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电范文

2024-09-18

设备用电范文(精选10篇)

设备用电 第1篇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是预报火灾的重要设施, 它对早期发现火灾以获得及时扑灭初期火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非火灾时期和火灾初期, 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线路, 可采用阻燃型导线穿保护管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 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 但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型导线, 以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瘫痪状态下, 消防控制中心仍然能通过手动操作启停各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专用电源, 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

2 消防水泵配电线路

消防水泵包括消火栓系统加压泵、喷淋系统加压泵、水幕系统加压泵等, 它们是实际灭火的主要设备。消防水泵运行的正常与否, 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效果, 其配电线路设计应给予特别重视。根据现行的做法, 消防水泵一般集中设在水泵房, 配电线路包括电源干线和各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两部分。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线路的敷设方法主要有穿管埋地暗敷设和穿管、沿电缆桥架架空明敷, 前者导线选用耐火型穿镀锌钢管保护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 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后者选用耐火型电缆, 配线钢管、金属桥架选用耐火型, 一般情况下在钢管、金属桥架的外壁涂防火涂料保护, 以提高配电线路的耐火、耐热性能。消防泵房供电电源应为双电源供电并在最末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一般由建筑物变配电所低压配电柜直接提供和自备柴油发电机房供给。

3 防排烟设施配电线路

防排烟装置是重要的防火装置, 包括送风机、排烟机、70℃防火阀、280℃防火阀、送风口、排烟口及各类阀门。它们的运行正常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效果和能否有效防止火灾蔓延。防排烟设施一般布置比较分散, 线路设计除应考虑供电主回路, 也要考虑联动控制线路的安全。防排烟配电线路应选用耐火类导线, 其联动控制线路也应采用耐火配线。应尽量缩短分支线路的距离, 避免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

4 防火卷帘门配电线路

防火卷帘门的功能是阻断火灾蔓延, 将不同的防火分区加以隔离。防火卷帘门的隔离火势的作用必须由可靠的供电线路来保证。一般情况下, 防火卷帘门的电源引自建筑物各楼层及同一防火分区的带自动切换的双电源配电箱, 经双电源配电箱分配后向各防火卷帘门专用控制箱供电, 供电方式采用放射式。防火卷帘门的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类导线, 以确保发生火灾时仍能可靠供电并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 阻断火势蔓延。

5 消防电梯配电线路

消防电梯是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指挥的重要工具。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专用线路供电。消防电梯配电一般由变配电所的低压配电柜敷设一路专线至消防电梯机房, 另一路专线由柴油发电机房引来。由于消防电梯机房一般都设在建筑物的顶层, 而变配电所大多设在地下室或首层, 因此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一般都比较长, 路径也可能比较复杂, 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配线。

6 火灾应急照明线路

应急照明是保证人员在火灾时有序疏散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照明灯, 备用照明则利用双电源自动切换来实现。火灾应急照明线路应采用耐火配线。

7 消防应急广播、通信线路

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线路的设计应体现其保证通讯指挥的功能。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线路的配线可选用阻燃型。

选择耐火电缆应注意, 火灾时, 由于环境温度剧烈升高, 而导致线芯电阻的增大, 当火焰温度为800~1000℃时, 导体电阻约增大3~4倍。因发生火灾时线芯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电压损失增大, 应按着火条件核算电压损失, 以保证重要设备连续运行。只要按正常情况选择的电线、电缆截面放大一至两级就可以。原来选择50mm2及以下时, 放大一级截面;70mm2及以上时放大两级截面, 通常就可以满足着火条件下的电压偏差不大于-10%的条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对消防设备供电及控制线路的选择做了明确的规定: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 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 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建筑物, 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 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时, 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建筑物, 其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 应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4) 消防设备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 宜选用与消防供电干线或分支干线耐火等级降一类的电线或电缆。

以上是对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设计的一些浅见, 有不当之处, 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第三版.[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第三版.

高配房用电设备检修计划 第2篇

一、故障原因:高压柜5521线进线柜10KV操纵机构内部脱扣电磁阀有故障,#1主变10KV操纵机构零部件损坏,(操纵机构作用是超过负荷额定电流就分闸,起到保护变压器),10KV储能装置失灵。低压柜功率表损坏。

二、更换配件:

1、10KV脱扣电磁阀,操纵机构1只,功率表1只。

2、检修10KV紧固各部位接线螺丝及母排连接螺丝。

3、对高配进行继保试验;

4、维修费用,经双方多次协商议价定位在4800元。

三、以上维修项目由外部电力成套公司负责检修。

四、内部维护项目有:

1、对低压设备表面进行清洁除尘,紧固各部位接线螺丝。

2、电容柜进行检查、测试。

3、低压总开关触头检查维修,加小许润滑油。

五、内部维修人员:金李忠、髙怡格、段勇刚

定于1月24日上午8:30分到中午11:00钟对配电房进行拉闸检修,停电范围:办公大楼,宿舍区,1、2、3、号车间,电解车间,门卫及出租房等。

设备用电 第3篇

关键字: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漏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31.3 文献标识码:A

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一、保护接地与接零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与现场的供电方式有关。

(一)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有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电网中,做保护中性线PEN 重复接地以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因中性线中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保护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并应尽可能与相线相同。

(三)在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TN—S)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PE)可靠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箱式变压器)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原则

