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哲学范文

2024-09-11

西方语言哲学范文(精选12篇)

西方语言哲学 第1篇

关键词: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现代逻辑

20世纪, 西方哲学思潮纷繁复杂。这一时期, 哲学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从认识论角度去研究哲学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中与逻辑学、语言学的结合日渐紧密, 使得哲学研究的领域逐渐变宽。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 使得分析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成为舞台的主角。

一、概念澄清

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学者们普遍认为有三次重要的转向。其中第二次转向就是从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到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可以说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这三者都是这次转向的产物。

1、分析哲学

对于分析哲学, 难以找出意见统一的定义。王路认为: 分析哲学至少是一种思潮【1】, 一种以语言分析为方法的思潮。 根据分析哲学家们对语言的使用形式不同, 分析哲学可以分为人工语言分析学派和自然语言分析学派。分析哲学总体来说有七大特征:重视分析的方法;以语言分析为首要或者唯一任务;逻辑上的反心理主义;抛弃形而上学;坚持逻辑分析, 注重推理;语言的转向;反对建立庞大的哲学理论体系, 哲学问题的解决要从小问题着手, 零打碎敲。

2、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目前没有精确的定义。从起源上来说:国内以王路为代表的学者坚持认为, 语言哲学就是分析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分析哲学发展到后期被称之为语言哲学。从众位哲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 语言哲学的研究内容无非是从语言的方向出发去澄清哲学问题, 或者是语言自身所体现的哲学问题, 再或者就是研究语言和哲学间的关系。这三种形式都从语言对人类的意义出发考察语言。【2】从研究范围来说: 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哲学就是语言的哲学, 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语言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哲学是语言学的哲学, 与语言学理论的关系更加紧密。

3、逻辑哲学

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不同。它不是逻辑, 而是研究由逻辑所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哈克对逻辑哲学的研究内容曾作出分析并经陈波总结为两条:第一, 研究逻辑学自身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第二, 研究怎么样才能在哲学研究中引入现代逻辑的工具, 去解决一些传统的哲学难题。【4】具体来说, 逻辑哲学的内容主要有:逻辑与非逻辑、蕴含和推理有效性、关于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关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哲学问题、关于多值逻辑的哲学问题、逻辑悖论、意义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和自然语言逻辑、逻辑和本体论、专名和通名等主要内容。

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的共通之处

首先, 三者的产生具有共同的根源。它们都是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的产物, 即都以现代数理逻辑的产生为历史前提, 不管是分析哲学家, 还是语言哲学家, 抑或者是逻辑哲学家, 绝大部分人有现代逻辑基础。

其次, 三者有许多相同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者。它们具有一批共同的研究课题, 如意义理论、真理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现代许多著名哲学家如弗雷格、维持根斯坦、奎因、 克里普克等, 既是逻辑哲学家, 也是分析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

最后, 三者都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语言哲学家从句子出发, 应用现代逻辑方法, 使句法分析达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结果。威廉姆森建议逻辑哲学也应该专注于现代的科学逻辑学。他指的“科学逻辑学”是指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严格性的观念所统辖的那些论证。【5】分析哲学的目的就是建立人工语言, 同样也是现代逻辑方法的体现。

三、三者的区别

首先, 对三者的界定不同。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都可以看做是一门学科, 是语言、逻辑和哲学的交叉而形成的学科。 学术界基本上认为分析哲学不是一门学科, 而是一种思潮, 一种流派。

其次, 三者的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三者对相同问题的研究角度存在差异。例, 在研究存在问题时, 分析哲学通过形式语言还原“存在”的本来面目, 而逻辑哲学通过非形式语言来理解“存在”, 并将本体论纳入存在问题研究领域中。 逻辑哲学有构造理论的功能, 这和分析哲学也有明显的区别。另外, 三者的研究目的不同。分析哲学是为了更好的阐述问题而不是解释问题。分析哲学家认为过往的哲学家之所以会对很多哲学问题形成争论, 并最终使这些哲学问题无法解决而成为千古难题的原因, 就在于自然语言有缺点。所以, 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理想语言。而语言哲学则至少要解决某些问题。

再次, 对其他学科的态度不同。分析哲学反对建立理论体系, 抛弃形而上学, 而且反心理学。逻辑哲学使逻辑哲学化, 不像分析哲学一样远离哲学, 似乎希望通过逻辑来回答哲学上的问题。分析哲学的有些问题语言哲学是不研究的, 语言哲学的有些问题, 分析哲学至少是不重点研究的, 语言哲学不像分析哲学一样反心理学, 反而是与心理学相融合的。语言哲学研究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 和其他学科的交叉逐渐扩大。

最后, 三者的发展前景有所区别。有的学者认为分析哲学消亡了, 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欠妥, 事实上, 分析哲学的很多原则已经渗透到当今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语言哲学也因为其触角延伸到其他领域而导致出现语言哲学的泛化。逻辑哲学因为两个学科的结合使得逻辑泛哲学化, 逻辑的性质逐渐变弱, 哲学的性质逐渐增强。但是因为其对现代逻辑的要求较高, 使得一部分学者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学习, 加之哲学家的研究, 逻辑哲学的形势一片大好。

事实上, 三者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该做到澄清概念。虽然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他们从概念上、研究重点和目的、对其他学科的态度以及发展前景方面都体现出差别。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严格区分, 这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王路.走进分析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

[2]王路.语言哲学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 1997 (6)

[3]王路.走进分析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68.

[4]陈波.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J].哲学动态, 1989 (6) .

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分析论文 第2篇

一、概念澄清

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不同。它不是逻辑,而是研究由逻辑所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哈克对逻辑哲学的研究内容曾作出分析并经陈波总结为两条:第一,研究逻辑学自身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第二,研究怎么样才能在哲学研究中引入现代逻辑的工具,去解决一些传统的哲学难题。【4】具体来说,逻辑哲学的内容主要有:逻辑与非逻辑、蕴含和推理有效性、关于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关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哲学问题、关于多值逻辑的哲学问题、逻辑悖论、意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自然语言逻辑、逻辑和本体论、专名和通名等主要内容。

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的共通之处

首先,三者的产生具有共同的根源。它们都是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的产物,即都以现代数理逻辑的产生为历史前提,不管是分析哲学家,还是语言哲学家,抑或者是逻辑哲学家,绝大部分人有现代逻辑基础。其次,三者有许多相同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者。它们具有一批共同的研究课题,如意义理论、真理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现代许多著名哲学家如弗雷格、维持根斯坦、奎因、克里普克等,既是逻辑哲学家,也是分析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最后,三者都应用现代逻辑的方法。语言哲学家从句子出发,应用现代逻辑方法,使句法分析达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结果。威廉姆森建议逻辑哲学也应该专注于现代的科学逻辑学。他指的“科学逻辑学”是指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严格性的观念所统辖的那些论证。【5】分析哲学的目的就是建立人工语言,同样也是现代逻辑方法的体现。

三、三者的区别

论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第3篇

【关键词】语言学 哲学 语言哲学

引言

从表面上来看,语言学与哲学分属于不同的两学科,两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所以哲学的研究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完成,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进一步思考,因此,二者的关系又是难舍难分。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加深要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从语言哲学的转向到现代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着语言与哲学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

索绪尔曾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基础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所有表现形式所构成的,不管是开化的民族还是未开化的民族,不管是上古时代、古典时代还是衰微时代。在任何一个时期,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语言,而且要注意一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语言学家的任务就应该更多的关注书面文献,因为只有书面文献才能让人类认识过去的语言和远方的语言。语言学的任务是首先对所有能接触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和整理,尽可能的重塑这些语系的母语;其次在这些语言中寻找永恒的并且可以起作用的元素,整理并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和定义。”。一些人曾质疑索绪尔的观点,他们甚至认为语言不算一门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学科,他们只把语言认为是一种日常交际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看来,这些言论显然是错误的。语言虽然只是交际媒介,但是却可以作为一条途径,人类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大脑的运转规律;了解儿童如何学习语言;认识到不同地域语言差异的原因。所以,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于中心位置,语言学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此之后,索绪尔又提出了许多语言学观点,如: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以及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和研究方法。虽然这些观点的提出并不十分完善或者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完全成熟,但是它既然有了自己的系统范畴,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被人们所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广义上说研究的是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狭义上说研究的包括语音、词汇与语法,语义、语用、语言生成和转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也不是一件易事。

