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乐趣范文

2024-09-19

探究乐趣范文(精选7篇)

探究乐趣 第1篇

一、质疑实验,实现探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愿望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可设置以下问题情境:在使用天平前,为什么游码必须放置在“0”刻度线上?称量物体时,为什么必须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物体和砝码左、右调换一下行不行?让学生亲自研究、亲自实验、亲自得到结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诱发思维活跃的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如果沾上污物,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又如,在量筒的实验操作中,为什么视线一定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量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俯视会出现什么结果?因此,质疑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实验探究的素材,也是实现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打破常规,实现探究

传统的实验仪器由设计到推广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人们在使用每一种仪器的时候,往往能够牢牢记住仪器的用途,却缺乏对为什么一定要用该种仪器的质疑。这种视经典为权威的思想和不自觉的意识,往往就是教师缺乏创意的症结所在。因此,打破常规,开拓思想,探究创造之门定会向我们敞开。

如以氢气的制取为例,传统的发生装置是由试管和长颈漏斗组成的。可否调换其他仪器来设计装置呢?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可得出许多可行性的实验方案:试管可换成锥形瓶、广口瓶,也可用任何一种形状各异的玻璃瓶,于是自然地引入葫芦状的启普发生器。此外,还启发学生,如果不小心打破了试管的底,能否进行这个实验,还需要什么仪器,家里有没有可代替的器具?经过探究,学生知道了利用烧杯或家里的玻璃杯等,和破试管一起也可组成装置,用于制取氢气。经过学生的探究,不同的实验仪器连接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就诞生了。还有收集装置的变化,可用洗气瓶代替集气瓶,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等。这些简单的设计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传统并不一定是权威,打破常规,无疑也给我们提供了实验探究的课题和实现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改进实验,实现探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越前人。”对一个传统的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有时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实验装置连接的仪器,会产生有毒的尾气,操作不方便;有的实验反应时间过长,不利课堂教学等。这些又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传统实验中,需要预先制取CO并收集在贮气瓶中,仪器繁多、操作烦琐、所需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还要吸收尾气,否则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据此,可对此实验实行如下改进:事先在实验室用排澄清石灰水的方法制备一瓶CO,瓶内留有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用橡皮塞塞紧。然后,准备一个与上述一样大小的单孔橡皮塞,孔内插上一根与孔一样大小的玻璃管,在橡皮塞上端的玻璃管用橡皮胶头密封,另一端玻璃管上绕上铜丝,待用。在课堂教学时,将玻璃管以及铜丝一起在酒精灯上加热,使铜丝变黑,迅速用这个塞子塞紧盛有CO瓶子的瓶口。此时,很快可以看到黑色变红色,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十分简单明了,任何连接都不用,更不必担心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还有铁、铜、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可将实验改进为用投影仪配合来做。先把铁丝、铜丝、镁带绞成相应元素符号“Fe”“Cu”“Mg”的字样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再把培养皿放到投影仪上,打开投影仪,然后再将盐酸倒入培养皿。改进后的实验优于原实验,极大地方便了全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可比性强,可直观明了地看出这些反应的剧烈程度、气泡的大小等。因此,改进实验又是我们实现探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合理演示危险实验,实现探究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常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不仅使实验增加了难度,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教师也尽量避开这些实验,只是填鸭式地给学生正确的理论与方法。殊不知,这些实验的操作蕴藏着很丰富的内容可供学生探究创新。如在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如果向硫酸中加水会产生危险,但如何使学生看到操作的危险性呢?直接向硫酸中滴加水,沸腾而飞溅的液滴很小,持续时间又短,可视性弱,且又不符合实验的规范操作。我就将这个危险实验与学生讲了,此时有学生就提出烧杯口用玻璃片盖住挡一挡;也有的学生指出了该方案的不合理性,持反对意见,认为玻璃片盖住了烧杯口,滴加水不方便。于是,通过学生的争议,启发我用玻璃漏斗改进了实验:将少量浓硫酸放入烧杯中,在一大漏斗内壁贴上几条p H试纸,然后将此漏斗倒立在烧杯上,用胶头滴管吸足水,伸入漏斗管,接近硫酸液面时将水滴下,水立即沸腾,虽然飞溅的液滴还是很小,但在p H试纸上产生的红色斑点能很好地说明水注入硫酸的危险性。此实验安全、形象、生动,且富有启发性。因此,危险实验也是诱发学生实现探究的一条很好的重要途径。

「拓展」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第2篇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生活里的许多事物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所以,老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细致入微地对学生渗透生活观念,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积极探究教学中的问题。

案例回放

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孙艳霞老师,在给学生们讲“齿轮”这堂课时,刚上课就给学生拿出了一个齿轮模型,然后说:“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这种模型的轮子,你们认识吗?知道它叫什么吗?”

