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范式意识研究分析

2024-06-04

科学范式意识研究分析(精选6篇)

科学范式意识研究分析 第1篇

传输原理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 1960年以来各先进工业化国家才相继将传输原理列入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我国直到1980年以来才陆续在相关的大学中将该课程列为必修课。传输原理在金属材料成型中的应用, 使成型过程中一些物理过程得到深入而准确的解析。学习传输原理, 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复杂的液态金属成型过程中各因素影响的机理, 从而改进操作和工艺, 提高控制和设计水平。同时为我们提供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应用计算机求解许多课题。

在《冶》课程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课程的教与学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 《冶》课基础理论知识抽象, 数理应用多, 加之计算工具学习的难度等, 使得学生难学, 老师难教。尽管大多版本的《冶》课 (教材) 所涉及的数理知识并未超出大学数学和物理的教学范围, 但工科专业体系总体对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少, 且授课对象多为大学三年级学生, 因而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反而不太适应纯数理逻辑学习, 从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学生数理基础差, 数学建模的能力不足, 数理结果的实践应用意识不强。笔者通过一年的教学经验总结, 对传统的《冶》课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特别是在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和建议, 仅供教学交流。

1 教学目标

近现代以来, 许多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应用人员通过学科交叉、知识融汇逐渐从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各种热传输理论以及质量传输理论三位一体的角度展开了对液态金属成型过程的微观机理分析研究, 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的“传输原理”。“传输原理”属于交叉学科, 各学科理论知识层次分明, 在实践应用上又相互融汇;概念、公式繁多, 数理推导复杂;数学模型多以微元积分 / 微分为主要方法, 对读者的数理知识要求较高;生产实践联系紧密, 综合性强。因此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特点都给教师教和学生学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抽象概念介绍和数学推演, 学生对内容的背景、实际意义和应用场合缺乏必要理解, 将导致学习兴趣不足,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重视短、平、快的教学效果, 忽视科学方法的学习, 往往导致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不足, 形成依葫芦画瓢的错误学习习惯和方法。因此, 以什么角度, 采用什么方法讲述该课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R.B.Bird (伯德) 教授曾说:“当代的工科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着重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 而不是盲目地套用结论。”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 如何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工程实践, 指导工程实践;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抽象为科学问题, 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工程问题, 这是工科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西安工业大学众多学科目前均建立了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的教改班, 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 这也就明确了以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方式。

对于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不仅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 而且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因此, 教育教学的特色和针对性必须紧紧围绕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突出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 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灵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培养科学精神, 为未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思想

2.1 以《冶》发展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冶》包含传热学、动量传输 (流体力学) 、传质学三大部分 (简称“三传”) 。本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凝聚了古今中外众多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的艰苦努力。它的许多成果不仅体现了科学家不畏艰险、一丝不苟求的科学精神, 而且也展示了近代工科各领域相互学习、互相贯通, 从而交叉发展的历史。历史给予我们不断进取的养料, 从每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毕生的奋斗历程上学生可以得到面对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 以学科发展史料为主线, 通过一个理论、公式形成的思路、建模、推演、结论来介绍伟大的科学成就, 并伴随科学家的研究历程的授课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更理性的理解公式和概念, 而且学习了重大科学成就中的严谨和精细, 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人文历史知识, 更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 全面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2.2 通过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培养科学素养

17世纪, 笛卡尔 (Descartes, 1596-1650) 以“我思故我在”打破了以往神性的统治, 确立了人类理性的重要地位, 强调人的理性的尊严和能力, 并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论。由此, 近代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培根的经验论、伽利略的实验加数学的科学方法及牛顿的经典力学解释模型为基础, 形成了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的任务不是寻求最终的目的论的解释, 而是对运动做出数学描述, 解释数量间的因果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将复杂现象分解成简单的量, 通过数学演绎确立其数量关系, 最后经实验证实的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总之, 现代的经典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数学基础之上的, 经验的确证和数理模型化的成功是科学生产者的范式。这种科学范式自培根和笛卡尔以来一直主导着人类的普遍理性, 并指引着人们自身的实践。

科学研究的范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心理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繁琐, 从表象到本质的。从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角度讲, 科学研究范式的具体步骤为:感觉和知觉 (人们的常识或者生产生活经验) ;抽象思维 (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和抽象) 可以得出数理模型;经实验验证其正确性, 得出理论, 演绎推广到可用的生产或者生活实践。从解决问题的步骤上讲, 科学范式就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从生产实践的角度上讲, 科学范式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

“三传”作为一门学科, 建立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动量、能量、物质传递不断深化的过程, 也是科学范式的成功体现。在具体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中, 要贯彻科学范式的规定, 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循循善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体会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巨大作用, 培养科学精神。首先, 提出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 从生活或生产现象中明确提出问题。科学知识作为间接的经验或者理性的抽象规定, 往往很难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因此问题提出就成为抓住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手段。其次, 建立模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建立数理模型。例如流体力学中连续介质模型的建立。从微观上看, 流体是分散的, 不是连续介质。如果把流体作为分散介质, 那么从数学上则无法解决流体的任何问题。因此, 该课程讲授的一个重点就是模型建立的原因和前提, 这是“三传”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基础。再者, 模型优化。模型的建立蕴含着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重要科学方法。如果严格把每个因素考虑到, 最终得到的模型往往无法给出数学描述或者在数学上无法解决, 因此建模必须突出主要因素, 忽略次重因素。而这种突出 - 忽略的把握是对学生能否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因素或者表面现象的科学素养的最好培养。再次, 得出结论。对优化后的模型经过严密的数理推导得出结论的过程, 是本科生较为头疼的环节。很多授课教师在此往往一笔带过, 直接给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讲, 这恰恰失去了一次缜密思维, 严密推演的锻炼。例如在奈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建立过程中, 应当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范式、追寻大师的思维轨迹建立模型后, 一丝不苟地导出奈维 - 斯托克方程。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进行了一次严密逻辑推演的训练, 而且可以感受收获“方程”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兴趣。最后, 回归实践。得出结论并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可以增强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例如, 流体静力学中平板受力点的确定。运用静力矩和惯性矩移轴定律进行较繁杂的数学推导后, 可以得出受力点在平板形心下方某处的结论。那么受力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实践应用时的价值又何以体现?很多教材对这一结论在实践中的价值没有进一步说明, 调查发现大多学生对这一结论也显得不知所云。在本质上, 对于大型铸件侧浇道通向型腔的位置应当是平板 (近似平板) 的受力点。在受力点上, 流体受力集中, 增大了浇道和型腔间的动量传输和质量传输, 有利于铸件的致密和杂质去除。尽管静流体压力相对于金属凝固时体积收缩的应力非常小, 体现的传质结果也不明显, 但是其物理价值和含义不容忽略。

