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的推进

2024-05-06

绿色供应链的推进(精选9篇)

绿色供应链的推进 第1篇

1 绿色供应链的理论概述

1.1 绿色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Webb(1994)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在美国科学基金资助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的研究,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并于1996年较早地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Min和Galle(1997)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及绿色采购在减少废物中的作用,他们对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以及考虑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并没有从供应链的整体去考虑问题,因此只是对供应链管理的部分环节作了研究。

Nagel(2000)认为环境意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从顾客到直接供应商的长期的战略驱使过程,主要集中在激发供应链中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有效的成本节约,在顾客与供应商中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平台进而实现在供应链内保持长期的战略关系,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

但斌和刘飞(2000)论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集成特性并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和实施内容。汪应络等(2003)则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观点与集成的思想出发解决制造业与环境之间冲突的有效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认为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与系统开放原理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理。

1.2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原理为基本指导对整个绿色供应链内各参与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与提高相关活动的速度、确定性、与环境的友好程度等途径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的相容目标。相比传统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的改进与区别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1)高效全面的经济利用,相反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是传统供应链的典型特点。(2)管理内容更广泛,除了包括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外,还强调知识流。(3)侧重点不同。传统供应链侧重于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增加值,而绿色供应链侧重提高供应过程中各环节行为主体与环境的相容程度。(4)目的不同。传统供应链是要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绿色供应链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5)在合作伙伴选择上,传统供应链短期行为居多,而绿色供应链倾向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6)从管理流程上看,传统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而终止于用户,而绿色供应链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上,考虑废弃物及产品退出使用期后回收利用问题,并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视角来组织物流。

总之,绿色供应链注重的是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自从机器大生产以来,企业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环境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但是传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仅限于对各成员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而忽略了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必须考虑供应链的社会成本,即由于环境保护、产品维修以及产品的回收所带来的成本。传统供应链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在绿色供应链中,回收商角色的引入形成了闭环系统,对回收物流的管理,协调与生产物流的关系难度加大,要求绿色供应链中的每个角色必须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2 供应商绿色评估体系的构建

2.1 供应商绿色评估遵循原则。

供应商绿色评估问题涉及因素众多,评价指标多种多样,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而且指标权重各不相同,因此建立一套供应商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全面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供应商的各个方面情况,并且能将各个评价指标与系统的总体目标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以便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劣。在供应商信息尽量充分的前提下,所选指标数目应尽可能少,简洁明了,各指标之间不应有强相关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包容和涵盖而使指标内涵重叠。(2)简洁性。评价体系既要完备,又要突出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把影响合作伙伴的因素都罗列在评价体系中,既不利于发现合作伙伴的核心优势,也会增加合作伙伴选择的难度降低选择的准确性。(3)稳定可比性原则。指标筛选过程中应尽可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定性指标受主观影响较大,易产生理解偏差,而定量指标易于量化和度量,所以应尽可能选用可量化的指标。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这样建立的各项评价指标才有利于在多个潜在的供应商之间择优比较。(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市场机遇的不断变化、绿色供应链追求目标的不同,以及对不同合作伙伴具有核心优势的要求不同,那么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应有所不同。

2.2 供应商绿色评估指标的选择。

在选择供应商绿色评估指标时主要考虑选择的准则、具体指标、指标类型、数据来源。通常指标的准则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财务、质量、价格、交货、顾客、兼容性。每一个指标下又会存在多种具体指标的选择。在指标类型上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有些准则下的指标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考虑,因解决问题不同仅从某一方面着手。数据来源包括公式计算和专家打分,其中计算公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供应商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估

单纯的AHP法很难对定性因素进行正确的描述,而模糊评价方法(Fuzzy)中的隶属函数与隶属度正是针对定性因素,以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定性或不确定因素的方法,非常适合这种类型的评价,因此,供应商的绿色评估体系可采用模糊层次评价方法,结合前面选择的供应商绿色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比较有效地对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进行绿色评估。所谓模糊层次评价(Fuzzy-AHP)是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系统多指标的综合问题,是迄今为止较先进的评价方法,其评价一般程序为:建立因素论域和等级论域,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建权重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层次关系矩阵计算隶属度;单因素评估;多因素评估。

3.1 指标的论域与权重

(1)论域。在对供应商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绩效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从多层次的角度逐步确定每层评价对象的评价因素集,即评价指标体系U=u1,u2,…,ui,…,um,其中,m为评价方面个数。对第i个方面uii,=1,2,…,m,可进一步划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属类型,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就形成了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多层次结构模型。通常模型由目标层(最高层)、准则层(中间层)和指标层(措施层)三个层次组成。有了评价指标体系,还需建立评价等级集,即各个指标的评语集V=v1,v2,…,vn,一般把等级论域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等几个部分。

(2)权重。在进行综合评价时,确定U集中各因素的权重是较困难的一环,但也是极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评判择优决策。权重的确定必须慎重,力求科学可靠,应尽量符合或接近实际。通常,对评价目标影响越大的因素(指标),其权重亦越大;对评价目标影响小的因素,其权重亦小。权重确定过程包括建立权重判断矩阵、权重的计算、相容性及误差分析。

