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心理学范文

2024-08-21

传统心理学范文(精选12篇)

传统心理学 第1篇

传统社会的民众政治心理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 第一是广泛的崇圣意识, 人微言卑。古代君臣心理明显, 普通民众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长期落后的经济文化, 使民众对上有一种恐惧感和崇敬感, 形成盲目的圣贤崇拜和政治万能的依附感。在古人的观念中, 皇权圣人就是理想的人格、理性的象征、真理的化身, 人们形成了在皇权劝慰下的臣民心理, 在主观上自觉的认同君主, 在学理上向君主求是非, 对明君的期待心态, 封建社会会视皇帝如神仙也大概源于此。古代贤人贤臣把国家兴衰完全寄托在清官和明君身上, 这就表明当时民众独立人格和政治自主意识已经开始萎缩, “人治”意识已经在传统的政治生活中根深蒂固, 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心理定势。

第二是对皇权极力崇拜又惧怕的矛盾体。在传统王权政治制度下, 权力成为君主统治者的私有物,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天然神授的权力, 执掌生杀予夺大权。所以民众的一切行为准则都依附于君主权力, 主要目的是求得专制权力的保护, 形成权力崇拜的直接原因就是民众在政治上不能代表自己、保护自己。马克思曾经论述过:“他们不能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 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 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普天之上, 莫非王土, 民众崇拜皇权权威就如教徒崇拜他们的神一般, 神圣不可侵犯。在阶级利益上百姓和皇权体系又是根本对立的, 老百姓是双重存在于社会的, 受保护的同时, 又受到利益的侵害, 这就形成了他们对权力本能的戒备心和天然的疏远情感, 这就是所谓权力崇拜又惧怕的矛盾体。

第三是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国家的权力以皇帝为中心, 实行君主制, 皇帝的地位之高无上,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三纲五常这是在古代不可违背的伦理道德, 政治的统治者是皇帝、君主, 是全国最高的家长,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上的, 在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了官有等级、人有三六九等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观念。氏族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长幼有序、上下尊卑被完整的应用于国家, 父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支配力, 晚辈无条件服从长辈, 家族成员要对家长尽孝道。这种森严的等级意识, 让民众被完全控制在这条条框框里, 不敢越雷池半步, 所以民众几乎是被统治的, 完全臣服于政治制度里。

第四就是民众可悲的顺从心理。人民大众长期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中生活, 完全的与世隔绝, 他们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因循守旧的封闭心理状态, 古代没有媒体、网络、新闻, 封闭的专制制度对民众来说也是神秘的, 官场明争暗斗、争权夺利平民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民众表现出来的是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保守性, 他们对政治生活不感兴趣、也不想感兴趣, 更不会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 因为他们连基本的自身的政治要求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从恩格斯说过的一段话可以得到印证:他们”感觉迟钝、目光短浅......对政治盲目无知, 对本村以外的一切东西要下判断, 用农民关系的尺度去衡量复杂的历史关系”。这种对政治上的趋同和依附感, 是继秦代高度统一集中中央集权制下开始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来禁锢人们的思想, 实行愚民政策。在儒家思想熏陶下, 人们唯一的义务感就是自己的乡土和风俗。这种思想要求人们对统治者忠诚和富有奉献精神, 个人从属于君主。广大民众既不认为自己能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输入和施加影响, 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加者, 那时的民众只依附于统治阶级, 逆来顺受是世代传袭的。

参考文献

[1]威廉·F斯通 (美) 《政治心理学》[M], 胡杰译,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威廉·F斯通 (美) 《政治心理学》[M], 胡杰译,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谭泳鑫《浅析当今农民的政治心理》, 《理论与改革》[J]1997年第2期[2]谭泳鑫《浅析当今农民的政治心理》, 《理论与改革》[J]1997年第2期

[3]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学林出版社2002, 10[3]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学林出版社2002, 10

[4]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复旦学报》[N]1996年, 第4期[4]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复旦学报》[N]1996年, 第4期

[5]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2003-02-24[5]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2003-02-24

[6]黄建钢《政治民主和群体心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年[6]黄建钢《政治民主和群体心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年

[7]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商务印书馆1999年[7]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第2篇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能够明确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做出营销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重义轻利,中国人的“根”情结胜过一切,父母的“寸草心”,子女的孝道,“落叶归根”,“望子成龙”,“投资子孙”、“光宗耀祖”这些是永远不变的话题。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显,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也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这一独特性、特别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且现在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各种繁杂关系造就的复杂多变的心态,中国消费者实难把握。他们可能恪守传统,但又为面子而竞逐时髦;他们可能注重实惠,但又为攀比而挥霍无度。当然,表面的矛盾,放到实际的背景中或许也能得到解释,正是本着这个理由,这里将列举一些与消费有关的文化特征。1.中国文化强调人伦主义

现在虽然家庭核心化,三世或四世同堂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是明显。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消费单位。在中国,个人的消费行为常常与整个家庭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在中国,个体的消费行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需要,而且要顾及整个家庭的消费需要。家庭生活周期是作市场分析时必须要考虑的,仔细研究每个周期的特点,具有市场营销的意义。比如从年轻单身阶段,到新婚阶段到生儿育女阶段,到儿女成人离开家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等方面应该注意产品的多功能、多用途以及综合性强的特点,尽量使产品能够适合家里各成员不同阶段的需要。另外,在产品或劳务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口传信息沟通比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广告)更能让中国人相信和接受。2.中国文化重视人情关系

这种人情关系可从两个层次来了解:一是人情往来,即凡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都要赠送礼品或现金,再比如在一些包装精致的商品上,印有“馈赠佳品”,即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二是重义轻利,注重情义和精神价值,轻视物质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道义,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之一。比如在人际交往和正常的工作关系中,过于重视超越规则的感情交流,热衷于互相馈赠各种礼品甚至金钱,以强化相互关系。重义轻利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就是人情消费盛行,比如“送礼就送脑白金”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很好地利用了人情消费的契机。3.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基本主张,其思想精髓是“和”,是权衡之后的一种微妙平衡,一种和谐。就个人而言,中国人往往竭力遵守群体规范,力求在言行举止上与大家一致,避免突出个人风头。这种文化意识反映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求同和从众心理,尽量取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比较容易接受大众化的商品。此外,儒家文化追求精神境界,讲求道德的贤者风范,注重通过个人品质的修炼达到完美的人格,节制个人欲望被视为一种美德,从消费行为上表现为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了解到这个特点,在商品的开发、生产和促销方面就能有的放矢,减少风险。

4.中国文化特有的面子文化

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演变出了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后,时至今日人们对面子更加看重。如果说中国人甘于平庸,那还不完全,只要有机会,中国人还是极想露脸的。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交往中讲究自己的形象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重视脸面。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尤其注意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中有一个好印象,获得一个众人赞誉的好名声。所以,中国人对于丢脸之事深恶痛绝,而对露脸则心驰神往。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给别人和自己留面子。反映在消费者行为中,中国人过于看重体面的消费,过于看重与自己身份一致、与周围他人相一致的求同心理和人情消费,在许多时候甚至出现“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不良消费行为。

二、基于传统文化消费心理的营销对策

正确地认识并科学地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消费者消费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行销策略。

1.基于“人伦主义”的营销对位策略

运用亲慈子孝的心理的广告场面在电视中时有所见。由于现在大多数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对于后代的重视似乎又要超过对于上辈的,父母与孩子共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消费单位,很多的消费决策是他们在互动中形成的,而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与以往的父母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经济总体水平较好,都希望孩子有更美好的未来,能把财务与其他资源向孩子聚焦,不少父母就是通过孩子所消费的东西来体现这种关爱的。因此,成功的针对孩子的营销需要在协助他们构建关系与满足他们彼此的互动性需要上做足功课,比如迪斯尼乐园的“亲子游”。

同时,商家可以将独生子女细分成更多的深度细分市场,并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让孩子们明确那是专门针对他们设计的。在产品与品牌信息上,需要更故事化、文学化、音乐化、艺术化与正面化,因为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信息对现在的父母也有吸引力,他们更愿意接受世界的更美好一面的事物。

