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2024-07-09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精选12篇)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1篇

1 突出民族特色是办好电视台的基石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 长期以来, 天祝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 在辛勤的劳作过程中, 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藏族名歌、舞蹈、酒曲、唐卡绘画、土族花儿、赛马等艺术形式, 经过不断的传承、创新, 这些艺术已经成为天祝人民的精神财富, 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每年举办的花儿会、千人锅庄舞, 土族安召舞、酒曲大赛等藏土族艺术比赛, 精彩纷呈, 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来雪域高原享受民族艺术的魅力。这些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县电视台办好节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天祝县电视台自2003年开始创办《雪域风》、《华锐风情》等电视栏目, 拍摄制作了《藏式壁画》、《文坛奇才顿珠加》、《情系母语》、《藏式设计者的足迹》等节目, 多方位展示和介绍了本地藏民族的壁画艺术, 藏民族自由诗体的创造, 藏族美学、建筑等传统艺术, 以及藏语言文字的继承和发扬等情况, 使观众通过节目近距离了解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突出民族融合是办好电视台的源泉

天祝县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1.64%, 土族人数居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如何把藏族、土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展现出来, 增强民族融合, 把观众想知道了解而又不知道的故事, 用镜头表现出来, 得到大家的认可, 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天祝县电视台充分发挥本地籍编辑、记者对本土熟悉的优势, 邀请本地的民俗专家, 挖根朔源, 讲解民族融合的历史。比如在讲解天祝土族渊源上, 通过对土族《格萨尔》传唱作品的诠释, 既促进了人们对历史的了解,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天祝本地土族艺人把《格萨尔》说唱一遍, 要几天几夜, 里面神奇精彩的远古传说深深的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 这种“人无我有”的文化资源是天祝台独有的优势。对此, 天祝电视台精心策划、精心组织, 拍摄了专题片《土族格萨尔》等节目, 用说唱形式演绎了《格萨尔》的形成过程, 为研究《格萨尔》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更突出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各民族相互融合, 共同发展的历史渊源。专题片《七彩婚礼》介绍了土族流传几千年的民俗, 它的结婚仪式, 程序繁杂, 说唱取乐、婚服装饰突出了民族特点, 与藏族有相似之处, 同时又有区别, 这类节目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味民族文化的厚重, 对自己民族、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民族之间的感情, 形成了多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 有力的促进了藏区的和谐稳定。

3 突出本地化是办好电视台的基础

唱好本地戏, 县级电视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作为中国最基层的电视台—县级电视台, 他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最了解并熟知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习惯, 能搜集到最直接、最丰富的新闻线索, 因而所创作的电视节目在思想上、情感上、内容上也最容易贴近群众生活, 容易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这些优势可以弥补县级电视台在技术、人才、设备上的不足, 把发展劣势变为宣传优势。天祝有集雪山、草地、森林、河流和藏传佛教文化、藏土族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资源, 有“兰州后花园”的美誉。也有铜、铁、锰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还有正在举全县之力着力打造的全国重要的新兴 (碳) 材料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矿业及新能源化工基地、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全省最具吸引力的民俗宗教生态避暑旅游基地, 全力构筑的石羊河流域和兰州西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等等, 这些地方文化、特产、资源都是天祝台与其他频道竞争受众的筹码。天祝台结合县情和风土人情, 每天的新闻节目用藏汉双语播出, 同时开办了《跟我学藏语》、《雪域风》、《百姓生活》、《旅游风情线》等栏目, 把这些本地的优势资源, 通过电视媒体, 打造成精品节目, 展现给观众。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本土新闻节目和专题专栏节目,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既有效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作用, 也提高了县级电视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竞争激烈, 观众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条件下, 办好民族县电视台就要突出民族特色, 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上下功夫, 力求把节目办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充分利用本地域的资源优势, 在节目的新、奇、特等细节上下功夫, 力求在身边人、身边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县级电视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是民族县电视台立台之根本、发展之关键。只有这样, 民族县电视台才有生存的空间, 才能与其他台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主办.通联月报.

打造民族特色街 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第2篇

--红桥街道办事处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实施方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红桥街道为进一步推进辖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街道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强化措施,改善民生,确保稳定。结合街道辖区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自然优势,着力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品牌,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整合辖区资源,活跃街道辖区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为有力推动街道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经济基础。

一、辖区概况

红桥街道办事处位于阿克苏市城区西北角(办公场所位于新华西路11号),美丽的多浪河穿境而过。辖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街道下辖5个社区,是地区党政军所在地,辖区有党、政、军、学校、企、事业等单位31个,辖区总人口11557户;44014人。其中流动人口10350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辖区居民由汉、维、回、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约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践活动,以街道社区党建为龙头,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发展瓶颈,认真解决发展难题,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来加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实现街道辖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优势资源

阿克苏城区有民族餐饮店140余家,其中红桥街道辖区具有较大规模、档次较高的民族特色餐饮饭店就有129家,约占阿克苏市民族餐饮店的90%。然而,其中近百家就集中在“王三街”,“王三街”曾经是一条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文化厚重的集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小商品、日用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民族特色乐器等多种经营的民族特色商业步行街。这里是新疆菜盖面的发源地、有南疆第一盘的大盘鸡店、维吾尔族特色火锅城等等,长久以来,自然形成了民族特色餐饮、娱乐、购物一条街。

四、创建设想

(一)打造“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

新疆的羊肉抓饭、涮羊肉、烤全羊、羊肉串等特色饮食享誉全国,驰名海内外,美丽的阿克苏是闪耀在丝绸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阿克苏“王三街”的馕、维吾尔族传统纯手工菜盖面、用木碳练制而成的维吾尔族特色火锅、薄皮包子等在全疆久负盛名,但组织程度较低、经营不规范、竞争无序、品牌意识淡薄、特色不突出、档次不够高,因此红桥街道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拟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力争把自然形成的民族特色餐饮建成“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建成规模,规范化管理,打造民族特色餐饮品牌。

(二)建立“民族特色购物一条街”

王三街是维吾尔族女性购买黄金首饰的首选地方,在这里共有黄金首饰加工店16家,首饰品种琳琅满目;阿曼商贸城、祥龙

商贸城聚集了阿克苏80%的民族特色服装,共聚集了200余家民族服装店;新疆特产干果品种丰富,是各地游客非常喜爱的佳品,更是送亲赠友的首选;这里还汇集了13家民族特色家用电器营销店,维吾尔族青年办理婚事或乔迁新居时都要到这里添置新品。针对以上民族特色产品,建立“民族特色购物一条街”,使疆内外来客既能观光旅游,又能购买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饰品,将新疆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地方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三)建立“新疆民族风味第一火锅”

维吾尔族特色火锅,主要是用木碳炼制而成,用丰富的原料制出了一道美味佳肴,尤其在冬季,吃上一锅维吾尔族火锅,很快驱赶了身上的寒气,各族市民都从不同的地方来到王三街,甚至在街头摆着小桌,品尝民族风味火锅,打造新疆民族风味火锅品牌,让疆内外来客尽情品尝特色美食。

(四)依托社区资源,打造小手工艺品制作经济实体

以社区个体经营户为切入点,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实体,以民族手工艺编织品为主,不但可以解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生活困难,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把社区的零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之不断壮大,努力构建社区民族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五、主要措施

打造民族特色街要做到科学规划、完善设施、规模适度、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好、文化底蕴浓,坚持政策扶持、龙头带动,通过成功打造民族特色街,实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

(一)进一步明确思路。按照突出特色、适度集约的原则,建成特色明显、规模有序、管理规范的民族特色餐饮及观光购物一条街,将菜盖面特色小吃、民族火锅城、民族特色服饰以及地方特产等规划分类、统一管理,进一步统筹发展黄金手饰加工、民族特色服装店、民族特色家电等楼宇经济,不断推动民族经济向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科学规划,使“民族特色餐饮及观光旅游一条街”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诸如“特色小吃一条街”等特色餐饮。阿克苏的餐饮也极具特色,但是却一直不成规模,不仅不利于管理,更无法引起外地游客的注意。因此,为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民族经济,要充分考虑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打造民族特色一条街,集观光购物、品尝民族餐饮于一体,对经营民族传统餐饮的企业及个体给予政策扶持,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让“民族特色餐饮一条街”成为阿克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种研究等,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民族特色街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采取人才培训、专业推广、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从业培训的目标、措施、任务做出合理安排,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并建立各类人才库,全面掌握从业现状和变化情况,使民族特色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市场监督的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要严格餐饮业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条件,强化登记年检

