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2024-09-19

公共艺术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公共艺术设计 第1篇

1 公共艺术的空间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

1.1 空间要素

公共艺术与私有艺术最大区别在于设置场所。无论何种形式的公共艺术都是在公共环境里被设置或实施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作品与周边环境的物理空间, 即可客观测量的实际的空间尺度。同时还要考虑作品给所在环境带来的心理空间, 即作品所在环境的场域感。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它所在的环境相平衡, 既要反映设计理念和风格特征, 还要和环境相呼应。另一方面, 公共艺术作为大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 必须考虑大环境的组成因素和特征, 表现出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1.2 社会要素

人的参与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要素, 而社会正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活动构建的, 公共艺术设计源自社会公众, 服务社会民众, 并非个人之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环境、民生都对公共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是公共艺术力争要传达表现的。小到民生民情的生活所系, 大到地区地域的社会动向发展, 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公共性其实就是针对社会和民众而言的, 公共艺术要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 它要解决的既包括环境审美, 也包括社会民主和民众权利问题。

2 公共艺术的环境指向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里的艺术, 其主要载体是环境。没有了场所, 公共艺术作品便失去了安身之处, 更谈不上设计。公共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所在的空间环境是一种对话关系, 两者要相互联系作用, 以求达到公共艺术所在空间的场域性。

“场域”一词源于场域理论, 该理论是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所研究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 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把观察者面对一处环境时所感知到的东西称作心理场域 (psychological field) , 促使观察者有所感知的现实环境称作物理场域 (physical field) 。每个人对于同一环境会有不同的印象, 所感知到的心理场域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 环境的物理场域也会对人的心理场域产生影响和作用, 这说明人在环境里的心理活动往往是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考夫卡还指出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两个方面。物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 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行为环境在受物理环境调节的同时, 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域也在运作着, 这表明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物理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见, 场域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之一, 所呈现出的并不仅仅是环境场地的物质属性。场域是环境氛围和环境特征给人所带来的一种心理环境, 是人对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应。场域至始至终贯穿公共艺术设计过程的全部, 设计方案必须与所在环境一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被设计考虑。心理环境对人来说是最切近的环境。实现人在环境中的体验和感知, 才会达成人与公共艺术的对话, 并以此建立起新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

3 公共艺术的权力指向

公共艺术如何“公共”, 是界定公共艺术得以成为公共艺术的标准。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 是其权利属性和社会目的决定的, 它有别于政治意识形态派生的艺术;有别于精英派和自我个人化的艺术;也有别于纯粹商业目的的功利艺术。这说明公共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即公共性。公共性的权力指向即公众, 以下通过开放度、参与度、受容度三方面来界定公共艺术的权力指向标准。

3.1 开放度

开放度所指的是场所的开放和精神层面的开放。首先, 公共艺术作品所设置的场所必须是公开、公共、可供人自由介入的场所, 场所的开放度越大, 身在其中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公共性越强。其次, 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民众, 与民众建立起一种平等共享, 沟通交流的关系, 尽可能表达民生, 顺和民意。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 飞舞张扬的个人艺术彰显和垄断。开放度要说明的是公共艺术和公共环境对每一个公民自由独立、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认定和尊重。尊重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确定和尊敬;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确定和尊敬。

3.2 参与度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放置在公共环境里的公共艺术品无形中走进了普通百姓们的视野, 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朝夕相伴。加之民众文化素养、民主意识、生活条件、精神物质需求的与日提升, 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起公共环境里的艺术品, 并对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放置艺术品展开评说, 渴望对公共艺术的设置问题拥有发言权。可见, 对于参与的主体公众来说, 他们既是需求者, 也是使用者和评价者。这就需要方案执行方要尽可能尊重民意, 为民众创造参与方案决策的机会, 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另一方,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环境里的艺术, 它的价值和意义直接体现在民众的参与度上, 受容度是提升参与度的关键, 具备强大的亲和力, 才能将周围的人从观赏者转化为参与者, 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3.3 受容度

受容一词源于日本, 意指接受、容纳、顺应。此词多用于感觉、意志、文化等方面, 也可理解为受容力、受容量。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无论从视觉形态还是心理感受上都能得到观众普遍的接受和认同, 可以说这件作品就具有了一定的容力和容量, 说明它所承载的内容和它背后的意义是丰富而深远的, 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受众面。可见受容的强度是作品得以存在的关键所在。民众对于公共艺术的受容度往往体现在对作品所具备的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功能性的认知上。诸如艺术性所体现的平民化、通俗化、个性化;文化性所体现在的人文历史、生活时尚、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趣味性所体现的意识创新;功能性所体现的娱乐、休憩、共享交流等, 在此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精神所需, 生活所系。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身边的公共艺术, 才会主动地介入和参与其中。这说明受容行为往往作用于参与行为, 受容度的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参与效果。S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人三者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从新的角度对公共艺术场域性和公共性加以分析, 从而推导作为公共空间里的民众艺术该如何借助它所缺失的场域性和公共性, 达成公共艺术设计实践。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场域性,公共性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士新.对公共艺术问题和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 3.

浅谈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论文 第2篇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公共大众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 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 强(莆田学院 福建省 351100)摘 要 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

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参考文献:[1]温 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学林出版社,.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杨 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6]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

[7]邹 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J].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2003(10).

公共艺术设计 第3篇

关键词:网络造句;公共议题;社会动员;公共修辞;语境再造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182-004お

如果一个老人摔倒了,你会不会去扶他?这是接二连三的“彭宇案”给我们时代套上的道德魔咒。温情、良知与道德,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动力和重心,却被莫名的顾忌、胆怯和冷漠推向远处,人们开始本能地向个体性退缩、向动物性退缩、向反社会状态退缩。如何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谁能为人们的善意之举提供援助?拒绝冷漠的呼声越来越高,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将这种呼声推向了舆论浪尖。网友随之翻出了北大副校长吴志攀早先发布的一条微博——“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这条微博暗合了公众内心深处的渴望,人们良知未泯,所缺少的只是背后的力量。于是,底层智慧纷纷云集,各显神通,一种被称为“校长撑腰体”的网络造句运动迅速蔓延开来,上百所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对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的微博进行模仿和改编。

如今,网络世界好生热闹,每隔几天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网络文体,诸如“李刚体”、“秋裤体”、“唤醒体”、“Hold住体”、“TVB体”、“丹丹体”、“吐槽体”、“凡客体”、“QQ体”、“王小贱体”、“蓝精灵体”、“赵本山体”、“见与不见体”等网络造句行为轮番上阵,话语深处涌动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躁动与不安。急促的底层呼吸,逼真的公共心跳,大胆的社会反思,构成网络造句行为最基本的旋律和节奏。网络造句往往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聚合效应,以“**体”网络文本为蓝本,各种智慧纷纷云集,一试身手,因此制造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围观,这种强大的“在场”促使人们反思一个个深刻的公共议题。

修辞学上讲,网络造句往往伴随着流行语的再生产,以一种娱乐的姿态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看似诙谐幽默,实则四两拨千斤,发人深省,总是欲言又止地诉说着今天社会的是是非非,所演绎的是只有这个时代才能读懂的幽默和智慧。具体而言,“**体”网络造句是一种重复的、流动的叙述艺术,它不是静态的端详,而是饶有趣味的围观;它不是简单的排比与叠加,而是对某种叙事语境和公共议题的深度开掘;它不是纯粹的幽默和起哄,而是指向一个事件、一种语境、一场见证公共围观力量的修辞运动。

一、网络造句:虚拟世界的公共修辞运动

网络造句之所以能达到一定的公共议题构建与社会动员效果,这不能不提到语言修辞本身的象征权力(symbolic power)。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指出,人是依靠象征而存在的动物,而语言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象征体系,象征构造了人们最基本的语言行为和社会关系。所谓象征,强调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来达到最有效的传播效果。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被认为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他将修辞界定为“一种能在任何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法的功能”[1]。

当代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选词、文采、辞格等语言学范畴,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劝说。索加•福斯等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哪里有劝说,哪里就有修辞;哪里有意义,那里就有劝说。”[2]当代修辞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格”,而是涵盖“劝说”、“语言运用”、“劝说效果”、“公共动员”、“有效的演说策略”等范畴。[3]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进一步指出了语言修辞的微观权力机制,他在《语言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一书中指出,社会就是一个“语言交换市场”,语言就是一种交换性的经济资本。在社会交换场域中,语言交流就如同商品交换,说什么,如何说,无疑都赋予了语言特定的“分量”和“价值”。[4]布尔迪厄将语言使用所带来的利润回报称为象征权力。这也促使人们开始在语言修辞层面精心计算这样一道算术题:为了获得最有效的利润回报,哪种语言使用能够带来溢价效果或增值效应?网络造句正是对这道算术题的微妙回答。

近几年,面对一个个危及公共利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躲猫猫”、“七十码”、“俯卧撑”、“富二代”、“被代表”、“不差钱”、“打酱油”、“被自杀”、“豆你玩”、“临时性强奸”、“一个艰难的决定”等网络流行语一夜之间悄然诞生,而且借助网络造句的传播方式迅速引发集体围观。公共议题得以借助这些语言符号的生产而被识别、被建构、被争夺,这是政治学范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批判性修辞(critical rhetorics)技巧。这些被“发明”的流行语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人们对公权力进行替代性监督的姿态与途径,同样体现的是草根阶层设置并构造公共议题的能力与智慧。显然,不同于其它流行语的商业或娱乐目的,这些流行语的生产背景和修辞对象往往指向特定的公共事件,它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服务于公共利益,强调对公共道德的伸张,对公共意志的凝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因此具有公共修辞(public rhetorics)的性质。[5]

公共修辞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社会的公共演说传统,主要指以公共利益为根本诉求的修辞行为,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激活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6]反观中国传统社会,社会议题的解决往往直接诉诸于集权法令或暴力手段,个体如果要参与社会事务,其修辞对象必须指向君王,而春秋战国以后因言获罪者不计其数,所有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缺乏产生公共修辞的政治土壤。

