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2024-06-29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精选12篇)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1篇

对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而言,就是要在高师院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发展共同体,确立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共同目标指导下,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共生共长的关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及任务,提出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根本,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明确提出,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应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即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念协同,探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

以地方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增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辐射效应。实验区既是集团内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高校与高校、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以与高校所在地政府签订基础教育改革与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在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着力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持续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高校、地方政府、中小高师院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与理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优势,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实践基地优势,整合各部分的优势资源,旨在培养师德师风高尚、教育信念坚定、文化底蕴丰厚、知识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实践反思敏锐、专业发展自主的创新型中小学教师人才。

以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平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和以人育人的理念,深入推进以“师生关系为媒介的教学”,推动师生积极互动,在对话中促进理解,在对话中深化合作,在对话中促进学生发展。积极推行平等式教育和交互性学习改革,深入推行师生互动式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主动求教意识,督导师生积极联系与深入接触。

二目标协同,优化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与地方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相协同,培养方案按需定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与高校教务处和各专业负责人联合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遵照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及时修订或部分调整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高师院校本着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师德教育为先,坚持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相通相补,成人教育与成材教育相辅相成,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相通,学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促相生,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连相助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师教育专业职业品格培养类课程与职业能力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各类课程与教育见习实习的互动。

2011年,教育部提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等措施,并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系列文件,对教师培养、准入、培训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规范,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掀起了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

高师院校应合理设置各模块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实效性。依托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安排教育实习、见习时间,设置“教师职业体验———教师职业认识———教师职业规划”等系列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和知识领域。

打造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套餐”,开设多个系列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了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文件,支持与推动学生开展项目推进性学习、产品研发性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习,鼓励和督促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中小学等实习和实践基地,促进与推动学生开展学科交叉实践、探究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

三资源协同,提升教师教育创新能力

与地方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相协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的纵横拓展。充分利用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地方政府及地区中小学应积极参与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实行地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挂牌制度,建立“师徒制”,对高师院校的实习生进行全程指导和实践考核。

高师院校应与地区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发研制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教学案例、高师院校管理案例、名师教学实录,各种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竞赛课等的实录。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高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平台,有效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从师任教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和“大创计划”项目为抓手,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重点,以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遵循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培养,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大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注重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提倡开展“服务性实践”,鼓励学生走进社区,通过为基层社会提供支援和服务,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力度,探索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坚持专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一体化建设,发挥基地的创业培训功能。加强基地管理,通过规范运行、年度评审、定期回访,使基地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成为学校开放办学和与就业单位联系的有益纽带。

四师资协同,拓展教师教育服务空间

与地方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相协同,实现教师教育改革的双向互动。以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为示范,推动高校“双师型”教师教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有效增强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高师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指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尤指学科教学法课程,该课程的教师是理论专家的同时,还应该是经验丰富的、中小学相应学科的优秀教师。

应出台指导性文件并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定期、长期深入基础教育课堂,听课、评课,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需求规格,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增加其对基础教育岗位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培养一批骨干型“双师型”教师。同时,高校应该设立“学术活动月”,广泛聘请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学术座谈,并吸纳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参与高校教师负责的相关教研、科研项目,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注重加强与地区中小学之间的相互深度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中小学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往来。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承担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干部培训指导及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并为中小学校长提供考察学习机会。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请各位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积极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承担高校本科生及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指导、论文指导及部分授课任务,让广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更加了解一线,与一线保持零距离。

注释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2篇

民乐职教中心韩起银

“十一五”以来,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全市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此,张掖市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的办学宗旨,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培养高素质的新兴产业大军,服务产业发展。随着张掖市区域经济尤其是河西新能源基地发展步伐加快,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各职业学校应跟着我市“两新一特”(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针对新兴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产业发展。

一要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国家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整合、重组和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数量充足、能支撑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要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按照企业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虚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要适应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课程和教材,培养一批基础性技能型人才。

四要跟踪现代服务业调整、升级与发展趋势,特别是为跟进打造 “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金张掖旅游地的发展步伐,应对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特别是新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高标准安排课程内容,有效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培养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2、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企业需求。近年来,全市在河西走廊通道经济和战略走廊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条件更为优越。对此,我们要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二是探索设备共享、联合科研、联合生产的运行机制,创造条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在人才培养培训中心的基础上,使中职学校成为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推动校企合作双赢,把校企合作推向更深的层次。

3、培养高素质的农村适用人才,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一要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二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要强化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四要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五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县市区以职教中心和乡镇、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阵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培养高素质的新生劳动者,服务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和谐社会,都必须首先解决好新生劳动者的转移和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方针不动摇,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再走向

社会,同时要积极扩大服务面向,广泛招收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在职职工等入学,以劳动部门为主体,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联合动作的机制,加强对社会人员的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提高社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确保他们进得来、学得好、能就业。

5、服务学生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一要以加强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为导向,以加强职业指导为重点,以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抓手,逐步完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二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三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对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其工作经历和业绩可作为优先录取的条件之一。

6、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全市职业学校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全市社区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统筹依托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加强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开展教育培训服务的全民学习,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在内的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成人继续教育。二要主动出

击,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建立企业职工教育工作联系点,推动企业依托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企业教育培训中心,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三要加快推进成人继续教育资源建设,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在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举办相关的评价、交流、推广活动,逐步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有特色、广覆盖的优质学习资源,创建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教育公平的砝码,全民进步的阶梯,终身学习的平台,劳动者的补给站”。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3篇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几年来,我们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广泛宣传,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培训活动自产自销

这是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最方便、最经济,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茅山风景区人才资源库,并聘请了27名兼职教师,成立了“百姓讲坛”讲师团、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活动机制。目前,我们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让我们兼职教师队伍中种植养殖大户授课,通俗易懂,有针对性,效果好。“百姓讲坛”讲师团中有茅山道教文化研究室的专家,有新四军纪念馆中的研究员,有卫生院的知名医生,有学校的知名教师等,“百姓讲坛”每期都能吸引很多听众。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五行操、书法班等都形成了固定教育时间、教育形式。此外,由社区居民指导的剪纸、电脑入门、十字绣等教育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各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老年人健康保健教育、青少年的校外辅导站工作在各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面开花,最大范围地扩大社区教育涉及的面。

二、教育师资资源共享

社区的教育师资资源毕竟有限,层次不高,影响也不大。要想让更多的居民看好社区教育,吸引他们的眼球,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与有关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市社区学院的“市民讲坛”讲师团、句容中专校、镇江机电高职等单位都保持着密切联系,有需求时能很方便地请到高水平教师。另外,景区的失业人员培训、创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致富工程、科技入户等都在我中心找到了落脚点,这些培训都由相关部门聘请有资质的教师授课,教学效果显著,社区居民易于接受,成为推进社区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专题培训合作互惠

互惠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有效途径。我们与有需求的企业、单位积极联系,帮助他们完成相关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企业、单位只需要负责一些办班成本,不需要操心就可以完成培训。我们先后为东进林场、新四军纪念馆、村会计、计生干部等进行过系统的计算机培训,为三产公司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为景区的餐饮业服务员提供岗位技能培训等,得到了这些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也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句容市社区学院组织的“市民讲坛”也经常深入到基层,是一种合理整合资源、实行菜单式教育、达到提高居民素养的很好的教育载体,为社区居民送上了高层次的文化大餐。

