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

2024-06-06

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精选12篇)

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 第1篇

关键词:客家文化,文艺创作,举措,创新

一、繁荣客家文艺作品创作的意义

文艺作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净化人的灵魂, 不但可以安抚浮躁的人心还能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努弯詹·拉纳哥说过, 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正因为优秀文艺作品对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人文作用, 所以繁荣客家文艺作品创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 繁荣客家文艺创作, 可以弘扬和发展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 是客家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形成的独特文化。只有客家人自己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发展, 才不至于客家文化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中慢慢流失。通过客家文艺作品体现优秀客家文化, 就是对客家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二) 繁荣客家文艺创作, 可以增强客家人的凝聚力。

目前世界上有一亿多的客家人, 遍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论身处何地, 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有着强烈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的客家人对客家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所以体现客家文化的文艺作品很容易在全世界的客家人中产生共鸣, 增强客家人的凝聚力。

(三) 繁荣客家文艺创作, 可以给客家人提供美好的健康精神食粮。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越来越需要丰富精神生活的今天, 人民群众很容易出现精神文明不足和被不良的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良社会现象的情况。繁荣客家文艺创作, 提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客家群众的精神生活, 还可以净化其灵魂, 提高其文化素养。

(四) 繁荣客家文艺创作, 可以为树立客家文化品牌, 促进梅州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漫长的客家历史中, 团结奋进的客家人创造出一项项具有客家特色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优秀的客家文化越来越吸引国内外的目光, 必将掀起客家文化热潮, 给梅州经济带来飞跃发展。客家文艺作品蕴含的是客家文化, 通过繁荣客家文艺作品创作可以加快客家文化的传播, 必然对树立客家文化品牌, 促进梅州经济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二、客家文艺创作的现状

梅州市地处粤东经济欠发达山区, 誉有“世界客都”之称, 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代表, 其客家文艺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基础, 但是客家文艺创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 文艺作品数量多, 但以客家文化为体裁的作品少。

近年来, 梅州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 文艺作品创作的质和量得到了大步提高, 但是体现客家文化内涵的作品少, 在戏剧、曲艺、音乐方面尤其明显。根据统计, 每年送市参评文艺作品 (仅包括戏剧、曲艺、音乐) 100件左右1, 以客家文化为体裁的作品数平均6件2, 占获奖总数的6%左右。客家文艺作品数量之少的原因大概有两方面, 一是作者对客家文化不够重视;二是作者对客家文化不了解。

(二) 群众业余文艺创作队伍越来越小。

客家文化源于客家群众, 群众业余作者理应成为客家文艺创作的一支强队伍, 但是多种原因导致群众业余创作作者队伍越来越小。以五华县为例, 主要原因有:1.由于一批老一辈文艺作者因年事已高无力创作;2.部分业余作者因为工作生活问题难有余力创作;3.文艺创作对群众业余作者来说是一项需充足的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投入而无经济利益的爱好, 容易失去文艺创作热情。

(三) 客家文艺创作群体范围不广, 高学历知识分子极少参与。

客家文化虽说是源自客家群众, 但优秀文化健康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引导。高学历知识分子具有群众没有的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 只要其积极参与客家文艺创作, 完全可以成为客家文艺发展的领军队伍, 引领客家文化的向前发展。

(四) 文艺创作辅导干部缺少系统专业培训, 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干部文艺创作专业素质的高低是提高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关健。以五华县情况为例, 由于单位经费严重不足, 组织文艺辅导干部进行系统专业知识进修。导致辅导干部的文艺创作知识基本上是靠老干部的指点和自学, 文艺专业素质难于进一步提高。

(五) 群众业余文艺作者创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每年送市参评的文艺作品中, 平均一等奖有9.3件, 群众作品32件, 占21.5%;平均二等奖有17.2件, 群众作品9.3件, 占54%;平均三等奖有31.3件, 群众作品24.7件, 占78.9%, 从高等级奖项群众作品所占比例偏低的数据中不难看出, 群众业余文艺作者的创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三、繁荣客家文艺创作的举措

根据客家文艺创作的现状, 繁荣客家文艺创作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加大经费投入。

所谓“三军未动, 粮草先行”, 要完成繁荣客家文艺作品创作的大战略,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文艺方面的经费投入, 避免文化部门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二) 扩大文艺创作群体。

客家文艺创作既需要老一辈作者的余热发挥, 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后备力量;既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 也需要高知识分子的领军作用。培养年轻一代可以从学校出发, 通过宣传客家文艺、开文艺兴趣班的形式培养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文艺创作兴趣, 可解决客家文艺创作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可以通过营造良好客家文艺创作氛围和激励机制, 吸引高学历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客家文艺作品创作, 使其成为客家文艺发展的领军力量。

(三) 建立高效创新的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客家文艺创作队伍的战斗力, 就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激励机制, 这套激励机制包括:1.文化单位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文化单位的积极性, 提高其对客家文艺发展的重视, 保证客家文艺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2.文艺辅导干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干部的积极性, 对群众文艺业余作者创作水平的提高和群众文艺创作良好氛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3.群众业余作者的创新激励机制。群众业余文艺作者队伍的大小既是客家文艺发展力量的大小, 也是客家文艺是否繁荣的象征, 所以调动群众业余作者创作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四) 举办客家文艺培训班。

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是陶冶客家人的情操、提高客家人文化素养的需要, 也是弘扬、发展客家文化的需要。文艺作品的优劣决定于作者创作水平的高低, 举办培训班既是提高文艺作者创作水平的直接手段, 也是培养作者创作兴趣和打造良好创作氛围的有力举措。培训班可分为文艺辅导干部培训班和群众业余作者培训班, 其内容应包括文艺专业知识和客家文化, 只有把文艺专业知识和客家文化相结合, 才能创作出体现客家文化内涵的优秀客家文艺作品。

参考文献

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 第2篇

广播文艺事业的发展,最终落脚于节目的创作,好的节目是广播文艺事业的出发点和追求所在。与会嘉宾对广播文艺节目的创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与会学者认为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艺术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新的样式。所有的节目不管何种形态,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点是把艺术本体把握好,比如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无论哪一点,要把握一种。第二点是把握好载体功能的发挥,要能人所不能。

长期从事实践和教学工作的有关专家从声音的距离感、方位感、空间感、氛围感和整体配合等方面,结合实例,阐述了对声像的理解。认为在广播文艺创作中,声像形成的情景是重要的,氛围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声像在声音构成要素中的作用,是要和欣赏的方位感、氛围感等形成音画,进入特殊的境界。 达到这个境界,第一要会听,会解释传统艺术本文,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要理解节目的物理声学结构,理解表演体系本身的缺陷怎么纠正,并熟练掌握节目创作的工具系统。

在谈到广播剧的创作时,与会学者提出广播的最大优势在于讲故事,而在中国有很多艺术品种跟广播剧关系很密切的,比如说长篇的评书联播、小说联播,比较适合在广播上转化为戏剧作品,这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联想到广播自身的审美手段,是很有特色的。

关于广播文艺节目创作中的题材选择问题,提出文艺节目是以动情和抒情为主要宗旨。怎么跟话题结合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如果电视文艺跟一定的话题结合,会使它自己的抒情有根,这个抒情不是空泛,有一定的厚重感,或者说一定的目标,跟一个话题的长期结合会使文艺节目增值,这应该是广播文艺一个发展趋势。

论题五:精品节目与广播文艺节目评奖

在今天广播文艺发展中,精品节目、节目评奖与日常播出三者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怎样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在许多电台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研讨会围绕这个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提出电台要走精品的道路,但也认为作为领导和组织者应该有日常节目的意识,精品与日常节目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些基层工作者结合自己在创作中的切身体验,认为精品节目应该立足于日常播出的基础之上,现在广播文艺每天的流量很大,一些地方的文艺台,几乎60%以上的时间填充全部都是文艺节目,每天只有少量的新闻节目。而多数电台的文艺部只有十几个人,要负责那么多的文艺节目的播出,都做精品,几乎不太可能。

