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技术范文

2024-05-18

采伐技术范文(精选10篇)

采伐技术 第1篇

1 我国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主要对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进行研究, 找出合理的措施进行完善, 使我国采伐迹地的数量减少, 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

目前我国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虽然使我国大部分采伐迹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造林过程正式开始进行之前, 对采伐迹地必要的清理环节是我国现阶段不够重视的问题之一, 没有得到清理的采伐迹地对树苗的成活率得不到保证。新栽培的树木在林中自然环境条件下必然会有很多阻碍其正常生长的困难, 想要使造林顺利进行就要加强造林后的抚育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采伐迹地造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幼小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总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这就使得我国采伐迹地造林更新任务不能顺利的开展。我国采伐迹地造林过程中还存在一大问题就是对不良气候以及人畜因素影响的预防措施还不到位使采伐迹地中造林更新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就是目前我国采伐迹地造林更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以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很好地解决才能对我国未来生态环境进行优化。

2 提高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对采伐迹地的清理

在进行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过程之前, 要注意对采伐迹地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 加强对采伐迹地的清理主要就是砍除灌木丛, 集中烧毁的枯草叶。灌木丛的存在对采伐迹地中树木的正常生长十分不利, 灌木所需要的生长条件要较树木更低, 所以在对树木进行砍伐后剩余的灌木就会进行疯狂的生长, 进而使得后栽种的幼小树苗不能拥有较多的养分, 以至于对其生长十分不利。加强对采伐迹地的清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收集采伐迹地中一切影响新栽种树木生长的不良物质, 减少灌木以及囤积过多的树叶对幼小树木生长的影响。对采伐迹地中所含有的物质成分进行细致的分析, 主要就是针对采伐迹地中灌木的生长数量进行统计, 将过多的灌木进行清除, 保留少数的灌木保证采伐迹地中植物种类达到稳定的要求, 使森林生态系统得以重新建立。

2.2 更新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采伐迹地造林更新过程中对树木的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更新造林后的抚育主要包括对幼林的松土、除萌、施肥等主要过程。松土是幼树进行生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地质过于坚硬不利于树木的向下扎根生长, 所以在造林当年对幼林要做到2次除草松土。松土要进行的彻底, 保证幼林的生长条件达到最适程度。在松土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的将杂草进行去除, 减少杂草的影响幼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营养的吸收。幼树的萌芽能力很强, 不及时除萌会形成多头丛生, 多头丛生会使林地向灌木林地转变, 这就使采伐迹地生态环境改善受到限制。在造林的第2年对新栽幼树要进行施肥, 以速效氨肥为主。其施肥量大苗少施, 反之稍微多施, 以达到林相生长整齐的目的。对病虫害的防治就是要及时的对幼林进行适宜量防病虫害农药的喷洒, 在发现某一品种树木被病虫害侵染后, 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疗, 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一定区域内该品种的树木进行砍伐, 防止更多的树木被病虫害侵染。

2.3 预防不良气候与人畜因素的影响

不良气候对幼林的生长影响较大, 所以预防不良气候对采伐迹地幼林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想要使采伐迹地中的幼林减少由于不良气候的伤害, 就要在气候变冷时及时的进行覆土和覆草的工作, 在覆土或覆草时, 应掌握好每项工作的时间, 如果覆盖过晚撤除过早或覆盖过早撤除过晚都会对幼林的生长产生影响。一些风沙严重的地方更新造林时, 应适当注重深裁, 防止大风的作用使其不够深入的根直接被拉出土表, 以至幼树不能存活。人畜因素破坏包括不合理采伐、过度放牧等。这种现象对人工幼林的危害极大, 想要使人工幼林减少人畜因素的干扰, 就要应积极宣传更新造林的意义。

3 结语

我国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在近些年中不断进行着完善与改进, 虽然在我国目前的采伐迹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造林更新技术中仍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相信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研究, 找出合理的完善措施, 我国采伐迹地生态环境终将有较好的改善, 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也能有明显的提高, 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有所加强, 对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加强了重视的程度。本研究将对我国目前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 提出优化措施来加强我国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

关键词: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

参考文献

采伐技术 第2篇

关键词:木材;采伐;运输;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的加快,相应地作为林业整体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的木材采伐与运输行业也同样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向前发展中。如果说整体林业工作是一个母体系,那么木材的采伐与运输业则是这一母体系中的子体系。这一子体系发展的状况如何,直接关乎到我们林业整体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生态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笔者试就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木材采伐与运输的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做如下探讨。

1 材采伐运输技术的发展与演变轨迹

建国初期的木材采伐是一种最原始的采伐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油锯采伐。油锯的出现,实现了采伐业的革命,让木材采伐的效率大为提高。

就集材而言,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初期,基本上还是沿用着畜力集材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笨拙又低效,但它却能让林木在最大地程度上减小受破坏程度。而这种方式最终也被机械集材取代,现代化的动力设备大大地提高了集材的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森林遭受了破坏。

至于运输的变化就更是明显得很。以东北林区为例,早期开发的林业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森林小火车来运输木材的。随着林区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最终让位于汽车运输。至此,终于完成了木材运输业的革命。

2 采伐运输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上技术含量不高 林业生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相对于院墙式工厂它的技术含量仍然很低。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林业采运技术显得比较粗放。从上段的木材采伐作业开始,直到下段的贮木场对木材进行贮存,整个过程更多地体现的是人为的经验因素。至于每道工序的技术要求,有时是无法统一确定的,这样就形成了依凭个人经验工作的情况。无论是哪个环节,一个有着高学历的人才来操作和一个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很低的人来操作,并不能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分野。这就说明,这不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而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其技术含量是要大打折扣的。

2.2 缺乏统筹协调理念 木材采伐运输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关乎到整个林业的系统工程。

