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2024-07-31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精选12篇)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1篇

中原油田每年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形成了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 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休闲性、可参与性以及竞技性,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广大职工对体育文化的需求, 让每一位职工在自己的角色中体验乐趣与成功。吸引各种怀有不同目标的职工去关心、观察、体验、认识体育, 并最终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改革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以竞技为主单纯的体育比赛形式, 使体育活动向大众化、娱乐化、健身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除了各种运动会, 有趣的体育比赛外, 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 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 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 在活动中让职工了解了国际、国内体坛以及体育动态和资讯, 从思想上引导和激发职工的体育锻炼意识, 让更多的喜欢体育运动的人, 能够参与到体育比赛中来, 进一步提高职工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了油田体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地开展。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活动。”全民健康事关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 现在, 全民健身计划已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可以说, 把该健身计划落到实处, 就等于迈向了健康之门。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2篇

企业的文化体育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经常研究本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他们的文化体育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作用

文化体育活动是企业职工八小时之外精神风貌的延伸,合理有效地抓好文化体育工作,可达到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凝聚人心的功效。文化体育工作,即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涵盖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激励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通过文艺活动熏陶的愉悦心情及通过体育竞技培养的拼搏精神、集体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于企业目标管理和日常生产当中。

(二)保障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职工文体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保障了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也保障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力度,就能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业余文体生活需求,就能保证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真正现有的权益。

(三)引导作用

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企业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健康成长,无私奉献,树立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新形象;

(四)促进作用

只要加强职工文化体育工作,就能极大地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二、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与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有效融合

一个企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位;一个公司要效益,技术创新是关键;追求高的.企业效益,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手段。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西部钻探下属的一个基层企业,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有着60多年的钻井生产发展的历史,也积淀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推动和促进了公司的顺利发展,凝聚了各族职工的心。作为基层企业的工会组织,如何把职工的文化体育工作与公司的钻井生产、主营业务有机的融合,即能更好的助力企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丰富员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凝聚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成为基层工会组织实践和探索的目的。

(一)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与文体协会有效结合

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不能就活动而活动,要紧密联系生产,有侧重、有方向的组织开展活动。文体协会,是员工因志趣、爱好相同而自发成立的群众业余组织,这其中既有生产中的骨干,也有文化体育活动的佼佼者。这就需要工会来正确的引导和带动协会成员,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组织、参与,培养协会成员集体主义、团队至上的观念,并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上加以引导,以活动促团结,以比赛促提高。 通过各个协会组织开展的活动,会员们在活动和训练中相互磨合、配合,即加深了相互之间交流与沟通,又凝聚了大家的思想,还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各协会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使之成为工会组织的一只有力臂膀。

(二)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与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有效结合

企业在组织员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竞技体育或其他类的比赛内容,而应当赋予更多的思想政治及道德伦理方面的文化理论教育,引导员工爱厂如家、和谐持家、敬老爱幼、奉公守法,力争成为贡献社会、和谐社会的好公民。对于一个有着十几种民族组成的钻井职工队伍,民族团结尤為重要。在我们公司的员工队伍中,少数民族员工占职工总数的43.5%左右,民族团结工作成为公司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公司工会在组织举办各项活动中,始终不忘把民族员工喜爱的活动、民族员工喜爱的文艺、民族员工喜爱的汉语节目等穿插在整个活动之中。

(三)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与建功立业有效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只有保持健康持续的经营和发展,职工才能有稳定、保障的收入。企业工会组织需要以开展竞赛为最终目标。劳动竞赛是钻井人的传家宝,是钻井生产的加速器。大家都知道,劳动竞赛更是企业职工展示技能的大舞台,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经营发展最终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上。为此,一系列劳动竞赛应运而生。争当《红旗队》竞赛、争当《优质服务单位》竞赛、《五新五小》竞赛、最高单日进尺竞赛、创区块指标竞赛等等,一次次刷新战区钻井各项指标新纪录。就是这些竞赛的开展,确保了公司年年都能踏上公司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步伐上,也保证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既得利益的实现和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企业文明形象的重要工作。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工会组织需要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责,把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员工文化体育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反映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展示一个一流企业所应有的形象。

★ 教学管理论文

★ 职教教学管理论文

★ 班级教学管理论文

★ 教学管理与教育的研究论文

★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 教学管理系统c 论文

★ 关于教学管理的论文题目

★ 教学管理平台系统论文

★ 体育教学与实践论文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3篇

摘 要:本文以中北大学的离退休教职工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从锻炼的动机、频率、场所、方式等方面对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指导离退休教职工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职工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使得老年人的健康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对于老年人群中既拥有较高学历和丰富教学经验,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的高校退休教职工来说,更应该引导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以增进他们的健康,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潜能。

1 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以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率为97%,其中男性59份,女性38份。

1.1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调查结果表明:离退休教职工参与的主要是运动强度不大的体育项目,如门球、乒乓球、太极拳,其中门球占31.96%,乒乓球占24.74%,太极拳占22.68%。健身操也占很大比例,并且都为女性。

门球是高尔夫和撞球的混合体,不但规则简单、轻松有趣,而且可以激发脑力、促进身心,是目前经济实惠、老少兼宜的新运动。经调查学校有专门的一个场所进行门球运动。此外,学校还定期举行退休教职工的门球比赛,这样更促进了他们参与这项运动的积极性。门球、乒乓球、太极在中北大学中有着较好的运动气氛,所以很受该校离退休教职工的青睐。

调查结果也显示,由于生理机能的不同,男性离退休教职工在体力上强于女性离退休教职工,因此男性离退休教职工偏重于有一定运动量的项目,如乒乓球、网球。女性离退休教职工则喜欢从事运动量小且具有表演性质的集体运动,如健身舞。

1.2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构成是交叉的、多层次和多类别的,此次调查中得出离退休教职工的锻炼动机主要在锻炼身体、兴趣爱好、增进交往、打发时间等方面。

在41.23%的受访者中,他们锻炼的动机就是锻炼身体,也就是为了健康,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并且使得他们的生活不至于单调。随着年龄的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将显著降低,离退休教职工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后,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失落感”、“孤独感”等问题。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强健体魄,延缓感知功能衰退,保持较好的体力和较高的智力水平,这也是多数离退休教职工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原因。

1.3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离退休教职工每周锻炼5次以上者占73.2%;每天锻炼1~2次者占12.4%;3次以上者占87.6%(表1)。每次锻炼60min以上者占77.3% (表2),这一方面反映了离退休教职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达到了一定的负荷强度,有较好的锻炼效果,另一反面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较好。

