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翻译教学范文

2024-09-19

日语翻译教学范文(精选11篇)

日语翻译教学 第1篇

一、日语翻译教学中进行中日汉文化互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日文化渊源甚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日文化是有着相同的起源。追究中日文化渊源的历史,最早可以从公元3世纪算起,汉字传入日本,自汉字传入日本开始,日本就开始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地吸收中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自己国家的文字和文化。

二、日语翻译教学中日汉文化的互动的具体方法

文化互动包涵的范围很广,涉及到的相关方面也很多,因此我们要从文化定义、文化种类等方面正确审视日汉文化的互动。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日汉文化的互动,具体的办法是从宏观上注意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社会风俗、民族习惯、传统文化等层面的知识互动,从微观上注重对文化内涵的互动,把握一些意思不同的词汇。具体互动的方法有注重背景知识的文化互动法、启发法、阐述法、直观解释法四种。

1. 背景知识的文化互动

背景知识的文化互动涵盖的范围很广泛,涉及到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相关信仰、语言文化内涵、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导入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日汉文化的互动。如以下翻译就是背景知识文化互动的最典型代表。

2. 以启发法进行文化互动

这一点要基于学生已经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在日语翻译的教学和日常接触到的日本文化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日本文化的认知,此时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已有的文化再给予相应的启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发现未知的文化知识。这种方法是最基本也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意义在于既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相关的知识点上进行启发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判断。

3. 以阐述法进行文化互动

阐述法是适用于启发法难以教授的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学生始终启而不发的情况,教师可以直接对日本文化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互动。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赘述,并且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如在翻译某一日本时间点的例句时,可能是轰动日本的事件,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所以在此情况下,老师可以直接把这一历史知识的相关背景告诉学生,再让学生完成相关翻译。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有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时使用,并且可以在介绍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再加入此时期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以便达到日汉文化的真正互动。

4. 以直观展示法进行文化互动

对于那些用语言无法解释透彻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借助图片、音像等多媒体来解释说明。如前面提到的日本房屋的结构、房间摆设,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应一目了然,学生理解得也会更透彻。直观展示法是最科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日文化有更深刻地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掌握对日语的翻译。

本文在明确日语翻译教学中日汉文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日汉文化互动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更多日语翻译教学工作者带来灵感,使其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日汉文化互动,应用合理的方法,并创造出更多的互动方法。

摘要:为了避免在中日翻译教学中出现文化空白、文化错误解读以及日文翻译失去准确性的现象,我们必须在日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日本文化,并将汉文化也有机地结合进去,做到中汉文化互动,保证教学水平。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日汉互动有很多,教师可以在背景文化导入的基础上叠加使用以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日语翻译教学,教学方法,文化互动

参考文献

[1]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宁.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白政文.日语翻译教学能力培养与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

高职日语翻译教学中的误译研究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日语;误译;句子成分

在我国,对误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列举某个具体行业术语的误译例证;评论某些书籍以及字典中的误译现象;从字词的误译反思翻译方法存在的问题;从误译出发探索某种语法现象或句型的翻译方法;讨论误译与语境、理解、逻辑思维、认知心理因素、文化等的关系;讨论误译现象的存在对教学等领域的启发。将误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结合是目前应用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杨仕章教授、许建忠、郑海凌教授等都有相关的论文发表。

国外也有学者关注误译现象。如日本著名的翻译家别宫贞德就著有很多关于误译的书,但是他的误译研究是从日英互译的角度来进行的。马克修金娜的论文《误译在翻译教学方法中》,阐述了误译产生的原因,翻译教学中错误的判断和修正方法,指出运用错误分析优化翻译教学的途径。但是关于误译现象对翻译教学的启发的这些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是从俄汉互译、英汉互译或日英互译的角度进行的,鲜有涉及日汉互译的角度;即使有一些论文是研究误译对日语翻译教学的启发,也主要是探讨误译对本科院校的日语翻译教学及日语翻译课程改革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日语翻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误译进行的研究却很少看到。基于此,本文将展开对高职日语专业学生误译现象的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的研究。

一、高职日语专业学生误译的表现

根据本人长期在高职日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误译现象的总结,可以将他们出现的误译分为以下两种。

(一)汉译日时对汉语句子成分的理解不当造成的误译

本人在对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汉译日时出现误译,除了由于词汇和语法的误用导致的误译之外,大部分是因为对汉语原句的句子成分理解不当。而且让学生把汉语原句的句子成分进行划分,很多学生都不能完全准确地划分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而对句子的成分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辨别是与对句子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如果对句子的理解出现错误或者偏差,那翻译时就必定会出现误译。因为翻译的过程是先理解,后表达,表达在此处的意思即是翻译。现对学生在汉译日过程中出现的误译案例进行分析和加以说明。

例1、此保安公司也有防止产业间谍的专家。

译1:この警備会社にもあった産業スパイの専門家を防止された。

译2:この警備会社に産業スパイが防止の専門家もいる。

如上所示,译1和译2的误译都是由于对原句的句子成分分析不当导致的。译1是认为“专家被防止”,并且,“专家是产业间谍方面的专家”。译2认为是“产业间谍来防止”。以上的误译显然是因为对于原句中的“防止产业间谍的专家”这一句子成分的理解错误才导致的,其实,原句的主干是“保安公司也有专家”,“此”作为定语修饰“保安公司”,“防止产业间谍”作为定语修饰“专家”,“专家”是能够“防止产业间谍”的“专家”。参考译文为“この警備会社にも産業スパイ防止の専門家がいる。”事实上,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提到“定语”这个词,很多学生听了后是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定语”为何物。这说明他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对于句子成分这一内容是没有掌握得很好的。对汉语原句的句子成分分析不准确,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汉语原句的误解,而这误解又导致了误译。

(二)日译汉时分不清句子主干和枝叶造成的误译

日译汉时,如果对于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没有很清晰的判断,就会出现各种形式的误译。例如下面的误译案例。

例2、結婚祝いや誕生祝いといった他の国にもある贈り物はもちろん、ちょっとした訪問にも手土産を持参して、敬意と好意を表すというのが日本的な習慣になっています。

译1:说结婚祝福和生日祝福,在别的国家也会有这样的。当然要带上礼物,提着特产去拜访别人,来表示自己的好意和敬意,在日本已是一种公认的习惯。

译2:在其他国家婚礼上、生日庆祝会上,当然也会赠送礼物。带着土特产去拜访别人,以表敬意和好意,成为日本人的习惯。

译3:结婚祝福或生日祝福在别的国家当然也会赠送礼物,去拜访时带着土特产,表示敬意或好感,这是日本的习惯。

从以上的误译可以看出,学生们都没有准确判断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其实句子的主干就是“というのが日本的な習慣になっています”,而“結婚祝いや誕生祝いといった他の国にもある贈り物はもちろん、ちょっとした訪問にも手土産を持参して、敬意と好意を表す”则是句子的枝叶,它修饰的是“というの”。参考译文为“不用说其他国家也会存在的在婚礼、生日之际赠送礼品,就连平常的拜访也要带些礼品,以表示敬意和友好,这是日本人的习惯。”学生们对日语原句的理解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没有主次之分,从而导致误解,进而导致误译。