随着微博、SNS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不断渗透,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大大拓宽,公共空间的修辞方式也同步发生变化。中国现代社会的修辞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修辞向网络空间的公共修辞转变。具体而言,当危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件堂而皇之地上演时,底层话语便会借助各种间接的、迂回的、游击性的、偷袭式的战术进行抵抗。它秉承了亚文化与生俱来的激进、批判、颠覆与对抗特质,即通过对主流话语的戏仿和反讽,以此传递一种另类的政治姿态。这既是詹姆斯•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核心强调的一种间接的草根政治框架,也是米歇尔•德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践》所概括的一种普遍的弱者抵抗艺术。这种抵抗行为有时候能够直接推动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建设进程,比如孙志刚事件推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佘祥林冤案、聂树斌冤案推动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李刚公益诉讼事件推动国家认证认监委建立全国统一的口腔认证制度,“躲猫猫”事件推动国家赔偿法修订,江西宜黄自焚事件推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事件推动国务院法制办着手出台全国校园安全条例。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网络公共事件之所以能够在法律与制度层面“有所作为”,都离不开公共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层面的话语修辞力量,或者说都是公共修辞积极介入的结果。

因此,我们将公共修辞的概念简单概括为:公共修辞是一种有关公共话语的构造与生产方式,一种有关劝服与认同的话语构造艺术,它以话语的方式进入公共领域,进而在公共话语框架内达到公共议题建构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目的。[7]具体来说,面对一个时代的公共疼痛,为了使其成为集体关注的公共议题,底层智慧往往明察秋毫,饶有趣味地打量整个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公众撕开的第一个切口,就是制造流行语,并使其成为一个“**体”网络文本。“李刚门”事件直接点燃了网民积郁很久的愤怒,“我爸是李刚”瞬间成为一个网络热词,它是对这个时代“官二代”现象的微妙嘲弄。猫扑网随即发起了“我爸是李刚”网络造句大赛,底层智慧一拥而上,令人惊叹,唐诗、宋词、广告及流行歌曲无一不遭遇网友改编,36万条各个版本的网络衍生词句一周时间内横空出世,例如李白版“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普希金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田跃君版“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我爸是李刚”;毛泽东版“俱往矣,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李刚”;特仑苏版“不是每一杯牛奶都是特仑苏,不是每一个爸爸都叫李刚”……

二、语境再造:公共修辞的两种形式风格

作为一种公共参与方式,网络造句往往采取游戏、戏谑、拼贴、讽刺、杂耍式的修辞风格,这是后现代主义话语观念在网络世界的逼真刻写。一个流行语就如同一个原型符号,它会源源不断地召唤出新的组合方式,网络造句就是一种最为典型的修辞表达。一般来说,出于话语安全考虑,公众不得不对自己进行“打扮”和“伪装”,以一副看似中立的姿态走入公共视野,这是一场赌博式的游击战。网络造句往往幽默风趣,朗朗上口,轻盈灵活,易于传播,以一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的力量作用于公共领域,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政治功能;它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精致、微妙、传神,一语双关,具有无穷的衍生与再造能力。

作为一种公共修辞表达,网络造句的修辞对象既可以指向动态的、突发的新闻事件,也可以指向普遍的、沉积的社会现象,前者强调对“**体”的构造与生产,后者强调对相似议题的聚合与推演。二者共同的特点就是搭建起了一个特殊的语境(context),各种声音在这里被源源不断地命名、赋值与构造。它们的修辞对象看似各有所指、用力分散,实则前后呼应,万变不离其宗,集体指向某一共同的社会议题,因为获得更为强大的修辞能力。

新闻事件是动态的、显著的、有迹可循的,与之相随的是命运,是奇观,是冲突,是那种悬念横生的情节剧,因此具有捕获公共注意力的先天优势。而且,新闻事件总会留下一些可供人们评头论足的“痕迹”,各种智慧在这里自由延伸,甚至浮想联翩,“**体”网络文本的构造与生产,成为最常见的公共修辞形式。腾讯与360商业网战中,马化腾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并称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面对这一绑架公共利益的狂妄之举,“QQ体”造句运动全面铺开,网友借助“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来控诉各种践踏公众利益的商业恶战。一时间,迅雷、淘宝、宝马、Q币、IPAD、中国移动等企业或机构纷纷演绎了自己的“QQ体”版本:蒙牛版“我们刚刚作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到用户胃里有其他牛奶成分,将自动释放三聚氰胺”;耐克版“我们刚刚作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到用户身上有耐克,衣服鞋将自动变透视装”……

社会现象是静态的、普遍的、默不作声的,是一系列新闻事件堆积的过程或结果,这使得围绕社会现象的公共修辞总是强调对同类议题的隐性勾连。当我们时代的公共秩序或伦理价值被刺痛时,那些意义接近、结构相似、互为补充的流行语云集响应、一字排开,这种造句形式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填充性和可扩展性,相应地,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方法成为其基本的话语结构,公共修辞的结果往往体现为对某种叙事语境的再造与延伸。比如面对当前社会种种匪夷所思的“怪现象”,网友以一种调侃戏谑的造句方式进行界定:“我国是一个由马诺族、凤姐族、月光族、啃老族、打工族、蜗居族、蚁族、隐婚族等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网友更是用对仗工整的文字风格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面对这个时代四处蔓延的“涨价”现象,继2009年“蒜你狠”一语横空出世,如同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盐王爷”、“鸽你肉”大量三字经式的流行语瞬间红遍网络,它们精心布局、前后呼应、一气呵成,共同搭建了一个极具颠覆意义的叙事语境,以此展示食品接连涨价背后的集体无奈和无情抗议。

三、借巢孵卵:网络流行语言的生产智慧

当公共利益遭遇权力压制或绑架,公共修辞的基本话语智慧可以概括为一种游戏式的、赌博式的防守反击策略,也就是在主流话语已有的修辞图景中寻找其破绽和漏洞,然后通过隐喻、双关等修辞方式证明其荒谬性与不合理性,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意义修辞方式是基于“拿来主义”的“借巢孵卵”策略。

具体而言,很多流行语都是直接摘自当事人语录本身,这些语言识别性强,高度凝练,无需加工便可直接传播,而且更重要的是,话语本身合法、安全,看似陈述事实,实则可以随时偷袭或引爆事件。比如,在7•23动车事故中,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一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瞬间引爆了网民的愤怒情绪,各种版本的造句运动随之全面铺开——“北京今天没堵车,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城管很温柔,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物价会持续降低,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同时,在许多公共事件面前,专家或官员的公开解释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一系列雷人语录相继产生:“弹钢琴重复性动作”;“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随便叫个局长就可以收拾你,让你下岗”;“我当书记的就是希望你们喝西北风”;“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再比如“七十码”、“躲猫猫”、“俯卧撑”等流行语直接来自官方对事件的解释用词,而这些文字一旦进入传播场域,便具有了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力。

不难发现,正如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的躯体内部孕育产生一样,基于公共修辞的网络造句以一种“陈述事实”的合法姿态伪装自己,通过对其母体的反抗而制造公共话语,以此质疑主流叙事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这正是约翰•费斯克所谈到的大众文化普遍的政治抵抗艺术。换言之,网络造句正是在“被统治和被控制的社会缝隙中作用……它本质上是防御性的,拒绝自己被社会秩序所控制,有的也暂且与之合作,还总是乐于抓住一个机会打一场游击战,作一次赌博式的战略抵抗”[8]。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造句的修辞主体就是被主流叙事所放逐的、或者被主流话语所压制的草根阶层,他们往往面临同样的生存境遇和利益诉求。借由对公共意志的凝练,这个群体成为一个新势力、新阶层,并且共同参与到网络造句所搭建的议程框架中。显然,作为一种话语修辞策略,网络造句不仅成为他们想象并构造共同体的话语符号,同样成为他们识别并激活主体身份的修辞资源。

四、结语

不得不承认,网络造句虽然具有积极的社会动员力量,可是往往暧昧地行走于政治与娱乐之间,最终往往演变为一种表达时尚,一种集体参与的网络狂欢,这几乎成为网络造句不可抗拒的集体宿命。“校长撑腰体”的后续版本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版本为:“你是华农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文法院为你提供法律支持;要是官司打输了,工学院焊了他家大门,理学院黑了他家电脑,植科院断了他家油,生科院断了他家米,动科院断了他家肉,食科院让他连罐头都吃不上。”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当初那个致力于唤起公众道德良知的“校长撑腰体”吗?往往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当公众忘情地沉浸在各种版本所铺设的娱乐漩涡中时,网络造句的社会批判力度已经大大消弱,要么纯粹地演化为一场没有尽头的快感消费,要么被另一种围观轻易地驱赶并替代,这种造句行为是否又制造了另一种更大的冷漠?显然,如何最大限度地抵抗娱乐意义对网络造句的暴力改造与隐性收编,使其在公共议题建构之路上走的更远,这需要在公共修辞策略上进一步提炼和拓展。お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修辞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

[2]Foss,S. K.,Foss,K. A.,& Trapp,R.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Prospect Heights,Illinois:Waveland Press,1985:161.

[3]Bizzell,P.,& Herzberg,B.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Readings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2nd ed.,Boston:Bedford/St. Martins,2001:1.

[4]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22.

[5]陈汝东.论人类传播秩序——一种比较修辞学视角,载关世杰主编.人类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79.

[6]胡成花,陈汝东.东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历时比较与思考[J].修辞学习.2008,(5):66.

[7]刘涛.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公共修辞机制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5).

[8]约翰•菲斯克.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7.

