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范文

2024-05-29

隐性知识范文(精选11篇)

隐性知识 第1篇

一、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

1958年,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这一术语。他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 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1]。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 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所有理解都是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 即个人的心智模式。隐性知识非常有价值, 但是它难以捕捉和限定, 有些甚至难以表达[2]。20世纪60年代, 奥地利生物学家、哲学家波拉则认为,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方式在组织内和组织间转递的知识, 包括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的知识, 主要存在于书本、研究报告、计算机系统等。而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经验的判断和感知[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 隐性知识主要是源于经验和技能, 指出“隐性知识, 如某种技能是不可能用语言来解释的, 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 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4]。可见, 不同的学者对隐性知识研究侧重点不同, 但是对隐性知识的特点已经达成了共识, 认为隐性知识具有难以模仿的、难以表达和传播的、使用时无意识的但可以共享的特点。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 需要组织和个人具备丰富的经验、技巧、判断力、想象力,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隐性知识由于自身特点, 则成为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创造一种能够使隐性知识表达、传播与共享的平台, 使存在于个人头脑和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地表述出来, 并转化为组织所共享的知识, 通过这种共享的平台不断地实现组织知识创新。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换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个人的隐性知识是组织内部创新的基础, 组织的基本功能在于为创造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提供环境和条件, 使得基于个体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 并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产生互动作用, 在组织内部得以扩散、增强, 加快知识创新的进程。

二、隐性知识与大学知识创新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职能也不断发展变化, 无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进步、观念更新、制度变革、文化建设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 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 高等学校亟需将隐藏在高校教师中的隐性知识升华, 促使大学不断创新。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等人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四个阶段理论。他们认为, 知识经过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和内在化的过程,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转换, 形成一个连续成长的知识创新螺旋。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组织, 其知识创新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生成、转化与表达的过程。借鉴他们提出的模式, 我们可以将大学知识创新的模式分为以下四种:

1. 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社会化) 。

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高校应该定期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 鼓励教师经常参加学术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心智模式, 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高校教师从生活、研究以及学习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 那么他们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求真精神以及敬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传递。这种传递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实践经验、良好习惯、气质的养成等的交流。高校应通过各种组织活动, 给学生提供条件, 创造协作化的环境, 从而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2.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部化) 。

这是知识创新的一个重要模式,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就是创造出新的显性知识。高校教师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知识转换过程后, 把自己所获得的经验、感悟等通过归纳整理和抽象, 形成能够独立表达和传授的论文、专著、教材、教案等。这个过程使其他人可以共享他的隐性知识。

3. 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化) 。

在这个过程中, 高校教师主要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等知识载体, 汇聚大量的显性知识碎片, 经过分析整理, 把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 传授给学生完整的知识。这一过程虽然是知识的综合化, 但综合也是创新, 也会产生新的显性知识。

4.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内在化) 。

高校教师每天都在与知识打交道:一方面, 各种显性知识通过不同的通道融入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 升华成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 当新的显性知识被团队共享时, 团队成员开始将这种知识内在化, 形成团队的结构性知识。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 而是一次知识的升华, 是新知识生成的起点。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新的隐性知识→新的显性知识……”的知识创新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 隐性知识既是知识生成与转化的逻辑起点, 同时也是逻辑的终点。没有隐性知识的承载, 知识活动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就会停滞[5]。

三、隐性知识开发共享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必然选择

1. 隐性知识的发掘、存储与累积:

大学知识创新的基础。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发掘、存储与累积是大学知识创新的起点。高校教师头脑中存在着大量的经验、诀窍等隐性知识, 教师把这些转化为组织知识, 促使大量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不断积累、融合、创新。大学的知识作用于知识转化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每一环节的转化、创新又进一步促使大学知识创新。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要转化为组织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的发掘与分享,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 要构建可量化的激励性的报酬系统, 把教师隐性知识的贡献进行明确的量化, 并给予相应的报偿, 从而调动教师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2) 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文化的激励作用。组织文化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具有很强的潜在精神激励作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会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交流, 加快知识的转化。 (3) 重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结果, 要通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给研究者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目标。

2. 隐性知识的协同共享:

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的协调整合, 会产生知识的协同效应, 异质性越高的知识越可能开创新的知识, 是组织创新的重要来源。个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会产生知识的协同效应, 互补性知识相互协同衍化会产生单个个体或组织所意想不到的整体效果, 使组织的知识不断创新。 (1) 大学个体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这可以通过个人的网络日志、座谈会、师徒制 (导师制) 传承等形式, 加强大学个体之间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 促进组织的学习和知识更新。 (2) 大学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组织,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适合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 因此需要通过建立一种新型学习型组织, 实现组织的扁平化, 使各种信息畅通快捷, 以保证知识的交流、转化、共享和创新。 (3) 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这可以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流, 比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实习等, 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外显, 直接获得收益, 而且可以通过和外部环境的沟通, 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随着更多的知识被激发、融合、创造, 形成知识流的反复循环迭代, 大学知识得以不断升华。

3. 隐性知识的创新:

保持大学知识创新的手段。隐性知识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知识吸收、知识选取、知识传播和知识共享。 (1) 知识吸收。为了确保隐性知识的创新, 大学应该注重知识、实践等第一手、第二手知识的吸收, 建立稳定、牢固、多渠道的知识信息库。 (2) 知识选取。对大学来说, 对知识进行选取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知识吸收往往是大量的、无序的, 所以对于不同的获取主体来讲, 必须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计算, 做到有的放矢。 (3) 知识传播。知识的有效传播是隐性知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要通过大学内不同主体, 充分利用大学管理中技术创新网络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方式, 将大学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隐性知识进行交叉传播, 以使这些知识在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流通与转化, 发挥出不同主体的隐性知识价值, 从而实现大学知识创新。 (4) 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促进不同知识在组织内不同群体之间充分流动, 减少知识生产的重复性投入, 以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知识共享是大学知识创新的源泉, 大学知识只有通过交流对话以及相互转化被其他人所共享, 或成为大学共享的知识,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因此, 大学应采取多种形式, 比如建立教学科研数据库、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等, 加强大学内各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 共享信息、思想, 交换心智模式。

四、结束语

大学知识创新实质是一个知识不断转换、螺旋上升的过程, 尤其是隐性知识升华的一个过程。隐性知识是组织创新的基础, 也是组织创新的关键。大学的基本功能在于为知识的吸收、选取、传播以及共享提供条件, 使得基于个体和组织本身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 进而内化成知识创新的新的逻辑起点。大学知识创新更应注重知识的积累, 尤其是要注重将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 使隐性知识在大学内部更加有效地转移和使用, 以促使知识不断创新。

(作者王颖系东北大学法学院讲师, 娄成武系该校教授, 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 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 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 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 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2]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6.

[3]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gand Kegan Paul, 1966.

[4]Durcker P F.The New Productivity Challen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11) .

隐性知识 第2篇

知识转移过程的运行机制与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在现代社会,隐性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关系到知识创新、组织创新的本质问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本文拟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和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 者:刘丽萍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刊 名:哲学动态 PKU CSSCI英文刊名:PHILOSOPHICAL TRENDS年,卷(期):“”(9)分类号:N12关键词:

隐性知识 第3篇

显性知识能否转化为隐性知识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多有争议, 主要有三种观点:无接口、强接口、弱接口。

N.Ellis (2005) 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动态交互观, 属于弱接口观点。他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分离、独立的, 但又相互合作、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有接口, 而且接口是动态变化的 (N.Ellis, 2005:305) 。在评析动态交互观之前, 本文先介绍几对相关概念:显性/隐性知识、显性/隐性学习、显性/隐性教学。对于这三对概念的定义有很多, 本文选取Hulstijn (2005) , N.Ellis (2005) , Roehr (2008) 文中提出的定义。

显性知识是指学习者能意识到并能说出来的陈述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而且不能说出来的程序性知识 (Roehr, 2008:69)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在于对规则的意识程度以及能说出这些规则的程度 (Hulstijn, 2005:130) , 程度高为显性知识, 程度低则为隐性知识。

显性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连续的注意, 形成和验证有意识的假设;隐性学习是无意识的归纳过程, 促成直觉的形成, 这种直觉是无法说出来的 (Roehr, 2008:69) 。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感” (对语言的感觉) 即是一种直觉, 是隐性知识。我们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当使用语言顺利时, 交流顺畅, 不需要注意学习的过程, 这时的学习是隐性学习;当交流中出现问题, 交流中断, 就要努力去进行意义协商, 协商过程中能学到许多语言形式方面的东西, 这种学习就是显性学习。也就是说, 隐性学习发生在流利的理解和产出过程中, 而显性学习发生在有意识地进行意义协商和构筑交流的过程中 (N.Ellis, 2005:306) 。显性教学是指明确告诉学习者输入所包含的规则, 而隐性教学没有 (Hulstijn, 2005:132) 。

2. 动态交互观主要观点评析

动态交互观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本文把它与其它的接口观点进行比较, 对它进行评析。

(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分离、独立的。

这一点与无接口观点相似。无接口观点以Krashen (1981;1982;1983) 为代表, 他认为习得的知识 (the acquired knowledge) (即隐性知识) 与学得的知识 (the learned knowledge) (即显性知识) 是完全分开的, 但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McLaughlin (1978) 曾指出监察理论是不可靠的, 因为它建立在“习得”与“学习”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这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又只是“下意识”与“有意识”, 这两者均不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所以是不可取的 (杨连瑞, 张德禄, 2008:71) 。McLaughlin (1978) 和Gregg (1984) 还指出监察理论不能给出“习得 (acquisition) ”和“学习 (learning) ”的精确定义, 因此研究者无法给出其操作定义, 不能在实证研究中验证。Hulstijn (2005:136) 指出, 或许只有Schwartz (1993) 和Paradis (1994) 在实证研究中验证了监察理论, 尽管Paradis (1994) 把“习得”和“学习”分别当成“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

