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访谈范文

2024-07-16

新闻类访谈范文(精选9篇)

新闻类访谈 第1篇

一、把控节奏,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在进行访谈类的新闻采访时, 营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记者能够很好地把控整个采访现场的基础。对于访谈类的新闻采访来说, 是属于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谈话的互动, 但是由于被采访对象的性格和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一些不同的状况出现, 一些被采访者话语过多, 滔滔不绝以至于谈话内容偏离主题, 而一部分被采访者不善言辞, 容易造成冷场的现象, 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出现跑题或者冷场的时候能够运用巧妙的方式把控采访的现场, 使整个采访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大多数情况来看, 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都是初次见面, 两者之间并不熟悉, 尤其是针对一些普通的民众来说, 接受采访更是一种比较陌生的方式, 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 在与记者进行交谈的时候看到周围的摄像机、录音设备以及一些围观的人员时, 内心难免会惊慌和紧张, 这样一来就会使整个采访的效果大大的降低, 而且新闻记者也很难完全地去挖掘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因此,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新闻记者营造一种和谐愉快且有趣的采访现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闻记者要具有风趣幽默的语言, 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样就可以灵活自如地把控整个采访的节奏, 新闻记者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 寻找对方的兴趣点, 从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入手来制造两者之间共同的话题, 进而缓解紧张的气氛, 营造一种轻松的采访氛围, 使被采访者放松紧张的心情轻松自如地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此外,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现场气氛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表达,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现场气氛轻松和谐, 形成一种积极的访谈氛围, 使被访谈者放松身心主动积极回答问题, 但过分的幽默会对被采访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如拿被采访者的一些自身情况开玩笑甚至寻开心, 这种行为都会在无形之中严重损害被采访者的自尊心和形象, 因此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关系, 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幽默, 这样才能够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加愉快和顺利。 (1)

二、抓住要点和疑点, 进行深入地挖掘

每一次的新闻采访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但新闻记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就要善于在采访的过程中, 抓住被采访者所表述出来的信息的闪光点和疑点, 然后通过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来进一步深入地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往往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新闻消息都是在不经意间得到的,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 这些新闻消息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消息而已, 不会引起他们过多的注意, 然而对于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新闻记者来说, 每一个新闻热点信息都是来源于生活和偶然之间的, 对于自己在访谈过程中偶然听到的信息来说, 不应该只是听完就略过, 应该用自己专业敏锐的新闻判断力来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寻找里面细微的闪光点和疑点, 从事物表面现象中分析出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和事实, 从而获得更大价值的新闻信息。此外在进行新闻访谈时, 当涉及到被采访者本身的一些敏感话题时, 大多数的被采访者会选择避而不谈, 这样不仅会使整个采访现场的气氛变得尴尬, 还会错失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新闻记者运用自己的灵活变通的能力, 巧妙地设置话题, 将被采访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挖掘出来, 或者采用与周围观众互动交流的方式来放松被采访者的紧张警惕的心理, 新闻记者还可以善意地制造一些所谓的分歧, 对被采访者回答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质疑, 或者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来适当地引导被采访者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现如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网络成了发布新闻信息和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 这也导致了大量虚假的新闻信息泛滥,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能够有效地判断新闻信息的真假, 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新闻素养和敏锐的新闻判断力, 还需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挖掘热点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提高新闻作品的水平和传播意义。 (2)

三、学会倾听, 适时地进行追问

倾听是访谈类的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 它是交流的前提, 也是沟通的基础。在进行访谈类的新闻采访时, 新闻记者要善于倾听被采访者的谈话, 这不仅可以使被采访者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 从而更愿意主动地回答提出的问题, 而且还能够营造一种真诚和自然的采访氛围, 还要用缓和的语气和态度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 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追问, 巧妙地活跃采访的氛围, 以免造成尴尬或者不愉快。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要放下自己姿态, 与被采访者达到一个面对面的公平交流的状态, 切忌使用审问式的语气或者词语, 这样会给被采访者造成紧张的心理, 进而打消主动配合的念头, 还会使采访现场变得尴尬, 使采访难以顺利进行。比如在对一些明星进行采访时, 本来一部分明星对记者和媒体就有一种抵触心理, 恐怕娱乐新闻的记者会通过一些话或者一些词语断章取义曲解自己的意思, 从而对自己的名声和荣誉造成不利的影响, 尤其是在明星出现负面新闻的时候, 如果在采访现场, 新闻记者采用一种强硬和质问的语气, 这样不仅不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还会使对方产生反感和厌恶, 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因此, 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 采访时的语气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做到认真耐心地倾听被采访者的谈话, 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 使对方能够完全配合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新闻记者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地深入探究和分析, 也许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在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向被采访者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切忌提一些过于宽泛或者冷僻的问题, 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闪光点, 进行具体综合的提问, 这样才能使被采访者理解问题的重点, 记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被采访者回答的整体结构, 记者还不能提那些观点过于偏向性或者暗示性的问题, 要符合正常的社会现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并且保证其公正客观, 这样才能避免被采访者对记者产生不良的抵触心理, 此外, 还需要注意避免提那些俗套的、吹捧性的或者被大众过于熟知的问题, 要尽量提一些较为有深度的问题, 使整个采访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

四、结束语

访谈类的新闻采访更多地考验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和综合能力, 它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 也是一门谈话艺术, 想要通过访谈类的新闻采访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需要新闻记者认真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灵活巧妙地运用说话的艺术,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巧。

摘要:访谈类的新闻要求采访者既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各种灵活的访谈技巧, 又要有明确的访谈目的和访谈规划, 这就对当代新闻记者的专业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根据采访的对象和现场的具体情况来设定相关的访谈内容, 确定并调整最佳的访谈方式, 从而进一步拉近与访谈者的距离, 这样才能够获取到更有价值意义的新闻信息。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入手, 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在进行新闻类访谈时需要注意的几项技巧。

关键词:访谈类,新闻采访,技巧

注释

11王贺秋.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5) :33-33, 29.

访谈类节目策划 第2篇

访 谈 类 电 视 节 目 策 划

班级:2012级教育技术学二班

小组成员:常领焕、陈文婷、祖菲拉、马强、朱泽坚

访谈类节目策划方案

栏目名称:《聚焦教育》

本期节目:《高考之路改革何去何从》 节目类型:访谈类节目

选题背景:我们一直在说高考改革,国家教育部也确实做出了许多有关改革的事项,什么减负,什么素质教育,但是老师和学生却在私底下说“减负等于加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冲突。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节目表现目的:我们这一期的栏目特邀两位教育界的专家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我国现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高考”。这“一考定终身”高考背后到底存在哪些优势及其弊端。从某种侧面影响各位家长及其学生的思维和传统心理。为我们探索更为有力的教育制度有一些启示。

受众:关注教育的人、教师、广大家长和学生。播出时间:每周六晚21点 时长:25分钟

节目特点:这是一个讨论性的访谈节目,整个节目的架构有借鉴辩论的结构,嘉宾选择:一位学者专家和一位一线教师。

主持人风格:灵活而机智,大胆而不失仪态。敢于大胆的询问,也能灵活的控制整个谈话的步骤和节奏。现场布置:演播室中放两个沙发(一个小的是主持人的座位;一个长沙发是两位嘉宾的座位。),观众成半圆形围坐在舞台周围。