“知道!我见过好多次呢!”一个男生回答。

接着,孙老师把两个齿轮模型贴在了黑板上,一个齿轮模型中贴有“齿”字,另一个贴有“轮”字。

“那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啊?”孙老师问道。

“自行车上就有。”那个男生说道。

“那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其他同学想知道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齿轮。而要研究齿轮,必须得有齿轮才行。我们的桌子上有一些材料,可以制作齿轮。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一个吗?”

“能!”有几个学生大声回答。

“好。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最好做出三五个来。如果给你们5分钟时间,你们觉得能完成吗?如果要把齿轮做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好!我现在开始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率先完成任务!”

一眨眼,时间到了。

“请把你们做的齿轮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嗯!老师发现,有的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5个齿轮,很不错。不过,有的小组虽然只做了3个,但是做得很精致,也很不错。同学们,做齿轮不容易吧?谁给我们谈谈做齿轮的感受呢?”

学生们互相观看同伴制作的齿轮,并谈论自己在制作中的感受。

“现在齿轮做好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块泡沫塑料板、几根小铁钉,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结果发现有的齿轮根本就转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老师,我们的齿轮转不起来!”一个学生喊道。

“那是怎么回事呢?你再仔细看看。”孙老师反问道。

“呵呵!可能是我们的小齿轮不够圆、齿不均匀造成的,因为,齿轮组合在一起时,如果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就转不起来!”

接着有学生说自己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同时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

“哦!有那么多问题会影响齿轮正常工作啊?”一个学生做了总结性的惊呼。

“是啊!看来,我们做的齿轮,问题还真不少呢?大家想一想:要想让齿轮正常工作,必须达到哪些标准呢?”

“齿轮应当是圆的,而且齿的大小要均匀。”“两个齿轮的齿还要能很好的咬合。”“齿轮的厚度要合适。”“轮轴要在齿轮的中心点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没错!其实想做成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们知道吗?建国初期,我国根本就没有自行制造齿轮的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能批量生产齿轮。所以同学们不要灰心,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齿轮制作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做几个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

……

案例解读

齿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对于它的制作方法、用途以及什么样的齿轮能更好地工作,恐怕大多数学生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孙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齿轮,是否知道齿轮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齿轮”强烈的探究兴趣。

在学生对制作齿轮、使用齿轮的探究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齿轮的想法,也解决了很多疑问,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试想,如果孙老师上课时不以齿轮模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提几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能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讲解吗?课堂氛围能达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吗?肯定不能。

踏上发现之旅体验探究乐趣 第3篇

一、激发探索兴趣

用发现者的眼光去阅读一篇课文,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切入。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每一篇课本都有自己的主线,主线既是课文情节推衍的线索,又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火索。在开放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应超越“让学生掌握阅读主线”这一层面,并转而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这条主线。因此,教师应该从课程开始就定下“自主探究”的教学基调,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自身定义为引导者,才能引导学生踏上发现之旅。

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在课前预习中,可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了解“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应就预习作业的课题在课堂上组织一次简短的交流发言,鼓励学生就预习课题发表个人观点,并着重强调发言的个性色彩。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这个故事有深入了解,为学生认知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做好铺垫。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如“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碰巧有一位名人也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产生过深厚的兴趣,并且还作了一首诗……”以上几个环节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阅读线索的发现者。

二、营造教学情境

开放教学注重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因此,需要相对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此,教师可以将图画、音乐、语言描绘等教学资源整合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感官体验氛围,让学生由学习者变为观赏者,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力,并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从教学的连续性来看,学生在导学阶段发现的线索,能够在情境教学中得以拓展,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归于课文内容之上。

例如,衔接上面的案例,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富有激情。但过度活跃容易造成思想偏离教学活动现象的产生,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氛围的调控者,应在一张一弛之间,使学生的思绪重新回归到课文中来。在讨论过后,教师可将话题引到诗上,即运用多媒体情境营造法,顺势为学生的热情降温,然后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选择富有民族风格的背景音乐来凸显题材。在画面上,可充分运用繁星和夜空作为点缀,从视觉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天堂”的遐想空间,再配以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就能营造出一个轻松、舒缓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可通过课件标注出全诗的断句与重音,并鼓励学生根据标注来朗读,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朗读中波动起伏的韵律之美。这样做可使学生从观赏者向体验者过渡,为自主探究环节教学做好铺垫。