四、信息教育网络传播

在信息化社会,成人获取、利用和加工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网络又是人们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方便的渠道。中心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开通建设了社区教育中心网站(mscjzx.jre.net.cn),方便社区居民浏览学习。网站除组织机构、社区风采外,还专门辟有社区教育栏目,现有茅山文化、农村实用技术、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等多个学习栏目。

几年来,茅山风景区社区教育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人、财、物实际状况,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努力构筑立体式教育网络,受教育面更广,居民选择学习更自由,教育效果也更明显,终身教育思想在我街道的传播也更迅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正在广大居民中逐步形成。

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与地方高校转型 第4篇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时期,面临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和产品科技含量等因素形成的“倒逼机制”,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以知识科技为代表的经济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教育之上,教育应该为经济社会承担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高校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自身具有直接服务经济的功能,但教育与经济相脱离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地方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与地方高校转型的相关问题。

1 研究目的

以培养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提高学校支撑企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健康发展。这里的转型不单单指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还包括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一方面抓内涵建设,即“巩固成果,充实内涵,筑牢基础”;另一方面抓质量提升,即“提升质量,提升水平,提升实力”。实施质量提升、协同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强校、科学管理、基础设施、大学文化及党建创新等内涵发展“八大工程”的战略任务,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从而带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

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发达国家都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整,通过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切调整与匹配,前后经历了多元化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发展阶段,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了有力的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多元化扩张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在横向整合阶段,侧重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横向合并与重组,优化教育结构;在纵向整合阶段侧重于强化“双元”结构(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间的联系。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为“双元”结构,高等学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

2.2 国内:

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个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引导一批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大部分专业,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他表示,对于要转型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的独立学院,国家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高校,也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等学校。目前已有130余所高校提出了试点转型的申请。

3 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3.1 和谐联动。

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教育事业发展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要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接,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二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妥善处理好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融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相互促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2 开放包容。

一是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建立起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合理、服务对象宽泛的开放式学习培训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企业、社区的开放共享。二是致力于创建大教育的格局,使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得到推进,教育自身的服务能力得到优化。

3.3 主动高效。

一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地方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知识服务。二是服务机制灵活高效。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必须能快速把握经济社会的需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企业需要、灵活高效的教育服务机制,灵活快速应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和知识培训服务。

4 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4.1 形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与应用型科技大学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提高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的实效性,着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修订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学科专业+企业群”机制,搭建校企战略合作和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探索专业与企业联盟共建、联合培养学生的相关途径。力争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

4.2 形成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提升教育的知识贡献能力。

以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为重点,通过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学管理等,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以学生全面发展、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服务专业的思想,处理好课程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考试制度;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管理手段、评价机制的创新,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加强毕业设计教学,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和实践内容,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联合指导毕业实习与设计。加强与企业对接,将企业的需求嵌入教学内容中,科学设计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着力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创业创新与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将创业创新教育与教师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相结合,与专业教育、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4.3 形成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的学习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加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以学科基础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重点,确保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加强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管理,力争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推免权。构建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现场实训(实战)三位一体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分类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推进博士、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引入高水平网络课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实行产学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

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工程。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省、校、院三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个性化培养,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和创业项目资助体系。强化学位论文的质量导向,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专项评估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学术交流。

按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制订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办法,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的办法,形成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定期开展研究生教育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自主调整学位授权点,不断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

5 地方高校转型对策

5.1 政府定位和角色转型:

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首先,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政府统筹产业行业发展,建立教育、人力资源、发改、统计等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路径,通过试点出模式、出经验。其次要引导行业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发挥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在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出台有利于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教育立法和鼓励政策。

5.2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按照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巩固和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3+1”培养模式。强化顶岗(盯岗)实践,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5.3 教学管理转型:

创新教学管理,修订完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明确导师的职责,加强导师对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

5.4 监督保障体系的转型:

加强内部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质量工程。建立黑龙江省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对于学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考核,并定期发布考核结果和预警信息。

5.5 科研转型:

坚持协同创新和特色发展战略,显著提升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引导教学科研骨干、科研院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科研平台的联合共建和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6 学校社会关系的转型:

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一是制定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引导或要求企业进入高校,强化企业与高校合作育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同时促进校企双赢;二是转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更多服务学校和企业,成为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

5.7 师资队伍转型:

进一步推进知识技术更新和人才实践锻炼工程。深入落实青年教师实践锻炼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到名校名企盯课挂职研修计划、国外访问研修计划、完善和落实“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丰富实践锻炼内容,确保实践锻炼的时间。要加强考核,强化实践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工程。树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工作理念,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政策。

5.8 学校管理转型:

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焕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学院运行”的“六位一体”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体系,深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6 案例分析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向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煤炭产业发展相融合,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全面增强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建设煤炭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验实训基地,为当地企业提供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受到当地企业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6.1 项目基本情况

煤炭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验实训基地,是在已有实习、实验、实训平台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建设思路,围绕煤炭产业链与创新链,覆盖煤炭资源勘探、安全开发、转化利用、生态环保等主干专业群,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实习实验实训基地。该基地由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部分组成。其中,校内基地由公共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实习中心四部分组成;校外基地由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基地组成。

6.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煤炭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验实训基地的土木工程建设包括综合实验楼建设、模拟矿井建设、现有工程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扩建三部分。

6.2.1 综合实验楼与模拟矿井建设

综合实验楼与模拟矿井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采用一体化设计。其中,地上部分为综合实验楼,地下部分为模拟矿井。综合实验楼内含有实习实训中心。

工程总投资为1.3亿元,全部为学校自筹。

6.2.2 现有公共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扩建

现有公共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始建于2006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面向全校55个专业2万余名学生开展86个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工作。为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规模扩大的需要,通过改造,扩展工程实训中心用房面积2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900万元。

6.2.3 实验中心建设

实验中心建设包括两部分,一是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扩充,二是新建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购置。共需资金7986.22万元。

6.2.4 实习实训中心建设

实习实训中心建设主要是对公共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实习中心所需的仪器设备、设施、软件等进行购置与开发。共需资金7813.78万元。

6.3 校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主体依托校企产学研基地,该部分建设主要是对已有的四个产学研基地进行仪器设备扩充,共需资金200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6.4 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6.4.1 项目为学校带来的效益

实施产教融合,企业的参与,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了解矿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用人的新标准,从而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能力训练,使人才培养更贴近矿业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6.4.2 项目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由于学校过去在人才培养上与行业和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过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招揽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上不对接,使得企业作为社会用人单位,不得不进行“补救式”的岗前培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学校通过建设系列化的实习实验实训基地,模拟生产实际开展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校有条件按照矿业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同时基地也可以成为矿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推动矿业企业寻求新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提高矿业企业的竞争力。

6.4.3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践条件的改善,可以使学生受益面达到90%,就业质量提高30%,使学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据统计,本科生毕业率平均为99%,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9.6%,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72%,每年有15%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7 结束语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成效,本课题旨在树立一种意识,指出一个方向,提出一点想法。在国家大力倡导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各高校的转型势在必行,如何转型,向哪转型,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理念和实践上的创新,将黑龙江省内的各地方高校进行分类研究,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的思路和模式。

参考文献

[1]孔永生,王满新,王艳玲.加强区域教育合作,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10).

[2]华长慧.关于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9(02).

