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2024-09-11

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精选3篇)

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第1篇

1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在实现教书育人的道路中肩负着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造等各项重要职责。在当下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影响下, 应深刻认识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指导教育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力量, 培养造就大批社会主义建设可靠的接班人。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激发师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创新创造活力。

2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是接受教育年限比较长、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 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厚望, 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上进的, 他们充满理想、热爱生活、追求真知、渴望成才、务实进取、刻苦学习, 珍惜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大好机遇, 勇担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希望自己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然而, 近些年来, 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却也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

2.1 文化素养不高,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民族精神

不少大学生爱好广泛, 知识面较宽, 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文史知识欠缺。表现为有专业知识, 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

2.2 人生主体价值观不明朗, 在价值选择上缺乏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 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总趋势。许多大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 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 片面追求物质利益, 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 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2.3 重视专业知识学习, 忽视思想道德修养

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 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 缺乏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表现为思想散慢, 行为随便, 应付差事, 不负责任。表现为有知识少思想, 有文化欠修养。

3 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途径

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一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过程。是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同时, 也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系为指导,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进而建设良好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

3.1 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体框架规划中, 要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特长和极积向上的优势。在大学组织的各类校园活动在设计与研究时, 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个性, 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 充分地融合他们的意志和心态。这可使精神文化既满足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 又实现其引导和塑造人的目的。

3.2 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至今仍是民族性格、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取向中活着的民族文化的灵魂。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 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 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唤起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使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 民族精神得到培育。高校要用民族精神来活跃校园文化, 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反思中, 以杰出校友为榜样, 以光荣历史为骄傲, 增强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方式, 精神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价值取向。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中, 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 它不仅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 而且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莫大的提高, 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 合理地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可为高校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核心。当前, 受国内外各种势力因素的影响与冲击, 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 学术氛围弱化, 责任感缺失等现象。故而通过教育引导, 加强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对新时期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德斌,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6) .

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第2篇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大多数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基本步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多元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不仅改变了高校广大师生的沟通渠道、交流模式, 而且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重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进而利用先进技术占领文化潮流的制高点, 引导青年群体形成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 对高校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高校是现代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理性、科学、先进的观念, 通过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技术的革新, 来实现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也被视为社会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 形成于特定社会氛围中, 对特定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一定影响。高校校园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不同层面和维度中, 由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从具体形态角度看,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系统的四种基本存在形式。物质文化是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载体, 制度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规范确定主导性原则, 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标志, 精神文化则是凸显时代特征, 支撑大学精神的文化灵魂[1]。从空间存在角度看, 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和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呈现载体。课堂文化是实现高校知识传播和教书育人的基本结构, 社团文化是高校促进文化多元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组织, 而宿舍文化则是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人转变的保障性载体。最后,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角度分析, 校园文化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和职工文化等。

如果说, 对高校校园文化系统的第一种分类, 有助于我们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内涵, 第二种分类使我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那么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的分类将对改善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系统现状, 解决其运行中主要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特别在当前, 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 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校校园文化也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特色。在传统社会时代背景下, 校园文化被认为具有教育性、示范性、独立性、批判性等主要特征[2],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校园文化的特征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 即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和网络化[3]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的构成愈加复杂, 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更加依赖于处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行动者的积极作为, 因此, 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角度理解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 通常意义上所谓的高校校园文化是指, 由全体师生和学校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在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 形成和创造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日益发达, 使得校园文化从实体空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同样作为社会进步的产物和人类智慧的象征, 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精英的亲密“触网”, 引领网络潮流, 成为互联网空间中的弄潮儿显得天经地义、合乎自然。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个叫钱天白的学者通过中国学术网发到了德国的“抗议论坛”, 后来发展为非常热门的“强国论坛”, 与1999年众多年轻人在网络空间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有直接关系。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主体基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尽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这个比例在逐渐下降, 不过, 我们从网络用户的年龄同样可以看出, “当前的用户群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未来”[4]。时至今日, 几乎每一次引发社会热议的网络争论, 都能听到年轻学子的声音, 甚至有些由网络引发的社会热点与校园生活和学术规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可以说, 是网络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加多维、更加立体、更贴近现实。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与高校之间如此天然的联系, 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 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 结构:多元信息可能造成极端主义

