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与评课范文

2024-08-17

听课与评课范文(精选6篇)

听课与评课 第1篇

一、校本课程的听课

听课者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某种意义上的组织者, 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应做到下面两点。

(一) 听课前的准备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全面了解校本课程的特点、整体模式、重点和现在课程中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还应了解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的教师的特长与特色。这样便于听课过程中深层次思考———课程的设计、设想。说白一些就是听课者也要在听课前备课。

1. 学生的大体现状。比如“双基”情况、认知水平、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敏感度。

2. 了解所听这节课在该校本课程中的地位、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3. 预想听课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切入点, 包括 (有

的课程) 同授课教师一起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指导。

4. 以学生身份学习、互动讲座的设想, 做到有“备”而来, 用个人“亲历”来研究校本课程。

(二) 听课过程中把握要点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听课者既要考虑国家课程的一般性, 又要注意校本课程的特殊性。

1.对教师“教”的方面要关注———该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哪些知识, 达到什么程度。 (2) 能力目标:形成或强化什么能力, 完成情况如何。 (3) 情感价值目标:这节课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怎样进行引导的, 效果如何。

2.对学生“学”的关注: (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2) 学生是否乐于思考、讨论。 (3)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如何。 (4)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5) 学生是否积极质疑, 思维拓展怎样。

3.在听课过程中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上这堂课如何教, 这个问题在这个地方如何处理。如果我是学生, 我会提出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又是如何想的。

4.课堂气氛如何, 是否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 教学情境是如何创设的, 安排了哪些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采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手段, 同教学内容是否吻合, 运用是否熟练, 培养学生哪些技能, 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怎样进行评价。

5. 看教师上课是否有激情。能否感染学生, 双边活动是否默契。

6. 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是否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开发了学校和由其衍生的教育资源, 是否有创新、创造。

7. 看课堂教学是否真实、适用。

二、校本课程的评课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都是课程, 对其评价也要遵循课程评价的一般原则。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的地方, 在评价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所在。唯有如此,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发展性的、前瞻性的。评课时要做到下列各点。

(一) 实事求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在校内进行, 故而对评课者而言就是评价自己单位的事, 目的是交流、共享、提高。所以评课要本着对课程开发和执教者负责的态度说真话、说实话、说直话, 使执教者有真实的学习交流机会, 使大家共同珍惜、尊重来之不易的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另外, 校外的听课者, 比如上级领导、专业教研员、外校教师在评课时也要实话实说, 要切中要害, 补充校内人员特别是课程参与者思路的不足, 帮助其克服固有思维定势, 开阔视野。

(二) 心理相容

评课时主持者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 使评课者与授课者之间消除误解, 增进理解, 惺惺相惜, 缩短心理距离, 实现心理相容。授课者要抱着谦虚、讨教、共进的心态, 充满自信地去接受、分析别人的评价, 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评后认真梳理, 加以反思。

(三) 有针对性

听课与评课 第2篇

一、怎样去听课

1、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这个步骤老师们都知道,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听课前作准备工作。首先要知道听哪位老师的课,讲什么内容,要找来课本自己去预习或者叫自己背一下课,看看此课自己是怎样去备课的,自己要如何去教,有没有疑点和难点等等。否则不了解课堂内容,不了解教学者意图,就不会有较大收获的。

2、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我们听课过程中,一边要听,一边观察思考、记录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看学生的学是否占“主动、主导”地位,师生互动的好不好等等方面。

3、听课后要对笔记进行整理和对整个课堂进行思考

听课后,在评课前,自己要对笔记从新进行整理;并且回顾整堂课,思考自己的得与失。

二、怎样去评课

听完课后,老师们要在一起进行评课,这个阶段是教师们互相交流、研讨的重要步骤。第一、先要充分听取上课老师的讲解,听他讲整节课的教学设想、安排、目的,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对这节课做恰当的评价。

第二、评课时要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就是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的方式去相互学习。不要造成谁指责谁的局面。要帮助或吸取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

第三、评课应围绕“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效果”这些内容区评。

第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怎样算一节好课呢:即:(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据此,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三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能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五是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六是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再谈年轻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第3篇

一、听课应做到“五带”

