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计划范文

2024-07-20

培育计划范文(精选10篇)

培育计划 第1篇

据印度《经济时报》7月23日报道: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奶牛数量最多、牛奶产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奶牛品种普遍不够纯良,这给印度奶制品行业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因素。有鉴于此,印度奶制品发展委员会计划通过实验室研究育种,在未来繁殖高质量的纯种奶牛。

该委员会主席帕特尔告诉记者,这项旨在通过基因技术改进奶牛品种的工程将在今年10月份启动,计划在大概5年内培育出900头最上等的奶牛。品种研发工作将分别在10个实验室进行,这也被喻为是“洪流行动”之后印度奶业的又一次革命。据悉,新奶牛产奶量将在如今每天6.5升的平均值上增加30%~100%,也为满足印度人10年之内将达到每天1.8亿吨的牛奶需求量。

14年品牌培育计划 第2篇

根据公司《名牌建设三年培育发展规划》要求,制度2014年品牌培育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申报“安纳”牌氯化聚乙烯注册商标。通过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促使公司计量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一体化体系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公司品牌战略,培育发展名牌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

(一)申报氯化聚乙烯“酸相法”工艺专利同时完成“安纳”牌氯化聚乙烯商标注册。

(二)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公司品牌建设规划体系要求。

(三)对照名牌产品参评条件,进一步深化落实各项措施,总结培育经验和做法。做好“安纳”牌氯化聚乙烯的名牌申报工作。

2014年3月 安徽某某工业有限公司 2015年名牌培育实施计划

根据公司《名牌建设三年培育发展规划》要求,在2014年品牌培育工作基础上,制度2015年品牌培育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培育“安纳”牌氯化聚乙烯为滁州名牌产品。通过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促使公司计量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一体化体系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公司品牌战略,培育发展名牌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落实“安纳”牌氯化聚乙烯名牌产品申报工作。

(二)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公司品牌建设规划体系要求。

(三)对照名牌产品参评条件,进一步深化落实各项措施,总结培育经验和做法。做好“安纳”牌氯化聚乙烯的名牌申报工作。

2015年1月 安徽某某工业有限公司 2016年名牌培育实施计划

根据公司《名牌建设三年培育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公司生产情况及市场情况实际,制度2016年品牌培育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促使公司计量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一体化体系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安纳”牌氯化聚乙烯争取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公司品牌战略,培育发展名牌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

(一)调查研究阶段(3月30日前)。通过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梳理公司产品结构,确定重点产品,研究筛选培育对象,制定安徽名牌产品培育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30日前)。对列入名牌培育的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措施,针对培育产品与名牌产品要求的差距,提出解决的办法,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夯实基础。

(三)完善提高阶段(11月30日前),对照名牌产品参评条件,进一步深化落实各项措施,总结培育经验和做法。

四、具体措施

(一)建立机构。成立总经理任主任,质量、企管、市场、销售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品牌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名牌培育的领导工作。

(二)营造氛围。在全公司广泛开展名牌培育工作的宣传工作,宣传培育名牌产品的意义,大力营造名牌培育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培训。开展人员质量技能提升培训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人员的质量品牌意识和质量专业知识。

(四)大力加强基础管理。对照名牌申报的要求,加强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的管理活动,特别是组织开展包括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等在内的一体化管理活动。

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及其启示 第3篇

关键词: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困难;对策

一、引言

心理韧性(resilience)最初研究的是那些深处负面环境(如父母患病、家庭破裂、经济贫困等)的儿童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为“有信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的现象[1,2]。在“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等灾难事件发生后,研究者将心理韧性的研究对象由儿童扩展到成人。随着战争行动和灾难救援中越来越多的美军士兵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导致自杀率不断攀升的现象,如何帮助士兵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韧性,成功应对挑战并在困境中愈发坚韧和顽强,成为美军研究的重要课题[3]。

美国军事心理学家们对士兵心理韧性的研究发现:高心理韧性的士兵拥有较少的精神疾病症状,保持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能够实现职业和个人成功;相反,低心理韧性水平的士兵有较高患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的风险[4]。低心理韧性水平的士兵难以再次承受创伤事件。这些痛苦记忆可能会使士兵采取酗酒、飙车、吸毒等危险行为来麻痹自己,进而导致家庭破裂、暴力甚至死亡[5]。高心理韧性的士兵即使再次经历压力事件也能保持乐观,用积极情绪来适应压力,保持精神健康[6]。

二、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概述

为维护军人心理健康,提高军队战斗力,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心理韧性与预防指挥部(Resilience and Prevention Directorate,R&P),专门负责心理韧性的培育和指导工作,主要包括:(1)培育基于心理韧性的军事文化;(2)加强军事指挥官、技术专家、医疗部门和其他支持机构间的多部门、跨学科合作;(3)推广心理韧性干预的最佳方法和实用工具;(4)支持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发展和评估。为提高心理韧性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美国各军兵种开发了一系列计划来提升官兵的心理韧性[7]。

(一)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CSF)

军人综合健康计划是美国陆军为军人、文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提高工作绩效、培育心理韧性而开发的一项综合性健康计划。该计划始于2008年,是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为美国陆军设计的一套课程。军人综合健康计划包含五个维度:身体、情感、社交、家庭和精神。该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1)军人入伍时的心理健康测评及间隔规定时间后的再次测评;(2)基于初次测评和再次测评结果的个性化训练;(3)与大学合作培养基层心理韧性训练骨干;(4)通用心理韧性训练。培育方式既包括基于网络的训练模块,也包括心理韧性训练骨干的面对面

训练。

(二)空军心理韧性训练计划(Airman Resilience Training,ART)

空军心理韧性训练计划是空军为提高士兵适应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预防性教育。心理韧性训练包括部署任务前训练和完成任务后训练。部署任务前训练能使空军士兵保持心理韧性并积极应对创伤性事件,课程内容包括学习军事部署中的压力、执行任务时的环境、典型反应、事故预防和求助。完成任务后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士兵在返回家庭后能够顺利地融入工作和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回顾军事行动中的压力、典型反应、事故预防、融入家庭和社会、求助。空军心理韧性训练既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和空军与家庭战备中心合作。

(三)海军作战压力控制计划(Operational Stress Control,OSC)

