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社会结构

2024-05-12

二元制社会结构(精选3篇)

二元制社会结构 第1篇

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单一化趋向

当前,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显现出偏于国内形势的单一化趋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形势教育分量较轻,内容缺乏系统性大多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以国内形势为主,国际形势教学内容和课时过少。而且,国际形势教学内容大都只涉及热点问题的表面,缺乏对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发展趋势的理性分析,也很少涉及国际形势基本原理的讲授,致使国际形势的内容结构松散,随意性较大,缺乏连续性和多学科支撑性。

在教学要求和管理上,对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施行双重标准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使一些教育者误认为了解遥不可及的国际形势无关紧要。许多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将国内形势作为核心内容,使国际形势服务于国内形势,对国际形势的教学要求远不如对国内形势的要求严格和规范,这种观念导向致使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国内形势与政策上,国际形势教学内容和教育深度便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对国际形势的学习甚至教师教学的放任。

专职教师缺乏,造成国际形势课程专业性明显不足高职院校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多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或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兼任,专业教师,尤其具有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等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严重匮乏。对于国内形势课程,兼职教师也许还能应付,但对于国际形势课程则很难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国际形势课程的专业性难以获得保证。

不少学者和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构建都倾向于将内容分为相对稳定部分和不断变化部分,其中,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与政策为相对稳定部分,当前形势与政策和热点问题为适时变动部分。诚然,这种内容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学科基础,在推动该课程的正常化进程中,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这是一种相对封闭和狭隘视野下的课程内容建构,未将构建国际形势课程内容体系独特性纳入其中,与当今全球开放的大环境不相容,缺乏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长远考虑,由于高职生对国际时政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知之甚少,以致其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淡薄,从而弱化其未来在全球国际化中的竞争力。

构建《形势与政策》“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是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顺应时代背景发展而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的现实举措。

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加深和我国在更深层次参与世界发展的现实越来越要求人们增强国际意识,树立全球、全人类的观念。而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其特点,促进全世界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了解国际社会运行规律,增强参与国际社会的竞争力,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谈判;不仅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主义胸怀。目前的高职生正是未来我国走向世界的参与者,他们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是未来我国走向国际化,进行国际交往的关键,这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大量外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中国,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终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主体。国际化运作的跨国公司所实施的本地化经营战略,必然导致人才流向的变化,反过来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着重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增强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种新形势下,不仅迫切需要国际政治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加强普及性知识教育,不仅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形势与政策,更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国际视野和信念教育。而这方面的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各种课程教育中近乎空白。高校的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都是专业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又只在本科院校开设,高职院校现有的《形式与政策》有相关内容的设计,但相对来说,这种教育的系统性、多学科的支撑性不够,从而使教育力度显得单薄。在目前无法独立开设国际形势教育这一课程的背景下,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框架体系内,提升“国际形势课程”的地位,强化对高职生的国际形势教育,便是顺应这种新形势要求的最现实的选择,由此,本文将倡导一种国际视野下的、开放式的“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形势与政策》“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国际形势理论和实践教育就是使学生在了解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对国际社会体系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一定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外交政策;以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的视野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参与世界政治与经济并为人类作贡献的国际主义信念。因此,国际形势课程不应从属于国内形势课程,二者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并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是指高职《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内容由并列的两大模块构成,一是国际形势,二是国内形势。实行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并列的“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提升国际形势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地位和权重,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世界、高职教育国际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开放化的时代要求,其目标是改善现行《形势与政策》过于侧重国内形势的单一化课程内容体系,逐步调整为国际形势课程与国内形势课程“适度分离、均衡布局、同等优化、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这种结构设置绝不是强调国际形势课程与国内形势课程的壁垒森严,而是要强化国际形势的地位,使国际形势课程内容更加系统,具有理性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这种结构必须注意国际形势课程与国内形势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和补充。