科学来源于实践, 高于实践, 最终指导实践。《冶》对于自然界或者工程实践中的物质、动量和能量传递过程,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 然后依据物理原理运用高等数学知识, 建立微分方程。可见, 这门学问的形成就是建立在把工程问题抽象为科学问题基础上的。同时这种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科学, 又可以指导普遍的实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和主线, 教师的教授思想和方法要按照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要求, 通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 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或者工程实践中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要素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一丝不苟, 严谨认真的逻辑推导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或者工程实践问题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3 结论

以《冶》课发展史和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思路破除了传统《冶》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为教育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大纲的局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强化学生数理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论, 并回归到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的训练上。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改变了授课的角度, 而且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 提高学生生活-理论-实践-理论的学习技能, 本文基于《冶金传输原理》 (简称《冶》的学科特点,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意见, 提出了以《冶》课发展史和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思路。建立了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目标,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方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目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理念的改变为卓越工程师的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冶金传输原理,科学素养,教学方法,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康 (Cahn, R.W.) .走进材料科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许岗.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高教研究学报, 2011 (55) .

[3]张胤.“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 1999 (4) .

[4]林万明, 王皓, 陈津.《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学之友, 2006 (7) B版.

[5]朱光俊, 杨艳华, 曾红.“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8) .

[6]韩丽辉, 郭美蓉, 吴懋林.“冶金传输原理”三级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6) .

[7]王超, 杨双平, 袁守谦, 等.加强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 2010 (4) .

科学范式意识研究分析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教育范式  影响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由此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加强科学教育的措施,通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在小学时代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可以启蒙和培养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由此也可以增加其在初中级高中阶段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从而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当前,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如何选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一、不同教育范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

(一)不同中心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科学教育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背诵和题海训练,由此导致学生虽然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由此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的教育范式着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指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二)对实践、理论的重视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老师主要通过概念、例题分析等方式向学生分析科学知识,而对于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则较少涉及。现代教育范式则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以实践为主,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基于教育范式转变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并不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受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与升学相关的课程排挤在边缘,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小学科学课程的课时设置较少,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兴趣。对此,国家的教育部门应当转变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安排,从思想上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增加科学课程的时长,并开设大量的实践环节,转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学习。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讲述对科学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证明科学观点,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增加科学教育的课程时长,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与科学教育接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较大。

(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调查表明,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较为匮乏,而且学历较低,参加过专业科学教育培训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由此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此,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促使教师更好的抓住科学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小学科学教育是传统科学教育范式向现代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关键阶段,因此,要加强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不仅要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教师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对于要教育学生进行实践的科学案例,教师应当首先进行实验,对于案例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注意问题进行充分了解,以保证学生操作实验的安全性,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最后的结果。

(三)丰富小学科学教育资源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国家的有关教育部门也应当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购置配套标准的教学资源,并采用不同方式对科学教育进行扶持,从而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多的空间,以实现传统教育范式向现代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通过丰富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学习能力,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对科学发展的越发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转变小学科学教育的边缘地位,促进其向主体地位发展,同时不断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充实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为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思轶.论教育范式的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余进利,张雪.关于教师教育范式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何菊玲,栗洪武.教师教育范式:结构与内涵——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J].教育研究.2008(04)

试论科学美学范式 第3篇

一、解释可能世界

在讨论可能世界之前, 有必要先提一下现实世界。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到今天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文明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步步的变迁过程中, 古代先哲和今天的杰出的科研人员提出无数个理论, 构建出很多解释世界的图景, 这一切都是人类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出的努力。而这个世界就是理性主义发展的现实世界。解释实在世界的方式的不断更替, 让我们很难回答, 究竟是解释世界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解释的对象就有问题。

理性思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将理性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方面指导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使得作为主体的人成了被科学技术奴役的对象。因此, 单纯地从理性方面来认识现实世界是有局限性的。爱因斯坦指出, 科学的真理具有外在的证实性和内在的完善性, 但是内在的完善性必须在世界的整体化过程中才能完成。

可能世界是“理性超越现实世界后建构起来的形形色色世界的统称”。可能世界不仅包括人类通过自然科学建立起的世界图景, 还包括人类在文学、艺术和宗教等领域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 可能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人要经过感性——理性——实践才能完成认识世界的过程, 因此, 非理性、理性以及对理性的超越都是缺一不可的环节。所以, 理性只能作为一个过程, 而人类对可能世界的探索涉及到如语言、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和神学等人类思想所涉及到的文化领域, 因此探索可能世界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 如果坚持理性作为唯一的方法只能固步自封, 得不到发展。

凡是方法都包含着对客观对象的规律性认识, 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被认识和反映的规律性构成方法的客观方面, 而根据这些被认识和反映的规律制定的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手段和方式则构成方法的主观方面。客观规律并不能构成科学方法, 而根据客观规律所制定的那些用来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现实, 获得新成果的手段才是方法。主观判断也不能单一地作为科学方法, 主观判断必须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作为一种扩展性的思维方式, 发现沉寂在客观规律中的信息。

二、科学美学范式

库恩是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1962年第一次出版) 一书, 提出了新的科学图景, 即对形式主义的反对, 建立起一个宏观的历史模式。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图来概括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在一套科学理论形成系统之前, 即在前科学时期呈现出一种众说纷纭和百家争鸣的情况, 最终一个获得普遍认可的理论脱颖而出, 成为研究某一科学问题的科研团体的集体规范, 从而形成了常规科学。

