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2024-05-16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精选12篇)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1篇

“语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含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知识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能力需一步一步的炼就,情感靠日复一日的养成。所以,“语文素养”的培育需要经历一个吸收内化的过程。吸收内化就是读书感悟,就是积累提升。唐代诗人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词人苏轼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清代文人蒲松龄曰“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前人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语文阅读。

知识是构成语文素养的基础,阅读能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人生经验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一个人即使阅历再丰富,他的直接经验也是有限的,阅读给予人的便是间接经验,这种经验能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广读博览就是“积土”、“积水”,就是贮存人生的养料。现代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在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说:“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鲁迅、茅盾、朱自清、巴金这些大师们知识渊博,思想开阔,著作丰厚,无不得益于广博的阅读和丰厚的积累。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外显,阅读能增强人的语感。阅读有许多方法,有观其大略的跳读、默读,有务求一字一词之妙的精读、朗读。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培养语感,就必须重视朗读吟诵。朗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它能调动人的生活积累,全身心地去感受品味语言文字,能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挖掘出来,深入体察出作者的内心。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诵读并不只是口的运动,它还是感性交流,通过它保持言语视觉与其它器官之间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其它的含义联系起来。”朗读能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可以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泻出,经常朗读,词语、句式、情感就会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语感。语感一旦从“所知”变为了“所有”,就会服务于语言载体,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敏锐语感的妙处。吕叔湘先生曾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古之学者是深知语感之妙而重视阅读的,他们从小就诵读《四书》《五经》,诵读《三字经》《千字文》,诵读唐诗、宋词、元曲,乃至诵读《史记》《汉书》,一切可读之物都在其诵读之列。宋代学者司马光就说过,“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之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诵读是积累内化,是体验感悟,是接受熏陶。“记诵之法,学问之舟”(清·章学诚),诵读多了,学问厚实了,语感增强了,理解、记忆、表达的语文能力就自然形成了。“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李白正因“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才有了他“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的激越才情;杜甫正因“群书万卷常暗诵”,才有了他“下笔如有神”的神奇创作境界。

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内核,阅读中思考体悟,能不断提高人的思维素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语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优美的诗文或意境幽,或构思妙,或语言美,或结构巧,或手法活,或兼而有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仅十字描绘出的天地辽阔、江水清得连月亮都能触手可及的美好意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寥寥几句中运用白、粉、青、绿四种颜色构成的春意盎然的清新图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一“绿”一“闹”显示出的春天勃勃的生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工整巧妙的韵味,这些等等何不需要读者的“熟读精思,分析琢磨”以及仔细体验和深切感悟?“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必须入境,必须思考,因为语文学习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需要思维、想象、联想、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文字描述的东西是抽象的、平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不能重涉历史,不能重蹈意境,阅读中读者要跨越时空的阻碍,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进行再创作,重现历史,构建意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悟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文学的美妙。“学而不思则罔”,在思中读,悟出文本的深刻内涵;在读中思,锻炼思维能力。

情感是语文素养的重心,阅读就是同文明对话,同高尚的人进行情感交流。人们诵读的文本多是经历历史沉淀、久经考验的经典名篇,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瑰宝,社会文明的结晶,它们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老子的“道义”,屈原的“爱国”,李白的“豪迈”,苏轼的“旷达”,纪晓岚的“机敏”,都能给人以人生的启迪、精神的熏染。经典名著是我们思想之园地,精神之源泉,“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法·雨果),常常诵读,时时浸润,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就会逐渐铸就,高尚典雅的情感就会逐步养成。“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俄·乌申斯基),阅读就是同文本进行思想的交流,是和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是与同时代的人进行面对面的心灵交融。学者摩罗曾说过,“真正的学习主要靠自己广泛地阅读,与那些伟大著作背后的伟大心灵沟通”。“不读诗书形体陋”(清·吴嘉纪),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好、内心丰富的人。

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最高境界的体现,“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能提升审美情趣,能养成审美能力。我们平时要求学生阅读的文本,或是流芳百世、给人精神滋养的传统经典,或是充满朝气和活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现当代优秀作品。如果从美学角度讲,这些文章中应有一番奇美的境地,诸如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结构美、手法美等,都有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去挖掘、去体验、去品味。陶渊明《饮酒》对高洁的秋菊的钟爱,沈括《活版》中对我国首创的印刷术的赞叹,郑板桥《竹石》对坚毅顽强青竹的偏爱,朱自清《春》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史铁生《我与地坛》对伟大母爱的讴歌,无不体现出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作品的阅读也是如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用美的眼光,站在美的高度,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就能挖掘出大自然和生活中蕴含的美,感受到科学与艺术中蕴含的美。一个人审美的境界、审美的能力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阅读中,在这反复体悟中潜滋暗长起来的。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2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其学习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家长学校必须通过正确得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B。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提出了几条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素养的实践性建议,希望通过不断探究实践,真正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一、选题意义