哲学的定义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哲学家们纷纷各执一词。黑格尔说对事物的思维和考察是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信仰,而是人类的思考;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也是社会最内在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最笼统和普遍的定义便是哲学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独的世界观或者单独的方法论都不足以构成哲学,只有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是哲学的特征。一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不同于神学,神学更多的侧重于宗教神学的诸多学说,以宗教信仰为主,而哲学所坚持的是彻底的怀疑态度;它也不同于一般学科,研究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实际领域,它所研究的是一般规律,是凌驾于其他所有学科之上的普遍规则,所以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整个世界。虽然这时的哲学还未与语言学正式的结合研究,但是当时的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遵循语言内部的规则与定律,而这些规则和定律正在悄无声息的左右着哲学家的思想,就像德里达所说,人们无奈的用一种语言来批判另一种语言。与此同时,哲学对语言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拓宽了语言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语料支持。它使得语言学的研究不再是封闭自我的内部研究,而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兴趣。虽然这时语言哲学这一专有名词还未被提起,但是语言学与哲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对于哲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信奉的是本体论,即研究世界的本源和基质的社会学理论。从广义上说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狭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本体论又有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研究。虽说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但是这一理论却从未离开过认识论的范畴,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错误的认识得出错误的结论。人们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过程中才能探索出世界的本源,所以,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一次转向,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这也开始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时代。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的理论。在认识论盛行的时期,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一致认为日常语言太过不完善,概念大多模棱两可,导致哲学的研究也变得混乱不堪。他们主张改造自然语言,替换成精密完善的理想语言;另一方日常语言流派却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丰富的,哲学的研究之所以出现混乱,究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家们不了解日常语言中众多概念的细微差别,从而歪曲了日常语言的作用。日常语言学派认为只要弄清了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哲学研究中的困难便可以迎刃而解,不需要建立人工的理想语言。虽然这两大派系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哲学的混乱产生于语言的混乱。正因如此,哲学家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语言哲学的领域。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二次转向,由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哲学。同时,现代西方哲学便开始了。

三、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

虽然现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流派与语言相关。例如维特根斯坦森代表的语言学派。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基础,所以,哲学的本质必须要在语言中寻找。与其说维特根斯坦森是在研究语言,倒不如说他在以语言为桥梁,解决哲学家们留下的难题。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表示,哲学必须要直面语言,要让哲学成为语言学的问题。早期,维特根斯坦森想建立一套理想语言,从而去规范的认识整个世界。但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又没有经验可循,况且,如果真的有一套理想语言,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再没有创新可言,那么哲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后期,维特根斯坦森将着重点放在了日常语言上,因为日常语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自然就成为了哲学研究的源泉,所以,哲学问题应该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提到维特根斯坦森,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哲学家,那就是海德格尔。他认为,从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学就一直在误解存在的含义,人们更多的去研究存在的个体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误把前者当成了后者。他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意义。而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中,语言自始至终都是主题。后期的海德格尔表示,世界用语言向人类展示,人类也可以用语言来了解世界。

除此之外,说起现代西方哲学,还有一位哲学家不得不提,那就是索绪尔。他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历史上一次大革命,在他之后,人们对语言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语言不再是一件交流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个体,成为哲学的第一要素。他提出直面自然语言,我们运用语言来与世界接触,运用语言来阐述思想。它有别于人工语言,人工语言舍弃了自然语言的感性成分,以客观的逻辑观点为基础,成为一套理想语言,虽然理想,但也失去了人类的本然存在。所以,索绪尔立足于自然语言,对语言内部结构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使人们看到了哲学问题中语言问题的存在价值。其次,他提出了语言本体论的研究,深度探索语言的本质。他从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了两个概念,即“语言”和“言语”。从概念上区分了言语活动和语言内容的差别,最后,他提出了共时性语言学研究方法,让哲学家们意识到,语言不仅只有表层结构,还有深层结构。

虽然语言学一直贯穿在哲学的历史研究中,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哲学的主要问题还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依旧存在着差异。维特根斯塔森强调的是日常语言对于研究的重要性;而海德格尔却更多的关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分。所以,只有我们更细致地研究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流派差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四、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哲学顾名思义,是一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解释为方法的学科。那么它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只有准确的分析和使用语言,才能有效的解决哲学上所产生的问题。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英里斯倡导的语形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所组成的符号学深受哲学家的重视,它们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释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形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词性与语法之间的关系,更注重语言语法和形式的规则;语义学研究的是符号的意义问题,即通过使用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问题;而语用学则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了语境之中,侧重于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特定情境下,有些在其他语境中说不通的语言也可以变成合理。例如:“鹤顶红”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符合语形学也符合语义学,但是“鹤红顶”是否符合规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研究了。如果是描述一只鹤头顶的颜色时,便是合理的了。这就看出了情景的重要。

但是,随着语言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之后,约翰舍尔等美国哲学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说话者的意图、想法、动机上来,说话者的心理因素又成为了新的关注对象,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便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形为与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通过句法等组成规则形成的字面意义;言外形为指的是隐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说话者真正的意图;而言后行为则是话语行为完成后对听话者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五、结语

语言在人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单单是沟通的媒介,而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它是一个话语行为,是认识论的主要功能。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一种行为,执行一个动作,言语行为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语言在语言哲学的研究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l963.

[3]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A].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8.

西方当代语言哲学的发展 第4篇

由于语言和人类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 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都想探讨语言的奥秘。就当代来说, 便有索绪尔语言学、伦敦学派、布拉格学派、语符学派、布龙菲尔德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层次语法、法位学、生成语义学、系统功能语法等。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流派的种种分歧, 有其历史根源。因为在西方语言学史上早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一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对这两种观点可以用现代语言学术语作以下对比:

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语言学是人类学的一部分语言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语法是文化的一部分语法是逻辑学的一部分

语言是向人谈论事情的手段语言是表示肯定与否定的手段

语言是一种活动方式语言是一种判断方式

注意不规则现象注意规则现象

语言学是描写的语言学是规范的

关心语义和修辞功能的关系关心语义与真值的关系

语言是选择系统语言是规则系统

对话语作语义解释对句子对形式分析

把可接受性和用途作为理想化代表把合乎语法作为理想化标准

这两种观点在历史上时而偏离, 时而接近。但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观点在大部分时间里居于主流地位。例如为中世纪形式句法学奠定基础的魔迪斯泰学派和法国保罗—罗瓦雅尔的理性主义学派都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渊源关系。因此西方语言学传统向来是重视语言哲学的。

具有人类学观点的自18世纪开始, 到19世纪开始居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外扩张, 语言学家把研究范围扩大到了美, 亚, 非和太平洋岛屿的诸语言, 博厄斯, 萨丕尔, 派克, 兰姆等发展了以人类学为基础的语言理论, 而乔姆斯基发展了以哲学为基础的语言理论。

韩礼德指出, 两大流派都关心语言系统, 都要解释语言的基本特性, 不同点在于如何看待系统和行为的关系。乔姆斯基的逻辑句法学, 为了达到高度形式化和理想化所花的代价太大, 以至于自然语言成了自然句法学, 被简约得面目全非。心理真实性一旦消失, 转换生成理论便将黯然无光。

韩礼德指出, 一种观点着眼于生物体之间的即社会学的, 一种观点着眼于生物体内部, 两者应当互相补充, 这才有利于语言学的健康发展。

二、乔姆斯基革命—先验主义的语言哲学观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成三个紧密联系的逻辑假设, 第一人类的语言能力有其极为偶然的生物遗传基础, 是先天赋予的语言机制。第二因此人类语言不管其种族民族的区别有多大, 都有一套相同的底层语言。第三, 人类语言通过不同的参数将共同的底层语言转换成不同的表层语言, 这套不同的规则是极为有限和简单的, 只是参数的具体赋值不同。

三、批判乔姆斯基的韩礼德—功能主义的语言哲学观

韩礼德认为语义与语法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韩礼德语言哲学思想有六个基本观点:

1、纯理功能的思想。2、系统的思想。3、层次的思想。

4、语境的思想。5、功能的思想。6、近似的思想。

韩礼德在根本上认为语言不过是更大的语境中的一部分, 最多只是一个拟态系统, 不可能自给自足。语言的本质也是为社会交往服务的。与乔姆斯基相反, 韩礼德不认为语法只有合法和不合法两级的划分。而是在合法和不合法之间有许多过渡状态。韩礼德更多地分析了社会环境对语法的影响, 对语言内部的研究稍显不足。

四、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哲学—经验主义的语言哲学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哲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哲学有一致性。两者都反对乔姆斯基把语言从其他认识系统中独立出来研究。所不同的是和乔姆斯基一样, 认知语言学也是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 认为语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符号, 由小的符号单位构成大的符号单位, 单个的词和复杂的语法结构本质上都是一种符号, 词和语法结构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语法结构是长期使用语言而形成的“格式”, 相对独立地储存于语言使用者的大脑之中。语法不是自在之物, 也是经验的产物。