听课是一种经常而广泛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好形式;是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掌握教学动态,研究存在问题,指导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年轻教师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带着“准备”听课。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2.带着“取经”听课。看看人家是怎样驾驭课堂的全过程,精讲多练;怎样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怎样开发学生智力和怎样培养能力。教师是怎么地处理教材,挖掘教材可用的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把知识讲“死”了,还是把知识讲“活”了;是只讲“是什么”,还是讲清了“为什么”。对于课堂意外事件,教师如何处理、如何调控。对于课堂生成出各种有价值教学资源,教师如何筛选,如何引领学生去探究、去解决;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发挥,效果怎样。这些我们年轻教师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且我们还要借鉴这些经验,指导自己的平时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3.带着“需求”听课。我们倡导自主听课,让教师出于自身教学需求而自觉、自发、自主参与听课活动。这样的听课,才能真正“听”出授课者的智慧,“听”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听”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听课时,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的需求考虑听什么。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有不足,那么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注重观察授课教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的。若自己在授课中感到课堂的板书设计和过渡语言有些欠缺,那么在听课过程中就要关注授课者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为此,针对教学内容你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困惑)是什么。然后在听课中关注人家在这些问题上处理情况,有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样,带着自身教学需求去听课,就会提高听课效益。

4.带着“对比”听课。这个对比包含着多层的意义。与自己教学这节课进行对比、与听过的类似的课进行对比、与自己预设的方案对比。如听课中我们觉得某些环节处理得不尽如人意,那么,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经验,思考哪些需要修改、充实与完善,并在今后自己类似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尝试。

这样,在听课中,自然离不开观察和反思。听课教师一方面要观察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表情,观察他们在教学内容的导入、过渡、剖析、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还要观察其对学生启迪、暗示、激励等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以及其倾听、质疑、答问、讨论等状况。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口味,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尝试进入授课教师的思维框架,体会他们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同时多做一些假设,多想想事情的对立面。通过批判性的思考,确立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理念,不盲从他人观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带着“欣赏”听课。听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所以我们要用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教学。这样不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的评价,也会使听课者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的教学优点,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他们的个性化教学中总有一些能够展示教学魅力的优点。有上进心的听课者,一定会留意那些自己所喜欢、所缺乏、所崇尚的教学优点。如授课教师平和可亲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视觉、灵活的应变能力、漂亮的粉笔字等。这些虽然难以直接提高听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有助于把授课者的教学优点变为自身成长的驱动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增强自身的素质魅力。

二、评课应做到“五看”

过去我们老师在评课时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教的层面上,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则经常被忽视。如今实施新课改,教师的角色地位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评课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笔者认为,教师评课应注意“五看”。

1.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理想的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课不是好课。但仅有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能力基础相适应;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具有层次性。这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师应努力促进以下目标的达成:使大多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部分学生能灵活、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就数学课而言,一看是否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二看落实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否高效、低耗、互补;三看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

nlc202309020134

2.看教材处理是否合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这给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即:一看教师是否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编写体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按教材思路组织教学。二看教师是否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的起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处理。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教学更加有效。不受教材的内容所约束,达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目的,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正如特级教师钱守旺所说:“我所教学的内容完全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且非常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我可以把教材的内容放在一边,而找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实际生活中的内容来教学。”因比,我们今后在处理教材上,应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反复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正确科学地处理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3.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诱导、指导、引导。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教与学的方式、课时的容量等进行适当的调控,并合理机智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1)教学环节安排是否科学。听课时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时间效能。

(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得如何;把数学课上成练习课是错误的;只进行巩固训练,不顾及思想方法同样是错误的。满堂课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有洗耳恭听的课,是不对的;整节课放任自流,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是不对的。

(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该讲的讲、该导的导、该问的问、该练的练;特别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说哪种方法是好方法,哪种方法是劣方法,也不要说哪种方法是新方法,哪种方法是老方法。关键是能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调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4)课堂反馈渠道是否畅通无阻,主要看形式是否多样,方向是否多维,矫正是否及时有效。本来学生思路不清晰,却让学生说一说;本来问题没有解决,却让学生练一练,这是不对的。出现问题就要纠正,就要解决,不能含糊。

(5)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高效化。现在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分依赖现代化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手段。但许多时候,这些东西成了教学中的奢侈品,成了没有任何教学价值的多余的摆设。