(责任编辑焦德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XW029),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公共艺术设计 第4篇

公共艺术, 顾名思义公共的艺术, 它是一种外在的, 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蕴含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它的设计要求既针对大众, 又结合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 通过得到人们的认可, 给人带来艺术和视觉上的美感享受。这是一种需要大众参与的艺术, 而不是为了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件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品, 新的公共艺术设计并不是新的形态或者表面的形态, 而是指新的生活内容和新的生活态度。

2 公共艺术精神在社会中的必要性

著名艺术家皮道坚认为: “公共艺术是重建社会的灵魂, 公共艺术追求社会的核心价值, 他们的存在对时代的自由、民主和人文精神有着强烈的标识作用。它关怀社会的核心价值, 体现社会的诉求, 吸引公众的参与, 崇尚多元文化, 多层次文化的社会功能。”公共艺术的发展史虽然不是很长, 但是它所蕴含的精神不只体现在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空间的形象上, 还有更重要的是, 社会的公益力量。

在 “文化济南”公共艺术设计中, 将人们心中的济南印象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 所以在进行这组海报设计时, 将泉与济南文化结合进行创作, 突出体现了文化济南的公共艺术精神。济南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 一座美丽的泉城, 所以在进行海报设计时, 底色采用古色古香的牛皮纸, 同时又运用具有时代感的版式设计, 体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公共艺术精神。一座以泉水闻名的城市, 所谓的 “家家泉水, 户户垂柳。”便是说的美丽的泉城济南。公共艺术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又如雕塑家波伊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7000 棵橡树》, 这项深具创意的活动不仅立即闻名遐迩, 而且还获得国际社会的响应和支持。波伊斯取橡树寿命之长和玄武岩之坚硬, 呼吁世人追求世界的永久和平, 在全世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精神魅力在社会中的必要性。

3 公共艺术精神及 “文化济南” 公共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

3. 1 民族精神。公共艺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文化和审美情趣, 能够真实地记录一个民族的变迁和兴亡, 像一本史书, 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点点滴滴。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有一座称被为自由岛的小岛。岛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 当地华人称她为“自由女神”像。这是法国人为了庆祝法美两国的合作, 由法国人送给美国的一座纪念物, 一个多世纪以来, 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 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这是一个伟大的公共艺术创作, 它体现了一种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民族精神。“文化济南”系列海报设计, 也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其中, 弘扬中华文化并将济南特色文化与其相结合, 使整个公共艺术的设计具有时代美感。

3. 2 以人为本的精神。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设计的一部分, 在精神文化和形态上都应该与环境整体保持一致, 并且要有着独立的欣赏价值, 它具有标志性和纪念性, 是时刻与人相关的。人们参与其中, 生活、学习、休闲和娱乐, 它既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又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 “文化济南”系列海报在创作构思时, 注重济南人文特征, 将艺术与生活结合。此公共艺术创作, 分别从五个方面对济南的文化特征着手, 即泉声曲韵、泉韵茶香、精武泉城、泉韵书香、舞动泉城。将济南的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注重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公共艺术精神。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提出了公共艺术新的精神取向。城市公共艺术时刻体现着 “以人为本”的精神, 人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和核心, 任何公共艺术的设计作品, 都应当是以人为中心去设计、去规划的, 作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和享受者, 人的使用率和舒适度应该作为检验一个公共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

3. 3 互动精神。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公共空间的存在方便了公众并为公众营造了一个与他人相互交往的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在完整的环境形态下形成的, 去完成当下环境场景中,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它既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公众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 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 具有开放性, 任何职业、不同阅历、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以参与其中, 通过公众之间和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之间, 互相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更加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营造出祥和安宁的气氛。济南的大明湖闻名全国, 一池碧绿的湖水下, 柔柔的水草招摇, 粼粼波光延向远方。湖面荡漾着碧绿的湖水, 微风吹来, 湖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 小船随波荡漾。水里倒映着美丽的画面, 一簇簇荷花映入眼帘。荷花是济南的市花, 在 “文化济南”公共艺术设计中, 多处将荷花的元素应用其中, 使整个设计更加具有朝气, 字里行间弥漫着荷花的味道。

4 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是与人类生活生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生存环境。它主要是指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创作, 设计出与环境相适应的作品。这类空间包括街道、花园、广场、车站机场大厅等公共场所,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室内和室外相重合的场所。公共艺术对公众产生着某种文化知识或者精神概念, 从内容上来说, 应当传递的是积极地、正面的、美好的和善良的、与公众情趣一致的, 而且在环境中也是相协调的。总而言之, 公共艺术的空间一般是在城市之中,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是整个城市的标志, 能够体现市民的精神所在, 也能起到美化城市和体现城市精神面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清.公共艺术.[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2]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探析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第5篇

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艺这古老的艺术门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从传统工艺美术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陶瓷,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和表现形式。

现代陶瓷壁画、雕塑、现代陶艺等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和公共环境中。

融合了建筑环境空间的环境艺术陶瓷,不但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满足了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审美需求。

如今陶瓷材料在公共环境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室内外公共空间里的各类建筑、景观壁画、雕塑、陶艺墙、主题性景观陶艺等。

陶瓷与空间的结合不仅是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要考虑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环境建筑空间和材料实用性结合的思维符合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论层面,陶瓷材料广泛的应用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改善美化公共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现其实用性的前提下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公共栖息空间。

这种源于自然的可塑性材料终究会在公共环境空间艺术中找到属于它的位置,为人们所再度认知。

2陶瓷材质原料的优越性

作为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物,经粉碎、成形和烧结而成。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而且存储量巨大,就是这样随地可取、无处不有的泥土为陶瓷材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行性,而且黏土价格低廉,能够给予更高的容错率。

同时黏土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其甚至可以打制成泥浆,可以提供给设计者各种各样的造型发挥空间。

如今的陶瓷有了更细化的分类和特点,除了传统概念的工艺美术陶瓷,更有建筑陶瓷、纳米陶瓷、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等。

在烧制成型后,具有不氧化、不变形变色、易清洗等特点,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原料上具有别的材质无法比拟的优势。

3陶瓷材质的色彩装饰优势

几千年的积累和传承使得陶瓷的釉色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色谱,有类银类雪的白瓷,有类玉类冰的青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钧瓷,也有万千组合的颜色釉。

陶瓷独特的釉色给设计师无穷的想象空间,能够作为装饰的点缀,也能作为撑住场面的主体。

现在技术的进步使得釉色能够做出其他材质同样的效果,如防石材或木材等的陶瓷,甚至在一些表达上超越了原本材质的质感。

例如,景德镇的金属釉,不仅表现了金属的光泽,其表面的流动纹理也给欣赏者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种浑然天成的表现是其他材质无法媲美的。

现代颜色釉的存在也给设计者更多选择,不同的釉色的组合,能够形成不一样的观感。

在光和阴影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模糊状、条纹状或者不规则的效果,液态般的规则纹理可以表现更柔和的天然抛光特性,陶瓷的釉色一旦烧成具有不褪色,耐腐蚀的特性,能够永久保存,其色彩的优势无疑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凸显出来。

4陶瓷材质的造型优势

陶瓷材质在造型上具有的容错性,兼容性,可装饰性还有独特性是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

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硬度高但可塑性差,但在未烧制之前,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黏土柔软的特性可以通过泥条盘筑、压制、拉坯、手捏、雕塑等方法成型。

相比于石雕,陶瓷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雕刻,而且拥有较高的容错率,后期还能进行修补;相比于金属成型,陶瓷具有耐腐蚀,不变色等特点。

陶瓷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成型后再进行装饰,景德镇西客站的《昌江之水》雕塑就是运用混凝土和陶瓷结合而成的,先用混凝土成型,再用白色的和蓝色的瓷片贴敷于表面,成为水滴的形状,灵性而富有美感,成为景德镇标志性雕塑之一。

5陶瓷的实用性优势

陶瓷最早是作为生活器皿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升到审美层次。

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材质能够起到装饰的同时还能带来实用性,古时一些四合院结构的建筑,必不可少的是防火盛水的大缸,在平时是用作养鱼,养荷花,关键时候用作防火。

现在其防火功能已经逐渐削弱,但是人们保留了其装饰功能,同时传递着中国文化的庄重,防患于未然。

如今公共空间环境里的陶瓷艺术发挥了最特殊的表现性,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本身,还是在作品传达的意蕴内涵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从构成陶瓷的自然要素——水、泥、火这样最原始的角度去探求陶瓷的本质,其对于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6陶瓷材质的文化优势

陶瓷在中国建筑史上和艺术史上的运用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史也就是陶瓷的发展史,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瓷材质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材料,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沉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使得其在公共环境装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轻易地传达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古建筑中的大殿、庙宇喜欢用琉璃瓦进行装饰,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富丽堂皇的代名词,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以至沿用至今。

瓷器上的绘画装饰是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从青花到五彩,粉彩,瓷砖画,可以装饰各个方面,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其他材质无法达到的。

景德镇的主干道都有青花手绘陶瓷大灯柱,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

在体现景德镇瓷都传统陶瓷文化底蕴的同时,利用釉下彩、青花高温颜色釉等装永不褪色、易清洗等特点,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美化了公共环境,形成了瓷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总结

陶瓷材质拥有着远比金属、玻璃、混凝土等更加久远的传统历史,目前在公共环境设计艺术中陶瓷材质的应用已经遍地可寻,但是很少把它单独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来使用。

虽然过去在技术上很多方面无法使用陶瓷来进行装饰,但是综合考虑陶瓷材质的优势,近年来建筑科技方面的发展和陶瓷材质的广泛应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作为建筑材料应该成为关注的对象。

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其本身特性优势,陶瓷材质对于设计者而言是永远无法忽视的。

中国有着深厚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陶艺传统,继承优秀的陶艺传统,将传统陶艺融入现代建筑,是中国陶艺家们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将极具民族特色的陶艺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会使当代的公共环境艺术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富有生命力。

还可以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既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造出了一个地域特色文化,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新路。

公共艺术价值何在? 第6篇

笼统来看,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便是随处可见、普遍存在的由“行活模式”产生的公共艺术,这些公共艺术也可冠以“城市雕塑”、“壁画”或“环境艺术设计”之类的名目,其基本的特点就是西方的大型艺术作品和纪念碑传统与中国古代“扎彩应景”传统的结合。纪念碑传统在威权政治和宏大话语衰落之后,变成了一种空洞的形式,但是这种传统在当代中国的造城运动中又找到了经济上的支撑,它与行政和资本权力为伴,颂扬政治的功能被作为美化和装饰的城市点缀功能所取代。这其实是复活了中国古代社会为了节庆、时令的需要而在城市的重要节点“扎彩应景”的传统,古代的“扎彩应景”也是装饰、点缀,强调“热闹”、“讲头”,它没有精神层面上的价值,是短暂的,但有明确的实用功能。也可以说,这类公共艺术,其实是把古代“扎彩应景”的传统“纪念碑”化了。其二,是展览和学术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艺术家和策展人把当代艺术方式、方法与艺术的公共性结合在一起,围绕展览而推进、基本上只为展览的时间段而存在的公共艺术。比如近几年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艺术展览机构、双年展、艺术节上,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名义展出的一些作品。这种公共艺术,一般更强调观念和艺术价值,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也常常会使用“行为”、“参与”、“事件”等当代艺术语汇,强调实验性、学术性和当代性,有时甚至以挑战“公共性”的方式来推进公民对公共价值的思考。这类公共艺术作品,放在当代艺术展览中就是“当代艺术”、“实验艺术”,放在“公共艺术”的展览中就是“公共艺术”。可以说,这类作品是为了展览要求而被定义为“公共艺术”的实验艺术。