表1  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每周锻炼次数统计表

[每周锻炼次\&1~2次数\&2~5次\&5次以上\&总和\&男(人)

女(人)

总和

百分比\&7

5

12

12.4%\&10

4

14

14.4%\&42

29

71

73.2%\&59

38

97

100%\&]

从表中可看出离退休教职工体育锻炼积极性很高,坚持天天锻炼的频度高。这些主要是因为时间比较充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素质,随着年纪的增加,他们更多的认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这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对身体健康的渴望。

表2  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每次锻炼时间调查统计表

[每周锻炼时间\&30分钟以内\&30-60分钟\&60分钟以上\&总和\&男(人)

女(人)

总和

百分比\&0

2

2

2.1%\&5

15

20

20.6%\&54

21

75

77.3%\&59

38

97

100%\&]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质变的过程都是建立在量变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有了质的积累,才会达到量的变化。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的体质的增强不可能是突然的结果。人体机能水平的提高,必将长期规律性的锻炼。老年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收音机等媒体获得有关健康体育锻炼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地阅览一些有关健康体育方面的书籍,比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等。

1.4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

图1  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统计表

从图1中可看出中等出汗的比率比较高,其次是大汗淋漓,以科学的观点来看,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认为活动强度越大对身体越好,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科学证明,对于老年人体育锻炼,不妨“偷点懒”。

通过访谈法了解到60%到70%的老年人没有大汗的原因是体力不足,想大强度运动,可是还没出大汗就感觉有点累了,又不敢继续运动下去。老年人在有些不规范的大强度运动下可能会导致许多的疾病,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因为老年期软组织退化较快,且损伤后不易恢复,所以,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应在运动过程中“偷点儿懒”,避免大强度的动作和长时间的活动。

1.5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满意程度

表3  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满意程度统计表

[项目\&很满意\&比较满意\&没什么效果\&适得其反\&人数

比例\&31

28.97%\&43

40.19%\&24

22.43%\&9

8.41&\&]

从调查中可得知,中北大学大部分离退休教职工对锻炼后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在访谈中得知有些老人以前身体有小毛病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后,身体明显有好转。有的通过体育锻炼不只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同龄的或年轻的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性格开朗了许多,总之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同龄的退休教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没参加或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生理与心理上明显要好。

1.6 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选择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经常锻炼场所是学校的运动场,居住区大部分是以学校为中心,而社区没有配套的体育场所,因此只能到校园内参加活动。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大多数是居住在学校家属区或学校附近区域,这方便了他们利用校园内的体育场地和器械参与体育锻炼。但由于学校的多数体育场地和器械是为学生准备的,且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这些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需要,离退休教职工的体育锻炼就更得不到保障了。

1.7 影响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有22%的教师认为活动场地少,气氛较差。这使得他们想运动却没有条件,像跑步之类的又不热衷。38.1%的教师认为,没有专业的人员指导,自己缺乏锻炼的兴趣,一般男性离退休教职工比较爱好网球,他们会结交体育系的教师或者同学,让自己得到专业的学习。离退休教职工本身的身体原因也是制约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很大因素。另外,14%的离退休教职工因为天气的原因不想运动,尤其是现在温度高,紫外线强,即使太阳下山了,他们也不愿意出去。

2 结论与建议

2.1 调查结论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是复杂多样的,且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很强。通过此次调查得知,中北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在离休之后还继续发挥着余热,有小部分被原单位返聘或其他单位聘用的情况,因此他们的活动时间相对来说较少,但是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空闲时间用来锻炼身体。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由于有稳定可观的收入以及良好的体育氛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锻炼场所选择上倾向于学校的运动场地,一般退休教职工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居住的,学校的体育资源可以弥补社区体育设施缺乏的缺陷。

2.2 建议

①积极推广体育锻炼。高校或相應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对离退休人员体育场所和器材的投入,在他们中间广泛宣传体育锻炼,普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离退休人员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②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当认知存在偏差的时候,体育锻炼开展的意义和作用就很难实现,因此需要正确认识体育锻炼。

③主动了解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正确的方式方法不但不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害生理机能,这些都需要老人主动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正确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

④科学参与体育锻炼。只有以正确的方法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才能促进身心健康。不合理的方法很可能损害自身生理机能,进而产生不良后果。只有科学合理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才能真正地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恒桥,等.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5):730-732.

[2]李伟,孙殿恩.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22(3):18-20.

[3]马云慧.对老年人健康体育锻炼的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院报, 2001,21(2):157-160.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4篇

胜利油田在开展职工体育活动中, 围绕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了以局体协为中心, 各二级单位、直属单位为中转, 三级单位为辐射点的群众性体育网络和“以我为主, 多元融合, 独具一格”的职工体育活动模式, 雨后春笋般的职工体育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丰富的内容。胜利油田建设初期, 只有一些简易蓝球场, 乒乓球台等, 有限的场地使职工体育活动只能是个体的, 以强身为目的单一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企业的发展, 富而思乐的心态己成为职工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内在因素, 企业领导高瞻远瞩, 把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促进企业发达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职工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有效载体。

职工体育活动能够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融洽人际交系。职工队伍是社会性群体, 每个人有合群的需要, 承认的需要, 理解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友爱的需要, 发挥需要, 相助需要等等, 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职工体育活动中, 运动场上挥汗如雨, 奋力争夺, 场下则出谋划策助威呐喊, 相互鼓励、相互鼓舞、相互劝勉, 齐心协力, 共同争夺荣誉, 企业的凝聚力在这里得取升华。领导和群众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缩短了距离, 密切了关系;同事之间的矛盾化解了, 换来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有丰富内涵又有时代风采的大型系列文化活动, 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得以协调发展。从胜利油田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可以看出, 职工体育活动, 满足了职工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为人的发展和潜能发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调节了职工八小时工作造成的精神紧张与疲倦, 丰富了业余生活, 融洽了人际关系。