[3]车福田.地方高校加强区域教育中心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6).

[4]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J].教育研究,2009(02).

[5]王骏飞,李孝东.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6(5).

[6]王骏飞,李孝东,付明.曹景萍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规范化管理及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6(4).

[7]王骏飞,王亚辉,付明.曹景萍浅谈高校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策略[J].经济师,2015-09-05.

[8]王骏飞,高校质量工程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6(18).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5篇

本文结合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应用转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并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用转型。

一、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实践技能,能在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从事服务、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并能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体化”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有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其中,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开设了师范专业通识必修课,包括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师职业素养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师语言方面的课程;专业课中除了设置专业核心课外,还设置了专业选修课并分了3个模块。模块1是旅游服务与管理,模块2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模块3是旅游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增加了课外特长学分,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二、建议与对策

(一)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准确进行应用转型定位

定位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和基础问题。通过四年的实践,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优点,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与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关。在广泛调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所需的旅游人才类型,研究各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点,分析本专业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与教训,并对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师状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尺、以专业结构优化为重心、以切实服务区域发展为追求的转型发展模式,实现由专才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走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的道路。

(二)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

根据湖北及黄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旅游人才“应用型”特征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在湖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先行先试,提出创新构建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的实施路径,即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素质”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

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答了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培养出怎样的人的问题,能不能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校企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双师型”的师资建设,地方性特色突出的教材建设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变。解答的是怎样培养的问题。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并重,要求教学时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而是需要指导学生怎么去做,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会讲,还要会做。“大专业、多方向”,“宽基础、活板块”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突出的教学体系。是以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主体,其他相关专业为补充。比如语言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地理学、地质学、美术学等,特别是与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专业,要增加相关课程设置。

(三)转换培养体制,支撑地方院校旅游专业应用转型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地方经济;专业设置;专业群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设置,是指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高职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的一种教育。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职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解决高职教育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社会需求和教学工作之间的纽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具体体现。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它的设置必须与社会产业、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集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教学于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专业设置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着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它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学校办学综合效益举足轻重的核心所在。研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有关问题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有关问题,是指导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现有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1、商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是随着经济发展形态的变更和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技术由于简单,知识含量少,通过模仿实践以及口耳相传的经验传递就可以掌握,因而区域经济并不明显地需要高职教育所提供的技术与智力支持。此时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尚处于一种较为疏离的状态。在工业经济时代,大机器生产迫切需要掌握机械原理和生产技能的大量劳动者,单纯世代相传的经验,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以培养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信息和技术这些无形资本将取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各种有形资本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不仅可以而且必须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由于高职教育具有面向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突出特点,因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高职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将会出现“革命性”的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高职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高教管理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高教管理体制也呈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这种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一方面,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实行统招统分政策,也使得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中等教育的水平,高职教育还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并没有独立出来,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它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互动关系尚未形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地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育人与科研活动更直接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高职教育被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3、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首先,地方经济对高职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地方经济可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高职教育要从所在地方得到办学经费和资源,并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决定着高职教育的体制和结构等。地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不是在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这为高职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高职教育在多方面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无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直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无疑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佳中介。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技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

1、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只有适应地方经济要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才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研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离不开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发展等特点和趋势的研究。2006年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将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提出了广东重点发展的九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森工造纸、医药、汽车,预期2010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7.6%。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分别为58.5%、

10.4%和8.7%。2007年5月珠海市政府公布的《珠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和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在阐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时,都提出了主要发展的六大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外包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制造业(重点发展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产业)。所有这些,将导致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职业和岗位变化更加频繁,个人择业、创业的自由度日益增大,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广东的高职院校能否做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明智、科学地选择专业是关键,只有科学设置满足社会变化需求的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布局应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设置的专业之间的联系状态。学校内部专业结构不同,其效益也不同,这是决定学校如何调整内部专业结构的主要依据。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也随之调整,这势必要求专业结构也及时作出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之所在,也就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之所在。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从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设置一些适应地方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目标。此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应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及各类专业建设的产出效益,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实现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间的合理布局,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专业使之成为优势专业,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专业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显著成绩,这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四、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个案对专业设置和布局的思考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制造、土建、财经、公共事业、旅游、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传媒等九个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技术门类,43个专业。虽然学校在专业开发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专业设置和布局中仍存在不足。如:专业布局仍须完善,同一类专业在不同的院系开设,造成了师资和实验(训)室的重复建设,难以形成专业优势,浪费了教学资源,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专业结构尚欠合理,与广东核心及支柱产业和职业对接的专业开发不够。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针对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1、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以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正是由于这一重大区别,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自身规律。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学校属性和区域优势,根据学校的办学基础,合理布局专业。首先要认真研究市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弄清与高职教育发展相关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使专业的规划与经济结构在相互联系中达到最佳配合。鉴于学校位于广东,在广州和珠海都有一个校区的背景,学校根据广东的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广州市、珠海市的产业结构和学校的实际,选择电子信息类和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作为主体专业,能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确保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选择与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的专业和制造类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更能成为科技职业院校的标志。其次应准确定位。在规划专业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应广东的产业结构要求;在办学规模上,适应广东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在培养规格上,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产品的技术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此外,要大力打造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先进的设施与良好师资的“两翼”。双翼齐飞,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根据广东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学校实际构建若干专业群。

对高职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内的专业应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共同的课程内容、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共同的师资队伍和共同的社会联系背景等属性。我国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学校以高职专业目录的二级类专业体系作为划分专业群的主要依据,根据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以服务广东经济为目标,围绕广东核心和支柱产业的相关产业链、职业岗位群或学科基础构建构建计算机、电子信息与通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艺术设计、财务会计、工商管理与市场营销、语言文化类等七个专业群。以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会计电算化、商务电子、文秘等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带动七个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起一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体系,形成学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和专业特色及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知名度。

3、专业结构和布局与广东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得地方者,得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工作思路。首先,学校在专业布局上要体现与广东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状来进行专业建设:一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继续保持、发展已有的优势专业,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围绕广东核心和支柱产业设置新专业,拓展若干具有潜在实力的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广东经济发展服务;三是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使专业结构与布局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性调研,采取客观务实的态度,以市场导向的姿态进行全面分析,在对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优势和特点分析,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或专业群构成分析,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形成学校专业建设的特色提供借鉴。建设好主体专业和优势专业,培育打造好特色专业,以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

[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8070900060)]

(李桂霞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教授:康思琦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张一非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海丰,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5)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7篇

一、地方本科院校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是地市以调整、合并、扩展或“专升本”等方式形成的具有地方特性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为区域性的本科院校,其生源质量及办学的区域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一线生产服务。德州学院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是在原德州高专的基础上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是德州市图书仪器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外语、生物、化工、地理、旅游、数学、物理、农学、医学、机电、纺织、汽车、文学、体育、艺术等各类较高层次的人才,是德州市人才最集中的单位。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18000余人。这个独特的教育科研资源,是区域范围内其他单位难以相比、难以取代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基础上建立,在地方环境中成长,只有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就要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二、新农村教育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1.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搞好农村教育

要改变农村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创新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武装农民,引导农民树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加强基础教育,着重抓好乡村中小学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受教育率,避免新文盲的产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开办一些农业中学、农业职高等学校,采取适合农民农村农业特点的教育培训方式,传播先进文化,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均衡教育发展,构建平等的教育体制。[2]克服城乡教育负担不公平的现象,保障进城农民子女与城镇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3]

