 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 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 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 那么诗人提供给读者的不是纯粹的维生素制剂, 而是富含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 因为后者色香味形皆佳, 口感好, 可以使阅读诗歌成为一个愉快的享受。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就是通过六个意象的叠加来透露诗的背后的情思, 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如果不是将一腔情思蕴涵在野草丛生、夕阳残照, 尤其是燕子归巢不见故人故居这一意象组合中, 而是直抒胸臆, 说“谢安王导今何在, 富贵荣华难久长”, 我们也许就读不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了。

第二、物象组合, 使情思独特奇异

意象的作用之二, 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 使相同的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表现。如果诗人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 他会把富含这一维生素的一类水果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奉献在读者的面前, 就像一千个家庭就会有一千种爱情故事一样, 没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 古今中外的所有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 也就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为什么爱情诗永远写不完呢?因为蕴涵强大生命力的诗歌能以不同的姿态和面貌来表达人类的复杂情感。这当然要借助意象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意象选取材料不同, 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唐朝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的少女春心萌动, 只顾贪看年少的意中人, 信马由缰, 任船漂流, 还忍不住主动抛莲子示爱, 当这一场景被诗笔速写下来, 一首独特的爱情诗就产生了。正因为意象选择与组合的无限丰富性, 使爱情诗这几千年唱滥了的题材, 仍然可以不断地别出心裁。

第三、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第6篇

1. 万木丛中最爱柳

柳是情感的化身,柳是友谊的象征。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折柳借柳寄情之诗词在唐宋诗词中不胜其数,常被诗人借柳折柳寄托恋恋不舍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时,远在异乡的人或在家乡的亲人看到柳,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从此,柳就与亲朋好友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文学家罗隐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题曰“柳”,即是咏柳,句句赋柳,而句句拟人,比喻贴切,用意清晰,笔到情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独具一格。“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春条就是柳条,“系春情短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把情写进柳的景色之中;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是古时送别之所。赋予春风生命、感情拟人手法,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朋友的离愁和深情厚谊。春风仿佛也深谙离别之苦,想留住游子漂泊的脚步,于是迟迟不让柳树发芽,以免被折去送别。这首诗后两句最为精妙。一个“知”,一个“遣”道尽人间离别的痛苦。李商隐对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如“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深切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叹息春风不要吝啬那细长柳条,让人尽情地攀折。

2. 诗中酒,诗中愁

作为消愁之物,几乎在每位诗人词客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子。酒可以说“愁”的代名词。谈到酒,就不能不说谪仙人的李太白,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一斑。但李白嗜酒如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他在朝庭得不到重用,郁郁而不得志。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愁”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愁”在花阴下,一壶酒自斟自饮,无亲无友,没有谁来陪伴我,独自一人在喝闷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热情地把明月邀请来,连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人,共饮美酒,共赏鲜花。似乎可以看到诗人寂寞孤独的愁容。又如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李白这两句诗是希望自己能如张翰一样,任性自适。看透了世路坎坷之后,胸襟旷达洒脱,连追求千秋万古声名,也不再放在心头。诗句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志不得伸、才不能用的苦闷而无可奈何的愁情。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梁园吟》)这两句是说,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抱旷达和蔑视的态度,就可以免除烦恼和愁闷,只有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才是乐事。诗人以“达命”者自居,高视一切。语带狂放豪纵,却由苦闷而生,愈狂放,愈显出愁苦之深。

3. 月光照人人思乡

正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乡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皎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写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4. 百花烂漫最爱梅

梅寓意傲岸,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又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古典诗歌中特殊意象很多,了解这些特殊意象,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鉴赏诗歌。

