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2024-08-21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精选12篇)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第1篇

一、抢抓机遇:把握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文化产业是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创造、生产、销售、服务和消费的产业。在21世纪, 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指出,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提高文化竞争力和文化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文化竞争力和文化生活水平, 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国民素质, 是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支点,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 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世界第2位, 但是现阶段中国的文化建设不容乐观。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份额和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均不足3%, 这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平均在10%左右, 美国占到了25%, 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因此, 客观上需要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科技的发展动态来看, 文化产业是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是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越来越多的省市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并且通过制订战略规划、政策措施来进行扶持和推动,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明确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部新近颁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 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1番, 实现倍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要求内蒙古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左右, 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 加快形成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文化产业集群。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潮势不可挡, 从中央到地方, 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 昭示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内蒙古作为文化资源大区, 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强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 进一步解放思想, 超前谋划, 发挥优势, 跨越发展, 为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二、规划先行:避免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年来, 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 与发达省市相比, 我们的差距十分明显。2010年, 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仅为1.1%左右, 远低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 更低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5%左右的发展水平。据有关专家分析总结,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落后突出表现为项目开发的“零、散、乱、小”。大多数节庆活动依旧停留在“舞台化”式的运作层面, 注重自我展示而忽略国际化、地区化互动;相同题材被重复开发利用, 却未能形成品牌;文化旅游景点大量涌现, 同质化倾向却日趋严重, 等等。分析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固然很多, 诸如文化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 但是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经济发展, 规划先行。一个产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宏观层面上的战略规划, 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势必会造成无序发展的局面;如果没有相应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作指导, 不可能形成分工协作、配套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据了解, 凡是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都十分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 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

自治区政府应该组织有关部门, 尽快研究制定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从有利于优化全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有利于全方位深度开发我区文化资源的战略高度出发, 明确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思路、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同时, 根据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预期, 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重点行业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我们考虑, 当下需抓紧制定以下专项规划:

(一)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产业化规划 (2013-2020) 》

内蒙古是我国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承载地和传承地, 拥有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宝藏。近两年, 我区对草原文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是, 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优势资源没有转化成优势产业, 这是我们的遗憾, 但也是我们的发展潜力所在。应抓紧研究制定这一专项规划, 把草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

(二)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3-2020) 》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 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 主要包括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文博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广告业等。当前, 不少省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都在高起点、宽视野、大手笔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轮新兴产业的发展大潮中, 内蒙古不能丧失机遇、甘为人后,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三、政策推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的精神,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 打造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服务平台, 全面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提高文化产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自治区和有条件的盟市抓紧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并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提高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 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探索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动员社会参与的新型文化产业投入模式。支持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

大力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着力建设支持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 通过文化企业联盟或行业协会, 以打包方式与金融机构签订一揽子授信协议, 建立文化产业的“绿色贷款通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 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 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国家许可范围内, 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资本市场发育, 引进重要战略投资者,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积极进入新兴文化业态。探索完善文化类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 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投融资服务。探索创新文化产业担保方式, 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三) 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 建设一批包括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服务、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内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公共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公共研发平台、交流与展示平台的建设, 推进文化产业的资源与信息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大力推动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 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 提高文化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依托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相关行业协会及行业龙头企业, 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中小文化企业创业孵化基地, 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 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 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 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人才支撑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 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教育培训机构, 完善在职人员培训制度, 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 全面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积极探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机制, 建立一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化产业创业园、孵化器,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加强与区内外文化产业界的交流, 培养国际化人才。依托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区内外高等院校等培训资源, 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健全人才使用、流动、激励、保障机制, 采取签约、项目合作、知识产权入股等多种方式集聚文化人才。

(五)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注重宏观调控和引导, 防止盲目投资、一哄而上, 推动文化产业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 严格控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数量, 强调文化内容, 突出各自特色, 提高发展水平。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 搞好功能定位, 明晰发展思路, 整合同城同业资源, 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 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 培育一批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 着力推进蒙元文化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 增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针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实际, 由自治区政府出资组建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集团—内蒙古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重大文化项目的实施者, 致力于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文化传媒、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文化资本运营等方面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 充分发掘并整合内蒙古文化资源,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 实现文化产业化、产品市场化、资源资本化, 快速成长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航母。

(六) 实施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文化产业为社会提供的大多属于公益性产品, 不具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准经营性”特征, 同时又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 应当采取适当的差别化政策予以扶持。

鉴于我区文化产业的弱势状况, 在自治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实施资源互补战略, 以煤炭资源补偿文化产业是比较现实的路径选择。内蒙古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 以资源扶持政策作为重要措施, 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建议将文化产业纳入非资源型产业目录中, 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扶持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扶持政策。对部分行业反映出的税负较高问题认真加以研究, 逐步完善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 将文化产业用地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国家土地政策许可范围内, 争取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用地。不断降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推动实现符合鼓励类服务业条件的文化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第2篇

吴天勇 章 可

2013年第1期 ——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要求,强调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全面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文化与科技如影随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文化和科技,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方式、传播模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2012年5月,武汉市获批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汉迎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新的重大契机。加快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必然要求。武汉文化资源禀赋优越,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条件得天独厚,工作大有可为。

理顺工作机制 明确示范目标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武汉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22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建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重大问题。

二是实施全市动员。2012年10月底,武汉市召开文化产业振兴暨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动员大会,出台《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武汉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武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年)》。成立由19位专家组成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命名首批1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园区、21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企业,吹响了实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三是明确发展目标。未来5-10年,武汉将围绕建设“文化五城”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文化领域的集成创新,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公共文化科技支撑能力,将武汉打造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智力密集区、资本聚合区、产业集聚区、引领示范区,带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入推进。具体而言,到2015年,实现“双十百千”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10%,打造10个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100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建设100个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培育1000个先进企业,引进、培养1000名领军人才。到2020年,实现“三万四千”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1万项文化科技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聚集1万名文化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形成工程设计、数字出版发行、文化旅游、高科技文化装备4个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出台“黄金”政策 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武汉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

政策》。作为首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聚焦文化企业、文化园区、文化项目、文化人才、文化品牌、文化科技创新等主要方面,在财政投入、土地供给、创新能力提升、投融资体系建设、招商引资等环节上,明确了一系列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2013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办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创办的文化企业,3年内交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等额标准100%奖励;对文化领域的高新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经认定的市、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30-8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专业孵化器,每平方米给予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二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若干政策》中包括成立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对为文化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担保机构给予最高可达300万元的补助;对投资中小高新企业的风投机构,其投资额可抵扣一定税款。

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补助20%的研发费用;对国家批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150万元补助;对获批省级、国家级战略联盟的牵头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

四是完善投资与贸易环境。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依法采用划拨、出让、作价出资、租赁等方式供地;在文化贸易与消费政策方面,出口图书、报纸、期刊、电影等,按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文化企业参加境外知名文化展会,给予展位费50%的补助;在招商引资方面,对新引进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等,符合条件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补助。

构建示范体系 力争领先地位

一是构建“一区多园”空间示范体系。一方面,重点建设东湖文化和科技融合核心示范区,编制了《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核心区规划方案》,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核心园区;到2020年,力争东湖高新区创意产业载体建设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建成集文化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传播、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国内一流高科技文化产业园,形成“中国?光谷创意”文化科技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按照“一区一特”原则,计划在市各城区、功能区分别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培育和孵化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打造十大示范工程。围绕“文化五城”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建设“读书之城”,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示范工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及一批24小时智慧自助图书馆;建设“艺术之城”,实施民族文化科技保护示范工程、文化演艺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一批体现武汉文化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建设“博物馆之城”,实施高新技术博览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数字博物馆群;建设“设计创意之城”,实施“工程设计之都”建设示范工程、“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多语言云翻译示范工程;建设“大学之城”,实施“教育云”示范工程,构建以基础教育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教育云”服务平台。

