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品读范文

2024-07-01

文本品读范文(精选8篇)

文本品读 第1篇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深入文本,仔细分析、品味亲情,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亲情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讲解赏析,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与作品发生共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怎样充分利用语文的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呢?结合我在讲授《合欢树》一课中的设计和体会谈其有效实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点,将亲情教育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

《合欢树》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散文。在讲授《合欢树》时,首先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所蕴含的对母爱的深深的追忆和怀念。在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设置上,也都以“亲情”为核心和线索,统领教学。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借助对《合欢树》文本分析,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爱,引导学生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感受爱、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侧重于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感受母子情深,体会人间亲情。在教学的流程设计中,把教学流程分为五个板块,也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脚点放在“亲情”上。这样,就形成了以亲情教育作为教学的线索和统领,更能够凸显亲情这一教育主题。

二、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进行亲情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之感到真实、亲切,从而产生共鸣

在《合欢树》课堂导语的设计上,首先展示《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照片,教师用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奠定基本的亲情教育基调:《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不仅笑对人生,而且还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感染着人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他淡定从容呢?伴随着对《合欢树》的品读、鉴赏,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去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感受人间亲情的温暖。

教学情境的设置,还体现在教师的范读环节,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阅读、理解、感悟的情境中,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文章情感的深刻意蕴。而对于《合欢树》这篇文风非常朴实的作品而言,学生往往从直觉上感受不到作者沉郁着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歌曲《懂你》作为背景音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进行范读,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使学生进入作品创设的意境中。随品味母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进而联系到在现实中为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幸福而打拼的父母,让学生去体验亲情、感受亲情。

三、树立“大语文”观念,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作品来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在这种自然的强化过程中使学生加深亲情意识

在讲授《合欢树》一课,我想起了学生初中时学过的《秋天的怀念》和高中《我与地坛》这两篇文章对于母亲的介绍,就比较容易体会作者当年对母亲态度暴躁的愧怍的情感以及母亲去世后自己对她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也更易于主动接受这样温暖的亲情。

四、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和合作学习、交流,去理解作品,感悟亲情

要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还必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强化对作品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充分领会。

在《合欢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着:母亲与合欢树,母亲对待我,我对待母亲,我与合欢树四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研讨。比如,“母亲对待我”,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母亲生前是怎样对待“我”的?二、从这些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通过读文本,就能总结出:儿时“我”作文获奖:内心赞许,但借她年少的事防止我的骄傲。青年时代“我”意外残疾:全身心给我治病。残疾无法治愈后:鼓励我写作,创造条件,为我铺设独立生存之道。进而体会到:母爱的细致、深沉、无怨、无私、面对灾难时的坚强、执着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和研讨,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无形中,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在平实语言的外表所包含的火山一样的感情

五、重视联系学生现实,做好亲情教育升华

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亲情教育,从文本到现实,从学语文到学做人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环节。只有借助文本,适时进行情感升华,才能达到良好的亲情教育的效果。在学生感悟文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苍穹辽远却有际,母爱浅近却无边。联系学生现实,让学生结合文章,进行“妈妈,我想对你说”口头表达。从三个学生的表达中,我感受到了学生被亲情的深刻触动

让学生作文在品读文本中提高 第2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需要读写能力的结合。

一般的语文教学是将品读文本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 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品读文本,不搞作文教学,对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这样,就把读与写分裂开来,事倍功半。而目前,我们的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最高水平。这就为在品读文本中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片良好的沃土。把文本品读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从文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等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那么如何把文本品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作文在品读文本中提高?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开发写作潜能。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既有美文欣赏价值,又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文,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矿。教师若能深入挖掘教材,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境界,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深掘教材,就文拟题,进行读写训练。如把《祝福》改写成《祥林嫂小传》,并要求对祥林嫂的死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了《唐诗宋词选读》,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假如你将参与“2008年感动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物”评选,你将推荐谁,请为他写一段推荐词;学习了《荆轲刺秦王》,我布置了改写、扩写“易水送别”和评论“荆轲其人”“荆轲之死”的习作。这些训练是一种再创造,学生为了写好文章,就会围绕文本积极搜集有关资料,认真阅读原文,在内容、情节、细节等方面尽力发挥,因而文章写得充实、具体、深刻。