摘要: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关键词:诗歌,借景抒情,言志

参考文献

论济慈诗歌的意象艺术 第7篇

关键词:济慈,诗歌,意象艺术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集大成者。 其诗歌运用意象传情达意, 形成了其诗歌的一大特色艺术。 其诗歌意象多是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直接诉诸读者感官, 让读者能从中真实地感觉到诗人炽热的情感。 诗人把一系列意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 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 表现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它是“经过诗人一番思维之后, ‘物’入于‘心’内化为‘意象’, ‘意象’与‘意象’审美组合又生出‘意境’, 然后‘窥意象而运斤’, 用‘言’的形式将心中的‘意境’外化出来, 便成为诗歌意境”[1]。 在济慈的诗歌中, 既有描述性的意象, 又有比喻性的意象, 更有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经过审美组合之后, 组成意境, 深刻地表达了济慈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济慈在诗歌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把几种意象组合起来, 表达了自己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勇于面对不幸, 勤奋努力的精神, 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深刻阐释。 《怠情颂》是济慈的六大颂诗之一, 在这首诗中, 诗人运用了双重的对比手法和感觉性的意象灵活地表现了诗人珍惜时光, 勇于克服生活中的闲散, 努力向诗歌的最高峰攀登的理想。 从全诗的主旨看, 诗人看似闲散, 实则是在幻想, 他幻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并且拥有一分甜蜜的爱情。 这种幻想促使他在诗歌的国度里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优美伟大的诗歌。 从诗歌的具体诗行看, 在第三节中, “我渴望去追随他们/若想生翅膀, 我认识他们三个/第一位, 美丽的姑娘, 名叫爱情/第二位, 正是雄心, 面色苍白/永远在观察, 用一双疲惫的眼睛/第三位, 我最爱, 人们骂她越凶狠/我越爱, 是个最不驯服的女孩———/我知道她是我的诗歌之精灵”。 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 诗人渴望追随爱情, 渴望拥有雄心和诗歌的灵魂。 “雄心”在此比喻为一个面色苍白, 用一双疲惫的眼睛永远在观察的人, 它虽然看起来呈一种病态, 但是诗人仍然对它不离不弃。 诗人拥有了这颗雄心, 就可以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追随“爱情”和“诗歌”这两位女孩, 然后就可以在诗歌创作领域“永远不知道月缺月圆, 永远听不见常理的繁忙喧嚷”。 这两句诗联系着下文中的类似于死亡之境中的意象:“梦境”、“睡眠”、“鬼魂”、“幻想”,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似乎把自己的理想意境与死亡意境联系了起来, 这是一种鲜明强烈的对比, 生与死两种境界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 不是偶然, 而是诗人有意的安排, 诗人这样做, 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一个哲理, 那就是:生与死在人生的不经意间就可以转化, 要想长久地生, 就必须抓紧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创造生命中的辉煌。