三、地方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1.坚持以“为农服务”为中心,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国新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农村教育培养模式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是不适宜的。[4]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办学水平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则成为努力提高占中国基础教育80%的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目前,农村教师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层次较低、教师整体能力水平有限等实际情况。分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由于农村教师待遇长期偏低,工作生活条件一直艰苦,学校经费运转困难等,势必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衡,奉献精神弱化等现象的存在,从而直接阻碍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5]其次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改革,尤其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力度还未真正触筋动骨,农村教师教育上进的紧迫感、压力感整体上未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地方农村教育质量,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拓宽农村教师的培养途径。

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地方院校应利用自己的办学条件及师资优势,抓紧抓好对农村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轮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培训与教学两不误。帮助农村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造条件、提供载体、搭建平台,尽快培养一代农村教师的中坚力量。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构建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系统。以服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为目标,以培养、培训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为宗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6]

现代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是一个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服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既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也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乡镇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

参考文献

[1]牟光波.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农村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1):38-39.

[2]肖第郁,王佑萌.优化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J].当代教育科学,2004,(8):43.

[3]雷世平,姜群英.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2006,(4):18-20.

[4]郭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4(3):13-15.

[5]王旭宽.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7,2(5):8-9.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8篇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采取两级管理体制,地方属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491所[1]。该计划在2008年安排了3.5万跨省招生计划,2013年增至18.5万名,近两年该计划数量仍在进一步扩大,这对公共服务的外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省际间生源流动加剧、公共服务外溢加速的大背景下,若能利用财政投入的数据与对外招生的数据来做财政补贴的测算,则可以对省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问题作出定量的估计,是教育财政领域研究的有益尝试。

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对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基于财政竞争的分权理论认为:决定公共服务提供结构的关键机制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竞争,地方财政支出会偏向有益于流动性要素的公共服务[2]。而基于委托代理的分权理论认为:决定公共服务提供结构的关键机制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契约,地方财政支出会偏向激励强度较高、政绩明显且具有生产性质的公共服务,忽视中央政府不易监测的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3]。遗憾的是,在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上,两派理论都较少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外溢情况。

教育投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4,5,6]。而对于地方高等教育而言,不同高校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受教育者的流动将导致教育的效益扩散到学生流出地,形成巨大的财政外溢,而对学生流出的地方政府将成为一种财政补贴。因此,将普通高等教育看作是地方政府提供的具有外部性的公共服务,那么在考虑地方普通高校跨省招生情况的前提下,讨论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外溢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果以财政补贴来度量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外溢,这种外溢在省际间的规模有多大,省际间相互补贴的强度如何,补贴的流动方向怎样?另外,基于财政补贴度量的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的数值是否可以被解释和预测?本研究主要利用2008年和2013年我国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二、省际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区域模式

(一)省际补贴规模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2008年,我国各地省属高校共录取外省生源总人数为73.48万人,2013年,这一数字为102.33万。与之相对应,2008年,以生均预算内经费作为标准衡量,我国各地省属高校对外地生源进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补贴总值为51.28亿元,占据当年省属高校预算内财政投入总额327.70亿元的15.6%。2013年,这一补贴总额为160.20亿元,占据当年省属高校预算内财政投入总额741.60亿元的21.6%。(见表1)不论从补贴额度还是所占比例,2013年均比2008年有明显增加。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2008年与2013年各省对外补贴数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18,获得外省补贴数值的相关系数为0.847,而对外补贴与获取补贴的数据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显示2008年与2013年中国省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的模式具有高度相似性,二者主要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也基本相同。而对外补贴与获取补贴这两者的作用机制则完全不同。从变异系数来看,对外补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获得补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对外补贴的数值分布相对分散,而获得补贴的数值分布则相对集中。

1. 东部直辖市是主要补贴提供方,补贴输出大省与生源输入大省并不重合。

从补贴来源地的分布看,2008年提供对外补贴最多的省(市)为天津、上海、广东、北京、江苏、辽宁,各省提供补贴占全国省际补贴总值的比例均在5%以上。2008年,对外补贴最大的三个省(市)天津、上海、广东的对外补贴额度达到4.6亿、4.0亿和3.8亿元。2013年,提供对外补贴最多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天津、北京、湖南、江苏、辽宁,其中上海、天津遥遥领先其余地区,占比超过10%,而广东则从对外补贴大省明显滑落,北京取代广东成为对外补贴的第三大地区。2013年,三大对外补贴主要地区的对外补贴额均在10亿元以上,较2008年有明显增长。

从各地对外补贴的增长幅度来看,各省对外补贴的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上海、天津、北京3个直辖市,上海、天津的对外补贴增长数额超过10亿,北京的增长超过8亿。相比而言,广东省对外补贴的增长仅有1.3亿,仅高于青海、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5个省份。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招生态势出现了明显变化,对外溢出效应或高等教育吸引力出现了明显弱化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对外补贴总额度和对外招生数的省际分布有较大差别。2008年对外招生人数最多的省(市)依次为:湖北、天津、湖南、山东、辽宁、江西;2013年对外招生人数最多的省(市)为天津、湖南、辽宁、山东、江西、江苏,分别占比在5%以上。对外补贴大省与对外招生大省绝大多数并不重合,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并未出现。

数据来源:2008年、2013年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

2. 中部高考大省为主要获得补贴方,补贴获得大省与生源输出大省完全重合。

2008年,获得外省补贴最多的省份为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内蒙古,获得补贴占全国省际补贴总值的比例均超过5%,其中山东最高,达到7.3%。山东、河南、安徽3省获得补贴数额均在3亿元以上。2013年,获得外省补贴最多的省份为安徽、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山东,占比均在5%以上。安徽、河南、山西、甘肃4省获得补贴数值超过10亿元。

从获得补贴的规模来看,各省均有明显增长。其中安徽、河南、甘肃、山西增长最为明显,获得补贴的增长量均在8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生源输出量排序和以获得补贴量排序的省份分布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对于受益省份而言,在入学机会和入学质量上,受益者的分布高度重合。

(二)省际补贴强度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我们定义利用补贴率来衡量省际补贴的强度。定义:i省对外补贴率=i省对外地生源的财政投入/i省总投入。由此可知,对外补贴率等于外地生源在该省的比例。i省获得补贴率=i省获得补贴总额/i省总投入。i省对外净补贴率=i省对外补贴率-i省获得补贴率。根据这三个指标计算,我国省际高等教育公共服务溢出效果呈现如下态势。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对外补贴率较高的省(市)中有上海、天津、重庆、北京、海南等地,同时这些地区对应的获得补贴率较低,唯一例外的是海南。海南是仅有的一个获得补贴率与对外补贴率均很高的省份,说明该省在承担大量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外省提供的大量服务。中西部升学压力较大的省份,如甘肃、山西、内蒙古、贵州、河南等地对外补贴率较小,这些省份同时是获得补贴率较高的省份。2013年,甘肃的获得补贴率高达90%以上。广东、江苏等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处于对外补贴率低、获得补贴率低的双低状况。