另外,我还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评论,培养学生独抒己见、辩证思维的能力。如教完《六国论》后,我要求学生对六国的灭亡发表议论,写一篇短文。在教读《命若琴弦》时,我指导学生就“老瞎子最终领悟了生活的真谛乐观地生活下去,还是对生活彻底绝望消极地等待死”展开辩论,并就此写一篇短评。从反馈的信息看,学生积极性相当高,他们积极辩论,写出来的文章思维活跃,颇有见地。

这样,在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时,提高了他们准确理解文本、辩证历史地分析事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开发了他们的写作潜能。

二、品味语言,学习语言技巧。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诵读、多揣摩。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典范。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荷塘月色》中,写月光用“泻”,似动似静;写“青雾”用“浮”,似有似无;写“牛乳”用“洗”,似透明非透明;写“轻纱”用“笼”,似真似幻。另外,本文还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引导学生赏析这些技巧时,学生的语感在不自觉中也提高了。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是体会到优美语言的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成为自己的语言。再如《边城》《荷花淀》《药》等文本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我在带领学生

品评文本时,适时启发学生体会文本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技巧。

有意识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语言,学习文本中容易学习的写作特色,让学生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学生的作文在不自觉中就提高了。

三、仿写精品,借鉴章法结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读是写的基础,能促进写的提高;写是读的发展和归向,是读的结果的证明。语文课本里的基本篇目,在构思上往往合理而精巧。如何将这些构思技巧迁移到学生的作文中去呢?“画瓢”训练(仿写)不失为一条捷径。实践证明,只要有“样”可依,有“章”可循,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如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情文并茂,通过记叙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讴歌了至诚的亲情。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布置学生以“我不是个好儿子(女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且明确要求模仿课文的叙事方式。学生模仿原文通过人物言行、细节、饱含情感的语言等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不但提高了叙事能力,而且提高了体会、感悟生活的能力。

当然模仿也绝不是直接抄袭或是生搬硬套,它是根据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文训练。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膝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方法时,应强调和鼓励学生“偷意”“偷气”。如果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范文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再写作,那么,他们的思维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创新意识也就悄然而生。

诚然,学生在“模仿”中也会出一些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老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去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指导他们学会“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四、研读文本,学习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写好议论文的范本。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引论——提出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全文。在分析了作者先破后立的思路之后,我又要求学生评析文中的比喻论证。最后,要求学生课下按照《拿来主义》的谋篇方式,并尽量用上比喻论证,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从交上来的习作看,效果很好。

再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五、联系写作,积累素材。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譬如,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史记选读》中学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品格、谈抱负、谈义气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学生占有了这些资料,就会较好地活用从范文中获得的资料,并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

我还要求学生随时摘抄课文中的格言、名言、警句、妙语,平时熟读成诵,时间长了,自然会练就一双慧眼。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为作文积累了素材,可谓一石数鸟,确实行之有效。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

六、结合内容,激发丰富想象。

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作文的翅膀,为了给学生插上作文的翅膀,我从不同的角度选准想象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根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进行联想,写出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丽之景。这段词文字不多,但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1700多年前三国争雄的烽火岁月中去,自然地联想到古赤壁的雄奇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有音响,有色彩,有势态,气象阔大,笔力飞动,令人情思激越,促人奋发向上。再如学完了《雨霖铃》,让学生通过想象,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入情入景入境的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描绘一幅画面。学生们思维活跃,描绘入情入景入境,想象非常丰富。