动态交互观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离和独立性提供了生理依据。它指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在大脑里的处理区域不同, 因此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也是分离的。显性学习的处理区域是额前皮质区 (prefrontal cortex) 和颅侧区 (parietal areas) 尤其是海马区 (hippocampus) , 隐性学习在前中区 (precentral regions) 。在显性学习时, 额前皮质区中与工作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选择要注意的信息, 把各种感知合成起来, 把各种意识 (consciousness) 统一起来, 然后海马区的神经系统把这些感知和意识结合成整体的情景记忆表征 (N.Ellis, 2005) 。但是对于隐性学习时具体的大脑处理过程则没有说明, 可能是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以上研究说明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是不同的过程,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相互独立的。

(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接口。

动态交互观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动态的接口, 在有意识的处理过程 (conscious processing) 中瞬时发生, 但发生后对隐性认知的影响却是持久的 (N.Ellis, 2005) 。

无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完全分开的, 它们之间没有接口, 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反复练习和纠正错误可以促进显性知识的学习, 但不能促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黄冰, 2004:125) 。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有很多研究者 (McLaughlin, 1978;Rivers, 1980;Stevik, 1980;Gregg, 1984) 用事实证明了有些课堂学习的知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而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即“习得”的行为, 也就证明了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 (杨连瑞、张德禄, 2008:71) 。

动态交互观属于弱接口观点, 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接口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如Bialystok (1977;1979;1981) , Greg g (1984) , N.Ellis (2005;2007) , Bialystok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连接, 是相互作用的 (黄冰, 2004:125, 126) 。Gregg (1984) 认为学习和习得不是两种学习路径, 而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会逐渐内化, 从而在自然会话中变为习得。实际上, 学习的知识也会渗透到习得的知识中去, 两种方式所习得的能力和知识之间会互相影响, 非正式的习得和课堂上的正式学习可以互相补充, 学习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杨连瑞、张德禄, 2008:71) 。

(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合作。

动态交互观认为二语习得中最初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显性学习, 即语言构式 (construction) 的初始构成和模式识别, 然后隐性学习调节语言构式并把它们送入语言系统, 语言构式不通过显性学习就无法习得, 而且显性学习可以巩固语言构式的习得 (N.Ellis, 2005) 。

话语通过显性知识来构建, 这些显性知识有程式 (formulas) 、槽—框架型式 (slot-and-frame patterns) 、句型 (drills) 和陈述性教学语法规则 (declarative pedagogical grammar rules) 等, 话语经过反复使用就能程序化 (procedualized) , 促进隐性学习 (N.Ellis, 2005) 。这类似于强接口观点的代表人物DeKeyser (1997) 提出的技能学习模式。DeKeyser (1997) 指出, 无论是学习什么, 例如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网球, 学习的过程都是:从that类知识 (陈述性知识) , 到how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 , 最后实现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 他认为显性知识经过反复操练或使用会自动化, 最后转化为隐性知识 (Gass, S.&Selinker, L, 2008:247) 。强接口观点也受到一些人的批判, 这一说法在母语习得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第二语言知识也并非完全始于显性知识, 完全用技能发展来解释也有失偏颇 (顾琦一, 2005:48) 。

动态交互观还指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交互的几条路径:重铸 (recast) 、分解 (differentiation) 、分析 (analysis) 和优先 (preemption) 。学习者通过这几条路径从输出中学习, 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输出有错误时, 重铸提供了集中的反馈信息供显性分析使用。程式在习得之初是作为完整的语音单位显性习得的, 在后来某个阶段可以被分解 (differentiate) , 程式中的各个成分独立出来, 被分别习得。程式的分解、合成大多来自对隐性学习的计数和分布的分析 (tallying a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工作记忆通过对程式的类比推理 (analogical reasoning) 和概念整合 (conceptual blending) 来构建话语 (N.Ellis, 2005) 。

(4) 对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强调意识的作用。

动态交互观从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对意识 (consciousness) 进行了研究。显性学习的大脑运作机制被称为意识的神经关联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NCC) , 即脑前部中与工作记忆有关的神经元通过皮质之间、皮质与丘脑之间的反馈链和感觉、机动区域 (sensory and motor regions) 的神经元互相连接, 形成意识的神经关联。隐性学习大多只在一个通道 (modality) 内进行, 在一个模块内把表征 (representations) 或惯例 (routines) 进行启动 (priming) 或词块化 (chunking) 。但显性学习涉及大脑的更多区域, 把分散的区域联系在一起, 合成起来处理学习活动。

动态交互观认为意识的作用很大, 相对于大量的随时随地发生的无意识的大脑活动而言, 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很少, 但是意识就像瓶颈和入口, 外界信息只有通过意识才能通达大脑的任何部分进行处理, 才能通达隐性知识。

动态交互观还考察了意识是如何在工作记忆中运作的, 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决定语言学能的。对工作记忆的研究有两个学派:加拿大学派和英国学派。加拿大学派认为工作记忆的贮存与处理功能是此消彼长 (trade-off) 的关系, 工作记忆的容量 (capacity) 用句子广度 (sentence span) 来衡量, 句子广度越大 (即工作记忆容量越大) , 学习者的学能就越大。英国学派认为工作记忆由三部分组成: (1) 注意监察系统 (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 , (2) 两个临时的主从式系统 (slave system) (即语音环、视空扫描版, the phonological loop and the visuospatial sketch pad) , (3) 情景缓冲器 (episodic buffer) 。两个学派的观点不是截然不同的, 它们可以结合起来解释如下观点:工作记忆的不同组成部分涉及不同的隐性或显性的语言学习。

(5) 强调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结合、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结合。

动态交互观强调“动态”和“交互”, “动态”即不断变化, “交互”即相互作用, 认为显性系统和隐性系统就像中国文化中的阴和阳。它还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显性与隐性的语言学习虽然不同, 但应该结合起来, 这样会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N.Ellis, 2005) 。那么同理, 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也应该结合起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动态交互观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独立但又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有不断变化的接口,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应该结合起来, 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也应该结合起来, 语言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动态交互观是在三种接口观点上发展起来的, 与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是无接口观点和强接口观点的折衷, 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观点。

参考文献

[1]Ellis, N.C.At the Interface:Dynamic Interaction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Language Knowledg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5, 27 (2) :305-352.

[2]Hulstijn, J.H.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ond-language learn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5, 27 (2) :129-140.

[3]Susan u.Gass&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New York:Rout-ledge, 2008.

[4]Roehr, Karen.Linguistic and meta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8, 19 (1) :67-106.

[5]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 2005, (6) :45-50.

[6]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职场 隐性知识去哪儿学议论文 第4篇

老板是最重要的老师

当记者时,主管召集人教我写新闻,采访主任教我策划处理新闻;刚毕业时卖保险,主管教我销售技巧,后来公司卖给李嘉诚,我从李嘉诚身上学到如何经营管理公司,也学会用人与气度。老板与我们长相左右,随时都有老板,我们一切都关乎老板,如果要找一位老师,老板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拥有最多工作相关的专业。我永远注意老板的一举一动,尽可能学习他的专业、能力、知识。如果他的为人处世值得尊敬,我也会学习。

不要只把老板当作发薪水的人,也不要把老板当作会找麻烦的讨厌鬼,从他身上学习才是聪明的思考。因为老板是老师,不要刻意躲着他,离老板近一点,才有机会多学一些本事。不要认为接近老板是逢迎,要学习迎合老师是应该的;也不要讨厌老板,就算他不讲理,可能也骂过你,但是谁没被老师骂过呢?我们不能因被骂而讨厌老师;更不能认为老板是敌人,也许他和你的立场不一样,利益也有冲突,但了解敌人的想法,学会敌人的本事,是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

不论老板做了什么,只要你没决定离开公司,就要看老板的优点,欣赏他的专业,努力学习,仔细观察,从老板身上学到本事。而主管是另一种老板,虽然他可能只是大工头,但是在专业上,他绝对有其能力,因此就工作上的专业,他也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从主管身上学专业天经地义。

主管本身就具有训练功能,他必须教会所有团队成员,才能顺利完成任务,但不可因主管有教导之责,我们就被动接受,而是应该主动的请教、提问,让主管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自己成为组织中成长快速的人。

老板和主管都是职场学习的关键人物。

后记:

1.我的经验是,敢和我亲近的员工常常是学习快速的人,也可能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主管。

2.老板的道德水平未必高尚,但工作能力一定很好。

向资深员工及杰出同事学习

服役时,什么都不懂的我,却是全连的二把手,连长不在时,我就是最高指挥官。不过,我经常在处理事情时,会面临不知所措的窘境。那时有两位老兵给我很大的帮助,一位是行政士官长,一位是汽车维修士官长,他们一生都在军中,对所有的状况都了如指掌。

在我短暂的保险工作生涯时,我特别喜欢接近那些杰出的销售人员,因为我很好奇他们如何完成不可思议的业绩。我只是多一些礼貌、多一些请教,他们就感到窝心,让我在短暂的时间中,就得窥销售工作者一些不为人知的奥秘。