库恩认为, 常规科学时期的同一领域的科研人员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他们对该领域内的难题有着共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从事常规科学的科学家共享一个范式”。“范式”的形式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 它有完整的理论模型, 并且有统一的规范来指导和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工作。可以说范式充当着世界观的角色, 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

在常规科学时期, 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解难题。解难题的活动应该在范式中进行, 难题的解决是对该范式的补充和完善;而难题的未解决, 也不是因为范式的理论错误, 只能从研究者身上找问题。而这些未解决的难题只是一个反常, 可以成为范式下科学共同体未来研究的目标。在这一时期内, 人们并不对范式进行严重质疑, 然而反常的积累却可能对范式造成致命的打击。研究者发现难题很难在旧的范式下得到妥善的解决, 从而寻找具有全新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框架, 库恩称之为危机。如果旧的难题在新的框架下被克服, 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尤其是年轻的研究者会把这个新的框架完善成为新的范式, 将旧的范式取而代之, 并开始新的科学研究, 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常规科学时期。正如普朗克所说, “新的理论很少由于理性地说服了对手而得到认可, 人们只需要等待, 直到对手死去。”

范式看成科学共同体的投影与反映, 所以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科学修养和心理特征正是范式所具有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素质。库恩在《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一文里就对科学和艺术的异同做出了分析。他指出, 美在科学中可以作为一种工具, 亦即当几种理论在其他方面旗鼓相当时进行选择的标准, 或者是一种能启发想象以设法解决麻烦的技术疑点的指南。所以, 科学美学在范式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对传统的科学发展观念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科学知识的增长不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而是一个先进的范式取代一个落后的范式的过程。而且他甚至主张不同范式之下的理论存在着不可通约性, “因为在不同范式下工作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 因为理论术语的意义随着革命的发生而出现了变迁。”正因为库恩对科学图景全新的构建, 颠覆了每个人对科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的认识。在这里, 科学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变迁更替的过程。

三、科学美学范式的意义

从科学史上来看, 科学研究是以实证为基础的理性活动, 但是客观性和逻辑性并不是它的全部, 因为科学研究的主体还是科研人员, 是人, 这其中必然会渗透着人类的情感。爱因斯坦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 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 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 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 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 却同人类其他一切事业一样, 是主观的, 受心理状态制约的。”因此, 科学研究不能被单纯地看成是对客观事实的证实, 对美的追求在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审美与艺术介于理性科学认识和感性伦理实践之间, 美学也是一门“之间”的学问, 它与多种学科有深刻的联系。科学美学可以作为一种探索可能世界的方式。但是在科学创造中, 不能因为求美而失真。美和真这两个概念常常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虽然真的不一定是美的, 但美的一定是真的。对美的探索能够引导真理的发现, 向科学家提出暗示, 不是直接指出真理之所在。发现真理也是科学的最终目标。而决定性的看法总是通过实践和行动来确定。

当然, 科学美学范式也具有库恩“范式”的特点, 在常规科学的活动中, 也不乏由于拘泥美学观念而妨碍对真理的认识的。狭义相对论中的数学部分主要是“洛仑兹变换”, 但是洛仑兹提出“洛仑兹变换”的背景却是坚守牛顿力学体系, 当然在经典力学中相对性的美学因素影响着他关于以太的假设。按照当时的理论基础, 光速不变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这也导致了他与狭义相对论擦肩而过。科学美学范式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美学观念, 不可逆、不对称、不平衡等因素被认为是美学中不和谐的因素, 放在科学理论中是被抛弃的对象, 然而耗散结构理论却揭示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所以, 要想让科学美学范式能够继续对科学研究工作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就应该对旧的范式大胆提出质疑, 对审美活动中的“难题”要积极解决, 以这种开放的态势才能不断将其充实和更新, 并促进科学活动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 (著) , 李为 (译) .美与科学革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6-8.

[2]贾玉树.理性与可能世界[J].江淮论坛, 2009 (1) .

[3]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 (1) :62.

[4]瑟乔西斯蒙多, 许为民等 (译) .科学技术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18.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第4篇

一理性范式的实践转向

理性范式是人们对理性所持有的一种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人们关于理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思考理性问题的共同概念框架和思维模式。同科学范式存在着新旧转换一样,理性范式也存在着历史转移。大致说来,从古代客观理性到近代主观理性再到当代实践理性,理性范式经历了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变化过程。而作为当代人类理性范式的实践理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理性概念是从古希腊人探求宇宙万物存在、变化的理由或根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开始不久,古希腊人就将代表世界规律性的“逻各斯”(Logos)和代表心灵能动性的“奴斯”(Nous)注入到理性概念之中,使其具有了逻辑规范力量和自由能动精神的双重规定性,理性也随之成为万物存在、变化的客观规则和内在动能。故此,古希腊人的理性观是一种客观理性观,人们在宇宙中寻找理性,并把神看成是理性的最高来源,人不过分有神的理性。人的理性也有逻各斯和奴斯两个因素。逻各斯的规范力量使人具有了按逻辑规则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思维能力,奴斯的能动精神使人具有了将理智和欲望统一起来的实践选择能力。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人的合理性选择行为时曾这样指出:“选择是一种经过考虑的欲望,所以,如若选择是一种确当的选择,那么理智和欲望都应该是正确的。它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追求。这样的理智是一种实践的真理,而思辨的、理论的理智则不是实践的,它只有真与假,而不造成善与恶。寻求真理是一切理智的功用,而实践理智的真理要和正确的欲望相一致。”[1]由此可见,近代认识论范式下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功能划分早在古希腊本体论范式下的客观理性观中就取得了自己最初的形式,而实践理性概念本身也早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智”的概念中就播下了自己萌芽的种子。

