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系统范文

2024-06-05

灾害系统范文(精选12篇)

灾害系统 第1篇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 暴雨、洪涝、干旱、冷害、冻害、寒害、暴雪、冰雹、大雾、暴雷、龙卷、大风、热浪、沙尘暴、热风、连阴雨、热带气旋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天气经常走极端, 气象灾害呈现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 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左右,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左右, 利用科技手段防灾减灾,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水利局、气象单位、广播电视局、防洪抗旱办公室等的重要施政内容。

1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 山洪灾害历来是我国防治任务最为艰巨的自然灾害。我国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自然条件复杂, 降雨时段集中, 极端天气频发。广大山区山高沟深, 河谷纵横, 地势起伏大, 谷坡稳定性差, 地表风化物和松散堆积物厚。同时, 山丘区人多地少, 生产生活空间狭小, 不少城镇或居民点坐落在泥石流沟口、河谷沿岸甚至滑坡体上, 加之不规范的人类活动等对山体稳定带来的影响, 使得我国山洪灾害呈多发、易发、频发、重发的特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74个地级行政区, 1836个县级行政区具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 防治区面积达到463万平方公里, 涉及人口5.6亿, 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97万平方公里, 影响人口1.3亿, 7400万人受到直接威胁, 防御形势十分严峻、治理任务极为艰巨。

第二, 山洪灾害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隐患。山洪灾害破坏性强, 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毁灭性灾难。近几年, 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频繁发生, 造成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递增趋势。据统计,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全国每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 新世纪以来已上升到80%左右。山洪灾害导致大量群死群伤事件, 严重破坏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迫切需要加快防治步伐, 加大防御力度, 加强防范措施, 以减轻、化解山洪灾害的威胁和风险,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第三, 山洪灾害防治仍然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经过多年持续建设, 我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但山洪灾害防治区尚未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和排查, 大量隐患点尚未被发现;雨水情监测预报设施和预警手段严重不足, 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和人员转移较为困难;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还不完善, 尚未建立覆盖到县乡村组户的组织体系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一些地方山洪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 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自防自救能力不足。因此, 迫切需要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 尽快改变被动局面, 整体提升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基于以上原因, 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2 北京江海瑞通公司在国内率先设计、开发并推出基于覆盖全国的无线移动网络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该系统是采用国际先进的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接入、嵌入式文语转换、LED显示控制等技术, 设计的集“无线文转语应急广播”和“无线LED显示屏发布”于一体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系统。可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信息, 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 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 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山洪灾害预警能力, 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的目的。现该系统已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应用。

2.1 建设目标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根据国家《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下简称《编制大纲》) 要求进行开发, 在国家四部委的联合部署下,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向着功能更加全面、技术更加先进、操作更加人性和预警更加准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本系统立足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效益最大化的新型运营模式下实现山洪预警, 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核心目标, 真正发挥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作用。

2.2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功能特点

2.2.1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功能

文语转换:支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文字转语音广播输出;l LED显示:支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文字转LED显示。

定时播报:支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定时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

紧急播报:支持手动发送信息紧急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

播报设置:支持语音男/女声选择, 音调和语速可按需设置。

显示设置:支持LED显示文字滚动速度设置。

次数设置:支持语音播报、LED显示信息次数设置。

身份鉴别:支持信息发送者身份锁定和鉴别, 非法信息不予接收和播报。

状态监测:支持发送状态实时监测, 信息发送成功与否软件有明确提示。

外设控制:支持扩音机电源自动控制功能。

多元文本:支持GB2312、GBK、BIG5、UNICODE四种内码格式文本。

2.2.2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特点

广域覆盖:中国移动网络在全国31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均有良好覆盖, 基本上在手机可以打电话的地方都可传输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永远在线:系统只要激活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应用后, 将一直保持在线, 类似于无线专线网络服务。

按量计费:无线专线网络服务虽然保持一直在线, 但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 费用低廉。

高速传输:采用蜂窝网络带宽传输, 可支持53.6Kbps的峰值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高, 传输速度快。

实时发布:随时发布和接收信息, 且可以定时或立即显示和播报。

扩展无限:在全国范围内, 只要无线GPRS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

安装方便:只要有无线移动网络,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终端接通电源即可。

3 结语

总之,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农业、农村、农民对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强, 但针对农村和农民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仍显单一,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建设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 安装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是加强区域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提高山洪灾害预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来讲, “大喇叭”最普及、最方便、最经济、覆盖面最广,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接收机+大喇叭”的模式, 彻底解决了预警信息到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可以大大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带来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廷治, 李守智, 李祥云, 许君强.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的特征[J].气象, 1996, (1) .

政法系统预防突发灾害应急预案 第2篇

为了及时妥善处理可能到来的暴风雪引起的安全紧急事件,提高暴风雪来临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协调水平,有效保障我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精神,结合政法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政法系统预防“暴风雪”灾害安全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暴风雪”灾害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

----

成员:------

--------

二、各专门应急处置小组组成1、应急指挥组:政法综治办;政法系统“四长”

2、应急处置组:交警中队、消防中队

3、信息传递组:公安指挥中心、派出所

4、民情监测组:民警队、法院、司法局、检察院

三、应急指挥小组分工

1、应急指挥组:负责灾害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调动和协调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紧急处置 1

工作;交警中队负责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指挥疏导车辆,对因暴雪堵塞的路面进行及时疏通;消防部门做好对因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3、信息传递组:由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视频指挥系统

监测辖区整体情况,派出所做好配合工作,对群众提出的救助要求,及时处置,并向应急指挥组上报;同时,负责灾害紧急现场的通讯联系和信息汇总协调。

4、民情监测组:及时上报受灾严重区域人民群众的生

产、生活受影响情况,做好对受灾职工群众的情绪安抚工作。

四、应急处置办法及情况上报

一是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刻,立即启动本预案,各专门小组各司其职,按照分工要求,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灾害处置工作中;

二是按照分工不同,加强协调配合,全力处置突发灾害。三是情况上报。各专门小组在处突事件后,根据本组职责分工,写出详细的汇报材料,上报市委政法委办公室。

完善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之浅见 第3篇

应急管理,又称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同时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引发社会灾难和危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和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统称。

那么,当公共危机爆发时,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呢?从总体上来看,危机应急管理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环节。

启动应急预案: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在危机发生前,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危机应急管理的总体方案。要在全民中树立危机意识,而且还要为危机应急管理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制度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

应急疏散:即在危机已经来临时,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将安全受到威胁的民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危机管理措施。它可以以较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紧急救援:紧急救援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次危机的紧急救援,都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协调运作,都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很多个部门、单位,乃至全社会的支持。

我国在近些年才引进了灾害管理的概念,在紧急救援方面起步较晚,应急管理系统刚建立不久,很自然,在紧急救援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要来看,我国应急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组织体系松散、缺乏组织上的严密性和纪律上的约束性,各种救援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多头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各种专业资源未达到整合,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救援的指挥体系不完备,各地大都采取临时建立指挥机构的应急办法,决策权与指挥权权限不明,职责不分,一方面工作缺乏连续性,危机一过,大家各奔东西,下一次来的很可能是另外一些人,谁也不会去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临时建立指挥机构都是危机爆发以后才建立,危机前的预防、预警和预控没有专门机构管理,危机预防、预警和预控机制的缺失大大增加了危机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的难度,显然,这种救援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三是没有统一的规划,队伍布局不合理,缺乏战斗力强的骨干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灾害现场应急能力不强;应急指挥手段和救援队伍装备落后,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四是社会紧急救援管理和法制建设滞后。许多方面管理制度不配套,法律规范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层,制度冲突,法律打架的现象并不少见,同发达国家统一、先进、科学的救援体系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针对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公共危机意识。政府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在民众中广泛宣传应对危机的各种知识,对可能面临某种危机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演练和培训,让广大群众学会与各种灾害共存,学会危机状态下的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配合公救。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上一切可供利用的公共危机防范资源,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提供服务。

二、强化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政府应当建立一整套相应的预警机制:建立高效、快速、灵活的危机预警组织体系;科学设定有关灾害的风险级别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针对各种危机的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监测预测系统,收集分析各种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加强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加快危机预测、预警设施、设备的科学研究和攻关,不断提高危机预警能力。