三是成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中,有高校、科技界、文化界教授学者专家,有企业管理者。专家委员会将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决策参谋,为重大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提供咨询;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实施项目带动 夯实融合基础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硬功夫。文化产业项目则是练就硬功夫的重要载体。为加强对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振兴的宏观指导,我市出台《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明确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重点,为文化产业项目运作实施提供明确的发展指南。

一是明确发展重点。《振兴计划》立足武汉实际,提出加快发展3个新兴产业、提升5大传统产业的任务,即加快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媒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业、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实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是储备重点项目。策划并推出2012-2016年正在和拟实施的91个重点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2628.67亿元。其中,投资200亿元的东湖文化产业示范区、投资100亿元的武汉客厅、投资50亿元的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东湖设计城、投资25亿元的汉秀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实施文化招商。组织全市文化创意企业申报项目;促成东湖开发区与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IEF2012国际青年嘉年华移动互联产业发展论坛,吸引客商来武汉投资落户。

把握示范契机 迎接发展春天

武汉市迎来了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的春天。我们按照文化产业振兴部署,紧紧围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认真把握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契机,立足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武汉市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体系,将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是实施龙头示范战略,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以武汉广电总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出版集团公司为主体,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培育民营骨干企业,尽快扶持发展壮大成为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扶持周边配套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二是实施园区集聚战略,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依托东湖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示范基地核心区;依托各区科技或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园区。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水平。调整充实武汉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协调推进重点产业项目。精心包装推介一批招商项目,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文化展会。在京、沪、深、杭等地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招商洽谈会,吸引各地文化创意及投资企业来汉投资。

四是构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形成100项自主创新成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建设2-3个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示范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100万平方米文化和科技融合孵化器、加速器,培育1000家科技型文化企业。认定50家示范企业。支持产学研用发展战略联盟。

五是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举办武汉金融机构与文化项目对接会,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推动条件成熟企业上市融资。

六是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统计指标体系。有效开展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价。■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产业融合 第3篇

文博会·数据

据官方统计,本届文博会共有来自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业界的123万人次参加,其中主展场接待专业观众22万人次,官方网站访问量达到110万人次。展览会总面积 23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先后举办了40多个场次的专场推介交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 1054.56亿元人民币。

文博会·弘扬与传承

一大批融入时代精神,传承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作为主角登台展会,透视出中国文化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巨大空间。来自全国多民族的差异性、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生产性保护的东方风范。

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板年画、益德成鼻烟,北京绢人、内画鼻烟壶,河北蔚县剪纸多层立体新工艺,比比皆是的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现场表演,传承创新,传统而时尚。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微缩北京”百米老街,如同一本立体的老北京百科全书,把老北京的街道缩影到小比例模型,饶有趣味,众多观众纷纷摄影留念。

文博会·跨界融合

本届文博会产业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设计、文化与体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而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放彩展会。一大批新兴文化企业登台,展现了跨界融合创造的产业新景观,透过本届文博会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文博会·产业园区

文博会集聚了全国近年建设发展的1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在展示园区企业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展现出各地产业园区正在从外源推动向内源驱动转变,从园区建设向园区运营转变的趋势。

北京朝阳、海淀、东城、西城、丰台、昌平、大兴、通州、顺义、怀柔、房山、门头沟区等近年重点打造的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整体展现了园区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服务平台的成果和新的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第4篇

财政部、文化部自2013 年起开始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 并于2014 年3 月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明确将“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作为支持重点。财政部将从2014 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单独安排资金, 专门用于支持相关贷款贴息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安排与其他项目资金安排相互独立。形成《2014 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 (信贷融资) 》、《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 (债券融资)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贸易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层次之高, 密度之大, 力度之强是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 说明了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应该也能够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表明国家层面推进文化金融合作落地的决心和态度。

得益于近年来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资本, 特别是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产业集团已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营文化集团。比如万达集团。这些在民营资本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文化集团不仅为企业本身创造了很厚的效益, 也对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初略统计了一下, 南京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情况:

2013 年9 月27 日南京金基集团投资2 亿元改造运营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2013 年12 月会同南京文投集团等共同出资1 亿创立南京文创天使基金, 其中一家企业已经在新三板挂牌。

2013 年10 月28 日苏宁集团2. 5 亿美元入股在线视频PPTV, 成为第一大股东。2014 年7 月9 日苏宁集团成立创意设计众包服务平台, 提供从创意- 作品- 产品- 商品- 用品各个转化阶段所需的众包服务解决方案, 2015 年销售额规模预计250 亿元。

2014 年3 月10 日南京利源集团全面退出房地产业, 投资50 亿进军艺术品投资产业, 成功举办第一届南京国际美术节。

2014 年10 月15 日苏宁环球注资5 个亿成立文化产业公司, 布局八大重点领域, 成立影业投资公司, 以2. 5 亿元收购韩国唯一上市动漫公司Red Rover, 成为第一大股东, 控制韩国动漫优质资源80%以上。

2014年12月17日江苏广电、南京文投集团、苏宁文化等共同投资成立江苏聚合创意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30亿元, 首期8. 08亿, 参与了长城影视、永新视博、炫佳网络等项目投资, 投资金融6. 1亿。

2015 年3 月15 日万达集团在仙林建设全国首家超大型都市文旅旗舰项目“万达茂”。

2015 年5 月9 日同曦集团主办的“全国百名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 全面布局同曦艺术馆、艺术网、艺术品投资等五大体系产业链。

通过梳理我们惊喜的发现, 以上一大批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案例都是自2013 年底起至今涌现出的, 这个时段正是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推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文化金融合作意见及各类政策出台的时间, 政策红利的引导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认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跳出文化做文化, 引导社会资金产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价值不仅是提供资金支持, 更是为传统文化产业带入了一种产业思维模式。我们知道文创企业家偏感性, 而市场经济是理性的, 传统行业与文化的融合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产业化, 利用资本的力量更有利于促进专业分工, 更有利于做大做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文化金融合作的难点, 不是缺政策, 而是缺乏专业性的操作力量去有效推动政策的整合、转换和落地。企业与金融资本直接需要建立一个信息与增信服务的平台,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因运而生。纵向上汇总文化金融政策开展集中宣传, 整合部门力量形成操作细则, 承接部门服务职能惠及广大企业。横向上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 通过中心平台将全市16000 余家文化企业和众多金融专业机构连接起来, 提供有效对接、专业指导和精准服务。打通文化金融政策落地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成为推动政策落地的转化器。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运用市场机制集聚了银行、小贷公司、产权交易所、创投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并购基金、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各类金融机构资源, 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链条, 不仅能够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发生“物理变化”, 而且让各类资源在中心平台组合创新, 产生“化学变化”, 成为整合各方资源构建现代文化金融市场体系的粘合剂。