小学六年的教育不同于初高中,学习的知识并不困难,都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品德习惯,培养其各个方面的素养,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其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以后到了工作生活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成为了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大阅读观,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养成,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终身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厚实积累与基奠,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储备充足的养分。通过课题的开展,学生能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涵养自己的品行,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课余生活,逐步培养自己做内心丰富的高尚的人。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性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管理与指导的实践能力使老师们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了理论水平。

二、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共有27个题目,题目涉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诸多层面,包括学生个人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主观认识,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所布置的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任务的认识,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情况以及其对学校一些相关措施的看法和期许等等。

2.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本班有48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据统计,有70%以上的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且接近70%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基于自己的爱好,只有30%左右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由与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影响;当被问及与看电视、上网相比是否更喜欢阅读课外书时,43%的学生的选择是肯定的,另有35%的学生的回答是其主要取决于是什么书,只有22%的学生选择与阅读课外书相比他们更喜欢看电视或者上网;超过半数的同学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长是不确定的;67%的学生习惯于在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20%的学生选择在双休日进行阅读,还有8%的学生习惯于午休时阅读;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但还是有一些图画内容的书,且在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中,脑筋急转弯及儿童漫画等娱乐性书籍占比最高,为42%;虽然多数家长并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但多数家长都会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且认为课外阅读是有意义的,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对于老师所布置的课外阅读作业,85%的学生认为是有意义的;且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应该适当教授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对于同学推荐的书,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都会去阅读;关于导致学生读书少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的选择是“功课太忙,没时间”和“缺乏阅读氛围”;最后,所有同学都认为学校应该专门的校内阅读时间。

三、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素养的建议

1.引导学生阅读除了课本以外的其他书籍

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能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同时才能了解自己的爱好,正是课外书籍的阅读才形成了不同人兴趣爱好之间的差异。大量调查数据表明,中国是在众大国之中阅读量最少的国家,在国内,销量最好的图书种类是应试教辅类书籍,而其他书籍的阅读量少之又少,这样的情况是很糟糕的,不扩张自己的阅读面,只专注于应付考试,会使得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急剧下降,一个缺乏了创造力的国家,其结局可想而知。

2.教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无法完全读懂一本书,甚至只能靠拼音看完,此时老师家长就必须充满耐心地给学生讲解书的内容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将其尽量表达得生动形象,不至于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自己读完一本书,此时老师家长的工作就是引导其思考书中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家长积极配合上学期间,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教室,所以教室的阅读氛围就极其重要。教师平时就应该注重营造教室的阅读氛围。教室的图书角不能只是一个摆设,应该鼓励同学们在下课时间多读读课外书,可以互相交流读过后的感受,也可以互相讲一讲看到的故事,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阅读欲望产生影响。除了学校,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里了,不同于学校,在学校同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的课程知识,稀有的下课时间是能读一些零碎的书籍,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家里,小学的作业基本可以很快完成,接下来到睡觉的这段时间里,就是培养学生的宝贵时间,如果花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就有点浪费了,此时不妨给孩子读几本优秀的课外书,充实其课外知识,同时也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4.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阅读主题活动,如阅读主题班会,或者仅针对某一本书让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感想,大家互相讨论,互相了解,从而促使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书有更多的思考,也会促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文明和谐,是班级内更加充满人文气息。

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这需要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家长与学校的两两配合,且方法一定要正确得当,否则很可能反而使同学产生对阅读的抵触情绪,消除抵触情绪的过程远远难于提升其阅读素养的过程。如果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路上顺利的话,那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其思想境界的提高,使其不同于其他人。

结语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3篇

关键词:提高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素养

这几年来,现在的中考命题形式已基本定型,就有个别老师投机取巧了,到了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根本就不上了,就去做大量的中考题,教会学生答题技巧,认为只要学生做得起题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是舍本逐末。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教学生完全就是为了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分数吗?我们到底是做的素质教育呢,还是应试教育?教科书(课本)就那么无足轻重吗?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又在哪里?又如何处理好教育与课本的关系?又如何运用好教材?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分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重视教材,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简单的说,语文素养就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语文教科书具有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等作用,兼有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三种价值。有效地用好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运用好教材,重要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实践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积累的祖国语言文字加以运用,并在阅读的语言环境中体验理解,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再积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现在我县在教科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大力提倡运用中学阅读课型教学,为学生阅读提供了阅读方法的保证。当然,我们对阅读课型方面要需要专家的大力指导,充分利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教材,由生疏到熟悉,由理解到运用,指导学生读书,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的基本理念就是“以读为中心”,阅读教学的十种基本方法,形成了十种基本课型,即:朗读课型、背读课型、说读课型、议读课型、疑读课型、析读课型、抄读课型、写读课型、赏读课型、演读课型,哪一种课型里都有这个“读”字,所以说,“读书、读书”就是要让学生有书可读,这书,首先是课内课文,再次才是课外的文章,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都不重视“读”课文,学生又怎么去课外读文章呢?而长期以来,我们好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讲”而不重“读”,让学生不是读书,而是“听书”,就是听老师讲书,这样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能得以提升呢?所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更加突出了学生“读书”的地位。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运用潘泽远老师的几种课型呢。下面我简单介绍三种。