为激发学生想象,我尽可能创造时机,创造意境,让学生出“灵感”。

尝试了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几种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读”和“写”的关系也决不是简单的“吸收”和“倾吐”的关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各有各的目的。”假如写作一味地跟着阅读跑,就必然丧失自己的独立体系,成了阅读的附庸,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写作教学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阅读成了写作的“前奏”,成了写作的紧箍咒,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思想遭到严重的束缚,灵性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这样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总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它们既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应从整体的原理出发,在实践中要摆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较好地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让阅读和写作教学能达到张志公先生提到的“当分者分,当合者合”的境界。

品读文本,感悟亲情 第3篇

【关键词】品读文本;教学设计;亲情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亲情作为人类最纯真无私的感情,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稳定的要素,也是人文教育中重要的环节。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性以及大量的亲情教育的素材,使得合理利用亲情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成为可能,也成为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借助文本、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学科教育的优势。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深入文本,仔细分析、品味亲情,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亲情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讲解赏析,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与作品发生共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怎样充分利用语文的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呢?结合我在讲授《合欢树》一课中的设计和体会谈其有效实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点,将亲情教育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

《合欢树》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散文。在讲授《合欢树》时,首先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所蕴含的对母爱的深深的追忆和怀念。在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设置上,也都以“亲情”为核心和线索,统领教学。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借助对《合欢树》文本分析,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爱,引导学生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感受爱、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侧重于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感受母子情深,体会人间亲情。在教学的流程设计中,把教学流程分为五个板块,也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脚点放在“亲情”上。这样,就形成了以亲情教育作为教学的线索和统领,更能够凸显亲情这一教育主题。

二、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进行亲情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之感到真实、亲切,从而产生共鸣

在《合欢树》课堂导语的设计上,首先展示《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照片,教师用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奠定基本的亲情教育基调:《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不仅笑对人生,而且还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感染着人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他淡定从容呢?伴随着对《合欢树》的品读、鉴赏,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去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感受人间亲情的温暖。

教学情境的设置,还体现在教师的范读环节,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阅读、理解、感悟的情境中,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文章情感的深刻意蕴。而对于《合欢树》这篇文风非常朴实的作品而言,学生往往从直觉上感受不到作者沉郁着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歌曲《懂你》作为背景音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进行范读,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使学生进入作品创设的意境中。随品味母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进而联系到在现实中为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幸福而打拼的父母,让学生去体验亲情、感受亲情。

三、树立“大语文”观念,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作品来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在这种自然的强化过程中使学生加深亲情意识

在讲授《合欢树》一课,我想起了学生初中时学过的《秋天的怀念》和高中《我与地坛》这两篇文章对于母亲的介绍,就比较容易体会作者当年对母亲态度暴躁的愧怍的情感以及母亲去世后自己对她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也更易于主动接受这样温暖的亲情。

四、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和合作学习、交流,去理解作品,感悟亲情

要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还必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强化对作品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充分领会。

在《合欢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着:母亲与合欢树,母亲对待我,我对待母亲,我与合欢树四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研讨。比如,“母亲对待我”,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母亲生前是怎样对待“我”的? 二、从这些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通过读文本,就能总结出:儿时“我”作文获奖:内心赞许,但借她年少的事防止我的骄傲。青年时代“我”意外残疾:全身心给我治病。残疾无法治愈后:鼓励我写作,创造条件,为我铺设独立生存之道。进而体会到:母爱的细致、深沉、无怨、无私、面对灾难时的坚强、执着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和研讨,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无形中,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在平实语言的外表所包含的火山一样的感情

五、重视联系学生现实,做好亲情教育升华

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亲情教育,从文本到现实,从学语文到学做人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环节。只有借助文本,适时进行情感升华,才能达到良好的亲情教育的效果。在学生感悟文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苍穹辽远却有际,母爱浅近却无边。联系学生现实,让学生结合文章,进行“妈妈,我想对你说”口头表达。从三个学生的表达中,我感受到了学生被亲情的深刻触动

品读文本,体验情感 第4篇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钻研文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一、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理解,让学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言文字熏陶。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应抓住文本中传神的词句仔细品析,想象作者的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并且仔细推敲揣摩,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感悟重点词句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