(一)保护接地原则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电力建设需要的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电能供应的设备外壳都应接地(特殊规定例外)。

1.电机、变压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含铁制配电箱)及铆焊、焊工的操作平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4.汽油、柴油、机油等储油罐的外壳。

5. 20m以上的竖井架(如烟囱施工的中央井架、电动提/升模装置)脚手架、水塔施工用的起重折臂吊、曲线电梯的轨道。

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的外壳及支架。

7.起重机(电动葫芦、龙门吊、DBQ系列塔吊等)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连接。

(二)保护接零原则

1.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

台等。

(6)安装在电力杆线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7)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注意事项

在敷设保护零线时,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尤其是在施工用电与外电线路共用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供电公司的要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此外,若用电设备厂家有明确的接地与接零规定,首先应根据厂家说明进行必要的接地与接零保护。

三、漏电保护原则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2项原则进行设置选择。

(一)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

一级末端保护(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1应满足:IΔn1≤30mA。

二级保护(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满足:IΔn2≥1.5IΔn1。

三级保护(即二级的上一级,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一般为300mA,即应满足:300mA≥IΔn3≥1.5IΔn2。

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

300mA≥IΔn3≥1.5IΔn2

IΔn3≥1.5IΔn1

IΔn1≤30mA

(二)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1.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级差为0.2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动作时间要小于0.1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s,三级保护增加延时0.4s。

2.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二级比一级延长0.1s,三级需增加延时0.2s。

3.若施工现场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当漏电电流为IΔn(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1s≥动作时间t>0.2s;当漏电电流为1.4IΔn时,0.5s≥动作时间t<0.1s;当漏电电流为4.4IΔn时,动作时间t<0.05s。

四、总结

施工临时用电设备保护方式分析 第4篇

关键词:临时用电,保护系统,TN,TT,安全可靠

目前, 220/380V低压保护系统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笔者从事电气工程施工已有十几年时间, 就分析施工现场用电设备保护情况, 其中TN系统大约只占25%左右, TN系统一般又可分为TN-C、TN-S、TN-C-S系统, 其余大部分为TT系统, IT系统 (即电源中性点不接地) 则用得很少。在各种保护系统中, 究竟哪种保护系统既较为可靠, 又较为经济, 并且适合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呢?由于临时用电很少有人会去认真考虑, 这就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 方能找出最佳的保护系统。

(一) 关于TT系统分析

TT系统图1所示。如电器设备的一相电源出现碰壳故障, 则根据图1的接线, 其故障部分可简化为图2的电路。简化电路中, 已经忽略了电源变压器的短路阻抗以及线路开关触头的接触电阻。因为这些阻抗值较R1、R2等电阻值小得多, 对电路分析影响不大。

图2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220V (有效值) , Zc为C相导线的阻抗。在C相导线的阻抗Zc2=Rc2+Xc2中, Rc为C相导线的电阻, Xc为C相导线的电抗;R1为变压器的工作接地 (工频) 电阻, 一般规定它不大于4Ω;R2为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设备外壳即故障点的对地电压用Udt表示;故障电流用Idt表示。由图2可得 (以电源电压为参考相量)

通常导线阻抗Zc的值同R1、R2相比很小, (1) 因此可间化为

现探讨一下Udt和Idt的变化情况, 如:

1) 当R2=4Ω时, 由式 (2) 、 (3) 可得

2) 当R2=10Ω时, Udt=157 (V) , Idt=15.7 (A)

3) 当R2=30Ω时, Udt=194 (V) , Idt=6.5 (A)

对于安全保护来说, 希望Udt越小越好, 而Idt越大越有利。因为Idt越大, 熔体熔断的时间越短 (自动开关故障跳闸亦类似) , 对人和设备的安全就越有保障。可见上面R2的值越小越好。

(二) 关于TN系统的分析

TN系统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短路故障, 则根据图3的接线, 故障部分可简化为图4的电路。

图4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220V;ZC为W相导线的阻抗;Z0为零线导线的阻抗;R1为变压器的工作接地 (工频) 电阻。则由图4可得故障点的对地电压Udn和单相短路电流用Idn (以电源电压为参考相量) 。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 要求工作零线截面积不小于相线截面积的50%, 再考虑到一般施工现场架空线路的电抗值远小于其电阻值, 所以可有ZC≈Rc, ZO≈RO, 且可取RO=2RC。简化后可得Udn≈147 (V) , Idn≈147/Z0 (A) 。

(三) TT系统与TN系统的比较

1. Ud的比较

由式 (2) 知, 当R2=4Ω时, Udt=110 (V) , 小于按式 (4) 计算的Udn≈147 (V) , 此时接地保护有利 (更灵敏) , 但都是危险电压。当R2=10Ω时, Udt=157 (V) , 大于按式 (4) 计算的Udn≈147 (V) , 此时接零保护有利 (更灵敏) , 但也都是危险电压。

2. Id的比较

由式 (3) 知, 当R2=4Ω时, Idt=27.5 (A) 。在式 (5) 中, ZO是零线由短路到变压器的线段阻抗, 若采用截面为16mm2的架空铝导线, 则电阻为2Ω/km左右。保守一点考虑, 按0.5km取用R0=1Ω, 并考虑到ZO=RO, 可得到Idn=147A, 相当于R2=4Ω时Idt的3.5倍。于是, 做接零保护的用电设备的熔体比做接地保护用电设备的熔体更容量熔断。