近代主观理性观是由笛卡尔开创的。笛卡尔以其“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宣布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从此,理性由宇宙和上帝那里回到了人的怀抱,成为人用来从事自然科学、人的科学和道德哲学诸领域活动的思维工具。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实践理性问题。康德认为,理性是人的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两者分别为人类的科学认知和道德实践提供基础。不仅如此,康德还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因为实践理性可以进入理论理性所不能进入的道德领域,从而为理论理性规定价值目标。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实践理性对理论理性的优先地位。在黑格尔看来,实践理性之高于理论理性,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2]他说,理论理性作为“认识真理的冲力”,是一种理智或“理念的理论活动”;实践理性作为“实现善的冲力”,是一种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2]“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得这世界成为应如此。”[2]就这样,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赋予实践理性以确切的含义和特殊的意义,从而确立了实践理性在理性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实践理性在他们那里仍只是一种精神性的观念活动,它与理论理性也不是两个不同的理性,而是同一“纯粹理性”或“绝对理性”的两个不同方面。这种情况使近代理性观一直停留于认识论范式下的主观理性观层面,理性肩负的使命,要么是解决科学领域的事实真理的认识问题,要么是解决道德哲学的价值真理的可能问题。

近代主观理性观的重要贡献是使理性从宇宙和上帝那里回归于人,这是实践理性范式得以确立的关键一步。但其在认识论范式下所引起的方法崇拜和工具理性泛滥,最终导致人类陷入生存的困境,从而激起广泛的批判。这种批判早在叔本华那里就开始了。斯宾格勒曾断言,从叔本华起,西方思想家的学术旨趣开始从认识问题转向人生问题,转向追求生活的意志,追求权力的意志,追求行动的意志。[5]这一论断表明,西方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就开始向实践哲学过渡,哲学家们纷纷将他们的理论兴趣与人的生存问题、生活问题联系在了一起。如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分析,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在世之在”的分析,实用主义哲学对“经验”和“行动”的分析等。与此同时,人们追问理性的方式也发生了面向实践的根本转向。如伽达默尔就从解释学的角度指出,实践是全部社会理性的基础,克服主观理性依赖于与实践不可分割的实践理性;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主体间理想的交往实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此外,人类学家兰德曼、社会学家布迪厄等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在研究理性问题时都自觉地归依于人类实践活动。

思考理性问题必须关心人的生存状况和立足于人生命活动的实践,这已经成为当今哲学思维理性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实践理性范式的真正奠基人却是马克思。第一,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主题的变换,明确地指出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马克思将他的新哲学建立在能动的、革命的实践基础之上,称其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二,马克思揭示了实践是人的类本质,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集中反映了人作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据此,他反对“把理论的活动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动”,主张人首先是一个实践主体,其次才是一个认识主体。第三,马克思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行观,提出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而将人的认识活动纳入到人类实践的“总体性活动”中来一道考查。

立足于人生命活动的实践来思考理性问题,我们可以将理性界定为人的一种生命实践能力。这种能力虽是人所特有的,但却不是永恒不变的。实践的历史性、辩证性决定了理性的历史性、辩证性。它既是普遍的,更是特殊的;既是描述的,更是批判的;既是认知的,更是行动的。它是理性的观念活动与现实活动、规范活动与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理论理性即人的理论认识能力,实践理性即人的实践创造能力。前者有助于人们解决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认识问题,后者有助于人们解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改造问题。两者均产生、服从和服务于人从必然里争取自由的生命实践。因此,不是实践理性从属于理论理性,而是理论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这种从人总体性的生命实践能力出发思考理性问题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理性范式。

二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如今,“科学精神”既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概念。诸如求真穷理的探索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怀疑批判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实验验证的实证精神、自由竞争的宽容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等等,是人们用来表述科学精神的通常赞美词。这种情况使世人对科学精神的认识陷入两个误区:一个是非历史的态度,一个是非人文的理解。前者将科学精神绝对化,认为“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来改换,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后者将科学精神片面化,认为科学只问是非,不问善恶,由此将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对立起来。之所以陷入这些误区,是与近代认识论范式下的主观理性观分不开的。因为科学文化是和近代理性主义文化向我们一起走来的,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理性的时代特征决定了科学精神的时代特征。

如前所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使理性回归于人。伴随着理性离宇宙和上帝而远去,世界祛魅,上帝退隐,人确立起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并开始用理性去谋求自己对自然的统治。由于近代理性的认识论特征,这种统治首先采取了对自然加以“拷问”的知识统治形式。为打造理性这一“拷问”自然的工具,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为人们创立了数学-实验方法。这种方法放弃了终极原因、自然目的一类形而上学范畴,而把世界仅仅归结为了它的量的关系。其目的是要通过对自然的数学化,去追求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实证性和实用性。笛卡尔则站在唯理主义立场上,排除了伽利略方法中的经验成分,赋予人的理性以更彻底、更纯净的先天形式和绝对性质,以谋求用纯数学的演绎方法去建立现代科学的知识大厦。至此,理性成为一种“拷问”、“算计”自然的先天工具,科学也随之被形式化、工具化,成为一种与目的、价值、意义之类概念无关的纯粹方法和手段。于是乎,理性的人文理想性和社会历史内容被全部取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成了人类知识的典范。在此基础上,科学技术理性、工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精神三者交互作用、彼此影响,使现代人和现代生活在世俗化、功利化、物本化的意志道路上疾跑,而科学及其时代精神追求也在这一疾跑的路上被迅速物化,成为实现技术功利价值的“开路”工具。

新生的科学为什么很快就沦为技术的工具了呢?从实践理性观分析,不难发现,科学理性首先是人的一种理论理性,而人类理论理性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单纯是以求知、求真为其活动的全部内容和最后根据的。即使是开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理想主义科学观之先河的亚里士多德,也将这种求知活动存在的根本理由引向了人对“自由”、“幸福”或“善”的追求。因此,在科学求知、求真行为的背后,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在为科学活动提供着更为原始的动机和更高层次的目的。这股力量就是人的实践理性。虽然,理论理性在科学理性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作用,但基于心灵能动性的实践理性却是科学理性中最为活跃、最为有力的因素,它总是按时代意志的要求为科学提供行为的最高目的,从而使科学精神展示出它在具体时代的具体追求。由此可见,新生的科学之沦为技术的工具,这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科学的实践理性——尤其是其技术工具一面积极响应工业时代“物本化”的文化意志要求所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

