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应范文

2024-05-18

生态效应范文(精选12篇)

生态效应 第1篇

丘北县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 境内主要发育沉积岩类, 以三叠系地层分布为主, 占全县3/4以上面积, 还分布有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寒武系等地层。境内占主导地位的构造为东西向构造, 其次为弧形构造和北东向构造。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地带整个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 地形起伏变化大, 地貌类型复杂。地处云南高原东南低纬度季风区, 水气来源充足, 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同时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66条, 河流众多且密集。森林土壤主要有褐红壤、黄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

1 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防治荒漠化生态土壤物理性质的生态效应。各样地同级石漠化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系数值降低, 意味着研究区土壤经治理后, 各物理性质指标的空间变异程度减小。土壤样品的总孔隙度呈小幅下降趋势,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腐蚀, 耐冲击,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 毛管孔隙度大幅下降, 土地结构的变化更符合常规, 水持土壤能力好,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力。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质量较高, 除显著增加田间持水量外, 还增加了土壤最高含水量的比重, 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毛管容量显著下降, 毛管孔隙率变化减少, 毛管持水量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但地面上平均容量的大约30%仍然能够为作物增长提供足够的水分条件[1]。

目前, 丘北县石漠化的治理现状是, 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严峻形势, 已引起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民众的高度关注, 现已被列为2011年石漠化治理县, 实施封山育林1961 hm2, 人工造林720hm2, 项目于2012年底完成。

2 土壤营养元素提高的生态效应

任何有机物小的变化, 潜在的、轻度的石漠化土壤总体呈有机质含量下降、岩石有机质含量增多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在治理后呈显著上升趋势, 总氮含量的平均值增幅达到18%, 全磷含量增幅约20%, 其中钾的总含量有降低趋势, 平均下降约43.5%。全氮和全磷这些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 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质。

3 植被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土壤p H值、全盐含量、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往往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格局分布。各样地植物高度、地径、冠幅、均匀度等特点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植物生物量有明显提高的潜力, 生态效应明显[2]。不同级别植物群落变化的生态效应与土壤质量生态效应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一致性。县林业局成立了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从全县林业系统抽调26名专业技术员, 组成监测技术队伍, 开展了第2次石漠化监测工作。通过本次监测调查表明, 丘北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毁林开垦, 对森林资源的过度樵采和长期以来岩溶地区群众主要以薪柴为能源, 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层逐年变簿、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土地严重石漠化。

4 结语

综合分析表明, 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应紧紧抓住国家已经把石漠化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计划的契机, 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进一步加大石漠化的治理力度。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 切实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尽快恢复和增加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 不断改善和提高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全县石漠化动态监测体系, 为全县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以丘北县为例, 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1]熊平生, 袁道先, 谢世友等.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基本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 2010 (4)

浈江流域生态建设水文效应分析 第2篇

浈江流域生态建设水文效应分析

根据小古、长坝站的实测资料,通过分析年面雨量与年输沙量关系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浈江流域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 者:丘蔚天 QIU Wei-tian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韶关分局,广东,韶关,512026 刊 名:广东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年,卷(期): “”(4) 分类号:P333.4 关键词:浈江流域   生态建设   面雨量   输沙量  

生态补偿破解邻避效应 第3篇

工作要靠前

政府强化组织,乡贤一起来出力

“垃圾围城,无路可退。”对有137万人口的潮南区来说,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已刻不容缓。可是,群众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抗拒心理不容忽视,如何让项目顺利落地?

“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工作一定要做在前,化被动为主动。”潮南区区委书记陈武南提到,2013年以来,潮南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上马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以区长刘永铭任组长,分管常务副区长周昭勇为副组长,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及早研判各种问题,尽快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再来想办法。”

从2013年初筹备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领导小组提前介入、提前准备,研究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且制定项目建设倒计时工作计划,督查部门加强工作跟踪和督促检查,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进程。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群众休戚相关,在推进建设中,潮南注重把群众广泛参与纳入决策程序,在重点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政策制定等方面,广泛征求、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就把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做在前,有效避免了“决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

“工作要靠人做,思想统一很重要。”陈武南认为,任何工作都会有困难,关键是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干部如果都认识不到位,怎么带动工作开展。”潮南区常务副区长周昭勇提到,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务虚会议,统一认识,坚定了把项目做好的决心。“区主要领导经常借助在全区各有关会议和重要场合向广大干部群众极力宣传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上下的思想,凝聚一致的共识,形成工作的合力。”

宣传必须抓住重点,潮南许多杰出乡贤在当地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当地政府充分发动乡贤的引导作用。“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多次拜访乡贤,向他们做好项目的解释沟通工作,并通过他们做好村民工作,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丽凤介绍说。

当地同时开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党员干部座谈、学校企业宣传、老人会协同做工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政策,多管齐下,发动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为项目建设争取安定的舆论环境。

宣传只是手段,要让群众信服,还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和群众的影响,潮南区不断优化项目设计,烟气排放按目前的最严标准执行,即要求同时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和《欧盟2000烟气排放标准》(EU2000/76/EC)。项目烟气处理技术标准的提高,有效化解了群众的思想负担。

选址要科学

各镇各选一点,科学来比对

2013年8月17日,潮南区政府办公大楼会议室里,来自全区11个镇(街道)的232个村的村委书记齐聚一堂,全区已经很久没有召开如此大型的会议,各位村书记心里都在揣度,“区里又有什么大动作呢?”

当区政府宣布全区11个镇(街道)各筛选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地点的时候,各个村书记坐不住了,大家几乎都发出同样的声音,“千万别选在我们村。”“区里既然定了计划,那就一定要坚决执行下去。每个镇都必须选一个地点,至于最终定在哪里,根据科学来论证。”陈武南说,群众有意见可以理解,但是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不能一反对就放弃。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定态度下,潮南区城管局迅速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对各个选址方案进行全面比选,最终确定选址。“选址始终坚持将把对村民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原则。”潮南区城管局局长周友雄表示,几经比对协商之后,选址最终确定在两英镇风华村古楼山大坷尾洋地块。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地点地处大南山腹地,远离乡村和居民点,这也为项目的顺利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什么选在风华村?到底有没有污染?咱们村能受益吗?”风华村委会主任邱定辉说,虽然区里选定了地址,但是村民满腹疑虑,抵触情绪还是非常大。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为了打消群众心头的疑虑,潮南区先后组织三批70多名风华村民,到项目承建、运营方在四川成都建成的祥福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考察。对这个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我们去看了之后感到很惊讶,厂区看不到垃圾,闻不到刺鼻味道,企业老总办公室就在主厂房里面,这样的厂子竟然比我们村里很多人的家门口还整洁,也是奇怪了。”回忆参观情形,邱定辉感慨地对记者说:“村民看完之后,心都安了,也不再反对。后面还有村民想去参观的,大伙都说不用看了,肯定没有问题。”

参观后的村民回到村里,成为了义务宣传员,向村里和在外的乡亲做解释、答疑惑,口口相传,进一步清除了群众心理疑虑,为项目的推进奠定了群众思想基础。

补偿要到位

利益共享化“邻避”为“迎臂”