但是,不可否认精品节目与日常播出节目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会专家认为精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带动日常节目逐步去提高质量。例如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的评比活动,对广播文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日常节目要精品化,通过制造精品节目,可以锻炼队伍,尤其是年轻人。

精品节目作为一个电台的招牌,往往与评奖有着直接的联系,谈到广播文艺节目评奖,大家对目前评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评奖节目的题材过于单调,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例如题材选取方面,基本都是英雄人物好人好事,政治宣传的题材,中心任务,反映地方官政绩的,再加上反腐的,让听众无从选择。

论题六:广播文艺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文艺发展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节目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抓好经营管理。不被市场认同的广播节目是不成功的节目,同样,不被市场认同的广播文艺事业经营管理体制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从某种角度来讲,经营管理是广播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许多与会者也正是抱着在这方面学习先进经验的.想法来参加本次会议的。

在会议中,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电台经营管理者向与会者介绍了电台管理方法和经营思路。在谈到广播文艺经营的外部环境营造时,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广播业应该考虑共同开发,利用相关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合作,竞争对手的关系应该是互相促进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有效信息,方便经营管理,电台还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策划部门。策划部门所做的事情包括收集信息,收集反馈,包括社会调查,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找出电台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包括节目的取舍,主持人的取舍,包括策划社会活动。结合有关电台所策划的大型活动,与会者认为电台经营者应该有思维、意识、观念和策划的点子,应该根据我们对目前文艺市场的了解,推出有商业卖点的节目。有的与会者认为策划组织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对提高电台的知名度会起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电台办得再好,受众面毕竟窄。除举办大型的活动外,在其他媒体上做广告也是扩大电台影响的有效途径。

世纪回声dd《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自: 本网

此外,有关人士还谈到电台经营管理中具体的用人机制、员工酬劳、节目与创收脱钩以及广告代理等细节问题,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论题七:广播文艺教学工作

广播文艺教学是广播文艺动力所在,培养符合新时代、新环境、新形势需求的合格广播文艺后续人才,是广播文艺事业的基础和命脉。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和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文艺研究所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促进广播文艺教学的发展。

如何积极展开广播文艺教学,使之适应新的需求。与会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多数与会人员认为应该聘请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广播文艺工作者到广院开办讲座。有的人进一步提出教学工作离不开“新时期”三个字,而“新时期”三个字对于广播文艺教学来讲,首先要明确两点:第一,坚持服务大局的观念,第二,新时期广播文艺创作与发展要永远记住服务听众。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指出“懂技术的,新闻、技术、艺术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是广院将来培养的方向。广播文艺人才的培养目标则应该具体为能够利用声音载体,全方位立体传达思想和主题内容,进行创造性思维。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文艺研究所所长王雪梅教授是这样评价本次会议对教学产生的积极意义的:“我们一直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学科初建的时候这方面的借鉴经验很少,现在有些东西,但也不是很完整、很及时。今天各位同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将对广播学院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应该说广播文艺教学,永远离不开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创作者和管理者,永远离不开各台的支持。”

文艺创作方向与源泉的一脉相承 第3篇

摘 要:作为思想文化的火种,文艺作品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并直接反映着时代心声。丰富人民生活,引领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一脉相承的两个座谈会讲话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根本方向,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机制和客观规律,阐明了文艺的本质与生活的关系。其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的文艺继承观和革新观相一致。它体现了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并重,是抵制西方自由化文艺思潮侵蚀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文艺;“二为方向”;源泉;使命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48-03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其影响之深远,至今犹存。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对比这两个《讲话》可以清晰看到,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即文艺创作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向,以人民生活作为创作的唯一源泉,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针对时下某些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创作倾向和错误观点,造成价值观混乱,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重温两个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更具现实警醒意义。今天的中国正大踏步走在百年圆梦的大道上,这是一个需要精品而且能产生精品的好时代,这种精品就是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能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传播正能量。

一、“二为”方向:文艺创作的根本宗旨

时隔72年,在2014年金秋十月的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文艺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并强调“不能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产生偏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这一问题也是任何文艺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创作本因问题。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战争年代是如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依然如此。

紧密关注现实世界,高度重视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性的方向。这是基于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确立了党的根本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检验文艺作品是否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就要看这部作品是否是为人民而写、为人民而歌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一些文艺工作者带着小资产阶级的习气,脱离工农兵、脱离群众,其文艺作品不能为广大工农兵指战员所喜爱、所接受的现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从而解决了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问题和根本方向问题。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列宁无产阶級文艺党性原则的重大发展,并且这一方针为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所继承与发扬。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中,形象地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艺术工作者应是人民的良师益友,这是坚持“二为”方向的基础。”[2]江泽民也曾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这些讲话表明,尽管时代不同,党的工作重心不同,但文艺创作的目的和方向始终没有变。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习近平再次重申社会主义文艺要遵循“二为”方向不断发展,这是对毛泽东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大数据”时代,海量涌入的西方文艺作品,使得多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并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很多作品盲目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有意无意地宣传西方价值观,描写的主题偏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不能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针对此状况,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最新概括,以此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明确创作方向,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把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工作的生活实践作为创作主题和创作素材,加大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人民群众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作品。

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文艺创作的丰富源泉

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何处?毛泽东认为文艺作品的丰富源泉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艺术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认识论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它有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这个客观内容主要就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这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反映论,强调了认识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它告诉我们,任何思想性的、理论性的东西都必须以物质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初始点;以实践为着眼点、依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来自人民,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汲取来自“生活”的营养,不断发现、积累,并进行美的创造。尽管时光已飞逝了72年,但这两篇不同时代的讲话却透射出如此相同的深刻洞见。它告诉我们,文学艺术作品绝不是靠文艺工作者闭门造车出来的,更不是他们头脑中先天就存在的东西,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完全从主观出发,从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文艺是没有的。文学与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的。毛泽东同志号召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以此作为唯一创作源泉,创作出属于人民的文艺作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文艺工作者们沿着毛泽东同志为他们指明的方向,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促进了当时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告诫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其创作活动要和人民群众伟大而丰富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来深刻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和心灵的美。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可以反映生活并高于生活,具有更典型性、更强烈性、更集中性,因而也更具有普遍性。当文艺工作者用饱满的热情,从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当文艺成为鼓舞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帮助广大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助力时,文艺作品才真正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繁荣,文艺创作取得了斐然成绩,但某些文艺作品中“三俗”之风也正在蔓延。那种以丑为美,拿肉麻当有趣,片面追求感官刺激,赤裸裸地表现原始欲望以及猎奇和猥琐的文艺作品,正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侵入了主流文化阵地。千篇一律、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抄袭模仿、有“高原”缺“高峰”、快餐式消费等文艺创作之乱象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针对当前乱想丛生的文艺创作现状,把人民生活形象地比作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旨在强调文艺创作脱离人民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唯剩令人作呕的无病呻吟。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年代,抑或当今这个“百年圆梦”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创作决不能脱离人民,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深入生活,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唯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在“源头活水”中不断汲取营养,把握时代的脉搏,从而更使文艺作品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全国人民奋力拼搏的“圆梦之旅”中,大批文艺工作者跟上时代的节拍,随时代而动,关注时代的精神需求,创作出了大批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如:电视剧《领袖》和《平凡的人生》、电影《张思德》和《生死抉择》等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中铿锵有力地唱响时代主旋律;小说《中国制造》、《国家干部》等文学作品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朝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历史的考验,成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时代的使命: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明确了文艺创作所必须坚持的方向,文艺工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就必须注重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心中时刻想着国家、民族与人民,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创作出不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众所周知,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构成世界观,进而形成相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行为是其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文艺作品即是文艺工作者的“三观”的外在表达。毛泽东就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改造应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虽然文学艺术的创作有其独特的方式方法,甚至有其独特的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的宣传很不相同,但其内容却能够反映出正确与错误的价值导向。我们并不是要用政治思想来决定文学艺术的创作,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倾向等同于作家的政治态度,也不是要把作家世界观的改造看成单纯的政治观的改造,而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立足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导向。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作品,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来作为自己创作的指南。正如恩格斯所论述的,在不同世界观指导下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是截然不同的;情节大致相同的题材,会在不同作者笔下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文艺作品。拿鲁迅的《伤逝》和胡适的《终身大事》来说,这两部作品都以五四前后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但《伤逝》狠狠敲碎了小资产阶级的梦想;《终身大事》则折射出小市民的庸俗乐观,其中折射出来的思想深度和批判意识迥然不同。

