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教育范文

2024-05-29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精选11篇)

产学合作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质量,监控

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将课堂与工作学习结合,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 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 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思考的教育。[1]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特色, 学校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年三学期, 工学交替”的“薄三明治”模式, 率先在国内进行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发展至今, 已形成体系, 学校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模式, 保证了较高的就业水平和专业对口率, 每年学校都有几千人参加产学合作教育。

近年来,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产学合作教育已由“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但由于参加人数多, 外省学生比例逐渐增大, 而质量监控方式较为单一, 难以进行有效监督, 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有些学生并未真正参加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有些通过家属关系敷衍过去, 这导致部分学生产学合作质量不高, 实践能力、社会经验未能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针对产学合作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重点讨论如何有效实现质量监控, 建立产学合作质量监控体系。

一、健全学生利益驱动机制, 提升学生思想认识

学生是产学合作教育的主体, 产学合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整合学校和企业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采取课堂学习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模式来培养适合不同岗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学生对产学合作的认识理解不同, 期待就不同, 所持的态度和认真程度就不同。产学合作质量不高, 影响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是学生参加产学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 学生没有深刻理解到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和对他们的“好处”, 学校和雇主单位没有建立起清晰明确的激励措施。因此, 在产学合作教育前, 学校要建立好利益驱动机制, 给学生上好理论第一课, 做好动员, 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到产学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树立起积极参与到产学合作中的自觉性。这会是提升产学合作教育质量最有效的保证。

二、规范管理, 完善产学合作教育制度建设

对于在每个阶段如何有效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要让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明确如何开展产学合作, 达到规范化。同时雇主单位与学校有着不同经营理念和目标, 在产学合作的认知上也有本质上的差异。为确保产学合作的成效, 双方在合作前必须进行充分讨论与沟通, 选定适合的合作方式, 并通过良好的程序执行。可见, 产学合作的落实必须通过良好的规范管理和执行模式, 才能使双方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 达成预期的合作目标, 且乐于积极参与, 进而得以建立学校与企业间良好的长期关系。同时在明确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建立正规的文件, 是提升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学校、学院、雇主单位多级联动制度

全程的监控是保证产学合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学院和雇主单位间需要根据产学合作开展的方式建立起多级联动制度。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监控体系:

1. 学校全局把关, 实行有效监督

学校在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在工作过程中要有效实行监督管理。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校产学合作中心在准备阶段对雇主单位严格筛选把关, 给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在工作期间组织“督查队伍”, 以走访、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校领导也实地走访考察, 在督察学生同时不仅让学生感到温暖与重视, 也可以坚定学生做好产学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效提高质量。

2. 充分发挥好学院协调员作用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每个产学合作学生都会安排一名老师担任其协调员, 进行全程指导与监督。在安置阶段, 协调员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雇主单位的选择, 在督促同时把关好单位质量;工作学期中, 协调员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 了解学生实时动态, 及时处理好学生遇到的难题, 提高产学合作质量。同时保持与雇主单位沟通联系, 通过实地走访切实了解学生实况, 进行更有效指导, 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监督。总结阶段, 协调员做好评分与评奖评优工作。

3. 充分发挥好雇主单位“导师”的作用

传统上的监督已不能起到好的效果。而产学合作学生在雇主单位都会有一位带教老师, 通过带教老师的管理与监督可有效反映实际情况。因此, 学校和学院可通过多种合作方式, 与雇主单位建立起“导师”负责监督制度, 明确雇主单位导师的职责, 请导师在安排学生产学合作同时,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为人处世等状况, 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 排解学生的思想负担和消极情绪, 使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学院协调员也要与雇主单位导师保持实时反馈沟通, 全方位了解学生动态, 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产学合作质量。

通过建立起学校、学院、雇主单位的多级联动制度, 可在产学合作的每个环节互补监督, 真实反馈情况, 并及时进行监督与指导, 有效保证质量。

四、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充分发挥总结评优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合作教育成绩是对学生表现综合评价的重要尺度。制订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有助于促进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保证产学合作质量, 也有助于学校产学合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产学合作的目标。协调员和雇主单位带教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 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意见与建议。可通过档案法, 对产学合作过程中反映学生水平和成长的材料进行收集, 并进行适当评价, 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最后的评价结合雇主单位带教老师和学校协调员的综合评价, 做到公平公正。在总结阶段, 做好总结评优工作, 通过组织不同层面的分享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产学合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由“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进行转变, 如何提高质量,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对工作质量进行监控, 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开展过程中要切实提高学生对产学合作的认识与认同, 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的产学合作监控体系, 以各种产学合作管理文件、管理制度为基本要素, 以产学合作管理系统为平台, 学校、学院、雇主单位多级联动, 对产学合作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保证产学合作的规范实施和有效监督, 真正实现产学合作质量的提升, 实现产学合作的育人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产学合作教育 第2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重庆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实践效果,论述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拓展大学本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拓展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

1“教育”是合作教育的核心

合作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与社会紧密联系,在这一模式中,用人单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合作教育的教育属性,人才培养仍是合作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在这一模式中仍具有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是合作的主体。合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也是学校的“主业”,用人单位主要是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挑选人才或通过人才的使用达到提高生产的目的,因此合作教育应姓“教”。(2)学生的需求是合作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学生在合作教育中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合作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合作教育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进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已逐渐成为他们的普遍要求。只要顺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合作教育就有了发展的机遇。(3)人才培养是合作教育的“中介”和“结合点”。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企业最关心的是学校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适应市场运行规律,调整发展机制,迎合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合作教育的目标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进入岗位工作或参加科研,从而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通过生产和科研的实践,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从中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接触生产和科研的实践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接触社会,在生产和科研的实际中与人打交道,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现代科学技术离不开合作,离不开团队精神,只靠个人独自钻研,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的例子越来越少。通过在实践中遇到困难,遭遇挫折,经过奋斗解决困难,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实践已证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系统内的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到实践中去锻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无疑是有利于上述素质形成的教育形式之一。

二、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展大学本科教育的途径及效果

重庆大学经过20多年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持之以恒,形成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一个校董会的产学研结合的组织与运作模式,拓宽了产学研结合办学的道路。