《夜莺颂 》是颂诗中最杰出的一首, 大自然中鸟的歌声犹如美妙的乐音打开了诗人的心灵, 诗人听到了夜莺歌声之后的那种舒畅愉悦的心情与同时伴随的强烈忧患意识贯穿了全诗。 诗的开头部分, 诗人用“痛”、“困顿”、“麻木”与“毒鸠”和“鸦片”等意象组成了一个压抑、痛苦的意境, 使诗人长期被痛苦和不幸所折磨的心境有了具体形象的阐释, 也为下文诗人对夜莺叫声的钟情作了反衬。 当诗人突然听到夜莺的歌声, 一下子就被陶醉了, 诗人用“葡萄酒”、“花神”、“绿油油的田野”、“舞蹈”、“歌人的吟唱”、“欢乐的阳光” 等味觉意象和视觉意象最大限度地宣泄那种极度的欢喜和陶醉之情, 同时使读者从中体味到了诗人多么渴望尽情享受生命的快乐和阳光的温暖。 在接下来的诗行里, 诗人把“疲倦”、“病热”、“烦躁”、“灰白的发丝”、“苍白”、“瘦削”、“死亡”等一些与死亡直接相连的意象穿插在诗人对夜莺歌声的热情赞美之中, 形成了鲜明、强烈对比, 体现了诗人现实生活中的痛苦。 使人惊讶的是, 诗人是怎样强烈地表达了这种忧患感呢? 其中的词句、形象、韵律无不强烈, 这些都来自于诗人的真情实感, “当中有他在盖氏医院外科病房里得到的全部印象和刺激。 人生的不幸笼罩住了一切不幸的人, 从对坐而悲叹的病人, 瘦削的青年, 瘫痪的老人, 直到绝望的男人和明天就要枯凋的姑娘”[2]。 诗人用 “鲜花”、“温馨的嫩蕊”、“暗香”、“奇葩”、“草地”、“林莽”、“果树枝”、“山楂花”、“蔷薇”、“紫罗兰”、“麝香玫瑰”等嗅觉和视觉意象组织成了一个令人温馨、 忘乎所以的、幸福快乐的世界, 但是, 诗人又在这种世界中想到了死亡, “死神安谧”、“停止呼吸”、“向人世告别”、“安魂歌”、“一堆土”, 这些意象组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荒凉、凄惨的死亡境界, 然而,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歌颂死亡, 死亡是黑暗世界快乐的精灵, 它在神秘、朦胧的世界里歌唱着永恒的快乐的歌曲, 虽然死神虚无缥缈, 但又实际存在, 且近在咫尺,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死亡, 这些死亡让诗人从夜莺令人陶醉的歌声中又回到了现实, “再见! 再见! 你哀怨的歌音远去, 流过了草地, 越过了静静的溪水, 飘上了山腰, 如今已深深地埋淹在附近的密林幽谷。 ”综观全诗, 诗人把象征美丽的意象和象征死亡的意象互相穿插在其中, 体现了济慈在更深的层次上体验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可更改的事实, 从而认识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人生的真实存在。 由此可见, “如果说《夜莺颂》的整体审美结构是圆周形的心理轨迹, 那么这个圆周的各个环节是靠‘张力’ (Tension) 来维系的”[3]。济慈在诗歌中将内容中的各对立因素巧妙地组合起来, 使读者获得美感的同时, 灵活地突出诗歌的意象艺术。

济慈擅长在诗歌中创造一种体现永恒美的意象, 这种意象的创造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虚无的永恒美的追求, 另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对人生完美的追求。在《希腊古瓮颂》中, 诗的第一、二、三节, 诗人都是在用一些鲜活的意象把静态的古瓮上的雕塑写活了。如比拟性的意象“新娘”、“少女”、“美妙地叙述”、“风笛”、“吹奏”、“美少年”、“不停止歌唱”、“大胆的情郎”等。诗人把瓮上的图案幻化成一幅活生生的田园景色, 绿荫丛中, 读者似乎看见了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纵情嬉戏, 随着悠扬的鼓乐和风笛声在翩翩起舞, 这就体现了诗人对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 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他敏锐的感受力在诗歌的意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尽管有时他诗歌中意象的所指是多元的、开放性的, 但他强烈敏锐的感受力并不影响他叙述的严密”[4]。诗人还用了一些时间意象把他自己在古瓮上发现的一种微妙而永恒的美写了出来。首先, 诗人用“保持着童贞的新娘”表示现在, “山林的历史家”追喻过去, “‘沉默’和漫长的‘时间’领养的少女”预示着将来, 不管是现在、过去和将来, 古瓮上的图案的美都不会消失, 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永恒地存在着。在接下来的第二节诗里, 诗人在超现实的世界里描绘了现实中的生活, 用具体情节揭示和论证了永恒的美:树下的美少年永远不停止歌唱, 树木也常青, 大胆青年的爱情永远保持着甜美, 姑娘也永葆青春美丽, 这些意境都显示在古瓮上, 让诗人看到了永恒, 而读者同样从诗人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永恒。为了强调这种永恒, 诗人在第三节中一口气用了十个“永远”和四个“幸福”, 除此之外, 诗人还用了“热烈”、“享受”、“悸动”等意象之词形容古瓮上青年的爱情, 这样, 诗人就把读者的心从冷冰冰的雕刻艺术中牵了出来, 带进活生生的世界, 使人仿佛触摸到了年轻恋人们怦怦跳动着的心房。第四节诗人围绕“祭祀”这一活动和“牛”的形象把艺术与现实联系了起来, 富有现实意义, 旨在说明古希腊时候的村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了, 唯有这古瓮上雕刻着的图案还栩栩如生, 由此表明艺术是永恒的, 不朽的。在诗的最后一节中, 古瓮变成了“雅典的形状!美的仪态!”“缄口的形体”等, 这虽道出了古瓮的艺术性, 它是永恒的, 可以令人“超脱思虑”, 但实际上并没有超脱, 而是让人们有了哲理性的思考:“冷色的牧歌!等老年摧毁了我们这一代, 那时, 你将仍然是人类的朋友。”古瓮上的图案是美丽的, 永恒的, 而现实生活却是无常的, 残酷的, 人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要以一切为美, 正所谓:“‘美即是真, 真即是美’———这就是你们在世上所知道的、该知道的一切。”