三、引导自主探究

开放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线索并实现自主探究,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摆脱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转而在思维方式、思考方法等方面进行渗透,将自身的阅读经验或直接或间接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解读框架,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体验者。

1梳理文章脉络

学生对文章框架的熟悉,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基础。正如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线一样,文章的框架大纲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情感的渲染,都是以框架为纲的。提炼文章框架是自主探究的第一步,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按自然段提炼大意,若是诗歌作品,则可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或描写的景物顺序来提炼。

例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引导学生提炼诗中描写景物的顺序,即先写“街灯”、“明星”,再回到“街灯”,然后思维跳跃,直接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再写“牛郎织女”,写天上的“流星”和他们手中的“灯笼”。在这一连串的虚实结合景物的归纳当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随后即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环节的学习给出一个定论,即全诗以“托物言志”的形式抒发情感。

2探究写作特色

在体验文章情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自然要探究其写作特色,这是对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化,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每篇文章都有极富个性色彩的写作特色,这一点与其所展现的主题相关,也与写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联。

以上面的课文为例,作者主要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艺术手法,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诗中找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句子,并发表个人体会,教师针对这些观点在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提炼、提升。如“街灯—明星—街灯”的转换,展现了作者在虚实之间的联想;描写“牛郎织女”的片段则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作者生活在黑暗年代,但并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因此便借用具有相当民族文化基础的神话故事寄托向往,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拓展阅读练习

课堂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堂练习,较多地运用“问”与“答”的形式,这种练习形式单一且过于直接。与之相对,开放教学则通过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改变了传统练习枯燥机械的模式,给每个学生以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便于学生结合自身情感经历或生活经验来解读课文,从而完成“思想再创造”的实践学习,使学生成为一名创造者。

开放式的拓展练习,体现在练习题目“问”与“答”的开放性上,也体现在教师评价的开放性上。以上文为例,教师抓住“联想”与“想象”两大写作特色,引导学生对诗中相关内容展开联想或想象,并通过故事或散文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回答要突出个性,这一要求会迫使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再回答。这样的问题从思想上来看,可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语言运用来看,可加速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过程,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收者向语言创造者转变。

让地理课堂充满探究的乐趣 第4篇

(一)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原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是新课标对学生的一大能力要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更是两次提出“鼓励学生采取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地理探究式教学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 有效组织学生通过感知、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彻底摒弃了重认知的传统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 侧重知识的运用, 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获得新知识并培养能力, 学会地理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

1. 转变观念。

(1) 转变教育观, 变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为能力传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与中外记者畅谈中国教育》中谈到:“学习必须重在培养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它包括寻找知识的能力, 处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要在思想意识上强化这样一种认识:教师要选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求得彼此不断发展的过程, 要从根本上打破“教师唯教材———教材是真理、学生唯教师———教师是真理拥有者”的思想观念, 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 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 在探究中建构新知识, 发展技能, 培养能力, 使课堂涌动生命。

(2) 转变师生观, 营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未来教育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在美国, 教师是在学生圈子中的, 甚至在课堂上分辨不出哪个是教师哪个是学生。特级教师魏书生主张“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向学生敞开, 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行的地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唯一的,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状态, 他们才会心情愉悦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创新思维也才能孕育、诞生。教学中要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场景, 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 调动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 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思维敏捷, 有话要说, 有话敢说。

2. 转变角色。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人”。在探究式教学中, 教师充当的角色应当是:

(1) 组织指导者。因受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习惯于当“听众”, 接受灌输,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同时学生身心也尚未完全成熟, 往往自主性与依附性并存。因此在地理探究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当好“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设计地理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创设提供发现问题的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 当学生探究遇阻、产生畏缩情绪时, 要积极加以引导, 循着学生思路想, 并提出质疑, 提供可深入思考与探究的思路或方向, 促进探究的持续进行, 直至问题的解决, 实现在“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

(2) 合作参与者。探究式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共同探究”, 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伙伴, 要以自己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在合作参与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研讨, 加强师生的互动, 产生师生之间心灵智慧的碰撞, 撞出思维的灵感和创造的火花, 不断促进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和发展。