在“二元制”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框架下,应从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各自的内容特性和教学目标出发,构建二者各自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体系。国内形势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的国情国力、政治经济形势、重要会议精神、国家的重大改革举措等及热点问题。国内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可按相对稳定部分和不断变化部分来设计,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形势部分也可根据这种理念来设计,相对稳定部分即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基本理论主要讲述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理解国际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提供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基本形势可分为国际政治形势、世界经济形势、国际关系等模块,其主要内容有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其总体发展趋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领域的总的状况和重要变化情况,国际关系及中国政府的外交原则、立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可借鉴本科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内容的结构,具体包括: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当今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独联体和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以及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这些内容涉及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两大模块的基本形势,也已将必要的基本理论融进相应章节的基本形势中。在此基础上,基本形势应增加国际关系模块,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基本走向,包括中美、中日、中印、中俄和中欧等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对变动部分即热点问题,主要指近期内国际上发生的影响国际态势的重大事件,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这些事件、情况的总体分析、判断和反应。这种内容结构,既使国际形势教育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使其有章可循,又能紧跟国际形势发展现实的演进。

所有这些课程内容都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为不同的专题,将该专题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势、热点问题涵盖其中,对每个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分析,以求教学内容的系统紧凑,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构建《形势与政策》“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路径选择

整合提炼国内形势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给国际形势课程内容以更多的课时。同时,优化国际形势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国际形势课程内涵,扩展其广度和深度。

建设国际形势课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国际形势课程的教材体系能否确立,关键在于找出其相对稳定的部分,并将其具有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总结出来,可以构成国际基本形势的框架。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可参照《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写高职国际形势课程的书本教材。国际形势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认真编写,还要及时更新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的书本教材内容,精选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国际热点问题有关的报刊、音像等资料,使教材建设系列化,使稳定部分与变动部分、时效性与连续性有机地结合。

搞好国际形势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引进一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专业的专职教师,以保证国际形势课程的专业性。同时,从各系部遴选一批具有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专业背景的兼职教师,并保证专职、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为《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使其完善和充实国际形势课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再次,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分工合作,共同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即国际形势部分由具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世界历史等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其他“两课”教师讲授国内形势与政策。最后,教研室应在构建“二元制”课程结构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在国际形势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力,同时,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国际形势课程教学的教研工作。

推动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的改革,重视国际形势课程的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形势报告、电化教学相结合,适当采取听录音、收看电视与录像、组织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方式,将国际形势课程内容寓于直观形象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开辟国际形势教育第二课堂,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形势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报纸、广播、网络、橱窗、板报等舆论工具,不断拓展国际形势教育的有效载体。建立多样化的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查相结合。

摘要: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相对于国内形势课程内容而言,国际形势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多学科支撑,不能达到开放化全球化时代背景高职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本文指出了当前高职《形势与政策》内容体系偏于国内形势的单一化趋向,对国际形势课程内容与国内形势课程内容相对独立的“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立《形势与政策》“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内涵、构建的必要性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二元制”结构内容体系,“国际形势课程内容”,“国内形势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倪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与教材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4,(2).

[2]姜雅静.国际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落脚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0).

二元制社会结构 第2篇

摘要:农村的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乡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农村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村人口的迁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多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必备的人力资源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动性,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关键词:城市;农村;信息技术;二元社会结构;人力资源;农村人口;医疗保健;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4-0071-05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表明,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5%,对比2005年的1 931万人,农村网民人数增加了近10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由2007年的7.4%提高到2014年的28.8%,[1]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蓬勃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信息技术以突出的信息渠道、交流互动、商务交易等价值已经渗透到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城乡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不仅深刻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从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角度看,农村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是促使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深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加大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不但能有效缩小城乡“信息鸿沟”、消除城乡间的信息壁垒,还能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更新、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本质量,从根本上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我们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重新探讨信息技术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我国制定解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研究的信息技术指基于通信网、互联网等可以提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等多种业务的通用智能工具,包含有收音机、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及互联网等各类信息技术装置和服务。

二、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形成

城乡关系是一种基本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因此,城乡二元结构被定义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2]在市场成长、分工深化等力量促使下,中国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由此产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为了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快速实现工业化,学习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建立并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陆学艺等认为所谓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全国实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此基础上,把全体居民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一经登记入册,一般就不能变更。非农业户口的人从事二、三产业,基本上居住在城镇,称为城市居民。而农业户口的人则从事农业,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农村,称为农民”。[3]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就是按户籍把全国公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方面政府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政策,区别对待城市居民和农民;此外,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隔离城市居民和农民,使其各自的身份凝固化,难以逾越,从而形成城乡居民的社会区隔。[4]