“项目发展涉及征地、拆迁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何让村民由拒绝到欢迎、支持,需要新思路新办法。”在陈武南看来,前期工作消除了村民的误解和疑虑,让村民的认识回归理性,项目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但从项目的长远发展来看,还必须让村民感受到项目发展带来的效益,这才是治本之策。

“我们秉着解决民生的态度,邀请村民提出要求。当然,这些要求要有依据或者有先例,而且是解决民生问题,要有法律的依据,区里也有能力解决的。”陈武南介绍说,在与村民进行深入沟通协商后,潮南区提出了一揽子优惠政策。

nlc202309090813

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谁受损、谁受偿”的原则,潮南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首先是做好征地补偿,项目征地补偿费用参照揭惠高速公路潮南段征地补偿标准,由区财政在项目动工前一次性向村民支付征地补偿费约1197万元。

在项目运营期间,每年帮助全村5413人缴纳医保、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在项目建成投产后逐年支付,每年400多万元。其次是坚持利益共享,按人口每年给予固定的补偿,让当地群众真正感受到项目落地带来的红利和实惠。“每年每个户藉人口给500元,这些地本来都是山地,原来基本不能带来收益,项目实施后反而为村民带来了增收,村民都很高兴。”邱定辉提到,区里同时投入1490万元帮助项目村里解决修建道路、修筑桥梁、建设校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项目,增加村工业用地和宅基地用地指标共60亩。

根据这个方案,风华村实际上每年综合获利约500万元,项目运行30年时间可以获利约1.5亿元。“我们刚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政府提要求,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对我们提出的意见逐条答复,特别是帮助解决村里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出乎我们的意外。”这项以人为本,重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设计,最终获得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去年8月,风华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会的61名村民代表对项目落地和生态补偿方案一致表决同意。

“生态补偿机制的本质是对利益重新协调分配。”陈武南认为,通过利益共享,企业出让一定的预期经营收益,政府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从而弥补村民对于土地被征收、生活环境可能被改变的心理预期以及项目实施后对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实质性影响,达成了一种新的利益平衡。“这笔钱主要从垃圾处理费中支出。”陈武南介绍,潮南区垃圾处理费在省里提出的标准上每吨增加20元,作为生态补偿的运行费用,这也体现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

“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法依规、有理有据是我们坚守的底线。”陈武南强调,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为核心的利益共享机制背后,实质上也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通过利益共享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既有序推进民生项目,又积极呼应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这也应该成为省内一些地区推进邻避类项目学习的经验。

据了解,在潮南区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2014年9月,通过BOT公开招投标,中国节能集团环保公司承担该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总投资约6.4亿元,预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项目已于2014年10月29日顺利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抓紧进行中,预计2016年12月完成主体建设,2017年有望正式点火运行。

生态效应 第4篇

1 中国水利工程的开发与生态效应

1. 1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负面的效应扩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三十米以上大坝数量在持续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 1973 年我国三十米以上大坝共一千六百多座, 其中一百米以上十四座。到1988 年三十米以上的大坝达到了三千七百多座, 其中一百米以上大坝达到了四十多座, 在世界领域分别达到百分之四十一、百分之七。到2008 年三十米以上的已建, 包含在建大坝共有五千多座, 其中一百米以上一百四十多座。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对河流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开发强度、开发范围都呈加大趋势, 尤其是高坝大库方向发展更是凸显。水坝高度越高, 水坝库存越多, 对于河流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影响就越广, 水坝愈高, 对于流域内的水生生物的阻隔更为突出, 影响扩大。

1. 2 水利工程对流域内外负面效应蔓延化

在中国国内建设的水利工程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传统的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的各级支流上,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用电量需求的增加, 全流域开发的态势在不断加强。对河流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由以往仅仅在支流, 渐渐向着干流蔓延。甚至部分河流阶梯性的开发, 造成流域内上游、中游、下游全面的生态系统影响。例如黄河流域的水利开发, 已建成十几座大型枢纽工程, 导致黄河干流自断流时有发生, 严重时达近两百多天, 直接危及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安全。

1. 3 流域生态系统破坏程度南北有异, 北方胜于南方

当河流流域的径流量利用率超过百分之二十时就会对水生态产生很大影响, 超过百分之五十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根据历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相关数据计算表明, 我国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近百分之六十, 南方则为百分之二十。北方海河流域开发程度甚至超过了百分之百。南方的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东南诸河流等有关河流流域开发程度却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北方限于雨水量、河流量、蒸发度等, 水资源利用在持续下降, 甚至持续的、高度的水资源开采, 在北方已经威胁到河流生态系统的安全。

2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现状

2. 1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特点

( 1) 伴随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现今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 为应对自然灾害或生态灾难的应急性和常规性的调度; 在一些经济发展快速以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的流域, 如珠江、黄河等部分流域也随之逐渐向制度化调度发展。 ( 2) 生态调度重视水域水质量、河道流域结构改善以及水域岸边湿地恢复等为主要目标, 涉及水库水体、河道水体以及河口水体等。由于行政手段人为的干涉较多, 在水域调度方面的日常化、制度化趋势仍然因为涉及有关利益、涉及有关问题, 以致不明显。 ( 3) 掌握水域流量情况, 充分重视水域洪水时期, 水域的资源化与生态调度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近几年在水库动态跟踪技术、水文预报调度技术、洪水水流量控制技术等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从而可以实现生态调度与洪水资源化的有机结合。

2. 2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调度工作较之以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并且生态修复的效果也已经表现, 但是在生态调度方面, 与生态文明的要求依然有差距, 且存在有些问题。一是中国水利工程所实现的大多数生态调度仍以单一的水域水的质量改善、防范洪水影响为目标, 对于明确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物物种的生态调度实践还较少。二是在生态调度过程中, 仍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生态调度过程中, 生态调度的基础是对生态效应的改善。三是对于生态调度的监测技术、网络技术、决策体系等方面亟待改善。

2. 3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中国对于河流的流域管理体制依然是传统的流域统一管理和地方行政区域相结合的方式, 现今尚未建立水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对水权, 特别是生态领域中, 对于水权的划分仍很模糊。在已经实施的生态调度中, 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是多部分、多区域、多行业的协调, 以致利益关系复杂。总而言之, 流域管理缺乏, 严重地生态调度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3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发展趋势

3. 1 完善生态调度技术方法

伴随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发展, 在技术方法方面, 应加快建立有关已经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河流流域的生态调度技术准则和评价体系。一是要运用有关方法, 确定流域内的流量。二是要实行实时生态调度规则。要进一步对各大流域内的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从而适应经济社会任务。要分清楚不同流域的不同社会经济功能及生态用水需求的流量, 要联合调度, 优化细化强化调度的合理性。

3. 2 完善生态调度长效机制建设

生态调度在于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其合理、科学的进行在于生态调度长效机制的建设。一是要完善生态调度的目标设置。确立河流生态恢复、发展的新方向、新走势。二是保障生态调度水的容量。在竞争性用水状态下, 开展生态调度。在机制上, 采取市场机制与行政方式的结合原则, 依据流域内的水容量, 做到因地制宜, “量水而行”

3. 3 坚持生态调度的基本准则

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要坚持合理、科学、合法的基本准则。首先是要坚持亲近自然恢复准则。其次要坚持因地、因时、因物种制宜的准则。由于每条河流的流域都有自身特征, 所以要因地制宜, 从而使得生态调度目标设置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4 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水利的开发与生态效应, 了解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特点、影响扩大、影响扩展。从而进一步了解到中国水利生态调度的特点与问题所在。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 既要认识到水利工程中水利生态调度的现状, 同时也要完善生态调度技术方法, 完善生态调度长效机制建设, 坚持生态调度的基本准则, 从而促进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发展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水利的开发与生态效应, 了解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扩大化、负面效应蔓延化、南北差异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到中国水利生态调度的特点与问题所在。由此提出要完善生态调度技术方法, 完善生态调度长效机制建设, 坚持生态调度的基本准则, 从而促进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生态调度

参考文献

[1]禹雪中.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调度初步研究.水利水电技术, 2005.