纪念碑化的“扎彩应景”公共艺术,与强调客户市场的设计、实用美术没有区别,从事这类创作的人可以是有一定艺术追求的艺术家、设计师,也可以是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的园林公司、装饰公司,这类作品给中国当代城市景观提供的正面价值是美化和装饰,其反面就是连形式都无法让人信服的视觉垃圾。这类作品大都是成熟风格或视觉模式的再生产,它几乎不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批判性的价值观念。作为展览的“公共艺术”,会提倡创造性和价值观上的突破,这类公共艺术一般来说都是艺术家个体思考和创作观念的延伸。这类作品现在还特别依赖相对独立的“艺术世界”,脱离了由策展人、美术馆(或特定的展场)、媒体等形成的固定氛围,很难在当下的公共空间中持续地存在并与社区产生有益的对话。艺术家一般也更看重其作为“作品”或“事件”的相对独特的存在意义。这类公共艺术的所有优点都来自当代艺术,缺点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当中国的当代艺术越来越被金融化、时尚化和媒体化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注意这类“公共艺术”所提供的价值对于塑造一个成长中的公民社会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抑或说,他们只是在一种高调的自言自语中,以公共艺术的名义不断重复完成一个个艺术个体的名利场逻辑。

显然,我们有理由对这两种公共艺术的存在现状都表示担忧。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主体,仍将是毕业于各种艺术类科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我们很难脱离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语境,脱离艺术教育的现实,在大学里培养出一些与以往的艺术家完全不一样的“公共艺术家”。因此,我想或许可以在当代艺术哲学和设计哲学的语境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思想资源,重新审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取向和话语路径。我想说的就是德国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美国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他们的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都有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对于公共艺术的价值仍有待我们深入发掘。

博伊斯的重要观点是“社会雕塑”。所谓“社会雕塑”就是指:“一切由人类构造、发展、创制的事物,以及一切具有生长能力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的思想成果,它们共同从本质上造益于人类的生活。”博伊斯继承了杜尚的达达主义传统,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抹平,把艺术引入生活,又把生活转变为艺术。但他却扬弃了达达主义者的玩世不恭,把平等、自由、奴役、社会不公和物质主义对自然的破坏等传统艺术家不怎么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雕塑”去做,力求通过艺术,批判性地建构人类未来的乌托邦。他把艺术与政治、自由、社会等大问题混融在一起,强调思想和观念的创造性,强调艺术对于社会的建构作用。总之,艺术在博伊斯那里既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里的“念珠游戏”,也不是只给社会提供美化、装饰的手艺活,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对重要社会问题的关注中去的思维力和行动力。他的“社会雕塑”概念对当代世界的公共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博伊斯在卡塞尔种的七千棵橡树(该作品全称为《七千棵橡树—城市绿化代城市统治》),哪怕是艺术观念最保守的人也会承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博伊斯认为,长久以来,人类的城市文明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侵略和征服的基础上的。包括“园林景观”、“公园建筑”在内,人造景观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试图掌控自然法则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他的“七千棵橡树”就是要彻底反叛这个传统。他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筹划,经过和卡塞尔市民和市政官员的不断沟通获得支持,从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五日开始正式实施该项目。很快,七千块象征着原始能量,象征着历史和过去的玄武岩被运到了卡塞尔市内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六日,他在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入口处的草坪上栽了第一棵寿命可达八百年、象征未来和进步的橡树。博伊斯不幸于一九八六年逝世,但是这个艺术项目的目标仍旧被人们坚持了下来。一年多之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日,人们种下第七千棵橡树。作为“社会雕塑”的“七千棵橡树”,作品的最终完成,成为献给卡塞尔市的一份厚礼,也成为该市各市政部门和普通市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永久记忆。

nlc202309032251

之所以说博伊斯的“七千棵橡树”是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敏感的、宏伟的问题意识。作为德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博伊斯所关注的是关系人类生存和未来的大问题,这需要艺术家有大智、大爱,有非凡的洞见和勇气。其次,他采用了激进的艺术方式。尤为重要的,就是广泛地发动民众参与艺术的创作过程,把当地居民的看法意见和日常情感融入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因为最终这个作品毕竟是在当地居民的家门口,必须得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民众也是艺术的创作者,而不只是艺术的被动接受者。这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建筑和设计思想中越来越强调用户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是相通的。

作为“二战”后最重要的设计理论家之一,维克多·帕帕奈克是可持续设计、通用设计、社会设计和责任设计运动的先驱。他有两本著作,对当代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是《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革》,该书一九七零年首版于瑞典,包括中文版在内,迄今已被翻译成二十四种语言,被称为“责任设计运动的圣经”。一九九五年,帕帕奈克出版了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此书可以说是《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的“绿色版”,继续对设计伦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世界的生存状况与设计、设计的精神与设计的未来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可谓集其晚年思考之大成,在西方的设计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帕帕奈克一生坚持设计的平民政治,强调设计的伦理和精神价值,强调对历史和自然的谦卑和敬畏,认为设计师必须担负起他对人类的生存状况和未来所负有的社会责任。这些设计观念虽然是在四十多年前提出来的,但许多问题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帕帕奈克强调脚踏实地的设计研究,强调科学、理性和系统思维的价值,博伊斯则强调顿悟超越,擅长萨满式的、碎片化的思考(尽管他的思维和实践也有一以贯之的完整性)。博伊斯令人费解的行为艺术可能是帕帕奈克所厌恶的。但是,作为同龄人,他们的思想都成熟于六十年代,观念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帕帕奈克则说“人人都是设计师”,他们都反对形式主义,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关注物质主义给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都强调艺术或设计实践中的客体参与,强调艺术及行为的平民政治和人道主义关怀,强调艺术或设计的伦理和精神价值。尤其是在环境问题上,他们的见解可谓高度一致。比如,博伊斯在一九七九年的一次谈话中曾公开表示:

伟大艺术的标志是它完全没有自我彰显的意志,而是完全地融入,甚至是消失在自然造化之中。

十多年后,帕帕奈克在《绿色律令》中谈到设计师的工作时也说:

我们必须得解决在暂时和持续、短暂和永久之间似乎存在的矛盾。如果我们整体地观察这些表面看相反的事物,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任何房屋或建筑,任何工具、物品或人工制品不过都是永无止息的发展长河中短暂的插曲而已。

显然,帕帕奈克的这个设计观点与博伊斯的艺术观点不谋而合。这种类似于中国文化中所讲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道家哲学,与后来美国设计师威廉·麦克唐纳(William McDonough)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加特(Michael Braungart)提出的“从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的循环设计概念也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相较而言,当代中国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深陷于消费主义和市场的逐利生存法则中不能自拔,与自然、社会和文化责任形同路人。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则似乎已经或正在渴望变成金融衍生品,无论是新潮、革命、批判还是艳俗,如今都变成了生意。放眼望去,它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文脉息息相通,又有多少能够与我们生存在其中的这个“真实的世界”有切肤之痛的关联?中国未来的“公共艺术”如果仍旧把价值追求建立在这两者之上,将很难提出对艺术与社会真正有意义、有突破性的议题。当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思维力的迟滞和幼稚,也与大的思想环境有关系:主流话语过于强大,相比之下,边缘的、民间的思想尽管活力充沛,创造性和前瞻性却显得严重不足,且缺乏支持。如果科斯(Ronald H. Coase)所强调的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真的会出现,包括公共艺术在内,艺术的未来或许才真会有所改观。

事实上,公共艺术恰恰处在设计与艺术之间,它一方面应该在设计的消费属性和工具理性之外强调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又应该为大写的“艺术自由”提供一种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以理性、开明、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成长为旨归。我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设计”,可以从博伊斯和帕帕奈克的这些具有原创性、且彼此具有共通性的思想观念中得到一些启发。尤其重要的是对更加人道的、生态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社会议题的思维力和行动力,以及面对“真实世界”的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在我看来,这些启示有可能也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公共艺术实践和批评的一种新的价值起点。

(《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王璜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革》,维克多·帕帕奈克著,周博译,中信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维克多·帕帕奈克著,周博、赵炎译,中信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

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公共性,公众

公共艺术, 普遍的认为就是公共环境的艺术作品, 最常见的使用办法, 就是将“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或“环境艺术”, 认为凡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就是公共艺术。不可否认,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在我国出现, 是被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等词语所替代的。其实, 公共艺术之所以为公共艺术, 不仅仅是在于它放置在可供人们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间中, 而更在于作品内容的思想观念、文化内涵及导人社会的方式和方法体现了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文化关怀、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现实关注、对社会或社群的道德理想及价值取向应有的揭示和表达、对艺术建设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民主评议及公平参与的重视。对公共性的诉求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 一方面, 它针对的是公共空间的审美问题;另一方面, 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公众对公共空间的权力使用和公众权利问题的关注。

一、公共性的提出

“公共性”概念的提出, 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转型的体现, 说明中国民众已经开始思考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力问题。封建社会是不存在公共性的, 现代社会对个人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认可和尊重, 也就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思想以及独立的人格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这是公共性的前提。