假定以上一层的元素Bm作为基准层,Bm对下一层的元素A1,A2,…,An有支配关系。为此,要在准则Bm下,按其相对重要性A1,A2,…,An对赋予相应的权重。对于那些没有统一指标表示而仅靠人的经验判断和估计的问题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对处于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用成对因素的判别比较,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判断矩阵,其判断矩阵为A,元素为aij,i=1,…,n,j=1,…,n。根据判断矩阵,先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然后经过归一化处理,使其满足求出Ai相对重要度,也就是权重。

3.2 容错性判断和误差分析。

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不可能精确判断出aij的值,只能对它进行估计。如果在估计时有误差,必然会导致判断矩阵的特征值有偏差。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一致性。但是,要求判断具有大体的一致性却是应该的。因此,在求出λmax后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这是保证结论可靠的必要条件。

3.3 隶属度计算。

为求模糊矩阵R,就要根据企业的指标数据,对每一个指标uii=Σ1,2,…,mΣ分别构造出它属于v1(很好),v2(好),v3(一般),v4(差)和v5(很差)的隶属函数。算出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向量后,按照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的顺序,组合每一个目标层的每个指标隶属向量,最后可以得到各级评价指标的模糊矩阵Rij。如第i个方面的第i个要素的模糊层次矩阵用R表示,元素为rij,i=1,…,n,j=1,…,n。rij是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它反映了各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之间用隶属度表示的模糊关系。

3.4 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

单因素评价是对企业的某一特殊方面或某个具体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价,也是综合评价之前的一种中间的过渡性结果,只能反映企业的局部性质。设Ui的总评价矩阵为Rij,作模糊变换,则第i个方面的第j个因素的评价可表示为Aij=Bij·Rij。

由于运算中考虑了影响评价结果的诸要素及其在评价中的重要性,因此其量化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将每个单要素模糊层次评价结果Aijj=Σ1,2,…,nΣ综合在一起,构成更高一级的评价Ri,采用同样方法将Ri与权重系数矩阵Bi求出第i个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Aii,=1,2,…,mΣ,构成更高一级的矩阵R,最后求得综合矩阵A,该矩阵即为综合评价的结果,即A=B·R。

最后计算综合评分:W=B·CT。W的大小,反映了不同评价指标的优劣,从而为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结论

绿色供应链的理论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但工业领域的实践已经表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资源,而企业生产上的末端处理方式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出现了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将成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赢”的迫切需要。通过本文对相关指标及绿色评价方法的构建,可为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环境下评价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32-1234.

[2]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汪应络,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学报,2003(11):82-87.

[4]于森.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L.Webb.Green purchasing:forging a new link in the supply chain[J].Resource,1994,1(6):14-18.

[6]H.Min,W.P.Galle.Green purchasing strategies:trends and impli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1997,33(3):10.

绿色供应链的推进 第2篇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下,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式[1]。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模式,也是人们工业文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追求能源的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创新技术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效率,它来源于传统的供应链,但又比传统的供应链先进,将“绿色”和“环保意识”引入整个供应链,使企业能够达到绿色制造的目的。绿色供应链以强大的理论和供应链的管理技术为基础,会涉及多个供应商、生产厂。主要的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的获取、加工等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具有极高的资源效率。

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域有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绿色供应链管理则一直将绿色理念和环保意识融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中实施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等一系列的绿色供应管理,使绿色供应链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降[2]。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是为了应对现阶段的气候变化,保证能源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具有以下特点。

2.1优化能源利用,寻找绿色能源。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低碳经济,而我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资源的配置出现错位,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注能源的优化,以及充分利用,努力寻求低碳能源,而低碳能源是指高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一些能源,具体包括可再生的能源、核能以及部分的清洁煤,而可再生能源又包括太阳能、风力能生物质能等。

2.2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创新能源技术与减排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度的创新,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控制碳的排放量,保持生态平衡[3]。基于这样的发展,无论发展怎样的技术能源,都必须以低碳技术为主。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注技术的创新,将技术创新作为改善环境、控制能源消耗的关键。

三、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现代社会中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在全新的理念中,从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开始,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在低碳经济下寻求企业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低碳经济下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的领导用发展的眼光来统筹企业管理。要做好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就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个部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协调平衡混合部门的发展,在公平的基础上注重效率的不断要提高。要让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4]。

另外,要积极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筹建企业的信息传输网络,对基础性的网络信息设计进行优化,利用企业的信息化网络推动各个企业之间信息的传播,利用信息化的建设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大量的一手资料,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规。绿色供应链的管理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有效的管理下加强监管,对相关的法规进行完善。首先对绿色环保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让企业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对于宣传的内容,一方面要宣传市场营销的理念,也要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培养其绿色消费的意识。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要完善政府监管的体系,从各个方面听取意见,接受舆论的监督。其次,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的惩罚,为绿色发展模式的运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也可以建立产品质量检测的监督体系,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共同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技术。要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就要进行绿色生产,达到节能、减污、降耗的目标。根据生产的过程,制定防治污染的具体措施,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将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使具体的运输方式也能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目的。另外,也要积极建设综合运输系统,对交通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优化运输的路线,采用一些低排放的运输方式。要鼓励发展,并使用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新型的运输方式,发展货运信息的服务网络,提高运输效率[5]。这些技术创新,都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措施。

3.4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低碳生产。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不同的企业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利益,但是可以进行积极的战略合作,将各个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在供应、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普及环保意识,能积极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利用这样的企业合作平台,使不同的企业共享技术创新的信息和成果,促进低碳生产。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倡导低碳经济发展,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低碳经济下进行绿色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发展低碳科技的意识,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技术;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低碳生产,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宇.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途径[J].中国水运,,03:24-25.