1促进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

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重庆大学把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加强与董事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调整学科和专业,促进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如电气工程学院的高电压技术专业将“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共同开发新产品”作为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的结合点,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面,参与高电压实验基地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单位从西南地区发展到全国输变电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行业的30多个企业,使高电压实验室跨入了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先进行列,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其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产、学、研合作,提高高电压技术专业办学水平”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通过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引进国外大型设备,成功地建立了国内先进的以焊接机器人、自动弯管生产线为代表的实验基地,吸引铸、锻、焊三个专业加入到以此为依托的模具研究工作中,为铸造、锻压、焊接三个传统专业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德才兼备、学术水平高、充满活力、长期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的保障。因此,重庆大学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始终把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广大从事本科教学的老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我们选派专家、教授到董事会单位兼职,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同时,把发扬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作为主旋律,以“传、帮、带”引导青年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每一个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研究中,为每一位老教师配备年轻教师做助手:在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过程中,安排青年教师作为指导小组成员参与协助指导。更重要的是,聘请了多个董事单位的专家为我校的兼职教授、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参与合作项目研究,教师在通过合作项目研究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充实了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促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重庆大学在实行办学体制改革,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过程中,与校董会董事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在培养本科生方面,学校和部分董事单位曾共同进行“3.5+1+0.5”联合培养方案的尝试,该方案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成为有效拓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生物工程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中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积极推行两段渗透式本科教育,即在大学本科一、二年级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三、四年级以专业培训课程为主的同时,开展研究生与本科生“一帮一”的活动,让本科生从中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和刻苦钻研精神,从而启发与调动本科生的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本科学生较早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包括和董事单位合作的研究项目,使学习和研究均有所收获。我校绝大多数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属于工程设计、专题研究、产品开发等类型,这三类选题占总选题的比例近三年分别为:90.03%、92.13%和85.66%;来源于生产、工程实际的(包括结合科研、结合生产和实验技术开发三类)近三年分别为60.84%、64.49%和72.79%。这种“产、学、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并综合了高等学校与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增长了实践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了工程设计能力和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4促进教学内容改革与专业教材建设

广大教师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科研任务,教师将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累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将科研和工程实践中掌握的高新技术知识、科研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贯穿在教学中,并结合自己研究与生产实践过程的经验进行授课,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根据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开出新课程。如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开出的“生命科学导论”、“仿生学”、“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等。机械工程学院还构建完成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工程设计与实践教学三者有机结合,而又独立设课、自成体系、协调发展的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平台。科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科学研究的成果溶入教学内容,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本科课程教材,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5促进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产学研结合,我校与校董会成员单位及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涵盖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学科的教学实习基地197个。与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联合建成了“重庆大学——美国微芯公司PIC单片机实验室”、IBM技术中心、CA技术中心和SUN培训中心等。通过一系列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实习基地与实验室的建设,实施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拓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将科研成果和最新知识与前沿技术及时充实进教学内容,开设出了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实验课程,并普遍安排于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之中。通过产学研结合拓展本科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和引导本科学生较早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有条件尽早接触科研、参与科研,通过教师指导和实际参与,培养了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3篇

1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引起教育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它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针对性强、适应性强的人才,对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2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

2.1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2.1.1订单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依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计划,在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与计划,双方共同培养用人单位的预备“员工”,学生毕业时,经用人单位和学校考核合格后,用人单位依照“订单”吸收毕业生到其单位就业并签订就业协议。

2.1.2“X+Y”模式

“X+Y”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培养计划分为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在正常情况下,学生首先是完成学校X学期的理论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再参与Y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工作。

2.1.3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在学生教育期间内采用多次交替在校学习与校外工作两种培养方式,在完成学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使学生不断循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从最大限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2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

2.2.1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财物力代价,企业必须处理好庞大的支出和短期微小的成效的关系,与学校一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且大批量学生参与生产实习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作,影响企业生产效益,再者,让学生顶岗实习风险较大。企业不仅要承担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意外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学生因错误操作造成的损失,企业对此心存畏惧。

2.2.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的国情特色决定了离开或缺乏政府和领导机关的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将很难开展。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是合作教育不断朝纵深发展,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缺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以至于出现违约、安全事故等情况处理时无据可循;缺乏建立专门的合作教育管理协调机构,监督、调解企业学校双方利益;在激励机制上缺乏相应的体系,如给予人财物的支持或者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等。

2.2.3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不适应合作教育开展

学校仍难以彻底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和单一化灌输式的象牙塔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也大多停留在专业考试成绩上 ; 部分老师专攻学术研究,缺乏企业实战经验,以至于讲授内容滞后或者与企业实际相脱离。教学计划时间安排较为短暂且经常和实习时间需求相冲突,导致实习的时间不够长,实习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实习效果因而降低。此外,随着每年课程课时的缩短再加上课外实践的时间,学校教师大多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干扰其常规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老师只能对理论基础知识轻描淡写,学生只是掌握一二,缺乏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寻求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方面上,学校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据了解高等学校一般情况下都坐等企业来校洽谈合作教育事宜,缺乏“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性。

3 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

3.1 政府层面

3.1.1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星分布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条例中,如1992年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内容较为单薄,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我国应通过立法,制定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法规,完善合作教育有关法律法规,改变以往产学研合作教育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有规不依、执法不严,政策不配套的现象,从法律法规上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地位、重要性及必要性,促进合作教育发展,使产学研合作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3.1.2建立管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

由于高校与企业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任务,相互之间难以沟通协调,且目前大多数省市尚未建立起管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我国应成立各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设置专项基金,明确并发挥好专门机构咨询、指导、扶持、决策、监督等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3.1.3 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激励机制及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政府下达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鼓励性指令任务,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给予在财政、提职、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激励机制,如允许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免交一定的税收,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评选优秀学校、优秀老师的必要条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学毕业后可缩短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生活补贴等。此外,政府应协调好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定期检查督促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

3.2 企业层面

3.2.1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期效益

产学研合作教育耗资巨大且没能在短期内达到预想效果,使企业参与积极性降低。面临这种情况,企业应用战略眼光看问题。领导人应克服片面追求任期内短期效应的急功近利行为,认识到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提升产品知名度及技术水平等长期发展利益。明确企业作为人才需求者和培养者的双重角色,强化企业对教育的责任意识,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3.2.2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微观管理与运行

实习期间,企业安排专职员工统一管理学生且为每位实习生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导师除了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外还得积极了解学生日常动态,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心得体会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各面内容,指导、敦促、检查学生撰写实习总结和毕业设计等,引导学生从“校园人”往“职场人”转变。

3.2.3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整个过程

合作教育前期,积极参与合作教育的专业没置、课程选择、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等工作,从社会市场需求出发,为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细微管理,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问题。合作教育后期,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估,听取学校、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合作教育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3.3 学校层面

3.3.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实践

虽然我国已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但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分数,轻技能的现象,大部分的教学模式仍以学生被动接收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很少,考核方法仍以理论笔试为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销性”;杜绝迷信考试,将考试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认真研究、实验,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