[2]唐晓燕.美国和加拿大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3]鲁春霞光.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资源科学, 20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论文 第5篇

4结语

总之,科学客观地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其水利工程对气候、水文产生的影响,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风险,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地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上下功夫,不断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工程做出更加精准、科学地评价,实现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建平.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管理工程,,9:183.

关于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前言:在生态城市构建理念深入的背景下,城市绿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侧重于自身生态环保价值的实现。其中绿色植物的选用从功能角度不仅体现在吸附或吸收等作用方面,对于固碳释氧以及污染程度的降低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绿地建设,分析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此推动生态城市的构建。

一、固碳释氧方面城市绿地的作用机理分析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固碳释氧过程中绿地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为植物生长全过程以及自身的光合作用可对CO2进行吸收。如McPherson在研究萨克拉门托市时证明,城市绿地利用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每年至少达1.2t hm-2a-1,充分说明对于吸收CO2城市绿地的作用极为明显。其二为在绿地蒸发作用以及树荫条件下,人类生产生活中CO2的排放量将因此较少。其三为绿地土壤与植被能够吸收CO2,如国外学者如Pataki以及Nowak等人结合美国十个城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热量与温度的控制可通过绿荫面积的扩大而实现,同时绿地中土壤所吸收的CO2根据研究得出每年吸收量至少为2.9tCO2hm-2a-1。另外,关于固碳释氧中绿地作用的研究在国内也较为深入,主要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首先,绿地类型的不同对固碳释氧效应的影响程度,如研究中发现乔灌草型的应用使固碳释氧效应更为明显。其次,树种类型的不同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中通过对广州地区的绿化树种进行试验,证明叶片层次较多且树干粗壮的树木所取得的固碳释氧能力极为明显。综合来看,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城市绿地作用机理的分析,国外多以固碳释氧机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而国内侧重于绿地类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差异。实际研究中应结合二者的优点,保证在机理分析过程中正确估算固碳释氧能力的价值,使固碳释氧效应在绿地作用下表现更为明显[1]。

二、降温过程中城市绿地的作用分析

城市绿地在降温方面的作用亦可称之为降温效应,尤其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要求利用植被蒸散与光合作用等使“热岛效应”得以减缓。国外现阶段在进行绿地降温效果研究方面,以Jauragui等人为典型代表,分别选取潮湿与干燥两个季节对墨西哥公园绿地降温作用分析,结果证明干燥季节绿地降温大约可在4℃左右,相比之下潮湿季节降温幅度仅为1℃,说明绿地降温效应一定程度受空气湿度影响。再如Kawashima等学者在研究绿地降温效应中发现东京地区城郊与室内降温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城郊地区绿地主要以稀疏植被为主,降温效果表现极为明显。对此方面研究我国许多学者也分别选取不同城市如北京市、太原市等地做出同样降温效应的分析,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综合来看,城市绿地在降温效应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改善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途径,但降温效应的程度受空间与空间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城市绿地的降噪效应分析

城市绿地在实现降噪目标方面往往受绿地树种类型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利用绿地进行降噪通常控制在5-10dB之间,其中10dB降噪效果的实现要求绿地在整体结构方面保持浓密,且宽度设计需保证在100m以上。国内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类型绿地组合所获取的降噪效果分析,发现若采用草坪、灌木与乔木相结合的方式且使绿地结构以紧密型为主,可获得良好的降噪效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影响绿地降噪程度的除绿地结构、植被类型等方面外也包括如噪声的频率等因素,要求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影响因素做好绿地结构的设置[2]。

四、城市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绿地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对动物与植物两方面的保护功能。结合Cornelis等人关于公园中动物多样性的研究,选取15各不同城区公园发现两牺动物大约在60%左右,哺乳鸟类也在50%以上,能够说明动物多样性保护中公园绿地的重要作用。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国许多学者多认为绿地系统的完善需从物种引进方面着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区域土壤与气候条件会对植物多样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草本植物的多樣性水平较低,而乔木林多样性表现却比较明显。综合来看,城市绿地可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效应,需注重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设计城市绿地,做好物种的引进工作,发挥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3]。

五、城市绿地在减轻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该效应又可称为抗污染效应,集中体现在城区绿地对有害性气体的吸收与降尘方面。其中在有害气体吸收方面,多体现在氯气、氟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气体。通过研究发现绿地面积越大能够吸收的有害气体越多,且不同类型树木吸收有害气体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二氧化硫吸收过程中通常乔木林的作用较为突出,而能够对氟化物起到作用的主要依托于叶片气孔。另外氯气的吸收与净化通常需对植被自身机体进行破坏而实现,植物在吸收氯气后自身细胞液pH值将大幅度降低,其中的叶绿素成分被破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此外,城市绿地除尘方面则体现在直接进行尘埃颗粒的吸收或利用空气流通实现降尘的目标。一般影响降尘效果的主要受叶片浓密度影响。由此可总结,绿地在吸收或净化有害气体方面的影响因素多集中在植被的类型以及绿地面积方面,而降尘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叶片结构以及绿地构成等方面[4]。

结论:关于城市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以往学者研究以及文中的分析,发现城市绿地能够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多体现在降噪、降温、抗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释氧等方面,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影响城市绿地作用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李智山.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1,23:302-315.

[2]李莹莹.城镇绿色空间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王忠君.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生态效应 第7篇

1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它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有关[5,6]。正是由于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存在, 当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后首先是通过体液流动渗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通过内循环进入组织液、淋巴等[7]。

1.1 纳米SiO2材料的免疫毒性效应

1.1.1 纳米SiO2对免疫器官的损伤作用

纳米SiO2可在脾组织和淋巴结组织内大量沉积, 促使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大量聚集并活化, 进而导致脾、淋巴结肿大。雄性昆明种小鼠经随机分组后, 分别暴露于含 (10±5) nm或1~5μm的SiO2粉尘环境中 (染毒剂量为50mg/m3、200mg/m3) [8,9]。纳米高剂量组小鼠脾脏器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剂量组, 该组脾脏可观察到组织间隙出现水肿液, 可能由于纳米可以逃避免疫细胞的监视和吞噬, 分布于脾脏的纳米粒子的直接损伤作用引起脾脏损伤;纳米低剂量组和微米染尘组小鼠的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呈现降低趋势, 可能体现了免疫系统受到损伤的情况, 但组织细胞结构正常。