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语言观和西方语言学的语用转向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 既为别人而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我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和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是实践的、现实的, 是活着的过程, 不只是语言的躯壳, 语言不是脱离开实践的空洞抽象。人的语言同人在一起活着。所以必须像应当把抽象的人和现实的人区别开来一样, 也必须把抽象的语言和现实的语言加以区分。

【语言哲学】董仲舒的语言观 第5篇

正名思想是他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语言观。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讨论了有关名实关系问题,提出了他的正名思想。他把正名与治理天下联系在一起,认为正名是非常重要的,是重中之重。他说,治理天下的第一步,在于弄清事物的类别和纲领,弄清事物的类别和纲领的第一步,在于深察名号的本义。<治理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把他的说法倒过来就是这样:深入考察名词概念的原意或基本含义,是弄清事物类别的关键,更是治理天下的关键。他极力强调名号的作用,在他看来,名号的问题是大道理的第一章,抓住这第一章的意义,深入考察其内容,就可以分清是和非,逆和顺的界限;是非标准取决于逆和顺;逆顺标准取决于名和号。他从神学唯心论立场出发,认为名和号的标准取决于天地,天地是名号的根本。名词和概念都很神秘,名号之正,取之天地,与天意联系在一起。名号是天意的表达,天地是名号的大义。把名号与天意联系在一起,显然是唯心的,神秘的观点。但是剥去这层神学的东西,还是有其合理内核的。如果把这里的天地或天意理解为自然或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必定会从中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我们坚信人类的语言不是神或上帝为人类创造的,它来源于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人类原始语言的基础部分,那些最初的语言,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人们在实践中,观察自然,模仿自然,效法自然,模拟自然,倾听自然的呼唤,品味自然的声音,理解自然的命令,接受自然的启示。初步形成一些原始的语词。然后再经过约定俗成的人为过程,加以规范化,定型化,并不断的引申和转喻,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原始语言。

在董仲舒看来,名称概念是天意的表达,是上天(神)颁发的绝对命令,人的一切行动必须符合绝对命令的要求,一切事物都要顺应名称概念的规定。比如“王”和“君”的概念有诸多含义,都是天意的正确表达,当王的要按照王的概念去做,当君的要按照君的概念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是违背天意的。董仲舒的观点应当颠倒过来,名称概念不是用来表达天意,而是用来表达人意。它是人的观念的体现,是古代人们的自然观念和神学观念相互作用的产物。名称概念对人具有规范作用,那是人们自己对自己的规范,不是神的规范。人们创造名称概念是要反映他们自己的观念,无论这些观念是自然的还是神学的,他们都是人的观念。董仲舒提出的第一个表达天意的概念是“王”这个概念,他认为“王”具有“黄”,“皇”等五种含义,这是天意的表达,帝王应该顺应天意履行自己的职责。实际上,人们对“王”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是要顺应天意,而是要表达人们自己的思想观念,“王”的含义是人的观念的投射。“王”的字形与字音(与“皇”或“黄”同音)表明了他们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王是伟大的,是一切事物的中心。皇的含义是大,<诗·大雅·皇矣>的第一句诗:“皇矣上帝(伟大啊,上帝)”表明了这一含义;“黄”是土的颜色,含义是土的意思,“土”为五行的中心;从“王”的字形结构看,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中央的“十”表示天地间(人间)的“太阳”,人们认为人间的帝王就如同天上的太阳。这是一种人意,不是天意,于是那时的人们就用这样的名称称呼那些居于最高地位的人,那些统治者因而有了“黄帝”,“帝王”和“皇帝”的名号。

董仲舒进而讨论了名与号的关系,他认为,名比号多得多,号是事物的全体,名是事物的各个分散的部分。号是概括的,大略的,名是具体的,详细的。作为具体的名,是把事物一部分一部分地区别开来;作为概括的号,只是举出一个事物的大纲。以祭祀鬼神为例来说,它的号只是一个,叫做“祭”,但是分析开来,春天的祭祀叫做“祠”,夏天的叫做“”,秋天的叫做“尝”,冬天的叫做“烝”。董仲舒指出,每一事物都有它的带有总纲性的号,每个号又各有它所包括的“散名”,就像上述例子所说的。名与号的区分与现在的具体概念与一般概念的区分有许多相似之处。具体概念反映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一般概念反映一类事物,反映事物的一般性质。

当代西方哲学的入门津梁 第6篇

达·芬奇说过:“能够到源头去取泉水喝的人,决不取壶中水喝。”同理,介绍外国思想也应做到尽量汲取第一手的原作,而少用或不用第二手的资料、第三手的转述代庖。只有从原著入手,吃透著者的精神,才可能准确地传达当代西方哲学的信息。该书作者为了做到这一点尽了最大可能。仅从引文出处看,该书引用了四十多位哲学家的八十多本著作或论文,除少数外,大部分系原版原著,除英文外还有德文、法文原著,其中对奥裔英国哲学家波普的某些著作如:《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采用了英文和德文两种版本,相互参照。这就保证了该书叙述部分的“逼真度”(且借用书中波普的一个概念),提高了该书对于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的参考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很有特色的绪论“当代西方哲学概况”。它从三条线索追踪了当代西方哲学的一般发展。一是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演变,二是社会哲学——从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到反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流行,三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形成到新右派哲学的出现。这些线索揭示了各流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让我们来看看绪论对科学哲学发展线索的刻划:作者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非欧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出现,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否定绝对知识的呼声愈来愈高,致使长达几世纪的演绎主义、唯理主义与归纳主义、经验主义的争论见了分晓,后者应运获胜。因而重归纳重经验的实证主义哲学红极一时。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和应用,实证主义立刻数理逻辑化而形成逻辑实证主义。它开始重视科学命题系统的分析、研究,但仅限于静态的逻辑分析,而且死抱着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不放。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猛烈冲击着西方思想界,科学理论的迅速更新递嬗使动态地研究科学发展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批判理性主义一马当先,反归纳主义、批证实原则。但它只是从纯逻辑、纯理性的角度探讨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而且走上另一极端,提出“不断革命论”的“证伪原则”。六十、七十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出现大分化、大综合的趋势,产生一系列横断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也日益明显,于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后继者们自发地从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中揭示科学的发展,并试图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寻找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形成了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这样一条线索,提纲挚领地描述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使人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夏基松同志素以文字简洁、行文流畅见长,该书依然发挥了这一长处,不故作高深,避免了一般哲学专著那种语言艰涩、文句冗长的通病。洋洋二十四万言,能使人一气读完,毫不乏味。

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关系探究 第7篇

从哲学产生之初,语言问题就包含在哲学思想之中,只是人们一直将语言作为再现事物的本质、表达思想的工具。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关注的是万物的本体问题;近代以后,认识活动的主体及其所使用的认识方法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而在语言学界,现今一般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部分,并且认为理论语言学应当是应用语言学的方法论。对语言进行实证性研究是语言学的主要部分,同时它需要理论语言学作指导、作方法论,但是理论语言学又应当以什么作为指导和方法论呢?答案应是:哲学。

理论语言学之所以和哲学密不可分,是因为只有哲学是涉及面最广、概括程度最高、涉及的问题最为复杂和抽象的科学,而且哲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穷根究底,并且打破任何学科界限,因此理论语言学必须和哲学研究紧密结合,并且在正确的哲学学说指导下,同时吸收和采纳实证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才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理论语言学研究不断获得突破和进展。

二、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历史上每次语言学的重大变革都是以哲学的突破性进展为先导的。而语言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便是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应使哲学成为一门严密科学,凭借“直接地认识”来描述现象,把“现象”、“本质”、“描述”等同起来,使哲学最大限度地获得表述的明晰性,从而突出了语言的重要性。在胡塞尔之后,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等学者对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海德格尔看来,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的形而上学颠倒了语言和人的关系,语言从一种“它在”变成了属我(人)之物,从而晦蔽了存在:“正是语言最先造成了威胁和模糊存在的明显状况,也就是造成了失去存在的可能性。”要真正理解语言的本质,就必须将长期被颠倒的语言和人的关系再颠倒过来。所谓语言的“它在”是指语言只是作为“存在之家”而在,但作为存在之家的语言又注定了召唤人的栖居。人必居于“在”之中,即必居于语言之中。于是,“语言控制着人生存的最高可能性”。作为存在之家的语言具有“此性”和“彼性”之分,语言的此性使人们堕入跟随“公众意见”的现世沉沦。而语言的彼性则是作为“无物的声音而默默到来的,它将人唤过喧嚣在耳的公众意见(此)而面临虚无(彼)。”人通过超越“此”而走向“彼”即是走向这种去蔽以后回归始初状态的本真语言———诗性语言。诗性语言昭示出被世人遗忘了的人与自然的非世界性关系,使人获得了在大地上生存的本质———“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因此,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之思在根本上是一场关于语言、存在、真理的对话,如他所说:“思与诗的对话是为了唤出语言的本性,以便必死之人得以重新学会生存在语言中。”在海德格尔这里,诗与思的对话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生存的决断,语言问题被提到了此在的本体论高度。

