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范文

2024-08-25

地质填图范文(精选7篇)

地质填图 第1篇

1 1:50 000填图工作程度要求

初步查明地层层序, 建立填图单位。按多重地层划分要求, 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时代地层单位。填图单位划分到“组”;必要时, 含煤地层和上覆重点层段应划分到“段”:第四系可按需要划分。初步查明含煤地层时代、分布、厚度:了解煤层层数、厚度;建立含煤地层区域性对比标志, 有条件时对主要煤层进行初步对比。了解地质构造形态。初步查明断距大于100m或出露长度大于1 000m断层的地面位置及性质;初步查明长度大于2 000m褶皱轴的地面位置及性质。

解译并标定长度大于1 000m, 并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线形影像;解译并标定直径大于500m, 且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环形影像、多边形影像。

2 1:25 000填图工作程度要求

查明地层层序, 建立填图单位。按多重地层划分要求, 详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时代地层单位。填圈单位划分到“组”;有条件时, 含煤地层和上覆重点层段划分到“段”;第四系按需要划分, 查明含煤地层时代, 详细了解其厚度和分布范围;了解主要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能的变化特征;建立填图区的煤层对比标志, 对主要煤层进行初步对比, 并标定主要煤层的露头位置。

了解下列内容:地质构造形态, 各类生产矿井和老窑的分布及开采情况, 主要煤层的煤类和煤质, 其他有益矿产、岩浆岩、变质岩的种类及其岩性、时代和分布特征, 填图区内不良地质现象, 初步了解填图区内地表水文地质特征。

解译并标定长度大于500m, 且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线形影像;解译并标定直径大于250m, 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环形影像、多边形影像。

3 1:10 000填图工作程度要求

详细划分地层, 含煤地层和上覆重点层段的填图单位到“段”, 有条件时, 划分到“亚段”;其他地层按实际需要划分, 详细进行煤岩层对比。初步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地表变化特征;建立填图区的煤层对比标志, 主要可采煤层要准确对比;对主要可采煤层, 要标定其露头位置。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初步查明断距大于30m或出露长度大于200m断层的地面位置及性质;初步查明长度大于200m褶皱轴的地面位置及性质。初步查明各类生产矿井和老窑的分布及开采情况。初步确定煤类及其他有益矿产的赋存状况。

初步查明岩浆岩、变质岩的种类, 及其岩性、时代和分布特征;初步了解其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初步查明填图区内宽度或长度大于100m的不良地质现象, 具有特殊意义的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体) , 可放大表示;初步评价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程度。

4 1:5 000填图工作程度要求

按多重地层划分要求, 详细划分地层。含煤地层和上覆重点层段其填图单位划分到“段”或“亚段”;其他地层根据实际需要划分。详细进行煤岩层对比。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地表变化特征;建立填图区的煤层对比标志, 可采煤层要准确对比, 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应基本准确对比;对主要可采煤层, 应实测其露头位置;有条件时, 要实测主要标志层,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初步查明断距大于20m (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为l0~15m) 或出露长度大于100m断层的地面位置及性质:初步查明长度大于100m褶皱轴的地面位置及性质, 初步查明填图区内宽度或长度大于50m的不良地质现象, 具有特殊意义的不良地质现象, 可放大表示, 评价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程度, 详细调查各类生产矿井和老窑的分布及开采情况。

解译并标定长度大于100m, 并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线形影像;解译并标定直径大于50m, 并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环形影像、多边形影像。

5 遥感图像的选择和质量要求

遥感图像的适宜性选择见表1。

遥感图像质量的基本要求为:图像中单片云层覆盖小于或等于5%, 分散云量总和小于或等于15%, 且不能覆盖主要地物。层次丰富, 地物影像清晰, 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6 结语

遥感煤田地质填图技术的宏观性和实时性强, 且具有工期短、工效高的优势, 可以满足煤田地质勘查不同阶段的填图技术和质量要求, 在可获取遥感图像的填图区, 要科学运用遥感煤田地质填图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遥感煤田地质填图中, 1:50 000填图、1:25 000填图、1:10 000填图、1:5 000填图的工作程度要求, 遥感图像的选择和质量要求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遥感煤田地质填图,技术,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谭克龙.基于遥感技术的煤炭勘查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 2012, (05) :36-37.

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第2篇

一、概况

1、目的任务;

收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了解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开展1;2000地质测量,查明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化(体)类型,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和品位变化特征。

2、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工作区位于紫阳县西南部麻柳乡的石门湾-何家湾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于紫阳县麻柳镇所辖,地理坐标为:

东径:108°10′47″-108°11′18″ 北纬:32°17′23″-32°17′56″

由矿区向北东约一华里可至襄渝铁路麻柳货运站,向东约两公里有矿山公路至麻柳乡并可与210国道、310省道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本区地处北大巴山区,沟谷切割较深,地形条件恶劣,山高坡陡,最高标高1306米,最低标高570米,相对高差736米左右,一般坡度30-50°,属中低山区。分水岭呈北西南东向,较大的水系麻柳河及青岩溪汇入汉江支流任河,区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7.4℃。年均降水量1127毫米,无霜期268天,由于区内多山,气候垂直变化比较明显。

本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粮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等;工业不发达,属贫困地区。锰矿、钡盐及瓦板岩的开发渐成规模,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区内电力资源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

3、以往地质工作简况(1)、陕西地质局区调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行过1:20万紫阳幅区域地质调查;陕西区调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进行了1:20万紫阳幅区调修测工作。

通过上述工作,初步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骨架,奠定了区内地质工作基础。(2)、1974-1975年陕西地矿局第七地质队在该区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及1:1万地球化学岩石测量等工作并开展了矿点初步检查评价工作。区内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很低。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西冶716队在工作区南部开展了磷矿地质普查,发现了吴家坪、青树湾、彭家湾锰矿点,但由于工作任务的不同,未对所发现的锰矿化作进一步的地质矿产工作。近年随着矿产业的升温,局部地段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但尚未有重大突破。(3)、2005年5月—2008年10月,陕西省矿业开发工贸公司受安康市康鑫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先后对勘查区进行了1/万地质测量,剖面测量,1/2千地质简测,对已发现的矿(化)体进行了地表槽探工程揭露,选择成矿有利地段布设施工了中、浅部硐探、钻工程进行控制了解,圈连了矿化蚀变带工业矿体,估算区内铅锌资源量(333+334)矿石量31.29万吨,锌金属量2.14万吨,铅金属量0.14万吨;其中333金属量0.46万吨,占总资源量的20.09%。编写了《陕西省紫阳县石门湾铅锌普查地质报告》。