三、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专项预案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快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形成我国气象灾害管理的预案体系,并以法定形式把各级政府的灾害研究预案加以确认,真正把灾害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建立危机决策和应急管理常设机构。我国应组建常设性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国务院和省、市、县应设立以最高行政首长或分管行政首长为首的危机决策指挥中心并建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一旦危机爆发,这些机构立即成为应对危机的一元化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各种应急管理机构。

五、加强突发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制建设。为了使政府灾害管理法治化,应加快灾害管理的立法,把灾害管理纳入国家一般管理体制之中,推进政府应急机制法制化进程。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要依法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组织的权利和责任;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要依法明确各个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到加强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加强电力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优化、整合现有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电力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培训演练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编制并实施电力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健全电力应急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应急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制定工作;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做好电力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开展对各类电力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加强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气象、水利、林业、地震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对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等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因素的综合汇总、分析、研判;建立风险分析和安全性评估机制,为长期有效预防系统事故发生,减少电力事故造成的社会危害,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加强电力应急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抢险和救援能力;建立电力应急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指导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电力应急管理培训,大力宣传普及电力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多种方法和手段,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提高全社会电力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电力事件的能力。

灾害现场场景参数实时测量系统 第4篇

当消防员采用内攻战术时,常常需要进入火灾现场、 危化品处置现场以及危险的狭小空间等区域,由于身着各种防护服, 行动笨重缓慢, 仅靠感官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潜在的危险。 另外常规的无线通信方式仅靠前后方对话获取有效信息,需要消防员边作业边利用对讲机汇报各种信息, 后方指挥员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效率低下, 一旦中断则彻底失去联系, 后方指挥员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内攻消防员的个人信息和场景信息,特别是在消防员被困或者迷路的情况下,无法第一时间展开施救,因施救不及时而造成消防员牺牲惨剧时有发生。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 可穿戴设备采集消防员的生命体征信息、灾害现场温度和毒气浓度等各种参数并传输到后方, 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便携性, 保障消防员人身安全,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

1系统设计

由于3G公网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在建筑物内部、地下空间、隧道等场所都能实现信号的覆盖,而且带宽大, 利用3G公网实现信息传输不仅能够满足现场信息测量传输的需求, 而且为单兵图像传输开辟传输通道,有利于集成单兵头盔式摄像头,采集现场图像信息。 根据灾害现场救援的需求, 结合实际情况, 设计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单兵终端包括可佩戴式感知终端和通信终端, 可佩戴式感知终端有脉搏感知终端、 温度测量终端、 毒气( CO , H2S ) 浓度测量终端, 通信终端蓝牙无线互联感知终端,接收各种现场参数信息,并把所测数据通过3G传输到现场后方。 支队数据服务器工作于消防指挥调度内网,通过网关和防火墙与3G公网互联,用于缓存现场单兵的各种场景参数, 也可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参战消防员的各种信息,用于远程指挥。 显示与指挥平台包括车载式移动指挥平台和手持式移动指挥平台,集中显示每个单兵终端采集到的场景参数信息。 人机交互为现场指挥员提供决策,并与支队数据服务器互联互通。

2脉搏感知模块设计

系统采用Neuro Sky的BMD101生物信号检测和处理设备, 传感器部分主要由LED光源和光敏器件组成, LED光源发出绿色波长的光波, 光敏器件可以接收手腕皮肤反射光感测光场强度的变化。 后端处理电路包括低噪音一级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调零电路器和16位精度的ADC模数转换, 增益可控, 内置DSP处理模块, 能够通过蓝牙传输的方式将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到通信终端,开机即自动搜索并建立传输链路。 通信终端再经过3G网络将该生理指标传输到后方指挥平台, 一旦出现异常,后方指挥员据此可及时展开营救。

CC2540内置51单片机内核, 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初步处理。第一步:以1000个数据信息为一个处理周期, 对这1000个值取平均值, 滤波, 并降低数据的更新次数, 因为系统对数据的更新频率要求不高,0.5~1次/秒即可;第二步:据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信号不属于正确佩戴脉搏传感器范围, 则抛弃这段数据不处理, 反之推送到蓝牙模块的缓冲区传输到通信终端。 通信终端设置报警门限40次/min, 一旦低于该值, 则报警。 数据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3毒气浓度感知模块设计

灾害现场特别是火灾现场保温板、 塑料等化学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其中H2S和CO最常见, 危害也大。 因此本系统测量现场毒气主要是指H2S和CO两种气体,选用电化学H2S和CO气体传感器, 即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电解液载流子的变化对外部电流的影响,传感器输出为电流信号,线形好,体积小,可干电池供电。

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毒气浓度的测量装置,主要包括传感器、放大电路、滤波器和处理核心MSP430F2249以及蓝牙传输模块CC2540 , MSP430F2249是MSP430系列单片机之一, 内置16位AD转换模块和两个定时器, 主要完成数据的AD采样、 单片机内部的初始化和传输模块CC2540寄存器的设置以及发射、 接收数据的读写操作[4],测量原理如图4所示。

第一级放大电路采用AD620放大器,传感器测得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后放大10~1 000倍,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适的放大倍数后经过电容C6实现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分离。 交流分支进入二级放大机构进行再次放大, 而直流分量直接进入MSP430F2249的AD采样模块AD0, 用于测量环境中毒气浓度的平均值, 模拟信号通过经过OP07放大滤波后进入单片机AD转换器的AD1, 用于测量环境中毒气浓度的波动值, 最后实测值为两者之间的叠加。 最后将叠加值传输到蓝牙模块, 再经过改模块输出的通信终端。 H2S和CO两种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处理电路完全一致,如图5所示。

4软件设计

软件主要包括通信终端和移动指挥平台的设计, 通信终端依托消防员配备的防爆手机(Android平台),主要完成现场各种参数的接收, 打包后以3G通信的方式发送到后方指挥中心, 后方指挥中心缓存后再以3G无线通信的形式发送到前沿指挥员的移动指挥平台, 移动指挥平台采用防爆处理并加固后的平板电脑,7~8寸, Android系统, 主要完成对各种参数的显示, 判断并初步告警,辅助指挥员采取相关措施。 两者都在Android应用的专业开发环境Eclipse基础上使用java语言进行界面和数据传输、处理的开发,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通信终端和移动终端的定时器为1 000 ms, 即数据以1次/秒的频率进行更新, 再加上传输链路上不确定的传输延迟,这样的速度也能够保证后方指挥员能够及时获取内攻消防员的生命体征和现场情况,且有利于降低链路的通信负荷。 由于现场背景非常嘈杂,一旦超过阈值,通信终端以震动的方式通知消防员, 而移动终端则发出特定声音或以特定频率闪烁来提醒指挥员。

无论是通信终端还是移动终端, 数据的操作(包括发送和接收)都是非常耗时的过程,为了保证用户体验, 在编程的过程中必须开辟单独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线程, 接收数据线程的部分代码为:

其中mm In Stream和mm Out Stream是Android Socket通信模型中Input Stream和Output Stream的实例化对象, 它们通过调用Socket模型中read () 和write () 方法, 实现数据的读写。

5结论

系统中毒气浓度测量器固定在消防员佩戴的正压式呼吸器的末端, 裸露外表并防爆处理, 附带测量环境温度, 脉搏测量采用腕表式设计, 系统开机后自动扫描并建立传输链路, 消防员本身除了打开系统外, 无需其它操作。 整个系统能够将现场各种场景参数实时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和前沿指挥员, 辅助指挥决策, 提高指挥自动化水平。 未来可使通信终端开启WIFI模式,为头盔式摄像设备开辟无线传输通道,能够将现场视频信息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或者指挥车, 信息将更加丰富, 集成度也会更高。

参考文献

[1]董钟骏,李俊兰,万泽君,等.一种井场H2S检测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10):119-124.

[2]赵文丽.便携式生命体征动态监测仪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5,23(2):130-133.

[3]朱宇,齐乐.基于智能手机的Holter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5,23(2):57-59.

[4]邹辉林.脉搏信号远程自动监控器系统原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邓玉娇,魏超.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计[J].软件,2011,32(2):88-92.