[2] 田慧丽.基于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浅析[J].企业研究,,02:13-14.

[3] 崔立民.低碳经济时代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19:120-121.

[4] 刘方涛.低碳经济发展视野下的绿色供应链建设[J].中国商贸,,06:184-185.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绿色物流模式探讨 第3篇

绿色供应链管理到底是什么?小山会长的演讲对我很有启发,现在的企业要想发展不是仅仅盈利就可以,还必须考虑外部的环境,比如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同时企业要发展不能只看着自身,还要看供应链的上游与下游,要共同发展。我在比较中英、中日的供应链时发现欧美日的供应链内部做的非常细致,这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绩效还有经济绩效。

具体到绿色供应链,其实就是在传统的供应链中把绿色的成分融入。当前,制造业讲绿色生产,采购环节讲绿色采购,对物流业而言也是如此,需要在物流运输中融入绿色的成分,比如逆向物流,包装产生的垃圾该如何回收?能不能变废为宝?能不能通过创新的方式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实现共赢?

简单说个案例,现在各界都在考虑减少碳排放。2015年的统计显示,全世界60%的碳排放来自汽车,就物流业而言减少碳排放做到极致也不能达到目标,这是因为还有40%的碳排放在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由此要想实现我们的减排目标就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上、下游合作。可以看出,我们的物流一定要做供应链物流。什么叫供应链物流?过去的供应链中,销售方把定单给供应商,供应商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货物运输到客户手中。在这一过程中供应商的压力较大,由于供应商只负责生产,不懂物流,在面对不同的客户时,物流变成了大问题,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物流企业能不能将供应商的所有物流环节全部承担下来,协同运作,提高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管理非常重要,由于企业间的信息相互交互,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信息整合,建立一个公共数据库进行物流信息的串联对接,这样就能有效解决供应链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无论当前各界怎样理解绿色供应链,但最后一定要考虑生态圈。绿色供应链的实现光靠单兵独斗肯定不会成功,这是因为在供应链里我们要考虑供需端、考虑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实际上,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等都是绿色供应链的重要内容,就如同当今德国、日本的一些企业将对社会是否有贡献纳入发展中,我相信这才是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的内容。

(本文由本刊记者庞彪根据朱庆华在“2016(第十四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内容有删节)

推进绿色航运,构建绿色海洋 第4篇

推进绿色航运,构建绿色海洋

摘要:随着海上运输活动日益繁忙,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威胁激增.船舶营运中所排放的.有毒液体物质、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全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发展“绿色航运”、减少船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全球海洋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是海事部门履行国际公约、履行防治船舶污染职责、保护海洋环境所面临的责任和挑战.几年来,厦门海事局以“海洋更清洁、环境更友好”为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绿色”工作.作 者:郑荣民  作者单位:厦门海事局 期 刊:世界海运   Journal:WORLD SHIPPING 年,卷(期):, 33(2) 分类号: 

浅析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第5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实施,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和财富与日俱增的同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也随之而来。这从今年气氛紧张的坎昆气候峰会就可以略见一斑。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现代企业要想摆脱恶性发展的困境,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就需要顺应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选择绿色供应链。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绿色供应链是在整个供应链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具体说就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各部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是实现绿色制造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

绿色供应链强调在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实施绿色供应链有利于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实施绿色供应链有助于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我国已经加入WTO,将全方位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绿色壁垒势必对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带来新的困难和机遇。只有加快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施绿色供应链有利于获得社会的扶持。各国政府为了体现公众意志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限制和引导企业的行为,对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予以罚款或勒令关闭,而对于绿色企业则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施绿色供应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3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

(1)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要对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中周围的环境和人员,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源的节约,废弃物和排放物的处理与回收以及对环境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2)循环运作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生产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

(3)并行工程理念。并行工程要求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设计下游有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并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

(4)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及安排

4.1 政府行为

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在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政府有责任进行政策激励,降低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加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违约成本,促进绿色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绿色制度安排应该包括两大类型:

4.1.1 政府强制性的绿色制度安排

要有绿色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制度是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的外部制度,但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制度,可以内化为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行为的内部制度,合理的外部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变。因而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绿色法律法规为处理资源环境问题提供权威依据,是强制执行的,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同时,要有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实现企业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必须赋予环境资源明确的产权,建立起产权制度,形成一套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愿意并且必须从事技术创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依据自然资源的不同性质,建立不同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2)合理定价环境资产;(3)进行资源资产化管理。即遵循资源的自然规律按照资源的生产实际,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按照经济规律进行生产管理。