二、相应的教学对策

基于上述对于高职日语专业学生在日汉互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译的分类及其分析,现提出如下相应的教学对策或者建议。

(一)详细讲解汉语的句子成分

通过本文作者多年的日语翻译教学实践,发现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于汉语的6种句子成分是分不清楚的,而且对于什么样词性的词能够做主语,什么样的词能够做谓语,宾语,定语等等,都是模糊的概念。因此,作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很有必要向学生详细讲解汉语的句子成分及其构成,因为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在做汉译日时分析汉语原句,从而提高汉语原句的理解正确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能提高翻译的正确率了。因为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二)着重训练找日语句子的主干和枝叶

作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日译汉的翻译实践时,要经常着重训练学生抓住日语原句的主干,分清句子的枝叶,这是做好日译汉的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因为如果第一步就迈错了,会导致全盘皆输,后面的正确翻译就无从谈起了。

本文从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出现的误译着手进行研究,根据误译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进而根据不同的误译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仕章.翻译教学中的误译分析[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2]武洁.从文化误译看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石家庄:河北企业,2014.

日语翻译教学中现状及解决对策 第3篇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日两国需要许多优秀的翻译人员。翻译的能力好坏,取决诸多问题,译文的水平高低不仅能够反映出翻译者在造句方面的语法功底,更能感受到翻译者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翻译要求翻译者要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还要有较高的母语素养,而且还要有常识性知识、相关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但是,长期以来,翻译一直是日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翻译能力差,存在诸多问题。

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 中日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错误

中国人讲话跟日本人不一样,中国人比较直率,单刀直入、直言不讳,相反,日本人讲话比较喜欢绕弯子,所以,在日语翻译上,要注意避免过去直接或明确的表达,要以暧昧、委婉的表达方式,最终达到翻译的目的。所以,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多了解日本的文化和语言特点,避免直白的语气出现。

2. 脱离语境,逐字逐句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出现逐字逐句的翻译,不联系上下文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上下文互相矛盾,行文缺乏内在联系。日语中,也有很多次是一词多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也就不同,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如果不联系上下文,不知道词语的多个意思,不经过思考就随意翻译比较熟悉的意思,就会出现词语翻译错误,导致整句话扭曲,使人无法理解。

3. 未掌握正确的翻译步骤

如果想要翻译好一篇文章,就要做到通读全文、分析句子的结构、打草稿、查字典等,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多数学生会漏掉其中的步骤,懒于查字典,导致译文不对。

4. 汉语水平有待提高

汉语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译文的翻译质量,很多学生在学习日语的时候都没有继续的学习母语,缺乏学习母语的主动性,造成汉语语言匮乏,虽然不能造成译文的误译,但是译文欠缺简洁性和贯通性。

二、提高翻译能力的对策

在日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这以上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改革。

1. 加强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日语教学中,老师多以课堂为主,学生学习知识较为被动,课堂气氛较为沉重,学生的注意力大多也不会集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精讲多练,多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多回答问题,也可让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自己翻译自己点评补充。在老师听取学生的译文后,可以提供参考译文,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翻译过后,老师应归纳总结出翻译的技巧,让学生日后可以有据可依。

2. 翻译过程中引入文化因素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结合日本的文化进行翻译。生活习惯、国土人情等都会使翻译出现不同的差异,所以,要想翻译好,不仅要把握好日语,也要对日本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导入日本的社会文化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著名的翻译学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即忠实原文,是对译文内容的要求,达雅即保存原作的丰姿,是对译文形式的要求。如果想要达到高标准的翻译,不仅要对日语精通,对汉语也要精通。老师可以躲让学生阅读一些中文的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汉语水平。

4. 在翻译实践中锤炼

翻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不断的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翻译的能力。练习翻译的时候,要选择一些与自己水平一致的译文材料,然后与专业译文相对照,看看自己的译文与专业的译文相对照,对比自己的不足。

总结

翻译是一个极其繁琐和复杂的工作。在翻译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和理论,打好语法和词汇的基础,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提高汉语的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日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云,陈安丽.日语翻译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年36期.

[2]柴宝华.如何在日语翻译课中提高学生的翻译修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孙秀云.大学日语专业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任蓓蓓.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1年01期.

[5]杨秀云.翻译理论技巧与日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6]叶秀华.日译中有关长句的翻译方法——以《他人の目》为例[J].考试周刊,2008年22期.

[7]于晓欢.论翻译的主体性[J].黑河学刊,2005年06期.

日语翻译,日语口译笔译—译语国际 第4篇

日语(日本语:平假名にほんご,片假名ニホンゴ,罗马音nihon go),简称日语、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日本的官方语言。日语属于黏着语、通过在词语上粘贴语法成分来构成句子,称为活用,其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不改变原来词汇的含义只表语法功能。随着日本的强大,日本动漫的盛行,日语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日语用语。

こんにちは。(kon ni ji wa)

你好。

こんばんは。(kon ban wa)

晚上好。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s)

早上好。

お休(やす)みなさい。(o ya su mi na sai)

晚安。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o gen ki de s ka?)

您还好吧,相当于英语的“How are you”,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いくらですか。(i ku la de s ka?)

多少钱?

すみません。(su mi ma sen)

不好意思,麻烦你„。相当于英语的“Excuse me”。用于向别人开口时。

ごめんなさい。(go men na sai)

对不起。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a li ga to go za i ma s)

谢谢。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dou i ta si ma si de)

别客气。

本当(ほんとう)ですか。(hon dou de su ka?)

真的?