数据来源:2008年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

数据来源:2013年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

从历史变化来看,绝大多数的省份对外补贴率有所增加,仅有8个省(市)相比2008年有所减少,他们是:新疆、青海、陕西、内蒙古、湖北、重庆、贵州、海南。除海南外,全部处于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的获得补贴率有所增加,仅有8个省(市)的获得补贴率减少,分别是北京、天津、内蒙古、江西、湖北、湖南、海南、陕西。这总体上说明了省份之间的教育交流在加大,相互依赖程度在增加。

以净补贴率来衡量,我国处于少数地区补贴多数地区的状况。2008年净补贴率>0的省份有12个,2013年有14个。2008年净补贴率最大的地区为:天津(40.73%)、上海(26.49%)、北京(15.32%)、重庆(13.99%),最小的地区为:甘肃(-25.78%)、内蒙古(-25.19%)、安徽(-24.46%)、宁夏(-24.12%)。2013年,净补贴率最大的地区为:天津(57.19%)、上海(55.15%)、北京(34.41%)、辽宁(14.28%),净补贴率最小的地区为:甘肃(-81.44%)、青海(-54.31%)、宁夏(-50.37%)、安徽(-39.43%)。这说明,补贴的集中程度有所增强,而补贴输入的集中程度的增幅要高于补贴输出地。

(三)省际补贴流向的状况分析

本文利用迁出影响力和迁入影响力[7]作为分析流入地与流出地两者的相互关系强度的指标。具体而言,假定地区i获得来自地区j提供的补贴数值为Mij,占地区i获得补贴总额的比例为SOij。若SOij较大,则说明提供补贴的地区j对地区i的补贴获得具有影响力。一个地区j有可能对多个地区i有影响力,这反映地区j的影响力区域范围。与之类似,假定Mij占地区j对外提供的补贴总额的比例为SIij,若SIij较大,则说明补贴获得方i对地区j的补贴提供具有影响力。同样,一个地区i可能对多个地区的补贴提供具有影响力,这反映地区i的影响力范围。总之,利用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有效分析省份之间的“朋友圈”分布状况。由以上定义易知,此指标与招生人数的比值是一致的。

从公共服务输出省对输入省的影响来看,上海和天津是两个重要影响极。2008年,上海高等教育的对外补贴对于多个省份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影响力省份覆盖范围达到6个。2013年,上海的影响力覆盖范围达到11个省份。天津的影响范围在2008年为6个省份,2013年达到9个之多。对上海而言,其影响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南方诸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2013年,其覆盖范围向西南、西北进一步延伸。对天津而言,影响范围主要在北方诸省。二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2008年广东在西南、华南的影响,四川、重庆的双边影响以及东三省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明显。总之,从公共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来看,获得的补贴来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

从时间变化来看,广东的影响作用明显消减,成为在公共服务外溢方面下降最为明显的省份。在影响范围上,2013年影响极更为集中,影响范围从地理上来说更为长程,对西部诸省的影响也更为集中。

从影响范围上来讲,河北2008年是最重要的影响极,影响范围在5个省份。影响强度最大的省份对出现在“四川-重庆”“陕西-宁夏”,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强度达到25.9%和22.1%,即:四川从重庆获得了重庆对外地高等教育补贴的25.9%,陕西从宁夏获得了该省对外地高等教育补贴的22.1%。2008年,除了东部4省(市)(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的关系密切且与其他相对独立之外,其余省份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2013年,甘肃、河南、安徽取代河北成为最重要的影响极,影响范围均为5省,但是这3省的影响范围分布有很大不同。安徽的影响范围主要在东南诸省以及广东;河南的影响范围除了与之相近的湖北,还有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以及西部的新疆、西藏;甘肃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北方诸省,天津、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然而,对于补贴输出大省(市)天津、上海而言,任何一省都难以对其具有明显的影响力,这意味着这两地在进行对外公共服务补贴分配时,不具有明显的特定地域倾向性。

三、省际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设定

如何对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数值和方向进行解释?在此,我们采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进行研究。引力模型自上世纪40年代由Zipf提出以来[8],至今仍是解释和预测人口流动、国际间贸易量、地区间交通流动、跨地区通信频次等问题的流行模型[9,10,11]。在教育研究领域,引力模型也被引入用来解释招生计划分配与大学生就业流动问题[12][13]。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Tij表示i地与j地之间的流动数(人数、贸易额等),K是常数,Pi和Pj是表征两地体量的指标(人口、GDP等),是二者的系数。Dij是两地间的距离,f的函数取值的具体形式取决于特定的问题。对于以上公式,可以对等式两边取对数而后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

虽然引力模型应用广泛,但是引力模型具有一些先天弱点,如引力模型本身具有对称性,如果有两个地区对,他们具有相似的体量和间距,则引力模型预测的数值相近,而很多时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9]。这一难题的出现,源于模型中只包含两地各自的度量值和两者的距离(标量),缺少两地间矢量纳入解释变量。在我们的模型中,我们将引力模型进行如下修正:

其中,Tij表示两地间的高等教育补贴数,K是常数,Pi表示补贴提供方体量的变量,包括经济指标(人均GDP)和教育指标(高校招生人数);Pj是表征补贴接受方体量的变量,如人均GDP、高中毕业生数等,Dij是两地间的距离,Mij是两者间的流动矢量,文中以两省间人口迁移量来衡量。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则可以得到计量模型如下。该式即为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

(二)数据和变量

为检验上述模型,本文分别使用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中2008年和2013年本专科学校招生数据、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应数据源进行分析,在省级层面上使用汇总数据进行研究。

注:他省人口流动数为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注:他省人口流动数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因变量,对他省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用来衡量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溢出的总体情况,实际使用对他省招生人数乘以本省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生均经费。其中,地方省属院校对他省的招生数来源于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执行计划数据库,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生均经费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自变量,作为提供补贴和接受补贴的各省,分别选取了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地方普通高校招生数、地方高中毕业生数来衡量地方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衡量两省之间的相关变量包括两省间物理距离和两省间公路距离,数据来源于谷歌地图。省际间人口流动数,用来衡量各省间人口流动情况,数据分别来源于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以下,我们给出所涉及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提供补贴和接受补贴的各省在模型中是相互对称的,因此各省的统计描述中只显示了作为提供补贴省份的信息,而接受补贴相应省份的数据应该等同于提供补贴的省份。

(三)实证结果

1. 基本结果。

如表4所示,利用传统引力模型,分别探讨2008年和2013年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补贴提供方和接受方的相关因素,以及两地间距离对财政补贴的影响情况,见(1)(2)。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校正,加入两地间人口流动数之后,考察各因素对财政补贴的影响情况,见(3)(4)。

从财政补贴提供地方的情况来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于其他地方的高等教育财政补贴越大。提供补贴地方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越多,相应补贴其他地方越多。而从财政补贴接受地方的情况来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于其他地方的高等教育财政补贴需求就越小。而地方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越多,对其他地方的高等教育财政补贴需求就越高。

从两地之间的相关变量来看,两地之间距离越大,相互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就越小,符合引力模型的假设。而在引入两地间人口流动数校正引力模型之后,从实证结果来看,人口流动情况的引入,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补贴,说明补贴会伴随人口的地域流动趋势变化,且进一步提升模型的解释程度,更好地解释了两地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机制。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5,**p<0.01,***p<0.001。

我们按照对外补贴率和接受补贴率的高低将省份分组,从而检验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稳定性,发现各变量的影响效果均是稳定和显著的(1)。