(二) 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组织合作学习。

研究型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是以课题为形式的自主学习, 它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师可将其教育观念和方法应用到课堂之中, 实践“短、平、快”的地理课堂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问题研究”等内容, 或提供相关素材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 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 从中产生困惑, 形成问题, 并作进一步的探究。实践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个性、知识结构及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研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协作小组, 各成员齐心协力, 互相讨论、交流、质疑和帮助鼓励, 共同探索。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后, 阅读关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有关材料, 比较、讨论两个工业区在区位条件等方面的的异同, 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借鉴鲁尔区整治的措施, 提出合理解决辽中南工业区面临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实践表明, 这种方法易使学生积极地对待学习内容, 发挥个人的最大智慧与能力, 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注意不能整堂课运用这种方法, 这易使小组成员偷懒吃“大锅饭”。按照R·T·约翰森的研究表明, 课堂上协作学习方法最好占用一堂课7%到20%的时间。

2.“链接”真实社会, 尝试地理案例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的口号是“为迁移而教”。地理学科正向应用性方向发展, 强调学以致用。运用已有地理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也是地理新高考的要求。新教材新大纲鼓励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 事实上, 新教材中地理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如《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就是通过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等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的。教学中运用教学案例, 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相“链接”, 将地理的学习任务置于社会真实问题之中, 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使学生逐渐学会根据信息综合分析社会现象, 自主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感到学有所用。

3. 利用网络优势, 引导学生探究。

有位名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从媒体获取有用信息的人。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 各种各类信息铺天盖地,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多样化的优势, 特别是Internet网络, 用之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会学生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寻到相关的有用信息,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通过自主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筛选、归纳整理和加工创新, 最终解决问题。针对课堂教学实际, 教学中宜先建立教师虚拟网站, 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 形式可以是图片图像、表格数据、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访问阅读, 自主探究, 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公告板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交流, 发现问题, 直至解决问题, 并从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设置“more”链接键, 就学生可能感兴趣而非教学主要内容的部分由学生作个别的进一步深入探究, 并可以电子邮件形式与教师在课余进行互相交流。还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 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渠道和领域。如学习“天气与气候”时提供“中国气象在线”。

感受乐趣 分享乐趣 第5篇

----------六年级语文下期“乐趣”主题单元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乐趣”,能够发现乐趣,与他人分享乐趣。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高雅的乐趣、高尚的情操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主题导语:

热爱生活的人,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乐趣吗?今天,我们来进行“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

二、理解乐趣:

1、回想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乐趣都体现在哪儿?请结合课文谈谈。

(有喜又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古诗中,诗人的乐趣在劳动中。《山中杂记》,冰心的乐趣在与动物的关爱与平等交流中。

2、其实,乐趣就在我们身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只要仔细观察,细细品味,内在的乐趣就会被我们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趣呢?(出示课件:理解乐趣)

3、乐趣都体现在那些方面呢?你认为还体现在那些方面?(生补充)

4、怎么才能感受到这些乐趣呢?

(老舍爱养花,因为他人热爱生活;冰心爱和动物交流,因为她有一颗博爱的心;爸爸喜爱爬树,因为他热爱大自然。)

过渡:真正的乐趣,往往要和“爱”的情感融为一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才会在平凡的、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和感受到常人所忽视的乐趣,这种乐趣也使生活充满情趣,满地阳光,同时,这种乐趣也会影响身边的人,使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清晰起来。

三、感受乐趣:

1、那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哪些事充满着乐趣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乐趣。出示课件。(感受乐趣)

2、这些乐趣体现在哪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你都喜欢做什么事呢?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从中选取最具有乐趣的事,用简单的词把你们的乐趣写在黑板上,与大家共享。注意乐趣相同的不要重复写。

生板书:

过渡:从大家的乐趣中,可以感受到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四、表达乐趣:

1、如果把你的乐趣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该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表达呢?(出示课件:表达乐趣)

2、表达方式可以是说明书、可以是解说词、可以是一篇记叙文。写法提示:

解说词:

风土人情、传说故事、地形地貌等 说明书:

结构、用途、目的 等

记叙文:

既要记叙事情的过程,又要记叙事情的乐趣。

事情的过程要具体生动,详略得当;要有真情实感。

3、根据老师的提示和你的实际,请将你要写的内容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示出来。(展示)