2005-2006,陕西省矿业开发工贸公司在该区作了初步的普查地质工作,编写了《紫阳县石门湾铅锌矿地质普查报告》。

2007-2008陕西省矿业开发工贸公司在区内初步开展了局部地段详查工作,经地表追索及工程控制,共圈连铅锌矿体6条(K1、K2、K3、K4、K5、K6)。对区内部分矿体在深部的特征进行了初步了解,认为区内铅锌矿化在中、深部有变厚、变富的趋势。以上地质工作及其成果资料虽没收集全面,但是通过已有资料为本次地质填图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也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找矿指明了方向。本次工作基本情况

本次工作自2013年7月18日开始-2014年5月20日结束,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门湾铅锌矿区已有成果,对石门湾铅锌矿区(原编号)K1、K2、K3、K4矿体在913-975米标高中段区间已施工了LD1、LD2、LD3、LD4、LD7等五个老硐和K5矿体标高在740-768米施工的LD5、LD6两个平硐均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全区开展1:2000地质填图,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地表探槽工程揭露,间距按50×40米,分别施工了TC1、TC2、TC3、TC4、TC5、TC6、TC7、TC8、TC9、TC10、TC11、TC12、TC13、TC14、TC15、TC16、TC17、TC18、TC19、TC20、TC21、TC22、TC23、TC24、TC25、TC26、TC27TC28共计28个。通过揭露追索大致了解了区内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及接触关系,把区内地层划分到了组或岩段。基本查明区内主要构造分布及其构造性质,构建了区内总体构造格架。确定了区内控矿构造,含矿构造(铅锌矿化蚀变带)和发现并圈连了铅锌矿(化)体8条。分别是(现编号)K1、K2、K3、K4、K5、K6、K7、K8。矿体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第二岩性段上亚段白云岩中,矿体与地层产态基本一致,受一组顺层断层破碎带控制。完成实物工作量

1;2000填图面积0.37km2 地质观察点;283个

探槽工程;28个。总斜长3529.95m,总水平长2837.7m。采化学样;581个。(其中外调1个,2013年6月前66个)采标本;24个。(其中薄片23件,光片1件)老洞调查;10个。总进尺609.5m 老洞清理;17m 工程地质测量面积;0.37km2。地形测量2.03km2 1;1000实测剖面4条(0线、28线、23线、40线)总水平长1.479km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地质填图所用底图先期采用1;10000地形图放大1;2000地质平面图。至最后请由陕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测量组2014年4月实测1;2000地形地质图。

填图方法;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对于构造破碎蚀变带、矿化体和主要地质界线除穿越法外,并沿走向进行了追索。

线距一般为50-40m,个别<50m,点距50-30m,个别<30m,在地形地质图上<1mm有意义的地质体均进行了放大表示。

地质观察点编号前面冠以”D”字样代表地质点,点号按自然顺序编号。填图人员:有王俊贤,张玉虎,童光荣,陆续增加了姚富升,张祖浩,李明生。分三个作业组,每个作业组由两人组成。王俊贤填图作业组(又称编录组)除完成填图工作外,还要负责全区所有探槽工程编录取样工作,负责追索k7、k6、k5、K3的矿化体连接及测区相关的重要地质界线。地质观察点以D1-D88.探槽编录26个。张玉虎填图作业组由测区以东至南北填图,追索K1、K2、K3及K7矿化体边界的硅质岩,炭质泥岩出露界线。地质观察点分管编号从D300-500之间。童光荣填图作业组(又称工程揭露组),除填图作业外还要负责带领民工进行地表工程揭露。由测区中心往南追索K5、K4、K8矿化体连接。地质观察点分管号为D201-D300之间。朱光明驻矿协助石门湾铅锌矿详查工作。完成地质填图面积0.37km2。定地质观察点283个。已大大超出(规范)要求,全部为原岩点,原岩点率为100%,达到了设计目的。

三、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工作区位于杨子准地台台缘凹陷北缘,属相对稳定区。区内主要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一套陆源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建造,除震旦系陡山沱组岩相变化较大外,其它地层岩相变化较小,厚度变化大,变质轻微。

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褶皱多为紧密的线状褶皱,褶皱轴线与主要断裂近于平行。断裂以走向断层为主。地层、构造线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构造变化较强的岩石变质程度较低。区内主要矿产有锰、磷、重晶石等。

四、矿区地质

1、地层

工作区内主要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地层,由老至新描述如下:(1)震旦系: 上震旦统(Z2):底部为含黄铁矿碳质板岩,下部炭质绢云母千枚岩夹硅质岩;上部厚层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硅质岩。为区内磷块岩及铅锌、锰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与下覆南沱组地层呈整合或断层接触关系。在该区未能细分为陡山沱组及灯影组,仅按岩性组合特征大致可分两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Z21):底部为含炭粉砂质页岩夹石炭透镜体、炭质硅质板岩;上部为白云质页岩夹薄-中厚层状白云岩;上下两种岩性界面之间夹有锰矿层。该层主要分布在茅坪大梁以西。

第二岩性段(Z22)按岩性组合特征又可分为两个亚段: 下亚段(Z22-1):主要出露测区西南部。底部为薄-中厚层白云岩夹白云质页岩;上部为薄-中厚层状灰岩、中厚层灰岩; 上亚段(Z22-2):由下而上为中层状白云岩、薄-中层状白云岩夹薄层状硅质岩、薄-中层状硅质岩夹薄-中层状白云岩及粉砂质页岩、石炭透镜体。上亚段为普查区内铅锌矿的含矿层位。

(2)寒武系:工作区寒武系地层出露在老林湾-水晶湾-岩溪湾-何家湾-石门湾一线的北、东、南部:

下寒武统(∈1):下部灰绿色泥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炭质板岩夹泥灰岩、鲕状灰岩、古杯灰岩;上部中厚层泥质斑纹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2、构造