如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呢?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总结出“简朴”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的:(1)办公室陈设简单(2)夜宵简单。而“劳苦”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大、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时间长。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一位泱泱大国的总理,吃的、住的却是如此的简单,但是总理这种简朴、劳苦的精神让我们感到非常不简单,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学生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场景。这样,通过品词析句,体验情感,提高了理解词句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二、充分朗读,感悟情感

文本中的灵魂是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文本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语言句子间的。朗读是学生亲近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的金钥匙。朗读是小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功,又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比如,就如何通过朗读感悟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救助车夫”这一片断的思想内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请同学们自由读,用波浪线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画出来。

生1:文中“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一句话让我最有感触,这说明爸爸和伯父和关心那个车夫。那个时代的车夫受人歧视,而爸爸和伯父却是那么关心他。

师:这句话是直接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车夫的,值得我们好好地品味。让我们一边读,一边看看课文的插图,想想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生:半跪着。

师:什么样的跪叫“半跪”?(请同学示范动作)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身体变得很低了,而且比较难受。

师:再细细品读一下这段话。(生品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从这段话中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先生就这样跪了好长一段时间。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悟到的?

生:“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生:“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因为周晔都觉得冷了,伯父应该更冷。

生:“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半跪在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面前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你觉得这一跪跪出了什么?

生:跪出了鲁迅先生对人民的关爱。

生: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师: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那份爱再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作品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善于精心捕捉文中“情感焦点”,充分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那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自然就会真情流露。

三、展开想象,启迪情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常常还有一些意思没有直接说出来,而这些深层次的信息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获得。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课文内容,充分挖掘发挥想象力的因素,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充满创造性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体验是丰富的,是深入的。

在学习《彩色的翅膀》第13段时,我先让学生仔细朗读这一段,并且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问道:“读这段话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生:战士们吃西瓜时非常小心翼翼,这说明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西瓜。

生:我仿佛看到战士们围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样子。这是战士们好不容易种出的西瓜,每个战士都爱怜地看着,舍不得吃。

……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想想战士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情景?

生:他们眼前会出现第一次种瓜失败的情景。

生:那场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的情景会闪现在战士们的眼前。

生:他们想起了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的情景。

师:想着这些,让我们再来看战士尝瓜的情景。请大家第三次朗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战士们珍爱自己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捏起”、“端详”、“闻”和“咬”等一连串的动词,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以前种瓜的情景。学生在想象中不但体会到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甚至把战士在尝瓜时想到的话也表达出来了,情感不光产生了共鸣,还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时时不忘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了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充分地发展。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充分地发展。

语文品读,让文本散发“美味” 第5篇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呈现的作品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以古诗为甚。古诗短小精悍的篇幅、生动凝练的语言、巧妙优美的韵律、博大深远的意境对学生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通过品读這些作品,能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教师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细细体味作品的优美韵律和独特节奏。

如杜甫的《绝句》用清新的语言和工整的对偶体现了优美的韵律和和谐的意境。

师:同学们,每个人阅读诗词时的感受都有所不同。曾经有人形容杜甫的《绝句》是一首歌,一首韵律动听的歌;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幅画,一幅色彩迷人的画。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们在阅读完这首诗以后,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老师,这首诗里描写颜色的词语比比皆是,色彩丰富且明快,所以我觉得它是一幅画,一副色彩鲜明的油画。

师:同学们,你们也有同感吗?谁能具体描述一下?

生:这首诗中有柳枝,翠绿色的柳枝垂到了水面上,丝丝垂柳在清风的吹拂下让人觉得温情而惬意。

生:我看到了两只黄鹂停在柳枝上欢快的歌唱。

生:我看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两只白鹭在水天之间自由飞翔。不,它们是在跳舞。看,多美的舞姿啊!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很美,也让老师看到了这幅自然和谐的优美画卷。那么,在诗句方面,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字数相同,都是七字成一句。

生:用词对等,词性一致。

师:这个发现非常有价值。这种现象在古诗中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做对仗。它的特点就是相同位置上的词要词性一致,这样就能产生鲜明的对比感。这首诗中用于对仗的词语有哪些呢?