据不完全统计, 社会、产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比重超过70%, 文化部产业司今天召开这个主题研讨非常必要, 我借此机会, 根据实践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国有文化集团引导。国有文化集团在促进文化金融合作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 应该、并且能够担当起引导、带动作用。社会资本刚涉足文化产业时因不了解更多的是依赖国有文化集团资源优势和政策的把握, 比如我们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牵头组建的南京第一支文创基金、南京市第一支天使基金、南京市第一支产业基金、全省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第一家文化小贷公司等都是通过南京文投的引导, 吸引各类社会产业资本的加盟共同运作的。

第二, 产业集群的引导。社会或民营资本向文化转型的实施进度是渐进式的, 让社会资本了解文化, 发现商机, 有利于让小创意搭上大飞机展翅飞翔。文化产业集群具备规模放大、资源重组、技术竞争和人才集聚等功能。集聚过程一旦开始, 往往就可以产生显著的高回报效应。处于同一空间区域内的文化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优势, 共享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更能从上游产业延伸到下游产业, 获得来自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外部经济, 通过建立特色产业集群, 吸引社会产业资本的介入是最直接的途径。比如南京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金基集团, 将一处老厂房改造成为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通过产业园内企业、人才的集聚, 该企业参与了南京文投集团牵头组建的规模1 亿元的南京文创天使基金;通过了解, 发现创意在产业里的叠加效应, 又参与了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的组建。

第三, 服务平台的引导。平台具有整合政策、信息、渠道等作用, 是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窗口, 发挥各类服务平台的引导作用, 更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南京市将文化金融合作纳入全市文化产业工作大格局, 通过南京金融服务中心、“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南京创意设计中心、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类行业协会组织等40余个平台资源, 形成信息资讯、创意设计、金融服务等十二个子模块, 构建了南京文化金融合作的生态圈, 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南京一些重大文化活动都会邀请一些社会产业集团, 创造相互交流了解的机会。

第四, 案例的引导。通过身边的案例发现自己的机会是比较直接的一种引导。各类研究机构加大对文化领域细分行业的研究,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模式的研究;各类行业协会建立跨区域行业联盟;各类中介服务平台加大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案例分析;各类媒体加大社会资本进军文化产业, 实现成功转型的案例宣传报道, 形成社会共识。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第5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为此,我们需要多方努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

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各地方政府要建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尽快推出适宜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计划。应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度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要尽快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融资瓶颈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强力支持,要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出口、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财政投入少和企业融资难问题。千方百计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调控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和融资渠道。其次是要探索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解决文化企业可供抵押的实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贷款贴息工作机制,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或项目,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再次是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或发布相关

信息和动态数据等,为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必要条件。

二是要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强研发和原始创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其一要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其二要努力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拉长文化产业链条,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推动有文化内涵的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衍生产品。其三要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扶持引导中小文化企业走“专、尖、特、新”的道路,办出特色,打出品牌,推动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与中小文化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其四要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采取优惠措施,吸引相关文化企业落户园区,充分利用产业集群、项目集中的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扩大中小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是要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其一是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制,转制单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其二是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创新,要突破长期以来文化管理中条块分割的局面,根据产业性质、相关产业联动等特性,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构建大文化管理模式,从“办文化”转到“管文化”上来。其三是加大文化市场的开放性和文化产业的竞争性,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进来,以有效的市场竞争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路径

一是要善于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形成“公司+文化专业户”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分散的民间工艺加工联合起来,对传统民间工艺实行精品化、系列化开发包装推介,初步实现由个体形式的自生

自灭到靠公司的力量发展壮大传承的局面,使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产业优势。

二是要善于就地取材,点石成金,善于无中生有,珠联璧合,在发展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方面作出新的尝试。中小城市文化资源的特点是零星、分散,聚合性差,因此,资源的整合能力尤为重要。以三门峡为例,三门峡市仰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不断拓宽产业链,开发了仰韶彩陶艺术品5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黄河观赏石10大类6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北欧等。2008年,该公司与北京雷子乐笑工厂联合策划创作的话剧“彩陶女嫁仰韶郎”,在总政八一剧场上演,不仅为传播仰韶文化、提高彩陶产品知名度发挥了助推作用,而且拓宽了市场,增加了经济效益。

挪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政策促进 第6篇

近十年来,挪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着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挪威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给出适合本国现状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利用传统文化政策制定模式带来的便利,挪威政策界分层级地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文化战略和适合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措施。在国家层级中,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四个部门从利益目标出发,将政策与社会目标相结合,各自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在区域层级中,各区域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制定了合适的发展政策,以阿格德尔地区为例进行阐述。阿格德尔位于挪威的南部,文化氛围浓厚。该区域通过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与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是挪威区域层级中成功的案例。

关键词:

挪威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阿格德尔地区

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四个北欧国家之一,国土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0多万,人口密度比较低。自19世纪开始,挪威就对文化领域进行补助。二战以后,挪威政府和地方管理部门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支持,努力将文化与艺术发展成为公民福利。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在挪威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挪威体验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挪威经济中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挪威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的员工数量增加了50%,创造的价值增加了77%。2009年挪威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增加到2.7万家,拥有的员工数量增长到7.5万人,占到了挪威劳动力的4%。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约为25.7亿欧元,而在2014年增长到44.9亿欧元,年增长率超过了12%,这比挪威其他行业增长的都要决。

2.挪威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2.1国际背景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向政府提交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艺与才能中获得发展动力,并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的产业。

继英国之后,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具有差异性,导致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

2.2挪威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在挪威,早期管理文化产业的政府机构是贸易与工业部等主管经济发展的部门,这些部门为了方便讨论文化与商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政策制定,将文化产业定性为文化商业,即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商业活动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各国相继提出了不同版本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得各自国内政策和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相应调整,并引起国际观念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政治经济交流活动的进行,国际环境的变化刺激了挪威国内的政治经济,使得挪威政策界和经济领域对国际变化不断地进行解读,并跟随国际趋势,加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并着手提出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2004年,挪威政府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首次提出了用于区分文化创意产业的依据,即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它的交流特性,并将涉及的行业统一称为“文化产业”。近年来,挪威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提出创意的形成过程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而不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得“文化产业”的内涵被诠释为“生产或多或少的通过诸如符号、图片、颜色、活动、声音和故事等美的手段进行文化表现的产品并进而获利的产业”。

由于政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文化上的相似性,挪威对文化创意产业范畴界定受到了其他北欧国家的影响,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限于国内繁杂的文化政策和对文化产品独特品质的强调,挪威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相对狭隘,仅限于音乐、电影和摄影、游戏、电视和广播、建筑、设计、印刷媒体和广告、文化遗产、文化企业九个行业。

3.挪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促进

3.1挪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地区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出台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在国家所有政策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近几年,挪威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为文化创意产业参与者提供全面服务的政策。在行政领域,挪威政府不断提高文化渗透力,拓宽参与者的活动领域,并大幅增加文化发展预算;在法律领域,挪威加强了对参与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并在税赋方面为参与者提供减免优惠;在经济领域,挪威各级政府都对参与者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等。

3.2挪威文化政策制定与实施体系

在挪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是作为文化政策的一部分进行制定实施的。得益于早先制定文化政策的经验,挪威国内在文化政策制定实施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文化领域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与,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政策涉及的利益。受挪威传统行政体系的影响,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被清晰地分为三个层级:国家、郡和市。

(1)国家层级

国家层级主要是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承担职能管理任务。挪威基础性的文化政策一般是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然后交由国家议会讨论审批,诸如文化部负责文化政策的起草,财政部负责文化政策的预算等等。这些部门还负责管理和协调下面两个层级中与文化事务相关的具体行政活动以及指导地区政策措施的制定。在国家层级中还有像挪威艺术理事会等国家级的文化机构,主要作为政府机构在文化领域的顾问为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参与运作国家文化基金并组织文化活动。