うれしい。(so ne si i)

我好高兴。(女性用语)

よし。いくぞ。(yo si。i ku zo)

好!出发(行动)。(男性用语)

厦门译语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工商局注册的正规翻译公司,是中国翻译协会和美国翻译协会的成员单位,在全国多家连锁翻译服务公司。公司立足厦门,营销网点遍步全国的大型涉外翻译服务提供商。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语种包括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俄语等七十二种全世界语言翻译。公司不仅精于商务资料翻译、法律文件翻译、合同翻译、科技资料翻译、公司简介翻译、产品介绍翻译、技术说明书翻译、培训手册翻译、会计报表以及出国资料翻译、公证材料翻译外,还特别擅长工程和技术各学科领域翻译。优质的服务与质量赢得了客户的好评与青睐。

我们的优势

·本土专业翻译公司,及时周到的翻译与盖章快递

·可以给客户提供长期、稳定、专业的翻译品质及服务品质

·可以解决客户对数量大、时间短、要求高的项目的翻译问题

·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套的翻译、信息本地化和国际化的解决方案

日语翻译领域

译语国际的日语翻译业务范围包括航天翻译、文档翻译、网站翻译、桌面出版、多媒体资料翻译、软件本地化(软件测试、软件编译、软件翻译)等。擅长翻译商业、医药、广告、金融、汽车、外贸、保险、法律、科技等领域,另外,在产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财经分析、工商管理、出国申请、公证资料、招标投标等资料翻译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译语翻译公司秉承“翻译无大小,服务最完美”的专业服务理念,以高效、精湛、低成本为服务原则,译语翻译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优质语言服务。

译语翻译公司坚信“只要客户让我们翻译,译语翻译就能为您排忧解难;只要客户相信我们的翻译,译语翻译就能为您撑起一片天”。

浅析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第5篇

关键词:科技日语;翻译;方法

引言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科技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已经逐渐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资源。每年有大量的科技文献和科学研究成果,通過各种语言载体,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近几年在医学、环境、航空、建筑、信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才能透过语言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科学准确地对各领域中的科技文献进行翻译和表达,是每个翻译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重要话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近百种语言,其中经常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也有数十种。如何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正确传递和表达,避免因领悟分歧而引起交流的不通和障碍,翻译作为语言的桥梁沟通的作用开始凸显。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作为世界上的两大经济体,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每年在学术界会举行近百场中日之间的交流论坛。所以,做好中日之间语言的传递和表达,特别是科技日语的准确翻译,对于促进两国科技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科技日语的翻译要求

首先,和文艺作品的翻译相比,科技日语更加注重文字表达的严谨和准确。换句话说,在科技日语的翻译中,忠实于原文的表达。尤其是原文中观点和相关资料在进行翻译时,不允许有任何的夸张或者改写。因为,对于科技文献来说,语言的严谨是其行文的第一要求。所以,在进行日语科技文献的翻译时,要忠于原文的陈述和表达是第一要求。

其次,标准化翻译。科技翻译的第二个要求是指翻译的标准化。换句话说,要符合科技文献的翻译标准。因为在科学技术领域,标准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打个比方,如果生产螺丝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那么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中进行流通。同样,在科技文献的创作时,他们也会遵循该领域统一的行文标准,便于今后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对科技文献的翻译也要遵循这个标准,虽然语言不同,但是要遵循统一的翻译标准。

最后,注重科普性。这一点对翻译工作者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首先,科技日语的翻译工作者要从文献的实际表达出发,忠于原文作者观点的陈述。其次,作为翻译工作者的另一个任务是保证读者能够透过自己的翻译理解原文献的表达观点和思想。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能够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相关的阅读习惯出发,在不损害原文的表达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调整完善,从而使日语的科技文献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所领悟和接受。

二 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从翻译方法和技巧上来看,科技日语的翻译还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但正如一位资深的翻译大师曾经在一次翻译经验交流会上所说的那样:翻译有法,但无定法。所以,在学习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时,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条条框框而影响翻译的实际效果。

首先,和其它题材的翻译一样,科技日语的翻译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使用方法就是直译法。特别是一些有着统一名称或者说法的科技词汇,我们在翻译时,要完全按照日语科技词典的注释来进行词条的对应,切不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翻译,这样容易歪曲原文的表达观点,让读者造成误解,在科技的应用领域,严重的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

举例来说,在实际的科技翻译过程中,由于日语中有很多中国汉字的存在,很多科技日语的翻译工作者,如果缺乏严谨的翻译态度,就会望文生义,按照日语中汉字在中文中的意思来进行了错误的翻译。我们会经常看到下列错误。在日文中,汽车其实是指火车,就有翻译人员把它直接按找汉语的字面意思翻译成汽车,汽车和火车就是两个不同的工具,这样的翻译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把湯(日语中的意思是:热水、开水)直接翻译成汤,把湯壺(日语中的意思是热水罐)翻译成汤壶,把骨折(日语中的意思是辛苦、劳苦)翻译成骨折,把大丈夫(日语中的意思是安全、放心)翻译成男子汉,大丈夫。这些比较常见的翻译错误,其实很容易避免,只需要把其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词典中查实进行一一对应即可。

其次,要注重翻译功能的对等。日本虽然和中国在文化历史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一些民族的东西反映在科技领域,如果直接按照字面的意思就很难让人理解。所以,我们在科技日语的翻译过程中,在忠于原文表达的同时,要将其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体系。

例如句子,“企業や個人に至っては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情報交換とサービスで、その量も増えて”。这句话,如果仅仅从字面来翻译则比较晦涩,所以,把它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翻译为“至于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上交换的信息和服务,其流量也在不断增加”容易让更多的读者所接受。

再次,对于日文中外来语的翻译,要遵循外来语的本意。在日本语言中,随着日本经贸科技的不断发展,外来语也已经成为了日语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外来语的构词特点,避免一些拼写或发音相似而导致的翻译错误。

例如,在日语的外来文中,“リード”一词是“lead”、“read”、“reed”和“Read”(人名)转来的,而在书写时只能用:“リード”这样的词还有其他,比如“レース”一词,是“lathe”、“lace”、“race”转来的;“バルブ”一词,是“valve”、或“bulb”转来的等等。所以,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该词在文章中的前后文的位置和关系,从而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另外在生化领域,还有一些日语的名词,它的拼写形式是用片假名来完成。对于这样的翻译,不可以完全遵循外来语的翻译规则,要仔细斟酌。例如:“リン酸塩”的中文所代表的含义是磷酸盐;“イオウ”的中文所代表的含义是硫磺;“バラツキ”的中文所代表的含义是偏差,“ムダ”的中文所代表的含义是无用、无效等等。

最后,按照科技文的语法结构来进行翻译。日语的语法是世界语言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语言项目。日语句中敬语的使用,助词的使用都会影响着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思想观点。但无论作者通过何种句型来进行观点的描述,其行文必遵循一个严谨的文法结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在遵循原文作者表达的基础上,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日语翻译的准确度。简单来讲,就是在面临科技文献中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时,不要着急上手进行逐字的翻译,要先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然后分段、分节各个击破,最后统一行文。

例如,在一篇科技文献中,有这么一段文字。“これと同じように、そのとノートパソコンは精密機器、防水性に劣るの見方、歴史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面对这样的语法关系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上文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语法结构的分节,最后进行语句的连贯。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与此相同,那种认为笔记本电脑是精密设备,防水性较差的看法,也许将成为历史。另外一个例子,“私達を利用しようとしている精度が大幅に向上した数値予報結果を強化し、日常の観測データの品質管理、実現する観測システムの改良”。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翻译,可以翻译成:目前我们正试图通过利用精度大幅度提高的数值预报结果,加强日常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来实现观测系统的改良。