职工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综合能力, 从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活动, 就其单方面看, 是提高了职工的身体素质。但就企业内部发展仅从职工自身素质上看, 则以体质的提高带动综合能力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胜利油田, 大多数领导认识到要把群众性的职工体育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职工体育活动, 提高职工素质。为此, 胜利油田投资500多万元连续3年兴建了100多条健身路径, 同时投资1000万元改造了胜利体育馆、胜利游泳馆、胜北社区体育馆、胜采游泳馆、胜采篮球馆等一大批体育活动设施, 为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局体协还充分利用节假日, 工余时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 多层次, 全方位职工体育活动。随着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结合胜利油田自身的特点, 把每年的5-10月作为全油田“全民健身活动月”,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如:职工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越野赛等比赛, 通过这些体育活动, 满足了不同层次, 不同爱好的需求, 广大职工的个性和特长在群众体育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生气勃勃的体育活动增强了职工体质, 提高了职工素质, 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内在活力。

职工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 增强集体和企业的凝聚力。良好的职工体育活动, 倡导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和塑造的是企业内部巨大的凝聚力。在胜利油田, 做到了职工体育活动日日有, 月月新, 每季有重点, 每年有发展, 内容形式多姿多彩, 不拘一格。油田体协各单项体育协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了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围棋联赛等贯穿整个冬季的体育活动, 即解决了冬季没有体育活动, 又提高了场馆利用率, 磁石般地吸引了全油田职工加入到体育活动的行列。油田体协还不断加强体育交流, 承办了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山东黄金男篮的7个主场的比赛、2009-2010年度CBA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等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 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赞扬。局工会、体协因势利导激发大家的竞赛热情, 一系列的体育活动由竞争进而进发出职工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竞争意识, 不服输, 不愿输的意念转移到生产中去, 培养了进取精神, 团体项目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赛场上的精诚团结释放到工作中, 增强了集体和企业的凝聚力。

职工体育活动能够对职工灌输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并在活动中弘扬和深化。体育活动是施展聪明才智, 追求完美人生的舞台之一, 参加体育活动是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自信自强的精神表现在工作, 生产上则转化为“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争创一流, 充分体现职工在体育活动和生产工作中的追求, 志向和决心, 是企业创业者, 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精神之花。企业要在一切工作中全面创优, 时时处处和追求完美, 不满足于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一时一事的探索。在胜利油田, 领导向职工提出了“以强健的体魄, 铸造一流企业”的口号, 职工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为职工施展才华, 实现个人价值提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全国安全形势严峻,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起起安全事故证明:安全系于责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因此, 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有句话我们经常讲:平安是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坐“公共汽车”, 这辆车子就好比是我们的企业, 富也好、穷也罢, 都是我们大家的。车况好时, 我们坐在上面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车子坏了, 走不动, 推不动时, 我们不能抛弃它, 要爱惜它, 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 更要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人人尽了自己的责任, 车子才会再次发动起来, 载我们平安向前。

作为一名员工或管理者, 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单位安全负责。对于世界, 你只是一名普通工作者, 对于家庭, 你却是他们的全部。无论是在家庭生活、单位工作, 还是在社会生活中, 安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相信大部分职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单位, 所以安全就是你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的责任。要知道, 你对安全负责, 安全就会对你负责。因此, 责任等于安全, 有了安全幸福才会有保障, 责任就是幸福的前提。只要你能坚守责任, 就能够为自己换来平安和幸福, 而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我们的单位、我们生存的整个社会都会因此而受益。

安全是效益之本, 安全是幸福之供了广阔的舞台, 他们在各项比赛项目中成为“主角”成为职工心目中的体育“明星”, 其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而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转化到生产中去, 用比赛场是强兵, 生产上也不做弱者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形成一种无形的动力。竞技争第一, 生产创一流, 企业精神的目标诱导, 使职工自尊、自信、自慰、自豪努力实现完美人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载体, 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建立美好的企业形象都是有积极的意义。

职工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 从而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在社会上要树立了良好的企业源!责任就是安全与幸福天枰上的秤砣, 你的责任感越强, 你的受益也就越多, 千万不要让淡薄的责任意识毁掉你的生活, 千万不要让人间悲剧一再重演。一次次检查安全, 就是为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底, 扼住违章事故的咽喉。让我们的企业健康发展, 为我们的亲人营造一个温馨美满的家;让我们的父母老有所靠, 病有所养;让我们的爱人情由所归, 心有所托;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疼爱之中, 呵护之下, 健康成长。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 职工是安全的责任人。在一个单位组织中, 责任应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这样才会避免疏忽和懈怠责任的现象。责任重于泰山, 意味着责任既要“各就各位”, 又要互相衔接, 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的风险责任链。一句话, 安全如天, 人人有责;人人讲安全, 隐患无处藏。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一叶可知秋, 风起于青萍之水。沙子虽小, 在登山途中却能成为勇士无法战胜的高峰。同样, 在安全问题上, 每一个岗位, 每一个流程都有可能成为管理中的沙子, 如果我们看不到其中潜藏的危机, 不能及时将其取出, 事故就不可避免。这就是“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的道理。

为什么说一叶可知秋?因为一个人见了树叶落, 就会预见到秋天即将来临。这和风起于清萍之水一个道理。我们看到台风的力量这么猛烈, 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时候, 只能让一叶浮萍稍稍形象。职工体育活动是企业常盛不衰的重要一环。企业运动队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从体育竞赛的角度, 反映本企业的实力。代表企业形象的高水平运动的对外交流, 既能观赏到竞争性强, 赏心悦目的比赛, 以充实高品位的精神需求, 又能通过企业代表队, 高举企业旗帜, 英姿疯爽的走上竞技场, 充分展现企业精神和职工的风貌, 高企业的知名度, 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职工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的形象展示。拉近了企业与市场的距离, 比广告更直观, 更可信。其公关效果和宣传效应事半功倍, 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动一下, 当水面上的气流冒上来慢慢地大了, 就变成了台风。这是庄子的一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也好, 家庭也好, 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 如果不在乎小事, 大的问就会随即出现。“飓风起于萍水”, 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同样, 在工作中, 事故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生活中没有偶然的现象。也就是说, 大部分安全危机并不是由单一事件引起的, 而是微小的, 不起眼的, 容易被人们忽视的, 一系列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工作中见微知著, 防患未然, 是每个人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单位的管理者, 在各项工作中, 这管理那管理、这责任那责任, 要记住, 安全是第一管理、安全是第一责任。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名领导、一名员工, 要记住工作再忙, 安全不忘。尤其每一位安全监督管理者, 都要勇于争当员工的安全健康卫士。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 安全工作就是要婆婆妈妈, 举一反三。宁可大惊小怪, 不可不惊不怪;宁可小题大, 不可有题不做;就是要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就是要警钟长鸣。安全检查、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安全教育培训要到位等等。安全措施要形成长效机制, 让各项安全禁令深入人心, 牢记脑海, 认真执行, 确保一个单位、一个企业, 一方人平安!