资深工作者虽未必能力很强,但一定非常理解组织的生态,对老板、主管的个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状况该说什么话,拿捏精准。他们也对组织中的潜规则十分清楚,什么事规定不可做,但其实做了无妨;什么事规定可做,但却千万别做……,从资深工作者身上,可以找到聪明的行事之道。

至于杰出的工作者,则是组织中的天之骄子,他们会受到主管的重视,也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而有效的工作智慧,都隐藏在这些杰出的工作者身上。

和杰出工作者学习有效率的工作“KnowHow”,从资深员工身上则了解组织的生态,这两者都是最好的学习对象。这两种人的相处之道不太一样,对资深工作者要嘴甜、姿态要低、要尊重,必要时要施些小惠。资深工作者因年岁大,难免不积极,可是却有极佳的存活之道,新进人员只要态度好,并不难与其接近。

可杰出同事就不太一样,他们通常自视甚高,如果不能让他们感觉你潜力很大,他们不见得愿意交往。所以面对杰出同事,要表现出积极态度,也要展现适当的工作能力,再加上诚恳及尊重,他们会觉得你是同类人,而愿与你接近。杰出同事会有许多独门工作方法,他们不见得会公开,但接近就可以了解,就有机会偷学,透过观察、沟通、不经意的询问,就有可能拼凑出他们的私房诀窍。

资深员工及杰出同事,是职场中除了老板及主管之外,另一种可以学习的对象。

解读历史地图 挖掘隐性知识 第5篇

一、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历史地图中隐含着一些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知识。以《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为例。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这些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商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在图中反映了以下几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西门豹渠、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芍陂:淮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兴建。西门豹渠:由战国时期魏国邺县令西门豹主持兴建的引漳灌邺工程,开渠12条,引漳河水灌田,使含盐碱成分过高的土地成为良田。郑国渠:战国时期,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了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其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二、古代关隘要塞

中国历史上关隘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上征收赋税,军事上进行防御,交通上承担枢纽。许多重要的关隘曾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历史地图中有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以《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为例,涉及函谷关、武关等著名关隘。函谷关,为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战国和秦朝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西,东有崤关,西有潼关,有路如槽,深险如函,所以名叫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将之移到新安县东北,这就是汉代函谷关。作为战国秦汉时期的重要关隘,当时许多重要的军事活动都与函谷关有关。武关,位于陕西丹凤县东20公里商山谷中,与潼关、萧关、大散关合称“秦之四塞”,早在战国时期,武关就是从东南出入关中地区的重要关口,历史上从战国到汉唐明清时期,在武关附近都有征战记载,刘邦、黄巢、李自成等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三、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

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有一种不可回归性和不可逆转性。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其中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再加上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等有利条件,经济重心逐渐东移南迁,即向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迁移,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进行迁移,南宋元朝时期完成迁移。以《西汉手工业分布图》、《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两幅地图为例进行对比,西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和西南地区,手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如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邯郸(今河北邯郸)、襄邑(今河南睢阳)、临淄(今山东淄博)等,西南地区的手工业城市则有成都(今四川成都)、广汉(今四川金堂)等;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东移南迁到大运河沿线、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手工业城市和大都会主要分布在大运河沿线、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如定州(今河北定州)、邢州(今河北邢台)、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亳州(今安徽亳州)、扬州(今江苏扬州)、宣州(今安徽宣州)、苏州(今江苏苏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洪州(今江西南昌)、广州(今广东广州)等。

四、古代边疆地区民族变迁

古代边疆地区民族变迁频繁,以中国北方为例,在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骠悍的游牧民族,他们曾经活跃在北中国辽阔的草原上。在《春秋大国争霸》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北戎、山戎、赤狄、白狄等。在《战国兼并形势》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东胡、匈奴等。在《秦朝疆域》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东胡、匈奴等。在《张骞通西域》图中,北方主要为西域各族、匈奴等。在《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中,在中国北方,东汉时期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少数民族内迁态势在西晋末年进一步加强。在《隋朝疆域》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东突厥、西突厥等。在《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中,北方民族主要为靺鞨、回鹘等。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契丹、党项等。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契丹、党项、女真、西州回鹘等。在《宋金对峙形势》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契丹(西辽)、党项、女真、蒙古等。在《明朝前期疆域》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瓦剌、鞑靼等。在《清朝疆域》图中,北方民族主要为蒙古族(分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三部)。

五、古代城市名称及地位变化

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的变化发展,城市地位和城市名称会发生变化。以北京为例,在《战国兼并形势》图中北京称为蓟,为燕国的都城。在《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中北京称为渔阳,在今北京密云附近。在《隋朝疆域》图中北京称为涿郡,为大运河的东北端点。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中北京称为幽州。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中北京称为南京(辽国的陪都,辽国的五京之一)。在《宋金对峙形势》图中,北京先后称为燕京、中都,为金朝的都城(绍兴和议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在《元朝疆域》图中,北京称为大都,为元朝的都城。在《明朝前期疆域》图和《清朝疆域》图中,北京都称为京师,为明清两朝的首都。从图中可以发现,北京在元明清时期城市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首都。

六、古代疆域变迁

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在《商朝形势》图中,商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在《秦朝疆域》图中,秦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在《隋朝疆域》图中,隋朝疆域:东到大海,东北到辽河流域,西到今新疆东部,北到大漠,南到大海,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在《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中,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在《元朝疆域》图中,元朝疆域: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在清朝疆域》图中,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七、古代运河交通

中国古代运河交通十分发达,其中最著名的是隋朝开辟的大运河。以《隋朝疆域》图为例,可以发现隋朝大运河的概况:“三点”,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四段”,即从北到南四段为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到涿郡(今北京),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通济渠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北起洛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邗沟,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它北起淮河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南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入长江,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沟通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五大水系”,即大运河从北到南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隋朝疆域》图中还有一段容易被人忽视的运河——广通渠,它是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名广通渠(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首都长安。

八、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几经变迁,主要经历了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等几个阶段。从《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可以发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为鲁、齐、燕、卫、、宋、晋等。从《秦朝疆域》图可以发现,秦朝实行郡县制,如陇西郡、九原郡、辽东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从《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可以发现,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如平原郡、济南郡、千乘郡、齐郡、北海郡、东莱郡与高密国、胶东国、甾川国的交叉。从《元朝疆域》图可以发现,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如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等。从《清朝疆域》图可以发现,清朝仍然实行行省制,18个省(直隶、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云南、贵州),5个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2个办事大臣辖区(西藏、青海)。其中容易忽视的是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两个地区。科布多属参赞大臣辖区,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统辖阿尔泰山南北、厄鲁特蒙古诸部和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诸部。唐努乌梁海为外蒙古扎萨克图汗辖地,因其境内有唐努山而得名,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

九、古代河道变迁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古代河道会发生变迁。以黄河为例,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多次发生变迁,在历史地图中可以发现。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秦朝疆域》、《东汉疆域》、《三国鼎立形势》、《隋朝疆域》、《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五代十国后期形势》、《辽、北宋、西夏形势》等地图可以发现:黄河下游河道虽然有一些具体的变化,即先秦北流为主期和汉唐北宋东流为主期,但总体是注入了渤海。从《宋金对峙形势》图可以发现:南宋时期黄河下游改道“夺淮入海”,最终注入了黄海,从此,黄河进入了南流期。这是由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王朝为了阻止金兵南下,人为决河,使黄河“由泗入淮”。这种状况直到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分为三支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才结束了700多年的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开始东流,回到了由渤海入海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古代史(高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隐性知识的特征与功能 第6篇

首先提出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这个术语的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 他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知识, 通常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 但其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是另一种知识, 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 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波兰尼证明隐性知识存在的经典比喻是: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是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识这张脸的。他认为, 这类知识的绝大部分都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多。因此, 波兰尼从知识是否被表达的角度将知识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已经用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表达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用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达的知识。自波兰尼提出这种知识形态的分类之后, 隐性知识的存在和意义逐渐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隐性知识的存在和意义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二、隐性知识特性

波兰尼指出, 我们了解的比我们讲的更多, 企业的隐性知识远比显性知识要多。隐性知识的“隐性”有几个要素, 第一是不说的或沉默的;第二是推知的或理解的;第三是无意识的。隐性知识既有知识的共性, 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根据大量文献研究总结, 隐性知识具有如下特性。

1. 隐性知识的个体性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隐性知识与其载体是无法分离的, 一旦分离了, 隐性知识就会消失;其次, 隐性知识的领会、获得需要个人亲身参与, 也就是说隐性知识是一种置身其境的体验、领会过程;再次, 只有被个人表达出来的隐性知识才能被别人分享, 没有能表达出来的知识只能留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

2. 隐性知识的默会性

隐性知识是经验类知识, 与行动密切相关, 例如它可让你知道怎么样做而不仅是知道是什么, 即“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如学徒只能靠实践摸索师傅的操作诀窍和经验。技术类的隐性知识是通过个人行为和“此时此地”的直接经验创造的, 可以通过学徒制, 或是干中学的方式获取, 并不要求使用语言。隐性知识一个智力和认知的过程, 既不可以表达, 也不可以公开表明, 但可以暗示或简单地理解。因此, 这些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学徒制学习, 或通过多种语言方式学习, 例如类比、比喻、模型和共同分享故事等。

3. 隐性知识的内嵌性

隐性知识内嵌于组织的社会文化、沟通方式、作业流程以及职位定义之中, 难以剥离这些情境而孤立地转移。

4. 隐性知识的稳定性

一般来讲, 隐性知识是长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特别在技能操作方面, 一旦学会了某种技能, 是很难被遗忘的。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 即使很多年没有碰, 还可以轻松的行驶在马路上。

