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景范文

2024-06-21

巧设情景范文(精选4篇)

巧设情景 第1篇

要想突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堂, 笔者认为在语法教学中适当地增加情景教学, 将使语法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实践性和互动性。一、情景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1 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景教学是通过一些真实和准真实性的情景和景象, 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 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趣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景教学的特点

1) 针对性。针对某个语法现象, 创设某一学生熟悉的场景, 从简到繁, 由浅入深地增加内容, 便于学生知识逐渐累积, 不会令学生大脑产生抑制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 形象性。形象的东西, 学生容易记住。在熟悉的场景中, 学生亲自参与, 能激活他们的思维, 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趣味性。现行的教材简单而实用, 许多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场景, 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这样内容丰富的材料让教师更易于组织教学, 灵活安排, 创设场景, 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觉得真实而有趣, 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综合性。情景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能锻炼学生的听力, 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运用其他已学过的词汇, 句型, 语法现象等。

3 如何巧设情景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3.1 巧用课文创设情境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贴近生活的主题, 在创设语法教学情境时, 就可以巧妙地借助学生学习Reading部分的余热, 利用Reading中的句子和情境进行创设, 既让学生易于接受, 又有承上启下的效果。这样使得整个语法教学主题鲜明, 条理清晰, 过渡巧妙。这种情境创设给学生以具体的、形象的、感性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大有益处, 同时能减少学习的枯燥感, 激发学习抽象概念的动机。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4 Grammar中if引导的条件句用一般现在时, 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为例:本单元的Reading部分讲的是熊猫“希望”的故事, 课文的结尾部分讲到保护大熊猫。教师可以以提问:“What will hunters do, if they catch a giant panda?和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hing to protect the giant pandas?学生回答: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 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和If we do nothing, soon there will be no giant pandas in the world.通过这两个问答, 既复习了Reading的内容, 又巧妙地切入语法主题——“if”条件状语从句。以此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呈现更多的if句型, 为接下来的“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做好充分的铺垫。

3.2 巧妙地自主创设情境

在语法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逼真的、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 创建良好的实践场。

以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朱益春老师的被动语态公开课为例, 该老师以一年中的几个重要的节日里我们能做的事情为主线来创设情境。

如:三月里植树

1) I need a spade (铲子) .→A spade is needed by me.

2) I dig a hole.→A hole is dug by me.

3) I put the tree into the hole.→The tree is put into the hole.

4) I cover the hole.→The hole is covered.

5) I tie the tree to a stick.→The tree is tied to a stick.

6) I water the tree.→The tree is watered.

该教师巧妙地让学生通过部分节日里的活动, 分别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和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学会了运用。

3.3 巧用流行元素创设情境

学生对于最新流行的新元素总是很敏感,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适时地创造情境。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4 Grammar, 时间介词:in, on, at为例。某教师巧妙地利用前段时间最流行的《江南style》导入新课, 设计“猜一猜”环节, 让学生猜一猜“鸟叔”的生日, 分别呈现时间介词in, on, at来感知和探索语法规律, 之后再通过“鸟叔”的演唱会这一活动来运用和内化语法知识。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只有在模拟情景或真实的语言情景里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 更正确地理解情景中所要传递的信息, 学生的表达欲望才能被激发, 英语的学习从而得到促进, 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3.4 巧用突发事件创设情境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学生并不是对每堂课都十分有兴趣。有一次笔者准备上定语从句, 有些学生在课前时的精神状态不好, 有的甚至直接趴在了桌上。如果再讲解枯燥的语法, 就等于给他们放催眠曲。这时, 笔者发现平时最爱大吵大闹的张亮睡得正香, 于是想到笔者曾看过类似处理突发事件的文章——为何不用定语从句来描述张亮, 让学生猜猜老师讲的是谁?

T:Please be quiet.Do you like to guess a riddle?

T:He is the person who likes shouting in class.But he issleeping now.

Ss:It’s Zhang Liang.

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笔者接着描述大家熟悉的事物、地点及节日, 让学生听和猜。学生一边猜谜, 笔者一边板书:

He is the person who likes shouting in class.It is a place students have

study.

when/on which

呈现基本的语法现象之后, 再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讨论方案、总结规律等活动, 最终达到强化和应用英语的目的。

4 在具体的语法情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1) 教学模式和活动方法需要继承与创新

语法教学的改革的确步履维艰, 在各类优质课中也出现了回避语法教学的现象。有人提出“淡化语法教学”, 但“淡化语法”不等于“回避语法”或“忽视语法”。所以笔者认为传统语法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丢弃, 传统训练方法中的一些合理成分我们应该继承, 同时创设恰当的情境, 把语言训练放在新颖的活动进行, 努力使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这样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保持大有裨益。

2) 教师要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要充分。教师要备学生、备内容、备场所等等, 要充分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学生、内容等方面创设最佳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学习语法。另外创设的情境应适合大多数学生,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 学习能力不同, 存在着个体差异, 所以创设情景时, 应当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使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 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规律