2.基于“人情”的关系营销策略

中国人的“人情”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和由之外推的拟亲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在处理问题时考虑最多的便是感情因素,因而相对来说缺乏理性。由于感情成分的介入,中国人的“人情”交往一般采用“非等价交换”原则。即一方希望在交往中由于“人情”的付出而获得更大的回报,但当获得预期回报时,又觉得对方的回报多于自己的付出,感觉反而又欠了对方的“人情”,于是又要把多得的“人情”还回去,这样循环反复,往往不可能“平账”。这种“人情”现象是基于中国人的“不欠”和“回报”心理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的“人情”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维持彼此关系的资源,是连接相互关系的纽带。

在中国充满“人情”的营销环境中,商家们一般不是完全按照西方完善的市场导向做生意,而是夹杂了一些“人情”在里面。贸易双方的交易,可能不是等价交换,而是在一方“让利”给对方的条件下成交的。这种“让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送“人情”给对方。对方接受了此“人情”,将来在贸易中必然会以其他形式“回报”回来。其中的微妙关系,是西方商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在和中国商家或顾客做生意时,要巧妙地运用“人情”的给予和取得,来维护交易双方的长期关系。另外,我国生意场上的“人情”不仅仅指利润的让渡和价格的折扣等物质方面的互换,我们还可以通过与贸易方的高层或直接接触的顾客进行“感情交流”,而使对方感觉到“人情”的存在,继而能帮助我们顺利地展开关系营销,赢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3.基于“中庸”的心理认同营销策略

柳传志主张“战略上偏执,方法上中庸”。企业界的游戏规则是“胆小的等死,胆大的找死”。究竟如何做,关键在于一种权衡。在汽车行业,外观中庸、性能中庸,加上质量保持稳定,丰田的凯美瑞和花冠在美国市场连续取得销量冠军。而强劲竞争对手本田的产品受众比较年轻化、个性化,虽然在性能上还好过丰田产品,但是总是屈居亚军,所以中庸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白酒中的五粮液则体现了中国“中庸”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其“中庸”还贯穿于其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当中,那就是“能现代化的都现代化了,该传统的依然传统。”五粮液生产中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其“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有风味。这种折中和平衡,恰恰契合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酒品中的典型体现。

4.基于“面子”的互惠营销策略

在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是一种普化现象,体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其实质是中国人自我观的体现。这种心理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伦理的渗透、维护祖宗心态的外显和追求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所以中国人往往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给自己多少面子来判定对方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并对彼此的关系进行认知和评价。

鉴于中国人“面子”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具体运用营销策略时应对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在认为顾客对我们无比忠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对我们的品牌、商标和企业形象进行投资,以使老顾客感觉到购买和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有身份和有面子;另一方面,我们在与生意伙伴打交道时,要尽量为他们留有“面子”,给不给“面子”直接影响到生意伙伴的满意度,而生意伙伴的不满意是导致我们与其关系中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我国生意人之间的分歧往往不是因为是非、利益问题,而是因为“面子”问题。生意场上打交道的目的、期望值等各不相同,处理好彼此的“面子”问题可以增进和改善生意双方之间的关系。而面子的核心就是尊重,所以,要想和生意伙伴保持长久的彼此信任的关系,就应在生意往来中将对方的位置摆得比自己高一点,让对方获得交易的满足感

5.把握传统优势,为消费增添亮点

中国酒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至于以酒为题的文字创作则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饶有趣味的内容。如此一个既具有历史,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消费种类,理应成为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

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统计数字就显示,改革开放后,用于表示食物在消费中所占比率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表明,我国人民越来越向需求的更高层次消费。对酒类商品而言,从表面上看,酒是一种食品,但就其社会化意义而言,人们消费白酒的本质需要,绝大多数人绝不是生理上的食物性需要。应该说,消费白酒是一种文化上的需要,这种消费是在文化的支配下发生的行为,如进行亲情、友情等情感交流时,为表示理解与尊重,表达热情与精神,呈现价值与威望。因此,酒的确是人们以精神价值享受和文化价值享受为基础而需要的一种“感性商品”。

目前,一方面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多变动、高竞争、过度紧张,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情感失衡,精神生活相对缺乏,甚至有些人会出现精神空虚状态,因此,人们对精神生活、情感需要日趋强烈。这种强烈的渴望出现在消费领域中,直接反映出的是文化消费倾向。

6.发扬民族特色,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这必然对商品生产的取材、设计加工、款式造型、包装装潢以及商品的消费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带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商品地域文化特点尤为突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品如丝绸、刺绣、手工地毯等,不仅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其相关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风俗、审美等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些地区特色文化便向异地传播,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相互交织,如四川辣味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全国务城市的普及,各大宾馆餐厅的特色菜肴和服务,都说明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饮食文化在区域文化中的融合。

汉族过春节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耍龙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其他民族如藏族的藏历年、傣族的泼水节、水族的端节、拉祜族的扩塔节、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都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都有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商品。

传统文化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班级:10连锁

姓名:李丽

传统管理学理论需要创新 第3篇

关键词:传统管理学;知识经济;智力资本;概念信息产品;创新

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促进了管理学的诞生,同样,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要受到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实践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管理学发展到21世纪,已经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逐渐显现出它的不合时宜,所以,现实的需要呼唤管理学理论的创新。

一、 传统管理学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贡献

传统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泰勒为代表的第一批管理学家首先开始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以解决发展的工业和日益增多的工人罢工之间的矛盾。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以代替之前在企业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管理。亨利·法约尔是法国伟大的管理学家,他在经营和管理企业的经验基础上,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品《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体系。乔治·埃尔顿·梅奥是美国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梅奥参与了美国国家科学院主持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时代的管理思想。彼得·德鲁克创立和发展了现代管理学,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重视总结生产管理的实践,认为管理学如果只停留在基于假说基础上的演绎推理,就会丧失其生命活力,德鲁克的作品非常多,可谓著作等身,在这些作品中他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做了最丰富的总结。泰勒、法约尔、梅奥和德鲁克等是迄今为止最富盛名也是贡献最大的管理学家。

传统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诞生了初级的管理学;第二阶段以梅奥提出“社会人”为标志,管理学开始关注企业中人的行为问题;第三个阶段诞生了大量的管理学家,这些管理学家不满足于前人的观点而进行了百家争鸣,从而形成了管理学领域的“丛林”;第四个阶段,管理学家们看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试图通过创建新的管理学理论来应对管理实践的需要,然而,由于各个基础学科发展的限制,第四代管理学界只出现了一些零星的思想观点,并没有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在管理学的第一个阶段,泰勒、法约尔是代表人物。泰勒认为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是由机器和工人的劳作搭配产生的,他从机器和工人方面研究了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对于机器方面,泰勒基于精确的动作分析,对生产工具、生产条件、生产要求进行了标准化设置;对于工人方面,泰勒认为工厂要选用最优秀的工人,对劳动过程中的动作与时间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确定合理的工作量、工作程序,以及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得他们掌握必要的工作方法,并且设计了有差别的记件工资制,最大程度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这样机器与工人之间就完美的结合起来了。泰勒管理学的目标就是提高个人生产效率最大化,他的管理方法确实使得工厂的效率提高了两到三成。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初级的一般管理原理,他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部分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法约尔是采矿技师出身,他在工厂曾经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当工厂濒临破产时,他临危受命担任该工厂的总经理,在担任领导职务的过程中法约尔深深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他说:“对一个企业而言,一个管理能力不俗而技术上平庸的领导人一般要比一个技术上出色而管理能力平庸的领导人要有价值的多”。并且认为:“在处理工业、商业、政治、宗教或其他各方面的大小事务时,‘管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管理学的第二个阶段中,梅奥的霍桑实验纠正了前人“见物不见人”的缺陷,泰勒时代的管理学把人当作没有感情、感受和自主意识的机器,这种管理方法使得工人的反抗情绪非常大,所以泰勒的管理学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中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要求“效率逻辑”,而非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是“感情逻辑”,很好的弥补了泰勒管理学体系的不足。梅奥因此而提出了“社会的人”的模型,其管理学思想方法更偏重于心理学,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界的大师,他的学术成果使得管理学的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大部分管理学家都是用分析的思路建立管理学,而他却与此相反,他认为与其用分析的方法建立出在实践中不好用的学院式管理学,还不如直接去整理和概括管理实践,这样从实践中来的经验经过总结和提炼后就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所以,德鲁克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如《公司的概念》、《管理实践》和《有效的管理者》及《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都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完成的。德鲁克的管理学思想非常丰富,包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目标管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管理思想、CEO管理思想等。