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在长期考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国内存在着两个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子系统。[5]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城乡分割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已有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性工业化战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数巨大且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严重制约着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限制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6]

综上所述,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产生、存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诸多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辅助性制度。

三、解构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现实必要性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人民在经济、文化各方面不能整体均衡发展,一部分群体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另一部分群体。[7]“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最早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1)医疗和保健;(2)在职人员培训;(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之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8]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及医疗保健等方面,这些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但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非常不利,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发展落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政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导致城乡的教育资金投入、教育基础设施、教师师资分配结构极不合理,城乡居民的教育权利不平等,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第二,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滞后。乡村卫生院医疗设备、设施简陋、陈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普遍业务素质偏低,农民难以在乡镇或者村级医疗机构就医,“看病难”现象依旧严重。第三,农民的迁徙自由严重受限。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使农民进城门坎高,直接影响了城乡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客观上剥夺了农民接受城市文明,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利。第四,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实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民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农村人才的严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四、信息技术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社会方面,笔者主要从人力资本的几种形成方式出发,分析信息技术给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以教育不平等为代表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二元社会差距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国教育二元结构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差距巨大,优质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相对而言,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及城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平衡等造成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城乡间发展都不均衡,现代信息技术对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分配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了技术保障。[9]我国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形态,对城乡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对教师来说,通过网站、视频等可以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教学网站等接触优质学习资源,与名师在线互动,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改善教育质量。

如今,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山东泰安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北恩施 “云视讯”教学系统平台等启动“同步课堂”以及MOOC教学,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让两地学生平等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城乡学生在同一时间接受相同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公共教育服务均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消除因地域、经济等外界因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10]

(二)信息技术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受体制和投入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不仅医疗设备陈旧或不足,而且专业人才匮乏,业务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而县级以上医院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因此,我国新医疗改革方案指出,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11]首先,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支撑技术,也是医疗装备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区域性的医疗救治系统,对提高诊断效率和就诊速度,争取病人救治时间,实现医疗救治活动的有效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依托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和相关技术建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可以将疾病预防控制的网络末端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延伸到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的分析、预警能力;最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远程卫生服务平台,提供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卫生信息共享等服务,可以提高城乡卫生资源共享与利用程度,提升城乡卫生服务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市和农村在医疗服务能力上的鸿沟。

因此,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对城乡卫生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保障城乡的公共卫生事业同步发展,打破以往城乡之间因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巨大差距。

(三)信息技术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保护农民迁徙自由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地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技术对于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 信息技术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一方面,信息技术带来的办公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减少了传统行业普通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同时也消除了一些重体力劳动或危险的工种,减轻了很多工作任务,这些都导致传统行业就业人数锐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从事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人员慢慢增加,信息劳动者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逐年上升,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随之发生改变。

2. 信息技术改进劳动力就业方式。目前,劳务信息服务网络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收集、交互和处理,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供需对接服务,不仅就业服务部门能够更快更好地为就业者提供准确、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劳动者也可以拓宽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信息化就业已经逐步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渠道;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了解市场、政策等,通过自主创业突现转移就业。

3. 信息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直接或间接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变劳动力知识结构,促使劳动力“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终身教育”。

4. 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已有研究表明,农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信息技术是增加收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因素,[12]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就导致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不断降低,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剩余,这部分劳动力就必须向其他产业转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我国目前技术进步的特点也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空间和拉力,高新技术的发展拉伸了劳动力技能的层次,越来越多的城市劳动力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多岗位和机会,促进劳动力市场融合,并带动更多劳动力转移。

(四)信息技术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保障农民基本人权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的基本生活权力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13]