通过对Id的比较, 可得出采用TN系统极为有利。

3. 经济比较

如上述, 若使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的电阻R2=4Ω, 并非轻易能取得, 即使在ρ=100Ω·m的地区, 仍需要垂直打入地下直径φ25mm、长度2.5m的镀锌圆钢10根左右, 同时圆钢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圆钢长度并且排列成行。由于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分散, 显然只做一组接地装置是不能解决所有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问题的。经概算, 获取R2=4Ω的一组接地装置需要圆钢和扁钢47kg左右;若在ρ=300Ω·m的地区, 每组接地装置则需钢材200kg左右。累加起来, 此项钢材费用是很大的。

若电气设备做接零保护, 其保护零线由电源开始敷设, 只增加一根绝缘导线及所用的绝缘子, 其费用也不会高于接地装置钢材的费用。特别是保护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权用, 损耗较低, 而做保护接地装置所用的钢材往往不能如数收回。

4. 安装、维修方面的比较

装设每一组接地装置时, 垂直打入接地体, 与水平连接体进行焊接, 然后连接导线至设备。敷设方式较间单, 省工时, 在维护工作上, 维护零线也比维护接地线装置简单得多, 而且保护零线明显可见,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通过对电气设备保护的分析,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 采用TN系统比采用TT系统优越。

(四) 采用具有重复接地的TN—S系统的优点

通过上述分析,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保护应采用TN系统。但采用TN—C系统、TN—S系统, 还是TN—C—S系统, 再考虑到各用电设备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因素, 究竟哪种形式更加安全可靠, 仍需进一步的分析。TN—C—S系统中, 从电源出来的那一段 (由于在这一段中无用电设备, 只起传输作用) 采用TN—C系统;到用电负荷附近某一点处, 将PEN线分开为N线 (应对地绝缘) 和PE线 (可多次重复接地) , 且此后N线和PE线一直分开, 从这点以后, 其实质就相当于TN—S系统。因此, 下面只分析TN—C系统、TN—S系统。

1. TN—C系统的缺陷

TN—C系统是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的形式, 图5所示。它存在以下显著的缺陷:

(1)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 在零线上出现零序电流, 则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不平衡严重时, 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 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不能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其主要原因是保护零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以断线, 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触电事故。

(3) 对于接有二极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单相电路上的设备, 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也不应由二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侧接引保护零线。

(4) 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剩余动作保护器的工作零线相连接。图5所示, 若支干线1和支干线2的工作零线通过大地连接, 只要该两路支干线的负载不平衡, 则 (I1a+I1b+I1c+I1o) - (I2a+I2b+I2c+I2o) =I (1-2) o

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出电流I (1-2) o, 即使没有真正的对地漏电事故, 也会发生误操作。

2. TN—S系统的优点

连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 只能同工作零线分开而单独敷设, 即必须采用TN—S系统。采用具有重复接地的TN—S系统, 可以弥补TN—C系统的不足, 提高安全保护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

3. 结论

低压用电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5篇

核心提示:1 雷电对低压用电设备的危害雷电对用电设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强雷电流随低压线路侵入到低压用电设备中,低压线路附近的雷击放电造成的感应过电压,会随着低压线路侵入到居民家中,这时的强电流和过电压会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②雷击电视天线。近年来部分城雷电对低压用电设备的危害

雷电对用电设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强雷电流随低压线路侵入到低压用电设备中,低压线路附近的雷击放电造成的感应过电压,会随着低压线路侵入到居民家中,这时的强电流和过电压会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②雷击电视天线。近年来部分城市居民或农户的居住条件改善,有的装有质量不等的室外天线,这样在遇到雷雨天气时,给雷电提供了打击目标。

为了防止上述灾情的发生,有关电气规程已规定在变压器低压端加装避雷器作一级保护,比如加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的在农户进院端加装二级保护,室外天线在进户后可用简易金属片材料加工成类似锯齿形固定在绝缘板上,作三级保护。

对电视而言,需要指出的是再好的保护也不如遇到雷雨天气后把天线断掉,换成室内天线。另外,凡是使用交流电压供电的设备,都必须装可靠的公用接地线,以提高家电设备的用电安全。相线和中性线接错的危害与防护

工作中误把380v电网电压引入220v的低压用电户,烧坏220v用电设备。为防止相线和中性线接错的现象,接线时要认准中性线标识,各线接头均应可靠连接。有的地区对保护

线需实行重复接地,这样的好处是把保护线强制性固定在零电位上。

目前,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实行的是中性线、保护线完全分离。这样,可确保安全。中性线断线的损坏与防护

由于城乡供电线路中还有部分采用tn-c系统,有的为节省开支任意减小中性线的截面积,有的接头连接不牢固,加上三相负荷不平衡,假如三相负荷相差较大,中性点则很可能产生位移,那么负荷大的相会因阻值小而承受较小的电压,负荷小的相便由于电阻大而承受较高的电压。这样,负荷大的相将由于电源电压偏低而降低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烧毁。这类事故较易发生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多雨地区。该现象的防护措施是应经常检查中性线接头是否坚固,并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来判断中性线是否导通。高电压的危害与防护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村镇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促使了农村电网不断增容,部分城乡电网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比如,有的线路上层为10kv高压线,下层为400v低压线,还有的线路架设距离偏长,就降低了电网的安全系数。若遇大风、覆冰等现象发生,造成上层断线搭到下层400v线路上,10kv高电压势必进入低电压用电户烧毁用电设备或引起火灾,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该现象的防护措施,首先应对高低压同杆架设线路制定严密的预防措施,要定期巡视和维护,发生老化现象要及时更换,严防断线事故发生。对于用户严格要求加装过电压和欠电压断电保护装置,防止因上述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另外,在配电变压器的降压过程中,由于部分器件老化,产生自然损坏也易给低压电设备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因变压器的跌落式熔断器老化,使其绝缘保护击穿。在变压器两侧感应出高次谐波,这个电压有时高出正常电压的3~5倍以上,就会引起低压电气绝缘薄弱