5. 隐性知识的情境依赖性

隐性知识是一种非语言的、非数值的知识形态, 它依赖特殊的情境。知识存在具体的情景中, 因为其依赖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没在特定情景中, 那就是信息而不是知识。隐性知识往往有一个更复杂的情境。由于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实践或程序相联系, 因此当隐性知识处于与获取时有相似情境时, 其更容易被激活。

6. 隐性知识的整体性

隐性知识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 是全身心投入认识的结果, 是身体和大脑同时认识世界, 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举例来说, 一个失恋的人孤独地在一个房间里听伤心的情歌的感受和对这首情歌的认识与他在喧闹的场合里的感受和认识是大不相同的,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身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导致认识不同。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思维努力的结果, 更需要身体的参与, 人们是以自己处于一定时空位置中的、具有特定构成的身体来进行认识的。

7. 隐性知识的垄断性

隐性知识是个体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物质与经济等, 而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因此, 隐性知识十分个人化的并且是十分有价值的, 隐性知识拥有者不会轻易主动传播知识, 尤其当垄断知识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经济回报时, 拥有隐性知识的企业也同样如此。

8. 隐性知识的文化性

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有着强烈的文化特征, 它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共享的概念、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显性知识传达的往往是一些显性的社会规范, 而支配人们实际行为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根植与社会文化传统中的“潜意识”, 只有生活在这种生活实践中, 才能掌握这种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的真正规则。这就是隐性知识的文化性。

9. 隐性知识的即时性

隐性知识被触发于主体正在进行相关活动之时, 也就是逼近问题的解决方式。它是一种动态的存在, 随着主体的注意力的转移而被触发或消逝。波兰尼称为“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

三、隐性知识的功能

隐性知识有很多特征, 同时, 隐性知识的功能也很强大, 具体功能如下:

1. 嵌入性

知识本质上几乎都是隐性的。所有显性知识均来自隐性知识, 任何形式的的显性知识, 都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存在与支撑, 所有的知识不是隐性知识就是嵌入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的并且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 其嵌入在行动、程序、承诺, 价值观和情绪等之中。隐性知识是知识的内核和内容, 显性知识是赋予内核的表达外型。

2. 动力性

知识可以保持隐性, 但是共同的隐性知识会带来创造力和创新。创新所必需的创造力不仅仅来自明显可见的专业知识, 还来源于所必需的那些未被运用到创新过程中的不可见的经验储存。隐性知识是知识创造模型的核心, 是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

3. 文化性或实践性

隐性知识文化性表现为它与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共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有密切关系。显性知识表达的基本是显性的社会文化规范, 而指导人的实际行为的是嵌入在社会文化传统中的“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本质上是生活实践中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的实际规则。因此, 这种文化性也体现为实践性。

4. 支配性

意识是我们觉察到得知识和未觉察到得潜意识下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隐性知识存在于行动意识之外强调一种观点, 人们无法描述他们对隐性知识的使用;我们知道的知识要比我们可以表达出来的多。实际支配主体行为的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 如习惯和传统。成功的管理者经常声称仅是常识和大众智慧指导他们做出决策。自动化般的决策与我们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 “这就是隐性知识的应用, 隐性知识在应用时它可以是帮助你, 但不能被解释或是外在化。我们很少意识到自己应用了隐性知识。

四、总结与展望

1. 隐性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

知识之所以是企业竞争优势, 是因为企业应用这些知识能创造新的产品、技术或服务, 企业能够生存的原因就是不断创造知识, 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为组织创造竞争优势, 是构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由于其很难被模仿, 获取途径只有通长时间的实践, 获取难度和高成本使得隐性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李志超) 。此外, 隐性知识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隐性知识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重要核心战略。

2. 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有待发展

虽然学者们从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多元化的阐述和诠释。但对隐性知识获取和转移的研究较少, 基本都是从内隐学习、内隐认知等层面来揭示。隐性知识是提供学习的宏观背景, 即隐性知识要远远大于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应当大于内隐学习。另外, 知识的转移很重要, 将隐性知识通过合理的方式转移成显性知识, 可以更好的被学习和模仿, 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创新和维持自身竞争力。

[责任编辑:董润萍]

摘要:随着知识管理实践的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除了那些可以编码的显性知识外, 更多的是隐藏在个人和组织深层的隐性知识。必须高度关注企业内外部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隐性知识, 充分利用隐性知识的功能培养企业的持续竞争力。隐性知识是隐含的, 未编码的和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不容易被转移和转化, 但他的重要性已经被学术界公认, 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对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隐性知识 第7篇

1. 1理论背景及文献回顾

知识作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在获得持续而健康的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这也促使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知识问题。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从熊彼得到经济增长和新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们,都对知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亚当·斯密 ( 1776) 认为是劳动分工导致国民财富的增长,即“劳动生产力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1]。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人们拥有了不同“知识岛屿”。哈耶克是从为自由经济系统进行辩护的立场来分析知识的运行,他的核心观点是: 由于知识沟通上的障碍,中央集权的经济系统无法有效运行。而熊彼特 ( 1934) 的创新理论开拓了一条不仅仅是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积累方面更应将知识生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考虑在内的经济 增长框架。在 现代经济 增长理论 中,索洛模型 ( 1956) 中的外生变量A即劳动的有效性,被认定为是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增长率。作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保罗·罗默( 1986) 认为在长周期增长模型中,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投入要素,其作用是 提高其他 要素的生 产效率。戴维 ·罗默( 2001) 阐述了两部门的开发模型,其中一个部门生产产品,创造产出,另一个部门负责研究和开发、生产知识、增加知识存量。

OECD( 1996) 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描绘了一个国家的知识运动系统,这个系统完成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三大职能[2]。本文根据知识运动系统的内涵,主要研究影响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知识定价问题。

自1998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对知识经济进行了大量研究。汪澄清( 1999) 提出规范知识价值的评估,对于加强知识管理、促进知识互补、改善创新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一般成本定价理论[3]。陈搏( 2007) 认为商品化的知识在交换中需要确定一个价格才能顺利成交,引入“知识距离”[4]概念对隐性知识进行定价。许有志( 2008) 分析了在供应链中知识有偿共享[5]问题,从知识交易角度分析知识定价。纪慧生( 2010) 分析知识定价时从知识的购买者和提供者两方面对知识价格做分析,认为知识价格受到知识开发成本、交易量和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影响[6]。周波( 2011) 提出了知识交易的两个 范式[7],论证了知 识是可以 交易的。王道 平 ( 2013) 探索了在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知识网络中知识价值的构成,认为知识价格除了受知识价值影响外还受到知识粘性、知识距离以及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影响[8]。

1. 2问题的提出

由于知识在一个国家的持续增长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可以看出我国在创新知识引导的科技创新方面自主性不足。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2月14日的一次讲话中提到,有影响的新想法和发明产生才是一切开始的地方,这就是世界所称的———美国。我国知识的自主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知识定价不明确,使得知识生产面临巨大风险,人们更愿意模仿而不是创新; 另一方面是之前对于知识定价的研究实用性不强,无法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由于知识的特殊性,使得它难以有明确的定价,而且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知识的交易存在困难。第二,在实际中,知识供给者对知识效用的认识水平往往比需求者更高,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需要信号显示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假定现有完善的契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着重对由知识的特殊性、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引发的知识定价难的问题,通过信号显示的知识定价机制进行研究。

本文接下去会简要介绍知识定义与分类、分析知识的性质及其交易的特性、最终通过之前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基于信号显示的知识定价机制及对应的政策建议。

2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2. 1知识的定义

知识的定义可以从哲学和经济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从哲学角度,笛卡尔强调知识的不证自明; 黑格尔说知识由信念组成的一致性。罗素认为“每一件知识都是一个准确的信念,反之不成立”,并且提出人类对一个事件的全部知识是从一个时空中心向外辐射的[9]。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知识是主观的,具有相对科学性并不断趋于完善的。

从经济角度,亚当·斯密用专业化分工来说明知识的产生; 熊彼特用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法来解释知识; 哈耶克理解的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两个方面;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知识的被认为是可以带来生产效率提升的技术。周波( 2006) 在其博士论文中对知识做了如下定义: “知识是人类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获得的‘确信’,这种‘确信’可以或者可能改善人们的经济行动能力”[10]。从知识生产过程来看,知识可以视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通过智力的投入获得的对自然和社会的一定的认识。

2. 2知识的分类

基于不同目的对知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知识是否可以交易可将知识分为不可交易的公共知识和可交易的私有知识。

可交易的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 可编码知识) 和隐性知识 ( 意会知识) 。以知识的表达性程度为基础,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编码,以文字、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这类知识的转移和储存非常方便,例如计算公式、操作方法等,其在交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需求者可以在时空上与供给者完全脱离。隐性知识指难以编码,只有亲身实践才可能掌握的抽象知识。在人类知识总量中隐性知识占据了绝大多数。尽管有时候隐性知识的部分内容可以用语言描述,但是想要真正掌握一件隐性知识必须通过亲身实践,其在交易中最大的特点是需求者必须与供给者处于同一个时间、空间和背景,交易过程受供给者精力约束,知识的转移高度依赖交易双方的互动[5]。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隐性知识。

3知识在交易中影响定价的特性

3. 1知识的主要经济性质

1稀缺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基础就是物品的稀缺性, 知识同样是具有稀缺性的。虽然新的知识生产出来一般来说可以在人类社会得到永久保存,并且知识的复制和存储成本都很低,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知识没有稀缺性。