总之, 作为英国诗坛一位具有显赫成就的诗人, 济慈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意象传递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其诗歌意象多是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 让读者能从中真实地感觉到诗人炽热的情感。其诗歌意象之间脉络分明, 节奏舒缓, 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这巧妙的意象艺术使其诗歌不仅富有意境之美, 而且富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参考文献

[1]古风.意境探微[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P219.

[2]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273.

[3]奚晏平.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J].外国文学评论, 1993 (2) .

诗歌意象的盛宴 第8篇

一、理解并归纳意象,便于把握诗歌主题情感

我们应强化学生的“意象”意识。初读诗歌时,引导学生记录诗中的意象,进而探究“典型意象”的特点,这对迅速把握诗歌的主题情感至关重要。古诗意象一般包括物体、景物和人物。因为文化的传承与生活经历相似,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情感,漫长的岁月已经赋予它们某种特定的内涵,这些意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称之为“典型意象”。典型意象的掌握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经常提醒,以已学诗例来带动学生对典型意象的理解,同时通过典型意象推动对新诗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作业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来鼓励学生结合已知诗歌归纳整理意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解决问题中激发他们对古诗词意象进行探究的兴趣。

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对“意象”这一抽象概念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意象的典型意义来解决对陌生诗歌主题情感的理解问题。然而,意象纷繁复杂,难于积累记忆,教师不妨在归纳整理典型意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意象进行分类,建立“个人意象库”,并为这个库添加个性命名,激发兴趣之余也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分类方法同样多种多样,以下是学生的分类实例:

如“意象百味居”分为植物类的“梅兰竹菊柳松柏”,动物类的“燕雀鸿鹄牛龙虎”,物品类的“茶酒案灯烽火剑”,自然类的“日月阴晴风霜雪”,地理类的“城阙长亭驿边塞”,人物类的“征人思妇断肠人”等;“含情脉脉屋”分为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等不同类别。此外,同一意象也可按照不同寓意来分,例如同样是“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雨”好在滋润奉献于无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雨”在抒发爱国感慨;杜甫借“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叹息民生疾苦。依据诗歌题材来分类意象,送别诗中常出现杨柳、孤帆,故人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羁旅诗常通过沙鸥、孤鸟、飞蓬表达漂泊无依之感,边塞诗使用羌笛、长河、玉门关抒发爱国建功之志,山水田园诗通过明月、清泉、浣女抒发闲适归隐情怀,而爱情诗则通过桃花、红豆、连理枝歌颂爱情的美好……

二、结合想象描绘意象,化无形意境和形象为有形理解

诗歌中的众多意象经过诗人的“缀合”便有了一种情调、氛围、精神境界,这便是意境。意象抽象,意境虚无,对初中生而言更是难于把握,但不入意境怎能尝出诗味?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想象描绘意象,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联想想象,化无形为有形。

例如在讲《蒹葭》时,学生的难点在于把握缥缈朦胧、可望而不可即的主人公,同时也对“相思之苦”难有切身体会。于是我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蒹葭”“白露”和“霜”这三个意象上:蒹葭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这像极了下文不断变换位置却终不消失的“伊人”。对于“白露”,除了引导学生想白露之形,说白露之感,思考白露与霜的关系,同时引用资料:“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露似情,凝为霜而终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这是相思之执着。在“意象”的窗口里,学生对抽象无形的情感、意境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三、揣摩意象的状态与关系,辨析诗歌表现手法