我国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而且退休人员不断递增,参保规模迅速膨胀,管理对象趋向复杂,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种类繁多并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乡镇一级农村社会保障的经办机构呈现“碎片化”局面,各类社保信息缺乏统一信息平台,社会保障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和操作方式显得力不从心。[14]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与社会保障工作的结合愈加紧密,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信息技术为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数据保障。社会保障数据是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依据,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国城乡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才能确保社会保障数据完整、准确、兼容和安全。第二,信息技术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工作效率,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事业顺利运转的物质基础,是确保城乡居民享受适度社会保障待遇的关键环节。因此,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大大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利用和监管。第三,信息技术为城乡社会保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社会保障是一项政策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批的社会保障人才来完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各种工作,创新城乡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的培训机制,可以尽快提升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是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搞好社会保障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可以切实提高社会保障领域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社会保障和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充分改善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社会保障决策水平、有效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加速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结论

我国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束缚了信息、人才、专业技术乃至思想文化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延缓了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扩散,使农村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足,农民基本权力缺失,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福利、使用社会资源等方面产生根本性差别。

城乡差别的实质就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资源在城市高度集中,而财富资源不仅包括实物资产,更包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农村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村人口的迁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多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破除该体制必备的人力资源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信息技术还为打破户籍藩篱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使从根本上打破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有了可能。例如,陕西等省份已经完成户籍改革,使户籍回归本位,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福利,城乡居民享有平等权利。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发展,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逐渐解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比如增加农民价格上可以承受的上网设备数量,下调农村上网资费,推出农村手机上网流量套餐,加强农村互联网技术培训等,提高农村互联网使用水平,带动农民创收,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cn/,2015-06-03.

[2]靳占忠,孙健敏.城乡二元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隐忧[J].高等农业教育,2012,(5):12-15.

[3]陆学艺,杨桂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11.

[4]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4):7-21.

[5]张根明.二元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1993,(3):13-17.

[6]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1):21-31.

[7]仲大军.国民待遇不平等审视——二元结构下的中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8]【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10.

[9]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26.

[10]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88-95.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

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htm,2015-03-30.

[12]王建华,李录堂.农户经济改造的新动力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8):108-112.

[13]张文,唐萧萧,徐小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J].求实,2013,(5):45-49.

[14]郭燕飞.论信息技术对社会保障工作的作用[D].南京.东南大学,2013:16.

二元制社会结构 第3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

人格是人社会化的结果, 它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期, 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共同存在于人格之中, 不断地冲击和融合, 表现出显著的二元性。现实生活中,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也表现出二元人格结构状态。

一、二元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一) 二元人格结构的定义

由于研究者对人格建构原则的看法不尽相同, 理论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格结构理论。武汉大学刘祖云教授从个人心理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将划分人格结构的标准界定为人格特质中现代因素的含量, 从而提出二元人格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二元人格结构, 就是指在个体的人格结构中, 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糅杂并存的人格结构状态。”

人格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承载体, 要全面、深刻地解释二元人格特质的具体内容, 应该从人格的具体构成结构入手, 构建二元人格结构的模型。刘祖云教授认为人格结构包含五个构成要素, 即“行为动机、个人才智、情绪控制、互动关系和社会适应”。

(二) 二元人格结构理论对大学生人格二元性研究的意义

二元人格结构理论是以我国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 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研究对象, 基于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而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 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对于大学生人格结构二元性的研究, 二元人格结构理论完全适用, 而且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中每个个体都是社会转型中的“人”, 其人格结构也会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受到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生人格结构的二元性可以用二元人格结构的定义解释, 即在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中, 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糅杂并存, 形成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

二、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的现实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 人格体现在认知、行为、气质、观念等多方面。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真实的人格状况, 笔者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层随机发放了调查问卷。下面将以调研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从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择友观和择偶观五个观念层面来探讨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的现实表现。

(一) 世界观的二元性

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二元性表现为理性世界观与非理性世界观并存。中国传统社会中,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尚不发达, 自古以来就有迷信鬼神的传统, 迷信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将现代科学引进中国, 带来一股清新的理性科学的风潮, 但这并没有完全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数千年蒙昧迷信的思想阴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的世界观有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 我国经济增长稳步推进、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 国人的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对改变国人的世界观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的认识水平也随着眼界的开阔变得更为理性和科学。