1.1.2 纳米SiO2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亦称固有免疫, 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纳米SiO2的免疫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纳米SiO2通过扰乱巨噬细胞的正常生物学功能导致免疫系统毒性。研究显示, 暴露于含 (10±5) nm或1~5μm的SiO2粉尘环境中, 可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弱, 且纳米SiO2的影响大于微米SiO2。Van等[10]将J774A.1小鼠巨噬细胞暴露于两种不同的50nm的SiO2颗粒, 结果表明:随着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增加, 巨噬细胞活力逐渐下降, 经脂质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颗粒 (Q-SiPaLC) 对巨噬细胞活力影响相对较小。

1.2 纳米碳管的皮肤毒性效应

纳米碳管主要包括单壁碳纳米管 (SWCNT) 、多壁碳纳米管 (MWCNT) 和双壁碳纳米管 (DWCNT) 等[11]。碳纳米管与常规化学物质经皮肤吸收不同, 受纳米碳管的尺寸大小、结构、形状、表面积以及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 进而影响其对皮肤的穿透性以及与基底细胞的作用程度。美国学者Shvedova等[12]用人表皮角化层细胞培养的方法对SWCNT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 染毒18h后, 出现了氧化应激和细胞毒性的表现, 主要为自由基的形成、过氧化物的积累、抗氧化剂的耗竭和细胞活性的降低。

1.3 纳米TiO2的生物毒性效应

1.3.1 纳米TiO2对肺组织的毒性

经呼吸道进入肺部的纳米TiO2颗粒在肺组织沉积后, 会进一步渗透到组织内部, 继而诱发炎症细胞增生、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以及纤维化等一系列炎症反应。Bermudez等[13]对小鼠、大鼠和豚鼠分别进行纳米TiO2颗粒的空气暴露毒性实验后, 对鼠的纳米TiO2颗粒在肺组织中的多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 结果均显示出一定的毒性改变。

1.3.2 纳米TiO2对细胞的毒性

由于纳米TiO2颗粒具有超微性, 因而在被机体摄取后很容易穿过细胞膜而进入到细胞内, 甚至进一步通过核膜而进入细胞核。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使之与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 继而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14], 其主要表现为:破坏细胞膜, 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

1.3.3 纳米TiO2遗传毒性

纳米TiO2能引起DNA氧化损伤, 使DNA解旋和断裂, 从而影响DNA的结构和表达。Warner等[15]用320~400nm的紫外线照射含纳米TiO2溶液中的小牛胸腺DNA,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分析显示有8-羟基鸟苷的生成, 表明纳米TiO2对DNA存在氧化损伤作用。Reeves等[16]以GFSkS1细胞为研究对象, 对比研究了在有无UVA光照下纳米TiO2颗粒对GFSk-S1细胞DNA的损伤情况, 结果显示:在没有UVA光照的情况下, 细胞DNA氧化损伤较轻;反之, 氧化损伤程度更严重。

2 纳米材料的生态环境效应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类逐渐认识到需要使用新的材料 (纳米材料) 和方法 (纳米技术) 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然而纳米材料特有的理化性质也使得人类很难预测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效应。

2.1 纳米碳管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效应

2.1.1 纳米碳管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研究

Zhu等[17]测定了0.1~200μg范围内MWCNT与贻贝棘尾虫的存活率曲线。发现当MWCNT浓度高于1.0μg/mL时, 对贻贝棘尾虫有剂量依赖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证明纳米碳管损伤了细胞大核和细胞膜。用扫描电镜观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小核因损伤而消失, 损伤的大核染色质发生收缩, 原来分散的核仁相连且出现空洞;线粒体的部分脊消失, 内部出现空洞。

2.1.2 纳米碳管对浮游植物的毒性研究

浮游植物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生产者,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 纳米碳管对浮游植物的毒害及浮游植物对纳米颗粒的积蓄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Baun等[18]用超纯水和池塘水制备的SWCNT悬浊液进行研究, 未发现纳米碳管对藻类有毒性作用, 原因可能是在两种体系中, 碳管都团聚成了更大的颗粒, 游离存在的纳米级碳管太少, 不足以发现其毒性的存在。

2.1.3 纳米碳管对水生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微生物在维持水生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观察了SWCNT、MWCNT、富勒烯水相和胶状石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细胞毒性, 发现SWCNT在所研究的4种细菌 (革兰氏阴性的埃希菌属、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 的单一培养体系、自然水体、工业废水中都能产生比其他三种碳纳米材料更强的细菌毒性, 使细菌失活的比例最大;MWCNT对不同属细菌的毒性差异很大, 总体来说毒性中等[19]。

2.2 纳米TiO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适量的纳米TiO2材料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在光照条件下, 表面可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 (·OH) , 环境中的自由基可以直接作用于植物体或诱导植物体内产生自由基, 对于单细胞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对高等植物而言, 自由基作为一种信号, 激发植物的多种生理功能;在逆境条件下, 植物体内自由基含量会应激提高, 从而诱导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活力的提高[20]。但当环境胁迫过强时, 大量的自由基超过了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 自由基将直接攻击蛋白质、DNA、脂类等多种生物大分子, 引起体内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增加, 损伤有机体, 甚至造成有机体死亡, 且当纳米TiO2材料的暴露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能堵塞植物叶片的气孔, 改变植物的气体交换及光合作用, 影响植物生理功能。

2.3 纳米ZnO对细菌的毒性

ZnO本身具备良好的抗菌特性, 会对生态环境中的细菌产生破坏。目前研究者关注纳米ZnO对细菌的毒性, 逐步揭示出其细菌毒性的特征和机理。在毒性特征方面, 2001年, Yamamoto[21]比较了不同粒径的Zn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性。通过测试培养体系的电导率, 来确定毒性 (通常培养后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 。对于同一尺寸的ZnO, 浓度越高, 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 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纳米ZnO的粒径越小, 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这个实验说明随着粒径的减小, 纳米颗粒的毒性呈增大趋势。细胞壁更厚的革兰氏阴性菌对纳米ZnO的尺寸更敏感, 尺寸效应更加显著。

3 降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毒性的措施

了解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 认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中纳米材料的危险性问题, 针对纳米材料危险性提出解决方案。

3.1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和改性

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 人为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形态, 提高在复合体系中的均匀分散力是制造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纳米材料毒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 可以降低纳米颗粒的固有毒性, 大大提高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从而使纳米材料在人体内的使用变得较为安全。

3.2 合成无毒或低毒纳米材料

为了降低纳米碳管毒性, 需要研究纳米碳管合成机制和优化合成的工艺和技术路线, 在不影响纳米碳管合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 尽量选用毒性较低的金属做催化剂, 同时降低金属催化剂用量。从源头上降低纳米碳管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对于其它具有相似毒性机理的纳米材料, 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降低甚至消除毒性。

3.3 采用毒性较低的纳米材料进行替代

在不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择同一类纳米材料里面毒性小的材料, 从而使得有可能接触这些纳米颗粒的人的风险大大降低, 这种方法恰恰是在不改变纳米颗粒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前提下, 唯一可以做到降低纳米材料毒性的比较可行的办法;不过需要对所使用的纳米颗粒进行比较系统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4 结语

