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管理体系范文

2024-09-13

标准管理体系范文(精选12篇)

标准管理体系 第1篇

一、职能配置科学、岗位职责明确

对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制度体系进行量化和具体化, 也是对各岗人员进行考核的具体标准, 就是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定岗、定责、定目标、定标准, 以此为依据, 应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奖惩, 达到促进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目的。各基层院应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 制定包括科长、副科长、内勤、综合、后勤等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及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中应具体规定从中层干部到每一名干警的具体工作责任、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及程序、质量、数量及时限等标准、从事本岗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 是实行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的总抓手, 也是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 是进行考核和管理的基础性文件。

二、办案流程完整, 办事程序规范

各项业务工作办案流程是依据刑事诉讼法、高检院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院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业务工作办案程序, 具体规定了办案每一个过程、每一环节的程序要求, 是办理各类案件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则。办案流程分为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办案流程图两个部分, 办案流程中具体规定了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公诉、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部门主要业务工作的办案流程;办案流程图则是办案流程的图表化, 使办案流程更加直观, 便于了解和掌握办案流程的全貌和主要节点。各项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中的各项业务工作规程有重合和交叉的内容。办案流程中重在规定办案各环节应当遵守的程序规定, 工作规程重在解决业务基础方面的问题, 应更为具体和明确。

操作文件规定了全部检察工作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标准, 既规定了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 也规定了队伍管理和事务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标准, 其中业务工作操作文件是办案流程的分解、具体化和细化, 是落实办案流程的具体操作指南。按照全部检察工作内容要求, 应设计包括办公综合、调研、技术、纪检、后勤管理等各类别的操作文件。每个操作文件分为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两个部分, 操作程序应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权限和工作记录, 是具体的程序要求;操作标准具体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实体标准。这里的标准不是工作目标, 而是各项工作在实体上应达到的标准。而岗位责任中的工作标准则重在工作完成情况, 也就是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因此操作文件是程序和实体相结合的制度规定。操作文件中的质量记录, 是检查各项工作执行、落实和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 也是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引用的各项工作目标, 是实行目标管理的重要抓手, 使实行量化考核具有可操作性。

三、制度汇编规范, 分类布局合理

在制度建设上要注重建立起机制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要以省院《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基模为基础和依据, 以四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 对现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 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废、改、立, 制定本院和本部门的检察院制度汇编。制度体系基本涵盖了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党组决策方面的党组会议、检察委员会会议、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等会议制度和规则, 特别是规定了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及其监督约束制度, 是保障院党组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规范性文件。办公综合制度包括政务工作管理制度、办公综合工作制度和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制度三个方面。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干部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训、奖励等项制度, 其中的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办法, 是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和目标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 包括对班子成员的考核办法和对干警的考核办法以及办案质量的考评标准等, 以此来对执行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和岗位标准进行考核和奖惩。检察业务规章制度较多, 包括控告申诉检察、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其他业务工作制度四个方面, 应根据上级院的有关规定, 结合各基层院的实际而制定。廉政制度规定了各岗人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担负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办法, 是保障队伍清正廉洁的制度规范。后勤管理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赃款赃物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在实践中, 起到了检验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常用制度汇编》和《标准化制度管理手册》 (全院篇) 全院干警人手一册, 各业务科室制度手册保证主管领导和科内干警人手一册。并且在内网网站上发布标准化制度体系电子版, 充分做到了全院制度手边有、流程随时查、做事有准则、办案有方向。

四、运行检验制度, 完善制度体系

9.成本管理标准标准 第2篇

成本管理标准

QG/HDXCH —04 08— 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本管理的职能、管理依据目标、成本开支范围、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管理考核等相关事项,本标准所指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基建成本,以及生产期间的期间费用,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引用标准

《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管理标准》(QG/HDXCH—01 0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术语

成本是指为公司的存在、存续、收益、发展付出的和即将付出合法的经济代价。管理职能

4.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成本开支的范围,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得乱挤成本。

4.2 对生产经营和基建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正确进行归集和分配,审核记录

4.3 加强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审核和控制,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4.4 开展成本的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成本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限,对责任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管理依据

企业长期、中期发展规划,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考核目标、基建目标,企业经营预算,企业一定周期或者特定时段的特定费用计划。

5.2 管理目标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基建计划及成本降低任务,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年、季、月将成本分解,按部门下达,建立责任成本体系,降低成本,完成基建成本任务、经营成本任务,服务于企业长期、中期发展规划。

5.3 管理要求

5.3.1 成本管理的任务

5.3.1.1 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加强预算和计划管理。做到事前有计划,执行有控制,中期有总结,支出有监督,奖罚有依据,好差有分析,管理有目标。

5.3.1.2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维护财经纪律。

5.3.1.3 及时正确地进行基建项目及其他资本性支出成本计量和财务核算,反映资本性支出项目各

阶段、各分项、各分部计划完成情况,资本性支出项目成本结构情况,确保成本核算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强成本管理预见性。

5.3.1.4正确的进行产品成本的计量和财务核算,进行成本分析,反映单项成本、分类成本(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又如人工成本、三项费用等)、总体成本,反映特殊成本和费用按时间进度,或者结构,或者定比环比,或者横向纵向等变动趋势,反映成本计划和成本执行的完成情况。

5.3.1.5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总结经验,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3.1.6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推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5.3.2 成本管理的组织分工

5.3.2.1公司总经理对上级和董事长负责,是公司成本完成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财务领导协助总经理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财务资产部门在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成本综合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1.1负责成本预算的编制、综合平衡工作。

5.3.2.1.2根据经营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总体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单项费用标准,按时间进度制定阶段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

5.3.2.1.3实施成本费用监督监控、审核审查,定期、定向、定量、定性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成本预算方案。

5.3.2.1.4基建项目、改扩建项目、更新改造等资本性成本核算控制,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工作。

5.3.2.1.5会同有关部门监督考核成本执行情况。

5.3.2.1.6按照会计核算要求界定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正确、准确核算成本。

5.3.2.1.7负责公司资金成本控制。

5.3.2.1.8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及时调整管理方法,提出定额调整建议,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3.2.2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和总工程师领导生产建设部进行生产、基建成本管理,全程参与成本有关的物资耗费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2.1进行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审核审查施工方案,制定里程碑计划,优化工程管理相关技术方案,从施工方案、技术手段、过程管理、优化组织等方面促进成本管理,提出成本控制建议。

5.3.2.2.2生产项目技改、检修、安措反措费用项目管理,日常维修材料消耗的监督管理,审查大、小修检修、技术监督费安全性评价、安措反措方案,对这些项目成本提出意见。

5.3.2.2.3 审查项目技改技术方案,备品备件、设备物资采购计划,提出成本控制意见。

5.3.2.2.4负责提出节能降耗、挖潜降本技术方案,审查其他部门提出的挖潜降耗方案,以降低成本。

5.3.2.2.5负责基建用电及生产厂用电的控制、监督、管理,制定厂用电定额,特别是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定额和照明等现场办公用电定额,提出降低厂用电意见。

5.3.2.2.6负责现场使用地下水的管理。

5.3.2.2.7电厂建筑物维护、修理修缮管理,审查维护修缮方案。

5.3.2.2.8协助委运费标准的确定。

5.3.2.3计划经营部参与公司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3.1编制公司全年综合成本计划。

5.3.2.3.2根据生产建设部安排审定的计划,工程建设里程碑计划编制设备物资、材料、备品配件等采购计划,掌握品种和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5.3.2.3.3制定基建项目投资计划,基建项目概算各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按照施工进度、施工合同、设备合同、合同执行情况对照概算项目控制基建工程成本,进行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工程结算和工程决算,确定基建成本。

5.3.2.3.4会同生产建设部合理确定物资、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库存量,协助财务资产部门完成集团下达的流动资金占用量。