第一种朗读课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结合课文朗读,学习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知识。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学生朗读课文,确定每段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

就是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运用好这种方式,也等于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速?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朗读到位了,文章理解了,体会也便加深了。

第二种“说读课型”,就是边读边说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读”要读全文,读重点段落、句子。“说”要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充分活动。

第三种,“写读课型”就是用写作促进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写读课型,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整堂课的全过程中的一种课型模式,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学生读中语写,写中思读,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现在的学生特怕写作,可我们用现有的课文教学生怎样写作文,不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吗?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提高了吗?

所以说,要想真正抓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得真正重视教材的运用,真正把“阅读教学课型”落到实处,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1.《中学语文教学课型研究》

2.《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阅读积累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第4篇

一.“一日无书, 百事荒芜”:陶冶情操, 培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地语言积累的意识和习惯, 我校在每学期举行一次精彩纷呈的学生20分钟古诗、名家名篇、成语、词语、优美句段等口语才艺, 以及学生日常积累的日记、作文、采蜜集、手抄报、剪贴报等丰富多采的图文材料展览。让学生感觉这是一次语言积累的饕餮大餐, 都乐于参与其中, 让学生在语言积累沉淀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让学生从心中感受到“一日无书, 百事荒芜”的真正内涵, 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积累的热情, 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二.“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利用传媒, 听中积累。

特级教师于漪说:“读有字书, 精读博览, 广为采撷, 读无字书, 吸生活之水, 开阔视野。”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 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 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 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 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会有再听的欲望。学生耳熟能详, 就会从中积累语言文字, 有时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受。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特别是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 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各种活动等, 碰到一些新词、妙句, 随时记在摘抄本上。在收听、收看完后作适当讲解、赏析, 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不仅如此, 教师们还把“听”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平时选购一些优秀的富有儿童情趣、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外儿童诗或短小精美的文章的磁带, 让学生带回家听, 由此产生读的欲望。这样, 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 学生由“听”到“看”, 自然水到渠成, 引起学生兴趣, 就能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语言作了铺垫。

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扩大阅读, 读中积累。

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为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如冰心、巴金、老舍、朱自清、鲁迅等名作家的书籍,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并要求教师们坚持做到以下四点: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使其会读会摘录;3、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 对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 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自我梳理, 归类“入库”,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 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至于“发霉烂掉”, 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4、每周定时检查, 并作好统计, 在每学期末, 开成果展览会。这样做, 促使了学生更自觉、更认真地进行阅读, 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 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热情, 培养阅读的习惯, 巩固其成果。

四.“油然作云, 沛然下雨”:畅所欲言, 说中积累。

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 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 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为此, 课题组在学校进行教师培训, 要求教师们为学生除口语课外, 在课堂上增设“说话园地”这一环节,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 让学生按座位顺序, 每人一次, 提前准备自己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每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 让学生将自以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两周举行一次故事会, 或诗歌朗诵会、好词好句接龙比赛、辩论会等, 活动中, 人人必讲, 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促使学生读相关方面的书, 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逐渐做到“油然作云, 沛然下雨”的境界。

五.“心入于境, 情会于物”:增加习作, 写中积累。

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第5篇

铜矿二小张伶红

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认识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课外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

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创设了读书氛围,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的世界。

1、提供丰富的书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老师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本书,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选择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之间互相换书看。③鼓励同学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刊、杂志,并互相传阅。

2、保证时间。学校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抽出2个早自修、3个午自修的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放学后在家看书0.5~1小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创设读书校园文化。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贴着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等。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出“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帖本、优秀作文。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学生看了不健康的读物,对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狱中联欢》就读《红岩》,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就读《小英雄雨来》一书,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就读《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方法选用。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

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

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讲。在课外阅读汇报课中,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主题阅读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它既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设置“手抄报园地”、“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台”。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剪贴本,摘录的读书笔记,写下的感想体会。学生时常抬头仰望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赏自己辛勤阅读的收获。

3、评。通过学生评、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综合评价推选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书迷”等,这些桂冠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它们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6篇

关键词:海量阅读 阅读素养 兴趣

现阶段我们处于信息时代的社会,信息的传递越来越频繁,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人们的交流也开始变得相当频繁,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基础教育甚至国家发展中起到的基础作用。全球性或者国家层面都相当重视对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的研究。海量阅读是教育的基础,同时让小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借助丰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滋养小学生的内心,充实小学生的人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指明道路,有助于小学生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学校方面也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素养,对开展素质教育,进而使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进而提升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相关的理论知识