节目片头:节目片头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描绘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到文理分科,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命题到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再到2002年的全国高校扩招。展示这些画面其实就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高考改革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吗?谈及高考改革我们不得不说与其联系紧密的高等教育。

节目流程: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我是主持人XXX。我们知道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有30多年。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发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两考,从全国一卷到全国多卷,高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紧。三十多年来,每一次高考,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全社会的心。究竟怎样的高考安排才是最合理的,高考怎样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人们一直在争论着的高考改革究竟路在何方?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来自人大附中的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博士王金战老师。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老师。

嘉宾入场

嘉宾向观众打招呼

<主持人> 王金战老师是一个一线教师,带着学生进行高考,对高考理解颇深,而王极盛老师则是研究高考的专家。作为高考一线老师,我们先请王金战老师谈一谈,你对高考改革是怎样理解的呢? <王金战>。。。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着高考改革,教育部也已经提出了一些相关规定。以您的了解,家长和考生对于新的高考改革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 <王金战>。。。

<主持人>王极盛老师对高考研究也已经有很长时间,高考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您觉得到,为什们我们要在30年这个节点上进行改革呢?

<王极盛>。。。

<主持人>王极盛老师对这次的高考改革也是非常的了解,那请问王极盛老师这次高考改革的,改的是什么呢? <王极盛>。。。

<主持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很少有一门语言能像英语这般拥有完全能和母语叫板抗衡的地位。我们这次的高考改革英语的总分下降,反而是语文的总分上升了,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王极盛>。。。

<主持人>涉及到具体的考试方式,现在地方上有很多对于高考考察方式进行的改革,可能也增加了一些科目,但是我们也看到,比如像广东省,它在11年改了4次,江苏省10年中就有5次改革,改革的还是像考试科目方面,比如前几年我们实行“3+X”,包括“3+2”,包括“3+大综合”等等,像这些改革,二位老师对他们是怎样的评价?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对此,二位老师是怎样看待的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最近好多省都发布见义勇为高考加分政策,有人说这是对考生的一种不公平的对待。关于这种加分要怎样去看待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高考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这次的高考改革,它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何处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在这个改革趋势下,高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现在已经跨到了2014年,两位老师都是跟高考非常有缘的人,一位是高考一线老师,一位是经常研究高考的学者,二位老师谈一谈新的一年对高考改革方向的畅想。

新闻类访谈 第3篇

一、困局

(一) 主观上的误区

近十年来, 随着中央台和省级台新闻类访谈节目的增多, 许多市级台也纷纷跟进效仿, 开设了类似的节目。在操作过程中, 总体上讲, 这类节目的宣传效果还是显著的。但不容否认的是, 一些地方存在着“先天不足”。部分人、特别是“圈内”同行认为, 访谈节目有现成的模式可循, “不就是找个选题, 请位嘉宾, 问几个问题就行了, 最多再加两个短片”。正是不同程度存在这样一种认识, 加之受条件所限, 所以这些访谈节目在开设之初, 就有意无意在人员、设备的配置, 播出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差强人意”, 直接制约了节目质量的提升, 以及节目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

客观地讲, 访谈节目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看似操作简单, 实则涉及方方面面。一期节目既是对编导、主持人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的综合考验, 更是一家媒体整体宣传水平的体现。正因如此, 国内外一些媒体的知名访谈节目往往阵容强大, 其主持人及背后的策划、编导团队均具有从业资历长、知识面广的特点, 这样的群体队伍更善于捕捉洞察新闻的实质。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二) 客观上的制约

与其他宣传形态相比, 由于新闻访谈节目选题重大, 百姓关切, 从策划、采访到录制播出“动静大”、周期长, 所以经常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可在操作过程中, 这些部门 (单位) 出于种种考虑, 不愿出面、不想配合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有时选题很好, 可“最近比较忙”、“领导出差”等借口却时常出现。有时即使这个单位的主管领导认为选题很配合当下的工作, 业务科室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可经常到最后“一把手”一句“这事等等再说”就不了了之。正是客观上存在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所以市级新闻类访谈节目在选题策划阶段就不断受到制约。

(三) 嘉宾表达能力的不确定性

在访谈节目中, 嘉宾是主要角色。可以说, 一期节目质量的高低除了主持人及编导要做好案头工作外, 和嘉宾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新闻类访谈节目, 内容多为探讨、分析问题, 或就某一观点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邀请的嘉宾往往具有权威性。王志敏在新闻热点报道中指出:新闻类访谈节目“一般都较为正规, 可能所邀请的嘉宾也多是专家学者, 所涉及的话题也都很敏感, 所以嘉宾讲话大多很严谨, 不敢疏忽大意, 随意性不强。这类节目的氛围就比较紧张、庄重, 嘉宾也会认真对待, 按预先的计划执行, 不敢有丝毫差错。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嘉宾的正常发挥, 而对于一些老练的嘉宾来说, 反而会发挥更加出色”。[1]

纵观央视《今日关注》《财经评论》等几档知名新闻访谈节目, 所邀嘉宾相对固定, 多为饱学善辩之士。这与央视各频道定位和注重培育评论员队伍有直接关系。而作为市级电视媒体的访谈节目, 涉及面相对较宽, 一期节目话题不同, 所邀请的嘉宾也不同, 大多是政府官员、典型人物和专家学者。所以, 嘉宾的性格、受教育程度、临场发挥等因素非常重要。面对演播室摄像机的镜头, 如果嘉宾在表情达意, 阐述道理, 发表见解时能够从容表现, 节目就活、就好看。反之, 则僵、硬、呆, 直接影响节目质量及宣传效果。

二、对策

(一) 超前谋划、精心准备

作为深度报道的宣传形态, 新闻类访谈节目的核心是聚焦社会热点, 魅力在于它的时效性、普遍性、权威性, 强调深度报道, 加强理性的思考与剖析。从目前情况看, 由于不具备中央台及省台人才多、资源共享等优势和便利条件, 市级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大都每周二期, 最多三期。这样, 就为节目谋划提供了较多的时间, 相对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有助于题材的选择与谋划。但同时, 新闻的时效性也相对打了折扣。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国家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导向, 有计划地宣传、解读好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另一方面, 对重大典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有意识地选择最新的切入点及时跟进。

2014年前8个月, 平顶山市一直无有效降雨, 出现了5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全市143座水库, 有98座干涸, 水库蓄水总量比多年同期减少52%。正当因缺水引发的忧思渴盼弥漫在市区大街小巷之时, 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的访谈栏目《聚焦鹰城》及时播出了《坚决打赢城市应急用水攻坚战》特别节目。在这期节目中, 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作为嘉宾和记者拍摄的短片互为补充, 用翔实、生动的数据和事例, 介绍了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广大群众面临的严峻用水形势;市委、市政府已经采取和正在进行的各项有力保障举措;以及节水、用水小窍门和小知识。节目用事实告诉观众, 不用因水引起恐慌。同时, 倡导全社会养成节水意识和好的用水习惯。