经过近年的研究, 对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已经取得一些共识, 但还存在很多争论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纳米复合相变材料中的纳米材料以纳米尺度进入生物体、环境系统以后, 与生命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与环境效应, 是一个新兴的、典型的学科交叉领域。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生物效应与环境效应的研究必须与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

摘要:针对近年来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发展现状, 重点指出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 提出了降低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毒性的措施。为促进纳米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支持。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第8篇

1 水源涵养林的流域试验 (系统) 研究

森林水文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集中在森林变化 (主要是森林砍伐而不是造林) 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1900年开始于瑞士Emmental山区2个小流域的对比试验是研究森林变化对流域产水量影响的开端, 也是现代试验森林水文学开端的标志。美国始于1909年的Wagon Wheel Gap的试验研究是严格意义上的对比流域试验, 从此以后, 通过流域试验评价植被清除或植被类型变化对流域产水量影响的研究日渐增多。对比流域试验研究在美国于1965年左右达到了顶峰。从各国的研究结果来看, 普遍认为流域产水量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减少而增加, 造林及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减少流域产水量。但是由于存在环境异质性, 也有得出相反结论的, 这就使得采用流域研究、系统研究的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无法可靠地推广到其他领域, 迫使人们从20世纪60~70年代起更加注重森林水文过程物理机制的研究[2]。

2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作用过程的研究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就其本身来说, 涵养水源的功能并不强大, 但是由于它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十分明显, 同时水源涵养林使林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了流域的水文过程, 使其在水土保持、调节洪峰、净化水质、水源涵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 林冠截留

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滴, 由于受到林冠层的截留作用, 发生了到达地面过程的第1次水量分配, 将大气降水分配为穿透雨量、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三部分。由于林冠的截留作用, 减轻了雨水对地表面的直接冲击, 对林地土壤层有一定的间接保护作用, 也减缓了地表径流的形成, 同时加强了森林中的水分循环。林冠对降水再分配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水文生态功能之一, 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功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林冠截留量的大小受到风速、降雨特点、树种、林龄、郁闭度、林冠蒸发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量平均为134.0~626.7mm, 变动系数为14.27%~40.53%, 截留率平均为11.40%~34.30%, 变动系数为6.86%~55.05%[3]。由于其具有时空异质性, 国内外的学者根据影响林冠截留的各种因子与林冠截留量的数量关系推导出降水截留的经验理论模型, 其中以Rutter模型和Gash解析模型较为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4]。

2.2 森林枯枝落叶层截持水

降水通过林冠后, 到达枯枝落叶层, 进行到达地面过程的第2次水量分配。森林枯枝落叶层具有较大的水分截持能力, 而且提高了土壤抗冲性, 减缓了水在土壤坡面上的流动速度, 阻滞地表径流, 减小径流泥沙量, 增加了水向土壤中入渗的机会, 提高了土壤渗透性, 从而影响到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充和植物的水分供应, 还能够减少林地水分蒸发。因此, 枯枝落叶层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调节、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的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蓄留量与森林流域产流机制密切相关, 并受枯落物组成、林分类型、林龄、凋落物分解程度和积累量、前期水分状况、降雨特点等的影响。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生物量为3.5~26.8t/hm2, 其变异系数为18%~68%, 其中冷温型或温型的山地落叶松森林最大, 热带山地雨林最小。而针阔混交林凋落物的持水能力要高于阔叶林或针叶林。我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吸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 各种森林的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率平均为309.54%。

2.3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及贮水

降水通过林冠、枯枝落叶层的截留, 到达林地土壤表层, 开始进行第3次再分配。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的主要蓄库, 土壤的降雨贮存能力与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关系更为密切, 它是森林保持水资源的关键。森林植被明显影响林地土壤的孔隙度, 尤其是增加了非毛管孔隙度, 从而使森林土壤具有较大的入渗率、入渗量和渗蓄能力, 加大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蓄能力。

国内目前一般使用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饱和含水量来计算林地贮水。对各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 (0~60cm) 的蓄水量的研究表明, 非毛管孔隙蓄水量的变动范围为36.42~142.17mm, 平均为89.57mm, 变动系数为31.06;最大蓄水量相应为286.32~486.60 mm。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 特别是阔叶林生态系统, 森林土壤的孔隙发育好, 非毛管孔隙度为12%~26%, 土壤蓄水量为100~150 mm, 林地的蓄水能力较大;温带和寒温带森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低于12%, 土壤蓄水量为36~90 mm, 蓄水能力相对较小[5]。

2.4 林地蒸发散

蒸发散是一个生态学、水文学和气象学的重要过程, 是林木、林下植被和地面这一整体向大气输送的水汽总通量, 即森林全部蒸发和蒸腾。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森林植物的基本生态特征和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对水分消耗的影响, 通过对蒸发散的估算有助于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 同时也能分析计算林木需水量及土壤水分亏缺, 是森林水文平衡研究中一项重要因子, 是森林水文循环中的主要课题。

林地蒸散量受森林年龄、气候和降雨量等各种因子的影响, 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森林蒸散量会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微弱增加, 而相对蒸散率降低, 通常相对蒸散率在40%~90%之间变化[6]。但是有研究认为, 蒸散量与大于600mm的降水量不相关, 与小于600mm的降雨量相关, 而且潮湿流域的年蒸散量相对恒定[7]。当前, 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包括截留损失在内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蒸发散量大约占降雨量输入的40%~80%。

3 水源涵养林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国内外在森林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水源涵养林效益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水源涵养林对径流泥沙量的控制。通过林冠和枯落物层的拦截和消能作用, 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及径流速度, 减弱雨水对土表的直接冲击和侵蚀, 使林地表层土壤不会迅速流失。同时森林土壤良好的水分渗透性能及林木根系强大的固土作用, 可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8]。林木根系在土中交织, 盘根错节, 深入岩缝, 能够防止土坡滑落的形成, 起到固土防崩、阻挡块体运动的作用, 减少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的发生, 从而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结构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90%以上。

4 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

森林对水质和水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方式对水文状况的影响, 之后开始着手进行植被与水量、水质和地表径流关系的研究, 并在许多小流域进行诸如过度采伐对水质的影响等一系列对比试验, 这对其后的森林水质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水源保护区,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主要是非点源污染, 即在降水径流的淋洗和冲刷下, 泥沙和泥沙所携带的有害物质随径流迁移到水库、湖泊或江河, 导致水质浑浊恶化。水源涵养林能有效地防止水资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污染, 减少进入水体的泥沙。降水通过林冠沿树干流下时, 林冠下的枯枝落叶层就像过滤器, 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净化, 所以最后由河溪流出的水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3]。

5 结语与展望

水源涵养林在涵养水源、减少径流泥沙含量、有效改善流域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水源涵养林的水文生态研究主要是以水文学方法为主, 对其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涵养水源、减少径流泥沙含量和改良水质三方面。但由于存在环境异质性, 水源涵养林的水文生态效应在不同的水文生态区作用也不同, 今后需要加强对森林水文过程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以便能够将一个流域的研究结果可靠地外推到其他流域。

参考文献

[1]辛颖, 赵雨森.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 2004, 59 (2) :56-62.

[2]MOISEER B N.Streamflow and forest coverage in watershed in nor-thwest USSR and along Upper Volga River[J].Forestry (RV) , 1984 (5) :4-8.