海军作战压力控制计划由海军医学研究院负责领导和实施,设计融合了多项先进科学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海军官兵、军事组织及海军家庭成员的心理韧性。作战压力控制计划的基础是压力连续体模型,这一种与海军文化、军事行动以及军事生活产生的压力相一致的模型,突出了所有海军官兵的战备任务和使命责任,海军领导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计划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目前,该计划已经完全融入了海军现役和预备役官兵的正规教育和训练中。

(四)海军陆战队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Combat Operational Stress Control,COSC)

海军陆战队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是一个面向海军陆战队员,关注部队战斗力保持、任务准备和长期健康的项目。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的五个核心功能是:(1)增强海军陆战队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优势能力;(2)缓解战斗中的压力;(3)明确压力来源;(4)帮助海军陆战队员及时得到治疗;(5)帮助海军陆战队员重返战场。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将压力应对范式从治疗模式转为预防模式,大大提高了海军陆战队员的心理韧性。

三、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执行中的困难

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共同的困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8]。

(一)缺乏领导支持

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执行需要军队各级主官的支持。积极的领导管理气氛对培育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当一个单位的主官被轮换后,如果新的主官对培育计划不支持或不上心,计划执行的延续性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使计划中途破产。领导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态度还会影响计划能否有效融入部队日常的训练中,当领导持否定态度时,会极力缩短心理韧性训练的时间,或将其排除在日常训练计划之外。领导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当领导及其家庭参与到心理韧性训练中时,下属会受到鼓舞,提高心理韧性训练的积极性。

(二)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对心理韧性的认识不同,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有的来自心理卫生保健基金,有的来自一般军事训练基金,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没有固定独立的专项基金支持。例如,美国防部对心理卫生保健基金中的“心理卫生”定义非常狭窄,优先支持关于心理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申请,这使以心理疾病预防为目的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基金申请毫无优势。许多计划成立之初靠种子基金艰难起步,研究者和执行者们不得不为计划的维系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

(三)缺乏军队适用性

许多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来源于普通民众,对军队中的官兵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如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SF)中培养心理韧性训练骨干模块的理论原型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韧性计划(PRP)。然而,PRP的规模是小组,目的是治疗学龄儿童的抑郁症,能否将PRP的成果推广到规模庞大的成年陆军士兵身上还是一个问题。士兵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具有鲜明的军事环境和文化特点,适合于大众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军人来说没有针对性,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四)官兵对心理援助存在偏见

有效区分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和传统心理援助计划对提高美军士兵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美军士兵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认为有心理问题时找心理医生是件平常的事,就像感冒找医生一样。因为在美军文化中,战士是勇敢、坚韧的化身,寻求心理援助被看作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在被筛查出患有焦虑、抑郁和PTSD的士兵中,因害怕同事和领导歧视而影响前途,仅有不到40%的人寻求了帮助。许多士兵把这种偏见泛化到心理韧性培育计划中,认为进行心理韧性训练的潜台词是自己有心理疾病,在心理测试中不认真作答,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状况。

四、对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心理韧性的定义

在以往文献中,由于研究者的文化背景、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不同,对心理韧性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两个核心要件:第一,个体遭遇到压力或挫折;第二,个体在压力或挫折中适应良好并健康成长。军队心理韧性培育计划中心理韧性的定义一方面要体现共性,即包含两个核心要件,另一方面要体现个性,即具有军事特色,符合军人的心理特点。只有当心理韧性的定义明确后,官兵才能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有清晰的认识,并按照定义的引导训练出理想的结果。

(二)把心理韧性纳入条令条例

只有将心理韧性看作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引起军队官兵的重视,把心理韧性培育认真贯彻到日常军事训练中。军队的条令条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将心理韧性纳入军队条令条例使心理韧性培育上升为军队的意志,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令条例中,要明确心理韧性的定义、各级官兵的责任以及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具体步骤等内容,把心理韧性融入军队生活和文化中,使官兵不断挖掘心理潜能,在压力和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圆满完成军事任务。

(三)将心理韧性培育措施标准化

美军已经开发了多种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并对计划的组成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细化,但是,这些计划哪个更有效呢?哪些措施的信度和效度更好呢?因为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各个计划之间没有可比性,军队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配置,造成心理韧性培育效果不理想和资源的浪费。心理韧性培育措施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明确培育措施的科学依据,例如,心理韧性的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明确培育措施具体针对军队中的哪一类人群;明确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明确培育效果的评价指标等。

(四)实施更加严密的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评估

只有当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得到证实后,军队各级领导、士兵和其他研究者才会对计划的进一步执行予以支持和配合。目前,鲜有实证研究对心理韧性培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虽然美国国防部心理韧性与预防指挥部(R&P)将心理韧性培育计划效果评估作为其职能的一部分,但由于军队的保密性、人员的流动性、培育计划的不规范性等原因,培育计划效果评估难度很大,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美国陆军部调查组经过15个月的纵向实证研究发现,参加军人综合健康计划(CSF)的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这一结果说明军人综合健康计划的效果是显著的。然而,仍有一些学者对该计划持怀疑态度,认为该计划有可能根本没有效果,因为士兵在反复的训练和做测试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回答问题,即他们知道怎样的回答才会被认为是“健康的,有韧性的”[9]。可见,效果评估的严密性还有待提高。

五、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我军的启示

近年来,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增多,官兵心理负荷明显加重,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对培育我军官兵心理韧性,使全体官兵在压力和挑战下积极适应和成长,激发官兵高昂士气,保持部队持续旺盛战斗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培育我军特色心理韧性文化

我军历来重视维护官兵的身心健康,一直把心理教育与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的官兵认为暴露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缺陷或意志薄弱的表现。还有部分官兵把心理服务误认为是精神病治疗,因此即使自己意识到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勇气跨进心理服务室的大门。这种传统文化和陈旧观念对心理服务发展的阻力是不可估量的。心理韧性文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被动地寻求心理援助转化为积极地提高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大力营造团结互助的心理韧性氛围,使官兵大方承认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和心理支持,在逆境中实现成长。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官兵的心理优势而不是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疏导转化为积极的心理预防,使保心理健康就是保战斗力成为广大官兵普遍认同的观点,自觉培塑心理韧性,维护自身心理卫生和健康。