4.1.2 政府非强制性的绿色制度安排

在某种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将政府非强制性的绿色制度安排分为激励性制度和支持性制度两种。激励性制度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关税、收费和资助、补贴等手段。支撑性制度安排包括推广绿色技术的工艺示范项目或绿色产品的示范项目、信息公开、人才培训和制定研究开发计划等。

4.2 企业行为

4.2.1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计划设计

首先,由提出改进行动建议的人员(一般是高层领导,环保部门的员工或是想要提高环境绩效的合作伙伴)负责分析提出的行动,描述企业行动和目标之间的合适度,然后提出同事和其他相关方需要参与的基本理由。其次,选择绿色供应链的工作对象,以提高管理效率。这主要集中在问题材料,提高环境绩效以及选择高收益的机会。最后,根据企业不同运营环境,设定适合目标。其中主要包括优化环境绩效、稳定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商标形象以及开发一个供应链,使其接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4.2.2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途径

若要成功实施设计方案,就必须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间的各种业务看做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部,确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将生产和管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得到企业各层人员的支持和参与。让每一个员工通过实践努力,使“绿色”慢慢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创造企业“绿色品牌”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经常组织主题明确的环境问题精心交流,并利用多种渠道对企业员工进行环境教育。

在企业外部,核心企业也应与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在环保方面进行经常性的合作与交流。如定期公布企业目前的环境状况及长期的环境规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顾客的环境要求等。重视对顾客进行绿色消费宣传和引导。

4.2.3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绩效评价

主要从技术、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对所设计的系统方案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最为满意的设计方案。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好坏决定了决策的正确程度。

4.3 企业家行为

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负责人,不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发展、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发展存在重大的影响。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能否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环境伦理意识的强弱。企业家群体对环境伦理的遵从将会对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家环境伦理一时的增强主要表现在:(1)绿色生产意识。即实行不污染生产环境和企业周边环境,对人、自然、社会均不造成危害的生产。(2)绿色技术意识。即采用能大大提高绿色消费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3)绿色增长模式意识。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为消费者提供清洁产品的增长模式。(4)绿色标志意识。即企业产品符合国际绿色认证要求。绿色标志已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没有绿色标志的产品进出口时数量和价格都受到限制。(5)绿色营销意识。包括改进包装材料和技术,尽可能使用回收后能继续利用的包装材料。在广告宣传上增加环保意识的力度,树立良好的绿色产品和绿色企业形象。

5 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不仅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要担负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将视角放在整个供应链上,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即做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上的各结点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的变革,实现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从而促进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红娟.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马士华,林勇著.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3]顾丽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2010,(9).

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第6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不断推进下,国际专业分工日趋明显。随着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趋势的形成,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是针对制造企业提出来的,指的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加工制造、分销直至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链条。整个链条主要的主体有材料和零件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消费者。以制造企业为主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制造商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按照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1]

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由供给主导转变为需求主导,流通产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流通渠道也从以生产为龙头变为以零售企业为龙头。此时与消费者接触紧密的销售商,尤其是零售商逐渐掌握了链条的主导权,扮演着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角色。之前以制造商为核心的推动式供应链也逐渐转变为以零售商为核心的拉动式供应链。

无论是推动式供应链管理还是拉动式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破坏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于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绿色供应链赋予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含义,即用最少的能源、最绿色的材料,制造出最环保的产品。

我国的零售业经过前期业态的演进和规模连锁化发展,已步入微利时代。随着全球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实现降低成本,挖掘利润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方法。

二、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各节点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的的更优化整合,也有利于零售企业更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对于绿色供应链的实施,外资零售企业起步较早,且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绿色”意识的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以及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的加强,为我国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创造了外部条件。

(一)“绿色”意识加强

“绿色”意识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和零售商的绿色营销意识。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和能源有效利用的日益关注,消费者消费时在崇尚自然、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比如消费时更注重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污染等等。

随着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零售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意识增强。长期以来零售商与上游供应商一直处于一种利益对立状态,比如供应商隐瞒、虚报商品价格,零售商把从消费者获得的信息作为要挟供应商的筹码,把压低进货价格作为利润来源,并找各种借口向供应商索要进场费、节假日促销费、店庆赞助费等,加大供应商的成本。随着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加强,零售商与供应商加大了信息交流,通过逐渐信息共享,以终端销售来指导上游的生产,实现零售商、制造商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从而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上更合理配置资源,节约成本,更有效地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二)网路技术和物流技术飞速发展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链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了实现这种协调与合作,最关键的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应进行充分的交流,达到相当程度的信息共享。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信息获取和传递成本下降,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活动功能的完善和有效的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运输技术、库存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集装箱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供应链的作业效率,为零售企业完善和优化供应链流程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物流技术保障。

(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我国从2003年开始不断加大了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目前颁布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一百二十多部,涉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森林保护、海洋保护、土地管理等领域。并且我国在2003年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近两年我国还修订了《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加大了法律监管力度,从而在立法的层次上为零售企业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氛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国零售商都相应采用ISO14000系列作为环境管理系统中世界规范标准,以帮助企业转向生态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四)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起到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大