3.3.2大力培养“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

教师是合作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拥有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合作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合作教育事业,因此,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让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和生产一线,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增加实践经验。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教,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此外,应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聘任机制,鼓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合作教育,将实际操作技术带进课堂。

3.3.3挖掘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内动力

学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参与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是做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之一。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较少考虑学生需求,导致大部分学生始终未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有时由于学生过于被动而产生抵触情绪,大大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 结语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入手,引申至学校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进而阐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原则、地位作用及基本模式等理论知识,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一是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尚未完善,法律保障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将政策、监管、立法、评估等工作做到位。二是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等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深化与企业的对接,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贴近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培养、甄选人才提供帮助。企业应转变过去成本论、短期行为的想法,着眼于长远的人才的培养储备,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注与投入。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给大学生创造了在高校求学期间进人企业从事具体岗位实践工作的机会平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竞争力,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

摘要: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为主轴线展开研究分析,并在文章后面提出应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意见,目的在于让更多读者更加全面整体的认识和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使高校和企业间能站在互惠共赢的角度上,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调动参与积极性,已达到深入开展并推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的。使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中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甚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突破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政府,企业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同旭,李玉.探研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2]施菊华,陈卫.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下动力机制分析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

[3]祝爱武.论高教强国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协议书 第4篇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产学研校企合作事宜,达成以下协议条款:

一、乙方为甲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甲方为乙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二、乙方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应承担甲方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负责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与管理,为甲方人员的交通、食宿提供方便,有关费用双方协商解决。

三、甲乙双方根据生产、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优先聘请对方工程技术人员为己方的兼职工作人员,参与己方的教学和科研,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四、甲方优先为乙方安排专业相关的员工进修、技术培训或咨询,且费用优惠。

五、甲方优先为乙方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和图书资料查询等提供便利条件。

六、甲方优先为乙方在生产紧张阶段提供技术力量。

七、甲方向乙方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乙方应在有关政策范围内适量满

足甲方对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复印件同样有效)。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期满后,若双方没有提出异议,则协议自动延长两年。

九、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章):

甲方代表:

年月日

产学合作教育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谭界忠(1963- ),男,湖南株洲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与经济研究。(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高职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桂教科研(2006)26-221)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21-02

一、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监控、保证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期稳定开展的机制,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在宏观上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约束而严格规范合作各方行为,在微观上明晰各方责权利,使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这三个社会属性不同、社会活动各异的子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要使三者建立并能够有效地维持合作与交流,不断将合作推入新的层次,就必须把握联系合作各方的根本因素,构建一个高效而有力的保障机制。

二、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三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然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强有力的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仅靠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领导者与倡导者、组织者与推动者、协调者与监督者,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尤其是在构建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中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主导与支撑作用。与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比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前者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就会产生直接的效益和影响,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而后者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而且需要相对较长周期才能见效,加上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没有被社会所充分认识,难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政府主导与支撑作用的缺失,致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构建面临许多困境,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健全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高职院校、企业(产业)和科研单位,因此,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组织协调保障体系,建立一个由教育、产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基本前提。1992年4月,原国务院经贸办、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发起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因此,这里“产学研”中“学”的主体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为加强健全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组织领导机构,1994年6月,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随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甚至出现省、部间联合成立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如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工作向前迈进。

与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比较,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得到相关的产业、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唯一领导者和推动者,目前尚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没有建立由相关部门联合的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地方政府调控缺位,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甚至有些还是应景式临时组合。

2.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单位合作,涉及教育、产业(企业)、科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保障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开展,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从立法层面上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和协调各方关系,保护合作各方合法权益。虽然,国家和各地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展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如《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但是现有政策法规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宏观政策提倡多,具体政策倾斜少,缺乏相应配套政策,尤其是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很少,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需求。所以,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环境还有待完善。

3.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开展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瓶颈”,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责任不明确,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只针对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合作设立了一些专项资助资金,但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加上目前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重要性的宣传不到位,社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产业部门参与合作相关激励政策,社会筹资渠道不畅,导致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三、强化政府主导与支撑作用,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

尽管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来自市场的需要,但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局域性,会导致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行为目标追求发散,出现市场低效区和失效区。在市场体系本身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发挥的效用范围还较狭窄,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有限,市场本身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有利于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导向和支撑作用。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构建强有力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关键。例如,美国1976年的《高等教育法》独立设立了合作教育基金,通过法律条文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国和英国政府则通过对合作企业分别免交部分国税和教育税,建立产学研合作激励保障机制。政府的强力介入形成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使这些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典范。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高职院校,其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财政支持和协调。因此,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支撑作用。

1.加强舆论宣传导向。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尽管发展迅猛,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对企业(行业)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尤其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成为建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重大障碍。有些人将“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误读为“职业教育市场化”,将“市场导向”混淆为“市场化”,导致产业部门甚至包括一些高职院校自身将开展产学研合作仅仅看做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一种手段,从而漠视了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发挥宣传职能,利用媒体实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意义、作用和效益,转变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有效引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健全组织协调机构。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建立由教育、科技、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委联合组成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负责研究、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计划,并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全面促进保障机制的构建。

3.明晰合作各方责权利。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在协调产学研合作各方关系、保护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各方行为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根据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现实情况,从立法层面上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提高合作的自觉性,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法制化、规范化,为合作各方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避免合作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保障产学研结合的长期稳定开展。

4.建立合作激励机制。借鉴德、日、英等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考虑企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参与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承担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任务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额或其他优惠政策。对于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业绩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在政府产学研专项资金的投入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设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政府奖励基金,对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取得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及个人予以奖励。

5.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按照“明确责任、各级共担、加大投入、逐年增长、提高保障”的基本原则,逐步将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设立国家、省、市三级高职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经费保障机制,完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公共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合作健康稳步发展。

6.大力拓展筹资渠道。通过政策和舆论宣传导向,鼓励大企业、集团公司以及社会各界出资设立各类基金,用于资助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精英设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奖励资金和资助资金。引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各方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新的合作模式,使合作各方投入的回报率实现最大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翟向阳,潘立本,等.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行政功能与作用[J].职教论坛,2006(3).