生:“两个”对“一行”。

生:“黄鹂”对“白鹭”。

生:“鸣”对“上”。

生:“翠柳”对“青天”。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在最浅显的古诗赏析过程中,学生同样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简洁与工整之美,领略到了古诗的文学魅力。

二、品读语句——感知形象之美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来塑造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细细揣摩这些描写人物形象的文字,去感受从文字中散发出来的人物形象之美。

如《“番茄太阳”》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可爱善良、乐观开朗、坚强不服输的盲童形象。

师:同学们,作者开篇提到了“一栋灰色的旧楼房”,你们认为这栋楼房本身就是灰色的还是在作者眼里它就是灰色的?

生:作者认为它是灰色的,因为作者心情灰暗,所以看什么都是灰色的。

师:说对了,那作者灰暗的心情从何而来呢?

生:因为他是残疾人,他很自卑。

师:你从何得知作者是残疾人的?

生:课文后面写了“明明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所以他是拄着拐杖走路的。

生:还有“明明长大了要把腿给我”也说明作者是个残疾人。

师:同学们,现在在你们心中,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他是生活艰辛而且双腿残疾的人。

阅读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而且要理解蕴涵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上述教学实践中,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字理解的同时,试图让学生透过文字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揣摩语言的同时更好地体味文中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生动化、具体化。

三、开启想象——感悟意境美

小学生的思维都是比较发散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散自己的想象思维,拓宽自己的想象空间。只有充满想象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文章描述的意境美。

如《军神》一课的教学。

师:同学们,善于读书的人在读到一个句子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句子所描述的各种情节。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就在手术台旁,当手术刀一刀一刀落下的时候,你们会看到什么呢?

生:我看到整条床单都被他的汗水浸湿了。

生:我看到他紧闭双眼,紧咬牙关,正在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楚……

师: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

生:我很担心他能不能撑过去。

生:我觉得他就是一块钢板,一个钢铁一样的人,很勇敢。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刻在书本上的铅字变成一个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真正的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对话,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变为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

文本品读 第6篇

1. 以读为本, 品文本之意蕴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本大多文字凝练、语言生动优美, 尤其是一些片段内容新颖、形象生动、富含想象, 文本品读的要义就在于让学生品出文本之意蕴。那么, 我们如何让学生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我们应善于让学生抓住关键段落及好词好句细细品味、揣摩推敲, 在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 放飞想象, 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赋予静态的文本以动感和生命。

例如,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7册《诚实与信任》 (苏教版, 下同) 这一课时, 我是这么教学的 (教学片段) 。

师:请同学们反复诵读第15自然段, 与课文“对话”, 一定会有许多收获。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生1:从课文中“噢!是你, 很对不起, 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中的“很对不起”, 可以看出“我”很有诚意;从“不小心”可以看出“我”严于责己, 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生2:从“这是应该的”这朴朴实实的一句话, 让人看出“我”的一颗诚心。

生3:“不, 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 好让我把钱寄给你”这句话, 表明“我”再次表示歉意, 表示愿意偿还损失;“我”不但是这样说的, 而且是真心愿意这样做的, 从第3自然段“我”在小红车的雨刷下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就可以看出。

师:你们联系上下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文中“我”的心。谁再来读一读小红车主人的话, 说说你的想法。

生4:从“没关系……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我读懂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谅解, 不要计较得失。

生5:“不,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这比金钱更重要。”———我赞同小红车主人的话, 金钱不是万能的,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反复诵读文本, 并与文本对话, 放飞想象, 从而感悟到诚实和信任的可贵。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 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品悟出文本的意蕴。