高校既被人们看作汇聚社会精英的智慧“龙门”, 同时又由于知识分子通常过于专注理论, 对社会现实多少有些脱节, 因此高校也常常被视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然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高校相对封闭的状态。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多元化、开放性、平等性以及交互性, 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校园文化的信息来源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5], 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然而, 网络空间在制造多元信息的同时, 也使得谣言传播、欺诈蒙骗、恶意攻击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不仅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 网络中为了博眼球, 挣人气, 经常出现令人瞠目、哗众取宠的极端言论, 这对原本崇尚自由的学生却是一种诱惑、暗示和引导, 对他们还不够成熟的自我表达和价值取向产生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对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二) 功能:海量数据可能带来学术惰性

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媒介形态, 还是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全新的观念传播[6]。在过去没有学术网站, 教师们做起学问麻烦得多, 虽然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文献学, 为广大学子查找文献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路径。然而网络时代, 使得文献学变得过于沉重, 几乎累赘,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漠视传统文献的查找方式, 更青睐敲打几个关键词就能显示海量数据和资料的检索系统。而知网上越来越周到细致的服务, 不仅显示文章作者、摘要、关键词, 想要下载只需轻轻点击鼠标, 而且还能统计相关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基金来源、作者单位等等。如此一来, 任意一篇规范的文献综述也变得轻而易举就能制造出来。然而, 轻松的同时, 却给学术操守埋下了隐患。相比现在的学生, 过去教师做学问确实非常辛苦, 要做许多基础性工作, 然而他们却显得更加踏实、认真, 无论是观点、文章, 还是著作, 都透出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关切, 相比之下现在的学术圈且不说人云亦云的多, 就是同一主题, 相同文章的也不乏少数。可以说, 互联网上开放的数据库, 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制造学术垃圾的帮凶。

(三) 过程:广泛参与还是消极等待

长期以来, 学生一直是高校各类校园活动参与的主体。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是广泛参与还是消极等待, 既与校园文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联系, 同时也可以从自身寻找分析角度。课堂文化如果缺少学生的积极回应, 不仅是对老师教学热情的打击, 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社团文化如果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 那么将沦为万马齐喑的摆设。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和热情投入的宿舍生活, 将会成为死水一潭。无论是互联网产生之前, 还是网络普及后, 我们看到在高校校园中, 两类群体和两种现象都长期并存, 即一方面是围绕着高校各类事务的常规运转和普遍参与, 另一方面却是一定规模学生群体的消极参与和等待组织。以高校学院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为例, 许多学生党员在不知道候选人基本履历的情况下, 就投票选举, 盲目做出选择。再以社团活动为例, 大多数社团受制于资金、人员、活动场地等限制, 每个学期组织的活动非常少。获得学校大力支持的学生组织, 其发展的持续性可以获得制度性、经费等保障, 但参与成员往往会为了评奖评优等事务变得功利和世俗, 缺乏高校社团原本应该保持的纯粹。在大多数校园论坛中, 也出现同样的现象, 考研留学、工作求职和租房成为热门话题, 除此之外, 围绕着宿舍、食堂的话题, 都成为大多数学生选择性参与的内容。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非制度性建设与制度性建设相结合

对于任何类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 头十年的文化记忆是至关重要的, 将决定校园文化是沿着良性路径依赖获得优质发展, 还是深陷恶性路径依赖, 使校园管理无效、封闭。

根据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定义, 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学校非正式制度作用的发挥。我们可以说, 即使是在制度完善的产权或型塑实体中, 正式制度约束的作用虽然极其重要, 也只是型塑选择约束中很小部分,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更为广泛和普遍存在, 这也是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原因。校园文化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秩序组织的达成, 而制度主义研究则表明, 非正式制度在维持秩序和制度均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全媒体时代重塑高校校园文化, 从管理者和学校教职工角度出发, 应该注意将非制度性建设与制度性建设结合起来, 树立具有执行力、公信力的管理权威。