工作,改善餐饮业无序竞争的状况,保证餐饮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二是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与制度相对应的各项考核、奖惩细则,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新格局。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行业协会切实担负起规范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发展、培训行业人才的职责。

六、建设“民族特色街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设该项目可以使各种资源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构建和谐街区的民心工程,既能打造阿克苏民族特色品牌,又能繁荣本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中共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工作委员会

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办事处

课程开发融入民族特色 第3篇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地处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这里拥有着古朴的民风民俗、特有的民族节日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优势,规范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彰显学校特色,本校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开发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本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学校课程课题组,各课题组按照学期大计划制订年级计划。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使教师在共同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升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实施的能力,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水平,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优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关注社会发展要求和多方面因素,进行动态课程开发;建立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库。由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主管副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双线四个层面组成,负责制定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各层面各司其职,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

确立工作目标

在省、市(州)教科所(教研室)的指导下,本校采用专家引领、外出参观、交流研讨、自学思考等方式,提高对学校课程的认识。临夏市第二中学的学校课程开发是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办学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多次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认真修订了《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形成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目标要求是:了解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了解民族节日习俗、风土人情;学会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开发学校课程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本校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的长远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的有力践行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忠诚传播者,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决捍卫者。学校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临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伊斯兰文化特色、色香味俱佳的各类传统小吃、民族民间文艺珍奇瑰宝河州“花儿”的基础上,把多元化的学校课程开发方式贯穿在课程建设中,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知民族、爱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丰富教学内容

在民族工艺学校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经过勾描、图画、上色,制作出精美的葫芦;在民族音乐校本课上,漫步在学校内会听到悠扬动听的临夏花儿,会看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回族舞蹈;在民族体育学校课程中,教师将传统民族色彩的体育游艺活动,如东乡族拔棍、保安族夺腰刀、回族打木球等引入课堂。

学校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看、听、写、做、会、动”的 “六字”活动法。“看”就是组织引导学生去东公馆、蝴蝶楼、临夏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民族的民居特点、民族服饰、民俗节日等,“听”就是组织学生聆听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历代民族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写”就是通过写游记、说明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和开展各种主题征文活动、书信交流活动,把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印象;“做”就是围绕民族大团结的主题,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标本、泥塑、粘贴、造型、书画创作比赛等,让学生深入领会民族文化的内涵;“会”就是组织学生演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表演民族舞蹈、创作民族书画、参与民族运动;“动”就是利用假期和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结对互助活动、联谊联欢活动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情”动起来和“行”动起来。

学校始终将民族课程纳入课表,并把课程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树立“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水乳交融的休戚与共关系,感悟民族团结的真谛。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第4篇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形态,处于一个交错融合的大环境下,各族群一定程度上依然呈现出相对分离的状态,心理上与情感上的隔离仍难以完全消除,身份认同上的差距造成了族群内外更深层次上的分离。心灵上的孤立远比空间上的隔绝更加可怕,要想真正解决民族问题,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精神感召与民族认同是重要的切入点。我国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与融合,形成了一种“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1989)这体现的是各民族在交往和互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上的往来,情感纽带的联系更加紧密,一种融合的趋势得以加强,整体性得以呈现。族群间的互动在各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外族区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旅游业蓬勃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少数民族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效益,也为民族间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族群间的封闭之门被打开,各民族群体与外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无疑,此过程中,少数民族自我认识与民族认同受到了影响。民族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民族互动?从互动的角度怎样认识民族认同的建构?这是理解当前民族融合趋势所必须解答的问题。

二、研究回顾

(一)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这一话题最先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并常常被联系到人类学的研究中。一些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在亲身经历的田野调查中逐步发展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科恩将其解释为:“针对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杨慧,2003)另一位学者布鲁诺的定义也与之相似,都是以旅游者的目光凝视其他群体环境的独特性与文化的价值。

而国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较晚才兴起,其概念从“民族”上来讲有别于国外的界定。中国的“民族”更倾向于“族群”的内涵,政治性更弱,文化性更强。彭兆荣认为民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它族的异质文化体验活动,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是这种“异族文化”体验的重要动力。(彭兆荣,2005)因此,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开发上的话题,还可以延伸到社会互动与异文化交流的主题。

(二)民族认同

认同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上的概念,其本质是自我关于“我是谁”的回答。后来,认同的议题扩展到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社会学层面。弱化政治性的含义,民族认同也可以说是族群认同,即区别我群与他群的过程,强调族群边界。

民族认同是我国民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众多研究倾向于在历史与现实中分析民族边界的形成,探讨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过程。如王明珂先生在《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通过“羌”的历史说明其自觉的族群边界变迁,这是对民族边界的主观认定上的探讨,也是更大程度上对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的思考。

历史的视角固然重要,但现实意义更需要探讨。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语境,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更加发人深思。在探讨民族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当前的社会背景不容忽视。基于历史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无疑会受到时代变化的冲击,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认同的研究更应该基于一种动态的视角。结合当前少数民族“旅游热”的背景,民族认同的建构需要族群互动的视角去探究。

三、民族认同建构

(一)身份建构

对于“我是谁”的回答实际是在认识自我与区分他人。通过差异化的对比、边界的划定,人们往往加固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展演。少数民族在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时,通常以本民族的独特性为宣传点。民族的独特性往往强化了族群边界。民族旅游加强了本民族与外族人群的交往,在互动中,双方认清彼此的差异(语音、行为、习惯、风俗、观念等),从而强化了我群意识与群体归属感。

如今,少数民族在服饰、语言等外在表征上越来越缺少民族性与独特性,与汉族民众越来越相似。汉化趋势造成了少数民族民众对于自我身份感知上的迷失。历史记忆对身份的构建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身份迷失的状况持续出现,历史记忆与英雄榜样共同建构的族群身份便面临崩塌的危机。

观光者对少数民族身份的界定建立在对其服饰、语言、行为与文化环境的直观感受之上。少数民族在发展民族旅游时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十分注重民族独特性的外化与表述。民族旅游所强调的民族性的自我展示激发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自我身份的表达。凤凰古镇重修的苗寨建筑、古镇女子身上所穿戴的银饰与苗服,这些都成为了凤凰旅游业发展的宣传点。当民族性的符号被强化,本民族与他族的边界更加明显。尽管穿苗服、戴苗银、跳苗舞等少数民族自我表述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在观光者的凝视下展示自我民族的特性以满足他民族对异文化的猎奇心理,但行动对意识的反作用不可磨灭,少数民族群体在扮演自身民族角色的同时加强了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归属感,重新理解与建构自己的身份。

(二)文化复兴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文化中心理论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影响力强大的文化中心,在社会整合中,文化中心将自己的文化价值渗透到边缘,将边缘文化纳入到自己的权利范围中。(高永久等,2010)在中国,汉族文化处于中心地位,而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边缘文化。随着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渗透,少数民族成员在接纳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减弱,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民族旅游是基于观光者对异文化的好奇与探索而不断发展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边缘文化相对于中心文化的弱势在文化独特性的彰显下得以弥补。随着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接触更加频繁密切,文化的互动在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中开展。位于主场的文化互动,少数民族握有主动权,主动挑选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如羌族在发展民族旅游时重点放在村寨文化的展示:保留老寨子,修建新寨子,节日庆典、晚会表演样样不落。羌文化吸引了众多的观光者,在他族人群对本族文化的欣赏与赞美中,羌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进行重新的评估,对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羌文化带动的民族旅游对羌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羌族人民更加直观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对自身生活的优化,由此而激发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进一步。

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带来的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中,传统的民族文化被选择性地保留与传播,甚至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传承中,民族文化更加繁荣,文化的认同无疑带动了民族文化的复兴。

(三)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有所区别的,民族认同更强调族群差异和划分边界,国家认同更注重国族的感召与融合。但笔者认为,在探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时,不应该局限于观察惯性思维下的少数民族边界的划分,而应该适当对“民族”这一概念进行扩展,进一步讨论民族旅游中的互动对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更深层次地理解互动中的认同建构,得在某种层面上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放在同一语境意义中探讨。