追求和塑造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的目标。它还成为沟通企业与市场联系的桥梁, 企业与市场的媒介。赛场上的输赢使职工更为关注自己的企业, 上下一心为企业加油。竞争意识的增强, 高尚情操的陶冶的大环境下, 提高了企业向心力。

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通知 第5篇

一、活动目的

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全民健身、参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校荣校意识,为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二、活动主题

增强体质办实事 快乐工作开新局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6日至 4月30日 16:30~17:30

5月1日至9月30日 17:00~18:00

10月1日至12月31日 16:30~17:30

双休日、节假日除外。

四、活动安排

(详见附件1)

五、活动组织

成立教职工“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委员会。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六、相关要求

1、教职工根据活动内容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项目,以二级工会为单位填报报名表(见附件2),于20XX年4月2日前报校工会曹磊老师。

2、教职工要处理好工作和活动的关系,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活动。

3、实行项目召集人负责制,联络员协助做好考勤、活动组织和活动安全等工作。组委会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文明开展。

“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委员会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6篇

摘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校教职工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文章对高校教职工文化的内涵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建立加强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作参考。

关键字: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对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职工,不仅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继承者和承担者,更是教职工文化建设的传承者。高校文化的建设与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一、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建设内容

文化有“微观文化”和“宏观文化”之分,“微观文化”是指时空相对较小且涉及人数较少的“人们能感受到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的集合”。其作用的空间范围一般是个体可以直接感受的,如个人家庭之间的交流或活动,班组之间或者面对面的传递沟通等。“职工文化”属于“微观文化”,具体是指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高校教职工文化先进建设是指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体现教职工群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教学技能、文化程度、行为模式等扎根于大学文化的精神之中。在这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职工受到了滋润和同化,同时也对此精神进行拓展和升华。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应注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回来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着力点,精神文化建设是关键,制度文化建设是重要保障,三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规范和制约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则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保证,也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教职工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职工的精神与灵魂,但高校往往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和学生事务上,学校管理层对教职工文化建设关注较少,一些老师认为教职工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事,且耗费大,收效甚微,这些都导致了高校教职工文化活动少有人问津,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不高的现象。

(二)活动形式缺乏创新

高校虽然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教职工的文化活动,但因组织力量薄弱,活动缺乏创新性,无特色性,无法引起教职工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一些高校教职工的活动设施陈旧,在很大程度上陈旧的设施也限制了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空间,活动的单一性与设施的陈旧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若不能对其中一方面先做出改善,这将难以展开富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因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特点是多类别多层次的,单一的活动形式,一味地因为活动而活动,丧失了活动的根本意义,最终甚至将开展活动当做是一种艰巨的任务,以“任务摊派”的形式来促进“任务”的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

(三)组织难度较大

高校教职工日常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繁忙,大学城的建设拉大了校、家的空间距离,职工较分散,平时基本通过手机、qq、微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很难有统一的时间参与到工会组织的活动来,这与团队文化的形成有冲击,也给统一组织教职工文化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四)建设层次偏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高校教职工的文化建设正是教职工精神文化层次的体现。但现实中,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低层次,无法与时俱进,无法根据新时期对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理念,加之管理者思想的局限性难以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难以对大学文化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将导致广大教职工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和工作缺乏灵动性,这只能形成低层次的教职工精神文化。

四、强化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思想上的认识,明确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时提到“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为加强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提供理念指引和物质支持也应成为党和国家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应与时俱进,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教职工文化建设,把搞好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劃中,为高校教职工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从而让广大教职工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维护教职工权益,贯彻落实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

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需要,是建设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高校各级工会组织应更加注重倾听教职工的心声,汇聚人心,努力把教职工团结起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中,并予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强教职工文化建设,加强教职工团队精神和高尚情趣的培养。

情趣是教职工团队精神的养分。在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生动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教职工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高尚情操,努力营造团队参与的氛围,培养教职工互相互爱、共争荣誉等团队意识,以增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理解,简化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全面发展,营造求真、团结的大学文化氛围。

(四)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职工形成价值认同。

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促进价值融合是教职工文化建设的关键。广大教职工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要引导教职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日常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因价值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通过更深层次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削减,以促进教职工个体和学校整体的价值融合。因此,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大学精神,引领教职工价值,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发展,增强教职工价值取向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五)创新教职工文化活动,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教职工文化活动创新是加强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职工文化活动贴近教职工的生活、满足教职工的精神需求,在制订活动计划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教职工的业务技能、兴趣爱好和民俗习惯等因素,争取能赢得更多教职工的支持,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时俱进力求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交融,使教职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汲取与情操的升华。还要努力打造品牌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活动理念,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以切实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教职工身心愉悦、关系和谐。同时,还要加强活动的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

(六)完善高校工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教职工文化建设的水平。

高校各级工会组织是学校管理层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应完善工会组织结构,扩大其覆盖面及影响力,努力做到有教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在工作中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及时将集体和组织的关爱送达教职工,培养好各类文化活动的骨干人才,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7篇

近年来,郑煤集团把职工文体活动作为发展企业文化,凝聚职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载体。集团公司工会围绕这一载体,贴近企业实际和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职工文体活动平台,创新职工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职工文化体育品牌,提升企业文化品位,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为实现企业平安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煤矿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单位等光荣称号。

齐抓共管各司其责

集团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体育事业,把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作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实施,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公司党委领导专题研究和听取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汇报,企业行政在财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集团公司工会把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纳入工会工作总体目标,与工会工作同时研究、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表彰。为健康有序地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集团公司成立了职工文联和职工体育协会,下设了秘书处、办公室和文学创作、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篮球等13个专业协会。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文联、体协和专业协会,并明确了职责,制订了工作目标。健全的文化体育组织,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使文体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走上了规范化。各协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团还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目前公司拥有文化宫、俱乐部、文体中心20多所,文体活动广场200余处,遍布矿区,为广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构筑机制有序开展