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公共性, 公众行使公众权利的关键在于对公众空间的进入。一般意义的公共空间包括我们所能直接看到并且可以轻松自由的进出的公共社会环境, 它包括城市街道、文化广场、公园、车站、机场、体育馆、博物馆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公共空间得到了拓展。目前的互联网平台是最开放、最自由、最大众化的公众平台, 通过互联网,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变得更方便、更快捷, 人们可以自由进出网络空间, 互相交流、共享资源, 它可以不受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说, 这是对现实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是现代意义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公众行使个人权利的途径。公共艺术的主要要素包括公共环境、公共大众和公众社会制约而成的公共属性, 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社会或文化属性。

二、公共性在公共艺术中的重要体现

公共性在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一方面表达了公众对公共空间发挥权利的诉求;作品将社会问题, 将公民对公共权利的要求, 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 以期引起公众的思考, 引起制度决策部门的关注。只有不断完善公共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通过制度的保障, 才能使公众的权利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体现为公共领域对于公共艺术的制约行为。

(一) 公共艺术受到公共空间的制约

1. 公共艺术的产生也就是艺术或艺术品从艺术家的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延续的过程或结果

当艺术作品从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发展为在公共空间与公众共享、共有时, 最早的公共艺术形式就出现了, 所以人类早期的公共艺术主要存在于宫殿、庙宇、祠堂等公共场所;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或作为学科意义的公共艺术则是兴起于西方国家, 最初的体现是美术作品从美术馆走向人民大众、走向公众生活。

2. 公共艺术受制于公共环境

纯艺术品或者架上艺术主要存在于艺术家的工作室或其它个人空间, 公共艺术则不同, 它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必须面对公众以及公共环境, 因此公共艺术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语言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受到公共环境的制约, 公共艺术或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如果不能融入公共环境, 永远不是一件合格的作品。即使是一件流芳百世的艺术大作, 若随便摆在公共环境里, 不考虑其与环境的关系, 也可能是失败的公共艺术, 因为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密不可分。

(二) 公共艺术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投入的主体

公共艺术的特点在于公共艺术的资金投入的主体是公民大众, 公民大众对公共艺术的投入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通常情况下, 公共大众对公共艺术的投入或参与, 更多的是以纳税人的形式参与的, 它们直接或间接的投资公共艺术。因为公共艺术的投资方通常是政府部门或其它机构团体, 它们代替公共大众行使投权利并对公共艺术进行投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公共艺术立法制度, 如美国在20世纪中期就成立了“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 以立法的形式, 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 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实践的开支。由此可见, 公共艺术投资是一种典型的公众行为, 投入主体是公共大众。

2. 公共艺术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个人自发的创意行为, 作为为公共大众的艺术, 它是否得以实现, 需要公众的提议以及对艺术方案进行公开的评审。完整的制度可以确保公共艺术客观、公平、公开、公正的呈现。公众越大范围的参与公共艺术的评审、决议工作, 越能体现公共权力在公共社会的有效发挥, 越能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3. 公共艺术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广泛意义上来讲, 公共大众作为公共艺术的受众, 他们拥有了公共艺术的使用权, 也应该拥有对公共艺术的评判权。首先, 公共大众是最有发言权的, 因为公共艺术首先要满足公共大众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 满足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其次, 公共艺术一旦呈现在公众面前, 就必须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 可能是生活中对事件的一般性评头品足, 也可以是学术领域的研讨, 更有甚者能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通常而言, 一般的物质产品在生产完成以后, 就有相关的质量检测环节, 可以评定出产品好坏优劣, 公共艺术则不然, 它成功与否, 结论是开放的, 评判标准是多元的, 只有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才能最终确定公共艺术的价值。

三、对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思考

就艺术交流的效果而言, 如果不关注社会共识、社会道德、情感审美, 是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可以肯定, 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它们是不一样的两种艺术表现。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它们不应该是并行的关系, 也不应该是从属的关系, 它们只是存在着某种交叉。有的城市雕塑因为本身具备了公共性,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而公共艺术不管在内涵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更为宽泛的概念, 在公共艺术实践中, 可以通过借助城市雕塑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公共性。

应该说, 公共艺术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多元性与多样性, 公共艺术主要关注与公众的关系和公共环境的关系;并从不同层面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共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艺术本身, 而是通过艺术促进公众社会的广泛交流、对社会的思考、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提升整体社会的文化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美术观察, 2004 (11) .

[2]陈鸿俊.论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美术观察, 2006 (2) .

公共艺术的设计建构 第8篇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科, 其空间设计传达着文化艺术的功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构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公共艺术是连接人与城市环境的纽带。它不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不是统一的流派、风格, 它是使存在于公共艺术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其形式丰富, 诸如建筑、雕塑、绘画、摄影、书法、水体、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 也涵盖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过程艺术、视频艺术等, 共同昭示和营造城市的文化与个性。[1]

中国传统图形形成于漫长的民族造物史中, 由特定的民俗生态、社会礼制、思维观念共同作用产生, 其范畴广泛, 内涵丰富, 是各种艺术形态的综合, 包括各类器物的造型与纹样, 以及建筑、家具、书法、绘画、雕塑、剪纸、刺绣、皮影、民俗玩具、戏曲、武术、宗教艺术等图式。其造型多取法自然, 却能够删繁就简, 颇具人文性和哲思。传统文化的复苏, 无疑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性, 也为传统图形及其文化的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

二、传统图形与公共艺术美学法则的共通

传统图形与构成公共艺术的各种形式, 在对重复与节奏、对比与统一、强调与简约、比例与尺度等美学要意的应用上都是相通的。重复与节奏, 是传统纹样的基本语言。原始彩陶中太阳与鸟纹的二方连续, 圆润流畅, 衔接完美, 舞蹈纹彩陶盆的舞者、剪纸中的抓髻或招魂娃娃都是同一符号的衔接, 青铜器的云雷纹、垂鳞纹等二方连续, 蟠螭纹铺叠的四方连续, 还有建筑梁柱的结构式重复等, 不胜枚举。

对比与统一, 在中国传统图形中尤其讲求, 如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黑与白的对比无处不在, 但无论从形式到色彩都统和在阴阳五行的辩证思想里, 它是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也为中国传统图形提供了最具普遍意义的宇宙观指导。毕加索的集合艺术雕塑《狒狒母子》, 是模仿若干废弃物巧妙堆积成的造型, 狒狒妈妈的头部是一辆玩具汽车, 耳朵则是放大了的轮胎, 诸多零件的组构最后统一在青铜的材质外观和逼真的艺术形象下, 个体的差异变得模糊。[2]在安东尼·塔皮埃斯的《管子和棕色袋子》中, 对比的语言更加直白, 他展示了硬与软、几何形与有机形、容纳与被容纳、内部与外部、光滑与粗糙、明与暗等对比, 作品以几乎相同的比例展现出这些对立的特性, 使之看起来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其阴阳关系相得益彰。

强调与简约, 在中国传统纹样中理解为“删繁就简”, 或“取神舍形”, 即在表现物象时省去不必要的细节, 而抓住神韵、突出主题, 也称为意象表达法。汉代雕塑线条洗练但写意浑厚, 民间剪纸造型单纯但抽象率真, 剪纸中常见“蛇盘兔”题材, 通常浑然不辨二者, 但恰恰表现出“盘”的意象, 也传达出美好的象征:蛇盘兔, 家家富。[3]由繁到简是艺术思维从具象向抽象的升级。许多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也遵循着强调与简约的原则, 使作品的某一部分品质特性居支配地位, 而弱化或舍去错综复杂的细节。强调另一种形式是把所有的设计要素都制定到预期的目标上, 在安东尼·高迪的《圣家族教堂》中, 美学意图使观者的意识得到升华, 为实现这一目标, 作者以锥形尖顶的细长形式使建筑主体呈上升态势, 视觉重心向上冲刺, 而表面满满的格子状的材料形式则被视觉简化掉了。

比例与尺度, 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常表现为对透视的表现, 即用平透视的构图手法在平面上以大小比例表达远近关系, 如老鼠娶亲的民间剪纸中, 四排队伍就有明显的低近、高远的效果;然而, 在造车、建筑设计与佛像绘制上却严格遵循着模数制, 《造象量度经》中就有详细数值的图例[4], 以佛指为一个单位, 则坐高44指, 头长20指, 肩宽30指等。但是, 佛教造像与人的比例尺度却很悬殊, 以高大为尊, 造成精神的威慑。公共艺术认为, 尺度包括物体自身的大小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理性的作品是以实物等大的比例展示的, 埃尔温·豪尔的六只秃鹫以其硕大逼真的形体将观者包围期间, 令人产生压迫感和畏惧。而微缩模型往往在每一个细节的复制上都用心良苦, 如纽伦堡婴孩屋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是巨人, 可以控制人们在微型的家庭情景中活动。

三、公共艺术对传统图形的运用思路

公共艺术重于表意, 不拘泥于艺术类型而传统图形富含着深刻的意蕴。公共艺术中对传统图形的运用, 能够使作品以更具亲和力的传统形态准确传达艺术思想, 更顺利地实施与大众的交流互动, 使作品的过程性更加完整。对传统图形的色彩提取和形式抽象也是本土公共艺术创作的思路之一。传统的色彩语言在公共艺术表现中极具优势, 因其鲜明、简洁而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但也有民俗意义上的诸多禁忌, 运用时要有所权衡。而

形态的抽象, 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 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对于设计艺术家而言, 抽象简约的境界, “只有高雅的心智才能将某种美学观念或形式简化至最质朴的状态。”[5]

更高层面的抽象, 是在作品中传达出对传统意蕴深刻领悟后的意识的释放。蔡国强创造性地将中国古老的科技成果火药带入公共艺术中, 他曾在法国卡地亚艺术中心将63件精品时装摆成长龙, 然后依次洒上各色火药, 点燃引信, 瞬间在价值高昂的服装上形成斑斑龙纹, 这场公共艺术活动命名为“做东西”。他还曾在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周围设置大型吊车, 安装600米火药, 引爆后火龙狂舞, 誉为“龙到维也纳”。[6]他的作品中, 火药的介质和龙的形象都是中国传统的符号, 因此传达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 也为传统图形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提供了一种思路的可能。