传统管理学的第三个阶段中,管理学界出现了众多学派,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大致11个学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有真知灼见的管理学家,但是无论从理论的完备性还是从实践的效果上看,并没有出现像前两个时期那样的集大成管理学家。重要成果包括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以及威廉·大内的“Z理论”,这些理论集中探讨了管理学中的人的模型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说,对于管理学的发展来说,这些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管理学的发展就基于人的模型的不断科学化。“X理论”是与“经济人”假设非常相似的学说,它把人的观念水平设想的非常低,人就是贪图享乐、不愿意劳动的动物化的人,所以管理者必须用强制的手段迫使工人进行劳动;“Y理论”与“X理论”争锋相对,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厌恶劳动,人们有获得成就、主动承担和追求责任感的的自我意识。“超Y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管理方法,因为管理方法必然由于组织性质、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理论打破了“X理论”和“Y理论”对于人的模型的单一性认识,开启了对于复杂化的人的模型的探讨。威廉·大内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企业相互较量的历史,发现日本企业获胜的法宝是其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他的“Z理论”以“社会人”假设作为人性分析的基础,认为企业组织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非常和谐的,企业应该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与员工共甘苦、共命运。现行的管理学体系太庞杂,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晰,跟管理学的“丛林”时代有很大关系。

在传统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第四个阶段里,管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分支。其一是市场营销理论,其二是对智力资本管理的探讨,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智力资本的管理理论则比较零碎,还处于直觉性的探讨阶段。托马斯·达文波特与劳伦斯·普鲁萨克合著的《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1997)探讨了知识管理问题,并为知识管理学创建了一系列专用词语和概念,作者以英美各大跨国公司为例,研究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如何管理和衡量自身的智力资产,并将无形的智力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价值。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认为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应该像人一样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圣吉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就是系统思考,即用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个人的“学习智障”。安妮·布鲁金的《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1997)中认为,公司中最大的资本,就是继资本、劳动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本,即智力资本。然而以布鲁金为代表的新派管理学家并没有能够明确智力资本的范畴以及如何管理智力资本。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传统管理学当中,只有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学是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他管理学家只是在这个体系当中贡献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动力。

二、 传统管理学理论的局限

任何一个科学体系,人们对它往往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满足实践的需求,二是满足该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继起性学术发展的要求。从应用角度看,传统管理学理论对传统企业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的,传统企业是指以经营实物资本为主的企业。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管理学就有点捉襟见肘,其体系构成比较混乱,各个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也没有明晰,比如一般管理学、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学、企业战略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理念学等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梳理就较为混乱。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举办了纪念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管理学虽然历经百年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学科内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充满争议,管理学大量借鉴别的学科的发展成果,学者们认为这种行为造成了管理学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为了维护学科的合法性,许多学者致力于用逻辑演绎的方式建立概念体系完整、逻辑链条流畅的管理学理论,但是又引发另外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就是管理学的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更加不能满足现实中企业管理的需要。这些观点都说明现行的管理学体系还处于“前科学”的阶段。

现行的管理学正处在学派林立之中,这正是一个学科不成熟的表现,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在传统的管理学当中,德鲁克的管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德鲁克的管理学体系实际上是“管理经验大全”,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管理学在实践当中有用的部分实际上是经过总结的管理经验部分,而不是理论部分。所以,传统管理学虽然在指导传统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有一定成效,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传统的管理学体系是完备的。

其次,在泰勒、法约尔的时代,产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社会经济正在走向推销的时代,而传统管理学适合产品时代和推销时代,所以当时并没有显现出传统管理学的不合时宜。因为智力资本和概念信息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少,从统计概率上几乎可以忽略它们,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比较低,企业雇员为了保住为数不多的工作机会即饭碗必然要忍受雇主的不友好态度。但是,这两个方面到了21世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产品大部分都包含概念信息,智力资本也成为现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大部分的企业雇员也不会再接受传统的管理方式,所以,传统的管理学已经不能适应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企业的管理实践,所以才会出现学者们所说的管理学在日益脱离管理实践的现象。

传统管理学理论之所以出现局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众所周知,用分析思路建立的管理学是建立在众多基础学科之上的,所以管理学的发展受到这些学科发展的制约,如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哲学中的一般哲学和边缘哲学对管理学理论的建立都有很大影响,一般哲学体系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而边缘哲学中人的模型探讨的又不清晰;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之外,大都不成体系;经济学也处在大变革的时期,之前的经济学流派都多少具有一些局限性。从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来看,管理学不能够建立也是情有可原和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次,21世纪已经是智力资本和概念商品占主流的时代,传统的管理学并没有将这些范畴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虽然安尼·布鲁金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智力资本,但只是非自遣意识对于智力资本时代的直觉性感受,他们觉察到了新世纪到来之际管理学的对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管理学对于新的研究领域几乎到了完全失灵的地步,但是他们并不能提出管理智力资本的新的理论。概念信息产品的普及也是传统管理学没有认识到的,虽然当代的经济当中夹杂着一定量的传统经济,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具有竞争优势的还是概念信息产品,传统的产品已经不再是未来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从当下的电视广告来看,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质量、服务、价格等范畴,而更多的集中于产品所蕴含的理念、生活方式等。

综上所述,传统管理学体系对当代意义的企业是没有效力的。所以,传统管理学理论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创新。

三、 传统管理学需要创新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浪潮的来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重大变革,这就是智力资本的出现和概念信息商品的普及。智力资本已经占据了资本的核心地位,而概念信息产品也已经成为现代意义的产品的必然发展趋势,成为企业生产和营销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设备、成本、质量等领域转移到企业的人才领域,即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人才和保有人才。只有人才能够提供智力资本,只有人才能够创造出概念信息产品,所以,现代企业的灵魂是人才。企业是否能够吸引和保有人才的最根本途径在于是否能够设计恰当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只有高水平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待遇在物质文明相当发达的当下,已经不足够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性因素了,因为但凡是人才,无论到哪里都会收到相当好的物质待遇,在满足了物质性要求之后,是否能够给予他们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就是企业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

以海尔为例,它之所以能做大做强的原因是成功设计了公司的最高理念——产业报国。以张瑞敏为首的企业领导能够使这个理念成为所有员工在海尔工作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一旦员工从内心里认可这个理念,他们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从而接受企业对于员工的高标准严要求,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样便解决了人才的保有和管理两个难题。

然而,传统的管理学理论对于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研究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对于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观点非常庞杂,相互之间又不尽相同,让人莫衷一是,从学理上讲,这些观点并不足以弥补传统管理学的体系缺陷,从实践上讲,传统管理学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完全失灵。而且,智力资本既不属于流动资本也不属于固定资本,所以,傅氏记账法基于传统的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记账方法也已过时。

所以,传统管理学急需进行理论创新,因为面对知识经济,从学理上管理学应该对其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从实践上应该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创新发展[J].管理学动态,2013,(3):195-199.

[2] 纪光欣.和谐管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线——纪念弗雷德里克·泰勒逝世百年[J].中国工业评论,2015,(6):94-97.

[3] 杜鹏程,赵曙明.德鲁克经典管理思想解读——纪念德鲁克100周年诞辰暨德鲁克管理思想研讨会观点陈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1):1-10.

[4] 苗莉.管理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第4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J].管理学报,2012,(2):184-203.

[5] 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6] 祝军.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阅读札记之四[J].北京成人教育,1998,(1):18-21.

[7] 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54-160.

[8] 朱瑜,王雁飞,蓝海林.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9):50-56.

[9] 官文娜.日本企业的信誉、员工忠诚于企业理论探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0-160.

[10] 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10):41-47.