构筑职工文体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了企业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集团公司坚持每三年举办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和一届职工体育运动会,目前职工文化艺术节和职工体育运动会已分别举办了五届和四届,规模一届比一届大,竞技水平一届比一届高。去年举办了第四届职工体育运动会,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九大项目,2000余名体育爱好者参赛。今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设声乐、舞蹈、戏剧、曲艺大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和文学作品评选等八大项目,来自各基层单位选送的节目和作品近800个(件),参与职工达3000多人。在集团带动下,各基层单位也相继举办了职工运动会和职工文化艺术节。郑煤下属超化矿每年一届的职工运动会已举办17届;裴沟矿每两年一届的职工体育运动会举办了7届。多年来,郑煤集团开展文体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基层、活跃基层、广泛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以重点活动为主线,带动集团公司职工群众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单位超化矿每年夏季都举办为期两个月的消夏文化广场活动,已坚持了8年。每天早上组织晨练,晚上组织歌舞、卡拉OK、戏曲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集团公司举办的“龙凤呈祥”戏迷擂台赛12年来举办了50多场,经久不衰。公司文工团常年坚持送戏下基层,每年为职工演出60多场,深受职工的好评。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各基层单位结合自己的特点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企业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系列文体活动已形成了制度。

打造团队影响带动

打造自身文化体育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批文化体育骨干是带动职工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的蹊径。截止目前,集团公司有中国煤矿作家、美术家、摄影家协会会员16名,省市戏剧家协会、作协、书协、美协会员170人。为培养文艺骨干,集团公司今年先后举办了文学创作、摄影等培训班,邀请国家、省知名作家,摄影家授课,强化了集团公司文艺骨干队伍。集团公司的专业文工团建团25年来,先后编排剧、移植剧目150多个。编排的豫剧《乌金墨玉》获全煤首届文化艺术节金奖、全国戏剧大赛大戏三等奖,并走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专场演出。在体育方面拥有国家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54人,二级以上篮球、乒乓球裁判90人;组建威风锣鼓队、盘鼓队、舞狮队、舞龙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60多支。集团各基层单位都有自己的业余演出队伍和体育团队,他们活跃在百里矿区大街小巷,与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消夏文化、周末文化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矿区别样的风景线。系列活动的开展,为职工展示才能,提升文化体育竞技水平搭建了平台。职工霍丁辉在全国城市青年歌手大赛获民族唱法银奖、全煤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唱法金奖;职工任妙珍演唱的河南坠子《路在脚下》获全国首届五一文化奖;男子篮球队曾获全煤“乌金杯”男子篮球赛三届冠军,女子乒乓球队曾三次获全煤女子乒乓球赛团体、单打冠军。他们被职工誉为郑煤“文体明星”,为企业争得了荣誉,烘托了企业形象,影响和带动了职工文体活动的普及发展。

承办赛事彰显文明

郑州集团所属单位大多远离城市,职工欣赏高雅艺术机会较少,为让职工欣赏到高雅艺术,集团以承办省级、行业级乃至国家级大型赛事为依托,让职工“不出矿区听名角、矿院之内看名家”,在享受高雅艺术中提升素质。几年来,先后成功承办了中国煤矿第二届青年歌手大赛、河南省第四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河南选拔赛、河南省安全教育小品小戏大赛、河南省“五一”《五月放歌》大型文艺晚会、“乌金杯”全国煤矿篮球比赛、“鲁能杯”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等大型活动20多场次。艺术家姜昆、戴志成,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虎美玲,歌唱家耿连凤、邓玉华,著名歌手任静、付笛声以及黄鹤翔、黄君侠等先后到矿区献艺。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8篇

一、我国教职工体育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指导, 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堪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我国约有1 700百万专任教师, 加上教辅、管理、后勤人员将远远超过两千万, 但相关研究发现教职工中处于亚健康状态、前临床状态和疾病状态者比例过高。相关研究还表明,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作、生活压力大;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不够。例如, 有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 他们或因工作忙碌不能坚持锻炼身体, 或因为各种原因不锻炼。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则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缺乏专人管理, 教职工人群中的锻炼氛围不够浓厚。相关研究同时发现, 教职工中体育参与人群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参与人群。关于教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研究表明,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职工体育的重视程度不一, 北京、浙江等省市和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非常重视教职工体育, 并组织开展了很多参与面广、持续性强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 但大部分省市和学校对教职工体育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指导。

笔者以“教工体育”和“教职工体育”为关键词在百度和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 发现教职工体育多是由学校工会负责, 仅有部分省市的钟声体育运动协会是负责组织开展教职工体育的专门机构。然而在以“钟声体育运动协会”和“钟声体协”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时却既没有发现钟声体育运动协会的官方网站, 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组织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表明我国教职工体育管理方面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此外, 虽然我国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很多学者也就学校教职工的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然而, 这些研究大多单方面地停留在身体健康问题或心理健康问题上, 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关于学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条例法规。

二、加强教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根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 推动全体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具有以下重大现实意义.

1. 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教育工作者中体育人口的比例, 使其树立科学健身理念,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增进身心健康, 具备旺盛的体力, 从而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例如, 在美国达拉斯独立学区开展过一个为期10周的关注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计划。结果表明, 惯于久坐的人开始了有规律的运动。对于学区来说, 这个计划的有利之处还包括旷工率的减少, 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职工比没有进行锻炼的教职工旷课时间平均少1.25天, 这就为地区花在代课教师上的开销节省了149 578美元。

2. 教职工体育活动的生活化、社会化有助于为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提供更多机会, 有利于通过增进他们的互动和相互了解, 加深其友谊, 和谐干群关系、师生关系, 增强教职工的团队凝聚力, 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3. 发展教职工体育还能有力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一是教育工作者广泛参与体育活动, 有助于使其充分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二是有助于使其提高自身运动技能, 体验运动乐趣, 进而更支持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业余体育训练。例如, 程红兵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发现其学校是全员体育, 周三下午, 全校教师除校长外都要参加体育指导, 或带运动队, 或当裁判, 人人有事做, 无一例外。这个时间到学校去看, 所有的师生都是满头大汗的样子。三是教师参与体育运动, 有助于提高其体育人文素养, 使其掌握更多的运动科学知识, 进而丰富其德育手段和学科教学素材。

4. 学校拥有专业体育人才和齐全的硬件, 教职工拥有的体育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体育理应成为教职工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切实加强教职工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使绝大多数教职工都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教育系统不但能为其他行业做出表率, 还有望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带动其他行业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 加强人员配备。综上所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成立负责组织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其中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职负责教职工体育的人员, 地市级教育局和教育厅应有固定的负责教职工体育的人员和机构, 积极筹划多种形式的培训、体育健身、体育竞赛等活动, 不断丰富教职工业余体育活动, 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实际需求。