据介绍, 在这期节目播出一周前, 该栏目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准备出台市区实施错峰供水, 以及对洗浴、洗车、足浴、游泳场 (馆) 等特种行业用户进行断水的举措后, 就立即着手选题的策划, 对背景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并深入实地采访拍摄了南水北调应急供水工程和燕山水库调水工程实施情况。根据掌握的情况, 记者与主持人几易其稿, 拟定了一个全面、深入、思路清晰的访谈提纲。经部室审议通过后, 又与访谈嘉宾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最终, 使这期特别节目及时呈献在了观众面前, 收到了好的社会效果。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准备充分, 加之从观众的角度提出问题, 访谈嘉宾应对自如, 并根据新闻时效的要求, 回答问题时均选取最新的时间节点和事例。

(二) 借船出海, 扩大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地方媒体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日益受到挤压。同时, 受众对传统媒体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困境中, 市级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要想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就必须开拓思路, 在充分发挥出电视各种元素的基础上, 借助各界力量为我所用, 进而达到引导舆论, 扩大宣传效果的目的。2013年8月, 平顶山市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关键时刻, 《聚焦鹰城》节目联合市文明办推出了十集系列访谈节目“与文明同行”, 涵盖文明出行、文明市场、文明校园、文明乡村、文明单位、文明养犬等, 邀请各界知名人士说文明、谈创建、话目标, 形成了声势, 产生了影响, 各界反响良好。

为应对经济持续下滑局面, 去年初,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举措, 要求各级、各部门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大服务活动。在配合宣传这项活动中, 《聚焦鹰城》节目在选题上没有从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实行领导部门分包责任制等方面入手, 而是紧紧抓住举措中提出的“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倍增效应”这句话, 与市科技局联合推出了“创新之路”系列访谈, 先后邀请了八家企业负责人来到演播室, 对其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 事例生动、典型, 看后使人耳目一新, 深受启发。

近三年来, 为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 《聚焦鹰城》节目还分别与市发改委、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联合, 陆续推出了《打造平顶山经济“升级版”》《鹰城最美志愿者》等系列访谈, 在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同时, 也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扬长“补”短, 注重细节

由于受思想认识, 人才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市级电视新闻类访谈节目大都存在起步晚, 基础差的情况, 所邀的多数嘉宾更缺乏像央视及省级台特约评论员那样的从容与自信, 这往往给节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困难。但同时, 事例鲜活, 贴近性强是市级电视媒体的一大优势。因此,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补”短是做好市级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关键。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对那些善于言辞、敢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嘉宾, 节目主持人要抓住核心问题, 开门见山, 切中要害, 然后可以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而对于那些进入演播室就紧张, 心理负担较重的嘉宾, 主持人则需采用诱导性的提问开始, 一步步引导其放松心态, 尽快进入正常的访谈氛围。同时, 提问要由浅入深, 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 逐渐引入正题, 或旁敲侧击, 追本溯源, 引出未知的细节。

此外, 要特别注重访谈节目中短片作用的发挥, 采制时尽可能见人、见事、“讲故事”。这也是新闻访谈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访谈类节目策划文案 第4篇

一、现实环境

1、背景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隐患,而且有时我们出现了事

故还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找什么部门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栏目的宗旨是:剖析百姓身边事。

2、企划动机:关注民生

二、节目设定

1、节目名称:《事实面对面》

2、节目类别:访谈类

3、节目主旨: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玻璃幕墙伤人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讨论,在对

新闻事实还原的基础上,深入、具体、详细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玻璃幕墙伤人的新闻事实的这一个点,带入到受损方找谁负责这一条线再由这一条线引入到公共安全隐患这一个面,这样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依次深入,反应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也对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出有利的监督。真正做到用事实为群众说话。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

4、节目目标:剖析百姓身边的难题

5、节目定位: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

6、节目内容:老百姓身边的事(安全隐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7、节目特色:“民生、民情、民意”

8、节目风格:讨论式谈话节目

9、主持人要求:一位女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 每档30分钟

11、播出时段: 日播每晚在电视剧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

12、播出次数:每晚 9:50-10:20(首播)次日中午1:00-1:30(重播)

13、节目嘉宾:周泽斌(玻璃研究专家)刘俐汝(社会人士)钟燕君(热心网友)以及现场观众若干人。

14、节目内容:

(1)开场

主持人的开场白: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欢迎收看本期的《事实面对面》

(2)介绍近年来的玻璃幕墙伤人事件

开场白结束以后,对近年来因为玻璃幕墙造成的伤人事件做一个总体的列举。

主持人:近年来玻璃幕墙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1年7月8日杭州庆春东路双菱路口庆春发展大厦一块幕墙玻璃突然掉下,砸中刚好经过的女子,致其左小腿伤口20多厘米长。同年8月3日,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广场2号办公楼钢化玻璃突然自爆。8月9日一男子骑电瓶车途经永源路近镇宁路时,又被“玻璃雨”擦伤。算上7月份上海已经发生6起玻璃幕墙坠落事件,两个月时间,上海下了8场“玻璃雨。(大屏幕上是这几次事故的录像)

然后主持人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为什么玻璃幕墙会频繁坠落?被砸伤的以后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负责?

(3)请出第一位嘉宾——玻璃专家周泽斌

主持人:带着这些问题首先请出玻璃专家周泽斌,让专家帮我们解释一下玻璃坠落的原因。周泽斌:钢化玻璃自爆和外界温度有关,业内认可的钢化玻璃自爆率是千分之三,近年来,一些重点工程对所使用的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可将自爆率降到千分之一以内。玻璃幕墙在安装后的前两年自爆率较高,幕墙脱落除了自爆,还存在密封胶失效、五金件锈蚀脱落等情况,这些隐患如不消除,很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引起钢化玻璃自爆的有玻璃自身的原因,比如质地不均匀,里面含有硫化镍。

(4)主持人总结周泽斌的说法

主持人:根据专家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玻璃幕墙虽然美观,但是在美观的背后我们的使用者却要承担很多风险,众所周知,玻璃幕墙目前已经被许多大中城市所使用,那么在已经不可避免使用了的情况下,如何减小玻璃幕墙带给我们的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社会人士和广大网友的看法,有请社会人士刘俐汝和热心网友钟燕君。

(5)请出第二、第三位位嘉宾——社会人士刘俐汝和热心网友钟燕君

社会人士刘俐汝和热心网友钟燕君出场。

刘俐汝:关于我们头顶上的玻璃幕墙的N个问号,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当然,时下的N个问号中,以往玻璃幕墙的耗能与光污染等质询已退居其次,此番矛头则直指其安全性,那么从受损者的方面来说,面对飞来横祸造成的损失当然希望是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玻璃幕墙究竟在谁的(业主和建筑公司)管辖范围来说似乎模糊

不清,以至于现在出现了被背玻璃幕墙砸伤无处伸冤的现象。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玻璃幕墙的责任方,尽快给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一些物质上的补偿。同时也希望各级各部门加强对这些玻璃幕墙的监管制度。

主持人:刘小姐说的很实际,有危险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尽快解除危险,有伤害也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找到对上海负责的人。最近这一连串的玻璃幕墙伤人事件在网上也是掀起了大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听听网友代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钟燕君:据调查2005—2007年间,中国幕墙协会曾组织50名幕墙专家,从南到北抽取了100座存在安全隐患的幕墙的数据,结果表明:9.86%的幕墙存在伤人损物的隐患。要减少玻璃幕墙造成的伤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铲除,问题是谁来铲除,谁出钱?是不是都要铲除?还是在检测后铲除?如果是检测以后铲除,那么检测的高昂费用,谁来承担?既然不能铲除,那么只能做到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玻璃幕墙强力执行整改,以减少玻璃幕墙造成的伤害事件。那么剩下的就是要看相关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严不严格。