[6]赵大力,刘天庆,徐洁,等.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实现火灾预报及救援指导[J].传感器世界,2012(07):101-104.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初探 第5篇

摘 要: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提出了以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为核心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关键词:城市气象,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一、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城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暴风雪、内涝、高温、寒潮、冻雨、冰雹、大雾、雷电等十余种。

2.突发性强。暴雨、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所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3.危害性大。2007年3月4日东北地区的暴风雪天气,造成了几十个城市交通和供暖系统瘫痪。

4.影响范围广。2008年春节期间影响我国南方的冻雨天气,造成了几个省几百个城市供电系统瘫痪。

5.持续时间长。2009年6月下旬持续一周的强高温天气造成北方多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城市用电、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6.发生频率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密集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暴雨(雪)、高温、大雾、雷电、大风、低温等气象灾害对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重,很多城市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主要有5个方面:

1.决策类需求。当出现特别重大的气象灾害时,需要城市指挥机关及时作出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

2.生产生活类需求。需要气象部门提前做好暴雨、高温、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当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气象灾害。

3.社会保障类需求。需要针对气象灾害的特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暖、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4.教育宣传类需求。需要向城市各类人群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如宣传雷电安全防御常识等。

5.应急保障类需求。一旦出现气象灾害,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防御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重点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等核心问题。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建立起基本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约开放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建立由高空探测站、地面观测站、加密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移动雷达、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等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建立由生态观测、洪涝监测、能见度监测、雷电监测、大气成分观测等组成的专业气象观测网。构成全市灾害性天气监测网与专业气象观测网相结合,高时空、高密度、立体化的实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电、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综合应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系统等各种探测资料,加强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释用,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报系统、警报系统,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时效,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气象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系统

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大气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技术需求,满足天气预报制作与气象服务要求。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利用宽带网、GPRS等传输手段,提高探测信息的传输能力,提高监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利用先进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建立实时资料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气象灾害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各种探测资料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并方便异地实时使用。

4.气象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发布与服务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气象部门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非气象部门(如公交公司、出租运营公司等)电子显示屏等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移向、移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变化等,实时、滚动式发布预报警报产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开发气象预警信息自动分发软件和自动语音系统,实现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分发,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送到公众和用户手中。

5.应急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应急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和移动式气象探测设备,如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现场分析、救灾指挥作业系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气象应急服务车辆和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时提供受灾现场的各类气象信息,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气象灾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其灾害种类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估摸。而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又是最为严重发生频繁的灾害。每年由于这些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损失,使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作为气象部门,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气象部门的各种系统,以使损失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灾害系统 第6篇

摘要: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选用VB.net开发语言,结合Access 2007数据库系统,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具有数据收集、处理及灾害等级判定等功能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指标公式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利用逐日气象资料来判断农业气象灾害的等级,为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VB.NET;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66

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巨大,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相关系统在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经济影响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研究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是基于现代农业生产对农业气象灾害系统的需求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服务系统。其总体目标是:以农业气象数据库的建设为基础,采用VB.net开发语言、Access 2007数据库等先进技术,设计并实现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确立、指标计算、灾害查询以及图形产品发布于一体的系统,以拓展农业气象灾害服务需求和整体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逐日气象资料加工计算,得到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产品。

1 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的设计

1.1 平台设计

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由系统管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定义、历年农业气象灾害查询、农业气象灾害图形输出4个功能模块组成。同时,根据功能的设计要求,每个模块又被划分为多个子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见表1。

表1 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1.2 数据库需求分析

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需要实现各种数据资料编辑入库工作,入库资料包括:逐日气象资料、站点资料、用户资料、历年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资料等。该数据库具有资料查询、资料修改和删除、动态录入数据资料和数据资料使用管理等功能。

2 系统实现

2.1 开发环境

本系统采用VB.net语言编写,Access 2007数据库对信息进行储存。

2.2 登录实现

用户在已经注册(注册由管理员负责)过的前提下,填入与之前注册的相符的信息,提交后,系统在核对即查找到与输入相符的用户后,允许登录;若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弹出错误信息,并提示重新输入(登录界面图略)。

2.3 数据相关操作

系统中与数据相关的操作主要包括数据浏览、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功能。

2.3.1 数据浏览 系统中利用VB.NET中的DataGridView控件来显示数据,从而实现数据浏览功能。

2.3.2数据编辑 系统中对于数据编辑主要分为前台显示编辑和后台处理编辑。前台显示编辑主要包括数据添加、修改和删除,本系统是通过VB.NET中的BingdingNavigator控件实现的。利用BingdingNavigator控件的DataSource属性绑定DataGridView中显示的数据源,即可对其进行编辑。并且通过向BingdingNavigator控件添加保存按钮来实现对后台数据的更新。后台数据编辑则是对逐日气象数据资料的编辑,包括添加数据、删除数据、更新数据和查找数据,该系统通过SQL语言实现。

2.3.3 数据查询 以历年旱涝灾害查询为例,在数据查询时,用户选择站号,输入查询的年份范围,点击开始查询,即可查询某站点某段年份范围内的所有的记录(如图1)。另外系统支持多条件查询,如用户可选择查询满足“站号为50442,年份在1995年~2004年之间,等级M > 4”条件的所有记录值。在查询过程中,如果查询结果为空,则会弹出“输入有误”的对话框。这时,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选择查询信息。

2.4 灾害指标定义与计算

灾害指标定义与计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本系统以东北地区为例,根据张海娜等[1-4]人的研究,选取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害作为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即本系统中主要研究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

2.4.1 指标选取 旱涝指标选取:旱涝灾害是东北地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许多学者在旱涝评估指标上已经有研究,孟莹等[5]人研究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标在辽宁省的应用,得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指标的方法简单、直观,而Z指标旱涝等级划分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张尚印等[6]对K指标和Z指标在北方地区应用的优劣进行对比,得出K指标优于Z指标;崔修来等[7]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K指数根据营口地区气象数据研究确立干旱指标,得出准确率较高的为降水距平百分率,K指标对春旱较为敏感。本系统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下,根据指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程度,选取降水百分率和K指数作为旱涝灾害的指标计算公式。降水距平百分率(M)的表达式如下:

(1)

其中,R为某时段降水量, 为多年平均降水量。K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2)

(3)

其中,E为需水量(mm),Σt为高于0℃的日平均气温的累加,0.16为系数,R为降水量。

低温冷害指标选取:目前研究低温冷害的指标有六大类,生长季温度距平指标、生长季积温指标指标、生长发育关键期冷积温指标、作物发育期的距平指标、热量指数指标和玉米低温冷害的综合指标[8]。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确定了不同的指标,如李凤忠、李艳[9]规定5~9月平均气温距平和≤-2.5℃,6~9月平均最高气温距平和≤-2.5℃,两条有一条达到就称为低温冷害年;丁士晟[10,11]采用的低温冷害指标是5~9月的月平均温度和的距平值(ΔT5~9),把ΔT5~9=-1.3℃和ΔT5~9=-3.3℃分别作为一般低温冷害和严重低温冷害的标准。综合指标的实际可用性和可执行性,本系统采取丁士晟给定的低温冷害指标。

2.4.2 指标修改功能的实现 虽然系统已经选定了默认的判定指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判定灾害等级与类型的指标范围也是因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以降水百分率距平(M)为判定旱涝灾害的指数,辽宁省采取M≥0.75为重涝,而北京地区则采用M≥0.60即为重涝[5,12]。本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提供用户根据自己地域情况,自己主观修改指标适用的月份与灾害指标判定的数值标准,该界面如图2所示。

2.4.3 指标数值计算 指标数值计算是本系统后台的一个重要过程,本系统要根据默认的指数计算公式和用户自己修改后的判断灾害等级的指标来计算相关指数和判定灾害等级,并通过应用SQL语句将计算出的数据录入数据库里已设计好的数据表格中,等待查询模块和图形输出模块的调用,这一功能并没有相对应的显示界面,仅通过后台代码实现。

2.5 图形显示与输出

农业气象灾害图形输出子系统输出图形的类型有:旱涝等级直方图、旱涝不同指标对比图、K指标变化曲线、M指标变化曲线、5~9月月平均温度和距平的变化曲线和5~9月月平均温度和的变化曲线。该子系统提供不同站点号的图形的查看和导出功能,便于对某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变化的分析。图形保存功能是由SaveAs子过程实现的。SaveAs子过程的作用是将当前Chart控件中显示的图片以bmp、gif、jpeg或者tif格式保存到用户选定的指定位置,从而便于用户的应用。

3 总结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实现了根据逐日气象资料监测、判断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和种类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历年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的查询和图表分析功能。系统应用较为灵活,且具有较好的扩充性。如因业务发展,需要扩充监测的灾害种类和计算指标种类,只需增添相应的功能模块,不需要改动整个主程序。该系统还存在未与“3S”技术结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农业气象灾害业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海娜,李晶,吕志红,等.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03):24-28.