5.3.2.3.5组织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成本控制改进措施。

5.3.2.3.6负责CDM项目申报,预算该项目费用。

5.3.2.4综合管理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成本管理工作:

5.3.2.4.1负责制订和组织执行劳动定额,制定工资制度,制定工资及各种津贴、奖金标准,制定工资发放计划。

5.3.2.4.2制定劳动保护的标准和发放范围,制定劳动保护费用计划,核定劳动保护费用开支。

5.3.2.4.3根据需要核定外部劳务用工,提出外部劳务用工成本标准和计划。

5.3.2.4.4制定并执行各种基本和补充社会保险制度,提出费用预算计划。

5.3.2.4.5制定公司培训费用计划、其他人工成本。

5.3.2.4.6组织和实施办公设施、家具、办公用品购置,降低购置成本。

5.3.2.4.7负责办公设备和用具修理修配费用、办公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等公司全部日常管理性费用预算工作,费用预算执行控制工作。

5.3.2.4.8负责基建项目前期费预算和预算执行工作。

5.3.3生产成本计划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财务资产部门和计划经营部门需把各成本项目分解成小指标,把总的成本、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发动员工,采取有效措施,从成本指标,费用指标,在用途、范围、数量、时间上加以控制,从而达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基本建设全过程控制,保证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5.3.4成本核算的管理体系

5.3.4.1 一级核算为公司级核算,由财务资产部负责,具体职责:

5.3.4.1.1 汇总编制成本计划,并进行指标分解。

5.3.4.1.2 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掌握成本计划和各项费用执行情况。

5.3.4.1.3 组织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每月准确及时的计算成本,配合计划经营部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做好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工作。

5.3.4.2 二级核算为职能部门,由部门负责人抓成本管理核算工作,主要职责:

5.3.4.2.1公司将材料及修理费下达到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核算部门费用。

5.3.4.2.2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严格控制本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5.3.4.3生产部门成本核算受生产管理部门的安排,基本职责:

5.3.5.3.1 作好维护、检修、技改等各项材料消耗的记录,做好材料物资库存管理,控制各项生产指标。

5.3.5.3.2 建立班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的原始记录。

5.3.5.3.3 做好班组的修旧利废的原始记录。

5.3.5.3.4 及时向职能部门反馈真实完整核算成果的原始记录。

5.3.6 成本分析

5.3.6.1 成本分析的目的是查明影响成本变动的各个因素,并分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5.3.6.2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5.3.6.2.1计划经营部牵头对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公司各项成本情况,财务资产部从财务角度每月进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的升降分析,基建单项费用、分类费用升降分析,按收入与成本预算比例分析,按时间进度分析费用完成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5.3.6.2.2生产建设部对生产材料、备品备件消耗及采购价格情况分析,计划经营部对

5.3.6.2.3 生产建设部、计划经营部共同对公司增收节支,挖潜降耗完成情况分析。

5.3.6.2.4 财务部应对生产期单位成本、预算成本完成情况分析。

5.3.6.2.5计划经营部对基建项目合同成本与概算成本的分析,实际成本与概算成本的比较分析,基建物资、基建设备成本分析,基建合同执行情况分析,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各结算的成本分析。

6管理责任

6.1财务资产部未按《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华能集团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成本核算,造成成本核算混乱,损益核算不实分情节考核200-500元。

6.2各部门因工作疏忽、或者故意编制不实成本计划,正常情况下计划值偏离实际值30%(可比口径),作为计划差错考核责任人200元,考核部门200-500元。

6.3成本二级核算未开展核算,每月考核责任人100元,考核责任部门300元。

6.4财务资产部、计划经营部未对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或者已经开展了财务或经济活动分析,没有撰写分析文稿,考核责任人200元,考核责任部门200元。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财务部负责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审批:

批准:

标准管理体系 第3篇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郝振省介绍了手机出版标准立项研究的背景。手机作为新媒体,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中央领导多次就手机出版做出批示,要深入研究,加强管理。4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把手机出版列为实现产业升级需要大力推进的新业态。但目前手机出版标准还处于空白,而标准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手机出版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首批启动的手机出版标准内容包括《手机出版标准体系》、《手机出版内容监管》、《手机出版呈现格式》。《手机出版标准体系》是总体规划,可以指导手机出版标准制定工作有计划、有步骤、长期、持续地开展。《手机出版内容监管》和《手机出版呈现格式》则分别侧重于规范手机出版的内容和规定手机出版作为出版物的格式要求。

标准管理体系 第4篇

近日, 山西省质监局批准发布了8项山西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此8项标准全部为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由山西省经信委提出并归口。

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配套标准, 其能耗限额限定值是淘汰现有落后产品和工艺的技术依据, 其新建准入值是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及工艺的能耗门槛, 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重要技术依据, 其能耗先进值是行业能效对标工作的技术依据。此次发布的8项标准于7月25日实施, 包括电解铝、风电法兰、合成氨、烧碱、水泥、氧化铝6类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铸钢件可比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以及钢铁生产及主要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据介绍, 自2010年以来, 山西省已先后出台了镁冶炼、电石和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和监测方法地方标准。2012年, 山西省预计还将完成21项节能新标准的制定工作, 继续在化工、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中组织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主要耗能行业的产品能耗标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第5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针对GB/T24001-2004 4.4.7条款常见的审核证据有哪些?

『说明』关于GB/T24001-2004标准条款的审核证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审核员培训教材对各个条款的讲解,后面附有审核时需要收集的证据。

答:1)组织充分识别和确定其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证据

2)组织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制订的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其程序内容充分适宜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据

3)定期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必要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修订的证据

4)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启用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证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后对程序进行评审以及必要时进行更新的证据

5)可行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定期试验的证据

2、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时,要得到哪些证据?

『说明』要得到: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针对不符合项实施纠正的证据;进行原因分析的证据;针对原因的纠正措施计划的证据;实施纠正措施计划的证据;组织内审员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的证据。

3、某铅酸蓄电池厂审核,在勘察现场时发现,企业污水总排口水流湍急,流量较大,审核员再接下来的审核中,应重点关注那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标准中那些条款有关?(2010.6.3)『说明』此类题型,需要关注具体的产品,产品不同,涉及的环境因素、法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铅酸电池的生产流程如下:纯铅--铅粉--和膏--(前面并列有基板的铸造)涂板--生板熟成/放置--化成--水洗--干燥--裁板--研磨--极板隔离板排列--办群焊接--入槽--中间检查--穿壁焊--封盖--端子焊接--气密测试--充氮气——封口——打码——包装。污水中涉及一类污染物质铅。这是问题的关键。另外,针对某个场所的审核思路,写到相关条款时,只需审核相关条款中与此场景相关的部分要求即可,不需要审核条款中的所有要求。简答题,可以写简单一点。『参考答案』

4.3.1要素: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是否包括了含铅一类污染物废水的排放?

4.3.2要素:查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清单,是否包括了含铅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G/ d: b _, } 4.4.6要素:查该项目的三同时资料,了解污水产生排放量,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查是否建立了含铅污水的处理规定等。

4.5.1要素:查废水排放监测测量的管理规定及监测结果,含铅废水是否在车间排放口采样并达标,查废水中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监测结果。还可查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或4.3.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符合要求的证据。

四、阐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工艺为:

清洗除油→水清洗→磷化→水清洗→涂漆→水清洗→干燥→中涂→烘干→喷面漆→烘干3 U-_9 ~1 v9 u 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镍硝酸,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由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产生的废水排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2)请给出喷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评价污水处理方式的合规性。(3)与该生产过程有关的固体废弃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为什么?