首先, 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道德化约, 重视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教育。总体而言,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强烈的经济绩效和动力, 如何降低校园文化组织的成本, 可以选择的一个路径就是以道德律令、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内化, 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制度建构。其次,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理应注重辨别和运用有关“共同感”的理论。“共同感”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于人们的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是有标准的, 感觉是可交流的, 因此标准就是共同感。“共同感”在引入的新制度主义学说中, 能够扮演起非正式制度的角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流程绩效评估, 通过关注广大师生对学校管理绩效的意见、建议和评价, 不断加以修正, 尽可能减少内部张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制度环境。最后,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认同构造”的“软建设”, 又要重视维持正义和公平的“权威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的诱导, 使其进一步感知自身利益所在, 对行动者进行必要动员, 形塑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自我认同”和“主动参与”, 如此, 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变迁也就有了充分的内生性动力;另一方面, 通过外来介入和权威引导, 实现自身公平正义的塑造, 打造无可替代的权威裁量主体。

(二) 主流价值导向与多元利益诉求相结合

全媒体时代使高校校园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元、更互动、更交融。技术进步造成的信息多元化, 市场经济形成的消费多元化等各种现代性问题, 在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渐凸显。立体化传播的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 使得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声音的讯息每时每刻都得到迅速扩散。这些良莠难分、真假难辨的讯息为众多涉世未深的学生所吸收, 往往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 结果不是消化不良就是富营养化。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原本精英文化占据高校校园文化主流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大众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一股脑儿涌进神圣的大学校园。而不论是信息化还是市场化, 这都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 从高校老师和学生的行动者角度来看, 重塑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在加强主流价值导向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关注高校师生的多元利益诉求。

首先, 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建设。如前所述,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重塑校园文化, 必须加强网络硬件设施, 完善校园网建设。其次, 着力建设网络文化, 通过打造校园网站、校园论坛等网络文化系统[7], 构筑网络化思想教育阵营, 从而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抵制不良资讯的传播。其中, 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网络技术过硬, 能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 同时反映灵敏、熟悉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和管理队伍。最后, 在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规范化的基础上, 更要注意确保师生多元的利益诉求。对多元利益的承认和满足, 不仅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的基础, 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彰显。人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 也是文化的源泉, 生命的意义和存在需要师生、社会的深度思考, “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生命的意义, 共同努力形成一种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之中, 由我们体验为必然的、有价值的行动欲望得到了论证、定向、澄清、深化、道德化和锻炼, 以至于它有能力去提出和实现决定性的、出于真正人道精神的文化理想”[8]。

参考文献

[1]彭斌.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2) .

[2]葛金国, 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 1990, (3) .

[3]王洪凯, 和婧.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2) .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13.

[5]贾玲玉, 陈遇春, 安健.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J].学术论从, 2008, (52) .

[6]朱景坤.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J].江苏高教, 2012, (6) .

[7]戴文红.论网络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J].江苏高教, 2010, (6) .

大学精神文化路径探析 第3篇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一般来说, 大学的功能主要有三项, 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随着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重视, 文化传承与创新被认为是大学的第四项重要功能, 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层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报告还提出, 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学作为先进科技的前沿阵地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必须担负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 应该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和主要源泉。因此,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2.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 大学文化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来并加以研究。王长乐在《大学文化简论》中指出, 由于大学教育在我国泛指高中以后的高等教育, 因此, 大学文化实际上是高等教育活动领域中的文化, 或者说是高等教育文化。目前, 对于大学文化的理解, 学术界众说纷纭, 定义内涵很多。通常来说,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于大学而言, 大学文化具有凝聚师生精神认同、彰显学校风格、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 大学文化已成为一所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具有特殊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有所区别。从概念上看,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大学文化研究是基于校园文化研究的日趋成熟而兴起的层次更高、内容更深的专门化文化问题研究领域。

3.大学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4年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从校园文化内涵中可以看出, 大学校园文化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一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推动学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品牌意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为进一步凝练大学校园文化特色, 创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应引入品牌概念, 树立品牌意识, 建设校园文化品牌。

1.品牌及品牌意识的内涵

品牌是一种商业用语, 这个词来源于古斯堪的那维亚语brandr, 意思是“燃烧”, 指的是生产者燃烧印章烙印到产品 (1) 。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将品牌定义为, 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简单地讲, 品牌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 它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 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品牌意识指一个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 它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观、品牌资源观、品牌权益观、品牌竞争观、品牌发展观、品牌战略观和品牌建设观的综合反映。在现代经济中,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品牌意识是一个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 是企业对其产品自觉维护并创成名牌的意识。

由于意识是一物质种存在, 因此,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一个商标和名称, 还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一种意识和物质的存在, 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印象。