四、公共艺术对传统图形的文化传播功能

公共空间为城市居住者提供了可供休憩、娱乐、交流的场所, 城市公共艺术的开放姿态使民众可以直接参与和感知作品的思想, 增进对社会环境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 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与社会发生直接关系的艺术, 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和建筑不同, 更具人文关怀、教化受众的优先功能。在当下设计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 本土艺术的“和而不同”观使设计界觉悟到任何国家和个人的艺术发展都必将依托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传统图形与公共艺术语言的契合, 势必推动本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6]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 (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25、140

[2][5]美.保罗·泽兰斯基.三维创造动力学 (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P189、73、140

[3]廖君.视觉艺术思维 (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218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分析 第9篇

1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

1.1 彰显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可以作为城市名片, 彰显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可以将本土的人文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公共艺术建设中, 如历史性艺术元素运用, 旧日的传统景象雕塑, 让已经消失的文明得到重新回顾, 保留城市文化痕迹;重要的历史名人雕塑或者重要活动场景的雕塑或者壁画, 可以让人们对于城市过去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同时也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城市文化素材。

1.2 激励文化艺术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艺术创造的开展。在整个城市氛围中形成一种崇尚文化与艺术的氛围, 提升城市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于重要的人、事、物的纪念, 对相关记忆是一种尊重, 同时也激励后来人进行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缺乏公共艺术的运用, 可能在城市的氛围中在相关方面缺乏一定动力。特别是公共空间建设中, 具有一定的指引性和倡导性, 合理地运用公共艺术可以激发相关创作者进行相关艺术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同时也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提升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氛围。

1.3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艺术文化氛围需要各种艺术元素去构建, 公共艺术的运用就是其中一环。整个城市如果有较为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对整个城市民众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品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艺术品味有一定引导和促进作用。如整个城市注重相关艺术与文化, 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激发和效仿, 民众潜在的艺术需求得到有效的促动。反之, 如果城市在相关领域没有过多地重视, 民众则会缺乏相关文化艺术建设的动力, 相关文化工作也会停滞不前。

2 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运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 虽然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凸显, 但是由于发展的不足, 因此在相关公共艺术的运用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协调, 艺术性不足等问题。不仅没有达到城市文化氛围提升的效果, 还带来了一定负面的社会效应。

2.1 缺乏与城市整体的和谐统一

缺乏与城市整体情况的联系考虑, 出现公共艺术运用脱离实际。公共艺术的运用主要是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整体规划, 不可让公共设计完全脱离城市发展的方向, 让其存在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城市都在变革之中, 变化日益快速化, 公共艺术应该充分具有前瞻性, 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一定预估, 从而让公共艺术的存在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而不是在逐步的城市变革中所摒弃、拆除。这种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共艺术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资源的浪费。在很多城市规划中, 由于时刻在变化, 由此导致巨大的公共艺术投入在建成后又立即面临拆除, 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2.2 设计水平和工艺滞后

公共艺术的设计水平滞后、工艺差也是当下的一个显著问题。很多公共艺术的存在, 在设计上缺乏时代感或者缺乏较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也缺乏较好材质的应用, 导致公共艺术作品在建成后不久就面临着严重的损毁。当然其作品的损毁与城市管理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公共艺术的设计本身就要考虑到作品日后运用中的耐用性, 特别是公共空间中, 要经历风雨日晒侵蚀, 同时还会面临人为的破坏, 因此在材料和工艺上一定要强调耐用的效果。而公共艺术品质差, 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特别是耗资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 如果存在质量不佳, 艺术水平落后的情况, 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还会让人们对城市文化管理产生一定质疑, 特别是外来游客的观赏角度, 其作品的损毁和艺术性较差直接导致了外界对城市印象的负面感受。

3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要充分地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同时进行有效地文化艺术突破。相关建设上可以多元化, 可以展现传统的历史, 也可以对文化进行时尚现代感的改造, 但是在相关塑造中, 要充分地尊重艺术创造个体, 让艺术创作得到有效的发挥。作为创作者来说, 也要对城市文化和时代发展有充分的感知和感受。公共艺术一方面可以展现历史文化、时代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时代前瞻性等, 既要有传统, 也要有革新与活力。具体要更加注重所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情况, 让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环境有效地统一融合, 同时要具有规划性, 让创作品具有较长时间的保留和运用, 避免在城市建设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因素特点, 让设计与时代发展进行较好的契合和融合。

摘要:在当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更加追求城市文化建设, 强调公共艺术的设计运用。既要保证设计的大众化品味需求, 也要与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与品味。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甜琼.论新媒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8)

[2]汪海燕.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 2014 (5)

公共艺术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洛阳

文化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灵魂与内涵, 是一个城市气质的象征。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展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往往体现着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但由于经济、交通的迅速发展,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减, 城市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城市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城市的地域文化研究迫在眉睫。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洛阳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 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内涵, 既是对洛阳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也能产生审美认知和文脉认知上的共鸣, 有利于洛阳公共艺术地域特色的塑造, 更好地打造洛阳的城市形象。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一) 城市公共艺术

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它涉及范围广泛, 从形式上说, 它有雕塑、摄影、环境艺术、壁画、表演、音乐、园艺、装饰等多种表现形式, 体现了公共空间中艺术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二)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专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是特定区域的生态、传统、民俗、习惯等文明表现, 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在一定的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形成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这对提升洛阳城市魅力, 建立洛阳城市品牌, 树立洛阳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灵魂,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应以自身的城市文化作为支撑, 城市公共艺术也应通过作品的形式将自己的城市文化内涵及特色展现出来, 而地域文化是展现城市公共艺术特色的基础。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累, 形成自己特殊的城市文化, 如果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离开了地域文化作为底蕴, 那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其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同城市逐渐表现为相同的城市建筑、相同的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公共艺术面貌雷同、缺乏特色。因此,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让城市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赋予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一定的文化内涵, 而不再只是近乎机械的简单复制, 通过地域文化的注入, 有助于形成自身特有的城市风景。

三、地域文化在洛阳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洛阳现在已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中, 已经存在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洛阳文化相融的成功作品。如33 米高的九龙鼎花岗岩雕塑, 代表着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 个朝代曾在这里建都, 是洛阳的一座标志性雕塑 (如图1) ;20 世纪90 年代中央美术学院楼家本教授创作设计的装置于洛阳火车站、名为《文明摇篮》《先祖瑰宝》和《天中春秋》的三幅釉绘壁画;周王城广场以周文化为主题, 北广场的“天子驾六”雕塑和车马坑;在南广场建造的2002 年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设计的充分展示周文化的“周公营洛邑”大型群雕 (如图2) ;在王城公园中用汉白玉砌成的高5.8 米的牡丹仙子雕塑及洛浦公园以牡丹为主题的城市雕塑 (如图3) 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都做到了对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 将历史底蕴与现代公共艺术通过雕塑、壁画的不同表现形式相融合, 使这些公共艺术散发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其中周王城广场以及南广场对于周文化的主题表现有力地将洛阳周文化内容呈现于公众面前。周王城是真正在洛阳建都的第一个都城, 极具历史代表性, 通过这种主题式的公共环境艺术的展现, 将周文化通过公共艺术渗透到整个城市之中, 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地域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但对于一座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城市, 仅仅只有这些公共艺术是不够的。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难与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地位相符。洛阳市区在地域文化的氛围营造上, 依然缺乏整体、准确的格调和气场。

四、洛阳特色的地域文化对公共艺术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形成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洛阳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和借鉴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 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唐朝时洛阳一带盛产三彩, 因此有“洛阳唐三彩”之称。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 “唐三彩”的工艺技术逐步完善, 烧制水平也不断提高, 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 “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曾在有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 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洛阳三彩”可谓是洛阳文化的一个代表, 我们可以把“洛阳三彩”的颜色和形态、意象融入到洛阳城市公共艺术中, 充分把洛阳的三彩地域文化运用于设计中。如由三彩艺术馆馆长郭爱和为2010 上海世博会河南馆设计的巨幅主题三彩壁画《国之中, 城之源》, 实现了洛阳三彩壁画和钧瓷、汝瓷、青铜、南阳独山玉的首次融合。整幅壁画突破了已往洛阳三彩壁画仅采用单一工艺制作的传统, 把河南传统工艺巧妙地整合于一幅壁画之中。

这是“洛阳三彩”成功运用于公共艺术的范例。然而目前在洛阳本地却还没有这样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假若在设计洛阳公共艺术时充分地运用、借鉴“洛阳三彩”, 将使这种古老的技艺在城市中重新焕发光彩, 为洛阳城市增添一道亮色。

(二) 洛阳青铜器

洛阳青铜文化始于夏, 盛于西周, 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期,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造型、工艺以及青铜器上的纹样雕饰都美妙绝伦, 即使在今天看来, 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最具代表性的是乳钉纹青铜爵, 长流尖尾, 束腰平底, 三锥足细长, 器壁甚薄, 有“天下第一爵”之美誉。叔牝方彝, 全身饰满三层浅浮雕纹样, 盖腹均饰以扉棱为鼻梁的双突目兽面, 纹样繁缛, 显得神秘、肃穆。还有西周的兽面纹方鼎, 四面均为一高突棱为鼻梁的浮雕牛角形聚睛凝视、扩口露齿兽面侵占, 均以非常工细的云雾纹衬托, 柱足顶端同样饰浮雕兽面。可见, 青铜器的造型手法和艺术图式, 往往是想象和现实相交织、抽象装饰与具象表现、夸张变形并用, 造型手法抽象洗练, 多以神怪、兽禽结合, 纹饰优美、雕刻技艺精巧, 在造型手法、艺术图式上, 往往表现出现代艺术中才有的抽象构成的符号意识, 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利用的素材。

(三) 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给人以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感觉, 它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 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城市, 有“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美誉。除了作为十三朝古都所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 牡丹文化也作为洛阳的一种城市代表性文化特征而广为人知;洛阳牡丹甲天下, 这种对牡丹文化的高度赞扬, 显示出牡丹文化对于洛阳城市特色的代表性与表现性。作为以牡丹花城著称的洛阳, 以牡丹为元素的工艺品并不少, 但在洛阳市区内以牡丹为创作元素的公共艺术小品却并不是太多, 我们可以以牡丹为设计元素, 通过各种设计手法的综合运用, 将牡丹文化与现代公共艺术相结合, 寓牡丹文化于城市公共艺术之中, 同时将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载体, 将牡丹文化以更具象、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于公众面前, 使牡丹跳脱其单一的观赏价值, 以文化传承的创新方式将牡丹文化、洛阳城市文化传达给世人。

五、结语

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该地区深远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 是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地域文化应用到洛阳城市公共艺术中, 有利于强化洛阳城市形象的个性, 将洛阳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同时又富含地方特色文化色彩的现代化都市。

参考文献

[1]汪臻.失落与回归——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的思考[J].美术观察, 2015, (04) :18-19.