2. 静思默想, 品文本之意义

周国平先生将“丰富的安静”视作为人生的一种境界, 而在学生的文本品读同样需要这种境界。因此, 在教学时, 我们一定要有“留白”, 让学生有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空间, 去对生动形象的词句、内涵丰富的语段进行反复地咀嚼、仔细地品析。也就是说, 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讲了什么, 还要品悟出文本内容的意义所在, 从而达到言意兼得、言意共生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学第8册课文《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这一则故事时, 针对“小小蚂蚁为什么能够成为蚁国英雄”这样一个主问题展开教学。故事抓住了蚂蚁突围中的表现, 从而凸显蚂蚁的献身精神。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找出有关描写蚂蚁在大火中突围的语句, 并静心默读, 体会蚂蚁精神。由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默读与思考, 学生在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等教学环节中表现活跃, 抓住关键句“迅速扭成一团”, 抓住了“不见缩小”“至死也不松动”“不放弃”等三个带有“不”的短语, 体会到了外层蚂蚁为了种族的延续, 勇于献身的精神。接着教师创设情境, 与学生模拟火海场中蚂蚁之间的心灵对话 (以下为教学片段) 。

师:外层的蚂蚁呀, 你的身体这么小, 你怎能抵挡得住烈火的焚烧呢?

生1:我知道小小的身躯抵挡不了熊熊烈火, 但我不能放弃, 只有我们的坚守才能换来整个蚁族的胜利大逃亡。

师:外层的蚂蚁呀, 你的同伴已烧焦了, 你怎么还不逃生呢?

生2:我不能为了个人的生存而放弃整个蚁族的生存。

师:外层的蚂蚁呀, 活着多好, 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

生3:生命诚可贵, 但是为了整个种族的延续, 就算牺牲自己也心甘情愿。

通过这样直抵心灵的对话, 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 而一切, 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似的品读, 从而更深入、更完整地感受语言的内在意义所在。

3. 披文入境, 品文本之意境

文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说明事件、表述意义, 更在于描绘意境。文本品读在很大程度上品文本的意境, 文本意境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文字的情感, 一是文字的美感, 也即情境交融。在文本品读中, 披文入情, 实则是让学生读出文本之情、读出文本之美。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披文入情?于永正老师说过:“音乐对课文感情的烘托、渲染有着神奇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们可以采用“媒体渲染”方法实现情境交融。例如, 在执教《望月》一课时, 可以通过选配与文章意境相符的音乐, 进行配乐朗读。在空灵、悠扬的音乐声中, 文字与音乐、朗读与情感融为一体, 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文本品读 第7篇

在教学中,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傅雷饱含期望地告诉儿子, 无论是人生的低潮还是高潮, 都要勇敢、坚强。但傅雷夫妇在他们人生低谷的时候, 却选择了自杀, 你觉得他坚强吗? (课件补充作者相关资料:傅雷在“反右派”运动中受到了严重冲击, 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分子”, 随之引起当时在波兰留学的傅聪出走英国, 而傅聪的出走又使傅雷背负了“叛国分子”的罪名, 最终导致傅雷夫妇上吊自尽。)

“傅雷是否坚强”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回答与我所预设的一样:有的说坚强, 因为他用生命捍卫了文人高贵而坚贞的尊严;有的说不坚强, 因为生命是可贵的, 面对人生的低谷和苦难, 不能舍弃生命, 而应用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去抗争。

预设开放性的问题, 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辨。然而, 对于傅雷其人, 不能仅用“坚强”或“不坚强”来形容。是不是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傅雷的思想、性格、为人处世?深读文本中的父爱是否应从品读作者开始?

在阅读过程中, 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 除了读者主体以外, 还有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的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在阅读教学中, 有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的共同参与, 对文本的深阅读应从品读作者开始。

一、从作者的生平经历看文本的历史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其人”即了解作者生平, “论其世”即熟悉写作的时代背景。一篇文章是特定个人写作的, 是特定时代的反映, 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 可以既看到它的正确、积极的一面, 又可以看到它不足、消极的一面, 从而更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 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更客观地评价文章的品格。

1.知其人, 方能解其深意。

教授《湖心亭看雪》一文, 应着重体现对“痴”字的深阅读。读这篇清雅的小品文, 引导学生感受雪中煮酒的情趣、体会深夜大雪的冷寂、品味“三大白”的浓烈和舟子不解的痴性, 这些都必须有作者生平和背景介绍作为向导。