知识的稀缺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性知识稀缺,即在某一领域里生产出来的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未有的知识; 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稀缺,知识的需求范围与知识的覆盖范围之间形成缺口,由于人们自身能力有限或者存在转移阻力使得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稀缺性。

由于知识具有稀缺性,需要一定的机制来配置知识,这包括生产什么知识,生产出来的知识向谁转移。一般来说,生产性稀缺引导生产什么知识,传播稀缺引导知识的转移方向。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所以说知识的稀缺性是知识定价的基础。本文的研究思路也是从知识稀缺性的两个方面展开,在完善的知识定价机制下,较为明确的知识定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有效传播。

2竞争性和排他性。竞争性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如果一件知识的传播会使得掌握该知识的人与没有掌握的人之间形成竞争,如同一行业中某企业掌握了一项其他企业未掌握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中,这样该企业会在这一行业中占据一定优势。那么就可以说这件知识是具有竞争性的。另一方面,如果一件知识的传递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同样可以说明这件知识具有竞争性。

排他性完全依赖于知识所有者的意志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知识的分类来看,公共知识不具备排他性,私有知识的所有者会根据知识的不同回报选择是否排他性的拥有知识。一种情况是知识所有者选择放弃排他权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发布知识,另一种情况知识所有者始终控制知识的所有权,这时知识以私人物品在市场中进行转移,即进入知识交易渠道。

3生产( 创新) 成本高。一件创新知识的生产一定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的,且生产过程风险高未知性大,伴随的生产成本也较高。

3. 2知识交易

知识交易是指知识拥有者排他的对于稀缺的私人知识进行转移以期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

针对知识交易的定义来看,知识交易的必要条件有: 一是知识产权界定明晰,也就是说知识拥有者完全的掌握自己知识的所有权; 二是待交易的知识拥有稀缺性; 三是知识转移是切实可行的; 四是知识拥有者是“理性人”,他交易知识完全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下面对影响隐性知识定价的知识交易特点进行分析。

1效用不确定、不一致,也就是说需求者在购买知识时无法确定该知识能够产生多大的效用; 并且供求双方在知识效用的确定上通常会表现出不一致,不同的需求者对于获取的同一件知识的效用一般也不一致。

2信息不对称。首先知识的供给者一般来说也是知识生产者或参与了知识生产,所以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件知识,而且在知识的生产过程中也会更多的接触到相关领域知识,对所生产知识的整体了解会更多也更全面,而需求者往往与供给者相比对一件没有获取到的知识的信息就知之甚少。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卖方机会主义和买方机会主义,将会严重破坏交易的基础。

3交易价值的时间敏感性。由于一件知识具有稀缺性, 使得知识的交易成为可能,但是伴随着新的更先进的知识不断被生产出来,以及知识的扩散和溢出使得这件知识的稀缺性降低从而交易价值逐渐降低,所以同一件知识其交易价值对时间是敏感的。

4知识转移成本较高。由于隐性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 上文已提到其在交易中最大的特点是需求者必须与供给者处于同一个时间、空间和背景,交易过程受供给者精力约束,知识的转移高度依赖交易双方的互动。现实中由于知识需求者的自身素质和选择的转移模式的不同,知识转移的成本往往差异大且普遍较高。

5缺少可参考的市场价格。提斯( 1998) 在对知识资产的研究中提出由于知识交易具有多种方式使其没有价值参考系统,从而使得技术交易市场成为一个瘦的市场,即一个不稳定的市场。因而市场厚度偏“薄”是知识交易的一大影响因素。

4改进的基于知识信号显示的定价方法

综合本文之前所有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隐性知识定价的因素: 知识的稀缺性、竞争性、交易双方效用不确定、信息不对称、时间敏感性、知识交易的市场厚度。其中稀缺性作为知识交易的条件伴随知识交易而存在,时间敏感性可通过知识的可交易周期体现,知识交易的市场厚度可以由知识的交易频率来衡量。从成本角度来看,主要有知识生产( 创新) 成本和知识转移成本,其中知识的转移成本可细化为卖方的转出成本和买方的转入成本( 学习成本) 。

信息不对称和效用不确定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文献中学者们倾向于用信任程度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交易难问题,但是信任程度在实际定价中是不可量化的,信号显示机制是现实中突破信息不对称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在知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知识供给者掌握的信息较多而需求者掌握的较少,而这种情况往往也会引发逆向选择问题进一步阻碍交易。为了促进交易,知识供给者选择以适当的信号发送方式向需求者发送一定量的信号,需求者根据收到的信号并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判断信息并决定是否交易及交易价格。信号显示机制同样存在成本,但由于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交易的形成,而且在交易收益足够大时,可作为一种突破信息不对称的首选机制。效用是一个心理评价,难以定量,但在知识交易中影响效用不确定的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即对交易知识的未知程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效用不确定。同时信号显示机制可以体现知识在一定范围的竞争程度。

4. 1改进的知识交易分析模型

陈搏( 2007) 提出的知识交易定价分析模型的基本框架图,第一次提出知识距离并被后来的学者广泛应用,本文也将继续沿用知识距离这一概念来刻画知识的生产( 创新) 成本、买卖双方的转移成本,而信任关系在本文由更可测的信号显示所替代。纪慧生( 2010) 在知识交易定价分析模型的分析框架中提到了市场参考价,但并没有对其做详细的分析,可由信号显示机制通过对竞争性和市场厚度等指标的显示来补充。在陈搏的研究基础上改进的知识交易定价分析模型的基本框架图,如图1。图2和图3是对图1中的知识距离和信号显示的细化。

知识的价值的定价不能背离价格规律,知识的价格还是围绕着价值而定的,只是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偏离大小而已[6]。所以本文通过卖方对知识的预期使用价值来倒推出知识的价值,买方通过信号显示系统来判断从多大程度上认可卖方的预期使用价值。从图1可以看出,知识供给者通过综合分析知识成产成本,转移成本和自身预期使用价值来决定卖价,知识需求者通过综合分析知识的学习成本、买方预期使用价值来决定买价,二者最终通过博弈达成一致的交易价格。

知识距离在定价中的应用,陈搏( 2007) 已经做了详尽的解释,本文不再重复。本文接下来主要就信号显示做出分析。在信号显示机制下,知识供给者向需求者发送适当的信号来显示待交易知识的各种经济性质,如稀缺性、竞争性、市场厚度( 交易频率) 以及该知识目前处于交易周期的哪个阶段; 知识需求者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信息甄别,然后对是否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判断。

4. 2一般的信息显示模型

迈克尔·斯彭斯作为信号发送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信号显示机制得以实施的关键是不同能力水平的雇员在向雇主发送同样的信号时所承担的成本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高能力和低能力的雇员被区分开来,使得原本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趋于信息对称。遵循斯彭斯的理念,本文构造出在知识交易中信号显示的模型。

假定i为可选的信号集合,i* 是知识需求者认为获取到的信息所代表的知识是高或低的区分点,高、低水平知识供给者的发送信号成本函数分别为Ch( i) = Ahi和Cl( i) = Ali,且Ah < Al( 发送等水平信息低水平者成本更高) 。

纵轴π代表知识购买者对知识的支付价格,横轴i代表信息发送水平,Ch( i) 和Cl( i) 分别是高低水平知识供给者的成本曲线,由于Ah < Al,所以Cl( i) 更陡。假设买方对高水平知识的支付为2,对低水平知识的支付为1,那么对于知识供给者来说,会选择支付曲线与成本曲线间距最大处的信息发送水平。

在图4所示的混同均衡中,很显然对于两种水平的知识供给者,都会选择i = 0的信息发送水平,因为这种情况下各自都实现了买方的最大支出π = 1,其他任何水平的信号水平所带来的π都是小于1的,而此时,信号显示机制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在图5所示的分离均衡中,高水平知识供给者在i = i* 时实现了π的最大化,等于2,低水平知识供给者在i = 0时实现了π的最大化,等于1。

现在假定低水平和高水平知识供给者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 - q和q( 0 < q < 1) ,在混合均衡的情况下,高低水平知识供给者都选i = 0的信息水平,期望支付为π = 1×q + 2× ( 1 - q) = 2 - q,即每种水平的供给者支付均为2 - q,且大小与低水平知识供给者成反比。可以看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高水平知识供给者的期望支付( 2 - q) 低于完全信息时的支付,低水平知识供给者期望支付大于完全信息时,所以高水平知识供给者期望分离且有动机启动信息显示机制。

在混合均衡中,二水平支付满足以下不等式:

在分离均衡中,二水平支付满足以下不等式:

所以q > Ah/Al是分离均衡的条件,同时也说明q达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从信号发送中获益,这取决于水平不同的知识供给者发送信号的边际成本比例。

由上述模型可知,只有在高水平和低水平知识供给者发送信息的成 本有一定 的差距后,知识交易 市场的信 号才有效[11]。

4. 3信息甄别简述

在斯彭斯的研究基础上,罗斯柴尔德和斯蒂格利茨在1976年提出了解决逆向选择的信息甄别方法。在他们的信息甄别模型中,讨论了当信息不对称时的均衡,结论是分离均衡可能唯一存在。

与一般的信息显示模型的分析结果相对应,得出我们的研究限于在分离均衡中,前面的讨论证实发送等水平的信息, 低水平供给者的成本更高,从而从成本角度可将高低水平的供给者区分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低水平供给者在一定条件下有冒充高水平供给者的冲动,买家无法进行区分。此时,高水平供给者为了将自己与低水平供给者区分开,不得不向买家发送更强的信号,结果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收益。

