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具范文

2024-08-04

生产工具范文(精选11篇)

生产工具 第1篇

工具反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结构形态。要了解嵩山地区原始农业聚落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历程, 必须依据各遗址出土各类工具结构形态等进行全面分析。

从李家沟遗址新石器早期阶段工具形态

看,该遗址以石器工具为主,打制石器主要有细石核、细石叶、边刮器、砍砸器等,磨制石器为无脚石磨盘。[2]唐户遗址2007年发掘出土的工具以石器为主:石核1件、尖状器2件、石磨盘49件(1件完整,48块残)、石磨棒7件、石铲7件、石镰1件、石刀1件、石凿2件、石杵1件、石饼4件。另有陶纺轮1件[3]。

迄今, 在裴李岗文化中尚未发现穿孔石器生产工具。较早发现穿孔实验但尚未成功穿孔的石器,是在1979年发掘裴李岗遗址时出土的[4](见下图 ):一件是T305第2层出土的两面钻有圆窝的残片; 另一件是在M38中出土的长石条, 长边一侧平整一侧有一道浅凹槽,两面均有未钻透的小圆窝,一面6个,一面2个。第六期(属仰韶文化)时出现了简单的穿孔石器———石纺轮, 但大型石器工具仍未出现穿孔结构。2007年发掘唐户遗址出土一件残石铲,磨制,器身扁平,褐色粗夹砂岩,两端均为圆弧形,侧边弧形,两侧有对称圆形钻孔,未透[5]。这一时期,掘土工具石铲尚未出现肩部结构形态,柄部结构尚不突出。

裴李岗文化等“钻孔”石器

上述工具 按功能作 用大致可分为渔猎、采集、加工、耕作等几类。属于渔猎工具的,有石球、弹丸、骨镞、骨匕、网坠等;属于采集工具的,有石斧、石铲、石刀、石镰、骨匕、蚌镰等;属于加工工具的,有尖状器、刮削器、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凿、石锥、石饼、石砧、研磨器、砺石、骨针、骨锥、骨抿、蚌刀、蚌镰、陶拍、陶臼等;而用于植物颗粒加工工具的,有磨盘、磨棒、研磨器、石杵、陶臼等;属于耕作工具的,有石铲、石斧、石凿、骨凿、骨锥、鹿角器等。

为全面分 析嵩山地 区新石器时代各阶段生产工具发展结构的演变,本文选取长葛石固和郑州大河村遗址为样本,做一简要分析,借此以窥全貌。

长葛石固遗址依据地层堆积和墓葬打破、叠压关系分为八期:前四期(I—IV)属裴里岗文化范畴,后四期(V—VⅧ)属仰韶文化范畴[5]。各期出土工具分类参见表一、表二、表三(依据《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

根据嵩山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至裴李岗后期各遗址出土工具的结构组成、形态等分析其经济结构,特点有以下四个:

一是磨制石器越来越发达,类型繁多。同时工具的加工技术及类型质地多样化, 骨质、蚌质、角质、陶质工具增多,显示经济活动多样性和生业结构的复杂性。

二是加工工具占比较大,形态材质多样,显示渔猎采集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生产经济活动极其有限。

三是土壤垦殖程度极低, 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状态。上述工具中石器、骨器工具小型化,稍大者在20厘米左右,少数达到35厘米左右, 如莪沟出土的一件石铲长35.7厘米。多数介于长度8~20厘米之间。尤其是未能出现穿孔及肩、柄结构的大型石器工具,石铲等工具的两侧用绳索捆绑的凹槽并不明显, 说明用于捆绑结构的石器较少或者说复合工具较少出现,大多数石器工具只能是手执状态,尚不能利用穿孔捆绑杠杆作业,只能穴种、点种,不能进行大面积耕作,土壤翻耕、深耕亦极其有限。工具结构形态及出土碳化种子和果核证明, 迟至在裴李岗文化末期, 嵩山地区原始农业仍是采集渔猎为主,人工栽培作物可能刚刚兴起。

四是根据工具发展演进的形态和比例分析,在裴李岗文化时期,磨制石器工具大量出现而且呈现普遍化, 说明生产工具的生产和应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这种生业模式,已经脱离了单纯依靠采集狩猎活动,进入有预期获得的简单经济活动状态, 生产经济向组织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是采集渔猎的范围和广度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动物驯养、土地垦殖、人工作物种植等行为使得农业发展开始向着程序化、组织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虽然这个过程只是刚刚开始)。

由于裴李岗文化台地农业是从嵩山山地农业发展而来[6],山地农业的发展以火耕、打制石器工具及游动采集狩猎等为特点,属旧石器农业。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发现的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叠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中心营地[7]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这种山地农业的原始状况。我国古史中有“烈山氏”的传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晋国太史蔡墨云:“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国语·鲁语》亦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对于“烈山”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是放火烧山,“柱”则是挖穴点种的尖头木棒,这正是原始刀耕农业互相连接的两个主要工序。因此,关于烈山氏的传说实际上只是原始刀耕农业耕作方式的人格化[8]。“烈山氏”时代实行的是刀耕火种农业形式,工具简单、效率低下,生产耕作极其粗放。根据裴李岗文化工具结构形态分析,至裴李岗文化晚期,嵩山地区原始农业正向着“烈山氏”刀耕火种时代发展。

大河村遗址反映的是原始农业平原农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工具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工具质地拓展,类型多样。除了传统的石器、骨器、陶器外,蚌器、角器利用率提高,工具类型多样化。玉器、牙器、木器开始进入工具行列。玉器、牙器不再单单作为饰品等,只要适合即可作为工具使用。尤其是木质工具的发现,说明木质工具易于制作, 很早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只是木质工具不易保存,目前难以发现。

二是在同区域发掘遗址面积内工具数量越来越多,不仅石器、骨器工具比例明显上升,而且斧、铲、刀、镰等垦殖类工具也明显增多。

三是重要工具的结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复合工具大量出现。穿孔石器及柄、肩部结构工具如石铲、石刀等的出现与发展是工具技术的重大革新。在大河村四期穿孔石铲以及具有柄、肩部结构的石铲大量出现,说明可以与木棍等竿柄捆绑在一起组成复合工具的“石耜”业已出现。

图一:建业一号城邦出土大型工具石铲(H428、H55、T09095、H18)1

四是大型工具开始出现,20厘米以上的石器、骨器类工具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建业一号城邦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型石器工具如石斧、石铲等,器身的宽、高比例显著偏大,常见工具如石斧、石铲等有些体长60余厘米。这种大型石器工具一般没有穿孔结构,主要依靠器身和木棍等捆绑组成大型复合工具。大型石器工具的出现,说明工具用途和效率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显示土地的垦荒、垦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说明土壤的耕作效率提高,小型工具以及多种材质工具的普遍出现体现着田间耕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参见图一、图二)。

工具形态和组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原始农业生产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垦殖工具种类明显增多,既有传统的石铲、石锛、石斧、骨铲等,也有角器、木器等均可用来开土辟壤。说明渔猎采集活动比例逐步降低,生产经济活动逐步提高,食物来源有了预期性收获,农业生产进入规模化和组织化阶段, 有利于原始部落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2.深耕工具及大型耕具的出现 ,使平原农业开始进入大面积的土壤垦殖时期。穿孔石铲、石斧及石刀使得工具和木柄可以捆绑在一起,脱离了手执作业模式, 尤其是穿孔及带柄及肩部结构石铲等复合工具———原始耒耜的出现,在杠杆原理作用下,效率大大提高。原始农业的发展就其耕作技术方式的演变过程看, 可分为刀耕农业(刀耕火种)、锄耕农业(耜耕)、犁耕农业三个发展阶段。根据大河村出土工具形态分析,这一时期复合工具———“石耜”2的出现,表明平原农业的发展进入锄耕农业阶段。

3.这一时期,裴李岗文化中常见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较为少见,同时木质工具大量出现。在仰韶前三期出土的190余件木器标本中, 大多木块有明显的加工痕迹,砍痕、磨制出的刃部锋利削薄,木质较硬,其中一件木矛为侧柏,质地坚硬[9]。这说明,随着工具加工技术的进步,传统谷物加工工具石磨盘、石磨棒效率低、加工数量有限,且制作不易、容易损坏,已经被淘汰,而易于加工、方便使用的木质工具大量发展。很显然,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作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谷物生产数量和加工规模具有一定的工场化特征。

图二:建业一号城邦出土常见石器工具(H420、H247、H68、T17114、H181)

4. 这一时期 , 石器工具较裴李岗文化 台地农业 阶段普遍 变大,如石斧、石铲、石刀、石凿、石锛等多数 长度在20厘米左右 ,建业一号 城邦出土 的石器石 斧石铲等大多在30~60厘米之间。大型工具 标志着土 壤垦耕能 力的加深,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一时 期收获工具———镰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裴李岗文 化中普遍 出现的锯 齿石镰此时基本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直刃无齿石镰或石刀。耕种及收获工具的变化,体现了平原农业锄 耕农业阶 段农业快 速发展的基本特性———土壤深耕、大面积组织化耕种、收获及加工已颇具规模。

原始农具 主要是指 原始石器,石器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新石器革命”划时代的技术象征,而且还标志着原始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嵩山地区原始农业石器工具技术的发展,从技术革新和功用拓展看,可分为四个时期:

其一是从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发展。在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早期文化叠压关系的地层剖面,即裴李岗、前裴李岗、细石器三叠层1。这种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地层,为石器技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绝佳样本。在旧石器晚期细石器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细石核及打制的石质工具,如端刮器、雕刻器、琢背刀等,形体较小,呈片状。在这一地层中发现了磨制的石锛,还有大量搬运来的石块,均为扁平状的砂岩和石英砂岩。在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包含有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有锤击技术形成的细石核、细石叶,磨制石器出现了无支脚的石磨盘, 圆角直边上部磨平, 长34厘米、宽16.1厘米、厚6.5厘米。磨制石器的发展,显示细石器已趋于衰落。