2. 进一步讨论。

表5、表6进一步讨论了地方省属高校间学生流动和财政补贴影响机制的异同。在此,我们分别以学生流动数和财政补贴数值作为因变量。从实证结果来看,除2008年经济发展水平对学生流动和财政补贴的效果不一致外,其他影响因素对二者的作用机制(反映在系数正负号、显著性上)几乎相同。而对于2008年和2013年提供补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效果不一致,本研究认为,生源结构的变化和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了2008年之后省属高校补贴其他各省的机制。在政策实施前或实施初期,经济发达省份同样面临本省强大的升学压力,他们愿意更多地招收本省学生,减少对外地的公共服务。而在政策实施力度逐渐加大后,伴随本省生源减少同时必须完成中西部招生计划,经济发达省份扩大了招生数同时提供了更多补贴给外部省份(尤其是高考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省份)。

四、结论

基于2008年和2013年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执行计划数据,本文从公共服务外溢的视角度量了省际间地方高校学生流动带来的财政补贴效果及其区域模式。我们发现,从补贴规模来看,2013年相比2008年有明显增长,省际补贴部分占财政总投入的比例也有明显增加。中部高考大省为外溢的主要获得方,并与生源输出大省完全重合;而作为主要补贴提供方的东部直辖市,与生源输入大省并不重合。从补贴强度来看,各省模式差别不大,具有高度相似性。从补贴的流向来看,补贴获得方获得的补贴来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而补贴提供方在补贴分配时的地域倾向性并不明显。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5,**p<0.01,***p<0.001。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5,**p<0.01,***p<0.001。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影响因素,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的影响效果显著,对于不同地区其影响效果稳定。作为修正引力模型引入的地区间流动变量,跨省人口流动情况很好地解释了省际间的外溢。

本文的研究对地方政府度量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提供了参考。基于财政补贴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衡量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外溢的规模、强度和流动方向,同时可以更好地评价在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发生改变之后,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的变化情况。另外,研究在引力模型基础上对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补贴影响因素的讨论,能更好地了解补贴的影响机制,从而对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提供依据。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9篇

一、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能力转变的意义

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靠各种企业的发展, 来形成各种产业的链条。当今时代, 企业要立足和兴盛, 离不开创新的理念, 创新需要人才, 所以企业引进先进人才关系着成败与否。再者,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也至关重要, 这是对知识资源在质和量上的要求, 这就要求作为高智力人才培养阵地的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中担负起此项重任。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凭借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理论技术研究优势、技术服务优势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支撑、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梯度转移的逼近,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不断加大, 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尚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各层次技术型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一是可以紧贴区域实际设置专业,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技能型人才;二是可以依据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可以利用学校的理论、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 为实际生产部门解决技术难题;四是可以凭借学校对周围经济的辐射而拉动相配套的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多元化的创新优势对于转变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意义重大。

二、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继续教育要紧跟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在探索中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要对准地方经济人才需求市场设置专业, 使专业与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必须有敏锐的觉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研究市场、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建设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专业。

2.要对准岗位设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需要”、“适用”, 在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考虑职业岗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既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气息, 又要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体现教学内容的区域特色。

3.要对准实践抓教学, 使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特色所在。因此,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的教学必须对准实践要求来抓。一方面是要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动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水平。职业技术课教师必须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前沿动态和地方经济发展动态, 根据实践要求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抓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使学生在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或在校外实训基地 (或企业) 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动手能力。

4.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 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要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区域化, 学校必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诸如聘请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拓展技术技能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的确定、新专业的设置论证、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与教材开发、综合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指导;等等。

5.要实行多层次办学, 使高校继续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 高校继续教育要坚持兼办中职教育与职业培训,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转变就业导向

高校继续教育除了职后培训, 还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所谓“以就业为导向”, 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 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

1.“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 即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

2.“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变化的市场,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可针对现有的区域人才市场需求采取一种微观式操作, 即“订单式”培养, 以期于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但还应有前瞻性的思路, 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 实行超前的宏观的规划, 有计划地适量培养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 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某些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

四、实现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转变服务地方经济方式

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支持下,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主动转变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 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能, 以职业培训、科研力量为依托, 以满足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工的成才需求为目的, 按照企业的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为提升劳动者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坚持立足区域, 积极开展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技术研发和服务, 成为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务基地。要积极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

加大高校继续教育科技产业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高校继续教育科技研发与推广指标;鼓励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参与地方经济课题研究, 建立适合于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的科技推广研究基金和课题;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机构, 组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科技产业园, 使更多的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力度。直接参加地方经济高新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地方上有很多高新技术项目有待攻关。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有相当的科研实力、拥有很多掌握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家和学者, 应鼓励他们直接参加地方高新技术攻关, 借以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前, 高校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农民工培训是高校继续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继续教育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方面的工作力度,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有效地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适应城镇生活能力。

五、调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转变校企资源对接方式

高校继续教育能否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 不是“口号”工程, 而是要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坚实地贯彻下去, 使学校的领导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关调研、制定科学的校企对接渠道, 使相关专业教师踏踏实实地到企业进行所涉及专业领域的锻炼。很多高校继续教育部门, 依托本校教育资源, 在硬件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 并不逊色于一个中小型企业,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就不需要和地方企业进行对接或者不需要与那些规模小的企业对接?其实,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的硬件资源, 不仅仅是指各类专业设备, 还应该包括这些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有效“合作”, 这恰恰是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的硬件资源实现对接的核心。一个规模再小的“麻雀”企业, 也是五脏俱全;一个条件再好的高校继续教育部门, 也不可能拥有一个完全真实的企业。至少现状基本如此。明确了这一点, 如何实现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地方企业的硬件资源的对接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借鉴企业的经营模式, 以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为媒介, 将高校的设备 (部分或全部, 视具体情况而定) 打包挂牌, 吸引有经验的企业家与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合作, 在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前提下办厂生产, 营造出近乎真实的企业氛围。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与地方企业的软件资源的对接主要是指以高校的专业教师群体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群体的技术与思想的充分交流[3]。在我国师范生培养机制陈旧的现阶段, 从事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学校各教学部门的教师, 这些专业教师对企业很陌生, 在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下, 他们与地方企业得不到好的接触。企业的技术人员, 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师傅, 虽不是正规专业毕业, 但他们平时长期工作的经验积累尤其显得宝贵。给高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充分接触的机会, 才会让学校的教师不断地提升专业内涵。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

1. 把教师派出去。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委托一些教师走访地方企业并下到指定企业锻炼, 高校要配合继续教育部门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一是给予教师下企业的机会与时间, 学校与企业应主动合作, 建立交流平台, 为其锻炼创造好的机会, 减轻教师的课务负担, 让其能在下企业期间集中精力学习;二是给予教师下企业学习的工作酬劳, 可进行绩效考核, 教师下企业学习看似不上课, 没有工作任务, 但教师所学内容恰恰是明日学生需学知识, 应该将其计入工作量。

2. 把师傅请进来。

企业的技术人员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也可以到高校继续教育部门来为专业教师或学生授课, 进行特色教学, 事半功倍。

要转变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方式的能力, 需要高校继续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目的就是通过二者协调发展, 达到高校继续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 以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 实现共赢的局面。这种关系的协调对于深化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和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我国实现可持续经济,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 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 很明显地说明了高校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部的经济, 同时又要发挥自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作用。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技术难题, 不断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6-62.