对古诗表现手法的把握一直是一大难题,首先是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界定不明, 方法易混淆;再者古诗言简意丰本就抽象,在其中发掘抽象的表现手法更难,可中考对此的考查却屡见不鲜。况且学习古诗若只停留在表象的“美好”上而不得其写作要义,似乎又总觉浅显。引导学生揣摩意象的状态与组合关系,是辨析诗歌常用表现手法的一个妙法。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学生结合想象揣摩诗歌意象的特点便知,桂花、月亮、春涧、鸟儿属于“动态意象”,静夜空山为“静态意象”,动态意象的“动”之微妙衬托了静态之“静”。意象有动有静、以动衬静,这正是常说的表现手法之一。那意象的组合又有何不同呢?这需要教师选取具备同一意象但组合方式稍显不同的多首诗歌进行对比: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中的“柳”象征生活中的得志小人,它猖狂嚣张,因为东风被它倚仗、日月被它蒙蔽,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人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被喻作人的“柳”是全诗的核心意象,东风、日月、清霜为杨柳衬托,意象间形成主次关系。对比之下,《移家别湖上亭》中春风、柳树、藤蔓联合渲染离情,与《咏柳》不同,联合构成景致的意象并列联合而无主次之分,抒发了搬家时的别情依依,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意象的比较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意象的组合效果印象深刻,并将之与表现手法产生“惯性关联”,意象意识也更加强化。

《离骚》对李白诗歌意象的影响 第9篇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周易·系辞上》提出“立象以尽意”, 论证了“意”与“象”的关系。《庄子·外物》中的“得意忘言”、舍“象”重“意”给后世的美学思维和意象论的发展以很大影响。汉代王充最早将“意”与“象”组合在一起。他在《论衡·乱龙篇》中说: “礼贵意象, 示义取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提出的“意象”, 是指作家对生活有了深刻领悟之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意象”发展成熟, 是在明清。清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认为景与情不可分离。在《古诗评选》卷五中又说: “言情则与往来动止缥缈有无之中, 得灵而执之有象, 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 貌固有而言之不欺, 而且情不虚情, 情皆可景, 景非滞景, 景总含情, 神理流于两间, 天地供其一目, 大无处而细无限……”意象使诗歌表达愈加委婉,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提高诗歌的境界, 增强语言的表达性。

二、《离骚》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屈原和李白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两个最有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的诗歌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 与他们大量使用意象来表达诗情是分不开的。《离骚》是我国第一首浪漫主义诗歌, 以其浓烈的抒情、富有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夸张、想象等修辞, 以及富于变化的语言而彪炳史册。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杰出的成就自然来自于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一) 抒情性

赵逵夫先生认为《离骚》是“我国抒情诗无可比拟的典范”, 其中蕴含着诗人浓烈而炽热的爱国之情。西汉刘安在《离骚传》中说“其文约, 其辞微, 其志洁, 其行廉, 其称文小, 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李白对屈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表达了对屈原不幸遭遇的理解, 对统治者进行无情的抨击与嘲讽。李白曾说:“哀怨起骚人”, 他与屈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他性格慷慨自负, 不拘小节, 豪迈奔放, 以赤子之心追求理想, 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的艺术。李白的初期诗歌主要表现“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要求, 如“昔在长安醉花柳, 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 风流肯落他人后! ” ( 《流夜郎赠辛判官》) “揄扬九重万乘主, 谑浪赤墀青琐贤。”李白的诗歌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 如: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 《山终与幽人对酌》)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都是他心态旷达的写照。李白诗歌随感情的变化而形成跌宕起伏、变幻无常的跳跃性。例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是仅12 句, 首两句从忧愁落笔, 至第三句境界忽变, 情绪变得高昂起来, 以至“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又从天上回到人间, 愁绪再度袭来。但诗人又不愿被这种消沉的情绪所演没, 从而再次奔向自由的空间。在这种大起大落中披露了其内心的痛苦, 也表现了其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