民族旅游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等他民族的交往,外族观光者来到民族旅游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而少数民族民众作为民族旅游中的重要参与者,在接待游客时不可避免地进行语言交流与文化互动。在以往封闭隔绝的状态下,少数民族对自身的感悟更为清晰而缺乏对他族民众的了解,甚至在某些方面会对其他族群产生误解。而随着政府对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帮扶力度加大,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国家政权的认可也就随之增强。在民族共同繁荣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对自身的认识就会超越一种狭隘性和局限性,用一种国族意识来深化理解自身的身份,在本民族身份之上再贴上“中华民族”的标签。

民族旅游带来了经济利益上的互惠,也带来了文化交流上的机会。在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少数民族扮演了“施与受”的双重角色,在施予民族特性展演时强化了自身少数民族的身份;在接受外文化的传播与获取经济利益时增加了对各方整体性的认识,共同体的效益得以实现。此时,民族旅游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国族的认同,即对整个国家的归属感的提升。

四、总结与反思

民族旅游是当前中国旅游的一大热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民族特性具有了商业价值,吸引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和外来观光者参与其中。经济上、文化上的互动,也促进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参与者对彼此差异的感知加强了民族边的区分,尤其是少数民族,对自我身份有了更清晰的建构;参与者的互惠往来、相互依赖,使其对自身所属的中华民族这一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族旅游为族群互动提供了契机,而互动过程是一种建构民族认同的过程。

然而,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依然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在民族旅游中,互动是通过一种“表演”(如新修民族村寨、刻意穿戴民族服饰、展示民族歌舞)的形式进行的。少数民族群体在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可能会逐渐丢失最真实的民族本质,而以一种欺骗性的手段进行角色扮演与身份展示以吸引观光者。这种欺骗不仅是对他族群体而言的,对于少数民族群体自身也是存在的。在表演性的互动中,民族认同的建构丢失了稳固的根基,面临着随时崩塌的可能。不得不承认,质疑者们注意到了当今中国民族旅游发展的困境。但是,我们不能对此一概否定。

换种方式思考,在互动中,一种民族性的表演展示在观光者眼前,尽管真正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内涵部分缺失,这种表演行为仍能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支撑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和风俗习惯。行为对意识具有反作用,当民族旅游的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后,族群互动有效开展,民族的认同——不论是对本民族还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建构。

摘要:民族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建构过程,互动对其产生影响。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但加强了民族群体内部的互动,而且为民族间的互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两种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民族认同既包含了少数民族群体对自我身份与文化的认同,又扩展到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的认同,双重的归属感由此被激发。本文试图分析少数民族的旅游发展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并思考基于一种表演性的民族特色展示怎样作用于民族旅游中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民族旅游,互动,民族认同,建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04).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01).

[3]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05).

[4]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02).

[5]吴其付.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9(01).

[6]杨慧.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01).

[7]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第5篇

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中国回族文化展示地”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镇党委协同纳家户村村两委班子日前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纳家户村旅游文化进行调研.一、杨和镇纳家户村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我县总人口20.4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8%。其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回族特色建筑等,而杨和镇纳家户村更是回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她以中华回乡文化园为依托,深度开发宁夏世界穆斯林城,推进了中国回族文化和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展示.在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

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明朝时期的清真寺古建筑和回族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纳家户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回族是由波斯和中亚地区各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宋时期到元代快速发展,进入明代,回族人进一步融合了汉、蒙、维吾尔等族人并不断得到繁衍,回族居住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为当代回族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宁夏是历史悠久的回族聚居区。早在宋代、西夏时期,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大食人在宁夏一代定居。而素有盛名的纳家户则是宁夏伊斯兰“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分布代表。目前,伊斯兰教已不单纯是宗教,而是一支建设美好宁夏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2、回族饮食文化

回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手抓羊肉、羊杂碎、贺兰山野蘑菇面、糖醋鲤鱼、油香、馓子等清真菜和清真食品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回族特有的盖碗茶由茶叶配以各式干果、糖类,五颜六色,味道醇香,营养丰富,是回族饮食文化中的又一地方特色的饮食。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全羊宴、烤全羊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

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宁夏回族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3、特色体育、民间文化

“踏脚”随着丝绸文化繁盛时期由伊斯兰教徒传入中国,是一项对抗性活动,也是回族人外出的防身之术。一般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艺高低自由对峙。随着时代的发展,“踏脚”已逐渐成为人们在农闲时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现在文艺工作者根据“踏脚”改编的“踏脚舞”,已多次获奖,而且已经成为代表宁夏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传统表演项目。

每年九月至十月间 “中国西部民族花儿歌手邀请赛”,全国各地的民歌选手齐聚中华回乡文化园一展民族文化。而其中宁夏的“花儿”以悠扬的旋律和直白的唱词,展示出宁夏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特色民居

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回族的家庭居室与汉族的建筑已无很大的差别,但回族的民居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室内陈设和装饰上。传统的回族家庭,进门正面的案桌上,设有香炉、香瓶和香盒;有的家庭中间摆放经匣,装有《古兰经》等经

典。回族室内一般不臵人物或动物画,一般以山水风景、几何图案取代,挂历也是印有伊斯兰教历与公历相对照的,图案以著名的清真寺为主。一般回族家庭多在清晨、傍晚点燃苏荷香使房间空气保持清新。回族家庭庭院总是保持干净整洁,院子中间种植葡萄、玫瑰等花卉植物,使得生活更加幽雅。

二、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机

1、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永宁县委政府连续几年经济会议提出了旅游发展纳家户的战略决策,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倾斜,给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良好的发展空间。纳家户村毗邻109线,纳家户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清真寺,现在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乡文化园-鹤泉湖旅游线路已成精品旅游线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拉动了永宁县民族文化旅游向前发展。

3、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回族原创舞蹈月上贺兰作为中国回族文化走出国门的表演节目,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回族文化。这也给回族聚居区和发祥地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赐良机。

三、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旅游硬件建设,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应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展览出民族文化,应避免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加强民俗村,歌舞广场等硬件建设,如发展回族民俗游,把当地回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回族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加强行业管理,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居民进行专门培训,进行民族统一着装,学会简单的伊斯兰语。对古街进行进一步的休憩修葺完善,构建回族文化建筑群,打造精品回族一条街。

2、重视节庆、广泛宣传。一是积极鼓励、支持文化创作和民族研究。我区的回族研究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回族文化论坛、研讨会为主要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宣传宁夏的一个重要平台。二是回族民间节庆尤其是回族节庆本身就是一项价值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在这一大项目下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可以说民间节庆是集中展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佳平台,例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首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不断引导、积极宣传民间节庆。其次,在重视开展民间节庆的基础上,汇集众多的遗产项目,策划举办多项融经贸、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如“中国回族节日精品游”等通过多种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使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回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不同的展演形式闪亮登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也让来自民间的艺人或表演者,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得到收获,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6篇

【关键词】民族区域 旅游资源开发 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21-01

进入21世纪,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陈出新,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跟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倍增,近年来对部分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游客喜爱。

一 、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民族区域旅游是指以部分民族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当地人文习俗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正因为民俗区域旅游既能给游客带来优美原始的自然风光和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更能让游客体验和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异域风情,因此近年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多。

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旅游者提供了满足其领略异域民族奇特风俗和原始自然风貌的机会,展示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对孕育该文化的地理环境的打造,又为当地居民经济创收创造了条件,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如对五龙寨和桃坪羌寨的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效益进行探讨。

二、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分析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会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三大效益,本文将对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进行分析。

(一)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的经济效益

1.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以桃坪羌寨为例,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当地村民主要从事农林牧业生产活动,农业产出主要是玉米、青稞、小麦、土豆、荞麦等,基本用于自己生活,且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无法大力发展工业生产。但该地却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鉴于此,发展民族区域旅游是其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一个捷径。自从进行旅游开发以来,桃坪羌寨接待中外游客数量和收入逐年增加,仅2011年桃坪羌寨接待的旅游人数就超过十六万人次,旅游经济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没有发展旅游业的另两个区域与之相比,经济收入少得多。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是一直接有效途径。