结语

翻译的主要作用是把另一国的语言通过本国语言的传递来实现双方语言的交流与合作。科技翻译是日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发展舞台上,日本的科研开发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所以,通过对日文科技文献的翻译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两国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科技没有国界,准确、流畅、严谨的科技日语翻译,将如同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连接着两国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秀丽. 科技日语翻译刍议[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2)

[2]张志平. 科技日语长难句的分析及翻译[J]. 日语知识. 2003(06)

[3]平海风. 日语科技文献的外来语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 1999(01)

日语本科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6篇

一、日语本科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陈旧

翻译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 目前日语翻译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特点是, 教师传授、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效率不高。同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课程基本上是为了研究而进行设置的, 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目标为依据, 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内容讲授翻译理论知识——逐句解释——提出翻译问题——学生的回答——纠正学生的错误进行程式化、机械化操作。这一方面与为提高翻译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的实用化、多元化的主旨要求相背离;另一方面学生也熟知了教师的教学模式, 就产生懈怠、依赖心理, 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材内容单一

现行教材, 多是以翻译技巧的讲授为中心, 按照“理论介绍—词汇的翻译—句子的翻译—篇章的翻译”的顺序编写的, 这样的结构设计虽然能够让初学日语翻译的学生较快地熟悉知识要点, 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掌握日语翻译的技巧, 但在形式上对翻译技法的侧重有意无意地偏离了在内容上对翻译本体的关注。此外, 教材中的例句大多为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内容, 少量出现的实用科技翻译例句也是为了教师讲解翻译理论服务的。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 日语的文学翻译只是众多类型的日语翻译的一种, 教材中例句的单一化造成了学生知识经验的窄化, 特别是文学表达方式的局限带来了翻译技法结构上的缺憾, 不利于更多领域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本人对本校日语专业目前所使用的日语翻译教材中的188个例句作了一个统计, 致词2个 (1.06%) 、诗歌4个 (2.12%) 、散文14个 (7.44%) 、小说128个 (68.08%) 、议论文40个 (21.27%) 。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 小说占60.8%, 再加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总量达到了了近80% (78.73%) 。而议论文中包括商务3个、语言类8个、旅游2个、政治3个、影评、书评等6个, 其他18个。文学内容所占的比例过高, 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翻译内容的需求, 这对于培养兼具日语语言能力和不同专业素质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是不利的。

(三) 文化翻译缺失

文化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新概念, 如果说传统的翻译研究仅仅局限于文本之间的转换, 探讨并建立了各种翻译模式, 提出了各种翻译标准, 研究对象是一种“纯翻译”的话, 那文化翻译所研究的对象则是现实的翻译, 它不是理想化的实践活动, 而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发生在两个具体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活动。1中日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文化交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日语翻译实践在表面上看是语言文本之间的转换, 事实上却是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是在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 在日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忽视了文化翻译理论, 日语翻译的教学实践出现了文化空白、文化误读等现象。

二、日语翻译教学的改革

(一) 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1.开创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师主持的互动教学模式下,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 一改传统日语翻译教学过度依赖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 让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变身为学习的主体, 将课堂由之前学生的客场变成他们的主场, 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 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并非完全不受控制的失序状态, 需要教师很巧妙的课堂整体设计和安排, 特别是课前的任务分配和布置, 让学生有准备地互动参与, 才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有信心才会激发兴趣。此外, 在教师的主持和引导下, 课上学生参与讨论的环节是关键, 这对老师的控场能力要求很高, 要有收有放, 收放自如。最后, 讲解、总结和概括是每一次课的凝练和升华, 如果说设计是“凤头”, 互动是“猪肚”, 那么归结就是“豹尾”。有高明巧妙的课堂结构布局、生动活泼的参与互动和画龙点睛的归纳总结, 这样的一堂日语翻译教学课对同学们日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将是莫大的帮助。

2.有效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我们应该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适时地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动态教学。新媒体搭建了一个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的学习平台, 打造了一个可以强化知识习得体验的独特场景, 营建了一个师生观点表达和互动的虚拟空间, 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课前、课中和课后是割裂的, 导致原本系统的知识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阻断, 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连贯的知识图谱, 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平台, 课前可以为课堂提供直接的、即时的预习和准备, 之前布置的内容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动态和解决学生随时遇到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情境, 有助于学生将日语翻译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文化背景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继续与学生互动以评估教授效果, 并就下次课的内容布置相应的阅读材料。特别是基于关系维护的微信群的建立, 抹平了师生之间的层级身份定位, 融洽的关系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日语翻译教学各个环节在多媒体平台上的贯通, 改变了日语教学形态, 也整体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 精选教材创新内容

统计高校日语教材有十余多种, 总体来说, 翻译内容基本以文学作品为主, 这不符合培养目标和市场发展需求。就拿我校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讲, 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学生毕业所从事笔译工作所接触的文件类型来看, 种类有:专利、招标招商类文件、各类设备说明书等等。因此, 对于教材的选择, 我们应该考虑由“理论型”向“实用型”转变, 更多地考虑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 并利用现代互联网手段及时搜集业界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数据, 以此倒逼日语翻译教材的改革, 突破教材内容的单一性。

(三) 中日文化翻译互动

中日两国为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语受汉语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然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审美意识与价值观, 这些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日汉、汉日翻译, 在翻译教学中, 应适当的导入中日文化, 加强两国文化的对比, 了解文化背景, 特别是要了解语言本身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就背景知识来看, 翻译日本某一历史点的例句时, 教师既可启发学生介绍中日历史背景也可适时直接阐述;而对于那些无法清晰描述的文化知识,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展示, 使得学生认识更加直观深刻。

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日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委婉、含蓄、暧昧特征以及通过谦敬有序、礼貌用语、男女用语的差别所体现的这种文化特征是我们时刻应该关注的, 因为它不仅仅体现在事件的背景上, 它甚至隐含于日语的一个词汇、一句简单的问候语。比如, 中日授受动词的互译, 就要考虑日语语言所包含的恩惠的转移这一文化特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正是在其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文化的范畴包含着诸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惯等方面。因此, 翻译必须融入文化才能发挥它交流、沟通的作用。

结语

作为高校日语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翻译教学, 目前的确存在诸多问题, 这需要翻译教学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翻译市场的共同努力, 以找出适合高校日语翻译教学发展规律、适应翻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高校日语翻译教学的新局面。的确, 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 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如何更新观念,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考试成绩的关系, 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经验的反馈, 不断探索翻译课的教学规律, 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 正确有效地应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取长补短,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全面培养学生们的翻译交际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 让日语翻译教学较好地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穆雷, 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3) .

[2]凌庆强.日语翻译教材改革浅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2) :137.