(二)整合官兵个体、家庭、军队和社会资源

广大官兵不仅在军队中承担着军人角色,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一员。青年官兵不仅面临职务调整、选取士官、立功受奖、入党考学等问题,还面临找对象、买房子、家属就业、孩子入学、赡养老人等生活难题,常常受到个人、家庭、军队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时常感到焦虑、无助与无奈。因此,培塑官兵心理韧性,必须调动个体、家庭、军队和社会的保护因素,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解决官兵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解除影响官兵安心服役的后顾之忧。另外,要为官兵成长进步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官兵勇敢克服成才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愈挫弥坚,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大展身手。

(三)将心理韧性训练融入军事训练之中

在军事训练中,要有目的地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和情节,使官兵在近似实战的训练中体验到各种战斗因素的心理刺激,以提高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韧性训练就是要鼓励官兵在残酷、危险和对抗的环境下敢于挑战自我,进行合理冒险,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优势和问题,利用各种保护因素,充分挖掘心理潜力。在心理韧性训练过程中,官兵不断地认识自己、磨砺自己,减轻对危险困难的恐惧感,增强绝地求生的本领,锤炼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最大限度地拓展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战场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1]Werner E. E. Children of the Garden Island[J]. Scientific American, 1989, 260: 106–111.

[2]于肖楠, 张建新. 韧性 (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58–665.

[3]Woll P. Resilience 101: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ing your stress system after deployment; workbook for veterans and service members[R]. Available at http://www.attenetwork.org/learn/topics/veterans/docs/Resiliancel0lwkbk.pdf.

[4]Bruner V, Woll P. The battle withi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y of war-zone stress exposure[J].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2011, 50: 19–33.

[5]Bowling U, Sherman M. Welcoming them home: Supporting service memb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navigating the tasks of reintegration[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39: 451–458.

[6]Maguen S, Turcotte D, Peterson A, Dremsa T, Garb H, McNally R, Litz B. Description of risk and resilience factors among military medical personnel before deployment to Iraq[J]. Military Medicine, 2008, 173: 1–9.

[7]Bowles S. Bates M. Military organizations and program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building[J]. Military Medicine, 2010, 175: 382–385.

[8]Lisa S M, Cathy D S, Sarah G, Lydia H, Hans V R, Andrew M P, Glenda W.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U.S. Military[R]. Center for Military Health Policy Research, Prepared for th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in 2011: 4–76.

[9]Lester P B, Harms P D, Herian M N, Krasikova D V, Beal S J. The 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 program evaluation: Report 3: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aster resilience training on self‐reported resilienc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data[R]. http://dma.wi.gov/dma/news/2012news/csftech-report.pdf.

培育计划 第4篇

据悉, 此次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 在借鉴外省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河南本省实际, 依托高校组成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联盟, 共同组织实施培育工作。培育对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带头人、各类企业中的骨干人员、村组干部中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

河南省将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 依托培育基地, 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有效衔接, 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机构+实训基地+专家跟踪服务”菜单式服务模式, 通过培育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领头雁。

小学创客培育计划 第5篇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的号召,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提出的开展创客教育五个一的精神,培养中小学生发明创造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和潜能,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开展创客培育五个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发明的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创新发展奠基。

二、主要目标:

1.打造一个青少年创客培育教室。努力将学校成为中国科学院未来科学家培养基地、中国青少年创客培育基地、瑞安市知识产权示范基地,学校创客空间成为温州市领先的创客培育空间。

2.开设多门创客课程:开设3D打印机、机器人、Scratch、快乐魔方、快乐发明、创意天地、创意美术、无人机等多门课程,并三年内完成自已的创客培育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3.培养一批青少年创客师资队伍,让学校班主任和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掌握少年创客培育操作思路,成为少年创客培育兼职师资,确保十人以上教师能成为优秀青少年创客培育教师。

4.让更多的学生创新潜能瞬间得到开发,四年级以上的每一位学生三年中都有一件创客作品,每年培养大量的学生参加瑞安市科技节、温州市科技节等各类创客相关比赛,学生在县级以上创的获奖率每年不低于10人。

5.举办一次校园创客节,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创意的机会,四年级以上学生每人每年有一项自已的创客作品在创客节中展示。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校园环境宣传:在学校明显位置开设创客培育宣传栏,定期对学生创客活动和成果进行宣传。

2.打造校园创客空间:打造温州市最前沿的创客培育空间。并整合实验室、劳技室,增加科技感,增加学生实际操作工具为主,把它打造成学生喜欢的创客空间,预计投入100万。

3.培训师资:对全校班主任进行2小时的短期培训,让所有班主任掌握学校创客培育的计划,其中专职教师要进行跟岗实习二个月。

4.积极参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创意创新类大赛,其中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一定参加。其他部门组织的选择参加。让有创意的学生从发明的成功走向展示和比赛的成功,让更多的青少年创客有出彩的机会。

5.成果展示:在班级中展示学生成果,在学校中展示优秀学生成果,在报纸杂志中展示学生精品成果。学校在适当时间在《中小学创新》杂志开辟五个版面的宣传、在浙江教育报有专版报导。

6.举办创客节:学校安排专门的时间,开展创客节系列活动,展示学生创意成果,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件创客作品。

四、工作措施: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少年创客培育领导小组,专项负责青少年创客培育计划。

2.学校大力支持并确保投入,保证青少年创客培育工作正常进行。积极争取中国科学院未来科学家实验基地、中国青少年创客培育示范基地、瑞安市知识产权示范基地。创建前沿的青少年创客培育空间,成为全国青少年培育的前沿创客空间。

3.每年聘请4到5位正高以上专家来校专题指导。争取让学校的青少年培育工作走在全国最前列。

4.学校要大力支持师生参与国内主要创客活动,展示学校创客培育成果。

5.学校要支持高中学生申报国家专利,其中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代理费由学校给予报销。

6.学校要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每年各级创新创意大赛、国际发明展览会(昆山)。

培育计划 第6篇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以下简称火炬重点高企) 评选工作开展十余年来, 得到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响应, 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 1996年至2008年共认定3270家火炬重点高企, 分布在全国41个地区。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方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还对被认定的企业给予了资金扶持。