水泥厂粉磨设备用电模式研究 第6篇

1 水泥厂粉磨设备用电现状

目前, 水泥厂粉磨设备避峰用电管理基本根据经验进行。如A水泥厂规定:生料均化库库存>14 000t时, 生料磨只能在平、谷时段运行, >16 000t只能在谷时段运行;水泥储库库存>5 000t时, 水泥磨只能在平、谷时段运行, 库存>10 000t只能在谷时段运行。因此, 目前水泥企业粉磨设备避峰用电还不规范, 人为因素较大, 缺乏理论依据。

粉磨设备主要包括生料磨、煤磨和水泥磨, 其设计台时产量一般都大于消耗量, 因此生产和消耗之间有一个缓冲库 (见图1) , 故理论上都能实现设备的避峰用电。

2 避峰填谷用电模型

假设某地区供电局根据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变化将一天时间划分成表1的几个时间段。

如果要满足粉磨设备避开峰段、用尽谷段, 同时满足不满仓、不空仓及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则需满足以下约束。

式中:

Tp———当前时间;

G———当前仓重;

Gmax———最大仓重;

Gmin———最小仓重;

Tx———预计停机时间;

Tk———预计开机时间;

P———粉磨设备台时产量;

C———消耗量。

其中, Gmax、Gmin为定值, Tp、G、P、C为瞬时值, Tx、Tk为未知数。

而要得到最长的停机时间, 则在满足公式 (1) 、 (2) 、 (3) 和 (4) 约束的前提下, 求得使Tk-Tx最大的Tk和Tx即为最佳的开、停机时间。

水泥企业生产管理控制信息化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并储存全厂的生产基础数据, 并且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处理。根据以上模型, 在生产管理控制信息化平台上开发粉磨设备避峰填谷用电模块是水泥企业降低生产用电成本的有效途径。

3 实例分析

本文根据图1模型就B水泥厂的煤磨避峰用电进行了分析, B水泥厂拥有一条5 000t/d生产线, 煤磨采用ZGM113N辊盘式磨煤机, 设计台时产量40t/h, 煤粉仓2-Φ5m×12m, 最大仓重170t。当地用电峰、谷、平时段见表1。不同时段电价见图2。

表2为B水泥厂按照生产经验安排煤磨开停机的设备运行台账, 可以看出尖峰运行时间很高, 平均每天达1.5h, 占尖峰时段 (2h) 的75%;低谷运行时间较短, 每天平均低谷运行时间 (9.1h) 只占低谷时段 (12h) 的75.83%;而且每天计划避峰停机时间很短, 平均只有1h。由此可以得出:按照生产经验很难做到避峰填谷, 也不能实现最长的停机时间。

B水泥厂2013年6月开始水泥生产管理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 2014年3月份开始试运行, 该平台采集当前的时间、仓重、煤磨台时产量和喷煤量这些瞬时生产数据后, 基于以上模型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的开停机时间。表3为该平台根据生产现状模拟得出的最优开停机时间。

可以看出, 基于避峰填谷用电模型, 煤磨设备每天只需开停机一次, 就能够避开峰段, 用尽谷段, 生产能够平稳进行, 计划避峰停机时间平均长达3h, 相比之前延长2h。如果取煤磨小时电耗1 387k W, 则每天产生的经济效益:

每天节约用电:1 387×2=2 774k Wh

4 结论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保障用电安全 第7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管理,用电安全

电气设备是工业企业重要的生产基础设施, 其是否正常运行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安全, 是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是企业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防止伤亡事故、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 是保证电气设备用电安全和正常运转, 防范企业用电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一、用电安全事故种类与危害

(一) 电流伤害事故

电流伤害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导致电流通过人体引发的触电伤亡事故。一般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未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操作引起。在高压触电事故中, 常在人体与带电体近到一定距离时, 就开始击穿放电, 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二) 雷电事故

雷电事故是指强雷电流沿着外部线路入侵到内部电气设备中, 并在设备或线路附近进行放电形成感应过电压, 过电流和过电压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以及工作人员人身伤害, 并可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三) 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电气设备没有做好静电接地保护及时将多余的电荷释放出去, 导致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很有可能产生放电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四) 电气设备事故

电路故障导致的设备事故往往总是和人身事故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电能的输送或转换设备存在问题失去控制而造成事故导致线路和设备故障, 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会损坏电气设备。例如:电线短路可能引起火灾, 油开关爆炸可能伴随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等等。

(五) 电磁场伤害事故

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 吸收辐射能量而受到的不同程度的伤害。高频电磁场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疼、头晕、乏力、睡眠失调、记忆力减退等。

二、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影响因素

人身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事故。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