日语翻译教学 第7篇

日语翻译课程, 是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目标在于: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关于日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进行翻译实践。通过翻译实践, 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书面翻译能力, 以适应实际工作的各种需要。

2.教学问题与不足

2.1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

2.2 忽视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3.企业调研

3.1 调研对象与内容

由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苏昆太及上海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以及服务产业, 从事日商独资、中日合资等单位所需的文秘、人事助理、贸易助理岗位, 因此掌握这些用人单位的需求, 积极地整合教学资源与方法, 以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的客观需求尤为重要。

为此,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从苏昆太沪10家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包括笔者参与挂职锻炼1家, 实地走访3家, 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6家。

3.2 调研结果与总结

3.2.1 人事部门的招聘用人需求

几乎100%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都会使用日语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 他们最看重日语口语以及使用日语待人接物的能力。

3.2.2 翻译部门的岗位能力要求

据统计, 100%的专职翻译人员在平日的工作绝大多数内容是涉及到笔译和口译, 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里还会从事一些其他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例如人事助理、品保助理、文秘等。

3.2.3 调研结果小结

从以上图表, 我们不难分析出, 用人单位在工作中最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尤其是会议与函电的能力。笔者在实地调研考察过程中, 还对学生企业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等企业人员进行了访谈, 听取他们对日语翻译课程改革的建议。

4.基于企业调研的高职日语翻译课改方案

4.1 改革的目标

本次改革, 应以学习者为重心, 一改以往翻译技法、语法知识为重的模式, 将学生的技能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实践, 让学生在亲身体会并熟知翻译的过程中, 熟练掌握翻译技法。

4.1模拟任务教学法

这一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中, 通过实践, 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规律。例如, 在学习会务翻译模块 (4课时) , 由于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真实的企业会议, 心里不自信。要想解决此问题, 首先要带领学生从最熟悉的会议情境入手, 熟练掌握后进一步过渡到企业会议模拟情境中。

在此情况下,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使用日语召开应用外语系表彰大会, 通过会议, 来表彰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优秀学生干部、见义勇为品学兼优好学生等。由于这项会议同学们在大一下半学期都有亲身经历过, 所以回想起来并不陌生。

教师在课堂中如何通过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课堂上要首先用日语向学生提问并引发思考, 会议中应该安排谁是主持人?同学们一致回答, 为应用外语系团总支刘老师。再让同学思考, 主席台上应该安排哪些嘉宾来颁奖?大会开幕应由谁发言?颁奖又是怎样顺序安排?颁奖后应让哪些人发表感言?你作为刘老师, 应安排怎样的会议流程等等。之后, 让学生每10人一个小组, 各自扮演角色, 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任务可做, 真正地参与进课堂中来, 不再一味地感到翻译课枯燥乏味。最后, 选出一个小组进行表演。20岁的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欲望强烈。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并准备会议内容, 就会很想通过表演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结束后, 教师用日语进行鼓励性质的点评与总结, 包括流程的合理性、代表发言的语法准确性等。

通过总结与点评, 以此联系到企业的会议, 告诉同学会议都是有规律和模式可循。相应的, 如果作为多摩川精密电机有限公司的口译, 如何接待青森县总公司的工作人员, 又如何召开相应的欢迎大会?你作为会议的司会, 如何主持这个流程, 作为中方日方的与会人员, 又如何恰当地使用敬语进行致辞等等进一步练习。

4.2 实践交流教学法

笔译环节的教学中, 商务信函是重点。目前各家出版社的教材中, 都已经很详细地总结出各种用途的信函的写法。无论是订单、承诺书, 还是申请书、邀请函, 这些函电应用文有很明确的模板式写法, 没有过难的单词和语法, 只要学会使用其中的固定语句搭配, 并把相应的信息套入模板, 就可以写出来。

但是虽看似简单, 对于从未亲自尝试过的学生来说, 也并非容易。所以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任务摆在眼前带动学生实践。例如在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中, 有一项是安排椿中岛机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村本龙夫先生来我院为本专业学生做相关学术讲座, 如何与村本先生事先沟通好相应的时间、地点, 这看似简单, 好多学生却不知如何提笔。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翻译课本中找到相应的邀请函模板并带领学生通读。分析模板结构。例如信函中应如何称呼对方, 开头应怎样套用固定语句进行问候, 中间怎样交待讲座具体事宜, 最后如何收尾等。通过将学生真实的讲座邀请作为任务, 驱动同学主动参与实践。最后, 让班里邀请函写的最出色的学生, 通过Email发送至村本先生, 这是对学生的努力最大的鼓励与认可。村本先生讲座结束后, 再相应地引导学生撰写感谢信。

5.结语

日语翻译教学 第8篇

关键词:画面直观,辅助作用,多媒体网络,同义词

一、对零起点学生翻译课教学中使用辅助教学的意义

目前, 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有90%以上是零起点, 要利用大学4年的时间能使学生在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达到国际一级、二级的水平, 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外, 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一番苦功。怎样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日语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在尽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是此项研究的主要课题。

以日语专业零起点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 传授知识的范围仅仅限于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利用多媒体及电脑课件辅助教学是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崭新的模式。同时这种教学内容不只限于一本教材的使用, 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 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和掌握、和对教材的理解。积极地利用多媒体组合来优化日语课课堂教学过程, 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 对迅速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课件在日语翻译课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方法

抽象的讲读式方法有时会使学生难于理解。配合翻译课教学我们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并将其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使用特点如下:

1、注重课堂演示

这是为了解决日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开发的一种多媒体教学软件, 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示, 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要求画面要直观, 尺寸比例较大, 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

2、强化自主学习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 能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提供相应的形成性练习供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并设计许多友好的界面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活动。

3、引导模拟实验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 提供可更改参数的指标项, 当学生输入不同的参数时, 能随时真实模拟对象的状态和特征, 供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探究发现学习使用。

4、重点训练复习

主要是通过问题的形式用于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在设计时要保证具有一定比例的知识点复盖率, 以便全面地训练和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

5、选定资料工具

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 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 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配合教师讲解, 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三、课件在日语翻译课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效果

1、突出重点词语的翻译效果

传统的翻译课教学, 一般一教材内容为中心, 重点、难点及文章的要领部分是用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特别是翻译例句的辨析, 在教材中知识用文字的形式体现, 学生印象不深。而电脑课件在屏幕上的展示, 可以将重点部分加黑、加粗或用再通过红线动画闪烁、下滑线等效果显示动态, 学生很直观地发现两者的不同所在。这样, 学生不但可以一目了然, 而且为了强化记忆也可以在复习总结, 归纳要领时可以反复再现。使学生用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直观性教学能使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对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运用动画插图及场景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充分展示复杂的图片、表格、动画甚至影像片断, 这是传统的粉笔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这些动画插图一定要制作准确、清晰、精美, 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所谓语言能力对外语学生而言, 是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音像的直观效果迅速地了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例如“むすめ”和“お嬢さん”等这类的同义词在不同场合的使用, 通过表格的方式归类比较, 就会一目了然, 使学生掌握日语中的同义词对自家人和对外人的不同使用的特点,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增加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之中, 使家学课件发挥了极大的效益。这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电脑教学内容的容量之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四、结语