当今一些文艺工作者,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屑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致使各种低俗、庸俗和消极的作品大量涌现。许多作品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将支流当主流,视偶然为必然,以现象作本质,在作品中毫无批判性地展示消极、阴暗、丑陋的一面。这样的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不仅是不客观的,违背了积极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负能量;有的还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成为改革开放的无形阻力。针对这些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们以爱国主义为创作主旋律,创作出增强中国人民的底气和骨气的优秀作品。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创作出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好作品,使自己的作品如蓝天上的一缕阳光,照进人们的心灵,能够一扫颓废萎靡之气,而振奋发有为之风。

文学艺术创作是铸造灵魂的伟大工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用深入人心的作品告诉人民哪些应予以肯定和赞扬,哪些必须反对和否定。作为艺术家要坚定不移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作为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分析生活、提炼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去揭示社会的本质、主流和规律,贊颂和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展示美好光明的前景,让人们发现来自自然、生活、心灵的美。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讲法制、守秩序的美好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够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才能够肩负起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2〕田克勤.当代中国发展大战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5.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565.

文艺思维与文学创作 第4篇

另外,文学形象特别强调典型性。“典型”一词, 原意是模型的意象。巴尔扎克认为“典型指的是人物, 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他将其典型称作“类的样本”,然而典型是不同于类型的。如歌德所说:“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正如别林斯基将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是一个特殊世界的人们的代表,并且它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 。典型是指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具体来讲是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艺术形象。典型是作家、艺术家用以概括现实生活、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它包括概括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即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各种特殊个性的人物和具体的矛盾冲突反映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面貌和阶级面貌。而进一步所涉及的典型化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与个性化统一的程度。典型化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人物典型化、情节典型化与环境典型化。 所以恩格斯说“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文学创作的主要人物与首要课题是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所要描写对象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真实而典型的人物,作者经选择、提炼、集中、概括, 并按照人物自身的遭遇和命运,沿着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有机地组合起来,为此才能创造出既有鲜明个性特征又能揭示某种本质特征的活生生的典型人物。 高尔基在论述文学典型性时说:“是根据抽象化和具体化的法则创造出来,把许多英雄人物的有代表性的功绩 ‘抽象化’——分离出来,然后再把这些特点‘具体化’—— 概括在一个英雄人物的身上——这样就形成‘文学的典型’”。他还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 以致从几百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身上,抽取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信仰和谈吐等等, 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商人、官吏、工人的身上。”

如列夫·托尔斯泰最初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初衷只是要描写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带有私生活色彩。初稿中,安娜是一位趣味低劣, 卖异风情、智力低下、品行不端的女人,后来随着作家思想认识的深化,才改为她迫切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 憧憬幸福,敢于与封建官僚决裂,她遭到贵族社会的鄙视与打击,追求的爱情也受到弗龙斯基的冷遇,最终被迫走上自杀的道路。托尔斯泰正是借鉴了多种类型的女性经历和特点才塑造出人物安娜·卡列尼娜。

另外,以生活中某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原型为主干适当地整合其他方面塑造出典型形象。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以他表兄为原型,巴金的《家》 中的觉新,则是以他大哥为原型,另在他们身上进行补充,此为一种化合、一种创造,亦为一种创作艺术规律。 正是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中受其某种人物事物之感喟,而产生了思维与意念,并按文学典型化的规律, 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或取一个人并加以补充, 而以生动、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进行描述,从而创造出无数呼之欲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我们很难看到大脑细胞的运动过程和运动形式,但它确实存在的。同样,人类的思维是看不见的,但它也是存在的,如同机械运动一样,帮助我们改造这个世界。 由此可见,思想是由思维产生的,思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但思维又不能离开心理而独立存在。

摘要:思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是由感觉直接感受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片面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对象和内容是事物的现象,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主要特点是直观性、生动性和具体性,来源于社会实践与经验。

县文联文艺创作规划002 第5篇

县文联在各级文联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 “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于抓队伍、出精品、推人才,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积极探索实践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文艺事业呈现出了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一、我县文艺发展基本情况

县文联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参与城乡建设,关注民生工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使文联的地位得到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我县有各类文艺人才300余名,其中加入国家各类协会的会员已达4名,加入省级各类协会会员达10名,加入市级各文艺家协会40多名,并涌现出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优秀文艺人才,充分显示了**文艺创作的实力和最新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县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民间文艺创作有70余部(件)作品,分别在 “金鼎奖”、“山花奖”、“兰亭奖”、“杏花杯”、“黄河文学奖”、“张芝奖”、“百合花奖”等省级以上评奖中获奖;有9件作品在市“崆峒文艺奖”中获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在省外多次展出,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同时,还开展了全县第一、二届“皇甫谧文艺奖”评奖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讲座、作品研讨会。与此同时,从开阔文艺家视野的角度出发,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抓好对外联络和文化交流工作。“十一五”期间,我们成功地接待了10多名县外作家艺术家来访。同时,我县文艺工作者赴县外进行了文艺交流。通过文艺交流,使**的文化资源和文艺创作成果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提高了**的知名度,同时为我县文艺家们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及省内外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2009年县文联获得**县委、县政府第二届皇甫谧文艺奖组织奖,2011年在省文联四届十四次全委会上

被授予基层文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精品的需求相比,与文化**的总体目标相比,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安排偏少,支出紧张,致使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业务活动无法实施;二是同时,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着文艺交流活动与文化专业培训活动的开展;三是文艺创作、研讨、交流的氛围不浓。以上原因致使优秀人才成长缓慢,一些文艺门类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导致精品创作乏力、生产不足,精品数量不仅少,而且多数作品在省内外未能产生广泛影响。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文艺建设进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县委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以及实现“三二一六”的发展战略,为全县文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全县文艺创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文艺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今年文艺工作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文艺、践行社会主义文艺观为核心,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主线,以实现“文化**”为根本任务,以提升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为重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全县文艺进一步繁荣。

总体目标是: 创建“文化**、魅力**”品牌,深入发掘**的文化历史资源,着力加强艺术创作力量,努力打造1部具有全国影响力、2部(件)以上在全省有影响力、5部(件)以上在全市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努力培养5名在全省知名、20名在全市知名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力争在出精品佳作、出优秀人才、赢得人民群众赞誉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发展思路是:紧紧围绕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这些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和深厚土壤,创作出能够

反映**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城乡建设进程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并且通过重大节庆和纪念活动进行展示,使各类文艺作品具有更高艺术品位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提振**精神、宏扬历史文化、展现文化**魅力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战略。深入实施精品发展战略,明确选题方向,突出发展重点。要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当代题材为主,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商周文化、皇甫谧文化、新农村建设等为创作题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坚持“宣传**、展示**”的宗旨,倡导文艺界人士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挖掘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人和事,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出版一批作品精选,举办一批艺术展览、演出和比赛等,大力反映中心工作,热情讴歌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正确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音协、舞协、剧协开展艺术创作和展演。年内要创作3部舞台艺术作品。组织作协、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文学作品创作,重点在历史性题材方面有所突破。认真挖掘**历史文化及现代社会发展变革,组织人员开展创作。认真做好“风雅颂**”丛书编辑出版工作,收编反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主旋律作品。在反映、展示**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文艺报》、《**文艺》、**文艺网页等平台,刊发紧跟时代脉搏,发扬时代精神,歌颂和谐社会的文学作品,以反映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煤炭开发和果业生产等为内容,确保了全县文艺创作始终朝着正确的轨道健康繁荣发展。