2.品牌意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虽然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中蓬勃发展、热闹非凡, 但依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甚至存在很多瓶颈问题。如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水平高低不同, 难以平衡。如部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不够, 学生参与兴趣不大。如校园文化主体不清晰, 存在学校主动组织、学生被动参加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科学总结学校特色与亮点, 用品牌意识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思考与建设。

另一方面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性, 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对于大学而言,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则是首要任务。校园文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在构建文化育人模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开展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于品牌意识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建议

从品牌意识角度来讲, 校园文化品牌就是对各种校园文化进行提取、总结、凝练、包装、宣传、推广, 集中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地域文化, 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具有自己专属特色的东西, 在全校师生心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为此, 笔者认为, 在品牌意识的理念下,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要坚持以下三点。

1.要坚持和把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理念原则

一般意义来说,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 是一种信任。而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有良好的品牌战略规划和执行方案。对于校园文化品牌而言, 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是以培养人才为首要任务, 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师生, 因此, 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 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在掌握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设计符合学生要求、吸引学生兴趣的活动, 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注重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 把教授学者、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全部吸纳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实现资源的有效统一和协调, 提高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集中表达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 向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发展, 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合格人才, 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要遵循系统性、长期性的原则。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面广, 参与人员多, 既要有一套运行良好的机制进行保障, 又要树立长期建设理念。要建立一套纵横交叉的组织管理机制, 做到条块结合、分层管理, 把建设校园文化的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同时, 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进行必要的协调组织, 强调领导一致、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理顺关系、提高效率, 使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党政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

2.要挖掘和明确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定位内涵

品牌定位是在综合分析目标市场与竞争情况的前提下, 建立一个符合原始产品的独特品牌形象, 并对品牌整体形象进行设计、传播, 从而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具价值地位的过程或行动。品牌定位清晰, 品牌个性就鲜明, 品牌定位不明确, 品牌个性就模糊。校园文化品牌定位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基础上, 综合师生需求、时代要求而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是从学校办学历史中挖掘内涵。一所大学的发展历史凝练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 包容了各种文化、思想的发展。校园文化品牌的定位首先要来自于大学悠久的历史沉淀, 必须植根于本校办学历史, 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 这样才能发掘本校的优势和特长, 提炼出本校师生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校园特色文化。

二是从学校办学特色中挖掘内涵。最能直观体现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是大学学科, 因此, 校园文化品牌定位必须与学校学科相结合, 从学科中挖掘品牌特色, 将校园文化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 从而定位极具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三是从学校发展目标中挖掘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需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因此, 校园文化品牌的定位也必须着眼于学校长期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 统筹考虑, 科学规划, 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品牌内涵, 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3.要畅通和完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传承传播

品牌定位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当品牌定位确立后, 还必须有效而统一地传播这一定位。只有传播, 才能增加品牌的分量。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后, 重要的是加以传承传播, 增加校园文化品牌的美誉度、提高师生的认同感。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传播, 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 建设制度文化加以传承;可以依托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形载体, 通过物质文化进行传承;可以凝练大学精神, 固化价值追求和准则, 通过精神文化加以传承。

一是通过有形传承。有形传承主要是加强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人文景观、文化设施、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 通过外在有形手段对校园文化加以传承。要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将校园文化品牌内涵融入校园环境。要注重对办学理念和校训、校风、校歌等用公共艺术形式进行表现和固化, 营造校园环境的艺术氛围, 提升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还要注重加强网络建设, 提高科研、教学、图书等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发挥和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 为校园文化网络传承提供条件。还要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使教师们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有效提高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水平。

二是通过无形传承。无形传承主要指建立校园文化品牌的制度文化, 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凝练大学精神, 以此形成良好的风气对校园文化品牌加以传承传播。要科学总结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制度化, 完善学校文化传播基地、文化品牌的制度保障体系, 通过制定大学章程、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等, 推进校园文化品牌制度建设。要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发展, 通过改革管理模式、规范社团活动、建设社团文化等, 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 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 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从品牌内涵入手, 探讨和研究从品牌理念、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承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品牌,品牌意识

参考文献

[1]沈威, 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27 (1) :101-104.

[2]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19-121.

[3]杨正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浅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4]朱京凤.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

[5]韩迎春.“五个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校园文化研究, 2010, 2:21-23.

[6]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光明日报, 2011-4-25.

[7]冯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二辑)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行为状态下一篇: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