在国家层级中,文化战略基本是与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推动制定,这些部门分别是文化部、地方政府和区域发展部、贸易与工业部和外交部。挪威文化部在最近几年里制定的许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大多涉及到了诸如多样性、包容性、参与和言论自由等社会目标,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种带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工具。例如在2005年,政府实施了文化倡议I和II,从行政、立法和财政方面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持,试图通过文化发展提升国家文化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201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参与度和文化包容性,文化部提出了文化背包项目,旨在扩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艺术的演出领域,使儿童和青少年从小欣赏到不同的艺术表演。相关的评估结果表明,这些政策对提高挪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国家与地区的文化机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nlc202309031326

外交部在文化领域扮演着促进挪威文化出口的角色。挪威政府相继发布了包括白皮书在内的一系列文件,讨论了如何在国外加强挪威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如挪威文化创意产业白皮书19,2012-2013),主要目标是通过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开展海外业务来增加挪威文化的表现力,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海外发展同促进人权、加强民权社会、脱离贫困等目标并列作为外交部的基本政策,并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倡议作为实际的政策工具加入挪威的海外利益谈判、国际贸易协定以及文化交流的范畴。

2007年,文化部、贸易和工业部、地方管理和区域发展部三个部门联合推出一个名为“文化和商业”的白皮书,制订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白皮书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描述:“促进经济不断增长的是产业中提供体验并创造服务的部分,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核心位置。无论是在挪威还是在国际上设计、艺术和文化、娱乐体验已成为经济的重要部分”。

(2)郡层级

郡层级一度在文化政策制定实施模式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曾经成立过具有独立行政权力的文化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挪威国内认为文化领域应是一个自治的领域,提高了艺术家的地位,并将政府的一部分职权分给了文化机构,使得郡级的文化部门或被重组,或被解散,其职能被与文化相关的综合部门和文化机构分担。郡层级的政府部门目前主要负责区域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补助艺术家和文化机构预算的部分资金。

(3)市级

市级是整个文化政策制定实施模式的基础层级,也是三个层级中文化机构发挥作用最大的层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责集中于行政领域。地区文化机构直接与本地区的艺术家联系,是文化活动组织者和政府文化措施的实施者,它们的活动范围几乎涵盖了本地区整个文化领域。

4.阿哥德尔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阿哥德尔地区有约28.5万户居民,占挪威人口的5.7%,克里斯蒂安桑市是阿哥德尔地区最大的城市。在文化领域,阿哥德尔地区以数目众多的音乐汇演闻名。据统计,2006年有近约24万人参加了35场的音乐汇演,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区外,创造的总收益高达990万欧元。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阿哥德尔地区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即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革新的进程、经济的增长以及新市场的开拓,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当前,阿哥德尔地区推出了一项名为“创新能力”的计划,旨在提高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促成优势意识和区域定位。这项计划详尽描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对阿哥德尔地区的作用:“建立文化艺术方面强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市场的革新、成长和发展。这些会成为专业环境增长的基础并会促进体验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同样有助于创建新的企业和促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增长。阿哥德尔地区必须发展产业协作并以均衡的方式获益,这样才能在同其他区域的交流中具有竞争力”。

克里斯蒂安桑市近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方面实施了许多政策。其主要的措施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公共基金和资助规划,旨在对相关特殊利益者提供资金资助以促进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克里斯蒂安桑市资助规划主要分为两个方向:项目资助和创意培养。项目资助旨在支持大型文化建筑的建立和发展,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公共基金将城市大剧院和音乐厅合并成为Kilden表演艺术中心,用以创建城市新景象并引起文化聚集,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

创意培养主要是对当地的文艺活动提供资助和向参与者提供补助。克里斯蒂安桑市有着众多的音乐节和戏剧汇演,创意培养向这些汇演活动提供一定的举办资金。向参与者提供的补助是由艺术家、企业等先行提出申请,再由文化机构进行评审发放。

5.挪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启示

5.1政策制定层级分明

在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挪威政府将政策制定清晰的分成三个权力相对独立的层级,—方面使得国家文化战略经过地区政府与文化机构的翻译转化为适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发展政策,加强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另—方面,各层级中的政府部门受到利益目标的驱使,将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得虚拟的政策目标与现实充分结合,有利于政策落实和地区发展。

分明的政策制定层次使得文化机构的职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文化机构作为文化领域的直接管理者,方便与文化创意产业参与者直接联系,并为它们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5.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策定制实施模式相结合

挪威独特的管理体系和文化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自上而下的制定和自下而上的驱动两个过程。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在三个层级中依次自上而下的由文化战略向文化创意产业措施逐步过渡制定,然而挪威文化领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领域,政策措施的实施需要文化机构、企业和艺术家等文化创意产业参与者的主动参与,进行自下而上的驱动。

体育产业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第7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促进作用

体育作为一个品牌, 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以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为主导, 带动经济全面增长的体育经济。像其他产业或活动一样, 体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必然使它的经济意义不断加强, 因为一系列有关体育方面的企业不断出现, 体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活动, 已逐渐成为产业, 而且不断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1 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产业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上讲, 体育产业就是围绕体育运动项目而形成的一系列生产服务型企业;广义上讲, 一切以体育运动为中心, 以发展体育运动为目的, 以各种体育运动为导向而形成的一系列生产、服务、旅游企业以及商业性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商业性体育赛事、体育彩票的发行等等, 都属于体育产业的范畴。

同样, 对于体育文化而言也有两种含义。大而言之, 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 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

2 体育产业的分类

(1) 核心产业。体育核心产业包括竞技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等, 该产业形成的体育品牌包括体育赛事品牌、体育运动员品牌等。首先最容易想到的是运动员品牌。运动员将体育运动的魅力呈现给观众, 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在运动场上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他们是力和美的化身, 是体育理念的传达者。代表人物是姚明和刘翔;其次是体育赛事品牌。代表性的赛事是F1上海站的比赛, 这项赛事使得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更加显得竞争力十足, 而且对上海的车市、经济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体育支持产业。各种运动器械, 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都是体育支持产业的产品, 公共设施的多样性使体育产业让更多人熟知。公民的体育活动需要一些必要的场所, 这就给了体育支持产业适当的发展空间, 体育设施能够充分的为老百姓服务, 必须要把好器材设计的关口, 充分利用管理职能, 发现市场所在。目前, 健身器械和健美领域在体育产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开展体育活动需要体育用品的支持, 体育支持产业正好发挥了这个作用。

(3) 体育外围产业。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体育外围产业, 它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 譬如旅游业、体育赛事经纪人、公共传媒等。拿举办NBA季前赛中国站来说, 赛事策划、赛事统筹等都是体育衍生出的外围产业。