日语翻译中的转译 第9篇

一、词性的转换

汉语翻译成日语时词性的转换是非常普遍的, 常见的词性转换有动词转换为动名词、动词或者副词转换为形容词或者形容词词组、数量及动量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拟声拟态词等等。

例句1:他具有一种能力, 能从对方含糊暧昧的言语中, 准确抓住对方要说的真意。译文:彼はぼんやりとした言葉からでも的確に相手の言いいたいところをとらえる能力を持っている。原句中“暧昧的”是用来修饰“言语”, 作为形容词使用, 但是在译文中译成了“ぼんや, りとした”这样的拟态词作为连体形来修饰后边的名词, 更形象, 更生动。而且, 原文中的“他具有一种能力”, 在译文中把主谓部分拆开了, 使后边的句子都做了能力的定语, 可以说给人的感觉更地道, 更自然。

例句2:电梯很大, 足可以放下两张床。这个电梯安装在体弱多病的老人居住的大楼上, 是非常周到的。译文:エレベーターは、ベッドが二つ楽々入れられるほどの大きさで、老人に多い病弱な人々の住む建物のエレベーターとして、なんと行き届いていることか。原句中的“大”, 在译文中译成了名词“大きさ”。动词“安装”在译文中译成了“として”。另外原句的“是非常周到的”在译文中译成了感叹句“なんと行き届いていることか”, 这样的语气更加强烈, 详细例子在语气转换中再做说明。

例句3:旅行者们去了“西洋”, 或者是在那里住下来, 那只能说是去了“西洋”的某个国家, 在那个国家住下来了。因为“西洋”这个抽象的概念, 只存在于待在日本的知识分子的头脑里。译文:旅行者が「西洋」へ行く、あるいはそこに住み着くということは、「西洋」なんて抽象的存在は日本にいるインテリのオツムの中以外にはどこにもないのだから、彼は「西洋」のどこかの国へ行って、そこに住み着い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る。“研究”在原句中是动词, 转译成了动名词。不仅如此, 原句中的“因为‘西洋’这个抽象的概念, 只存在于待在日本的知识分子的头脑里”在翻译时非常巧妙地译成了“「西洋」なんて抽象的存在は日本にいるインテリのオツムの中以外にはどこにもないのだから”, 把原句中的“概念”省略掉, 直接变成了动名词“抽象的存在”。

二、句式转换

日语的连体修饰结构允许连续好几个很长的连体修饰语出现在被修饰语之前, 在文学作品中常会碰到这种句子。相形之下, 中文不允许被修饰语之前出现连续好几个很长的连体修饰语。如果把被修饰语当主轴, 把连体修饰语的部分当附属来看的话, 日语偏好【附属+主轴】的形式, 汉语则偏好【主轴+附属】的形式。还有汉语有一种句式, 同一动词后边可以同时有两个宾语。日语当中就没有这种句式。所以在翻译时必须加以调整。

例句1:老人两眼凹陷, 驼着背, 看起来衣衫褴褛。译文:眼の落ち窪んだ、猫背 (ねこぜ) のとなく見すぼらしい老人だった。原句是【主轴+附属】的形式, 而在翻译时却译成了【附属+主轴】的形势。原句中的“两眼凹陷, 驼着背, 看起来衣衫褴褛”, 翻译时译成了“老人”的定语。

例句2:生肖, 是记人的生年所属的动物, 也叫属相, 因有十二个, 故称十二生肖。即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译文:干支—中国では「生肖」あるいは「属相」といっていますが、人の生まれた年を十二種の動物に当てはめたものです。即ち子 (ね) 、丑 (うし) 、寅 (とら) 、卯 (う) 、辰 (たつ) 、巳 (み) 、午 (うま) 、未 (ひつじ) 、申 (さる) 、酉 (とり) 、戌 (いぬ) 、亥 (い) 。十二支ともいわれます。这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语序和语态都做了一些调整。原句中“是记人的生年所属的动物”翻译时转换成了被动句“人の生まれた年を十二種の動物に当てはめたものです”, 而且还增加了“十二種”这个词, 使意思更加明确完整。原句中的“故称十二生肖”也译成了被动句“十二支ともいわれます”, 并且语序调到了最后。翻译后的句子读起来更流畅, 意思更清楚。

三、语态转换

汉语翻译成日语时可能会涉及到很多语态转换, 比如主动与被动间的转换, 主动与使役间的转换等等, 这和汉语与日语各自的语言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就举例来说明一下:

例句1:苹果种植在北方寒冷的地方, 青森县和长野县作为苹果的产地非常有名。译文:リンゴは北の寒い地方で作られ、青森県と長野県が、その産地としてとくに有名です。这个句子就做了一个主动到被动的转换。原句“苹果种植在北方寒冷的地方”, 是主动句, 但是在译文中译成了“リンゴは北の寒い地方で作られ”。

例句2:刚刚感到终于暖和起来了, 今天早晨突然又下起春雪, 叫我吃了一惊。译文:やっと暖かくなったかと思うと、今朝は突然の春の雪でびっくりした。原句中的“叫我吃了一惊”, 是使役句, 在译文中译成了“びっくりした”这样主动句的形式, 这样使整个句子都保持了主语统一。除此之外, 这句中“突然又下起春雪”, 本来是个动词句, 在翻译时译成了“突然の春の雪で”成为了原因状语从句, 也是做了一个句式的转换。

例句3:因为我的父母都去世了, 本来想着投奔亲戚, 但是直到昨天, 我到处寻找, 都没能找到亲戚家。你们能暂时收留我一段时间吗?译文:私は両親に死に別れましたので、親類の世話になりたいと思って出てきたのですが、昨日まで、あちらこちら探しましたが、どうしてもその家がわかりません。しばらくこの家におい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在这句话中的第一句, 就是把原文中的主动句“我的父母都去世了”, 翻译时为了保持主语的统一性, 就翻译成了被动句“私は両親に死に別れました”。最后一句“你们能暂时收留我一段时间吗?”本来主语是“你们”, 但是在翻译时译成了授受句, “しばらくこの家におい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主语换成了“我”, 这样就更能体现出主语从对方那受到某种恩惠而表达感谢之意。

四、语气转换

在翻译时为了更好地表达说话人的感情, 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语气转换, 比如反问句与肯定句之间的转换就是最常用到的。

例句1:休息, 连个凳子都没有, 怎么休息。译文:休みもうったってベンチもなにもないよ。原句是反问句, 但是在翻译中译成了否定句。

例句2:从很早以前, 人们就想方设法改变天气。译文:昔から、人々は何とかして天気を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かと考えてきました。原句是肯定句, 在翻译时译成了反问句, 语气更强烈。