[11] 程淑荣.评析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2] 李方勇.西方企业组织理论百年演变和发展综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杨丽丽(1988-),女,汉族,山西省沁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

中国法理学与文化传统 第4篇

西方学者对法理学一词的理解主要有:法理学是关于权利历史、权利制度的科学知识 (普奇塔)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这种社会现象的最基本、最一般、最理论化的分析 (波斯纳) ;法理学是阐述实在法的原则和法律关系的法律科学 (《布莱克法律词典》) ;法理学是研究法的最基本、最一般问题德一门法学学科 (《牛津法律指南》) 。

而国内学者认为: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的原理、原则、精神的科学, 是关于法律、法律现象、法律问题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思想, 是关于法律的所以然的道理;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 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就法理学的学科定性而言, 中外学者的看法大体一致, 只是在具体表述上各有不同。

那么, 对于法理学而言, 文化传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里, 我们暂且将文化传统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近现代文化传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划分, 主要是因为, 在中国古代时期, 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都是纯中国性质的, 基本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混杂。相反, 到了近现代时期, 国外先进思想学说像一股洪流迫不及待地闯入了国门, 中西方文化彼此交流渗透, 中国文化传统也就不再那么“单纯”了。

基于上述文化传统的历史差别, 相对应地, 中国法理学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也就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法理学历史的开篇了, 并且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对中国法律史的推动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对中国法律发展的趋向和形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儒家和法家学说中所包含的与法律相关的思想都可以叫做法理学思想, 这一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法理学理论发展的巨著。在中国法理学发展的过程中,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参与了中国法律的创造, 唯一不同的是, 儒家主要塑造的是中国法律的内容, 而法家更多地塑造的是中国法律的形式。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以前, 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理学学科的。通观中国古代法学论著, 并无近现代意义的法理学著作。但是, 法理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 它应当是具有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的, 而在古代, 这种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还未得以建立。而可以称之为具有学科意义的近现代法理学的出现, 至少应当是近现代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出现以后的事情。“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法学发展到近代的产物。正是适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和法学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在法学的发展中, 就逐渐出现了研究法律现象的共同性问题的法的一般理论, 17、18世纪在西欧出现了分析法学派的‘法理学’”。自此, 法理学才发展起来。

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中国古代没有法理学, 这应当被认为是符合中国法学发展的历史实际的。不可否认, 法理学确实起源于近代西方, 这样看来, 第二种观点所说中国古代没有法理学也似乎顺理成章。但是, 正如第一种观点所述, 自法律在中国古代产生以来, 对法律进行的专门化研究和深入的学习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并且在此基础上日益更新和完善, 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法律财富。这些重要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理念也就慢慢沉淀, 融入了我们现在的法理学思想当中。

但是, 如果一种理论根本无法让人理解和知晓, 那么, 它的有用性到底又体现在哪里呢?现如今, 法律工作者们大多都是受过不同程度的法学教育培训的, 但是, 这是不是就能够证明说这些法律工作者都具备了足够的法理学理论素养?也许, 当我们被问及“何为法律”时, 我们也就只能照本宣科的将书本上的概念背诵出来, 而毫无自己的一丝体会和解释, 难道这些就是我们学习法律的初衷?难道我们就甘于永远做书本的奴仆?因此, 任何一种理论学说都应当被运用于实践才能够体现其存在价值, 否则我们也无法确定这一理论学说是否应当长期存在或灭亡。理论应当是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具体的法理学是现实生活中提炼的法理学, 是在历史的流动中真实的法理学, 是能够抓住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法理学, 这种法理学才可能具有真正的有用性, 才可能切实地提升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

法理学也即如此。有用的法理学必须是通过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仅仅依靠它的抽象性就能够获得生命力的。作为法学理论学科, 其所体现的价值不应当仅仅停留在上层建筑层面, 而更多地应当贯穿渗透入其他各个学科当中, 以己之力, 为己之事。

在中国, 法律产生以后的夏商时期, 神权法思想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法制指导思想, 其主要内容包括王权神授 (即听命于天, 听命于神) 和天讨与天罚。到了西周时期则奉行“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 刑罚轻重。直至封建制前期战国的以法治国思想, 推崇以刑治国, 明法重刑。秦朝则沿袭了这样法制指导思想,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施行严刑峻法。到了西汉时期, 法制指导思想又有所转变, 遵循“德主刑辅, 理刑并用”, 以道家的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指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证明自身统治的“正统”性, 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 引礼入刑不断深化。唐朝则以“德本刑用”为法制指导思想, “礼法合一”、“一准乎礼”, 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到了明朝, 则以刑乱国用重典, 以重典治吏。至此, 中国历朝历代无不以法律作为阶级统治手段之一,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法的实践意义。

以上思想或者正确或者谬误, 但是无可厚非的是, 它们都应当被归入现代法理学学科理论领域。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和法学理念的积累和沉积, 我们的法理学思想才能得以丰润和升华。可以很肯定地说, 中国古代在法律理论和法律思想中的“法理学”方面的问题研究与精神成果, 是中国法理学产生的学术根据和理论前提。

所以, 对于文化传统与中国法理学的关系, 我们可以总结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我国法理学的“根”, 它是孕育法理学的摇篮, 凸显了中国法理学的本质;而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杂的近现代文化传统则是中国法理学得以最终完形的成就者, 并且形成了中国法理学的雏形, 赋予其外化的内容和形式。因此, 我们在注重中国法理学理论发展的同时, 绝不能忘记文化传统对于学科发展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既拟好法理学的“形”, 同时又牢牢把握住它的“根”, 这才是我们学习和掌握法理学的切实途径之一。

摘要:文化传统对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是有密切影响的, 这一观点为较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但是, 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才能对法理学产生影响, 甚至促使其发展, 对这一问题则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阐释。本文通过分析各界学者的多种观点, 从中国文化传统角度出发, 以古代和近现代为界对文化传统进行分类, 分别阐述了其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和其本身的有用性。

关键词:法理学,法理学历史,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WTO与中国传统社会心理的转型 第5篇

WTO与中国传统社会心理的转型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WTO法律规则体系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理念与中国的社会传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带来的是全新的社会环境,每一个人都在经受着心理层面上的.冲突与重新适应的过程.这是一个必经的、不能回避的过程.

作 者:张学林  作者单位: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管理系,天津,300382 刊 名: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 J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 年,卷(期): 18(2) 分类号:B84.05 关键词:WTO   传统心理   社会转型  

传统心理学 第6篇

关键词:怀旧;文化心理;行为机制

近年来,全球刮起了一股怀旧复古风,在领衔世界时尚潮流的欧美设计圈,以致敬赫本而风靡的一字肩大摆裙系列,赚足了定位高端优雅品味女士的青睐,而背带裤、九分裤、中筒袜、巴洛克花式等中世纪流行元素也频频被应用或嫁接到各大品牌和山寨单品上;在影视圈,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古代宫斗和权谋剧也持续发力,在以“莞莞类卿”和“真真是极好的”等为代表的古体台词之后,《花千骨》和《琅琊榜》等剧也因其清新淡雅的水墨韵味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文化界,以校园文化生活为代表,学生们纷纷成立汉服社、国学社,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切磋,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努力;教育界,孔子学院已遍布世界;而在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似乎一直没有退出过历史舞台,中国文人从《诗经》和“楚辞”里继承来的古典文学基因一直在被反复诠释,“乡愁”与“乡土”的叙述更是在当代抒写中有了新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温故而知新”,这种自上而下、全方位、全世界的复古潮流,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审美饥渴,但是文化复古也不是一个新话题,纵观历史,我们似乎可以找出一条暗藏的规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文化的表现总会在行为上出现反复,而这反复又恰好是其生命力所在。

皮埃尔·诺拉说:“怀旧是一种对回忆,对记忆的深层渴望,而这些所谓的记忆是基于断裂的全球后现代文化情境的到来,而产生的对过去传统家庭、社区、生活形式结构的认同。”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大潮流下,文化冲击与交流带来的文化趋同化与多元化现象,使民族文化产生危机。“怀旧”和“复古”、“民族文化复兴”其实是一种基于对文化传统的怀旧心理,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怀旧现象。

中国历来有怀古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这种传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从文化背景来看,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本土意识,土地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劳动生产对象,是物质的供给者和精神的依存者;从文化氛围上看,中国长期处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文化高压和思想控制使人民没有自由独立的话语权,往往被压抑而不能够产生有效的行为结果;从时间观上来看,相对于西方的“逐渐推移的线性时间观”,我国古代的时间观“虽然在一定的时段内,是一个逐渐推移的时间序列和发展过程,但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不断地向原点返回的可逆的过程;”古代的空间是具有联想意义的视觉色彩和生命动态景象渗透和充满的空间,而与时空观紧密相连的现实主义生命价值观促使中国人少于对未来的设想,而多于对当下生命的检视。这就造成了中国民族中 “向后看”,固定性的心理结构及安逸静默,内敛保守民族性格的。再者,中的国传统哲学,“儒家的复古主义与道家的复元古主义,深深地影响并规定了后世人们的文化复古心态,前者主张回复到进入文明时代的西周礼乐盛世,为艺术设立规范化、体制化的文化框架。而后者则以‘行而无迹,事而无传’的远古自然之世为理想的社会文化形态,想要超越文明、文化社会中容易形成体制化、概念化的框架,以恢复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以及对外在世界直接的、浑全的感知和接触。”依照“文化——心理”的对应关系,“向后看”的民族心理带来的是对“根文化”和“桃花源”式的“天人合一”的伦理和谐境界的追求,“怀旧”和“文化乡愁”是这种文化心理机制的具体反映。我们一提起中华民族就想到“上下五千年”,“大唐盛世”、“天朝上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种表现无异于阿Q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狭窄的文化心理阻碍了我们看向世界的视线,而对民族文化历史的童年怀念和家园依恋,使我们沉浸在过往美梦的优越感里无法自拔。