区内断层、褶皱发育。主要出露两组断层构成区内总体构造格架,一组是北东-南西向断层为区内规模较大的成矿期后破坏性断层。主要分布于石门湾、大湾、岩溪湾、老林湾这四个沟溪中。另一组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区内规模较大控矿构造,发育于能干性差异较大的岩石界面处,多形成较陡的断层崖及连续三角面,一般在走向或延伸方向上多有双重因素受限,一是前者构造破坏。二是不利岩性也有一定的限制。(1)、老林湾断层

总体为北北东向展布,局部呈近东西,分布于测区北部经过,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为逆冲推覆构造。长约280米,总体产状: 320°∠28-38°,局部产状10°∠38°,断层带旁侧岩石破碎。其将K7矿体及地层截切并有错开,错距45m,为一成矿后期断层。(2)、岩溪湾断层

总体为北北东向展布,局部走向呈弯曲摆动,分布于测区中北部,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为逆冲推覆构造。长约280米.总体产状:276°∠35-40°,断层带旁侧岩石破碎。其将地层截切并有错开错距90m,为一成矿后期断层。(3)、大湾断层

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展布,分布于测区中部,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为逆冲推覆构造。长约500米.产状:280°-300°∠30-50°,断层带旁侧岩石破碎。其将北延K1支矿体及地层截切并有错开错距280m,为一成矿后期断层。(4)、石门湾断层

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展布,分布于测区南部,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断层,为逆冲推覆构造。长约500米.总体产状:280°°∠45-65°,断层带旁侧岩石破碎。其将北延K8矿体及地层截切并有错开错距28m,为一成矿后期断层。

(5)北西-南东向断层:分布于全区,为区内规模最大的控矿断层。发育于能干性差异较大的岩石界面处,多形成较陡的断层崖及连续三角面,产状:220-330°∠35-75°,断层带旁侧岩石破碎,多具硅化、白云岩化,下盘发育断层炭化泥。

(6)顺层断层(层间):是区内规模较大的含矿断层,对区内整个铅锌矿带及含矿层的展布有控制作用;它的展布方向与北西-南东向构造相一致,矿化蚀变关系紧密。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产状235-330°∠35-75°。

3、褶皱构造

区内褶皱发育,青龙寨-唐家大湾断层南北分别有肖家坡向斜及麻柳复式向斜。铅锌矿区基本位于断层以北麻柳复式向斜南翼的何家湾-唐家河坝复式背斜的北西倾没端何家湾一带,由林家湾背斜、岭子山向斜、田竹湾背斜等及其它更次一级的褶皱组成,枢纽与区内地层走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因断层作用褶皱两翼残缺不全形态不对称;(1)林家湾背斜

分布在林家湾-侯家岩一带,和岭子山向斜毗邻。呈NNW-SSE向展布,长1200米,宽200米,向北西倾伏,核部为上震旦统第一岩性段(Z21),两翼由第二岩性段(Z22)组成,其中北东翼产状247-288°∠44-59°,为倒转翼,侯家岩一带次级褶皱更为发育;南西翼被F3断层破坏。(2)岭子山向斜

分布于王家山-岭子山一带,与林家湾背斜毗邻,长1300米,宽400米,向斜向南东翘起.核部由下寒武统(∈1)组成,两翼均由上震旦统第二岩性段组成,北东翼部分被F3断层破坏。南西翼为倒转翼,产状:250-275°∠35-85°。(3)田竹湾背斜

分布于铅锌矿带西南侧田竹湾一带,北与岭子山向斜毗邻,其北东翼即为岭子山向斜南西翼,长1400米,宽100米,北斜向北北西倾伏,核部为上震旦统第一岩性段,北东翼为第二岩性段,为倒转翼,产状250-275°∠35-88°。南西翼被F1断层破坏。

4、节理、劈理构造

在含矿层白云岩中往往发育断续的节理或裂隙,产状20-80°∠63-68°,并常见参差状白云石脉、石英白云石脉、石英方解石脉等较为发育,且多与角砾状、条带状黄铁矿、闪锌矿相伴产出。

三、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局部地段仅见较小规模的辉绿岩脉出露。

五、矿(化)体特征

矿区经地表追索及工程控制,共圈连铅锌矿体8条(K1、K2、K3、K4、K5、K6、K7、K8)。矿体产于上震旦统第二岩性段上亚段白云岩中,矿体与地层产态基本一致,受一组顺层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以团块状、浸染状、条带状为主,多以锌为主,铅锌共生或伴生,并多与黄铁矿相伴产出,矿化与碳酸盐化及硅化蚀变密切。主要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K1矿(化)体:为一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中东部,瓦厂梁一带。矿体总长307米,最低控制标高711.11米,最大出露标高855.55米。矿体品位、厚度、产态沿走向变化较大,矿化连续性较差。走向近东西,局部北西-南东。产状225-238°∠60-77°局部产状25-34°∠72-81 °(TC13-TC14段)。矿体呈透镜状,矿石以团块状、条带状、稠密浸染状闪锌矿石为主,见零星方铅矿。厚度0.77-3.35m,平均厚度1.87m;Pb品位0.039-2.18%,平均0.496%,Zn品位0.42-7.39%,平均1.61%。

由TC13、TC14、TC28、TC15、TC8、TC5共六个工程控制。

K2矿(化)体:为一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中南部,K1矿体西侧,矿体长310米,最低控制标高780米,最大出露标高940米。产状:232-298°∠48-65°。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向北被大地湾断层所截切。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以锌为主,局部共生有铅。厚度0。919m-1.9m,平均厚度1.29m,Pb品位0.043-0.95%,平均品位0.306% ,Zn品位0.444-1.38%,平均品位0.991%。由TC8、TC12、TC11、TC25、TC10、TC26共六个工程控制。

K3矿(化)体:为一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中南部K2矿体西侧。长241米,最低控制标高818米,最大出露标高960米。产状230-310°∠39-56°。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向南被灰岩断层所截切,向北被大地湾断层所截切。矿化沿走向连续性较差,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为铅锌矿体。厚度0.805-2.12m,平均厚度1.18m,Pb品位0.005-0.436%,平均品位0.25% ,Zn品位0.03-1.58%,平均品位0.91%。由TC8、TC25、TC10、TC26共4个工程控制。