海德格尔的弟子伽达默尔创立了现代哲学解释学。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他批判了各种语言工具论。他通过对词源学和哲学史的考察,指出西方哲学的中心概念logos(逻各斯)在其本来含义上,是作为语词与对象的统一体,而到柏拉图时代则分裂为对立的二元。柏拉图关于语言的理论就建立在客体或理念对语言的先在性前提上,从此西方哲学开始了摆脱语言控制又反过来控制语言的漫长过程,“而处于这个方向尽头的是近代关于语言的工具理论和理性的符号系统的理想,挤在图象和符号之间的语言存在只能被认作纯符号存在”。他继承海德格尔的思路,把“语言”问题和“存在”问题结合起来,认为语言就是我们“存在于世”起作用的基本方式,也是世界构成的无所不包的形式。而“诗歌的、艺术的语言”才具有唯一美的显现的直接性和完满性。借助于这种美的显现的直接性和完满性,人们就可以实现对本真的回忆和重新认识。哲学语言通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转向了另一个天地———艺术的、诗的语言。用伽达默尔的话说,这是“原始性语言力量在思想领域中的突发”,“‘语言’因此以全部直观力对其生活世界的持久性根基来说成为至关紧要的;……势所必然,语言本身成为它在哲学上的自我把握的对象”。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哲学家们试图以语言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反二元论的意义整体。在他们看来,语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形式或纯工具,而成为唯一的结构化的现实,关于世界的语言经验上升为绝对的东西。原先在认知过程里被当作一种透明介质的语言,接受了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的聚焦透视。

从总体上说,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粉碎了传统形而上学的镜式语言观,将语言作为一个中心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语言不再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静止的镜子,而是承载着意义和真理的存在。这种转向为哲学确立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导致了思维领域内的根本性革命。

(二)结构主义和语言学

“在当代各种哲学思潮中,其语言学基础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结构主义了”。语言学家布洛克曼强调:“要是离开了语言学……罗兰·巴尔特的文学批评都是不可想象的。对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结构主义所作的认识论的研究来说,现代语言学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数学的作用。”

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及其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加上后来分化、发展而成的“转换———生成语法”是结构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主要包括:(1)语言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词项所组成的符号系统,词项的意义依赖于词项之间的关系;(2)语言与言语不同,前者是社会的现象,后者则是个人的现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是语言,而不是言语;(3)语言现象是一定时间互相并列、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因此要对语言进行“共时”研究,而非“历时”研究。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分为三个支派:以特鲁别茨柯依(H.C.Tpyoellkoia)和雅各布逊(R.Jakobson)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又称布拉格音位学学派;另一支派是以叶尔姆斯列夫(L.Hjelmslev)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亦称语符学派;第三个支派是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俗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代表是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和霍凯特(C.F.Hockett)。他们共同的观点是:“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符号系统,强调共时语言的重要性,强调分析、研究语言的内在结构。”

20世纪50年代,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中分化、发展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即“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其创始人是乔姆斯基(N.Chomsky)。他的语言学理论的中心是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每一种语言系统都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两个层次。表层结构是人们可以“说出、写出、听到、看到的”,而深层结构是“存在于说话者、写作者、听者或读者的心里的”。深层结构是表层结构的基础,深层结构经过转换规则生成表层结构。在此基础上,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运用。只有正确地描写出说本族语言的人的内在语言能力,这种语法的描写才是充分的”。显而易见,尽管乔姆斯基的“转换一生成语法”在很多方面对传统语言学理论有了革命性的发展,但就其理论的本质而言,仍能清晰地看出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的痕迹。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是索绪尔,而(普通意义上的)结构主义的创始人则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列维———斯特劳斯全面接受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和观点,并把结构主义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人类学研究。他指出:“语言学并非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是一个社会学科而已,而是大大推进了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学科。语言学也许是唯一可以真正称为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是唯一获得了经验方法规则,同时获得了对其所分析的材料之本质进行理解的规则的学科。”

1957年乔姆斯基的名著《句法结构》一书出版,列维———斯特劳斯在深入研读了之后认为乔姆斯基在语言学中所作出的先验论的哲学观点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他很快就将它运用于人类学研究。

结构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福科(M.Foucault),文艺理论方面的巴尔特(R.Barthes),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阿尔图塞(L.Althusser)。

福科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史家,他一生致力于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模式去挖掘和分析知识的统一结构,他把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用在历史研究上,建立了“知识考古学”。在他的“爆炸性”著作《词与物》(Les Mots et Les hoses)中,福科“试图通过回到语言的基础来重新建构普遍的历史”。在该书中,福科阐述了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西方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福科认为,这个时期西方文化的构成原则是“相似关系”。无论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可见与不可见事物的知识,都是由“相似关系”原则来组织和控制的。其次是“古典时期”(17, 18世纪)。这个时期的知识构成是以秩序概念为基础的,而秩序又是以同一和差别的原则为前提的。最后是“现代时期”(19世纪及以后)。现代时期的知识构成原则是“根源”,这个时期的知识是追求深层根源和历史性的知识。在书的结尾部分,福科总结性地阐述道:“人类社会的文化及其历史,不论其表象如何杂乱无章,它们都受到内在的深层结构的制约。”

(三)体验哲学和语言学

在体验哲学之前,历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曾在浪漫主义诗学中盛行的主观主义,认为诗人将心中的情感投射给世界,世间万物就会因此产生诗一般的语言,即诗歌有效的起因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激动和寻求表现的欲望。另一种是以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Descartes)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Kant)为代表的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相互独立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部分构成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弗雷格(G.Frege)的客观主义语义论,即语言符号的客观意义指称某一具体事物,主观思维、想象和观念与之无关;概念是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自然联系,不受人类认知方式的干预。

近年来,随着范畴化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一种既不同于主观主义、又有异于客观主义的新的语言哲学诞生了,即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ty),又称为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 experientialism)或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经验现实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的符号,而是人类认知活动影响下概念结构的产物。经验是其产生的基础。经验现实主义与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经验主义存在本质区别。前者的经验又称为体验(embodiment),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共同组成的人类普遍经验的总和;二是人类利用这些普遍经验来认识事物的方式,即理念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ICMs)———语言就是该模式运动的产物。

体验哲学的思想萌芽早在Lakoff&Johnson (1980,简称L&J)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已经初见端倪,后来的Lakoff (1987)《女人、火和危险事物》(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J (1999)《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又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详细阐述。L&J指出了传统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有拒绝传统绝对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第三种选择,即体验哲学(experientialism)。

体验哲学的体验性思想来自John Dewey和Maurice Merlean-Ponty,它是建立在对Chomsky语言哲学、分析哲学和人类大脑就是一个像电脑这样的计算系统的反思的基础上的。体验哲学认为意义并非像前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以索绪尔为首的结构主义者所认同的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像弗雷格和罗素等人的观点所言,仅仅是指符号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当然更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系统的功能的体现,L&J认为“意义与我们现实世界有意义的认知活动,以及通过身体体验及想象结构所获得意义的过程有着紧密的关系”。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并非像生成语法研究者所认同的那样,是一个独立的模块,人类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其它认知能力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的意义来自由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结构所带来的概念化过程。自然语言的词汇、形态和句法并非是自治的系统,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表征结构的连续体。

他们认为认知无意识也常常是基本隐喻产生的基础,这些隐喻使我们数不清的以身体为中心的体验得以在语言层面上实现。隐喻也不是任意的识解过程,他们受我们的身体、大脑和我们日常相互作用的限制。但隐喻并不是建构,他们是概念的。初级隐喻交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隐喻,渐渐地被大多数人接受。他们受文化的影响。他们组成了我们概念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有意识的思考和感觉有很大的影响。语言隐喻不过是我们大脑中深层认知隐喻的体现。

总之,体验哲学在信念系统的产生及其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方面的观点,主要体现在L&J所提出的三原则上,即“心智内在地说是体验的;思维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抽象概念主要是隐喻的”。体验哲学认为以乔姆斯基为首的早期认知科学假设了严格的二元论的存在,这种二元论下思想脱离身体,以他们的形式化特点来刻化。他们抛弃了乔姆斯基语言学中的形式第一位,意义是派生的主张,因为他们觉得这似乎不能很到位地解释体验哲学的基础———隐喻、格式塔(gestalt)现象、家族相似性和原形范畴理论等这些有心理现实性的东西。体验哲学认为我们的概念结构和认识图式具有完型特性(gestaltproperties),他们反对传统的二值范畴观,认为体验、家族相似论、原形范畴观和隐喻才是人类认知的真实途径。而认知语言学则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意义的研究,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被提出,它的认识论就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研究与利用。

三、结语

迄今的语言哲学落脚在哲学上并以哲学为目的,而理论语言学落脚在语言学上,同时以语言学为目的,但是两者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语言。因此两者必须打通,哲学研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证语言科学研究是自下而上进行的,虽然这两种研究相互不能替代,但应当是互补的关系。因而,两者可以、也应当在某一个平台上汇合,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

综上所述,理论语言学研究需要正确的哲学来指导,而实证性语言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理论语言学来指导。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明确指出:“语言学和哲学是最亲密的朋友,二者最应相互观照、相互渗透。”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利用语言学和哲学的精华,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交互关系中开辟新的认识途径,从而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3

[3]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80.