5总结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完全信息( 即存在信息不对称) 情况下,通过知识供给者发送信号给需求者,对于低水平的知识拥有者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对于高水平的知识拥有者来说需要发送更强的信号,这难免增加了供给者的信号发送成本,从而降低了收益。这是高水平者为了便于购买者甄别而付出的代价,或者支付的“信息租金”[10]。信号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不同水平的知识供给者在信号发送成本上存在显著差别。由于相当部分的信号类型是社会制度所供给的,故此社会制度设计出更佳的信号系统以供知识供给者选择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机构更应该重视公共的信号显示系统的建设,在范围上,做到信号涉及覆盖面广,内容上更加详尽,最重要的是保证信号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更佳的信号系统中,高、低水平者在信号发送成本上存在更大的差别,提高了低水平供给者的假冒难度,从而有效抑制低水平供给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信号显示机制,政府可以分担知识供给者的部分信息租金,进而提高了供给者的获益,在这样的激励下可以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成为当前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而知识的创新及其有效流通是形成内生性增长动力的重要源泉。文中认为有效的知识定价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励知识的创新和流通,从改善技术创新缓慢等方面形成新动力继而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文中从知识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作为出发点,分析在知识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知识交易中影响知识定价的因素,完善了基于信号显示的知识定价方法,最后结合该定价模型提出完善社会信号系统的政策建议。

企业内隐性知识的转移路径 第8篇

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

组织内隐性知识可分为灵感与经验。灵感可以说是绝对的隐性知识, 完全存在于个人头脑中。这类隐性知识的产生需要外部因素的激发, 通常是不可预期的并且也不为拥有这一灵感的主体事先所预知。因此这部分隐性知识不可共享。经验根据其可共享程度可分为显性经验和隐性经验。显性经验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之外的经验知识, 具有较高的共享性。隐性经验是完全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经验知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更高的价值, 然而其多为从业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是他人相对较难获得的。

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分布, 一为员工个体拥有的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行为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 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体现为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信念、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这类隐性知识存在于所有者的潜在素质中, 与所有者的性格、个人经历、修养等因素有关, 会影响到员工个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二为群体 (班组、团队、部门) 拥有的隐性知识。群体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 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 形成彼此能够意会却不易言传的隐性知识。主要特点是它表现为群体所掌握的技艺、操作过程以及群体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这里群体包括正式的团体, 如项目组、团队、部门等, 以及非正式的团体如兴趣小组、专业社团等。

分散于企业不同生产阶段或环节的一线劳动者, 由于各人在工作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和心智模式的差异, 他们在生产现场所掌握的现场操作经验和心得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别。因而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例如, 由于企业中不同的人对特有工艺路线、各工序所提出的规格要求认识上的不同, 对生产操作上工艺和设备性能认识和掌握程度上的差别, 因而不同劳动者之间所产生的生产效果也就不同, 有的人动作要领到位, 操作过程控制得好, 工作质量高, 对上、下生产环节具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因而对整个生产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有些人却可能正好相反。这说明企业中每一个在生产现场的基层劳动者自觉地、高质量地提供组织所需要的、各自独特的隐性知识是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保障。这一过程就是每个劳动者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转化为组织共同知识, 并进而生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

隐性知识的传播障碍

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象和成果,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并在转化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企业内掌握隐性知识的个体通过充当知识源, 在组织内部向知识接受者以解释、说明、示范等方式转移隐性知识, 随着接受者范围的扩大, 专属于特定个体的隐性知识成为组织成员间共享的知识, 完成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另外, 团队或组织也可以作为知识源将组织的规章、程序等显性知识传递给新加入者, 完成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然而,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 这种传播和转化会受到诸多限制。

从主观上来讲, 作为知识的拥有者, 隐性知识获取和创新的代价是高昂的, 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财富和精力。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经过反复学习和艰苦积累过程获得的, 一般被认为是支付了大量时间、财富和精力的, 是排他性的私人物品。在组织中, 成员只要拥有能够促进组织竞争优势的隐性知识, 就可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或得到特权, 成为组织或团队“重要的人”或“必须尊重的人”, 并在利益分配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 知识提供方出于维护本身地位、特权或担心晋升机会的丧失、补偿的不稳定等, 主观上不愿轻易贡献出来与他人共享, 从而被动应付、消极对待, 影响甚至阻碍知识共享。另外, 在客观上, 隐性知识属于非正式的个人技巧或手艺, 是实践性的技能知识,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隐藏于拥有者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 影响着个人的行为, 不容易进行交流和传播, 没有关键人员和整个隐性知识支持系统的交流, 隐性知识是不可能转移的, 这就导致了它的难以交易性。其次, 在管理上, 共享首先要求拥有者以某种适当的表达方式将隐性知识传递给共享成员, 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传递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付出成本, 因此, 有效激励是共享动力增加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如果企业内缺乏相应的氛围和平台, 缺乏激励机制等, 就不能有效进行隐性知识的传播。要使知识管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管理者必须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扫除障碍, 创造适宜的环境, 使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愿意和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诀窍, 使员工有机会并有能力通过共享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系统构建共享机制

从技术层面上, 要通过两条路径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一是要把储存在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技术、诀窍等通过适当的方式转化为人们可以认知的显性知识。企业主管要做的工作是:要通过有力的指导, 让员工掌握隐性经验外化为显性经验的表达方法。当试着用语言或笔把头脑中的观点和想象描绘出来时, 就会发现这些表达往往不尽人意。因此, 要精确地勾勒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将其显性化, 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意味着必须寻找到一些方法来表达那些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的知识。而达到这一目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便是充分借助和利用概念、归纳、类比、假设等一系列的逻辑方法, 将抽象的隐性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隐性知识的外化常见于概念的创造过程, 其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演绎和归纳手段, 把头脑中的想象具体化, 使那些难以表述的想象变得容易理解。马自达公司就是把这两种推理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其次, 也可以采用类比和假设的方法。用比喻和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人们的直觉和灵感, 通过比喻和比较找到一种与头脑中的想象更加类似的东西作为参照物, 可以使抽象的景象更加直观。

二是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一般由计算机联结, 通过多个终端链成为员工相互交流的手段。这个网络作为企业的一个知识库, 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对这样的知识库进行不断的加载、修正、更新。不同节点上的主体实现相互交流, 并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避免了企业内部员工因不同的价值观、等级观而导致沟通障碍。

在管理层面上, 首先, 要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在知识管理中, 企业主管应建立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保护隐性知识传递方的知识专有性, 鼓励知识的拥有者主动拿出经验、诀窍、技巧等同组织成员共享, 并从各个方面肯定其对组织的贡献, 并满足其获得地位、声望和晋升机会等心理需求, 以及相应报酬补偿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均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反之, 将使传递方动机缺乏, 被动应付, 阻碍隐性知识共享。组织要形成鼓励成员学习热情的一系列考评机制, 可从制度上保障知识共享的实现, 有利于隐性知识的顺利传递与吸收。这是因为, 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很难自然而然地实现, 只有当人们意识和感受到贡献自己的才能所得比知识囤积和隐藏所得来得更多时, 外化过程才能较顺利地进行。可行的激励机制有:对员工的知识交流程序予以评定和考核;强调、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帮助员工为不断上进的想法补足动力;以员工的名字命名某工艺、某营销经验等, 命名员工在受鼓舞的同时, 也使这些成果形象化以便推广, 等等。麦肯锡对咨询顾问的业绩考评, 其中有一项就是审核对他人工作的支持和推动力度, 他们定期地举行“实践竞赛”, 在竞赛中, 不同层次的咨询顾问组建成一个特殊的团队, 大家通力合作, 就某个商业论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心得。

其次, 为实现具有隐性知识特性的个人经验和心得的共享, 组织内部需要提供和构建适宜的环境, 通过建立员工之间充分沟通与交流的机制, 促进和强化组织成员创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知识的转移与传播是以员工为基础的。所以, 应从人本的角度出发, 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因素, 体现管理的人性化,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由文化来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鉴于隐性知识的特点, 一般来说, “传、帮、带”、“干中学”、“用中学”、“互动中学”这些方式是实现知识共享的最佳途径, 能够有效地促进全体操作员工对这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体验和掌握。例如, 通过举办现场经验交流会, 让那些对生产操作工艺理解透彻、掌握精准, 对设备性能熟悉了解, 以及对过程控制较好的员工现身说法, 充分展示自己的现场知识, 与同事分享自己悟出的工作上的“窍门儿”, 同时对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也可以起到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对于现场性强的生产性隐性知识, 要想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传承和转移, 除此别无良途。