3 体育文化的性质和定位

体育文化是公众性的文化, 是每个公民享有感受的权利, 它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科学的证明、媒体的不断倡导, 体育文化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内心, 俗话说生命始于运动, 体育运动使人身体的各机能能够经常发挥其作用, 避免长时间的静止, 使机体的本能慢慢消失, 这就是体育文化传输给每个人最简单的概念。在体育文化面前,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这区别于诸如艺术之类的文化等范畴。另外, 体育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它提供给人们精神文化的享受。目前人们工作节奏太快, 身心得不到放松, 偶尔观看一场体育比赛会把身体从紧张的工作中抽离出来, 缓解一下工作压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 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让体育成为人们交流的一个纽带, 它就是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4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和国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具体体现在:体育产业发展布局不均衡、知名品牌少、高级体育产业专门人才稀缺、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政府政策研究和指导力度不够以及体育产业理论研究滞后等方面。目前, 体育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乡镇尤其是农村所占比重很小。我国乃是世界大国, 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毕竟我们处于发展阶段, 况且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偏偏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相对于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来说肯定有不足之处, 因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很晚, 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是近几年才逐渐涌现出来的, 虽然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却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在人员的基础配备上趋向于畸形, 比如我国的中超联赛, 体育竞技的精神表现的很少, 过于功利化, 基本上都是为了得到结果而实行比赛, 而不是体育精神所倡导的提升竞技水平, 中国足球让人揪心就是个铁证。对于体育的理论理解偏差太大。另外就是过分渲染荣誉, 刘翔开拓了中国110米栏在世界田径竞技中的先河, 我想这只是一个中国体育健儿素质的提升, 并不能比作救世主, 当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受伤后, 体育产业对他的投资立马销声匿迹, 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体育的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刘翔夺冠的表象的话, 不论受伤与否, 刘翔都会使一种竞技体育的体现, 都是一种体育的催化剂。

5 体育产业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5.1 运动员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认为, 现代消费者的许多欲望和需要是被企业和广告所“创造”出来的。体育明星已经成为体育产业打造市场的必杀武器,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企业怎样能够让顾客认识、理解、记住他们的产业品牌, 是企业扩大市场的必要条件。为什么众多体育明星被我们熟知, 而十几年前却无人问津, 正是体育产业发掘了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 而体育明星恰恰能够使自己的价值附加到体育产品上。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要提前一些, 这是因为早在十几年前有个叫马华的健身爱好者把健身操带到了千家万户, 而刚刚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中国人意识到了健身的好处, 体育产业顺藤摸瓜, 使健身器材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体育发展, 独领风骚的体育明星最具有商业价值, 而更多人的关注也使这些人给做更好的自己带来了动力源泉, 这就是体育产业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5.2 消费产业的传播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个强势和丰富的体育产业, 它的基本点是让人们熟知它的个性和魅力, 顾客看到某一事物能够想到它, 这就说明它深入了大众。顾客能够从一个简单的名称或标志里萌发丰富、深刻的联想, 很多联想往往可以带给他们难忘的体验。比如, 看到红色的钩子会想到耐克“Just do it”的体育精神;看到Kobe单场独得81分的广告, 最后告诉你经过训练你也可以做到的豪言, 它给了人们一种进取的态度, 让人们看到了体育的独特魅力, 这是信息化社会自我独立性重要的标志。

5.3 品牌效应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定产生它的品牌, 这是他们倡导的体育精神日积月累得到的。而它所创造的品牌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商标是不能混淆的, 它不是一个空洞的命题, 这个品牌力包涵着体育的精神力量, 给人以振奋, 它帮助体育文化把体育的理念扩大化, 广泛化和真实化。达到了品牌的销售策略后, 对于体育产业也是一个催化作用, 企业必须要维护好品牌, 于是形象代言、售后服务等项目相继而生, 对于企业的人事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代言人而言, 维护体育产业的形象是他们的责任, 所以说品牌效应对体育文化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4个性化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各领域的不断开拓, 体育品牌的经营与开发得到了重视, 包括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经营;体育组织比赛的标志、专利, 以及使用权的开发;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体育组织运动员名誉与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等。激烈的体育产业市场竞争中, 各体育用品制造商和体育服务公司, 要通过自身的产品品牌理念看准市场, 找准定位, 这既是社会体育文化消费的要求, 也是体育产业市场有序竞争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薛士学, 伊兆友.体育产业要善打品牌战略[J].经济论坛, 2002 (19) .

[3]肖焕禹.现代体育传播的特征价值及其发展取向[J].体育科学, 2004 (24) .

[4]薛可.文化:品牌之根[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000年,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 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把“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 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1. 文化产业增长迅速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经历了2008年低谷, 2009年转型, 2010年高峰的变化。2010年,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亿元, 占GDP的2.78%。2012年, 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 按同口径计算, 比上年增长16.5%。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为3.48%, 按同口径计算, 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万亿元,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3.77%, 比2012年增加0.3个百分点。可以估算, 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1万亿元, 占GDP比例将达到5%。

2. 新兴文化产业的不断涌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与高新技术日益融合。动漫产业、手机内容产业、新兴传媒产业等的涌现, 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动漫产业产值从2005年不足100亿元人民币, 到2011年达621.74亿元, 年均增长率超过40%。其中, 2005年6月推出的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不仅陆续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热播, 还成功出口东南亚等国家;2009年世界动画排名第4。3G文化产业、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一个个新生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另外, 文化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经济现象, 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地理上现已形成6大文化产业群,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 随着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近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文化产业对中华文化丰富的资源开发不足

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国际上看,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从孔子学院的影响力, 到全球盛行的“汉语热”, 更不用说京剧、功夫、杂技等文化的受欢迎度。而另一方面,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是中国的故事, 但把它们搬上屏幕, 制作成电影《卧虎藏龙》、动画片《花木兰》的却是美国的好莱坞, 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经过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走向世界, 为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但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 把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数据来源:《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2010) 》

相比经济发达国家,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不到3%。而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 占GDP的比重一般超过20%。如图1所示, 国际市场的数据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太小, 不足4%, 而美国占43%, 欧盟占34%, 日本占10%, 韩国占5%。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文化产业是典型的弱势产业, 世界竞争力差, 必须谋求像我国制造业和体育业那样的跨越式发展, 力争“建设文化强国”。否则我国必将长期处于无国际竞争力的落后状态, 拖累、迟滞整个国家产业升级。

3. 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不同于制造业, 它是集智能、知识、科技创新等先进要素为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想要突破和创新, 人才是其关键。目前, 我国缺乏各类文化产业人才, 尤其急需文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特别是人才的引进、激活、培养、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完善。就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 目前,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立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专业较少, 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力量还较为薄弱, 只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33所高校设有文化产业研究院。2010年文化部在武汉大学建立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这是文化部在高校建立的首个国家创新文化研究基地。文化产业领域人才极度匮乏, 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任重道远。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1.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 东部经济基础好, 很多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而中西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就是文化产业。东部以广东省为例, 2012年广东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706.5亿元, 同比增长14.8%, 约占全国的1/4, 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迅猛, 多个领域领军全国, 如2012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近300亿元, 约占全国的1/5;动漫和网络游戏总产值近300亿元, 约占全国的1/3。中部以山西省最为突出, 山西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以来, 寻求通过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投资, 进而带动尚显弱小的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除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外, 还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思想观念落后, 并且很多艺术团、图书馆、博物馆都建在城市里, 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形式单一的状况仍没得到根本改变。

2. 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合理、有序的, 我国各地大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文化企业产业结构基本上侧重于传统工艺技术、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加工, 文化产品生产分散, 缺少创新和创意, 科技含量偏低。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中, 政府部门缺位和越位现象非常明显, 特别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执法职能交错, 破坏了文化产品生产、出版、市场营销等产业环节, 造成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无序, 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积极性作用。