从更深的心理学层面看,“文化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退行是一种防御机制。”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要求文化复兴,是因为冲突,这种冲突来自于现代化社会的多元格局和复杂变化,一部分群体的社会位置从中心滑落至边缘,而产生明显的失落感,而后现代文明社会的到来,使信仰缺失的都市人群寻找一种感情位移。无疑,这种排斥了物理时空的、带有个人主体情感的选择和判断,使记忆对象被“文化合理改造”,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向心力、凝聚力是有一定作用的。“凡是回忆触及的地方,我们都发现有一种隐秘的要求复现的冲动。”②但是历史是不可能再重现的,暂时的心理平衡与满足之后,我们必须再次面临遗留的“乌热尔图困境”,在缺失了传达本民族文化符号的前提下,弱势文化和边缘文化面临被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文化本性消解。所以,当下的任务在于,如何解决这种固有的民族心理与文化观念的对应关系,如何定义主流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用真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当下文化生存找到出路,而不是打着中国梦的旗帜去空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

注释:

①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家园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1996年第五期。

②[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3页。

参考文献:

[1]赵玲玲.文学与怀旧:论民族记忆的艺术传承[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3.

[2]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13.6.

[3]赵静蓉.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5.

[4]王鸿卿.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尚新与怀旧[J].艺术广角,2008.1.

实验传统与管理学的发展 第7篇

一、实验传统溯源

实验传统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经典的基本方法论传统。实验传统源于何时?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的探讨首先从上述问题开始。

从历史上看,一般认为,实验传统是17世纪实验运动(又称培根运动,所以实验传统又称培根主义)的产物。该运动倡导者(如笛卡儿、培根等学者)坚持把科学植根于那些通过感官而获得的信息。然而如果说作为一种经验的科学哲学的话,实验传统在17世纪已不是什么新思想。学者兰道尔和克隆比曾经离析和研究一个重要的中世纪方法论传统,根据这个传统,从13世纪到17世纪已逐渐形成一些研究规则,要求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出正确结论。笛卡儿的《原理》和培根的《新工具》深受此传统的影响。但是,进一步考察会发现,作为一种新思想,实验传统还是具有明显区别于之前旧传统的特点,即对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的转变。在培根运动中,实验被高度重视,而理论(推导)往往被贬低。正如培根所说:“尽管人们能从原则上推导出火焰有烧肉的能力,然而内心推测易生谬误,还是把手放进火里试一下更为可靠。”那么,这种特点的新思想又是如何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呢?有学者认为,正是在这种思想兴起的社会精神氛围之下,科学研究者们才能充分摆脱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影响:科学结论可以从公理化的最初原理推导出来,转而去直接研究自然而不再是沉迷于书本。实验传统也因而开拓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而且,实验能够为理论提供理性基础,这是任何形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或柏拉图主义所不曾做到的。恰如胡克所言:实验是研究真理的基本语言。实验手段发展为经典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内在效度。

再简要回顾一下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会发现:培根科学当时正在形成,古典科学已经过激烈的改变,连同生命科学中相伴的变化,这几组事件构成了后来所谓的科学革命。一个新的社会精神氛围———实验传统当然不是科学革命的唯一原因(但本文无意去探究引致科学革命的极其复杂的原因),然而在说明科学革命时最常被提到的因素中,实验传统被公认是有其说服力的。

二、实验传统与管理学的形成

探讨实验传统与管理学的形成,还是从问题开始:管理学发展中是否存在实验传统?如果有,自然科学的实验传统是如何进入管理研究领域的?究竟实验传统在现代管理学形成过程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学早期发展史中科学管理运动的考察,可以获得对上述问题的初步解答。

如果人们要确认现代管理学诞生的年代,那么有充足的理由将其定在1911年。因为,就在这一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这本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它的思想很快被世界范围内的管理者们所接受。

然而本文所关注的是,泰勒所谓的科学方法是什么?经考察后认为,实质就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析方法。泰勒的工作实验是非常著名的,或许最广泛引用的是泰勒的生铁装运实验。当时在泰勒工作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人们要把92磅重的生铁块装运到铁路货车上,他们每天的平均生产率是12.5吨。泰勒相信,通过科学的分析装运生铁工作以确定最佳方法,生产率应能够提高到每天47吨~48吨。实验开始了,泰勒首先寻找了一个体格强壮的受试者叫施密特,通过用金钱来激励施密特,使他按泰勒规定的方法装运生铁。泰勒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便观察它们对施密特的日生产率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科学的实验各种程序、方法和工具的组合,泰勒成功的达到了他认为可能达到的生产率水平。泰勒相信采用类似的实验方法,能够确定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因此,泰勒预言:“在未来,专家将决定我们日常活动的最佳行动方案,他们首先对工作进行分析,然后测出不同方法做每一项工作所花时间,最后他们从准确的知识中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观念里了解到哪一种方法可以最少的投入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决定最佳行动方案的事实依据就是这样来的。”泰勒的思想和实践吸引了一大批信徒和追随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管理运动。吉尔布雷斯夫妇采用和泰勒相似的实验方法对工作中的人进行研究,他们将这种研究称为动作研究。在摄影记录法的帮助下,他们对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并总结出16组基本动作单位。吉尔布雷斯夫妇和其他人的工作使科学管理运动继续前进,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泰勒及其科学管理运动的重要意义,是创造性的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更确切的讲是一门自然科学来研究。正是泰勒将实验分析的科学力量带到了工厂车间,在泰勒之前,没有人去科学的分析工作的本质;也正是泰勒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传统带入到管理研究领域,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视角与方法去看待、研究管理工作。作为一位清教徒,泰勒对当时工厂工人的低效率现象感到震惊,他确信工人的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泰勒曾经花了三年时间在斯蒂文斯技术学院的夜校学习工程学),泰勒于是开始在车间里用其所谓的科学方法———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析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可以认为,科学管理事实上起源于泰勒对他所管辖工人的观察,其发展所需的资料(或数据),是人们日常观察就可以提供的(当然这种观察要经过适当的加工和系统化),其理论是经验性的(而非先验性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或者说现代管理学的形成,更多的应归因于人们以新眼光、新视角和新方法去研究旧现象、旧问题,较少得益于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发现,而这种新眼光、新视角和新方法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传统。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传统提供了管理学发展需要的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等所构成的分析框架。事实上,正是通过泰勒及其后梅奥等开始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等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的形成所提供的支持,才逐步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领域。而且在管理学后续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作为构成管理学分析框架的分析工具的形成过程中,实验分析方法也始终是管理科学、组织行为、决策或对策分析、系统分析等管理学分析工具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并且采用实验分析方法开展的管理研究与采用猜想、预感、直觉、经验等为依据的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加科学、规范、有说服力。时至今日,实验方法传统已经发展成为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传统。

总之,对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研究,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时间里,学者们并未过多思考其方法问题。然而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度:自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使科学日益局限于仅指自然科学(形成对社会科学的“歧视”),同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特殊的严密性与确定性也使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大为着迷,由此出现了“科学的”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各种尝试,或者说要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努力,以证明自身的平等地位。而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实验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20世纪初被泰勒引人到管理研究领域,从而促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并成为管理学重要的方法论传统,始终推动着管理学的发展。

摘要:实验传统与管理学的形成问题已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对管理学早期发展史中科学管理运动的考察, 可以得出结论:现代管理学, 在一定意义上是实验传统的产物, 从而促使人们以新的视角去看待现代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关键词:实验传统,管理学,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3][英]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3.