主持人:钟小姐强调了加大对玻璃幕墙的监测力度,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执法部门在这方面能够加强一点,那么或许像朱依依这样的悲剧就会少发生一点。

(6)主持人做出最后总结

主持人:其实早在1996年上海就出台了《上海市建筑物使用安装安全玻璃规定》,2002年、2007年和2010年又进行了三次修订。《规定》明确,幕墙安全玻璃使用满8年的,建筑物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委托由市建设交通委核准有资格的技术鉴定机构进行勘查,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查勘。但是,这个规定不具有强制性。一些楼宇交付使用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权责不明。由于资金问题,自查和勘查成了一句空话,因此玻璃幕墙伤人事件不断发生,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了,既然有了规定为何却没有执行,这恐怕就要问问我们的执法部门了。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玻璃幕墙这类“无处诉冤”的伤人事件还有很多如:未干油墙漆房子住入业主,造成业主中毒事件,这些一系列的事件都在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而这些问题正在考验着我们城市管理者确保城市公共安全的决心和智慧。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有关部门会给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一个稳定和谐没有安全隐患的生活环境。

(7)结束

新闻类访谈 第5篇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体, 对涉及公共权力的不当运作和社会失范现象等有关公民权利的重大社会问题所做的公开监察和督促。近年来, 电视深度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每一种新生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都是身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里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

起步初期 (1980年~1993年)

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兴起的背景。1968年, CBS推出《60分钟》, 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这是一档典型的深度报道, 以揭露公共权力部门侵犯公民权益和诸多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 是获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最多的节目之一。1999年, 《60分钟》创下了1423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段转播其节目的纪录。《60分钟》的成功使它成为各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的参照样板、模仿对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电视新闻进行了重大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 中央一系列新的战略理论、命题的提出、国内国际各种矛盾的交织以及政治、经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 电视新闻改革的重点转入加强新闻报道的思想观念的解读和舆论引导。

《观察与思考》栏目成立。1980年7月, 《观察与思考》栏目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栏目定位于“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或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或人物进行调查、介绍、分析和研究, 说明某种道理, 引起观众思考, 起到影响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1) 从1988年到1993年, 每周播出一次, 每次15~20分钟, 节目以其真实、及时和权威性在全国拥有数以亿计的忠实观众。一些舆论监督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世纪80年代初期, 《观察与思考》栏目基本上按照电视新闻的程式和规律进行操作, 对所有材料数据作认真核实的实事求是新闻原则、主持人串联和观众直接参与的方式, 较之于播音员出镜口播的方式, 无疑是电视报道的一大进步, 促成了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良好开端, 具有新闻史上的重大意义。

发展时期 (1994年~1998年)

伴随改革的日益深入, 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变得日益错综复杂, 《观察与思考》是周播栏目, 宽松时可满足观众需求, “稍紧一点, 就要挨板子, 致使节目难以为继”。 (2) 而且, 原先较为单一、静态的信息传递渠道和简单粗浅的报道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重视传媒的舆论监督, 逐步完善舆论监督体制。” (3) 1993年中宣部明确提出贯彻中央领导意见的要求。央视由此开始筹建新的深度报道栏目。

《焦点访谈》的出现。1994年4月1日, 央视《焦点访谈》 (以下简称《焦点》) 栏目正式开播。定位于“时事追踪报道, 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 大众话题评说”, 侧重于监督公共权力部门不当行为和社会问题。《焦点》属解析类电视深度报道, 主持人在节目末尾通常会做出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评论, “辛辣”、“犀利”、立场鲜明是节目的主要特征。《焦点》极大地带动了全国其他“焦点类”栏目的开办, 推动了我国电视深度报道事业的发展, 它的出现与成功, 成为我国此类报道进入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

从成立到1999年间, 《焦点》选题多数着眼于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公共部门权力运作状况, 出现了一批广受好评的“焦点”节目:如《“罚”要依法》、《逃不掉的罪责》、《揭秘高考替考》等。

《焦点》在采访、编辑、主持人等栏目要素中也多有新颖独特之处。在采访阶段, 记者在无法得到正面回答的情况下善于设计和提出问题, 成功获取信息。1994年《收购季节访棉区》里, 记者调查湖北襄阳非法收购棉花现象时, 工厂职工纷纷躲避。记者故意轻描淡写地问:“你们是来干吗的?”职工都回答:“来玩的。”近百个身上沾满棉花的人, 大白天拥堵在肮脏的厂区的画面和记者的提问结合起来, 该厂非法收购棉花的事实昭然若揭。记者的提问直指要害, 令对方无法掩盖。

摄像画面清晰稳定、图像流畅生动;节目信息真实、量大、全面、清晰度高。据统计, 《焦点》以揭示原因、背景和影响为主, 其次是追踪事件演变过程和未来预测。信息立体周密、层次清晰, 在展示事实信息的同时, 促使受众思考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真正做到了成为思想媒体。

节目最突出的特色是“用事实说话”来构建内容的逻辑结构, 强化事实论证和细节描写。通常是观点先行, 然后是事实为观点立论。“深度在事实之中”是节目制作的宗旨, 除其选题都是鲜活事实之外, 调查、论证过程全由事实说话———画面、同期声、字幕是最有力的论据。

节目评论鲜明、公正、客观、冷静。记者调查部分通常只有新闻事实及对原因、影响的剖析, 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的任务放在了主持人的结尾评点里。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 《焦点》的主持人与公众熟悉的播音员有了重大区别, 几乎都具有鲜明的个人标识, 白岩松、敬一丹干练沉稳、目光敏锐、口才犀利是栏目的要素之一。他们集编、导、主持于一身, 很快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

《焦点》开播后多次揭露权力滥用的恶果———跟踪运城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暗访国道收费者野蛮执法等, 得到高层和公众的一致认可。栏目曾获三任总理赠言, 朱镕基总理更是表示:“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 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在公众领域, “有问题找焦青天”已经成为民间的流行话语。

《新闻调查》开播。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日益关注深度报道, 一个13分钟的栏目容量难以及时关照我国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热点事件, 13分钟对于挖掘复杂事件盘根错节的关系来说也相对较短;除了解析性深度报道外, 还应该开播调查性深度报道。

在上述情况下, 1996年5月17日, 时长45分钟的《新闻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正式开播。栏目的定位是:“容量更大, 更有深度, 更为客观、系统、权威。”

放弃主题性调查和新闻主战场事件性调查后, 《新闻调查》提出“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调查由媒体独立完成, 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 突出对新闻事件背后内幕的调查。《调查》属调查类深度报道, 并不是拉长了的《焦点》, 栏目有自身独到的特色:

节目形式不同于《焦点》“演播室抛出观点”、“记者论证”、“演播室评论”的三段式, 首先, 演播室记者 (即主持人) 提出悬念, 其次采取讲故事的手法将内容分成四五个小板块, 每个板块之间用“片花 (隔断) ”串联起来, 最后, 记者在现场作简短评论。