( 二) 抒情主人公形象

屈原在《离骚》塑造了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贞不屈抒情主人公形象。“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汝何博謇而好修兮, 纷独有此姱节”表现其孤洁的品质; 即使身体遭受痛苦, 即使是牺牲诗人的生命, 仍然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美政”理想。诗人带着高高的帽子, 戴着佩剑, 虽然处于浑浊世界, 虽有谗佞小人的诬陷与戕害, 但诗人仍然坚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实现“美政”理想。只要诗人对君王与国家的的情感与理想美好专一, 即使面黄肌瘦也无所畏惧。这种外貌特征同心怀美政、为实现政治理想顽强斗争九死未悔的伟大精神相映照, 形成了屈原的光辉形象。屈原用他的理想、经历、痛苦, 以他全部的生命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李白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 与屈赋相比, 更加丰富、鲜明。时而“我本楚狂人”, 时而“驾虹凌紫冥”, 时而“感君恩重”, 一心一意效忠君主, 即使是泰山于前也轻如鸿毛。但是, 李白又是矛盾的, 面对不得志的现实, 他有如大鹏那样扶摇直上九万里、直冲云霄的抱负, 又有长风破浪、于沧海直挂云帆的决心, 同时又“拔剑四顾心茫然”, 对统治者进行无情的嘲讽和揭露。

( 三) 修辞

在《离骚》中, 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等修辞手法, 形成了跌宕起伏、富于变化的诗歌风格。《楚辞章句·离骚序》云: “《离骚》之文, 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 宓妃佚女, 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 以托君子; 飘风云霓, 以为小人。”《离骚》中的花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龙凤云霓, 寄托着诗人的情思, 委婉而有效地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 对小人的讽刺, 对“美政”的向往。屈原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 表现出充沛的感情、鲜明的色彩、深刻的寓意, 增加了诗的形象美、色彩美, 表现更为含蓄。《离骚》每句字数大体六言, 但也根据情感的变化需要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加之语助词“兮”的使用, 形成抑扬顿挫之势。而李白诗歌的感情如喷涌而出的洪流, 不可遏制, 于是诗人偏爱运用纵横驰骋的乐府写诗, 尤其是七言歌行。例如《蜀道难》运用许多长短不齐的杂言, 忽而五言, 忽而七言, 时而短至三四字, 时而长至十几字。如“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用了独特的句式。李白的诗歌语言如“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将古朴的汉魏乐府与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融为一炉, 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如《静夜思》从《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一篇化出;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等又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的“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的启发。

三、《离骚》的意象对李白诗歌意象的影响

《离骚》中有不少“香草美人”意象, 它们寄托着诗人的经历、“美政”理想、人格和感情。“香草”意象如芰荷、江蓠、蕙茝、菌桂、白芷等等, 一方面象征着诗人自身的高洁品质; 另一方面以臭草等植物比喻佞臣, 象征忠臣与佞臣的斗争。观其“美人”意象, 王逸在《章句》中说: “美人, 谓怀王也; 人君服饰美好, 故言美人。”屈原常常将对美人的思慕比喻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以男女之情比喻君臣关系, 以男女意象象征君臣关系。其中的“党人”、“众女”、“粪壤”等意象则指同诗人政见相悖、邪恶的一方。那些结党营私、沆瀣一气的小人只顾苟且偷安, 将国家的兴衰存亡置之一旁。他们苟且偷安, 不但贪婪地索求, 甚至对诗人心生嫉妒。由于对现实的失望, 李白好以游仙、梦境和幻境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用江、河, 风、雨等宏大壮阔的意象来创造一泻千里的气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 游仙、梦境和幻境

李白诗歌由于其激情澎湃的诗情无法用寻常的形象来表达, 于是诗人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幻想。如“感君恩重许君命, 泰山一掷轻鸿毛”, “吟诗作赋北窗里, 万言不直一杯水”,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在对比中写出了诗人的激愤与自信。李白的许多诗歌好以游仙、梦境或幻境来描绘画面。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等, 通过幻境来表现诗人对权贵的决绝态度。诗歌全凭想象, 描绘出一幅浪漫主义图画。