根据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一般将其定位为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或巩固时期。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世界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性的、科学的, 但是仍然有非理性的成分夹杂其中, 甚至还有小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中唯心主义有神论思想占据主流。从此次问卷调查的分析统计中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在“人的命运由谁掌控”的问题上, 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人的命运由自己掌控, 小部分学生认为人的命运由自己、父母以及上天和神明共同掌控, 极少数学生认为人的命运由上天或神明掌控 (如图1) 。从对命运的认识上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大部分是理性的、科学的, 相信决定自身命运的是人本身, 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不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 其世界观中仍带有少部分唯心主义的残余甚至是完全的宿命论者。虽然当代大学生属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 但由于传统思想和文化流传千年、影响深远, 当代大学生在其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难免会注入传统的因素。所以, 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中传统和现代的因素还在进行博弈, 还需要经历一段消解与融合的时期。

(二) 价值观的二元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二元性表现为社会本位价值观与个体本位价值观并存, 理想性价值观与现实性价值观并存。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一直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作为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典型的社会本位人格。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提倡以后者为先, 必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在现代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个体的价值受到关注, 人们开始勇敢地表达对自身合理利益的要求, 并且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呈现出明显的个体本位特质。但由于对主体性的过度宣扬, 现代人的价值观也会出现失衡, 主要表现在集体观念淡薄、重利轻义、过度浪费等方面。此外, 在价值取向上, 传统社会更倾向于理想化, 人会依照某种理想信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方向, 而现代人则更趋于务实, 人会按照自己想要得到的实际利益规划自己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 当代大学生追求独立人格, 注重自我感受, 崇尚个人生活, 大学生个体本位意识加强, 但也出现了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 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 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 时时从利己出发, 事事讲求回报, 缺乏奉献精神, 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 对国内外形势政策不关心。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是全盘倒向个体本位的, 在国家和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刻, 当代大学生还是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比如, 2008年我国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 发起了各种各样的抗震救灾行动, 有的捐钱捐物, 有的争相献血, 有的直奔灾区, 有的震后援建。种种行动都表明, 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当代大学生还是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是一群有担当、有血性的青年人。在此次调查问卷中, 关于自己平时的行为动机或价值导向这个问题, 很少有学生选择“只看个人利益”和“只看集体或他人利益”, 更多选择的是两者兼顾, 但在“己”和“人”的次序上还是“先己后人”略占上风。在对成功的理解上, 调查结果显示有57.75%的本科生、68.97%的研究生认为判断是否成功无关名利, 重在实现自我价值, 还有不到半数的人认为成功的判断标准是经济收入或者社会地位。从以上两项问题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既有社会本位的特质也有个体本位的特质, 务实但不乏理想。

(三) 择业观的二元性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二元性表现为安稳型择业观与风险型择业观并存。传统的择业观重视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 而现代的择业观则重视职业的挑战性和收入的丰厚性。改革开放以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传统的就业模式是在政府的计划指令下单向度进行劳动力安置和分配, 各类职业在收入水平上也相差无几, 缺乏自主性的择业者往往容易形成“求稳怕变、永久就业”的安稳型择业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 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改革, 传统的计划就业体制逐渐被现代的市场就业体制取代。人才和市场可以双向选择, 竞争机制随之引入。在这种情况下, 择业者竞争意识、流动意识和创业意识都不断增强。

目前, 风险型择业观与安稳型择业观共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虽然现在绝大多数院校已没有统一分配、计划就业的制度, 国营企业等传统安稳型单位也逐渐减少, 但当下政府公务员、事业性单位这类“铁饭碗”职业仍然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同时, 随着国内一批创业领军人物的涌现, 加之就业市场的饱和, 自主创业也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响应。所以在具体选择职业时, 有的人是风险型择业观占主导, 有的人则是安稳型择业观占主导。此次问卷调查中,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要求, 大学生们在薪资高低和是否稳定等方面表现出多元的选择 (如图3)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 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收入既稳定又高的人最多, 但其中也不乏理性的选择, 比如本科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胜过对高薪水的要求, 而研究生在职业选择上薪资高成为主导性因素, 只要薪资达到预期要求, 挑战大的职业也有不少人选择, 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理性而进取的精神。