节目叙事逻辑不同于《焦点》的“观点先行、记者论证”的述评方式, 而是在一个迷雾重重的悬疑问题引导下, (如《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以记者调查的方式一层层地呈现事件真相。与调查法平行的深度报道方法有分析、评论、总结、归纳等, 《焦点》常用蒙太奇和特技手法, 《调查》主要采用的却是因果式线性调查法———强调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 揭示未曾揭示的事实真相。

《调查》总体感觉更贴近现场, 是货真价实的“现场报道”, 摄像镜头始终关注新闻现场, 从头到尾都在做“侦探”的工作。

在报道立场和情感倾向上, 《调查》与《焦点》鲜明、辛辣的风格不同, 比较冷峻、客观, 其节目立场蕴涵在叙事艺术上———《调查》主要传播事实信息, 《焦点》着重传播意见信息。

《焦点》和《调查》分别是电视深度报道中的主、客观报道两个类型的典型代表, 在国内分别拥有一大批模仿者与拥护者。如上海的《新闻透视》、河北的《新闻广角》、成都的《时事20分》等, 都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好评。

调整时期 (1999年~2002年)

新闻舆论监督节目的新鲜感过去之后, 由于媒介、新闻人和新闻体制存在的种种缺陷, 节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 节目的新闻性弱化:关键时刻“缺位”。从2000年开始, 《焦点》收视率有了下滑趋势。央视内部刊物《空谈》认为:“2001年9月9日至15日, 收视率最高为20.86%, 最低为15.27%, 平均收视率为18.89%, 这样的收视率有谁能乐观起来呢?” (4) 2002年第一季度栏目评价体系中, 一直位居CCTV排名第二的《焦点》降至第五。 (5) 大学以上学历观众较大幅度减少, 意味着高学历群体对节目的关注度在下降。

2001年9月11日, 当焦急的公众等候在电视机前准备收看“9·11”实况解读时, 《焦点》播出的内容是关于农村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此外,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罗辑谈到, 中国新闻机构很少利用新闻的特点直接去调查、揭露贪污受贿问题, 见诸报端的总是已成定局的案例。” (6) 《贪官胡长清》、《反腐败行动在哈尔滨》都是拖延了较长时间的事后调查。

其次, 节目监督力度减弱。《焦点》与网友对话时, 网友普遍认为节目批评的官员级别太低, “真钉子你们拔得不多, 大多是乡镇以下的。” (7) 郭镇之等学者在本世纪初作出的调查也显示:在政府机关机构中, 县级、农村基层是媒体监督的主要指向, 合计占总量的73.8%。因此, 有人称《焦点》是“只打苍蝇, 难碰老虎”, 也出现了“收视率历史最低, 观众期望值历史最低”的情况。

再次, “依靠领导关心解决”的人治模式可能会误导社会公众。节目模式通常为:长期积压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媒体曝光———上级领导重视———督促有关部门办理———问题很快解决 (如孙志刚案) 。既没有探讨制度失效的根本原因, 也没探讨失效时, 公众可以通过哪些其他渠道及时得到救济, 这样有可能误导受众:如果有不公正现象出现, 最好的办法就是高层领导出面解决。有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 节目降解了法律的权威。

另外, 新闻的公正程度也受到质疑。针对《焦点》播出的《“历史园”荒六年》, 当时在《焦点》实习的浙江大学研究生余华通过实地走访义乌, 得出和片子截然不同的结论:片中认为农民土地被强占, 实际上却是农民不愿耕种将被工程开发进而迅速升值的土地;画面中哭诉的村民则是在利益方的煽动、利诱之下, 对记者演的一出戏。 (8) 在虚假出资问题上, 记者的采访对象竟然是一个派出所所长, 其实对公司的所持资金有资格审查的只有两个地方:工商局和银行。但记者没有去这两个地方, 却去了金华江南分区的派出所。而接受采访的人又是举报人找来的托儿。

即使是为《调查》赢得诸多溢美之词的《与神话较量的人》, 节目也只对刘姝威进行了专访, 对立方蓝田总公司总裁瞿兆玉没有出现在屏幕上。观众没有看到这个被调查的头号人物对“惊天神话破碎”的自我申辩, 哪怕他的申辩是荒谬的、无力的、漏洞百出的。观众要看的是当事人自己的神情、语言和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 节目最后的评论有时会出现过于软化、表层化、是非不明的情况。《村官的价格》评论:“虽然村民们从这次选举中每人得到了近2000元的收入, 但是靠这些钱他们并不能摆脱贫困生活, 老窑头村1000多口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真心实意带领全村致富的好干部, 而这样的当家人原本是应该通过村民手中的权利民主选举产生的。” (9)

报道的重点不在于“应该通过村民手中的权利民主选举产生”, 而是要说明为什么民主选举的法则被扭曲、利用了?电视深度报道不仅仅只找出问题的浅层原因, 更在于深层的理性思考。

最后, 节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如采访名人、科学家、高级官员时, 有的年轻记者一直抱着双肩, 有的记者又一直随意乱点头;采访弱势群体时, 有的记者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提问粗鲁、缺乏起码的尊重等。

成熟时期 (2003年至今)

2002年,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开设了《焦点》督察情况反馈机制, 就中央领导每次对《焦点》作出的批示及批示后的督察情况进行跟踪反馈。2003年, 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 《焦点》加大监督力度, 要实现创纪录的“50%”。敬一丹说:“《焦点》是让社会保持痛感, 我们的社会不能麻木到连痛感都没有了。” (10) 2004年中央颁布《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 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确立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尝试、锻炼, 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成熟。

更多的电视舆论监督栏目开播。随着新闻体制的改革和新闻理念的更新, 《焦点》和《调查》不再一枝独秀, 地方同类节目遍地开花、枝繁叶茂。近年来,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开播、定位在“热点”、“监督”的电视栏目约为60个:这支浩浩荡荡的监督队伍基本上都属于解析性或调查性深度报道, 及时曝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推动了当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

回归焦点的监督: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首先,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介入。记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第一时间冲入现场。“非典”期间, 《焦点》及时报道抗击非典的各界人士, 使受众明晓非典特点、提供防治措施、坚定了必胜的信心。《调查》在45天内播出10期抗击非典节目。主持人柴静不惧非典疫情, 勇敢地走进北京佑安医院。她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与非典患者直接对话的场面成为电视新闻的经典镜头。节目从一所专业医院应对疫情的角度反思了如何建立应急机制这一复杂而重大的问题, 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 独树一帜。

四川特大地震时期, 《焦点》从“5·12”便开始播出系列报道, 其中《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汶川大地震为何破坏巨大》、《20小时大营救》反响强烈, 节目的及时传播消除了人们心中对于地震预报的疑团和指责, 把注意力集中到营救伤员上来, 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天灾人祸。《调查》播出《汶川, 重建的选择》, 就“汶川是否异地重建”热点为中心, 采访了意见对立的两位资深专家和相关人群, 从科学的角度理清了“人的生命价值优先、改良人居环境”的人本理念, 引起公众的强烈共鸣。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 《焦点》、《调查》常选取多个典型事迹与案例, 围绕同一新闻主题, 从不同角度、侧面作多次、连续报道, 呈现出系列报道的特征, 既深化了主题, 又体现了报道的广度。