2.民族区域旅游可为当地人们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旅游每直接就业一个人,将给社会其他行业提供五个间接就业机会。在五龙寨所属的北川县青片乡,全乡农业人口约4000人,旅游从业人员400多人,解决就业人员478人。五龙寨的正河村乡村从业人员235人,其中120人就业于本地旅游业。根据本人实地调查收集的资料表明,在许多区域开发旅游后,本村的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返还本乡,或是自己经营旅游业,或是在本地的旅游企業中工作。

三 、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文化的效益

通过对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起到保护作用,能使当地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在北川的五龙寨,当地由于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自古有很多汉族人经过,并有一些与汉族杂居,所以当地羌族的外显文化已经消失,他们不穿本民族服饰,不会羌语,也不会羌族的歌舞乐器,但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当地居民又重新穿上了本民族服装,又学会了本民族的语言,又跳起了羌族的“莎朗”舞,还吹响了羌族的古老乐器——羌笛,这些变化正是得益于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益

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羌族的多神崇拜的观念里有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尽管是潜意识和不自觉的,甚至是带着迷信色彩的,开发和利用这种朴素的生态观,是一条有效的生态保护途径。例如,羌族人民在祭天、祭神的时候,是严禁砍伐树木和进山打猎的,通过这样的禁忌和民俗活动,将朴素的生态观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客观上也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北川的五龙寨,以前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上山伐木以及打猎和采药为主,后来国家禁止伐木,退耕还林后,人们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生存,人们偷偷上山伐木、打猎,于是与当地的森林警察经常发生冲突。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发展旅游业,人们发现接待游客所创收入比以前伐木和打猎更可观,还没有之前辛苦。通过发展旅游业,当地村民意识到正是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有特色的羌族文化才吸引来了大批游客,而大量游客的到来使村民们才有了客观的经济收入。因此,村民们自觉地加入到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再也没人偷偷伐木和上山打猎了。这种现象有利地说明民族区域旅游的开发只要真正让百姓受益,让他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自愿成为环境保护者,就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 民族区域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随消费能力较强的旅游者的不断涌入,会引起当地物价上涨,如果当地居民不能从旅游发展中获益或获利较多,这种物价上涨会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

2.资源开发导致利益不均衡,影响群众关系。在对桃坪羌寨的调查中发现,当地村民由于对发展民族区域旅游业以来所得利益的分配感到不公,村民之间先是互相不满,嫉妒,继而发展到争抢游客的地步,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以淳朴民风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调查显示,在发展旅游业之前,羌民民风淳朴,人们羞于谈钱,且有夜不闭户的习俗。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人年收入上百万,有的家庭却只有几千元,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淳朴的民风丧失了。这也是在对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五龙寨及羌寨在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其三大效益都得到了体现,其中经济效益最为突出。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民族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该注重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民族区域旅游对游客而言,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原始自然的环境,因此只有加强了对当地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对该地的民族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中注重了文化和生态环境效益,才能持久地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国茶文化旅游民族特色初探 第7篇

1 民族茶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旅游新概念中的意义

1.1 丰富了现代旅游的内涵

在现代、时尚的旅游文化中, 涵盖有一些不同领域的文化内容, 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 而民族茶文化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特色风情的民族茶风茶俗、文化集汇的茶艺茶道、种类各异的品牌名茶等内容, 增添和丰富了现代旅游的内涵, 给人们带来了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的文化内容, 同时, 在民族茶文化之中, 还内蕴有“和静求真”、“精勤俭德”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内容, 它在现代旅游的过程中, 使旅游者感悟到茶文化所蕴含的哲理和精髓, 从而提升了旅游的质量, 符合人们的精神层次的需求。

1.2 提升了现代旅游的价值

民族茶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 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 在民族茶文化中的茶德、茶道文化之中, 显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价值观念, 在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的现代旅游方式中, 民族茶文化彰显现出以茶礼仪、以茶明志的价值和意蕴, 具有精神层次上无限的价值意义。

2 民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

2.1 民族茶文化旅游的原生态性

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民族特色首先即表现为原生态性, 它们大多处于原始风貌的地理区域, 现代工业化的渗透和污染较少, 具有强烈的神秘感和久远感, 为人们所向往, 给人以浓郁的旅游期待。许多中国的民族茶文化资源都具有原生态的特点, 如:贵州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在花溪久安发现拥有大量的千年古茶树群;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80 万亩优质的茶园, 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 使之成为了绿色生态旅游的热土。

2.2 民族风情迥异的茶风茶俗

在民族风情迥异的自然生态茶文化资源之中, 有不同的民族茶俗内容, 它们成为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产品, 使旅游者流连忘返。例如:我国的贵州境内有17 个民族与茶文化结缘, 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 成为了流光溢彩的民族茶俗文化景观。有仡佬族的三玄台的第一台即为“茶席”, 当地民族爱喝的油茶被称为“干劲汤”;贵州贞丰有“状元笔茶”;普安有“擂茶”、盘县有“团饼茶”;彝族有“罐罐茶”;苗族的“三道茶”;侗族的“米花茶”和“俺鱼茶”等。

2.3 民族茶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特点

在我国民族不同地域的茶文化资源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等条件, 孕育出不同的民族茶文化。如:贵州的地理条件适宜于栽种绿茶, 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还有我国的湖北恩施地区, 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富硒地区, 这个地域栽种的茶叶含硒量为0.3-1.0PPM, 具有极高的价值。

2.4 民族茶文化资源的历史性

我国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历史源远流长, 例如贵州历史上曾盛产贡茶, 有鹦鵡溪的宴茶、赤水珠的兰茶、湄潭眉尖茶、清平香炉山茶、都匀鱼钩茶、铜仁东山茶、贵定云雾茶等。还有湖北位于古代的巴蜀地区, 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恩施玉露茶也曾经是贡茶, 还有诸如:八角茶、宜红茶、马坡茶、瀑泉茶等, 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2.5 民族茶文化资源的体验性

在民族茶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体系之中时, 旅游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体验, 如可以到茶园进行“采茶、拣茶、炒茶”的亲身体验, 感受到茶文化资源的丰富特质, 从而在主动体验的茶文化旅游中, 享受到莫名的满足和心理愉悦感。

2.6 民族茶文化资源的保健疗养性

茶是一种保健饮料, 在茶叶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茶多酚等组分, 可以这样认为, 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之源, 经过科学试验证明, 茶叶具有开启智慧、预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状况、排毒解毒的功效, 同时, 茶叶之中的绿茶含锌量较高、红茶含铁量较高、还有新的“硒茶”文化, 经过研究证实, 富含硒的茶叶可以防治人类的多种疾病, 如:湖北恩施的富硒茶, 具有良好的保健疗养的功效。

3 打民族特色牌, 走民族茶文化旅游路

3.1 加大对民族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

在大力发展民族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 我们要加大对民族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 要树立保护古茶树、野生型大茶树的自然文化遗产意识, 要以科学为根据, 对野生型茶园和古茶树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要建设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 确保茶业可持续发展, 为民族茶文化旅游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云南的布朗族就有保护古茶树的习俗,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活动中, 至今还保留有祭拜茶园中最大的茶树———“茶魂树”的习俗。在民族聚居地如:惠民景迈、布朗山乡班章、勐混等处有大片的古茶园, 得到了保护和利用。

3.2 深度挖掘民族茶文化资源

我国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历史悠远, 博大精深, 在各民族进行植茶、采茶、制茶、饮茶、运茶、卖茶的茶事活动中, 显现出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茶典、茶歌、茶舞、茶风茶俗、茶礼、茶艺、茶道等, 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资源经过艺术加工和渲染, 可以与文化旅游形式相结合, 彰显出民族茶文化资源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内容。