网络购物对传统消费心理的影响 第8篇

一、网购对传统消费心理的影响

1、线下消费渐趋理性。

传统的消费者购物受感性因素影响比较大, 例如受到商场现场促销活动的影响, 容易产生冲动消费。但是在网购过程中, 由于买卖双方不直接见面, 消费者存在一个较为独立的购物空间, 不受商家促销的直接影响, 所以购物过程往往比较理性, 并且这种消费心理被带到了网下。虽然有人将当前在传统市场上出现的理性消费归结于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及高房价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4]但毋庸置疑, 网络消费习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人们在线下消费过程中, 已逐渐对商家提供的信息产生了戒备心理。由于网络商品信息获取的方便性, 许多人在面对商家的降价促销时, 会将促销价格同网上的销售价格进行比较, 甚至他们去香港购置数码产品、化妆品时也不例外。网友之间信息的互通, 购物体验的分享等行为, 将使这种理性进一步增强。

2、滋生了人们的免费心理。

网络的开放性、免费性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免费心理, 网络购物中的低廉的价格, 再加上免费试用、满就送等活动, 使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免费心理得到了满足, “秒杀”的大行其道和“裸购”的悄然出现, 就是满足消费者免费心理的典型例子。网络上这种随处可见的变相免费, 使消费者在线下消费中的免费心理渐渐膨胀, 人们希望在传统市场上享受到同网络上一样的价格, 或以赠品等形式得到价格上的补偿。

3、使人们消费个性更加凸显。

由于网络消费中有海量商品可供选择, 消费者的个性消费得到满足, 习惯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自然会将这种消费个性带到网下。除了对人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满足外, 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日渐显现, 人们逐渐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5]尤其是高档消费品、服饰等, 其符号价值将更被人们看重。

4、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下降。

传统消费中, 由于受到产品信息不对称、地理区域等因素的限制, 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品牌忠诚度。但各种信息显示, 近几年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正在下降, 相比之下, 人们更加看重商品的性价比。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 并且消费受地理区域的限制越来越小。互联网络的海量商品信息, 以及没有地域限制的方便购买无疑使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网络购物的普及和上网途径的多样化使消费者可以极其方便地进行商品信息的比较, 迅速转移注意力, 从而影响购买决策。另外, 已经习惯于网络购物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们, 在交通方便快捷的情况下, 已经不再满足于本地消费, 这使线下消费半径迅速变大。

5、混合型消费者大量存在。

混合型消费者将网络和传统两个购买渠道和信息源结合起来, [6]他们利用网络商品信息丰富、搜集方便、快捷的特点, 在网上寻找信息而去实体商店购买商品;或者在传统商店寻找商品而在网上完成购买行为, 享受网络购物价格低廉的特点, 同时又弥补由于网络购物“看不见、摸不着”而带来的产品性能风险;[7]甚至在网上下订单, 到提货点自提货物的也不乏其人, 这样不但享受了网络购物的方便、实惠, 而且可以节省物流费用, 并且在付款之前接触商品实体, 以便及时做出是否需要退货的决定。混合型消费者最大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 和传统商场的购物乐趣。由于网络购物缺少实体商店的购物乐趣, 因此, 消费者对实体商场中欢快的购物氛围、娱乐性的促销活动、整洁的购物环境, 被尊重的感觉将更加珍惜, 并且要求更高, 对以往商场中出现的态度欠佳、过分推销等现象更加反感。从另一方面来说, 部分消费者在传统商场购物的同时, 会有体验网络购物中所具有的感官、社交、议价、冒险等乐趣的渴望, 这对传统商场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6、消费行为更加直接。

受网络购物方便、快捷的影响, 人们在线下的消费行为将更加直接, 除刻意追求逛街乐趣的人群以外, 那些花大量时间挑选商品的“逛街型”消费者将会减少, 尤其对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的年轻上班族来说, 更是如此。他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 慢慢挑选自己心仪宝贝的耐心已经渐渐失去。这种心理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 是人们希望商场中良好的指引和导购、详尽的标准化商品信息、人性化的商品推荐、以及一站式的购物服务。但是, 这绝不等于那种形影不离的导购人员和过度的推销。

7、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将会增强。

受互联网络开放、信息更新加快、知识极其丰富、具有一定程度的冒险体验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将逐渐增强, 对高科技产品、新奇特商品的接受将更快, 消费者对于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更明显, 需求的变化更加迅速。因此, 在现实市场中, 新产品的推广周期可能会缩短,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会变得更短。这不但要求零售商尽量减少商品库存, 而且要求生产商必须逐渐完成从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多品种、少批量的特色生产转变。

二、对传统市场营销的建议

消费者心理的变化, 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 这里从4C’s组合的角度, 对传统市场营销的策略和做法提出建议。4C’s理论是在消费者个性化日益突出、媒体分化、信息过载的现实情况下, 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朋 (Robert Lauterborn) 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 它与传统的4P’s理论相对应。[8]

1、顾客需求 (Customer’s Needs) 。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网络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同质化的产品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消费疲惫, 个性化需求逐渐突出。但是, 对于企业来说, 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 同时, 对于消费者来说, 其实也带来了售后服务和转让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模块化、单元化生产就显得特别重要, 让用户在标准化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组合, 体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购物的目的已经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 而是产生了享受购物过程和满足心理的需求。首先, 消费者不仅要求能买到商品, 而且要求购物环境整洁、有舒适氛围和被尊重的感觉。人们到商场已经不再只是为了购物, 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放松心情。所以商场在装修、设施、促销活动、服务等方面应作出相应的改变, 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其次, 消费者在注重商品使用功能的同时, 还将商品和个人的身份、地位紧密联系。企业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 应赋予品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最后, 有必要在传统购物中融入一些网络购物的元素, 如购买手机时, 可以在移动营业厅通过软件系统模拟手机操作, 让顾客既全面地体验了手机的功能, 又避免因直接操作真机引起的手机折旧。

2、成本 (Cost) 。

网络的普及, 使商品信息越来越透明, 比价越来越方便, 消费区域越来越广泛, 企业和商家需要根据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来定价, 并以此来控制成本。另外, 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降低, 这要求品牌、品质与价格的结合更加紧密。在消费者心目当中, 高价格应该意味着高品质, 价格的提高或降低同样也意味着品质的提升和下降。在外界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产品的单纯提价会导致消费者流失。所以, 如果要提价, 应该进行产品升级或改动, 这比较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其实除了价格以外, 成本还包括用户购买商品的时间成本、使用学习成本、额外的配件成本、预期的维护成本等, 所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上好的品质、良好的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等等, 和价格同等重要。普通桑塔纳小轿车虽然已经停产, 但在二手车市上至今还受到许多人青睐, 而且价格缩水程度比其他车要小的多, 主要原因就是其良好的性能、非常普遍的标准配件、较低的维护和维修费用所致。

3、便利 (Convenience) 。

缩短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物理距离, 这点很多零售商都已经注意到, 比如将超市开到小区、送货上门等。但是, 对于心理距离, 很多商家都没在意。比如很多超市的出口指示, 不是直接指向出口, 而是隐蔽地指向超市深处, 希望消费者多逛, 以增加消费机会。这初衷很好, 但实际上是加大了用户和商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人感觉进超市犹如进迷宫, 在心理上增加了用户购物的难度, 减弱了便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利用良好的指引和导购让消费者直接找到需要的商品, 比让他在超市中停留较长的时间更重要。

当前很多实体零售商利用自己先天的行业优势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这既是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顾客购买便利性的需求。但是, 如何实现网络零售与网下实体零售的销售互动和差异化经营的有机结合, 是每一家进军电子商务的零售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4、沟通 (Communication) 。

受网络海量信息的影响, 企业单向宣传的信息传递效率已经非常低下, 在企业营销中,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让顾客参与, 在互动过程中接收信息进而产生记忆。当前的体验营销, 就是在顾客的体验、互动过程中, 让顾客接收企业的品牌和理念, 同时企业也了解消费者新的需求。

在商场中, 详尽、简明扼要的商品信息其实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比如服装, 除了标明价格、面料等常规信息外, 对适合人群、整体搭配、穿着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提示, 也能体现出商家对消费者的贴心服务。此外, 导购员适时的、客观的、良好的交流, 对辅助购买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要避免过度推销。

摘要:当前, 我国电子商务已经渐趋成熟, 网购人群已形成规模。网络购物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 也对线下的传统消费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并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提出严重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网络购物对线下传统消费心理的影响, 并从4C’s组合的角度, 在顾客需求、成本、便利、沟通4个方面对传统市场营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消费心理,市场营销,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http://www.cnnic.cn, 2011.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http://b2b.toocle.com, 2011.