从一方面来讲,木材采伐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采伐木材是将其作为商品投放到社会市场领域里,使其增值,并创造出利润。这也正迎合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宗旨。应该说,在追求木材本身所创造的利润这一点上,哪个林业企业都是做得相当不错。因为,企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经济效益,有些企业是唯利是图的,为了达到追求利润的目的有时是不择手段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哪个企业会在利益的问题上让步呢?当然没有,林业企业也不例外。这样,木材生产作为林业企业在建国以来最主要的效益来源便被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木材采伐业几乎成了林业企业的全部经济工作。

从另一方面来讲,木材的采伐又是森林培育的一种手段。合理的采伐是森林更新的开始。而对森林的培育究其实质则是对生态系统的培育。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的出现,也同样没有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因此说,从这种角度看,木材采伐又是生态建设的一部分。

3 木材采伐运输技术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指导木材采伐作业 木材采伐这条阵线不是个孤立的阵线,它与林业企业其他方面的经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这一行业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应该说木材采伐业自它产生之日起,它所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木材采伐经济效益的这个系统就应该是林业生产最原始的系统,这个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系统”。

其次,木材采伐的同时也肩负着生态建设的使命。森林生态建设系统就是“生态系统”。而这一系统既包括无生命部分的环境,也包括着有生命部分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再次,木材采伐业是一个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的产业。

正是因为木材的采伐存在着以上三方面的系统,就必须把此三者综合在一起来考虑木材采伐作业,使之更好地协调起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决定我们在木材采伐与运输过程中的技术的应用。

3.2 采伐运输专业技术研究的重点要有所倾斜 当下里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个声音出现了,那就是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天然林于2015年停止采伐的精神。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中国林业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森林经营与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产经营新方式。这就要求,木材采伐再也不是以追求木材生产利润为目的了,而应该转向以培育森林,建设生态家园为其宗旨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围绕着如何培育森林,如何通过森林的采伐来更大限度地发挥出生态效益来对木材采伐运输技术进行系统而有效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希斌;森林择伐对林分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许孝灿;国有林场天然林择伐采运技术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小议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第3篇

1 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补植造林

根据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上具备萌蘖更新能力的伐根、幼苗、萌蘖丛的分布情况, 每公顷密度达到1000株以上, 且分布又比较均匀, 只需做好阔叶树幼树、幼苗抚育和萌蘖丛的选育工作即可。每公顷密度不足1000株或萌蘖丛、幼树、幼苗分布不均匀的, 需做好补植工作, 其补植造林技术措施同上。

2 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补植造林

根据伐后林分保留树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结合现地实际情况, 采用补植造林方式。首先进行抚育清理, 除去非目的树种、灌丛及杂草, 优先保留针叶幼苗、幼树, 对阔叶幼苗、幼树应依据培育用途大小, 结合保留密度和其分布的均匀程度再行取舍。在对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进行抚育清理:补植造林结束后, 如迹地上保留的目的树种每公顷株数低于1500株时, 即应在迹地上采用块状整地。造林穴规格及苗木规格等同上。每公顷补植造林密度应为1000~1500株, 采用规则或不规则补植造林配置。

3 针叶林采伐迹地补植造林

对原皆伐迹地通过人工造林而形成的人工纯林或针叶树种占有绝对优势的林分, 在经过间伐或择伐后所形成的采伐迹地, 由于针叶树种的伐根多无萌蘖更新能力, 为此, 对针叶林采伐迹地应做到先进行清理作业后, 再实地调查迹地上目的树种的保留株数, 当每公顷株数低于1500株时, 即应采取块状整地造林, 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应以本着阔叶为主, 针叶为辅的原则, 便于造林后形成具有抗逆性的针阔混交林。每公顷补植造林密度应为1000-1500株, 整地与造林方法同上。

4 采伐迹地处理措施

4.1 林地清理

对采伐后的迹地进行全面清理, 砍除灌木丛, 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其次是全面除萌, 除萌时, 每个树蔸上生长粗壮的萌芽条予以保留, 作为小径材培养。

4.2 整地方法

杉木采伐迹地, 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 要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

4.2.1 丘陵区地势比较平缓, 采取全面整地, 整地深度25cm以上。

4.2.2 山区坡度较陡, 整地方法不当, 易造成水土流失, 整地时在原造林地行距间采取带状整地, 整地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

4.2.3 在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的基础上再进行挖穴, 挖穴规格为50×40cm。

4.3 造林密度

采伐后的迹地, 造林密度不宜过大, 新造林每亩选择111-133株, 株行距分别为2×3m-2×2.5m。

4.4 树种选择

丘陵区选择国外松 (湿地松、火炬松) 或香椿为主要造林树种, 山区选择枫香或栎类为主要树种, 培育松杉混交、杉阔混交林, 达到相互促进生长, 培育多种用材的目的。

5 更新造林后抚育管理措施

5.1 除草松土

在造林当年对幼林要做到两次除草松土, 分别在6-7月、8-9月进行, 抚育方法采取块状抚育, 连续抚育三年, 以后每年抚育一次。抚育时, 对每个杉树蔸不可用土壤覆盖, 并且要扒开周围的土壤, 减少萌条萌生。

5.2 除萌

杉木萌芽能力极强, 不及时除萌会形成多头丛生, 若管理不善, 就会成为灌木林地。因此, 结合当年抚育要及时除萌, 每株保留2根生长势较好的萌芽条, 到第二年的冬季每株只留1根生长粗壮的萌条, 作为小径材培养。

5.3 施肥

据观察调查, 造林头3年, 杉萌条的高生长大于新栽幼树。因此, 在造林的第2年对新栽幼树要进行施肥, 以速效氨肥为主, 施肥时间在4月底-5月初进行, 其施肥量大苗少施, 反之稍微多施, 以达到林相生长整齐的目的。