[2]谢慧明,夏富生,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3]于长东,韩晓伟,等.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4]谭界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5]匡平,兰成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探 第6篇

本文在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的基础上, 对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据此提出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试图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做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其定义也略有差别, 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描述。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描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 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 促进学校的教与学。”[1]

从本质上讲,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正如姜健、杨宝灵等 (2006) 所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2]

二、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有关于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 分别从企业、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一) 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获取利润, 高校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企业和高校在合作的过程中都带有各自明显的利益色彩和合作目的。熊绪杰、张凯、吴校彬等[3] (2013) 的研究指出了:在黄冈市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缺乏产学研合作经验、对产学研合作认识不到位、主动寻求合作办学的企业少等问题;同时, 很多企业都只对“短平快”的项目比较感兴趣, 而对时间比较长、耗资比较大、人才培养等项目兴趣比较淡。林高丽[4] (2014) 对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温州大多数企业开展产学研的主要动力来至于获取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 而非企业积极主动的原意开展合作。孙健[5] (2011) 对广东省10所院校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对合作动力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主动型的合作教育占72.3%, 政府推动型占13.2%, 企业主动型占14.5%, 同时孙健[6] (2011) 的调查还显示了:58.9%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依靠教育发展壮大企业”信心不足, 68.2%的企业负责人认为产学研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开发与创新”方面成效不明显。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动力。笔者对相关教师和学生的初步访谈也了解到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表示一些企业没有真正合作的积极性, 它们仅仅是把学生当作临时或短期工等现象比较严重, 他们并没有按照原来的合作计划来开展合作。

(二) 地方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不足, 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必经之路, 但是很多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纯粹的岗位技能培训、或者把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看作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全部, 完全忽视“产”和“研”的合作;有些高校把人才培养的责任完全寄希望于合作的企业甚至有些学校要求合作办学单位直接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过程中来。同时,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专科层次的学校经合并、调整升级为本科层次的学校, 大部分学校都面临着办学体系不完善、办学条件困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资金来源有限等现实的困难, 正是这些困难使得学校很难及时更新、购买先进的研究设备、教师产学研的积极性缺乏等情形非常普遍, 这严重限制了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

(三) 政府产学研合作教育引导作用缺位

企业和高校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高校则是以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培养人才为目的, 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与合作单位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之间的这种关系, 这就需要政府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引导,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其引导作用非常不明显。孙健 (2011) [7]、付俊超[8] (2013) 、邝卫华[9] (2014) 的研究都指出了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政府都存在以下这些问题:一是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二是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不够。三是政府部门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协调沟通。教育主管部门, 财政、科技部门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引导和规划, 这让学校和企业感觉无所适从。四是政府没有正确引导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发展。目前我国专门协调产学研合作各方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非常少, 并且大多数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 对企业来说, 要转变观念立足长远

知识经济时代, 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首先, 企业应该转变观念, 正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企业应该从技术创新、智力资本等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高度和潜在价值等长远利益的深度来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而不能仅仅是只看眼前, 产学研合作教育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 把学生当作临时工、短期工只为解决一时用工困难的短视行为。其次, 要立足长远, 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企业应该意识到今天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明天将成为企业的员工, 企业有责任与义务支持高校的发展。同时, 企业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切实承担起参与培养“明天员工”的职责。

(二) 对高校来说, 要正确认识主动合作

首先, 地方高校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要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不仅仅是科研的合作, 也不仅仅是建立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 它其实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其次, 地方高校还应该立足地方特色加强自身的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师资队伍。教师们通过积极参与技术服务, 合作研发、企业管理、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最后, 地方高校要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日常管理机构, 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通常来说, 地方院校的发展都是立足地方的, 所以应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特色办学方式认真抓好。

(三) 对政府来说, 要积极引导优化合作环境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引导。首先, 政府应建立和健全相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法律和法规, 明确规定产学研合作的内容以及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用完善的政策来规范合作各主体的行为。其次,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政府应多渠道地筹集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费, 鼓励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财政补贴或担保的形式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 保证产学研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最后, 政府要做好协调工作, 优化适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协调好教育主管部门, 财政、科技部门等政府内部各部门, 要从总体上对整个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总体规划, 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形发生。另一方面, 还应该加大对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 让这些机构做大做强, 使它们更好地位产学研合作教育做好服务。

总之, 要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 企业、学校、政府三方必须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一方面, 企业和学校必须要转变观念、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另一方面, 产学研合作教育涉及教育、产业、科技等方方面面, 因此政府必须要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总体规划和宏观设计。

参考文献

[1][2]姜健, 杨宝灵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教学研究, 2006.03-2 (29) :107-111.

[3]熊绪杰, 张凯, 吴校彬.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08-16 (29) :77-78.

[4]林高丽.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01-2 (786) :29-30.

[5][6][7]孙健.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广东省10所院校的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58-61.

[8]付俊超.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3.

经济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 第7篇

一、经济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长期以来, 我国财经类院校和综合大学中财经院系的教学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 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这体现在制度安排、激励制度等都是以理论教学与科研为主, 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院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但仍是说的多, 做的少, 真正把实践教学纳入到考评机制的院校少之又少。实践教学的加强和产学研合作的深入, 只有在制度充分保障的条件下, 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而现有教育运作机制不支持这一点。

2、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 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经济学专业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相比, 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比较突出的是本土化教材缺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舶来品, 即使是国内编写的, 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实际上忽略了文化、制度的差异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以及各项经济政策的适用性。

3、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

高校扩招以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 这种就业压力会更大。因此, 经济学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 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教育并非如此, 程度不同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 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 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 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 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 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二、经济学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

经济学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应贯穿于经济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教育。

1、与用人单位合作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在开办之初就应注重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状况, 认识到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始终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 以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及行业结构和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情况。聘请与专业相关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负责人作为实习的督导老师, 组成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 与用人单位共同研讨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2、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规律, 经济学专业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验室教学和校外实习教学两部分。校外实习教学采取同步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实习是指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项技能、技巧的训练, 要求理论知识的增长和实际能力的逐渐强化同步。集中实习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完成, 学生在学院指导教师和基地实习督导教师指导下, 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经济学操作程序和实务技巧。

3、全面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 积极更新专业教学理念, 努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第一, 吸收参与式教学理念和方法, 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 参与到课堂里, 在不断的参与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第二, 吸收研究式教学理念和方法,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 一方面从观察身边的问题人手, 积累资料, 进行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第三, 吸收反思式、批判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大多是从西方引进的, 要使它适合中国的文化和处境, 必须要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从而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本土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第四, 充分利用经济学实验室, 采用角色扮演与模拟方式进行教学, 增强上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感,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仅靠校内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必须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将实训教学延伸到企业。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业, 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 执行的也都是职业标准, 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 在这一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 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 而且能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 实训基地建立了一系列考勤、考核、案例、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关注区域经济建设, 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