[4]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陈启伟.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J].哲学译丛, 1992, (5) :8-9.

[7]伽达默尔.摧毁与解构[J].哲学译丛, 1991, (5) :9-11.

[8]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9]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洛克语言哲学理论探源 第8篇

一、古希腊语言哲学思想是洛克语言哲学理论渊源之一

古希腊哲学孕育了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柏拉图是第一位比较系统地考察名称及其意义的希腊哲学家。他除了试图回答先贤们未解决的问题以外, 还独立地提出了有关名称的本质、名称与事物、名称及其意义等问题的理论[1]。具体说来, 柏拉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提出并讨论了名称的本质、名称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问题。针对名称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约定和习惯的观点,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 层层批驳, 步步追寻, 最后得出结论说:一切事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固有的和不变的本质, 它们与我们没有联系, 也不受我们的影响, 或按我们的幻想而不规则地变动。相反, 它们是独立的, 与它们自己的本质保持着自然所规定的联系。也就是说, 事物有其不依我们的主观感觉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在肯定事物有其固定不变的本质的基础上, 柏拉图进而指出:“我们应该按照自然的进程来命名事物, 并使用恰当的工具, 而不能随心所欲。”[2]

其次, 柏拉图的贡献还表现在他关于名称与物的关系的讨论中。他在对一系列语词或名称 (如上帝、英雄、灵魂) 的意义进行语言学的分析之后, 又对名称的构成, 名称与物的关系, 以及名称的意义进行了考察。柏拉图明确提出, 命名是模仿的艺术。“我们讨论的一切名称, 都是用于说明事物的本性”[2]。名称怎样说明事物的本性呢?柏拉图认为是通过模仿。他指出, 命名是一门用文字、符号来模仿事物的艺术。模仿说认为名称是模仿事物、表现事物本性的。这一观点虽然很不严密, 但却是人类理解名称———事物关系时必经的一个环节。

最后, 柏拉图还提出了语词与事物的相似性问题。在回答正确名称的标准问题时, 柏拉图认为二者的相似性就在于名称反映事物的普遍特征, 达到这一标准的名称就是真实的、正确的;反之, 就是不好的、不恰当的。在这里, 柏拉图把名称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形式” (本质) 进一步具体化为事物的普遍特征, 这在逻辑上与他对名称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但是, 如果语词的意义来自语词与事物的相似性, 就必然涉及对事物的认知问题:是先认识事物, 再赋予该事物以名称, 还是先有名称, 再认识该事物?针对这一问题, 柏拉图区分了两种思路:一是通过名称认识事物, 另一种是考察和发现事物的方法。他认为, 研究、考察事物是命名的前提, 认识事物也是理解名称的前提。可以说, 柏拉图坚持名称的获得必须有客观依据[4]。

继柏拉图之后,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述中也多次涉及语词与其意义的理论, 表现出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其一是关于语词意义的理论, 其二是对意谓与意义的分析。

二、中世纪语言哲学思想是洛克语言哲学理论另一渊源

中世纪的哲学家也十分重视语词的意义。与前者所不同的是, 其更注意把语词放在命题中去考察其具体意义。从总体上看, 中世纪的语言哲学思想仍是一种以语词为核心的意义观。中世纪的哲学家划分了自足词项和非自足词项。名词的意义问题更成为各派争论的焦点。唯实论者认为名称 (特别是通名) 的意义是先于个别事物, 且是个别事物原型的理念、形式或实在, 其意义观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唯名论者则把通名的意义理解为共性概念。他们承认个别事物先于一般观念而独立存在, 其意义观的理论基础更接近于唯物主义。

中世纪的哲学家还探讨了非自足词项的意谓问题。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坚持间接指谓说, 认为非自足词项指谓所设想事物的各个方面, 但不能说间接指谓就不需要针对直接的对象。此外, 唯名论者阿伯拉尔坚持不定指谓说, 即非自足词项有不确定的或不固定的意谓, 这种意谓在自足词项确定地指谓某物的同时才有;奥康姆则坚持无指谓说, 即非自足词项根本不指谓任何东西, 而仅仅是确定真理的条件。最后, 中世纪有些哲学家如奥康姆、格里哥利还对心理命题、口头命题和文字命题进行了区分, 这为之后的哲学家考察语词的意义与命题的关系、命题的分类及其与知识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近代语言哲学思想是洛克语言哲学理论的又一渊源

培根和霍布斯是近代语言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培根是近代第一个意识到语词负面影响的哲学家, 这主要表现在他在“四假相说”中对“市场假相”的分析和批判上。具体说来, 培根的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培根第一个发现了语词的惰性。关于语词, 培根始终认为其意义是否清楚、确定, 直接关系到命题、推理是否正确, 甚至关系到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客观。而且, 语词与人的理性也相互影响。他指出, 人们在生活中通常误用和流行的一些习语, 正是“通过语词与名称的联姻而潜入理智的。因为人们相信他们的理性支配语词, 而其实语词也反作用于理智。正是这种反作用致使哲学和科学成为诡辩甚至变得僵化”。理性支配语词, 运用语词来表达思想, 为自己服务, 这是使用语词的人具有的主动性[5]。

其次, 培根还对名称的指谓进行了分析。语词用以指谓某物的时候, 便转变为名称。他把名称分为两类:一类有名无实, 如幸运、原始推动者等。对于这类名称, 他主张全部放弃。另一类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这类名称在他看来虽然有名有实, 但若仔细考察, 却往往意义含混, 定义不当。他认为只有采用归纳法, 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他指出:“我们不仅必须把这种归纳法用于发现公理, 而且要用于形成概念。”[6]

霍布斯遵循培根的唯物主义路线, 把经验论进一步系统化。霍布斯首先对名称进行了分类。他把名称分为四类:物质名称、偶性名称、想象名称和名称的名称。他根据名称的普遍性的程度差别, 提出了专名与通名的划分并分析了通名指谓的普遍程度问题。此外, 霍布斯还分析了名称与推理的关系。

四、结语

洛克之前的哲学家们对语言进行考察的具体方式差异虽然很大, 但是有很多共同点, 具体包括三点:首先, 语词、名称是意义的基本单位, 语词、名称的意义是意义观的核心内容;其次, 语词中的名称, 特别是通名, 是表示事物本质的符号;最后, 语词的指谓功能是语词有意义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莱布尼兹著.陈修斋译.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霍布斯著.黎思复, 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5]车铭洲著.李连江译.西方现代语言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

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语言与意识 第9篇

关键词:语言,意识,后语言哲学

有关意识这个“世界之结”的考量, 几千年来便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灵魂崇拜, 到现代科学中开始对意识这一词语进行新的还原和考究, 意识这个现象显现得愈加神秘。我们无法否认的是, 在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过程当中, 意识发挥的就是其中主导的作用。而人身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主体, 抛开主体来谈意识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但对于人这一主体而言, 语言就是其开启沟通桥梁、打开世界认识大门的一把钥匙。语言是人类开启意识的启动前提, 有了语言, 才有了人类特殊意识的开启方式, 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1]故而, 只有在意识的研究中加入语言的构成因素, 才能真正地解答意识的问题。

一、意识的哲学起源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 意识就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意识。意识随人类主体衍生, 从人类出现开始就一直存在, 也正是因为人有了意识, 所以才会进一步使得思维拓展形成。故而, 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也就由此而始。但是, 随着世界、社会进程的发展, 人们慢慢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客观地认识到了世界, 而且随着世界的发展, 许多人们以为原本熟知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 人们就开始把最初的世界这一客观存在体的研究慢慢转移到了身为主体的人的身上。[2]对于“人”这个主体而言, 意识是沟通其与社会进行研究的一个纽带, 故而, 意识就成为了哲学研究中的首要对象, 本体哲学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向心智哲学的研究而渐渐进化。