5.4 抚育间伐

造林10年后, 要进行抚育间伐, 间伐强度按25-30%进行, 砍除霸王木, 挤压木, 虫害木, 间伐要以次要树种为主, 尽量保留培养的目的树种。以后间伐强度、年限按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的生长势而定。

5.5 防治病虫

选择更新造林树种时, 要考虑选择抗病虫害侵染能力较强的品种。苗术出土或定植后, 要加强水肥管理, 施用肥不要用未腐熟的肥料。

5.6 防止不良气候与人畜破坏

幼树不耐寒, 需采用培土、覆草、平茬、包扎等措施进行防寒。覆土或覆草时, 应及时覆盖、及时撤除, 覆盖过晚、撤除过早或覆盖过早、撤除过晚都会影响保护效果。在风沙严重的地方更新造林时, 应适当深裁, 设置风沙障或在林缘迎风面挖壕防止风蚀抄埋。人畜破坏包括不合理的采伐、过度放牧等, 对人工幼林的危害极大。应积极宣传更新造林的意义, 提高全民的护林意识, 加强护林组织建设, 牲畜实行圈养或组群、跟群放牧。

摘要:由于近年来形成的采伐迹地普遍为间伐和择伐两种方式。为此, 对这部分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应依据伐前和伐后林分的树种组成结构分别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和方法, 总结出从采伐迹地的整地、树种选择、抚育、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一套可行的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新技术。

APEC关注非法采伐 第4篇

刘东生是在此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专家组第六次会议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据他透露,目前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培训和引导,向企业传递了我国坚决维护合法木材贸易、严厉打击木材非法采伐、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态度和决心,积极鼓励境外中资企业本着可持续经营、合作共赢的理念开展木材深加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事实上,木材非法采伐与相关贸易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热点和敏感问题,对全球生态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呈现出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的要求。尤其是当前,亚太经济体普遍将推动绿色增长作为实现和加快复苏的重大举措、推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实现强劲和可持续增长的战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各成员经济体不仅有必要,而且有责任共同维护正常的林产品贸易秩序,促进区域内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进一步推动建立开放、融合、互惠、共赢的亚太大市场。

会上,刘东生还指出,通过积极发挥APEC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专家组的作用,广泛开拓各经济体之间沟通对话的渠道,增强理解和互信,按照议定的规划和目标,开展符合各相关方利益的务实合作和具体行动,对在亚太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解决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谈森工林区透光抚育采伐技术 第5篇

具体说来, 主要有下列4方面:

1.1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灌木、藤本, 甚至高大的草本植物。

1.2在纯林或混交林中, 主要树种幼林密度过大, 树冠相互交错重叠、树干纤细、生长落后、干形不良的植株。

1.3实生起源的主要树种数量已达营林要求, 伐去萌芽起源的植株;在萌芽更新的林分中, 萌条丛生, 择优而留, 伐去其他多余的萌条。

1.4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已获成功的采伐迹地或林冠下造林, 新的幼林已经长成, 需要&除上层老龄过熟木, 以解放下层新一代的目的树种。

在决定砍伐对象时, 不仅要考虑树种间的相互竞争关系, 而且还要考虑树种间的互相适应关系。有些树种或植株虽无长远的培养前途, 但暂时保留它们, 对遮护土壤、减少林地杂草滋生、调节小气候以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 均有一定益处。因此, 不能一次将上述砍伐对象全部砍去。

例如, 东北林区的人工红松林, 由于红松在幼龄林时期生长较慢, 往往被天然更新的杨、桦等树种所压制, 如透光伐时全部伐去它们, 虽可使红松生长加快, 伹因环境条件的突然急剧变化, 易使红松幼树发生枯黄, 而且在全光下红松易遭虫害, 发生早期分杈。针对红松的特征, 在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使红松侧方蔽荫而上方透光的办法, 即“挨着别挤着, 护着别盖着”的经验。在施行红松林透光抚育时, 对于林地上天然发生的乔、灌木, 应按“挨着别挤着”红松侧枝, “护着别盖着”红松主枝的原则决定砍伐强度。它是正确运用了红松与天然发生的阔叶树种种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仅把红松从阔叶树的压抑下解放出来, 而且又合理地利用后者为前者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 透光抚育的方法

透光抚育实施的方法有3种。

2.1 全面抚育

在全部林地上将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按一定强度普遍砍除。这种方法只有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薪炭材有销路, 主要树种占优势, 且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才使用。

2.2 团状抚育

主要树种的幼树在林地上分布不均匀, 数量又不多的情况下, 可采用此法。抚育仅在有主要树种的群团内进行, 砍除那些抑制主要树种幼树生长的次要树种, 无主要树种幼树的地方则不进行抚育, 这样可节省劳力和费用。

2.3 带状抚育

将林地分成若干带, 在带内进行抚育, 保留主要树种, 清除次要树种。经带状抚育以后的林分外貌是, 形成交互排列的透光廊状带与间隔带。在带内施行抚育以后5~10年, 如果间隔带上的林木妨碍抚育带上林木的生长, 则应将那些影响抚育带上的林木砍去。在进行带状抚育时, 应考虑当地的气候与地形条件, 以决定带的方向。一般在缓坡及平地, 可南北向设带, 使幼林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利于林木生长;在气候条件恶劣, 土壤干燥地区宜东西向;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 带的方向应与主风方向垂直, 以防风倒、风折和树干偏斜、弯曲的危害;在山地陡坡, 带的方向与等高线平行, 以利于水土保持。

3 化学除谢剂的应用

化学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 目前主要用于天然混交幼林或新造人工林的透光抚育, 去除灌木、藤蔓与非目的树种。与一般进行透光抚育的方式一样, 可以用除草剂进行全面处理, 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带状或团状处理。