阅读是人的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是读者对读物的一种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习惯指的是经过长期逐渐形成的稳定性比较高的阅读行为,主要包括小学生对于阅读的态度、阅读的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和阅读意志等多个方面。海量阅读是指小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扩展自己的阅读量。良好的海量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的丰富,提高自己的能力,发展智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前苏联的某位作家就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从来都不是增加作业量和补课,而是大量的阅读”。阅读者通过知觉、感觉、想象和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进而理解阅读材料的深刻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阅读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小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主要手段,也是发挥小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基础。阅读素养是阅读者为了达成个人的目标、积累知识、开发个人的潜力、参与社会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并且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都是离不开阅读素养的,“阅读素养是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能力”。阅读素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国民的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最终的竞争力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精神力量的获取和培养必须要通过阅读来实现。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够浓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坚持性、认知力,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情商。在不知不觉中热爱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扩大阅读量进而促使阅读素养的提高。但根据2015年我国小学生的学习报告显示,我国45%的小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到2.5小时。应试教育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用于阅读的时间比较少,也与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有关。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有其极大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对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导致小学生对儿童文本阅读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家长提供给小学生的读物总是以各种作文和与学习相关的联系册为主,小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读物很难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总是不经意间破坏了文章的美感,大部分都是以分析为主,对阅读的考查也是以评测小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主。这不仅损害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使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导致小学生的阅读量无法提升,阅读素养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2.阅读的目的性太强

小学生的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使小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前我国的小学生的家长对小学生的读物有着很大的限制,目的性非常强,经常用世俗的功利心态来看待小学生的读物,动不动就是要与考试挂钩,时时辅导,天天教材。除了教材与辅导书之外,一些有品位的读物都是闲书,看不到情感性阅读对小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的巨大的潜在作用。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学生就算开展了课外阅读,也只能被迫去阅读一些与提高考试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书籍,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阅读。小学生的心里发展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很弱,有着比较强烈的从众心理和较强的模仿性,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他们对阅读的态度和他们的阅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吃力的被动阅读,就很难沉浸其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所以,就算海量阅读,也只是提高考试成绩,对提高阅读素养无用。

3.忽视阅读方法的教学

语文阅读的方法也是十分丰富而且多样的,按声音又可以分为默读和朗读;按阅读方式又分为浏览、略读、精读等多种方式。每一种阅读方法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应该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实施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主要提倡应用“探究自主、合作多元”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充满活力。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虽然有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间,却不注重阅读方法的选择,没有发挥各种阅读方法的优势效用,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时更多的只是关注小学生对课文背诵记忆和写作技能的训练,没有从长远角度去教学阅读方法。导致阅读空有量,而无法提升阅读素养的质。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感情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尊重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主动亲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学会在阅读教学中查找工具书,正确、流利地朗读每个字,每句话,在阅读活动中学会体验文本,理解文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应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结合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合理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交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情感特征比较突出,他们正处在个性期向社会性转化的关键时期,非常愿意与他们交流,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合理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很多有利的条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阅读量,以海量阅读的形式来提升阅读素养。

2.增强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支持体验、课外阅读和减少阅读的功利性

自主支持是指小学生或者学习者们相信重要的他人,如父母、教师和朋友等支持他们的自主性动机。为小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支持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参与做决定,并且适当的时候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避免压力性的要求。小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自主支持选择课外读物,更加有利于小学生提升成绩,促进学习动机的内化,促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自尊。不要把个人意识强加给小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要多为小学生提供不同的合理化的建议。当然,让其有自主权也不是放任不管,对一些暴力读物要抵制,并给小学生合理的解释。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要保证给学生充分的课外书籍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多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多背诵一些优秀的古今诗文,让他们感受到书籍的魅力,产生喜爱之情,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温馨幸福的。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阅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增大阅读量,求知若渴从而提升阅读素养。

3.注重阅读方法教学,做到“读思结合”

“学起于思”,学生要阅读与思考同步。从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模式,对于符号化书本的知识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有教师必须借助比较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完成小学生转化符号性知识的目标。对此,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探究、合作、参与”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使得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够生活化,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进而去理解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读与思”相结合的目的。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去思考,将阅读中的精读、略读、速读、选读等方法合理的运用起来,让学生阅读与思考同步。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老旧教学模式,指导小学生在阅读形成做笔记的习惯、运用字典等工具书和学会有选择去阅读的好习惯,教学生及时将生字和生词圈出来,使其通过查阅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体会文字、词意,从而做到从句到段、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这样做不仅使其加深了对读物的印象,也是使其真正做到对阅读消化,领悟通透,让其海量阅读慢慢沉淀,提升其阅读素养。

四.总结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各界对每个人所具备的阅读素养,这种基本的社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从小抓起。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阅读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对孩子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阅读素养的提高与学生的感兴趣的海量阅读分不开。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又是海量阅读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使他们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知识面越来越广。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最终提高我国人民素质,将我国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的方式广泛地传播与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高懿.小学生阅读素养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李晓洵.“知沟”视域下的来安县城乡小学生阅读素养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职雪雯.从PIRLS项目看阅读素养的测评与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潘艳.中小学生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提升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