(二)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品牌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解决当前人才缺行断档的问题。

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艺术创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文化素养。在全省、市、县性的调演、比赛活动中发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力争推荐加入省级以上协会会员10名,推荐加入市级协会20名,县级会员总人数达到400人。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引导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解决**创作人员断层的问题。通过营造良好的艺术创作及评论氛围,搭建创作、评论平台,力争全县从事文艺创作的骨干人才达到30人以上。此外,要充分发挥文艺家的“传、帮、带”作用,广泛开展新老文艺家群的传、帮活动,尽快为我县文艺事业培养出一批有潜质,有较高水准的文学艺术人才。

(三)组织开展文艺展演活动 经常组织文艺爱好者参加艺术节、新创剧目调演、重大节假日纪念等文艺调演活动。县音协、舞协、剧协要为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活动创作、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节目。

(四)坚持深入生活采风深入生活进行采风创作是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成就优秀文艺家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策划不同主体的文艺采风活动,采取文艺家自愿报名,结合重点创作工程,以重点作品(重点题材、重点课题)、重点作者为主,以体验生活,进行创作积累为目标,每年至少组织30名作家艺术家到农村、学校进行定点、定向采风,以此开阔作家艺术家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艺术责任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为优秀文艺人才及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积极扩大对外交流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进一步扩大会员参加县内外文艺活动,加大文艺交流的力度。在扩大市内外交流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区内各文学艺术团体的交流,尤其是要加强与兄弟县知名文学艺术刊物间的交往,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来我县开展讲座、培训,举办展览等活动。通过双边“互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深厚的文化底蕴,发现反映**精神风貌、历史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发现我县优秀的文艺家,共同打造文学艺术精品。

三、措施保障

1、加强队伍建设。文联将把培养文艺人才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来抓,建设一支团结和谐、德艺双馨、富有活力的文艺队伍。积极探索文联、协会工作的新路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整合壮大**文艺工作者队伍,最大限度地把各艺术门类和艺术人才团结起来。

2、加强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要继续执行和完善关于奖励**文艺家的管理办法,制定关于我县全国、全省优秀文艺奖项获得者表彰奖励办法和扶持重点文艺项目的实施方案。建立文艺创作专项基金,扶持重点作品的创作,实施重点作品签约制和优秀作品奖励制度,形成鼓励创作的新机制。

青岛题材“入味”文艺创作 第6篇

话剧《白色的房间》:一枚“龙牙”引发一段中德情缘

2002年11月,一位年近七旬的英国老人詹姆斯·阿·吉尔曼来青归还了5岁时在水族馆偷走的“龙牙”(鲨鱼或鲸鱼牙),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引起很大反响。如今,那位老人被转型为德国人,并被附以一段青梅竹马的跨国之恋,“龙牙”被拟人化,成为了爱情的信使。这就是话剧《白色的房间》的故事蓝本。

该剧的编剧、德方负责人玛丽·思蒙奈特女士告诉记者,2010年她初到青岛听到这个故事时,就意识到它将成为剧本的蓝本,她希望这部剧能够触动两国观众的内心。

该剧的瑞典籍作者安德烈斯·斯尔特在创作过程中,将“爱情”作为出发点,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青梅竹马的德国小男孩与中国小女孩一同发现了神奇的“龙牙”,而后“龙牙”成为女孩儿送给因为战争而必须返回德国的男孩的信物。60年后,德国男孩变成了德国老人,他在去世前将一个装满他一生秘密的盒子交给了自己的孙女,里面是他珍藏一生的爱情,回忆慢慢展开,孙女踏上了寻找爷爷爱情的旅程。“这个故事中蕴含的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直到失去,到最后失落的感情,是没有地域国界之分的。每个人都能体会这种感情。”她说。

谈起“白色的房间”这个名字的由来,她阐释道:“白色是一种可塑造的颜色,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绘上自己希望的色彩。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一种自己已远离,或一种从未接触过的生活。”另外,整个舞台也将设计成一个白色的房间,房间里将同时设计三层平台,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时空: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现在的德国、还有剧中最重要的地点青岛水族馆。如此设计,便于剧情在讲述者的陈述中不断闪回跳跃。

中方负责人、青岛话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介绍说,《白》剧从建组以来,已经运作了近半年,如今中德两国演员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争取6月中旬跟青岛观众见面,同时举行“初识德国”主题活动,还计划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2011年10月该剧将登陆德国帕德博恩市威斯特法伦剧场,并配合“初识中国”主题活动。一个故事、一次艺术创作,将两个国家、两座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并开创性地实现了多项尝试和创新。

该话剧取材青岛,由中德两国艺术家共同完成,剧中主创人员由三名中国演员和两名德国演员组成,该剧的上演,有助于加强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剧中史无前例的创举是——首次运用双语演出,并且不带字幕翻译。演员们分别用汉语和德语进行演出,还必须能保证让观众看懂。

王克对这部话剧充满期待,“我曾经看过半个小时的汇报演出,很激动,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部剧融合了中西两种艺术形式,在西方安静的叙事中糅合了中国话剧夸张的肢体动作。另外,该剧还带有童话色彩,主要道具“龙牙”由人来扮演,他是见证者、叙述者,还是情感的传递者。“我们打算用这部作品冲击201 3年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希望它能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一笔!”

舞台剧《劈柴院传奇》:方言+曲艺,呈现原汁原味“老青岛”

“卖蛤蜊海蛎子来——”“香油辣菜——”“红瓤萝卜儿——”“豌豆豆——”“拔凉解渴的冻冻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看着“小贩们”从各处走向舞台,仿佛置身于上世纪40年代末民生兴盛的江宁路劈柴院。

上世纪40年代,馄饨、锅饼、炉包和豆腐脑等名吃汇集的劈柴院,是青岛最早的“美食城”;同时因为那里还云集了说书的、唱大鼓的、相声表演等”撂地—艺人的露天演出,也是青岛最早的娱乐场所。当时,南来的、北往的小客商常常入驻劈柴院,为的就是拜会一下这里的“码头文化”。如今,青岛市歌舞剧院首开我市舞台剧表演之先河,要用一台融合了多种曲艺、戏曲表现手法的大型民俗风情方言剧《劈柴院传奇》,讲述青岛解放前劈柴院平民百姓、五行八作的生活百态,将劈柴院所浓缩的“老青岛”地域文化——展现。

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港用手托着一座木制的模型,说到:“我们要把这座。劈柴院’搬上舞台。”

“对一座城市而言,它的历史文化是最值得尊重和仰望的地方。”“文华奖”、”金狮导演奖”得主黄港亲自担任导演,“这是青岛的原创方言剧,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表现的是原汁原味的老青岛人的生活状态。”《劈柴院传奇》五易其稿,为了增加戏剧性,在人物和情节上多次改动。另外,这也是一次为公司曲艺、戏曲演员寻求出路的舞台尝试。据了解,原青岛市歌舞剧院转企改制之后,起先各自为政的七个团体合为三个团,但实际上取得长足发展的主要是歌舞团,吕剧团与曲艺团日渐式微。如何让他们也适应市场需求,取得实质性的改革成果?几番筹划,把魔术、大鼓、相声、快书、杂技等曲艺门类,连同茂腔、吕剧等戏曲表现手段来了个“一锅烩”——《劈柴院传奇》应运而生。

该剧以劈柴院里的老字号“海鲜坛子肉”的传人谭尚斋的故事为主线,伴随着“海鲜坛子肉”顶风十里香的招牌创立、谭尚斋与戏班老板苏彩霞的爱情波折、谭尚斋一家的悲欢离合、劈柴院里老街坊的命运起伏,曾经在劈柴院里红极一时的西河大鼓、东路琴书、即墨柳腔、胶州茂腔、山东快书等演艺形式也都次第登台,在不着痕迹地穿插烘托剧情的同时,也全面地展现了老青岛的文化风貌。