语法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枯燥的, 教师如能掌握好学生的思维规律,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不同阶段进行实施, 那么教学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根据语法教学的特点, 把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设计得更灵活、机动些, 那么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最大程度提高。

导入环节是思维开始阶段 (0-5分) , 教师可设计课前热身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环节是思维高潮阶段 (5-20分) , 教师通过呈现语言现象, 让学生感受语言规律, 适时进行点拨, 让学生在活动中, 训练综合能。操练环节是思维抑制阶段 (21-35分) , 教师设计分组活动, 让学生小组学习, 学生的大脑能巧妙地被激活, 其思维也能走出低谷。

拓展环节是思维近似封闭阶段 (36-45分) , 教师可设计轻松的话题以巩固或拓展教学内容。

学习的英语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从而使其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准确输出的一项重要的工具。笔者认为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及为其提供大量实践英语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交流、实践等方式学习语言, 形成语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观察, 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 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总而言之, 教无定法。笔者坚信,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发展将在教师们的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不断挑战中活得新生。

摘要:该文依据英语新课标准对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 再结合他人和自身的教学实例, 阐述了教师可以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促使学生形成能更好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英语语法教学,创设情境,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钱希洁.语境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 2007.

[3]柴旭东.一堂没有“准备”的语法课[M].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

巧设情景 引趣激学 第2篇

【关键词】巧设情景 引趣激学 课堂展示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设法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非常喜爱,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使兴趣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促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乐学不疲,教师就必须改革语文课堂结构,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巧妙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课堂展示法”让我上活了语文课,我教《君子于役》一课时,采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故事诱人巧切入

导语是吸引学生的导火索,是优化语文课堂结构突破口,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在教此诗时,抓住学生欢听故事的心里特征,在上 课前,编写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上课后,我不提诗歌,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正当学生陶醉故事,心潮起伏,深深地被孟姜女忠贞不渝,坚强不屈的精神所震撼之时,故事便戛然而止,学生惊异地抬头,我趁机提问:“此时孟姜女对丈夫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然后,引导学生联想古诗文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如,“衣带渐宽终不悔”、“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那么离别思念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就让我们学习课文《君子于役》,这样便水到渠成,风行水上,自然而然的切入文题,导入新课。

二、 配乐朗诵设情景

朗读,能把课文中无声的语句变成富有情感的话语,把蕴藏在字里行间浓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让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曲折感人的情节,富有诗意的意境,撼天動地的精神,叩击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再加上轻柔缠绵的乐声,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诗歌所营造的独特情景,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诗歌的意境,陶醉其中,体会主人公当时特有的情感。我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边揣摩这首诗歌的情思、语感、意境,用多媒体播放《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音乐,顿时,教室里乐音缠绵婉转,悲凄伤怀,然后我饱含感情地朗诵着《君子于役》。学生们认真地看书,低声跟读着,声音在颤抖,有的女生在抹泪,他们似乎看到了诗中妇人与丈夫离别时拽衣顿足,挥泪无奈的动人场面,感受到了妇人期盼与丈夫团聚的强烈愿望及独首茅屋的无限仇怨,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MTV插入了两幅图片,通过情景的营造,达到了感知诗意的目的。

三、绘画设景析诗意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和内容具有绘画美的传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画诗一体,构成了诗歌的艺术美。而这首诗歌正是诗画相融,画诗一体的典型佳作,所以我引导学生紧紧地抓住诗歌中所铺排的景物:低低的山丘,晚归的耕牛,下山的羊群 ,飞窝的鸡鸭,破烂的茅屋,垂泪的妇人,落山的夕阳……我一边点拨学生理解词义,一边指名翻译句子,弄懂诗歌的字面意思之后,让全班学生开展诗歌翻译接力赛,全班共分四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翻译一句,一个接一个,卡住的学生为大家唱一首歌,之后,让口头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即兴景物描写,将诗歌中的景物完整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最后让三个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将诗歌中的景物画在黑板上,呀!还不错。可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然后用MTV插入了诗歌中的景物人物画面的图片,进一步理解诗意。

四、填词演唱激兴趣

我国古代诗曲都是为人们用以歌唱而写作的,而且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节奏美,而本诗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于是,我就紧抓这一特点,用MTV播放着《中国功夫》的曲调,一边和学生哼着,一边将原歌词换为本诗,学生击掌和拍,情不自禁地低声附唱,我唱完后,让学生试唱,学生一试成功,顺利地合唱起来,让学生一边看着MTV播放着诗歌中的景物人物画面的图片,一边津津有味的歌唱,再男女独唱,对唱,不足十分钟,诗歌便烂熟于心,最后,指名总结全诗的主旨。