4、按照不同习作类型写法的提示,想想你准备写哪些具体内容?然后列出简单的提纲。过渡:有了基本的方法,有了简单的提纲,我想一篇好作文很快就会从你们的手中诞生。请你们回到教室,利用3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习作,我和老师们静待你们的佳作问世。

五、独立习作。1、30分钟;

2、独立完成;

3、努力运用学到的词句和方法。

教学反思

张爱梅 即兴开了两组开头结尾,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感受抒发出来,尽可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尽管要求过高,但要让每一个同学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尝试着去写,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围绕“兴趣”写一篇作文,采用开门见山、“先情夺人”的开头方式,使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新奇感;中间的叙事也做到了选材于生活,真实生动感人,在叙事中表现这个兴趣所带来的启示或感悟;结尾采用抒情式结尾,亦显得感情浓烈,得以升华。在学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写下刚才说的话,写得认真快速。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200字左右。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这堂课我认识到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有关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课评课稿

张爱梅

作文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作文题材。把写作内容生活化,具体化。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前导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韩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这次自由写作的重、难点是“怎么样才能抓住场景特点”,整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学过程的着力点放在了这一重、难的突破上,这次作文导写之所以能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

在数学实践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践;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应挖掘数学特有的魅力,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在知识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亢进状态。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看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内角?内角在哪里?有几个内角?内角和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等问题。在学生的理解和交流中,大家找到了内角,明确了内角和的意思,凭着自己的“感觉”解决了两个问题,同时提出了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留足探究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掌握探究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学中,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条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思维的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这种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学中教师不仅鼓励学生独立探究,还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了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当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后,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验证猜测是否正确。有学生想到了量,老师又问:用什么量,怎么量?学生思考交流测量方法后,教师小结学习建议。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渗透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的研究活动起到了指导性的意义。小组合作量完后教师师统计各组测量结果。教师这样问: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三角形来测量?当学生说明理由后,教师说的:提醒大家以后在研究时选材要考虑周全。这不仅注重对研究结论的总结更加固了对研究方法的指导。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大家测量结果不一致时,教师让学生在二次验证后再来讨论为什么刚才的测量结果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折、撕、拼的体验,所以很容易想到可能是测量有误差的原因。

再如,在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学生一起说内角和各是180度,这时两个三角形逐渐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教师问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很多学生脱口而出:360度。有的学生认为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是个锐角三角形,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再次深刻的体会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了探究发现的方法,提高了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享探究喜悦,培养探究能力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围绕某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知识共享。这节课笔者不仅注重了学生个体独立探究,更关注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例如,学生提出猜想后,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探究活动前教师师出示学习建议:①小组同学先商量需要测量什么样的三角形。②测量时组内同学进行分工,认真测量角的度数,可以两人合作。③完成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在学生探究谈论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一下几点:

①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

②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

③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4.实践运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通过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是对数学教学的首要的整体目标。因此,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出的结论与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体验数学活动的愉悦性和处理问题的优越性。这一阶段既有利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及在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态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练习的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本堂课在设计练习时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如:解题策略的开放。直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老师还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能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是谁发现这个定律的?其他多边形有没内角和,要怎么求?三角形有内角,那它有没有外角,外角又会有什么规律呢……

5.重构评价体系,激励探究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注重标准化测试。这种评价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也消解了知识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探究教学把知识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结果,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建构独特意义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评价决不是单一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过程。促使学生深入地更有效地探究下去。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及师生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比如在上述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是你们经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实验发现的。回顾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梳理研究的步骤。促使学生通过对发现过程的回顾,去感悟探究发现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如何去探究新知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并且注意在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学习在内的其他学习方式。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银泉.小学数学探究学习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第7篇

【关键词】探究 问题 学生体验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45-01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对教材的准备越来越精细,对阅读和写作的指导越来越规范,教师们在努力探求读写的规律,这都是教师们敬业的表现。但当我们迫不及待地传授规律,看学生被动的接受,简单的模仿,接着被强制性的训练时,我们是否想到,没有学生个体思维的参与而得的规律和方法,是否还能引起学生的学的兴趣?语文是一门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语文的学习对人影响深远。它对人外在的作用是可作交际的工具,对人内在的作用则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美好的情感及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能力,而学生所认为的语文乐趣也在这两个方面。假若语文学习就是接受教师体验的知识,记住教师的观点和结论,然后用这些去应付各种训练,没有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乐趣怎么得来呢?