火炬重点高企已经成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 特别是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后, 原有火炬重点高企认定条件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再适用。从企业内部角度,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整合升级的要求, 对企业营利能力标准的调整, 对企业社会贡献在新时期的要求, 都应该在评选中有所体现, 修订火炬重点高企认定管理办法迫在眉睫;同时, 从外部环境角度,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新的历史时期, 火炬重点高企评选工作的方向应聚焦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目标上。

为此, 经过一年多的研讨准备与广泛征求意见, 2010年7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以下简称火炬中心) 发布了新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 (国科火字[2010]179号) (以下简称新办法) 。

新办法体现新时期特色

1、火炬重点高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载体

从新办法的内容来看, 火炬重点高企是顺应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具体载体。新办法对火炬重点高企应满足的条件中第一次提到行业技术标准, 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到标准战略层面, 并在评选时尝试具体量化创新能力的考核指标, 另新办法提到龙头企业、区域特色与示范作用则是从行业带动性角度来提的, 强调的是产业聚集在单个创新主体中的量化体现。这是对以往评选只注重营利能力的重要补充, 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显著的两个特征。

2、火炬重点高企强调社会贡献, 彰显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已经从简单追求规模、追求效益的目标向追求社会责任、社会地位的方向转变, 更多的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文化驱动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新办法中更加注重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企业贡献, 是文化在企业评选中的一个具体体现。它是新时期社会对“什么是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全新阐释。

3、火炬重点高企强调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培育和发展火炬重点高企是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政策目标是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范围内, 择优选择一批发展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 引导其利用社会各类资源, 使之做强做大、做专做精, 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政策配套的角度, 新办法还规定, 将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体系中对火炬重点高企在信息、宣传、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予以重点支持;对拟上市企业、产品或服务拟纳入政府采购的企业进行推荐。地方科技部门应对火炬重点高企给予重点扶持, 有条件的地方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这是新办法重要的延伸工作, 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在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的方式上, 不仅仅是单兵作战给予资金支持, 而是应引导社会多方资源在地方经济中重新优化配置,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4、第一次尝试从四个方面量化诠释火炬重点高企

与原办法相比, 新办法提出申报企业必须是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 且应满足十项条件。这十项条件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带动性、营利能力和社会贡献。这是第一次尝试量化诠释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它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新时期对创新主体的具体要求, 对评选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这将最大限度保证评选的公平与效率。

新办法下诞生第一批火炬重点高企

新办法颁布后, 2010年9月底启动了2010年度高企评审工作, 申报企业数达到3027家, 是往年申报量的4倍有余, 创了申报量的新高。从申报的踊跃程度来看, 各省市科技部门对此次评审高度重视, 高新技术企业比以往更加踊跃, 这也呈现出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令人欣喜的势头。

这次评审申报总量创下历史之最, 这一方面反映出火炬重点高企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 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国家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的成绩给予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3年以来, 政策培育效果逐步显现, 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将从这里诞生。与原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比较, 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是一次较大规模、较大范围、较深层次的机制改革, 它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此次评选共有772家企业入选为201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从评选结果看, 这批企业确实是一批具有发展特色、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 是新办法出台后的第一批新生儿。从结果反推, 新办法下的评选条件是合理、有效、可行的。

从申报企业数量来看, 其中江苏714家、浙江355家、山东279家、广东143家, 此四省推荐企业达全国推荐企业总数的近50%。从领域分布情况看,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838家、新材料技术有669家、电子信息技术有589家、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有457家, 占参评企业总数的84%, 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航空航天、等四个领域共占16%。另对评选出的772家企业的领域分布进行分析, 基本与申报领域一致。这与我国现有创新活跃程度的区域布局、区域布局相吻合。

下一步政策实施的思考

火炬重点高企评选只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的第一步, 为了实现培育企业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政策目标, 需要从政府、社会整合调动相关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 形成政策合力与社会资源的对接。

笔者认为, 政策实施的好坏关键在于政策资源的投入是否能够带动社会资源进行良性配置。

从政府角度看, 积极推介火炬重点高企, 与各类国家和地方科技、产业计划政策资源对接, 通过政策资源的优化组合, 加大对火炬重点高企的支持力度。

从社会角度看, 应加强政策宣传, 形成品牌优势, 进而形成全社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合力, 探索火炬重点高企上市的绿色通道, 吸引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银行信贷资本向火炬重点高企聚集。

延伸阅读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育和发展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范围内, 择优选择一批发展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 引导其利用社会各类资源, 使之做强做大、做专做精, 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条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以“动态管理、分类引导”为原则, 每年按照国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势, 动态调整各类别的申报要求, 引导企业按照各具特色的路径发展壮大。

第四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以下简称“火炬中心”) 负责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选与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以下简称“地方科技部门”) 负责本地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推荐工作。

第五条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应是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科发火[2008]172号) 认定的、申报时尚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 主持制定过国内、或参与制定过国外行业技术标准的企业;

(二) 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企业;

(三) 近三年承担过国家重点科技计划 (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等) 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企业;

(四) 拥有核心技术, 三年内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数量和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产品数量较多的企业;

(五) 近三年经济规模增长快、营利能力强的企业;

(六) 近一年对高端人才就业和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七)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出口额大的企业;

(八)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九) 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十) 其它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方向的企业。

第六条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程序如下:

(一) 火炬中心根据每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确定当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要求, 发布申报通知。

(二) 地方科技部门根据申报通知, 组织、受理当地企业的申报。

(三) 企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 备齐相关材料, 一式两份报地方科技部门, 同时提交电子版申报书。

(四) 地方科技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 提出推荐意见, 并将推荐企业汇总表和企业申报材料 (每家企业一份) 报火炬中心。

(五) 火炬中心研究确定入选企业名单, 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网址:www.innocom.gov.cn) 发布, 并由火炬中心盖章、颁发《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六)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 期满后, 自动失效;如在此期间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失效, 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随之自动失效。

第七条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须提供《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企业基本信息表》;

(二) 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合同、国家科技奖证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承担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相关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证明材料等能证明企业满足本办法第五条要求的材料。

第八条火炬中心将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体系中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信息、宣传、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予以重点支持。对拟上市企业、产品或服务拟纳入政府采购的企业进行推荐。