[5]于丹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人文素养的渗透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第7篇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对于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教学中侧重功利性、技术性, 淡化教材的人文精神, 忽略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放松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把学生当成了应试的机器, 把阅读教学陷入“题海战术”和“支离破碎的分析”, 学生缺乏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 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 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切实转变观念, 用爱心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 真正做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变得丰富多彩,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原则

1、认知性原则

人文素养的渗透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同化、不断提高的过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用“S-A-T-R”表述了认知观。其中S表示主体;A是同化作用;T是主体的认知结构;R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反应。这表明认识是主体认知结构不断重构的过程, 认识要经历不断同化、辩证交替体、逐步提高的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 只有阅读的客体信息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修养、文化视野、生活经验、文学知识等发生联系, 产生刺激反应, 才算阅读理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就要顺应认知性原则,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性原则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最常见的是每个学生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有点学生热情外向, 有的却腼腆内向;有的学生兴奋好动, 有的却孤僻文静;有点学生个性鲜明, 有点学生的个性却让人难以琢磨。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这些特征看着他们的性格表现。同时, 我国还存在城乡差异、地域差异, 例如北方文化豪放, 南方文化婉约。因此, 针对学生的性格表现和这些差异, 在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渗透时, 要有针对性, 注意因材施教, 而不能忽略差异性, 搞“一刀切式”的教育手法。

3、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是指人文素养的渗透要根据一定的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这是因为, 人文素养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在设定一堂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 不能设定太多, 也不能太高、面面俱到, “高大全”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势必会弄巧成拙。课堂教学目标要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人文素养的逐渐提高。

二、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基本策略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1、变革语文教学的理念, 营造课堂教学的人文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际, 以升学率为导向, 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才能真正的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

(1) 阅读是心灵的交流。真正的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心灵的交流, 中学生的阅读其实是他和人类的文学大师、巨匠之间的交友过程, 是一文化传播、精神传递的过程。交流的作者层次越高, 中学生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也就越高。这样的心灵交流不是单向的作者向读者的知识灌输, 读者也会有回应, 也会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独到解释, 这就是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表现。

(2) 中学生阅读具有特殊性。中学生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 其特殊性表现在:首先它有一定的教育目的, 是在教师的主动引导和参与下, 学生与作者直接的交流。因此, 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其次, 所有的阅读是按照一定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编写的教材, 这中间就有了学生和编者之间的交流。最后中学生阅读是在一个教育集体中进行, 同学们之间的谈论、交流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3) 教师是阅读中的“向导”。作为教师必须探讨与学生之间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追求一种“以心交流”的坦诚, 追求阅读教学中的轻松、亲切、和谐。“向导”的责任首先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 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理解中的障碍。其次要随时提示阅读中的特别价值和涵义, 按照一定的人文素养渗透目的进行积极引导。

2、以教材为依托, 深入挖掘课文的人文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渗透着“爱”和“人与自然”这两大主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 深入把握这两大主题的线索, 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爱”作为人文素养的本质, 是外显学生行为习惯的源动力, 人与自然的情感包括爱护环境、保护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因此, 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课本中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灵, 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课本中的人文风景, 把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 再外显为行为习惯, 最后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

3、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 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特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离开了学生独有的文化谈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 会事倍功半, 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种过渡产物, 它一方面表现出独立、自主的需求, 另一方面受到家长、教师的引导和影响, 也认同一部分成人的价值观念。因此, 教师在人文素养渗透的过程中, 就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历, 把课本知识点中学生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铺垫, 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强化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主体思维

由于课本中的人文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主体思维、主动参与, 才能产生深刻影响, 从而内化为人文素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恰好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更好的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探究式教学方法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参与和合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前准备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起点。其次, 自由发言、积极讨论是学生参与的最佳境界。再次, 民主是形成和谐教学氛围、帮助沟通理解的重要保证。最后根据学生需要的层次, 创造出不同需要形式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机制。

5、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 深化人文精神

目前, 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受到重视, 审美功能却认识不足。好的文章是美感艺术与丰富理性的完美结合, 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做出审美判断, 找到理想寄托, 得到高尚情操的肯定, 从而受到鼓励与鞭策, 并对现实生活中的意志品质和具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 通过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从而深化人文精神。

6、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 完善学生健全人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现代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是学生的渴望, 是教师的助手。多媒体技术由于形象、生动, 可以从声、形、色等多功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器官,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促进他们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实践证明,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结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个性, 丰富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健全的人格,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 对人文素养的渗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落实到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切实可行?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要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 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和民族文化, 热爱生活, 积累健康丰富的人生情感, 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在将人文素养渗透的理念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真正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玉:《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1) 。

[2]徐鹏、吕游:《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略论中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学刊》, 2005 (10) 。