影视、图书:青岛人,青岛事,“青岛制造”

有“天然摄影棚”之称的青岛,从来不乏剧组光临,但是真正融入本土的却并不多。2010年,以青岛跑马场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跑马场》完成拍摄;2011年充满青岛风情的影片《硬汉2》火爆上映。作为一部警匪、动作兼具幽默搞笑风格的影片,《硬汉2》“品相”俱佳,刘烨饰演的“老三”是退伍的潜水兵,当他奔跑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打坏人的时候,我们会心地笑了,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镜头流转中,大学路、八大关、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青医附院、红房子、海边……一幕幕都是如此熟悉亲切,揉进了导演的故乡情结。青年导演丁晟,“生在青岛、长在青岛”,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尤其迷恋老城区里的牙马石小路、尖顶的教堂、德式老建筑,“每次我的作品只要是可以,我都要来青岛拍摄,下部作品也依然会选择这里。”导演丁晟不仅将青岛拍出了他心中的暖色调、拉丁风,还把最终的硬汉决战放在了正在施工的跨海大桥,用电影画面见证了家乡的建设。剧中的主演之一焦恩俊还自曝祖籍是青岛,“我的爷爷奶奶都是青岛人,我们家原来是在台东二路那个地方,我叔叔现在住在浮山后那边,你说我是不是青岛人?”

同时,由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和名扬影视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厂花》正在全国热播,该剧全程在青岛拍摄完成,以别样的视角,展现了青岛本土特色、实力派演员演技八十年代工厂生活等多重看点。位于杭州路原青岛印染厂老旧的院落和厂房糊上了有年代印记的口号标语,青岛的街道、里院还有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四机俱乐部等“青岛风景”一一展现在荧幕上。剧中,马苏饰演“厂花”白玉萍,姜武饰演的青工老瘪。

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 第7篇

无论是其诗歌还是散文, 他特有的精致语言, 华丽辞藻, 以及清新的风格、婉转而丰富的想象空间赋予了其诗歌以特有的颜色, 这便形成了早期人们心中的何其芳形象。1938年到达延安之后, 何其芳的创作风格和形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他此后在文学创作方面, 几乎再也没有什么建树, 而转向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是继承和宣传, 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刘再复曾将这种现象命名为“何其芳现象”。

任何事物的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然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这个变化自然也由多种因素引起而发生。“何其芳现象”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何其芳现象”的出现原由。

一、政治历史环境的变换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学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诞生的作品无疑不是代表了当时大背景环境的真实写照。文学是时代的产物, 自然会带着或多或少的历史痕迹。同样的, 政治与文学也一直纠缠不清、无法割裂。任何作家的生活环境、心理构成等方面都与政治有着直接间接的关联, 他们在进行创作之时不可能不带有任何时代的烙印, 因此特定的时代必然导致特定的文学创作的发生。

何其芳是五四后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五四时期的中国军阀混战, 国内动荡不安,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家的现状激发了一大批文艺学者奔赴延安, 何其芳就是其中一员。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代, 很多作家的心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特别是从国统区进入解放区后, 环境的差异和政治思想的影响使他们改变了创作风格, 甚至转变了文体性质。何其芳在这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也就是学界所称的“何其芳现象”。

何其芳在开始写诗之时, 深受新文学的影响, 加之幼年时期孤寂的私塾和家庭生活, 让他成为一位追逐凄美梦境的唯美诗人。这才塑造了诗歌集《预言》和散文集《画梦录》的忧郁孤独的气质, 充斥着何其芳青年时期的落寞和孤苦。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和散文几乎没有政治的痕迹, 同时也是造就何其芳名气的著名作品。随着社会的动荡, 政治的不安因素持续扩大, 作者逐步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接触到更多的现实社会, 看到当时的中国充满了阶级压迫和不平等的现象, 让他开始摆脱过去活在“自我”的圈子, 摒弃封建桎梏, 开始寻求一种新的力量, 使之成为奋斗的信仰。1938年何其芳在进入延安后, 这种政治的影响就日益凸显出来。解放区积极的革命热情感染了这位年轻的诗人, 广大的人们群众让他融入到革命的生活中去。特别是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后, 更加坚定了何其芳的政治信仰, 使他蜕变成一位革命战士,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何其芳一生经历了社会环境的巨大转变。翻开何其芳文集, 他在后期关于文学评论的文章和他对诗歌理论研究以及其他文学理论的文章都是极其专注的。在他到延安之后, 只不过是创作的侧重点转移了, 并非所谓的“思想进步, 艺术退步”。他在创作时包含的激情、真诚、善良以及他对文学的热爱, 对社会的负责和对读者的尊重、对自己的苛刻, 无一不是保持了高度纯洁的品质。

二、文人身份的转变

早期的何其芳就是一位天生的诗人, 早年的生活经历使其敏感而忧郁, 不论是童年时期的孤寂抑或是恋情的失败, 让这个孤独而寂寞的人对现实与未来缺乏信心、对自身和他人缺乏信任, 从而只得去梦想中寻求安慰。然而进入诗歌创作中的何其芳却一发不可收拾, 展现出其特有的天分和气质, 表现出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此后, 何其芳开始创作散文, 他对意境的追求让他的文字与其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散文, 不如说是散文性的诗歌。终究他还是个诗人。

到了“抗战初期, 由于客观实际的要求与文艺工作者们的热情”[1]何其芳也跟随这种热情, 来到延安, “然而那时大家只有朦胧的为抗战服务的概念, 缺乏明确的为工农兵并如何去为他们的认识”[2], 这都是包括何其芳在内的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初到延安的心态。延安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人们的生活才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如果一个诗人只为了自己和周围的那个小圈子而歌唱生活, 那该是多么渺小啊!而在此时期,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 何其芳完开始主动对自己诗人和散文家身份进行蜕变, 逐步走向革命战士和革命文艺工作者。

何其芳文人身份的转变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 在延安的经历和历史背景的压力也使他必须接受党的指示, 贯彻延安的文艺方针。1938年何其芳加入共产党;1939年回到延安继续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尽心培养文艺宣传人才;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深受影响;并于1944年至1947年间先后两次被派往重庆,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进行文艺界的调查和统一战线工作;解放后又担任全国文联委员, 兼任《人民文学》《文艺报》编委等。何其芳在延安工作中逐步进入了另外一个角色,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同一时期的许多文艺工作者都无法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现实的革命生活又使他们不得不去接受这些“进步思想”, 而此时何其芳的革命战士身份也是延安经历与生活的客观结果。

针对“何其芳现象”, 许多评论家都有过思考与评论。这种普遍现象几乎是发生在当代文学历史之中包括何其芳在内的一大批文人身上, 例如巴金、茅盾、郭沫若以及沈从文等当代著名文人。他们正是在革命政治的生活中逐步转变了其原有的诗人、散文家、作家的身份, 有些是积极主动的对革命信仰的追逐, 有些也迫于形势而不得不做出的转向, 但结果几乎是相似的。

三、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何其芳早期的诗歌、散文所书写的往往是一种弥漫在梦境之中的幻想, 有着青年人的苦涩爱情和孤独的感触, 可以说是一种对梦的追逐和沉浸在梦中的想象。“此时感到成人的寂寞, 更喜欢梦中道路的迷离”这正是青年的何其芳展现了一个避世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代表诗集《燕泥集》和散文集《画梦录》无不描写着对爱情的无奈以及对梦的恋恋不舍。例如他的诗《墙》中的一段:

朦胧间觉我是只蜗牛

爬行在砖隙, 迷失了路,

一叶绿荫和着露凉

使我睡去, 做长长的朝梦。

醒来轻身一坠,

喳, 依然身在墙外。[3]