(一) 意识

意识的形态如何?其实质又是什么?其实在我们研究意识的时候, 首先需要弄懂的就是什么是意识?它是否是个有形的物体?是概念抑或是实质?如果是实质, 其是否存在着本体形态?如果它是一种概念, 那么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如此种种, 对于意识的研究而言,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时至今日, 学界也没有就此作出任何明确的推论, 这也就使得意识的研究虽然已经进展多年, 但它能取得的真正实质性的进展却是愈加寥寥。

学界认为, 区分意识的问题, 首先要对它的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定义。意识到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思维的起点, 这也就决定了没有问题的意识, 本质上就是一种肤浅的意识。而所谓容易问题, 就是对人的感知、学习等现象的认知过程, 但研究意识的真正困难之处是因为要进行经验的解释过程。即人类的主体感觉过程与物理系统之间的区别。[3]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再无经验和意识的物理系统, 都无法在没有主体感知的情况下得以进行, 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 意识的问题能够通过物理的还原方法来进行认知, 得到一个具体的结论, 但经验的问题却是明显无法得出的。如果想要回答有关意识的困难问题, 还需要我们将目光重新着眼于哲学上。在心智哲学中, 我们可以将物理系统和主体感知融合在一起, 得到一个新的心理物理原则, 进而将经验与物理过程进行关联。

但有关困难问题的观点在学界有很多不同说法。著名哲学家Churchland对意识困难问题的观点就颇不赞同, 她略带讽刺地将困难问题称为欺瞒问题, 她给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困难问题的观点存在, 那么它本身就是主体所产生的直觉错误上的产物, 因为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实在难以界定或分割, 在界定什么属于困难问题而什么属于容易问题的时候, 本身就会掺杂了主体本身的既定判断, 而这实质就是将意识剥离于认知的现象。这种质疑在哲学界也获得了许多的赞同, 甚至有许多国内学者也纷纷认为, 这样区别容易和困难问题的方法, 本身就是缺少实践依据的。[4]

(二) 一元论和二元论问题的争议

意识的本质争论冲突其实质在于学界对其究竟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的问题无法形成一个鲜明的统一。哲学家Chalmers率先提出了意识的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 故而他的立场毫无疑问是支持二元论的。他继承了笛卡尔的身心两分的主要思想, 强调自然主义的二元论。他认为:人类通过感知进而获得了经验, 由于其主体经验所限, 生存的世界有时无法直观地通往人的内在世界, 此时便又衍生了一个世界, 即一个名为心理的世界。但是, 感受却无法脱离于物质而存在, 这些感受的获得往往来自于另外一个物理世界。“我”作为一个本体, “我”的感受来源于另一个世界, 却不见得我也同样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样一个物理世界,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我”会怀疑这个世界的存在。这也就是笛卡尔“身体交感论”的初步雏形。身体交感论思想的实质是:身体和心灵可以区分而存在, 身体是具有延展性的实体, 而心灵也是实体, 区别只在于物理也就是身体相比, 心灵不具有延展性, 故而, 身体交感论认为, 身体和心灵是同时存在的, 二者之间互为依托, 并且可以同时存在。

身心的二元论其实是符合很多人观点的。佛教认为, 宇宙中的诸事说到底只是一个“心”字而已, 有心方而有识, 心与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反而是一个统一的关系。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宗教的教义也可以说是二元论思想的一种体现, 两者虽有所不同, 但却都有着一元或二元论的认知。即便是无宗教信仰的人, 大多也支持着身心两分的这样一种观点。事实上, 二元论的思想于生活中也有着诸多体现, 如人们会说“我的身体”或者“我的悲伤”, 这本来就意味着人们已经觉得“我”这个主体是可以与“身体”或者“悲伤”进行区分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 二元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慢慢无法解决身体和心灵的关系, 因为按照二元论的观点:身体本身是一种实体, 而意识则是另一种不具备延展性的实体, 它们之间是如何互相进行转换的?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人能得到答案。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二元论的思想也开始慢慢出现分歧, 许多哲学家开始向一元论的方向进行转移, 有关一元论的诸多观点,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观点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真正的主体, 物质优先于心灵而存在, 但唯心论却正好相反,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于心灵所主导的, 心灵活动引导本体对外界的环境作出反应, 心理活动要优于物质而存在。

(三) 有关意识的研究途径

真正关于意识研究所需要争论的点在于:意识究竟是如何存在的, 它是人类在感知思维能力中所附加的一个成分还是和思维存在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意识是一个附加条件, 那么意识本体论的问题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因为我们必须对意识的进化过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从而对意识的起源过程有完整的研究。因为意识的进化过程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但其他生物是否和人类一样也进行了意识的进化过程却无从知晓, 如果我们承认了意识进化的思想, 那么也就必须对其他生物由意识进化所带来的好处进行一个完整的分析。如果意识和思维是一体存在且不可分割的, 那么关于意识的所有问题就都变成了徒劳的研究, 因为如果意识和思维绑定存在, 那么任何一个具有记忆和思维的生物, 它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也经历伴随着意识的进化, 当然, 由于其是绑定存在的,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单独的意识是并不存在的, 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意识研究可言。

事实上, 在意识研究的过程中, 二元论的思想已经开始逐步被主流所淘汰, 成为了人们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但二元论的问题在于:它们都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两者都是物化的、独立自主的实体。但是由于二元论的思想并无法就意识和身体的统一得出一个相关的可靠结论, 所以它被社会的淘汰也就成了正常的现象。

由于二元论发展的诸多滞后性, 一元论的发展于是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别在于, 一元论只承认身体或者是心灵中的其中一个占据主导位置, 一元论虽然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但这两者的实质却是完全相同的。它强调身体或心灵的独立性。但相较于现行的唯心主义, 强调唯物主义的其实更占据主导地位。唯物主义更认同于身体上的物质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 唯物主义无疑更加被社会所接受, 同时, 这也是物理事件所进行的一个完整过程。

二、语言哲学到后语言哲学的转换过程

语言和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分离的, 20世纪初由于语言性转向的影响, 语言哲学开始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个转向是因为分析哲学的发展而造成的。分析哲学的观点认为:语言的误用是导致哲学开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故而在此基础上, 将语言作为一种方法对现代哲学进行清理, 无疑也是一种现代哲学的整合方法。在分析哲学中, 虽然分析哲学的流派非常复杂, 其中所持有的观点也各不相同, 但是, 它们的原则却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将语言对哲学的建设性作用放在首位, 把语言分析作为哲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语言性转向的发生时期, 许多哲学家如Frege、Wittgenstein等人都是以分析哲学为其主要研究领域的。在研究的过程中, 他们主要以逻辑性的思维尤其是数理的逻辑为分析的工具, 通过形式语言来进行哲学分析, 其目的就是为了简洁抽象的逻辑性系统, 从而来明确界定出语言对哲学的意义。语言哲学方面的哲学家Chomsky曾说:语法的生成其实就是由逻辑系统所形成的, 他以语言作为基本的哲学假设, 从生成规则的转换出发, 对新生成的句子进行研究。同时, 他明确表示反对形式主义的流俗, 试图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以构建新的逻辑秩序, 并且将此作为分析工具, 从而将日常的语言作为语言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如此, 才能在语言的构建过程中得到语言的真正意义。20世纪60年代后, 语言哲学开始逐步进入顶峰的研究状态。因为研究的意义所在, 研究过程中对心灵研究的重视作用开始进一步增加。语言知识、社会现象及它们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 都需要通过对心灵现象进行研究才能达成。故而, 语言哲学的作用开始下降, 而心智哲学的地位慢慢提高, 并且取代了语言哲学的第一哲学地位。

所谓心智哲学, 它的研究过程包括了心智的本质、特征、活动和功能等许多方面。同时, 它们与大脑的关系也是心智和语言两种哲学间互为依存的有关证据。在社会中, 大脑对于意识有依存性。意识是思维的本质, 而思维又是表征的本质。所谓表征, 指的就是人大脑中信息的呈现方式, 也是外在事物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并在心理活动中进行内部再现的过程。

在社会活动中, 大脑可以起到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 语言将人类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抽象化, 由此来进行表征。