2、举例说明对标准“4.5.2合规性评价”的符合有效性进行审核时,应取得哪些证据?(2009.6.3)参考答案:

先到主控部门了解合规性评价程序的策动是否满足标准4.5.2,抽查最近合规性评价的记录(如评价记录表、评价报告),了解合规性评价依据的环保法规和其他要按是否适当,各部门提交的合规性评价输出信息时对组织 的环境运行情况描述是否充分,例如第古文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污水排放监测报告;

再到相关部门,结合其他条款审核,验证监测记录其守法情况。例如污水处理厂部否保持正常运行的证据,查运行记录、污水监测记录、药品使用记录;到危险化学品仓库看现场管理是否定序、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理情况(处理记录、处置相关方案资质等)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30分)请对以下场景进行分析,写出不符合标准条款的编号及内容,并写出不符合事实。

1、审核时发现某公司内审时开具了不合格,查其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其纠正措施包含对生产工艺控制要求的修改,但查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并未修改。4.5.3 组织应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2、近似题意:对某企业进行审核时发现,该公司下个月即将投产一条新的加工生产线,查阅环境因素和评价记录得知是在2008年1月份填写的,此后前没有修改和补充,询问车间有关负责人,他说2009年1月份进行的新的生产线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4.3.1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3、某公司2007年第一次审核时,共发现20个问题,其中车间审核3个时,发现15个问题目,办公室审核2小时,没有问题。到2008年第二次审核时,审核安排车间审核2小时,办公室审核3小时。

4.5.5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审核的结果。

4、5月18日在某服装厂审核,审核员注意到锅炉房的烟囱正冒着浓浓的黑烟,便问陪同的推进室主任关于烟气排放的达标情况。主任说,我们每个季度请市环保监测站监测一次,大部分都达标,偶尔有超标的现象。主任说针对黑烟问题,我们年初计划6月之前改造旧的除尘设备,但因为除了编写文件,还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还没来得及去搞方案调研,准备这次审核结束后就马上去调研。

『说明』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倾向4.5.3,4.3.3。题中,锅炉房的烟囱,监测结果又出现超标的情况,应该改进。改进的方式,可以采取纠正措施,也可以针对不达标的情况,制定管理方案,确保达标排放。此题意图应该是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问题,所以建议判4.3.3。

『参考答案』

不符合标准4.3.3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不符合事实:在锅炉房审核发现,锅炉的烟囱正冒着浓浓的黑烟,监测结果显示超标的现象。企业针对黑烟问题,年初计划6月之前改造旧的除尘设备,但没有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

5、在某公司一车间审核时,审核员询问负责消防的安全员,如果办公楼着火怎么办,安全员回答说逃生。

『说明』有两种说法,4.4.2和4.4.7。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题意吧。审核员问的话,可以表明正在审核的是关于火灾如何应急,属于4.4.7的范畴。安全员作为负责消防的管理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应急方法(只是逃生),所以建议判断在4.4.7。不一定要题中清楚表明没有建立应急程序才判4.4.7啊。

『参考答案』

不符合标准4.4.7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不符合事实:在某公司一车间审核时,针对办公楼着火的应急与响应,负责消防的安全员,除了逃生没有其他应急和响应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04

目 录

1、范围 Scope--------------4

2、引用标准 Normative references------------------------4

3、术语和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4

3.1 审核员 auditor-----4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5 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5 3.4 文件 document---5 3.5 环境 environment-5 3.6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 aspect------------5 3.7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5

3.8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5 3.9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policy------------------6 3.10 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6 3.11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6 3.12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6 3.1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6 3.14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6 3.15 不符合 nonconformity----------------------6 3.16 组织 organization-6 3.17 预防措施 prevention action-------------------7 3.18 污染预防prevention of pollution------------7 3.19 程序 procedure-----------------------------7 3.20 记录 record---7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7 4.1 总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7 4.2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7 4.3 规划(策划)Planning-----------------------------8 4.3.1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s---------8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legal and other requirements------------------------------8 4.3.3 目标, 指标和方案 Objectives, targets and programmes---------------------8 4.4 实施与运行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9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Resources, roles, responsibilities-------------------9 4.4.2 能力,意识与培训 Competence, training and awareness---------------------9 ` 4.4.3 信息交流 Communication--------------------9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Documentation--------10 4.4.5 文件控制 Control of documents-----------10 4.4.6 运行控制 Operation control----------------10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11 4.5 检查 Checking----11 4.5.1监测和测量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11 4.5.2 评估法规的符合性-----------------------11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Nonconformity, corrective action and preventive action----------------11

4.5.4 记录控制Control of records--------------12 4.5.5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12 4.6管理评审 Management review-----------------12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其他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那些能为组织所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用以下方式向外界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性;

1)进行自我鉴定及自我声明,或

2)为组织具有利害的一方,如消费者,寻求符合性的确认 3)由外部组织对其自我声明的符合性寻求确认;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产品和服务、地理位置及其运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规范提供了提示性的指南。

2.引用标准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本条款的使用是为了与原ISO14001:1996版本一致。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ISO9000:2000,3.9.9] 3.2持续改进

连续的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3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而采取的行动。3.4 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的媒体。

注:媒体可以以纸张、磁性材料、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本,或他们的组合.[ISO9000:2000, 3.7.2] 3.5 环境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3.6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具有重大的环境影响。3.7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8 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体系中用于建立、实施其环境方针和管理其环境因素的部分.注1: 一个管理体系是一组内在相关的要素,用于建立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注2: 一个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9 环境目标

组织规定的,与环境方针一致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3.10 环境绩效

可测量的、组织管理其环境因素的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结果应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其他环境表现要求的进行测量。3.11 环境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表明的组织对其环境绩效的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提供了组织的行为框架及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的框架。3.12 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3.13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4内部审核

系统化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以获得审核证据,客观评估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小型组织,独立性应表现出被审核活动与职责间的独立性。3.15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ISO9000:2000 3.6.2] 3.16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17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而采取的措施.3.18 污染预防

为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释放或排放,而独立或综合采用的各种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和能源,以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除或消减,过程更改,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和能源物质的替代、再用、再回收、再循环、再生及处理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3.19 程序

为进行某一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ISO9000:2000 3.4.5] 注:程序可以也可以不形成文件。3.20 记录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性文件。[3.7.6]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决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组织应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进行界定并形成文件。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针对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包括对遵守适用其环境因素的有关法律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c)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d)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e)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及以组织名义进行活动的人员; f)可为公众所获取。4.3 规划(策划)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a)用来确定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和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考虑那些计划中的,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活动与产和服务.b)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如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文件化,并保持更新。

组织应确保这些重要因素在建立、实施、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加以考虑。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a)用来确定和获取与其环境因素相关的适用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 b)明确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这些法律与其他要求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中加以考虑.4.3.3 目标和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相关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目标与指标在可行时应予以量化,并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包括对污染预防,符合适用组织的法律与其他要求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用以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应包括: a)规定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包括改进的建议 4.4.2 能力、意识与培训

组织应确保其工作中可能带来组织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影响的人员,包括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所有人员,应具备能力。能力应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组织应保存有关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使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中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沟通其重要的环境因素,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果决定是需要外部沟通,组织应建立、实施与外部沟通的方法。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

c)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描述,及参考的相关文件; d)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由组织决定的为确保重大环境因素有效地策划、运行和控制过程所必须的文件,包括记录。4.4.5 文件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应得到控制。记录是文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件,应按4.5.4中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使: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确保文件的适用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所必须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发放; g)防止失效文件的误用,出于任何保存的目的而留存的文件应适当标识。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并策划与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并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包括合同方。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确定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及组织将如何响应这些事故和紧急情况。

组织应对实际的紧急情况和事故进行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负面环境影响。组织应定期评估,必要时修订其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测试上述程序。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应包括文件化相关的监测信息,包括环境绩效、适宜的运行和对目标指标的符合情况。

组织应确保使用得到校准或验证的监测和测量设备,设备应得到维护,并保存有关记录。

4.5.2 评估法规的符合性

4.5.2.1 为符合其遵守法规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定期评价期对适用法律法规符合性程序;

组织应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定期评估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组织可以与法规的符合性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