其二是磨制石器的发展和拓展。裴李岗文化磨制石器的发展技术已较为成熟,石磨盘、石磨棒、锯齿石镰、石斧、石铲、石凿、石锛等成为磨制石器技术的典型代表, 大多数是器身通体研磨。如前述列表所见, 此时穿孔石器较少出现,部分石纺轮材质为砂岩质地,易于研磨,在坚硬的石英岩等较大型工具上还没见到穿孔石器,但从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等出土的几件有钻孔但未穿透石器的痕迹看, 这时已经开始出现石器穿孔的技术尝试了, 可能是对于石器穿孔技术的工具如研磨器等以及穿孔方法尚未掌握。但磨制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骨、蚌、角、玉等质地的工具制造上,锥、刀、镰、匕、铲、镖、针、叉形器等较为发达。同时,随着磨制技术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要求工具制作、使用快捷方便,锯齿石镰或蚌镰发展到仰韶文化时,锯齿渐趋消失,普遍以直刃石镰石刀等代替,以适应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其三是复合石器工具的出现。复合石器工具是传统打制、磨制石器与杠杆技术的结合,分为三类:一类是穿孔结构,一类是具有肩部、柄部结构,还有一类是侧部具有凹槽结构。复合工具是依靠石器独特结构与木质杠杆结合组成,通过二者的组合,把力的支点尽量前延,而把力矩向后延长, 从而通过杠杆原理大大提高力的功用,提高工作效率。第一类是通过绳索穿孔捆绑, 后两类是根据工具加工的结构特点进行捆扎形成复合工具形态。穿孔石器通过捆绑,肩、柄结构可捆绑、镶嵌,与普通木棍组合为可简单操作的掘土工具———“耜”。但从嵩山地区考古发现[4]看,至裴李岗文化后期复合工具仍较为罕见,至长葛石固遗址第七期(仰韶文化前期),尚未发现穿孔石器以及具有明显肩、柄结构的石器。目前,嵩山地区复合工具石耜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早期或偏晚,至大河村四期,穿孔石器以及肩、柄部结构的石器已经普遍出现了。

以裴李岗文化穿孔石器为例,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石器穿孔琢磨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质地坚硬的大型石器工具上面, 对琢穿孔技术尚不成熟, 考古发掘中多次出现的半成品穿孔石器证明了这一点, 石器穿孔技术的阶段性发展直接限制了这一时期复合工具的发展。如图三所示,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出土的一件青条石加工工具半成品,该器“长条形,长边一侧平整,一侧有一道浅凹槽。两面均有未穿透的小圆窝,一面6个,一面2个。横剖面长方形,两端不平整。长35厘米”[3]。2007年唐户遗址发掘出土一件半成品钻孔石铲,“褐色粗夹砂岩,两端均为圆弧形,侧边呈弧形,两侧有对称圆形钻孔。长19.5厘米,残宽9.5厘米,厚3.9厘米。”[4]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在T305第2层出土一件两面钻有圆窝的石器残片。残宽15.5厘米,残长10厘米,厚3厘米。”[10]这一时期, 质地结构疏松材质的小型石器工具穿孔现象已较常见,唐户遗址2006年发掘出土一件残纺轮 (原报告归为石铲),“褐色粗砂质岩。两侧边呈弧形,中部有一对钻圆形穿孔。残长5.2厘米,残宽6.5厘米,厚2厘米”[5]。至裴李岗文化后期以降,石器穿孔技术普遍发展,不仅小型工具如纺轮等,而且大型石器工具石铲等,也开始出现穿孔现象。长葛石固遗址第Ⅵ期出土一件石纺轮,“残存一半,紫红色。通体磨光,圆形扁体,中间厚,周边较薄。中央有一圆孔。纺轮直径6厘米,孔径1厘米”[9]。在大河村“仰韶文化前一期”出土一件名为“环状器”的青石残器,琢磨兼制,残孔内圆外方,长14.9厘米,残宽4.4~5.7厘米,厚5.2厘米,内径4厘米[11]。根据该残器形制,知其孔为两面对钻形成,器身长方体,应是一件钻孔石铲。该期同时出土一件残玉铲,黑白花玉,扁平体,中间厚两侧稍薄,磨光,上端饰圆孔三个,可能为一件装饰品而非实用器。大河村一期普遍出现穿孔石铲、石刀等石器,在临汝中山寨遗址属于大河村文化的第四期,也出现了穿孔石刀等石器[12]。

由上可见,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石器工具尤其是质地坚硬的石器穿孔技术尚在发展中,两面对钻的石凿等钻孔工具并不多见。从半成品工具形态看,对钻技术尚不稳定,因此可以推断具有穿孔结构的复合石器工具这时尚未出现。同样,我们发现,在裴里岗文化早中期,具有柄、肩部结构特征的石器亦是罕见的。综述之,在裴李岗文化早中期,原始农业生产处于刀耕火种状态, 抑或是锄耕农业的前期阶段。这一时期,在骨器等饰品上面的钻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质地疏松的小型石器工具上面,如砂岩质地的纺轮等。这一阶段石器穿孔技术的发展,与周边同时期原始部族的发展是一致的。“有钻孔的石制品大多石质较软,石料以含云母片岩、莹石和绿松石为主。”在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中,有钻孔的器物比例也不高,主要有纺轮、石环和穿孔石饰,可见穿孔技术还未广泛运用于工具的制作中,虽然此时的穿孔工艺已相当娴熟。

而到了仰韶文化早期, 复合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进入了锄耕农业阶段, 土壤垦辟技术的发展把原始农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其四是大型石器工具的出现。在郑州市河南建业一号城邦小区发掘出土了一批仰韶文化四期的大型石器如石斧、石铲等,体长介于40~65厘米,石铲为穿孔或肩、柄结构。大型石器工具———耒耜的出现,说明平原农业生产进入了深耕管理阶段。

生产工具 第2篇

库存现金属于金融资产分类四类中的哪一种?银行存款属于金融资产吗?

什么是非衍生金融资产

什么是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付款额还有最高最低吗?

P101:现行利率风险头寸、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

P119历史损失率?

P123例13:2005年5月收到上年现金股利40万元,书上做了两笔分录,是否可以做一笔分录:借银行存款4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0 ?

第七章练习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和丁公司同为远大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甲20×7年至20×8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资料如下: ⑴20×7年4月1日,甲公司以原价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从丁公司取得其子公司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合并日A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可辩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在合并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相关法律费用20万元,相关手续均已办理完毕。为什么借:管理费用 20贷:银行存款 20?购买方在进行企业合并时所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要计入合并的成本,在这里为什么不计入合并的成本?

七章例12:

1、账面价值:1000+1140=2140(万元)、处置收入:3500。“差额1340万元不是处置这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中,的“1340万元”是否应是“3500-2140=1360”?

2、“B企业今年有资本公积600万元”,是不是指“B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600万元”?如果是的话,例子是否举错了?

P150:为什么乙公司固定资产入账是117万元,而不是100万元?是不是材料的公允价值都是不含税价?设备的公允价值都是含税价?

P153:为什么支付补价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可以这样吗:借 固定资产345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350000银行存款100000

本期退回的前期多交的税费,算不算是“本期退回的税费”?

P394: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什么要减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P395:(13)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0000(元)是怎么来的?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还包括持有并准备增值后的建筑物吗?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应当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吗?

用工具设计工具 第3篇

分好组后,我们小组成员个个兴致勃发,首先我们再次尝试了老师刚刚演示的“利用几何画板构造轴对称图形”及“利用‘反射’变换,轻松地设计美丽的图案”这两项内容. 当完成第二个图案,一只美丽的蝴蝶挥翅而出的时候,笑容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原来,数学中的对称美竟是那样迷人,设计图形如此轻松有趣.

接着我们找准一个方向,动手研究用几何画板设计角平分线仪器. 以往我们寻找角平分线通常是借助量角器进行度量,老师今天要求我们利用两组相等的线段设计一个角平分线仪. 我组成员开始了讨论: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借助几何画板来设计呢?

一番热烈的讨论过后,我组明确:老师给的是两组相等木条,用它们来找角平分线,那么可以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证明角相等.

理论框架有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

1. 构造任意大小的圆;

2. 在圆上任取两点,构造两条半径,隐藏圆;

3. 分别以圆上两点为圆心,任意相同的长为半径构造圆,构造交点并隐藏圆;

4. 连接圆上两点与交点的线段.

经过以上几步的设计,我组完成了如下图的工具.

为了进一步验证工具的有效,我们进行了多次演示,发现无论何种三角形,要找角平分线,只要把工具上相等的两边拉伸到与原三角形两边重合,然后再连接相等的两边的交点,角平分线就有了. 还有小组成员,更是精益求精地拿出量角器多次测量,结果都是正确无误. 一种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这节课,我们一起动手研究,发现数学不再是空洞的“纸上谈兵”. 它也可以像做实验那样进行操作,也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并且有了这个角平分线仪之后,不再需要繁琐的测量,只要轻轻拉伸,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方便. 我想生活中能够用数学解决的问题一定还有很多,下次老师会让我们解决什么呢?我们课后再深入研究,也许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出更棒的东西呢!神奇的几何画板,有了你,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数学!

生产工具 第4篇

(一) 金融工具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关于金融工具的定义是:一项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 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105号财务准则公告认为, 金融工具包括现金、在另一企业的所有权益以及如下两种合约: (1) 某一个体向其他个体转交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 或在潜在的不利条件下与其他个体交换金融工具的合约规定的义务; (2) 某一个体从另一个体收到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合约规定的权利。

通常认为, 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工具, 是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也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二) 金融工具的分类

根据财产类型, 金融工具可分为债务型和所有权型两类。更普遍的分类则把金融工具分为现金类和衍生类。现金类包括证券和贷款、存款等, 衍生类分为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和柜台 (OTC) 金融衍生品。金融工具具有表外风险, 不同形式其金融工具的金融风险不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衍生类金融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 衍生金融工具

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认为,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 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衍生金融工具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一种新型的派生金融工具, 是在即期交易的商品合约、债券、股票、外汇等原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衍生金融工具一般包括股票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债券期货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具有4大特征:跨期交易、杠杆效应、不确定性和高风险、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人们意识到, 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首先, 价格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 同时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其次, 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风险, 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增强国家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但是, 在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 衍生金融工具的负面作用受到了人们的诟病。

二、金融危机与衍生金融工具关系分析

从2006年春季开始, 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显现, 2007年8月, 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 金融危机已经波及了全球。分析其形成过程可以发现, 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是直接原因。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 美国利率水平较低, 而住房市场持续繁荣。一些贷款机构便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贷款。银行给购房者放贷后, 商业银行便通过投资银行, 对贷款进行重新包装, 通过发行和销售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债务抵押债券) 让债券持有人分担房贷风险, 以便使自己尽快回笼资金。

接着, 投资银行又推出了高风险的新产品CDS (Credit Default Swap, 信贷违约掉期) , 由于投资银行从CDO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保险金, 因此, 保险公司也加入其中。从此, 具有高风险的CDO全面进入美国金融市场。之后, 美国金融机构把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 从而开发出多种金融衍生产品。