[3]美通社.DDMA报告显示:“淘宝效应”与网络购物-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巨大冲击[EB/OL].http://www.prnasia.com/pr/2011/02/17/110134921.shtml.

[4]冯小素.高通胀下的消费理性回归[EB/OL].http://www.cmmo.cn/article-45684-1.html.

[5]陈剑梅.网络消费流行的社会心理原因及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 2010.7:p31-32.

[6]胡保玲.混合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探析[J], 商业时代, 2006.4:p39-40.

[7]左逢双.浅析网络消费中的风险感知[J].社会心理科学, 2009.6:p75-78

从传统舞蹈艺术看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第9篇

一、舒缓妙曼中的时空心理

农耕文化的熏染, 使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具有独特的时空心理:时间感上的舒缓和空间感上的阔达。在天地人三维一体的审美意识觉醒中, 人渴望在时空中不断地呈现人性的光辉, 如远古的《奔月》, 就反映了人类渴望冲破空间阻隔飞腾的审美心理, 那临风飘举的曼妙之姿, 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大美, 它拉长拓宽了生命审美心理的空间, 空间感的无限阔大遮蔽了人们时间感的挤压。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舒缓心理, 也是中国农耕文化中时间感模糊、弱化的心理折射, 在天宽地阔的空间中, 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反映在舞蹈艺术中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心理折射。

在时空的浓缩中,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也讲究这种舒缓曼妙的艺术, 如先秦时期的《凤鸣岐山》、《编钟乐舞》、《九歌》, 秦时期的《秦俑魂》, 楚汉时期的《霸王别姬》、《铜雀伎》、《七盘舞》, 它们都“哀而不伤、乐而不狂”, 它们都强调以时间去融汇空间, 而不是以空间融汇时间;它们都重在透过感性生命变化去把握内在的生命之流和周期, 这种时空合一, 使中国的舞蹈内聚、含蓄、收敛, 它们追寻着生命的节拍与天地节拍的协奏, 在与时空的交融汇通中, 追求天地和合之妙, 它反映了中国人以生命为中心的独特意识, 时空在心理上统合为一生命体, 这是具有美学韵味的统一体, 宇宙为生生慈爱之空间, 人的身体亦是生生慈爱之产物, 人之为人当以恻隐慈爱之心立。故亲亲之心是对天地宇宙中生命的回报。

二、“长袖善舞”中的超脱心理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中不管是舞姿雄健英武, 呈现粗犷豪放之美, 或是用长袖舞衣或手持长巾, 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舞出变幻多姿的各式绸花, 所呈现的细腻之美, 都反映了中国人摆脱压抑、渴望从世俗的沉闷中超脱出来的审美心理, 如《盘古舞》、《长袖舞》、《巾舞》, 在审美观照中由对立的痛感及主体的本质力量及使命的自豪感, 消解心与手的距离, 即消解技术对心的制约, 由技入道、大气磅礴, 在超脱奔放的乐舞中, 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 让心不为欲望所役, 在超越的升腾中, 去感悟纵浪宇宙大化的审美自由之境。

中国舞蹈艺术的超脱是生命的超脱, 而不是才情的超脱, 它们主要是在世俗的生活中获得一种美的升华, 所以中国民间大多具有生活性、劳动性、自娱性的特点, 它们不追求场面的宏大, 不屑于主题内涵的渊深, 而是注重生命的愉悦和亢奋, 生命激情的一种勃发, 如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民间舞蹈——秧歌, 它就是起源于祈祷丰收的祭祀仪式和插秧、耕田的农作劳动, 是源于民间舞蹈, “扭秧歌”是中国普通小百姓普遍喜爱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 它在节奏或缓或急的扭动中, 身体和美得到充分地展现, 如“东北秧歌”以急出慢落、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动作勾勒出该舞蹈特有的那股美劲儿和泼辣劲, 其中“稳中浪”的风格特点体现了东北的活泼而不失稳重的性格特征。“陕北秧歌”以“扭、摆、走”为特点, 气氛红火热闹, 动作粗朴豪放, 带着浓厚的黄土高原的气息。河北的“地秧歌”则以诙谐生动的小场为特色, 故事情节生动, 人物性格鲜明, 可以说是一种民间小型舞剧。“胶州秧歌”以女子舞蹈的形象最有特点, 舞姿婀娜, 动作柔韧绵长, 舒展利落。民间艺人常用“抬重、落轻、走飘, 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作和风格。“秧歌”的不同流派都反映了不同地区人民的性格和审美心理, 它们都是身心融合的产物, 它们都源于日常生产劳动, 都在这种扭摆中表达着生命的净化和升华, 是生命勃发的自在需求。

三、刚柔相济的“中和”心理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不管是“健舞”和“软舞”, 都兼有刚柔相济的特点, “中和”是中国舞蹈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中和”即适中和谐, 照古人项穆的解释, “中和者, 无过不及是也。和也, 不乖不戾是也。”它强调对立面的朴素的和谐统一, 强调人与自然, 主体与对象, 主观与客观, 感性与理性, 情感与理智的朴素的和谐, 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国的“健舞”如唐朝的《剑器物》、《胡旋舞》、《胡腾舞》, 舞风刚健矫捷, 英武豪健。身子轻巧敏捷, 阳刚之中包含着“婉约”之美, 而“软舞”如《绿月安》、《春莺转》等在节奏缓慢、优美柔婉、轻盈柔美、抒情性强的特点中也让人感到柔中带刚之美, 所以中国舞蹈艺术的整体审美风格是“婉约”的, 这就反映了中国人把舞蹈艺术看成了一种生命节律与宇宙自然的共振, 既然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无法离开人的作用而独立存在。

四、兼容并包的涵融心理

中国舞蹈艺术具有宽容博大的胸怀, 它以宽阔的胸襟和气象不断地借鉴吸纳本民族之外的优秀舞蹈精华, 兼容并包, 海纳百川, 如芭蕾这一外来艺术, 虽说在新中国的历史不长, 但经过了几十年的培养与熏陶, 芭蕾在新中国已成为千百万观众热爱的艺术, 而我们的舞蹈家们也比较习惯或者说偏好芭蕾的逻辑形式, 这种“漫漫”对一个人的审美心理影响的结果是不可低估的。中国舞蹈艺术在兼容并包中不断地拓宽着自己的文化事业、丰富着自己的文化内容, 尤其在多民族的融合中, 中国传统舞蹈更加雍容博大, 如朝鲜舞的典雅、潇洒、飘逸, 蒙古族的彪悍, 劲健, 藏族舞的浓郁宗教色彩, 作为中国传统舞蹈发生期的舞蹈“农乐”重于舞, 含气于胸, 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舞蹈发生的基础, 无论是在古代盛唐的歌舞结构中, 还是在具体形态上, 多朗、木卡姆, 都在中国舞蹈的生长期中留下了深重的印记。在吸纳中, 中国民族舞蹈与各种舞蹈艺术相融相通, 是中国舞蹈艺术焕发了蓬勃的生机,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兴趣博大的有力的表征。多元化的时代, 各种舞蹈艺术在吸纳中更加走向民间, 如迪斯科、霹雳舞等舞蹈艺术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丰富而又悠久的舞蹈文化艺术中了。人们承续历史时, 强调统一;人们改变历史时, 致力于差异。在兼容并包中, 舞蹈以丰富多变的身体语言提高着中国人表达细腻情感的表达方式和空间。

舞蹈这一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美丽奇葩,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复杂而又真诚、坦诚而又宽广的审美文化心理, 以此为切入点, 我们会更加生动地看到了民族审美心理的灿烂图景。

摘要:在内敛中兼容并包, 在时空的浓缩中进行着生命的超越, 在超越中释放着生命的激情与才情, 中和细腻, 哀而不伤。

关键词:舞蹈,审美,中和,时空

参考文献

[1]刘士林.中国文化的精神结构[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从《苏州园林》谈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第10篇

我国园林最早起源于两千四百年前的吴国夫差的馆娃宫, 后经历了秦汉魏晋直至隋唐五代十国,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日趋成熟。到了宋元明清, 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成为苏州的四大园林。苏州园林的独特设计, 既不像民房设计那样体现人类生活的基本理想, 也不像官衙建筑那样是权力和礼制的象征, 它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名士风流的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闲情逸致。苏州园林是山水画和田园诗的完美结合, 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审美情怀。