这节课之所以能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关键充分利用音乐、多媒体课件和动人的故事,让学生对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影视资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感性了解的基础上从学法入手,通过层层设问,发挥教师的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由浅入深、抽丝剥茧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理解掌握。特别是“配乐朗诵设情景”、“ 填词演唱激兴趣”这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即培养了学生收集和阅读诗歌的能力,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当时剥削的社会制度仇恨,树立和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劳动人民的朴素思想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关于“绘画设景析诗意”这一目,其点睛之笔是关于“绘画”和“析诗意”的巧妙地结合,通过课堂的展示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妇人期盼与丈夫团聚的强烈愿望及独首茅屋的无限仇怨,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这一教学难点,而且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历史背景的意识得到培养和锻炼。最后锦上添花的是教师的寄语:忘记过去的人没有未来,沉溺于过去的人不谈未来。为更深刻的理解诗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巧设情景,引趣激学,充分地利用故事、音乐、绘画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展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展风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教师巧妙的转换了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由“教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优化了课堂结构,改进了教学的方法,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推进了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真正把师生从繁重的教业学业的“苦海”中解放出来。我疾声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当即放下“满堂灌”,创造“活课堂”,用自己的睿智为语文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壮美乐章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杂志社,2008.第七期

巧设情景开展校园定向运动课 第3篇

一、情景主题

周游全国。

二、导入

做一个假期周游全国计划,从自己所处的城市出发,到达某一城市后按照该城市铭牌的指示去下一目的地城市,直至完成周游全国十大主要城市并回到出发地结束。

三、分组方法

男女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保证每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5人1小组,推选出一人为组长;每班分12小组,每批出发4个小组;共分3批依次开始,前一批出发一分钟后下一批出发。

四、站点设置

根据我校地形,在校园内利用田径场和花坛等地设置10个点,依次以北京、太原、青岛、徐州、成都、上海、南京、长沙、杭州、海口等十个城市命名。(如图1)

五、路线设置

从同一起点出发,至同一终点结束,共设置4条距离相等,但依次到达城市次序不同的路线,每一组的路线顺序如下(图2)。

图2 城市铭牌及各组下一目标城市

①徐州→太原→成都→南京→长沙→海口→杭州→上海→青岛→北京→徐州

②徐州→上海→青岛→北京→太原→成都→长沙→海口→杭州→南京→徐州

③徐州→青岛→上海→南京→杭州→海口→长沙→成都→太原→北京→徐州

④徐州→成都→太原→北京→青岛→上海→杭州→海口→长沙→南京→徐州

每经过一个城市站点,在城市铭牌上查找每组相对应的下一目的地城市,并在成绩单上按顺序记录该城市名称(图3)。

成绩记录表

批次____ 用时_______

组别____ 组长_______

组员____ ____ ____ ____

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终 点

图3

六、规则

从起点城市铭牌处出发,以占据终点城市铭牌附近标志物结束。

1.起点:在开始出发城市铭牌处划定起点场地,在起点场地内各组在各自场地等候命令,每隔一分钟出发一批,出发时领地图和成绩记录表

2.途中:5人1组,按铭牌上提示路线行进,途中小组不得解散,由小组长带领,彼此间距离不得超过5米,否则一次扣10秒。途中注意安全,行进中不得翻越栏杆、障碍等,绕过其他上课的班级,找到城市铭牌后原样放好,不得故意挪动和藏匿。

3.终点:设置终点标志,全组5人全部到达终点后,以手牵手共同触摸终点标志为结束。记录时间,然后组长与教师核对正确的路线图,如发现错误及时回到开始出现错误的地点,按正确路线重新完成全程。

七、成绩记录方法

巧设情景为生物教学提供活力 第4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69-0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等的作用是独特的。更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生物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教学情境。

一、用趣味生物现象来巧妙导入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如何把新课导入。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在生物的第一节课《绪论》学习中我的开场白是讲神秘的奇花异草;会捕捉昆虫的猪笼草;不能碰的含羞草;壁虎的断尾逃生;黄鼬释放臭气来防御敌害;还有生物的发展前景,例如:克隆技术(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等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得学生迅速就融入了奥妙无穷的生物学习中,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记得在《遗传和变异》的教学时,我的引入是一个开心一笑“曾经有个问题困扰着我,我为什么长得丑,学了生物明白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学生们哄堂大笑,兴趣就全上来了。幽默、有趣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得课堂教学先声夺人。让学生感受到“课伊始,趣也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提问,创设教学情境

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积极活跃的思维,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不言而喻,设置巧妙的问题不但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强化,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保持一种持久的愉悦的心境,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一箭双雕,自然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种子的发芽”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豆子的发芽为什么要泡水?我们吃的豆芽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呢?豆芽为什么见光会变绿呢?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教师就不能自己一个劲地“竹筒倒豆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博采众长,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不能当堂解决的,则提供他们一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相互讨论,从资料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结论,会有倍感成功的喜悦。也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加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课堂效率就会很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课堂上,合理地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J]中学生物教学.2002

[2] 王东义.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福建中学教学.19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巧设情景】相关文章:

巧设数学情景,营造快乐氛围,提高课堂效率09-11

课堂情景05-15

有效情景05-16

案例情景05-21

情景导游05-25

情景表演05-26

临床情景05-28

情景听力05-30

情景新闻06-08

情景理论06-12

上一篇:汽车碰撞试验下一篇:社区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