3. 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来看,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缺陷。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财政资金的短缺。历史实践证明,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其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文化投资培养周期、回报周期长, 风险比较高, 因而常常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但是从现阶段财政支持力度来看,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拨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0.5%以下, 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强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不相称的, 对文化产业的资金积累和未来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4. 文化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法制建设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 在文化保护领域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 但还没有制定和颁布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法典, 一些与文化建设、发展密切相关, 必不可少的文化基本法律, 如《影视法》、《出版法》、《艺术演出法》、《新闻传媒法》等仍停留在部门制度或行政法规等较低的立法层次上。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法律法规建设远远落后于产业实践, 人民群众的文化法律意识淡薄, 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 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

首先, 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这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培育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市场主体,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其次, 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内部均衡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为基本原则, 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 使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 拉动文化消费增长。再次,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明确界定各部门执法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 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最后, 牢牢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双翼:市场和科技, 以科技为切入点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 以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市场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升级。

2.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面积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属性是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之一, 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必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面积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在农村, 困难也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面向基层, 向基层发展, 坚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为重点, 以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思想意识为出发点, 以基层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突破点。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着力改善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根本、最直接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因素, 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财政文化投入的比例, 提高文化产业占文化事业总额拨款比例。第一, 财政加强支持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服务条件和文化服务设施的改善以及文化创意、创新等。第二, 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财力分配上要倾向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市以及偏远的农村地区。第三, 对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第四, 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初期发展给予贷款优惠、专项奖励、暂缓税款等鼓励。第五, 继续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大力扶持游戏、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总之, 强化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的政治责任, 确保财政文化经费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幅, 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4. 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我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就必然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一方面, 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 并确立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另一方面, 有步骤地推出《网络文化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美术馆法》等文化专门法律。通过应该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应该单独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研究专业, 聘请国外资深文化产业带头人担任专业导师进行指导。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也可以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从业资格证、文化产业注册管理师等职业证书, 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视和认可。同时, 财政部门要积极与各高等院校加强沟通合作, 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兴建培训合作基地, 实施长期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总之, 通过多种途径储备急需的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 尽快跟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家庭, 张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的区域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 (2) :79-81.

[2]梁云凤, 孙亦军, 雷梅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 2010, (7) :23-26.

[3]王德高, 陈思霞, 卢盛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J].学习与实践, 2011, (6) :105-111.

[4]刘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与提升[J].学术交流, 2012, (1) :130-134.

[5]王丹, 万兴亚.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 2013, (4) :32-36.

如何运用增值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9篇

我国的文化一直都处在自发的发展阶段。1998年, 文化部设文化产业司, 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已由自发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政府致力推动新时期的标志。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 阶段进入到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之后, 国家相继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1世纪初期, 我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向上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8年底, 我国文化产业现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 从业人员总数达1182万人, 实现增加值7630亿元,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看作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 为扶持文化产业采取各种措施。当前, 作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杠杆的我国税收政策作用突出。从现行税收政策的视角, 以增值税来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现行文化产业的增值税政策

从增值税方面看, 在文化产业中销售或进口货物是征收增值税, 例如按规定以17%的税率征税在销售或进口音像制品、动漫等, 并且进行进项抵扣可以像其他行业一样。在文化产业中, 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也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一是免征古旧图书的销售增值税, 在报纸、图书、杂志的销售中适用13%的低税率。二是党刊、党报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 从注册之日起其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三是由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 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四是为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的有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视和电影完成片。

二、改善现行的增值税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 税收优惠政策是增值税在涉及文化产业部分比较多的, 且这种优惠是在税基已经定的前提下给予的, 这样的文化产业增值税政策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定, 所以我们就要建立一些系统的、完整的, 来稳定的发展文化产业。

(二) 导向上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突出, 税收优惠范围中没有纳入部分文化行业。所以我们应该对有强大生命力且迅速发展的行业像针对数字文化产业、动漫行业和新媒体等, 规定一些优惠政策来体现行业的特点, 还要制定一些长期政策机制来利于企业的发展, 并要考虑到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因素。

(三) 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包含着文化产业, 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知识产权、品牌效应、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是它资产的大多数体现, 其中文化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是人力资本的投入。所以, 要抵扣这些成本于企业纳税时, 例如广告业的创意成本, 演艺业的购买成本, 出版业给作者稿费和版权费的支付等。

(四) 在政策规定中, 对于古旧图书, 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但是, 这只是针对最后纳税环节不征收销项税的免税, 仍然无法抵扣之前环节上的进项税, 所以, 要做一些相关规定抵扣之前环节的进项税, 要彻底对免税产品进行税收优惠。

三、扩大文化产业的增值税范围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在运用增值税方面是非常普遍的。这不仅和国外税制的设置有关, 与其环环抵扣、不重复征税等优点密不可分。我认为, 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借鉴国外的经验, 对文化产业一步步的改革, 实行由营业税转征增值税。

(一) 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调整税目、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要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

调整和细化增值税税目, 增值税征税范围将纳入新兴文化产业, 将文化产业增值税免税的范围、领域进行扩大和规范。这里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可以设置较低的税率。

(二) 在文化产业内的不同行业要有针对的实行差别税率

由于文化产业行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税收优惠政策要分类制定, 再根据其不同特征, 实行不同税率, 这样不仅体现国家限制或放开, 鼓励或支持, 还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意图区别对待。比如, 在低俗文化、高消费实行高税率, 对政府提倡和鼓励的高雅文化实行低税率。

(三) 使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增强

要实行减免税政策, 但要依据文化产业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对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继续执行, 适当减免对重点扶持的文化行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税收。在这方面, 世界各国为了鼓励弘扬本土文化普遍采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四) 实行税利返还优惠政策

符合规定的相关缴税企业财政部门可将税金直接返还。为了扶持优秀的、民族的和高层次的文化艺术创作, 要建立诸如文化发展基金、电影专项资金、音像发展资金、文物保护资金等。

(五) 在开征税种上要结合特定的环境, 择机实施

我国未来要在充分考虑企业、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由营业税转征增值税, 在政策出台前应充分听取民众的意愿并进行听证, 要先进行试点在部分行业以及部分地区。

运用增值税收的政策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使多元化供给能力得以增强, 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使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更加繁荣, 把文化产业推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参考文献

[1]路春城, 綦子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山东经济, 008 (9) .

[2]申国军.发达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税收政策及其借鉴[J].涉外税务, 2010 (4) .

[3]王建聪.我国增值税改革回顾与发展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1 (4) .

[4]张利阳, 吴庆华.文化体制改革与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3) .

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第10篇

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二个内驱动力来源于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虽然受产业赢利和回报的因素影响很大,但受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影响更大。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的现实生长土壤密切关联,而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如果说区域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会决定文化产业和企业能否在该区域内存在和发展,那么区域社会科技创新氛围会直接影响该类产业和企业能否跳跃式发展。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内驱动力不足,不仅反映出该区域整体创新氛围、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都不够优越,也会直接表现出科技支撑平台不够稳固的弱势。不仅表现出一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劣势,在一些科技应用技术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对接上,往往也严重滞后。由于这些科技平台建设的不足,文化产品的内容无法展示,其理念和价值无法传播。由于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失去活力,产品生产和市场脱节,新产品无法研发和创新,低端文化产品会被机械复制,文化产品的个性被共性淹没,最后就造成产品的凝滞,产业萎缩,甚至行业消失。因此,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耦合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地促进新科技向文化产业渗透,提高产品内容与价值的传播效益,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吸纳一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科技平台的层级体系和网状布局上同样要有周密布署。要对网络线上线下,实体企业和虚拟平台,试验园区和研发基地等都要统筹规划。对产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从研发中心到工厂车间,从孵化园到产业集群园区,共同组成文化科技创新体系的集成平台,催生科技内生驱动力的创新升级。对文化产业科技体系的构建,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培训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基础学科领域的建设和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注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既要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现代科技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也要重视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研究专门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对科学、文化、艺术、技术和管理等复合式一体化培养的高端人才的打造,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要切实落实产学研的结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文化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的中介作用。江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环境近几年来有较大改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布局不平衡,知名文化企业较少,品牌产品相对薄弱,高端研发中心相对缺乏。如何进一步加大区域协同创新力度,扩展文化产业科技平台布局,特别是要协调好科技平台建设在产业链中的综合布局、重点产品的布局和布局纵深之间的关系,使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与科技进步和谐共生齐头并进的局面。