组织应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处理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以下要求:

a)识别,纠正不符合,并减少其环境影响;

b)调查不符合,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其再次发生; c)评价需采取的措施以预防不符合,实施相关措施防止偶然发生; d)记录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4.5.4 记录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来证明对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符合性,及其所取得的结果。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保护、恢复、保留与处置记录。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性。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审核方案的制定、实施与保持应立足于所涉及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审核程序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并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报告审核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确定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选择审核员及实施审核过程应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6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修订的需要,包括方针、目标与指标。应保存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内部审核的结果,对法规及其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的结果; b)与外部相关方沟通的情况,包括投诉; c)组织的环境绩效; d)目标与指标的实现程度; e)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状态; f)前次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与其环境因素相关的法律与其他要求的发展; h)改进的建议;

关于设计标准体系研究 第6篇

目前设计产业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政府部门推进和主导,由独立商业运营机构经营的设计产业园模式,划地为营,作为平台招募设计机构入驻,从统计设计产值上来讲,这种模式是设计产出最高的,也是最让政府兴奋的;第二种是企业的设计中心,该模式有企业投资,为该企业服务,一切围绕企业品牌和市场来开展工作;第三种是广大的设计服务公司,以设计利益为主导,为生产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并且广泛的入驻各个设计产业园,一方面集聚发展,另一方面争取和享受政府的扶持资金。第四种是院校开展的设计工作室,依托院校的设计资源和人才为企业和政府提供设计服务;第五种是研究院所的设计服务模式,以行业发展为目标从标准、研发切入开展的设计服务,该模式目前正在发展中,其作用也在慢慢凸显,但是限于发展模式和研究院所的机制等因素,不能如设计服务机构般全面迅速发展。

在如此多的设计服务模式中,从我国目前的设计业务来看都是“设计利益”为主,设计利益是产值统计的唯一要素,我们不禁要问,是否是设计服务机构的设计产值上去了,中国的制造业就升级转型了?设计越多,对制造业升级的辅助作用就越大?答案不是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一个案例展开来看:中国企业在20世纪60一70年代从日本引进波轮洗衣机产品,但近50年的发展中,洗衣机产品发展了什么?我们的企业和设计机构不断的在为洗衣机产品设计新的外观,每个企业每年度至少为洗衣机产品更换外观设计1次,而在花哨的外观设计的掩盖下,波轮洗衣机产品的内在设计确是出奇的滞后,至今为止还是波轮驱动洗涤的模式,依然没有解决洗衣机产品废水、噪音大、磨损高、洗净比低的问题。如此看来外观设计带来了什么?是企业繁华外表下的产品低质竞争,每一套外观都需要投入模具开发,设计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了吗?这些价值是有效的吗?设计真正帮助到企业培育品牌了吗?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设计界的反思吗?

以上是我们提出“设计标准”问题的切入点,为什么要在我国发展设计标准研究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设计标准体系研究的背景

我们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工业设计伴随着爆发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工业革命而产生,工业革命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分工暴露了生产各环节之间衔接、配套的矛盾,导致了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相分离。正是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由于工业革命后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产品严重缺乏设计,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就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一方面是设计降低产品成本发展制造业体系,另一方面促进商业的发展,在这里工业设计在标准化和商业化里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从国际设计发展的历史上看,工业设计和制造业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确立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处于国际化工业制造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优势正在减弱,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给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造成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迫使中国企业必须重视研发设计创新,走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道路。我们更加应该思考如何促进我国的企业进行设计创新,除了轰轰烈烈的设计产业园和各种设计论坛活动之外,回到设计的基础、核心竞争力研发层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许这才是发展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必要条件。

我们再回到企业做设计创新的主题,设计促进品牌发展是企业开展设计活动的核心目的,品牌竞争力的载体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之和。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不是来自企业单方面的品牌宣传,而是体验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后的评价。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品牌力非常重要的承载要素,产品支撑品牌有两大要素:一是品质,二是品位。品质层面涉及到产品的性能、安全等基本物理层面的指标,国家都有相关的标准进行规范;品位层面更加偏向于人文层面的评价指标,涉及到审美、文化、适用性等方面的要素,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规范。而这方面正是工业设计所要切入的部分,一直以来设计界都对设计标准采取回避措施。理由很多,最突出的声音是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创意是主要途径,标准和规范就是限制创意。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我们看看目前充斥在市场上的产品,有多少是有效的设计?无效或者过度的设计已成为影响评价我国工业设计能力的重要瓶颈要素。由此可见,建立设计标准的体系是当务之急,标准并非限制创新,从一定层面上讲,标准是规范和引导企业创新,设计创新必须是在达到一些必要的指标之上的创新。

nlc202309042136

二、建立设计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提出设计标准体系研究主题,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悠久,历史上我们有着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我们的产品曾经风靡全球,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五千年来,科学、艺术和文化资源的积累,是发展我国现代设计产业的基础。在战后各国发展经济,设计兴国的时候,我国因为历史原因,错失了机会,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晚、起步慢。但是不可否认,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设计和制造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工业设计成果的积累还是相当可观的。把我国的科学、艺术以及文化资源与设计创新有效的结合,形成我国自有的设计标准体系,是发展工业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二,从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来看,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集合力,是整合性的创新,在信息化社会,工业设计是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手段。产品的竞争力从技术层面代表者性能质量,从艺术层面代表着设计质量,组合在一起才是“好产品”。适时的组织科研和工业设计的资源,开发和制定出一系列体现未来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与品质标准的共性平台,是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历年来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都是“去技术化”,设计是感性的工作而非理性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我们的设计没有评价的标准,大多数的企业工业设计仅仅是外观的变形,企业大多把工业设计当成产品“美容”的手段,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我国产品存在的粗制滥造以及质量低、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建立设计标准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创新设计的手段,运用科学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设计出重点的、关键性产品设计原型,以此形成该产品“标准设计平台”,这种产品设计标准是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外观造型设计。一旦该产品的设计标准平台通过技术和用户验证,就可以制定并发布指导性的工业设计标准,指导企业以此作为产品企划、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技术规范。

其三,国际上标准化的概念已经在各个方面稳固地建立起来,并设立了许多制定和推广标准化的机构,力图在国家层次上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标准和连接标准,以保证互换性。现在标准化已扩展到了国际水平上。1902年,英国工程师标准协会,即后来的英国标准协会成立。1916年,德国标准化协会发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广泛的标准化运动。标准化的必要性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压力而再次体现出来。德国纳粹政府推行标准化和一体化是为了大批量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一定程度上把包豪斯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并且在这次标准化运动中明确提出产品设计必须有良好的功能、美观、清晰的外形。美国标准化协会成立于1918年,美国制造体系的演化表明,为了进行批量生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即部件的尺寸设计应该精密并严格一致,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互换性。标准化与合理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使设计完全脱离了手工艺设计的传统,使生产可以批量,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产品繁多而不混乱。特别是1949年日本公布了战后新的工业标准,基于这种标准开始工业设计。其中在引进和吸收美国的影响,于1958年在通产省设立特别部门主管工业设计,并制定公布了出口工业产品的设计标准。