由于衍生金融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 又能降低交易成本, 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利润, 因此, 投资者纷纷加入到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中来, 其规模与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而随着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其风险也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以评判。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 加上短期利率的提高, 次贷的还款利率相应地大幅提升, 这就使得购房者通过出售住房或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大大增加。当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时, 违约现象大量出现, 从而广泛影响了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 金融危机便由此产生。

研究发现, 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对冲风险, 但是独立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从衍生金融工具的4大特征可以看出,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具有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的投资工具, 因此, 这就大大增加了市场上的投机、套利机会。而从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 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 而次级抵押贷款、CDO、CDS等衍生金融工具则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 完善相关法律, 加强人才培养

从此次金融危机中, 各国均应提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认识, 加强探索和研究, 从而对衍生金融工具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时, 各国还应完善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法律, 使对其监管有法可依。另外, 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防范专业人才培养也非常紧迫。

(二) 加强自身监管, 进一步防范风险

1. 金融机构应重点加强内部的自我监管

金融机构应重新确立发展目标及行为准则, 着眼长远, 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经营风险, 提高经营效率, 深化金融改革;建立从宏观至微观的控制系统, 规定交易种类和交易量等, 谨慎选择金融产品;重点加强内控, 严格监管交易程序, 实行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的分离, 并对业务授权进行严格的层次划分;对于机构的资产组合, 要定期进行审查, 从而对于风险过大的操作进行调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 合理地使用激励机制并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

2. 交易所应切实履行职责, 加强内部监管

作为组织者与市场管理者, 交易所要完善交易制度, 制定合理的保证金比例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避免连锁性合同违约风险的发生和内幕交易等事件的发生;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清算制度, 加强清算、结算、支付系统的管理, 通过协调各市场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要完善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监管与信息披露制度, 改革会计记账方法和原则;各国交易所还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充分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探索。

3. 各国政府更应切实加强监管工作

各国应积极改革监管制度, 明确各机构的监管职能, 制定交易管理的统一标准, 通过消除立法和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及时关注国内金融市场及重要金融机构, 一旦发现问题及隐患, 要及时采取措施, 缓解负面影响;各国应出台有利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 从而抑制市场上过度的投机行为。

(三) 加强国际合作,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应对金融危机时, 国际间应加强合作。世界各国应在充分了解本国衍生金融工具现状的前提下, 积极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 从而提高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世界金融中的发展现状;国际清算银行应加强对衍生金融工作的调查研究, 并和各国政府加强交流与合作, 以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各国应积极与国际接轨, 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加强信息的披露,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各国的权益、防范金融风险, 促进金融稳定。

在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 世界各国均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 世界各国应积极努力、共同应对, 从而更好地掌握衍生金融工具, 有效防范其引发的风险, 使世界经济顺利渡过这场危机并重新回归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IASB, 2008:《Re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Amendments to IAS39and IFRS7》, http://www.iasb.org.uk.

上海文化空间生产与再生产 第5篇

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呈现形态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我认为开埠后,上海逐渐形成三个城市文化空间:第一是开埠以前形成的以老城厢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空间;第二是以闸北、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和北四川路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文化空间;第三是以闸北、普陀一带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生产的文化空间。这三个空间是有特点有联系的。

租界时代的上海,文化空间沿着苏州河扩展,形成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一次跨越。这一次租界的越界,沿着北四川路到美租界,包括后来租界向杨树浦扩展,形成一个新的租界,都是沿着苏州河这样一个空间进行跨越的。我认为这次跨越基本上是以经济为主的跨越,形成一个新的工业带。文化方面仍然是以公共租界为中心。第二次跨越在1992年浦东开放之后,浦东的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主,文化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我个人观点,从金融科技开始向文化的转变,就构成了上海文化空间的第二次跨越,我觉得这里面黄浦江起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我认为在文化性格上苏州河和黄浦江各有特点,苏州河是面向历史的,黄浦江是面向现代的,苏州河是内敛的,黄浦江是开放的,苏州河是代表上海,黄浦江要呈现世界性,它构成我们今天对上海文化空间的一种认识、一种宏观的把握。所以我认为世博会对上海文化空间的构成意义非常巨大,构成第二次跨越。

此外,我越来越觉得现在上海的文化建设有一个制约,我认为在上海和北京文化发展的比照之下,我们丧失一些信心。北京正式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它避开了上海。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国际化和城市中心是什么,我们没有定义。上海的文化可能更多是一个交流和市场的问题,这可能是上海文化发展最大的一个特点,这样也符合上海文化空间的生产。北京更多是以中国为主,上海是以国际为主的,是全球化的,这可能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这个观点我曾在北京的论坛上讲过,他们还是赞同的。我认为上海的文化观更注重市场,北京更注重政府行为,所以两地的文化未来发展到底怎么样,还很难说,我们不能光看获奖指标多少、产值多少,这些是表面指标,不能代替一切。

张英进(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系教授):我对城市空间这个议题非常感兴趣。列斐伏尔对空间理论有很大贡献,他在我们原来的物理空间之外强调经验的空间,这个经验空间不一定是看到的空间,实际上每个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与世界的联系,通过这个城市空间的可移动性,有相互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生产可生产物,空间是可以生产出来,不单是生产,还是再生产。列斐伏尔一直强调人跟街道、跟城市空间的互动,他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城市中行走、步行,这个很重要,步行完全是人的身体和城市接触,你可以真正感受到这个空间。

从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空间的意义不单指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指文化方面,这边我要谈再生产的命题。我个人认为再生产就是在原有的已经制造出来的物理空间里,重新创造不同的意义,我这里的意思是一定要超越现在。大部分人一谈到空间就是说经济,甚至是消费,但在消费空间之外,我们怎么创造个人意义上的文化,并意识到再生产不单是改造原有的空间,产生新的功能,很大的部分还包括这个功能是否能够被使用这些空间的个体所认同,包括个体跟这些空间的互动,互动可以产生不同意义。

第三,空间可以是平行,可以是另类的,而且是共生共存的。在这边就强调一下,再生产空间文化中,什么东西是对本地的使用这些空间来说,具有具体意义,有自己品牌的,什么东西是真正国际的又属于你自己的。新天地的出现,大家认为是一个新的天地,其实新天地打造的是老的天地,问题是现在新天地在中国有多大的效应。其实其消费功能跟上海其他空间比,不一定有意义,主要是强调空间生产和再生产当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人的主体因素,不要只考虑到消费者,要超越消费者。我们现在主导思想是消费,消费之外,还有其他意义,希望我们在考虑空间生产时,可以考虑到其他的意义,超越经济、政治、消费以外的,更符合人居、幸福指数、安稳指数、和谐指数等这些文化意义。

于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城市文化形态的呈现,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现实性文化空间的两级延伸。这一类的空间,一方面从私人文化空间建设的角度,不断偏远、私立;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城市公共空间,比如剧场、电影院、运动场馆会所不断地扩大延伸,城市也有中心,副中心,这是大家都比较共识的呈现。另外一个就是跟我们时代背景非常合拍的虚拟化文化空间,现在虚拟化的物质空间已经和现实性、物质文化空间相提并论,有的时候甚至是超过或者是覆盖。

其次,关于上海文化空间发展的基本构成,第一类是事业类文化发展空间,我们传统性的剧场、图书馆等等都属于传统型的;第二类就是产业化的,如创业园,这些都是新兴的文化;第三类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副业类或者民族类文化途径,我认为是一个潜力的文化。在上海,农民画,朱家角,召稼楼等,我认为都是潜力股。

最后谈谈未来上海文化空间的发展会具备哪些特征?我认为,一,技术和艺术支持下的虚拟交互性,就是说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数据化生存,尤其是前不久上海提出的智慧上海,实际上智慧就是文化的体现。智慧上海有几大体现,比方说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空间、智慧公众、智慧居住、智慧管理这六大坐标,这是欧盟智慧城市报告里面的一个标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上海未来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这个特征会非常突出。二,我们人造的文化空间,包括我们现实的实体空间,包括网络的实体空间,自然生态绿色的体现,还有人造文化空间运作和生产再生产的低碳环保机制和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三,空间布局上的雅俗共享或者共生性,北美一个国家的学生的文章中提到,在他们那个地方,文化空间已经不是割裂得那么清楚,就是说,文化空间、商业空间以及城市的其他空间兼容性特别强。四,我认为未来文化生产时空恒久性,就是文化空间和文化时间两个之间要协调发展。文化空间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考验。我们一定要反对短命的文化空间,反对水土不服的文化空间,反对格格不入的文化空间,最后我们更要坚决反对割裂历史文脉的文化空间的生产、再生产。

陆兴华(同济大学欧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的国际性、上海文化的国际性怎么打造?我举一个简单例子,不久前我去印度较长时间,我们调研了很多城市。到孟买时,他们跟我们说孟买和上海是一样的,从来都是好兄弟,上海就是孟买。我们连忙调查它的国际性,发现那里火车站、大学、图书馆一些国际机构全部都有。这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大家要的上海文化空间里面的国际性,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这个大都市,不是等待或者找到的,而是发明的,我们上海的国际性不是派一个代表团到国外去参观一下,造成很多经费超标后获得的。上海的国际性是我们上海人自己,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自己发明出来的。什么东西、什么行当没有材料就可以发明出来?我认为是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

nlc202309010603

展示很容易达到国际性:把周围的背景全部拉黑,我要突出这个东西,把周围的全部覆盖,十五分钟里面上海是国际的,撤销背景以后,上海就不国际了。所以我觉得,上海空间的国际性里有很矛盾的东西。很多上海人,很多上海文化空间,认为自己有好产品,有那么多优点,再加上有国际性,很完美了,那就错了。国际性是我们这个上海城市文化空间要向人类共同性靠拢,我们在15分钟里面,灯光下面,要替全人类说话,是这么一个姿态。