[3]马雪华.森林与水质[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89.

[4]刘世荣, 温远光, 王兵, 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5]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植物蒸散耗水量计算方法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 2001, 14 (2) :23-28.

[6]FLERCHINGER G N, COOLEY K R.A ten-year water balance of a mountainous semi-arid watershed[J].Journal of Hydrology, 2001 (237) :86-99.

[7]LEWIS D, SINGEL M J, DAHLGREN R A, et al.Hydrology in a Cal-ifornia oak woodland watershed:a17-year study[J].Journal of Hydrology, 2000 (240) :106-117.

生态效应 第9篇

1 地区与林带概况

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6°33′,北纬23°55′~24°48′。该区东邻大埔县,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四季宜耕宜牧。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7.3℃;年平均日照时数1874.2 h;年平均降雨量1 528.5 mm,最多年降雨量2 355.4 mm,最少年降雨量979 mm;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无霜期306 d,最长霜期117 d。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重点利用城郊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公园,以生态景观优美的高速路为藤串起森林公园,以藤结瓜发展山区特色城市、开发客家古村落,促进生态和人文资源深度开发。2011—2015年,很多高速路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景观林带,大大提升了区域景观效果。本研究调查样地共4处(表1),树种类型包括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等,主体搭配模式包括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山杜英、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红花羊蹄甲—香樟—美丽异木棉—鸡冠刺桐和香樟—山杜英—深山含笑4种类型。林带内植株种植成活率均在81%以上,三年生林带树高2.71~6.51 m,胸径3.14~12.55 cm,生长情况良好。

2不同林带季度观赏性

季度观赏性包括四季叶色、花色和叶色的丰富度,花色丰富度是指花色的多样性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叶色丰富度则是指树种叶色的季度变化和落叶树种及常绿树种交替变换。4个林带都有2种以上花色(表2),花色类型包括玫红色花的红花羊蹄甲(林带M2、M3)、粉色的美丽异木棉(林带M1、M2、M3)、黄绿色花的香樟树(林带M3、M4)、深红色花的鸡冠刺桐(林带M1、M2、M3)。4处林带中,M2和M3春、夏、秋、冬四季均有开花树种可观赏,且每一个季节至少有1种花色,而M1则秋季无花,M4秋冬季无花。值得注意的是,林带M2的树种分别有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和鸡冠刺桐,均为红色系和紫色系花朵,且四季均呈现鲜艳绚丽的花朵,观赏性较强。

另外,M2的3个树种均为落叶树种,M4林带3个树种均为常绿树种外,而M1和M3林带的树种均由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组合。生态景观林带树种建议以常绿树种为主,可适当搭配落叶树种,两者结合相得益彰,保证四季有景可观。林带M1和M4均有山杜英,这3个树种均为变叶树种,秋、冬、春三季叶片变红,在众多绿色叶树种中别具一格,具有极佳的景观效果。

3 不同林带生态效应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提高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的功效,因而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4]。空气负离子浓度越高,空气越清洁,感觉就越舒服;空气负离子含量少,空气就越差[5],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大小已成为空气清洁程度的指示针。研究生态景观林带空气负离子含量,对比公路与林带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可作为判断其是否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更是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对4处林带及林带附近公路的空气负离子进行检测(表3),结果表明:2015年4月、7月和10月的各个林带空气负离子整体高于公路带,如林带M2在4月、7月和10月的林带空气负离子浓度依次为(1.80±0.15)万、(1.45±0.05)万、(0.88±0.08)万个/cm3,分别是公路带的1.8倍、12.1倍和1.6倍。4月和7月的空气负离子都明显高于10月,如4月和7月林带M1的空气负离子分别是10月份(0.30±0.07万个/cm3)的4倍和6倍,这可能是由于10月植物进入生长衰弱期,很多树种开始落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大降低的缘故。4月时,林带M2和M3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7月林带M1、M2和M3均具有较高的空气负离子浓度,10月林带M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综合对比可知,林带M2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4月整个广东省气温迅速回升,进入梅雨季节,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几乎饱和;7—8月进入后汛期,受台风影响,暴雨较多,降雨量充沛,空气依然保持湿润;10—12月全省气温逐渐下降,降雨量减少,干旱状态逐渐加剧。本研究对3个季度(2015年度)4处林带的空气湿度调查发现,各林带的空气湿度季度变化基本遵循此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林带M2空气湿度优于其他几个林带,平均比公路带的空气湿度提高了70%~80%。林带M1的空气湿度最低,4月、7月、10月分别为43.12%、50.42%和48.44%。

4 结论

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是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关键,同一区域由于植物组合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建成的沿高速公路线生态景观林带选用了适应本地的乡土树种,形成不同特色、富于变化的景观,不同季节叶色、花色、果形及色泽的变化提升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质量,同时改善了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燕,白晶晶,樊顺江,等.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2):5-9.

[2]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吴琼辉,隋宏.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3):94-96.

[4]倪军,徐琼,石登荣,等.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以上海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04,2(3):30-33.

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内的协同效应 第10篇

IDC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商业策略:智慧生态系统内的建筑协同效应--智慧城市如何支持智慧建筑技术部署》的新报告 (文档号#EI241375) 。该报告探索了如何通过在城市环境里为公共与私人设施部署智慧技术, 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收益最大化, 将帮助决策者、业主以及技术供应商更好地理解合作如何促进智慧技术方面的投资增长,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该报告公布了对智慧技术供应商与城市管理者的访谈结果, 并发布了由IDC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研究团队提出的市场构成。

智慧建筑技术能够优化设施, 带来经济与环境收益, 并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然而, 城市区域的某些“智慧城市”相关举措通常是独立进行的, 与围绕能源管理和可持续性等更大范围的市政举措相分离。针对公共建筑的“智慧建筑”相关举措应相对独立开发, 不要引入更大的包括厂商在内的生态系统, 这是因为通过部署智慧建筑技术获益的市场领先者与业主来自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为公共以及私人业主实现经济与环境收益的最大化, 并且为较大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创造更多价值。

该报告包含以下要点:

1.市政府与州政府应发挥领导能力号召各利益相关者。在建筑物内围绕可持续性, 切实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城市, 将以最高的效率推广智慧建筑技术的应用, 最大程度地促进智慧城市能源、可持续性以及私人项目发展目标等各方面的进展。

2.市政府、私人和公共建筑业主, 以及技术供应商在运作效率、设施成本削减以及可持续性改善等多个方面目标相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为发展与执行战略投资计划, 在城市环境中开发智慧建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应研发相关策略以促进可持续性和高效两个目标的共同实现, 并且帮助业主以更快的速度应用智慧建筑技术。具体策略如:

1、促进创建智慧建筑创新生态系统

2、制定发展政策, 以支持智慧建筑成为更多可持续性举措中的一部分

3、通过集中融资加速投资

4、通过城市举措引导私人业主的建筑思路

该报告强调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 并使他们理解驱动这些目标实现的实际场景。此外, 报道总结了关键利益相关者如何理解多种经济环境目标, 并用这些目标来识别政策、策略以及投资合作方面的机遇。