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 第9篇

一、隐性知识转化的四个阶段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隐性知识的价值必须通过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实现, 企业内的知识正是通过这种循环转化而形成了一个螺旋形上升的知识创新过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一般要历经四个循环阶段: (1) 社会化阶段。社会化阶段是指从个体的隐性知识到另一个体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不遗余力地将隐性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显性化, 但总有部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难以实现转化, 通过隐性知识的社会化阶段将隐性知识进行传递、共享及创新, 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 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过程中, 参与者不使用语言也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隐性知识, 如徒弟仅凭经验、模仿和实践就可以学会手艺。 (2) 外化阶段。外化阶段是通过类比、隐喻、假设、倾听和深度谈话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典型的知识创新过程。人们将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的内容, 是从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 将经验转变为概念的过程。知识显性化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共享, 通常情况下, 只有那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或常规的知识才可以进行传播, 深层次的知识则不易为他人获得。因此, 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采集和加工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传播方式, 总的来说分两大类:一是隐性知识直接被接受知识的主体吸纳;二是隐性知识通过显性知识间接地传播给接受知识的主体。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 尽管是促进知识传播非常有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方式但大量的知识传播还是需要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因此, 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第一种方式, 即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过程中的传播。人与人之间依赖一定媒介的非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的传播, 是隐性知识传播最为有效的方式。 (3) 组合阶段。该阶段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是一个建立重复利用知识体系的过程。它重点强调的是信息采集、组织、管理、分析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 信息是在不断聚合过程中产生新的理念。私人知识并不能直接共享, 可以进行传递的仅仅是知识中的有关观点和信息。他人在接受信息后, 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感知、理解和内化, 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新知识。企业将从个体员工收集到的显性知识通过加工整理, 形成一般的显性知识, 最终浓缩为企业的核心知识, 员工可以方便的吸收和使用, 以实现组织的正常运营。 (4) 内化阶段。内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的目的在于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组织能否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取决于组织能否充分利用组织的知识, 能否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 进行知识的更新。经过内化阶段, 组织竞争力得到提高, 知识管理完成一个基本循环。在上述四种转化过程中,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核心, 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 是企业新知识生产的核心。如何有效地激发个体的隐性知识, 避免转化过程中的障碍, 增加四种转化方式的互动作用, 将影响公司的新知识产生水平。

二、构建内部知识市场

企业中知识的流动性是产生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个人的知识相比, 企业的知识具有流动性。如同有形商品一样, 知识流动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市场中有买方和卖方, 他们讨价还价以寻求双方满意的价格, 通过交易达到知识在不同员工之间转移, 知识市场中存在这种交易的原因就是买方和卖方都相信自己会在交易中得到某种形式的利益, 即交易能为交易者带来“效用”。

一是准确制定知识的价格。交易对象是交易价格的基础。知识的创造者作为知识市场的供给方, 需要通过交换获得与其知识创造“成本”或付出相对应的回报。在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中, 知识的“价格”通常就是知识的创造者在企业内部个人声誉的提升。所提供的知识能够赢得同级和上级的关注, 并有助于建立个人声誉, 这对知识的创造者来说是莫大的激励, 这也是隐性知识价格的体现。如果知识的需求方认为, 内部知识市场上知识的“价格”低于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知识 (如频繁拨打电话寻找专家) 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他们就会到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上去“购买”知识。

二是完善交换机制。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 企业必须提供一个交换机制, 使得知识的供需双方能够出于各自的利益来到知识市场。要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需要在技术架构及其维护人员两方面进行投入, 才能够实现知识的交换。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首先, 企业是建立和维系知识市场的最终受益人。因此, 企业 (而不是知识的需求者) 应负责为知识的供给方提供奖励, 以激励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交易对象 (知识) 。确保知识的供给方得到合理的回报, 常常是维系供需对等补偿机制的最大难点所在。个人的独有知识能为本人带来业绩上的优势。但是, 一旦将独有知识系统化和书面化, 其他员工也可学到, 这将使知识原创者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因此, 关键就在于, 企业必须创建一种文化, 鼓励员工将原创知识贡献出来, 并使之系统化和书面化。企业必须完善奖励机制, 将激励机制与员工对知识的贡献程度相结合。隐性知识是最接近经营活动过程的员工的私人信息, 很多员工会认为他拥有的这部分私人信息是他的个人价值所在, 如果把这部分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22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8期

其本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价值。员工的保守显然不利于企业形成整体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极其有限。因此要鼓励员工把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 对员工的考核指标应加上他对企业知识贡献的程度。应通过授予名誉、提高薪金或者升职晋级等手段, 使贡献知识的员工和不贡献知识的员工在待遇上体现出差别。同时, 企业还必须保护好员工的个人知识产权。必须将知识的原创人明确认定为知识的所有者。这样的规定对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非常重要, 因为这不仅仅是知识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更是鼓励所有员工摆脱职级高低的限制, 是最优秀的员工在未来贡献出高质量知识的有力保证。对渴求企业内部认同的年轻员工而言,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知识被他人盗用更能打消他们积极性的了。

三、建立企业隐性知识转化平台

企业可以建构自己的知识库、专家库作为储存隐性知识的场所, 将组织的经验与成果, 转换为文字、声音、影像、模型等, 加以分类与管理, 使组织的知识得以积聚。在建立知识库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便于员工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如可采用电子讨论系统, 让员工写下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存储到讨论数据库中, 以利于交流和共享;也可在Intranet上应用专家系统加快专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速度;还可借助群件等开发工具, 总结员工技能、经验和诀窍等,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进程。企业知识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将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通, 提高知识的利用率。知识库只有在使人们易于获取有用的知识时才是好的。因此, 知识库的设计反映了知识作为对象的两个基本要素, 即内容和结构。知识结构为诠释所收集的内容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如果将知识库看作是一个“知识平台”, 那么我们从某个特定的知识库结构中就可以获得对知识内容的多种不同认识。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动态地调动和综合各种认识, 更为容易地应用这些知识。

建立多方位传播沟通方式。知识库的建立可以将企业员工的隐性知识集中起来, 使个人、各部门的隐性知识都存储下来, 而需要的人也可以从知识库中方便地找到所需知识。但是, 在具体操作中却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 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很好地表达清楚和管理好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 能够愿意并且有时间坐下来把这些智慧输入到一个系统中去的人则更少。所以应该加快创造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交流方式, 为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渠道。如将隐性知识逐步编制成操作规范、业务指南和员工手册等工作文件, 以加快员工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速度, 扩大交流与共享的范围;根据不同情况, 可以考虑用语言、文字、图像、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等, 对隐性知识进行编码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对于熟练员工和专家的许多操作技能、诀窍和心智经验等, 需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不断实践以实现交流与共享。

企业可以创建各种适合的条件, 通过依靠员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播与共享隐性知识。如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 有关员工和专家等就一些特定项目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和技巧等;将拥有特殊知识与能力的一些人组成各种项目小组、任务小组等, 让这些小组的成员在互动场所中, 彼此充分交换想法、经验和相互启发, 实现交流与共享。惠普和麦肯锡等公司在这方面有很多的传播交流方式, 这种不拘形式的做法降低了知识交流和传播的门槛, 使许多重要实用的新思想和新经验在企业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同时激励了创新和坦诚的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电视电话会议、网上论坛、虚拟社区、电子邮件、企业知识库等, 人们可以同专家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以进行经验知识的探讨, 可以搜索到你所需的显性知识, 也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应该说,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部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因此, 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例如, 安达信公司建立的“全球最佳实践”知识库, 全球的安达信员工贡献出他们在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的运作经验, 在面对任何一个组织时, 都可以将知识库中的最佳做法与该组织的运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改进其组织运作的方式。

四、工作轮换促进隐性知识外化

工作轮换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工作轮换是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变换到企业内部同一层面的其他工作岗位的过程。员工岗位的变化伴随着知识的流动。与其他知识转移方式相比, 工作轮换特别适合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因为它是知识载体自身流动的结果。当下一个工作轮换发生时, 这个过程将在更大的知识存量基础上继续展开。这种转移———学习———转移的循环过程, 使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不同团队之间以一种不断加速的方式进行转移。

工作轮换还会引发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间接转移, 即通过非正式群体产生的知识转移。工作轮换过程实际上也是非正式群体的建立过程。在每个工作岗位, 人们总会与一些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一位员工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到另一个工作岗位时, 他在前一个工作岗位工作时与同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完全随着他的轮换而消失。依赖这种人际关系, 轮换者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先前所在团队的知识存量变化, 并将这些新知识带到目前所在的团队。同时, 通过这种人际关系, 他以前的同事也可以了解到他目前所在团队的新知识并将它们转移到自己所在的团队。随着工作轮换的推进, 这种人际关系就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社会网络中, 人们相互直接或间接地转移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

工作轮换者在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可以有两种形式来影响他人。第一种方式是工作轮换者直接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劝告或思想。这种影响方式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工作轮换者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并且他人愿意接受这些方法。一般来说, 有技术专长、有地位、传递有价值知识的轮换者的思想比较容易影响他人, 并容易被他人相信和接受。第二种方式是工作轮换者改变他人的思考方式。工作轮换者来到新的团队, 他是这个团队中的少数派。大量研究表明, 人们很少直接接受少数人的观点。但是, 与工作轮换者的信息交换将使这个团队的其他成员原先持有的思考方式受到挑战, 从而触发认知上的变化, 如重新思考先前的假设和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得失来产生“正确”做事方法的新思路。团队新成员的加入促进其成员在他们现有知识存量和带进企业的知识之间建立创新的联系。来自外部的知识比团队内部知识更有可能挑战团队成员现有的思考方式。

彰显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魅力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隐性知识 感受性学习 课本资源 平台

英国的波兰尼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用书面文字、地图或公式来系统表述的是显性知识;隐含着只能意会,较难系统表述的知识,如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解题的能力等,叫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些只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又叫感受性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后所使用的教材为初中历史隐性知识的感受性学习提供了操作的平台。

我校现在所使用的初中历史北师大版教材提供了许多生动、活泼、可读性强的历史知识,不仅使教材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使用新教材研究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将原本静态的封闭的学习行为转化为思维作用下的阅读、讨论、操作、表演等具体行为,使隐性知识明朗化,让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的再创造,因而此套教材更便于初中学生进行感受性学习,让我们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下面就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中感受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