地方科技部门应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有条件的地方可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扶持资金。

第九条企业申报材料应真实、可靠, 如发现企业在申报期间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内有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火炬中心将取消企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5年内不得再行申报。

地方科技部门和参与评审工作的人员对承担的组织推荐工作负有诚信及合规义务, 并对申报企业的有关资料负有保密义务。对违反相关要求和纪律的, 火炬中心将提出整改意见, 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 (国科火字[2001]83号) 自本办法发布后停止执行。

培育计划 第7篇

一直以来, 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具有普遍的标榜意义。浙江省于2013年底完成了首轮三年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本文希望借助浙江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方法的介绍, 深入解析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情况, 对其试点经验的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浙江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缘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陆续涌现出一批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具有小城市形态的特大镇。这些镇在浙江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这些镇依旧是建制镇的农村经济型管理体制和权限, 导致了“责大事多”“镇大权小”“人多钱少”的情况一直存在。为了破解这些困难和问题, 赋予经济强镇以现代小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 破除其“成长烦恼”和管理困惑, 加快实现特大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 浙江省于2010年底正式展开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在全省共选择了27个实力雄厚的中心镇为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组织编制《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 (2011—2013年) 行动计划》, 并配给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见图1) 。

2 石浦镇首轮《行动计划》的内容

象山县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 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 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 下辖54个行政村、8个社区。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改革开放最受关注乡镇、省市首批中心镇、省级文明镇、省级旅游强镇等荣誉。2010年12月, 石浦镇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正式启动小城市三年培育试点, 编制实施《象山县石浦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 (2011—2013年) 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石浦镇首轮行动计划》。

《石浦镇首轮行动计划》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功能定位、行动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报告后附5个图表和3个附件。

报告将石浦镇功能定位为“千年渔港名城、海洋休闲旅游胜地、象山经济社会副中心”, 并确定了5大行动目标:加快发展, 临港经济更具活力;提升发展, 城市建设更趋完善;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更显魅力;和谐发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更快推进。在明确行动目标之后, 报告第三部分规划了9大主要任务:推进人口集聚, 拓展城市空间;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临港产业;强化港城联动, 壮大服务经济;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发展支撑;发展社会民生, 构建幸福港城;加强生态保护, 打造绿色石浦;着力城乡统筹, 建设现代化农渔村;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服务效能;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发展活力。最后, 报告提出了3项保障措施: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要素保障, 加强政策扶持。

5个附图表为:附表1《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及年度安排表》罗列了8大类共57项指标, 以2010年的基期年, 详细安排了2011—2013年各指标的年度目标值。附表2《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分类汇总表》对三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汇总。共分为6类, 即工业经济类、商业住宅类、基础设施类、社会事业类、生态环境类、公共服务和体制创新类, 并分别统计各类项目的项目数、投资总额、投资分类、年度投资计划、项目用地等指标。附表3《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表》共罗列了83个项目, 并给出各项目的资金、用地、进度、责任单位等的详细安排。附表4《争取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罗列了可能列入省重点的项目。附图5对83个具体项目进行了空间标注 (见图2) 。

3个附件为象山县委县政府对石浦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批复和相关支持措施的函文。

3 评估报告的方法和内容

2013年是首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按照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 在启动新一轮三年 (2014—2016年) 行动计划之前, 对首轮三年试点开展总体评估, 完成编制《象山县石浦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 (2011—2013年) 行动计划评估报告》。本次评估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原则, 认真总结石浦小城市培育试点近三年来的探索实践, 如实反映试点取得的成效, 深入分析试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并对进一步深化试点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次评估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 纵向比较法:主要比较首轮行动计划确定的57项指标三年来的完成程度和每年的成长发展情况; (2) 横向比较法:通过与其他26个试点镇三年来的发展情况作横向对比, 得出石浦镇在首轮试点镇中所处的位置和试点的得失; (3) 区域分析法:对石浦镇未来发展机遇等问题的分析尤其注重站在区域和宏观的角度进行研判。

本次评估报告的针对性较强, 报告共分为5个部分, 主要评判标准是《石浦镇首轮行动计划》确定的57项指标的完成度情况 (见表1) 。

第一部分“首轮行动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效”通过相应的数据说明各类项目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1)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通过GDP、财政收入等的总量及增速, 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等说明; (2) 发展平台持续启动:通过建成区面积、工业功能区的面积扩大, 规模企业数量增长, 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等说明; (3) 设施功能持续提升:通过市政服务设施水平的提高, 文教体卫设施的建设等说明; (4) 公共服务持续创新:通过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就业保障、应急维稳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情况, 审批权下放情况等说明; (5) 港城特色持续彰显:通过海港商贸业发展, 海港环境治理等说明。最后, 在总结以上发展成效的基础之上, 得出三年来石浦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个注重”的主要经验。

第二部分“首轮行动计划主要目标评估”对首轮行动计划确定的8大类共57项指标 (除“新增行政区域面积”外, 共考核56项) 进行评估。定义完成度高于110%为“超额完成”、100%~110%为“顺利完成”、90%-99.9%为“基本完成”、低于90%为“难以完成”等四种类型。计算得出18%左右的指标超额完成, 45%左右的指标顺利完成, 12%左右的指标基本完成, 25%左右的指标难以完成。然后依次介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包括各项指标2013年的总量、培育三年的年平均增速、完成度值及相应的完成类型。

第三部分“首轮行动计划主要任务评估”通过相应指标和各类项目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评价《石浦镇首轮行动计划》报告第三部分9大任务的落实情况, 得出结论如下:人口集聚成功推进, 城市空间有效拓展;转型升级初具成效, 临港产业大力提升;港城联动持续强化, 服务经济显著壮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支撑不断夯实;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幸福港城长足进步;生态保护持续优化, 绿色石浦稳步提升;城乡统筹不断深化, 现代化农渔村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转型初具成效, 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体制创新有效推进,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第四部分“首轮碰到的问题和新一轮面临的机遇”对照小城市加快转型发展的要求, 客观地评价出石浦镇存在的三个“亟需加快”的问题:二三产业发展亟需加快转型, 城市管理水平亟需加快提升, 区镇融合布局亟需加快谋划。在总结碰到问题的基础之上, 分析石浦镇迎来的四大发展机遇:小城市培育政策延续, 共促石浦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战略扩面, 共促石浦海陆保护开发;“一圈两区”平台推进, 共促石浦率先融合;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共促石浦旅游开发。