很显然,传授式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体验到语文乐趣的。“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也就是说,乐趣从收获中来,而收获从劳动中来,这里的劳动指的是脑力劳动,而“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以此联系的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教师的任务不是精心设计如何将自己获得的体验告知学生,而是通过强调探究过程并引导学生加以反应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师的任务不是判断学生探究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要鼓励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并在此习惯中获得思维的严谨和深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所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做一个能思考的独立个体,不做简单的接受者与模仿者,亲身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意识非常重要。

探究产生于问题,知识来源于探究。但探究又不是教师的问题组合,因为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本身就可能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是强加意念于学生,是对探究行为的约束限制。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中,教师提出诸如“在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恩格斯概括了马克思哪两个方面的贡献?”“第6段列举了两种程度不同的‘喜悦,哪种程度深一些?”的问题,这里的“体裁和表达方法”“两个方面”“程度不同”等用语是教师的阅读体验,具有较强的暗示作用,就约束了学生的探究行为。有的教师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只有一个问题,“阅读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贯穿整个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宽广的思维空间,也利于探究体验的发展。这一探究可以激发和控制学生对文本的注意过程,以及在得出结论、确定新的研究内容、采取行动及出现更好结果的过程中体现出对文本信息的思考、判断、加工与再创的过程。

语文内容丰富,外延广阔,怎样的探究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呢?

探究需要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设一个能真诚交流的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在涉及到观点时,教师和学生应平等的参与研究和讨论,而不是教师提出强制性的规范性的要求。这样,学生的心理就是轻松的,思维是自由、清晰的。这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发现文本价值,感受优秀文本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感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并对其做出不同的思考和判断,甚至是创造性的判断。这也利于学生勇于表达个人对文本的体悟,并在互相倾听中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并且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表现自我,能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因此更乐意深入思考。这种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可以使他们获得劳动的自豪感,以此体验到语文之乐趣。

探究需要合理的问题情境。学生作为探究者明确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课程内容转化为探究的主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知识兴趣联系在一起。“在学校里,学生思维训练失败的最大原因,也许在于不能保证像在校外实际生活那样,有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我们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令学生感兴趣的事件,甚至媒体上令人惊诧或难以置信的奇闻轶事,作为激励性的事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阅读《李娃传》《婴宁》这些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作品时,可以联系当下的女性形象,探究女性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阅读《赵氏孤儿》,可以比较陈凯歌的电影作品,探究某个细节安排的合理性;读《垓下之战》,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探究相羽成长历程及其性格养成与其命运的关系。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并且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建立了联系,在这样的探究中,不怕学生体验不到语文学习乐趣。

教师还完全可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迈出探究行为的第一步。传统教授《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就是从学生介绍创作背景开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赏析人物,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文本分析得比较透彻,学生听得也很认真,表达也够清楚,双边活动可谓充分,可时间一长,基本不留什么痕迹,之前的劳动等于白费。我们可以改换一下教学的方式。首先我们不能摆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架势,我们和学生一样是平等的阅读者,面对同样的文本,我们都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从这些体验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我的学生提出了以下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在事件发生时写下这篇文章,而是两年后才写?”“五个青年被害后,上海的报纸为什么不敢载这件事?”“作者为什么详写柔石?”“‘迂有什么意思?他的‘迂为什么会改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逃走躲藏起来,是否看出他的懦弱?”“作者反复写‘前年的今日‘去年的今日‘今年的今日,有什么用意?”“为什么说还是没有写处的?”“‘我究竟懂得了什么?”“题目怎么理解?”……梳理这些问题,与从前预设的问题差别不大,但经由学生思考提出,也就为探究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这些问题,为分类探究做出准备;继而学生根据文本或参考素材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的充实感自然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无论什么形式的探究,教师都应对学生的探究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要将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探究中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等方面作为评价重点,以此正确引导并激励学生的探究行为。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学习体验,积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方法,并以此提高语文素养,丰富并指导自己的人生。

参考资料:

[1]单中惠.教育小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探究乐趣】相关文章:

乐趣阅读09-09

研究的乐趣06-03

运动的乐趣09-23

享受数学乐趣05-28

工作充满乐趣07-17

生活乐趣作文08-20

童年乐趣作文08-30

怎样激发写作乐趣07-24

充满乐趣的评价07-31

感受教育的乐趣08-03

上一篇:突出危险工作面下一篇:防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