利用学校综合性大学专家和充足的学生资源, 组成强大的、多层次、综合性的、流动性的人力资源优势, 承接政府部门的大型课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这些纵横向课题研究。从立项方案论证、设计到论文总结、申请科技鉴定、编制鉴定文件、组织鉴定会等, 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郑州大学商学院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共同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书。按照协议, 郑大商学院利用智力资源优势对二七区干部和企业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并对辖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定期举办企业家 (沙龙) 和新兴商业调研活动, 每年确定一批研究课题, 为二七区商贸业改造和提升提供智力服务。二七区政府每年从科技经费中拿出100万元建立合作基金, 为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家培训交流、专家学者研究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庆丰, 薛素铎, 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2]于泓, 常辽华, 郁道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7)

[3]刘宏岩.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2 (1)

中外服装教育产学合作状况调查研究 第8篇

服装教育产学合作是依托现代服装产业,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动手能力好、专业素质高, 社会适应力强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所必须的, 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普遍重视。本次调研了服装教育产学合作中外开展的状况;分析了彼此的优势和差距, 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 以此提高我国服装教育产学合作水平。

二、中外服装产学教育现状与分析

通过网上信息查询;到国外设立在中国的服装教育机构办事处咨询;与国外服装院校的学生, 包括中国留学生的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利用暑期参加国际交流短期课程培训的亲身感受和调研;通过亲身经历国内学校的服装合作教育活动, 同时对国内其他服装院校合作教育信息的调研, 获取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归纳、分析如下:

内涵意味的能力。审美理解力不是先天具备的, 而是后天有意识的审美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没有经过无数次的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 便不可能真正具备深刻的音乐理解力。因此, 高职各个专业都要开设音乐欣赏课, 必要时, 将音乐欣赏作为素质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把音乐的盛衰与民族的高低强弱联系起来, 他说:“现在我们想要复兴民族, 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 这就是说, 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4】要通过对中外名曲的欣赏,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积累审美经验, 使学生真正具备音乐的感知力, 具备抵制粗俗的能力, 让音乐真正成为一种文化。

2. 校园音乐活动要科学安排。

所谓校园音乐活动, 一是有组织的艺术活动, 如音乐会、艺术节, 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 往往为学生喜闻乐见。二是校园媒体的声音。就前者而言,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 这是一种由学生根据自己情趣组织的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 为了确保活动效果, 就必须充分考虑参加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 如不少院校举办的才艺展示活动, 展示的就是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艺。如此以来, 活动便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组织者的意图很难渗透。就后者而言, 作为校园之声的广播站, 应该是校园媒体的主流声音, 对学生的业余生活有重大影响, 但是, 校园广播的音乐很多时候并非专业人士设置编排, 校园音乐的播放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尤其是学生点歌, 觉得无非是学生的一种情趣, 点什么就播放什么。于是, 作为校园媒体主流声音的广播, 对学生情趣起不到引导作用。

为此, 必须对校园音乐活动进行科学安排。音乐活动对学生情趣有重大影响, 要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必须进行科学安排。一是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传唱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 让优秀作品占领音乐活动的空间, 成为主旋律。艺术节、音乐会的组织要充分设计, 既要尊重学生多元

1.课程设置

我国本科服装专业, 通常第一年是基础教学, 以公共基础课为主, 通用的美术、设计课程为辅。专业基础课基本从第二年开始, 学习时装画、服装设计基础、制版基础、工艺基础、电脑绘画软件、服装史等。到第三年以设计、结构、工艺、立裁为主, 辅以服装材料、针织服装、CAD等。大四, 在完成各专业课最后阶段的内容后, 进入毕业设计。同时学生还修读关于营销、企划等方面内容。

国外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绘画、简单的制作, 着重将设计理念渗透给学生。第二年教授服装专业技术类课程, 如平面制作、立裁、面料等。第三年侧重创意服装设计与实现。在这两年也会穿插关于市场营销的教学以及到服装品牌公司、企业的实地考察。教学计划中有进行专业实习的明确要求。

国外服装院校近年来逐步由三年制变成四年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实习的课程比重。英国的圣·马丁设计学院, 第三年全年为带薪实习课程, 学生可以前往世界各地进行实习。各国服装院校的毕业年基本都围绕毕设与实习展开。

单就服装教学计划本身, 中外差异似乎主要存在于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 但事实上则不然, 服装教育的企业背景是双方差异的焦点, 它渗透于服装教育的方方面面。

2.师资情况

国内设计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院校硕博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 缺乏实际经验;少部分教师有在企业任职的专业背景。为弥补在行业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学校每学期会邀请知名企业的服装设计师来学校, 以讲座的形式传授一些职场要求。

化的审美需要, 更要突出优秀作品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二是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 从“流行”的音乐中找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加以传唱。中央电视台的音画时尚等栏目, 可组织学生收看。

3.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如演唱、词曲创作,

变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 变个体欣赏为群体活动, 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在很多时候是满足于个人欣赏, 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 很多学生在校园音乐活动中处于边缘状态, 这种欣赏活动就很难充分发挥音乐的规范、节制和净化作用, 更不要说“和群”。这就是说, 单纯的个体欣赏并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音乐才能陶冶和塑造学生的人生境界, 培养学生旷达的人生态度。进一步说, 如果音乐活动能够在校园人际、组织、制度、风气中发挥净化、交流、沟通、组织、导向功能, 那么, 校园文化就会出现较多的和谐稳定, 校园管理就会有序而自由运行。

注释: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5.]

【2】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 (1)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12.

【3】列宁全集 (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55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2)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徐冰,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国外服装院校非常强调聘请富有企业经验的教师, 他们往往身兼讲师与设计师或制版师等双重职务。目的是为了平衡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 既向学生传授服装的理论知识, 也灌输今后的从业要求, 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引荐学生给企业。同时院校会聘请知名企业的服装设计师来学校开展讲座, 参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或者现场指导学生设计, 进行互动教学。

中外服装教育师资产业背景方面的差异值得关注。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整个大学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在中国, 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块内容。设计部分, 一般是围绕学校给出的设计主题, 完成两套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和一整套反映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设计册, 里面包括设计效果图、款式图、结构图、工艺单、推挡图等, 举办毕业秀展。论文部分, 结合毕业设计撰写,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国外的服装院校与之相反, 他们将其作为社会和服装企业联系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由学校和服装企业公司共同承担, 企业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面辅料, 概念服装设计项目主题, 甚至于实践场地等供学生根据个人的意向进行选择。每年的毕业设计时装秀盛大夺目, 能与专业的秀相媲美, 院校会聘请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企业家、媒体记者等与学院的教授共同组成评审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评分。而服装企业和品牌公司也将毕业秀作为挑选人才的最好平台。著名的前Dior品牌的女装艺术总监嘎里阿诺就是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秀施展才华被著名的服装企业看中而走向成功之路的。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与著名时尚杂志《装苑》联手, 选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获取“装苑赏”, 排名靠前的作品登在该杂志上, 还由专业模特和摄影师拍摄时尚大片。许多优秀学生以此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或进入一线品牌公司任职。