其次, 在平时社会热点方面, 报道也不再缺位。针对2006年5月22日假药亮菌甲素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件线索, 《焦点》记者独家进入已查封的厂区, 采访关键当事人, 了解到假药是如何从一个曾经是正规合格的大企业里出笼的。5月27日, 《齐二假药事件调查》播出。其后, 中央调查组奔赴黑龙江, 给予制假售假责任人、相关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以相应的处罚。据统计, 2006年1~10月, 《焦点》平均播发的监督节目数量为35.7%, 虽然没有达到1998年的47%, 但相比2002年的17%翻了一番还多。

随着《调查》不断改革栏目管理和运作机制, 近8年历史的老栏目释放出新的活力, 2003年优秀作品达到16期;在2004年新浪网观众最喜爱栏目年度评选中, 《调查》在全国所有栏目中排名第二, 在新闻类栏目里高居榜首。

节目内容制作更加精彩

首先, 更多更生动的叙事方式。1.悬念的设计。《南丹矿难》的开篇就是一组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水中模糊不清的矿工尸体、高速运动的阴影中的矿车、狭窄巷道里晃动的人影、遇难者家属的哭泣等, 吸引着观众怀揣极大的解谜心态牢牢跟住现场记者。

2.纪实对比。《山阴的枪声》中, 李志堂到底是不是被刘洪胜故意开枪伤害?公安局对事件的调查和受害者姐姐李淑莲的说法完全相反。记者花了很大工夫寻找当地相关证人澄清事实真相。叙事着力表现双方互相指责的场面, 直至所有证据都显示:李淑莲的证言就是事实真相。

3.打造完整的证据链。针对前述出现的证据单一、诸多假象、结论错误等情况, 报道采用打造完整证据链的方式严谨论证, 得出合理结论。《涂岭的拆迁》中, 记者来到村、镇、区三级政府一一核实, 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开发商看中地皮———政府没经公示等必要程序下发拆迁通知———省市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拆迁开始———钉子户出现———谈判未果———开发商自行与拆迁户商谈补偿款———冲突致人死亡。

其次, 记者遵循新闻公正原则, 注意给予对立双方平等的话语权。《调查》今年播出的《以求是之名》, 围绕“贺海波是否剽窃数据”和“李连达院士应负什么责任”等悬念, 柴静就每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采访了各执一词的对立双方, 不挑、不激、不搅和矛盾, 在冷静的层层盘问下弄清每一个细节, 最后得出剽窃属实、院士放任自流的结论。

这种调查方式犹如法庭辩论, 双方的精彩博弈显露于公众领域, 使节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极具说服力。

再次, 更多更鲜活的细节展现。《选举现场的枪击案》中, 血迹斑斑的举报材料、村里唯一一张被撕掉一角的村务公开的账目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语”的系列细节铺陈, 令人痛感农村在走向真正的民主选举过程中步履艰难的现状。

最后, 评论更加鲜明犀利。《焦点》事件性选题占80%以上, 记者全部采取正面批评方式。在2007年的郑筱萸案中, 主持人评论道:“郑筱萸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 但其玩忽职守造成药品监管秩序混乱, 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损失不能用金钱来估量。所以渎职侵权被人们称为‘不揣腰包的腐败’, 其危害程度远比那些把钱揣入自己腰包的腐败危害更大。”不仅清楚地说明了郑筱萸的行为“玩忽职守”、“严重损害公信力和切身利益”, 且提醒公众, 这种渎职行为的危害程度比看得见的权钱交易严重得多, 体现出公正、客观、冷静的特点。评论以有揭露有评议的贬斥性批评为主, 是非分明, 态度明朗, 令人印象深刻。

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愿它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编:《中央电视台年鉴》1994年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41页。

[2]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 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02页。

[3]袁正明、梁建增:《用事实说话——中国电视焦点节目透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3页。

[4]《空谈》, 《焦点访谈》栏目内部资料, 2001年版, 第36页。

[5]《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2年6月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方案》。

[6]转引自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89页。

[7]来源于新浪新闻中心:http://news.sina.com.cn/O/2004-04-15/00092306571s.shtml

[8]余华:《新闻要素的缺失与电视栏目的影响》, 浙江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20~23页, 藏于国家图书馆。

[9]央视国际网站http://law.cctv.com/news/special/C15587/20060414/101895.shtml

新闻类访谈 第6篇

一、央视《焦点访谈》这期报道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 报道缺乏人文关怀和对隐私的尊重

央视《焦点访谈》在这期报道中, 普遍存在着对从业女性缺乏同情、尊重和人文关怀, 对未被定罪的相关人员的个人隐私缺乏尊重的情况。在报道中对部分从业女性没有进行画面处理, 如在娱乐场所选秀上走秀的女性的面部没有被遮挡, 观众可以直接看到其面部特征。这期节目的解说词中称呼从业女性为“小姐”, 这是带有歧视性的称呼, 从人文关怀以及政治正确的角度而言, 应采用“性工作者”这一中性称谓。

(二) 新闻报道不够全面客观, 舆论监督功能差

《焦点访谈》的这期报道单单从报道者的角度以暗访的手段拍摄出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报道中没有对从业人员、参与招嫖活动的人以及相关部门管理者进行采访, 这样的报道是片面的, 不够全面客观的。同时, 记者在暗访时发现从酒店开出一辆外地牌照的公车, 经过调查, 公车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可是记者只是向观众展示了这一现象, 并没有对公务人员出入色情场所进行应有的舆论监督。

(三) 新闻报道方式猎奇

《焦点访谈》这期新闻报道的重点在于卖淫嫖娼行为的细节, 如酒店内部的色情选秀活动、裸舞、性工作者的服装以及该场所提供的各类色情服务等, 有哗众取宠之嫌。整个报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她们的服务。[2]媒体通过暗访偷拍的手段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相反, 媒体对于这种现象的历史、来源、形成原因, 经济人口构成, 背后的利益链条, 腐败保护伞都没有进行深入讨论。

二、基于马克思新闻观视角看报道弊端

任何媒体都有自身坚持的意识形态理念。央视与我国其他主流媒体一样, 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马克思新闻观是对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全局考量。[3]媒体应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焦点访谈》在这期报道中存在的许多弊端都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符。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人文关怀和尊重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到, “新闻工作者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不揭人隐私, 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4]其强调了公民享有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要求记者获取新闻的手段要合法正当。在《焦点访谈》这期节目中, 由于部分视频画面和声音处理不够仔细, 从而侵犯了相关人员的隐私权, 且记者运用暗访手段来获取新闻的做法是否合法正当也值得商榷。

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 [5]刘云山也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6]突出了人文关怀和尊重理解人民的重要性。《焦点访谈》该期节目对从业女性的不恰当称呼、不做马赛克处理等细节, 恰恰表现出了媒体人文关怀和尊重理解理念的缺失。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客观完整的事实

《焦点访谈》该期节目的报道片面、信源单一, 报道资料主要来源于暗访视频, 这剥夺了利益相关方的话语权, 没有邀请权威人士对现象进行分析介绍。节目中, 央视以批判的义正言辞的态度去传播报道“东莞扫黄”事件, 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客观。陆定一对新闻工作者如何进行报道也有详细的阐述, “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是在采访中还是在编辑中都必须尊重事实。”[7]要求新闻工作者报道完整的事实, 而不是为博取受众眼球进行取舍性的报道, 使其沦为饱含挑逗意味的“新闻”。