可以说这时的何其芳一直都生存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几乎没有现实感。然而正是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让他有着异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加之清新的格调, 典雅的辞藻, 构成他早期作品的独特风格。

何其芳在到延安之后, 不仅在诗歌散文的创作风格上与之前截然不同, 而且几乎放弃了创作, 转向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的领域。在延安的革命精神熏陶下, 让何其芳认识到“我曾经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把我个人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对照起来, 我的确是非常落后的”。这个时期的何其芳投身于文艺理论的创作中, 献身于对文艺工作者的培养活动中。他的方向发生转变并不能否认其艺术创作的退化。

在建国之后, 他对文艺理论的研究颇有成绩。先后出版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 即使在文革的十年中, 也结集出版了《关于写诗和读诗》、《论<红楼梦>》、《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等多部关于文艺理论研究的论文集, 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何其芳现象”的影响因素中政治历史环境、文人身份和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这三者是一脉相承又相互影响的。由于中国近代大背景的制约, 必然制约着何其芳身份是作家、战士和学者的统一, 也必然相应地决定着其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

何其芳在其几十年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生涯中, 勤奋刻苦地钻研, 即使在不同的领域中都颇有建树。是一个成功从“汉园诗人”走向文艺批评家道路上不懈努力的人。他无论在文学创作上的艰辛探索, 还是对人生价值的步步追寻, 都是我们在研究“何其芳现象”中不可忽视的人格品质, 并给予我们留下深厚的文化遗产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要:作为中国著名的诗人何其芳, 不仅以其早期唯美的诗歌散文成名, 而且为其在文艺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而终成大家。然而由此出现的“何其芳现象”一直都备受学者所关注。这种现象的产生表现在背景环境的改变, 促使其诗人、散文家身份的转变, 进而文学风格相应改变。本文就以这三个方面来审视这种变化的成因和过程。

关键词:何其芳,文学风格,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1]、何其芳.何其芳文集 (六卷本)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何其芳.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何其芳[M].华夏出版社, 2001.

[3]、程俊力, 尤雪莲.对何其芳现象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4]、李荣启.何其芳文学理论评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5]、祝晓耘.似烟似梦何其芳—浅论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及其早期诗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杜会科学版) , 1998 (1) .

浅论群众文艺创作 第8篇

一、群众艺术创作要科学发展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 当然, 群众艺术创作也不例外, 只有按照这个原则, 群众艺术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一)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需要一定的创作条件和环境。营造创作环境, 主要是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良好创作氛围以及精神环境的营造, 让群众文艺创作者感受到人格的尊严, 创作的自由, 为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其中, “人”指的是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者兼专家及创作者, 其中,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业务干部在本专业的创作中是重要的组织者、创作者和辅导者, 同时也是本专业的学者、艺术家。除了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 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 业务干部要完成一定的创作任务。应注重对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 使其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发挥骨干和带动作用。

(二) 完善创作机制

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符合群众文化工作规律的前提下, 从政策上、制度上, 建立健全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创作机制, 是群众文艺创作的保障。

1、激励机制。

一是在文化系统内部, 为群众文艺创作专业人员安排创作任务, 制定考核指标, 同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措施。二是健全评奖机制。繁荣群众文艺创作, 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高层次、大影响的评奖活动不可少。

2、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创作规划, 规划是事业发展的目标和纲领。二是制定管理办法。在创作管理上, 应在提高创作效率, 促进创作繁荣, 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以及在时间保证, 经费支持, 营造活跃的创作气氛上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各专业之间合作和学习交流的氛围的形成。

3、生产机制。

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把群众文艺创作生产, 特别是群众文艺精品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尊重个人创意和保护知识产权。为保证群众文艺创作水平, 群众文化单位应积极探索灵活的文艺创作工作方式。根据创作规律和特点, 为创作人员创作、学习、交流和采风提供必要条件。

(三) 提高创作意识

从总体上讲, 群众文艺创作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正确指导, 而在现代意识和主体意识统领下的创作意识的提高是一个关键环节。

1、主流意识。

文艺主旋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凡是能够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状况、表现人民奋发向上精神、激发人们生活热情以及充满人性和真善美、体现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生活内容, 都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主旋律作品的取材范围。

2、区域意识。

抓创作, 不光要抓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内业务干部的个人创作, 还应抓好培训和辅导, 带动区域内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

3、精品意识。

群众文艺精品代表着群众文艺创作的品位, 包括各类群众文艺创作、表演精品, 活动精品及理论研究精品。群众文艺创作应树立群众文化精品意识和塑造品牌形象, 更好地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4、合作意识。

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中, 从主创人员到演出的业务工作, 以群众文化为主导的多家合作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创作群体。这有利于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学习, 但应防止全盘专业化和东拼西凑格调低下这两个极端。在群众文艺作品评奖活动中, 防止各种方式的弄虚作假, 防止专业人员参与创作、表演, 保证评奖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5、传播意识。

群众文艺创造是群众精神活动的产物, 它所反映的是群众对自然界和日常社会生活现象本质的剖析和认识。由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对人民群众认识、适应和改造自身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一) 群众文艺创作的题材创新

当年李谷一因为用气声方法演唱《乡恋》而被有些人认为是靡靡之音。如果说当时思想还不够解放, 对各种题材内容还相对限制得较多的话, 那么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们所要表现的内容已大为丰富。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的创作领域已大大拓宽。伟大的时代, 沸腾的生活本身就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 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我想, 只要是老百姓欢迎的作品, 就是好作品,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二) 群众文艺创作的形式创新

确立题材以后, 特别是作品有了好的构思以后, 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这是创作者必须考虑的。表演艺术不同于想象艺术和造型艺术, 小说、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等门类的创作全过程均可以由个人把握, 表演艺术必须经过二度创作;群众文艺有别于专业文艺, 受到表演人才的极大局限, 这就迫使创作者在作品创作初期就要考虑到它的表演形式, 那就是:切合实际, 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 重点突破。何谓特色, 特色即具有独特风格及鲜明个性的特征。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 就越是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打破框框, 追求特色是群众文艺创作的优势和力量所在。

(三) 群众文艺创作的技法创新

群众文艺创作只有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广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表现技巧之上, 才能结出精美的艺术果实。但是, 艺术修养的提高, 专业知识的积累, 创作方法的升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 开拓视野, 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为我所用的艺术成果。

(四) 群众文艺创作的管理创新

我们要在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来

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应从孩子抓起

李国华

(林甸县文化馆黑龙江大庆16331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 它历史悠久, 风格纯朴。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而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最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剪纸通过一张纸、一把刀, 在方寸之间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抒发着人民的情与美, 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 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它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的魅力还在于合理地运用各种剪纸语言, 将无限深远的空间压缩在一个平面上, 显示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记得小时候, 逢年过节, 窗花、挂钱、灯笼、年画上, 都有剪纸的影子。形态各异的剪纸, 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随着时代的变迁, 古老的剪纸艺术逐渐淡出被淹没在喧嚣现实之中, 被人们所淡忘。在杂志上、报纸上虽然偶尔能看见一两幅剪纸作品, 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很多国家对自己流传下来的, 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都非常珍视, 一直保留下来, 并发扬下去, 这一点看, 我们做的很不够。对于民族的东西, 让人们从小就产生兴趣, 在心灵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很重要。为此, 笔者建议, 剪纸要从孩子抓起。这样做不仅使孩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以剪纸为载体, 让孩子的主体性、独立性以及做事认真、细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明显的提高。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 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 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 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另外在学校开展剪纸课程, 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一、让孩子多接触剪纸

剪纸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 它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 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培养学生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是进行艺术教育的基本点。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 领悟剪纸中的艺术魅力, 从而对剪纸产生兴趣。学生虽然与美的事物, 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 但对于美的感受不是天生就有的, 表现美的技能特别需要精心培养。因而, 对学生进行教学时,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欣赏能力, 着重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孩子正处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 倘若能紧紧地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 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早期开发, 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感受和创造民族剪纸文化, 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 这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校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