(一) 人为因素对用电安全造成影响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对事故的警惕性较差, 安全意识淡薄, 工作态度及责任意识、技术水平满足不了现实工作的需要。没有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 不能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二) 管理制度对用电安全造成影响

缺少完善协同工作制度, 设备操作人员只管操作, 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导致设备损坏, 而维修人员只管维修设备, 不管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 维修和操作虽然相互联系, 但在具体操作时很难协同作业,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 设备自身因素对用电安全造成影响

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使用一些质量不合格或者超役期的电气设备, 或者使用陈旧的电气设备, 由于设备老化且长时期未进行检修并长时间生产, 达不到正常使用要求以及不能通过安全性能检测。

(四) 技术因素会对用电安全造成影响

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 不能及时的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反馈而且不能准确更换损坏部件, 这样不但提高了维修成本, 还不能把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提高用电安全的措施

提高用电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以“预防为主”, 克服侥幸、麻痹思想, 采取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程、制度, 才能避免或减少发生事故, 确保人身与设备的安全。

(一) 落实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杜绝人为事故发生

在电气设备上作业时,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是: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时, 必须完成的技术措施为: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拦。

(二) 做好日常检查, 预防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用电事故发生

对电气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 制定日常巡视的周期、内容和路线。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包括电气设备是否过载、短路保护装置性能是否良好, 设备绝缘是否良好等等。时刻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确保主要生产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行态势, 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三) 完善设备用电安全的规章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电气设备使用规程、电气设备维护规程、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并按规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研究, 使各项工作在开展时能按技术规范进行。确定员工的行为规范, 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 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定期对企业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进行检查, 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 加强对接地装置的防腐处理。确保正在使用的和新安装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安装接地线, 接地线要求安装在容易发现, 便于检查和维修的地方。

(五) 设置漏电保护器

生产部门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必须至少安装两级漏电保护器, 上下级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所有电气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 在电气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安装位置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四、总结

目前我国企业的电气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气设备管理与用电安全在工业企业中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课题。安全用电责任重于泰山, 只有夯实电气设备管理基础工作, 进行技术改进, 做好防护措施, 责任落实于人, 实行安全责任制, 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保障用电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才能确实保证生产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敬伟.浅析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J].技术与市场, 2013.

[2]梁彬彬.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事故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日照港装卸生产用电设备节电改造 第8篇

我国的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与国际发达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仅仅在用电效率这方面,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由于负荷工况变化大, 加之普遍存在的国内设备保险系统扩大, 致使“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进行生产设备节电技术改造, 不仅能够使运行设备既达到节能的效果, 使企业收到实际的收益回报, 又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日照港 (集团) 有限公司为适应港口生产发展的需要, 不断探索节能工作新思路、新模式, 进行了一系列用电设备节电改造工作。

1 日照港重点耗电设备

随着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长, 日照港生产单耗持续降低, 但总耗电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见图1、图2) 。2008年全港完成吞吐量14919.22万t, 耗能总量97567.39t标煤, 其中, 全港耗电量12248.34万kWh, 电单耗0.82万kWh/万t。

港口生产耗电量随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而大幅增长。日照港装卸作业总能耗中, 电能消耗约占80%。而这些电耗绝大部分消耗在各种交流异步电动机和场地照明方面。随着货物运量的迅猛增长, 耗电成本将随着耗电量的增大而继续增加。

(1) 门座式起重机。

日照港区拥有16t门机23台, 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购置的M16-30型, 其电控系统采用常规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起升、变幅、回转、行走四大机构均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方式进行启动调速。由于电机采用了转子串电阻方式进行有级调速, 因此整机的冲击大, 尤其在停车与启动时震动较为厉害, 加速了门机钢结构磨损, 也使门机的维修成本大大增加。

(2) 堆场皮带机电机。

日照港是一个大型散货中转港, 依靠皮带输送机来完成货物的装卸。以煤炭堆场皮带机为例, 每条皮带机由2~3台电动机驱动, 皮带机设计最大载流量为6600t/h。自投入运行以来, 多条皮带机驱动电机实际输出功率 (非启动状态时) 远未达到额定功率, 电动机的效率没有正常发挥, 长期在低效率状态下工作, 造成能耗浪费。经测试, 即使在全长承载物料且满负荷工作的运行阶段, 其电机的实际运行功率也只有额定功率的70%, 仍然没有达到最佳运行区间。如果装2000t以下的小船 (这种情况占总工作时间近20%) , 取料机通常在半负荷以下取料, 皮带机驱动电机的运行效率更低, 浪费更严重。

(3) 场地照明。

港区主要照明设备为高杆灯、灯桥、灯塔等, 主要照明光源为高压钠灯。随着近几年日照港建设的迅猛发展, 港区照明负荷大大增加。截至目前, 已拥有高杆灯、灯塔、灯桥228座, 负荷已超过2400kW, 但采取节电措施的不足10%, 场地照明耗能巨大。