其四,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政策,也一再强调工业设计对制造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政府的工作报告等国家重要文件中都能有发展工业设计的内容。我们制造业体现在科技研发薄弱,单纯的设计创新无法直接支撑升级,设计出来固然重要,如何转化升级成为瓶颈。从这一点上来看,发展工业设计是系统工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重点。目前来看企业工业设计薄弱的基础和发展路径远远不能承载工业设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升级的任务。推动企业设计变革的重心必须走到支撑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上来。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低质低价的产品竞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靠企业自主调整到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于行业组织或者政府引导上,通过必要的设计标准的研发和推广,以此来拉动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水平的目标,势必能够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三、设计标准平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如上所述,建立我国有效的设计标准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对设计标准平台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设计标准平台是技术研发领域比较成熟的开发概念,也是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标准平台是指用一套的技术指标要求的、有具体可以操作和评价的实验室方法构成的、具有开放性、延展性应用发展的基础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一个设计标准平台应该是一组合适的设计技术标准、技术架构或设计概念的集合,用这种“设计集合”的方式来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及结构技术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研发设计的品质。长期执行,一定能够形成一系列重要的、代表性工业产品及其综合应用方式的成果,形成体现中国社会及生活消费需求特征的工业设计基础标准,并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各基层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从标准的层面来讲物理性的标准主要是品质保证的基础,产品层面基本涉及到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指标就是通过这些技术标准去规范,只有达到这些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才能够销售。这也是对消费者利益的基本保护,实际上技术标准也发挥了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平台作用;同理,目前众多的设计品质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技术规范的方式,但是这些涉及到人文层面的设计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是缺失的,更多的人认为设计是感性的,无法用理性的指标去评价,自然也就无法规范。未来技术和服务同等重要,人性化和体验越来越被重视。设计标准是提升产品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其重要程度上已经和技术标准同等了,企业目前只是对“技术性”的规范与标准体系的重视,而忽视了适用性的“人性化”的技术指标。企业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不能仅仅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那只是为用户提供简单设备的概念,提供满足用户人文需求的设计达标产品和服务是新时代产品竞争力新的发展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建立设计标准的重要性。设想我们的设计团队能够针对目标市场、目标消费群体设计研发出针对这些用户的理想产品模型,将适合于这个特定人群产品外观、功能构成及材料标准、舒适度标准作出详尽的研究与规范,该模型在经过用户和专业技术测评后数据化形成一系列的设计规范,由政府或者行业机构将其公开作为一种指导性设计标准供相关的的企业使用,其产品创新度一定是飞跃的发展。这种方法这就是符合未来工业设计支持制造业发展创新模式。

标准化评定标准与南非五星体系比较 第7篇

《评定标准》在编制过程中, 不仅结合了我国水泥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和工艺特点, 还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水泥行业安全标准, 其中主要包括南非五星综合管理体系 (简称五星综合管理体系)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自推行以来, 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械制造、采掘、船舶与海洋等行业领域, 有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厂房及设备损坏, 减少了职业病和其他损失, 为企业在风险因素控制上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为深入探讨《评定标准》的适用性与先进程度, 现将2者进行对比分析。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是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所创建, 它不以单一行业作为评定对象, 而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用于鉴定所有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它强调人性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 目标是实现安全、健康、环保的综合风险管理。简而言之,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提供的是一个有效的综合管理体系框架, 是一种达到安全标准化生产的方法。从总体上来看, 《评定标准》具有同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相同的核心构建思想——“风险管理”, 并且采用了相似的构建方法搭建出一个标准化评定体系, 以用来指导水泥企业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与生产。

体系核心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引导、衡量和考核安全、健康和环保绩效提供的一个框架和程序, 而且该体系强调计划、组织、引导、控制和沟通等5大功能的履行和实现, 与PDCA循环模式一致。而《评定标准》同样旨在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并持续改进, 两者内涵一致。

评定方法

《评定标准》规定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 其中一级为最高。标准使用2个指标来评价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效果 (见表1) , 包括标准化得分以及考核年度的伤害和死亡人数。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 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评定同样由2个指标组成 (见表2) :一个是成效评定, 通过对体系中的5个单元、72个元素进行逐个考察和评分, 并对整个系统做出最终得分;二是经验评定, 统计致残性事件频率 (缩写为DIFR) 。审核员根据5个单位、72个元素的内容要求对企业进行评分, 并计算企业的DIFR, 最后根据这2个指标对企业进行评星。

《评定标准》中的等级评定和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星级评定都采用了2种评定指标, 分别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对企业做出评价, 且评定指标相似, 反映了《评定标准》评定方法的合理性。

评定程序

《评定标准》在评定程序上分为企业自评和现场考评2种形式, 评审采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 并最终根据评审结果进行等级认证和发布公告。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审核分为企业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基准审核和评星审核。从操作层面来讲, 两者的评定程序也基本一致。

评定内容

《评定标准》分为13项考评类目、56项考评项目,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则包含5个单位、72个元素。这些元素是进行标准化打分/评星的主要依据, 也是两者的核心内容。《评定标准》的编制吸收了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主要思想精髓, 囊括了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关键工作要求和操作标准, 基于五星综合管理体系5大单元内容, 即“屋宇及内务管理, 机械、电气和个人安全防护, 火灾风险及其他紧急事态风险的管理、事故记录和调查、组织管理”, 按照我国水泥企业的生产实践及安全体系特点进行了内容丰富和结构调整。两者考核元素对照关系见表3。

《评定标准》是对五星综合管理体系良好的继承和发展。其中, 在确立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设置安全投入、制定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教育培训、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都基本保持了五星综合管理体系的程序要素, 并细化了部分环节, 一致性较强。另外, 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方面评定标准较之五星综合管理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样使评定标准更加贴合水泥企业的生产实际, 增强了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例如, 在关于生产设备设施的相关考核元素中,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只针对一般机械和电气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出要求, 而《评定标准》则针对水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破碎设备、粉磨设备、烘干设备、回转窑、篦冷机、余热发电设备等具体设备设施给出了相关的管理细则, 极大地改善了一直以来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没有相应安全标准的局面。从对比结果来看, 五星综合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要素在《评定标准》中均得到了体现。

医院标准建设及标准化管理的探索 第8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

1 国内医院运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国内医院在运行管理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管理结构不合理。国内医院, 尤其是军队医院, 普遍实施行政命令式管理, 虽然医院内部有适宜本院的、明确的战略目标, 但这种自上而下、逐层分解、逐级下达任务的管理方式, 无法获得有力的执行力, 难以达成预期。 (2) 上下思想不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医院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让现有组织框架的各级管理者统一管理意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使占医院绝大多数的一线人员领会医院管理策略, 理解并转化为执行力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3) 管理与规模欠同步。医院的规模在扩大、门诊量在增加、医疗技术在飞速发展, 如果管理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势必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束缚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 管理方法不系统。目前医院的管理也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 但医院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单一的、或者集中管理手法的使用难以取得显著的整体效果, “单打独斗”、“一招一式”或者是“人盯人战术”很难推进, 管理也很难奏效。

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促使医院管理者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革新, 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解放军总医院的标准化管理

解放军总医院于2008年完成了基本的医院规模建设, 床位由1000余张扩充到4 0 0 0余张。为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深化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医院可持续发展, 研究了“后规模建设”阶段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 确立了医院科学发展、内涵建设的质量战略。通过更新医疗质量观、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优化质量管理方针, 确立了质量建设目标, 重构了质量管理体系, 初步形成了医院质量文化。

近7年来, 在深化研究型医院建设基础上, 在医院管理上着力两端探索实践管理创新。在管理顶端, 着力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创新, 提出了“四个愿景”和“四个医疗”。在管理基层上, 着力人才平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 提出了“四百工程”作为质量支撑, 引进E R P实现了人财物全过程、全要素、全实现的可视、可控、实时、便捷管理。如何实现从顶端到底层管理的贯通, 我院找准标准化管理这一路径, 在医院运行上开启了标准化建设, 基于流程串接了岗位, 明确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以及岗位承接上游、服务的下游、保障的需求和管理的要求, 形成了医院运营管理标准、业务标准、员工行为规范和标准常态运行机制, 搭建了医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医院管理基础平台, 形成了由战略层至岗位层的纵向贯通与反馈, 部门和部门、业务与管理的横向融合与协同。本文就我院标准建设与标准化管理探索与成效进行阐述。