虽然表征的方式在目前仍未有一个明显的定义, 但语言在表征中的作用却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故而, 语言活动也大体可以算做是心智活动的基础反映。哲学家Searle曾说:“语言可以作为心灵哲学的分支之一而存在”。目前, 心智哲学的研究方法大概能够分为两个蓝本, 其中一个是形而上学为取向的语言研究, 而另一个则是以科学为取向的语言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两个蓝本都是以语言分析为研究工具, 从而对心智哲学中的问题进行阐述。而在语言学的角度看来, 心智哲学中的各类心理现象, 其实也可以大体看作是语言问题的概称。它们通过对已知的语言研究对象和未来的研究对象间进行对比, 由类比移植等方式进而虚构成了词语的命名方式。Jaynes认为:主观的心灵实际上是由词汇经过多方构建进而所得出来的一种结论。故而, 意识起源于人类语言能力这种说法无疑是更加增加了可信度。对心智哲学的发展来讲, 形而上学哲学虽然中心地位得到了恢复, 但是语言哲学的分析却一直都是存在的, 心智哲学脱胎于语言哲学并且由于它的进化, 对语言哲学也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同时, 语言哲学的蓬勃发展也为心智哲学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 在心智哲学的发展过程中, 语言哲学在这一哲学中开始占据着比以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后语言哲学与经典哲学的区别就在于:首先它吸收并借鉴了西方哲学的特点, 但却并不局限于陈词滥调, 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研究理论。其次, 从日常的社会生活下手, 寻找具体语言问题, 同时结合汉语的语境, 将西方的语言哲学和本土的趋势相结合, 使语言风格转为多样化。在21世纪, 语言哲学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有益于揭示语言和人本体间的相关联系, 同时也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而本文就是从后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 着重探求语言和意识的联系, 从而进一步考证语言哲学在心智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结语

有关意识的相关研究, 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停止, 相反, 正是因着社会的发展, 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愈加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 有关意识的研究, 无论是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 还是一元论和二元论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理论都不会是意识研究的最终结果, 新的理论研究一定会陆续得出。但是, 如果希望人类的意识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那么从语言的角度着手, 也就显得是一种必然。语言的力量对人类而言意义巨大, 同时, 语言也是后现代语言哲学得以出现和发展的精髓。可以说没有语言, 意识的发展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但是, 语言的研究说到底就是意识的研究, 语言的问题就是人类的问题。研究意识的视角并不缺乏, 而语言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只有了解了语言的奥秘, 我们才能真正对意识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评判。

参考文献

[1]成晓光.语言与意识——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解析[J].外语学刊, 2012 (04) :9-17.

[2]刘兆林.语言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卢梭和赫尔德语言起源论之争的实质与意义[J].外语学刊, 2013 (01) :98-102.

[3]刘瑾.语言学视域中的哲学问题——谈后语言哲学方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117-120.

谈语言哲学理想语言学派的局限性 第10篇

罗素、弗雷格、奎因等理想语言哲学家认为在科学与哲学会话中, 日常语言的不准确、模糊是无法容忍的。因此日常语言的不足需要哲学家们的补救, 语言哲学家们的任务就是严密组织日常语言将其标准化, 用标准化后的语言来表述对世界的假设 (Russell 1919:172) 。理想语言哲学家们认为用于科学与哲学中的句子常常会赋予真实世界中物体某些属性, 相应的理想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指称的关系就是意义的一个基本单位。他们的研究也始于这些赋予事物属性的句子, 如:

(1a) 金星是圆的。

(1b) 金星是恒星。

句子 (1a) 为真, 因为金星具有圆这个属性, 而句子 (1b) 为假, 因为金星不具有作为恒星的属性。两个句子中的专名“金星”都指代的是同一个物体, 而后面的“是圆的”与“是恒星”分别赋予了物体不同的属性, 且这两个句子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命题。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金星”指代的是一个真实的物体金星, 而不是一个语词或是一个想法。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句子:

(2) 祝融星【1】是圆的。

这个句子在假设祝融星存在的天文学家那里为真。但根据科学的考证, 祝融星是不存在的, 那么“祝融星”就是一个空名。虽然句子 (2) 与句子 (1) 一样都是有意义的, 且语法形式也相同, 但是句子 (1) 的分析方法却不适用于句子 (2) 。以为句子 (1a) 为真是因为金星具有圆的属性, 而句子 (2) 中的祝融星是完全不存在的, 因此也就无所谓属性了。这里我们就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如果指称与意义一样基本的话, 我们又怎么能用没有指称的语词来谈论有意义的事物呢?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允许这些不存在的事物, 如:祝融星, 圣诞老人, 独角兽等, 具有某些存在事物的属性。但是很多哲学家反对这样的做法, 罗素 (1919:169) 认为逻辑和动物学一样考察的是真实世界。另一解决的方法则是接受句子 (3) 不是一个命题看法, 所以它是无意义的。尽管有的哲学家推崇这样的做法, 但是理想语言学家们却不采纳此种方式, 因为如果这样做, 就会导致许多重要的科学、哲学的假设陷入无意义的境地。

2、描述语理论

罗素的描述语理论解决了空名的问题。简而言之, 罗素认为像祝融星、金星这样的名称不是直接指代事物而分别是描述语“导致火星轨道摄动的星球”和“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星体”的简短表达方式。根据罗素的分析, 当科学家们在陈述句子 (1) 和 (2) 时, 他们实则是陈述以下句子:

(3a) 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星球是圆的。

(3b) 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星球是行星。

(3c) 导致火星轨道摄动的星球是圆的。

表面上看, 句子 (3c) 也和 (2) 一样存在问题, 就是描述语“导致火星轨道摄动的星球”也在指称某事物。但是罗素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此类的描述语是普遍的定量的关于存在于世界中的物体的陈述。对于句子 (3c) 的分析应该是:

(4) 存在有这样一个星球, 且这个星球导致火星轨道摄动, 这样的星球是圆的。

在这个分析里, 就不存在着任何的成分与“祝融星”一样指代任何的事物了, 那么空名的问题就解决了。总而言之, 专名就是描述语的缩略形式, 含有描述语的句子表述的是普遍的关于世界以及世界中的物体的命题集合, 而不是关于某一个别物体的单一命题。

3、理想语言学派的局限性

罗素关于专名的分析具有极大的影响, 也引起了不断的争论。句子 (2) 看似只是简单的主谓形式, 但是 (4) 中的命题和 (2) 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 且 (4) 为假, 因为 (4) 声明了一个不存在的物体存在。但是不是对于所有的人而言, 句子 (2) 都为假 (Strawson 1950) 。对于很多的人而言, 对问题“祝融星是圆的吗?”与问题“你考试没作弊了吧?”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会导致对一个问题前提的接受。罗素的分析却没有为人们为什么总是能够使用一些关于不存在的物体的, 且看似为真的句子, 如:

(5a) 圣诞老人常常穿的是红色衣服。

(5b) 飞马看起来像马。

罗素的描述语理论使句子 (5) 为假, 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相悖。他的理论保证了这些句子的意义性, 却没有解决“圣诞老人”、“飞马”此类的问题, 也忽视了语言的日常使用问题。

注释:

西方哲学是如何遗忘自然的? 第11篇

哈格洛夫系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哲学系教授,是国际环境伦理学界最著名的学术杂志《环境伦理学》(季刊,创建于1979年)的创始人和主编。《环境伦理学基础》一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西方思想史上抑制人们环境思想的哲学观点、科学理论和土地使用的态度,第二部分揭示和说明了西方传统的审美、科学态度与现代环境哲学之间的亲和性,第三部分则试图把自然美作为环境伦理学的基础。该书不仅扩展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视野,还为我们深入理解“西方哲学是如何遗忘自然的”这一主题提供了迄今最为详尽的文本。

哈格洛夫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对于塑造西方人的环境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和理性至上论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西方人重视自然的客观存在,造成了西方哲学史对“自然的遗忘”。在他看来,“几乎从三千年前开始,当西方人第一次开始哲学思考时,哲学就要么与环境思考无关,要么与之相互冲突(第20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哈格洛夫通过分析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和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观念,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假设,世界的合理结构是简单的。希腊哲学寻求的是那些能够用理性从中推导出所有其他知识的第一原理。对第一原理的寻求使得希腊哲学漠视感性事物和感性知识。生态关系是复杂的和感性的关系,生态知识属于感性知识。所以,从希腊哲学的视角出发,很难形成生态学的观念。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唯一从生态学视角理解自然的希腊哲学家,并引发了对生态学、植物学、地质学的兴趣,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决定了他不可能发展出环境保护的思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明确认为,在动物出生后,植物就是为了动物的缘故而存在的,而其他动物又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存在的。这种露骨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是格格不入的。

古希腊哲学还抑制了对自然界的审美欣赏。在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看来,自然界是不完善的,其中没有任何事物是美丽的。对于希腊哲学家来说,他们感受最强烈的是世界的秩序而不是它的美。希腊的哲学家们过分忙于对物质、原子和其他假设的实体这类没有被他们的感觉直接体验过的事物的思考,因而他们不拥有形象化的或审美的体验,不能发展出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希腊哲学对自然美的这种冷淡也被传递给了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后者错误地把这种冷淡看成整个希腊文化的特征,并从一开始就试图效仿它。