K4矿(化)体:为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中部K3矿体西侧。矿体长392米;区内最低控制标高723米,最大出露标高922米。产状:225-275°∠38-70°。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矿石以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以锌为主,伴生有铅。厚度0.42-2.38m,平均厚度1.57m。Pb品位0.092-0.288%,平均品位0.2%,Zn品位0.398-0.765%,平均品位0.518%。

由TC1、D217、TC22、D34、TC13共五个工程控制。

K5矿(化)体:为铅锌共伴生矿体,位于矿区中北部长湾-三棵树一带,部分地段与寒武系地层分界接触。长203米。最低控制标高750米,最大出露标高795米。产状:248-295°∠ 34-64°,平均产状273.27°∠ 44.90°。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变化较大,矿化沿走向连续较好。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锌矿石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厚度 0.56-2.02 m,平均厚度1.32m,厚度稳定。Pb品位0,06-0.972%,平均品位0.258%。Zn品位0.303%-2.01%,平均品位1.15%。

由共D25、TC20、D209、D210、D211、D217、TC3六个工程控制。

K6矿(化)体:为一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中部K4矿体东侧。长82米。区内最低控制标高788米,最大出露标高844米。产状230-300°∠52-72°。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厚度0.44-1.54m,平均厚度0.805m。Pb品位0.085-0.203%,平均品位0.144%,Zn品位0.209-1.75%,平均品位0.979%。

由D78、D77、TC13、D79共4个工程控制。

K7矿(化)体:为一铅锌共生矿体,位于矿区最北部与东侧寒武地层呈整合接触。长220米。区内最低控制标高765米,最大出露标高870米。产状250-265°∠40-62°,平均产状256.8°∠51.6°。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矿化沿走向连续性较好,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厚度1.18-3.47m,平均厚度2.38m。Pb品位0.094-0.678%,平均品位0.230%,Zn品位0.51-2.26%,平均品位1.071%。由TC19、TC18、TC17、TCK6、D2共5个工程控制。

K8矿(化)带:为一多条矿体组成的铅锌矿带,位于矿区南部,北段被石门湾断层截切,南跨穿石门梁,矿体东侧与寒武地层呈整合接触.矿带长161米。区内最低控制标高930米,最大出露标高1003.39米。产状220-258°∠45-67°。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态较稳定。矿石以致密块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主,稠密浸染状次之。厚度13.38-27.83m,平均厚度20.6m。Pb品位0.06-2.88%,平均品位0.4%,Zn品位0.167-11.36%,平均品位2.21%。由TC9、TC24、TC23、TC7共4个工程控制。

六、结语

1、主要成果

(1)大致了解了区内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及接触关系,把区内地层划分到了组或岩段。

(2)系统的调查了区内构造,确定区内控矿构造,含矿构造(铅锌矿化蚀变带)两者(北西-南东向断层与顺层断层)在延展方向上是密不可分的。(3)发现铅锌矿(化)体8条

2、存在问题

(1)地质观察点追索点距密度过大。(2)地表所取化学样其铅锌品位普遍偏低,代表性差。主要是人工剥土(取样)深度不够。

3、下步工作意见

(1)进一步理顺区内地层层序。准确岩石定名,修复完善基础资料。(2)加强与区外构造配套与研究查明区外构造控矿规律。

地质填图 第3篇

[摘 要]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历来重视地质填图实习,在教学实践中实习队对整个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地质填图实习分为实习动员会、地质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地质专题、野外地质路线考察和野外地质综合技能考试这7个环节。其改革优化措施有:实行小班教学、加强地质素描技能培训、举办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多阶段过程检查制度、实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进行安全风险控制。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质填图实习;资源勘查工程;教学环节;优化措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16-03

一、概述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以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大学,在煤炭资源及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是我校“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所对应的本科专业,在化石能源地质学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地质学理论基础与矿产勘查与评价技能的地质工作者,而资源勘查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大学期间需要一系列的地质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地质技能水平。

地质填图实习(也称为基础地质综合实习),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继地质认知实习(也称普通地质学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地质实习,安排在大二年级结束的暑期,实习地点为安徽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为期约30天。

在地质认知实习阶段,由于学生仅修过一门普通地质学课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欠缺,无地质野外工作经历,因此实习偏重于某一个地质现象出露点的地质现象基本观察和描述,实习以教师指导学生为主。而在地质填图实习阶段,学生已经修过多门地质学课程,已具备了一定的地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野外地质工作经历,实习则要求由以教师指导为主过渡到由学生独立开展工作,主要着眼于面的地质特征的整体认识和分析。[1]

地质填图实习肩负有重要的任务使命,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整个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地质实习队通过多年的实习教学实践,逐渐丰富了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环节,摸索进行了多项改革优化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

(一)实习动员会环节

实习动员会一般安排在实习前2-3天。实习队长介绍整个地质填图实习的日程安排,重点讲述实习区的人文地理与地质概况、实习基本要求、实习注意事项以及分组安排等工作,并安排各组学生借取或购买本次地质填图实习所需的实习指导书、野外记录本、工具和材料装备。

(二)地质踏勘环节

对巢湖地质实习区进行为期10天的地质踏勘实习。踏勘路线有7条,分别是半汤-夏阁路线、甘露寺-狮子口路线、麒麟山路线、姚家山-平顶山路线、马家山路线、幸福泉-177高地路线、石灰山路线。这7条路线,主要是地层出露路线,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至侏罗系磨山组地层,并出露有全区较典型的各类岩石,部分路线为构造地质现象路线。

(三)实测剖面环节

实测剖面为期约6天。化石能源地质学属于有机沉积矿产,我校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野外沉积地层剖面的实测技能。本实习安排野外实测沉积地层剖面5条,构造实测剖面1条,分别是:甘露寺中志留统坟头组剖面(展开法)、麒麟山东南坡石炭系剖面(投影法)、姚家山东中二叠统栖霞组剖面(投影法)、平顶山南坡大隆组-和龙山组剖面(展开法或投影法)、马家山南坡南陵湖组剖面(直线法)。构造剖面为石灰山构造实测剖面。实测剖面以小组(5人)为单位,进行剖面实测,并最终绘制地层剖面图。