[3]仇忠海:《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教育》, 2006 (08) 。

[4]冯岚:《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7) 。

[5]李红:《阅读教学应注重.陶感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云南教育》 (小学教师) , 2010 (21) 。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8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逐步提高读写能力, 重视课外阅读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时代的要求, 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机,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势, 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 让广大教师逐渐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必须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只要学生对阅读课内外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完全有可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快乐阅读的宝殿,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小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一些课文, 尽管大多数师生都认为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但课外阅读作为扩大知识范围强化语文素养的重要补充必须高度重视, 一些自选的课外阅读书籍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其内容与当代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联系密切,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日新月异, 语文课本中只能涉及一部分相关的知识, 特别是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 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文化理趣, 有限的课本内容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产生亲近感, 某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其他学生相对比较难理解, 教师仅凭传统的课文讲解, 既让学生感到很难了解更丰富的内容, 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把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 需要精讲细读, 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辅导, 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 从情感上愿意接受, 这样才会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 只有加强课外阅读基础训练, 实时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读写能力, 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挖掘课外语文教学资源

为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勤奋阅读的人文情境化氛围, 让生活在这个环境氛围中的学生明确勤奋阅读就是自己作为学生的天职, 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勤奋阅读就会落后于人, 不勤奋阅读就会失去跟大多数学生交流的机会, 就会让别的学生耻笑。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教学情境, 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 有奖竞赛活动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一段时间后, 关键要组织学生积极探讨, 由兴趣阅读逐渐过渡到探索性的自觉阅读, 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有效阅读教学。课外阅读鉴赏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读物, 认识作品以外相关知识组合的重要性, 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 才能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 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 是获得由文学形象带来的基本审美享受的主要途径, 有利于阅读欣赏能力的提高。基于健康审美角度的创造性阅读, 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原动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创新价值观和艺术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充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课外阅读为学习者提供了想象空间, 让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体验、感受, 与作家的作品进行交流, 并进一步感受体验世界精神文化宝库的魅力, 在充分想象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三、指导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但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 有利于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阅读伊始, 首先要对所读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 现在是网络时代, 为相关知识的寻找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 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 以探索精神发现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 一起开展研讨会, 总结探索出最关键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 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鼓励探索、思考, 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结合为主渠道, 把重点字、词、句、段进行精读, 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提供导航:什么书应该精读, 什么书应该泛读, 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去读, 课外读物应该怎么去读, 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文学美, 感受语言美, 探索意境美。要为学生推荐好书, 把了解民族语言特色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 进行有效性探索。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认识, 热爱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 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贡献。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就阅读教学而言, 对于重点作品精读是主体, 泛读、略读、品读是重要内容和知识积累的补充。但就阅读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阶段,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阶段, 泛读是补充知识、开阔视野的必然经过阶段。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 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强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进一步吸取语言精华,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品味民族文学语言的魅力。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首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不仅告诉学生阅读如何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体会阅读的乐趣, 自觉地参与到有益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永无止境地汲取丰富知识的营养。在强化课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 要坚持趣味性课外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 而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样才能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词汇, 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强调实践训练, 在阅读实践中夯实语言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探索民族文化语言的特色和精华, 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审美素质。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教学, 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9篇

课堂只是小天地, 天地乃为大课堂。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 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 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我们在此大观念上, 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拓展阅读视野, 每天专门设立“阅读课”和“美读时光”, 让学生的心灵沐浴书香

小学阶段, 课内阅读的文章, 300篇左右, 只有三四十万字, 是无法独立形成阅读能力的, 其必通的途径是大阅读。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量, 并增加了阅读篇目。

首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 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

在具体实践中, 我们在早上设立半小时的阅读课,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采蜜集、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有些老师认为课外阅读起步较难, 笔者认为, 课外阅读重在兴趣, 分阶梯走。

起始阶段, 特别是第一个学期要重在激趣, 学生随便可以看什么书, 教师不要去阻止学生看一些较为浅显的漫画、连环画 (这往往是学生看得最多最普遍的) , 这阶段意在让学生对书发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成为日常生活中惯有的、惯做的一件事。然后, 下学期逐步开始在阅读内容上, 转移部分内容到一些儿童世界名著、童话故事、寓言、科幻想象文章、神话故事等上面。可以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必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 或在阅读时间上做限定, 如周一、三、五阅读课不读连环画、漫画, 另外与课内联系起来, 更能使课内课外相映成趣, 起推波助澜之功用。

中午有半小时使教师专门为学生阅读的时间, 称之为“美读时光”每当这时, 便是学生一天中最翘首期盼的时候。中低段识字量少, 是否就读一些相同层次的文学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应该是高一个层次的文学作品。比如三年级, 我为学生读的有原著的 (非改编成浅显的) 儿童读物,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等, 要选择那些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文章, 这样读的时候才能引起并保有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吸引, 由喜爱故事产生对书籍的热爱。

至于读的方法, 比如《海的女儿》分为3个中午来读, 有时采用一千零一夜讲故事的方法———讲到情节转折处或即将故事结局, 悬着等到明天中午讲。这时, 往往形成了学生渴求知识的高潮, 也是教师推荐读物的好时机。在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后, 我们都会开展一个小小的评论会:检验学生思维的航向, 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发表自己的感想, 促成深层的理解, 创造表达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 形象地讲, 这时能够吹然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尽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角度、审美观各不相同, 评论会中, 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感情强烈、黑白分明, 充满着真善美的思索与探求, 反映出的是“个性”的阅读理解, 不完全为文本所囿。是啊, 承载孩子们心里, 有一个美好的故事, 就有一百种美好的理解!