2. 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加快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督促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会和体育部 (系、学院) 加强教职工体育工作, 让体育成为教职工的生活方式;把教职工的体育参与态度和参与学生体育活动及指导的情况作为师德评价、绩效评估或评优奖励的重要指标。

3. 加强调研与经验总结, 科学引导。教育、体育科研部门要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和国际比较,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并组织教育系统的群体干部到广东省、清华大学等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或单位考察学习, 提高教职工体育活动组织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4. 体育比赛和全员健身有机结合。教职工体育要注重普及, 以大众健身为主, 以竞技体育为辅, 而不要追求形式或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 热衷于搞比赛和展示。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9篇

近年来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很少。本文通过对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体育锻炼主要因素分析结果的研究,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从学校、个体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

以鞍山师范学院除体育系外的200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检索法

查阅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 为本文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 问卷调查法

经过专家对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达到问卷设计的要求后, 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88份, 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80份, 有效率为95.7%。

(三) 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1. 体育锻炼场所的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 选择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多达到7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0.1%。这可能与本院绝大多数教职工住在学校教职工宿舍有关。但选择公园广场、住宅小区、树林河边的比例达到33.6%, 说明虽然本院的体育设施条件虽已很完备, 但仍不能满足教职工锻炼要求。

2. 体育锻炼组织形式的调查分析

表1数据显示, 仅11%的教职工通过学校组织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 说明学校对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力度不够, 特别是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重视知识分子体育活动开展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3. 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 长走或跑步的人数为88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8.9%, 排在第一位。其原因可能是其不受场地、技术的限制, 无需任何费用, 是教职工们选用最多的一项锻炼项目。从总体上看, 教师们参与的项目多种多样, 内容广泛, 既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 又有国际流行的体育比赛项目, 特别是一些时尚体育项目。

(二) 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个人因素成为主要因素。指导因素也占到了21.9%, 指导内容如:各类人群所适宜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场所等方面的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多数教职工在学校体育场地以个人锻炼的形式进行活动, 项目选择具有明显的简单、单一化倾向, 活动时间较少。

2. 影响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归类为个人、环境、项目、指导因素。

3. 本院校有11%的教职工通过学校组织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 学校对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力度不够。

(二) 建议

1.学校体育场馆应尽可能地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场馆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节假日开放, 以解决目前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

2.成立各种形式的俱乐部。成立各种形式的俱乐部, 主要目的是教师锻炼身体, 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吸引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以激发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和谐局面。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检索法对鞍山师范学院教职工 (非体育专业) 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场所多集中在本单位的现有场地内, 且以长走或跑步为主;锻炼形式中以个人锻炼、与家人以及朋友一起锻炼居多。本文针对影响本院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旨在增进教职工的健康, 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鞍山市,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10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广东省梅州市六县一区一市各级各类学校共20所在职的教职工1 0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19人, 占61.9%;女性381人, 占38.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调查于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进行, 其中发放问卷1 000份 (每校50份) , 回收问卷965份, 有效问卷931份, 有效回收率93.1%,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1.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的体育认知

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知情况调查发现, 知道并了解其全部内容的占41.82%, 知道并了解其一些内容的占29.54%, 知道但不了解其内容的占23.62%, 一无所知的占5.02%;另外从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情况调查发现,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身健体86.30%, 缓解压力63.27%, 消遣娱乐48.52%。说明梅州市学校教职工对体育的认知较为积极。

2.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体育锻炼状况

(1) 体育人口。按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 调查结果表明, 符合上述标准的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男性29.7%, 女性为27.9%, 平均为28.8%。这一数据说明,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体育人口远远低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36%的比例, 也低于全国体育人口31.4%的比例。其中25岁以下的青年教职工每周锻炼的次数3次 (含3次) 以上的为42.3%, 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以上的为70.4%, 且两项均达到标准的为31.3%;而26~35岁年龄段的比例下降为29.6%, 36~45岁的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 比例又会增加, 46~55岁的为30.6%;55岁以上的达到35.2%。说明实际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够理想, 且锻炼群体年龄呈中间低两头高。

(2) 健康状况。从对梅州市学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发现, 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占21.5%, 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61.3%, 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的占17.2%, 说明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中还发现36~4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教职工有67.3%的人面临亚健康的威胁, 远远高于全国58.1%九个百分点, 说明这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和不够理想的体育锻炼状况不无关系。他们中几乎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早出晚归, 课余时间不是辅导学生就是出早操、值班, 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回到家里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等, 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压力重;同时, 他们又辅导小孩, 照顾老人, 家庭压力大, 使得他们许多人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锻炼, 这部分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值得关注。

(3) 锻炼项目。从表1可以看出,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以散步、小球 (乒、羽、毽、网球) 、登山和游泳为主, 且以上各项人选都超过56%;而选择大球 (篮、足、排球) 、健身操、交谊舞、跳绳和跑步项目进行锻炼的人数明显少很多;特别是传统的中国武术却只有3.67%的人选择, 这可能与客家人和顺谦让、崇文重教的伦理道德观和教育观, 以及武术项目的套路复杂、技术性强, 少人指导有关。在小球的选项中依次为乒乓球 (43.53%) 、羽毛球 (41.32%) 、毽球 (14.28%) 和网球 (0.87%) , 说明教职工更喜欢传统的经济实惠的对场地、器材要求不太高的活动项目, 而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且消费较昂贵的网球项目, 他们只能望而却步。在大球的选择中, 一向被梅州人所喜爱的足球项目, 却很少人选择, 仅占这类选项人选的28.75%, 而篮球为70.13%, 这与近几年梅州市民对足球越来越疏远很相似, 与梅州足球之乡很不相称, 这与中国的足球现状和梅州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与否有一定的关系。

(4) 锻炼场所。从表2可以看出,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进行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场所, 男女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他们选择最多的是:学校场馆 (22.68%) 、街道公路河堤 (25.55%) 和登山场 (23.13%) 三项共占71.36%, 说明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体育锻炼的场所以不收费的、便利的、环境好的学校场馆、街道公路河堤和登山场为主;其次是家中占14.32%, 且女性 (16.35%) 多于男性 (12.29%) , 说明客家习俗家务活主要由女性操持, 这占据了她们大部分的余暇时间, 使得部分群体只能选择最省时的家中进行简便的身体锻炼;而选择到收费场馆的只占3.78%, 说明大部人选择不花钱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5) 锻炼季节、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 男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季节选择上无明显的差异, 锻炼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其次是春季, 选择冬季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少。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们进行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春天漫长的梅雨季节和寒冷的冬季对人们的体育锻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调查中还发现, 教职工参加锻炼的时间段选择:早晨 (4.27%) 、下午 (7.12%) , 下午4:30至晚9:00 (87.49%) 、其他 (1.12%) , 说明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段以下午4:30至晚上9:00为主。