要指出的是:国内毕业设计与企业基本脱离, 毕业设计与就业实习无关联, 造成两者相互影响的纠结状况, 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焦躁且无能为力的状态。这方面, 西方的做法值得借鉴。

4. 实习与就业

目前国内许多服装院校都推行合作教育, 要求学生利用每年暑假参加至少6周的专业实习。除此之外, 毕业实习融合在毕业设计之中, 从一定程度解决实践能力和就业问题。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公司到学校举行校园招聘会, 收集各方专业用人信息, 为毕业生提供毕业实习与就业渠道和信息。毕业生主要通过合作教育实习、校内外招聘会及网上求职等方式, 落实自己的实习单位与工作。

国外所有学院都设有实习与就业服务办公室, 负责与服装企业联络, 将企业招聘实习与就业信息直接发布在学院的网站上, 学生也可直接去办公室咨询。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 需接受系主任主持的面试, 系主任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方向, 把他们分配到最适合的企业开展实习。

意大利柏丽慕达学院是由意大利本土的时装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的, 现有的合作企业高达两千多个, 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品牌, 其毕业生拥有其他院校不能企及的优势资源, 如:Giorgio Armani, Salvatore Ferragamo, Versace, Gucci, Tod's, Prada, Valentino, Ermenegildo Zegna, Dolce&Gabbana, Bvlgari, Max Mara, Trussardi, Krizia, Kenzo等。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与企业接触的机会, 专门开设了企业接待员的岗位, 并成立了“职业支援办公室”, 发布招聘信息和相关的企业信息, 让学生自行选择。学校的资料室也可得到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料、就业审查报告 (往届生实习就业报告) 、就职职能和各种面试问题集、互联网站、就业指导书等。

巴黎时装工会学校有专门老师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主要根据学生提供的个人详尽资料帮助投寄简历, 进行推荐。大部分企业也信赖并委托学校联系合适的学生, 因此学生实习及就业大多都是由学校帮助推荐的。

在实习与就业方面, 中外服装院校都给予高度重视, 具体做法各有特色, 但总体上, 西方的体系更为成熟, 与企业的交流更为流畅。

5. 企业方面

我国服装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大部分岗位都急需人才。随着产学合作这一理念的逐渐传播, 许多企业开始主动和院校联系招聘合适的学生。但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突出, 一般企业热心于学生就业前的毕业实习, 而对于其他实习不感兴趣, 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合作教育实习。

国外的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 许多学校都是由服装企业联合出资开办的。他们将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愿意为学生提供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面辅料等。甚至于还从企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角度参与服装院校教学计划的修改, 提供个性服装设计课程, 为学生创立工作室和服装公司打下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使服装教育在与企业需求上达到供需平衡, 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上所述, 服装教育产学合作, 企业方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中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反映在企业上, 但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借鉴国外先进的服装产学合作教育经验

针对中外服装教育产学合作的调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看到了双方各自的利弊, 当然, 更多地看到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成熟的合作教育体系间的差距。

1. 加强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国内服装院校第一年的基础教学几乎全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政治等课程所充塞, 使学生差不多忘记自身的专业, 。同时, 一些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 相应的实践时间太短。比如材料学与制版, 都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些课程过时落后, 如手绘, 平面、立体、色彩设计等, 与服装设计相差太远, 需要向专业靠拢的重新调整。节约出一定的课时开展产学教育, 如借鉴国外服装院校的做法, 在低年级带领学生走入服装行业, 认知服装产品从设计制作到包装售卖的全过程, 同时开设更多创意性课程。

2. 细分学习方向

我国服装院校必修课程设置过多, 课时量过大, 学习内容太多反而不利学生的个人发展。这里建议国内高校在第三年起就加大专业选修课, 细分学习方向。如设计类细分针织、立裁、男装、女装等, 营销类细分管理、买手、销售等, 让学生能专注自己希望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能与企业的需要接轨。在不同的类别下与不同的服装公司合作, 开展不同的讲座、实地考察等……。

3. 与企业合作

相比中国院校与企业合作大多仅限于高层, 国外与企业合作的互动性更强。如先前提及国外诸多名校都将毕业设计秀与企业联系。国内学生在第四年既要找工作又要完成与就业实习脱离的毕业设计, 分身乏术, 毕业设计质量令人担心。应该借鉴国外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毕业设计的做法, 中国企业更应有长远的眼光, 积极争取同高校合作, 开放工厂及工作室, 给予学生实习机会。与高校合作, 推出品牌概念性设计系列, 和传媒合作推广国内时尚品牌。

4. 增加自主设计、创业课程

目前在国内成功开设工作室, 创立自主品牌的服装人才中, 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占了大多数。这说明了我们缺乏对服装人才的创业教育, 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还需实质性的深入。而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 自主设计品牌前途大好, 增加服装专业的创业课程, 发挥产学合作教育在此方面的优势, 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

5. 建立校友会

校友会是具备资源共享的平台, 是学校自身独特的财富, 更是开展服装教育产学合作的可靠的基础。随着不少毕业生逐渐步入企业中高层, 有的已经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有的能挑选管培生, 他们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人才, 学校应尽可能让他们来与师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指导在校生的学习。国内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与高校合作的意识, 但若能发动校友的力量不失为曲线救国的好方法。而高校也能借此向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产学合作教育 第9篇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及产学研合作模式

从20世纪中期开始,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 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这就要求学校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教育应运而生。学术界有人提出最早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的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美国学者, 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要单指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要从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起,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两句话就已经阐明了学习和实践, 学习和思考研究的关系。

那么何为产学研合作呢?从大的范畴看, 产即产出, 生产实践, 它包括生活、工作中的一切活动;学即教和学;研即思考、研究、创新。也就是说产学研的合作, 从客观上看是生产、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主观上看是个人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产学研各个机构如果能通力合作, 便可为个体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反过来个体的顺利成长又可对各个机构的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就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模式。它能充分有效利用生产单位与教学、科研单位不同的资源与环境, 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组织安排生产、教学、研究活动, 有效利用相关资源, 这就形成了相应的模式。以其中任何一个元素为中心都会形成一套相应的教育模式, 因此可以说产学研合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产学研合作从不同的基点就会划分出不同的合作模式, 有从合作单位的角度划分, 有从各种的内容划分, 有从合作的形式划分, 有从合作方法划分, 本文是从合作目标来划分, 有三种模式。