通过“大阅读”和“美读时光”, 让学生感受那纯净的文学, 促进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净化, 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一年下来, 班级里喜欢阅读课或比较喜欢阅读课的占93.75%对于美读时光, 学生是90.06%选择喜欢, 0.94%选择比较喜欢, 没有人认为不喜欢。男女生在中段阅读偏向就开始有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 学生最喜欢的首推童话故事书, 男学生的阅读喜好更明显, 大部分男学生都很喜欢科学、自然、侦探方面的书。所以, 教师在挑选为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时, 还要适当考虑性别差异。

二、生活处处是语文, 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挖掘生活中的语文

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 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 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 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 附带的说明书, 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 智慧的教师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教学中, 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 拓展学习的空间, 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 将会事半功倍。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 风云雨雾, 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 便是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 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关键是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 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苏霍姆林斯基曾骄傲地把自己的学习称作“蓝天下最美丽的学校”, 在《育人三部曲》中他带着学生把大自然变成了课堂, 身在其中学习, 其乐无穷。

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第10篇

一、理解阅读的基础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过去, 语文课一般只讲“听说读写”能力, 新课标提出“语文素养”, 代表了一种新的更广阔的教育视野, 既包括听说读写技能性的要求又包括整体素质的要求。语文课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 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毫无疑问, 在语文素养中, 听说读写是核心, 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弱, 实际上决定着他语文素养的高低。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 阅读能力又是基础。在阅读过程中, 既可以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也可以接受人文熏陶, 吸取精神养料。因此, 阅读是语文素养的“牛鼻子”, 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抓手。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 学生的语文时间被大量重复的作业练习占用, 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欲望,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 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有时间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二、建立开放的阅读课堂

系统论告诉我们, 一个系统只有开放, 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才能从无序到有序, 从低级走向高级。《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开放性阅读教学方式正是基于“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 让学生充分发动想象力自由发挥, 锻炼阅读的思维, 培养阅读的兴趣, 即是“发展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兴趣”。

一要突出“读”。传统语文教学 (不只阅读教学) 中多是“千课一式”——教师讲, 学生听。语文阅读课堂基本“以讲为主的繁琐分析”, 教师为各种目标“穿鞋带帽”, 满堂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多, 自主学习少。课堂高耗低效, 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常不能随学段升高而提升。开放的阅读课堂是要摒弃那种教师主导“讲”的教学模式,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自主阅读为载体的“读”。

读是信息获取, 是理解, 感悟是前提。读的方式有很多, 有默读、朗读、自由读、集体读、小组读、表演读等, 还包括背诵、复述等等, 新课程标准提倡给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 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 独立地读, 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无所不在。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 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 对文本读得越多, 想得越深, 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感悟越多, 自然兴趣也就越浓。

二要尊重个性。读什么, 怎么读,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比如, 传统的朗读教学, 读哪几个句子、哪几段往往都是由教师所定:“同学们, 这几个句子很重要, 让我们来读一读, 最好能读熟、读背。”至于为什么读?为什么重要?学生不去探究, 一头雾水, 常常是被动地跟着老师为“读”而读。《新课标》强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动,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会。“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 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 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在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阅读感悟, 必然会有不同, 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 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 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加鼓励, 正是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感悟, 才使学生对语文的“大”有所理解。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只有尊重个性, 才会有师生的平等, 才能彼此接纳, 才会有对话, 进而才能走进学生心灵, 实现真正的引导。

三要亲近生活。传统式语文教学之所以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负担, 是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 技能的训练, 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 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新课标》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课堂的外延理应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语文教学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让课堂与生活沟通, 让教学亲近生活。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 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这样, 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 走生活化的道路,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三、拓展有效阅读空间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小学语文阅读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 不能在课堂上、课本里自我封闭, 否则, 语文素养的提升只能是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 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新课标规定, 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而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 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 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

在课外阅读指导上, 也不能简单地交给“指定书目”、“推荐书目”、“必读书目”, 应该把学生的基础与兴趣、教师的“内引”与“外联”结合起来, 让学生自觉、主动、快乐阅读, 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群文阅读通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 有助于学生完成意义构建、提升阅读速度和阅读数量, 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比如, 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 先读一篇文章, 再读一组文章;或者先读一组文章, 再读另一组文章等教学结构, 组织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 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必要准备。需要强调的是多篇文章的组合是按一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 或者多篇文章无序地呈现, 都不能取得整体效应。