2 用电设备、设施节电改造

日照港已成功地对MQ16-30型门座式起重机、煤炭堆场皮带机、港区照明设施 (高杆灯、灯塔、灯桥等) 进行了节电改造的尝试。

2.1 门机变频改造

为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维修成本, 日照港对16t门机进行了全变频改造。更换所有控制柜, 2台起升电机和1台变幅电机各采用1台独立的变频器控制, 2台回转电机和4台行走电机共用1台变频器控制。保留原有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 将转子相间短接, 采用带PG速度控制卡的变频器, 电机尾轴安装编码器, 起升、变幅机构采用闭环矢量控制模式。由于电机在低频时发热量很大, 为解决电机散热问题, 避免更换起升电机, 在现有电机尾部另外加装风机, 用于电机冷却。对整机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进行更换 (不包括电缆卷筒和电缆卷筒至中心受电器电缆) 。

起升、变幅、旋转机构既可以单独动作, 又可以联合动作。行走机构为非工作机构, 使用的变频器与旋转机构共用。电器控制采用PLC控制和实时监控系统。变频器选用日本安川公司的G7系列产品;PLC选用欧姆龙公司的C200HE系列产品。

(1) 起升机构。

起升机构由2套相同且独立的卷扬装置组成, 采用双机四索形式, 使用吊钩时可同步动作, 使用抓斗时可完成提升和闭合动作。起升机构通过主令控制器给PLC信号控制接触器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当起吊达额定载荷95%时, 由声光报警;达额定载荷110%时, 发声光报警并自动停止上升, 只允许下降放下货物或开斗操作。

(2) 变幅机构。

变幅系统采用安川变频器调速, 并通过主令控制器给PLC输入信号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及电动机转速。设有最大、最小幅度限位装置, 并设有最大、最小幅度减速限位保护装置。终点极限停止限位开关在重点停止限位失灵后起作用, 此开关动作为故障处理, 须借助于限位旁路按钮才可恢复操作。

(3) 旋转及行走机构。

旋转及行走机构采用安川变频器调速, 并通过主令控制器给PLC输入信号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及电动机转速。

2.2 皮带机系统节能改造

散货堆场皮带机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堆场, 取料机根据作业要求沿皮带来回移动。取料机越往北, 皮带的载料长度越大;取料机越往南, 皮带机的载料长度越小, 当取料机移至最南端时, 整条皮带接近空载运转。由于移舱、流程故障等原因, 即使取料机位于堆场北端时, 皮带有时也会较长时间地空载或轻载运行, 为此, 选用了电流检测控制方案。

鼠笼异步电机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负载功率与其工作电流是近似直线对应关系。

(1) 电流监测控制。

皮带机电机在负载量变化时工作电流会有明显变化, 通过监测电流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皮带的实际承载量。皮带机的3台驱动电机全部投入启动和初始阶段的运行, 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 检测每台电机工作电流, 当电流设定时间内均持续低于设定值, 则切除其中1台电机, 2台电机运行;在2台电机运转期间, 当其中任意1台电机电流设定时间内持续大于设定值, 则将原切除的那台电机加入。通过控制投入运行驱动电机的台数达到节能目的, 并确保皮带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重新启动, 系统仍按原启动程序启动。

(2) 皮带机节能改造系统。

整个系统由前端数字电流表、PLC、终端控制箱等几部分组成。电流表连接在皮带驱动电机互感器上, 具有数据远传功能;数据上传至PLC采集模块, PLC将数据进行处理, 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达到条件后, 作出相应的控制。皮带机节能改造后系统如图3所示。

PLC接收数字电流表的信息的同时, 还要接收皮带机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控制, 如皮带机启停信号、移舱信号、外部停止信号等控制信号。

装船机进行移舱时, 其皮带机载料量短时间内变动较大, 电机电流也相应变动较大, 很不稳定。考虑到高压电机不宜频繁启动, 因此PLC在接收到移舱信号时, 系统自动恢复原运行状态。

皮带机启动时因需要的短时功率比较大, 需要3台电机同时拖动, 此时PLC忽略电流数据, 经过一段时间 (可设定) 皮带机运行稳定后, 再根据电流值进行控制。同时需在现场或中控室加装节能系统紧急解除开关, 以备特殊情况和设备检修时使用。

数字电流表选用奥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AOB194U型可编程远传数字电流表, 该表可对电气线路中的交流电流进行实时测量与指示, 并通过RS485、RS232接口或模拟量变送输出接口对被测电量数据进行远传, 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长期工作免调校、可通过面板按键现场设置参数等特点。

PLC选用欧姆龙IDC10C, 该设备具有5个输入点、5个输出点, 具有RS232通讯端口, 并且自带DC24V电源, 具有价格低廉、应用简单、运行可靠等优点。PLC通过RS232通讯口采集实时电流数据, 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较做出信号输出。

2.3 场地照明设施改造

港区照明系统作业面大、用灯量多, 在对港区用电实际调研基础上, 确定了此次节电项目的实施范围主要分布在股份一公司、股份二公司、三公司、集装箱公司、铁运公司等企业。

(1) 对207座场地照明高杆灯、灯塔、灯桥等通过加装节电器进行节电改造。安装数字式精细调节和高性能自耦变压结构型节能电源设备 (简称节电器) , 该节电器主要由天文时间控制系统、节电控制系统、数控稳压系统等组成, 实现了场地照明系统的能量优化控制, 改善了供电品质, 降低照明用电消耗。

(2) 将皮带机廊道原1825盏照明灯具更换为400W高效节能灯具, 此高效节能灯具采用发射率极高的反射罩, 与普通高压钠灯相比, 照度可提高1~2倍, 节电37%以上。