新闻媒体对制造商的绿色生产、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都有较强的监督作用。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了食品消费、药品消费的安全事件,苏丹红事件、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刺五加事件、糖脂宁胶囊事件、清开灵注射剂事件等等。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信息、产地、售后服务信息等状况处于信息劣势,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容易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实施“漂绿”行为,对消费者进行迷惑和误导。而各种媒体通过曝光和公开评论可以对零售商在交易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比如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电视台的很多栏目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甚至有专门的民生频道和栏目,来曝光一些违规操作的厂商。再比如国家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央电视台每年选择一个消费主题,对不同领域存在欺诈消费者的厂商和行为进行曝光,一方面引导和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对这些厂商进行社会监督和约束。同时媒体通过曝光一些消费者的不文明的消费行为来督促消费者进行自律。

三、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零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要突出零售商在整条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对零售业而言,建立这种供应链管理关系,需要在上游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交易平台、各自专业化的分工,来满足下游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供应链网络各节点的共赢。整个绿色供应链构建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以零售商为主导的循环、封闭的绿色供应链,主要包括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绿色营销、绿色逆向物流四个环节。

注:不同的零售业态采取供应链的形式是不同的。为了突出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图中只给出了一种忽略批发商作用的、简化的绿色供应链模式。

(一)绿色采购

零售商的绿色采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零售商在选择上游供应商时,除了检测供应商的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外,还需要对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废水处理以及有毒物质和危险废弃物处理是否达到相关环保认证进行审查。即零售商绿色采购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包括整个生产的过程。2009年1月,沃尔玛与一万多家中国供应商开始执行一份新的供货协议,如果供应商达不到新的标准,就会被取消资格。新的供货协议要求供货商必须通过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相关认证,达到相关的环保标准。第二层含义:零售商与供应商共同合作提高能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比如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处的印染行业是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2007年与沃尔玛成为合作伙伴后,沃尔玛对该企业在江苏的工厂进行了审核,并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为紫荆花制订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方案,为该厂实现了节约用煤10%,节约用电5%,他们成功地开发了黄麻纤维的环保产品并取得了一百五十余项技术专利。

(二)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是指以环境污染小、货物损失少、运输成本低等为特征的仓储。绿色仓储要求零售企业仓库选址时,除了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达到节约运输成本的目的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和评价仓库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易燃、易爆商品不应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资仓库不应安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等。另外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在绿色仓储方面,沃尔玛堪称典范。沃尔玛天津配送中心提供的一整套环保措施及标准,在节能、减污、降排、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等方面投入巨大,不仅保证了整个配送中心在投入运营后的能效环保,同时也为中国引进了高规格的国际环保标准和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技术。[2]

(三)绿色营销

对于零售企业来讲,绿色营销不仅是向顾客提供绿色商品,还意味着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也要做到绿色,尽量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寻求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另外绿色营销还要求零售商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正确进行引导。比如对于蔬菜、水果的选择不能单纯重视颜色是否鲜艳,而应该更多的关注这些食品是否安全,种植的过程是否环保。零售企业实现绿色营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接绿色蔬菜、水果基地,打造环保供应链;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在购物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对于自身运营中的投入,建设环保节能店进行示范,在企业内部推行“减碳文化”,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重复使用包装物,使用环保包装等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沃尔玛、家乐福、乐购为首的跨国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不断重视绿色营销,纷纷制定各自的绿色营销计划和目标,并将实施绿色营销作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比如沃尔玛到2010年,减少国内现有商场30%的能源消耗,到2012年,提高供应商能源效率以及织物厂节水率20%,降低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耗减少10~15%;在2013年以前减少5%的包装(相当于减少供应链7500亿人民币的成本)。在未来的两年内,沃尔玛中国将使其所有商场用水量减少一半。沃尔玛通过开发新的硬件和系统,并推广最佳的实践,帮助商场和员工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3]2008年后,家乐福每家新门店都增加了200万元的节能投入,旧有门店也全部进行了节能改造。TESCO致力于贯穿整个零售供应链的碳减排管理,最大限度地扩大减排效果。到2010年,将旗下自有品牌和知名品牌产品的包装用料减少15%。目前,TESCO在全球共有50多家节能店,其中中国有15家,能源总消费与去年同比减少9.1%,比2007年减少了12.6%,比2006年降低20.5%。[4]

(四)绿色逆向物流

随着零售返品价值的攀升,为了更有效地节约返品处理费用,“逆向物流”也越来越受到零售企业的重视。零售企业的商品物流根据流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正向物流”是指从上游物流节点向下游物流节点流动的过程,即商品从“供应商—配送中心—门店—消费者”的流动过程。逆向物流是指从下游物流节点向上游物流节点流动的过程,即从“消费者—门店—配送中心—供应商”的流动过程,因其方向与一般物流方向相反故称其“逆向物流”。销售渠道中的逆向物流包括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退还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完成的全过程。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承诺退货,强制性回收,问题商品召回,积压类退回,维修、翻新等。