(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舆论监督作用

媒体是监督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媒体的舆论监督则主要通过批评报道来展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批评报道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各种不同意见, 不宜只反映一种意见。[8]《焦点访谈》在本期报道中, 拍摄到公车出入色情场所后, 仅仅通过车辆牌照查找到其所属的国企, 没有深入调查现象背后隐藏的公务人员出入娱乐场所、公车私用等问题, 对待这些问题轻拿轻放, 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舆论监督。同时, 央视对于招嫖卖淫这一社会生活问题的舆论监督不够全面, 只反映了“东莞色情场所十分淫靡”这一面, 没有做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和监督。

三、总结与讨论

2014年8月18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表示要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肯定了媒体工作对推动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网络日益发展、媒体话语权被解构现象层出的背景下, 媒体为赢得受众或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在报道新闻时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因此, 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媒体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情况、新挑战、新愿景下将会迸发出新的光彩。

摘要:央视《焦点访谈》栏目20140209期“管不住的‘莞式服务’”对东莞经营色情服务事件进行了报道。该报道播出后在微博引发热议。任何国家的新闻媒体都要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 都受本国的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 央视与其他主流媒体一样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但这期报道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和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符。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东莞扫黄,人文关怀,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肖瑶.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报道的反思——以央视“东莞扫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 2014 (8) :120-121.

[2]徐晓蕾.“东莞扫黄”舆论场的三重门[J].青年记者, 2014.

[3]支庭荣.实践新闻专业性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4) :5-16.

[4]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新华社记者.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D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26/content_8442547.htm.2008-6-20.

[6]刘云山.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 2004 (19) :4-8.

[7]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 1943-9-1.

综艺访谈类节目如何抓住观众 第7篇

一、多样化的嘉宾选取

《最佳现场》是国内首档日播类访谈节目, 全年明星到访量可达400人以上。节目录制前台本的串写、主持人的准备以及与嘉宾预约时间录制节目需要大量的工作。播出了几年, 收视率居高不下, 最大亮点在于嘉宾的选取, 不局限于某一方面, 歌手、演员、模特、运动员、网络红人, 都是节目邀请的对象。嘉宾的年龄跨度也很大。热门影视剧、话剧的嘉宾演员接受访谈能对戏进行宣传, 恰到好处。节目会邀请观众熟知的“荧屏情侣”, 如在《陆贞传奇》中成功塑造经典形象的陈晓和赵丽颖, 《裸婚时代》中的文章和姚笛;现实生活的模范明星夫妻, 比如高云翔、董璇, 跳水小王子田亮和歌手叶一茜;明星家长和孩子, 如宋丹丹和她的儿子巴图, 演员刘之冰和他的儿子刘思博。邀请明星嘉宾和他们的伴侣、孩子参加节目, 让节目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向观众展现了明星爸妈和孩子鲜为人知的小乐趣。

二、特别的主持阵容

《最佳现场》采用记者团访问形式, 主持阵容独树一帜:主持人、八位嘉宾主持 (记者团) 的阵容, 开创了国内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人数的先河。一场节目里会有一到两位主提问, 记者团成员坐在嘉宾的两边, 对嘉宾进行穿插性质的发问。节目中, 主要担任访问的主持人是李昕亮、孟珺、杨子祯等老一辈主持人, 他们会提前对受访嘉宾进行详细了解, 并在节目里举证, 坐在四周的主持人如沈思倩等会在节目中穿插提问, 一个大问题展开时他们会在这中间就细小问题进行细致提问, 完善采访。有期节目邀请了《最佳现场》的前当家主播“光线三宝”之一的大左, 这次大左有一个全新的头衔——“中国好闺蜜”, 这源于他最新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这场采访中的主要提问主持人是李程远和孟珺, 他们先后上台提问, 坐在下面的是其他提问主持人, 首先对戏中搭档的嘉宾高圆圆和黄海波进行采访, 他们说了大左戏里戏外的生活表现。这样的主持阵势十分讨巧, 突出嘉宾的重要位置, 是节目的主角, 摆在节目中心的位置。很多嘉宾会在一些访谈节目中打太极, 不愿透露更多自己的信息, 而《最佳现场》主持团的包围式采访会给嘉宾一种心理压力, 使得嘉宾能更好地吐露真言。《最佳现场》的主持团对半坐在两边, 会有男女搭配提问。男女主持人的风格不同, 女主持人与嘉宾提问交流给嘉宾一种亲切感, 更容易拉近与嘉宾的距离;而男主持人则更多地呈现沉稳的感觉, 有时也会夹杂趣味元素。

三、成功的访谈模式

《最佳现场》有别于一般面对面的访谈节目, 风格独特, 轻松、搞笑融为一体, 没有冷场。如一期节目中请来了同为演员的刘之冰与他的儿子刘思博, 两人刚合作了一部电视剧《刘伯承》。主持人先就他们的父子关系聊起, 刘之冰在戏里是警察类的硬汉形象, 在戏外也是严苛的父亲, 面对重压, 儿子刘思博也曾无奈离家。这样的事情, 从侧面看出嘉宾的性格。节目后段进入了变焦温情的时刻, 儿子理解了父亲的难处而流泪。节目瞬间走了温情路线。如今, 一些人物专访类节目过于严肃, 虽说尽力挖掘明星的另一面, 但可能会触及嘉宾的底线, 节目的气氛显得十分压抑, 主持人也很难摸清嘉宾的心理状况, 甚至会有嘉宾愤然离席。《最佳现场》使用峰回路转的访问形式, 先从轻松的问题入手, 营造欢乐搞笑的气氛, 然后慢慢向主要问题靠拢, 从而体现本期节目专访中心, 既轻松有趣又不失节目主旨。

访谈类节目的编导与策划 第8篇

一、前期准备

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提到: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 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但笔者认为, 与嘉宾保持适当的“陌生感”也十分重要———即让嘉宾成为熟悉的陌生人。笔者在主持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984文艺广播《缘牵有情人》节目过程中, 对此就有深刻感受。《缘牵有情人》节目是一档集访谈、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直播节目, 每天会邀请一男一女两位单身人士做客直播间, 展示风采、畅谈人生, 用自己的声音寻觅佳偶, 从2006年开播至今, 已经为3000多位单身男女的交友结缘创造了机会。在节目之前, 我们会请嘉宾填一个自然情况的表格, 如身高体重、职业、爱好、交友要求等等, 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两道加试题:

1. 讲一个你印象最深的爱情故事;

2. 如果天使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 你最想改变现在的什么状况?