(四)地质填图环节

野外地质填图为期约6天。把实习区(巢湖北部地区)按地理坐标,划分为东区、西区两部分,两区有重合的区域,以供后期的对接。地质填图实习以小组(4-5人)为单位,一半的小组填图东区,另外一半填图西区,最终将两区的填图成果合并,制成一张完整的地质图。第一天,教师带领学生示范填图的方法,后面时间由学生小组讨论自行安排填图行程,教师则进行野外巡回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经过前期的路线踏勘和剖面实测,学生已经较为熟悉了整个填图区的交通路况以及地层发育情况,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地质填图能力。地质填图环节,应该是整个地质填图实习中的最重要阶段。地质填图实习,不仅使得学生学会墓本的填图方法,还能使学生经过地质填图更深入地了解区域上地层的分布特征和构造特征。[2]

(五)地质专题环节

地质专题工作为期约3天。地质专题的题目,一般由实习队教师统一讨论而定,每年都进行修订补充。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以及实习区的地质发育特征,制订出20-30个地质专题题目,但是每个题目最多不能超过5人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实行自由选择政策,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野外地质路线考察环节

该环节为期约2天。在填图区外,选取2-3个地质现象典型的区域,进行地质实习路线考察实习,拓展学生的地质视野。一般选取处于郯庐断裂带变质岩出露较好的浮槎山路线、青苔山推覆构造带路线、巢湖湖泊地质作用路线等。

(七)野外地质综合技能考试环节

该环节为期1天。野外地质综合技能考试,形式为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考试,以口试为主,辅以矿物岩石标本的鉴定描述、地质读图考查等方式。一般每位学生的考试时间为10分钟。重点考查学生对实习区地层、岩性和构造特征认识,以及实测剖面、填图和专题分析能力的掌握程度。该成绩作为此次地质实习总成绩的重要参考。

除了上述环节,中途一般每隔5天野外地质实习,安排1天室内休整。如遇下雨天无法出野外,也进行室内休整。休整期间,学生主要完成野外资料的整理、图件的绘制以及报告的编写工作。

三、地质实习教学的改革优化措施

地质实习队通过多年的实习教学实践,逐渐丰富了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环节,摸索进行了多项改革优化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近期的改革优化措施:

(一)实行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有利于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3],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行小班教学的最基本条件是充足的师资力量。通过连续多年的师资引进以及师资培养,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支较强的野外地质实习师资队伍。鉴于野外地质实习中大班教学的诸多弊端,实行野外地质实习小班教学制度。国外小班教学的人数是每个教学班级12-18人[4] [5],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每个实习教学班14-15个学生配备1位主讲教师,有效保证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质量。

通过实践证明,在地质填图实习实行小班教学,有以下主要优点:1.保证每一位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步伐,看到典型的地质现象;2.听到教师讲解的内容;3.方便教师在每个实习环节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野外过程检查与评价;4.野外地质现象发育地点空间较小,方便教师集中班级学生进行讲解以及有利于实习队伍向前行进;5.提高每一位学生进行地质实践操作的参与度。

(二)加强地质素描技能培训

地质素描属于地质制图的范畴,而地质制图能力是地质技能综合素质的体现,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地质素描课程[6],实践证明,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我校未开设地质素描课程,针对历年的学生野外地质素描技能普遍掌握不好的情况,实习队决定增加为期2天的野外地质素描技能培训环节。聘请擅长素描又懂地质现象且经常进行野外地质观察的专家,集中教授地质素描技法,有力保证了野外地质素描的质量。现阶段,学生在野外进行地质素描普遍动作较慢,占用较多的野外时间,不利于提高野外地质实习的效率。因此,未来的地质素描培训,更着重于地质快速素描技法的培训。

(三)举办野外地质技能竞赛

首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有26所地质类高校共61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对地质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对地质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差[7],在平时的野外地质实习中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中地质实践培养环节比较薄弱而造成的。[8] [9]因此,有必要在地质实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地质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研究发现,技能竞赛具有很好的激励功能,能有效调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0]为了引导学生重视野外地质技能的提高,激发学生形成地质技能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参考“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和要求标准,我校在地质填图实习增加了野外地质技能竞赛环节,实践证明该环节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效果显著。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地层剖面实测和图件制作。最终,教师会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材料进行评价。奖项名称参考中国地质学会的奖项命名法,设有野外地质技能“金锤奖”、“银锤奖”,并给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同时,通过这个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培养与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将作为下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参赛种子选手去参赛,促进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参赛选手的地质技能的提升,增强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地质技能水平。未来,我校将进一步探索野外地质技能竞赛环节的实施优化措施。

(四)多阶段过程检查制度

鉴于地质填图实习环节较多、时间较长以及实习任务较重的情况,学生在实习期间会遇到很多困难,思想也容易出现不佳的状况。开展多种形式、多阶段的野外实习质量监控能确保实习教学质量。[1] [11]为了控制地质填图实习的质量,本实习队实行了地质实习多阶段过程检查制度。即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求教师每个实习阶段都要检查学生实习的野外记录、图件绘制,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确实保证了每个实习环节中学生们都能掌握相应的技能,也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后期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五)实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进行安全风险控制

野外地质实习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若发生安全事故,将给学生和学校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和教训,必须予重视。我校地质填图实习自2008年以来,一直运用JHA方法(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安全评估与预防,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具体实施方法已经另文报道。[12]实践结果表明,JHA方法运行7年期间没有发生过一例大的安全事故,总体来说效果显著。

(六)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数字国土”工程建设的开展和有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实践教学将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式转变。[13] [14] [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000年,率先在周口店地质填图实践教学中全程应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并达到了预期目的。[16]在巢湖地质实习基地,南京大学早期已进行数字地质填图实习[15] [17],并坚持至今。国内已有部分地勘单位在实际填图工作中,采用数字地质填图且成为常态化工作方式,效果良好。目前国内高校的数字地质填图实习尚未普遍开展,随着未来发展形势的改变,我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将紧扣时代发展潮流,在适合的时期积极在数字地质填图实习方面进行探索与筹备。同时,积极参考其他地质类高校地质填图实习中的有益措施,为提高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效果做出不懈努力。

四、结论

地质填图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地质工作的能力,肩负有重要的任务使命,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整个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环节十分重要。地质实习队通过多年的实习教学实践,把地质填图实习安排为实习动员会、地质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地质专题、野外地质路线考察和野外地质综合技能考试共7个环节,同时摸索进行了多项改革优化措施:实行小班教学、加强地质素描技能培训、举办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多阶段过程检查制度、实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进行安全风险控制共6项改革优化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会紧跟时代发展动向,继续探索能进一步提高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效果的有益措施。

[ 参 考 文 献 ]

[1] 钱建平,李少游.地质填图实习考核方法的改革及其效果[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207-208.