古希腊的形而上学也难以形成保护自然的理念。古希腊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某种终极的实体或物质构成的。这种终极的实体是永恒的和不变的,它没有开端,不可毁灭,不可动摇,也不会终结。因此,在希腊形而上学看来,存在就是存在,它不可能变成不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它也不可能变成存在。变化着的现实世界时隐时现,不停地产生和消失。它实质上是某种“非存在”,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幻觉。“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具有足够的持久性,使得对自然的保护变得有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终极实在的世界(物质的或形式的)具有不可毁灭的和不变的特性,因而终极实在世界中的事物是如此永恒,以致对自然的保护变得没有意义。”(第40页)

在古希腊之后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或经院哲学对待自然或环境问题的态度也没什么大的改变,因为,中世纪中期和晚期哲学家的主要任务完全是站在基督教的角度重新消化和吸收希腊哲学(特别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因此,中世纪的哲学观念无非是对希腊哲学的消化和吸收;中世纪哲学忠实地继承了希腊哲学对自然的漠视或遗忘。

西方现代哲学也继承了古代和中世纪哲学遗忘自然的传统。哈格洛夫所理解的西方现代哲学始于17世纪早期,并包括了20世纪大部分时期的哲学。由于笛卡儿是“西方现代哲学问题之父”,西方现代哲学完全是在笛卡儿式的哲学框架内展开的,因而哈格洛夫将笛卡儿哲学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标本来加以剖析。

首先,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及其方法导致了对外部自然之客观性的怀疑。笛卡儿的怀疑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唯一可以确定其存在之真实性的是怀疑着的自我,而且,这个自我只是一个精神实体,而不是一个物质实体。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对笛卡儿的这一思想予以“发扬光大”。贝克莱认为,客观物质是一种不必要的假设;不仅物质的第二属性(颜色、气味、滋味等)是主观的,物质的第一属性(广延性)也是主观的。休谟则进一步指出,严格地说,我们能够知道的仅仅是已经存在的感觉或印象。因此,笛卡儿的哲学导致了西方哲学的理念论。根据这种哲学,存在的仅仅是精神实体,外部世界是不存在的。这种怀疑外部世界之客观性的哲学当然不可能关心自然的保护。

其次,笛卡儿的二元论及其神学预设也使得保护自然变得毫无疑义。笛卡儿的二元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这两种不同的实体组成的。精神和物质都是由上帝(一个不是被创造的实体)创造出来的被造实体;它们之间既无共同之处,也不能相互影响。物质或精神这两种实体都不是永恒的或不可毁灭的,它们的偶然存在完全取决于上帝的意志。由于“客观物质的存在直接地依赖于上帝的力量,所以,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关怀就仍然找不到恰当的位置。自然中的变化,无论好坏,都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因而超出了人类的控制。”(47页)

最后,笛卡儿遵循希腊的主流思想,认为感觉干扰了对自然的研究,所以他也试图在经验世界之外去发现适用于最基本的终极实在的原则。对自然的“观察”在其思想体系中没有位置可言的。笛卡儿的还原主义的方法虽然在物理学和化学中十分有效,但在研究地理学和生物学关系方面并不有效。关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方法论不仅影响了博物学的发展,还阻碍了环境视野的兴起。

西方语言哲学 第12篇

一、人应该勇于表达自己, 即使是偏见, 也可能成为未来的历史

1、人应该勇于表达自己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的美国版绪言中写道:“我毫不怀疑, 很多人对于我所述及的任何一个哲学家——除了莱布尼兹之外——都比我知道得多。”但这不是应该谨守缄默的充分理由, 如果没有他的《西方哲学史》, “那么就会没有人可以论述某一狭隘的历史片段范围以外的东西了。”罗素有勇气写成了基于自我视角的哲学史, 且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看出, 人应该勇于表达自己。

也许你会说那是罗素, 人家是伟大的哲学家, 但是我想, 罗素在写的时候, 也许仅仅想讲明白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成就了罗素。我想罗素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哲学史的方向标, 他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哲学史观, 而这却成了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历史, 真如胡适先生所说,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生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 即使也许会湮没在茫茫的历史浩瀚中。但你至少勇敢的表达了你自己。

2、即使是偏见, 也不乏智慧的光亮

“哲学, 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 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 多次以个人的视角做出哲学上的判断。所以罗素的批判者认为,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著作, 因为太多个人的情感在其中。但是恰恰是这个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偏见”, 反而成就了罗素作为一个哲学家伟大的存在。

这是一部哲学家写就的哲学史, 与哲学史家严肃的更带有客观描述色彩的书写来说, 更有富有智慧的光亮。就人类的惰性来说, 人是很少真正做出自我的决断的, 特别是在很多重大的问题取舍上总是有着随波逐流的价值取向。在哲学史上, 往往是极端的偏见, 不断地体现了思想的深刻性, 如泰勒斯的“万物是由水做成的”, 开创了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命题;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对人类理性的绝对崇拜;尼采“上帝死了”的绝对论断, 让非理性到了一个高潮;而最著名的佛洛依德的性学理论, 更显偏激, 但是却动摇了人类理性的根本基石。所以, 人要勇于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即使是偏见, 也许蕴含着真理的种子。

3、历史在每个创造的瞬间成就

“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 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 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作为中国人,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 总是很强调谦卑的。如今在西方哲学的研究学习中, 我们何不在描述的同时, 多下一些判断。学习本就是为“我”所用的, 以一种气魄去俯视去鸟瞰, 历史总是在每个创造的瞬间成就的。如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所阐释的观点, 人文社会科学中也许就是因为太多的方法论本质主义, 从而不能如采取方法论唯名论的自然科学那般高歌猛进。此时此地, 我们何不妨采取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的改良方案, 对我们尚不熟悉, 且永远也许都会混沌的世界, 做出自己开创性的判断?

二、社会的约定总是在个人的描绘中体现“万物皆流”的观点

1、社会约定拥有绝对的权威吗?

社会约定拥有绝对的权威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作为人文的学者, 时刻做好创造批判并建构, 那么就是彼此的重任了。基于描述基础之上, 绝对的个人感官, 是永远也不可以缺少的学术灵感。对我们感觉到束缚的一切社会约定习俗, 暂时不论反抗成功与否, 勇于反抗的精神, 勇于制定自我生活的规则的勇气, 才是最可贵的。要不“天赋人权”怎么去撼动“君权神授”呢?卢梭“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说明, 人为了自由, 是需要时刻战斗, 以期打破我们身上的枷锁的。而有时候社会约定俗成的权威, 就是我们需要打破的枷锁。

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写成, 给解读哲学史提供了另一种范本。哲学观点从来都不拥有绝对的权威,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挑战中成就着人类生活过的历史, 证明曾经来过这个名叫地球的星球的足迹。

2、“万物皆流”中个人的创造价值观取向

“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 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 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是值得研究的, 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 大概也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

这说明, 作为现代人我们完全不必要妄自菲薄, 但是也不要狂妄自大, 在哲学的道路上, 万物皆流, 人都应该做出自我时代的描述与评价。“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 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我们应该破除权威的思想, 而开阔我们的思想领域, 勇于显示我们自己时代的心灵气质。对于未来来说, 不光从古代而来, 而且也从我们生活的现在而去。我们也有抛弃与描绘的权利。在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的启示下, 我们应该把握生命时间的相对和绝对, 活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自我。

三、免于流俗, 就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成就个人的存在

“知识优异的人们与他们当时社会的关系, 在不同的时代里是非常不同的。在某些幸运的时代里, 他们大体上能与他们的环境调和……在另外一些时代里, 他们是革命的, 认为需要号召激烈的变革……又在另一些时代里, 则他们对世界是绝望的, 他们觉得尽管他们自己知道什么是必需的, 但却绝没有可以实现的希望。”

这是罗素其西方哲学史上卷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的开篇词。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呢?这恐怕又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答案了。

但罗素启示我们, 屈原启示我们, 免于流俗, 不随波逐流也。罗素不是哲学史家, 写出了哲学家的哲学史。萨特认为, 人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主体间性”的生活, 那么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作为个体的人, 不仅应该有肉体的存在, 而且应该有除肉体以外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应该努力地证明“你是你自己”。

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虽如加缪所著的《西西弗神话》, 我们由荒谬开始, 我们被诸神抛到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却要努力地抗争这种荒谬, 努力地证明着我们对这种荒谬命运的抗拒与征服。犹如这个世界的哲学史著作一样, 浓妆淡抹总相宜。我们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努力论述我们个人视角中的一切, 成就个人的存在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风能资源评估下一篇:构建自主学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