(6)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是否较强,对于课堂生成出来意外资源,能否有效利用,为课堂教学服务。

(7)板书语言是否正确,教态是否自然,有亲和力。这是起码要求,不用多说。

4.看练习设计是否弹性。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能巩固与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练习对不同层次学生来说应该做到分类要求,自由选择,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与要求不同的练习。练习时,一是提供有层次的练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练习量。这是弹性练习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二是提供不同的练习要求,供学生选择。如同一道练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即对学困生只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的要求;对优等生要求能一题多解的题目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还要寻找最佳解决法。这样,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我要练习,我要认真思考”的情感体验,从而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做,练习效果远比强制性或“一刀切”练习的效果好。

5.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教学效果是否明显主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课堂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第4篇

一、听课与评课的概念及意义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从字面上来看, 听课似乎只是用耳朵去听课堂中的声音, 去倾听师生的一言一语, 而实际上, 听课不仅仅指的是“听”, 更主要的是去“看”, 去“思”, 即仔细地观察课堂中的问题, 深刻地洞察、思考其中的局限并分析症状所在, 它对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评课是教师在听课后, 根据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状况加以价值高低等评述, 它是教学研究过程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听课后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议, 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反馈给授课教师, 一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 通过与授课教师的对话与交流, 了解他的教学观和教学思想, 相互取长补短, 可以增强同伴之间的业务切磋,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益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二、如何听课

听课的原则是:要用辩证的头脑去思考, 去鉴别, 不能全信, 不能照搬, 应该创造性地吸收, 有选择地学习。

1. 要明白自己的身份

听课的时候, 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而不是旁观者。听课时, 最好能和学生坐在一起, 以便认真观察、记录学生听课中的知识接受能力、情绪、疑问、各小组合作等学习行为, 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 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 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2. 应该有准备的听课

听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要讲的课程内容有所了解, 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 知道要听的课, 教学目的是什么, 重、难点是什么, 这样, 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带着问题去听, 评课时, 思路清晰, 评析到位。

3. 听课听什么

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 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教师的教, 即教师对教材的取舍, 重点处理, 难点的突破, 教法的设计, 学法的指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学生的学, 即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习情绪, 参与程度, 学习行为, 学习习惯, 合作方式, 问题意识等。

4. 听课要认真记录

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 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 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仿效的用意之多, 这种记录方式一般不可取。因为听者记得多, 想得就少。另一种是选择型, 选择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 而选择记录内容的依据是根据听课者需要, 如主讲人的优势所在、课堂的特色、存在的问题等。所以, 听课时我们要认真观察, 重点记录, 详略得当。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细节。

三、如何评课

1. 评课的原则 (1) 客观性

评课时, 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 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 不带任何偏见, 恰如其分地进行评议。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的得失分析呈现出来。同时, 评课者应及时坦率与执教者交换意见, 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 看出的问题也要明确指出, 不能含含糊糊, 无根据地唱赞歌。

(2) 目的性

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 做到既有理论阐发, 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 有说服力和可信度。通过评课, 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 学习教学方法, 改进不足, 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3) 层次性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 对课堂的教学不同, 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教学上已有一定造诣的教师要求要高一些, 侧重对他们教学中的擅长之处, 独到见解做出突出的分析和概括, 以使他们形成风格和特色;对一般的教师, 应根据其教学基本功要求全面评议, 让他们逐步达到要求, 并针对他们某些方面的薄弱之处, 有侧重地加以点拨指导。对刚任教的教师, 评课侧重点放在教学目的性是否明确, 教学重点是否把握,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条理是否清楚, 讲课是否合理等。

2. 评课内容

评课要以观察和记录的材料为依据。评课时, 一评教师的组织能力, 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语言的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等;能否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讲练结合, 抓住知识主线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二评教师的调控能力, 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调整教学的各个环节,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评教师的教学机智, 观察教师能否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是愉快的、和谐的、兴奋的、有成就感的。能否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信息, 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果断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四评教师的习题设计, 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 设计出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开放性的练习题, 任学生自由选择, 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最终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 有效地去组织课堂教学。

当然, 评课时还可以评教学方法, 评教师素质以及评教育教学效果。

3. 评课的艺术和技巧

如何听课与评课 第5篇

一、听课时要分析什么?