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群众文艺创作管理模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做工作:1、以活动为舞台, 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交流。2、以激励为手段, 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3、以组织为抓手, 保证群众文艺创作的稳定4、以规划为目标, 指导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

文艺作品不管规模大小, 不管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 只要是优秀的, 就会流传, 就会永刻人们心中。所以我们要树立充分发挥文艺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心灵、振奋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 激发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 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 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中门庄中学剪纸教学网站, 在校级刊物中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 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等。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感兴趣, 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营造良好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为了使欣赏内容适合孩子的欣赏水平, 我们要常常留意相关的信息, 收集有关书籍、影视碟片, 及时收看反映民间题材的电视节目, 更要处处留意收集各类剪纸作品。还要常常发动家长、孩子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 并布置相应的活动区, 让孩子展开深入的讨论, 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 体会到民间艺术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功能的特征, 培养孩子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

二、让剪纸走进美术课堂

2003年, 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 而学校更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所以, 开展剪纸课程, 使学生从小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不但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还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 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应该通过课堂让孩子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激发孩子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独创性, 同时也促进孩子在大自然、大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充分挖掘生活情趣, 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要想使孩子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 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动脑想、动手作, 积极探索, 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授课内容上, 由简到繁, 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 让孩子“试手”。当学生打开自己的作品时, 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种惊奇的感觉会激发学生再去实践。

三、多举办活动

通过比赛为学生创造展示作品的机会。当代的孩子求知欲和好胜心都比较强, 建议在校园里以“动物系列”、“人物系列”、“环保系列”、“迎奥运系列”、“校园生活系列”等为主题, 多举办几次展览或者比赛, 比赛是提升孩子兴趣, 激发创作欲望的好形式。

四、在不断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积极加入时代气息。

要把传统的技艺发扬光大, 就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可适当利用网路进行剪纸资源的搜集, 并进行适度的剪纸创作, 目的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把传统的手工艺术不断拓展。使千变万化的剪纸技艺如虎添翼, 拓展内涵, 丰富剪纸艺术的形式, 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在发展中不断改进, 在改进中得到继承。

设的巨大热情, 更加积极地为社会主义建功立业, 这也是每个有责任的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群众文艺创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明确奋斗目标。规划要把握导向, 提倡什么, 允许什么, 限制什么, 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 措施要得力。对于一些水平较高、基础较好的艺术门类, 要巩固其发展。对于一些目前水平尚不是很高、基础不是很好的艺术大门类, 要引进人才, 尽快搞上去。

摘要:群众文学艺术创作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是群众文化业务的重要工作目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 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艺创作, 是各级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和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面对的战略性课题。

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 第9篇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10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中宣部在京召开繁荣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

刘奇葆指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消费更加旺盛,队伍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文艺气象焕然一新。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着力提高原创能力,从基础环节扶持原创,多措并举引导原创;着力聚焦现实题材,突出中国梦主题,关注和记录伟大时代,推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着力提高作品质量,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着力强化文艺批评,创新批评形式,倡导良好的批评风气,引领文艺创作方向;着力加强人才和团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刘奇葆指出,强有力的文艺政策是助推精品创作生产的重要保障。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并根据实践发展及时推出和完善有关政策,加强政策落实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繁荣的良好环境。

文艺创作群体的发展趋势 第10篇

文艺创作群体的兴起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 它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文艺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展现了群众业余文化爱好者的素养、情趣、爱好和各自的生活理想与美术的追求, 也显示了它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 并在群众的频繁活动中充分地表现了它的成功性。近年来, 在齐齐哈尔市各县区涌现出的各类创作群体, 创作的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在群众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创作群体之所以发展迅速,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文艺创作群体带头人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组织发动能力等自身素养所形成的知名度和凝聚力是群体的基石。在各艺术门类里,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它能在群体中安家落户, 其主要原因就是群体带头人的力量。克东县的书法群体, 经过几年的努力, 作品从乡镇进入县城, 从县城进入省城, 又从省城进入了北京,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创作群体的长远性和活动的长期性, 群体能保持长远性, 活动能坚持长期性, 就是因为群体本身不受场所和经费限制。无论发达和落后, 富裕与贫穷, 只要能把业余爱好者组织起来, 发挥当地的艺术特长, 就能形成自己的群体品类, 就能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克东县润津乡剪纸创作群体就是其中一例。润津乡是一个经济比较贫困的乡镇, 过去群体文化工作极难开展, 1988年重新组建文化站, 组建起剪纸创作群体, 虽然他们一无资金, 二无场所, 但是在县文化局和乡政府的支持下, 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常年活动, 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 吸引了乡镇领导干部、学生、老人、儿童陆续走进这个群体, 为活跃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做出了贡献。

三、文艺创作群体不受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在群众之中, 不论老年、中年和少年, 不论文化程度的高低, 只要热爱文化创造活动, 都可以在群体的活动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既是创作者, 又是小学生, 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方位成为不同的角色, 去学习、批评、创作, 以求得自娱自乐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群体的活动时间和形式不受约束。在茶余饭后、节假日, 群体中的参与者均可自觉地聚集在带头人周围, 或探讨理论知识, 或进行构思创作, 或相互切磋技艺。在活动中, 不仅能使有一技之长的参加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地表现自己, 自由地体现自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也可以大胆地将自己的作品在群体中展示, 让同行们去评头论足, 从而达到完善的目的, 使创作者和群体中的每个人从中得到提高。

五、群体活动体现群文工作成就和推动群文工作的作用, 更是它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在广泛的社会中, 每一项都有其自身的影响和价值。就群体本身和意义来说, 它不只限于业余爱好者, 它的成功和成果也在影响着广大群众。它不只是爱好者活动的基地, 也是观赏者的乐园。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繁荣。

浅谈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艺创作;组织管理;宣传工作作为我国文化与艺术事业的基础与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认识的途径,群众文艺创作对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部分地区的群众文艺创作出现了创作人群老龄化、作品内容狭窄影响力低、作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作为群众文化的组织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履行繁荣与发展群众文化这一光荣的使命。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文艺创作应当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基础,争取在文化范畴内的更大程度上地创新与繁荣。

1我国群众文艺创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群众文艺创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荣发展态势,但总体而言,群众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作品的总量也较少。究其根本,上述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群众文艺创作的整体规律与特征不无关系。完善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首先应当较为细致地对其内在规律与特征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归纳。

(1)群众文艺创作的业余性。群众文艺创作,顾名思义是指非专业人员所开展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内的业余性创作,即专业创作活动与群众创作活动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广大的群众业余创作者利用工作与生产中的启发作为其创作的灵感,在本职工作之余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进行作品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众文艺创作的艰苦性。

(2)群众文艺创作的多样性。群众文艺创作者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业余爱好与创作倾向都不尽相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使得群众文艺创作呈现出了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群众文艺创作者的作品创作深深植根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作品反映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动性与多样性,形成了其文艺创作“杂”的特性。

(3)群众文艺创作的分散性。业余文艺创作者来自于社会工作的各行各业,其社会阅历、文化素养、思想观念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不同行业中文艺创作者的比例与数量都十分不均衡,体现着较大的差异性与分散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

2群众文艺创作组织工作的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基本要求。以正确的导向与方针来开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过程,要兼顾文艺作品题材的多样化,力求让群众文艺创作者能够以多重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在艺术性与思想性均有较高深度的作品。其次,应当把握好不同题材作品的总体比重,要突出宣传的重点,以“五个一工程”为建设核心,落实好重点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组织工作;在其他题材选择上,对于内容与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文艺作品,也要大力弘扬、鼓励相关的作品创作。对于群众文学艺术作品的效益问题,应当统一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客观上激发群众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热情。有鉴于此,相关管理机关应当改革内部体制,促进管理机制创新,发挥好组织工作对群众相关经济利益的促进作用。一个优秀的作品,还应当有鼓舞人、感化人的社会效益,在这一方面也需要相关的组织工作下足功夫,加大文学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努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的协调式发展。