[2]张文珍.云南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浅析——以昆明南屏街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 2013, (06) :19-19.

[3]孙妮娜.江南地域文化的美学特征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以南京城市公共艺术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9) :256-257.

[4]陈伟玲.基于公共艺术手法提升城市空间活力探讨[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 2013.

[5]刘庆慧.论两汉文化符号在徐州公共艺术中的运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2, (02) :61-66.

[6]马骏.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武汉市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4, (07) :50-51.

[7]何鄂, 韦天瑜, 杨文会等.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J].雕塑, 2006, (04) :28-33.

公共艺术的介入 第11篇

摘 要:在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征下,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城市文化魅力,特别的城市历史底蕴等城市“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正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干预所产生的具体质变,公共艺术介入空间后也常如“城市针灸”的效果般,从某些异质性的穴位逐渐诱生周边城市环境的改变。但从本质论述到操作过程,乃至介入效果,空间规划设计与公共艺术介入究竟有何不同?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场域中,是否存在异于规划设计理性的企图、逻辑及美学立场在全球化与在地化拉扯的同时,公共艺术无疑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介入;城市环境;“设计触媒”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城市建设从“大跃进”式的建设模式转为重视质量的建设形态,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其核心必然反映对文化的更高诉求上。城市的飞速建设,带来了对城市文化的一种快餐性的诉求,也带来了对城市环境艺术的量化需求。城市规划师、环境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街道家具设计师等都被找来,共同为某个场域或城市道路作规划,团队透过缜密计算所完成的一致性風貌使我们欣喜,然而其危险也是相对的,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藏着盲目地符号性复制潮流,欲求视觉性的协调却有可能使原本对比鲜明的元素在规划中消失不见,牺牲的是城市独有的文化品质,其成果大都成为重功能性,却失去品味的堆叠。环境艺术与地景艺术近代于西方展开时,呼吁人类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且小心使用贴近自然的素材进行创作,尽量不造成环境生态的负担,它也是一种公共艺术的呈现。而城市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是长时间众人智慧之积累,所以也是一种社会艺术。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人类呼吁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的初衷哪儿去了?我们的文化哪儿去了?经济充满活力是不是就等于一个健康的城市?

人们评价城市发展的标准在发生变化,开始更多地从城市的美观和文化氛围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开始关注其“综合价值”。城市环境最高的理想并不只是那些物化的形态,而是对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寄以期望。因而,我们需要另一种更开放适宜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和操作模式。即使不同的社会有其不同的发展进程及需求,但“公共空间”的建立,抑或是“公共空间”的重建,皆是贯穿每一个社会时期的重要课题。由于城市的发展,人们始终喜欢聚集、喜欢分享共有的空间显得更加重要。新的转型期给未来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城市建设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城市差异和特色,全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走向追求质量的转型带来了城市设计与环境建设的新课题。①

公共艺术对相应空间的作用及价值恰恰体现在这里。公共艺术成为现代都市论述的一环,它正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潜移默化地介入然后去化解这些问题,重塑在地环境和在地人文精神。对于一个勇于吸收新文化的国家来说,公共艺术仍是一种未被充分理解与消化的异质文化,城市雕塑虽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早已不是公共艺术的全部内容。公共艺术正在不断地“滋长”,是促使每一个人与世界、促使每一个人与他人“相遇”的媒介,公共空间、公共性、艺术性、社会性、在地性、公益性、公众参与、跨学科、跨媒介,这些关键词都是谈及公共艺术时绕不开的话题。“城市因为公共艺术而增加它的价值。公共艺术区分延续着城市的地域历史和精神传承,反映并揭示一个社会,创造更有意义的城市和更独特的地方(Public Art Network Council,2010)。”公共艺术不再责成观众专注地回应其全神贯注创造的具象物件,而是要以最合宜的介入去创造、去促成人与整个环境的新关系,理清场域中所缺的东西,更新、复兴、创新,不做无谓的添加,诱生“公共空间”的出现和交流。通过物化的精神场,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和路径中,并以一种动态的精神意象,引导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现在更多的人关心居住的地区有没有公园、绿地,这是因为人们对精神消费和艺术熏陶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文化生活还在变化中释放新的活力。城市的“文化形象”显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识,彰显着城市的文化表情,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将成为文化生长的孵化器、城市风格的助推器,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探索新的理念并形成对今后城市环境建设深远的影响,艺术和美不只是唯一的目标,城市环境建设正从“艺术装点空间”转型到“艺术营造空间”,进而走向“艺术激活空间”。不断变换形态的“公共空间”的促成媒介非“艺术”莫属。从“艺术介入空间”深入为“艺术浸润空间”,艺术作为媒介除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美化城市视觉景观,更希望能借此改变民众的美学态度,产生对城市环境、社区环境的互动与认同,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影像、声音、文字、网络、装置、新媒体、表演、教育剧场等领域,由此可看出艺术类型的多元化。艺术品出现所创造的时空分享,调整光线、导引方向、对视觉的刺激、视觉所暗示不可见之物、声音、气味等,对于环境空间的形成有相当的助益,使体验到的人感到精神富足。艺术在这里逐渐转移为游戏、互动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行为,让公共空间中的自由、休闲、互动、游戏的特质尽显,是另一种可以成为环境“公共空间”的有利条件的介入型艺术,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触媒。

公共艺术的基本要素是“在地性”、因地制宜(site-specific)。城市公共空间(街道、广场等)的艺术设置越来越琳琅满目,但离开美术馆的艺术品与所在地的环境,与社会脉络的对话,经常仍是浮面而样板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研究领域资深专家汪大伟教授这样概括:“我理解的在地性是不可复制性,‘非此地不可,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地方、背景,该作品就可能毫无意义了”。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地方认同来说,以公共艺术作为“地方重塑”的概念进行规划与设置来深化社区的地景风貌,从而丰富城市整体多元的地景风貌,将社区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化的公共议题,透过公民论述与市民创作,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凝聚地方认同,形塑地方性与地点感。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地方的力量”工作室(The Power of Place),以一位曾任助产士的黑人母亲Biddy Mason的一生作为故事的创作素材,将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性别等社会议题融入艺术创作,并藉由“公共历史工作坊”民众参与说故事的过程积累创作内容,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完成了画作、书、雕塑等系列作品,再现了城市历史的底层生命力,人们在观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仿佛看见自己平日生活的场景进入艺术的领域。透过艺术的反身凝视,认同的力量塑造了一种全新而进步的地方感。台北市永康街社区的居民携手北师美教系的师生,在永康公园的14面外墙上以艺术的手段诠释地方故事,叙述着社区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并在现场直面社区居民和路过行人的讨论和建议,自信地摆脱了一般邻里公园大同小异的制式框架,用精美的琉璃砖拼贴出永康街社区的公共历史(图1)。[1]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将一定场域内的地方特色透过公共艺术与地景环境的整体规划,选择历史主题、社会议题、地方特殊产物或创新文化等,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社区或村落,发展地方观光、地方产业或文化商品等。[2]墨西哥湾海底震撼人心的公共艺术《无声的进化》,将400多个真人比例的雕塑沉入海底,因当地的珊瑚礁常遭飓风破坏,礁石稀少,雕塑群成为珊瑚、浮游生物等吸附的载体,海洋生物得以栖息、繁衍。公共艺术激发了人们对于海洋环境公共空间的意识,当地也因此变成了旅游胜地(图2)。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量城市环境中的通道、地标、节点、区域、边缘等空间组成要素,在城市“门面”的场域,将公共艺术作为全球地方化及地方全球化下形塑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剪影透过公共艺术强化城市性格。[2]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公共艺术从相应空间便开始介入,且具体而微:动物园捷运站、公车站、猫空缆车,公共艺术早早介入城市交通枢纽;动物园门前的路灯“长着”动物的斑紋,围墙、雕塑、电话亭,艺术的每一处介入都邀请艺术家为动物园“私人定制”;园内随处可见的雕塑、导览牌、休息亭、售卖亭、垃圾站、昆虫区的垃圾桶,甚至是机动车道路旁的凸面镜等,艺术不仅潜移默化地介入空间,循旧化新,艺术本身就是空间(图3)。

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在当下人为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给城市注入文化的灵魂,恢复城市历史的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推广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来提倡城市的公共精神,体现公民意志,表达公众意愿,提升公共艺术美学意义与其在城市中的价值,增加人们对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我们希望公共艺术进驻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新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讨与改善我们的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藉由公共艺术深化在地认同的机制渐次发生,期望透过公共艺术转换城市的意象,融合艺术、自然和建筑的边界来呼应环境,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出属于每个城市特有的城市意象与在地精神,塑造出欢愉又有活力的、人们喜爱的、具有深度文化美感的城市。

注释:①中国环境艺术杂志环境艺术联盟对王中的访谈:新形势下,中国环境艺术发展战略如何升级?

参考文献:

[1]台北市文化局.解放公共艺术——破与立之间[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4.

[2]陈冠甫,廖世璋,彭嘉玲.艺术出墙:成果专辑Art Out of the Wall[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7.