科学精神的物化,表明科学文化已失去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而“异化”为“他物”。这个“他物”不是别的,就是所谓的“科技文化”,即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导向的文化,或者说是以科技为工具、以人的物性需求为主要目标价值追求的文化。因此,科学文化的真正独立有赖于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其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科学的技术功利意志过度膨胀、人文价值关怀严重萎缩的不良现状,使科学的发展顾及“人性之全”(鲁迅先生语),尊重人的需求之全,促进科学的人性化、人本化。正如科学人文主义的倡导者萨顿所说:“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闯。”[6]

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有赖于科学实践理性的全面觉醒。工业时代科学精神的物化与认识论范式下主观理性观的理性思维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没有实践理性自觉参与其中的主观理性(表现为理论理性或认知理性)必然把自己扮成一种“价值中立”的方法理性、工具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本以为单纯求知的科学难免受现代工业主义、资本主义物本化的文化意志左右而使科学之精神堕落。因此,科学不仅应意识到自己的理论理性,还更应意识到自己的实践理性;不仅应意识到实践理性的技术工具一面,还更应意识到它的人文价值一面。只有这样,科学的理论认识功能、人文教化功能和生产力功能才能在实践理性范式下融为一体而得到全面发挥,科学理性才不至于被非理性的物欲所操纵而演绎为一种盲目的、失去价值理性引导的技术工具理性,科学精神才不至于被技术功利意志所利用而物化为一种片面的、缺乏人文理想追求的工具理性精神。

其次,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还有赖于人类科学观念的彻底变革。如今,随着科学精神的物化,人们已习惯把“科学”称之为“科技”。在不少人眼里,自然科学才是惟一可靠的“科学”,社会科学顶多只能算“准科学”,人文科学则只能称之为“人文学术”。在这种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科学观念支配下,人们自然只能看到科学的“求真”向度,而看不到它的“崇善”和“达美”向度。因此,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需要我们乘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之发展趋势,大力破除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的狭隘科学观念,牢固树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互补统一的时代大科学观念,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由所谓“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复归为“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只有这样,科学的技术工匠传统和精神理想传统才能同时得到发扬光大,科学才能在技术与人文的矛盾世界里和张力关系中建起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地和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行为追求,从而在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诸领域运动规律的同时,去全方位地叩问人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的自由、幸福问题。

最后,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更有赖于社会发展模式的时代更新。我们要顺应目前人类文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未来生态文明跃迁之大势,彻底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技术征服主义、物质增长主义、极端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工业时代的错误观念,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的物性需求与神性需求、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社会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的矛盾协调起来,统筹兼顾,求得“人-自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进而建立起一个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两两会通、彼此增进、相互融合的和谐新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现代工业主义、资本主义物本化的文化意志中走出来,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理念基础上,为科学提供更为健全的行为规范和时代追求,从而使科学发挥出它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关怀人生的全部功能,促进科学精神由工具理性精神向人文理想精神的历史演进,实现科学发展的物本化向人本化的伟大转变。

摘要: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如今,伴随着理性范式从主观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我们应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从“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向“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复归。

关键词:理性范式,理论理性,实践理性,科学理性,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6.

[2][3][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28,411,420.

[5](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42.

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表现范式 第5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科学性,表现范式

教学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时空内,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特定的教学对象进行专业知识教学、与学生进行课堂交往时所运用的语言。教学语言具有一般语言的表现特征,即教学语言是认知思维的工具、人际交往的工具、信息符号系统。但作为在特定的场所(教室)和特定的行为 (教与学)中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简单的人际交往语言,它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认知工具和信息载体。具体来说,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情感传递、文化碰撞的特殊语言,它的特殊性在特定的教育场域中得以凸显。

在特定的教育场域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内在要求和表现范式。科学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正确掌握学科知识、深刻洞悉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对客观世界合理认知的基础和保证。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科学性,会导致学生认知时概念模糊、思维不清、分析不力、判断不当等,人为造成学生求知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和认知上的矛盾,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智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科学的教学语言具有精准性、专业性、系统性、 逻辑性和连贯性等表现范式。

一、精准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基本表现范式

我们熟知,每门学科都是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科学知识传授的第一要求就是正确无误,而确保科学知识正确传授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学语言的精准性。精准的教学语言严格遵循语言的结构组成体系和符号表意功能,表现为发音正确、用词恰当、 语句完整、语义明确。教师的语言精准无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就准确到位。反之,谬误横生、纰漏多样的教学语言,如发音错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或颠三倒四、讲半截话、同语反复等,非但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内容的要旨和含义,反而易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误解或歧义,客观造成学生学习成效低的不良效应[1]。

精准的教学语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知识、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特点,对于原理运用、问题解决、内涵挖掘、思想引导、意义剖析、现象描述、人物刻画、景物描写等都要科学客观地选用正确规范、完整严密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概念解释、定理分析、事实说明、物体介绍、假设推理等学科客观事实的表述,要解释正确、说明规范、推导无误、论证合理,不能有半点失真和含糊, 更容不得一丝谬误。教学中教师需要反复斟酌所用语词、句式的基本意义和内涵,仔细推敲讲解用语是否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精心思考关键词语的解释是否清楚到位,认真定夺整体语言的思维逻辑性是否严谨有序,以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性[2]。

二、专业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本质表现

从语言的本质来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教学语言是依据一定知识体系的要求,从专门学科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挑选出来的特殊语言,这一特殊的语言经过筛选、加工、提炼而成为纯净的、学术的专业性语言。专业性语言是对某门学科知识的概念、 原理、公式、事实、现象等的概括性表述,是学科知识的本质特点和固有特色的专业体现,也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内在要求[3]。

受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学科知识专业特点的影响,专业性语言具有一般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语言运用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基础性。 如政治课中的“生产力、上层建筑”等,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用语,实践中具有不可更改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出学科用语的稳定性和约定俗成性。