( 二) 宏伟壮观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极富个性色彩。例如“大鹏一日同风起”中的“大鹏”不受束缚, 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 便是诗人人格和理想的化身。李白偏爱用宏伟壮观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喷涌不止的诗情。在他的诗篇中, 有天、日、月、云、雨、江、河、海、山等意象。其诗中的长江、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等等写出了长江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 其诗情便如长江、黄河那样一发而不可收。这些意象构成了李白诗歌恢弘的境界。

( 三) “月”意象

在李白的诗歌中, “月”意象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表现其童稚天真;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月”仿佛是诗人的知己、好友: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明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暂就东山赊月色, 酣歌一夜送渊明。”“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月”, 俨然不只是自然界中的月, 其中寄寓了诗人满怀的情思。

( 四) “酒”意象

除了这些自然界的意象外, 李白还喜用“酒”来抒写情绪。它能够排遣诗人的愁绪: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它能够抒发诗人旷达的情怀: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君爱身后名, 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 虚名何处有”, “感之欲叹息, 对酒还自倾”; 它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象征: “划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 五) “剑”意象

有诗有酒, 还不是李白人生的全部。李白是一位剑客。二十五岁时, 他就“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李白喜好饮纵博, 又精于骑射。他虔诚地求仙学道, 采丹炼药。《新唐书·文艺列传》说他“喜纵横术”。“剑”象征着侠义精神, 又有济苍生、安黎元的牺牲精神。“愿解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竟西来”, “浮云在一决, 志欲清幽燕”, 李白用“剑”来抒写他的豪情壮思, 以及济世理想, 表达对历代英雄人物、壮士侠客的钦佩之情。虽然时有“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 但他对未来总是充满了信心, 又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豪言壮语。

四、结语

《离骚》以及屈原的其他作品中的意象多是芰荷、江蓠、蕙茝、菌桂、白芷等花草、各类飞禽神鸟以及美人等意象。诗中写了现实世界与由天界、神灵、上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鸟所组成的理想世界。诗人所展现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补充, 使他那天地之间都难以容纳的忧愁、哀伤、悲愤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诗中片段的飘忽不定的情节完全是随诗人情绪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在连接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时, 又有自然、巧妙的安排, 使二者互相映照, 融为一体。李白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这一特点, 其诗歌中的大鹏、明月、美酒、松柏、花鸟美女等意象比比皆是, 形成了独特的积极浪漫主义。吴乔《围炉诗话》说: “太白胸怀, 有高出六合之气, 诗则寄兴为之, 非促然诗人之作也”。此处的“气”, 即是浪漫主义的精神和气质。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以深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元丹丘歌》中“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 三十六峰常周旋。常周旋, 蹑星虹, 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 我知尔游心无穷。”诗歌描写元丹丘喜好神仙之术, 在嵩山修炼。“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 三十六峰常周旋”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在嵩山的求仙学道的活动。之后描写元丹丘脚踏流星和霓虹, 身骑飞龙, 两耳生风, 自由翱翔于大海和天空之中, 直通神话中的天界。此处与《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 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书兮, 神高驰之邈邈”中乘飞龙遨游天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借飞升以向往自由, 借游仙以寄托理想。诗歌最后一句点明“蹑星虹”、“乘飞龙”、“横河跨海”的无穷之游, 都只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并非真实存在的。但这种描写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又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否定。现实越黑暗, 李白对仙境的向往就越强烈, 对仙境的幻想与描写也就越丰富。

屈原和李白都在他们的诗歌中灌注自己强烈、炽热的思想感情, 他们选择的意象又加强了这种感情的喷发, 使他们的诗歌迸发出浓烈的情思, 激荡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浪漫主义诗人, 若是没有屈原与李白, 中国的诗歌将不会如此灿烂光辉。

参考文献

[1]赵逵夫著.屈骚探幽.巴蜀书社.

[2][日]吉川幸次郎著, 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

[3]骆玉明, 章培恒著.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4]刘忆萱, 管士光著.李白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综合收益观下一篇:工业纯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