生态效应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街道绿化、树种配置、生态效应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的绿化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应科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怡人、舒适、优美的街道环境,使城镇居民生活在生态优良的自然环境中,更有利于居民们体味生活的美好。

一、树种配置须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

城镇街道绿化不仅应重视绿化效应,还应顾及其综合生态效应的发挥,比如经济、人文、休闲、防护、美化等效益,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美化效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城镇街道,应巧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花期、颜色的树种进行绿化,使它们能生动展示不同特点街道的鲜明形象。另一方面,各种树种有序、合理布局可与街道中的山石水体、亭台楼阁等交互衬托,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街角景色,给城镇巨门以心旷神怡、静谧、放松之感。第二,生态效应。从有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郁闭度较高树种的配置在日常强度上比郁闭度较高公路低至少4klx;比郁闭度较低的公路低7klx,并且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也分别低0.6℃、1.5℃,相对湿度高0.5%、0.7%.通过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公路中央与两边的光线强度、相对湿度、空气湿度也都有较大差异。此外,调查发现如果在公路两侧种植15米面宽的灌木、乔木的话,能有效降低50%的噪音,特别是女贞、海桐、雪松等树种的降低噪音能力最好。第三,社会效应。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科学、合理搭配,可发挥优良的色彩装饰与铺陈作用,让居民感觉到轻松与优雅感,为快节奏的生活创造休憩及愉悦的空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内涵,甚至因为绿化原因可将城镇知名度提升一个级别,使之发挥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作用。第四,人文效应。观赏性树种的配置,可增强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意识。另外,对城镇街道绿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人们环境认知、思想境界的过程,更是一个潜移默化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的过程。

二、街道绿化中树种配置的现状问题。

当前,城镇街道在绿化中对树种的配置,具有方法不当、原则缺失、认识不全面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在书中配置上忽略了生态效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忽略了树种间的关系。一些城镇在进行街道绿化过重中,多配置的树种过于单一,使与之对应的景观也十分单调;有些在绿化时随意将多种树种搭配,不恰当的配置使得树中间的生长竞争十分激烈,最终导致生态失衡。比如,某市在街道绿化时,将马尾松等针叶类树种与栎树、枫香、黄连木等大叶树种搭配种植,这两类树种间具有显著的生长竞争,针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劣势,其从1976年的40%降到2006年的9%,阔叶类树种处于生长强势,从1976年的11%升高到2006年的51%.第二、忽略了树种的生存条件。通常情况下,夏天不易种植树木,因为在夏季树木将大部分养分都疏松给了幼嫩的枝叶,如果在这个时候种植树木的话,就不易生根,并且在强烈的阳光下,疏密的养分、水分流失过快,需要对其进行喷水加湿、添加营养、遮阳避光等,这时的栽种成本比春秋要高出12倍左右。但是,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确保栽种的树木能够成活,造成了绿化效果低下的状况。第三,引进树种的心理不正确。有些城镇街道绿化的设计者,单纯追求稀有树种,,过于强调树种的观赏性,而对树种的维护条件、功能、节水型、适应性等因素缺乏充分考虑,导致随意引进外地稀有树种的状况,例如,某城镇曾在1940年引进了原产日本的针叶类植物五针松,因为对该城镇的环境不适应,在几年后相继枯亡。第四,不重视本地树种开发。有些城镇街道的绿化不重视本地树种的选用与开发,例如北方的棠梨、构树、柳树、榆树、槐树等,调查发现这些本土树种在城镇绿化中所占比例低于3%,选择当地树种作为绿化树木的十分稀少,这就造成了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过于单一、季相色彩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生态效益的树种配置策略。

在城镇街道绿化中,树种的配置情况对其生态效应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配置树种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效应为核心。

1、遵循树种配置的生态效益原则。

第一,统一与变化原则。不仅要在小范围凸显质地、树形、线条等的差异化,还要彰显绿化风格的特色。不管怎样配置树种,都应考虑树种之间的生长竞争,使之协调生长。第二,调和与对比原则。例如蓝、黄、红三种颜色,不管哪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都能展现出一热一冷、一暗一明的对比效果,当他们色彩并列在一起时,具有相互排斥的效果,能突显出鲜明跳跃的效果。第三,均衡与交错原则。在街道绿化中,把质地、体量各不相同的植物根据一定的排序形式,均衡、交错配置,可构成完整的景观效果,这样既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美化效益,还能体现出很大的生态效益。比如色彩浓郁、质地粗厚的植物可给人感觉到厚重之感,生态效应也很高;色彩淡雅、质地细柔的植物,会给人留下轻盈之感,生态效应也较弱。第四,节奏与韵律原则。在颜色调换、曲线起伏、高低错落等方面,应给居民以节奏、韵律感。

2、充分尊重树种的生存条件。

由于每种植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在城镇街道绿化配置树种时,应充分依据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树种。可仿照当地植被、植物生长特点,进行街道绿化。比如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乔木,它们在美化、防护功能上能积极发挥生态效应。在配置树种时,应详细了解其对本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本地的树种对这里的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也能彰显地方特色,所以应挑选一些具有欣赏价值,且生长能力强的树种。当然,也可适当选择一些水分需求小,观赏性高的,对该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外地树种。在具体的树种配置时,应将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科学搭配。针对急需绿化的地区可多选择速生树种,以实现快速绿化的目标。但是由于速生树种一般寿命有限,不适合长期种植。所以,在栽种速生树种的同时,应积极培训一些慢生树种,在其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把它们移植到街道中发挥绿化功能。

总之,在城镇街道绿化中,配置树种应严格遵循植物的适应性原则,除了大力配置本地树种外,还应适当引进适合在本地生长的外地优良品种,使本地与外地树种都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进而改善城镇街道的环境,彰显出本地特色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 刘占臣. 对小城镇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J]. 现代园林. 2006(06)

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应分析 第12篇

系统耦合就是相关子系统按照其内在的互动关系,在其驱动力作用下而形成的新的、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1]。由于耦合系统的组分更趋复杂,结构更趋合理,因而可以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放大系统的整体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系统的功能体,系统耦合可使多个农业子系统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大农业系统的优势[2]。其耦合的结果不仅能使生产水平大增,还可导致系统与外界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良性循环,同时使系统更趋于稳定,真正实现系统的持续、高产和稳定发展[3]。

商品型生态农业就是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以粮为纲”的单一农业系统,将传统的作物系统、林果系统以及草牧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复合型和因地制宜型的耦合系统。系统耦合后,其效应可以大幅度增加。比如,任继周等对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中的3个子系统进行耦合以后,使其生产水平提高6~60倍[1]。刘兴元等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当地资源特征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以及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4]。朱鹤健等通过各结构要素在时序性、空间格局以及生态过程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将其结构与要素耦合成为一个优势互补的农业系统。这个设计在马坪镇实施,取得显著的耦合效应[5]。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提出以后,人们重点研究了该模式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及模式类型等[6,7],对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的效应研究相对较少,影响了该模式理论体系的完善。本文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结构功能特征和生态经济耦合效应,以期为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耦合系统结构优化、提高整体功能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应最大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 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类型及其适宜性