[2] 王义宏.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浅见[J].煤炭高等教育,1990(1):72-74.

[3] 王朋朋,杨晓冬,李伟,等.高校小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96-97.

[4] 郭春燕.美国小班教学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7):50-53.

[5] 刘雪荣,林曦,李曦达.英国高校小班教学模式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108-112.

[6] 赵秀丽,李守军,王平丽.培养地质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地质素描”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13(4):86-89.

[7] 钟文丽,陈翠华,陈学华.从首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看中国高等地质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13(3):12-16.

[8] 何金先.我国高校“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77-80.

[9] 何金先,屈争辉,沈玉林,等.地质大类招生制度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2):78-81.

[10] 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3):20-22.

[11] 沈玉林,郭英海,李壮福,等.基础地质实习野外实践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国地质教育,2015(2):66-68.

[12] 汪吉林,沈玉林,屈争辉.野外地质实习的JHA法安全风险控制[J].中国地质教育,2015(1):121-123.

[13] 张明华.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及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11-16.

[14] 马艳平,桂和荣,黄淑玲.浅谈现代教育观念下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2007(4):146-147.

[15] 廖晴,施小清,朱国荣,等.南京大学巢湖区测实习数字化填图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5(3):78-84.

[16] 刘刚,汪新庆,赵温霞,等. 《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填图实习系统》的研制与基地班野外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1(3):32-35.

[17] 王敏,王志敏,江思珉,等.区域地质测量野外作业子系统的实现[J].高校地质学报,2003(1):128-134.

地质填图 第4篇

1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特点

从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内容上可以看出, 其包含的范围和领域相对较广, 其中以计算机、GPS、GIS以及RS技术为重点。除了对野外地质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数据的分析之外, 还能够对图形以及图件的形式进行转换。在整个数据转换工作中实现数字化。在数字填图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地质填图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数字化填图技术和传统的技术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 工作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很容对其进行掌握。

第二, 在进行地质条件以及地质信息的勘查过程中, 对数据以及信息的整理工作比较灵活、简洁, 不需要繁杂的程序, 而且很适合在野外进行。另外, 还很容易对地、空的信息进行汇集。由此, 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就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时还能够向更加深、更加广的领域进行延伸, 总之, 数字填图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客观的实际。

第三,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高端的科学技术, 主要是以高科技的产品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工具, 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的繁琐性, 还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外, 这种技术还可以实现文字, 图形以及影像等各种形式的转换, 为信息获取以及采集工作提供便利。

第四,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可以很精准地对观察的范围以及标注的精度进行掌握和控制, 而且还能够对地质矿产的相关信息进行高效地分析, 对其准确程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可见, 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 应用数字填图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 还能够保证数字信息处理和分析的精准性。

2 野外地质工作数字化的现状

2.1 我国地质调查数字化的概况

从我国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上看, 基础比较薄弱, 发展速度较慢, 现如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早在上个世纪, 我国在地质调查领域的发展才初见成效, 但是, 仅仅可以对两种不同的地理条件进行实验。无论是在矿产调查的使用设备还是在相应技术应用中都无法达到标准。现如今,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这一领域中逐渐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系统, 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RGMAP2.5系统, 这一系统逐渐进入到世界发展的前列, 可以对小比例尺的范围内进行地质结构的勘查工作。相关的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地质调查情况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 本着用科学的理念来促进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原则, 有重点,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最终将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应用到其中。因此, 工作效率在不断提升。

要进一步实现1:5万区调20万km2, 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40万km2。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和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万隐患详细调查120万km2, 建成比较完善的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和应急技术支撑体系, 研发系列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为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四个体系提供基础保障。发展完善基础地质理论和成矿理论。开发、引进、推广一批地质调查急需的先进技术和装备, 研制一批新的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星-空-地立体地质调查评价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建立覆盖全球主要资源型国家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为企业勘查开发境外矿产资源提供服务。

2.2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优势分析

PRB数字填图简单地来说, 就是由国家地质调查局研究和开发的一种适合野外地质信息的采集、贮存、传输的高科技系统, PRB数字填图过程主要是利用了GIS、GPS、RS等技术进行实现和操作的, 整个工作的过程中是通过把地质点作为具体的实体点, 通过分段路线的链接使得点和点间界线形成和组织成为一个“全链或几何拓扑环”的数据模型。众所周知, 在野外所观测到的所有信息, 都有可能直接形成或者说是直接影响一个具体样品、材料图、产状、素描、地质点、地质界线、化石等属性和空间位置能的建库和成图, 所有的路线、地质点和每一个地质数据都能从空间延伸到属性、从属性在过渡到空间再进行相应的检索和分类, 最终就能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野外初始地质数据库, 通过这一信息就能利用技术手段对其经过整理和分析, 最后直接输出各类专题图件和相关的地质图。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改变了地质调查和野外地质信息采集工作的生存状态, 该系统的实现和利用为传统的地质工作披上了科技发展的外衣, 使原始传统的地质工作逐渐也走向了数字化, 是地质调查工作终于告别了笔记本和记录簿, 告别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艰辛的信息存储, 完全实现了野外地质观察的图、文、像的数字化转接、传输和储存;同时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为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提供了保障和前提, 完全实现了区调整个过程中的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3 结论

总之, 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已在国内外形成, 在本科生野外地质教学中, 传授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符合时代的要求, 这一举措将会推动地质调查方法的发展和地质调查工作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李超岭, 于庆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J].地质出版社, 2009.

[2]中国地质调查局.历史重任在肩, 成果功勋卓著 (序) .地质通报, 2009, 23 (1) .