第五部分“新一轮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在总结成效的基础上, 针对石浦镇首轮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下5方面提出重点发展任务:夯实产业平台, 加快转型升级;接轨桥海时代, 推进海洋开发;推进城乡统筹, 提升生态文明;关注民生实事, 优化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夯实基层基础。

4 评估报告的缺点与不足

本文介绍的浙江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方法在27个试点镇的评估报告中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 也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但本次的评估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4.1 完成度的定义不尽合理

多项指标的完成度不应只是“2013年完成值”与首轮计划设定的“2013年目标值”的简单相除。首先, 部分指标根本无法简单相除, 如“三次产业比重”。其次, 即使是可以相除的指标, 所取得的完成度值也不一定合理, 如“二级消防站”计划设定2座, 即建设两座就可完成全镇的设施保障, 如果超标建了3座, 并不能表示完成度达150%而被归为超额完成类别, 相反这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现象。存在类似问题的指标还有“城市道路”、“安全饮用水供水能力”等, 这类指标的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建议可考虑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加上定性判断, 确定是否达标。即仍可将完成度分为“超额完成”、“顺利完成”、“基本完成”、“难以完成”四类, 但不是用简单的数字相除后值的大小来进行归类。对于设施的供应等, 如果满足要求即可确定为“顺利完成”, 而对于鼓励总量做大的指标, 可继续使用“超额完成”等类型。

注:投资总量与建设用地类 (1-7) 、城市规模类 (8-11) 、经济实力类 (12-16) 、产业结构类 (17-22) 、市政设施类 (23-32) 、社会事业类 (33-41) 、生态环境类 (42-47) 、体制创新类 (48-57) 。

4.2 总体完成度不是各项指标完成度的简单求和平均

当前的总体完成度计算方法, 是将各项指标的单项完成度进行简单求和平均, 然后根据这个总体完成度是否达到100%来评判试点镇本轮培育成效合格与否, 这种方法不甚合理。如石浦镇“公共停车场泊位”指标的单项完成度达到了300%, 求和平均后对总体完成度贡献较大, 但这并不代表超量建设了公共停车场泊位后, 石浦镇的小城市培育成效就已得到明显提升。合理的计算方法不应该是各项指标完成度的简单平均, 而是应以56项指标是否顺利完成为评判标准, 即实际上的总体完成度不大于100%。评价可设定一个指标顺利完成所要求的基础项数, 对于“超额完成”、“顺利完成”两类达到要求的给予通过, 同时鼓励“超额完成”的数量。

4.3 考核指标的针对性不强

虽然浙江省在进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之初对27个试点镇的类型进行了适当划分, 如郊区卫星城型、综合开发型、工业主导型、生态旅游型、市场带动型等。但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试点镇并没有制定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 确定的57项指标仍然过于笼统。因此, 考核这些通用的指标就没有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对于石浦镇这种海港旅游型小城镇, 类似“工业功能区面积”这样的指标可以淡化, 而应该加入旅游收入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等类型的指标。从这个角度看, 首轮试点的考核指标设计固然便于27个试点镇横向之间的比较, 但却也牺牲了有针对性地引导各试点镇特色发展的机会。

5 结语

浙江经过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的建设,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试点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初步形成, 在商贸服务、人居、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中心地位凸显, 成为带动周边的龙头,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的拥堵问题。

截至2014年4月, 浙江已经完成首轮确定的27个试点镇的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 (2014-2016) 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同时, 浙江新一轮小城市培育扩围名单也已出炉, 共增加了16个新试点单位, 包括9个中心镇和7个县城。淳安千岛湖镇等7个县城虽在综合实力上没法跟首轮试点镇相比, 但它们均来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因此, 本轮试点除了建立经济指标体系外, 还有望建立另一套生态考核体系, 试点绿色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化。

小城市, 上联城市下接乡村, 是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4]展望新一轮试点, 如何规避首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出现的问题, 真正将差别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落到实处, 并在本轮三年试点结束后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 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新文.小城镇发展空间与成长路径[J].城乡建设, 2013 (3) :62-63.

[2]叶怀平, 刘宝发, 方丰.小城镇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业现代化, 2007 (3) .

[3]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0.

培育计划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用池塘面积均为0.53 hm2, 近似长方形, 池底平坦, 池深2.0 m。池塘四周设置0.6 m高的拦网, 以防止青蛙、水蛇、龙虾等敌害进入。池塘培育用水来自护城湖, 水质良好、无污染, 符合渔业养殖用水要求。池塘周围无工业污染源, 每个池塘配备1 台3 k W增氧机[1]。

1.2 放苗前准备

放苗前10 d用生石灰750 kg/hm2进行清塘, 清塘后5~6 d开始注水, 注水用筛网过滤, 防止野杂鱼等敌害进入。注水水位达至70 cm时, 用发酵鸡粪2 250 kg/hm2作基肥进行肥水, 培养生物饵料。根据池塘水色、透明度和轮虫数量适当调节施肥的次数和施肥量。

1.3 苗种来源

培育试验用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苗种引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繁育基地, 规格为平均全长1.04 cm, 平均体重13.4mg。苗种引进数量360 万尾, 运输成活率98%以上。

1.4 苗种投放

在确保池水“肥、活、嫩、爽”的情况下进行苗种投放。投放时, 苗种要经过缓水阶段, 具体操作是将装有苗种的充氧塑料袋放在要放养的池水中, 保持30~40 min, 使苗袋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相接近, 投放的动作要慢而轻。试验池塘设置不同的放养密度, 其中Ⅰ号池塘的放苗密度设置为150万尾/hm2, Ⅱ号池塘的放苗密度设置为270万尾/hm2, Ⅲ号池塘的放苗密度设置为390万尾/hm2。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上, 放苗地点设置在池塘四角深水区, 进行多点投放[2]。