一、消极避世, 寻求个性解放———逃避社会现实的精神绿洲。

东汉末年,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 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 人们深感“浩浩阻阳移, 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 因而滋长了及时行乐的思想。魏晋时, 士族集团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斗争的手段不是丰厚的赏赐就是残酷的诛杀。于是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的思想更是有所发展, 并导致行动上的走向极端。士大夫知识分子中, 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名士”, 他们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 寻求个性的解放并逐渐形成了游山玩水的浪漫风气。寄情山水, 雅好自然, 既然成为社会的风尚, 为避免跋涉之苦, 保证物质生活享受, 而又能长期占有大自然的山水风景,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营造“第二自然”———园林。此外, 唐朝之前,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上都掌握在以世袭的地主阶级手里, 而实行科举制度以后, 来自社会底层的文人们才能通过寒窗苦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些走上了仕途的才子们既与村夫野老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有希望辅助帝皇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负。因此, 中国的古代文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徘徊在“尘俗”与“山野”之间。如是, 一块小宅园, 便寄寓了内心的压抑和对权贵家族的藐视。对他们而言, 具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成了逃避社会现实的精神家园。

二、追求享受, 寄托理想———高洁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以“清贫”“孤傲”自诩, 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融入了强烈的社会色彩与理想色彩, 其中高雅的生活情趣则是文人们的毕生追求。兴起科举制度, 广大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了晋升的机会, 他们一旦取得官僚的身份便有了优厚的俸禄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却没有世袭的保证。因为宦海浮沉, 升迁贬谪无常, 共同的经历便形成了共同的处世哲学, 在朝为官努力做一番事业, 同时也为自己预留罢官之后的退路。经营园林, 便是为将来退隐林下独善其身的选择。其次, 科举取士后, 文人做官的比较多, 园林成为他们的社会交往的场所, 故在设计建造上受到文人趣味、爱好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深刻。到唐代, 园林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的发展趋向十分明显, 皇亲贵族、世家官僚的园林偏于豪华;而一般文人官僚的则重在清新雅致, 苏州园林属于这一类, 寓于一室之内,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 与志趣相投者畅叙幽情:“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 (左思《咏史》) 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高洁人格和坦荡胸怀。

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追求山水田园的闲适与诗情画意的高雅。

传统心理学 第11篇

中华传统智慧经典诵读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通过智慧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意志力

中国古人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要学习做圣贤之人,必先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当前青少年普遍缺乏坚定的意志,从小养成好逸恶劳,拈轻怕重的习气,做事不敢勇往直前,遇事畏葸退缩,怕挑担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成大事,成就大器?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诵读经典,时时谨记圣贤教诲,自然可以培养钢铁一般的意志,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谈笑自若,安之若素。

二、诵读智慧经典,培养宽容无私、博施爱众的品质

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洞穿隐显,穿越时空。智慧经典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作用,就是指引我们通过学习圣贤行宜,成就幸福人生。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以宽厚仁德博施爱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幸福人生不是一味索取,而是快乐奉献。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圣贤经典中阐述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经常诵读经典,时间久了,潜移默化,就能发挥经典对我们的教化作用。

三、诵读智慧经典,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诵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的不良習气,提高自身修养。长期坚持进行经典诵读,通过经典的滋养,沐浴在经典的能量中,学生就会变得心气和平,彬彬有礼,不容易和周围的人起冲突,善于团结人,交往人,常常以微笑待人,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阳光心态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智慧经典的学习,最好的效果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得定是任何智慧学问的必经途径,没有定,学问、智慧、做人均难以达到高境界。所谓定,就是能够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心意识,让心理意识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智慧经典教导我们要有静定的心理状态,不论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们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冷静的头脑。

五、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经典告诉我们如何快乐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经典告诉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智慧,才能更好的生活。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经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长期诵读经典的人,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也更懂得珍惜生活。长期诵读智慧经典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在今天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定,民族复兴,更需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让自己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舞台当中,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六、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学会与人积极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一些孩子有自闭症,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弱。一个缺乏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在人生各个方面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一些自闭症患者,经过长期的经典诵读后,也能逐渐好转,甚至康复。在各地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有许多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七、确立崇高的抱负和理想

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人们学习的目标大都为了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只有极少数人怀有崇高的理想。古人读书学习,大多具有修齐治平的理想。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相同的抱负和志愿。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抱负已经不复存在,许多人的理想就是为了私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华智慧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最高效的汲取中国古人智慧,学习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抱负,成为真正有理想的新一代。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而不衰,继往开来而不败。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调适 第12篇

关键词:心理压力,调适,儒释道,中庸之道,无为而治

狄更斯《双城记》经典的开场: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依然适用于今天。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工作、住房、感情、健康……任何一项都会让我们忧心忡忡。虽然压力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果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它就会成为精神世界的破坏力量。因此, 如何在各种情绪压力面前, 做好心理的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释道三家学说, 从内容上讲实质上就是儒释道三家综合一体的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块石碑, 上有一幅很奇特的图, “混元三教九流图”, 幅图把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十分形象地合为一图之内, 三教合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形象的图解。探究儒释道的思想体系, 取之核心精华, 应用于当下, 对提高民族心理素质, 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 具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 内心平衡的基石:中庸之道

“中庸“对于现代人保持心理平衡更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适中”的自信是人类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而过度的压力痛苦可能会摧毁人的身心走入绝境。生命中全无任何压力也会使人类丧失进取的动力, 最终一事无成。在现代社会中, 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中庸”之道日益显露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人们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不要“过”也不要“不及”, 以坦然、平和的心态,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二, 外部适应准则:仁义忠恕

现代社会人类越来越自由、独立和自足, 同时, 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又一刻也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 尤其在团队之中, 必须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和谐关系。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忠恕”给了我们良好的互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儒家为主体, 其内核是“仁”, “人者, 仁也”。“人”和“二”组成“仁”字, 表明人际交往之道是儒家的重要内容。[1]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 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

在朋友关系中, 首先君子要“爱人”, 与人交往要真心诚意。没有爱心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 要以“忠信”为本, 孔子认为“主忠信”, “忠”就是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人, 也就是说, 交朋友, 是交他的道德, 不可以怀有其它的目的。

儒家劝诫人们奉行“忠恕之道”, 强调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 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 营造出一种人人将心比心, 关心他人, 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社会和谐气氛。

三、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无为而治

老庄道家思想则主张清静无为, 以柔克刚, 见素抱朴。这是一种出世的思想, 强调返朴归真, 顺应自然, 寻求人的个体价值, 崇尚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即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 那一定是违背了客观规律。[2]世间万事, 顺其自然, 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 有时也不妨以退为进, 乃是对人对事对己对身心最为明智的自然之法。若想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不是真的消极无为, 而是在必要时要有所作为, 即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无为”的态度不失为促进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除此之外, 包容处下, 处事不变涵养也是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内涵。“天下莫柔弱如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所谓“柔弱”乃是知时度事的一种明智认识。

道家所提供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恰好可以适应人们价值多元变革急遽中大众的精神需要, 可以维持人们在处境变化之下的心理平衡, 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抗拒逆境的精神力量和消融苦闷的宣泄途径。

四:参透本相的境界:归本于空, 耐得寂寞

佛教强调“放下”, 认为事物本质为“空”, 任何一个存在之为存在, 其实都和我们的心灵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心灵的活动回到自己, 我们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回到一种浑然为一的状态, 就是“空无”、“自在”的状态, 可使外界事物和心灵意识两者一起浑合而无分别。

当下对于一个个体来讲, 其无限的欲望与对自身能量的错误估计是人生不幸的根源, 故应该把我们内在的那个心灵执着解开, 这样或许我们的智能才能够好好地展发出来。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富于创造的复合型文化, 在这一文化体系之中, 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处世方式, 但又有许多共通之处, 相辅相成。尤其是其中蕴藏的十分丰富的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 对于处于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盈而精神产品相对贫乏的全球化时代, 对于国人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 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写满了传统文化的密码符号, 对传统文化的天然认同和接受是我们汲取其中有益成分调适心理的最为便捷的途径,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丰厚的资源,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扰, 重建应对压力问题的内心力量, 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得天独厚倚靠的精神支撑, 这种天然整合心理的能量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文化里生活里, 它对于今天人们的心理调适将起到十分乐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雄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16.

上一篇:勘探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下一篇:控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