例句3: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进一步发展中日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为维护亚太之间的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译文:私たちは互いに手を取り合って、中日両国の善隣友好関係をより一層発展させ、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の平和を維持するために、大いに力を尽く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か。原句是肯定句, 而在译文中转换成了反问句, 这样呼吁的语气更强, 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之, 翻译是门科学又是门艺术。运用好转译这项翻译方法, 充分考虑到以上介绍的各种转换, 就可以使你的翻译更加准确到位、形神兼备。

摘要:在外语的学习中, 翻译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翻译有很多翻译方法, 今天就转译来做一下介绍和分析。本文将具体解释转译的定义, 介绍转译的方式。通过例句来具体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转译的运用。

关键词:转译,转换,汉语,日语

参考文献

[1]王二贵.新日本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2]唐磊.标准日本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3]谭晶华.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5.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日语翻译;翻译方法;基本条件;策略

一、做好日语翻译的条件基础

(一)要具有优良的日本语语言水平

想要顺利、有效的进行日语语言、资料翻译,翻译者应首先具有良好的日语语言能力,不然,就会难以透彻的理解原语言词汇的实际意义及其修饰方式,更无法有效理解原语言的语法类型和语法作用,进而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把握原语言的内涵和价值。

(二)具备相当的母语水平

对于译者而言,良好的母语表达能力是其有效、精准再现日语译文内容的重要基础,对自身母语的精准把握是其有效表达原文内容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翻译者连自己母语的修饰和表达技能技巧都不甚了解,那么其就会很难对日语原文内容形成透彻、深刻的理解并进行有效、精准的表达。因而,日语翻译与母语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母语语言能力较高的翻译者,才能更快、更准确的用母语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式将原文进行准确的表达,也只有这样,翻译者所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既有“形”,又有“神”,才能满足通顺与忠实高度统一的翻译要求。母语水平不高的译者,在遇到翻译难度教导的译文时,很容易因生搬硬套和不知所云而让译文生涩难懂、趣味全无,进而无法实现预定的翻译效果。尽管母语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进度和翻译质量,但母语能力的提升也是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而实现的,需要译者在持续的学习中逐渐提升母语能力。

(三)丰富的知识储备水平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日语翻译,只是做好上述两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译者具备丰富、多样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广大青年学生,在日语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大量猎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国内外信息,用丰富的知识为自己的翻译工作奠定良好的储备基础。我们大家都指导,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和日本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交流源远,两国的许多领域都同根同源,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的一些领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实质和内涵却是想通相似的。因此,广大青年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和积累上述知识内容,自己只有积累相当的知识后,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这样所翻译的东西才能既有质量,又具效率。

二、做好日语翻译的重要条件

翻译不仅是一项技能,而且也是一门非常深厚的学问。一个优秀的翻译必须具有良好、充足的翻译技能技巧,且能对此进行灵活、多样的应用。

(一)对汉、日语言规律形成明确的认识

尽管汉语和日语具有相同的语系属性,既两者都属于汉藏语系,但两者的语言规律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汉语和日语的不同语言规律形成清楚的认识,对两者之间的规律特性做到烂熟于心,就能让所翻译出来的东西既具有原文忠实度,又满足汉语语言的基本语言习惯要求。例如,日语的谓动、句意的肯定和否定一般会在句未出现,比如,“私は会社に行きません”(我不去公司),在日语中,动词往往会被放置在后边,“ません”这一具有否定意义的部分则会被放置在句未。同时,需要尤为注意的是,日语“格助词”的用法相当丰富,有的能用以表示原因;有的能用以表示动作发生地点;有的能用以表示动作方式,而汉语中则基本没有类似的表达方法。另外,日语的时态也多种多样,且时态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变化的词形来体现,例如,“た形”、“て形”等。而汉语中这种类型的词汇变化方式则相对较少,一般只是通过加一些副词来表示时态的变化。

(二)学会抓关键词

句子的构成在于词汇,文章的构成在于句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时只要能抓住每个句子的重要词汇信息就可以捕捉这句话的关键信息,坦白而言就是,强化学生的关键内容捕获能力,训练学生从杂乱的内容中迅速、有效的获取事情的发展信息,例如,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人做的等,而后进行时间、地点、结局信息的推敲。把这类关键信息作为重点,给予一定的筛选优先性,而后在通过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搭配等把这些“重点”进行结合、进行连接,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就会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三)将长句的翻译技能技巧作为翻译的关键

对于译者来说,长句的翻译是翻译工作的重点,也是翻译的难点,再加上日语往往会省略主语和宾语以及后置谓语的原因,日语的长句翻译更是困难。因而,对此类句子的翻译离不开一定翻译技巧的支撑。常用的日语长句翻译通常是:

第一,并译。所谓并译就是用几个短句合并进行长句翻译的方法。这种技巧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根据短句的实际内容和相关关系进行译文组合,而不是机械的根据原文的句式特点进行死板的翻译。这种方法对于因果、转折、中顿和并列等关系的长句翻译来说非常有效。

第二,拆译。拆译又名“分译”,是日语长句翻译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技巧。在日语长句翻译时,我们可以将句式的原有结构打破,根据实际情况将原句翻译成多个句子。因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原句式长短和结构进行翻译,所翻译的译文往往就会产生混乱逻辑的问题。因而,在修饰成分较多、句式结构较复杂的长句翻译中,我们最好将原文分解为多个汉语短句进行翻译。

第三,删译和增译。在日语长句翻译时,有时为了让译文具有更高的客观忠实度,能更好的符合汉语的相关语言习惯,我们可以减掉或加上部分原文中多余的、没有的和可译可不译的句子和词语。

第四,倒译。汉语和日语由于语言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的差异,在翻译时,两者的语言顺序可以互相调换,这类翻译方法在日语小说翻译中比较常用。

(四)重视逻辑思维

逻辑是语言翻译的指向灯,只有掌握良好的语言逻辑能力,译者才能明白哪些句式具有潜在内涵蕴藏,哪些部分需要推敲、估量。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主要是语言中个体思维方式的反映,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因而,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逻辑内在。作为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语言逻辑是随着逻辑思维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的。在汉语-----日语互译中,所谓的翻译逻辑思维就是根据原文句式的客观逻辑关系(包括隐形的和显性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译文句式的结构安排和层次处理的方式。翻译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够帮助译者完成两大任务:其一,理解分析;其二,综合表达。逻辑分析是一个追踪原文逻辑思维方式的逆向过程,他能有效帮助译者进行原文特定语境内涵的获取,主要在原文理解阶段存在。逻辑综合是译者进行原文逻辑关系表达和语言结构选择的一个过程,主要存在于译文组织和原文表达阶段。逻辑分析和逻辑综合交叉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们都知道,谓语是日语语句的核心,句式中各种修饰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突出往往都是围绕谓语来表达的,因而,句子的逻辑关系相对较为清晰;就表现形式而言,日语从句一般都是通过接续助词和格助词等引出的。而注重意合的汉语则主要通过节构式的时间顺序进行语言表达,因而,汉语的语义关系更为隐含,且并列关系的短句比较常用。这决定了汉语----日语互译中逻辑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逻辑关系的把控对译文忠实度和通顺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总之,想要做好日语翻译,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母语能力和较高的日语语言技能,这是翻译的基本条件,是一个译者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当的语言翻译技巧和逻辑分析以及逻辑把握能力,并能灵活的进行表达,这有这样,译者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合格的译者,才能获得“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参考文献:

[1]赵立红.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日语翻译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5).