地质填图 第5篇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属性数据采集子系统的 动态数据模型

对于复杂的地质属性数据,使用常规的数据库数据模型,需要多界面录入数据,要耗费大量时间在界面的`切换上,培训使用系统困难;另外,系统完成封装后,模型和界面就被固定,无法做必要的实时扩充或更改.使用数据字典技术、数据逆向规范化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动态数据模型,并把数据录入模型与数据存储模型分离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适应性和生命力.

作 者:张夏林 汪新庆 吴冲龙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刊 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年,卷(期):26(2)分类号:P628+.4关键词:数据模型 动态数据模型 数据库 地质填图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

地质填图 第6篇

1 普查工作填图方法

普查工作填图采用的方法为追索法, 利用磁石检测辉长岩的磁力强弱, 沿矿化体走向追索填图。该工作大概圈定了矿体的分布位置和形态, 初步划分了地质体的界线。但该区地形变化大, 残坡积物发育, 追索中容易受其影响。工作区矿化体的表现为层状特征, 但矿化体的连续性差, 没有表现出各个矿化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2 详查工作填图方法

详查工作填图以实测1/2千地形图为底图, 地质点用手持GPS结合地形、测量点定位。在踏勘和综合剖面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填图方法以穿越法为主, 辅以追索法。参数为线距100米, 基本点距60米。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 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 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布置加密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而增加岩性和产状点。最终布置地质点总数2109个, 地质点密度为209个/平方千米, 保证了对区内地质界线的有效控制, 完全达到150个/平方千米的规范要求。

在填图中, 主要采用磁石对岩石进行有无磁性的区分, 以达到初步圈定磁性矿化体的目的。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脉体、构造辅以追索法进行加密控制。经过综合整理, 绘制了1:5000地形地质图。根据填图成果共圈出两个主要矿化体, 分别划分为Ⅰ号主矿化体、Ⅱ号矿化体。其中Ⅰ号主矿化体总体走向为东西方向, Ⅱ号矿化体总体走向近北东向, Ⅱ号矿化体是Ⅰ号主矿化体南西向分枝, 受多组断层错动影响而与主矿化体分离。

根据辉绿玢岩脉 (βμ) 分布情况及与脉岩相接触的矿化体的分布形态, 初步判断有两条断层的存在, 从填图成果可以看出断层两侧的矿化体有较明显的位移, 这也是分析断层存在的主要依据之一。

3 与物探异常对应情况

普查及详查工作都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 所取得的异常形态完全吻合。根据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参照剖面平面图, 共划分出三个磁异常, 磁异常编号为Ma-1、Ma-2、Ma-3 (见图1) :

Ma-1:位于测区的西北部, 串珠状磁异常呈条带状近东西向展布, 磁异常长轴方向长度大于1.8千米, 异常区东侧与Ma-2相接。形成磁异常的辉长岩体总体倾向南, 倾角陡, 一般大于60°。

Ma-2:异常形态呈囊状, 位于测区中东部偏北, 由两个条带状磁异常及一个紊乱正值磁场区组成, 紊乱磁场区磁异常走向判断不明显, 位于异常区中下部的两个条带状磁异常走向东西向, 引起磁异常的辉长岩岩体总体倾向由剖面曲线判断为南, 倾角大于60°。

Ma-3:位于测区西南侧, 磁异常呈条带状北东向展布, 走向大约在45°左右, 形成磁异常的辉长岩总体倾向南东, 倾角大于60°。

从图1可以看出, Ma-1、Ma-2磁异常与Ⅰ号主矿化体相对应, Ma-3磁异常与Ⅱ号矿化体相对应, 填图推断的构造与磁法扫面推断的构造也相对应。因磁异常反映的是一定深度的地质体的磁性特征, 因此与地质填图圈定的地表的矿化体有一定的位移, 由矿化体中心向对应的磁异常中心连线方向为矿化体的总体倾向。

4 结论

普查与详查工作采用了不同的地质填图方法, 所得到的成果相差很大。普查工作没有踏勘, 也没有进行实测剖面, 只是根据经验确定填图方法和选择参数, 虽然圈出了矿化体的形态和位置, 但矿化体零星分散, 很难从整体上总结出规律, 而且与物探成果对应不好。相比之下, 详查工作依照规范执行, 基本控制了矿化体地表形态及规模, 依据地表实测数据及物探成果初步推断了矿化体深部延伸情况, 确保在最低工作量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地质目的。

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 地质填图工作中方法和参数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前期的踏勘、实测剖面是必不可少的,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做好各项统一工作, 合理布置网度, 保证必要的地质点数量, 就完全可以达到地质目的。

摘要:温根地区A区属半荒漠地区, 岩石裸露, 基本无覆盖。该区出露大面积岩浆岩, 主要岩性为辉长岩, 岩体内脉岩及构造较发育。详查工作目的是在辉长岩体内寻找岩浆结晶分异型的超贫磁铁矿。前期普查工作填图采用追索法, 填图成果经工程验证, 发现与矿化体的形态差异很大。详查工作先测制了岩浆岩剖面, 通过剖面研究确定了填图方法和各项参数。将两次填图成果与磁测异常对比, 详查填图圈定的矿化体形态更接近真实, 说明填图方法选择合理, 应用得当。

地质填图 第7篇

关键词:1:5万地质图,数据库,整合,转换

1 概述

1.1 回溯性地质图数据库建库

以传统填图形成的成果资料为基础,采用数字化或扫描矢量化的方法采集数据,同时通过误差校正、属性编辑、录入、挂接等方法来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其建库主要分为地质图数字化、误差校正、属性录入与挂接、投影变换。

1.2 数字填图地质图数据库建库

以数字填图DGSInfo数据为基础,从野外地质路线、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数据开始进行整理,采用点—点、线—线、面—面自动复制技术实现图形及属性的部分继承,再从地质体面实体、地质界线提取相应对象类、综合要素类,按数据项描述要求填写属性内容。其成果主要包括基本要素类、综合要素类、对象类。

2 回溯性地质图数据库与数字填图数据库对比

2.1 数据库建设标准

回溯性地质图数据库建设主要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及补充说明、《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省)建设实施细则》,数字填图成果数据库建设主要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DD2006-06)。

2.2 数据库组织模型

在回溯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地质体面实体按子类分离为沉积地层单位和火山沉积地层单位、变质岩系地层单位、非正式地层单位、侵入岩年代单位、侵入岩谱系单位、脉岩、构造变形带、双线河、湖泊、水库、雪线等图层,各图层的属性结构不相同,大多数数据项采用代码填写。