3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措施

(1)融入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文学艺术的创作首先应当符合时代主旋律的要求,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关于这一标准,可以参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五个一工程”建设指示的要求进行衡量。文学艺术作品应当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针对群众的文艺创作,也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彻落实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指示,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目标,积极鼓励文艺创作者创作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具体内容上应当体现出题材与形式的多样性特征,表达出基层人民群众对国家、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朴素的小事中发现社会的真善美,摒弃与鞭挞假恶丑的现象。让人民群众在观赏或阅读相关作品时,能够受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鼓舞,以积极的心态与面貌去面对生活、感悟和谐社会之美。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应当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方针。文艺创作者应当以丰富的社会阅历为铺垫,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色彩,积淀作品的感情基础。文艺作品的对象要具有鲜明的草根特色与深厚的民间底蕴,做到品种与题材的多样化,风格的质朴化。对于歌曲、曲艺作品,在表演者的选拔上要着重吸引基层群众与基层剧团的广泛参与,通过真实的表演效果,将家长里短的朴素小事演绎出生动感人的效果,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取得强烈的情感共鸣。生活是文学与艺术的源泉,而人民群众正是艺术之美的发现者与缔造者。群众文艺创造者的作品创作,自然要将人民群众作为其作品的服务主体与表现主体。深入挖掘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用鲜活的实践组织工作指引好文艺创作的前进方向,为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3)鞏固与发展群众创作队伍。群众文艺创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导向指引。因此,对于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来说,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尊重并发扬业余艺术创作者的创作需要与作品艺术价值,做好业余作者的联络与沟通工作。创设便利的条件让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阅历的创作者有较为频繁的交流机会,实践证明,信息的传递与经验的交流,能够凝聚创作者的创作力量,将分散的创作者团结起来,共同为文艺发展的方向建言献策。具体来看,首先应当着力建设一支骨干队伍。骨干队伍可以发挥好文艺创作的带头作用,在不断提升自身创作水平的同时,带动其他业余创作者积极地从事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创作。其次,应当加强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并与专业的作家协会和艺术家协会进行长期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巩固与提升群众文艺创作后备力量的整体素质。

(4)营造有利于创作的和谐氛围。文学艺术作品的主管机关在开展组织工作时,应当重点组织相关的大众传媒机构,对业余创作者的文艺创作过程进行一定的宣传,努力扩大群众性文艺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舆论方面给予其有力的支持。

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工作,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工作方向。对于具体的指导工作,应当积极为业余创作者营造文明和谐的创作氛围,巩固与壮大社会创作力量,力求使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鲜明特征,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创作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而不懈努力。参考文献:

[1] 许花月.有效组织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浅见[J].成功(教育),2012(10).

大数据时代的文艺创作 第12篇

创作经典观念的淡化, 商业观念增强。经典是由于时间的累积而仍旧焕发出绚烂的光彩的东西, 正如刘勰所说“恒久之至道, 不刊之鸿教”。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追求对经典的膜拜, 文艺创作也不再是古人所说“立言以求不朽”, 而是更侧重宣泄内心的情感, 追求当下的“娱情”。为了追求商业利润, 作家重视作品数量, 忽视了作品质量, 造成了数量与质量的巨大落差。大数据时代的文艺带有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如后现代文化所倡导多元主义、世俗化、藐视神圣等。费瑟斯通认为“在艺术中, 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 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1], 艺术走向通俗化, 走向情感宣泄的狂欢, 因而只能是“快餐化”, 很难有经典的产生。创作者经典观念的淡化与其商业观念的增强是密切相关的。在新媒体艺术诞生初期, 网络上的文艺创作是非功利的,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文艺创作与商业的关系日益密切, 网络文学、电子动漫艺术、数字娱乐产品都由追求艺术性转向追求商业利润。网上的文学阅读大多都采取付费的方式, 创作者纷纷与网站签约, 由业余写作转而变成职业的网络写手, 文艺创作也形成了“网络作品—收费阅读—印刷出版—电影、电视、动漫、网游—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

大数据时代创作自由性增加, 创作更加趋向平民化。大数据时代文学创作不仅包括商业化的文学创作模式, 还包括博客、微博、手机文学等自娱性的文艺创作, 网民也成为“作家”。据统计, 中国作协会员加上个省市作协会员才5万人左右, 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宣称,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48亿, 博客和个人空间网民数量为4.01亿, 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大数据时代降低了创作的门槛, 创作更为自由, 它无需经过出版商的审核, 只要愿意, 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据相关资料, 国内汉语原创文学网站已超过500家, 而大型的“中文起点网”每天有3400万字以上的更新, “晋江原创网”每天新增750多部作品。大数据时代下文艺创作如此繁荣, 表明文艺创作已走向平民之路, 这与文艺创作的自由性是离不开的。在网络创作中作者可以隐蔽真实身份, 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创作, 没有太多的束缚与顾虑, 没有太多的功利色彩, 只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尼葛洛庞帝说“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大数据时代的文艺创作改变了传统精英艺术霸权的格局, 让处于艺术边缘的“平民”也可以实现艺术梦。

类型化写作的趋向。类型化首先表现为写作模式化, 这是在商业模式的文化产业链条下的必然趋势。网络文学创作都是在线进行, 每天都可以看到读者的点击率, 读者的评论都在网络上显示出来,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也不断提高, 作者由于点击量的压力可能会迎合读者兴趣, 而改变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在追求作品的高点击率, 在迎合市场的同时, 文学作品就像商品一样被大批复制与生产, 作品的情节、人物、叙事等都是模式化的。据统计, 截至2013年1月25日10点, 起点中文网收录的超过1000000字的作品有4272部, 超过10000000字的作品有4部, 为什么网络小说会出现如此鸿篇巨制?这与类型化的故事结构模式分不开的, 作者设计出主人公成长的阶段, 故事情节只是主人公由低级向高级的推进, 而每个等级的不同层面可以不断重复、循环, 这样类型化的创作才会保证写手每天都有一定字数的作品。类型化写作还表现为类型文学的出现, 文学网站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 将作品分为科幻、青春、武侠、穿越、修真、盗墓、言情等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学。

文艺创作的娱乐功能增加。娱乐性是文学艺术的一项基本功能, 鲁迅也强调过艺术的娱乐性:“由纯文学上言之, 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 皆在使观听之人, 为之兴感怡悦”。大数据时代文艺完全以娱乐、消遣为目的, 作者只注重当下的感受, 完全在一个虚构的世界表现内心的情感。在2011年年末热门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都是一些玄幻、穿越、后宫、武侠、修真等题材的小说, 作者在现实之外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仿真世界”, 在虚拟世界中文艺的娱乐功能得到更多的凸显。大数据时代文艺创作不是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教化功用思想, 也不是古人“立言以求不朽”的创作动机, 作家抛弃了创作经典的观念, 一味地迎合读者阅读兴趣, 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读者阅读的过程都充满了娱乐性。大数据时代作品的评价标准不在文艺评论家, 而在于大众。一部作品能给大众带来娱乐, 就会畅销, 就被认为是好的作品, 电影《小时代》赢得了两天过亿、三天过两亿的票房就是因为它能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娱乐心理。

总的说来, 大数据时代, 文艺创作目的不是追求经典, 而是带给读者“娱情”, 这样由大众所左右的文艺创作必然走向庸俗, 而缺少传统精英文学的思想深度, 造成数量与质量的巨大落差。但这种文艺创作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 它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审美心理, 这给传统的精英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文艺创作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向:创作经典观念淡化, 商业观念增强;创作自由性增加, 趋向平民化;类型化写作的趋向;创作的娱乐功能增加。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给传统的精英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文艺创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商业政治化下一篇:模式演变