项目改造实施后运行正常, 节电设备能够自动记录累计有效工作时间, 经测量节电器输出端工作电压高于200V。经测量被照场区照度满足现场安全生产作业的要求, 均不低于原场地设计照度的下限值。

3 节电效果

(1) 门机变频节电效果。

变频改造项目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对二公司7#门机进行了节电测试, 改造完成后单台门机可节约电费和维修费用11.13万元/a, 其中:节电95178 kWh/台·a, 节约电费93274.44元/台·a, 节约维修费1.8万元/台·a。

(2) 皮带机改造节电效果。

为测试皮带机节能效果, 项目选择了平时运行时间最少的1~6皮带机进行节电测试, 皮带机改造后节电82306.4kWh/a·条, 折合电费8.07万元/a·条。

(3) 场地照明节电量效果。

选取三公司18号高杆灯进行节能试验, 测量数据显示平均节电率为25.09%。本次港区场地照明节电改造负荷为2180kW, 按每年365天、每天平均工作11h、节电率25% (电价按照目前0.98元/kWh) 计算, 节约电量约218.82万kWh/a, 节约电费214.4万元/a。

4 结语

探讨用电设备中的漏电保护技术 第9篇

关键词:用电设备,漏电保护,技术,运用

漏电保护动作的实现主要还是要靠漏电保护器作用的发挥, 保护器在用电设备线路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范围后, 会自行将电路切断以避免设备损坏, 实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在现实运用中可以防止电力火灾等意外事故, 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研究漏电保护技术意义重大。

1 漏电保护的设置情况

漏电保护在用电设备中的安装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地方必须按照, 有的地方则禁止安装。应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用电情况, 合理设置漏电保护器, 以发挥出正常的作用。

1)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主要作用在于避免因漏电电流过大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其通常在很多电力设备中都需要安装使用。具体包括:金属外壳设备、施工用电、旅社等方面, 在安装时要根据原理进行, 如图一:

2) 无须安装。根据不同场合中的电源情况, 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如:在娱乐场所中, 安全通道、照明电源、应急电梯等必须长期维持通电的设备中, 则不需要装置漏电保护器。

3) 选择安装。有的用电设备可以选择性地安装漏电保护器, 如:电压供电设备、双重绝缘设备等, 这些用电场所基本上没有严格的漏电保护安装要求, 技术人员可结合场地需要自己调整安装。

2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技术

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情况直接影响到保护性能的发挥, 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对漏电保护产品仔细分析, 结合其具备的使用性能合理安置。掌握正确的漏电保护安装方法是漏电保护技术的基本要求。

1) 选择器件。根据用电设备的实际需要, 对电气线路和漏电电流都应该实施有效的控制, 对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有严格的要求, 其一般都需大于线路内部、外围设备的泄漏电流。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 则需要根据这一原则进行。

2) 安装检测。技术人员在继电保护器安装前期, 必须要对保护器的外壳、规格、接线等指标仔细核查。并且做好线路连接安排, 通过电流检测的方式来确定安装路线是否正确。漏电保护接线图二:

3)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漏电保护装置的一种保护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漏电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被损坏。在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过程中, 必须要将原来设计的安全防护措施保存下来。

4) 漏电开关。漏电开关的安装只需要注意一点, 即确保电弧喷出之后有较大的飞弧距离。此外, 最好不要把装置安装于震动强度大的地方, 且对环境恶劣的地方需制定保护方案。

3 防止运作过程中的误动作

“误动作”常常会导致漏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作用失效, 其主要是指用电设备或连接线路出现漏电, 但保护装置未发挥保护作用。在漏电保护安装过程中需仔细分析“误动作”的原因, 并采取措施预防。从时间经验看, 导致误动作是多方因素的结果:

线路连接。线路连接后, 内部三相没有保持在均衡状态是造成误动作的常见因素。此外, 漏电保护器后面的零线与别的接线互相连接, 使得用电设备运行后出现异常, 也会引起误动作。安装人员必须根据图纸正确连接线路。

绝缘作用。漏电保护装置的绝缘作用未能起到显著效果, 或者绝缘装置出现问题时, 都会造成漏电电路起伏不定, 从而造成保护器失效。技术人员需检测绝缘装置是否有效后再使用。

电压过大。在快速切断低压感性负载之后, 一般会形成巨大的冲击过电压, 其要比额定电压大许多, 在这样的冲击下势必导致漏电电流严重失衡, 漏电保护装置失去效果。处理这一问题可在安装时采取相应的减压措施, 减小冲击力。

4 结论

漏电包住装置是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安装人员必须掌握熟练需漏电保护技术, 在安装时结合图纸正确安装, 以保证漏电保护作用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周霞.用电设备中的漏电保护技术研究[J].电力学报, 2009.

[2]张文生.分析漏电保护按照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谢爱萍.探讨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 2008.