上海文化空间的个案解读

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教授):论及杨浦地区的文化空间的产生与建构,五角场是个绕不过去的地方。五角场有很多大学,似乎理所当然是杨浦最有“文化”的地方。其次因为杨浦沿江一带过去虽曾是租界的势力范围,但却一直是个工业区,除了众多的工厂码头,并无其它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空间”的地方。而真正把杨浦的文化空间与五角场联系在一起的当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大上海计划”的实施。这个1929年7月由上海特别市政府通过的以建设“华界”的“市中心区”的规划,在建造了市政府新厦及各行政机构办公楼等政治空间的同时,还刻意建构了“华界”上海或曰杨浦的最早的文化空间,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等。虽经历史变幻与风雨侵蚀,这一庞大的建筑群落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主要的楼堂馆舍却依然存在。可是,若不经意中从这些建筑遗迹前走过,会觉得它的高大宏伟的中式建筑风格好像与上海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格格不入,更与多年来有关上海的文字和影像中所有意无意塑造的“摩登”上海的形象不那么一致。它就像是一块建筑飞地,既因“上海”显得陌生,却又因“中国”让人觉得亲切。但无论其怎样让人疑惑,它却的确是上海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当年国人针对西人所生产出来的“租界”上海所生产出来的崭新的城市空间,也是通过“大上海计划”所着力“形塑”的“华界”或“中国”上海的形象。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个计划,前此仅为“租界”的上海方才因之一跃而成为“大上海”。

“大上海计划”的营造者借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与文化所欲展现的更多的是其政治面相,它力图向世人证明,中国与中国的文化能够在西方的侵袭下继续屹立在东方。但是,这种“中国固有之形式”的设计却并非中国所“固有”,相反,其实际上却很“现代”或者很“西化”。虽然从外面看起来有起翘的大屋顶、琉璃瓦,或大红柱子,却并非真正的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它的内里却是钢筋混凝土,供暖供热更是一律应用西式器材,对空间的处理与安排也与西洋建筑相同。因此,将西方的“现代性”内置与将东方的“民族性”外挂,就构成了此一时期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特点。同时,“华界”上海或杨浦这一时期的文化空间其实与政治空间是合一的,或者说只能作为政治空间的附属物存在。我以为,“大上海计划”之所以值得如此深究,是由于我认为“租界”上海并不是中国对上海这座现代城市的“想象”,而“华界”上海才是国人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解。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围绕“大上海计划”所发生的梦想也戛然而止。之后的五角场在一系列变革之后更像是一个简陋的内地小镇。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五角场快速发展,再次成为东上海的中心,只不过与“大上海”计划所生产的那个公共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不同,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性的文化空间。大家在这里购物、娱乐、休闲、交流,在这一新的商业文化空间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和身份的认同。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时代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结束,转型为社会主义的消费社会。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企业由国营和集体所有制改制为合资及民营,那里的工人对企业的全面依赖逐渐减弱为单方面的劳动关系,其对企业的认同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大多仅在劳动时间与企业保持关系,之外的时间内则将自我与企业剥离,并逐步将自己“还原”为单独的社会个体,参与文化活动时也以个人及家庭为主。因消费行为的“无身份性”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性”,使消费成为个人业余“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由此,商业性的“销品贸”(shopping mall)也转变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文化空间。显然,这个空间所具有的公共性及广泛的参与性是之前的任何类型的文化空间所不具备的。它也因此更具有日常性和“去”节日性,以往的那种节日性的和仪式性的文化空间已不再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所构筑的沪东工人文化宫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空间日渐衰落,并逐渐向商业性的文化空间转化。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1908年上海终于拥有了一所带250个座位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作为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的电影管理,最初就体现在对影院营业执照的发放上。通过执照的发放,工部局有效地控制了影院和电影的放映。利德尔,1919年时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收到了12月8日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哈钦森的来信,代英国商务参赞索取上海租界电影院情况,来自“伦敦外交部”的这份“商业调查表”,也较为准确地勾勒出1910年代末上海公共租界范围内电影放映场所的分布结构。这份统计表明,上海公共租界中心地带的大众娱乐在“一战”中后期呈现了的新样式——综合性游乐场。自黄楚九、经润三1912年在新新舞台屋顶上开设玻璃厅“楼外楼”始,上海租界在几年内就出现了一批规模不等的游乐场,或为独立建筑,或设在南京路新开张的几家大型百货公司内。据《上海文化娱乐场所志》记载,1912至1920年间开设的游乐场达10家之多,这些游乐场,往往内设多个剧场书场,演出各地戏曲、曲艺、歌舞、杂技、文明戏,备有舞厅、弹子房、屋顶花园、溜冰场、哈哈镜等供人娱乐,有的附设餐饮部以备游客享用,有的甚至还安装了当时少见的电梯等设备。游乐场的票价并不太高,往往一张票可以在一天内玩遍整个游乐场,对市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游乐场中,放映各类影戏自然也是必备项目。相较正式的独立影戏园(电影院),游乐场的观影因不需另外买票而使成本低了得多,这势必会赢得相当数量的观众。这种类型的电影放映场地,与当时租界当局颁布的《建筑规章》和《影戏院执照章程》条文有所冲突,工部局最终“法外开恩”,同意破例颁发给营业执照。然而,“花世界”游乐场在那之后不久发生过一起震动上海滩的火灾,导致三死十二伤。沪上报纸对此竞相报道,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还建议,“故上海之游戏场,如在楼上设影戏,宜不准发给执照”。火灾、混乱、惊恐,此刻以创伤的形式重新书写了电影场作为上海现代游乐空间的意义。胶片盒里窜出的火苗,最终要工部局的执照来扑灭,《字林西报》的强烈吁求声,也许正在提醒我们去关注欲望与治理这一组形塑早期中国电影并互相纠结的力量。

为何早期影院较多集中在偏离上海租界中心地带的苏州河以北?为何此时中心城区的电影放映以游乐场形式为主,而迟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较为密集的影院分布?这样的“前史”和有关三十年代“上海摩登”的叙述之间,能否在前述空间化的表述中找到合理的贯穿线索?这有待于我们对早期影史的细致的再读与再阐释。

吴驷(《申江服务导报》创意策划部主任):我想谈谈人民广场。其实最早的时候,它是中国近代的体育文化中心,里面不仅有跑马场还有足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到了19世纪末慢慢被赌博行业替代。如果我们把外滩称为城市的一个演示厅的话,能定位一个城市的真正价值的是它的广场。我们在欧美看城市建筑时,都是以广场为视角。人民广场经历了很多变化,从被收回改造成一个人民公园,之后又变成了政治广场,包括后来一系列演变,最后你会发现它很混乱,一直没有找到核心价值,体现城市的价值取向。但是人民广场其实是非常有历史传承的,非常有代表,尤其是跑马厅的历史,包含着艺术的游戏,体育游戏,审美的游戏,有着游戏的创造功能。

nlc202309010603

还有人民广场旁边的大世界,跟游戏主题也非常切合。它是上海的象征。大世界已经沉寂了很久了,现在到底要干什么,市里面也很焦虑,如果这里变成一个简单的博物馆,就死掉了,如果变成一个很娱乐的场所,又怕搞坏。方案一堆又一堆,实际上核心的迷茫在什么地方?缺少那种真正有创意的游戏项目。我认为,首先要更改博物馆的概念,博物馆到底要干什么?伦敦搞创意是最成功的,把博物馆变成一个艺术场所,每半年就可以鼓捣一个新的东西,什么都有,在那里当代艺术已经完全和游戏、和儿童的创意连在一起。

雷启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我去参观或者去琢磨过一些创意园。我发现创意园大多会有酒吧,还有一些店卖小设计、小玩意,甚至是些小的首饰、指甲等,都是一些置换性的小物件。那么在这个时候,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与我们脑海中的创意园区是不匹配的,我们觉得园区里展现的应该是跟这个伟大时代相连接的东西,可是看到的却是那么碎片化、那么无足轻重的东西。这引起我很大的困惑。

我觉得其实今天新媒体的很多特点与创意园区的特点也是类似的。新媒体的内容不再是以前的艺术性,而是点对点很碎片化的东西,那它带来的是什么?对个人而言,它铸造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很多人也会讲到,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东西,可能会形成一个人的不深刻,或者是容易情绪化。那么在文化方面呢,则可能是转瞬即逝,难以有一个长远的大的变化。

张屏瑾(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讲师):要讨论现代文学史中的上海写作的核心风格,在我看来,应该走向城市诱惑、冲动、变化多端和荡人心魄的层面。曾经就是这些极不确定的、带着新生物的几分野蛮生命力的东西,吸引了那些踏上黄浦滩头、怀着热爱、极想有为的年轻人,让他们在还没有形成任何思想界限的状态下,充分合作、交流,彼此欣赏、保护和爱慕。在种种坐稳了的时代来临之前,摩登、邪僻的上海景观给予人独特的震惊感,使他们急于树立自我以应对之。与其说他们热爱这座城市,不如说他们惧怕它,用文字治疗自己的内心创伤。我想,害怕在无限扩张的景观世界中失控,是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的情意结,也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各种主题播种下了不断再现的动机。

上海的一批现代派作家(通常说的“新感觉派”),以及周围一些同仁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左翼作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对都市也有着共同感觉。一方面,生活模式的改变,随着建筑、交通工具等生活载体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感觉不一样了,乡村伦理的失效,新的人际感受,困扰着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年轻人,让他们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事、风景都很难把握。另一个是都市强烈的视觉对比、贫富差距、华洋分殊造成的斑驳色彩。“上海,建造在地狱上的天堂!”这几乎成为了这批年轻人的共识。他们从各个角度表达了这个意思,诗歌、小说、电影,无论对于谁,都市感觉都是相当重要的资源和动力。

从现代文学的总体成果来看,无论是现代派作家还是左翼文学作家,还有别的一些写作者,他们的作品在今天看都是比较幼稚的,但他们有一点共同的好处,就是能够去抓最新鲜的感觉,并迅速地将其形式化,确实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如果从写作的成熟度来讲,今天的作家当然要远远超过他们的现代文学前辈,但读起来总还有点不满足,似乎还没有逾越八十年代的表达。我觉得当代作家的历史题材小说都越来越好了,韵味越来越丰富,对历史的眼光也越来越复杂。但写到当代生活时,总觉得缺乏某种当代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今天叙事形态的文字表达受到视觉冲击很厉害,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拨试图把文字视觉化的小说,在新感觉派小说里叙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而表现上海的《子夜》的开头如果没有那一段视觉化意味十足的表达,也不会那么有感染力。诉诸感官,这是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城市给我们的印象已经再直接不过,文字承担的功能,或散发的魅力,相应地也该表现出另一种样子。

引入都市空间的视角,意思并不是说要给都市文学以更多的篇幅,更重要的是从城乡空间关系的变化中去解读文学作品,而不是简单分类。当然,空间关系的表述还不止于城/乡二元,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地域文化的表述也必得转换成空间关系的探索,才能体现现代中国的整体结构性问题。在这个结构关系中,作家的某种流动才会凸显意义,比如东北的流亡作家来到上海,不仅仅是生存方式上的改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空间感觉的变化,有一些新的问题意识会发生。