[2]赵先丽,李丽光,贾庆宇,等.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02):33-37.

[3]刘吉平.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及其预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4]唐立冰,张平,王剑,等.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预测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23(02):77-

81.

[5]孟莹,卢娟,陈传雷,等.辽宁3种旱涝指标的对比分析[J].辽宁气象,2004,(02):22-23.

[6]张尚印,姚佩珍,吴虹,等.我国北方旱涝指标的确定及旱涝分布状况[J].自然灾害学报,1998,7(02):22-28.

[7]崔修来,李明香,姚文,等.营口地区干旱指标的确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03-18305,18306.

[8]王远皓,王春乙,张雪芬.作物低温冷害指标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08,36(03):310-317.

[9]李凤忠,李艳.白山地区低温冷害年预报指标的探索[J].吉林气象,1999,(02):21-22.

[10]丁士晟.东北低温冷害和粮食产量[J].气象,1980,6(05):1-3.

[11]丁士晟.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气候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气象学报,1980,38(03):234-242.

[12]张强,鞠笑生,李淑华.三种干旱指标的比较和新指标的确定[J].气象科技,1998,(02):48-52.

企业环境灾害成本核算系统的架构 第7篇

(一)环境灾害及其特性需要进行环境风险管理

环境灾害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并通过自然环境作为媒体,反作用于人类的灾害事件。这种灾害不限于各种自然现象,同时包括那些被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类似事件以及有损于人类自身利益的社会现象;它也不同于一般环境污染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突发性,而且在强度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远远超过一般环境污染。另外,环境灾害所具有的被动诱发性、群聚性、突发性与影响的持续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可控性与不可完全避免性,表明了这种灾害存有较大风险,需要我们从探索环境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客观规律出发,研究其成因机理与致灾过程,并据此确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抗灾对策,建立和应用包括价值手段在内的规避、防范和控制环境风险机制,最终将达到减轻环境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造福人类的目的。

(二)环境灾害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需要进行环境灾害成本核算

环境灾害势必导致救灾费用、治灾费用或防灾费用的支付,这种对象化的或称为“特定环境项目费用”的支付的目的是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因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代价,通过灾害成本的会计核算,最终实现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刺激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努力约束自己的污染物产生与排放行为,控制环境灾害损失,降低环境成本。可见,环境灾害成本的预防性、补偿性、治理性、约束性作用十分明显,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计量属性又为环境灾害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绿色GDP是价值量核算,需要从微观层面的各实体环境成本会计启动,循具体路径和方法,有根有据,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汇总为绿色GDP总量,宏观层面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也需要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灾害成本会计支持。

(三)管理决策和控制需要环境灾害成本信息,以帮助管理者改善其环境行为

提供环境灾害成本信息是环境灾害成本会计目的,通过灾害成本核算,将使企业得以发现不良环境行为导致的成本远高于其当前会计处理所揭示的金额;通过环境成本核算系统中反映的企业大量的资源耗用事实,激发其改善其环境行为,并采取行动。企业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排废、排污等以降低环境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并进而提高其应对未来环境灾害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在行业内树立其良好形象,提升其竞争力,从而使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业绩并确信社会责任的切实履行。

二、环境灾害成本核算方法架构

(一)内部环境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就企业内部环境成本而言,合理地将各种环境灾害成本归集并分配给各种产品(或产品组合),对于企业的环境业绩的优化来说十分关键。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事实上就是一般费用,可以作为一般费用中的制造费用,以产品产量为基础进行分配。众所周知,制造费用是一种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但由于企业的生产与消费并不是同一过程,期初期末存在在成品、产成品和已销存货,存在着生产费用在销售成本与产成品之间、以及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其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如果简单地以企业产品产量为基础在各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其结果将是污染轻的车间可能分配到超过与其实际排污量相适应水平的环境成本,而污染重的车间可能分配到低于其实际排污量相适应水平的环境成本,即发生环境影响的不同车间之间在环境成本方面的交叉补贴,其结果会使决策者无法获得环境灾害成本的真实信息,不利于作出符合获得最佳效益的生产经营决策。针对这种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通常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行计算,将产生环境灾害影响的作业专门设立各排放点源作业成本库,同时确定成本动因,对属于环境作业成本分别在各作业成本库之间进行分配,以此实现内部环境成本在各车间的合理分配。

(二)环境灾害成本核算内容

在对环境灾害成本进行核算时,可以基于环境灾害成本的属性划分如下内容,并通过设置“环境灾害成本”总账科目按照各作业成本库设置明细进行核算,同时设置相应的成本项目。其形式如:“环境灾害成本——A作业成本库——资源消耗成本——材料费”,等等。

1. 资源消耗成本。

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即将资源产品生产所耗用的自然资源以货币形式加以表现及量化。

2. 环境支出成本。

核算企业为维护环境现状或防止出现污染和破坏而发生的环境支出,这部分成本是环境灾害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包括产品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造成环境污染材料的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方面的成本。(2)企业对销售的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回收顾客使用后的废弃物、包装物等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包装物的采购、产品及包装物使用后回收利用或处理等方面的营运成本。(3)企业对环保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的调整、材料采购路线的变更和对工厂废弃物回收及再生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包括绿色产品的开发、增加原生产产品环保功能的研究、企业生产工艺路线的调整及材料采购的选择等方面所需要的成本。(4)土壤、水质、空气等污染预防成本、节约资源的成本、采购环保器材所发生的成本。

3. 环境破坏成本。

核算企业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

4. 环境补救成本。

核算企业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补偿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整治修复土壤、水质和空气的成本;企业未达到环保指标而需要支付的罚款、环境事故的赔偿金与罚款;为特殊的环境问题缴纳的税款;因环境问题诉讼而发生的费用等。

5. 环境管理成本。

核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间接成本,包括环保专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负荷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方面的成本。

6. 环保支援成本。

核算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全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的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域环保活动的赞助、与环境信息披露和环保活动广告宣传有关的成本支出、以及开征环境税所支付的环境税成本。

7. 其他环境成本。

核算企业上述以外的环境支付成本,主要包括资源闲置成本(包括闲置自然资源的补偿价值、保护费用及有关损失等)、资源滥用成本等。

(三)环境灾害费用的资本化和收益化

1. 费用的资本化。

会计确认:环境灾害成本应在其首次得以识别时加以确认。与环境灾害成本有关的会计问题,其关键在于,成本是在一个还是几个期间确认,是资本化还是计入损益。如果环境灾害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将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第一,能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第二,能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三,起到环境保护作用(一般是事前实施的并具有预防性)。此外,对于安全或环境因素发生的成本以及减少或防止潜在污染而发生的成本也应予以资本化。

账务处理:(1)将上述企业为实施环境预防和治理而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环保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环保工程”、“银行存款”等科目。提取折旧时,借记“环境灾害成本”总账科目下所属的“环境支付成本”、“环境补救成本”等明细科目和相应的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2)将其他环境预防和治理费用及环境破坏重要资本化的赔付费用,作为递延资产,分期摊销时,借记“环境灾害成本”总账科目下所属的“环境支付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补救成本”、“环境支援成本”等明细科目和相应的成本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环保费用”科目。

2. 费用的收益化。

会计确认:许多环境灾害成本并不会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不能将其资本化,而应作为费用计入损益。这些成本包括: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审计成本,因不遵守环境法规而导致的罚款以及因环境损害而给予第三方赔偿等。

账务处理:(1)将上述环境灾害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费用发生时,借记“环境灾害成本”总账科目下所属的“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付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补救成本”、“环境管理费用”、“环保支援成本”、“其他环境成本”等明细科目和相应的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当与环境有关的将来可能支付的费用,能够被合理而可靠地计量时,借记“环境灾害成本”总账科目下上述所属明细科目和相应的成本项目,贷记“应付环境费用”科目。

(四)或有环境负债是环境灾害成本核算重点

环境灾害会计成本一般都被列为环境会计的或有成本,也有的称之为或有负债或或有费用。比如:事故发生后导致的污染物质的排放进行污染治理和补偿的费用,违反法规所缴纳的罚款或排污费,以及预料外的将来费用等都属于此类。环境灾害成本计入的或有成本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方面:未来依法律必须追溯支付费用,未来可能必须支付的罚款,未来的排放控制费用,未来补救费用,设备损坏维修成本,人员伤害补偿费用,法律费用,自然资源破坏,其他经济损失。