[2]张家祥.跨世纪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78-81.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地方经济

对研究生教育来说, 导师水平、科研能力、基地建设是制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3个重要因素。教学研究型高校, 一般来说, 它的导师虽然不乏佼佼者, 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 整体素质稍逊;其科研整体实力也存在较大差距, 在国家级、高层次项目的竞争上力量还有些欠缺;并且,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普遍不大, 对研究生的基地建设投入不够, 使学生得不到更多动手能力的锻炼。笔者认为, 只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 结合学校科研师资和条件建设等诸多因素, 将培养目标落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一定知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上, 才能发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优势。进而扩大研究生实践平台, 为研究生提供锻炼机会, 为研究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最终实现自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价值取向。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 突出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上层次和水平过程中的地位。以争取科研项目为目标, 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 集聚科研力量, 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学科建设, 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意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 这类大学有点类似于“中等规模企业”———没有“行业领先企业”的垄断优势但要有与其类似的组织结构, 高不成低不就, 容易陷入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困境。办学和服务面向主要为国家大经济区域、部分省市及特殊行业。

教学研究型高校并没有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质量, 只是在部分学科保持优势。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 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从科学研究的贡献看, 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上;从社会服务的功能看, 主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能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从社会经济需求角度看, 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领域量大面广, 发展潜力巨大。

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可以看出, 研究生教育应坚持实用性, 以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为主要目标。对于致力于发展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而言, 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结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失去了正确的培养方向, 培养对象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生就业困难, 大学也就失去了办学的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下滑及其原因

近年来, 研究生就业不仅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且还成为部分地区、高校以及社会的突出问题。以前被用人单位争抢的研究生, 今日为何遭到如此冷遇?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是扩招导致的结果, 事实上, 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还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 因而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 研究生人才还属于稀缺产品, 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就业难题。并且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 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研究发现, 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实践性教学, 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 是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 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 但相比之下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长远跟不上招生人数的增长。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位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的状况。要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有效的是为研究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部分高校有一些实习基地或教学基地, 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因此, 如何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载体, 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

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 重塑人才培养过程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 重塑人才培养过程, 其实就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满足社会对科学研究的需求,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提供研究生教育载体, 让学生们参与更多的课题研究, 多动手、多思考, 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由于学生有较多机会在企业实习、就业, 因此在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 学生又有机会到企业中实际工作, 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两次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工与学的结合,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得到加大提高。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革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具体要做到以下方面:

1. 理论课程教学时间设置要具有一定弹性。

以往的研究生理论教学往往集中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或第一学期, 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考试成为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的唯一工具, 这种体制下, 研究生往往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一知半解地完成了理论学习, 然后投入到闭门造车的“科学研究”中, 完成论文毕业。简单的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 使得理论得不到有效的消化, 因此, 要适当改变教学方式, 将部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去, 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考核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有效。

2. 采用双导师制。

研究生培养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学校聘任企业中有着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带头人作为学校的兼职研究生导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由学校和合作单位分别指定导师, 按校方的要求, 共同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 进入培养基地, 由合作单位的兼职导师进行指导, 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在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毕业论文应该联系实际。

要使论文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成果, 成为检验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 有2种方式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一是企业拟定课题, 有相关专业研究生以标书形式进行投标, 中标者去该企业服务实习, 完成课题的同时即完成学位论文;一是由学生自己拟定研究方向或内容, 由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后选择相应学生去企业完成课题。这两种方式均可实现双方的共赢, 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 将研究生教育作为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重点, 努力探索面向基层的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中, 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积极努力打造教育实践平台, 实现高校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7) .

[2]蔡克勇.论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J].高等教育研究, 1986, (4) .

[3]刘力.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7) :16-22.

[4]王庆.校企合作:高校办学的有效途径[J].上海高教研究, 1997, (2) .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11篇

商丘银行根植商丘,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镇居民”的市场定位,以“依法治行、合规经营”为治行方略,以打造特色化“精品银行、好银行”为战略目标,抢抓改革机遇,把握发展主题,转换经营机制,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了一条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实现自身效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商丘承接产业转移先进示范市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服务地方经济——

努力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

商丘银行行长霍振峰告诉记者,商丘银行作为“商丘人自己的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商丘银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发展中坚持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2002年以来,商丘银行累计投放贷款600多亿元,涉及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行业,共支持工业、商业、物流、三农等各类企业600余户,其中包括神火、永煤等商丘大型骨干企业,哈森制药、亚鹰钢结构等一大批中小企业及商亳高速、商周高速公路建设和市一高、市实验小学、华豫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事业单位。

通过对开发企业的支持,一大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帝和水上公园、水木清华、富饶新城、海之畔·左岸春天等小区项目都在商丘银行的支持下建设起来,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

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商丘银行的责任,也是谋求自身发展的根本。商丘银行是一级法人机构,与所有地方金融机构一样,对本地经济、本地企业天生具备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也更能感知本地经济、本地企业的发展需求。

为扩大金融服务领域,更好地支持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商丘银行已经有永城支行、虞城支行、民权支行、柘城支行、睢县支行、夏邑支行6家支行相继开业。县域支行的发展使银行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便利、更直接的服务。

此外,由商丘银行发起设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襄城汇浦村镇银行也已开业运营,跨区域战略布局初现端倪,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同时,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商丘银行增强了资金聚集功能,增加了资金供应,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服务中小企业——

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他们“造好血”、“输好血”

商丘市的经济主体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就如小树苗,在它干枯时,给它一滴水,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商丘银行推出“金水滴”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好易快”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并通过设立小微贷款中心、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等多种方式,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2011年,商丘银行贷款增幅在全省城商行和全市金融系统均位居第一,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在全省城商行中位居第二,一大批中小企业在商丘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真正实现了“伴企业成长,与企业双赢”。

中小企业用款的特点首先是“急”,为缩短贷款办理时间,近年来该行充分发挥一级法人体制优势,通过设立中小企业信贷经营管理部、设置贷款受理中心、小微贷款中心、下放流动资金贷款权限、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降低贷款门槛等多种方式,不断改进中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不但是该行忠实的客户,也是商丘银行共生共长的同盟军。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对中小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机遇稍纵即逝。

商丘银行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客户评价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在以企业贷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个人信用情况等为评价重点的情况下,仍保留企业资信等评价方式。

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他们还制定了差异化授信管理办法,针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推出了统一授信和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方式等融资便利措施。将全市科技创新型、带动就业型、资源环保型、名优品牌型、农业产业化型和出口创汇型等六类中小企业列为优先重点扶持对象。

在现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框架下,商丘银行着力细化了中小企业信贷操作流程管理,通过不断摸索,已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相适应的贷款发放与审批程序。在中小企业领域,商丘银行既着力挖掘中小企业蕴含的巨大业务合作潜力,更致力于提高其贷款满足率,为中小企业以及整个商丘经济发展“造好血”、“输好血”。

服务城镇居民——

努力打造商丘市民的贴心银行,突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特色

商丘银行作为市民银行,全力以赴打造为市民着想的发展理念。

作为市民银行,商丘银行以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为特色,在金融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下岗职工创业,推出品种丰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百汇卡,代收水费、燃气费、暖气费等业务;2011年12月,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全国多应用金融IC卡试点发卡行,率先在全省推出第一张多应用金融IC卡,实现了一年发三卡(百汇卡、公务卡、金融IC卡)的突破,努力打造商丘市民的贴心银行。