在观摩别人课时,通过感官捕捉到的仅是组成教学过程的表面现象,还不是事物的本质。对这些现象必经过一番思索加工,即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深化自己的认识,揣摩教者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独具匠心。把认识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听课者与执教者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2、3、4、5、比教材处理。看执教者是怎样处理教材的,同自己的做法比,有什么不比教学过程的设计。看环节的开始、过度,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自比教学方法选择。看执教者是怎样因课程、学生、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比板书设计。看板书的科学性、艺术性。

比教学基本功。看执教者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与教学机智。同?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己平时设计有什么不同,本课设计有什么好处,是否“巧”与“实”?

二、如何评析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1、看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学设计是以“教”为中心,还是“学”为中心。

2、看是否正确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学习目标,抓住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学习导航。

3、看是否巧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看是否针对教材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组织多种形式的自学、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并做到有效调控。

5、看是否提示知识形成过程,暴露思维,并适时适度点拨,让学生去发现规律。

6、看是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方法、长智慧。

7、看是否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实现第二次飞跃。

三、如何评定授课者的思维训练?

1、看训练意识。教师课堂上训练意识如何,可以从思维训练的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几个方面做出评析。

2、看训练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大体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思维激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

3、看训练方法。(1)看思维训练设计是否巧妙,能否诱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看思维训练能否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思维品质(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

4、看思维习惯的培养。

四、如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评数学课?

1、是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活动?

2、是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是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4、探索的问题是否与生活密切联系?

5、是否让学生有充分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6、从课堂上你发现学生具备下列能力了吗?

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能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浅说如何评课

(一)评课评什么?

教学目的——明确不明确 教材把握——准确不准确 教学设计——科学不科学 教学方法——恰当不恰当 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 教学理论——先进不先进

注意:评课不是追求结论,应就事论理。

浅说如何评课

(二)根据课型 把握特征

一分为二 评准评深(优点与不足、实事求是)

边听边记 口说有凭(做好笔记:亮点、败笔、失误、不足)巧选角度 概括提炼 理论支撑 亮点印证(就事论理、名人名家理论、挖掘亮点)鼓励为主 给人信心(一两句话点不足,要有人文观)

优秀评课稿提纲:

(一)评《怎么过六一》口语交际课

心心相印的真教育 交流真情感 培养真能力 关注真过程 实现真体验 探索真价值 追求真发展

(二)评《把夸奖送给你》口语交际课

一、课前“引导”,创设情景;

二、课中“指导”,促进发展;

三、细节“教导”,促进生成;

四、评中“教导”,促进提升。

不足:忙于教学流程,语言缺乏示范性。

(三)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阅读课

一、对话的课堂——师生互动多样化

二、实现的课堂——主动参与全员化

三、情感的课堂——鼓励评价多元化

四、开放的课堂——自主表达个性化

不足:情景设计不够生活化。

(四)评《明星》

解放孩子——情感的课堂

创设情境——活动的课堂 弘扬个性——开放的课堂 注重评价——创新的课堂

不足:引例太沉闷

(五)评《明星》

新课标精神照“明星” 生动活泼话“明星”

一、整合“三个课堂”

人在小课堂,心在大课堂 走出小课堂,开辟大课堂 回到小课堂,放飞大课堂

二、紧扣“三个环节”

听课与评课 第6篇

“同行听课”,顾名思义,是组织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去听课,这种听课具有权威作用,是教研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行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汇诊”,是教学内容的精雕细琢,是教学智慧的升华。

组织好教师同行听课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我系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同行听课工作,把同行听课作为一个常规工作来抓,且常抓不懈。而且每学期都注有新的内涵。我就我系在同行听课方面的一些做法谈一些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领导重视

我系要求各个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一周之内,提交同行听课安排表。每位系领导要分配到一个教研室中去参与同行听课,指导与协助教研室主任开展工作,系部督导不定期地随堂听课。

组织同行听课分四路进行,一路是系部组织公开课,一路是教研室组织同行听课,一路是系督导组织随堂听课,还有一路是“一帮一”听课和自由听课。各路听课交叉或同步进行。

二、安排合理

对于教研室组织的同行听课,我们要求每个学期每位老师必须讲一堂有准备的课,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听课老师必须在三人以上,必须由教研室主任或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当听课组长,且当堂无课的老师要尽量参与听课。