在数字填图成果数据库中,地质体面实体包括沉积地层单位和火山沉积地层单位、变质岩系地层单位、非正式地层单位、侵入岩年代单位、侵入岩谱系单位、脉岩、构造变形带、双线河、湖泊、水库、雪线等图层。各单位用不同的子类型标识码区分。

2.3 属性内容

回溯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属性与空间实体一一对应,并直接关联。图元的属性包括所有对该图元描述的属性字段,同类图元具有相同的属性,对空间实体的添加与删除直接体现在属性数据的添加与删除。属性内容以代码为主。

数字填图中图元的属性只包括基本的属性项,其它属性需通过子类码及图元编号等主键进行关联,通过组成地质图的基本要素类和对象类,采用关联、依赖、组合和继承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大大增强了数据库应用的灵活性和目的性。

2.4 系统库

回溯性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统一采用全国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系统库。数字填图成果数据库在2008年后使用了统一的数字填图系统库,早期的数据存在各调查单位系统库不一致的现象。

2.5 应用平台

回溯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数据可直接在通用的GIS平台应用,实现地质体、断层等图元与属性的交互式检索查询、空间分析等。

数字填图成果数据库成果数据需借助原建库平台DGSInfo实现对专题地质要素与属性的交互式查询检索与应用。

3 整合集成方案

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数据库建设方法,回溯性地质图数据库与数字填图数据库成果在数据模型、表达方式、数据结构、应用方式等方面差异较大,采用的系统库也不一样,给成果的综合利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集成不同方法完成的区调成果,建立全国统一的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能更好地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水工环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组全面地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提出了传统填图和数字填图两种不同数据源形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整合技术方案,即以数字填图数据模型为基础,补充相关内容,将数字填图数据库与回溯性地质图数据库进行综合,生成一套新的应用模型。根据整合方案开发了Geo Model软件工具,该软件为实现传统填图和数字填图数据的综合、集成、更新、处理提供了技术平台。

4 系统启动

点击“开始”→“程序”→“数据应用模型软件生成工具”→“Geo Model”或在桌面点击Geo Model快捷键,弹出系统主界面。

5 系统主要功能

5.1 引入数据模型

实现标准与软件的搭配,完成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化定制。

点击【数据综合处理】→【引入数据模型】,弹出数据转换规则设置界面,点击“打开建库标准规则文件”按钮,在弹出选择建库标准规则文件的窗口中选择“回溯性与数据填图数据库图库转换模型.MDB”,即可完成建库标准规则文件的引入。建库标准规则文件存放于程序安装运行的Program目录下。

5.2 系统库对照关系表设置

点击【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库对照关系表设置】,弹出设定系统库对照关系表对话框,点击“装入存放系统库对照关系文件”按钮,在弹出对话框选择“Symbol.mdb”文件,即可完成系统库对照关系文件的装入。根据项目自身的需求,依次设置好符号库、线型库、图案库及颜色库等的对照表,点击“确定”即可。

5.3 回溯性→应用模型数据转换

点击快捷键或点击菜单【数据综合处理】→【回溯性→应用模型数据转换】,弹出对话框,依次设置好数据转换范围及转换后结果文件的存放位置(详细设置见下),勾选“模型未包括的图层保留原属性”后,点击“开始转换”,即可完成“回溯性→应用模型数据转换”工作。

(1)设置数据转换范围: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相对应的选项,(1)如转换工程中的所有文件则选择当前工程文件选项,不需理会图层文件是否打开,但如果工程中包含光栅文件,则需要先删除;(2)如只转换工程中处于编辑状态的文件则选择当前编辑文件选项;(3)如转换某个文件目录中的文件则弹出浏览文件夹供选择,按确认完成设置。一般情况下选择转换当前工程文件。

(2)设置转换后的结果文件存放位置:(1)选择“本地”则转换后的文件的存放位置与转换前的路径一致,即与转换前的数据存放位置一致。(2)选择“异地”则应选择一个文件目录或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目录用于存放转换后的数据。

(3)如果在“模型中未包括的图层保留原属性”前勾选,则保留原属性,否则不保留。

5.4 数字填图→应用模型数据转换

点击快捷键或点击菜单【数据综合处理】→【数字填图→应用模型数据转换】,弹出对话框,依次设置好各选项(详细设置见下),点击“开始转换”,即可完成“数字填图→应用模型数据转换”工作。

(1)设置数据转换范围: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相对应的选项,如转换工程中的所有文件则选择当前工程文件选项;如只转换工程中处于编辑状态的文件则选择当前编辑文件选项;如转换某个文件目录中的文件则选择当前所选目录文件选项。

(2)设置转换后的结果文件存放位置:选择“本地”则转换后的文件的存放位置与转换前的路径一致,即与转换前的数据存放位置一致。选择“异地”则应选择一个文件目录或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目录用于存放转换后的数据,如上图所示。由于数字填图的数据图层文件与应用模型相同,若转换的结果选择本地存放,则转换过程中会不断提示数据不能存盘,转换完成后把原数据关闭,然后保存转换结果即可,但这会破坏原始的数据,故需要在转换前备份数据。一般建议采用异地存放进行转换操作。

(3)打开存放要素类的MDB文件,点击“打开存放要素类的MDB文件”的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该图幅的“DGSMAP.MDB”文件。

(4)如果图幅数据因数据项内容太多,长度不够,存在外挂属性表,则还需打开存放外挂表的MDB文件。

6 结论

Geo Model工具是基于MAPGIS软件开发的,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除了对用户提供数据整合转换外,还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检查、投影变换功能,数据转换前,为了避免数据信息丢失、拓朴关系错误,必须经过各项数据检查、修改无误后,才能进行数据转换,而投影变换则满足了用户对不同数学基础数据的需要。

此外,在今后的地质工作中,可以将不同工作手段形成的数据纳入该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专题需要,提取工作所需的图层数据,快速编制各类专业基础图件,实现地质多领域的信息产品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勇,刘荣梅,等.地质应用模型数据生产软件Geo Model软件使用说明书[R].2015.

[2]张朴,王兴琴,包立新,等.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2015年度)[R].2015.

上一篇:分离工程下一篇:锁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