在幼林抚育中应用最广的药剂是2, 4-D (二氯苯氧乙酸) 和2, 4, 5-T (三氯苯氧乙酸) 。本类药剂一般难溶于水, 通常以其盐类及酯类应用, 应用普遍而又较好的是8096的钠盐粉剂, 50%的胺盐溶液和40%~50%的丁酯乳剂。

本类除草剂有良好的选择性。据研究, 按木本植物对2, 4-0和2, 4, 5-丁的敏感程度, 可分为3组: (1) 高度敏感的, 如赤杨、灰赤杨、疣皮桦、涔叶槭、爆竹柳、榛、核桃楸、臭椿等; (2) 中度敏感的, 如橡、山杨、刺槐、火炬松、落叶松、椴等; (3) 较稳定的, 如云杉、欧洲松、侧柏、红槭等。

林分在I龄级幼林阶段的敏感性大于II龄级的壮龄林, 故前者施用的剂量要小于后者。在叶子发育完全及嫩枝生长旺盛时期, 对药物的敏感性亦大。当气温低于4℃~5℃时, 则对林木不起作用, 10℃~18℃起作用很慢, 18℃~32℃起作用很快。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 要比土壤贫瘠的条件下作用快, 在过湿的林地上施2, 4-D效果不好。

氯酸盐类的氯酸钠和卤化脂肪酸类的四氟丙酸在杀伤竹类方面, 应用很广泛。由于四氟丙酸比灭生性的氯酸钠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其应用范围也相应广泛些。

化学药剂处理灌木和非目的树种的方法可分为3种: (1) 叶面喷洒:一般在清除幼小林木时多采用, 此法适用大面积机械化作业, 尤其可利用飞机进行空中喷洒; (2) 林木木质部及韧皮部注射, 适用于去除大的成年林木, 此法收效大, 省工; (3) 涂刷主要用于处理伐根, 抑制萌条生长。

在混交幼林中进行药剂叶面喷洒的时间,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 此时林木生长已趋于停止, 顶芽已经形成, 如果施用过早, 会伤害主要树种的生长。

在次生混交林中, 第一林层由非目的树种如山杨所组成, 第二林层由主要树种如云杉等组成。为了给云杉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砍除第一林层的山杨。因在砍伐过程中会损伤大量的第二林层的云杉, 同时突然消除第一林层, 云杉会因不适应骤然改变了的光照条件而罹病。如果采用除莠剂来清除上层林木, 就会克服这些缺点, 山杨受药剂毒杀后, 在林地上暂时还保留着死亡的树冠, 使林地光照条件逐渐改善, 待其树枝干枯脱落后, 再行砍伐, 这时砍倒的树干对云杉的损害已大大减轻。对山杨的毒杀可用注射法, 在树干的基部用利刀砍一大的环状切痕, 在切痕处注入药剂。

摘要:本文介绍了透光抚育对象、透光抚育方法和、化学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的应用等采伐技术。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 第6篇

自1973年建场以来, 20世纪70—80年代初营造的杉木人工林都已陆续进入主伐时期, 而且有相当部分已经进行了主采伐。据统计, 90年代以来, 该场杉木林主伐面积约133.33 hm2, 在主采伐后及时进行人工促进迹地更新, 栽植混交树种, 形成混交林。目前除了40 hm2的新造林地外, 93.33 hm2的迹地已经成林。混交树种主要为毛竹、枫香、檫树、鹅掌楸、泡桐等乡土树种。混交林林木长势良好, 林分质量较高, 提高了林地的利用效益, 避免了地力衰退以及更新不及时变成残次低产林或疏林地, 促进了林场可持续发展。因此, 做好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 对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业收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总结如下。

1 主伐

杉木属于人工造林、人工更新的树种, 同一林分的每株林木年龄相同, 因此主伐宜采取皆伐。但皆伐有使林地裸露、容易造成土壤冲刷的缺点, 皆伐时伐区不宜过大, 可采用每一伐区1~5 hm2 (地形平整、坡度较小、立地条件好的地块面积可大些;地形崎岖、坡度陡、土层浅的地块面积可小些) 。主伐年龄控制在25年左右, 30年以上萌芽能力相对较差。

对准备进行萌芽更新的杉木林, 应于冬季及早春砍伐, 最迟不得超过清明节, 这有利于萌芽条生长。砍伐时要尽量降低伐桩, 使伐桩与地面相平或只高出3~5 cm, 因为从土下发出的萌条比较健壮且萌条不致太多。砍伐时先用锄头将根株周围表土扒开一些。伐木时, 伐桩断面要求平整并稍有倾斜, 以防积水, 最好用锯子伐木, 用斧头伐木时, 伐桩表面要修平。

2 清理林地

主伐后, 林地上有很多树梢、树桠、树枝等采伐剩余物, 既妨碍人工作业, 又隐藏着很多林木病虫害, 应将其清除下山;难以清除下山的, 可在林地空处集中烧毁[1,2]。林地上生长的灌木杂草必须砍倒, 特别是大巴茅草对林木危害很大, 必须连蔸挖起并翻转, 防止其再发。清理林地不要用火烧, 否则会烧伤杉木伐蔸, 影响萌发。在砍杂时, 要时刻注意保护林地上已有的可望长成大树的阔叶树幼苗和马尾松苗, 杂灌砍倒后再砍短铺地, 加速其腐烂。

3 整地

杉木采伐迹地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 要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3,4]。在地势平缓地块, 一般要进行深挖整地, 规格的80 cm×60 cm×40 cm, 可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切断周围林木伸过来的根系, 否则新栽植苗长不好;在坡度较陡地块, 整地在原造林地行距间采取带状整地, 规格为50 cm×40cm×20 cm。经营条件好的地块, 整地时还应施基肥, 主要是有机肥料, 以提高土壤肥力, 解决地力衰退的问题, 同时有利于补植苗木生长。