2.1 医院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

自2 0 1 1年以来, 解放军总医院连续4年开展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的“主题建院活动”, 即2011年开展的“标准建设年”, 2012年开展的“标准深化年”, 2 0 1 3年开展的“标准落实年”, 2 0 1 4年开展的“标准验收年”。通过不断的探索, 确立了5项标准建设目标: (1) 借鉴国内外评审标准, 创建常态化标准运行机制; (2) 为患者提供“同等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 (3) 为临床提供“方便精细、同步便捷”的服务保障; (4) 为管理提供“常态刚性、持续改进”的运行保障; (5) 促进医院运营模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完成了医院标准理论研究, 确立了医院标准化管理核心内容, 全方位构建了医院标准体系, 形成了医院标准化常态运行机制。

通过学习、借鉴国际标准和研究成果, 参照国家和军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结合解放军总医院常年积累的制度和规范, 从梳理医院岗位和工作流程入手, 建立医院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 理清医院各部门关联关系, 围绕为患者服务这一核心工作, 建立了《临床业务标准》、《医学保障标准》、《医院管理标准》和《标准考核标准》, 构建了医疗层、保障层、管理层、决策层四级架构, 实现了从标准运行、标准信息化管理到标准落实考核全方位的医院标准化管理 (见图1) 。基于业务、管理流程和岗位建立标准, 通过标准运行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和效益, 依据标准运行反馈发现的问题, 利用质量改进工具分析根本原因、寻求对策, 根据对策实证结果修订完善标准, 利用绩效杠杆促进标准落实, 形成了由点连线成面的医院标准化PDCA闭环和循序向上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 切实保证了将标准落实到医疗一线和医院管理之中, 使标准化管理起到了促进医院质量内涵建设的作用。

2.2 医院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规范医疗、集成医疗、安全医疗、温馨医疗, 以医疗业务和管理流程、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为基础, 针对临床、医技的医务人员建立了患者服务标准, 针对医疗保障人员建立了医疗保障标准, 针对医院管理人员建立了医院管理标准, 设计了医院标准体系框架 (见图2) , 形成了从顶层到末端、从部门到岗位、从定量到定性、从运行到考评的解放军总医院“四个指南”标准体系: (1) 《医院运营指南》, 是医院建设的战略层面的标准, 明确了医院定位、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基本标准; (2) 《业务运行指南》, 是医院各业务领域的基本标准, 明确了医疗、教学、科研、保障、管理及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运行流程和标准; (3) 《员工行为指南》, 是业务流程末端岗位行为标准, 明确了各类人员的主要职责和重要考评指标; (4) 《标准考核指南》, 督促标准落实、标准考核、验收标准, 以医院管理、业务、岗位标准为基础, 抽取其中的关键标准和考核指标, 包括32组指标、2285个考核点。

2.3 医院标准运行机制

通过4年对医院标准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确定了医院标准化管理模式, 建立了医院标准体系。为保证标准化管理的常态化, 通过标准化管理试点、标准落实和验收, 形成了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标准常态运行管理机制。

2.3.1 标准统筹与运行管理机制。

设立了院、部、科三级标准化办公室, 负责本部门标准的建设、落实和考核;成立了院标准化运行管理科, 负责医院标准建设、标准落实的监测管理和标准考核, 强化了标准化管理组织, 保证了标准化落实效力。

2.3.2 标准培训与考核机制。

形成标准培训、标准问题反馈与讨论、标准理论测评、标准视教模拟、实战操练比武竞赛“五位一体”的学准、贯标、考核方法, 强化标准意识, 固化标准知识。

2.3.3 院、部、科标准审核机制。

成立院级、部级、科室标准内审员队伍, 统一内审员资质, 统一标准审核方法、频次、量表, 形成科室标准自查、自纠、自改, 部门阶段性标准内审、跟踪问效, 院级定期标准验收、督导落实、审校标准, 形成标准的良性循环。

2.3.4 标准持续改进机制。

利用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标准;凭借标准运行信息化监控平台、专家督导、追踪法发现标准运行中的问题;利用品管圈、根因分析等质量改进工具围绕一线问题, 分析根因, 研究对策, 完善标准体系;利用绩效考核和目标考评, 促进标准落地, 形成标准化管理的PDCA循环。

3 医院标准运行成效

经过标准深化年、标准落实年和标准验收年的推进, 标准已经深入全员之心, 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力落标、全程导控、全面见效的目标, 标准化管理初见成效: (1) 各项关键指标均有所改善, 平均住院日由2010年的13.5天下降到2013年的8.47天, 住院医保患者次均费用由2010年的2.2万元降到2013年的1.9万元, 药占比由2010年的46%下降到2013年的37%, 地方患者满意率由2010年的75%提升到现在的9 6%, 军队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 9%以上; (2) 医院运营指标呈现良好走势, 收益率1 7.6 3%, 药占比3 5.4 7%, 会诊及时率>9 5%, 感染率<1 0%, 抗菌药物使用率<6 0%; (3) 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2014年前5个月, 外科首次实现了患者“零投诉”, 非预期二次手术同比下降8 0%;内科疑难危重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 心梗患者Dto B时间达到77分钟。

经过4年的标准建设与实践, 解放军总医院初步建立了医院标准化管理模式, 构建了医院标准体系, 形成了医院标准常态运行机制。我们深深体会到标准化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工作, 是一把手工程;患者服务是医院标准化工作的核心, 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是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化是标准落实的支撑体和倍增器。我们也体会到标准化运行必须常态化, 需要持续改进, 标准化管理的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 标准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强庆, 宋杨, 王洁蕊.关于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 :14-15.

[2]刘颖悟.管理创新呼唤首席管理学家[J].企业管理杂志, 2012 (12) :10-13.

[3]程锴.公立医院医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3) :411-412.

[4]孙忠河, 陈庆东.三级医院创新发展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 2013, 11 (3) :32-34.

[5]赵忠厚.新时期医院行风建设需要解决的五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 (4) :1-2.

[6]刘巍.领导力应变[J].中国医院院长, 2013 (20) :36-37.

[7]鲍玉荣, 李林, 何宇, 等.医院管理标准化的国际经验借鉴[J].中国医院, 2013, 17 (8) :13-15.

[8]曹德森, 周丹, 钟光林, 等.医院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 2013, 17 (8) :3-5.

[9]刘丽华, 田鸥.医院业务运行标准框架与基本要素介绍[J].中国医院, 2013, 17 (8) :1-3.

标准管理体系 第9篇

1 常州公交标准化进程和实践

1.1 开展转型升级,探索规范企业标准

2012年公司实施转型升级年工程,提出了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公交服务、科技进步、基础设施、人文关爱等6大类28个转型升级项目,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和考评体系的改革,为企业标准的编制奠定基础。

(1)改革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依照《公司法》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规范了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完成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新老“三会”的融合。

(2)改革组织机构,建立现代企业架构。

从理顺工作流程、整合工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入手, 整合优化了集团公司行政、党群和基层单位的部门设置,完成了定编、定岗和定员,配套了各岗位人员任职资格。

(3)改革运行体系,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的基础上,整合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1:2004)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11),并参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进行了四标一体化整合,形成一套程序文件和操作手册,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

(4)改革考评体系,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在实行基层单位绩效考评、集团部门目标管理驾乘人员星级管理的一体化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绩效考评标准公式模型,并将星级管理扩大到所有一线人员。

1.2 实施管理再造,建立发布企业标准

2013年公司实施管理再造年工程,与专业机构联合成立工作组,对管理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全面梳理了公司内部各项管理,全面修编了制度、标准和流程,发布了《企业标准体系表》,初步建立了企业标准。

(1)再造公司制度流程。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了公司管理现状,编制了《管理诊断报告》和《制度流程修编目录》。用科学方法和专业工具修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150个、管理流程106个和岗位说明书98个,形成了《制度汇编》、《流程汇编》和《岗位说明书汇编》(Q/CGJ 01—2014)。

(2)全面修编三大标准。

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结合公司各业务管理,编制技术标准218个、管理标准180个、工作标准252个,形成了《技术标准汇编》、《管理标准汇编》、《工作标准汇编》(Q/CGJ 01—2014),初步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辅的企业标准体系。