1.5 饵料投喂

苗种下塘前期, 不用投喂饵料, 鱼苗可直接摄取池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悬浮颗粒有机物等天然饵料来满足营养积累。随着鱼苗不断生长及食性的转变, 视水色进行适当投喂, 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饵料投喂鲜磨豆浆和苗种用配合饲料的混合料, 使鱼苗顺利完成饵料间的过度。投喂时, 混合饵料沿池塘四周均匀向池中泼洒。初期池塘投喂饵料量为37.5 kg/hm2, 每天投喂2 次, 分别于上午和下午进行定点投喂。中后期根据水温、水色、天气和鱼苗的生长情况对每天投饵量进行适当增减。同时, 适当增施有机肥, 保持池水透明度30~40 cm[3,4]。

1.6 日常管理

开始投喂饵料后, 根据池塘的水色和苗种的生长情况开始加注新水, 每3~4 d加水1 次。每次加水量为4%~5%。最终控制水位至1.5~1.6 m。每天定时测定水温、溶解氧, 定期检测池水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 视具体情况开启增氧机。坚持每天早、晚2 次巡塘,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 保持池塘的清洁, 及时捞出污染物和漂浮物[5,6]。

1.7 数据处理

鱼苗体重的测量方法是把鱼苗轻轻放在干滤纸上于30 s后快速用0.000 1 精确度的电子天平称重。为了减少操作误差, 试验操作均由同一人固定完成。鱼苗的特定生长率 (SGR) 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SGR (%/d) =100× (ln Wt-ln W0) /t

式中, W0、Wt分别为培育开始、结束时鱼苗的体重 (g) ;t为培育时间 (d) 。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20 d的对比试验, 经过拉网锻炼后测定Ⅰ号池塘苗种的平均体重为0.150 2 g, 特定生长率为12.08%/d;Ⅱ号池塘苗种的平均体重为0.144 6 g, 特定生长率为11.89%/d;Ⅲ号池塘苗种的平均体重为0.117 7 g, 特定生长率为10.86%/d (图1) 。从图1 可以看出, 苗种的培育密度不同, 其生长效果存在差异, 密度越大特定生长率相对越小。

3 结论与讨论

3.1 苗种培育的生长效果

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 培育密度对苗种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培育密度越大苗种的生长相对越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密度越大, 苗种个体所占有的生存空间相对变小, 饵料摄取和空间的竞争就相对越激烈, 苗种会因竞争消耗大量能量, 相反生长所需的能量就会减少, 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放养密度过小, 虽然生长效果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但是生产成本却相对增大。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既要能提高苗种生长效果, 同时又要能使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 建议合阳地区夏花苗种培育的密度控制在240万~360万尾/hm2为宜。

3.2基肥和追肥的合理施用

在池塘养殖中, 基肥和追肥的合理施用对养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基肥和追肥中常采用的有机肥有鸡粪、猪粪、人畜粪便等。有机肥不仅可直接作为鱼类的饵料, 而且其分解过程释放的能量及营养物质能有效促进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 为鱼类提供优质的天然活饵料。但是未经发酵的有机肥直接入塘, 存在很多危害, 往往造成池塘缺氧, 轻者导致鱼苗浮头, 重者导致鱼苗死亡。同时, 粪肥中的大量寄生虫、病原菌等病害会引起鱼苗发病, 降低成活率。因此, 在使用鸡粪之前, 最好进行充分发酵, 以降低其盐分含量, 减少对水质和鱼苗的不利影响。

摘要:为了增加陕西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效益, 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的苗种培育效果。结果表明:在培育密度分别为150万、270万、390万尾/hm2的条件下, 随着密度的增大, 苗种的特定生长率相对减小。经综合分析, 建议合阳地区夏花苗种的培育密度控制在240万360万尾/hm2, 既能提高生长效果, 又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异育银鲫,中科3号,种苗培育,密度,特定生长率

参考文献

[1]刘新轶, 冯晓宇, 姚桂桂, 等.异育银鲫“中科3号”冬片鱼种高产培育试验[J].科学养鱼, 2014 (11) :84-85.

[2]李秀颖, 祖岫杰, 刘艳辉.异育银鲫中科3号人工繁殖及池塘养殖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3) :262-263.

[3]黄军红, 贾春艳, 吴海涛, 等.中科3号鲫鱼养殖试验初报[J].渔业致富指南, 2014 (19) :44-45.

[4]蒋明健, 翟旭亮, 张波, 等.“中科3号”异育银鲫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 2015 (5) :81-82.

[5]陈学年, 郭玉娟, 王忠卫, 等.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丰产鲫形态特征及生长的比较研究[J].淡水渔业, 2011 (5) :83-87.

培育枣树壮苗技法 第9篇

1、分株育苗

利用枣树根容易形成不定芽长成新植株的特性, 培育根蘖枣苗。

1) 枣园直接育苗

选择品质好、生长旺盛、树龄在10~20年的自根枣园, 要求无病虫害, 特别是无枣疯病。在枣树休眠期于行间开挖宽30~40cm、深40cm的沟, 施肥后用土填平;也可用深耕犁深翻行间。其作用是切断表层根, 促进形成不定芽, 产生根蘖。开沟时不要切断2cm以上的根, 以免影响母树生长。

发出的根蘖枣苗往往呈丛生状态, 要在当年夏季, 每丛选留1~2个壮蘖, 促其形成大苗。为减少对母树的影响, 促进苗木生长, 应加强肥水管理。当年秋季落叶后或翌年春季, 在靠近母树一侧, 离苗20~30cm处, 下切30cm以上, 切断母根, 促进根蘖苗产生自根苗。采取以上措施, 翌年秋季即可育出优良的根蘖苗。

2) 归圃育苗

是指将散生的根蘖苗收集起来, 集中到圃地育苗。春、夏、秋季均可进行。秋冬季深翻育苗地30cm, 结合深翻每亩 (1亩=1/15ha) 施入腐熟农家肥3.5kg和过磷酸钙60kg、硫酸钾40kg, 放置待用。