专业性语言是学科知识内容的内在要求,不同学科的专业性语言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如政治课的语言哲理性强,较抽象、概括、理性而寓意深厚; 文学课的语言情感表现力强,一般抒情、婉转、悠扬而感人肺腑;数学课的语言思维逻辑性强,多为严谨、凝练、简洁而干脆利落;历史课的语言陈述性明显,较多悲愤、激情、凝重而爱憎分明;音乐课的语言欣赏性明显,多数欢快、奔放、跳跃而轻松愉快。 不同学科教学用语的这些专业性特点,体现了各学科知识内容的固有特色,也凸显了各学科课程分类的原始要义。实践中要注意合理运用专业性语言, 如物理、化学领域的一些反应物质变化、物体运动的专业用语比较刻板、严谨,就不适合在思想深厚、 情感丰富的文学课上表述;而文学课上用以抒发个人价值或情感的语词,也不适宜用来描述物理现象或化学反应。因此,恰当选择语用方式可使教学语言凸显专业性特点,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三、系统性、层次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必要保证

语言体现了个体的思维方式,思维必然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系统性、层次性的教学语言要按所教学科的内容顺序、逻辑体系等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进行讲述,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思维起点和逻辑框架。系统性、层次性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把握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的理解程度。因此, 系统性、层次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必要保证。

课堂教学中的每门课程都有逻辑有序的知识单元组织,知识单元组织中都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项目体系,知识项目体系中的相关内容都是经过学者和专家精心选编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精华。课程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如何被学生有效、快捷地理解吸收和掌握应用,需要教师站在一定的认识高度,运用科学系统的语言, 从整体上先为学生搭建相关知识的框架、结构,以及知识内容体系间的内在关系,然后以切割豆腐块的形式将相关知识内容逐步、渐次地向学生进行传道、解惑,以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完整性。

系统性、层次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保证教师整体系统的讲解与逐层递进的分析有效结合,在宏观层面阐明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组织关系,使教材内容脉络清晰地渐次呈现;在微观层面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内容中厘清精要、本质的要点知识,使其思维逐渐清晰明朗。最终引领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的宏观与微观关系,对知识内容逐层递进地理解把握,系统地吸收核心的知识精华,真正把书本由厚读薄,实现认知的同化。

四、逻辑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内在核心

语言作为抽象思维的承担者,在交际过程中可以使思维成果外化和物质化。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就是在语言论证过程中,思维由逻辑出发点步骤严谨、有条不紊地一步步推导、归纳或演绎出要论证的必然结论。杜威说:“语言是推理的工具。语言像流动的车辆,将意义从已有的、不再与我们有关的经验转移到那些依然含糊不清和无法确知的经验里去。”[4]要达到语言的逻辑性,就需根据教学对象的逻辑思维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按照语言自身的逻辑规律,严谨有序地安排语言结构,将内在相关的知识连接起来,将分散易乱的问题整合起来,使散布的知识内容串联成线,使事物间的关系层级显现,使事件的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在逻辑分析中阐明事物发展、现象本质等多种因果关系,使概念原理的应用水到渠成,有力地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和分析判断力。

逻辑性的语言也是有条理的语言。可斯波尔丁 (R.Spaulding)1963年的报告指出,教师语言的条理性与学生的阅读成绩呈正相关。科根(M.L.Cogan) 1958年的报道认为,教师的语言具有条理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好。教学语言逻辑混乱,表述缺乏严谨、周密和条理,只能使教学内容漏洞百出、捉襟见肘,直到自相矛盾、陷于困境。语言阐述的目的在于讲者辩其意、阐其道,听者明其义、晓其理。因此,逻辑性的教学语言表现为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相反,缺乏逻辑性的语言则表现为主题不明、思路不清、内容跑偏、详略不当。课堂讲授如果不注重语言的逻辑性,盲目生硬地东拉西扯, 牵强附会地旁征博引,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就会使听者感觉课堂内容灌输太多,却不知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致使学习抓不住要义、找不准核心、理不清思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逻辑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要义表述的核心,实践教学中加强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可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力[5]。

五、连贯性是教学语言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教育家马卡连柯强调,语言要“连贯、连贯、再连贯”。连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将知识内容有条不紊、连续不间断地呈现给学生,语言表述严密流畅、 连续自然。连贯性的语言应尽量不跑题断路、不任意穿插无关内容,也要避免停顿言他、随意旁征博引。课堂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线索进行的语言表述。教师通过有声的语言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听觉感受器接受教师发出的语言符号刺激,获得认知的发展。连贯有序的教学语言会使听者的听觉系统发生“谐振” 和“共鸣”,思维紧跟老师的语言,认知随老师的讲解、引领、启发而逐步深入,系统连贯地获取知识[6]。

教学活动是师生在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共融一些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其思维链接具有紧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连贯性的语言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地讲完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意境,让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和教学情境中投入自己的心力、情感,并活跃自己的思维、融入自己的思想、沉浸在问题或现象的思索中,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如果教学语言缺乏连贯性,在断续结巴的讲述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走神而联想其他,或注意力分散去关注无关的事情,不易于学生将知识内容印刻在思维记忆中,也难以形成合理的认知图式。因此,教师教学语言应首尾呼应、一以贯之,以保证知识讲授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总之,教学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是教师传道授业和学生获得认知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方式,也是师生间思想、心灵交往的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教师是否运用科学性的教学语言是考察其语言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前提。教学语言表述是否正确、语词运用是否专业、语言结构是否系统、语言陈述是否条理清晰、语义内容是否连贯、语言思维是否逻辑等,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成效。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认知水平等,加强教学语言的基本素养,以科学规范的语言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教育、语言与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刘铁芳.语言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闫旭蕾.谈教育研究的语言之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华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学刊,2009(3).