一、运用课本资源,创设情景,感受历史,为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的源泉,今天的想象就是明天的创造。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时,我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虚拟历史情景,想象假如我是唐朝的一位读书人,我的一天怎样度过。学生通过对唐人生活的想象,感受盛唐时期,科举制度推动唐朝出现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所焕发出的生机勃发的活力、唐人的博大胸禁、自由豪放的精神,唐朝的富足等,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想象力的平台,培养现代中学生奋发向上,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奠定了基础。

在创设情景,感受历史,培养想象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准确,适时巧妙地纠正学生某些史实的错误,起到一种积极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虚拟的角色情境中,感受历史,整合活用知识 ,为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整合课本资源,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感受历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信心

七年级上册涉及众多历史成语故事,学完本册后,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为四组,我指导各组共同合作将搜集的历史成语故事进行整合,整合内容分三大模块(即每一组选派代表讲一个历史成语故事、抢答题、必答题),制作成集图、文、音乐、录像片段并茂的历史课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成语故事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七年级上册也涉及众多的历史名人,其中生活在东汉末年,被称为“神医”的华佗在今天民间影响很大,人们称赞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在旌旗或牌匾上写有“华佗再世”的颂词。为了让学生对华佗的医术有更深刻的感受,我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十七课的内容和《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曹操治病的故事编写了一部历史剧《神医华佗》,通过学生对两幕历史剧《华佗刮骨疗伤》和《华佗与曹操》的表演,再现华佗医术的高明之处。

七年级上册十七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动手制作素材。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搜集书写有文字的帛和竹木简图片以及与之有关的小故事,比较这两种作为文字载体书写材料的不足之处,知道轻便、简洁、造价低廉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让学生感受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最后根据课后活动建议中的汉代造纸工序,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动手造纸,并联系实际通过观看现代化工厂造纸录像片段,懂得造纸所带来的水污染和资源浪费,鼓励学生节约用纸,回收废纸,使用再生纸。尽管学生造的纸很粗糙,但这种动手实践活动,激活了思维,加深了印象,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人与环境关系重要性的渗透教育。

七年级下册涉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史,根据课后的活动建议我指导学生对第七课、十五课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内容进行整合,自己设计问题,尝试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出活字印刷的优点和雕版印刷的缺点。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学生制作时选用的材料竟然是身边唾手可得的橡皮擦和陶泥,雕刻的字相当精美漂亮。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也发现用陶泥制作活字很容易破碎,同时也明白后来的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为什么会取代泥活字。最后联系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感受科技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动手制作,亲身体会比较这种让学生当“厨师”,自己定“菜谱”——设计问题;亲手“烹饪”——分析和解决问题;亲口“品尝”——自我赏识,感受到问题的魅力和解决问题的愉悦,使学生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举办竞赛、历史剧表演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感受历史,通过这种感受性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挖掘地方史资源,联系现实,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

历史学习的归结点是理解当代问题。东莞有些镇区是纯客家人地区,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就地取材,紧密联系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将七年级上册二十一课《江南经济的发展》与下册十三课《经济重心南移》及《东莞历史地方读本》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有关客家人生活习俗的资料,讨论后设计问题。客家人从西晋末年到南宋末年有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这同古代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历史相吻合,在以上的人口迁徙中,有何特点?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从你们的生活风俗中能不能找到客家人迁移的痕迹?我们现在所在的镇区常住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13万多人,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

通过知识整合,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古代北方人口南迁是为躲避战乱,经过历次大规模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客家人的“二次拾骨葬”风俗体现了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南迁分不开,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而现在的民工潮与人口流动现象既促进了东莞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同时又搞活了民工与流动人口家乡的经济,带动并促进其家乡的发展,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关注现实,挖掘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地区的发展,无异于使历史知识成为“活的”和“有价值”的知识,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亲身感受,提高历史学科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切实感到历史价值的魅力所在。

总之,课程改革使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地,这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感受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教师也将在新课程实践中实现自身发展。但任何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的实践与探索,期望能进一步为初中历史学科感受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石中英主编.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樟木头概况. 今日东莞.

医院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 第11篇

1 隐性知识的由来和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波兰伊 (Michael Polanvi、首先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并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德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2001年10月,Scholl和Heisig在《德尔菲研究一知识管理的未来》一文中对欧洲知识管理研究状况和从事知识管理的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从事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是知识管理的实践企业,都认为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管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1]。目前,随着知识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了对隐性知识的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

2 隐性知识的作用

就医院图书馆而言,信息管理工作不能流于浅层技术的应用,应当致力于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不同于显形知识,是存储于人们大脑中的经历、经验、技巧、感悟等尚未公开的知识,这些知识难以公式化和明晰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在知识管理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特别重要,能否充分挖掘和管理好隐性知识,往往是知识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2]。

隐性知识不但大量存在于医院中,而且它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从医院创新的观点看,隐性知识是医院创新之源,这是因为隐性知识既包含着发现创新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预期方法。临床医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医护人员只掌握书本知识是不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由于隐性知识是医护人员对医疗问题的判断思索及对实践感悟认识所形成的经验智慧,所以在处理医疗问题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根据其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医院核心竟争力包括医院所具有的医疗特长、服务特色和独特的管理能力,其本质是知识和技能,是医院独有一的、扎根于医院之中的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3]。临床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兴趣特长以及在医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往往以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力量影响着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如果把显性知识比喻成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就是冰山底部的大部分口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4]。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隐性知识是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 加强隐性知识的挖掘功能

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医护人员的头脑中,不能明确地观察到,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目前,医院隐性知识的开发仍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核心技术被少数人掌握,个人的隐性知识尚未转化为集体的隐性知识,科室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孤岛,不利于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隐性知识的开发和转化是医院知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医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不能简单地用硬性工作来体现,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知识共享等都可以是一种业绩,且应有回报,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一些奖项来鼓励知识共享行为,对有突出贡献、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报酬,以此来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4 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网络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知识数量急剧扩大,个人和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更新,才能拥有最新、最有用的知识。许多事例表明,如果不同部门相互利用各自的经验和知识,那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4.1 构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动的平台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辨证统一的,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发展而来,同时它又是新的隐性知识产生的前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交流和分享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渠道[5]。医院可以在知识平台上建立知识库,一方面通过对医疗、科研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将未经过整理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筛选、加工、标识,保存于知识库,便于查询和共享。另一方面,由于学术活动日益增多,学术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这必将产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学术产品,而这些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正式出版的,知识库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案,它将个人的知识上升为组织的知识,同时其隐性知识也转化成为显性知识。医务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知识平台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将头脑中分散的知识与知识库提供的知识加以整合,产生许多创新思想,再通过技术平台,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一部分隐性知识清楚地表达出来,转变成显性知识与其他成员共享。

一般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有四个阶段性的递进过程: (1) 社会化。是从隐性知识封限性知识的过程。医护人员汲取他人的技能、诀窍和心智模式,通过观察、体验、模仿和不断实践,将他人的隐性知识转换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实现经验的共享[6]; (2) 外部化。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将不易呈现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易于交流的显性知识,这是知识创造的关键; (3) 组合化。是从一种显性知识形态转化成另一种自己熟悉的显性知识形态的过程。综合不同显性知识的载体,经过知识交流,统一思想认识,从中归纳总结出共识; (4) 内部化。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个人经验在经历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之后,再转化为新的个人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构成个人的技术诀窍。通过上述的转化,使医护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不断流动和转换,成为组织知识,真正为医院所拥有。

4.2 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由于隐性知识的独占性,隐性知识实现共享存在一定困难。医院对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不能强行索取,只有有效地调整管理机制,形成激励员工彼此合作创新、知识共享的氛围,才有可能使医护人员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流动起来。首先,重视人的作用,使医务人员头脑中的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激励工作人员将其所学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累属于其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应用于业务和服务中。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知识共享与激励机制,创造共享知识的良好环境。如观摩教学、学术研讨等,/将工作体会、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加以吸收、整合,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技能,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为医院全体成员所共享,转化为医院的创新能力。

4.3 完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知识管理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加以控制的工具性客体,而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由于大多数医院分配制度仍建立在职称基础上,而不是按工作业绩和贡献来分配,一些中青年医生虽然在工作中起骨千和中坚作用,但由于职称资历所限,其报酬只能按相应的职称获取,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目前,高层次人才流失较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外流导致医院知识资产外流,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这主要是由于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营造和优化人才培养、使用环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4 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全新的、有根本性改变的组织模式,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习不仅是为了生存和保持持续化发展,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在临床工作中,医院已形成了一套知识学习与传递的方法。如上级医师的带教制度、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年轻医生的轮转制度、各级医疗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科室成员通过长期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形成共识和默契。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相互间融洽地工作,发挥参与和协作精神,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体现了在群体中共享知识的最高形式,它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激励员工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知识和力量,并提高医院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组织,隐性知识是医院知识的主体,在医院的知识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院知识管理应更加关注隐性知识的管理,它是挖掘医院潜力,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

参考文献

[1]MertlnsK, HeisigP.赵海涛等译.知识管理一原理及最佳实践) [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2-81.

[2]颜巧.医院知识管理进展[J].医学与社会, 2009, (1) :4546.

[3]崔健, 刘志国.论医院隐性知识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21〔3) 209-211.

[4]沈蓉蓉.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1:29-30.

[5]李雪冰.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J].情报探索, 2009, 2:116-117.

上一篇:肥胖型糖尿病下一篇:城镇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