逆向物流是物流领域的新视野,它不仅强调对废品的回收作用,更强调通过资源缩减、再生循环等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等目标。目前绿色逆向物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些大型连锁零售商自建区域“返品中心”,如沃尔玛公司目前在全球设立了10家“返品中心”;规模较小的连锁商业公司则采取几家合伙的形式设立,以集中处理返品业务。近几年,专业化逆向物流治理企业的出现使逆向物流更科学化、集约化。如Genco公司同时为在某一地区内处于竞争关系的沃尔玛、凯玛特等多家零售商提供服务。

四、结论

随着供应链时代的到来,零售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不断演化成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零售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绿色、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与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建立和谐共赢的关系,以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物流技术为平台,对供应链进行科学的设计、运行,有效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岳峰,谢如鹤.供应链管理述略[J].管理现代化,2002(12):26-27.

[2]王先知,李天辰.沃尔玛:携手供应商打造绿色供应链[J].责任竞争力,2009(3):60-61.

绿色医药供应链的构建与分析 第7篇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已经造成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失调。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绿色战略不仅是某个工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各项活动。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便应运而生,其特征如下:

1.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是供应链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它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顾客,但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充分考虑在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节约能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等,而这些正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应具备的新功能。

2.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包含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过程的数据。供应商、制造商和回收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Internet网来实现的。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数据流动是双向互动的,并通过网络来支撑。

3.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闭环运作。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当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或可作为原材料重复利用时,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一个闭环。

4.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实际上研究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行工程要求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在设计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设计下游有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并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因此应用并行工程的思想,使材料的生产、产品制造过程和回收与再利用并行加以考虑。

5.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企业利用网络完成产品设计、制造,寻找合适的产品生产合作伙伴,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利用,减少加工任务、节约资源和全社会的产品库存;通过电子商务搜寻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减少销售渠道;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中资源配送,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医药供应链现状分析与绿色医药供应链构建

我国现行医药供应链如图1所示。现行的医药供应链在技术和程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采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交易,降低交易成本;通过GMP和GSP认证精简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产生规模效益;缩短了产品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程序,降低了流通成本,加快了周转速率等等,增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竞争力。但我国医药供应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于医药供应链,并且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医药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如何实施,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却存在着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虽然我国对医药供应链进行了精简,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制药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数量也显著减少,但从长远来看,这仅仅是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大的制药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组建才是最终目标,整合资源、用规模求效益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药品由生产厂家到患者手中,以前需要4~6个环节,经过国家一定的管制和疏通,环节数量变为2~3个,有些产品直接由厂家供货医院,这样大大节约了流通成本,也减少了在流通中对药品的损耗。但是,这些流通环节依然存在冗余现象,而且一些流通公司的市场覆盖范围、服务质量都较低,制约了医药供应链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4.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政策对医药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完善政策体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医药供应链的效率。

5.逆向医药供应链还不成熟与完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节能环保、回收利用机制,需要国家正确的引导。

由于医药供应链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医药供应链效率的提升,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重组,基本原则是:

1.进一步缩减医药供应链上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控制流通成本,努力降低药品价格。

2.医药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需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努力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3.努力实现各个企业优势资源互补,加快大企业、大集团的组建,以规模求效益。

4.在医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等理论,降低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增加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努力实现医药供应链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

绿色医药供应链的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其优点如下:

1.绿色医药供应链是体现了系统的观点,是闭环结构的供应链,增强了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废品的回收利用,有利于医药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

2.绿色医药供应链它自始至终体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中建立高科技化的集中处理中心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3.绿色医药供应链是合作型的供应链,在竞争由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今天,建立合作式的、稳定的医药供应链才能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4.绿色医药供应链是集中优化的供应链,它充分体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并重点打造大企业、大集团,用规模求效益,其中建立大型的医药生产企业和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是重中之重。

三、绿色医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观念

绿色医药供应链体现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思想,建立并管理绿色医药供应链还需要形成医药供应链管理文化,树立以下基本观念:

1.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传统的竞争理念通常视市场为“战场”,视对手为“敌人”。在传统的买卖关系中,企业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与其有商业往来的企业,却竭力将利益收归自己囊中。而在供应链组织经营模式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营关系不再是零和博弈关系,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的双赢关系。因此,供应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合作共赢理念,通过各自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共同将供应链的“利润蛋糕”做大,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合作潮流。

2.培育“整体优化”的思想。无论是合作共赢,还是合作共生,都视供应链整体利益高于节点企业的个体利益。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从消费起点到供应源点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体优化,强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但是,每个节点企业均有自身利益驱动,供应链合作中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固然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和管理办法,但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需要节点企业具有共同的理念和认识。整体优化思想是开展供应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3.培养“质量第一”的观点。医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关键。药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医药行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如何保证药品的质量则是整个医药供应链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建立“质量第一”的医药供应链管理文化有助于医药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生产质量、运送质量和使用质量,使药品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绿色供应链的数字化实现 第8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数字化,物流,信息