商品型生态农业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生产经营目的,通过农业商品生产对环境的需求,促使人们自觉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达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循环系统[6]。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理念是在满足食品安全的条件下,对川台地和近村梯田实行精细密集性经营,形成以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为中心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布局结构;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展商品性林草产业、畜牧业、经济林及其加工业;建设水土保持性和开发性生态林;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前、产后服务及市场预警系统,并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生产需求这个中介,使人们自觉地、积极地进行水土保持,寓水土保持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1.1 商品型生态农业结构特征

在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依据杜能的区位理论以及黄土丘陵区的地形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以主干道为中心向外延伸,在黄土丘陵区已经形成农-副、果-农/草-牧、林/草-牧-农等3种典型模式类型,并取得初步成效[8]。

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空间分布特征遵循杜能的区位理论,以主干道、城市为中心向外延伸,第1层为农-副复合型模式类型,主要以水、土资源、交通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以大棚蔬菜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该区域人口密度大,文化素质较高,市场观念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区近,交通条件好,川台地和坝地较多,水资源较丰富,具备发展高效型生态农业的基本条件。第2层为果-农/草-牧复合型模式类型,处于非川道区域,地形众多,以发展旱地农业和梯田果业为主。此种模式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已经初具规模,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交通使得苹果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并在大范围扩展。第3层为林/草-牧-农复合型模式类型,位于人口密度较少、地势较高、距离市镇较远的地区,有残留的次生林,并加之退耕还林和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域具备了发展养殖业的条件,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2 商品型生态农业功能特征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水平与垂直结构叠加而成的复合式、立体式生产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的产业,减少了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水土自然资源,并随着交通、信息和科技的不断投入,多种子系统耦合将会使得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特征,从而凸显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的效应。

2 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耦合效应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和完善,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无论从资源利用特征,还是从水土保持的要求出发,确定和调整其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商品型生态农业依据黄土丘陵区的资源特征,以产业作为支撑,通过资源、产业和社会要素的耦合,在10多年研究与实践中产生了较大效应。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人类按照自然资源的特征,在时序性、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实现系统耦合,变单一物种、单一层次种植为多物种、多层次复合种植;变单一产业的分散经营为种、养、加工和农林牧副渔的复合经营,实现3个系统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与生产率,达到少投入、多产出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决定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在产业耦合、资源环境耦合和社会要素耦合方面的效应。

2.1 产业耦合效应

商品型生态农业是以商品生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而以产业作为支撑。在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新兴产业得到发展,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367hm2减少到2008年的280hm2,种植业收入却从205.78万元增加到479.88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将过去生产粮食为主转化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果业和高效农业等主要产业收入大幅提高,黄土丘陵区典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区域的侯沟门,其大棚数量从1992年的10棚发展到2008年的405棚,产量从当时的5 000kg/棚到15 000kg/棚,大棚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90%。目前,该村有技术人员28人,未来将引进秸秆富养技术。这是一项不用化肥、不用农药、节水50%且产量将增加1倍的新技术。预计在2010年产值将增加1倍,观光农业有待发展。另外,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大量劳动力被解放,农民有时间从事工副业生产。2001-2008年,县南沟流域的副业收入从230.79万元发展到5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1 837.39元发展到5 381.94元。

2.2 资源环境耦合效应

黄土丘陵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保障毋庸置疑,水在黄土丘陵区是农业生产的瓶颈,因此要想使得商品型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自觉地保护水土资源,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商品型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普遍提高,农民不再对坡耕地进行耕种,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县南沟流域土壤侵蚀量从6 355 t/km2·a减少到1 877t/km2·a,林草覆盖率从27.9%增加到36.6%。笔者与一位年长者进行过交流,他很自豪地说:“现在山绿了,刮风也不会是漫天黄沙,下雨也不会把土都冲走了。”这句话直观地反映了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现状。与此同时,该流域粮食单产也从过去的2 638.65kg/hm2提高到4 596.75kg/hm2。粮食单产的提高表明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的养分得到保留,使得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2.3 社会耦合效应

随着商品型生态农业的不断建设,交通和科技的投入已经成为商品型生态农业耦合系统的重要枢纽。科技的投入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科技让农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交通条件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随着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为农产品及时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人作为系统的核心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觉地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系统改良与发展经济的统一[9]。在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更多地认识到知识对于农业建设、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比以前更愿意让孩子去读书,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和农村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3 建议

商品型生态农业本身作为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能够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发展和水土保持的“双赢”目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区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应的分析可知:通过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可产生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3.1 优化商品型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商品型

生态农业的耦合功能效应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将不宜果区的耕地变成果园,比如在适宜发展草业的次生林地区的黄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封山禁牧,养羊农户从以前50%减少到目前的3%左右。由于适宜耕种土地较少,适宜发展草业的土地却在2008年又新栽果树幼苗53.07hm2,这不仅不符合资源和产业的优化耦合要求,也不具有可持续的经济效益。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将老果园更换新品种来增加果业的收入和规模,在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发展人工草地。国外经验证明,草地动物生产水平与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地的比例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每当人工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提高10%时,草地畜牧业产品总值提高1倍[10]。草地以人工草场与天然草场改良相结合,在适宜区域大量种植人工牧草,辅以饲料作物,大面积人工种草有利于扩大畜牧业的规模,将大大提高系统耦合的效率和强度[11]。保障基本的耕地,发展适当的草地,粮食有了保障,养殖业得以发展,这样便有了足够的农家肥,粮食作物、大棚和果树等少施用或不施用化肥。这样的绿色商品才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会养地,使得土地更家肥沃;这样的耦合才能发挥商品型生态农业更大的耦合效应。

3.2 扶持相关产业和措施的发展

2008年,县南沟流域退耕补贴为176.96万元。从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效应和未来的发展来看,补贴的资金与其直接给补农民,不如用这部分资金投入在科技和产业的启动上,发展后续产业,继续大尺度地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如农民很想养猪,但是投入不起或缺乏技术,可用该项资金予以扶持。此外,在黄土丘陵区,水资源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瓶颈,用退耕补贴的资金去打坝、修梯田,增加和涵养水源等,这样就可以促进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带动农民的积极性,生活好起来,自然农民也就不会去反耕。

4 结语

总之,在黄土丘陵区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必须改变依赖于单一要素和固定的生产结构等理念,在国家的政策的引导下,通过政府扶持和科技信息的投入,因地制宜,实现其系统耦合效应最大化,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继周,万常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J].草业学报,1994,3(3):1-8.

[2]任继周.系统耦合在大农业中的战略意义[J].科学(上海),1999,51(6):12-14.

[3]万里强,李向林.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J].草业学报.2002,11(3):1-7.

[4]刘兴元,王锁民,郭正刚.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复合经营模式及生态经济耦合效应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24-631.

[5]朱鹤健,何绍福.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83-589.

[6]王继军.黄土高原商品型生态农业研究[J].生态经济,1999,(4):41-43.

[7]王继军,赵昭霞,李桂丽,等.再论商品型生态农业[J].水土保持通报,1995,15(4):16-19.

[8]田均良,梁一民,刘普灵.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探索[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9]王继军.商品型生态农业循环系统中的人类行为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1999,19(6):23-25.

[10]张晓梅.加快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J].宁夏农林科技,2002(5):51-52.

上一篇:集中采暖下一篇:健康与知识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