2.论其世, 方能感其真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后, 让学生从诗句中分析诗人形象, 以“从诗歌中, 你读出了一个______的杜甫”为主问题, 通过在对话中穿插作者生平, 让学生逐步读出诗歌中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和诗人高大丰满的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体验填出了三方面答案:外貌、处境、情感性格。外貌的赏读中, 以一段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 让学生理解杜甫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之愁苦;加入“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的解读, 丰富了杜甫这位疼爱孩子的慈父形象;“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在湿冷的秋夜, 杜甫在这不眠之夜, 一定会为家计而愁, 也为百姓疾苦而愁。诗中找不到顾影自怜的“小我”, 而看到了浩然正气的“大我”。最后, 学生读出的是:这是一个有着伟大胸怀和气魄的杜甫!

二、从作者的独特个性体味文本的性灵之美

阅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由浅到深的同化和调节。而自发的主体图式, 只能同化文本显性的表层, 其封闭性, 使它难以触及隐性的中层和深层。而文本结构的深层, 恰恰是作者灵性的深层。所谓还原, 不仅仅是文本的还原, 而且还是人的还原、性灵的还原。

文本创作往往源于作者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历程, 阅读这些文本, 我们仿佛穿越时空, 与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进行心灵对话, 走入他们不同的人生舞台里, 感受文本中所舒展的个性生命的灵性。

明代的袁宏道就是一位“真性情”的作家, 他的散文《满井游记》虽是写景的游记, 但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他那不愿受拘束的自由个性, 他所描绘的早春景色处处洋溢着冲破束缚的自由之美。引领学生读出这些景物的自由之美, 是作者崇尚自由的个性体现, 但这并不是终点。“夫不能以游堕事,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 流露的是作者太多苦涩的无奈。他的往复出仕是传统士子的政治理想使然, 也存在无生计安能抒性灵的无奈。

三、从作者的情感世界看文本的思想火花

作者往往会将他的思想情感浸润在文本的创作中, 真正的阅读就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对话。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文本细微处出发, 体会作者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倾向。

1.以品带读, 引领学生感受文本中作者火热的情感。《安塞腰鼓》以其忘情的奔放、狂野的倾泻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 生命的升华……文章中的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这都源于作者那难以抑制的创作热情。学生情感的生发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 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唤出学生的青春朝气, 学生要用自己的声音演绎出文本的力量, 在课堂里激起澎湃的情感之浪, 散射闪亮的思想火花。

2.层层解读, 指导学生剖析作者的思想内涵。《背影》的动人之处在于父亲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而作者起初却忽略了这种关怀, “心里暗笑他的迂”;甚至是公然拒绝:“爸爸, 你走吧。”文章的高潮是, 作者看着父亲为自己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显然, 文章有了情感的转折, 才愈显深刻。然而, 只抓住前面父亲的言行, 虽然有连续性, 还不能构成文本的深阅读。从少年自以为是和父亲总不放心的隔阂, 到中年沉郁内敛和父亲孤独易怒的矛盾, 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和冰心的不同, 不是心心相印的。这里的父子之爱是有隔膜的, 但这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渗透着人性的深度。

3.巧用留白, 留给学生思考的拓展空间。回想《傅雷家书》的教学, 我与学生的阅读不能止步于此。在讨论之后, 应把学生的视点由课内引向课外, 通过引入傅雷先生好友陈思和的评述,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留给学生思考的拓展空间。

文本不是简单的文字, 而是记载着作者传奇的故事与生活经历;文本不是重复的符号, 而是镌刻着作者个性的烙印和人生轨迹;文本不是冰冷的文字, 而是蕴含着作者火热的情感与智慧思想;文字是有感情、有思想的, 语文是有生命的。因此, 深读文本, 应该从品读作者开始, 还原文本后的生命本质, 学会在咬文嚼字中剖析,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潜能。由此, 学生就会被语文的独特魅力深深感染, 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读、写、思和对话, 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