系督导组织的同行听课要求贯穿于整个学期,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主要抽查任课老师日常的教学情况。即听课前不告知授课老师,听课成员为系部督导成员,规定每一位系督导员负责一个教研室的老师的听课。

系部组织的公开课,由教研室推荐教学水平较高的老师讲课,要求全系当堂无课的教师参与听课,要求讲课者必须准备5份以上的教案,必须经过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说课。

“一帮一”听课,要按照督导的要求,每学期第一周内作好计划交系部。

自由听课由老师自行安排,但必须完成规定的数量,系部主任及书记各12小节,系部副主任、实训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各12小节。系部主任助理(负责系部督导工作)25小节;专任教师中的兼职督导员20小节;“一帮一”结对教师中的青年老师16小节,指导老师5小节;专兼职老师5小节(无正式教师经历的新教师进校第一年20小节);学生管理有关干部4小节,班级辅导员12小节。听课数量不累加,有多重身份时达到最高要求即可。

三、评课有力

1. 职业教育评课的原则

(1)看是否突出了能力培养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职教课程,评课要看课堂教学是否突出了能力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看是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识,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在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这是各类教育都要遵循的原则,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评课要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3)看是否体现了因材施教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成的。包含:(1)数学智力;(2)空间智力;(3)语言智力;(4)自然智力;(5)音乐智力;(6)身体运动智力;(7)存在智力;(8)人际交流智力;(9)个人内在智力;(10)情感智力。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给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启示,要注意因材施教、和谐发展。因此评课要看老师能否因材施教。

2. 评价项目

理论课、纯实践课(含理实一体化课)评价项目有所侧重。理论课评价是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课堂效果、教学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的,采用百分制评分,评分比例分别占20%、20%、30%、、20%、10%。

纯实践课(含理实一体化课)评价是从实训项目、实训文件、实训条件、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打分的,采用百分制评分,评分比例分别占20%、10%、10%、、40%、20%。

3. 评课方式

(1)个别交谈式。属于非公开课的评课,我们采用个别交谈式评价。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与讲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讲课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谈谈对课的看法。个别交谈式的评议容易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评课者提出的问题容易被任课老师接受,其次,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探讨问题的深入。

(2)集中讨论式。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公开课。评课程序主要包括下面的步骤:第一步,讲课者介绍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第二步,听课者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充分的讨论;第三步,由听课组长综合大家意见,对该课作一个整体评价,评价应切实归纳出几条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有关建议,增强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印象。

四、考核实在

同行听课后均要求当场打分,将同行听课表进行汇总后交系部保存,作为考核老师教学水平的依据之一。我们将教师同行听课的分数实事求是地上报院督导,纳入院督导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占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总分的15%。只有考核实在,才能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局面。

五、应注意的问题

1. 对授课老师的要求

公开课、有计划的同行听课,要求授课老师认真对待。公开课要求授课老师认真备课,要准备好教具或实训设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准备好教案。公开课讲授前,要求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与说课。

有计划的同行听课,要求老师认真备课,准备好教案,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随堂听课时,要求授课老师按原计划上课,不允许因有老师听课就临时改变授课计划,如挑选自己认为好讲的内容,或本来要讲不好讲的内容而改为做练习复习,等等。

2. 对听课老师的要求

听课老师不能是完成听课任务,而要充当三种角色:学生角色、教师角色、裁判员角色。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课,看是否能听懂,学会了什么;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听课,假设是自己上这堂课程,应该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站在裁判员的角度去听课,依据评课原则,根据评课项目,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一堂课,不得讲套话、讲废话,更不能讲外行话。

3. 避免搞形式主义

在组织教师同行听课时,要避免搞形式主义,为应付而做。特别是公开课,一定要选教学水平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创新性的老师来讲,在讲课前教研室一定要搞好集体备课,要进行说课,使公开课有示范效果、有榜样作用。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搞好了同行听课与评课工作,能够促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明显上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摘要:作者对同行听课下了定义, 介绍了同行听课的组织形式与评课的原则与方式, 并阐述了组织好同行听课与评课的一些经验做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同行听课,评课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件.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3]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同行听课记录表.

[4]刘电芝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8) .

上一篇:物理课堂有效性分析下一篇:财务控制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