王小龙(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首席导演):如果你在电视台工作就一定避免不了无数次回答一个问题,收视率是怎么来的?我解释不了,大家有机会可以打开它的周报、日报、研究报表,我敢保证,你肯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但偏偏现在业内有无数人愿意拿它说事,拿它估算一个栏目还能存活多久。在中国一个谎言要继续下去,最好就是大家把它夸大到不可辨认琢磨的奥特曼。收视率就是下一个电视的谎言。央视索福瑞媒体研究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称“最大的”没有问题,但所谓的“世界领先”是什么意思?这家公司的“世界领先”是谁来判定的?这个前提必须要告诉我们。在中国,种种数据是怎么回事,我想大家比我清楚,对这个机构所发布的数据,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我们大家共同在维护它。这个工具可能是很好的,在欧洲、在美国也是这样用,但它们的文化背景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吗?我们的体制和欧美是一样的吗?不具备应用条件的工具,不如说是垃圾。

仅仅3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电视台的一个国家,从中央到城市,到地级市到县级台,现在都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你问问周围的人,多少人还在看电视?如果我们的坐标是以先进国家为参照,你们回忆一下去过的国家,法国有几个电视台,美国有几个电视台,德国有几个电视台,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我们几乎就可以看到,剩下一个中央电视台就可以了,实际上都卖不出去。之所以今天各个电视台还在苟延残喘,是因为社会上有相当多的流动资金需要打广告。盲目的发展,盲目的扩张,造成电视业的盲目发展,特点就是它的不职业,不专业。你偶尔打开电视看一下,你没有发现你在看业余电视吗?我发现跟我们的中国的足球水平差不多。

其实对我来说,我相信制造业,相信自己产品的力量,相信自己的手艺,但是我们还能坚持多久?2002年我参与创办纪实频道,2008年参与创办艺术人文频道,我们不停在做,艺术人文频道成立三年多来,我们制作了《莎士比亚长什么样》等纪录片,我们还对国外的艺术活动进行了直播,比如之前我们又直播了纽约举办的“911”音乐会,但把这些努力都加起来,三天就可以播完,所以我常常感觉有一点失落。

沈琦华(《时代报》专副刊部主任):大家感觉好像新闻浩瀚,但它有很强的局限性。中国的媒体试图在被划定的界限内,不断突破边界,试图突破原来的空间。当然有一些媒体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其实大家可以感觉到,从这几年来说,媒体的空间越来越紧张了。

新闻这样一个状态,现在面临一种转型。有一样新的媒介出现——微博。其实微博的出现对于日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提升报纸的空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延伸,这种延伸也踩到了我们新闻的边界。微博在试图不停地突破边界。你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内容。大家应该关注这样一种传媒形态,微博的出现是整个的传媒体系一个很大的打破。

我再讲一下《时代报》,它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张免费的报纸,我们是在地铁里发。《时代报》经营得非常好,有很多的媒体要问,你们不是说以内容为王吗?你们为什么以渠道为王?我们其实是在文化空间上有突破。当时我们进地铁时是很简单的,地铁这个空间刚刚形成,每天有200—300万人通过这个渠道去上班,我们觉得这个空间需要有一份东西,有这样一个文化形态的东西。

张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我想谈谈外语出版,实际上外语出版对我们上海文化的构成有很大的影响。上海这座城市太特殊了,它是一个杂交品种。1843年时,英国的传教士就进来开书馆,开始翻译书籍。刚才提到了一份报纸——《字林西报》,在将近90年的时间里,对我们上海乃至整个的中国影响很大,它曾经是在中国地方出版影响最大的一份英文报纸,原来的对象是外国侨民,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文化人肯定也受它影响,当然后来我们也办了一些东西。在特殊的历史传承的空间里面,这些国外的报纸,还有英文的杂志等等,对我们都是有影响的。

现在,外语出版物中很多都是教材、辅导书类的,它对我们上海市民提高英语能力可能有帮助,但我觉得它在宣传上海本地的文化或者它对上海现状的反映这方面是有缺失的,充满了功利性。

如果我们这个国际性都市,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外语素养的市民,我们的英文报刊就要多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活。我感觉现在上海的外语出版中引进了很多,但是缺的是能用外语写作的作品,用外语写上海生活的报纸。前几年我认识一个美国人,是外语老师,他一直在上海,一直用英文写作出版,向外面介绍我们的上海文化,为上海真正的国际化努力。但是很可惜,他最后是死在上海的。现在上海城市的外语出版有很多问题,我也有责任,因为我是其中的一部分。

金融工具基本权益工具法及其应用 第6篇

一、基本权益工具法概念与逻辑

负债是需要企业牺牲经济利益 (交付资产或者提供劳务) 的义务, 需要企业发行股票进行偿付的义务不是负债。这样, 根据金融工具的形式进行分类就是一个结构化的选择。可以使用“基本权益工具法”来确定某一项金融工具是属于权益工具还是属于债务工具。为此引入“基本权益工具”的概念:基本权益工具是企业的终极所有权, 代表了真正的所有者权益。基本权益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其持有者对企业资产有要求权;如果企业进行清算, 这份要求权相对于其他任何对企业的要求权而言都不具有优先性。二是其持有者对于企业在所有较高优先级要求权都满足后所剩余的资产拥有所有权, 该所有权的大小只受企业剩余资产数量的限制。引入基本权益工具的概念后, 对企业净资产的最后要求权被归类为权益。这类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被看作是企业的所有者, 减少企业所有者可支配的净资产的要求权被归类为负债, 增加企业所有者可支配的净资产的要求权被归类为资产, 基本权益工具即所有者权益。具有一个基本权益工具部分和一个负债 (或资产) 部分的金融工具应拆分, 只有基本权益部分可以被归类为所有者权益。所有其他金融工具及其组成部分 (包括优先股等永久金融工具) 都应被归类为资产或负债, 而不是所有者权益。

在企业发行的所有金融工具中, 具有最低优先级要求权的金融工具 (如股票) 就是基本权益工具的一个例子。如果企业发行了两种优先级不同的股票, 只有最低优先级的才是基本金融工具。确定哪种金融工具是权益就是在对企业净资产的不同类型的求偿权之间划一条分界线, 将对于净收益的要求权和用于确定净收益的要求权区分开来。历史上所有者权益被定义为企业的剩余权益, 剩余权益是拥有企业经营活动净剩余的权益。但是企业有不同类型的剩余, 所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都可按等级列出来, 对权益和其他要求权的划分取决于对不同剩余水平的划分。基本权益工具的持有者承担企业及其活动的最终风险并享受最终回报。基本权益工具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是企业剩余权益的最低等级求偿权, 没有这种求偿权, 企业就无法存在或运营。基本权益工具所收到的任何数量的股利、赎回、分配都是企业净收益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法律形式是指企业组织中的财产权利, 这种财产权利往往都有明确的法律界定。金融工具的法律形式是重要的, 但并不决定其分类, 因此某一金融工具是否符合所有者权益的法律形式并非至关紧要。法律特征并不是判断某一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债务工具的关键, 一些法律形式的所有者权益是基本金融工具, 如普通股就是所有者权益的法律形式, 也是基本权益工具。优先股虽然是所有者权益的法律形式, 但通常并不具有对企业净资产的最低优先级求偿权, 因此不是基本权益工具。

除基本权益工具外, 其他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 (包括永久性金融工具) 都应分类为资产或负债。所有远期合同和期权都应归类为资产或负债, 即使这些远期合同和期权需要支付或收取基本权益工具。在用基本权益法对金融工具类别进行判断时, 基于股票的支付 (如员工股票期权) 应归类为负债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基本权益工具法优点

首先, 基本权益法增加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和可比性, 只将基本所有权工具归类为权益, 能使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加容易区分哪些会减少所有者在企业净资产中份额的要求权。该方法是基于财务报告的财产权利观 (产权观) , 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观点。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所描述的企业主体观不同, 企业主体观从企业 (而非其所有者) 角度看各个交易与事项。通过将最低等级求偿权金融工具列为权益, 基本权益工具法更清楚地区分了不同股东的权益。目前, 几种不同类型的所有者权益都混合在权益中, 在留存收益和累积其他综合收益中报告的数量, 其实应归属于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期权持有者和其他各方。如果收益的各部分能清楚地界定, 各类股东就能更容易地判断哪些收益归属于他们, 哪些不是。其次, 基本权益工具法简化了概念和应用, 将其他永久性金融工具归类为负债, 如果减少了可供分配给基本权益工具的净剩余, 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就是负债。该定义减少了结构化的机会, 如一些企业发行了永久性优先股, 并约定股利随时间而增长, 如果股利支付率增加太快, 超出企业支付能力, 企业就不得不回购这些优先股, 显然这里的优先股更具有负债的属性。

三、基本权益工具法具体运用

第一,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 以现金结算的签出看涨期权归类为负债, 但如果看涨期权发行者选择使用现金或股票进行结算, 就被归类为权益。这样, 即使发行者的意图是以现金结算, 其也可以通过加入一个股票结算条款将期权归类为权益。现行制度对签出期权的归类依赖于金融工具的结算要求, 如果期权条款要求以股份结算就归类为权益, 如果要求以现金结算就归类为负债, 这种处理方法和金融工具的后果并不总是一致。某项金融工具以权益结算, 但权益工具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轻易转化为现金, 那就和现金结算没有实质区别。基本权益法消除了这种会计处理上的不一致, 不管签出期权如何进行结算, 都被归类为负债, 这也防止了发行者通过改变金融工具条款操纵会计处理。

第二, 许多基本权益工具是永久性的, 但可赎回的金融工具 (不管是强制可赎回还是持有者具有选择权) 只有在具有上述两个特征时才是基本金融工具。即赎回的数量等于当持有者选择结算时所应享有的净资产数量, 这个数量可以用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来近似反映, 赎回计算公式应该反映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持有者在企业资产中应得的份额。在其条款中规定, 如果赎回会损害到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要求权, 则不得赎回。但值得注意的是, 要求以公允价值赎回的金融工具不一定是基本权益工具。因为如果企业在金融工具赎回日进行清算, 金融工具持有者所得到的企业净资产的相应份额不等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因此有必要排除企业清算的情况。