科学范式意识研究分析 第6篇

一、乡土情愫、现代表达与精英意识

长期以来, 以题材论高低主宰文坛, 这既是宰制论意识形态的表征, 又是艺术不成熟的一种认识。虽然家庭核心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够契合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但无疑这一单一路径太过理想化, 其现代性的艺术诉求显得作为不够。导演管虎09年作品《外乡人》显然超越了这种题材的框定。他突破了传统的家庭选材, 将更具社会意义的“外地人”客居都市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 以这些小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及变化反映中国新世纪以来十年间的巨大变化。这种题材的选择本身就带有意识形态整合性。作为乡土情愫的表达, 它既是中国浓郁的“乡土文学”的精英意识的延续, 也反映了“迁徙”这一当代重大的社会现象, 同时也以贴近性博得老百姓的情感认同。

相对以往家庭题材理想化的前现代表达, 电视剧《外乡人》显然有了一种更为精英意识的现代表达。相较优秀的历史剧《乔家大院》《闯关东》等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时代变迁相联系的策略, 《外乡人》作为现代都市剧, 更接近现代社会, 更易表达现代意识。依拉康看来, 想象-象征-真实构成了“人类现实性的三大界域”, 真实是本体论层次的概念, 不可能实现, 但可以内在于象征域, 换句话说, 我们可以通过象征域来接触真实域。所以, 以往的家庭都市剧都强调长辈权威的树立, 以及传统道德的整合, 即主要是以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象征秩序, 以达到对人的主体构建为目的话, 《外乡人》显然是通过更为现代的表达使象征域向真实域敞开, 以打开曾经封闭的意识形态建构, 实现多元意识形态的“对话”和共处。在内容上, 它刻意表现了底层外地人的法律意识和平等意识, 在风格上, 主要选择了纪实风格的营造。

首先是人物的塑造上, 《外乡人》并没有因循中国电视剧传统, 集中在几个家庭、分出主次人物, 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戏剧冲突。导演管虎绕开这一惯性思维, 塑造了来自各地的外乡人“群像”, 他们几乎没有主次之分, 甚至很多都是离异者、流浪者、单身人, 丧偶者, 比如老谢、大徐、王东至、叶子等, 这样更接近生活原生态, 而存在的焦虑的主题本来就充满了现代文化意味。其次, 在叙事和镜像表达手段上, 都承继了以往“风格化纪实” (陈庄语) 的传统。比如生活化表演, 长镜头、运动镜头等的大量运用。当然, 那些过于艺术化的手段, 比如插播评论、情节开放、故事较淡等手法也被抛弃。作品借助高超的编剧艺术在生活流中寻找矛盾冲突, 强调“生活戏剧” (尹鸿语) 。再次, 风格的多元追求上。虽然纪实风格是主要的, 但是纪实对于艺术诉求却是有碍的。纪录片现代的多元手段发展本身就是艺术化的内在要求。电视剧不等同于纪录片, 叙事虚构本身能提供更多的可能。《外乡人》还在纪实风格中精心编织了浪漫风格、甚至是荒诞风格。比如非典期间, 小水与小美、毛头与韩梅、大学生与叶子等三段情人的浪漫约会;还有身份证丢失引发集体恐慌的荒诞情节等。

二、世俗狂欢、女性想象与大众意识

电视剧是当代中国的“第一”叙事艺术, 在媒介消费文化语境下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品。这就决定了虽然中国媒体的官方意识形态具有主导性和控制性, 导演的精英意识也有着表达的潜在优先考虑权, 但是还必须找到与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相沟通的途径, 即找到大众意识形态的兴奋点。而这一点, 正是该剧审美视域的成功选择。“日常生活”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 既具有文化对抗性的革命意义, 又符合电视剧的传播特性, 如尹鸿所说, 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视野:日常经验”。所以, 电视剧《外乡人》精心准备的小人物身上发生的平淡, 琐碎的故事及情感纠葛符合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双重选择。

当然, 仅仅表现日常经验, 甚至像以往“纪实电视剧”表现生活原生态的自然主义笔法要求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超经验”的观影欲望的满足。从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媒介联系来看, 大众媒介事实上是一种凝聚着人类的狂欢精神和对生活独特的狂欢化世界感受的艺术载体。这也体现了权力、支配之外, 狂欢所蕴涵的平等、对话精神。所以, 电视剧《外乡人》从文化抉择和传播效果的双重视野出发, 选择了塑造“世俗英雄”和编织世俗神话, 不是英雄、领导不同, 不是善良“超人”, 导演塑造了有着世俗欲望的、小奸小坏的世俗英雄。比如精于算计的老陆, 还有懂得上下钻营的老谢, 他们都坚守着民间道德, 老陆没有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抬高房价, 老谢在逆境中也承诺对受伤工人的赔付。这些人物比纯粹理想主义人物真实得多, 但依然是理想, 所以笔者称其为“世俗英雄”。而大徐的成功、蛐蛐的执着、叶子的“艳遇”、轮子的寻母则更是都市中的神话。编导把市场化的相关类型剧核心情节巧妙地嫁接在了纪实风格的叙事中, 以细节的真实巧妙地接纳了大众欲望。而毛头的“黑社会”背景, 老陆的股市风波, 王冬至的独特教育理念, 小蛮的卖淫吸毒的历史等等都是民间为“藏污纳垢”之处的写照, 但编导有意地集中释放, 却带有狂欢和颠覆的意识。而更值得关注的是, 为了满足广大弱势群体个人与社会的想象性结构的大众意识形态的需要, 导演有意设置了上海人/外地人, 上层人/底层人、男人/女人、富贵女/贫贱女等二元对立结构, 并倾向于后者的象征性胜利, 后者无论在财富上、道德上、爱情上都优于前者。还有一点, “英雄伦理的滑落的同时意味着文化出现了一种女性化”[1]倾向, “日常文化, 及通俗浪漫文学、肥皂剧等女性的文化追求以更大合法性的运动”[2], 这种文化的转型也符合电视剧女性受众的审美需求, 于

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研究综述

冯芳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宗教在古罗马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因古罗马妇女在罗马宗教中特殊的地位和角色, 故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维斯塔贞女负责参拜和照看永不熄灭的火种, 虽只有六名六到十岁处女所组成的小群体, 然而却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是罗马城邦得以延续的保障, 但她们崇高的地位却是以保持性贞洁为代价。维斯塔贞女虽不具代表性, 但在显示和确立女性的社会地位上起到了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古罗马;维斯塔贞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欧美“新社会史”研究的蓬勃发展, “新社会史”主张“自下向上观察的历史”, 大大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妇女史作为“新社会史”一个组成部分迅速发展, 从七十年代的传统妇女添加史, 到80年代用社会史的方法研究妇女, 再到九十年代的妇女——社会性别史。妇女史的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战争、教育、婚姻家庭、生育等众多方面。妇女史的兴起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传统的历史提出质疑, 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历史问题。