4 补植

为解决杉木连栽后地力衰退的问题, 补植树种要考虑:一是适应林地的生态环境;二是能改良林地土壤, 提高肥力;三是与杉木生长速度大致同步。以速生的乡土阔叶树种最为合适, 如枫香、檫树、南酸枣、鹅掌楸、江南桤木等。四是考虑经济效益, 综合利用。在坡度平缓、土层肥厚部位, 适当栽植见效快的泡桐、毛竹等经济树种;在山顶部位及土壤贫瘠处也可补植马尾松。

补植苗木, 要选择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的大苗造林。栽植时, 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操作, 栽植时间选择在早春进行, 边起苗边栽植, 最好不留隔夜苗。栽植要踩紧踏实, 确保补植苗当年成活。

据调查, 杉木人工林经二次间伐后到主采伐时, 约有1 500株/hm2, 其伐蔸萌发率在80%左右。这样林地只有1 200株/hm2左右幼苗而显稀疏, 必须人工补植。补植900~1 500株/hm2, 补植在伐蔸间距大的空地上, 使其星状分布, 原林地上保留的阔叶树幼苗应保留在内。这样可形成针阔叶混交林, 成本也低廉。

5 幼林抚育

一是除萌。杉木伐蔸萌发后会形成一丛一丛的萌芽丛, 分散养分, 不利于杉木生长。采伐后1年左右, 必须整理萌芽条, 在每个伐桩上选留1~2枝生长健壮、离地最近的萌条。在伐蔸上坡方向发出的最好, 靠两侧发出的次之, 靠下坡方向发出的不宜选留。注意不伤树兜皮, 随后立即培土壅兜, 防止伐蔸再次萌芽, 同时也利于留下的萌条生新根。这项除萌工作要连续做2年, 待主萌条长至1.5~2.0 m以上, 就不受小萌条影响。二是松土除草。砍杂抚育每年要进行2次, 至少连续抚育3年, 特别是要对新补植的和保留的阔叶树幼苗做好培土壅蔸工作, 可防止砍杂时误当成是杂灌砍掉。对于大巴茅草蔸一定要挖摔, 在平缓坡地段也可进行1次深翻全垦抚育。有些伐桩可能发不出萌条或萌条生长很差, 缺株处可在更新的翌年早春用实生苗补植。三是施肥。据观察, 造林最初3年, 杉木萌条的高生长大于新栽幼树。因此, 在补植造林后当年起, 就要对新栽幼树施肥。除了栽植时施基肥外, 还要施生长肥, 以速效复合肥为主, 施肥时间在4—5月, 与林木高生长一致, 一般结合幼林抚育同时进行。施肥量上, 大苗少施, 小苗稍微多施, 以达到林相整齐的目的。搞好幼林保护, 防止牛、羊、猪等牲畜进入幼林区踩踏啃食幼苗。防止森林火灾, 要有防火护林公约, 加强护林员的护林巡逻。开展林木病虫害监测预报, 做好生物防治工作, 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从主伐、清理林地、整地、补植、幼林抚育等方面对黄沙坑林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进行了总结, 为石台县杉木人工林更新和科学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

参考文献

[1]迟健.杉木速生丰产优质造林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6.

[2]余宝凤.杉木迹地更新丰产技术及效益分析[J].中国林业, 2008 (15) :58.

[3]杜国坚, 卢刚, 冯永巍, 等.杉木迹地更新经营技术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 2001, 21 (4) :94-97.

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技术要点 第7篇

关键词: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技术要点,措施

抚育采伐是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保留木抗性, 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 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 提升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按照抚育采伐规程要求, 认真组织和开展好抚育采伐工作。

1 抚育采伐作业的设计管理

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只能进行低强度的抚育间伐, 应严格按标准设计, 一般采伐株数强度控制在20%以下;蓄积强度控制在15%以内, 间隔期以回归年为准, 暂确定为10年。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必须贯彻“以抚育为主、采伐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不得片面追求效益, 必须坚持“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的原则, 杜绝“拔大毛”式的片面获取木材现象。

2 科学选择抚育采伐林分

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实施单位要对本单位重点公益林资源现状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在此基础上, 按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抚育规程》、《国有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和《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采伐营林调查设计规程》等技术规程的规定选择抚育采伐林分。重点公益林采伐应选择在郁闭度0.9以上的幼林和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的林分中进行;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必须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 不得超限额采伐林木和超计划生产木材。由实施单位确定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地点后, 先进行初步踏查, 将踏查结果上报主管部门、经现地核实符合条件后, 再进行设计。

3 合理确定抚育采伐方式

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 对幼龄林进行透光、修枝、割灌抚育;对中龄林进行生态疏伐和卫生伐, 以利促进生长。

4 科学编制作业设计

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调查设计要做到区划合理、界限标志明显清晰、精度准确, 设计成果内容详尽、图标完整、数字准确、资料规范。调查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 实行谁设计、谁负责制度, 依法对设计进行管理。实施单位要加大对抚育采伐设计工作的重视和配合,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和适用性。

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调查设计应根据地形、地势、立地条件、林相、树种、林龄、经营目的和要求, 本着分类经营、便于作业和管理的原则, 合理区划小班, 并确定相应的抚育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设计, 应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单位, 严格按照《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国有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技术规程编制抚育采伐作业设计, 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5 抚育采伐作业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实行公示制度, 接受社会监督

实施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 在实施前十日要利用当地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政策和批准的采伐量、出材量等进行公示;在抚育采伐现场及附近的交通要道设立公示牌, 对依法取得的采伐许可证进行公示。公示抚育采伐林分的起源、林种、树种、抚育采伐方式、抚育采伐强度、地点、面积、抚育采伐蓄积量、出材量、抚育采伐期限、批准机关及更新保障措施等内容, 公示期限不能少于七个工作日, 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监督。