第三, 子公司和其他合并各方发行基本权益工具应在子公司的层次上进行确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也应保持基本权益工具的特征, 除非这些特征与合并会计报表内容不符。如果子公司发行了可赎回基本权益工具 (将以公允价值赎回) , 母公司对这些工具作了一个最低赎回数量担保, 这项金融工具在子公司报表上是所有者权益。如果母公司没有进行担保, 那么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它也是所有者权益;但如果母公司进行了担保, 那么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它就是一项负债, 因为担保对赎回数量进行了限制 (保证某一部分一定可以赎回) , 就不再具有最低优先级的求偿权, 因此不满足基本权益工具的定义, 应分类为负债而不是所有者权益。要指出的是, 一个由基本权益工具和债务混合而成的金融工具可以分离并分开进行报告, 就好比是两个各自独立的金融工具一样。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某些具有嵌入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 可以直接以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无需再分为宿主合同和嵌入衍生工具分别计量。

参考文献

[1]朱乃平、孔玉生、徐细珍:《可转换债券所含负债与权益的分叉处理法及其案例分析——基于标准期权定价模型的预期价值法》, 《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2]唐国平:《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本质:不同责任观》, 《财会通讯》2003年第3期。

[3]侯鉴、牛振喜:《混合金融工具在风险资本契约中的应用》, 《投资研究》2006年第2期。

[4]张志英:《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评析》,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2期。

从生产相对过剩到生产绝对过剩 第7篇

关键词:资本增值,新需要,相对生产过剩,绝对生产过剩

1 使用价值总量的有限性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 在社会总需要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一定时期全社会使用价值总量只能是一个有限的量。换句话说, 全社会所需要的物资总和与服务总和两者合在一起, 肯定存在一个有限的界定。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 这里所说的物品概念, 其范畴体系统一界定为物品和服务两大类别。科技的发展, 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无限发展, 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物品的潜力有着无尽的发展态势, 似乎只有资源枯竭才是这种生产力唯一的限制。不过,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 资本生产的物品数量成为一个社会的使用价值是有一些条件和背景的。资本生产物品的数量完全可以无限无穷地增长和扩大, 但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其使用价值的总量是一个有上线的固定值。也就是说, 一个社会的使用价值总量不可能随着资本生产的物品的增长而无限度地扩大。

通常情况下, 除了发生一定特殊情况外, 一个社会所有使用价值的量是由其所有的需求来确定的。马克思说:“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作为一种特定的使用价值, 资本的数量在一定限度内是可多可少的, 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因为它只能满足特定的需要就不再为消费所需要了。作为特定的、片面的、具有某种质的使用价值, 例如, 谷物, 它的数量本身只是在一定程度内才是可多可少的, 它只在一定数量上, 或者说在某种限度内才是需要的。而这种限度一方面决定于作为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性质, 产品的特殊效用、用途;另一方面, 决定于需要这种特定消费的交换者的人数。这种限度决定于消费者的人数乘以他们对这种特殊产品的需要量。使用价值本身不具有价值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度性。一定的物品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被消费, 才是需要的对象。例如, 只能吃掉一定数量的谷物等等。因此, 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自身中含有某种限制, 即对该产品的需要的限制, 但这种限制现在不是由生产者的需要来计量, 而是由交换者的总需要来计量。当不再需要某种特定的使用价值时, 产品就不再是使用价值。产品作为使用价值是由对它的需要来计量的。一旦产品不再有使用价值, 它也就不再是流通对象 (因为它不是货币) ”。

一个社会资本生产的物品体系并不是越丰富就会导致越好的结果, 不管从哪个角度思考, 从人类个体来看是一样, 从全社会来看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一个物品再有用, 一旦超出了人类需求体系的限度, 其超出部分就不会被人类使用。所以, 一个物品使用价值的总量不是由资本生产决定的, 而是由人类的需求体系来确定的。具体说来, 从个体的需求视角来分系, 由于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系统在一定时期是有一上线和下线的;从全社会来看, 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对各种物品的需要也是有一个上线和下线的问题。也就是从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整体来看, 一定时期的需求系统是一个容纳的范围的, 不可能无限的、任意的扩大和增长。

人类目前的需求系统的水平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没有新的使用需求体系的出现和产生, 也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个区域的人类社会使用价值总量是会固定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层次上的。人类社会使用价值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 这个不变理念对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那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一个区域的社会价值总量的上线边界。衡量一个人劳动的价值大小, 不是按照个人实际生产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而是按照全社会来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管个体劳动花费的时间多长多少。不过, 人类个体的个人行为的劳动要能够成为全体社会所承认接受的社会型劳动, 其前提条件是劳动产品必须作为使用价值得到他人的接受。如果产品不具有使用价值, 那就不能作为商品卖出去。无论这个产品的生产者支出了多少个人劳动, 也不能转化为任何社会劳动, 不能实现任何价值。

2 资本扩张的前提

马克思指出了在生产过程以外资本生产的第一个限制就是消费本身, 即对该商品的需要。这是剔除了支付能力因素、直接面对人类一般需要的消费。接着, 马克思指出, 价值的流通必须有等价物存在, “可是, 因为流通最初曾假定是一个固定的量, 是有一定限度的量, 而另一方面,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一个新价值, 所以对这个新价值来说, 事实上似乎不会有等价物存在”。这个“等价物”, 实际上就是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新需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马克思分析了这个“等价物”出现的3个层次的限制:作为使用价值受到一般需要的限制;作为价值受到他人生产的限制;交换以货币为媒介, 流通受到货币的限制。马克思对这个“等价物”或者需求来源的分析, 比各种各样的经济学家们, 都要深刻得多。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过于重视价值层次的限制而忽视货币的分析;从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出发赞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浅薄性自不待言;主张通过国家开支创造需求实际上是夸大了货币在需求构成中的作用, 3种经济学家所共同忽视的, 是马克思3个层次分析中最基本、也是决定性的分析, 这就是从资本与人类一般需要的动态关系出发, 来揭示需求的发展空间和限度, 从而从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这个制高点上, 说明资本的历史使命和极限。

3 资本极大拓展了人类新需要

资本开拓新需要的冲动内在化于资本的本性之中。政治经济学一般用资本的概念本身 (资本就是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发财的贪欲、资本竞争的压力来解释资本增值的冲动, 这是正确的, 但是还不够。资本增殖的本性, 来自于前述必要社会劳动时间总量不断减少的绝对压力。如果资本不能开拓出新的需要空间, 不但不能增值, 连原有的价值都难以保存。在这里, 为了能够形象说明这个问题, 马克思例举了一个案例来生动的阐释, “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 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 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 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出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 这个生产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如果创造这个新的生产部门的企图失败, 游离出来的50资本就会发生价值丧失。这就是说, 没有新的需要, 资本随时面临被消灭的命运。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创造人类有用性的体系, 大胆预言了人和整个自然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 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 其目的是使自然界 (不管是作为消费品, 还是作为生产资料) 服从于人的需要”。恰恰由于资本对整个人类需要系统的深度开发, 才真正促使人类克服了对自然的神秘感, 把自然作为利用对象来征服;同时, 这里己经揭示了在资本主义高峰阶段人类对自然的傲慢的根源。“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 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 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 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普遍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萌芽状态的开始。另外, 马克思还强调了资本这种东西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资本破坏着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 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

4 需要的有限性和绝对生产过剩

在上文所引用的关于资本和人的需要之间动态关系的一大段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指出, “但是, 决不能因为资本把每一个这样的界限都当作限制, 因而在观念上超越它, 所以就得出结论说, 资本已在实际上克服了它, 并且, 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限制都是同资本的使命相矛盾的,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 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 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不仅如此, 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 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 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 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

这段引语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家们广泛地用来说明资本积累的矛盾和限制。但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界限”的真实含义并没有得到充分注意。在这一段之前, 马克思指出, “它的第一个限制就是消费本身, 即对该商品的需要”。马克思特别在括号中加以说明, “根据迄今我们所依据的前提, 还根本谈不到无支付能力的需要, 即需要某种商品而自己又拿不出商品或货币去交换”。马克思又指出, 剩余等价物表现为第二个限制, 包括货币的限制。这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对价值的限制;价值对使用价值的限制。或者说, 资本的限制表现为:超过需要界限的绝对生产过剩;超过价值界限的相对生产过剩 (缺乏等价物或作为等价物代表的货币) 。

人的需要不是一个可以由资本永无止境开发的范畴。相对于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来说, 人类的需要体系是一个有上线的系统。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和其他动物一样, 它的一切生理发展和需求是有限的, 它的活动范围和发展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弹性理论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有限性。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论来说, 物品消费量在无限增长, 其产生的边际效用效能必然在逐渐地缩小和减少, 资本生产的物品总量一旦大大超出了人类使用可以容纳包容的界限, 这种边际效用就会变成一种负效用负效应, 人类的欢乐就会因为这个物品的使用变成一种痛苦, 从而导致人类对这样的物品就不再怎么需要, 反而产生一种厌恶的感受。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实际上就是对西方经济学“欲望无穷”这个前提的一个批判。弹性理论告诉我们, 奢侈品的需求弹性高, 必需品的需求弹性低。在《草稿》中, 马克思己经指出, 先前表现为人类奢侈型的物品, 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人类的必需物品了。当众多的奢侈型物品纷纷变成为人类日常的必需品体系的部分, 那就在相当程度上, 导致人类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可能和空间容纳范围逐渐缩小和减少, 不可能随着价格的降低而迅速提高需求量, 也不可能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幅度增加这些物品的消费。这是绝对生产过剩的表现, 是生产力发展对需要的充分满足造成的需求不足。面对这种需求不足, 资本必须扬弃奢侈品, 在原来奢侈的物品变成普通的物品的同时, 制造出更多的新的奢侈品来。这是资本的长期出路, 比凯恩斯创造短期需求的手段74/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更为高明。

实际上, 在大量无产阶级的基本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局部绝对生产过剩就己经发生了。一边是绝对的生产过剩, 一边是相对的生产过剩, 这两者并存正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现实, 所谓的“穷人没钱花, 有钱人有钱没处花”。如果认为由于许多穷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存在绝对的生产过剩, 就只能片面地强调贫困化的作用, 全然看不到富裕化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即使很多人挨饿受冻, 绝对生产过剩还是照样存在, 因为资本从来就不会为这些没有支付能力的人们而生产;对于具有充裕的支付能力的人, 资本也从来不管这些人是否会在需要的过度满足中窒息。因此, 资本主义生产不但受到购买力不足的障碍, 还受到需要不足的障碍, 一种存在于富裕阶层的社会的“绝对消费力”的绝对障碍。对于危机理论来说, 这种局部绝对生产过剩的意义就是, 对于生产超过需要的领域来说, 新资本的投入是没有意义的。在面临绝对生产过剩的领域, 资本的命运取决于资本能否开辟出人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生产工具 第8篇