商丘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该行在各项业务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打造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银行。

——关注下岗职工疾苦,近10年来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两亿多元,帮助1万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出资赞助了商丘市少儿文化艺术节、商丘市直机关运动会、广场文化活动等。

——实施教育助学计划,出资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对汶川、玉树地震、商丘“6·3”强飑线天气灾害等自然灾害受灾区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使灾区人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干部员工主动在节假日到敬老院、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向他们送上一份爱心。

商丘银行在让社会感受到发展成果的同时,更要让员工感受到商丘银行发展的成果。

为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商丘银行每年都举行迎新春联欢晚会、庆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庆五一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爱党、爱国、爱行、爱岗的工作热情。

此外,每年组织全行员工进行常规性体检和女工妇检,做好员工生病探望、特困员工救助等工作。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第12篇

一、服务地方经济, 更新教学内容

1. 与地方经济接轨。

学院的机械学科建设方向确定为:地方性, 应用性, 差异性。而黄冈为湖北省的农业大市, 工业基础则较为薄弱, 市政府正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制造、窑炉制造、精密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等工业, 所以急需这些领域的机械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在此基础上, 为与地方经济接轨,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走特色发展之路, 需要适当增加或缩减原有教材理论和实践的内容, 例如增加农业机械制造、钣金加工相关内容, 强化特种加工中线切割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2. 紧跟时代步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教材的更新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例如, 在讲解加工刀具内容时, 在课外以讲座的形式讲解现代数控设备的刀具材料 (超硬刀具材料、陶瓷刀具材料、新型涂层等) , 效果很好。再有新工艺新设备的内容, 诸如近年兴起的3D甚至4D打印技术、十工位十三轴数控加工设备等内容也可适当添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在北京等地举办的国际机床展等大型先进设备展览会, 这些都可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习兴趣。但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处理好先进知识和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 切不可只图新而疏忽了基础, 再先进的知识也是由基础知识发展而来。

3. 改革考试方法。

把原来纯理论考试改为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部分内容可实行上机 (加工机床) 考试, 并适当提高实操分值比例, 而且, 还可把普车、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等的技能考证成绩与之相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实操技能。

4.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网络已经遍布在各个角落, 为促进学习效果与交流, 需把该课程资源上网, 其中要把更新的教学内容以及辅导资料放在课程资源的网站上, 在建立课程试题库等资源时, 要结合黄冈的优势工业、学生发展定位以及学生基础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来制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要合理利用、有所取舍, 而非盲目的利用, 教师要注意合理的引导。

课程改革加大了实训课程的比例, 缩短了理论课课时, 这造成有些学生对当日所讲理论难以吃透, 需要课下钻研, 另外, 有些同学为扩大知识面或深入研究, 也同样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来学习, 为此, 在建设课程网站时设置在线答疑, 以便于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或利用习题课或晚辅导时间进行答疑, 为学生分忧解难。

二、提高教师的实操水平与工程意识,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实力

1. 师资现状。

(1) 理论教师。主要问题是与实训脱节, 理论教师往往学历较高, 但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来到学校, 从未进过企业或公司, 缺乏实践经验与工程意识。 (2) 实操教师。受当地经济基础的影响, 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大多去了苏州、深圳等地, 再有编制、待遇等问题的制约, 很难聘到企业的能工巧匠, 大多数为本校因参加技能大赛获奖而留校的学生, 实际上也缺乏真正的企业工作经验与工程意识。

2. 解决途径。

(1) 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有机结合。两类教师应在基本技能上互相渗透, 并有所侧重, 理论教师应加强实操技能的培训, 做到懂维修会操作, 而实训教师应补齐短板,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从而能与理论教师更好的配合。 (2) 深入企业, 提升实力。这些理论与实训教师则需要深入企业学习锻炼, 真正融入企业一段时间, 而并非走过场, 最终具备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参与到当地企业的新产品与新工艺的研发等工作中, 以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也为校企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目前我院机制课程组有教师就正在参与杏仁自动剥壳机的研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多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来学院授课,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企业,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与帮助本校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改革实践教学

1. 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

学院本身就有“校中厂”———黄冈飞翔模具有限公司, 另外还在黄冈、苏州、深圳有与学院多年合作的企业, 在改革中要整合和利用好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文化资源, 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培养, 通过在合作企业开设实验课、实训课、做课程设计,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做中学、学中做, 从而达到培养“懂工艺、会操作、会维修”的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2.“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

为达到以做为主、在做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做的目的, 把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齿形加工等内容设计成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 先在计算机仿真实验室上课, 使用模拟加工软件操作,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失误造成对人及设备的损伤, 而且还可以节约耗材, 然后带领学生在学院金工实训中心上课, 采用四节连堂 (前两节理论、后两节实训) 的形式, 从而将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 学生在仿真环境和真实工作环境中通过虚拟教学和实际操作, 掌握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真枪实弹”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学习, 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 支持学生机械社团工作。

引导对机械设计制造等知识感兴趣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学生成立机械协会, 学院在资金、实验实训设施的使用、耗材上给予一定支持, 同时要注重培养其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 这些同学的专业水平高了, 甚至可以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 提升其综合实力, 另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也有利于帮助身边基础薄弱的同学的学习。

4. 积极参加各种机械设计、制造类创新大赛。

机械设计、制造类创新大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促进, 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制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加强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训练, 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为强能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与工艺创新能力, 也促进了制造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它不仅吸引了广大同学踊跃参与,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5. 更新改造实验实训设施, 开放实验设施、场地。

随着学院实验设施的老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应不断更新实验设施, 增加一些实验装置的数量, 改变原有本科阶段只是老师做学生看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实行预约制开放部分实验设施和场地, 并设置高水平教师指导, 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促进学生实操水平的提高。

四、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1. 学生角色转换。

在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某些章节时, 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作为一名新入行的工程师, 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内容时, 可从飞翔模具厂找来一套塑模, 让学生 (把自己模拟成飞翔模具厂刚招来的技术员) 来亲自设计其装配工艺, 然后分组讨论 (模拟成飞翔模具厂技术组) , 最后再由真正的飞翔模具厂技术部长来总结, 通过这一措施, 使得学生对企业不再陌生, 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 也增强了信心, 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2.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未见过各种加工机床,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多组织课堂讨论, 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语

总之, 机械制造基础的课程改革要为当地经济服务, 体现出“应用”的特征, 促进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卓越的机械工程师打下基础。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单靠一门课程的改革是难以达到目的, 围绕这个专业的其他课程、实训项目都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师资水平也应不断提高, 甚至班主任都应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 而每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无止境的, 都应不断的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 不断循环, 从而得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最终使学生的大学四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毕业后快速融入公司、企业, 修炼成为卓越的机械工程师, 成为地方企业的栋梁之才。

摘要:为配合学院由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走特色发展之路,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为学生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必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师的实操水平与工程意识, 做好学生角色转换, 合理利用资源、改革实践教学等使学生打下坚实理论与实践基础, 从而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毕业后能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工程意识

参考文献

[1]肖俊建.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6) :225-226.

[2]饶水林.办好高职院校的思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国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下一篇:改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