(五)环境灾害成本信息的披露

1.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主要是企业发生的经常性环保支出,包括:企业实际排放的污染废弃物的数量和浓度征收的排污费、厂区环境绿化及维护费、专业环保机构经费、废弃物处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损失赔偿费摊销、污染治理费、环境恢复费或预提环境恢复费、环保设施折旧费、绿色产品和环境保护认证费、计提环保设备减值准备、资源及环境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维持环保设施运行的物料费等。

2. 环境负债信息披露。

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或有环境负债,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其加以说明;任何与已确认环境负债计量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后果的范围;宜采用重置价值作为计量的基础,应披露对估计未来现金流出和确认环境负债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假定,包括清偿负债的现实经济利益流出的估计金额、计算负债所使用的预计长期物价上涨指数、预计清偿负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等。

3. 环境灾害成本会计政策的披露。

包括:企业可能将法律规定的标准作为既定政策,企业管理部门应作出负担有关环境成本的承诺。如果日后确实发生了不能履行承诺的情况,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在企业根本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的金额时,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无法作出估计的理由,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而难以估计环境负债的事实。还应披露政府对企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给予的鼓励,如拨款和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

三、环境灾害成本核算支撑系统

(一)遵循并能够执行的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

环境成本会计是建立在批判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尚不成熟,但因为其涉及的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日益受到会计理论界的重视,而要其真正落实到会计实务中,还需要一整套完备的理论支持,并成为可操作的会计规则和方法。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的实践看,资源环境项目的会计核算内容还很有限,数据信息只能出现在管理报告中,还没有出现在正式的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中,环境披露也是盲点,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可执行的会计规则。所以,制定环境成本会计具体准则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二)宏观层面的绿色GDP政策的推动和挤压

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社会整体,而不在于某个社会个体。事实上,就会计工作而言,环境成本会计实践,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无直接和现实益处,只会是新增加的负担,因而推进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在微观单位内部缺乏原动力。离开来自社会的、公众的、道义的、政府的压力和推动力,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不可能像其他经济核算项目那样,首先在每一个社会个体基于内在需要而展开,然后上升为社会化的共同会计范畴。也就是说,尽管环境会计能够在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中建立起来,但环境成本会计要想落实到经济核算实践中,一定需要由宏观推向微观,尽管我们不否认微观的,即单位或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对个体可持续性的直接关联和对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直接影响。

(三)“货币”和“价格”这两个市场经济要素界定

成本的确定和价值核算都离不开“货币”和“价格”这两个市场经济要素。为此,环境灾害成本核算和研究的重点应该首先考虑将环境因素引入到企业会计体系的框架中,规范环境成本项目的确认、计量、计价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报告系统,将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对内的和对外的环境成本信息加以揭示。这其中,环境要素的计量标准及环境成本会计资料在资源、环境要素中定价处于重要地位,而信息的揭示至少是不会导致社会对企业产生重大误解的重要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

(四)环境灾害成本核算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

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环境或有负债估计难以把握,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和取舍的过程,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即使会计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素质,严格按准则行事,对相同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不同的会计人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为了有效地制约和防止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操纵会计核算、粉饰环境成本报表,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

(五)环境成本核算的道德约束和环境意识提升

正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环境灾害成本核算的架构,即便一场环境灾害后都有某些部门或媒体及时披露其损害价值大小,人们还是认为那也只是非会计核算出来的带有人为倾向性和极大模糊性的估算,至少是在那些因自然灾害对公众产生影响方面的情况下是这样。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个人利益时,才有较多的人愿意采取行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另外,正确而合理的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高尚的品格、正确的行为动机、有意义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的综合结果,而职业道德首先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教育的力量维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它只发生在法规和准则对会计人员行为限制的边缘地带。同时,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也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只有具备高的职业道德,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会计人员才会站在全社会未来利益角度上,而不单单是企业短期利益。所以,在目前企业及其会计环境道德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技术层面的环境灾害成本核算固然重要,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更重要。

(六)环境会计启动和实施与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和一致行动

高速公路灾害预警系统研究综述 第8篇

1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1.1地质灾害点多面广, 类型多, 规模较大, 危害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危险斜坡、崩塌、泥石流等, 规模以大、中型为主, 具有点多面广, 类型多, 突发性强, 危害性大的特点。地质灾害体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规模大小, 更主要取决于它所在的空间分布位置。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在城镇区、近江岸地段, 以及因修公路开挖的高陡边坡地段较为集中, 时常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顺层斜坡产生的地质灾害相对较多研究区在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下, 地质灾害多发生于顺层斜坡部位, 但少数地质灾害也发生于坡度在20°~40°的反向斜坡和斜向斜坡部位。

1.3长时间降雨及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数量偏多降雨是引发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控制着灾害的时间分布。大部分灾害集中发生在降雨量大的夏季, 一些大规模巨型灾害或群发性多发生在暴雨之后。

1.4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较多修建公路和城镇区居民修房盖楼, 开挖与削坡等可能直接导致斜坡失稳破坏, 或形成不稳定危险斜坡, 直接或间接引发各类地质灾害。

2系统总体结构

对于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系统总体结构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 数据采集、通讯传输平台主要用于采集、传输动态监测数据和应急现场数据; (2) 数据资源存储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地质灾害多源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 (3)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预警预报平台主要用于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的灾害信息“数据采集-查询统计-预警预报-成果输出-Web发布”功能; (4) 地质灾害决策支持、应急指挥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地质灾害的科学决策和应急指挥。

3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3.1直接评价方法。直接评价方法包括事故指标评价法、危险等级评价等。

3.1.1事故指标评价法。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六个事故指标来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即事故数、事故率、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无事故时间。通过上述指标将事故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反映事故实况, 但用绝对数字进行评价的方法不具备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及预防性, 存在重大缺陷。3.1.2高速公路交通危险等级评价圈。首先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危险性。之后, 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程度划分为如下等级:l级:安全的———不发生危险;2级:临界的———处于形成事故的边缘状态, 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 但应予以排除或控制;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 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4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由于高速公路系统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 如何分清其严重程度, 因地而异, 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可集体讨论或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 用以下公式计算安全评价等级:

式中, D———危险等级;KL———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健全程度;KA———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能力等级;KR———驾驶员素质等级;KS——车辆条件;KG——交通安全环境条件等级;KP———高速公路年度交通事故等级;λ1———高速公路交通相对稳定性;λ2——相对安全系数。

危险等级评价在评价标准确定时的主观含量较高, 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3.2间接评价方法。间接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对交通系统中各因素相关关系的分析, 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价模型的方法。主要有:

3.2.1事故树分析法。在对系统进行安全分析与评价时, 通过绘制事故树找出所有致灾的原因, 并分析每种原因对安全的影响, 从而展开评价的方法。3.2.2灰色系统评价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是一种很好的分析系统中多因素关联程度的方法。分析线路安全状况到底属于哪一类的问题应归属于模式识别中的聚类分析问题。对少量己知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累加或延伸处理, 运用灰色系统基本原理, 采用灰色聚类方法, 确定交通安全水平在某一灰色区域内, 可以达到评价交通安全的目的。3.2.3计算机辅助评价方法。计算机辅助评价的方法正在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自然环境计算模型, 既保证虚拟自然环境的实时性能, 又使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能够影响道路交通的决策和运行, 从而提高系统安全评价的可靠性。3.2.4神经网络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对生物神经系统的简化和模拟, 其模型是由大量的神经元互连而成的网络。根据连接方式, 神经网络通常分为两大类型:无反馈的前向神经网络和相互结合型的神经网络。目前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 己研究提出了数十种模型, 但常见的三类模型是:前向神经网络, 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由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以任意精度表示一个高度非线性映射系统, 此系统即可以是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 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 对于无法用显性关系式表达或多因素的复杂系统的定量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较大的适用范围:此外, 由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智能化的学习功能, 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这是一般的定量分析模型难以具备的功能。但是, 对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这样不断发展变化的不稳定系统, 由于历史样本数据不能反映系统发展变化的实貌, 因而神经网络模型在分析预测时有一定的局限性。3.2.5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在模糊环境中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事物作出综合判断或决策。在进行安全分析评价时, 要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值有时是很困难的, 常常只能用“可能”“或许”等词句来表示。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模糊概念, 依据实际数据, 建立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素对各危险程度的隶属函数, 提出相应的危险性评价模型, 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除了上述的安全评价方法外, 研究者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评价方法 (如交通冲突方法等) , 但大多数研究是对特定环境、车辆故障或人为失误进行的局部评价, 属于微观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全面论述高速公路系统高速公路灾害评价的研究成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人们对社会灾害和自然灾害研究还需深入研究的背景下, 高速公路灾害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一种灾害, 更需要展开研究;在对高速公路灾害的研究过程中, 把注意力放在微观层面的高速公路灾害的研究外, 还需把高速公路灾害的广泛性和对环境及对其它方面的损害放在一个社会研究的角度来进行, 在社会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对高速公路灾害具有有效的预警预控以及发生灾害时的救援体系, 这对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 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探讨了高速公路灾害预警系统中灾害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及安全评价方法, 构建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体系来防灾治灾, 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安全评价,高速公路,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刘秀菊.高速公路建设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刘清.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4.