在以家长制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古罗马社会中, 男性公民占据绝对主宰地位。然而纵观整个古代社会, 古罗马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特别是在宗教生活中, 女性宗教生活活跃。一方面, 女神崇拜在罗马宗教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 祭司职位并没有被男性所垄断, 以维斯塔贞女为代表的女祭司在国家宗教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维斯塔是古罗马的灶神, 她被看成是家庭和国家社稷的保卫者。1维斯塔贞女由于其特殊的宗教职责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被称之“古罗马最解放的妇女”。正因为维斯塔贞女的特殊性, 古典作家对此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以及考古发现的雕像和钱币中维斯塔贞女的形象, 对我们

是, 女性视角叙事成为了精英与大众意识的交点。在电视剧《外乡人》中, 一条是追逐财富的主线;另一条就是爱情、婚姻的主线。“宝马男”的大度, 蛐蛐的憨厚、小水的纯爱、更有毛头和轮子的野蛮帅气, 尤其是大结局中的集体婚姻, 都是导演满足女性意识的努力。

三、家国同构、惩恶扬善与主流意识

目前, 中国电视剧除少数收费电视、数字电视外, 大部分还是面向全体受众的廉价消费品。它既面临着官方意识形态的审查, 也面临着多元意识形态整合的收视需求。意识形态这一用语虽然如前所述, 已经趋近于中性化, 多元化, 但是优势阶级的“文化霸权” (葛兰西语) 是存在的, 控制性的功能是必须的。因为, 从积极意义来看, 意识形态在一个社会起着重要的整合功能, 是一个社会的安全器和阀门, 能够达成最基本的社会认同底线。所以, 与官方意识同构的主流意识应该在叙事“文本”中得以尊重。

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而电视剧中的题材处理家庭化又是对此的呼应。中国特色的文化深层结构是整合意识形态的最有力的砝码, 所以, 即使不以家庭为核心表现的题材依旧自觉遵循这一逻辑。在这一点上, 尹鸿教授甚至围绕家庭划分出了若干类型剧, 比如家庭历史剧、家庭社会剧等。电视剧《外乡人》虽然所前所述, 并不是典型的家庭剧, 也抛弃了以家庭为单位结构冲突矛盾的范式, 但是它依旧暗合着这条线索。离异的人, 却有着社区的家, 他们聚集在南浔街134号大院中, 如同一家人一样彼此关心爱护, 这条街就是一个放大的家庭。导演刻意安排了角色的年龄差异, 从耄耋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孩童, 象征认研究维斯塔贞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国外研究状况

维斯塔贞女作为古罗马妇女中地位崇高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大量的古典文献中都有记载。西塞罗的哲学著作、李维的《历史》、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的《罗马史》、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和奥维德的《岁时记》等提供了大量关于维斯塔与其活动的描述。在其他的古代作家文章中, 维斯塔女祭司和她们的崇拜也都有记载。然而, 这些原始资料由于古典作家的兴趣和意图的不同削弱了维斯塔贞女的真实性。另外, 除了西塞罗和其他一些罗马早期的古典作家记载了早期维斯塔贞女的相关情况, 其他的古典作家大多记载的是共和国晚期之后的情况。不过, 诸多的古典著作还是为现代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材料。

随着庞贝城的维斯塔神庙的发掘, 维斯塔贞女成为18、19世纪热门的研究的对象。爱德华·怀特《古罗马的维斯塔贞女》给读者介绍了19世纪及二十世纪初期的维斯塔贞女的研究状况。二十世纪以来, 随着妇女史研究的高潮的出现, 西方学者对罗马维斯塔贞女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 出现了不少相关著作、史料集等。

二、著作方面

沃斯福尔德发表的《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的历史》可谓是一部全面而详细介绍维斯塔贞女的著作, 该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维斯塔崇拜的演进历史、维斯塔贞女的宗教职责、维斯塔贞女所参与的宗教节日、维斯塔贞女的公民职责和特权、维斯塔贞女的服饰等;第二部分对罗马宗教建筑详细的描绘。2

波梅罗伊《女神、妓女、妻子和奴隶》一书跨度1500多年, 探讨这段时间希腊和罗马世界女性的社会发展史, 可以说是研究西方妇女史的开拓性著作。作者依据丰富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资

同的居委会大妈, 俨然一个暖意融融的社会大家庭。还有着塑造共同体验线索的历史大事件, 比如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2002年非典, 2008年奥运会和地震等等都是将社区的家再放大到民族国家这个更大的家庭。事实上, 正是新世纪十年的这些真实的事件, 使得中国人每一个人的悲欢离合与祖国的命运遭遇紧密相连,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流意识更加贴近中国人的内心意识。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既是治国之责, 也是老百姓之期盼。这种拿捏较之矫情的戏剧编造更接近受众, 更能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

第二是惩恶言善的道德劝戒。从上世纪90年代初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开始, 中国电视剧伦理化就成为了一种自觉选择。这与电视剧作为通俗艺术有关。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就是以道德优劣来塑造主次人物, 以赏罚分明作为故事结局。这一点在《外乡人》中主要通过大徐角色的塑造得到集中体现。使用劣质材料的老谢锒铛入狱, 毛头打架也锒铛入狱……与这些有着缺点的善良人相比, 大徐更像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化符号。丁嘉丽扮演的大徐, 有着中华优秀儿女身上的所有优点, 朴实善良、勤苦隐忍、诚实守信、乐观豁达……她在片中最后拥有了自己的餐馆并为人尊重, 同时, 获得了老谢和老陆的爱情追求, 事业、爱情双丰收, 这一结局真可谓人心所归!

摘要:中国电视剧的本性之一就是意识形态性。但是以往的学术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路径探讨上, 即使有针对现代中国的“多重复合的当代电视文化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 也鲜见其路径的分析。所以, 本文试图在严密界定意识形态概念的基础上, 以多元意识形态整合范式作为研究对象, 剖析电视连续剧《外乡人》这一个案, 最终提炼出可资借鉴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多元意识形态,整合范式

参考文献

[1] (英) 迈克·费瑟斯通著, 杨渝东译:《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95页。

上一篇:学校体育发展趋势下一篇:信息系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