(四) 择友观的二元性

当代大学生择友观的二元性表现为价值型择友观与工具型择友观并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朋友一词有两层意思:同道为朋、同志为友, 道不同则难为朋、志不合则难为友, 唯有志同道合者才能同担家国大义。”传统观念在择友时倾向于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心灵情感的共鸣。因此, 中国传统的择友观具有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志同道合, 二是重情轻利。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 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 越来越具有工具性。朋友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也呈现出明显的工具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建立在利益之上, 从而造成人际情感的疏离。

大学生正处于渴望建立人际关系的时期, 在择友观上同时受到价值型择友观和工具型择友观的双重影响。一方面, 他们不认为朋友之间就不可以有利益的交互, 反而, 由于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念;另一方面, 他们深受传统观念的熏陶, 仍然非常希望结交志趣相投、产生情感共鸣的朋友。因此, 当代大学生在择友时两种观念并存。此次问卷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交友中普遍重视“志趣相投”和对方的人品, 也存在小部分大学生倾向于对方是否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现实帮助 (如下图) 。由此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中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

(五) 择偶观的二元性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的二元性表现为社会条件型择偶观与个人素质型择偶观并存。中国传统社会中, 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 延续香火, 继承祖业。婚恋必须“门当户对”, 讲究配偶双方家庭的宗族等级、社会地位、职业类型、财产状况、家庭背景等社会条件相当。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的思想观念解放了, 传统社会的礼教约束也渐渐消解。人们的择偶标准开始跳出以往标签式的社会条件范畴, 逐渐关注于人的个体本身, 个人的品德、才能、气质、爱好等素质才是选择的标准。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思想开放、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条件型择偶观与个人素质型择偶观共同影响着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择偶行为。一方面, 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认识和追求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 渴望寻找在个人能力和情趣爱好上与自己有认同感的另一半。当然, 如果他们认为婚恋双方不再有感情的交流, 不再有共同的志趣, 那么婚恋关系的解除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又非常认同传统婚恋观中对个人的思想品行的要求, 认为只有对方人品好才能建立长久的婚姻关系。同时他们也不完全排斥将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社会条件作为择偶的一项参考标准。在此次问卷调查中, 关于择偶标准, 大学生们普遍比较看重对方的人品, 本科生选此项的比例为80.62%, 研究生也高达87.93%;其次, 看重形象、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这三方面的学生比例相差无几;再次, 还有少部分人看重对方学历或者家庭背景及条件 (如图5) 。由此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念中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融杂并存。

三、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的未来走向

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是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 是社会转型时期人格发展的特殊状态。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 大学生人格结构中的二元性还会经历一段时期的交汇融合。直到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真正完成, 其人格结构中的二元并存状态才会趋向稳定的一元状态。这里所指的一元并不是指现代人格完全取代传统人格, 而是指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反复消解与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理想人格。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这两者都存在人格发展的合理内核, 也存在人格发展的不利因素。在人格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大学生人格结构既不可能全部回归传统, 也不可能完全走向现代, 必须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通过自身实践以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将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进行合理的整合。这种整合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主要体现在:首先, 理想人格的获得是个体发展一项重要追求。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 两者中都蕴含着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是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 而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受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4]传统人格并不是充满弊病的人格, 其重“仁”“义”轻私利、重视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等特质都对培养健康人格和促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人格也并非是完美的理想人格, 比如现代人格高度强调科学、理性、秩序, 这些是西方文明衍生而来的价值评判标准, 并不是移植到中国的社会就要全盘接受, 而应该是选择性地接受。如果大学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不能进行合理的整合, 那么其人格发展必然会出现障碍。其次, 理想人格的塑造也是社会现代转型的迫切需要。社会转型在客观上是对独立、自觉、成熟的现代化主体的呼唤和塑造, 作为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社会的现代转型积极促进着人格的现代转型。同时, 作为主体的人, 其人格的现代转型又为社会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可见, 作为社会的主体,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人的现代化也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才能, 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所以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是社会所关注的, 其二元人格的整合是社会现代转型所需要的。

所以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的状况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由二元走向一元, 其人格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将从对立走向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84-85.

[2]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87.

[3]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93.

上一篇:直接系统下一篇: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