5.2 加强组织领导, 严把施工质量

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承担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全部责任, 负责建立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组织领导, 周密部署, 确保公益林抚育采伐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地进行。将批准的采伐限额和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采伐方式等作为采伐管理责任书的主要内容, 明确责任, 加强管理, 认真组织开展好中幼林抚育试点工作。实施单位要确保抚育间伐不超限额蓄积消耗;确保按作业设计要求的面积、地块进行;确保不采伐生态脆弱和生态区位重要地段的林木;确保不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由林场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工作领导小组派员, 全程监督检查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工作,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情况, 总结经验, 研究解决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5.3 加强施工培训, 做到安全施工

由实施单位的公益林抚育采伐工作领导小组, 安排组织培训跟班人员, 明确职责, 负责对抚育采伐区内的采伐木挂号、监督采伐出材、作业区质量、木材集运、更新补植造林等全程工作。由跟班人员督促施工人员控制在抚育采伐施工过程中间伐树木的树倒方向, 保护幼苗、幼树、母树、珍稀灌木及野生动物;加强野外用火管理, 严防森林火灾。对采伐木进行检尺登记, 记录好施工日记。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检查, 发现不按设计作业, 责令停工整顿, 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5.4 签订责任合同, 严格规程管理

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林场, 由林业局资源保护局管理局资源处审核后, 再报省森工总局相关部门根据抚育采伐作业设计审批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同时负责下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和批准的采伐作业设计现地拨交伐区, 指定抚育采伐范围, 在采伐范围边界设置醒目标志;在未下发采伐许可证前, 不准提前作业, 违规者要依法处理。实施林场要签订林业局与林场、林场与个人 (工组) 抚育采伐合同, 明确抚育采伐任务 (面积) 、地点、范围、质量标准、竣工日期、工资费用标准、有关抚育要求, 安全规范等。组织的施工人员必须具有林区抚育采伐作业施工经验, 身强力壮、身体健康。同时每个工组要配备1名懂割灌、打枝的油锯操作手, 以便于提高工效。

5.5 按时完成任务, 加强更新补植

林业发展中的采伐技术探讨 第8篇

林业发展离不开森林可持续经营, 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森林可持续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林业行业的内容, 而是带有社会属性, 是社会各界都应关注的问题。木材采伐从属于森林经营, 森林能否发挥除了作为木材以外的功能, 都与是否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有关, 不按章法的乱砍乱伐, 会让生态系统本有的循环功能消失, 进而影响到大气环境, 所以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森林可持续发展。

科学采伐木材, 在保证有持续经济利益的同时, 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可控状态, 进行森林采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集材工序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所以, 同样要注意研究破坏性更好, 环保性更强的设备来面对这一状况。比如, 土壤压实的步骤尽可能选择轮胎宽阔与履带式的汽车与拖拉机, 减少压实地面的状况, 选择抓钩以及捆木索等也可辅助降低压实面积, 并且有索道集材以及空中集材等, 都可帮助减少伤害森林土壤。

1 木材采伐作业在林业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

木材采伐的主体是针对木材进行的经济活动。木材采伐作为一个重要行业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尚且不够成熟, 但不可忽略森林采伐为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1.1 提出区域资源利用模式

木材采伐前有必要根据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途径与技术体系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平衡表和资源流动的时空动态模型, 来研究和评价木材采伐作业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将木材采伐限制在森林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之内, 据此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 包括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例如:寻求最小的道路、楞场、集材道面积和最佳的修建时间, 以减少土壤裸露期及水土流失。

采伐与集材所使用的设备以及车辆等要选择合适的重量, 尤其不能过重对地面土壤造成伤害, 要在林地可承受的范围内, 疏伐与主伐最好选择轻型索道设备, 减小对地面的影响, 力求努力帮助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经营过程应分类, 对于森林进行分类对待, 选择相应的采伐手段, 进行采伐, 首先要从保护多样物种的角度出发, 给野生动物留有后路, 保护迁徙路线, 进行采伐也必须有长远思考, 保护森林, 保护生态, 保护人类共有的资源。

1.2 制定环境评价程序

按照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环境评价标准, 研究基于作业水平上的木材采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水平, 建立伐后环境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 制定环境评价程序。

1.3 建立计算机模拟模型

对森林的伐前、伐中、伐后进行计算机模拟, 以伐后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指导、修正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 以达到合理规划, 降低木材采伐作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

2 木材采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采伐不合规矩加深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长此以往导致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一直强调, 经济不是社会生活追求的全部, 而单独追求经济会竭泽而渔, 所以强调人、环境、经济、自然几方面因素和谐。工业发展在一段时间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 但是破坏了环境的经济发展慢慢不适应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森林可持续发展, 提升物种多样性, 增强生态环保, 使森林带来福利的区域越来越大, 并且, 找到更多的环境保护型采伐木材的方法, 让生态环保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3 采伐方式

采伐方法与企业以木材为主的产品的质量相关, 一方面也决定了产品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 因此采伐方式的研究也可反过来帮助提高产品质量。目前采伐工作存在有以下缺陷。

3.1 现行采伐方式对市场经济严重不适应

第一, 存在严重偏激的全年计划性, 无论植物质量如何都先采伐再决定如何销售如何处理, 缺少实际的销路调查, 严重与市场脱节;第二, 森林保护工作理论强于实践, 砍伐千篇一律不合适, 可以尝试调查可用木材种类, 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 不浪费, 不砍伐不需要的木材, 促进生态工作合理发展。