(3)全面建成智慧公交。

编制了信息标准和数据规范,形成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数据字典规范体系。所有公交车安装了GPS、DVR、3G通讯、报警开关、喊话器、电子量油器等终端,部分车辆覆盖了免费WIFI,BRT站台和39个场站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周界防范,通过信息指挥中心实现24小时监管和智能调度。开发使用了涵盖全业务的ERP系统,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开发发布了多版本的掌上公交软件,覆盖了所有车辆和线路。

1.3 组织管理深化,贯彻落实企业标准

2014年公司实施管理深化年工程,按照《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要求,以提升现场管理为手段,完善智慧公交为保障,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一体化管理体系为载体,提升标准化体系在管理中的运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组织标准宣贯试行。

将学习公司标准纳入职工全员培训体系,组织集中宣贯、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主题宣贯活动。对新修订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争议做好解释说明,对流程和岗位说明书按照条线开展落实,对关键流程做好重点指导。对标准注重发挥基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管理者和操作者知晓和执行。同时组织对试行的标准提出修改意见,组织开展标准评审和完善修订。

(2)试点规范工作现场。

将企业标准体系的落实与标准化车队(班组)、办公室建设相结合,以8S管理原理为指导,以看板、定置、颜色、标识为内容,精简办公区、扩大休息区、规范作业区,在巴士公司保修厂、B2车队进行了现场改造示范,打造标准化现场管理样板。对迪诺水镇公交枢纽开展人车分流试点,对线路番号实行新的编码规则,对旅游公交线开展无饮食车厢探索,公交车辆完成分类定级和标识固化,集团档案库房、机房、部门办公室、低碳公交展示馆完成了标准化提升。

(3)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在标准化体系框架下,通过科技进步,将各项标准和规范落实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开展发动机ECU数据研究,成功采集水温、油耗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规范驾驶行为。完成车载空调恒温系统测试,逐步推广到所有运营车辆,实现一年四季车载空调自动控制。开发车载LCD显示屏,收集CAN总线技术标准,形成了应用需求。开发了车载应急报警开关,实现了驾驶员一键报警。开展信息资源合作,公司视频和交警路口监控视频实现了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开展车载LNG气瓶异型瓶设计,确保车厢空间整体规整,提高车辆载客容量。

2 常州公交标准化愿景和展望

今后一阶段,常州公交将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和谐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高品质的公交服务,就是要通过科技和标准化来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实现社会、政府和员工三方满意。具体表现为:在公交线网结构上实现科学优化,在运能班次安排上实现按需配置,在运行组织管理上实现智能调度,在车辆场站维护上实现远程操控,在保障乘客出行上实现品质服务,在职工关爱上实现包容人性。

2.1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在标准制订和修订方面,不做旁观者、追随者,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主动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承担国家标准科研项目,形成积极跟踪和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推动行业标准提升。

2.2 线网结构合理科学

结合常州轨道交通建设,做好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前瞻性线网和近期调整线网相结合,对市区线网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提高线网效率。编制公交线网新辟和优化的标准,细化固化操作流程。

2.3 场站设施智能先进

创新发展理念,以礼河枢纽和新区立体停车保养场为标志的现代化修理厂和停车场全面建成使用,礼河枢纽实现现代化、全封闭维修,新区停保场1层修理,2层和3层驻车,充分体现集约用地和功能整合。完成21个车队和维修场所的标准化改造,完成市区9个主要场站安保等级提升。开展站牌站杆集中整治,新建新型标准化微电子站牌。

2.4 内部管理改革深化

充分依托公司车载设备和ERP系统形成的海量数据,开发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开展全员绩效考核,深化全面预审、集中采购、定额管理和单车核算,全面实施运修分离,走专业化维修和专业化运营的道路。继续推行三标一体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开展信息安全体系认证。

2.5 绿色公交加速提升

加快低碳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深入研究CAN总线技术、发动机ECU技术,完善公交车辆采购目录和车载设施配置标准。开展线网布局、燃料加注、人力资源、车辆清洁保养等一体化研究,将无效运营里程降到最低。开展场站设施节能改造,降低运营成本。

2.6 品质服务持续改善

以信息指挥中心、低碳公交展示馆等平台开展公交开放日系列活动,搭建与乘客和社会良性互动的平台。继续开展乘客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和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开发布。推广试行运营时刻表制度,做好发布和及时调整。开展公交员工行业比武和优质服务展示,塑造30个公交服务品牌和1名全国劳动模范,充分展现行业正能量。

3 开展公交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3.1 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顶层设计

标准化建设是一种自我否定和加压,需要得到一把手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才能有效推进和取得实效。标准化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谋划大局棋,加强宏观思考,重视顶层设计。我公司先后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智慧公交三年行动计划》,并部署转型升级年和管理再造年、深化年、提升年3个系统工程方案。在体系文件中,全面考虑3个标准,进行一体化贯标认证。

3.2 强化分步实施,重视过程管控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长远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多轮反复和持续改进。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基层职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不同单位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如在标准化班组中,公司鼓励职工对职工之家进行整体设计。在整体规划目标框架下,明确阶段标准和时间节点,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阶段目标顺利完成,为项目整体完工提供保障。

3.3 加大硬件投入,重视科学规范

企业标准编制完成后重在实施,需要通过有效地举措来使制度、流程和标准落地,要通过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项目,使标准和规范融入到生产和管理的自觉行动中。近年公司积极新建大型场站,先后建设完成了标准化的集团公司大楼1.2万平米,开建了三公司立体停车保修厂2.3万平米和190亩的现代化修理厂,并对原有场站、保修厂、办公区域等进行标准化改造。这些新建和改造项目都是按照国家规范和公司标准去施工的,设计方案还多次征求职工意见,确保建成后成为各个管理领域的标准化样板。

3.4 加大外脑引进,重视人才培养

标准管理体系 第10篇

相应地, 为了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 也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不遗余力地开展电动汽车标准化研究, 推进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梳理国内电动汽车的标准需求, 提出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 描绘出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制定路线图, 按照轻重缓急、有利于产业化的原则, 提出了我国电动汽车近期和长期标准项目目标。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简述

我国从“九五”期间就开始立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三个五年计划的连续立项支持, 在电动汽车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许多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汽车产品已经批量推向市场;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化和示范运行的工作开始起步, 有一些产品也开始批量生产。近几年来, 为了应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 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陆续在出台一系列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特别是在最近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又将新能源汽车确定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创新,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 标准化工作部门为配合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行和政府管理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九五”期间我国的电动汽车研发产品主要是纯电动汽车, 电动车标委会开展了纯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的研究, 并组织制定了16项急需标准 (其中整车标准7项、电机及控制器标准2项、动力蓄电池标准4项、充电机标准3项) , 涵盖了电动汽车从整车到关键部件的标准, 填补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空白, 为促进电动汽车的研发以及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十五”期间, 我国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领域成果累累, 相应的技术标准也不断完善。制定完成包括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标准6项, 电动汽车共用的基础标准4项, 为适应技术的发展, 修订原有的纯电动汽车标准3项。随后, 我们又根据国内技术发展情况对一些标准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 至此电动汽车标准达到32项,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在国内企业大量的验证试验的基础上, 经过仔细、认真和充分的讨论, 最终提出了符合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水平状况和发展要求的相应要求。这些标准既考虑到了国外的相关先进标准, 也与国内实际研发水平相适应。至此,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在“十一五”期间, 我国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标准的制定工作, 制定完成了燃料电池汽车术语、燃料电池汽车一般安全要求、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测试方法、加氢车技术条件、燃料电池汽车加注装置、车载氢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最高车速等标准, 并开展了其他相关标准的研究。同时还对原有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2011年, 在国标委、工信部和科技部的领导和支持下, 全国汽车标委会开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研究和一系列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到目前为止, 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现行有效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共有57项, 我国已经发布的标准数量位居全球之首, 涵盖的领域涉及到电动汽车的各个方面, 已经发布的电动汽车标准中, 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6项, 参考国际国外标准制定13项, 其余均为以国内技术为基础自主制定的。