(6) 锻炼形式。从表4可以看出, 青年教职工更喜欢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 比例最高达到74.15%;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则更喜欢自个或与家人一起锻炼。这表明青年教职工更有社交方面的需求, 而中老年教职工社交圈则比较稳定, 对这方面的需求相对有所减弱, 而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趋于更多的关注。

(7) 体育消费。从表5可以看出,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体育消费情况选择每月小于20元的占75.02%, 每月无消费的占9.23%, 两项共占84.25%, 说明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从表6可以看出, 教职工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必备的运动服饰 (84.75%) 和健身器材 (45.86%) 上, 而其他消费的选项所占的比例相当少, 到收费场馆看体育比赛、进行体育锻炼的只占8.94%, 说明梅州经济的滞后, 造成教职工经济收入 (排在全省最后) 偏低,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 大部分教职工还停留在陈旧、保守的消费观念上。

(8) 影响因素。从表7可以看出, 影响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客观因素:工作压力大没时间 (30.74%) 、没场地器材 (14.85%) 、经济问题 (17.77%) 和没指导 (11.39%) 合计达74.75%;其次是主观因素:没毅力 (13.37%) 和没兴趣 (9.93%) 合计达23.30%。虽然这些因素在男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总的来看, 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经济问题和没有场地器材是影响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梅州市学校教职工对体育的认知较为积极, 但实际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够理想;体育人口 (28.8%) 低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 (36%) 和全国平均水平 (31.4%) , 锻炼群体年龄呈中间低两头高;中年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锻炼项目以散步、小球、登山和游泳为主;锻炼场所以学校场馆、街道公路河堤和登山场为主;锻炼季节以夏秋两季为主, 锻炼时间段以下午4:30至晚上9:00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同事朋友、家庭成员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且消费观念陈旧、保守。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经济问题和没有场地器材。

2. 建议

(1) 加大体育锻炼价值的宣传力度, 增加学校群众性体育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职能作用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 经常化、制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 不断增强学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的意识, 校级领导带头, 发动全校教职工争当“体育人口”, 做全民健身的表率。

(2) 各级政府包括学校要制定体育发展近、中、远期规划和目标, 使全民健身运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政府出台新政策并加大体育投入, 发动社会捐资, 建立以街道办事处、社区或管理区及其辖区内的学校为主的全民体育健身管理网络, 分区域建造合理的全民健身场所并配置健身器材, 改变目前健身场所过于集中在一两处和健身器材短缺的局面, 使健身场所、器材能尽量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程度的健身群体的需求。

(4) 政府部门、学校要尽量改善广大教职工的待遇, 为教职工减压减负, 特别是中年教职工, 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和健康状况更应关注, 使广大教职工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投身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梅州市学校教职工余暇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梅州市学校教职工对体育的认知较为积极, 但存在体育人口低于广东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实际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够理想, 锻炼群体年龄呈中间低两头高;中年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且消费观念陈旧、保守等问题。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经济问题和没有场地器材。本文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教职工,体育锻炼,梅州市,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李同彦.齐齐哈尔市企事业机关干部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7 (3) .

[2]詹崇将, 张利.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4) .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11篇

一、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切实拓展培训工作新路子

(一)加强日常职工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職工的业务素质

一是规范培训目标,明确两级领导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工作到位。从狠抓岗位技能培训人手,制定出3至5年的中长期培训规划,坚持每月有汇报有考核、每年有表彰有奖励,促进职工培训工作的奋斗目标、领导责任、活动质量、管理制度上的“四到位”。二是规范提高技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培训考核站为中心,从基础抓起,努力提高职工适应岗位的能力。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长期坚持自学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相结合、自我评定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等方式,激励职工持之以恒学技术。三是抓基础巩固一批、抓表彰激励一批、抓尖子带动一批,引导青工学技术向纵深发展。根据职工技能水平提高的不同程度,把岗位能手作为培养技术带头人的对象,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技术比武、专业脱产轮训等,努力为职工迅速成才创造条件。

(二)提高素质闯路子,开创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是振兴企业的重要保证。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方面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坚持营造两个氛围:努力倡导“以人兴企、以人创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各个岗位都可成才”的企业氛围。切实抓住三个载体:强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构筑职工素质工程活动和各项特长文化艺术比赛活动。有效提高4种能力:致力于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以“企业文化”为依托,注重职工综合能力的培养,使职工真正成为懂管理、技术精、复合型的人才,为竞争上岗、考工晋级、转岗择业打基础,增强职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努力确立职工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强化职工的终身学习,才能在技能上永远领先一步。然而,学习是辛苦的,人也难免有惰性。因此,如何才能使职工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成为现实难题。各级领导要达成共识:推进素质工程,与时俱进,强化职工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使优胜劣汰的观念辐射到每名职工。上至基层领导班子成员,下到班组长应该成为学习的领头羊。营造不进则退的竞争氛围,让他们把学习看成是新时期职工的必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注重德育,提升境界,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全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职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型职工,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高素质的职工,努力打造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首先,任何企业的人员结构、文化传统、组织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建立在自己企业特点基础上的职工培训体制、内容、方式方法等才是有效的。其次,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应随着企业本身和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是为企业服务的,只有立足于企业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职工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再次,企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各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本企业现有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不仅要进行业务能力、管理技能的培训,而且还要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训。如今,企业领导、职工大都看好业务能力、管理技能的提高,而不注意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的升华,这是当今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殊不知,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个人重修养”的传统美德在企业中还是存在巨大的“管理效能”的。要知道做事要讲原则,做人要讲道德,只有将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众人的能力合为一体,形成坚不可摧的“团队”,促进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第12篇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妇女同样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发掘利用和提高广大女性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是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整体框架结构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我国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全面实施这一绿色工程,积极动员广大劳动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对增加体育人口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为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目前正大力提倡群众体育的开展及研究。然而,综观以往的研究无论是按地区、按职业、按年龄还是按性别等进行的研究均偏重于宏观对策的研究,而很少涉及到女教职工这一具体领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莆田市女教职工群体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0-2006年发表在国内中文体育期刊上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文章,为本文提供详实的参考文献。