如:云南德昂族的“成年礼茶”:是指德昂族的成年男女在成年之时会收到“首冒”、“首南”送来的茶叶, 意蕴他们可以进入社交活动, 是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标志和象征。还有德昂族的“媒茶”:是指德昂族的成年男子在谈恋爱时, 可以由“首冒”带茶叶给自己的意中人, 也可以在房中烤火、喝茶、对歌, 以试探各自的情感。白族的“三道茶”风俗是指“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韵, 也是一种民族特色茶俗。纳西族的独特的“龙虎斗”, 也是当地民族的茶风茶俗, 这是一种用酒来泡茶的民族风俗, 具有驱寒、除湿和醒目之功效。还有湖北恩施州的土家族和苗族也形成了独特的茶风茶俗, 有在恩施州鹤峰县流传的“四道茶”, 用歌舞传情, 歌名为“六口茶”:喝你一口茶呀, 问你一句话, 你的那个哥嫂在家不在家?……这个“六口茶”流露出古老民族的传统礼仪表达方式。

3.3 发扬民族茶文化资源中的保健养生功效

我们要在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中挖掘素材, 要从民族茶文化资源中寻找现代的时尚内容, 在现代人类追求文明、崇尚自由的同时, 也在追求身心的健康和愉悦的精神境界。而民族茶文化资源中的保健养生内涵丰富多彩, 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眼光。

例如:在民族茶文化资源中, 云南布朗族的“口嚼茶”有治疗消化不良、结肠炎的功效;“煳米茶”与红糖同时饮用, 据说有治感冒、咳嗽、肺热燥火的功效;“明子茶”与红糖同用可以治疗肠胃不适或便秘;“酸茶”可以食用, 有解渴、提神、健身、消除疲劳之功效。

3.4 创设体验式的民族茶文化旅游主题

在民族茶文化旅游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主题和特征, 为旅游者创设具有真实体验的情境, 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休闲的同时, 感受到以茶园为基础的体验式旅游, 可以在茶文化专家讲座中学习茶文化知识, 可以在民间老艺人的独具匠心的茶文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可以倾听民俗文化传承人讲解民族特色茶俗茶礼等。还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 运用网络、电视、电影等资源, 激发旅游者的感官体验, 并赠送或出售具有收藏价值的民族茶文化纪念品, 以延伸旅游者美好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还可以举办以民族茶文化为主题的“茶王节”、“斗茶大会”、“祭茶祖”、“茶博会”等茶事活动, 增强旅游者的茶文化体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茶文化资源, 要与文化旅游业相结合, 充分挖掘民族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内容, 保护民族特色茶园景区, 建立优质的民族生态观光茶园, 开发民族茶文化中的特色茶风茶俗、茶礼等, 向体验民族茶文化旅游的人们推广茶文化, 使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民族茶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使旅游依托文化, 又反哺文化。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之中独树一帜, 在我国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 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方式正在悄然兴起, 中国的茶文化旅游具有极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在注重以体验和文化消费为特点的民族休闲旅游过程中, 茶文化与旅游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推动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新的增长点, 在茶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下, 为民族旅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和献中, 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6) :52-57.

[3]宗敏丽, 祁黄雄, 吴健生, 冯喆, 黄秀兰.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3) :315-320.

[4]阚文文.泰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与路径[J].泰山学院学报, 2012 (5) :67-71.

[5]刘换菊.新媒体背景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形象塑造[J].农业考古, 2014 (5) :245-249.

[6]林清清, 保继刚.茶旅游发展中的茶农角色参与:南糯山、老班章案例[J].旅游论坛, 2015 (4) :1-8.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8篇

丰富的资源是促进比较优势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民族地区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复杂的自然环境,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 使民族地区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 为发展特色经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 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 光靠政府和外因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靠内因。一味靠扶持甚至是移植发展的现代产业很难在人力资源素质低的地区生根并产生扩散效应, 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如越扶越懒, 越输血越贫血的负面效应。因此, 大力进行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自立发展的根本, 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

武陵民族地区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和贵州铜仁地区等5个地州市, 聚居着土家、苗、侗等30多个少数民族, 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近几年, 武陵民族地区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坚持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但目前当地的特色经济仍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产品技术含量低, 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品牌优势尚未形成。分析其原因, 主要因素之一是人才严重匮乏, 技术手段落后。本文拟通过对与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分析,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关系

(一)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 以一定的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 以特色产业群的开放为核心, 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 以特色技术为支撑, 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等特点的比较优势经济。[1]发展特色经济, 可以形成地区比较优势, 提高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 是指民族地区应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 开发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 能弘扬民族文化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产品、产业和产业集群, 获取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挖掘人力资源潜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活动。相对于培训来说, 人力资源开发更着重于未来的需要, 着重于通过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为未来变化做准备。[2]民族地区特色人力资源开发, 即指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应该配合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和特色项目开展的情况, 培养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从而获得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是促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3]

(二)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关系。

一是特色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是为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前提是特色经济的发展。只有特色经济发展了, 才会有对于特色人力资源的需求;特色经济发展了, 也会增加对特色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 特色经济的发展还决定了特色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需求的种类和质量, 即:决定了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向。二是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资金和科学技术资源则相对短缺,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可以减少经济增长对于技术和资金的依赖, 发挥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4]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有其特殊性, 特色产品的开发、特色技术的提高、特色项目的开展, 都需要相应的特殊人力资源来进行。

三、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一) 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 武陵民族地区立足本地实际, 着力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速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 特色旅游经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良好的生态使武陵民族地区成为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休闲圣地。如张家界、梵净山的奇山景观, 猛洞河的激情漂流, 坐龙溪的神秘谷之旅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以张家界市为例, 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 676万人次, 旅游收入79.38亿元, 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2.2%。第二, 特色农业经济。武陵民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 各种特色农产品异常丰富, 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湘西州从1988年开始先后实施以建设果、药、茶、桑为生态支柱产业的山地开发, 一批生态特色产业迅速成长, 每年为自治州农民增加收入达20亿元。第三, 特色农牧土特产加工业。武陵民族地区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依托独有资源, 利用特有技术, 大力发展农牧土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如恩施州的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对特种蔬菜、板栗、茶叶等绿色食品进行精深加工, 年产值1.6亿元, 出口创汇1, 340万美元。第四, 特色矿产品加工业。武陵民族地区地域辽阔, 地质构造复杂, 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重庆秀山、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山角”, 重庆酉阳的汞矿蕴藏量极其丰富, 被誉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武陵民族地区锰矿、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电解锰、电解锌等矿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仅湘西州2002年出口创汇就达到7, 000万美元。然而, 虽然特色经济已成为武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旅游业发展层次较低。总体还存在开发较盲目、规划欠科学;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类型趋同、旅游促销分散、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品牌打造欠缺等问题。其次,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普遍停滞在原料生产及初级加工产品销售状态, 缺乏系列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技术、管理、销售薄弱, 至今尚未形成知名的品牌, 仅仅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 工业化程度低。武陵民族地区的工业经济基本都是走矿产开采、加工的资源消耗型路子, “高消耗、高污染、粗加工、低产出”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企业小而散, 产品技术含量低,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匮乏是目前武陵民族地区工业的共性。分析其原因, 除资金制约以外主要是技术和人才的缺乏。

(二) 武陵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武陵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不健全, 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中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从整体上看, 各级政府并未把人力看作是一种资源, 更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投资来看待, 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偏向:注重资金、项目的引进, 忽视人才的培养和智力的引进;重视生产经营投资, 忽略人力资源的投资;强调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2.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不健全。

首先, 政府并没有建立或形成完善统一的人力资源开发体制,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仅限于国家规定的教育投入, 对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引导和投入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其次, 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市场发育缓慢, 中介结构缺乏, 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劳动力供求信息流通不畅。再次, 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保险、户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家属子女就业难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各类人才的自由流动;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特别是教育投入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现有人才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3.人口素质低下, 人才短缺。

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普查的汇总资料, 武陵民族地区每千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仅4.8人, 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9.8%;每千人口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只有19.98人,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8%;每千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也仅69人,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6.3%;而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却高达26.9%,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8倍。

4.人才行业分布不均衡。

武陵民族地区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分布在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 工业、农业、工程技术等面向特色经济发展的人才严重缺乏。如恩施州文化、教育、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74.1%, 农林渔业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1.5%, 工程技术类人员占9.5%, 经济类人员占3.8%。此外, 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多, 企业及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很少, 如湘西州非公有制单位的人才只占总数的1.2%, 黔江区非公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数的4.4%。