[3]李观德.昭通地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及其减灾效益分析[J].灾害学, 1998, 1:50-52.

[4]李睿, 罗帆.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初探[J].中国铁道科学, 2002, 6:41-45.

广东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设计与开发 第9篇

我国沿海地区饱受台风侵扰,台风是我国仅次于洪涝和干旱的第三大自然灾害。广东省是我国受台风侵袭最严重的省份。2015年10月强台风“彩虹”在广东湛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彩虹”造成广东省316.7万人受灾,10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25.3亿元[1]。由于全球温室效应,气象异常,台风灾害变得更加严重。因此,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计划把提高灾害风险意识和加强灾害风险管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建立具有较强、较全面的防灾抗灾能力的和谐社会,来减轻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造成的损失[2]。

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是防台减灾的重要基础,重视对台风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的监测,加强灾害预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是当前防灾工作和灾害研究的当务之急[3]。防台减灾过程中台风灾情预估是指导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信息。如何及时准确获得台风灾情评估信息,一直是防台减灾工作的瓶颈。

台风灾害具有破坏性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及时掌握灾情信息是抗灾救灾的关键。由于影响台风灾情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传统的人工经验预判存在很大的误差;而精确的统计结果又过于迟缓。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估台风灾情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4]。目前,国内学者对台风灾害评估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有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台风灾害评估系统[5],和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致灾因子图层、孕灾环境图层、承灾体图层,再结合GIS软件图层叠加的功能得到灾情分布图[6,7]。本文以广东省台风为研究对象,开发广东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评估结果更加稳定、精确。

2系统设计

本文在分析多种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合模型的评估方法,并以广东台风的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样本数据,设计和开发广东台风灾害评估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式, 主要包含台风灾害评估、台风路径查询、历史台风灾害数据查询与分析三个功能模块。 系统底层数据库选用ACCESS2010。历史台风灾害数据查询是对灾害数据表的选择查询操作。台风路径查询是根据台风中心位置取样的经纬度,百度地图Api显示出来。台风灾害评估模块,建立GA-Elman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3种模型组合而成的综合评估模型。模型用Matlab软件实现,并生成DLL供系统调用。系统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的基础,本系统数据库数据中,台风路径、中心气压、大风及降雨量数据取自《热带气旋年鉴》、温州台风网1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2;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取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广东卷》和《广东防灾减灾年鉴》,GDP、人口和耕地面积源于《广东统计年鉴》, GDP和损失金额按广东省物价指数基准进行了换算。台风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暴雨灾害、狂风灾害等。因此,选用热带气旋影响到广东时的最低气压、最大风速、降雨量、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作为评价指数的关键因子。影响范围用不同级别的降雨量和风速的站点数量来表示。考虑到早期的台风资料不全、失真数据较多,参考意义不大,经分析,舍去1992年以前的台风数据,选取在1993~2009年影响广东的67个台风数据作为样本。

数据库由台风路径数据表、台风雨量数据表、台风损失数据表、地理信息数据表、人口信息数据表、经济信息数据表等数据表构成。各数据表的属性、类型及表示含义如表1、表2所示。

4系统实现与展示

4.1台风路径查询与显示

百度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为百度公司免费提供的基于百度地图服务的应用接口,提供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借助百度地图API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台风间隔每半小时的中心位置为节点,以点线连接起来动态显示台风的路径。节点在不同的强度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如图2所示。

4.2台风灾害评估

组合预测是使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同一预测对象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加权组合形成一个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的方法[6]。 组合预测方法就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项预测法对同一预测对象进行预测,根据各组合中各模型的可信度,设置模型权重wi,i=1,2,…,n,根据各单项模型的预测结果做适当的加权平均,预测结果为:

式(1)中yi为各单项模型的预测结果。常用的定权方法有等权平均法、方差-协方差法等。本系统建立基于GA-Elman神经网络、SVR和GRNN三种模型组合评估模型。采用等权平均法,即3种模型的权重均为1/3。模型用Matlab软件实现,并生成DLL供系统调用。经过多次测试,系统的评估误差为30%左右,误差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系统根据损失评估结果自动生成抗灾响应措施,如图3所示。

5结语

台风灾害评估的结果对防台减灾起着关键的决策辅助作用。本系统以广东省台风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灾害数据库,构建台风灾情评估组合模型,得到不错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果加大可供模型训练的有效数据量,模型的精度可望进一步提高[3]。另外,模型评估的结果主要是全省的经济损失之和,尚没有细化的具体区域, 如果结合采用GIS软件,分析研究区域的承灾体、孕灾环境,再与风雨值进行GIS图层叠加,可以模拟得到研究区域的受灾轻重分布。

摘要:台风灾害的评估信息是对防台减灾工作关键的决策辅助信息。本文以台风气象数据和灾害历史数据为基础,设计和开发了广东台风灾害评估系统。系统包含台风灾害评估、台风路径查询、历史台风灾害数据查询与分析三个功能模块。其中台风路径查询基于百度地图产API接口开发,台风灾害评估系统基于由GA-Elman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3种模型组合而成的组合模型,评估结果更加稳定、精确,可以为防台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信息。

关键词: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设计与开发,组合模型,广东省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协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做好暴雨洪涝灾害救灾工作[EBOL].http://www.jianzai.gov.cn/DRpublish/ztzl0000000000013817.html,2015-10-05.

[2]IPCC.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 mary for Policymakers.http://www.climatechange2013.org/im ages/uploads/WGIAR5-SPM_Approved27Sep2013.pdf.2013

[3]隋广军,唐丹玲.台风灾害评估与应急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46-384.

[4]Dan Ling TANG,Guangjun SUI,2014,"Typhoon Impact and Crisis Management",Springer.(ISBN:978-3-642-40694-(Print),978-3-642-40695-9(Online).pp439-459.

[5]陈仕鸿,隋广军,阳爱民.广东省台风灾情预测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21(3):50-55

[6]王胜,田红,谢五三.基于GIS技术的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

[7]刘少军,张京红,何政伟,等.基于GIS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研究[J].灾害学,2010,25(2):64-67.

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第10篇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大大高于平常潮位的现象。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的风暴潮灾害最频繁、最严重,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1949~2007年共发生黄色以上级别的风暴潮280次(台风风暴潮217次,温带风暴潮63次),橙色以上级别的130次(其中台风风暴潮118次,温带风暴潮12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加强,风暴潮灾害明显加重,东海区在四个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上升趋势最明显。

如何预防和抵御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供有效的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势在必行。

1 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模型

1.1 研究背景

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的系统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对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的跟踪,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并有助于保证研究内容具有相应的先进性。

在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中,设计风暴潮洪灾避难系统,必须有合理的计划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进行基于空间分析的最优疏散路径选择;进行风暴潮风险评估,损失率关系是灾害损失评估的关键,而参考其他地区风暴潮灾害损失率的关系,要求两地的经济水平及类型是基本类似的,当前还找不到可供移植的损失率,所以必须建立适于本地特点的灾害损失关系。虽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具有可借鉴的作用,但由于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实现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具体分析区域性特点来适合具体区域的使用尤为重要。

在已有的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库是静态的,多为离线建立,不能满足动态性决策。当决策系统包含的模型较多、相关因子和参数较为复杂,在实际问题判断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模型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知识获取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建造和维护的瓶颈,人力、环境和监测等不确定因素将诱发数据格式不匹配、数据不完整和数据噪声大,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约简和知识获取方法,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领域的最新技术,克服传统专家经验的片面性,提高领域知识的分类精度和完备性。虽然国内外人工智能学者已提出了若干知识发现与表示的实用技术,但受行业差异性的限制,多数表示方法很难直接运用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这一特定领域。