3.2 采用限树种、限径级的择伐作业方式

尽管完整片区的资源数量减少, 但是总体资源还是有的, 一些中龄林以及近熟林, 一次性采伐带来的效益实际上不如延长时间后的效果。采伐该类林木也有一定说法:首先, 掌握资源总量, 掌握采伐量;其次, 调查数目品种以及成熟度, 选择性进行造材设计;第三, 根据保护幼树, 有目的采伐的原则, 使用牛马套子等工具, 根据数目种类, 直径等选择性砍伐;第四, 薪酬方面, 承包方式为立方成本, 按照班组以及工段来付给费用。

4 采伐综合技术

4.1 造材规格的确定

所以导致造材规格即使是根据一样的原条也会有差异, 规格不一样的的材料就算原料一样但是也在价值上面有差别, 一般来说长度相等的时候半径较大的木材价格上也更大;而同样半径的木材, 越长, 价格也越高, 根据这一点可检验木材的有效价值。

造材规格由木材长度和小头径阶决定, 木材材积也由长阶和径阶共同决定。径阶相同, 长阶4米的原木材积不等于两根长阶2米的原木材积之和。因此, 林木尖削度越大, 造材长度越短, 出材率越高, 反之造材长度越长, 出材率越低。林木尖削度越小, 造材长度越长, 出材率越高。但对于某一根原条来说, 造材规格的长阶决定了径阶大小, 决定材积的大小 (出材率的高低) 。因此, 造材规格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出材量、木材销售价格以及木材价值总量。在遵守造材“三优三降低, 即优先制特殊材, 优质材和长材, 降低次小径材、等外材的比重”和“三要三杜绝, 即要按计划造材, 杜绝按楞头制材;要量尺准确, 杜绝超长短尺;要对线下锯, 杜绝躲包让节”的原则条件下, 必须根据原条的尖削状况和木材销售价格而造材。

4.2 集材方式的确定

集材是指从伐木地点把原木或原条, 伐倒木向装车场或集材场 (山楞) 汇集的作业, 集材作业是森林采伐最繁重的工序。集材方式分机械集材 (包括拖拉机、绞盘机、索道集材等) , 人力集材 (包括人力板车、人力肩扛集材等) , 畜力集材和自然力集材 (包括滑道、水力集材等) 。每一种集材方式都有其特点及适应条件, 必须全面考虑伐区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 因地制宜选择集材方式。

4.3 集材道的设置

集材道的设置是采伐作业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集材道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开展采伐工作是否顺利, 也关系到集材成本的高低。因此, 设置良好的集材道是非常必要的。设置集材道从坡度、沼泽地、石头地、雨水冲刷, 已发生泥石流、集材成本、出材量等各方面分析, 来确定一条坡度小、建设成本低、集材方式容易的集材道。

参考文献

[1]林涛.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采伐方式的研究[J].林业建设, 1996.

[2]崔以军.天然胡杨林的采伐与更新[J].新疆林业, 1988.

关于森林生态采伐的探讨 第9篇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伐;森林管理;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83-1

森林资源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资源,森林系统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涵养水源、防沙固碳及调节气候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而森林采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手段,采伐方式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的树种结构、林龄结构和林地生产力,进而影响民众的生活生产。因此,本文针对森林资源如何进行生态采伐,满足我国林产加工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采伐策略,以期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森林资源及采伐的现状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4-2008)表明,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与前次(1999-2003)相比,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可见,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良好态势。这表明,我国保护经营森林资源已初步取得成效,林业发展后劲较大。但是,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那么,如何保持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向前发展,除了合理的植树造林、经营抚育外,森林采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主要有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凭证采伐林制度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这些作为森林采伐的依据和保障。但是,森林乱采乱伐、超限额采伐、无证采伐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系统仍不够完善;管理措施落实得不够得力;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知识普及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林业的需求量增大等方面的因素使然。因此,要想发展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生态采伐的探讨是必要的。

二、森林生态采伐的探讨

森林生态采伐是指:依照森林生态理论指导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目的,这种森林作业简称生态性采伐或生态采伐。也就是说,森林采伐是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再生利用。那么,如何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采伐,这还需要我们去探讨,下面我谈下几点建议。

(一)学习森林生态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当今社会是个学习型的社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森林采伐也不例外。首先,要懂得和掌握森林生态的理论,了解什么是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森林生态采伐等理论,这样,才能进行科学的森林作业;其次,要不断的学习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以及国外先进的森林采伐制度,中西并用,寻求适合自己林场的生态采伐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中求进步。最后,合理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的制定也离不开森林生态理论的学习,只有根据造林年度、树种年龄和林种结构等进行合理编制,才能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

(二)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增强林政部门的执法力度

森林生态采伐,要求做好不同的伐区调查设计和采伐作业规程,针对不同经营区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例如,对一般公益林实行以生态建设为主,限制采伐限额,只允许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对商品林区,适当放活林区采伐限额,加大对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此外,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林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加强对林木采伐的伐中监督和伐后验收工作,并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管理,对乱砍乱伐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森林管理信息系统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电脑办理采伐证、木材运输证,建立“两证”签发管理台帐,及时统计林木采伐面积和数量,并根据实际更新造林地块,实时监控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使林业主管部门能迅速掌握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执行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林业监测、管理效率,促使森林采伐朝着生态化方向前进。

(四)加大宣传力度,使森林生态采伐深入民心

森林经营者是执行森林采伐的主要责任人,林政部门应首先做好他们的宣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由点到面,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森林采伐管理新制度、森林采伐分类管理的新机制、森林生态的相关知识以及违反林业相关规定的处罚等。

总之,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和策略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及林业经营者不断的去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做好森林采伐的监测和管理,使我国早日实现数字林业。

参考文献

[1]张会儒,唐守正.森林生态采伐理论.林业科学,2008,44(10):128-131.

[2]罗曲峰.防城港市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8):78.