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是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企业对物流供应链的需求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合理增长上,而应当把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供应链中,循环物流、环保物流、生态物流等概念其实质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GSCM)的扩展,而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绿色供应链的数字化实现提供了可能[1]。

1 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运用到企业供应链的环境战略中,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和信息技术支持,并在供应链的范围内达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双重影响,使得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直至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发展数字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数字物流、数字城市、数字企业、数字经济等概念层出不穷,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并取得显著效益。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应用于产品循环使用、工业垃圾处理等方面,这种新兴的集成管理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2]。绿色供应链的数字化目的在于实现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更好的适应新的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撑绿色制造的信息化、数字化[3],通过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增强核心竞争力,综合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指导企业间物流的协同发展。

2 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系统集成控制框架

传统供应链从企业内部需求出发,基于制造的某个子系统来进行研究,生产的社会化使得企业竞争直接从封闭的市场变为国际化的市场,单一强调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取得满意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要求企业实现与环境相容。因此,绿色供应链的运营目标要求在供应链内实施集成管理,把部分组合变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特定的系统功能。

绿色供应链基于绿色制造的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供应链的动态性和敏捷性,根据市场机遇和绿色制造的要求进行动态重组[4]。绿色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可以被分成两个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制造业供应链成员,另一种类型是逆向物流链成员。按他们在供应链上的职能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材料供应、制造、批发、零售和最终客户五个部分,相对应的每个层次的逆向物流链的功能具体又分为收集、回收、分解、二手原材料和最终废弃物,其结构如图1所示。

3 数字物流系统的组成

数字物流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指导,它的实现既需要一个统一的框架结构和协同工作环境,又要基于人类已经或将要拥有的强有力的新技术。通过各个物流环节对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应用,保证信息流的及时与畅通,并将信息提交给综合数字物流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处理,从而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数字化。所以建立数字物流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居于因特网建立一个数据共享数字平台,主要产品是物流服务,进行客户(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与物流代理商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物流服务的交易活动[5]。物流代理商作为整个系统中供应链的中心环节,根据物流一体化原则,对客户、运输企业、配送中心、仓储企业等进行着统一的调配和管理。

图2为数字物流系统组成框图,整个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根据一定的标准,从相应的分系统中提取、采集各种基础数据;对整个社会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组织、管理,并产生更易理解、更具价值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根据空间管理的要求加以组织、管理和输出;协调企业和远程客户之间的关系,帮助战略合作企业之间进行高效的信息沟通;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企业辅助决策支持、物流作业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

数字物流系统中的共用数字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它通过数据抽取系统从各个子系统中提取共享信息,并对多来源、多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完成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仓储管理系统是对货物存贮进行数字化管理与决策,应包含入库、存货、出库、运输、账单结算、统计查询等几个功能模块。仓储管理系统可以配备模拟仓位图,可以对货物存储和出货等进行安排计划。配送加工系统除了实现基本的仓储管理功能外,还包括越库管理、自动补货、拣货、定单计划、定单拣取、包装、库存控制、配送调度安排、运输线路优化和跟踪等功能模块。货物运输跟踪系统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技术实现对在运车辆、货物的运行路线自动跟踪、规划和导航,即由系统确定起点和终点,由计算机软件按照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

4 绿色供应链的数字化实现

绿色供应链的数字化实现主要依赖物流过程和活动中的物流信息化、物流智能化和物流虚拟化三个方面,数字化物流的特征及其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如图3所示。

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现代计算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体、多媒体和信息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数字技术对物流过程所涉及的对象和活动进行形式表达、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等特征的技术系统。本文提及的数字技术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信息存储、通信协议、周边设备和互联网络等为技术手段,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包括信息离散化表述、扫描、处理、存储、传递、传感、执行、物化、支持、集成和联网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集合。在供应链上的数字化实现过程中,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即数字物流实际上就是对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数字化、物流电子化、物流经营网络化,将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融合和一体化,最终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可靠地处理复杂问题,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使损耗的总费用最小。物流科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融入了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综合学科,包括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环境科学、流通科学、运输科学、仓储科学、营销科学、再生科学、运筹与决策学。认知科学、方法论、控制论和机械电子等基础科学和理论。而数字物流从离散的、系统的、动力学的、非线性的和时变的观点来系统研究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配兑、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和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其本质是物流信息的数字化,即将物流过程中的连续物理现象、随即现象、模糊的不确定现象、企业环境、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离散化,进而得到数字量便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

5 结论

信息化、智能化和虚拟化是绿色供应链数字化的重要特征,供应链的数字化实现是物流现代化、集成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竞争的实质逐渐表现为对客户快速优质服务的竞争,数字化物流则可望在提供优质服务过程中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物流的实现成为可能和必然。交通工具、物流装备的性能不断完善,计算机、自动化、通讯、信息、网络、智能、虚拟现实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物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和工具,也为数字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极大地拓展了物流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张则强,程文明,李涛,李洪梅.数字物流的概念与关键技术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03,1:31—34.

[2]Sheu Jiuh-Biing,Chou Yi-Hwa and Hu Chun-Chia.An integrated logistics operational model for green-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5,41(4):287-313.