1.2 系统设计

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模型应根据海洋局采集的实时的各种海洋数据,结合已有的知识库,方法库及模型库,进行融合,对风暴潮灾害进行辅助决策支持,最终给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完成灾害辅助决策任务。在这个系统中,融合了各种无序成长、高度自治和复杂多样的网络资源,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协同工作是关键所在。

1.3 系统模型

该系统中涉及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和实时数据库。重点是研究知识库、方法库和模型库协同机制的构建和管理技术,以及三库协同模式下模型、方法、知识的表达方法等关键技术。在此系统中,采用服务聚类和web服务组合技术,整合风暴潮灾害的知识库、方法库和模型库,建立全局的服务视图。在信息集成和协同服务的基础上,快速形成及时有效的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以此提高模型、方法和知识的有效表达能力,增强模型、方法和知识相互调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更好地为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提供资源服务。

在本系统中主要包括:(1)风暴潮灾害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三库协同资源系统的构件化体系结构和构建技术;(2)风暴潮灾害模型库系统中模型文件库、模型字典库和模型参数库的自学习自适应表示和动态构建;(3)方法库中方法程序库、方法字典库和方法参数库的构成,以及方法匹配的自适应性算法;(4)风暴潮灾害相关知识的自动、半自动有效获取技术;(5)网络环境下基于多知识融合知识表示和多粒度可视化知识表示的风暴潮灾害新型知识表示方法。

2 系统应用及总结

使用Web服务组合技术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建立统一、标准和共享的资源管理模式,实现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及实时数据库的协同工作,突出资源的自主协同和主动服务,给出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的最优化。

上海为台风多发地带,上海临港新城位于上海市防御台风灾害的前沿阵地,其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为风暴潮灾害。将研究应用于上海临港新城风暴潮灾害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此灾害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建立,结合先进的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3D显示技术和模糊决策技术等手段,为城市管理部门进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撑平台。

摘要:如何减少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是沿海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基于Web服务建立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对系统设计、系统模型和系统应用等进行了描述。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对提升沿海城市在风暴潮灾害的应变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风暴潮,决策支持系统,Web服务,模型库

参考文献

[1]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滕骏华,吴玮,孙美仙,厉冬玲,于福江.基于GIS的风暴潮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学报,2007,(2).

灾害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GIS系统;地质灾害;

1 引言

区域性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评估方法已由以往的工作经验定性评价发展至评估参数的半定量、定量评估,其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灰色系统评价、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法等,时间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本文根据休宁县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GIS系统对休宁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97.6mm,年降雨量最大为2358.8mm,主要集中在春、夏汛期(3--7月),该期间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以上,其间每年一般有兩次以上的大暴雨发生。

2.2 地形地貌

休宁县境内根据地理分布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可将休宁县划分为北部山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丘陵区,南部山区最高海拔为1629.8m,北部山区山峰最高达800--850m,中部休宁盆地最低处高程为130m。整个地势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县内最大高差达1500m,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6.70%。

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休宁县境内地层属下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出露有中元古代蓟县纪—长城纪、晚元古代青白口纪、震旦纪、早古生代寒武纪、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现代沟谷部分地段分布有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休宁县地处扬子陆块东南部的江南隆起带,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经历了皖南、印支和燕山多期次构造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褶皱、断裂和岩浆侵入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主要是蓟县纪、青白口纪和晚侏罗世三个时期,共形成大小岩体20多个,集中分布于县境南北两侧,岩体呈岩株、岩瘤、岩脉产出,主要有莲花山岩体、休宁岩体。

3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引发因素分析

3.1地质灾害类型与发育规模

休宁县主要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山地型地质灾害。截止2014年,休宁县全县发育有滑坡82处、崩塌150处、不稳定斜坡156处、泥石流3处,合计共391处。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1 滑坡:休宁县境内82处滑坡面积合计为5.9万m2、滑坡体体积合计为10.175?106 m3,其中大型滑坡1处、中型滑坡3处、小型滑坡78处。

按滑坡物质成可分为岩质滑坡9处,残坡积层滑坡71处,崩滑堆积体滑坡2处;按按发生原因分类:工程滑坡发育达66年,自然滑坡发育仅16处。

3.2.2 崩塌:共发育崩塌150处,合计规模达13.56?104m3,其中中型崩塌1处、小型崩塌149处。按构成崩塌物质可分为岩质崩塌120处、土质崩塌30处

3.2.3 泥石流:休宁县境内共曾发育3处泥石流地质灾害,2处属中型泥石流,1处属小型泥石流。

3.2.4 不稳定斜坡:休宁县发育的156处中有中型2处、小型154处;其中人工斜坡151处为公路、房屋修建而进行所引发,仅5处为自然斜坡。稳定性较差的斜坡有58处、稳定性差的有98处,发展变形趋势多以崩塌为主、达135处,其余21处不稳定斜坡的发展趋势为滑坡。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根据休宁县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成果,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环境条件有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

3.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a)地貌单元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地质灾害发育数量以低山区为最多,其次为中山区,两个地貌单元内地质灾害数量占全县的93.37%,冲积平原区仅发育1处地质灾害。从地质发育模数分析,低山区为最高、达24.9个/100K㎡,中山区略低于低山区;高丘区明显高于低丘区,低丘区与冲积平原基本相近。

(b)坡度与地质灾害

休宁县地质灾害总体上随着坡度的增加地质呈增加趋势,其中41°--50°坡度段为最发育,至60°以上的坡度则滑坡不发育;崩塌灾害在坡度40°以下坡度段不发育、至45°--50°区间段最为发育;不稳定斜坡的发育总体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多,在坡度40°--45°段、65°--80°段最为发育。

3.3.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休宁县滑坡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上溪群地层中,在岩浆岩分布区滑坡也有一定的分布,在侏罗纪——白垩纪的红色地层分布区内亦发育有滑坡地质灾害。

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发生在上溪群地层中,流纹岩、岩浆岩分布区亦多发崩塌、不稳定斜坡,休宁组地层岩性为中厚层砂岩,建房、修路形成的切坡段为崩塌、不稳定斜坡的多发区。

3.3.3 降水对地质灾害的关系

大气降水是山地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之一,6月是休宁县多发暴雨,该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全年的68.54%,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性。

3.3.4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明显,公路建设、居民建房的切坡及矿山露天不合理开采等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引发大量的地质灾害。根据分类统计,休宁县境内因建房切坡引发灾害140处、修路切坡引发228处。

4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及操作性强 ,现阶段运用较为成熟,GIS具有较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分区成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基于层次分析法、应用GIS系统进行休宁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4.1建立递阶层次模型

休宁县地质灾害主要引发因素包括地貌、山体坡度、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构造、特别是线型构造(断裂)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影响甚微;现状地质灾害的多次活动也是本区地质灾害多发的重要因素。以此选取评价因子,并建立层次模型。

4.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前述休宁县地质灾害的各类引发因素中,降雨特别是强降雨是本县重要的激发因素,人类活动(公路建设、建房切坡)强烈破坏地质环境、是重要的引发因素,各工程地质岩组与地貌单元中,坡度与灾害的发育具有正相关性,即坡度越大、灾害发育强度越大,现状地质灾害的多次复发是休宁县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主要因素。

因此中间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中間层因子重要性比较判断表

地貌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现状地质灾害

地貌1 1 1/2 1/36 1/33

坡度 2/31 1/44 1/52

工程地质岩组3 4 1 8 1/24

人类工程活动 1/6 1/4 1/81 1/9 1/2

降雨3 5 2 9 1 5

现状地质灾害 1/3 1/2 1/42 1/51

依据上表建立的判断矩阵(B)为:

B=

各措施层依次建立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各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休宁县境内年均降雨量较大,南、北山地区大于1700mm,中部丘陵平原区降雨量在1600—1700mm间,因此两者按0.55、0.45的比例计算南北山区与中部平原区两个分区的权重,分别为0.213、0.175。

发育现状地质灾害的区段权重为0.06,其它区域则为0。

4.3 网格剖分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休宁县境域进行网格剖分,基础底图是1:50000地形图,选用网格间距为1 km,按km网进行网格剖分编辑基础网格图,评价基础单元面积为1km×1km=1K㎡,调查区共剖分为2212个单元。