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第10篇

在目前情况下, 用材林造林树种应选择具有萌蘗更新能力的物种, 即使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成效差一点, 可凭借其自身修复能力形成新的森林, 达到森林的动态平衡。根据当前林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在多年营造林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采伐迹地更新, 采用具有萌蘗能力的阔叶乔木树种搭配10%的针叶树, 使所培育的森林采伐后能凭借自身的修复能力再形成新的森林生态系统, 达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动态平衡。搭配10%的针叶树种可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水平, 提高森林质量和蓄积量。择伐利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较完整, 且没有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因此, 在目前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总结分析的基础上, 就采伐迹地阔叶林培育作一简单的概述, 以供同行借鉴。

1 造林技术

1.1 造林树种选择

选择的树种必须具有萌蘗更新能力强、育苗造林容易、生长快、杆形通直、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阔叶树。根据多年营造林实践, 可优先选用木荷 (Schima superba)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红豆树 (Ormosia hosiei) 、檫树 (Sassafras Tumu) 、锥栗 (C.henryi) 、黄檀 (D.hupeana Hance) 、杉木 (Cunninnghamia lanceolata) 、马褂木 (Liriodendrom chinensis) 等。

1.2 造林

1.2.1 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

松、柏、柳杉采伐迹地中的伐桩无萌蘗能力, 需人工更新造林。带状清理采伐迹地, 每隔2.5 m清理出1条栽植带, 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平行, 带宽100 cm。栽植规格为:2.5 m×2.5 m, 初植密度为1 590株/hm2。栽植带内全部刈除杂草灌木, 保留能成材的阔叶乔木树种 (幼苗、幼树和萌蘗) 。对保留的萌蘗条做好修枝工作, 使之具有良好的干形[1,2]。若栽植带内已有阔叶树, 则不需要重新造林。造林穴的规格选择以40 cm×40 cm×25 cm为佳, 块状整地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20 cm, 造林前, 应将穴内的草根与石块拣出。一般应在12月底完成开挖造林穴。采伐迹地宜选用枫香、木荷、黄檀、深山含笑等树种, 同时搭配10%左右的杉木、柏木、湿地松。栽植的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 苗木规格为1~2级苗。一般选用树种在4种以上。

1.2.2 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

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密度一般要求超过900株 (丛、桩) /hm2, 且均匀分布。若密度小于900株 (丛、桩) /hm2且不均匀分布的, 应及时做好补植工作。采用块状对植被进行清理, 规格为150 cm×150 cm, 其整地、造林穴开挖、苗木规格的选择、造林及新造林的抚育管理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

1.2.3 杉木采伐迹地。

杉木采伐迹地具有萌蘗更新能力, 经封山可恢复原森林, 但由于稳定性差, 植被易退化, 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态功能较不完整, 需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采取带状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清理, 块状整地及造林穴规格等要求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补植造林密度一般以900~1 200株/hm2为佳。其造林配置可采用不规则或规则的方式进行补植。选用深山含笑、枫香、木荷、马褂木、檫树等树种。苗木处理、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造林后3年抚育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 同时应做好杉木萌蘗的选育工作, 促成针阔混交林。

1.3 幼中林抚育

当幼中林的郁闭度达到0.8时, 即在林分开始自然稀疏地形成时及时进行间伐。间伐前应先对林分进行调查, 再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先做好间伐除样板, 经过验收后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以推广, 否则应及时地予以调整[3]。间伐前应对伐除木进行标识, 且保留木和伐除木应标识明显。保留优势木群落, 可适当伐除其外围的部分中等木。应伐除各树种的劣等木、细弱木及过密处的部分中等木等, 对林分中珍贵的稀有针叶树种及幼苗、幼树予以保留, 伐除不良杂草及灌丛。同时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 修枝高度一般不超过全树高的1/2, 使之形成良好的干形。间伐后林分郁闭度易控制在0.6左右。

1.4 择伐利用

当林分 (群落) 中超过10%的林木个体的胸径达到40 cm以上时, 可择伐胸径超过40 cm的林木个体进行利用。伐后及时将采伐的剩余物进行清理, 避免压住林下的幼苗及幼树, 及时做好幼苗、幼树的抚育管理工作。在无幼苗及幼树的地段, 可在林下进行常绿阔叶树的补植。及时对林分 (群落) 中的中幼龄个体进行修枝, 刈除影响保留木生长的灌木及杂草。把现有人工林、天然林逐步导向到自然演替顶极稳定的群落状态[4]。

2 效益分析

采伐迹地中保留、培育了原有的阔叶乔木树种, 可促成异龄复层林,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留下的阔叶树具有较大的生长量, 比新造林的阔叶树生长快、适应性强, 可提早成材。有些阔叶树物种是人工造林, 有些是珍稀物种, 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带状清理植被, 清理带 (栽植带) 与上坡方向平行, 有利于施工, 既可节约造林费用支出, 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对原林地生态环境破坏较少。造林密度适中可减少间伐抚育费用, 又朝着培育大径材的方向, 较符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阔叶树用材林的培育兼顾了生态建设, 其中有10%针叶树可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水平, 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林木质量, 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择伐利用可节约造林费用30%以上, 使林分生长量提高25%以上, 该种近自然森林经营具有抗灾能力强、投入成本低、无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等优点, 可在同一空间森林内同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 较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道圣, 张新民.多树种混交造林密度确定及混交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 2006 (20) :103-104.

[2]张豪杰, 吴道圣.华山松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07 (21) :193-194.

[3]邱孝平.枫香在杉、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造林试验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 1998 (1) :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采伐技术】相关文章:

林区采伐06-11

科学采伐08-06

采伐调查08-26

采伐管理制度07-12

强化采伐管理制度07-26

林木采伐管理问题论文11-17

采伐树木协议书06-23

林木采伐公示制度06-27

森林采伐农业生态论文04-27

森林采伐资源与管理10-18

上一篇: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下一篇:总结体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