参考文献

[1].金圣华《傅雷与他的世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明]张岱《陶庵梦忆》, 上海古籍出版社。

[3].刘永平《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教育科学出版社。

深入品读,读文本之“趣” 第8篇

一、词句对比,解文辞之“趣”

文本中的各个语言要素,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都可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同样重视它们,并仔细地体会它们的特殊寓意,这样才能够在细微之处感受到作者蕴藏在文本深处的情感,更好地和文本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冰心诗三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词句对比的过程中感受到文辞之趣味。首先可以让学生将同一文本中的词句拿出来进行对比,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的内在意蕴。如在阅读《成功的花》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比文本中的词句,然后尝试找出究竟是哪一个词语突出了“花”的“成功”,而后还可以让学生将“现时的明艳、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等词拿来作比较,体会它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寓意,彼此之间又有什么联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文本中的词句拿来和其他的文本进行对比,如将冰心《繁星·四八》的诗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和《成功的花》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歌的主角分别是什么,作者在描述“草”和“花”的时候,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观点。《成功的花》体现了对人生的探索,只有不断努力,不怕牺牲,才能最终获取胜利;而《繁星·四八》的诗句则歌颂了平凡的生命,认为弱者也要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两首诗歌虽然写的都是花草,但是在内在寓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文本的趣味并非单一的,而是丰富而立体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平凡的词句中感受到文本的独特韵味,体会到凝聚其中的情味。

二、关注对话,悟人物之“趣”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关注文本的对话描写也能够从中读出趣味。文本中的一些对话虽然看似简单,只是对眼前之事的询问,但是实际上却有着某些暗含的意味。如果能够指导学生关注对话之趣,将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例如在学习《三颗枸杞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从中品味出特殊的韵味,更好地感受人物性格。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跳读的方法来阅读,专门阅读“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先画出对话中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理解这两段对话的含义。如有学生提出问题:“三叔为什么会说‘谁又不是这样呢?”“‘我呆呆地站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感到很乏味,这又是为什么呢?”“‘野豆角花,谁不认识!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号,这是为什么?”“‘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三叔说这段话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并体会主人公的形象。在分析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实际上三叔的话虽然简单,但是暗含深意。三叔虽然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但是却不能坚持,所以一事无成,三叔不想让自己的悲剧在“我”的身上重演,所以才会对“我”说了这段话,目的是要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感悟。

挖掘隐藏在文本对话中的细腻之处,这能够让学生观察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这能够让学生更为立体地关注人物的特点,品读出更为完整的人物形象。

三、剖析矛盾,审主旨之“趣”

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除了要另辟蹊径,读出个性以外,还要联系文本,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领悟这样才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中,阅读者可能会读出一些彼此矛盾之处,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住这些矛盾点,促使学生深入分析,更好地探究文章的真意。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学生对于文本中的很多内容都感到困惑,认为文本中存在彼此矛盾的地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进行分析,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探查文本主旨学生主要感到困惑的是不知道作者为何要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放在一起写,这两个地方似乎并没有什么共同点,这让学生感到不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困惑,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详细分析,分别找出它们的特点然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发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代表两种不同的世界:“百草园”代表的是自由快乐的天堂世界,而“三味书屋”则代表古板和枯燥无味。经过分析之后,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比,将自由的生活和枯燥陈腐的生活进行对比,用来表达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体现儿童天真欢乐的心理。抓住了矛盾点来进行分析,能让学生在互动释疑中得到扩展延伸,提高他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文本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住文本的词句、对话、矛盾点等内容,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理性思辨,从而更好地读懂文字把握文字之趣,这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本品读】相关文章:

品读赏析07-07

品读《边城》05-16

名著品读范文05-19

品读永州范文05-19

品读永州 上甘棠06-26

当代诗歌品读范文05-28

品读经典感悟范文06-04

品读国学经典范文06-04

品读孟子有感范文06-04

品读中国文人范文06-04

上一篇:公路工程管理创新下一篇:残疾人助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