这两道题目看起来平淡无奇, 其实暗藏玄机。嘉宾来自社会各行各业, 绝大多数第一次走进直播间, 紧张和犹豫在所难免, 在访谈过程中很容易陷进千篇一律和自我包装的窠臼之中, 如果节目之前交流甚少, 真正到了访谈中就会无话可说, 但如果交流太多又会丧失新鲜感, 无法激发灵感和火花, 因此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个方法———用加试题暴露嘉宾的内心。

二、直播当中

直播访谈节目是一种真正体现主持人实力、体现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节目类型, 主持人应该以自己独特的主持特色构筑起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用于与嘉宾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不少主持人认为, 自己是节目的主体, 嘉宾是节目的客体, 客随主便才能宾主尽欢。其实不然, 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主持人的着力点在“访”, 而节目嘉宾的职责在“谈”, 主持人的水平绝不是要把闪光点集中到自己身上, 而应该把握话题的方向和层次, 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诱导对方谈话深入, 把最精彩的话让给参与者。

明确了主持人在直播访谈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 再来看看如何掌控现场气氛。

首先, 营造宽松、自然的交流氛围。《缘牵有情人》节目的两位主持人紫薇、洪篪, 原本是新闻播音员和音乐节目主持人, 但在主持《缘牵有情人》节目的过程当中逐步发现, 调动嘉宾的积极性、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是开启谈话的前提, 于是他俩在节目的开场白当中有意增加了调侃、幽默的元素, 自然松弛而又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一下子就消除了嘉宾的紧张和不安, 使嘉宾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娓娓道来, 侃侃而谈, 顺利进入谈话阶段。

其次, 变问答式为交流式。主持人应该以交流的方式融入到嘉宾的世界中, 随着他的思路同喜同悲。有的嘉宾习惯于你问我答式的沟通, 不善言谈的嘉宾很多问题甚至只回答“是”或者“不是”, 这样无形当中增加了访谈的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 主持人应该及时调整策略, 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 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起嘉宾的共鸣, 并在类似闲聊的气氛中畅所欲言。而对于健谈的嘉宾, 需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 及时引领谈话的方向, 控制场上的节奏。

再次, 直播辅助手段的充分运用。尽管广播访谈节目不能像制作电视节目那样讲究灯光、布景, 但充分利用各种直播间的设施和沟通手段非常必要, 比如主持人应尽量和嘉宾处于同一位置, 弱化主次分界, 主持人要及时与嘉宾进行眼神交流, 用眼神和肢体语言向嘉宾表示鼓励和赞赏。另外, 利用音响效果营造气氛效果也非常好, 比如在《缘牵有情人》请出嘉宾的一刻, 我们设计了开门、跑步进入、人群欢呼等音效, 谈话到精彩处有掌声、笑声等音效, 这些声音元素使得广播节目更具现场感和幽默感。同时, 我们还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为节目增加“新鲜血液”, 在QQ中建立了8个《缘牵有情人》听众群, 数千群友在节目进程中踊跃发言、表达观点、向嘉宾提问, 经过主持人的筛选, 不仅节目得到及时反馈, 同时使直播间内有限的时间、空间拓展开来, 节目外延进一步增加。

三、节目结束

主持人的主持能力表现在节目的进程中, 也体现在前前后后的每一个阶段上, 包括节目结束时对主持过程的反省和对主持效果的反馈。

每期节目完毕, 主持人最好能以旁观者的身份重新听一遍节目的录音, 这样可以完整地感受整个主持过程, 哪里喧宾夺主、哪里节奏拖沓、哪里过渡生硬、哪里启发不够,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主持人的能力和素质才会与节目一道成长。

笔者认为, 在直播访谈过程中要贯彻始终的就是主持人的人文关怀意识, 广播访谈类节目就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引导人性欲求得到释放的一种艺术方式, 主持人就是人文关怀的载体。所以, 在对节目的驾驭艺术中, 还应包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捕捉, 用自己个性的语言去阐释,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 用光辉的人文之光去启迪。■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风格评说 第9篇

1.《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的风格

陈鲁豫在凤凰电视台的形象定位是清新、时尚、知性的, 她的主持风格也是亲和、自然的, 在她的节目中, 处处表现出的是机敏和智慧, 这个特点在她的《鲁豫有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人物访谈可以很好得发挥她的个性特点, 节目的亮点和看点也在于鲁豫的挖掘能力和交锋中的锋芒智慧, 综合来看, 鲁豫对访谈对象和节目的掌控能力属于比较上乘。

1.1 王小丫做客《鲁豫有约》

2008年12月31日的《鲁豫有约》节目中, 请到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作为嘉宾。同样作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以睿智、知性著称的两名主持人在节目中有了非常精彩的碰撞。

可以看到, 节目中作为嘉宾的王小丫, 并不像她在节目中那样的注意吐字归音, 比如节目进行时, 她说道:“后来我明白了…””明” (ming) 发成了“民” (min) 音:形 (xing) 象发成 (xin) 像等, 但是她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缺点, 在节目中主动地谈及她的普通话还不是那么标准。总之, 在节目当中, 王小丫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 她可以根据《鲁豫有约》的受众范围、节目特点等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副语言的状态, 可谓机智、大方、得体。

2. 王小丫与朱军在《艺术人生》

2.1 关于《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 用情感温暖人心, 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作为节目宗旨, 以“正直品质、极端制作”作为核心理念, 以人文关怀的精神, 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 以强大的制作班底制作完美节目。

2.2 主持人朱军及其主持风格

可以说, 《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平实、真诚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在与嘉宾交谈时, 朱军真诚、平实的主持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真诚是交流顺畅的秘诀。每一次谈话他都在用自己的心情、人生经验、特有的感悟来介入节目。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 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 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 聊感悟, 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 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 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但是也有人对《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的煽情和嘉宾的“泪水”提出质疑, 对朱军的窥视和探秘提出了质疑。

2.3 王小丫与朱军在《艺术人生》

王小丫曾经几度出现在《艺术人生》栏目中, 这里主要分析的是王小丫作为嘉宾在《艺术人生》2006年特别节目———“理想2006”中与主持人朱军的交流。《艺术人生》的受众是相当广泛的, 从精英白领、知识阶层到家庭妇女, 大家都比较熟知朱军和《艺术人生》。《艺术人生》可以称是央视老牌的综艺访谈节目, 在这期节目中, 王小丫身着黑色套装, 端庄大气的发型, 并不像是在《鲁豫有约》或者是《人物》栏目中那样的居家打扮, 反而更像是刚从《开心辞典》的演播室走出来一样。节目一开始的话题是王小丫的招牌动作:“下嘴唇习惯性地向上一抿, 然后伸出右臂, 一放, 一收, 一抓, 马上就喊, 请听题。接着, 又故作高深, 报以短暂的沉默, 随之就拉高声音问:确定吗?这是一套惯用的动作, 却不知弄得多少嘉宾额头冒汗, 胆战心惊。”接着, 朱军谈到了王小丫的发型有些变化, 求证是不是通过征集观众意见决定的。这个问题既能抓住受众的视线, 也无形中与嘉宾王小丫拉近了距离。

3. 结语

本文以王小丫为例, 介绍了她在《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四档访谈节目中作为受访对象, 根据节目主持人风格和节目风格的不同做出的不同表现。我认为, 在访谈节目中, 《艺术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 用情感温暖人心, 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往往一个好的嘉宾会成就一个好的主持人, 而一个成功的主持人也可能造就一个好的嘉宾, 但前提是两者之间的风格必须相适合, 或者说两者之间可以有契合点。这几期节目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还是比较成功, 应该是很受观众的喜爱。王小丫在不同节目中的不同表现为我们学习编导、学习播音主持的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不是造就一个优秀的节目就可以称为成功的, 因为很少有主持人在他的主持生涯里出现在一个节目中, 重要的是, 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养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展现出主持人独特的气质、修养、处事态度、审美观点的同时, 适应不同类型的节目, 可以驾驭不同的栏目, 才可以称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主持人。这些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需要加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节目主持语言智略》王群、曹可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播音主持艺术论》张颂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荧屏艺谭》高鑫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广告翻译研究新视角下一篇: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