[3]杨海成.构建信息化支撑的绿色制造体系[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8:36-37.

[4]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32-1235.

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第9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 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色的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的想法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但大规模的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 Webb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1996年,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首次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 是基于对环境影响, 从资源优化利用的角度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的发展问题。1999年,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赞助下, 由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发起, 12个著名大公司组成了一个供应链工作组, 旨在探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但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绿色供应链管理大致可描述为就是在整个供应链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

2 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2005年10月, 沃尔玛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ee Scott在一次演讲中强调了沃尔玛三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他宣称沃尔玛将:

①在不远的将来100%使用可再生能源。②创造零废物。③只销售达到环保标准的产品。

“环保360”项目是2007年2月1日的时候, 由Lee Scott宣布的。Lee Scott在演讲中表示:“‘环保360’涉及全公司, 无论是顾客、供货商、员工, 还是我们货架上的商品, 或我们所服务的小区。”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环保政策, 它与以往的环境政策完全不同, 沃尔玛一方面通过该计划节约了自身的营运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对供货商的持续改进降低了从供货商那里采购产品的费用, 从而在总体上让环保政策为公司创造了利润。在具体的实施中, “环保360”主要体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以及逆向物流专题技术。

2.1 绿色采购

2001年Zsidisin和Siferd给绿色采购下的定义是:一个公司的绿色采购是应对自然环境相关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 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形成的相应关系, 相关问题涉及原材料的获取, 包括供货商的选择、评估和开发等。沃尔玛在供货商中推行的实际上是“环保平衡记分卡”。记分卡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供货商的环保资质并对其进行辅导及改善。

2.2 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包装三项内容。包装在保护产品、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包装废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逐渐地引起了环保界的重视。沃尔玛在绿色包装环节操作中坚持“五个R”:即Remove (去掉不需要的包装) ;Reduce (去掉不必要的包装) ;Reuse (重复利用一些包装材料) ;Renewable (采用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以及Recyclable (可循环利用) 。“五个R”项目自2005年实施以来, 截至2007年年底, 仅在沃尔玛的16个自有品牌的包装上就一共节省了212600立方米的纸, 相当于减少砍伐475200棵树;此外, 因为包装减少在物流环节节省了102350桶油、84000个集装箱和26400吨柴油, 还有成千上万吨的聚氯乙烯。

2.3 绿色营销

2010年4月14日至22日期间, 沃尔玛中国在全国沃尔玛购物广场针对节能环保商品推出系列促销活动,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的绿色商品, 涉及品类包括节能降耗的家用电器、绿色环保的家居用品、健康食品等。沃尔玛将在全国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重点推荐不同节能家电, 如节能灯、节能电视、节水洗衣机、节能插座、节能压力锅等。在日化产品当中, 沃尔玛将重点推荐免洗洗手液、无磷洗衣粉等, 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节约用水, 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家居卖场将主推环保材料制成的家居用品, 如以28%废弃农作物 (玉米、麦粉、淀粉等) 为原料制作的衣架, 天然竹纤维制成的厨房巾等。在鲜食区域, 沃尔玛主推来自农超对接直采农场的绿色、有机蔬果、杂粮等。

2.4 绿色物流

沃尔玛在物流方面规定凡是冷藏货运卡车在仓库、码头和堆场进行装卸货或者其他作业期间, 必须停止发动机, 改用现场电源帮助制冷。据估计, 仅此一项, 沃尔玛全球冷藏车队就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万吨, 减少能耗7500万美元。沃尔玛的环保配送中心也是一份不错的成绩, 阳光墙、屋顶自然光采集、LVD照明设备及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等。位于嘉兴的沃尔玛配送中心里, 采用了多项先进的可持续性措施, 这样每年能节约715千瓦时, 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约679吨, 该排放减少量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约3018个月的排放总量。同时沃尔玛的门店也属于新型节能环保商场。照明系统中采用LED灯、EMS灯光控制系统。

2.5 逆向物流

1999年, 逆向物流管理方面的权威组织——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主席Rogers 博士和Tibben-Lembke博士出版了第一本逆向物流著作《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该书认为:逆向物流是指物品从其消费地向其上一级来源地的流动过程, 流动的目的在于补救物品的缺陷、恢复物品的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的处置。

沃尔玛商场还为顾客提供了易拉罐、纸板的有偿回收服务, 鼓励消费者实现资源再利用。目前, 垃圾总量的40%以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3 零售业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及说明

续 表

4 结 论

哈佛大学教授 Nazli Choucri 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 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 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 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 实际上, 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

沃尔玛意识到了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性, 其环保360计划, 从360°全方位的角度来一脉相承可持续化的概念。沃尔玛的这些举措, 为沃尔玛不仅仅带来了成本上的节省, 更带来了其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摘要:作为美国的零售业巨头, 沃尔玛一直以低成本战略占领着市场, 如今沃尔玛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转为发展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环保360计划的研究, 探讨沃尔玛在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并从沃尔玛这一典型零售业公司来初步探讨绿色评价体系。

上一篇:媒体传播全球化下一篇:品牌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