2.2.2 问卷调查法

向莆田市女教职工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6份,回收率为85.3%,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100%。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需要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莆田市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现状

3.1.1 参加项目

在这次被调查者中,教师180人,占被调查者的70.3%,职工76人,占被调查者的29.7%。其年龄分布情况如表1:

调查显示,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人参加以跑步散步为主其它项目为辅的体育锻炼。参加人数从多到少的体育项目依次排列如下:跑步散步、球类、健身操、武术类、健身器、棋牌类和垂钓类。

3.1.2 参加的形式、时间及参加者的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自己练,一部分人是跟别人练,也有不少人只有单位组织时才练,兼而有之的人廖廖无几,她们参加体育锻炼处于被动状态。

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多在下午下班后,其次是晚上,而在上午和中午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却廖廖无几,究其原因是工作和家务占用大部分时间,只有下午下班后和晚上才有余暇参加体育锻炼。教师中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要比职工高。(见表2)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女教职工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从事体育锻炼起步较晚。而在这其中,75%的人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其余25%的女教职工则分别患有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及神经衰弱等疾病,也有少数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据统计,这些疾病患者中72%的人是从不参加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者。在问及是否坚持当前的身体锻炼时,仅有52.8%的女教职工回答是肯定的,其中以教师居多,有22.5%的女教职工的回答是否定的,其首要原因是忙,没有时间。其余的人则视情况和环境变化而定。

3.1.3 参加锻炼的组织程度

调查显示,莆田市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她们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是自发的,非组织化的。其中,个人锻炼的占被调查者的51.2%,与他人一起锻炼的占23.8%,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很少,且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单位组织的、为应付某些需要如节假日开展的体育活动比赛等而组织的。我们知道,科学的组织是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合理规范的必要条件。显然,莆田市女教职工的体育锻炼组织程度严重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

3.1.4 莆田市女教职工的体育意识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人认识到体育的健身功能,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心理,交流情感,仅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体育的开展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凝聚力等。可见,她们对体育的认识普遍较为局限、片面,体育意识不是很强,这必然影响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

3.2 影响莆田市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25-35岁,35-45岁,45-55岁几55岁以上4个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年龄不同,在参加体育锻炼诸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3.2.1 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

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在25-35岁组比例最高,45-55岁组次之,很少参加的则集中于35-45岁这个年龄段,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25-35岁之间的女教职工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也不少,甚至有从不参加者。而55岁以上者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

3.2.2 项目选择

调查显示,跑步散步是女教职工们普遍喜欢的体育项目,但25-35岁的女教职工也偏爱球类,35-45岁的女教职工除喜欢跑步散步外还喜欢健身操,45-55岁的则主要从事散步和跑步。至于健身器类仅有在25-35岁的女教职工中才有少数人参与。

跑步散步因其简便易行且不受场地限制而受到广大女教职工的青睐,从事这个项目的女教职工从青年到老年都占很大比例。球类运动主要在一些青年女教职工中流行,这类活动大多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多以所在单位组织开展。健身操则由于其具有塑造良好体形的作用而受到青年女教职工的欢迎。武术类(主要是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项目,具有调心、调息和防病健身的功效,它的负荷适合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因而较为老年人所喜爱。至于健身器类参加者极少,说明莆田女教职工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花钱买健康的思想尚未完全形成。

3.2.3 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调查表明,以“促进身体健康”和“调节精神”为动机者45-55岁的人中比例最高;以“保持良好体形”和“娱乐身心”为动机者在25-35岁的人中比例最高。而35-45岁的女教职工的锻炼动机在上述两者之间,并且较为广泛而稳定。可见,锻炼动机与女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目的的认识有密切关系。这种参加动机呈现的年龄差异必然直接影响着女教职工体育健身锻炼参加程度的不同。

3.3 阻碍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消极因素

(1)工作之余,家务劳动占据大部分时间,闲暇时间较少,没有精力。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是职业女性,在家庭中承担家务劳动也相对较男性多,这必然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另外在工作方面,有相当多的女教职工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样沉重的身心负荷使得她们在空闲时间多以绝对休息方式恢复体力,而没有精力去从事体育锻炼。所以,家务劳动多和工作负担重是制约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对体育缺乏兴趣。部分女教职工从不参加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是因为对其缺乏兴趣,这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是在女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影响极其重要。但从调查中发现,文化程度对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较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体育在过去和现在一段时间里的绩效还令人遗憾。

(3)女教职工体育组织工作环节薄弱。从目前女教职工体育组织来看,专门的女教职工体育组织并不多见,大多数是由于节庆需要,由学校临时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这种状况很难满足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

(4)场地、设备及指导者的缺乏。场地、设备的缺乏是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由于没有相应的场地和设备,首先影响到女教职工的锻炼项目,于是她们只好采用散步跑步的方式,其次便是锻炼组织的形式———自己练。由于没有固定的锻炼场所使得她们锻炼处于自发的、孤立的状态,无人指导则使得她们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阻碍她们参加体育锻炼。

4 建议

4.1 做好体育的宣传工作,要求女教职工自觉投身和参加体育锻炼

要用现代体育意识来宣传,进一步提高她们的思想认识,进行观念更新,把体育看成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学校领导要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并身体力行地带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她们投身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4.2 建立健全的体育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相继建立了体育组织,这对促进和发展全民健身起到了推动作用。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女教职工体育组织,并请有经验的领导担任体育组织的领导,积极发挥他们在组织工作中的职责。女教职工体育组织对女教职工体育进行量化管理,实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的管理办法。通过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3 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女教职工的多样需要

对于许多女教职工来讲,她们虽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工作和家务,几乎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应该多选择开展一些她们喜闻乐见,求智求美,自娱自乐,集趣味、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活动,根据情况和她们的喜好开展小型多样,简便易行,快节奏和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

4.4 发挥体育竞赛的作用,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女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只有通过竞赛,体育的丰富内涵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能吸引更多的女教职工参与,达到促进普及的目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定期组织不同规模、不同项目的体育比赛,以提高竞技水平,推动女教职工锻炼的热情。

摘要:文章以莆田市女教职工为调查对象,围绕体育意识,体育活动内容、形式以及制约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女教职工体育健身锻炼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健身,女教职工,莆田市

参考文献

[1]汤卫东.论体育意识[J].安徽体育科技,1999(1).

[2]杨红等.浅谈现代职业妇女的生活追求——健康与形体美[J].四川体育科学,1996(2).

上一篇:老年脑卒中患者下一篇:新劳动合同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