文化产业发展第三方面的驱动力来自于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化。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明确指出:“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要求“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等目标。文化部《推进文创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意见》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写进重要条款,明确“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依托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在其总体目标中,提出要做到“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科技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在其“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一是要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二是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设计和升级,三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四是提升文化事业服务能力,五是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建设。”近年来,江西省为了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促进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撑和环境优化等方面,细化量化了有关规定,营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但在促进文化科技发展方面,还缺少具体的规划和操作措施。江西可结合本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制订专门的文化产业科技振兴规划方面的政策,研究专门措施,列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行业标准体系。也可借鉴其它省份的经验,如广西就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整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列出了诸如发展目标、工作重点、重要措施、政策保障等细分条款。2014年,湖南和湖北两省都分别召开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门会议,就有关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2014年1月,河南省出台《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分别制订了到2015年底以及到2020年要建成的若干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科技企业、文化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若干重大文化科技成果等具体目标。这些文化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对科技原创力的激化优于一般产业政策的红利措施,有利于推动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刺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文化产业体制束缚的松绑,倒逼观念改革和文化创新。特别是一些全局性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对全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机制的优化重组,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199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2]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刘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6

[4]李娟,韩永林,贾芳.我国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5]马宁.跨界发展: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J].唯实,2014,6

[6]武妍文.文创海归如何顺势而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13

[7]傅才武,陈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略与新起点[J].艺术百家,2013,1

[8]本刊编辑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10

[9]赵占杰,武妍文.文化创意海归如何顺势而为[J].决策探索,2015,1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第11篇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加快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汉派”传统雕刻工艺作为湖北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宝谷”这个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做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湖北地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汉派”雕刻工艺;“中国宝谷”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绿色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因此,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加快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湖北省今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大力度制定良好的政策和措施,优化文化产业链结构,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利用本省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意环境。

(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发展总体概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对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情况进行统计可见近几年来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状况表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比较数据如下:

由表中可以看出,从2004-2008五年里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年138.88亿元,增加到年520.20亿元,增长了近三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份额日益增加。而同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空间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http://jjpc2.stats-hb.gov.cn/index.asp)所提供的数据得出我省基本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为龙头的产业框架。年新闻出版服务业增加值为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36.4%,位居首位从文化产业不同层次来看,我省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外围层尤其是互联网文化服务类涨势惊人,旅游业和文化商务服务类也在大步发展。以上数据均可看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已在各个领域健康长足发展。

(二)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湖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以重大产业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依托文化科技产业园,数字出版产业园,道教文化创意基地,非物文化遗产国家公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漫、文学艺术、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旅游休闲等创意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互补延伸创意产业园,日益完善的创意产业链,良好的创意环境不断发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

(三)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思想指导下,湖北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发挥产业优势,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发展仍不够充分,整体实力还不强。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但发展速度不快,产业总量不大。2008 年实现增加值 520.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 4.59%。从全国来看,处于中等水平,与第一方阵有较大差距。

2.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由于投入有限,因此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仍处于实力较弱的低水平竞争状态,悖离了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法则。而文化企业之间多头并举、条块分割的局面,也使得企业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3.产业链还不够完整。文化创意大部分子行业的发展还均为单打独斗模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链尚不完整。

4.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问题。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意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的地区相比,湖北创意人才匮乏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每个创意子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端原创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湖北地方传统雕刻文化特色分析

传统技艺本身就是创意技能。传统技艺通过师承或家传代代相传,成为一个地方的独门技能,其中工艺美术技艺是最为典型的,并且极其丰富多彩。早在清朝中叶,武汉就逐渐形成了以金银、木雕、玉雕、石刻等为代表的传统雕刻工艺行业群体。传统“汉派”雕刻工艺是在传承了传统的技艺而且其吸收了东、西方的雕塑特点,通过借鉴我国石窟与壁画艺术,逐渐演变成的具有雕刻技艺。其具有造型集中、结构严谨、雕刻精细等特色。传统“汉派”雕刻主要以首饰盒摆件为主,以镂雕古人物造型见长。且“汉派”雕刻对于珠宝设计来说,其博取众长的雕刻手法,能够促进我国珠宝设计的思路扩展。然而传统的“汉派”雕刻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衰落,现有的“汉派”雕刻师寥寥无几。

“汉派”雕刻作为武汉传统手工业的重要门类,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早在清末明初,其就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了很多的奖项。“汉派”雕刻技艺在同行业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其雕刻时讲究灵动、出神。在于将手中的雕刻原料首先进行反复的观察,结合原料的形状与特点进行雕刻。而传统的“汉派”雕刻手法抛开其丰富艺术美感来说,其在雕刻的历史、工艺、以及造型特点上都包含着武汉当地的工艺美术传统。对研究武汉雕刻技艺的发展上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三、“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对“中国宝谷”促进分析

(一)发挥地域技术优势

“中国宝谷”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磨山景区南部南望山北部及毗邻地区建设国家级珠宝旅游产业基地、构筑“中国宝谷”,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空间上形成“一核(教育与研发极核)一街(鲁磨路珠宝一条街)三区(珠宝创意设计与科教游览区、珠宝文化鉴赏与休闲度假区、珠宝展示交易与旅游购物区)”格局。其基本性质为国家级珠宝旅游产业基地、研发性总部和区域性营销总部基地、中国珠宝国际化窗口。以珠宝设计和创意为核心,集珠宝研发和艺术品展示与信息交流、营销、交易为一体,是珠宝文化鉴赏、购物休闲与旅游功能兼备的主题区域。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

目前,湖北正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国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湖北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前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选择此时建设大型珠宝旅游产业园,可谓正逢其时。湖北巨大的发展潜力、旺盛的消费需求、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为该项目投资发展带来丰厚回报。“中国宝谷”基地建设将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研发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展销(旅游)中心、工艺培训中心等于一体,致力于将产业园打造成世界珠宝业的超级航母。

(三)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在我国近现代手工工艺中曾一度引领起一段“楚风楚韵”的工艺潮流,“汉派”传统雕刻以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作为创作题材。在其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而且其在制作的技法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写实中略带一丝夸张。“汉派”传统雕刻作品具有古典线描的韵味,其雕刻刀法细腻流畅。“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在其辉煌时期曾成为武汉市的重要标志,因此将“汉派”传统雕刻工艺与东湖宝谷旅游产业基地现结合定能够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为宝谷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洑璐璐.关于珠宝设计民族化的思考[J].华商,2008(11).

[2]叶立群.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理论界,2009(8).

[3]李创新等.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对陕北民间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0).

[4]史洪岳.直面2013的中国珠宝产业[J].中国宝玉石,2013(4).