5.人才流失严重, 引进困难。

五年来湘西州共调出各类高级人才162人, 调入仅28人, 净流失134人, 占现有高级人才的14.7%。与此同时, 考入外地高校的大学生多数没有回本地工作。如近五年湘西州考入大学本科者有10, 686人, 而回该州工作的只有950人, 仅占8.9%。黔江区专科以上毕业生回乡率逐年下降, 流失本科生200人, 流失率为55%。近几年来武陵民族地区考研者增多, 考取研究生者绝大多数没有回本地工作, 造成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6.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由于武陵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 政府财力不足, 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又大,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就更少, 这是区域长期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企业是用人的主体, 也就应该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 社会各界也应通过投资捐资办学、助学等形式广泛参与到人力资源开发中来。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到特色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以特色经济为平台, 建立武陵民族地区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选择

武陵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却相对滞后。特色人力资源的短缺, 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 要通过机制创新, 合理配置现有人才, 营造适宜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解决特色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一) 强化特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武陵民族地区的特色人力资源开发, 政府不仅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 更重要的是应该发挥主体性作用。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 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应确实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牢固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扎扎实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 为本地区取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推动特色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各级政府应在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规划, 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三是制定特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实施。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特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并通过地方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教育重心的转移, 吸引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方式来进行。只有整合政府、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等培训开发资源, 才能共同推进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四是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政府应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促进特色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同时,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打破劳动力市场长期无序、分割的状况,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优化区域教育结构。

一是要确保基础教育投入, 落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具有投资少, 收益率高的特点。武陵民族地区应确保和加大基础教育投资, 确实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待遇, 转变教育观念, 夯实地区人力资源基础。二是调整教育结构, 构建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地方政府要重视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的作用, 鼓励地方高等院校将教育中心转移到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服务上来。区域各高校应根据本地特色经济发展的情况, 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 确定具体的办学模式和途径, 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 还要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种教育方式的开发和发展, 不断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从目前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 地区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要尽快进行学科、专业调整, 大力培养富硒绿色食品加工技能型人才、畜禽良种开发与产品加工技能型人才、中草药开发与加工技能型人才、洁净能源开发技能型人才、矿产资源开发技能型人才、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技能型人才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等。同时, 要主动为非公有制单位培训人才,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 依托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人才聚集。

产业项目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驱动器”, 也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的“强磁场”。武陵民族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根本途径在于立足民族和地域特色, 通过特色产业项目聚集外来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 建立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是实行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在观念上, 应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新观念, 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挂职及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创办企业等多种形式、措施和办法引进紧缺的核心高级人才;在策略上, 可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政策等。二是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 留住现有人才。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还是本地现有人才。他们生于斯、长于斯, 本土观念强, 具有熟悉本地情况、开发成本低的特点。培养、利用好本地人才,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三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通过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专门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资助重大课题研究、进行高级人才培训、资助核心人才引进等。同时, 要实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人才战略, 留住人才。鉴于目前武陵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财政较为困难的现状, 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采取特殊措施, 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以加快区域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

武陵民族地区要实现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 防止人才过度流失。首先, 要提高认识,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其次, 要完善人才奖励制度, 重奖各个领域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第三, 要实行多种分配形式, 形成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第四, 要想方设法提高武陵民族地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第五, 要完善和改革现行职称评聘制度,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六, 要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完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分配等制度, 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在民族地区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展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发展特色经济就是为特色人力资源开发建立“筑巢工程”, 做好特色人力资源开发就等于为发展特色经济建立“繁殖工程”。[5]只要武陵民族地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围绕“筑巢”与“繁殖”这两大内容, 把特色经济发展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摆在社会发展大局的首要地位, 科学规划, 统筹兼顾, 就一定能够实现特色经济发展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双赢。

摘要:特色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民族地区应坚持以特色经济为平台, 通过强化特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优化区域教育结构、依托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人才聚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等建立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

关键词: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王芳.特色经济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 2004, 2

[2].姜玉波.西部特色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J].集团经济研究, 2005, 8

[3].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形成[J].人口与经济, 2001, 3

[4].郭志宏, 张汝毅.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0, 4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9篇

1 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特色资源

禾木村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寨, 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和图瓦人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 也是我国最大的图瓦人村落, 被誉为人类农耕文明之前, 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至今, 这里的图瓦人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被誉为“云间部落”、“林中百姓”。古代生活在这里的先民, 为了适应山多雪厚的特点, 满足人们在茫雪原中行走、迁徒运输、狩猎等需求, 运用经验与智慧, 发明和创造了毛滑雪板。如今, 阿勒泰居民仍广泛沿袭脚踏自制的毛滑雪板、手持单只木杆在雪地里滑行的古老传统, 并成为当地丰富冬季冰雪旅游内容的特色项目[3]。图瓦人有着天生的狩猎本能和高超的狩猎技术, 弓箭曾是他们狩猎的重要工具, 如今, 弯弓和用雄鹰翅羽作翎的长箭已经失去狩猎的意义, 演化为节假日和旅游等活动的重要内容, 成为强身健体和竞技娱乐的体育休闲用品, 在一定程度上又作为纪念自己曾经作为游牧民族在草原、森林挽弓射猎征战的历史文物。赛马活动凝聚着游牧民族千百年来驯服动物的智慧、技能与传承。在民族节日及各类活动中, 赛马都是最为精彩的压轴节目, 冬季开展的雪地赛马、雪地叼羊等马上体育活动则更有情趣。摔跤、抱石头、抢羊皮等娱乐活动, 以及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姑娘追、骑马抢带、骑马拾银、箭射元宝、马上角力等传统体育项目, 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成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我国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意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 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和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

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业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 喀纳斯景区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以保护原生态村落为切入点,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富民保景为切入点, 推动村民多元创业增收;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切入点, 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美丽的喀纳斯景区以其神奇的风景、民俗敞开了旅游休闲的大门, 吸引了外界更多的目光, 也给当地牧民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禾木村以其淳朴浓厚的民俗风情, 成为喀纳斯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日益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景点。近年来, 禾木村本着“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业, 调优结构提速旅游业, 传承民俗服务旅游业”的原则, 全力打造阿尔泰山旅游“第一村”。通过民俗文化展示、民俗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冰雪风情旅游节、古老毛皮滑雪板狩猎比赛、大众滑雪等国际邀请赛之类的活动, 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特色之路。2010年, 全村累计接待游客20.4万人, 同比增长131%, 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843元[4]。2011年, 禾木村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 实现旅游收入3.9亿元[5]。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 融为一体, 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据统计, 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 阿勒泰地区共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8%和15%。其中, 喀纳斯景区单日最高游客量达12373人, 且90%以上游客为疆外游客[6]。毫无疑问, 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体育旅游的前景与优势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少数民族村寨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 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作为助推禾木村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民族特色体育, 具有丰厚性、广布性和地域性、多功能性、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 是拓宽旅游市场力的关键资源, 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必将成为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升级, 提升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撑。

(1) 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繁荣, 必将带动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

(2) 自然风光美丽, 人文景观厚重。禾木村以其大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新疆滑雪之乡”、“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 (镇) ”、“中国最美的十大秋景”、“中国第八大摄影基地”等美誉, 禾木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为旅游业依据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3) 阿勒泰高品质千里旅游画廊的建设, 为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阿勒泰依据自治区大力发展旅游业, 打造一批具有新疆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国家级、世界级精品旅游名牌, 建成新疆的“会客厅”的要求, 以阿尔泰山为中轴, 以喀纳斯、可可托海两大景区为重要品牌, 充分发挥生态和人文优势, 打造“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 将“千年游牧时态”变为“千里牧游文化”, 将“牧民放牧生产”变为“旅游文化产品”, 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平台。

(4) 阿尔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 东北与蒙古国接壤, 边境线长1205米, 拥有四个国家一类通商口岸, 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凭借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之地, 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客源市场。如果将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资源、人文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 必将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发挥经济的作用。