随着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 人们对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所以每个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 就要想办法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生产现场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企业改革的进度和步伐。在这种背景下, 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精益生产理论应运而生。因为企业创造利润和收益的直接场所和各种生产信息的来源就是企业的生产现场, 所以精益生产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 因此, 加强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和关键是如何采用精益生产理论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

1 生产现场改善的理论基础

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LP) 既是一种科学的生产理论, 又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在大批量生产 (Mass Production, MP) 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后, 这种生产方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大,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跟大批量生产相比, 精益生产在成本花费、人员投入、场地占用、库存占用、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时间花费上都只有原来规模的一半, 但是效益产出和产品质量上却提高了整整一个档次, 可谓是事半功倍。

精益生产理论建立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把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和出发点。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既定目标, 我们应该彻底杜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 包括人员机构臃肿和产品库存的大量积压。精益生产需要开发的技术层面很广, 涉及到原材料供应商、各生产和管理部门团队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战略等, 需要节省的成本包括制造加工成本、管理费用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及财务支出费用成本。在这里, 我们提出精益生产理论的着眼点就在于降低经济成本, 避免过度浪费。而要满足节约成本这个总目标, 我们需要先满足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首先, 各道生产工序只需要向它后面的工序提供产品质量保证;其次, 产品数量和种类的管理要能够满足每天、每月企业的需求;最后但不是最次要的, 在企业人员使用和人力资源管理上, 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 即权力面前人人平等, 让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的价值, 从而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这三个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每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其他目标的制约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实现;这三个基本目标如果都不能实现, 那么总目标的实现更是遥不可及了;同样, 总目标实现不了, 三个基本目标也找不到方向, 这是由精益生产理论的特殊性决定的。而无论是精益生产的总目标还是基本目标, 都围绕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精益生产理论的两大构成支柱是准时生产理论和自动化概念。所谓准时生产理论是指对于必须要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 在必要的时候, 只保证必须生产的量。所谓的自动化概念是指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视及对不正常的生产状况采取必要手段进行管理。采用自动化概念的目的是避免不合格的产品经由前道工序进入到后面的工序, 扰乱生产秩序, 影响正常生产。

2 生产现场改善的方法体系

在制造加工业, 生产现场指的是企业各生产部门的制造加工现场, 是企业为顾客设计产品、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提供产品服务的场所。生产现场管理是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综合治理生产现场, 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为了达到顾客的满意, 作为生产现场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生产现场的改善意味着要采取持续的改善理论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 挖掘各种潜在资源, 消除任何形式的浪费, 用较小的风险和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和产出。并且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的团队合作, 进一步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

现在很多企业在生产现场的人员配置、生产设备布局和生产加工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 生产人员过剩, 生产设备不合理, 生产技术落后。在实际的生产车间我们发现人员配置和工作任务分配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有的工人忙的要命, 有的工人无事可做, 即人员的忙闲不均;一人一机的传统操作方式使得生产工人生产技能单一, 除了自己的设备其他不会操作。 (2) 生产设备陈旧, 出现故障率高, 生产布局不科学。很多企业的生产现场一直沿用十年以上的老设备, 导致机器经常出现故障, 设备生产效率低, 产品精度差, 甚至造成生产中断。 (3) 生产现场东西摆放不到位, 生产秩序混乱。由于缺乏管理, 在生产现场材料和产品摆放杂乱无章, 产品和材料相互碰撞, 既使得生产空间狭小, 又浪费生产时间, 导致生产流动不畅和产品质量下降。 (4) 生产作业标准不统一, 生产随意性较大。由于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上粗心的管理和工人生产时的漫不经心, 造成生产的随意性和生产时间的强烈波动, 破坏了整个生产流程的均衡。 (5) 生产现场环境恶劣, 生产条件较差。在很多生产车间和产品制造现场, 我们可以看到设备上厚厚的灰尘及地面上大片的油污, 另外还有随处乱放的生产工具。这种脏、乱、差的生产环境势必会给生产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迅速建立起一套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科学完整的改善生产现场的方法体系, 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套生产现场改善的方法体系包括:5S管理、生产设备优化布局、生产工作标准化和生产线平衡四大板块。其中5S管理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方面, 工作标准化又包括作业分析和作业测定两方面。在整个现场改善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首先, 5S管理的过程是通过清理生产现场没有用处的物品和重新摆放有用的物品、设计新产品、定期清洁生产车间及生产设备、对定置生产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定置管理规范化等途径, 彻底改变以往生产现场各种物料杂乱摆放、生产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创造一个新面貌。

其次, 对生产设备布局优化意味着打破以往传统的生产工艺布局, 采取优化方法对生产现场的所有生产设备重新布局。如果是条件相同, 车间面积大小一致, 设备尺寸接近, 我们要把物流强度大的生产设备安放在相邻位置, 使物流作业按顺序流动, 防止倒流, 减少搬运成本。

再次, 通过生产作业分析和生产作业测定方法两步实现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优化各项生产作业的方法和次序, 去除不必要的作业方式, 进行准确的作业定位, 达到相应的作业标准。生产作业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作业操作时间的浪费和波动, 减少作业时间,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 通过生产线平衡方法来平衡生产线上各个工作地的负荷, 使得这些负荷在统一的节奏下运行, 减少产品对库存的占用。通过合并工作地和拆分工作地, 推广一人多机的人机管理, 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投入和花费, 实现企业生产现场人员的优化配置。

3 结语

要深化企业生产现场管理, 让顾客高度满意, 就要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 采用精益生产理论和持续改善理论优化配置包括生产人员、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环境和操作方法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 避免浪费, 节省生产投入和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精益生产理论在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的运用, 介绍了改进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操作细节。将精益生产理论用于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实践, 对于培养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绍亭.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冶金, 2003 (03) .

[2]郭传刚.论精益成本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助剂生产废水的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第9篇

1 生产工艺及废水排放点

1.1 生产工艺

分散剂、减水剂其生产工艺主要为三罐一烘干,工艺流程如下:

磺化釜-缩合釜-中和罐-压滤机-烘干-成品助剂

助剂大多通过磺化-缩合反应原理进行生产,以浓硫酸作为磺化剂。为保证反应的高转化率,需要过量的硫酸进行反应,生成的磺酸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得到反应中间产物,经过液碱中和,同时加入石灰、纯碱等物质,将多余的硫酸根沉淀,将中和罐内的反应产物通过压滤机过滤,得到助剂的水溶液,通过热风炉的烘干为粉末即是最终产品,生产工艺较为简单。

1.2 废水排放点

由以上工艺可知,该项目生产过程主要在密封罐内生产,生产废水来源主要有两处:(1)反应釜夹套冷却水,水量约为7500 t·a-1;(2)压滤机滤布冲洗废水,水量约为3450 t·a-1。

2 清洁生产方案探讨

2.1 冷却水用作压滤机冲洗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上述2种废水中,夹套冷却水不与反应物接触,水质较好,企业一般自建沉淀池循环使用。但冷却水水温相对较高,需要长时间冷却或使用新鲜水降温后才能达到循环使用的水温要求。将冷却水简单沉淀后直接用于压滤机滤布头遍冲洗过程,其一定的水温反而有更好的冲洗效果,同时沉淀池外需新建一小型净水池,剩余冷却水沉淀后进入净水池通过添加新鲜水降温后重新进入夹套循环使用。该方法使用循环水代替新鲜水用作冲洗水,也可节省大量的新鲜水。同时可减少冷却水冷却时间,从而相应减少新鲜水用量。

经企业日程统计,冷却水用水总量约为7500 t·a-1,冲洗滤布水全部使用新鲜水需3450 t·a-1,将循环水代替新鲜水冲洗滤布,在水量上可以得到保证,由于冷却水中仍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在冷却水冲洗滤布后,为防止堵塞滤布微孔,需用少量新鲜水进行第二次冲洗。在进行综合利用改造后,冲洗滤布新鲜水用量可降低到500 t·a-1以下,一年可直接节约新鲜水3000 t。

2.2 滤布冲洗水用于干燥塔除尘

滤布冲洗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外观呈棕黑色,pH值在4~5之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中有机物主要以助剂浆液、残余原料及硫酸盐类为主,该废水使用常规治理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企业生产最后烘干工序中,热风对浆态助剂进行烘干时产生大量烟气,其成分以水蒸汽为主,夹杂有大量的助剂成品颗粒,烟气直接外排既造成了大量产品的浪费,同时外排粉尘也对当地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干燥塔采用旋风或布袋除尘,由于烟气中主要成分为水蒸汽和酸性颗粒,对风机及烟道有腐蚀作用,造成除尘效率不稳定,采用湿法除尘可避免这个问题。同时,经过沉淀处理后的冲洗水可进入干燥塔循环水池,稀释后通过水泵引入水膜除尘器。该厂于2006年11月对水膜除尘器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环保监测,结果见表1。

根据除尘器液气比计算出除尘器循环总水量约为258.9 m3·h-1,而冲洗滤布水相对较少,可将冲洗水沉淀后的上清液引入循环水池,收集的助剂颗粒溶于除尘水进入循环水池,除尘水可回用于缩合工序,作为水解反应添加水。该反应添加水量约为8400 t·a-1,可全部使用除尘水代替,新鲜水则直接补充于循环水池。将冲洗滤布水用于除尘,除尘废水用于反应添加水,共计可节省新鲜水11400 t·a-1。除尘水中收集的颗粒物与残余原料也可得到综合利用,共计可回收助剂约130 t·a-1。该厂生产废水清洁生产改造工艺流程图见图1。

3 结论

上述2种清洁生产工艺已经在企业中得到实践,针对企业原有生产设施的改造仅需增加若干循环沉淀池及水泵,每年可节约新鲜水用量上万t,回收助剂100余t,同时节约大量的废水处理费用,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助剂种类的多种多样,其生产工艺、反应原理也有不同,该方法适用于生产扩散剂MF、NNO、减水剂FDN及木质素磺酸钠的助剂生产企业。

另外,应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助剂工业的废水浓度高,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对其治理应优先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加以考虑,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对废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废水的终端排放量,目前针对化工助剂企业已开发出多种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有选择、因地制宜选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摘要:通过对以分散剂、减水剂为主要产品的助剂生产企业冷却水与滤布冲洗水循环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使上述废水得到综合利用,达到减少终端排放的目的,节省大量新鲜水并回收部分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废水,清洁生产,助剂