地铁公共空间艺术 第12篇

一、概述

(一) 选题意义

地铁作为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社会和公共活动“发生器”的独特功能, 其环境的综合性和复合化, 促使职能部门不仅要关注规划、建筑、技术、景观、设施、艺术等诸多方面, 而且还要探讨生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不仅要满足功能性要求, 而且还是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交融和体现, 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 国内外地铁发展概况

1. 国内概况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相对于国外地铁系统的发展, 起步较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地铁交通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2. 国外概况

1863年, 英国伦敦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随后, 在法国、美国、日本等40余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城市相继出现地铁, 并逐步形成了地下、地面与高架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由于较强的经济实力与先进的技术, 欧美国家的地铁站空间形式多样, 内部装修材料的运用、色彩的处理等都有独到之处, 充分展示了其国家地铁空间的独特韵味, 较好地处理了地铁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

(三) 地铁交通设施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好处

地铁是城市主要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它不仅能够解决城市的公共交通问题, 同时又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千姿百态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已经成为城市的品牌。

1. 从节约城市用地的原则来讲

地铁交通可以高效率地拓宽城市空问, 节约有效土地, 同时可以提高城市中心商业建筑的可选性, 大大提高城市商业空间的经济效益。

2. 从交通自身来讲

地铁把很大一部分公共交通转移到地下, 既分散了城市人流, 又使交通排除了地上各种干扰能够高速行驶, 充分发挥了交通运输的能力, 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从与城市关系角度来讲

国际性大都市地下交通网络与地上公共交通的配套营运, 能高效发挥城市客运的综合作用, 提高城市的活力。地铁空间从属于城市空间, 具有城市空间的某些特征, 而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地铁作为交通运输工具, 承载着运输的任务, 同时, 又作为和城市建筑空间不可分的空间环境, 体现着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性与独特的风格。

(四) 构成特点

地铁空间由转运空间、站台空间、商业空间、步行通道等组成。完善的地铁空间环境集艺术性、通达性、技术性、综合性于一体, 具有美化环境、美化公共视觉空间、提升城市文化气息的作用。地铁是展示城市建筑文化先进性、交通发展、文化传播、科技进步的窗口。

二、世界各地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

国外地铁在满足最基本的交通功能外, 更注重考虑地铁站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能给人带来无限的艺术感受。

(一) 伦敦地铁

英国伦敦早在1863年就修建了地铁, 是世界上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伦敦地铁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地铁空间内景陈旧古朴, 地铁走廊的壁画极具艺术气息。

(二) 莫斯科地铁

在全世界的地铁中, 当属莫斯科地铁最有特色。它充满文化和艺术氛围, 装修奢华, 各种浮雕、雕刻、壁画都别具一格, 有“地下的艺术殿堂”的美誉,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 斯德哥尔摩地铁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内有近半个世纪以来156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分布在99个车站的墙壁上, 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陈列馆。其特色之一是作品种类多, 油画、浮雕、塑像应有尽有, 古典派、现代派和超现代派的各种艺术, 让人犹如进入艺术博物馆, 可以大饱眼福。其特色之二是由于该城市处在海湾岩石地带, 站台和通道像是一个岩洞, 独具特色。

(四) 纽约地铁

纽约地铁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地铁系统之一。它的一个亮点就是24小时全天候运行, 想要省钱不想掏房租的人甚至可以把地铁作为自己的家。但是, 纽约地铁却有别的烦恼, 比如老鼠多。老鼠不仅在铁路道内穿梭, 有的甚至跳上火车和乘客“互动”, 不禁让人大跌眼镜。纽约地铁站的修建以实用为原则, 地铁站的出入口、内部几乎没有任何装修。

(五) 巴塞罗那地铁

巴塞罗那地铁内部空间很有现代感, 马赛克镶嵌壁画、特殊材料制作的雕塑装饰于内, 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古色古香, 和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得益彰。

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创造

“人在建筑中所获得的感受和经验是人与来自多方面的刺激——物理的、理性的、情感的——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结果。”[1]因为地铁空间比较密闭, 人们来去匆忙, 使人有压迫感, 所以对于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作品, 人们往往不会特别地去留意它, 不会特别去细细品味, 这跟人们在博物馆、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 应该以乘客的特定心理为主要依据。

英国建筑师吉伯特认为:“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 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 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2]最初, 人们认为地铁站只是一个交通建筑, 只需满足功能性即可, 所以早期的地铁站没有艺术可言。随着近年来人们看法的转变, 地铁站不仅成为一个新型的城市空间, 成为人们地面活动的延续, 而且还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一) 装饰美

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卡冈诺维奇在莫斯科地铁通车典礼上, 曾有过这样一段激情的演讲:“我们的地铁是普通人的交通工具, 不仅应该是最方便的, 还应该是最美丽的, 在艺术上也首屈一指。”[3]地铁空间的装修设计的范围广泛, 不同艺术形式的通道、建筑结构、材质和色彩的协调, 不仅需要建筑师们的努力, 也使越来越多的美术家、雕塑家参与其中。

(二) 材质美

不同材质的运用能够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 比如石材华丽、凝重;金属冷峻;玻璃可以改善空间的密闭感。随着设计现代化手段的提高, 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 设计师应把传统本土色彩元素融入到设计创作中, 使设计具有民族感和时代感。比如巴黎一处地铁站, 在设计上运用曲线构架, 既强化了地铁空间, 也增添了空间的奇幻色彩。

此外, 同样的材质也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某处地铁内部, 运用弧形的金属线条延展成弧形隧道, 使人犹如置身于太空船中, 把金属的现代感发挥到了极致。相反, 上海地铁站内的楼梯栏杆虽也使用金属元素, 却很单调乏味, 无艺术感可言。

(三) 色彩美

色彩能够赋予形体以鲜明的面貌, 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够改善地铁空间的压抑感, 均衡地下空间艺术, 统一地下空间序列。地铁站公共空间内部环境色彩应以简洁明快为主, 但要增添一些亮丽色彩或以艺术品搭配其中, 活跃地下空间的气氛。每个地铁站点应该有一个能够使人们大脑产生认知的亮点, 比如北京森林公园站, 人们可以通过该站装饰、公共设施、色彩等方面识别出这就是森林公园, 使人们在大脑中有一个认知地图, 以更好地服务乘客, 便于人们的活动。

上海地铁站内的用色风格大都采用明度较高、彩度较低的冷色为主,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内部环境单调, 可识别性差。

(四) 墙面美

在墙面装饰方面, 装饰壁画、雕塑对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空间的识别性,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 在白色墙面上绘制蓝色植物枝条、不仅美观, 而且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香港的地铁用广告招贴粉饰墙面, 广告创意令人惊叹, 十分醒目, 乘客可以在这里发现各种资讯, 比如什么电影要上映, 哪个歌星要开演唱会等等, 这无疑是艺术性与商业用途最和谐的做法。此外, 某些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地铁公共空间这一特性, 在地铁公共空间内举行, 例如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小型活动、健身活动等。

(五) 艺术表现

地铁空间比较密闭, 会使人们产生反应缓慢、心情焦虑等症状, 因此人们并不会太刻意去注意艺术品的存在。如何缓解人们的消极心理, 是值得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通过材质、色彩的不同运用,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给人们带来感官刺激, 留下深刻的印象。艺术品的设置可以增强站点的识别性, 如香港地铁迪士尼专线, 就充满童趣。

1. 雕塑

雕塑作品可以丰富空间, 体现地方韵味, 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气息。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的艺术亮点之一, 就是把灯饰与雕塑艺术品巧妙结合, 使地铁空间变得有朝气, 充满生机。

2. 壁画

壁画的色彩要与地铁空间中墙壁、地面以及周围相邻的颜色相协调。可选择鲜艳的颜色, 但不宜浓艳, 太浓艳的颜色会令人烦躁不安。壁画的选用应该呼应整体, 形成地方特色, 宜采用相对尺度较大, 较抽象的图案。巴黎索邦大学旁的地铁站, 顶棚是用带图的柏油瓷砖铺成, 浅黄色的柔和灯光看似简单却回味无穷, 衬托出周围拉丁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该站的另一特色就是屋顶上有很多艺术家的签名, 极富艺术气息。

四、我国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1.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城市地铁作为展示城市风采的窗口, 其公共艺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一方面能充分展示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城市形象, 另一方面又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政府部门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充分利用地铁的优势展示城市风采。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虽然已经认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但其尝试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壁画与浮雕的设计上, 有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 艺术品设置单一

目前国内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较少, 装饰主题和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为传统型的风格, 同时人们并不能和艺术作品近距离交流, 互动性差。地铁公共空间内的公共设施与艺术品应该与地铁整体和谐, 努力使功能与美感完美结合, 发展地铁站“文化交流”的作用, 展现本地区的城市风采。

3. 商业广告的冲击

地铁站内的LED灯箱、巨型海报等能够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吸引人们的眼球, 使人们的感官焦点多偏向于广告, 这对公共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4. 国内地铁站内公共设施整体感欠缺, 导向设计、无障碍设施设计等有待细化。

(二) 建议

1. 对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必要性要给予足够重视

地铁是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窗口, 而公共艺术是其媒介, 因此, 我们应该对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设置给予足够的关注。

2. 地铁公共艺术设置地点应更为广泛

地铁公共艺术的设置应该整体把握布局, 在关键节点重点设计, 锦上添花, 给乘客一个连续的视觉享受, 通过公共艺术形象展示富含思想的城市文化理念。这种城市理念是有生命力的。

3.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形式应多样化

艺术从大众生活中产生, 最终回归生活, 回归大众。多样化的公共艺术形式能够愉悦人们的视觉神经, 吸引人们与之互动。对此可以借鉴迪士尼乐园里隐藏的米奇元素, 达到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效果。在整体空间设计上, 也可以发展成为不同的主题和形式的公共艺术, 例如香港迪士尼专线。

五、结语

总之, 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环境有着很大的美化作用。公共艺术应使地铁空间呈现出连续性的艺术氛围, 而目前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设置仍局限于片面的美化, 缺少整体感。地铁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展望、规划, 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 将城市的文化性、地域性、整体性等本土特征与地铁公共艺术相结合, 创造出城市个性, 提升城市魅力。

摘要: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环境有着很大的美化作用。公共艺术应使地铁空间呈现出连续性的艺术氛围, 而目前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设置仍局限于片面的美化, 缺少整体感。地铁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展望、规划, 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 将城市的文化性、地域性、整体性等本土特征与地铁公共艺术相结合, 创造出城市个性, 提升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2008.205页

[2]转引自:彭高峰, 陈勇.城市节庆空间与城市形象设计亚运广州:2005广州城市设计论坛论文与设计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0-21页

上一篇:GAP技术下一篇:监控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