(1) 春季育苗

翌年2月中下旬, 再浅耕一遍育苗地, 每亩施入碳酸氢铵70kg, 耙平。在清明前后进行, 将根蘖苗在清水中浸泡24h后取出, 剪去苗梢和根端, 苗干保留1~2个芽眼即可。育苗采用高垄作业, 为便于覆盖地膜 (覆膜育苗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 , 可分宽窄行栽植, 大行距70~80cm, 小行距50~60cm, 株距20~30cm, 垄高10cm, 垄的长度原则上要便于作业。栽后浇水, 水渗后覆盖地膜, 地膜两边要压严实。出芽后及时破膜, 引出苗芽, 芽周围堆土压膜。苗高达10~15cm时抹芽定苗。当年秋季可出圃。

(2) 夏季育苗

在6月份进行, 将当年分蘖的苗木剪除所有嫩叶或截干, 以减少幼苗失水。要随栽随浇水。株距、行距分别为20~30cm、50~70cm, 栽植深度和原耕作层一致或略深, 要加强水肥管理, 翌年秋季可出圃大苗。

(3) 秋季育苗

一般在9~10月进行, 方法和夏季育苗基本相似, 只是剪叶要轻, 二次枝保留2~3节, 不剪所带叶片。过重修剪会引起栽后发芽, 不利于越冬。封冻前要注意灌足越冬水, 翌年秋季可出圃大苗。

2、嫁接育苗

1) 培育砧木苗

在整好的苗圃地上, 用利器刺破地膜, 点播经过脱壳处理的酸枣仁, 行距30~40cm, 株距15cm, 每穴2~3粒, 浇上水, 然后用细土封穴。及时除草和根据墒情浇水, 结合浇水追施氮肥3~4次。

2) 选择砧木

选2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酸枣苗 (根颈处应在1cm左右) 作砧木。

3) 选取接穗

要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或当年生发育枝 (俗称枣头) 做接穗。

4) 科学嫁接

(1) 劈接

劈接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进行, 当年即可成苗。截取发育枝5~6cm长带饱满芽的枝段, 在主芽两侧向下各削长约3cm的楔形双斜面, 使有芽的一侧较厚, 另一侧较薄。将砧木苗从基部切断, 削平断面, 于断面中心线 (或偏向一侧) 垂直下劈, 深度与接穗削面相同。将削好的接穗厚面朝外插入砧木切口中, 使接穗和砧木形成相互对齐。用塑料条绑紧, 再用湿土堆埋。待伤口愈合、接芽萌动时, 撤去湿土, 解除绑缚物, 以利于接芽萌发生长。

(2) 芽接

羔羊的培育技法 第10篇

只要母羊的营养状况较好, 能保证胚胎的充分发育, 所生羔羊体健, 母羊的乳汁多, 恋羔性强, 羔羊以后的发育就好。对怀孕的母羊, 要根据膘情、年龄、产期不同, 对羊群作个别调整。放牧羊群, 对那些体况差的母羊要放在草好、水足、有防暑、防寒设备的地方, 放牧时间尽量延长, 每天能保证吃草时间不少于8 h, 以利增膘保膘。冬季饮水的温度不宜过低, 尽量减少热量的消耗, 增强抗寒能力。对个别瘦弱的母羊早晚要加草添料, 或者留圈饲养, 使群内母羊的膘情大体趋于一致。这种母羊群在产羔管理时比较容易, 而且羔羊健壮、整齐。对舍饲的母羊要备足草料, 夏季羊舍应有防暑降温及通风设施, 冬季利于保暖。另外还应有适当的运动场所供母羊及羔羊活动。

2 羔羊补饲

通常情况下, 羔羊在出生后15 d左右开始训练吃草、吃料。这时, 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 不能大量利用粗饲料, 所以强调补饲优质蛋白质饲料和纤维少、干净脆嫩的干草。把草捆成把子, 挂在羊圈的栏杆上, 让羔羊玩食。精料要磨碎, 必要时炒香并混合适量的食盐和骨粉, 提高羔羊食欲。为了避免母羊抢吃, 应专为羔羊设补料栏。一般15日龄的羔羊每天约补混合料50~75 g, l~2月龄100 g, 2~3月龄200 g, 3~4月龄250 g, 一个哺乳期 (4个月) 每只羔羊需补精料10~15 kg。混合料以黑豆、黄豆、豆饼、玉米等为好, 干草以苜蓿干草、青野干草、青莜麦干草、花生蔓、甘薯蔓、豆秸、树叶等为宜。多汁饲料切成丝状, 再与精料混饲喂。羔羊补饲应该先喂精料, 后喂粗料, 要定时定量喂给, 不能零吃碎叼, 否则不易上膘。

3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就是用牛奶、羊奶、奶粉或其他流动液体食物喂养缺奶的羔羊。用牛奶、羊奶喂羊, 首先尽量用新鲜奶。鲜奶味道及营养成分较好, 病菌及杂质也较少。用奶粉喂羔羊应该先用少量冷或温开水, 把奶粉溶开, 然后再加热水, 使总加水量达到奶粉量的5~7倍。羔羊越小, 胃越小, 奶粉兑水的量也应该越少。有条件的羊场应再加点植物油、鱼肝油、胡萝卜汁及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等。其他流动液体食物是指豆浆、小米米汤, 自制粮食, 代乳粉或市售婴幼儿用米粉, 这些食物在饲喂以前应加少量的食盐及骨粉, 有条件的滴加鱼肝油、胡萝卜汁和蛋黄等。

对于条件好的羊场或养羊户, 可自行配制人工合成奶, 喂给7~45日龄的羔羊。人工合成奶的成分为脱脂奶粉60%, 牛奶或脂肪干酪素、乳糖、玉米淀粉、面粉、磷酸钙、食盐和硫酸镁40%。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研制的羔羊代乳粉, 可直接食用。以温开水调服, 含有羔羊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能量等, 选用优质原料, 含有免疫促生长因子, 粗蛋白含量30%, 粗脂肪含量15%以上, 粗纤维低于2%, 并富含多种氨基酸。经试验, 饲喂羔羊代乳粉可提高羔羊成活率50%、母羊繁殖率80%, 节省成本20%。

4 适龄断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培育计划】相关文章:

典型培育工作计划01-10

医院人才培育工作计划05-30

特色培育05-05

肉牛培育05-05

政府培育05-08

培育研究05-10

培育建构05-13

培育质量05-15

鱼种培育05-30

农民培育06-20

上一篇:不当得利下一篇:联合治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