[5]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7]胡晓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

文化产业促进法论文 第12篇

一、对茶文化产业的理解

文化产业是为满足社会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是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目的, 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质量里面, 文化生活的文化含量, 应当说是人们生活质量很重要的要素, 所以发展文化产业, 最终目的、最大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

笔者曾撰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 初步分析将茶馆业、茶包装业、茶传媒业、茶旅游业、茶培训业、茶设计业、茶文化产品以及茶文化活动纳入到茶文化产业的范畴。[1]严格地讲, 这8个方面的产业有的已经成为以茶文化为基础, 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有的产业只是具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因而将其理解为类文化产业或发展中的茶文化产业可能更为准确。之所以将其视为茶文化产业, 既是从总体特征上的加以把握, 也考虑到茶文化产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发展的。这就是说, 茶文化产业是以茶文化为基础或者越来越多依靠茶文化发展, 从而能不同程度满足人们对茶文化消费需求的一种新型产业。

二、茶文化产业的形成途径

一般来说, 新型茶文化产业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产业内涵是文化的;另一方面产业手段是文化的。前者可以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利用, 形成文化经济, 从而形成或打造成文化产业, 后者可以通过对传播手段的应用、完善, 形成或打造成文化产业。

通过茶文化的挖掘、利用, 打造茶文化产业, 主要是生产茶文化商品和开展茶文化服务来加以实现的。我们通常讲茶文化商品, 典型的是指有文化的茶叶产品, 包括用于消费茶叶产品的有文化的消费工具、消费环境。以西湖龙井茶为例, 它的价值组成包括产品本身的价值以及附加在产品之上的文化价值, 因此人们在消费西湖龙井茶的时候, 事实上也在体验一种品位, 消费西湖龙井的文化, 这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销售价格往往会大大高于实物产品价值。又如江苏宜兴围绕茶叶的消费长期形成的紫砂茶具产业, 各式各样的茶具都在成本的基础上, 成倍的增加效益, 有的甚至价值连城。茶叶也好、茶具也好, 这些商品的造型设计、特色形成等, 都凝聚着人类的一般劳动, 同样体现了劳动者的文化观念、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因此商品中包涵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文化, 商品是商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提供价值的基础;而商品文化又反作用于商品, 成倍的提升商品的价值。关于茶文化服务问题, 则更需要依赖对茶文化的挖掘、利用,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到茶树原产地去考察、到特色鲜明的茶乡去旅游, 只有借助对那里的茶文化挖掘、利用才能打造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

通过茶文化传播手段的应用, 打造成的茶文化产业, 是以茶文化为基础, 以文化传播的各种手段为表现形式, 实施“产业嫁接”或产业融合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今天的文化传播手段不仅比起以往更丰富、更实用, 而且更便捷、更有效。比如传统的茶文化传播手段, 人们利用教材、出版物、培训等, 通过提高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素质, 从而增加生产效益, 扩大消费规模。现代的茶文化传播, 大量应用广播电视、广告宣传、信息网络等手段, 覆盖面宽广, 能及时为人们提供方方面面的有关茶的知识和信息。近年来, 上演的《昌晋源票号》、《驼道》、《白银谷》、《乔家大院》等影视剧虽各有主题, 都间接的宣传或传播了有关的茶的知识和茶的历史;《茶马古道》、《大唐佚事》等更是以特定的茶业地点、茶业历史和茶业人物为背景, 直接向人们推介了有关茶的知识, 深刻阐述了茶的兴衰史。前不久, 在深圳华侨城, 中国第一部以茶禅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天禅》, 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绝妙精深, 观看过这台演出的观众, 无不对舞台上诸多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 还有我们最为熟悉且越来越为之依赖的互联网发展, 有力的推动产业的发展, 随着网民的迅速增加, 通过网络消费茶以及茶文化将最终刷新茶产业形态。

三、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本质上讲, 茶文化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产业, 这种文化资源的利用与茶作为物质资源被利用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既是说将茶文化做成茶文化产业, 同样需要有一个开发利用的中间过程, 完成开发利用这个中间过程, 是打造茶文化产业所必需的。

(一) 以人为本, 满足消费者的茶文化需求。

任何消费者都具有双重需求, 即物质的和精神的。而文化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在1, 000美元以内, 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人均GDP在1, 000美元~3, 000美元之间, 人们消费需求进入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的时期。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 物质需求增长逐步趋缓, 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加快。人均5, 000美元~10, 000美元以后, 精神需求开始占据主导地位。[2]我国居民人均GDP2008年已达到3, 313美元, 也就是说进入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重, 物质需求增长逐步趋缓, 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加快的历史时期, 这种精神文化增长需求毫无疑问要反映到人们对茶文化的消费需求上来。以人为本, 就是要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大力推动茶文化产业化建设, 不断丰富茶文化产品, 提升茶文化服务质量,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茶文化消费需求服务。

(二) 因地制宜, 突出茶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各地各民族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 在创造茶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或积淀了丰厚的茶文化, 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民族的茶文化特色, 这一切又为打造有特色的茶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茶的故乡杭州, 可能要以龙井名茶为引擎来打造茶文化产业, 而在江苏宜兴则要以紫砂茶具为主, 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和技术优势。我们强调因地制宜, 突出茶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还由于茶文化消费市场也存在着千变万化的情况。比如有的地方习惯花茶, 有的地方习惯砖茶, 有的地方习惯红茶、乌龙茶, 有的地方习惯绿茶等, 相对而言, 花茶、砖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等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茶文化, 所以茶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开拓也要考虑类似的需求问题, 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发展。除此之外, “民族的往往也是世界的”, 就茶文化产业的国际发展而言, 突出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有利于我国打造茶文化产业的品牌, 积极参与国际茶文化市场竞争, 在保持我国“茶的祖国”历史地位的同时, 引领茶、茶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

(三) 三位一体, 促使茶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所谓“三位”, 指文化、技术与经济;“一体”, 指统筹协调、实现互动发展。我们说, 文化、技术与经济是紧密相联的, 表现在经济是文化和技术的基础, 文化和技术同时作用于经济, 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技术又是特殊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 消费形成经济, 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同时消费文化, 文化向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 即人们在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融入某种精神的满足和享受, 从而实现文化的附加增值, 这种文化附加增值往往是要通过技术才能实现的, 比如通过改变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或内部构造设计, 在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的同时, 赋予或提升产品的审美价值。文化、技术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对于茶叶产业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 由于历史发展以及长期形成有关文化技术资源分布的原因, 湖北与浙江在茶叶产业发展上有较大差距, 两省茶园面积相差无几, 湖北在茶叶生产技术上也在实施追赶, 差距主要是茶叶产业的效益上。[3]说到底, 浙江通过三位一体的建设, 实现了相对均衡的发展, 湖北不仅在茶叶生产创新、品牌建设上还有差距, 更主要的是在茶文化建设上或茶文化氛围的营造上, 远远落后于浙江, 以至于文化技术、经济三位发展失调, 这样的差距对于全国来讲也应该说有一定普遍性。

摘要:茶文化产业经济是现代“大茶业”经济的重要组成, 故发展现代“大茶业”经济, 需要重视茶文化的开发利用, 从而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作者从对茶文化产业的理解、茶文化产业成长的途径以及如何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茶文化,茶文化产业,成长途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龚永新.产业融合对茶文化产业形成的影响[N].广东茶业, 2009, 2

[2].祁述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边界不清[I]http://www.sina.com.cn

上一篇:室外装饰设计下一篇:生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