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体育旅游协调发展思路

4.1 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文化最具潜力的价值, 就是其中蕴含的经济开发价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培育特色产业, 让少数民族群众尽快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因此,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借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的载体, 凸显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 才能发挥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 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4.2 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紧密结合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是基础, 发展是关键。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观引导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以民族特色体育提升当地旅游的内涵, 打造民族体育旅游系列品牌, 将民族体育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提升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形成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经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1 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宣传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是发展村寨旅游的基础, 必须紧紧围绕差异化和特色化做文章, 注重对图瓦村寨文化的宣传, 利用快捷、有效的宣传媒体, 建立包括民族歌舞、民族体育、节庆礼仪、图瓦历史等图瓦部落文化的展示厅, 使更多的人了解自然、朴实生活中蕴藏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内涵, 把旅游者对图瓦文化的感知建立在感性和理性双重作用的基础上, 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2.2 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资源优势

区域性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是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充分发挥禾木村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民族体育独特的优势, 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全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产品, 依托“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 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 将民族体育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之中。推出旅游者可以自主参加的民族体育和民族歌舞表演等产品, 使当地民族和旅游者形成良好的互动, 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吸引更多高端游客来旅游消费。

4.3 延伸民族体育旅游产业链, 建立旅游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村寨民族体育旅游, 开发参与体验、度假休闲、生态观光等复合型旅游产品, 提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品的层次, 盘活和拓展相关产业, 带动依托旅游建立的农家乐、商业、服务业, 形成文化吸引旅游, 旅游推动商贸, 商贸催生产业, 产业繁荣文化的聚集效应, 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发展, 从而促进村寨的全面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 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作为助推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民族特色体育, 具有丰厚性、广布性和地域性、多功能性、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 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民族特色体育与自然风光、人文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 必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焕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 (2) .

[2]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交流会举行[EB/OL].www.gov.cn, 2013-06-28.

[3]王天军.新疆阿勒泰毛雪板滑雪历史考察[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07) .

[4]喀纳斯禾木村入选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EB/OL].http://www.tianshannet.com, 2011-5-17.

[5]喀纳斯景区禾木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EB/OL].http://www.tianshannet.com, 2012-9-26.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10篇

新时期中华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 也是一个政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所在。只有弘扬廉洁精神, 培养廉洁品质, 才能反应当代先进的文化价值观, 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中华廉洁文化建设, 重在体现它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大众特色。

一、中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文化核心, 体现了民族特色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我们可以发现, 中华廉洁文化是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而萌芽、逐步形成、发展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文化核心的。

在氏族公社时期, 氏族首领皋陶的“九德”中就有“简而廉”的最早记载, 可见廉洁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初始就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春秋时期, 经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和社会选择, 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主体, 随之而来的中华廉洁文化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廉洁思想也成为儒家宣扬的重要的道德思想内容之一。儒家认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而“国之四维”, 即礼、义、廉、耻, 这四维是维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道德伦理和精神支柱, 并强调“廉者, 政之本也”。可见, 廉洁思想已成为儒家宣扬的重要的道德思想和为政资本。

在儒家学说发展、倡导和影响之下, 中华廉洁文化逐步成为社会公共道德的规范和准则, 并成为儒家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伦理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所在。《易》曰:“君子厚德载物。”封建士大夫追求的“三不朽”, 即“立德、立功、立言”, 其中, “立德”是第一位的。不仅如此, 道德修养还被视为治国安邦, 实现儒家理想社会的基础。儒家经典《大学》指出:“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明确地把个人道德修养与国家社会的治理结合起来, 体现了儒家治国以道德为本的主旨。在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的影响下, 中华廉洁文化的价值思想被不断丰富, 随之而来的中华廉洁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 诸如不畏强暴、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等, 都反映了这种情怀。无数人物都从传统道德精神中汲取力量, 努力奋斗, 建功立业, 光照千秋。因此, 我们说, 中华廉洁文化源远流长, 迄今为止仍然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带有浓厚的民族特性, 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有力彰显。今天, 在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民族新的价值体系就要在此基础上构建, 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度被培育和弘扬。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并与时俱进。

二、中国共产党人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构建, 体现了时代特色

时移势异,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时期, 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科技体系的变化最为迅速、强大, 而文化体系变化则较为缓慢。这就会出现一个“文化滞后”的问题。目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创造的现代文化还不够成熟、丰富、稳定, 还没有为全民族所广泛接受, 因而在市场经济和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影响下, 就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仰失序和道德失序。而社会上较严重的腐败现象与此大有关系, 因为缺乏精神信仰的人就容易变成只为利欲所驱动的虚无主义者, 就会胡作非为甚至无所作为。大量的非道德现象的滋生, 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和道德危机如影随形, 如何把仁义廉耻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建立一个令人信仰的价值体系、鼓励人人向上的社会理想和人人遵守的道德规范, 就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能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共同理想、道德原则和精神动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价值体系, 树立正确的廉正观, 这是一个传统而崭新的命题, 是一个治国安民的恒久信条。

在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宣传部、文化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构成时代的主题。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构建, 体现了时代特色。

三、中华廉洁文化建设是全民族道德行为的遵从文化, 体现了大众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 肩负起了中华廉洁文化建设的使命。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道德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为核心, 以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我们党今后仍将一如既往肩负建设中华廉洁文化的领导责任。事实亦是如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赋予了廉洁文化崭新的内涵。这些文化资源, 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石。

廉洁文化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进行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廉洁教育。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 还是一种价值尺度。廉洁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 目的是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 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以中华廉洁文化为主导的道德体系能够在规范社会秩序、世风民俗乃至维护国家政治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形成了有利于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氛围。新时期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同样需要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文化的形式教育群众、启发和引导群众, 让他们参与到廉洁文化建设之中来, 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 让廉洁思想成为社会公众道德的主流, 让廉洁文化成为全民族道德行为的遵从文化和大众文化, 并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

总之, 中华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在全民族中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中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文化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民族道德行为的遵从文化, 因而它体现民族特色值观, 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廉洁文化,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刘景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3]本书编写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 第11篇

20世纪以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动画产业等到高速发展。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据着极其高的比重。

21世纪以后,我们中国动画大国也步入了激动人心的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动画产业繁荣也极大的促进我国动画企业发展和壮大我国动画企业研发规模,同时也培养出大批新的动画产业人才。

这批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产业人才学识广泛,能够中西融合,扩大了动画研发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工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我国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人才对动画研发方向的理解已经改变了以往创作的思维方式。切确的说这批新成长起来的动画人才能够让世界重新定位中国动画产业地位,让中国动画产业有希望能跻身世界动画强国之例。

动画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内涵势必能够担当文化传播的功能,现在国外动画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势必会对我国动画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国内动画产业人需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负着让国内动画产业在世界动画产业界崛起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一段时间内国家艺术在动画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链接层渗透在具体的生活中,将在意识形态对我们青少年产生久远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探究。

在中国当下动画产业人已经开始觉醒,,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有责任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价值进行挖掘,以及在动画形象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的时代。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称之为出生的本土文化的真正意义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不仅涉及动画产业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文化战略的意义。

我们专注于“文化生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文化和现代人群的关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领域的文化存在。

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西方科学理性的世界观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当用这种观点来发展科学,也破坏了自然生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适应性质为标准,态度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协调发展。

人类追求自己的完美的人生,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更不能输几千年文明,保持我们的文化生态关系。我们的动画创造学习是无止境的,可以说,那些有文化,直接体现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创造宝贵的文化资源去创造动画,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忽视人文学科,但绝不可以重复科学现代,失去传统民族文化。

多年来,动画创作的艺术形象,提及国有化,本地化,中国风格,民族特色,很多人总是认为是落后的,旧的,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一知识在这一领域——动画艺术创作是非常普遍。

从1950年代开始,我国是专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特别关注,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价值范畴,研究思路从艺术语言的角度,但真正的创新的审美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罕见的。

在动画创作,例如,使用水墨画,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如剪纸、木偶、皮影更好的创早动画形象,今天提出寻找动画形象从当地文化,更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研究,我们逐渐开始感到当地艺术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国艺术语言是非常富有的,但是怎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造型形象,使中国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更具有当代民族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动画语言的创新。

应该说,中国文化包含深刻的创意概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根基,也是一个完整的参考,创建动画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动画形象不仅是动画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后续产品开发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起到促进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我们的动画制作人员应该更多的思考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来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益的民族文化,让它通过动画艺术形式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的方式。

创建动画形象,与中国文化的特点不仅仅是动画专业,文化事业的一个系统。事业的完成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动画教育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