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 已经成为科研、产业化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已经成为汽车企业开发和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输入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企业和产品管理的主要依据。目前, 在电动汽车方面有22项标准被列为国家电动汽车产品准入需要满足的条件。

在我国最近实施的节能惠民工程、十城千辆示范运行工程、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中, 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

我国正进入汽车快速普及期, 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 预计未来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升级换代, 将是我国汽车工业和相关产业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旨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应用需求的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的标准体系, 配合我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至2020年) 》实施, 加速制定一系列标准体系确定的具体标准, 使标准化工作发挥最佳效益, 支撑和引导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 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总的态势是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和需要制修订的标准多, 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

车辆方面, 抓紧制修订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条件、安全要求、试验方法、规格尺寸、通用要求等系列标准, 配合2个国家宏观规划的实施, 实现2015年新能源汽车初步产业化、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自主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达到50万辆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配合以电动汽车为主, 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和大面积的商业化推广应用, 抓紧制修订一大批充电桩、充电机、充电车、充电站、加氢机、加氢车、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接口以及通信协议、技术条件、安全要求、建设规范等标准, 实现2015年初步形成与示范运行相适应的充电设施体系;2020年重点推广区域的充电设施网络满足纯电动汽车城际间和区域内运行需要的目标。

此外, 关键部件部分, 如储能装置、电机及控制器, 标准制定工作量大、时间急迫。

GB/T 28382-2012《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解读

在电动汽车领域, 可以说, 纯电动乘用车代表着电动汽车发展的水平。纯电动乘用车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 所以国家对开发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 国家推出纯电动乘用车技术要求, 对于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清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 是标准的制定目的之一。

参数说明

目前, 我国的纯电动乘用车主要集中在国内四五家企业, 这里不包括车速较低的产品企业。根据我们对其产品的调研情况, 结合对纯电动乘用车一些实际需求, 我们在广泛征集行业意见的基础上, 平衡用户需求和车辆现实技术水平, 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

关于范围

现阶段, 标准规定了使用动力电池驱动的、座位数在5座以下的电动汽车。

现在人们有个误区, 认为车速达不到80 km/h的纯电动汽车, 就不许生产了。其实, 本标准只是规定了适用的对象, 如果不在这个车速范围内的车辆, 则自然不在本标准的应用范围。事实上, 我国有一些地区, 存在大量的低速、短途纯电动汽车, 由于市场空间大, 发展很快。我们的标准本身不具备管理功能。

关于电池箱总质量

为了保证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可承载质量, 防止因为动力电池过重而性能降低, 应对动力电池所占整车的质量比例有一个限制。标准规定了电动乘用车的电池箱总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 不宜大于30%。

关于行李箱容积

从调研情况来看, 我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布置都会占用行李箱的空间, 对于乘用车来讲, 应具有适宜的行李箱容积, 以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对于4座以上车辆, 按GB/T 19514测量, 行李箱容积不宜小于0.3 m3。

关于提示性的声响

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 尤其是在车速低于20 km/h时, 由于没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声音, 给行人等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标准规定了车辆在设计时应考虑车辆启动时或车速低于20 km/h时, 能够发出给车外人员适当提示性的声响。至于提示声响类型, 标准不作限制, 由企业自行决定。

关于30 min最高车速

由于这类车辆的使用场合需要, 应该有30 min最高车速的指标, 按照GB/T 18385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30 min最高车速, 其值应不低于80 km/h。

关于爬坡性能

城市道路使用的车辆, 经常有立交桥、车库出入等较陡路面的情况, 应该对其最大爬坡度作出限制。按照GB/T 18385规定的试验方法, 车辆最大爬坡度应不低于20%。

关于续驶里程

纯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的一大阻碍是其较短的续驶里程, 但为了增长续驶里程而多装电池, 又会导致制动性能、轴荷分配、行李箱容积等变化, 综合各方面的指标, 我们确定了该指标, 即按照GB/T 18386测量工况法续驶里程, 其值应大于80 km。

关于电能量消耗率

原来标准中规定了按照GB/T 18386规定的试验程序, 测量60 km/h等速法能量消耗量, 计算电能量消耗率, 所得值应不大于0.16 k Wh/km。通过行业广泛调研, 我们认为目前不宜一刀切地确定该能耗限值, 应考虑到车辆的重量等因素。鉴于此, 我们删除电能量消耗率的要求条款, 同时将申报今后的标准工作计划, 尽早制定纯电动汽车电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

关于车辆上安装的动力蓄电池低温容量的要求

这两年, 电池技术得到一定的发展, 同时相应的标准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 因此, 本标准也根据QC/T 742、QC/T 743、QC/T 744的要求, 以及目前国家在电动汽车管理方面的一些文件, 将该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升级, 内容为:在环境温度-20℃时, 动力蓄电池模块容量与常温下的容量比应不小于70%。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经过近3个“五年计划”的研究和积累, 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这些标准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共同构成了我国电动汽车管理与认证的主要依据, 基本可以满足现阶段电动汽车的管理需要。

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从标准体系建设来讲, 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跟踪电动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确保标准的技术内容先进、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研究新的标准项目, 争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覆盖, 尤其是涉及到电动汽车专有的技术领域。在动力蓄电池包/系统、充电接口与基础设施等方面需要制定新的标准, 整车安全性、排放等标准也需要根据技术进步进行修订;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也将根据整车、关键部件的技术发展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进展而变化调整。技术研发、标准法规制定、管理与刺激政策相互协调并形成合力, 是促进电动汽车健康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建立标准体系 创建服务品牌 第11篇

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北京一福)的荣誉墙上,大大小小的称号记载着他们27年的光辉历程。

2014年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专家组代表一行三人进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就北京一福申报2014年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进行为期一天的现场评审。

着力标准化建设 创建服务品牌

从“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服务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再到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一福始终立足标准化建设,在行业中成为典范。

2012年,北京一福申请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对原有的标准化体系进行了优化重塑,细致梳理了从老年人入院咨询、办理手续、入住享受各项服务直至离院环节,力争在服务流程上做到“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和管理无缝衔接”,最终形成了241项标准。2015年,北京一福以9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审核,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

北京一福从“身体、心理、社交”等多方面分析老年人的需求,对自身的建设能力和同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围绕“恪守标准,执行到位;规范服务,管理高效;持续改进,创新竞先”的标准化方针,以充分体现“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切入点,以“系统开展需求分析、重新梳理服务和管理事项、全面整合资源,优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为总体思路,实现了老年人需求与院内资源的全面对接,创建了优质的养老服务品牌。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常华介绍,福利院坚持走质量型发展道路,以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技术支撑,不断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

推进质量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多年来,北京一福始终把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视作兴院之道、强院之策,遵循“一心一意奉献老人,全心全意贡献社会”的办院宗旨和“传人情扬仁心,用笑脸尽孝道”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规范化”的专业为老服务。

通过制定标准、落实标准,一福充分体会到: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服务质量的标准化、服务方法的规范化和服务过程的程序化”来获得全面优质的服务,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

新型标准体系 第12篇

近日, 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提出, 到2020年,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 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2001年我国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强化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 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0万项,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知指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由政府主导制定, 即使是企业自己制定、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 也要到政府部门履行备案甚至审查性备案, 企业能动性受到抑制。

通知强调, 标准化改革要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 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由6类整合精简为4类, 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侧重于保基本, 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竞争力。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 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标准管理体系】相关文章:

变电所标准化管理标准12-19

后勤管理标准05-31

班组管理标准07-08

报账管理标准08-03

7s管理标准08-12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08-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08-01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07-04

管理养护标准论文05-17

模具管理标准表格05-17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