日语翻译教学 第11篇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的构成有三个要素,即本体、喻词和喻体。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是指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是指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例如:水晶のような透き通った白い玉。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透き通った白い玉”,喻词是“ようだ”,喻体是“水晶”。

二、日语中比喻的种类

日语中的比喻主要有“直喩、隠喩、換喩、提喩、引喩、風諭”等6种类型。具体来说:

“直喩(明喩或シミリー)”是指使用“(まるで·あたかも)~のようだ(ごとし、みたいだ)”这样的句型,将比喻的事物明确地展示给读者的比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例如:赤ん坊の肌はまるで綿飴のようにふわふわだ。其中本体是“赤ん坊の肌”,喻体是“綿飴”,比喻词是“ようだ”。

与“直喩”不同,“隠喩(メタファー)”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段,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例如:あたりは一面の火の海だ。其中本体是“火”,喻体是“海”,比喻词是“だ”。

“換喩(かんゆ或メトニミー)”是用与本体有很大关系的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段。即,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在这种比喻形式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如:バッハが大好きだ。这里只有喻体“バッハ”。“バッハ”指的是“バッハ”的作品。

“提喩”是指用下位概念来代替上位概念,或用上位概念来代替下位概念进行比喻的修辞手段,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全く、情けない男だ。这里只有喻体“男”,用其(上位概念)代替了某一个男性(下位概念)。

“引喩”是引用故事、谚语、名人名言等作为喻体间接地表现本体的修辞手段。例如:人間と一口に言ってもいろいろな人がいます。たとえば、年齢を聞いても、正直に答える人、鯖を読む人、大体の年齢しか答えない人とさまざまなタイプの人がいます。其中喻体是“鯖を読む”。

三、日语比喻句中喻体的翻译

如上所述,根据比喻种类的不同,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不一定同时出现,但比喻句中喻体是必须出现的,不然这个比喻句就不能成立。因此,要翻译好日语中的比喻句,翻译好喻体很关键,而好的翻译应该做到使译文能够忠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此,对于日语中喻体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直译

比喻的心理基础是联想。由于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具有客观性,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人们,必然对某一事物、现象有类似的认知经验,把它们与某些品质、特征联系起来,产生共同的联想,因此,中日两种语言中存在完全对应或基本对应的比喻就不以为奇了。在这种场合,翻译时,只要采取直译的方法就可以了。如:

(1)風のような速さで飛んでいく。(像风一样的速度跑着)

(2)死んだように静まりかえった。(想死一样寂静)

(3)水晶のような透き通った白い玉。(像水晶一样透明的白玉)

同时,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日本长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比喻都使用源自中国的历史典故作喻体。如:用“鶏を割くに焉ぞ牛刀を用いん”(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情无须用夸张的方法,要用适当的方法;用“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比喻被敌人包围,孤立无援;还有“青は藍より出て藍より青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等,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用中国的典故来翻译。

2. 意译

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联想也不同。人们运用比喻总是拿自己熟悉的事物做喻体。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为了收到等效的效果,就应采取意译的方式。

(1)汉语中有对应意义的喻体

虽然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中国和日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会不同,但是,在思维上仍存在许多共性,而表现在比喻上,就是用不同的喻体表示同一喻义的情况。例如:

(1) 北川幹事長は「自民は腐っても鯛。各地域に根付く支部組織は民主と比べものにならない」といった。(北川干事长说:“自民党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本党扎根在各地的支部组织都无法与之相比。”)

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对日本的影响之大。因此,在日语的比喻中,以与大海有关的事物为喻体的比喻比比皆是。与此相对,中国地处内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主要依附在土地上。因此,以陆地上的事物做喻体的比喻很多。在比喻曾经强大的人、物虽然衰亡败落,但也比一般的强,日语用“腐っても鯛”来比喻,因为鯛鱼在日本是吉祥之鱼,高蛋白低脂肪,称为白鱼之王,即使不新鲜了,也仍然比其他鱼好。而汉语则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表示。

(2) わたしたちはこれから自分の目で評価すべきだ。値段が高いから、このブレンドだからっていう事で信じる時代はお金を湯水のように使えた時代のものです。自分の目で感じ、それを納得できればそれでOKなのです。脱ブランド宣言!(我们今后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评价。在可以挥金如土的时代,我们会相信被人说的因为是这个牌子所以贵之类的话。但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来感觉判断,只要自己接受就行了。这就是拜托名牌宣言。)

日本水资源丰富,日本人爱洗澡世界闻名,他们比喻奢侈浪费时就用“湯水のように使えた”,而农耕大国的中国则形象地使用“挥金如土”比喻。因此,在翻译时,应翻译为“挥金如土”。

(2)汉语中无对应意义的喻体

「人間と一口に言ってもいろいろな人がいます。たとえば、年齢を聞いても、正直に答える人、鯖を読む人、大体の年齢しか答えない人とさまざまなタイプの人がいます。」(说到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如询问年龄时,有老实回答的人,有打马虎眼的人,也有只回答大致年龄的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青花鱼容易腐烂,因此必须快速点数,这就容易出错,即使虚报数目,也不易被察觉,用“鯖を読む”比喻在数量上搞鬼。而在汉语中则很难找到与此完全对应的比喻。在翻译时应采取意译,用尽量简练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以收到等效的效果。联系上下文,这里的“鯖を読む”应是不老实回答、虚报岁数的意思。翻译为“打马虎眼”,既简练又等效。

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在将日语中的比喻句翻译为汉语的时候,也应充分发挥原文中比喻的作用,以收到等效的效果。要想收到等效,就应该把握好喻体的翻译。能完全对应的,就可以采取直译。但是由于生活坏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也有不能完全对应的,就需要采取意译的方法,从而达到等效。

参考文献

[1]汪铁萍.日汉语比喻修辞的比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1995, 5.

[2]杜英起.汉日比喻形象的民族特色.汉字文化, 2001, 4.

[3]时田昌瑞.岩波谚语辞典.岩波书店, 2001.

上一篇:自动机械停车库下一篇:人力资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