低压用电设备导线选择的经济性分析 第10篇

1 使用年限经济技术分析法

年限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通过其年运行费的节省, 将多支出的投资收回来, 它的目的就是找出最佳方案。如果方案1的投资F1低于方案2的投资F2, 而方案1的年运行费Y1高于方案2的年运行费Y2。这时就要正确权衡投资和年运行费两个方面的因素, 即应计算选择投资高的方案的使用年限N。

如果年值较小, 如只有二、三年, 则显然初投资高的方案经济。若N值较大, 如十年左右, 那就使用年限太长, 投资长期积压, 初投资高的方案就不经济了。因此, 使用年限法的关键在于合理地确定标准的使用年限NH。一般我国的电力设计通常取5~6年。在方案比较时, 把计算的使用年限N与标准使用年限NH作比较, 若N=NH, 则认为两个方案均可;若NNH, 则相反。

2 利用使用年限法选择电缆截面

现以380V动力市政用电设备配线电缆为例, 取一些典型情况进行计算。

设回路负荷P1、P2、P3、P4、P5的线路长度都为100m, 计算电流 (即线路长期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 分别为7.5A、50A、100A、150A、210A, 根据敷设要求, 选用YJV电力电缆沿桥架敷设。

第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按常规方法, 即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并校验电压损失, 其初选结果如表4所示。为了简化计算, 此表中数据是取功率因数0.8时计算得出的。所以, 实际的电压损失与计算值各有不同, 但基本不影响对于截面的选择。

表1中电缆截面是按发热条件选取的, 所选截面均满足电压损失小于5%的要求。这种选择方案自然是技术上可靠, 节省有色金属, 初投资也是最低的。但是, 因截面小而电阻较大, 投入运行后, 线路电阻年浪费电能较多, 即年运行费用较高。那么, 适当的增大截面是否能改善这种情况呢?加大几级截面才最为经济合理呢?

第二步:多种方案比较。首先, 对P1回路适当增加截面的几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1:按发热条件选截面, 即3×2.5mm2。方案2:按方案1再增大一级截面, 即3×4mm2。接下来分别计算两种方案的投资与年运行费。为简化计算, 仅比较其投资与年运行费的不同部分。就投资而言, 因截面加大对直埋敷设, 除电缆本身造价外, 其它附加费用基本相同, 故省去不计。年运行费用中的维护管理实际上也与电缆粗细无多大关系, 可以忽略不计, 折旧费也忽略不计, 所以:

方案1的初投资F1=电缆单价X电缆长度=3500 (1) 元/km×0.1/km=350元。方案2的初投资F2=电缆单价X电缆长度=3800元/km×0.1/km=380元。方案1的年电能损耗费D1=年电能消费量X电度单价=△Akwh×0.8。

式中:△A=3I2JS×R0×L×τ10-3kwh;R0为线路单位长度电阻 (YJV-0.6/1KV-2.5mm2R0=9.16/km) ;L为线路长度;IJS为线路计算电流;τ为年最大负荷小时数, 这里取3000h (按8小时计算) 。

于是:D1=△A×0.8=3×7.52×0.9 1 6×0.1×3000×0.8×10-3=37元

所以, 方案1的年运行费Y1即是年电能损耗费37元。按与上面相同的方法可求得方案2的年运行费 (计算略) 为30.7元。显然, 方案2投资高于方案1, 但年运行费却低于方案1, 其使用年限N为:

可见, 使用年限小于5年, 说明方案2优于方案1, 方案2的多余投资在3年左右就可通过节省运行费而回收。也就是说, 人为增加一级截面是经济合理的。那么增大两或三级, 甚至更多, 其经济效果如何, 是否更加经济?下面作类似计算比较。

现在根据表5的结果, 将方案3与方案2比较, 方案3的投资高于方案2, 但年运行费用少, 其使用年限为:N’= (409-380) / (30.7-26) =6.17年。

显然, 因使用年限超过标准使用年限5年, 故投资高的方案是不合理的, 即投资方案2优于方案3。同样, 方案4与方案3比较, 方案4的使用年限远远高于方案3的: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 最终可以确定方案2 (即按发热条件选出截面之后, 再人为加大一级) 是该回路选择截面的最佳方案。

因此, 我认为在选择电缆截面时, 按发热条件选出后, 再人为加大一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明显有效益的。从技术角度看, 增大电缆截面, 线路压降减小, 从而提高了供电质量, 而且截面的增大也为系统的增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 当负荷电流较小 (IJS<5A) 时,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没有必要再加大截面。因为负荷电流较小, 所产生的线路损耗也较小, 增大截面而多投资的部分, 需要5年以上才能回收, 故此时只需按发热条件选择即可。

3 结语

3.1 按投资年限法选择电缆截面

首先, 按发热条件选出允许截面, 然后再加大一级, 当负荷计算电流小于5A时就不必加大截面了。当然, 电压损失仍要计算, 如损失超过允许的5%时, 可以增大一级。

3.2 线路长短与使用年限无关

前面计算过程中为简化计算而把电缆长度均设为100m, 实际上, 线路长度对比较结果是没有影响的, 下面把使用年限公式展开:

其中:L为线路长度 (km) ;R10、R20为两种电缆单位长度电阻 (Ω/km) ;d为电度单价 (元/kwh) 。

公式的分母、分子都有线路长度L, 显然可以消掉。因此, 使用年限的计算结果与电缆长度无关。这一点很有意义, 因为无论线路长短, 都可以用该方法选择电缆导线的截面。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年限回收方法对低压用电设备配线电缆截面的经济性选择进行分析, 以求得出最理想的截面选择方法, 即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来找出最佳经济效益的选择方案。

关键词:电线截面,合理性,分析,选择

参考文献

[1]林凯.导线选择分析[J].发展中的乌兰浩特市市政用电设备事业, 2008, 12 (3) :15~19.

[2]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行业发展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电气)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21~402.

上一篇:小学看图作文下一篇: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