(一)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多为大、中院校为培养学生所采用。学校对每个专业提出培养目标, 设置相应的课程, 其中的教学过程中就包括实践环节。目前很多学校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学校教育阶段采用合作教育模式, 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 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些职业学校和专科院校则直接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他们将来参加社会工作做好准备。这种合作模式多以大、中院校为主导, 联合生产单位、科研院所, 将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 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相结合, 应该说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和划分。

(二) 以生产单位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形成的合作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生产单位以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而与大、中院校, 科研院所联合, 为它们提供资金、实践场所和科研平台, 或者成立专门学校, 培养本单位所需要的人才。

(三) 以科学研发为出发点形成的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科学研究课题, 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所形成的合作。其中包括政府、生产单位、学校、科研院所多方面的参与。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是在政府的参与指导下进行的, 有着一定的普及和全面性。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发展被排在首位, 这充分反应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 就会被淘汰出局。要想创新就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一个目标和方向。接下来的协调和共享为教育指明了途径, 只有适应整个社会的要求, 产学研各部门合作发展资源共享, 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出和谐发展的繁荣景象。

(一)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被学术界广泛研究, 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论著和论文, 产学研合作呈现积极发展趋势, 合作各方面认识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正在努力进行产学研合作实践, 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例如我国大部分省市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都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学校建设了一些研发基地, 产业化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合作中心, 技术开发中心等用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科技基地。组建大学科技园;学校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工作中, 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理念, 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较好地统一起来, 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各自的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训练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较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之不足。[1]

(二)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在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解决, 才能更好地发展完善该教育模式。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距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经济的很多领域都是缺少创新, 封闭, 不协调发展的, 因此产生了一些问题。

1.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真正的合作。

一方面企业缺少具有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实际应用授课能力, 造成理论性过强, 缺乏向企业输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2. 高校和企业间价值取向和社会职责的不同。

在合作上缺乏“共建、共担、共赢”的意愿和长远考量, 各方合作的动机都有意无意“趋利避害”。[2]由于缺乏互信的合作基础, 虽然高校科研所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但往往不能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从而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从而失去了产学研合作应有的实效。

3. 高校及科研所研发项目缺乏自主与灵活性。研发项目过于理论性, 概念性, 无法实际应用于企业实际利益中。

4. 政府部门, 高校, 科研所以及企业间不能构筑合理完善的战略平台, 从而造成供需关系失衡。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广泛, 长期, 涉及众多领域, 不是短时间来能见成效的, 所以需要政府部门, 高校科研所及企业各方共同合作完善去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实效。

三、改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单位通力合作, 特别是大中院校在其中更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 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要通力合作。

学校要从自身开始做起, 以学生未来长远发展为大计, 完善教学体系。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重新设置课程, 教学计划,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课程比例, 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实践课程, 紧密结合政府, 高校, 科研所及企业合作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 注意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比如对喜欢科学研究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为其安排科研课题, 这些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到科研院所进行深造, 而那些动手能力、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安排课余社会实践, 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如果能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那必然会引起教育的大变革。教育模式也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首先因材施教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个是材, 一个是教。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什么材来决定如何教。换一个方式理解, 这因材施教其实也是因材施浇, 因才施教。这个材是木材的材, 我们知道不同的树种有适合它的不同的环境, 需要不同的水土去养育, 那我们就应该也能理解不同的人才适应不同的知识领域, 教育工作就是要给予这些人才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和知识,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的长处, 健康快乐成长为人才。学校教育和生产科研相结合, 就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不同的环境发现学生所长, 正确教育和引导他们, 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坚定信心。

(二) 学校科研院所要关注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避免施教而无知, 受教而无识。

高校人才培养以实为本, 创新自主紧密结合。科研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多项发展, 建立高校, 科研所企业交流平台, 完善高校教学机制, 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专业对接, 发挥高校人才真实的实效。产学研合作教育本就属于教育体系, 其所涉及范围之广是与社会企业分不开的。正应了孔子先生说的那句话:“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让学生看到美好的未来,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教育就要担负起这样的使命,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体制的完善, 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及初见成效, 高校与社会企业人才互动已经开始发挥了应有的能量性作用, 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学习、实践、科研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肯定自我, 让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认知自己的所学。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教育促使高校人才倍出, 同时也减少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 国家政府应该尽量放权于学校和科研院所, 给予适当的自由, 让他们可以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教学问题做灵活适当的调整。

协调高校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研发, 达成长期多项联合战略合作关系, 完善高校人才与社会及企业健康对接。

教学和生产研究结合, 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各个社会部门才能和谐共处, 资源共享, 才能打开各单位封闭的大门, 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使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得更远, 发展更稳, 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

摘要:本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及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论述, 通过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 归纳总结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77

浅谈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学研合作 解决措施 培养模式 保障机制

引言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育过程“所学”与就业职场“所用”相互配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能使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是以改善高职高专人才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灵魂和根本。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效果明显。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还是事业心、责任心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更有利于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企业增强了技术力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1.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探讨

1.1产学研教育模式及现状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呈现出多模式、多层次的趋势。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工学并举,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各专业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和客观条件,形成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一是自办经济实体:学校利用自身所开专业的人力和设备资源优势,积极创办相应的产业,以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进专业发展,形成产教并举、产教结合、以产养教的办学模式,把学校集成为教育、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按产业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二是“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实施了“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学校(理论)—工厂(实践)”“双循环工学交替”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三是订单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开展了订单式教育试点。通过这种形式,把订单式教育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订单式教育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企业、学生、学校共同受益,使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四是技能训练+专业训练+双证书教育模式:对于一些宽口径专业,学生就业范围广,岗位针对性不强,难以实施订单式教育和顶岗实习,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或实验室进行专业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将各工种职业标准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开发并实施了凸显职业教育特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和“多证书”培养模式。五是创建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中心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中创建开放性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中心,一方面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学时的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双证书”制,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取得职业准入资格,帮助其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可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为社会服务。

1.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1虽然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探索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产学研教育的研究,发现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①对产学研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校企双方对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目的认识不一致。学校以获得企业资助为获单纯的为学生找过实习的地方为目的,企业因为没有得到实际的收益,将其视为负担,积极性不高。

②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还参观、走过场等表面形式,未起到真正职前培训的作用

1.2.2原因分析:①学校由于实训费用、管理成本过高等自身条件限制,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而企业受生产安排、安全等因素的制约,无法给学生提供真正的顶岗机会。最后导致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差,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学生真实工作经历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效果差的关键所在;②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实践教学条件和科研水平不高,还处在“职业带”理论中的职业教育层次,尚未达到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层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支持的能力不足,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只能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面进行。③是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专业技术课内容老化,对市场灵敏度不够,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不适应企业实际应用。