参考文献

生产工具 第10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调度;精细化管理;现代化一

1.引言

煤矿调度是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专业工作。而煤碳企业生产是地下作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连续生产。采、掘工作面每日三班生产,各班都有任务、工序、质量、计划和要求,同时在操作上还受到空间和地压的限制,因此调度不但要指挥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还要为下一班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它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调整,调节、调配、权衡、调遣、协调、指挥、监督作用。它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组织起来,协调起来,综合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的矛盾和簿弱环节,为了协助企业领导人来进行这些管理工作,集中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使生产过程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

2.煤矿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

特征一:较强的连续性。现代化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调度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坚持二十四小时调度值班,不间断地进行组织指挥,保证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特征二:严格的时间性。调度人员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了解清楚,上级领导指示和基层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传达、汇报、处理。尤其是遇到生产和重大人身事故时,时间性的要求更为严格,稍有耽搁就会贻误大事,严重的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特征三:较高的权威性。调度室是煤炭企业生产管理上的综合部门,调度员虽然是一般管理人员,但必要时可以代表企业领导者指挥生产。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岗位对调度指示、调度指令应无条件服从。

3.加强煤矿生产调度工作所需注意的要点

3.1 制度实施

其一,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生产调度的基础制度。生产调度系统是一个综合信息反馈系统,它掌握着实时的安全生产动态,及时有效地平衡、协调、指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二,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其次要健全事故分析处理制度。当出现险情和发生事故时,按应急预案及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时、准确、果断下达调度指令;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将事故的原因进行透彻、客观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在以后的生产中加以治理和预防,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其三,要实现生产调度的安全管理还要建立完善的调度检查制度。对生产调度的每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使之能够保证安全运行;对日常的生产调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这些日常调度工作得到严格的落实。

3.2 高效运行

要实现现代化煤矿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行,管理的制度及体系就需要做到以下要求:其一,要做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分工、职权的明确。其二,要确保指令的一致性。在信息反馈到调度室后,要由相关的责任人及责任部门进行决策,协调指挥。其三,要保证权责一致性。各部门在赋予任务以及在委以责任时,应该做到权利和责任两者同时授予,保证工作的执行力。其四,要有动态适应能力。由于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动态因素非常多,相关的制度及管理等无法完全与实际状况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动态、普适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煤矿的安全生产。其五,要做到分工与协作的合理搭配。通过合理分工以及相互协作,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3.3 精细化调度

在生产调度制度建立、调度人员素质培养、调度资料管理等方面都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调度工作的有序、高效、顺利开展。首先要规范和细化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调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汇报制度、生产例会制度、业务保安制度、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文档管理等制度、领导值班及带班制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其次,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应制定年度培训学习计划,要做好培训学习记录,记录学习时间、参加人、学习内容等。再次,要营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作为煤矿企业的一个核心部门,是企业对外和对内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对工作环境的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调度值班室、会议室面积满足调度工作和会议要求,设备、设施的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3.4 信息化管理

煤矿企业拥有一个综合的、完善的、集成的信息数据库,是煤矿调度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煤矿日常的安全生产和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系统应将各类数据信息保存不少于两年,并进行备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系统应对原煤生产、掘进进尺、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对生产日报、旬报、月报、年报等各类报表以及事故统计汇总,重点工程,隐患排查,通报等都要进行科学管理储存,将其传递给相关部门实现共享。此外,调度室还应具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监控终端显示并运行正常,具有声光报警、数据存储查询功能,及时、准确显示井下总人数及人员分布情况。通过该系统对人员的动态跟踪,促进了人员管理工作。当发生事故时更利于决策指挥人员对现场的指挥。

4.结语

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和努力,调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是企业管理现代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调度工作,推进精细化调度与信息化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霞,陈永峰,顾清华.基于GPS技术的露天矿生产调度系统研究[J].金属矿山,2009(08).

[2]吴雷.B/S结构下复杂报表实现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05).

碱法生产甲醇钠生产工艺的优化 第11篇

甲醇钠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制药行业,主要用于制备磺胺嘧啶、磺胺增效剂,维生素A1等药物的中间原料[1]。在燃料油漆行业,可用作清漆、颜料等的半成品原料。可用于生产紫罗兰香酮的香料行业。此外,甲醇钠在催化剂方面的用处很大,例如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可做CH3O-负离子的给与体,也可做双键加成反应,分子重排,缩聚反应等的催化剂。

目前主要有金属钠法和碱法两种生产方法。金属钠法是指固体或熔融态金属钠直接与低级醇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此种方法优点是甲醇钠产品纯度高,工艺简单,设备费低,缺点是不安全, 生成的氢气极易发生爆炸,原料金属钠很活泼,价格昂贵。碱法是指甲醇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水,此方法优点为原料便宜易得,成本较低,操作安全。但因其为可逆反应,极易导致反应不彻底,产品中经常有氢氧化钠等杂质,因此碱法生产需要不断移走水,加催化剂等方法使反应尽可能的向产物方向进行,同时要进行精馏等分离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杂质。

Kramis等[2]利用碱性金属氢氧化物与醇蒸汽逆流反应制得纯度不高的甲醇钠。用液态氢氧化钠代替固体氢氧化钠在连续分离塔中碱和甲醇的逆流得以实现。移除的水分增加了3倍, 使甲醇的效率提高了4倍,苛性碱的成本减少了至少40% 。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3]报道了碱法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范围, 塔温在105 ~ 130 ℃ 之间,氢氧化钠和甲醇的比例控制在1∶ ( 3. 5 ~ 4. 0) 。

1实验

1. 1实验试剂及仪器

无水甲醇( 分析纯,CH3OH含量≥ 99. 5wt% ,含水量% 0. 05wt% ) ,氧氧化钠( 分析纯,Na OH含量≥96. 0wt% ) ,卡尔费休试剂( 含P比唉) ( 分析纯,成分为CH3OH、SO2、I2、 C5H5N) ,以上试剂均由国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盐酸( HCl质量分率为36. 0wt% ~ 38. 0wt% ) ,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SF-1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昆山广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分液漏斗; 直型冷凝管温度计2支; 100 m L三口烧瓶。

1. 2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 1) 在100 m L三口烧瓶加入10 g Na OH和35 g CH3OH, 将温度调到45 ~ 64 ℃ ,加热使Na OH完全溶解。

( 2) 待Na OH完全溶解后,立即安装冷凝管,连接实验装置,并打开水龙头,将温度调到95 ℃ ,同时开始计时。

( 3) 随着馏出液的不断馏出,要用恒压分液漏斗连续补充甲醇以保持三口烧瓶中的液面大致不变。

( 4) 反应3 h后停止反应,称取馏出液和产品的质量,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测定馏出液中水分的质量分数和产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总碱( 氢氧化钠和甲醇钠) 的质量分数, 并由此算得甲醇钠的质量分数。

( 5) 温度以95 ℃、100 ℃,105 ℃,110 ℃,115 ℃ 五个水平,Na OH与CH3OH的质量比以1 ∶3. 5,1 ∶3. 75,1 ∶4. 0、 1∶4. 25,1 ∶ 4. 5五个水平,反应时间以3 h、3. 5 h、4 h、 4. 5 h、5 h五个水平做单因素实验。实验步骤按( 1) ~ ( 4) 进行。

( 6) 实验结束后,根据结果作图分析。

2实验结果分析

2. 1液相温度与原料配比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加热温度一定时,反应物配比一定,液相温度就会维持一定的数值,液相温度与甲醇和氢氧化钠配比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液相温度与总碱浓度大致成线性关系,配比越高,液相温度越低。在文献[5]中,表明由于电解质的盐效应,降低了甲醇的饱和蒸汽压,从而使沸点升高。从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可知,这是依数性的一种,且升高的沸点只与溶质的浓度有关。

2. 2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图3和图4是温度为105 ℃ ,和质量比为1∶3. 5时的甲醇钠的质量分数,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图3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烧瓶中生成的甲醇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多,但变化率越来越小,最终趋于平衡。 由图4可知,随着时间的进行,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少,但其总量越来越多,变化率越来越小,最终趋于平衡。由这两个图可以估计当加热温度为105 ℃ ,质量比为1∶3. 5时, 反应时间为240 min时,曲线开始平缓,此时大部分已反应; 反应时间为270 min时,曲线趋于平行横轴,表明这时反应基本完成,可以终止反应了。

2. 3质量分数与加热温度的关系

在实验中取95 ℃ ,100 ℃ ,105 ℃ ,110 ℃ ,115 ℃ 这五个温度点,氢氧化钠与甲醇的配比维持1∶3. 5,反应时间为3 h, 研究了烧瓶中甲醇钠的质量分数,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随加热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5、图6所示。

根据曲线可知,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烧瓶中甲醇钠的质量分数上升,表明加热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这是因为加热能加快反应的速率,蒸发的液体蒸汽越多,水带出的越多,促使反应向右进行,但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下降,这是由于加热温度越高,其越高于甲醇的沸点,甲醇蒸发的却多,致使水的质量分数下降。当温度为110 ℃ 时,两曲线变缓并趋于平衡,此时为最优反应温度。

2. 4质量分数与原料配比的关系

当温度为105 ℃ ,反应时间为3 h时的条件不变时,甲醇钠的质量分数,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随CH3OH∶Na OH质量比的变化曲线如图7和图8所示。

从曲线的趋势可以看出,随着质量比的增加,甲醇钠的质量分数增加,馏出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减小,但变化的幅度减少,趋于平缓。当质量比较少时,由于甲醇与水并不是共沸物,水的蒸出是依靠甲醇蒸汽的带动,所以增加质量比,甲醇蒸汽变多,带出的水分也越多。确定质量比为4. 25时为最优质量比。

3结论

根据单因素水平实验结果和各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反应时间为240 min,加热温度为110 ℃ ,甲醇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 25时,为最优的反应条件。

摘要:目前制取甲醇钠主要有钠法和碱法两种方法,钠法工艺简单,转化率高,但有很大的危险性,碱法工艺因其强可逆性,转化率较低,同时又需要不断移除反应生成的水,但其成本低,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反应精馏装置来生产。氢氧化钠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水,这个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反应温度,甲醇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在本篇论文中,利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反应随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甲醇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越大,反应时间越长,甲醇钠的质量分数越高。从而确定了最优的反应条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产工具】相关文章: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规定03-26

工具科安全生产责任制01-24

常用工具( 入侵工具)06-08

支付工具05-06

统计工具05-12

职业工具05-16

工具体系05-19

工具05-20

井下工具05-24

内部工具06-01

上一篇:多媒体展示下一篇:综合量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