成功的群文阅读教学还可以带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惯性, 这是阅读最宝贵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 能轻松地带领学生实施群书阅读。而如今的网络时代, 无疑让群文阅读更加便捷和高效。我们打开电脑从一个链接进入另一个链接, 从一个窗口滑向另一个窗口, 从一本书迈入另一本书。一本书成为一个引子, 自然成就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可能。这个“引子”可以是一个作家, 或者一个主题, 甚至一种风格, 每一个“引子”下面, 都可以搜罗到大量好书, 那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每一次阅读, 都是一次盛大的狂欢。通过一个系列来奠定厚实的阅读, 通过一本书来拾起一群书, 这就是另一种阅读上“浩浩荡荡”的风景了。这种群书阅读, 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种鲜明的主题意识, 孩子的阅读就不再是随机的, 他有着明确的阅读意识与主动性, 他知道自己要读什么, 可以读多少, 这种意识的培养, 对于理性阅读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谈语文教育:怎样学好语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 第11篇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发育比较特殊,而心理水平尚处于幼稚向成熟时期的过渡阶段,初中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随着时间不断增强,他们渴求独立,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在情感变化方面比较显著。新形势下的教育意在让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也收获成长,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多元化发展。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学生在面临学习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去抓结论,而是首先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种种可能性,再借助实践证明的方法对每一种可能进行验证。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学为中心”,致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体验受到了束缚和忽略。很多初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理解,致使学生一直都将文本作为阅读的内在需求,学生理解文本的视角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和时代感。这种教学现状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灵感,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过程。

二、关于生命体验式教学

(一)生命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面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很多教师提出了诸多教学设想和实施方案,体验式学习的问世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可行的改革方式,生命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心的感受、欣赏、评价阅读文本,提供自己的亲身体验,将陌生的、外在的以及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为可以交流、熟悉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倡导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量和已有经验,借助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

(二)生命体验式教学的好处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学习阅读兴趣。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教师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教学,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致使教学成绩的苍白和教学效率的低下。在生命式体验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本身并获得自我的感悟,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2.提升学生的阅读智慧,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阅读文段中所蕴含的情感要素,抓住体验这一核心环节,重视作者的心灵体验,唤醒学生记忆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达到与文本的共鸣与感悟,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3.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充实学生的个体生命过程。体验是生命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享受,只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升值,在体验式生命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材料被赋予了情调和活力,并且与学生个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使阅读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完善。

三、初中语文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的结合文本加深学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阅读片段中的情节设定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理解,提升的阅读质量。在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导入阅读文本,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将声、光、色以及图像完美的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的兴趣。

(二)借助语言特点,激发学习情感

语言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桥梁,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借助语言符号解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获得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阅读就是要借助读来感受文章的情感,学生有声有色的阅读可以充分发挥情绪在阅读中的感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也要根据实际教学进行示范性朗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生命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能力,增进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在本质上是学生对文本的反应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在感悟文本的时候也丰富自己,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第12篇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 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呢?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一.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意义

西汉的刘向曾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 陶冶学生的人格, 只有阅读才能催生出伟大的作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用“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来告诫人们多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读的升华。只有多读, 才能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做到胸中有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量的阅读, 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干瘪无味。有了素材, 如果不去勤写, 也不会笔下生花。所以, 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写出生花妙笔, 就应该在阅读上先下功夫。教师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同学生讲解著名作家关于阅读的故事, 以激励学生喜欢阅读。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经典名篇

经典名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导航,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择的课文都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尤其是那些名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在读的基础上, 体会其写作手法和思想意义。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学生读课文的遍数多了, 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了知识脉络,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语句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把它背诵下来, 这样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自如地引用, 让“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 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

三.为学生推荐那些具有经典意义的课外读物

除了教材中的名篇, 课程标准中还为学生推荐了许多可借鉴的经典读物。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这些读物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在闲暇或业余时间读读, 为将来的写作和做人都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所谓的课外阅读, 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 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 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充实学生的头脑, 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作为课外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 开拓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 提升写作素养。

四.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

就是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 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英国诗人柯勒律也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 注进去, 漏出来, 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 什么都吸收, 挤一挤, 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 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 豆浆都流了, 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 把矿渣甩一边, 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阅读时, 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把阅读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才会从阅读中提炼所要的精髓。不能像沙漏一样泛泛地读, 不去思考, 不去积累, 结果读了一车书也毫无收获。

五.用课本剧的方式演绎阅读成果

课本剧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源”, 以此为基础改编为剧本, 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欣赏。课本剧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宗旨, 课本剧对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培养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演绎出精彩的课本剧, 学生必须要阅读脚本, 阅读的过程就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 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久而久之, 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物流需求共性下一篇:贮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