2.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模式和保障机制

2.1构建新型产学研教育模式对策

产学研结合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方向。具体解决措施:首先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建立或联合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校内外产业、企业,调整专业结构,围绕产业办专业,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关, 制定、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等,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保证“必须、够用”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外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基本技能,在校外企业得到巩固与提高,参与企业的生产,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通过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或者企业研发的课题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生产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四是以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为契机、切入点,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开放性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一方面可让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帮助其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可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双证”架起校企之间的道桥,拓宽产学研的渠道。

2.1建立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为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实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学校聘请企业负责人、不同学科的专家和高校领导,成立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及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科技合作、订单教育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共同制订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的宏观指导下,校企共同进行专业改革,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毕业生质量标准等方面充分合作,并在科技联合攻关、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教育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二是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术娴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针对目前部分教师实践经验少的现象,要求和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尤其是应用型课题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建立专业教师内部培训机制,加强教师之间实践技能的交流和提高。依托学院的师资培训平台,有计划的陆续派送教师赴国内外接受课程教学培训或学历提高。依托校外实训基地,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三是教学条件保障机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高水平的校内教学基地、科研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提倡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

教育委员会,为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规格“零距离”对接。在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保障必要经费投入,专款專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教学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了解经费使用情况,以避免挪用实践教学经费。学校将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软件建设作为教学保障条件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各教学环节有高质量的教材、指导书,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有具体的教学要求,有严格的成绩评定标准,逐步建立了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3.结束语

产学合作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就业指导

产学研教育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以来就被高校广泛采用, 成为高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然而, 与国外相比, 我国农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仍停留在浅层次、单方面的合作, 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中外比较, 借鉴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对于提高我国农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增强高校服务社会功能, 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外农业高校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农业高等教育已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学校与企业在教学和实习等层面深度合作,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培养适应企业和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1]。

1.1 美国、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合作教育模式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合作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 企业主要提供实习岗位, 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 培训学生进行安全操作, 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岗位技能, 并全程参与到学生劳动效果的评价中, 包括对学生成绩、劳动态度、劳动数量和质量等评价[2]。学生的实习成绩与毕业挂钩, 即学生必须到农场、农牧企业等单位参加生产实践, 并帮助完成某一生产课题,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1.2 德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各类农业学校, 传授农业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另一元是农业企业, 注重各种农业工作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双元制”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相比, “双元制”模式以企业培训为主, 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是学校理论学习时间的3~4倍, 因此, 实现了学生同生产的紧密结合与就业的“零摩擦”。“双元制”模式还构建了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联接机制,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 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学生可以相互转入转出, 注重学生选择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1.3 英国、韩国“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即第1年 (或前2年) 在校内学习农业基础知识, 第2年在农牧企业或农场实习, 第3年返校进行以创业计划为主的教育, 参加考试并获得证书。“三明治”模式把学校和企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按照“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逻辑思路培养学生。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并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从整体上把握每项工作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3]。此外, 学生通过在企业参加较长时间的实习工作可以获取更高的职业资格, 在择业和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2 中外农业产学研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的农业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 越来越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初步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办学、育人模式, 如订单式、学工交替式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等, 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与国外产学研教育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2.1 合作保障的比较

为保障校企合作的规范化运行, 国外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美国的《帕金斯法》、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和《社会教育法》,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是国外校企合作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 政府通过财税等政策支持校企合作的开展。日本实施“产学官”制度, 通过财政补贴促进企业、高等学校和政府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 其职业培训经费由国家、企业和学校各承担1/3;德国在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和企业的最低投资比例;韩国规定农业高校的学生毕业后有义务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6年, 或自己进行农场创业[4]。

2.2 合作理念的比较

国外农业高校非常重视与企业的合作, 强调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服务价值, 普遍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 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 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力。我国农业高校办学模式相对封闭, 高校对于与企业的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各自为政,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

2.3 合作内容与层次的比较

国外产学研合作内容丰富, 且具有系统性, 达到较深的合作层次。企业在学校投资与管理、专业设置、师资来源与培养、培养计划与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的硬件设施等方面全程参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把学校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 统一领导和组织, 并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把技能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英国, 企业在教育关键机构中任职, 制定学生岗位职业资格评价标准,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评估机制, 甚至直接成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2]。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多停留在解决实验和实训基地等浅层合作层面, 合作内容缺乏系统性, 缺乏对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建设的规划和课程的调整。一般就个别领域和项目进行临时性合作, 随意性较大, 未建立长期稳定的运行机制。

2.4 合作方式的比较

在国外产学研合作中, 学校和企业积极发挥双方主动性, 建立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 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良性互动合作方式。企业利用高校智力和教育资源, 在高校设定科研项目, 并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或选派员工到高校深造, 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高校利用企业雄厚资金优势和实践基地, 吸引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 促进教学科研设备的改进,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多以一方主动为主, 主要是学校为了建立教学实验基地或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主动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 然而高校受目前学科设置或教育体制的限制, 并不能向企业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3 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3.1 制定完善法规,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通过立法从制度层面激励学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税, 或通过税收返还建立企业专款, 用于产学研合作中的学生职业教育;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农业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课题申请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积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评价机制和调控机制, 健全职业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 完善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的衔接机制, 建立产学研合作评估机制, 支持和引导产学研合作向深层次、多元化发展。

3.2 转变合作理念, 完善合作的利益机制

企业和高校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知是合作的基础, 而在学校、企业间建立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是产学研合作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从高校角度看, 高校要改变以往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 着眼于市场的人才需求, 关注社会经济热点, 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遇, 进一步增强高校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增强高校竞争力。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要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出发, 认识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校提供优秀的人才和科学技术。合作双方本着平等、共赢的原则, 在成果分享、利益分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各方的资金投入、风险因素, 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3.3 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就业指导社会化

目前高校大多数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 由学生和就业工作部门的行政人员或政治课老师担任。他们既没有参加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 也没有实践经验, 上课往往是照本宣科, 纸上谈兵, 缺乏深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农业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吸引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农牧企业、人才中介咨询公司等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 聘请农业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企业人士以及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 作为职业指导教师的重要力量,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3.4 注重全过程管理, 深化校企合作内容

产学研合作应有机地将合作内容渗透到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建立全过程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系, 拓展和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全过程的产学研合作应包括: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建立双师队伍;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合作;从组织管理、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等构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和反馈系统, 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 见图1。

从国外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来看, 高等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 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要保障产学研合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 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参考文献

[1]于海静.美德日澳高职产学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 :76-78.

[2]田玉敏.国外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分析[J].中国培训, 2008 (10) :54-55.

[3]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2) :81-82.

上一篇:设计关键技术下一篇:PLC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