4.4 属性赋值叠加与易发指数计算

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评估因子的权重与相应的评价因子图对应赋值,并逐一对基础网格图进行叠加分析,使得每个小区块都含有评价因子的属性特征值,最后将各因子的属性特征值进行叠加计算,即为各区块的易发综合指数。

根据对各引发因素的权重,对各专题图的相应图层建立属性,各按权重一一对应赋值,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将以上各引发因子的属性进行叠加,共将休宁全县分割成27941个区域,每个区域均赋有表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属性值——地质灾害易发综合指数,其值最大为0.470。

4.5 DTM模型分析

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上一步骤计算出来的含有易发综合指数的网格图进行DTM模型建立与分析,设置等值线,形成初步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图。

4.6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根据对休宁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易发指数≤0.235的区域划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将易发指数在0.236—0.376的区域划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将易发指数≥0.376的区域划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由GIS系统自动生成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图进行人工干预,经过删除、整合、修饰,编绘成休宁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按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为三个大区、六个亚区,如表2所示。

表2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简表

分区分区名称

高易发区(Ⅰ)休宁县北部杨家棚—兰田—儒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Ⅰ1)

休宁县西南部流口—鹤城—山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Ⅰ2)

休宁县东南部源芳—龙田—白际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Ⅰ3)

中易发区(Ⅱ)岭南——陈霞北部——溪口北部——兰田西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Ⅱ)

低易发区Ⅲ)海阳——渭桥——齐云山镇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1)

东临溪——商山地质灾害低易发区(Ⅲ2)

5 结论

(1)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地质灾害分区评价,能准确性高于如人为赋值等方法,更能反映评价区的实际情况。本次选取了影响休宁县地质灾害发育的6类因素、22个因子进行分析,按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因子的权重。

灾害系统 第12篇

1 地质灾害评价系统

1.1 软硬件选择的原则

综合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先进性及经济性。利用MapInfo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扩展、提供多领域解决方案支持及强大的制图功能等特点, 同时可对空间信息及其相关的内容在地图上进行表格和图形的交互查询等功能, 以MapInfo6.5为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可以与其它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格式转换。

1.2 软件要求

W i n d o w s 2 0 0 0或W i n d o w s X P系统、MapInfo6.5操作平台、Visual C++6.0和Visual 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

1.3 硬件要求

主机采用PentiumⅢ以上处理器、128M以上内存、40G以上硬盘、惠普宽幅扫描仪、打印机、绘图仪。

注:*表示该项参数可以根据实际调整**表示1-3, 与评价单元划分相对应

2 编图依据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第394号令) ;

(2) 《关于开展市、县 (市、区)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浙计规划[2002]389号) ;

(3) 《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及附件二“乡 (镇) 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编制要求” (浙土资发[2003]92号) ;

(4)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 (镇) 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编制与评审工作的通知》 (浙土资发[2004]57号) ;

(5) 《1:1万乡 (镇) 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编制工作设计大纲》 (参考) 。

3 地理地质底图

地形等高线:主要采用2002年版1∶1万CAD电子版地形图数据或者是1∶1万栅格地形图数字化而得数据。等高距山区以10米为主, 局部5米。

地理要素:可用各地区的1∶1万土地规划图。其要素包括公路、河流 (有名称的溪流) 、湖泊、小 (二) 型以上水库、城镇、集镇、行政村及村界、居民地及自然村等地理要素资料。新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已建县级以上重要工程设施、有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位置等由各地区相关部门提供并结合野外实地标定。地质要素 (地层、构造等) 来源于1:5万区域地质图, 并结合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加以补充和印证, 地层岩性以工程地质岩组表示。

4 编图方法

1∶1万比例尺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的编制目前均是以乡 (镇) 为基本单位进行编制的。各县 (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采用全区整体评分赋值, 调整核查易发区界线后再按乡 (镇) 分割制图。

4.1 编图方法与网格单元划分

根据浙土资发[2003]92号文件精神,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原则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 网格单元根据实际情况选取100m×100m—300m×300m, 由此全区共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覆盖全区 (如图1所示) 。

4.2 综合危险性指数因子评分标准及权值确定

评价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参与综合危险性指数计算的因子有十个, 具体为:断裂密度、工程地质岩组 (岩性与岩土结构) 、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多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公路密度、地质灾害点的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 评分标准见表1。

综合危险性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ZW为综合危险性指数, Ti为各评价因子的标准值, ATi为各评价因子的权值。

4.3 因子数据采集与获取

本次评价采用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开发的地质灾害评价系统来进行评价因子的数据采集与权值的获取 (如图2) 。

(1) 断裂:断裂数据采用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 利用已建立的评价网格切割各条断层后, 统计各个评价单元内断层的长度, 并计算该单元中的断裂长度与单元格面积比, 再根据评分标准, 并适当地参考区域地质图中断裂构造的规模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因子得分。

(2) 工程地质岩组:地层岩性是发生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程地质岩组数据由1:5万区域地质图地层岩性归类获得;利用评价系统对岩组图栅格化, 再根据评分标准, 给出各个评价单元的得分。若同一网格中出现2种或2种以上岩性组合时, 以最差岩性赋值。

(3) 地貌类型:利用遥感技术解译各地区的影像图并参照地形地质图来获得各区数字化的地貌数据, 通过本评价系统提供的栅格化功能, 将获得的地貌图斑信息进行栅格化, 取得各个评价单元的地貌因子得分。

(4) 地形:把1∶1万地形图矢量化成所需要的文件格式, 将相对高差因素转换为坡度因素, 利用大地科技开发公司开发的DEM分析系统, 精确地计算其坡度, 并根据坡度数据划分其各个单元的得分 (见图3) 。

(5) 年均降雨量: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采用当地多年均降雨等值线并加密, 根据降雨等值线, 通过上述DEM分析系统生成DTM, 最后插值获得各个评价单元的降雨量, 再根据评分标准, 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得分。

(6) 植被覆盖率:植被的发育程度很大程度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利用遥感技术, 获得各个像元的植被覆盖度, 通过NDVI和AVI指数依据评分标准直接获得评价单元得分数据 (见图4) 。

(7) 人口密度: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行政村面积内的人口数, 以行政村人口数除以行政村面积得人口密度, 作为该行政村内各网格的人口密度, 再根据评分标准, 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得分。

(8) 公路:公路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产物。数字化1∶1万土地利用规划图, 并与现在的道路对照修正, 最后获得公路数据, 数据的剖分及赋值原则同断裂密度数据相同。

(9) 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点是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直接体现。现状地质灾害点数据是利用前期的区划工作成果、野外调查资料及灾害点的野外核查结果, 直接统计各个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点的面积和体积数据, 并考虑各灾害体的影响扩展范围, 根据评分标准, 获得各个评价单元的得分。

4.4 综合危险性指数计算及等值线生成

获得上述各个评价因子得分后, 评价系统即可自动计算各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危险性指数, 并根据其计算结果及易发区划分标准 (见表2) , 利用评价系统提供的绘制等值线的功能,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等值线间距并进行等值线的自动勾绘, 从而得出易发区等值线图。

4.5 易发区划分及成图

根据易发区划分标准留下相应的等值线, 即可形成各乡 (镇) 易发区的初步界线, 经实地与初步成图对比及核查, 结合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修编, 形成最终成果图。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前本系统已经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龙湾区, 衢州市常山县、江山市等1∶1万分乡 (镇) 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的编制中应用, 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度较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采用评价系统得出的结果是理想化的、机械的, 只是近似的模拟, 只能相对准确地反映易发程度的总体趋势, 会出现界线不光滑, 拐点多, 局部有内插或异常值的存在而导致小图块、图斑等现象。目前采用与实地进行对比,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编的方法来使分区图更趋于科学、合理并与实际近可能的一致;同时对软件进行完善, 更多的与实际相结合, 使软件的功能更加科学、适用。

6 结语

地质灾害评价系统的应用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及准确性, 使其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利用价值。该系统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 克服现有的局限性, 则能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作出较大的贡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的编制中利用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对各要素进行赋值评分并最终成图的过程, 该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编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 适用于各种精度的同类编图工作, 极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价系统,易发区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件 (国务院第394号令) [R].2003.

[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S].2001.

[3]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浙江省文成县1∶1万乡 (镇) 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图册[R].2006.

上一篇:语篇衔接方式下一篇:就业与创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