动画教育的关键是要解决动画形象和民族地方文化相结合的重点,其目的是建立民族文化和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是定位民族文化,扩大主要部分的影响。如果我们能从国家动画当地文化生态系统的矿产资源一样,借助一个好的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这么说,美哉,中国动画。

民族特色旅游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色彩控制,民族特色街道,民族色彩,呼和浩特

1.街道色彩控制概念

“色彩控制”(Colour Control)是对街道色彩进行规划控制,使街道整体保持特色化的色彩主题,从而为塑造和延续街道文化特色提供依据。早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就塑造了蓝白色调的滨海色彩风貌,从而被以后的临海城市争相模仿;另外砖红色调的英国伯明翰和红灰色的意大利佛罗伦萨,都具有鲜明的色彩基调,能够被人们一眼识别出城市的魅力所在。

2.呼和浩特民族特色街道色彩环境现状

民族色彩是街道历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直接表达,同时折射出街道丰富的精神内容。呼和浩特市行政分区主要通过民族聚居区来划分(见图1),分别是玉泉区,以蒙族聚居为主;塞罕区,以汉族聚居为主;回民区,以回族聚居为主;新城区,以满族聚居为主。其中大南街、大北街与通道南街、通道北街是呼和浩特重要的民族特色街道,它们由南向北首尾相接,跨越呼和浩特玉泉区、回民区和新城区三个不同的行政分区,形成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下面就以贯穿这三个行政分区南北街道为例,分析街道色彩环境现状。

2006年先后对这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进行外立面整治,大南街、大北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在当年归化城旧址上演变发展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明隆庆六年(1572年)。全长约1800米,南临鄂尔多斯大街,北接中山西路,沿街两侧召庙云集,老字号众多,是呼和浩持市蒙古特色最为突出的区域,因此定位为蒙元风格。沿街建筑色彩以白色主色调,蓝色为辅色调,红色、黄色、金色为点缀色调。如白色的外墙、蓝色的穹顶、红色的檐口和腰线,以及金色柱子和窗框等(见图2)。其色彩受到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和图腾的影响,形成了对蓝、白、绿、黄和红色彩的审美追求。

回民区通道南街是围绕清真大寺形成的重要回族商业街,全长1150米,南起旧城北门,北接新华大街,是呼和浩特伊斯兰特色最为突出的区域。由于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沿街建筑主要以沙漠黄为主色调,金色、绿色穹顶为辅色调,白色尖拱造型门窗为点缀色调(见图3)。改造后的通道南街又称为“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

新城区通道北街南起附院,北接成吉思汗大街,全长3900米,是连接清朝绥远城公主府的重要干道,是呼和浩特蒙满特色最为突出的区域。色彩与蒙元文化色彩相近,也以蓝、白、绿、黄、红色彩为主(见图4)。

3.呼和浩特民族特色街道色彩环境存在问题

3.1沿街建筑与整个区域色彩环境缺乏协调统一性

单从沿街建筑色彩环境来讲,各个街道都拥有较为连续统一的色彩界面,同时建筑用色也能够体现区域划分所表达的民族文化特色;纵观街道所在整个区域色彩环境,由于与街道相交汇的辅巷并没有列入色彩整治范围内,导致沿街色彩环境与内部街巷色彩环境反差极大。沿街建筑色彩光鲜亮丽,而内部街巷色彩毫无特色可言(见图5)。

3.2跨区域街道之间界面缺乏良好过渡

各区域街道主色调统一有序,但是区域与区域之间形成的色彩边界,缺乏很好的色彩过渡。整个一条南北大街,由于所处区域不同,产生一街之上风情各异、色彩不同的街道风貌。大南街、大北街是蒙元特色街貌,通道南街是伊斯兰文化特色街貌,通道北街是蒙满文化特色街道,且各个区域色彩边界过渡比较唐突。从城市设计的意义上来讲,街区强调尊重街道界面的延续性,而目前的街道界面色彩大杂烩使得整个南北大街十分凌乱。

3.3街道广告招牌色彩表达过于标新立异

商业招牌色彩属于临时色,对于整个街道色彩环境来说着色相对较少,但却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目前街道部分广告招牌色彩无序滥用,与沿街建筑色彩环境极为不协调,以大型商业综合体最为突出,由于多家商家入驻,导致一幢建筑表面覆盖了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广告招牌,不仅破坏了原有建筑色彩环境,而且侵蚀了街道固有色彩。

另外商业建筑大面积的广告招牌遮挡了建筑造型,掩盖了街道固有界面;商业招牌大面积滥用高纯度色彩,造成街道色彩环境的杂乱无章;个别新入驻商家,商业店招色彩缺乏引导控制,因而与街道色彩环境极为不协调。

4.呼和浩特民族特色街道色彩控制对策探讨

4.1分析民族色彩要素作为技术指标进行色彩控制

色彩控制首要是为城市或街道确定或设计色彩主题。街道色彩是街道历史文化的直接表达方式,通过视觉感受,可以传递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根据调研、深入分析呼和浩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历史人文内涵等整合得出划分各个区域色彩概念总谱,确定色彩分区的范围和控制强度。对民族色彩进行提炼、保留与发扬,从而为重点民族特色街道提炼出相应的推荐色谱。

同时制定相应的色彩面积指标,运用色彩原理,沿街建筑色调受色彩面积的影响最大,可定量分析色彩面积,作为可操作性的管理指标。建议将沿街建筑立面色彩要素,包括沿街建筑外墙、屋顶、门窗、商业招牌以及外部环境设施等的色彩面积纳入管理范围,加强色彩引导管理,延续民族色彩主题,对背离民族特色主题的色彩予以限制。

4.2打造具有整体性的街道色彩环境

营造民族特色街道色彩环境时应从整体上考虑,将民族色彩和谐地组合到一起。建议以街道为主线,街道色彩整治逐层向街巷内部渗透、支路延伸,打造具有连续性、多层性和纵深感的整体色彩环境来突出民族特色,获得空间色彩一致性的视觉色彩环境。另外,街道内外色彩环境和谐统一是色彩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处理好构成街道各个色彩要素,如单个建筑、公共设施色彩环境之间应相辅相成,总结相应的色谱和色彩规划引导,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4.3注重区域风格交汇处色彩过渡的协调性

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呼和浩特各个分区建筑色彩环境不尽相同。街道是不同风格区域的边界很容易出现色彩碰撞,因此这个区域色彩具有双重属性。“色彩控制”既要保持各个区域鲜明的文化特征,又要处理好过渡区域的边界色彩。

建议提出注重界面过渡的色彩控制思想,对重点地段推荐色谱进行选择,提取过渡区域之间的推荐色谱,灵活运用推荐色谱进行色彩设计,如过渡区建筑有共有或者相近的色彩,应优先提取选用,达到弱化边界色彩视觉冲击;另外尽量选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从而减弱反差;还可通过引入多层次的绿化景观使上述区域街道之间色彩有所过渡,相互协调。

4.4加强对商业店招色彩引导控制

广告招牌色彩是沿街建筑色彩以外最重要的色彩要素,因此对商业招牌进行色彩控制研究,综合考虑色彩与面积、造型、尺度大小以及材料质感的控制尤为重要。为避免商业招牌色彩过于统一而显得单调,可采用改变色彩色相、纯度和明度的方法;也可采用同种材质,不同色彩空间结构来改变商业招牌秩序感,如色彩构成面积、色彩排列序列等;还可采用同色不同材质的商业招牌来打破各个商业招牌单调感。

对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街貌,商业招牌色彩应与文化品位相得益彰,建议调整色彩纯度过高和个别色彩突兀的的商业招牌色彩,加强对新入驻商家的商业招牌进行色彩指引,通过采用所在街道的推荐主色调、辅色调和点缀色,将商业招牌色彩有效地融合到沿街建筑色彩环境当中,达到整体上的协调统一。

结语

色彩控制对于塑造街道形象,有效地保持和传承街道民族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色彩控制是一种先进的,可持续的设计理念。通过色彩控制的方法,一方面能引导呼和浩特各个不同文化区域的街道色彩环境;另一方面能打造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特色的街道色彩环境。

参考文献

[1]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绿色A级水稻下一篇: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